让教育回归其本质

2024-11-13

让教育回归其本质(精选8篇)

1.让教育回归其本质 篇一

前一段时间读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书的封面上除了吸引眼球的标题,还有一个副题:化解全民教育焦虑,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教育是没有用的》是作者林格若干年来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本书指出大量的家长和教师在学生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但是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颠覆教育理念、化解教育焦虑,对老师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和观念拨乱反正,本书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震撼性,同时也有诸多养成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支撑,有强烈的操作性。

1、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本质的反面。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会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结果导致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孩子也太累,而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

感言:林格认为真正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他追求无言而教化万方,主张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这是强调教育的内化作用,受教育者的悟道。他还说,真正的教育是大智慧,因为它无形,但胜有形;无用,但大器天成。

人的发展,遗传是基础,教育起决定作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里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恢复高考以来,教育以应试为导向的突出问题越演越烈,目标上以分数为本,内容上强调知识为重和应试能力,方法上以知识点教学为体系,强调在群体教学中通过竞争促进学习,在教师、家长和全社会的功利性目标导向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渐渐远离育人的本质,沦落成为孩子未来谋职业的敲门砖。从这个现实出发,林格提出“教育是没有用的”。本真的教育应该是育人为先,重视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强调面向个体发展个性品质。教育是双刃剑,正确的教育能使人得以自由健康快乐发展,而不正确的教育,不仅仅只是“没有用的”教育,还可能是“害人的”教育。教育必须要回归人性。

但林格认为教育不需要技巧,这显得太片面,正如黑格尔所说,“洗脚后倒洗脚水时将孩子也倒掉”。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在于会学习。学生学习需要知识和技巧,这些前人的智慧结晶是最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把知识和技巧传导给学生并且帮助学生吸收和建构,可以减少学生走弯路、歧路,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伴随着成功的幸福过程。而教师如何传导知识和技巧,这本身又是一种教育技巧,说教育不需要技巧,意味着谁都可以当教师,这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极其不尊重。每位学生都有个性化的心理特征、个性基础和最近发展区,教师如何把共性的教育技巧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基础完美结合,如何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人格完善和能力发展,这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教育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的是教育艺术。

2、通过大量研究得出,导致当前中国学生厌学有三个非体制原因:一是教育者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二是教育者过于执着用大脑教育孩子,而忽略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外一颗心灵,这就导致很多老师和父母,说了好多好话,但就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三是教育者过于迷信教育模式与技术,而不是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

感言:让我们看看中国教育的现状吧,种.种偏见遍布各教育阶段,功利色彩蒙蔽了人眼,人们从思想中走入了许多教育的误区,却身陷其中,无法自拔。教师家长学生都无所适从,在老路上越走越窄,越看不到光明。当前学生的状况是高份低能的多,身心全面发展的少,有创造能力的少,部分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道德水平、诚信素质水平令人担忧。看看他们受的什么教育,该玩的时候不让孩子玩,该学的时候学生却又不愿意学,该教的不教,不该管的猛管。不按规律来,不按科学办,一边填鸭子,一边拔苗助长,实在把孩子弄的惨不忍睹。

幼儿园里的天真活泼的孩子,也许从进园起就要开始遭罪了,所谓提前起跑,那么小的孩子于是在家长和社会的压迫下开始了成人般的学习。在幼儿时代,我们该让他们干什么——打基础。打什么基础呢,不是为学习具体什么东西打基础,而是为了拥有怎么样的学习能力,学习什么,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打基础。我们给孩子打基础,绝不能以他们认识多少字,能加多少数为标准,而是让他们养成什么样的思维习惯,是否能冒出许多奇怪的想法,他们是否是自由健康并快乐的。而这一切只有适量的玩耍或游戏加少量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才能带给他们的,因为他们喜欢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也只有这样,他们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愿意去问为什么的头脑。认字学数等被动的教育则不是能够带给他们这些的,它们只能磨灭孩子们的兴趣和宝贵的好奇心。只有主动的玩耍等才能充分调动孩子门大脑的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个性平台。

中小学的教育方式也是陷阱处处。学校教育除了填鸭子,就是无穷无尽的考试,学生没有主动权,完全的被动的接受着已经被设计好的所有知识,把思维的训练、创造性的培养丢到了九霄云外,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不屑一顾。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走过场,对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国防知识、法律知识(或意识)很少涉及,体育课不能保质保量,对应该他们知道的性知识、性别角色、自我把握能力藏着掖着。头痛医头,脚疼痛脚,不成系统,没有规律。殊不知,有了良好身体状态、思维习惯和自学能力,学生对那些“死”在书本上的知识的学习将不再是一件难差事、苦差事。

3、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只有真正做到无为而教,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感言:林格提出的“无为而教”就是养成教育,把小苗扶正了,阳光雨露、土壤养份给足了,它自然会长成参天大树。广义的养成教育,不仅仅是生活和行为上的好习惯,还包括学习的习惯与兴趣。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所以,学校要强调养成教育,抓习惯,抓养成。好的教育应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林格以“教是为了不教”,提出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概念,这很有道理。教育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人的一生而言,教师的“教”显得太短促了,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才能实现教育“不教”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实施个性化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以全面发展为指导,“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手法对学生苛求过多,这不仅使快乐的学习变成痛苦的“任务”,更打击了学生自信心,而自信心恰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性,关注学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给以赏识性评价。要培养学生自主的习惯。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小学中高段开始,在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之后,应该尽快实施自主学习方案。只有让孩子“在游泳池里”才能学会“游泳”,学习能力培养也一样,只有让孩子自主探索才能有所长进。

