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的教学设计

2024-10-25

青蛙写诗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1.青蛙写诗的教学设计 篇一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陈梦琴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雨”“们”两个生字,认识部首“冖”、“灬”。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4.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关爱生命。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教学难点:

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课前准备:

(1)制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的课件。(2)制作水珠、蝌蚪、青蛙等头饰。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

孩子们快看:(课件出示)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片美丽的池塘,池塘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听,还有谁在池塘里哪 ?(播放歌曲《听听谁在唱》)是谁在唱歌呢?(青蛙)

2.我们这只青蛙不仅会唱歌,他还会写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青蛙写诗》,教师板书,学生举手书空,齐读课题。

4、学习“写”字,认识新部首“冖”;学习“诗”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感知生字词读音。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⑴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相机教学“灬”。⑵游戏:识字大冲关。

⑶出示词语,全班齐读。

⑷ 相机了解“串”的字理演变过程。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颗果子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②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③运用: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

三、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快乐。

1、(出示课件)快听:淅沥沥,沙啦啦......什么声音?(雨声)我们一起把雨的声音读出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雨点儿都落到哪些地方了?》(荷叶、荷花、青蛙身上)

2、雨点儿落到青蛙身上,青蛙什么感受?(很舒服、很凉快)

3、这么美的景色,这么舒服的天气,难怪青蛙高兴地说:“我要写诗啦!”(齐读)

(二)学习第二——四小节。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都有谁来帮忙了呢?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2、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都有谁来帮忙了?根据学生答案板书。

(小蝌蚪图片——水泡泡图片——荷叶上的一串水珠图片)

3、板书后总结,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

⑴看图片,认识逗号与小蝌蚪的相同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小节。⑵出示句号与水泡泡,引导学生找到它们的相同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小节,读出水泡泡的自豪与骄傲。

⑶出示”一串水珠“和省略号,通过比较去了解省略号,指导朗读第4小节。

(三)学习第五小节,启迪灵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出示诗文--),快来读一读吧。

2.找出诗歌中的标点符号,了解省略号的作用。3.分角色演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雨、们”,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说说要想把字写好,要注意什么?

3、老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5、班内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重在发现优点,鼓励。)

五、拓展迁移

其他动物看到青蛙写诗,都来凑热闹了,它们都写的什么诗呀?

六、课堂小结

老师希望大家能和小青蛙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

板书设计:

7、青蛙写诗

小蝌蚪 逗号

水泡泡 句号

荷叶上的一串水珠 省略号

2.青蛙写诗的教学设计 篇二

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握好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只有在这个主阵地上进行的教学才是合理有价值的, 才符合教育本身的要求, 也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良好的组织教学是我们进行教学和探索的重要保证。

二、把握好火候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 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好的运算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所谓把握好火候, 就是运用《温水煮青蛙》的原理,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 不经意地进行训练, 并达到熟练掌握运算技能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 练习题量少

所谓练习题量的少, 是指少量题目或单一类型题目的练习。这种方法的练习可以消除学生对大量练习的恐惧感, 可以避免基础较差、意志薄弱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抄作业的现象。少量的作业, 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的积极性较高, 所以效果也较好。如:

上述计算题是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 练习的数量不多, 难度不大, 题型也较单一练习时学生遇到的困难小, 像这种少量的练习学生乐于去做。

(二) 反馈要及时

反馈及时就是对学生所做练习一定要及时批改、评价, 把结果告诉学生, 并进行适当的鼓励。我的做法有两种。

1. 课堂内按照某种次序面批。面批时注意: (1) 利用此机会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 讲一些鼓励性的话。 (2) 指出练习中的错误或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3) 给出每次练习的得分。每一小题的得分一般都全对全错, 但给分时应尽量多给、毫不吝啬。如, 6小题的练习, 通常错一题扣15分;8小题的练习, 通常错一题扣10分, 这样学生的得分就高,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每次练习批改后要给学生一定的鼓励。

2. 课堂内时间较为紧张时, 可将练习卷收齐后带回办公室进行批改, 评分, 在下一节课再反馈给学生, 做法同上。

(三) 练习再巩固

巩固再练习, 就是根据练习内容的重要程度和练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再练习, 这种练习必须起到对技能或方法掌握的加强和巩固作用。但这种循环可以一次使用, 也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反复并连续使用数次, 直到学生熟练掌握所练习的内容为止。

有一位同学, 基础很差, 平时做练习时, 他通常是做小动作, 或玩玩, 考试成绩一塌糊涂。自从采用这种方法后, 他也能慢慢跟着一点点地练习, 时间一长他居然也能跟上来了。他自豪地告诉其他同学说:这样练习后, 这些题目我也会做了。听到这一消息老师更高兴。

由于方法得当, 因而提高了效率, 学生的作业量明显减少, 师生关系也变得更融洽。

三、把握好选题

(一) 课本中重要的基本练习及其变形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 其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更是基础的基础。如有理数的有关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运算;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有关运算……所有这些内容, 教材中安排的练习比较多, 也比较典型。但仅靠这些练习就能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是不可能的。老师必须对这些练习进行鉴别、判断, 分清哪些是基本题, 哪些是基本题中的变型题,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如

解下列不等式:

上述练习是基础练习, 我们可以利用前面的方法进行练习, 以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的目的。在比较熟练以后, 还需要有所提高, 这就可以根据课本的有关习题进行练习编制, 以增加一定的练习量, 达到有所提高的目的。课本在不等式一章的复习巩固等部分给出了这样一些习题。

如, 编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使所列不等式为3x+2>5;

已知4x+y=1, y取何值时, -1

构造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 使它们的解集都是

这些习题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本功, 能熟练地解不等式或组, 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能进行逆向思维, 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但课本所给练习数量很少就一个, 老师必须根据题目的原型进行扩编, 经过几个循环的练习, 学生也能达到较好地掌握的目的。

