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心得

2024-08-26

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心得(精选8篇)

1.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心得 篇一

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李桂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特制定本纲要。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纲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作为一名新的综合实践老师,倍感肩上的任务重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研读纲要,受益匪浅。

一、《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的异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

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来强化育人效果、实现育人目标,增强活动育人效果,对活动过程的设计、组织、跟踪指导是关键。为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具体指导,《指导纲要》,提炼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主要方式,将课程方案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从活动方式角度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党团活动要求,对各类活动方式的内涵和要素作了梳理和必要规范,为各类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如社会服务主题内容可以各不相同(公益劳动、环保志愿者等等),但都必须让学生经历发现服务对象及其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等关键环节,才能收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用“上课”的方式去“教”学生,而要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纲要》还对活动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教师如何加强指导给出了具体建议。

三、研究性学习一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都要引导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强化主动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其他几种活动方式,也都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精神。如设计制作不是机械的动手操作,而要有创见,提高创意实现能力。

作为综合实践老师,今后我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将课程纲要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2.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心得 篇二

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经济、文化等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文革时期, 四人帮大肆扭曲马克思主义理论, 使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严重混乱。文革之后, 虽然四人帮被剿灭了, 但是“左倾”错误思想依然对职工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僵化模式, 无法正常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 有效的转变了国有企业职工个人崇拜严重的现象和教条主义思想, 让他们从“左倾”错误思想中解放出来。1978年, 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 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决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 提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还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明确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 着力于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点是为实现党的总目标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制度的改革服务, 为新时期下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道路。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对“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到此为止,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明确了中心任务, 并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新时期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迈入了初步探索阶段。

二、党对国有企业绝对领导权的确认

党在政治上的领导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一个重要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指的是党对思想政治和组织的领导, 主要表现在保证方针路线的实施, 保证政治上的正确方向等。国有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因此, 党要坚持对国有企业政治上的绝对领导, 这不仅有利于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还能够使党的群众基础得到扩大。

1990年12月,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充分发挥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完善厂长负责制, 重视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1994年9月,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在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时, 要坚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建立和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开展一切工作的原则。要想实现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核心作用, 就要处理好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与党在政治上对国有企业享有绝对领导的关系, 一方面要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和国有企业自主开展的经济活动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实现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现代企业治理方式的统一。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能够体现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 在新形势下, 要进一步做好党的建设工作,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同时指出,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当在政治上的主要优势,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实现了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评价

改革开放之后, 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论断给予了充分重视,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上,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明确指出, 要将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作为党在新时期的重要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让一切工作为提高生产力水平服务。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 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评价标准, 使生产力标准的评价方式得到有效深化。

1997年, 中共中央颁布了《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通知》对经济部门和党政组织工作作出了规定, 指出经济部门和党组织在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 还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 实现经济和党建两个建设目标。1999年, 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是评价领导干部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 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度。

党的十六大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将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因此, 国有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以上就是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过程, 如今, 我国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科学的评价标准, 对于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

四、结语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巩固党的政治地位、建设和谐社会都起着重要作用, 新时期以来,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 最终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完成思想政治建设, 推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 逐渐转变了陈旧的指导思想, 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改革和创新, 有力的推动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上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建设,指导思想,转变

参考文献

[1]朱耀斌, 何一成, 彭分文.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J].学术论坛, 2010, (11) :39-42.

3.“新”思想指导后进生转化更给力 篇三

关键词:新思想 后进生 转化 给力

大量的问卷调查研究报告表明,学校里最让教师头疼的工作是德育工作。其中德育工作中最棘手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们知道阳光、空气、水、花草、树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大自然不会因为花不如树实用、草不如树高大而冷落花草。因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位著名学者在一次讲座中说道:“要做育苗大师,不做拔草专家。”如果你习惯发现孩子的缺点、劣势、短处、不成功之处,并且因此经常性的批评、指责、否定孩子,你就会看到:孩子会越来越表现的像你所批评的那样,越来越符合你所指责的那种不成功的形象,孩子的缺点也会越来越多,会离成功越来越远【1】。纵观在校的部分教师,他们总是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成长。于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陡然暗淡无光了,言行举止也就随之“笨”起来了。与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多赏识、少批评、以退为进,切记单刀直入”的观点恰恰相反,不仅不能使后进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并且严重时会把问题引向万丈深渊。下面笔者谈一谈个人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贝尔效应——上锁