4、教育的本质是用心灵去感应学生。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对老师不再俯首贴耳,老师只有全面提升素养,放下架子用心灵去感应学生,才能达成教育效果。

感言:林格从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角度阐发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感应。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心性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从而他提出“教育之道,道在心灵”“精彩的教育,是传递精神能量”“教育就是一种灵动的气韵”“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目标管理”“做火柴不做蜡烛”“做农夫不做园丁”“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阶梯理论”等观点。

只要老师真心爱教育,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用心去爱班级里每一个孩子,他的行为举止就在和所有的学生进行着心灵感应。正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走不进孩子的心灵,所以孩子对它的反应是机械而被动的;正是因为现在的教育只是用诸如分数、名次、名校等外化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尊重孩子的生命发展规律、让学习内化为孩子内心自然的需求,所以,学生学得压力沉重乃至厌学;正是因为众多的教育者只会以说教的口吻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不是用心灵去感召学生。

假如教育真的如林格所说的那样,回归到心灵的深处,回归到尊重孩子的生命发展规律,那么,我想那些原本害怕上学的孩子可能就会每天早上都迫不及待地冲向学校;假如学校的老师都用心灵去倾听孩子、用心灵去影响孩子,那这些老师都将成为影响孩子终身并让孩子怀念终身的师长;假如教育的目标回归到“焕发人性的光辉”,那么,从学校里走出去的孩子,就绝不会是一脸茫然的、懵懵懂懂的、被人评价为“有知识、没文化”的、而是有着人格魅力的、有理想有追求的“有魂之人”。这实在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教育,我从心底呼唤这种教育早日在每一所学校成为现实,我渴望我的孩子能从入学的那一天起,就能接受美好的“心灵感应”。

5、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此为教育者的幸福所在”。

感言: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为此:

一是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在独生子女面前,我们的老师、家长都恨不得长出三只手、四只手来,结果大幅度延迟了孩子的自主和独立。纵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过多了呢?为孩子设计了美好的前程,希望他们沿着我们设计的人才观去奋斗,殊不知,这是孩子自己的理想吗?孩子们常常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为了教育者的目标而奋斗。因此,作为教育者,可以假想自己只有一只手,于是在孩子们面前,我们并不是完美无缺、高高在上的,相反我们成了需要他们帮助的人。这样,孩子就能独立地走自己想走的路,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而且能在帮助我们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少一只手”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由,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是放下自我,敢于“装傻”。教育者要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关键是放下自我。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师在学生面前俨然就是权威。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威,他们不惜要求学生服从。学生在权威面前,只有听命,没有自我。试想,这样的氛围下培出来的孩子哪来的自主性?因此,聪明的教育者,要学会“装傻”,这是放下自我的第一步。比如,在学习时,当学生面临一个难题时,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地去点破,去揭示答案,而是给予孩子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是“装傻”,让学生来帮助我们。在许多名家、大师的课堂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是这样“大智若愚”的教学智慧,看似一个不经意的“装傻”,却让课堂的主人——学生爆发出无限的潜力。这样,虽然在孩子面前暂时丢了一点“面子”,但由此换来的是养成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林格认为教育的核心是真爱,而善良是一种至爱,是一切人性之美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其意义已超出教育的范畴;他还提出“关系大于教育”之说,构建现代教育文化,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的新型关系,倡导以最大的爱去实现教育;林格在教育中尤其强调学生的品格养成,“包容之美”“正直之美”“自信之美”“阳刚之美”,认为当前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还原人性之美,彰显人性光辉;林格有“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思想,其中的“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自觉”“一切教育皆有线索”“如何提高成绩——个性化教育的操作系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风格学习”等观点不仅具备坚实的理论依据,更贴近教育现实,既具有理论指导性,又具有教育实践性,既颠覆了现行的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又灵动地汲取了宝贵的传统教育思想精华。

卢梭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这句话不敢说是真理,但它发人深省。其实不管是对于家长还是老师,只要教育能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就是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不是多么生动的教材,不是多么博学的教师,不是多么高效的教育方法,而是那种源自教师内心深处的爱。博大无边,举手投足,点点滴滴。一个眼神,一份目光,一个动作,一句言语……

在追寻教育本质的路途上,林格告诉我们,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从他那里,我看到了教育生生不息的力量,看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向幸福的希望。

2.让教育回归其本质 篇二

一、要不要集体备课?——从一次课堂教学能力评比说起

每一年都有教师晋升职称, 其中的一项是课堂能力考核, 上级相关部门将拟评教师按学科随机分成若干小组 (5~6人) , 上课内容和时间由教育局统一安排, 并且每一组都必须评出1人优秀和1人不合格, 直接影响教师个人的职称晋升, 上课教师非常重视。他们常常会采取“特别备课制”的办法进行“行之有效的备课”, 我们称之为“任务驱动性集体备课”, 具体做法是:1.备课组的形成, 按上课教师自己意愿邀请部分学科教师组成集体备课组, 一般5~6人。2.备课过程, 上课教师得到上课内容立即通知小组成员, 每位成员大约有不少于半个小时的独立准备时间, 接着就是集体研讨, 过程如下:

第一, 备“教材和学生”。

小组成员通常围绕一些问题讨论:本节课需要达成的目标有哪些, 怎样达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哪些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 如何介入对学生帮助最大?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 备“教学过程”。

按照上课的环节逐个击破, 并迅速形成书面教案, 教案尽可能地做到详细。同时备完一个环节以后, 便让上课教师或者某一成员 (上课教师指定) 口头复述一下, 其他教师再次讨论这个环节的可行性。

第三, 备“教学意外”。

最后, 备“教学准备”。大家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打磨”, 让课堂做到“细致”。例如板书设计:什么内容、写在哪一个位置, 什么时候进行板书。

很显然, 这种集体备课凝聚了教师的集体智慧, 利于教师扬长避短, 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样的活动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当真要上好一节课, 教师仅凭课前的一个人的一次性备课根本无法高效有序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需要集体备课!需要对教材进行研究、对教法学法进行审定、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预设与生成的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从而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

值得追问的是:大家都认可的这种集体备课并不能常态化、校本化, 为什么?这样的集体备课制是否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本质上的集体备课?这, 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对比和分析。

在教学过程定型以后, 由上课教师进行说课, 在说课时, 小组成员不断地打断他的发言, 将预设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来, 一起分析如果学生出现了这些“意外”, 教师该如何进行疏导。

二、要怎样的集体备课?———从从“任务驱动集体备课课”与“常态集体备课”的对比分析说起

具体地说, 任务驱动的集体备课和平时教师参与的常态下的集体备课有许多不同之处 (详见表一) :

根据以上对比, 我们可以深刻反思, 任务驱动集体备课除了前面我们所分析的优点之外, 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第一, 从核心内容看, 常态的集体备课更具有长效性, 而职称课只关注某一节课。第二, 从态度上看, 过于功利。很明显, 任务驱动式集体备课的任务就是为了评上职称才把这节课上好。这“偏离方向”的集体备课给常态的集体研讨活动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第三, 从做法上看, 缺乏引领。整节课的设计呈现出团队的智慧, 它是从教师个体的教学实践升华为一种教学的理想状态, 这样可能会失去了上课教师原来个性化的实践知识, 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自然流露和释放;与之相对的, 上职称课的教师在准备时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一旦结束, 整个人松懈下来, 缺乏必要的反思和总结, 不能形成指导常态课的经验, 缺乏引领。第四, 从效果上看, 不利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上课时总归有学科老师团队的帮助, 这种突击式的“磨课”使得部分教师失去了日常教学反思、研究的动力, 不利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三、如何让集体备课回归本质——从师生长足发展说起

怎样的集体备课才是回归本质?对于教师而言, 直接指向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而言, 应该是更好地掌握知识, 提升能力, 丰富情感;对于教师团队而言, 需要“既有利于个性张扬, 又有利于真诚合作”。结合以上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尝试:

(一) 制定集体备课的实施方案

1. 研讨前, 重视教师的思考过程。

每一位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知识点——分别应该怎样正确表达——学生理解上有什么困难 (根据学生原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设计学习目标;根据内容收集资料, 了解别人对这一内容的研究程度。

同时, 主备人要根据内容确定相关具体问题引发教师的主动思考, 如单元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为什么要这样确定?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为什么?每一课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2. 研讨时, 充分发挥任务驱动式的问题。

根据教师前面的独立思考组织研讨:本节课需要达成的目标有哪些, 怎样达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 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设计哪些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 如何介入对学生帮助最大?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预测性交流, 需要强调的是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有理有据, 以便于对比中发现问题, 然后形成课堂预案。

3. 实施及反思。

实施集体备课方案时, 我们要求教师养成及时记录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好习惯, 以分析成因、反思设计、改进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教师敏锐的判断力和快速决策反映的调控能力;实施后, 把及时记录来自老师的思考或学生的困惑, 进行会诊性交流, 尝试一类课的分析、归纳, 抽象共性, 并收集与这一类课的相关资料, 丰富我们的认识, 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二) 回归本质的集体备课应关注的问题

1. 活动组织时把重点放在教师的个人理解上。

一个教师有没有较为完善的学科知识, 能不能把自己的学科理解运用于课堂教学, 凭借的是个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否丰富。回归本质的集体备课把重点放在教师个人理解上, 要求每一位教师准备相关的文献资料, 并融入到

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中, 以形成自己的所思所想, 丰富自己的认识。同时, 这样做也能让所有参与讨论的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实践怎样做才能最符合教学实际。

2. 交流内容时把焦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事实上, 教师最津津乐道的是教育教学中的琐事, 尤其是关于学生会不会、做得到吗等实际问题。要求教师在集体研讨时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描述, 及时做好真实的记录, 并要求主讲教师随机追问: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你的学生会怎么样?我们该如何处理?当我们强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时, 教师就能引起共鸣, 就能联想到自己的课堂, 审视自己的行为。