对教材资源的挖掘, 是每个老师的基本要求, 它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做到有的放矢, 还可以避免题海战, 切实减轻学生的重负担, 使一些学生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减轻了老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一举多得。通过这样的训练, 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和广度, 提高知识运用的迁移能力, 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的理解。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

(二) 中考试卷中典型试题及其变形

中、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 在中考试卷中确有一些试题很好。因此研究中、高考试卷, 对明确教学方向, 提高考试成绩是很好的一种方法。2011年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上有一道解答题, 它由下列4小题组成:

(3) 解分式方程:

这些类型的题目在中考试卷中连续出现, 题目既含基本知识, 又含基本技能, 从抓双基的角度出发, 这些题应该是必考题。另外这些试题也为老师指明了考查的知识点, 根据这一信息, 组织好这方面内容的训练可以说是很重要和很有益的。

3.《寄给青蛙的信》教案设计 篇三

《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青蛙等信、松鼠写信、蜗牛送信的情节,体现出松鼠与青蛙之间真挚的友谊。

【教学目标】

1.复习词语,并会写“寄”“哭”两个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规范工整地书写。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好人物语言,体会问号、感叹号、省略号所表达不同语气,感受人与人之间要多关心,多帮助。

3.感受三个好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学习用“______,请您_____,好吗?”这样的句式,表达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文明用语。

【教学重点】

1.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语言,体会问号、感叹号、省略号所表达不同语气,感受人与人之间要多关心,多帮助。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要多关心,多帮助。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指导书写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寄给青蛙的信》(板书)在课上我们学习了生字和新词,还记得吗?让我们来读一读吧,看谁读得好。(开火车认读)

邻居 一脸不高兴 等信 伤心 房屋 躲开 难过 一定 哭笑 一定 弯弯曲曲 谢谢 面前 接到信 寄信 说话 收到

师:读得真不错,看来上节课的学习收获不少,加油!不过我还是想考考大家,这样我出个字谜吧!听好了:

宝字盖下有个奇,信儿送走不用急(寄)。

两眼泪滴大声哭,需要朋友来安抚(哭)。

师:厉害哦,真喜欢你们思考的样子,不过光说不练假把式,那得看写得怎么样?大家动手写一写。(提示:观察结构、找到每个字的主笔,合理安排结构,一笔一画地写出来)

二、指导朗读,以读促悟

1.自由读文,理解内容

师:字写得好,课文也要读好才行啊,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看一看小青蛙和她的邻居小松鼠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快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汇报)

2.朗读对话,走进人物内心

(1)读第2自然段

师:孩子们,坐在你身边的人就是你的邻居,当你的邻居也一脸不高兴的时候,你会对她说什么?那文中的邻居小松鼠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听这只小松鼠对青蛙说的话,你能感受到什么?(关心与疑问)

小青蛙怎么回答的?

“我天天坐在这等朋友的信,可是一封也没有,我很伤心。”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了什么?(伤心)关键词:一脸不高兴。

再读读这个句子,除了伤心还有什么心情?(焦急)抓关键词:天天。

再读这段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等信

(2)读第3、4自然段

师:听到这些,小松鼠会想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孩子们继续往下读课文,谁能将它补充完整?。

小松鼠给小青蛙写信。

小松鼠请蜗牛大叔帮他给小青蛙送信。

师:谁愿意读一读小松鼠给小青蛙写信这一段?刚刚我们有读过小青蛙很着急,那小松鼠是不是也很着急呢?从哪个词读出来的?(关键词:马上)再读一读。

师:信写好了,是谁送的呢?(小蜗牛)小松鼠怎样对蜗牛说?谁来读读,“请您 好吗?”他是个怎样的小松鼠?(体会有礼貌地说话)

运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说一说什么时候会用“请您”。

师:看,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多容易啊!希望你们和小松鼠一样有礼貌。蜗牛怎样回答的?谁读读,蜗牛是个怎样小动物?(热情、很愿意帮助别人)

(3)读第6、7自然段

在蜗牛送信的时候,小松鼠又跑到小青蛙那里干什么?大声读一读(安慰),怎样安慰小青蛙的呢?“别难过”“一定能收到信”小青蛙又怎样回答的呢?找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小松鼠的自信与小青蛙的伤心。

(4)图文结合读第8自然段

师:说着说着,小松鼠看到小蜗牛来了,他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他会怎样?(高兴)你瞧(图文结合读文,体会小松鼠的喜悦)高兴的时候怎么说?所以句子用了两个感叹号表示他的高兴,带着这份喜悦再来读读,体会体会吧!

(5)读第9自然段

师:小青蛙呢?(高兴极了)快来读读最后一段,画出出小青蛙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能想到什么?(欣喜、幸福)你有没有这么高兴的时候,你会怎样说话?此时小青蛙的心情和你一样,请你带着高兴的语气读读信的内容吧!

(6)创设情境想象

省略号表示话没有说完,猜猜还会写什么?此时小青蛙又会想什么呢?

这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总结:是啊,虽然是小小的一封信,但是却装满了沉甸甸的友情,我们天天生活在一起,也要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你关心别人,才会让你拥有更多的快乐!

