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精选10篇)
1.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篇一
领导讲话稿的起草是“命题作文”,难度较大,只有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准确领会领导意图,认真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才能写出让领导认可的讲话稿。
一,正确处理“理论指导”和“工作安排”的关系,使讲话虚实有度、言之有物。
作为党委的领导,如果讲话中没有实际的工作安排,光谈理论指导,重“虚”轻“实”,就会造成讲话不切实际、空洞无物,工作安排不明确,致使工作推进困难。而如果讲话中不作理论指导,只作具体工作安排,重“实”轻“虚”,就会造成工作安排过细,党委职责未尽,讲话内容和政府领导重复,而做具体工作的同志思想未通、思路不清,无法开展工作。可见,领导讲话稿不仅要“虚”“实”结合,而且要做到“虚”“实”有度、言之有物。
一是理论指导要把握精髓、言简意赅,忌高谈阔论、言之无物。如:某县决定开展一项创优达标工作,但该县基础较差,要达到标准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部分干部持否定、怀疑态度。在动员大会上,党委领导要通过讲话统一干部思想。讲话从中央精神到上级要求,从国际到国内,长篇大论,而工作安排则寥寥数语带过,草草收场。结果参会的同志听得头昏脑涨、“一头雾水”,开展工作时却无从下手。本想“以理服人”,结果却是“理不服人”,令人生厌。“文以载道”,党委领导的讲话要像一面旗帜,昭示真理、凝聚人心;要像一把钥匙,解疑释惑、启迪人心;要像一剂良药,让人警醒、催人奋进,应把握精髓、言简意赅,不能以文解文、空谈理论、连篇累牍。
二是工作安排要思路清晰、抓住关键,忌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如果工作安排没能抓住重点,那讲话稿就成了“流水账”,主要工作完了还有重要工作,重要工作后面还有重点工作……一项工作安排用十多页的稿子还没能写清楚,对工作的指导性也就体现不出来。
二,正确处理“场合变化”和“领导风格”的关系,使讲话切合时宜、个性鲜明。
每个领导的讲话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平实婉转;有的善理论阐述,有的喜事例说明。领导风格的体现,是一篇讲话稿被领导认可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只注重“领导风格”的体现,而没能很好地结合讲话场合的变化,就会影响讲话的效果,严重的可能“贻笑大方”。
一是要正确把握场合,找准讲话切入点。俗语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撰写讲话稿也要审时度势。如某革命老区向上级争取一个工业项目,在论证评审会上,县委领导不从项目获利收益讲起,而是另辟蹊径,把如何改变老区人民贫困生活作为讲话的切入点,风格迥异、效果良好,打动了评审领导,使该项目顺利通过了评审。
二是要大胆创新,力求立意新颖。一篇好的讲话稿要提出一些新思想,给人以启迪;要有几句“提神”、“醒脑”的话,抓住听众,鼓舞人心。如: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多数讲话稿都是从完成任务、加快发展、努力争先等方面来讲,而某地党委领导根据当地财政负债大的实际,提出“还账也是政绩”的新思路,得到一致认可。
三是要用心遣词造句,切合讲话场合。首先要根据领导讲话的角度选择词句。如对本级和下级讲话时多是使用“要怎样”,而对上级汇报时就应是“将怎样”。其次要根据参会者的情况选择词句。如针对农村基层党员的讲话,用词就要通俗易懂,可使用一些口语化的词句。第三要根据会议的性质选择词句。如党代会、党委会,就要体现严肃庄重,要用书面化的规范语言;而年终团拜会一类的场合,语言则要热情洋溢、轻松自然。
三,正确处理“全面完整”和“突出中心”的关系,使讲话主题鲜明、系统严密。
党委会议需要议定的事项多,内容庞杂、差异较大。如果撰稿者不把握好“全面完整”和“突出中心”的关系,讲话稿就会主题不明、思路不清。
一是要准确把握会议主题。在撰写内容庞杂的会议讲话稿时,要从多个内容中提炼出共性的问题,把“筋”提出来,明确讲话的主题。
二是要做好工作的分类整理。要使讲话稿全面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撰稿者就要对工作有全面的了解,能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并对工作进行详细的分类整理。如,在讲党建工作时,就应把党建工作完整地体现出来,若把统战工作遗漏,就会让统战部门的同志认为党委领导不重视统战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三是要巧妙运用“概述”和“详述”。党委领导的讲话既要全面系统,又要主题突出,这就需要秘书工作者在起草讲话稿时巧妙运用“概述”和“详述”。“概述”就是要把所涉及的工作全面完整地概括,没有遗漏。如在党委全委会上的报告,对一年的工作都有一段概括性的总结,但有的秘书工作者只注重地方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的体现,而没有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体现,让与会者感到党委领导只重视经济工作。而“详述”时要把重点部分写深写透。要透过现象抓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分析说明问题时要注意运用“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为什么应该这样”、“为什么不应该那样”等正反结合、层层深入的论述,运用内在的逻辑将主题深化。
2.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篇二
高职院校外延式发展是典型的规模扩张式发展, 以专业申报审批为起点, 扩大招生规模, 以上规模的招生量来带动学校发展。我国高职教育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大众化还在初始发展阶段, 当然要求高校做好规模扩张的积极响应, 这也是学校自身发展建设的需求。规模扩张, 可使已有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亦可使学校开拓生源市场、企业市场、行业市场、人才市场的资源, 为自身发展谋求空间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正如有的学者点评的一样, 学校和企业的发展一样, 通常要经过四个阶段: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求发展、以文化求发展[1]。高职院校在吸纳百分之五十左右高中毕业生的初始阶段, 当然高职院校就会以外延式发展为主, 在专业申报、招生人数上做足文章, 这就是高职院校在生源市场一片看好情况下必由之路, 是院校发展的落脚点, “做大”高职院校这是历史的必然。
就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关系, 我们应考虑几个问题:一是根据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情况做好当前文章, 生源市场看好、就业形势看涨, 我们可以步子大点, 重规模求“做大”, 但内涵发展观念要更深蒂固、些毫不可动摇, 要一手抓规模一手抓质量;二是做好高职院校的中长期规划, 把握内涵式发展精髓, 在“质量、品牌、文化”上修炼内功;三是抓牢内涵式发展, 尤其在相对生源市场萎缩, 大众化步伐加快, 生源市场情况就是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成果的展示。
二、点与面的关系
高职院校发展是在面上铺开, 还是在点上突破, 这就涉及高职院校发展的点与面关系。高职院校发展面上铺开涉及到院校发展的方方面面, 教育上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 教学上的课程体系模式、教学方法、实践环节, 教学管理上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 院校建设上的师资队伍配备、实验实习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建设。
考虑高职院校发展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把握高职院校发展内外部的空间时间和机遇, 考虑自身条件和优劣势, 高职院校发展的点与面关系可以理解为:一是在面上考虑问题, 在点上突出优势发展。二是对优先发展的点要重点研究, 重点投资扶持, 把握好评价关, 要出特色品牌成果, 树立院校的示范性形象建设工程。三是要做好点的建设规划工作, 有计划有步骤展开, 逐渐在面上做出联动效应, 有点的拉动, 在面上结成硕果。
三、人力与物力关系
高职院校发展基础包括物力基础、人力资源和生源基础[3]。物力基础是硬件, 涉及校舍、场地、设施、设备, 可以说是以“大楼”为代表的物力基础, 构筑起院校的环境形象框架和教育教学载体。人力资源是以“大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和管理人员群体, 具有能力大、弹性强, 价值转化率最高的主导性资本, 是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最集中体现, 是教育教学具体实践者和人才培养的主导性资源。按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 2005年职业技术学院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应达到30%以上。
在高职院校发展的人力与物力关系上, 梅贻琦的名言依然是规律体现,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高职教育从办学层次来说究其本质属于高等教育, 有“高等性”特征, 有学者指出学生“择校”之风实质是“择师”之风[4]。高职院校在大众化发展之初, 以物力基础投资, 首先为院校发展打下基础, 这是历史必然, 现在要在人力资源上做足文章。为此, 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人力和物力关系中, 要考虑几点:一是物力为基础, 人力资源是核心的观念不动摇。二是人力资源为核心的建设观树立, 要做好引进人力、用好人力、培训好人力、稳定人力。
四、产学与研究的关系