3. 活动小结时把问题聚焦在理性提升上。

3.让课堂教学回归教育本质 篇三

散中求聚。课程改革强调课堂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广泛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及独特的学习体验。但在这种“泛游”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课程资源的优化、筛选、整合、加工,放得开,还得收得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展示自我,以情传情,一言一行传递正能量。

乱中求序。课改倡导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整齐划一的听课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开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固然好,但让人担心的是风平浪静之后又变为死水一潭。其实,我们要追求的是松而不散、活而不乱、形散神聚的课堂教学氛围,使之形成常规、形成习惯,这样才能坚持久远。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教师就不能“大撒手”,让学生一哄而上。首先分组要科学,最好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便于协作和展开竞争;其次小组活动时,要明确目标,各有分工;最后还要有便于操作且有效的评价机制。否则,课堂讨论表面看热热闹闹,但一堂课结束,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却不清楚。

活中求实。近年来,在语文课上,演一演、说一说、跳一跳等形式开始充斥课堂教学,其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让课堂动起来。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毕竟是通过语言文字来承载的。一位教师教《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部分,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事先让学生制作了“短枪、马刀、手榴弹”等道具,让学生像战士一样“一路喊杀”。进行表演。这有必要吗?其实,文中“拿着、背着、冒着、攀着、千钧一发、奋不顾身”等词语已经生动地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只要反复品读就能有所体会。对重点词句的赏析仍然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不应剥离语言文字的外壳去追求形式上的东西。

异中求真。课改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发散思维,但并不等于让学生无视事物的客观性而凭空想象。学生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教师应注意他们思维的准确性,引导他们向正确方向迈进。一位教师教《跳水》一文,鼓励学生思考:“除了船长用枪命令孩子跳水,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孩子?”学生的办法可真多:在甲板上铺被子,让孩子跳;让水手爬上桅杆救孩子;调来直升机救孩子……而教师只是夸孩子们“真聪明”,就草草了事。这些办法确实是好办法吗?是不是该把它们跟船长的办法比较一下呢?其实,教师正好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去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褒扬有度。课改强调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师对学生应多理解、宽容、赏识。于是乎,“你真聪明”“你真棒”“真了不起”“比老师强”等褒奖开始在课堂上泛滥。学生一个新奇的发现、一段精辟的论述固然值得称赞,但过多过滥,学生慢慢会失去成功的愉悦,甚至会妄自尊大,反而不利于养成良好的性格。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褒扬的度和时机,必要的时候,也要说“你错了”“你的答案还不够完美”“你离最好还有一段差距”等。这样做也许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全中求专。教育基本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全面发展不等于面面俱到。社会需要全才,但更需要的是專才。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应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专长,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赢得主动。

4.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篇四

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寇冬泉 作者单位西南师大教科所

育本质的回归。并探讨了教育本质回归的原因及实现本质回归的条件。这对全面认识素质教育有积极意义。

分类号 G40-01

当前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对于这个转轨的实质,教育理论界尚缺乏 统一的认识,这就导致目前素质教育从概念到具体操作都出现见仁见智现象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教育在本质 上是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异化现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质是教育本质的 回归。

一、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

关于教育的本质,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都作过不同的论述。我国孟轲在《孟子.尽心篇》中最 早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中庸》上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中说:“以善先 人者谓之教”。《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文,夸美纽斯 主张:“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卢梭则认为:“植物是由栽培而成,人是教育而成。”裴斯塔洛齐更是 明确提出: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苏联巴拉诺夫等认为:“教育就是形成个性的一个因素。教育就是人们想用某些手段达到一 定目的,即发展和形成受教育者的一些特定品质。”综上先哲们教育实质的观点,尽管渗有他们各自的哲学观 、社会观、伦理观,反映着不同的时代、不同阶级的要求,但他们的论述却集中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上,即把 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促使个体社会化,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发展,在知识、品格等方面 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个体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的社会因素包括知识技能、文化涵养、心理品质等的“合金 ”就构成了个体的素质,所以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培养个体的素质,即素质教育。

二、“应试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异化现象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那种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按照高一级学校选拔的要求,以 应试为学习的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训练活动。“应试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其主要特征是 :

1.不平等性。“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忽视了对广大中、差生的培养,挫伤了中、 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性质和任务异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义务教 育的实施。

2.片面性。“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指导思想下,必然只重视智育,忽视德、 体、美、劳其它各育,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错误认识使得学生在智育中也 只重视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获得考试中的高分,学生陷入“时 间战术”、“题海战术”、“试题的偏、难、怪战术”之中,这些“战术”最终严重地摧残了正处在迅速发育 的学生的身心健康。

3.机械性。“应试教育”唯一目的是为了考试,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考试什么就教什么, 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考试内容成了教和学的指挥棒。为了获取考试 高分,教师常常按照一个模式培养人,教育教学中几乎不顾及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把古已有之的因材施教原则 束之高阁,从而使学生机械地发展,常常培养出“高分低能”的“怪才”来。

从“应试教育”不完整性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我们可以认为“应试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异化现象。