“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在内心形成”。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要成功”的思想牢牢的锁在学生的心中。英国前首相威廉.皮特还是一个孩子时,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伟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他身处何处,无论做什么,他从来未放弃过对自己的信心,不断的告诉自己会成功,应该出人头地。经过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坐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教师应该搜集一些这样的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名人成功的事迹,挂在教室的后墙上,让学生共阅,最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资料的搜集工作上来。相信学生每天有这些成功人士的陪伴,“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要成功”的思想自然就会在学生心底根深蒂固。

二、南风法则——解锁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法则给我们的启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重讲究方法。教师在处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尤其要学会变通,解开“严”字当头、冷眼相对、冷嘲热讽……的思想枷锁。应该多一些温暖、关心,多一些“人情味”,多在“感”上下功夫,“情”上拉近距离。记得一节课上,笔者巡视学生做物理综合练习册时,一位女学生神色慌张,迅速想把综合练习册从桌面上挪走,突然手机从中露了出来。笔者见状,只是面带微笑、温柔的说了一句:“这么高级的方法,你也能想出来”。这位女学生也不好意思的笑了。从此,这位女生再也没在我的课堂上玩手机。

三、牢骚效应——去火

牢骚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组织的一次有价值的“谈话实验”。具体做法就是专家们找霍桑工厂的工人个别谈话。规定在谈话过程中,针对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专家要耐心倾听、不准训斥、不准反驳。这一“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该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牢骚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对那些未实现的意愿和未满足的情结,切莫压抑克制,要千方百计的让它宣泄出来。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让学生的不满、抱怨及时的发泄出去,可以准备一个牢骚瓶,把他们的唠叨装进牢骚瓶,及时灭掉他们心中的火。最好再准备一个许愿瓶,把他们的愿望收录瓶中。

四、鲶鱼效应——助火

鲶鱼效应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不少渔民都以捕捞沙丁鱼为生。但是,由于沙丁鱼不爱动,捕上来不一会儿就会死去。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渔民误将一条鲶鱼掉进了沙丁鱼鱼舱里,回到岸边打开鱼舱时,惊奇的发现,以前都会死的沙丁鱼,竟然都活蹦乱跳的。原来鲶鱼进入舱后,由于环境陌生,四处游动,把整舱鱼搅得上下浮动,使水中氧气含量充足,保证了沙丁鱼活着进入了渔港。鲶鱼效应给我们的启示:竞争越是激烈的地方,越是活力十足。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如果班级里面多几个积极向上、乐观,敢于发言、善于表现,像“鲶鱼”一样的活跃分子,推动整个班级的空气,使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火”起来,越烧越旺。那些“沙丁鱼”们像触电似的,也就跟着动起来,自然也会积极、主动的跟着学起来。相反,没有“鲶鱼”的班级,课堂则是死气沉沉,百呼而无一应。这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培养出几个“鲶鱼”来,使课堂气氛活、动起来。

五、马太效应——正心

在《圣经》中的《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的一个国王和三个仆人的故事,道出了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事实“赢家通吃”。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马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名人和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往往前者名利双收,后者却无人问津。在现实教学中,“马太效应”的现象也十分明显。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成绩好的学生,更引人注意,更有魅力、个性,更容易讨人喜欢。因而,一些“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校园新星”等头衔都佩戴在他们的头上,使他们更加耀眼夺目,一好百好。相反,成绩差的学生,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了拳脚相加,还有无礼的谩骂,什么“猪都不如”、“真不要脸”、“人渣”等秽语都强塞给他们。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摆正心态,一视同仁。勿以分数论英雄,勿被白纸上的一个小黑点而遮住双眼。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揚,表扬要真诚、发自内心。永远相信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句恰到好处的称赞会成就一个人的一生。屠格涅夫的一句:“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使一个青年人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花,找到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观,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写下去,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2】。

六、罗森塔尔效应——偏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找到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经过抽样,他们向校方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名单中随意抽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旦知觉对方好,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希望,对方也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就是良好的心理暗示在罗森塔尔效应中应用。因此,只要教师多把心思偏向后进生一些,对他们多一些关怀、帮助和谈心,有时哪怕只是一个悄悄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回小小的奖励,都足可以让后进生自由地张开腾飞的翅膀【3】。

总之,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教育艺术,不断思考,找到后进生的“症结”,对症下药,才能促进后进生积极、乐观、快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任恩刚,张卫萍。赏识学生[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1.5

【2】任恩刚,张卫萍。师爱的智慧[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1.53-54

4.指导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篇四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这里的“基础”揭示了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基础是一切之根之基。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第一步,对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说具有夯基垒台、强基固本的作用。思想具有先导作用,用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作指导,党就会制定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党员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可以说,思想建设的基础没打牢,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就不可能巩固,党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发展。