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 对高职院校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现实是高职人才培养提出更多的是“产学”结合, “产”是企业、行业, “学”是高职院校, 形成不同类型、层次、地域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为高职院校发展开拓形式各异、实质不变的校企合作发展路径:“订单式”、“工学交替式”、“2+1式”、“企业全程参与式”、“双定向式”、“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式等[5]。这里只提到产与学的结合, 结合的关键点在人才的培养, 企业要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技能和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 这样企业和学校在人才供需关系上达成共识、走到一起、互惠双赢、共建共管。
为此, 在处理产学合作和科研关系上, 本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原则, 首先认识到产学和科研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都事关重大, 而且认识到科研对人才培养是高层次的, 在培养高职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上大有益处。其次, 要以科研激励, 培养自己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开创新路, 为产学结合寻求新的空间。再次, 以科研项目带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 教师在参与企业课题研究同时, 着手建设相关专业和课程体系, 尤其在开展项目课程教学上, 真正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来设计出有效的高职项目课程[6]。总之, 要以科研提升产学合作, 将产学合作提高到科研层面, 以产学合作为载体拓展科研资源, 以科研来推动产学在面和点上新的突破。高职院校科研的实力直接推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层次提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院校特色品牌形象重塑。重视高职院校校企横向科研能力发展是高职院校必须重点关注的。
五、开放式和封闭式关系
高职院校普适性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行业市场贴得很紧, 在高职院校服务面向中, 对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对区域服务, 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更是紧紧抓住企业大做校企合作文章。为此, 高职教育确立、高职院校的成立就必然做好相应开放式市场分析, 重学科理论教育的高职院校封闭式发展开始就断然没有出路。问题关键是, 在高职院校发展道路上, 从专业设立、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毕业就业去向、师资来源、实训基地建设各方面, 高职院校开放的程度问题、开放的方式方法问题、开放效果问题, 这些问题才是决定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和质量品质。开放程度上思考高职院校的发展力, 可以考察一下, 高职院校目前和多少企业联动合作、行业和地域分布情况、合作项目有哪些、合作数量和质量程度如何、合作时间长短和合作的空间有大、在人才培养上相关企业的贡献率、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上企业参与程度等都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开放办学评价的指标。
六、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关系
高职院校在大众化背景下都完成了规模扩张, 随之而来体现在管理上的问题就很突出, 是延续原有的规模小、人员少、事情明的校领导垂直一级管理还是系室增加后规模大、人员杂、事件繁的院系二级管理, 就是摆在高职院校发展道路上的大事。原有的一级管理模式统得过死、管得过多, 系室和学校职能部门出现职责不明、界限不清。如在评估中教学管理的教务处和系在评估材料准备中就存在互相推诿, 以致评估资料准备不到位现象。最大问题在系部没有相应的人员评聘、财力的权力, 就很难提出适合自己系的特色化建设项目, 就不能显示系级个性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发展的机遇期和项目发展的中后期不能灵活作出人员和资金的调整, 最终可能损害的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和有利空间时间以及最重要的人和。为此, 院系二级管理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势在必行, 是推动院校发展的体制保障, 在制度和政策上保障高职院校系级的发展空间和责权利。在系级发展规划中谋取整个院校发展就是整合资源问题, 一加一定会大于二。这种底部沉重的管理模式, 管理中心在系级, 院级教学、学生、财务、人事管理职能机构关键在做好相应计划、监督、管理、评价、指导、服务工作, 院校领导重点在做好宏观层面的规划和对外联系。在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关系上, 要注重从一级管理向二级管理体制过渡, 在部分院系试点, 再逐步推开, 不断完善, 这里还要造好系级调整工作以适应二级管理实施的宽度和幅度, 并适应系级发展新的需求和专业调整步伐加快的事业重心。
七、职业和技能关系
高职教育首先具有职业性特质, 强调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培养, 以职业素质和能力来追求学生与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无缝结合。职业作为社会学领域的概念, 与社会分工密不可分, 关键考虑的是高职教育对社会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胜任能力, 于是演化出相关的职业能力结构、双证制度和职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而随着职业群和职业模块出现, 和能力本位的世界高职教育理念的出现, 这里的能力是综合能力, 包括知识、技能和技巧、情感和价值观、评价反馈能力, 形成“专项能力”、若干个“专项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发展之路[7]。为此, 有学者提出, 现代高职教育是以技术为核心教育, 适应科技革命创新而确立技术本位[8]。结合“技术”和“能力”, 我们把高职教育定位到“技能”, 既适应职业能力的培养, 突出职业性的高职教育本质, 又把握信息时代对人才多岗位适应、换岗的产业结构调整之需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之急, 以职业门类培养学生, 在一专多能的思路下, 着力培养学生多重能力结构, 以胜任力和多岗素质模型塑造学生的高技能。为此, 在职业和技能关系上, 要把握职业需求这个基础, 再顺应市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建立学生技能培养模式。
八、教育与产业关系
这里的“产业”不是“产业化”, 更不是“教育的产业化”, 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实体高职院校和推出产品的产业实业关系, 是高职院校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基础上, 是否可以在前进一步, 以自己的人力资源和市场意识做些产业实业, 在经济市场中找到校企联合的新途径, 自己办工厂, 自产自销, 在自己办的实业机构里, 培养自己教师、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自己学校发展出力, 形成学校和学生、教职员工互赢的新局面。这里要处理好几点:一是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教育本质不动摇, 高职院校校办产业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宗旨不变。二是产业规划要以学校专业设置、学校教师研究资源相对接, 做大产业同时做强院校专业。三是以产业联动来推动院校专业调整、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四是产业和教育联动的一体化规划目标。
九、定位和特色关系
“定位”关键在“位格”, 普适性的高职教育定位特质和具体各级各类高职院校定位是一般和特殊关系, 并且定位涉及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形式定位。这样就形成立体交叉定位的位格关系, 涉及到具体院校定位问题, 就是在各定位点上的办学特色定位, 就是“特色”加“定位”模式思考高职院校发展, 在共性中取得个性的标新立异就是特色定位实质, 为此, 特色和定位应该是同一问题的两个角度思考。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发展的方向问题, 特色就是定位发展进程中凝炼而成的发展成果。如果从一个具体规划来看又是双拳合一, 具体规划是起点, 定位和特色在其中必然成为脊梁, 是规划主干成分。而且, 可以用定位维来分析院校特色, 亦可以用特色维来把握院校发展定位问题。总之,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涉及的定位和特色问题就是院校发展的核心理念问题, 这个问题把握对院校今后发展将是航标灯的作用,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观建立, 特色就是质量, 就是品牌和形象, 没有成果在同类院校中获奖, 没有一流教学质量作支撑, 没有企业界、行业界、学术界、学生家长的广发社会声誉为落脚点, 特色发展就是空白, 最终定位发展就会落空。
十、投入与产出关系