三、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素质教育还是一个成长中的概念,教育理论界对这一概念的涵义正在进行讨论。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依 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 开发学生的智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种教育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主体性。素质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 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素质教育真正体现了教育是“社会主体<-─> 社会主体”双向交往、平等交往的交互作用的育人活动。而不是“人→物”、“人→机”、甚至“人→兽”的 单向作用的机械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产品,而是能动的主体。

2.全体性。素质教育并不反对英才,但它反对使所有教育变为英才教育的模式。它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 向全体的教育;它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而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使每个人都在他原 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人的普通性教育,同时又是差异 性教育。

3.全面性。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培 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之才。所需之才并非“偏才”、“怪才”,而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从何而来? 就是靠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整体发展。

4.基础性。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因为素质教育强调个体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学生自学、自我教育、 终身教育和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好基础。所以,素质教育重视普通教育的全面培养,尤其是能力的培养。

5.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 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于原有教育理论之外的全新的教育思想。它是教育在特 定的历史阶段,针对“应试教育”这样一种教育本质被异化的现象所提出的特定概念。提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 对教育本质回归到已定格的素质培养的本位上去的呼唤。

四、教育本质回归的原因

在中外教育史上,教育偏离本质的情况并不鲜见。呼唤教育本质回归的声音也从未间断过。现代教育本质 的.回归,也是社会时代使然。

(一)从教育的外部要求看,信息化时代迫切要求提高人的素质

1.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挑战,需要提高全民族素质。人类的科学知识是以惊人 的速度增长着的。据卢嘉锡教授统计,19世纪是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增加1倍,当今则是每3-5年 增加1倍。同时,科学越来越分化又越来越综合,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并且科技转化为 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他认为:“当我们面向21世纪时,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 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他又说:“要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为重点,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技知识,以便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即是说,学校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2.人类面临的种种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 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给了人类重重困难,如环境污染、生态失去平衡、资源浪费等。人类要走出这些困难 的重围除了依靠科技之外还需要依靠人类自身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心。今天人类面临的困难是人类自身素质 不高所致,解决这些困难只有从提高自身素质着手。

3.世界面临着激烈竞争。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世界旧的格 局被打破,冷战的结束,由军备竞争转入了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竞争的本质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 的竞争。如何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是培养人才。

(二)从教育的内部变革看,素质教育是达成教育目标的保证。

1.实施素质教育是顺利贯彻《义务教育法》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 “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2.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全 面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教育质量的总和,而不是单独提高某一育的质量。

3.实施素质教育是改变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的需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特别 是偏重智育,轻视其他各育;偏重考试科目,轻视非考试科目;偏重分数,轻视能力的培养。这些现象在许多 中小学存在,从而造成中小学教育本质的异化。

如何才能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如何才能顺利贯彻实施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如何才能适应当前国 际间的竞争?这些问题是“应试教育”所不能解答的,只有素质教育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五、实现教育本质回归的基本条件

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就是要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呢?我们 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是基础

思想、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先导,一定的教育行为是受制于相应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从“应试教育” 走向素质教育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试教育”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 造成的,因此在转变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都面临着一个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问题,但其中教师教 育观念的转变是最核心的问题。因为教师是教育工作直接承担者。那么,我们究竟要转变哪些教育观念呢?首 先,是要转变教育观。要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努力提高认识――“ 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树立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的观念,克服片面追求升学 率的倾向。其次,要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主体,要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参与 的主动性,在教学中真正实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要努力克服那种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 受器的传统观念,第三,要转变人才观。要再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凡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 人都是人才的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要努力克服那种认为只有大学 生、科学家才是人才的狭隘观念。第四,要转变评价观。教育质量的评价不能只盯着某校学生的考分、某校的 升学率,而应该将升学率与合格率统一起来,既要看某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多少合格的人才,又要看该校培 养出了多少祖国合格的建设者。所以,要树立全面、整体、综合的质量评价标准。

(二)合理的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是前提

教育目标是指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人们事先设计好的关于教育活动的结果。它总是反映人们关于教育的价 值观念,规定着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的发展结果,指导和支配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对教育活动起着指向 、激励和调节的作用。所以,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其前提就应该构建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就基础教育而言 ,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依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保证其科学性的基 础上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测量。

(三)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是重心

课程、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经验的总体,它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的文化知识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对教学而言, 课程、教材既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和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为了片面 追求升学率,在课程、教材方面搞“学科中心主义”、搞“主科中心主义”,使学校的应知课程和应会课程的 比例严重失衡,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加大课程、教材改 革力度,构建“三个面向”的课程、教材体系,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谐主动地发展,使基础教育的功能 回归到一个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需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培养上来。同时,教师要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结合 本校、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和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总之,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教材 、教法改革的力度。

(四)教育评价的科学化是关键

教育评价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反馈――调节系统。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有导向、调节和激励作用。要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

[1][2]下一页

是要构建科学的、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在实践中努力做到:第一,全面评价。不仅要注重 对学生的评价、对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的评价,而且要注重对教育系统、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的评价。第二 ,客观评价。不仅要对教育活动的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而且更要对产生这种结果的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不 仅要注重对教育活动的事实进行判断,而且更要注重对这种事实的价值进行判断。第三,要使用多方面评价标 准和多种评价方法。