三、分角色读文,感悟友情

师:让我们分角色朗读,再来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谊。

板书:寄给青蛙的信

青蛙 等信 渴望友情

松鼠 写信 帮助朋友

蜗牛大叔 送信 热心助人

互相帮助 快乐无限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以创设读的情境贯穿整节课,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读正确、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读,有层次地朗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让学生在读课文中获得学习的快乐与智慧的启迪。在朗读方法上,注重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教给学生方法,启迪学生情感。

1.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如“伤心”“一脸不高兴”等词语,体会小青蛙没有朋友来信的孤独。

2.借助图画阅读,边读边画,让学生初步获得读书的方法,为能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打好基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自己体验阅读的乐趣。

4.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四

前进小学

路艳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学目标:

1. 认识“写”“诗”11个生字,认识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会写“下,雨”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看,小鲤鱼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打一动物)(青蛙),小青蛙不仅是捉虫的高手而且还会写诗呢!你们想知道它写了一首什么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板书课题)老师领读课题,认识“写,诗”字。

二、初读诗歌,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听清字音。2.师讲解: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3.这首诗写的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请同学们按照课文提示自由练习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小节序号。

4.课文读完了,文中的生字宝宝你们认识了吗?看看这些生字宝宝你们会读了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宝宝吗?(检查孩子识字情况)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老师适时点拨。(大家交流识字方法,比如看拼音识字,加一加的方法,猜字谜等)

5.大家读的真好,这些字宝宝又找到了找家的好朋友,手拉手组成了词语,你还会读吗?谁来读一读?找小老师领读。

6.学习写字:“雨”,课件演示字的笔画,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位置,练习书写,注意写字坐姿和握笔姿势。

4、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

三.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情境图,指名读第一小节。看,下雨了,雨点淅沥沥,沙啦啦从空中落下来,小青蛙可高兴啦!它要写首诗,此时它的心情时怎么样的?引导学生体会青蛙高兴的心情,指导读好这一小节诗。请你把自己当作这只小青蛙高兴骄傲地读一读。

2.小青蛙要写诗了,那些好朋友来帮助青蛙写诗呢?依次出示小蝌蚪,水泡泡,小水珠图片。

3.学习第二小节。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小蝌蚪说什么了?我们来读出蝌蚪说的话。

(3)认识“逗”“号”这两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

(4)观看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和蝌蚪的相似。

(5)你们看这群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向我们游过来,多可爱啊!你喜欢它们吗?请你来读一读,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4.学习第三小节。

(1)水泡泡帮助青蛙做什么?(2)认识“泡”字。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 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3)水泡泡想怎么帮忙? 指名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4)句号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这句话说完了。(5)观看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句号和水泡泡的相似。

(6)当你帮助了别人,你是什么心情啊!对,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水泡泡帮助青蛙做写诗,水泡泡也会高兴,你能高兴地读一读吗?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5.学习第四小节

(1)看!在那碧绿的荷叶上有一串水珠(出示课件),它们也来帮忙了。指名学生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生字,认读“串”字。利用课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一串”用来说连贯在一起的某些东西。还可以说一串什么?(一串项链、一串葡萄、一串钥匙、一串羊肉……)。

(3)认识“省略号”三个生字。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4)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省略号和一串水珠的相似。

(6)这些小水珠多可爱啊!你喜欢他们吗?请你读一读,把你对小水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6.学习第五小节。

(1)现在我们来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朗读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青蛙在诗中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借助课件中的情境图大胆想象。)

7.如果没有伙伴们来帮忙,带来逗号,句号,省略号,青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没有标点符号的诗,学生读一读。大家都笑了,太难听了,听不懂。标点符号不但在写句子时有用,而且在读课文时也起到了了不起的作用。我们在读课文时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要读出节奏。

四、回读全诗

在小伙伴们热心地帮助下,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

五、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六.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5.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五

(2012-03-06 21:29:36)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学设计 杂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4、感悟课文内容,拓展语言,培养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同学们会背诗吗?会背谁写的诗?有一只小青蛙,它也想成为一名诗人,今天老师把它请到了课堂上,我们和小青蛙打个招呼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这篇文章。

一、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注意听老师每个字的发音和语句的停顿。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文,遇到生字宝宝可以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学习小节

出示“诗”字,组词。古诗、诗人、写诗……

1、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诗歌,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讲解小节。

2、请你按照老师刚刚标的1、2小节,把文章按小节标出来。

3、分小节朗读课文。

四、检测

刚刚我们把文章读得很流利、正确,老师如果把生字宝宝单独请到电视屏幕上,你还能认识他们呢吗?(多种形式检测生字)

五、感悟课文,随文识字

1、思考:在青蛙写诗的过程中,都有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蝌蚪 水泡泡 水珠

思考:它们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

(1)蝌蚪要当小逗号。板书:逗号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能给你当个小逗号!”

学习“蝌蚪”、“给”的多音字(ɡěi jǐ)、“逗”的结构(半包围结构)、学习“号”的多音字(hào háo)教学生正确书写“号”字。

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能当逗号呢?

蝌蚪的外型大脑袋,甩着长长的尾巴,很像逗号。板书:,(2)水泡泡要当小句号。

思考: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

因为水泡泡是圆的。板书:。

老师今天带来了泡泡,老师来吹一吹,你来观察,看看是不是圆的?

教师吹泡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泡”生字卡片,学生随机读。教写“泡”。

(3)请两名书写又快又好的同学到前边来为同学们吹泡泡。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并帮助老师把屏幕上的空填上。

一()泡泡 通过观察,填空 一(串)泡泡

学习“串”字:两口子,一条心。

出示“串”的字理图,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用

一串()表示?

一串香蕉、一串葡萄、一串水珠……

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这么好,老师送给同学们一串红红的灯笼。

在青蛙写诗的时候还有一串水珠来帮忙,它们做了什么?