在规模扩张中,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一个投入与产出的问题, 尤其为了迎接评估, 不惜举债负重前进, 可能后五年的钱都被用了, 这就存在投入与产出把握问题。无论已评估过的院校还是正在投入准备迎评的院校这个问题都是棘手问题。投入是肯定的事, 关键问题在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 在产出上做好文章。办学效益以生源市场、行业市场、就业市场、服务市场需求预测为前提, 对此有学者提出提高办学效益的策略上考虑年人均经费收入、资产收入率和资产基金率, 在办学效益上寻求“动力延续”[9]。这里的收入和支出是效益的关键点, 问题核心在产出率上, 高职院校能否利用资源优势形成强势竞争, 首先是在市场中把握生源, 以增加新生报到率和减少在校生流失率来做强生源市场。其次是在校企双赢互利中寻找到产业途径, 为高职院校增源开流。再次是赢得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吸收来自社会的资助办学项目。
摘要:外延式和内涵式、点与面、人力与物力、产学与研究、开放式和封闭式、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职业和技能、教育与产业、定位和特色、投入与产出关系是高职院校发展中应该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4]张旭翔、姜振鹏:《中专校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江苏高教》, 2006 (3) , 140142。
[2]韩忠培、王明霞:《高等职业学院发展必须抓好四项工程建设》,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1 (6) , 5-8。
[3][9]徐建华:《高职院校发展动力》, 《人才开发》, 2006 (7) , 20-21。
[5]戚亚光:《主导模式与特征模式相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高效模式》, 《江苏高教》, 2006 (3) , 138142。
[6]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 《江苏高教》, 2006 (6) , 137-140。
[7]周光勇、宋全政:《高等职业教育高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2) , 179。
3.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篇三
2008年秋季,我省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本次新课程实验的课程内容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我们如何去更好地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如下的三种关系。
一、“课表”和“教材”的关系
《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要求,它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六方面对化学新课程实施进行了规定和建议,是评价我们教学的基本依据。而教材是各位化学专家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课程思想体现出来的一种载体。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研读课标,深刻领会化学课程的性质、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研读课标和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在头脑中应该要有三个阶段的知识:一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和程度;二是学生在必修模块中要掌握的知识程度;三是了解在选修模块中还有哪些进一步的知识延伸。这样既可以做到和初中知识的很好衔接,又可以做到在教学中对知识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
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验的中心。我们广大实验教师应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清楚“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首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设计各种活动,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问题,设计各种个性化的教学实施方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比如可以利用“学案”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用各种研究性学习课题来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得知识,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化学课标中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应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提高,持续进步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通过提出问题、构想假设、实验设计、实施实验、归纳结论的过程来引导学生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揭示化学变化规律。
第三,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有效的反馈、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教学中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1.用好手头的同步练习册,重新整合其中的内容,减少课内外作业明显带有的过难的旧教材的痕迹。2.每一模块结束后,进行模块成绩认定的纸笔测验,重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3.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和收集学习档案内容的习惯,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学习进步的机会。4.适时进行活动表现评价。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记录。通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三、学生“全面发展”和“张扬个性”的关系
新课程的化学教学,是“让全体学生学习化学,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
必修模块是针对全体学生形成必备的科学素养进行设计的,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但知识很浅。其中精选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既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准备必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在教授化学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外,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选修模块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课程的选择性,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为主线,突出STS的设计思想。其中所选内容和必修模块同属于高中化学这门课程,在学科知识与教育理念上保持着内在系统性和水平的一致性,但相互之间又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以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由其选择性的要求所决定,即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服务。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和必修模块之间的衔接,在呈现知识时重视注意启发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引入,合理构建教学情境;充分进行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充分注意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适当引入科技、资料等,以增强对科学的亲切感并学习新知识。