教育评价在实践中有多种形式,但最具操作性的是考试、测验。如何才能运用考试、测验形式实施素质教 育的评价而又不导致“应试教育”呢?这就需要对考试、测验加强研究,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吸取传统 考试、客观测验、标准化考试的长处,加强考试、测验的科学性。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试卷的 设计要着眼明天,着眼发展,以教育目标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原则。其次,考 试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双基”的要求,以课程计划或教学大纲为标准,更要重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的测查。

(五)素质教育的保障体系必须具备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尽管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质量评价诸方面都实现了大的转变,但如果没有财力上的投 入、社区环境的优化、教师素质的提高等必备条件,素质教育的实施就难以得到保障。本文曾得到张大均教授 精心指导,在此谨表谢忱!

1.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顾明远《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载《中国教育学刊》第6期。

3.杨银付《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

4.刘五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探源》载《中国教育学刊》19第5期。

5.顾书明《试论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和系统构建》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年第2期。

5.让教育回归“本真”2 篇五

灵动的课堂带给我们的是课堂艺术的享受!课堂教学艺术又来自于丰厚的底蕴和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有效,高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构建情智共生的课堂,一直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心、钻研、善思,不断积累、总结,不断提高能力是我们教学工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教学中,我们应把每篇课文都看作是一个案例,教学前首先分析通过这个案例能给予学生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来确立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脚下有路,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培养。我觉得我们在教学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

习惯可以成就成功人生。我们总会认为,孩子还小,怎么会自主学习呢?其实任何事关键都是看我们如何去引导,孩子在不会走之前,一定都想去尝试,我们应该放手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不用前怕狼后怕虎的。这不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在新课程下小组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了合作的精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每次学课文,我都是先范读一遍,然后让他们先自己圈划生字、认生字读课文;再在小组每人读生字和课文,小组成员正音、纠错;再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学生在此环节能进行自主学习,发展了他们的识字能力,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且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会互相教对方,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效果还挺好。这样每个同学的学习效果我只要一问组长就完全了解,并且在小组里是需要一个个当面展示的,学习展示时他们生怕别人看笑话,学习自然就会很精心。

二、让‚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方式确实有效

在小组学习时,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先给学生引路,先是自学的过程:自己先读一遍课文,不会的字圈划出来,然后针对后面的生字表,自己先认一认,再把课文读一遍。不会或不懂的问题写出来或做标记。其次小组合作交流:每人把生字读一遍,其余认真听,然后指出错误或不规范处;不会的同学由组长负责指导她学会;小组分工共同读完课文,互相指正,纠错。再次小组交流探究:把自己在前面学习过程中的不解和疑难处在小组里交流,可以是读懂的问题自己发表个人见解;可以是自己认为是自己的独特之处,向大家展示;还可以是不明白的地方共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留到班级集体时解决,老师在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时点拨、引导、总结。最后的巩固练习一定让学生自己单独完成,以便检测其学习效果。

三、探究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9课《乌鸦喝水》一文时,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有的同学拿瓶子装水,有的同学往里边放石子,动作干脆利落。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看,升高了,升高了,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还有的同学干脆把乌鸦到处找水喝的动作、表情表演出来,特别是看见水时眼前一亮的那眼神,再加以夸大,及最后痛快喝到水的样子表演的淋漓尽致,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演一演故事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做魅力教师,圆‚完美教育‛梦想

如何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达到成才的目的,让他们体验生活的快乐,需要我们认真考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还原孩子的成长空间,让教育回归现实。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的生命在自主发展中成长,在教育唤醒中完善。孩子成长是70%的等待和30%的唤醒,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成长的空间。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把‚让更多的孩子享有更好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而‚更好的教育‛关注的是教育内涵和品质的提升,是对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优质教育新的概括和凝炼。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在我们每次的备课中,我们一定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师长的称赞,同伴的认同。你的设计学生喜欢吗?像这样要求合适吗?他们想听你讲还是他们想展示自己的想法等等值得我们认真思索。比如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时,我这样设计教学: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一只很勤奋,另一只整天睡大觉。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在小狮子身边,你打算怎么劝告这只懒狮子呢?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有的孩子说:‚快醒醒吧小懒虫,今天你的爸爸妈妈出远门了,好几天才能回来,快起来练习本领吧,否则会饿肚皮的?‛还有的同学说:‚小狮子,今天你的父母不让我给你送好吃的了,它说你再这么懒,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啦?快、快起来练本领吧!‛……同学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我随机也跟孩子们开玩笑,班上有个孩子也很懒,我也劝他:‚以后可要好好学习呀,否则也和懒狮子一样长大会饿肚皮的? ‛ 又对另一个孩子说:‚瞧 你这吃的肥头大耳的,靠的全是父母呀,再不勤奋学习,等你的父母年龄大了你靠谁呢?‛同学们又是一片欢快的笑声。可见,一节让孩子沉浸其中的课,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精神愉悦呀!所以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你的教学设计下去充分展示自我,去展示、去点评、去完善。做一个像张艺谋一样的电影导演,让学生去‚演绎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是他们需要的。

2、潜能是教学的源泉。教育是一个让个体不断完善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发掘潜能的过程。潜能的激发又在推动着我们的教育,这样才产生了无数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潜能的激发,对于个体能力的延伸是无止境的。它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设置的题目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那么当我们回头看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潜能是你无法估量的。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会表演得很精彩,也会发掘到自己身上更多的潜能。多让学生说,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很能说很会说。多让学生表现,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越来越想展示自己!