水珠当省略号。认识“省略”。板书:省略号

你认识省略号吗?快在这篇诗歌里找找用笔画下来,查查它是由几个小点组成的?板书:……

2、青蛙在这么多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它的诗歌,你快来欣赏一下青蛙的作品吧!边读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1)都是一个“呱”字。

学习“呱”:象声词,左右结构,形声字,左口右瓜。

(2)用上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逗号、句号、省略号。

虽然整首诗都是一个“呱”字,但是由于好朋友的帮忙,才使青蛙的诗有了停顿。逗号表示句子中间较小的停顿。句号用在句子结尾,停顿比逗号稍长一些。你愿意当个小青蛙,读读自己的诗吗?要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豪、高兴、感激的心情读)

(3)思考: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青蛙说的话,其实青蛙还有很多话要说呢,可是天空下的雨越来越大,它只好告别了好朋友回家去了。

六、拓展

6.《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篇六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1

《青蛙写诗》一文内容富有童趣,充满想象,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我力求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兴趣,开展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活动,如猜谜语、出示情境图等等。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学时启发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既认识了标点符号,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2

我们都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教学的时候都是先设定了教学目标,然后为实现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那么选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我们怎么设置有效的问题,围绕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呢?作为低段语文老师,我们明白低段课堂更不宜问题太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更不宜太琐碎的问题让课堂偏离了低年级要重在识字写字的轨道。通过一年级课堂实践,发现我们坚持围绕目标设置有趣的问题,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有效。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时,我精心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识字:用不同的方法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会用4个生字。

读文:抓住模拟声音的词训练学生的朗读。

运用:能用“可以”和“一串”说话。

理解:会分诗歌的自然段,能根据板书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这四个目标包括了识字、读文、运用、理解四个方面,全面清楚。一节课紧紧围绕训练点,扎实有效。

首先,我采用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设置问题围绕识字方法的引导和写字是你要提醒大家什么?比如教写“雨”字,先观察结构笔画,然后问,要写好这个字,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提示四点的位置,框的大小,大家仔细观察发言,一起编了一首儿歌,“上横短下框长,左框略小右框大”,,接着闭上眼睛书空,反馈。这样一到识字环节大家都自觉的举手说出自己的发现。

其次,怎么读好这首诗歌,我设定的目标是抓住模拟声音的词训练学生的朗读。所以开始的时候我说青蛙要开演唱会,谁来学青蛙唱唱?呱呱呱呱呱,发散了的思维,同学们用各种强调读出了青蛙的叫声,训练了朗读,其他的拟声词如淅沥沥沙啦啦,大家在模拟中明白了淅沥沥是小雨,沙啦啦是大雨。

第三是说话练习。这个环节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把“下雨我们可以”三个包含生字的词语写到一起,认读后,我问大家下雨了,我们可以做什么?同学们恨不得像小猪佩奇一样现在就到雨里去,说的热火朝天。再讲到“一串”时,我说同学们喜欢吃糖葫芦吗?同学们说想,我说那我每人送一串糖葫芦,那你们打算送给我什么呢?我只要一串的东西,结果同学们兴致盎然,送老师一串项链,一串羊肉串,一串鞭炮等等,练习了说话,达成了目标。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3

《青蛙写诗》这篇课文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本节课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同时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内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1.教学效果: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同时,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形象生动地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拓展延伸,丰富了教学内容。

2.成功之处: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位老师都要重视起来。开展一年级阅读教学要关注“读准确”,要把朗读有意识地安排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读字、读词、读句子、读段落、读文章,层层递进,建立充满琅琅读书声的课堂。在《青蛙写诗》一课中,小青蛙写诗时有很多小伙伴帮助它,小伙伴说了什么呢?我利用教师范读、齐读、男女生读、扮演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开展朗读教学,有效地巩固所学生字,让学生读正确,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但在本课第五小节的朗读指导中,我还有部分问题需要加强。第五小节主要由一个“呱”字组成,中间由逗号、句号、省略号间隔开,可见,标点符号在第五小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引导学生读准标点,体味不同标点的不同作用,从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看到标点符号后怎样停顿、怎样读出不同语气。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3.不足之处:

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我认为合作学习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可以让同桌互相考考认字情况,也可以共同讨论识字方法。我以前总认为他们太小,不会合作和讨论,所以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得少,但我想老师要是不引导,孩子就永远不会,有时我太低估孩子的能力,其实他们经常给我带来惊喜,所以我今后要多为孩子们创造展示能力的机会。课堂巩固生字的时间太少,个别学生掌握不好,如果前面在说记忆方法时再少用一些时间,后面就会多一些巩固的时间,这一点是老师没有调控好,以后要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会不断总结自己,提高自己。

4.改进措施:

1)和学生互动自然,和谐。课堂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尽力体现教师的爱,以情感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2)识字教学落实得较好,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感情。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4

《青蛙写诗》这篇课文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本节课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同时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内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1.教学效果: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同时,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形象生动地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拓展延伸,丰富了教学内容。

2.成功之处: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位老师都要重视起来。开展一年级阅读教学要关注“读准确”,要把朗读有意识地安排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读字、读词、读句子、读段落、读文章,层层递进,建立充满琅琅读书声的课堂。在《青蛙写诗》一课中,小青蛙写诗时有很多小伙伴帮助它,小伙伴说了什么呢?我利用教师范读、齐读、男女生读、扮演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开展朗读教学,有效地巩固所学生字,让学生读正确,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但在本课第五小节的朗读指导中,我还有部分问题需要加强。第五小节主要由一个“呱”字组成,中间由逗号、句号、省略号间隔开,可见,标点符号在第五小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引导学生读准标点,体味不同标点的不同作用,从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看到标点符号后怎样停顿、怎样读出不同语气。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3.不足之处: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我认为合作学习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可以让同桌互相考考认字情况,也可以共同讨论识字方法。我以前总认为他们太小,不会合作和讨论,所以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得少,但我想老师要是不引导,孩子就永远不会,有时我太低估孩子的能力,其实他们经常给我带来惊喜,所以我今后要多为孩子们创造展示能力的机会。课堂巩固生字的时间太少,个别学生掌握不好,如果前面在说记忆方法时再少用一些时间,后面就会多一些巩固的时间,这一点是老师没有调控好,以后要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会不断总结自己,提高自己。