4.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篇四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环境的优劣,直接反映了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的深度、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和行政执法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的速度、对外开放的广度。没有良好的环境,跨越式发展就无从谈起。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打造“环境佳地,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安全宝地”,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加快发展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优化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发展无止境,优化环境无终点。对让投资者而言,赚钱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人家赚钱,我们发展,实现双赢,合作才会长久。因此,加快发展,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最大限度的为投资者创造赚钱机会、发展机会。要认清“予与取”的关系,树立“双赢”理念。做到要先取后予,放水养鱼,决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放弃一些暂时利益,满腔热情为企业搞好服务。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迎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将来我们才会获取更大的利益。在政策的制订上,只要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外地的一切优惠政策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使我们的政策更具包容性,而且要不断地突破禁区,不断地冲破旧框框,敢于和善于先让利后得利,让近利得远利,让大利赢小利再赢大利。在规费征收上,可收可不收的,全部取消;有上下限规定的,全部按下限来收取;对于一些服务性收费,采用“不服务,不收费”的原则,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全心全意促进企业发展。在政策的执行上,要严肃执行纪律,对党委、政府的政策,必须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决不能以“条条”为借口搞“行政性壁垒”、设“玻璃幕墙”,确保贯彻到底、落实到位,不出梗阻;对尚未落实的政策,要查明原因,找出症结,明确责任,限期落实。要坚决杜绝科室意见否定部门意见,部门意见否定政府文件的不正常现象。在民风的养成上,要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杜绝欺生排外、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行为,切不可为了蝇头小利,痛失商机,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富商、重商、安商”的发展氛围。
二、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整合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冲突的问题。应该看到,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全局利益之所在,也是局部利益之所系。在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关系问题上,要学会算大帐,算长远帐和社会帐。对我区而言,面对欠发达的现实,发展是硬道理、大道理,加快台儿庄发展、振兴台儿庄经济是大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台儿庄靠什么搞活经济?靠什么来吸引资金?靠什么来争取项目?唯有政策优惠、环境宽松。创造宽松环境、降低招商门槛,必然要牺牲一些暂时的局部利益。但是,有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不仅会带来新上项目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且会带来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巨大的外部市场,更重要的是会带来先进思想的同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营理念的转变、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和高层次人才的涵养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这种收获是可持续的,也是长远的,其价值也是无限量的。因此,牺牲局部利益换来长远发展,是非常值得的。对部门而言,没有台儿庄的经济发展,没有人民群众的富裕,没有纳税人的贡献,部门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局部与全局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自身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以“发展是硬道理”来统领部门的“小道理”,多一些全局观念,少一些部门意识;多谋国家和社会之大利,少谋部门之小利;多想群众的期望,少想一己之得失。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凡是有利于经济建设的事情就千方百计去做,凡是不利于经济建设的事情就坚决不做。始终坚持把一个地方的全局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牺牲局部利益来保全大局利益。
三、要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法律是人民群众制定的,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因此,执法与服务是并不矛盾的有机统一体,执法从根本上说就是服务,就是利用法律法规等规范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各级干部都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增强公仆意识,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搞好服务中加强管理,在加强管理中搞好服务。一要严格执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良好的市场秩序不能没有法制的维系,不能没有执法者的参与。作为执法执纪部门和执法执纪人员,既要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同时更要承担服务人民的责任,端正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和怎样执法、怎样服务的问题。要处理好严与宽、硬与软的辩证关系,严要有据、宽要有边、硬要有度、软要有界,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办事,切实营造出一个开明、开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环境,文明、诚信、热情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二要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要按照政府提速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能公开的公开,能取消的取消,快审快办,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要强化“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你赚钱,我收税”的意识,视企业和投资者为上帝,切实转变职能,千方百计搞好服务。要树立尊重纳税人、保护企业家的意识,只要他们不踩红线、不碰高压,就要全力支持他们放手发展经济。做到外商有事马上办,有求马上到,有报马上查,有难马上帮,尽最大努力使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者经营安全、办事方便。三要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行政执法部门要从全区大局出发,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杜绝“三乱”和“吃拿卡要”现象。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发挥群众监督、职能部门监督等各方面的作用。突出抓好有奖举报、行风热线、社会评议机关等活动,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担负起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督查等工作,及时受理、严肃查处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举报、投拆案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那些顶风违纪、以身试法者要对损害发展环境的,区委、区政府将按照“不换脑筋就换人、不改作风就调整”的原则,坚决查处,惩一儆百,切实为投资者和企业撑腰壮胆。
四、要正确处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
5.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篇五
一、要正确处理好“农内”和“农外”的关系
在诸多的探讨农民收入问题的文章中,主要的是从二个方面进行研讨,一个方面是从农业内部去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是从农业外部去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也有一些文章比较系统地从内外结合作研究,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都无可非议。但是也有一种看法似乎有点绝对化,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农外”、“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功夫不在农内,而在农外,如果我们仍然重复过去‘打补丁’的做法,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认为,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没有突破,无论怎样调节微观机制的政策都很难发挥作用,同时提出,创造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加快城镇化,尽可能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其次是在战略上以新的资源开发带动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比如,在西部开发中,动员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从事水利建设,实行人海战术,以工代赈,以工授地,安置东部剩余农民;再次是在金融、保险、流通、批发等非农领域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有利可图,上述见解,被称为“农外论”。对这个“农外论”已有同志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农外富农之途是无可挑剔的,甚至是应当进一步深入阐述的,而且也是需要大大加以扩展的,但是认为目前“农内”进行增收活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实际上,现阶段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增收活动,还是大有可为的,并且分别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地使用权流转和规模经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方面加以论证。