3、情感是教学的质量。古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否对所学的感兴趣,很多时候都取决于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信服这个老师。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推动教学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教学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所谓水到渠成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记得有一次,上课之前10分钟课间时间,我处理了学校的一个临时工作。正式上课的铃声响了,我才匆忙的抱起材料跑到教室。一进教室,眼前的情景让我怒不可遏。不少学生在教室里玩‚纸飞机‛,说笑声乱作一团;讲桌上堆满了书本、作业本;桌椅歪歪斜斜,桌面凌乱不堪。我放大声调,要求他们将各自的桌面收拾整齐……自己和学生的心情都被搞坏了。

心情不好,但课还是要上的,于是按预定的教案开始上课。课堂氛围明显受到影响,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也不愿意举手回答。我越发生气,引导和鼓励的语言也没有心情使用了。于是气愤地说道:‚你们不愿意回答,那就我讲好了‛。本来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的结论,我灌输式的讲授给了学生。这堂课明显是失败的。学生可能对知识勉强掌握了,但探究能力的培养、学习情感和态度的熏陶无从谈起。这里面固然有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更有教师自身的原因。首先,教师因事务没有提前到达教室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有一定的责任。其次,当看到学生没有做好课前准备活动时,没做到心平气和,调整好个人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断升级,应该有的教学调控被废弃,致使教学失败。可见,教师的情绪对教学有多么大的影响。所以只有及时调整个人的情绪,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和探究的激情,并以此来影响学生,注重激励、启发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这节课,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需要什么样的高效课堂

‚在高效课堂探索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组织合作,争辩探究等环节,会让他们学到很多在‘传统’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是学生自己‘长肉’的过程,是真正实现自我成长、全面发展的过程。满堂灌的课堂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重知识输灌。现在推行的高效课堂重学生自己拿食,自己吃饭,自己消化。过去容易有拔苗助长的高效,现在的课堂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更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学生也许不适应这个模式,教师也不适应这个模式,一旦大家都适应了,习惯了,掌握了方法,运用灵活了,小组展示交流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名副其实地高效起来。学生还可以把课堂上掌握的东西延伸到课外,灵活地运用。‛ 这是贾中华老师一段关于高效课堂的现代新解。

余文森先生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讲了一个隐喻,有效性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谁掰的多;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由此我们对有效教学课堂可以这样理解:第一,课堂教学不仅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还必须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第二,每节课都应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表现为: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第三,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6.让教育回归真实读书心得(一乡) 篇六

让教育回归真实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单位:太和县马集乡中心校

姓名:高 蕊

日期:2014年2月20日

让教育回归真实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太和县马集中学:高蕊

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中的“自由呼吸”。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点,我校作为太和县课改示范校,积极投身于高效课堂改革,多次受到北京教师报记者及县教育局领导的赞赏。初步形成了“马集真实课堂教学模式”。读罢李希贵老师的书,让我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让孩子在自由呼吸的状态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让教育回归真实.一.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自由开放

书中作者以平实的语言把受到教育和教育学生的内容丰富的展现出来。没有高深的“理论”“体系”“架构”,更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理论也好,理念也好,都不是游离于生活、教育、实践之外,而是水乳交融于一个个生动的、具体的、感人的典型事例之中。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希贵先生逐渐生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信仰,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一切都是那么实实在在、明明白白,言之有理又情有所依。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是啊,这平实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其实,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感叹学生的难教时,我们是否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爱呢?我们是否以宽容心态对待学生了呢?“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

学生”,一直以来,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什么?除了成绩,还是成绩,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从李老师建立的“学生技能测试站”这种评价方式中,我感受到尊重才是为评价的灵魂。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让学生更多的体验生活,从而让学生“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二.教育让教师享受工作的成就感和乐趣

每一位学生的成功都必然充满个性,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也必然有各不相同的道路,但都离不开老师的引领与启迪。正如阿姆斯特朗说的那样:“如果一个学生主要通过图片来学习知识,那么让他学习文字性的新型材料,他就会难以掌握材料的主题。”李老师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书中列举了没有老师的语文课事例,说明“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代替他们的成长。”作为教师的作用就是懂得怎样欣赏,欣赏学生,欣赏他们的创造,欣赏他们的成果。“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种教育思想正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所要认识和研究的课题。

教育幸福源于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教师因学生的快乐而快乐着,因学生的幸福而幸福着,这就是教育幸福的真谛。让学生带着愉悦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感知智慧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享受教育的成功。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中写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怎么能够在课

堂上旁征博引,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懈努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才能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自由顺畅地呼吸,才能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

三.教育需要改革实现自由呼吸

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李老师说得好:“现实的状况需要改革,事业的发展需要改革,未来的希望需要改革,一路走来,我们需要的正是改革。”