4.改进措施:1.和学生互动自然,和谐。课堂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尽力体现教师的爱,以情感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2.识字教学落实得较好,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感情。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5

《青蛙写诗》,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本节课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同时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内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对本课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的、形象生动的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回忆上课的过程,有很多时候课前预设同课上生成是不相符的,它需要灵活的教学机智来很好地完成。

1、和学生互动自然,和谐。课堂上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尽力体现了教师的爱,以情感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2、识字教学落实得较好,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感情。

不足: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我认为合作学习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可以让同桌互相考考认字情况,也可以共同讨论识字方法。我以前总认为他们太小,不会合作和讨论,所以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的少,但我想老师要是不引导,孩子就永远不会,有时我太低估孩子的能力,其实他们经常给我带来惊喜,所以我今后要多为孩子们创造展示能力的机会。课堂巩固生字的时间太少,个别学生掌握不好,如果前面在说记忆方法时再少用一些时间,后面就会多一些巩固的时间,这一点是老师没有调控好,以后要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会不断总结自己,提高自己。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6

《青蛙写诗》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轻快的儿童诗。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

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今天,进行了《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讲授。本课时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首先,要把握学生特点,构建快乐课堂。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他们对图形、色彩、音乐的感知力比较敏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四点底”这个偏旁时,利用文章中的小雨点儿创设情境,拖动课件中的小雨点儿图案,摆成四点底的形状,并配以儿歌“小雨点儿排好队,领头点左甩头,后面点右甩头,写在底部四点底”,学生自然认清偏旁形状、记住偏旁名称,进而认识一串带有四点底的字。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十分好奇小雨点儿是怎么排队变成偏旁的,注意力自然集中,情绪饱满,课堂也充满欢乐的氛围。

此外,还要重视学生阅读,培养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位老师都要重视起来。开展一年级阅读教学要关注“读准确”,要把朗读有意识地安排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读字、读词、读句子、读段落、读文章,层层递进,建立充满琅琅读书声的课堂。在《青蛙写诗》一课中,小青蛙写诗时有很多小伙伴帮助它,小伙伴说了什么呢?我利用教师范读、齐读、男女生读、扮演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开展朗读教学,有效巩固所学生字,让学生读正确,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但在本课第五小节的朗读指导中,还有部分问题需要加强。第五小节主要由一个“呱”字组成,中间由逗号、句号、省略号间隔开,可见,标点符号在第五小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读准标点,体味不同标点的不同作用,从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看到标点符号后怎样停顿、怎样读出不同语气。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每一次讲课都是一种历练,一种收获,一种提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潜下心来,读懂教材、读懂学生,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7

《青蛙写诗》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天地》中的第一课。课文是一首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小诗。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这首诗除了承载14个生字的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逗号、句号、省略号,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教材内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教师,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的、形象生动的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本课共有14个生字需要识记,如果每一个生字都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使整个教学环节过于零散,老师教得忙乱,学生学得疲劳,耗时而低效。为了让本课的生字教学有所侧重,扎实高效,教师采用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本课只认不写的生字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互学的优势,让学生同桌之间合作读一读、认一认、考一考,然后以卡片抽测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的结果,及时订正字音,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给每个生字组词,再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总结规律,高效识字。

这样设计处理就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会写生字的教学,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减轻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负担,使识字教学更加轻松愉快,课堂变得短时高效。课堂上和学生互动自然,和谐。课堂上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尽力体现了教师的爱,以情感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识字教学落实得较好,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感情。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可以让同桌互相考考认字情况,也可以共同讨论识字方法。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8

我们都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教学的时候都是先设定了教学目标,然后为实现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那么选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我们怎么设置有效的问题,围绕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呢?作为低段语文老师,我们明白低段课堂更不宜问题太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更不宜太琐碎的问题让课堂偏离了低年级要重在识字写字的轨道。通过一年级课堂实践,发现我们坚持围绕目标设置有趣的问题,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有效。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时,我精心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识字:用不同的方法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会用4个生字。

2.读文:抓住模拟声音的词训练学生的朗读。

3.运用:能用“可以”和“一串”说话。

4.理解:会分诗歌的自然段,能根据板书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这四个目标包括了识字、读文、运用、理解四个方面,全面清楚。一节课紧紧围绕训练点,扎实有效。

首先,我采用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设置问题围绕识字方法的引导和写字是你要提醒大家什么?比如教写“雨”字,先观察结构笔画,然后问,要写好这个字,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提示四点的位置,框的大小,大家仔细观察发言,一起编了一首儿歌,“上横短下框长,左框略小右框大”,,接着闭上眼睛书空,反馈。这样一到识字环节大家都自觉的举手说出自己的发现。

其次,怎么读好这首诗歌,我设定的目标是抓住模拟声音的词训练学生的朗读。所以开始的时候我说青蛙要开演唱会,谁来学青蛙唱唱?呱呱呱呱呱,发散了的思维,同学们用各种强调读出了青蛙的叫声,训练了朗读,其他的拟声词如淅沥沥沙啦啦,大家在模拟中明白了淅沥沥是小雨,沙啦啦是大雨。

第三是说话练习。这个环节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把“下雨我们可以”三个包含生字的词语写到一起,认读后,我问大家下雨了,我们可以做什么?同学们恨不得像小猪佩奇一样现在就到雨里去,说的热火朝天。再讲到“一串”时,我说同学们喜欢吃糖葫芦吗?同学们说想,我说那我每人送一串糖葫芦,那你们打算送给我什么呢?我只要一串的东西,结果同学们兴致盎然,送老师一串项链,一串羊肉串,一串鞭炮等等,练习了说话,达成了目标。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9

11月28日,聆听了陈xx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的《青蛙写诗》一课。课堂上,陈教师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了轻松愉悦、令人难忘的佳境。