本人认为,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或者说把解决“三农”问题,绝然地分为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或者单纯从外部或内部去寻找解决途径,是不全面的,是欠妥的,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简单的道理上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因,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外因也可以起到主要作用,不过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具体到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也很难单纯从内部或外部找到有效途径,这里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大家已经比较一致认识到,要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关系到农业内部许多问题,比如,农业的区域结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突出的区域结构趋同效应,仍没从根本上解决,失去比较优势;农业的产品结构问题,高质量的农产品比重小。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同时也带来农业效益低的问题,但是如果单纯从农业内部去解决农业结构问题,就不完全切合实际,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还有个外部的问题。很明显的,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众所周知,目前农业结构调整,最为迫切的既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要进行要素结构的调整,关键在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所以,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与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并进,必须在制度层面上做出调整,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推动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创造条件和拓展空间。还有农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必须处理好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对农业结构调整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应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等等。农业结构调整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外部问题,切不可忽视,所以,农业结构调整既涉及到“农内”问题,也牵涉到“农外”问题,无法绝对地从一个方面去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的看法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内部和外部关系,内外结合,表里兼治。
二、要正确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
20多年前,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即在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进行家庭经营,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集中劳动,集中经营,统一分配”的模式,相对于原来的“大、一、统”的经营方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分散经营方式,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20多年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亿万农民的历史选择,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时,中央作出决策,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
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解决了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这种背景下,有的同志就提出“小农”怎么长大的问题,认为,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从原有的集体制中裂变出2亿多个农户,这些规模狭小的农户仍然深深印有中国农村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单个马铃薯”特征,内在联系梗阻,组织脆弱,当前面对波诡云谲市场经济时,他们表现出严重的先天不足,因为“小农”难以提高效率、难以适应市场、难以避免伤害。因此,有计划地改变目前状态,提高我国农民的经济组织程度,使“小农”长大,已是当务之急,而且,这种组织起来,不是过去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方式,也不是一个小农加一个小农的简单结合,而且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由其产业链条和内在的经济利益所联结起来的合作关系,诸如此类,见诸于报刊杂志上,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或者主张走合作化的道路的文章和观点为数不少,比如,有的主张“倾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有的提出“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其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也应借鉴其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积极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系与合作。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存在“统与分”,即“分”与“合”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继续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是采取各种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我们认为,应当正确处理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分”与“合”的关系。
首先,家庭承包经营决不能动摇,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不动摇,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增强农民收入,农民是主体,谁也不可替代,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农村改革都是农民首创,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只有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创造力,农村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农村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才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不动摇,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从我国的国情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仍将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仍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事实证明,凡是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的地方,往往出现的问题就多,社会就不稳定,所以,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大因素。