凭心而论,要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但我们都能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李老师的改革很艰辛,但他有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无私无畏,敢为人先,而且他成功了。任何对教育理想的求索都要付诸改革,让我们怀着梦想,付诸实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总之,读完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仿佛呼吸到了一股新鲜的空气,“自由呼吸”是一种能力,它的前提是爱心、尊重、平等。“自由呼吸”更是一种博大胸襟的体现,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李希贵的平静的叙述震撼了我的心灵,他对教育的执著精神鼓舞了我前进,他的成功的事例更对我们的课改、对教育、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心若在,梦就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习、享

7.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的本质 篇七

新课标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定位于课程理念,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 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所以, 我便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 使学生能较好的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 到处都充满着物理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物理问题。我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物理教学素材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在情景教学中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我们在教学“压强”这节内容时, 可以用媒体放映以下两个惊险场面让学生观察。 (1) 场景是气功表演者躺在钉有密密麻麻钉子的木板上, 腹部上面再放上一块大石板, 旁边的另一个表演者挥舞着大锤子向肚子上面的石板砸去, 石板被砸成碎块, 可是石板下面的人却自己站立起来而安然无恙、毫发无损, 并向大家笑着招手致意! (2) 场景是取一袋牛奶, 上面放上一块玻璃, 让学生去砸。结果玻璃碎了, 而那袋牛奶完好无损!这种惊险场景, 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抓过来了, 使学生感到惊讶而热情高涨, 课堂气氛热情洋溢, 有巨大的感召力!学生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是为什么?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寻找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坚定学生学习物理的决心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既可积累物理知识, 更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最佳途径。所以, 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物理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物理, 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这样“身临其境”的学物理, 学生不会有陌生感, 反而具备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例如: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雪灾, 在那场雪灾后, 正赶上初三总复习。我搜集了一些抗寒救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播放给学生观看, 让他们指出其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里包含的物理学原理。像雪、雾凇、冰柱等的形成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解放军为什么要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 而除了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子外, 各种车辆的轮子上又为什么要缠有铁链等等。这样, 学生们既领略了雪灾的无情, 也学会了抗寒救灾的一些科学常识。使学生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物理和理解物理, 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 感受到物理学对生活的作用, 就更加坚定了学习物理的决心。

三、设计练习生活化, 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蒸发”这节内容后, 我就提出了几个这样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解释:⑴在医生给你打针之前, 要在你打针的部位用酒精棉擦一擦, 你的这个部位有什么感觉?为什么?⑵去河里游泳之后上岸, 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⑶洗完的衣服是团在一起干得快, 还是打开干得快呢?为什么?⑷夏天我们用风扇扇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可以使空气温度降低吗?……通过这些生活实例使学生锻炼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说物理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演练, 会有利于学生实实在在的提高能力, 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运用物理知识,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强调: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纯的以学生考试成绩、解答物理题的正确率来衡量, 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否通过物理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来衡量。物理学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 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有着其特殊的运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 还应在此基础上学会活用, 使物理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例如:在学习了液体的压强后, 组织学生讨论了现实生活中的好多问题:⑴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带鱼都是死的?⑵为什么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⑶当池水深至你的胸口以上时, 你为什么会有呼吸困难的感觉?⑷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让学生深刻感受和理解物理学不是空中楼阁, 只有服务于生活才能体现出无与伦比的学科价值。

8.让国企回归企业本质 篇八

如,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产业领导者、国家战略承载平台、维护就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工具等。在市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处于转型阶段,政府宏观调控任务艰巨但调控工具有限的背景下,赋予国企一定的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职责是有必要的,而且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但是,在赋予国企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会赋予其一定的行业或市场垄断和独占权,以确保其职能的行使和职责的发挥。这一点在国内外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全然如此。而行业或市场的垄断和独占权自然会带来效率低下、腐败、行政资源输送、政府过度干预和越位管理等一系列弊端,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基于这一逻辑,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会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外部需求萎缩和内需不足,且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的背景下,政府只能借助于国有企业的力量来稳定经济增长,避免经济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然而,当经济出现复苏之后,我们并没有及时扭转“国进民退”的局面,相反,这一现象呈不断扩大趋势。由此自然导致经济运行的成本上升、效率低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愈加严重,民营经济不断受到挤压的现象发生。

因此,在推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厘清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还原国有企业作为企业的本质功能,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在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着力点应在于放弃原有行政干预下资产管理的国企管理模式,重构市场调节下资本管理的国企管理体系,即由传统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的“三管”模式向“管资本”的“一管”模式转换。

首先,明确界定“关乎国计民生”、“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范围,不过度延伸这类行业和领域;明确国有资本最重要的任务是保值增值,为全体国民不断创造价值,同时将成果适时分享等。

其次,以股权为纽带,通过实施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等资本运营,将国有资产资本化,促进国有资本与集体、民营资本的融合。

再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培育一批高效精干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提高国有资本的流动性,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流通。

此外,构建有效的国有资本公司治理机制,确保各类不同性质股东在行使权利和履职中实质性地到位,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释放各种性质资本的活力和创造力。

上一篇:公司年度自我评价范文下一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