导课环节新颖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陈老师通过猜诗、背诗,认识了题目中的“诗”字。通过给“诗”组词,认识了“写诗”这个词语。通过看图说话,引出本文的主人公“青蛙”。这样设计非常巧妙,新颖有创意。不仅复习巩固了学过的古诗,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教学扎扎实实

多种识字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陈老师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为了让本课的生字教学有所侧重,扎实高效,陈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集中识字时,运用比较法认识了“雨”和“点”的四个点的不同写法;运用偏旁识字不仅巩固了以前认识的偏旁,又通过偏旁认识了新字。随文识字,运用象形字的特点,通过图片“一串小水珠”认识了“串”,并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一串”。最后把识记“串”字同认识省略号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设计处理不仅突出重点,而且突破难点,使识字教学更加轻松愉快,课堂变得短时高效。

示范读具有指导性。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的示范读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堂上,陈老师通过示范读和听录音的形式,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声有色。

当然一节课有得有失,我觉得陈老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课前播放的儿歌《快乐的小青蛙》直接导入,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其次在集中识字环节,用先学习带拼音的生字,再学习带拼音的词语,这样做到从字到词,由易到难。说的不到之处,请陈老师批评指正。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10

《青蛙写诗》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本节课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同时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内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对本课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的、形象生动的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能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知,生字掌握的较好。让我为之欣慰的是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比如逗号像豆芽,句号像旺仔小馒头和面包圈,省略号像纽扣在排队等等,对于青蛙写成的那首诗,全班的孩子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编得合情合理,富有童趣。

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我认为合作学习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可以让同桌互相考考认字情况,也可以共同讨论识字方法。我以前总认为他们太小,不会合作和讨论,所以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的少,但我想老师要是不引导,孩子就永远不会,有时我太低估孩子的能力,其实他们经常给我带来惊喜,所以我会更加努力。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11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者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符号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全诗共五小节,描写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鸣叫来做诗的情景。第一小节写青蛙受到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的感染,产生了作诗的兴趣。第二至四小节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别充当青蛙写诗中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第五小节写青蛙的诗写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诗中充当了标点符号。教学重点为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本课中一些生字声母的发音容易与其他声母混淆。如:“点、当”“过、给”,这样分类朗读易帮助学生区分。本课要求认识的两个偏旁,秃宝盖容易与第五课所学的宝盖混淆,把这两个偏旁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在“串”字教学时,展示冰糖葫芦图片,帮助学生建立“串”的形象,大部分学生能了解到字形、字义。为了加强生字巩固,有能力的同学除认识了课后第三题列出的词语外,再组一些词进行巩固。本课有4个要求书写的字,课前预习环节学生掌握了字音,课上指导学生书写规范,重点引导竖这个笔画,教师示范完后,走下讲台,针对性地指导,因此学生字写得规范认真。

2、朗读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时,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小青蛙是什么表情,它的心情怎样,让学生想着小青蛙的样子读第一小节,启发学生体会小青蛙兴奋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第二、三、四小节,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读顺,采取分角色朗读。最后一小节,教师放手,学生组内合作,进行个性化朗读,组与组之间评一评谁读得好。这种形式,学生朗读积极性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朗读效果。

3、理解运用。用问题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学习第二、三、四小节时问: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它们怎样帮忙?出示“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能当个小句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三句话,学生体会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点,到青蛙写的诗中去找一找它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帮上忙。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逗号、句号、省略号的样子。读第五小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青蛙的诗的特点,只有一个“呱”字,同学们想象,小青蛙透过这样的语言会传达什么呢?展开想象,通过个性化朗读,把自己想到的读出来。

4、根据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点,到青蛙写的诗中去找一找它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帮上忙。用找一找、画一画,然后再全班交流。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逗号、句号、省略号的样子。锻炼了学生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能力。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用问题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如在学习二、三、四小节时问: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它们怎样帮忙?出示“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能当个小句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三句话,学生体会表达,去文中找关键词,引导学生朗读想象,通过个性化朗读,把自己想到的读出来。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学习标点符号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很好的地认识并运用标点,教学环节中缺少标点的实践环节,如:这一段落中有几句话?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进行完识字、朗读任务后,最后检测所学,出示《我的爸爸叫焦尼》中第二段,问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并标序号。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12

《青蛙写诗》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天地》中的第一课。课文是一首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小诗。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对本课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的、形象生动的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回忆上课的过程,因为这是第三次讲这节课了,所以我对这节课很熟了,在教学时每一个环节我都感觉进行的很顺利:

1、由于是在给自己班的学生讲课我感觉很轻松自然,和他们交流互动很愉快顺畅。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过程中我努力的去关注每一个孩子,通过观察他们的面目表情来判断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的程度,。在他们回答正确时我会及时表扬,给他们肯定,让他们知道老师是欣赏他们的。

2、教学环节中我根据我们班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感觉识字教学落实得较好,能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3、本节课我制作了课件来教学,孩子们学的不仅轻松了,而且能直观的感受到很多事物的特征,教学中我是让学生自己发现事物与标点符号的联系,这样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所感观并加深印象。

不足: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我自己感觉投入还是不够,没有第一次那么富激情,教学时我总是会想怎样才能把别的教师给我的意见加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去,所以我感觉对教材的理解还是有“吃不透”的现象。我想我会努力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去分析,理解教材。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13

1、去除标点,体会作用。

《青蛙写诗》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天地》中的第一课。课文是一首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小诗。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这首诗除了承载14个生字的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逗号、句号、省略号,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课堂上如果过多讲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就会喧宾夺主,冲淡了本课的识字教学重点。为了兼顾识字与标点这两方面知识的教学,导入新课后,我将青蛙写的诗去掉所有的标点符号以相同的呱字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观察中自己发现青蛙最初写的诗有什么特点,与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通过朗读体会没有标点的诗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从而感知理解标点符号所起的作用。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有了切身的感受,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也就水到渠成,不必老师再过多讲解,巧妙自然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集中与分散并重,体现了生字教学的侧重点。