其次,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地有计划地把农民组织起来,诸如采用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从事实层面来看,从已有的国内外实践证明,合作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主要优势是利益直接,民主管理,能够真正代表和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户与市场、生产和流通,农民与政府相互结合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农业生产力越是提高,农业产业化越是发展,越是要求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专业化分工明确,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农业发展是在分户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规模偏小,且组织化程度低。据了解,目前我国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业只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当然也就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
本人认为,要正确处理好农业发展的“分”与“合”的关系,以提高农民收入,制度创新更为重要,所谓制度创新,就是在实现农业产品化上,需要一套有效的组织形式,具体一点说,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上应采取由家庭联产承包来完成,并提供初级产品;而在初级产品的销售环节,这是目前我国最为薄弱的环节,应组织起合作社并由其完成,这有利于统一进入批发市场,并获取较高的销售收入,最后,农产品加工环节,应由合作社或股份公司来完成,最好以股份制公司为主,这样,农业产业的不同环节,由家庭联产承包、合作制、股份制公司三种基本组织形式来完成,使农业产业组织基本形式多样化,突破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做法,上述作法,既坚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起到把农民组织起来的道路,互相兼顾,另一方面,一定要注意到,把农民组织起来,或者实施合作制,一定要坚持“条件、自愿”的原则,也就是要看条件是否具备,农民是否自愿,各级政府不能包办代替,不准强行实施,这在历史上已有过教训。
三、正确处理好“抽吸”和“反哺”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前,咱们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也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宣传和提倡发展农业,但是,实际上发展农业是为发展工业服务的,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基础,发展的思路很明确,即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其后再“反哺”农业,这实质上是由工业“抽吸”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发展资金来源,实现工业原始积累,据有关部门测算,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通过“剪刀差”形式为工业提供了近1万亿元资金,年均每年200多亿元,由此,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之原因的一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出优先发展农业,解决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问题,特别是采取措施,从制度上革新,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放开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农民做到实惠,农民收入有很大幅度提高,大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我们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旧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因此,发展的思维仍然带有旧思路的惯性。在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上,重城市,轻农村,先城市居民后农村居民,其具体表现还是明显的。比如,近几年,市场需求不足,农产品消费首当其冲,价格长期低迷,农民卖难很突出,从而影响到农民收入,为刺激消费,开拓市场,在寻求解决出路的办法中,有人提出,先增加城市居民收入就会带动农产品的消费,刺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我们是有理由说,亿万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立下汗马功劳,功不可没,但是,由于长期对农业的“抽吸”,“抽农补工”的做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农业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导致农业生产率提高缓慢,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城乡差别扩大,因此,对农业的“抽吸”不能再继续了,应当尽快变“抽吸”为“反哺”。
实现对农业由“抽吸”到“反哺”的转变,利农利国,就争开拓农村市场,刺激消费来说,我国近9亿的农民,2亿多个家庭,任何商品普及率只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00多万件的需求,如果国家被真正“反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可能很快就会转化为最终消费需求,拉动投资需求,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6.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篇六
对于再婚家庭而言,家庭会面临破碎与重整的历程,如何与旧的家庭结束关系、如何与新的家庭建立关系,都不能用传统家庭的一些定论解释和对待。因此,很多家庭无法承受再婚带来的家庭再婚过程,大约 25% 的人在5 年内会离婚,在最复杂的再婚家庭中,夫妻双方都结过婚而且都有孩子,这种家庭在建立稳定性时困难最大。
一、与孩子的关系很多人再婚前,渴望再婚,但再婚后,又非常后悔。个中原因,并非二人没有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不爱对方,而是没有想到再婚后需要接纳更多的人。对方的孩子问题,就是其中一个。当家庭进入形成的阶段,要如何称呼彼此都会是困难的。例如在结婚前,小孩称爸爸的女朋友为阿姨,结婚后突然要改称妈妈,对孩子而言是需要时间适应的。而继父母要如何称呼对方的小孩,当要向外人介绍时,是要直接称呼他的名字,或告知他人这是自己的小孩,这种称谓的问题是再婚家庭初期容易碰到的尴尬状况。作为亲生父母,常会要求孩子忠诚,孩子为此常会感觉陷入两难的困境。他们担心如果不爱继父母,自己就会让同住的生父母为难,生气。因此对孩子而言,即使新父母对自己很不错,情感上还是很难认同的。这种纠结经常让孩子感觉到压力,特别是对青春期孩子而言更是一种双重束缚,会更加排斥。对于再婚家庭的成员而言,在组成新的家庭之前,成员们通常曾面临过离婚、家庭破裂或配偶死亡等失落经验。同时再婚也将失去每天习惯的互动方式、失去原本家庭中已习惯的规则和系统、失去熟悉邻居、失去熟悉朋友和社会支持、失去在单亲阶段所建立起之独立感、自我感的失落、婚姻失败所引发之认同与信心危机等其它失落的经验。若没有好好处理这些负面情绪,通常就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也会阻碍他们难以接受新的家庭成员;例如有些伴侣在还未处理好自己的悲伤与失落的复杂情绪前,就已经组成了新的继亲家庭,这种失败的感觉可能会影响其与新的配偶产生情感连结,影响新伴侣的情绪。建议:处理孩子问题上,遇到任何问题,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孩子,应该多花心思在对方孩子身上,大家既然是一家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要端平。
二、以前和现在的婚姻关系二人都经历过婚姻,就属于“半路夫妻”,因有孩子,共同朋友等原因,相互间与以前的家庭,或多或少都还有些来往。以前婚姻对现在婚姻有影响,在所难免。若处理不好这方面的关系,就会导致夫妻感情不和。一些新家庭成员的组成份子越多,比如两个家庭的,甚至四个家庭之间的老人,家庭成员关系就越复杂。有研究发现,亲属间维持适度的互动,比起太频繁的互动或太少互动,更能维持彼此间的关系质量,而与亲属关系的好坏程度也会影响再婚家庭的整合情形。一般家庭的成员互动往往会受原家庭情感经验的影响。对于再婚家庭而言,情况则更加复杂,前段婚姻过程中之分离、死亡、痛苦、哀伤、矛盾等复杂而纠葛的情感,也会为现在的关系带来影响。如果还没有准备好,走出这些情感对于自己或关系的影响,也没有处理与解决这些过去与他人的情感包袱,反而希望新的伴侣承担,这样不知不觉当中,就会对新的关系带来负面的影响。使新伴侣在关系中变得过于敏感,害怕以前的伤害重演而过度保护自己,连带使得进一步的亲密关系受到阻碍,或者对于新的关系有着过于强烈的期待。还有关于监护权的一些处理,父母亲在监护权的行使上愈好,孩子就能调整和适应得愈好。特别注意的是若在争取监护权的过程当中,父母亲互相攻击伤害,甚至以孩子为对彼此攻击的筹码,将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再婚成人间的关系质量,以及拥有监护权的父母对不与小孩住在一起的父母的接受程度,是再婚初期孩子不受伤害的两个主要保护因子。孩子与非监护家长见面越多,他们的适应越好。只是孩子常往返于有无监护权的生父母亲,在往返的过程中其情绪难免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周末要去住爸爸家,可能星期五就被这样的预期所影响,礼拜天回到家后,星期一上学时仍会心不在焉,此时双方就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否能敏锐的觉察并加以合作,对孩子的适应将有重大的帮助。建议:来自不同的家庭,结婚后大家就成为一家人。这时,需要为对方考虑,要充分信任对方。