本课共有14个生字需要识记,如果每一个生字都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使整个教学环节过于零散,老师教得忙乱,学生学得疲劳,耗时而低效。为了让本课的生字教学有所侧重,扎实高效,我采用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本课只认不写的生字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互学的优势,让学生同桌之间合作读一读、认一认、考一考,然后以卡片抽测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的结果,及时订正字音,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给每个生字组词,再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总结规律,高效识字。这样设计处理就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会写生字的教学,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减轻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负担,使识字教学更加轻松愉快,课堂变得短时高效。

3、总结方法,自主识字。

在随文识记会写的生字时,我根据每个生字的构字特点,努力做到音形义各有侧重,抓住每个生字的重难点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变枯燥为有趣,增强了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与时效性。在学生能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字时,我总结学习生字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泡”字,他们学得都很主动,方法不一,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自主识字的好习惯。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展示自己亲身实践中的所得,学会学习,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4、巩固识字,层层深入。

在识字教学任务完成后,我安排了巩固识字这一环节,先让学生看着板书,自己认读生字,给每一个学生一个重新温习的过程,然后选小老师领读生字,以生带生,积极参与。接着以游戏的形式在趣味性认读词语,最后回文巩固识字,使生字教学回归整体,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在学生帮助青蛙修青蛙最初写的那首诗时,有两个学生读出了诗中的停顿,与课文中加了标点的诗完全一致,这时如果我能及时加以引导“你还能有其他的改法吗?”,这样就能更深入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更多的改法,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使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得以体现,而不仅仅是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固有的一种形式上。虽然预设时想到了这一训练点,但课堂上却没有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引导学生,错过了一次精彩的生成,实在令人惋惜。

在课堂出现突发状况时没有保持冷静,及时调整心态,组织课堂,让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当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预设出现偏差的时候,没有做到耐心倾听,善加引导。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而不是处处想这让学生围着自己的思路转。比如让学生说“一串什么”的时候,有的学生没有领会老师的要求,说了“串通”这个词语。对于这个学生的回答自己应该给予肯定:“你说了一个非常好的词语!你能用一串什么来说一说其他的词语吗?”这样就不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了。

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虽然预设时准备得很充分,但实际教学中还是忽略了,没有做到及时而富有激励的评价,以后教学中一定要在平时多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与养成,这样才不会顾此失彼。

识字与学文还没有完全融为一体,后半部分的学习与课文有脱节现象。在学生语言表达上还要提出要求,训练学生学会说完整话。

由于间休播放歌曲时出现故障,耽搁了一点时间,致使预设中想象青蛙诗歌内容这一环节没能在课堂中得以实施,没有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拓展延伸,在丰富教学内容上留下了一些遗憾。

7.从“碰诗”到“写诗” 篇七

一次语文课, 我正指导学生练习书写《望庐山瀑布》, 忽然余妍洁站起来, 指着同桌的本子说:“老师, 高众把‘疑是银河落九天’写成了‘疑是银河落飞天’了!”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高众也是满脸通红。此时, 我的脑子急速旋转:“疑是银河落飞天?”嘿!这个句子也蛮不错的嘛。于是, 我笑着对学生说:“但我发现, 高众在无意中写了一句好诗, ‘疑是银河落飞天’, ‘飞’字用在这里, 让我好像看到了银河从天上‘飞’奔而下, 水花飞溅, 势不可挡, 气势非常雄伟。我想也许是上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中有了一个‘飞’字, 要不然, 诗人李白也可能用‘疑是银河落飞天’做结尾呢。高众真是巧得很, 写错了字, 却‘碰’了一句好诗。”

同学们的表情由原来的嘲讽变成了愕然, 然后是惊奇, 最后又兴奋起来:“老师, 这也叫写诗吗?”“写诗也不难嘛。”“老师, 我们能写诗吗?”之后, 学生的热情极高, 有的编了完整的一首, 如王楠的“紫烟环绕香炉峰, 远看瀑布像蛟龙。飘飘洒洒狂飞舞, 如烟如雾似仙境。”把瀑布的形态、意境都作了生动的描写。有的如“一片白纱天上落, 仙女飘飘降人间”。如果用成人的欣赏眼光来看, 还算不上诗, 但我敢说, 孩子们也同样具有诗人的激情。

在这节课中, 当高众的马虎被“揭发”时, 老师的态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选择了“将错就错”。一个机智的引导, 不仅恰当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一种新的情趣。

8.会写诗的马铃薯 篇八

马铃薯也能唱歌、写诗?这是丹麦当代艺术家摩根斯·雅各布森(Mogens Jacobsen) 在2011德国科隆当代艺术展上展出的最新作品——《游离的防御》。走进展厅,地上是用电线串联起来的数百个马铃薯,或疏或密,形成一张网。每个马铃薯上都被扎入了2根钉子,一头成为了正极,另一头成为了负极。就这样,每个马铃薯都成为了一块微型生物电池。

当马铃薯依然新鲜和充满“活力”时,它发出的电流通过电线收集、集中,并联到一块集成电路板的一端,集成电路板的另一端则驱动了一台微型计算机的文字感应系统软件。计算机上,网页浏览器上正敲击出马铃薯写下的诗歌,那是一段愤怒的对白,对白中抗议种族间的煎熬、施暴,充满了悲悯的声音。

展厅的另一端展示的是枯燥、干涩后的马铃薯,它们身上依然插着两根电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果实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网页浏览器上谱写的词句也越来越压抑——最终,一份2006年由欧盟理事会发布的指责丹麦高压移民政策的报告定格在网页上。这位新媒体艺术家,似乎更像是一位政治思想家。

雅各布森1959年出生于罗马,是意大利移民的后裔,目前生活和工作在丹麦哥本哈根。他尤其擅长数码装置,从“玩弄”自媒体(D.I.Y Media)到“弄潮”网络艺术(Net.Art),再到“发烧”网络化的物理装置(Networked Physical Installations)。早在上世纪90年代,雅各布森就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的新媒体艺术家,其作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并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如Arts Electronica、FILE、日本媒体艺术大奖和ZKM等等,并是丹麦艺术Artnode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教育家,近年来曾在哥本哈根大学艺术与文化学系和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任教。

对于这件非常另类的数码装置,雅各布森与记者谈起创作背后的原委以及当今数码艺术潮流中,由他领导的“网络艺术”向“网络化艺术”的转型。

记者:在你看来,《游离的防御》究竟是一件艺术作品,还是一件政治作品?

雅各布森:这是一个很难讲清楚的问题。艺术家常常不惜一切代价拒绝与“政治”挂钩。虽然我认为自己是一个“非政治”的艺术家,但我并不否认自己的作品会带有政治色彩。我更希望我的艺术作品被称之为“批评艺术”,因为我不想用感叹号去强调、去呼吁什么东西,而是在我的作品中添加一个问号。当我感到无法理解的时候,我就用我的作品去提出问题并表达我内心的关切。

记者:你似乎是最早关注到马铃薯可以发电,并将其应用到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家?

雅各布森: 我在一份能源杂志上关注到以色列科学家的一项有意思的新发现——用马铃薯发电。简单地说,在马铃薯上插入特制的锌和铜制成的正负电极,一块简易的马铃薯电池就制成了。因为马铃薯含有磷酸,当磷酸与铜、锌片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离子,并可以产生电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产生的电流强弱也会不同,一般马铃薯电池的使用寿命从几天到几个礼拜不等。我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让计算机运行PHP脚本语言编写的文字感应系统软件,识别电流的变化并进行对应的输出,从而显示出不同的诗歌。作为一名艺术家,我选择马铃薯作为作品的组成元素之一,不仅因为我看到了马铃薯发电这项科技的前瞻性,而且马铃薯本身还有一层寓意:它们素来是丹麦民众最普通的食物和这个国家的象征——每个丹麦公民就像普通却又充满能量的马铃薯电池那样,驱动着这个国家生生不息,向前奔腾。

记者:怎么会想到创作这么一个与移民主题相关的作品,或许与你的亲身经历有关?

雅各布森:有天晚上我在电脑前工作,丹麦的达尔(Poul Dahl) 上校在电视上的一段话吸引了我,他说在很多移民身上,都可以找到一种叫做“游离”的感觉。因为被环境孤立而遭受创伤,乃至反复的创伤,他们必须时刻保护自己,最后可能形成一种“游离性身份认知障碍”的疾病。这个伤口的存在和抑郁症一样是隐蔽着的,它让人感到焦虑、烦躁、失去记忆和行为控制能力,常常用酒精或药物来麻醉自己。他的话反映了一个庞大群体的生存困境,我想用马铃薯来记录并将他的话传诵下去。不要忘记马铃薯相互间是游离的,但他们有着同样的哀愁,吟唱着同样的悲歌。

记者:你想在作品中给出的“问号”是什么?

雅各布森:在过去的10年中,移民和融合政策问题已经成为丹麦最富有争议的话题。我想不仅在丹麦如此,在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2006年,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把限制移民作为新政府的核心政策,他彻底取消外国人家庭团聚的权利,“事实难民”这个名词从法律文本中被删除;他取消了移民领取社会救济金的权利,任何未获永久居留权的外国移民如无法养活自己,必须被遣返。政府严防通过“假结婚”来实现移居丹麦的行为,任何寻求避难的人不得在丹麦结婚,结婚夫妇必须缴纳一笔保证金,结婚夫妇一方若年龄超过60岁,将被禁止进入丹麦……但事实上,丹麦并没有太多受到移民潮的冲击,丹麦550万的人口中,只有7.4%来自于外国。这样的高压政策,让我不禁联想到二战和受虐的犹太人。我提出的问题是,如何把外来人政策从“移民”这个命题转化成“融合”(integration)这样一个具有司法公正与社会正义的话题?

记者:这个作品的独特之处或许在于它摆脱了网络艺术,成为了物理装置与虚拟网络两者的结合?

雅各布森:大部分的数码艺术作品都由两端构成,一端是由鼠标、键盘构成的输入端,另一端则是由计算机屏幕代表的输出端。在艺术设计的世界里,这两者都属于最“常规的”物体,而在这件作品中,我将输入端替换成了有生命力的物体。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来说,我希望创造出“数码化的生命”,输入端是真实存在、富有活力的生命,而输出端又是虚拟化、网络化的文字与屏幕。这种手法结合了真实的、由艺术家塑造出的世界以及那些抽象的、虚拟的理念,是网络艺术的一种转型与最新尝试。大家越来越厌倦单纯的网络艺术,希望能找到新的“输入”或“输出”的形式。

记者:你在刻意追求物体间的网络化与互动吗?

雅各布森:从最初开始,网络艺术就特别关注机器与人之间的互动,当你点击鼠标或者键盘的时候,就会看到互动的结果。但是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人与机器间互动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因为一般来说,这种互动发生的概率非常频繁,几乎时刻都会发生。如果要找出网络艺术吸引力衰退的“元凶”,我想应该归罪于Flash的发展。我们对Flash的过度依赖,使得我们忘记了还可以有其他互动的方法,导致网络艺术的发展至少倒退了两年。我始终坚持互动是新媒体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只有革新互动的方法,才能加速数码装置和数码艺术的进步。

记者:数码艺术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更虚拟还是更现实?

上一篇:共青团市委五年工作回顾下一篇:如何走出工作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