7.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篇七
巡察工作是巡视工作在基层的延伸,是完善党内监督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的重要抓手。市、县(市、区)在开展巡察中应注意把握好“六个关系”。
要把握好巡与查的关系。巡察的目的是发现、了解、印证问题线索。巡察组发挥职能作用,不能陷入信息过载的境地,在巡察中,应严格按照巡察制度的规矩办事,履行规定范围内的职责,做到“四不”,即不干预被巡察地方的日常工作;不处理被巡察地区的具体业务问题;对涉及的紧急情况和重大问题不作个人表态;不履行查办案件职能,一旦发现问题线索,按照类别和干部管理权限,将其分别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处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处理好巡察组与被巡察单位党委(党组)的关系。巡察组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一方面要取得被巡察单位党委(党组)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和督促被巡察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即行即改,促进和完善工作。
要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根据《巡视工作条例》规定,中央和省一级党委在一届任期内,对所辖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巡视一遍。但市、县两级的巡察,既要尽可能扩大巡察工作面,又要突出巡察重点。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这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因此,在巡察对象的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震慑性。在方法上,还可市、县两级联动,确保以点的突破,带动面上整体推进,形成有力震慑,促使其他单位和部门自觉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巡察中,巡察对象、巡察轮数不宜定得过多,要循序渐进、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要把握好聚焦与精准的关系。巡察重点是发现问题,但不是发现所有的问题,因此必须要突出重点。巡察中要把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地方、部门和单位作为重点巡察对象,做到“哪里问题集中就巡察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察谁”,发现一起,移交相关部门查处一起,以取信于民。巡察中不但要聚焦重点问题,还要精准发现问题。对举报反映的问题,巡察虽然不能用办案的方法进行调查,但必须要按照规定程序,开展核实了解,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防止因巡察工作不认真、不细致,导致对举报反映的问题线索失准、失实,让好干部受委屈,影响巡察工作的整体声誉。
要把握好发现与整改的关系。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基本要求,整改是巡察工作的根本目的。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市、县(市、区)巡察办应建立问题线索台账,指定专人负责。对同级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同级党委“五人小组”的决定事项,依据干部管理权限和归口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将巡察发现的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和倾向性问题,分别移交纪委、组织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处理并及时督办。对被巡察地方、单位的整改情况,应以适当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并督促被巡察单位及时将整改情况向党内和社会公开。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适时通报并约谈主要负责人。
要把握好权威与担当的关系。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中央巡视组代表的是中央的权威。正因为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有力,巡视工作才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取得这么大的成效,这是对巡视工作的正确定位。巡察组也该应当是市委、县委巡视组,是市、县两级党委履行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而派出的。巡察组的职责就是发现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这就要求巡察组的同志要尽职尽责发现问题、印证线索。为党监督执纪,就要勇于面对各种压力,坚守职责担当,敢于碰硬、敢于监督、敢于负责,不怕得罪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切实负起责任,克服好人主义。对发现的问题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移交处理,这才是对党员干部的真爱,对党的事业的大爱。
要把握好时效与长效的关系。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巡察不是对一时一事的监督,而是一种常态化的监督手段。我们常说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森林”就要有护林员,防止树木被“虫蛀”,就要有“啄木鸟”。从这个意义上讲,巡察干部就是“护林员”,就是“啄木鸟”。巡察工作必须保持一种态势和强劲的力度,巡察工作才有生命力。同时,巡察工作还要发挥长效建设的作用,即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抓早抓小,又建立整改督办的机制,采取巡视“回头看”、杀“回马枪”等有效形式,督促被巡察单位倒逼改革、建章立制。用制度解决多发易发问题,用机制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使巡察工作管长远、见长效、使长劲。
8.执行涉农案件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篇八
一、点与面的关系
由于历史、文化和风俗等原因,我国农村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族长式的人物,公众的行为容易受到这些人的约束和影响。也有些人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刺头”、“钉子户”,对这些被执行人的执行往往更能引起群众的关注。执行这类案件时,不能就案论案,而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搞好对“钉子户”、“典型户”的执行工作,以关键部位的突破带动全局,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对组织暴力抗法事件的首要分子要严厉打击,避免“法不责众”思想的滋生,达到“走好一子,满盘皆活”的效果
二、“执行季节”与“非执行季节”的关系
由于农民的种、管、收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因此他们的投入与支出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别是对于生活条件不宽裕的被执行人,春耕、夏种期间一般手头较紧,有限的资金基本用于投入,如果这时对他们采取执行措施,就会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使矛盾激化,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避免“农忙季节”,抓住“收获季节”,即所谓的“执行季节”,集中力量到农村执行案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法律、政策与道德的关系
执行农村案件,特别是农村赡养案件、离婚案件等的执行,在正确适用法律的同时,还应准确把握农村政策的精神,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借用道德舆论导向搞好执行,要把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努力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执行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被执行人的生活状况,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要坚决采取强制措施,尽快执结。而对那些确属暂时无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应当从实际出发,采用限期履行或分期执行的办法,而不能一味地搞“一刀切”,如拍卖所居住的房屋、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等,都会给被执行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相当的困难,甚至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另外要巧妙借机婚丧嫁娶、农村重大节日执行,要克服孤立片面的就案办案思想,充分理解和把握政策,用政策指导执行工作。
四、强制与教育的关系
强制措施是执行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执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对那些有能力而一味拖延,甚至阻扰、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依法实施强制措施,不但可以使案件得以顺利执结,还可以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对其他被执行人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对那些执行难度较大、易激化矛盾的案件,对被执行人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以“软处理”代替“硬处理”,尽量消除被执行人的对立情绪,也是一种较好的执行方式。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对执行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起到了惩罚一人,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五、执行者与协助者的关系
9.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篇九
1、与党委的关系。
必须坚持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是党的原则决定的。坚持做到要落实上级决定,要报告基层工作。党委坚持指导而不指挥,加压而不强压,支持而不袒护,关怀而不放纵。
2、要处理好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支部是核心,有自主性。但两者其心,其力断金;两者分心,害己害人。
3、书记和主任的关系。
有功要让,有责要当,有利共享。小事摆在桌面上,大事定多商量。
4、和乡班子成员的关系。多尊重,多争取支持。
5、做人和做事的关系。团结好每个人,发挥好作用。不求一般齐,要求一条心。
先做人后做官,做人要实在,别坑人、害人、整人。做到讲理、守信、有德。
6、和下台干部的关系。
搞统一战线,不搞拉帮结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多安抚、多尊重、常走访慰问),团结对手是本事,自寻对争没出息。
7、和党员的关系。发展好党员的作用,拉动工作,团结群众。
8、和群众的关系。主人、仆人的关系。
9、村利和家利的关系。当大家不当小家,先公后私,大公小私。多奉献少索取,以作为求地位,熬到成婆,笑到最后,特别能吃苦,能忍耐,不出格。
10.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篇十
新课程改革对于一线广大教师来说,既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也将得到一次发展的机遇。对我们一线管理者来说,它将使我们以全新的管理理念重新认识课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价教师,以多样的方式重新审视管理。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师的“从一而终”的教法,客观上埋没了一些教师的才能,抑制了他们原本具有的特长,使之逐渐失去了创造的激情。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展示个性、特长创造了良机。我们格外注重激发教师潜在的研究热情,开发教师蕴藏的潜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为教师营造创新的氛围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是实验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处理好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指导相结合,把提高课改实验教师的思想、业务和理论素质作为重点。1.集中学习,系统提高。根据市、区教委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我们随时召集教师开碰头会,并规定每周二为课改教师例会,进行“三学”:一学大纲,把握教材;二学教育科学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三学他人经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2.分散指导,答疑解难。在课改实验中,我们频繁地深入课堂,重点培养,做到“三个一”,即教学领导每天必看一节课改课;看课后必须和教师进行一次深入地交流;每次交流必须切实解决一个疑难问题。这“三个一”不仅扎实有效地为教师雪中送炭,而且促使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二、处理好听与评的关系,共同建构课程评价标准
听课、评课是领导深入一线探究、指导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以前领导者听课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搜集、挑拣教师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评课更是一言堂,以自己原有的认识水平、经验模式对教师“谆谆教导”。在课改的今天如何听课评课,显然需要改变。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转变:从评课的目的上看,以激励为核心,真正了解教师的疑惑和困难,和教师共同研讨,而不是挑三拣四,监督检查,让教师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课改之中;从评课的身份看,不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在教师面前,而是以一个“研究者”、“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从评课的态度上看,与教师和平共处,多采用平等、交流、对话的形式,摆正心态,共同商量,而不是一言堂,我说了算;从评课的语言看,以肯定为主,体现出研讨的气氛,如:“你认为这节课怎么样?”“你想怎样上这节课?为什么?”“备课前你为学生的学是怎样设计思路的`?”“你觉得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原因是什么?”;从评课的方式看,先让教师自己谈感受,领导再从他们的自我评价中解决观念、方法等问题。通过实践,我们明显感受到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克服了畏难情绪,放下了思想包袱,能真正静下心来进行研究,为我们共同建构课程评价标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处理好研究与总结的关系,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只有大力营造研究的氛围,确保研究质量,并不断总结共同提升,才能使教学水平稳中有升,逐步提高。研究――即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参与意识,提高教师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能力。先确立研究专题,进行教改实验,如,艺术课确立了“如何帮助学生回归生活,塑造健全的人格”;英语课确立了“短时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语文多元识字研究” 课题以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精神。有了研究的目标,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如,我校艺术课有二位教师(分别是音乐、美术教师),为使教研更有效,学校把她们编为一个教研组――艺术教研组。她们互相开放课堂,共同评课,同步提高,达到专业互补的目的。课改的实施,加强了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促使教师重新认识了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欢乐,也给学校教改注入了新的活力。总结――即把教师零散的、点滴的工作体会和认识加以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全新教学模式。我们提倡教师天天记“课后反思笔记”,一周一总结,在学中用,在用中思,在思中悟。
我们认为在管理中要以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过去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树立新课程体系下的管理理念。凡是有利于教师成才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领导都给予充分激励,并为其提供成才和发展的条件、空间,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处理好三个关系】推荐阅读: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2012年下半年07-20
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06-16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10-15
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汇报07-07
优化发展环境相关材料11-10
优化发展环境个人自查报告07-25
优化发展环境个人的自查报告06-24
乡镇2008年度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总结10-28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环境科学发展08-18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服务业发展汇报材料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