思想建设应该聚焦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提出,“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很显然,思想建设的核心就是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很多就是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开始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从而坚定不移走上革命道路的。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宣言》“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刘少奇同志曾回忆:“当时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看了好几遍……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把《共产党宣言》称为“我的入门老师”。可见,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义无反顾地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来自哪里?来自马克思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支撑起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从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追求之上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最根本的依据、标准和尺度。《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理论定位于为了绝大多数人、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可见,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和崇高性。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思想建设,必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特别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前,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关键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就要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要求。所谓“顶天”,是表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高远;所谓“立地”,是表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又是脚踏实地的,是具体的,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践行。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讲述了一个事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个事例说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都不是虚无缥缈、挂在嘴上的,而是具体实在的。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毛泽东同志认为,“哲学的党性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脚下的力量是心中信仰的最好体现。97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走来,开辟出民族复兴的大道。共产党人正是用脚下的力量来体现心中的信仰。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因此,加强思想建设,既要强调远大理想,又要坚持落细落小落实。

97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定执着。新时代,只有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抓紧抓好,不断补钙壮骨、立根固本,我们党才能有效应对“四大考验”、成功化解“四种危险”,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思想宣传范文】二

恩格斯有句名言: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错误的哲学支配,还是愿意受正确的哲学支配。当前,一些国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潮流而动。深挖其思维根源不难发现,频频挑起国际经贸摩擦的背后,是零和思维在作怪。因此,要认清这些行为的荒.唐与不负责任,就要剖析清楚零和思维的荒谬与不合时宜。

开放发展是客观规律,零和思维短视封闭、害人害己

“零和”本是一个博弈学概念,是指在博弈过程中一方得到的正是对方失去的,得与失相加是零。这反映在思维上就是零和思维。零和思维看似有经济学模型的支持,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错误哲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博弈论关于零和的模型,只是对抗性博弈在绝对封闭状态下的一种理论情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零和的现象。“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是对人类社会利益偏好多样性的形象描述;西方谚语“棋盘外总是有东西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只要系统是开放的、历史是前进的,零和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事实上,人类社会正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人类社会实践正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零和思维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哲学判断基础上的。因为预设人性是恶的,就武断地认为所有人的人性都是恶的,在社会交往中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所以必须把所有利益都攥在自己手中,“自己好处通吃,别人只能完败”。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人性有恶的一面,但也可以举出更多人性为善的事实。人之为人,不在于究竟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而在于面对善与恶的纠缠,可以作出顺应客观规律、彰显人性光辉的正确选择。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一时之偏蔽恒常之正,把一种哲学假设当作客观事实和立论基石,这在理论上体现为无知,在实践中表现为偏执。如果零和思维大行其道,在社会交往中动辄如临大敌、邻人遗斧,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进步,世界也不会向前发展。但事实上,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就是因为人虽然免不了被人性中恶的一面诱惑一时,但抑恶扬善、抱团成群始终是“学以成人”的主旋律,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基调。

零和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零和思维之所以为了一棵树木而甘愿失掉一片森林,是因为形而上学思维看不到社会实践中的合作、变化、发展,无视开放进步的客观规律。对于秉持零和思维的人来说,只有眼前的、当下的利益才是真实可靠的,其他的都不存在、都不作数。这种形而上学思维容易导致两种倾向:一是悲观,对未来没有也不敢有信心,总担心已经得到的东西会失去;二是保守,对于发展变化怀有深深的恐惧,总担心别人超过自己。事实上,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不是在封闭状态中自生自灭,而是在不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证明和实现自己的存在。虽然眼前的蛋糕就那么多,但放开眼界,外面还有更多的蛋糕;虽然当下的蛋糕就那么大,但长远来看,将来会做出更大的蛋糕。零和思维自我封闭、拒绝合作,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一套逻辑,采取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老一套办法,结果必然是封上别人的门也堵住自己的路,侵蚀自己发展的根基也损害人类的未来,最终害人害己。

互利共赢是时代潮流,零和思维固步自封、不合时宜

把零和思维运用到现代国际交往中,非常不合时宜。随着人类社会进入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时代,经济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通过国际市场的普遍交往在生产和消费等方面越来越连成一体,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几乎遍及各个领域。这种广泛交流合作带来的互利共赢让世界经济增长获得强劲动力,让世界政治格局也相对稳定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了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其共同特征就是采取开放政策,各展其长,各得其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如果罔顾时代潮流与社会期待,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零和博弈老框框内,就会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而,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赢者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在国际关系中,要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政治上,要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要立足全局、放眼长远,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说到底就是自己发展得好,也要让别人发展得好。中国人民深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艰辛,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予以点赞、送上祝福,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会犯“红眼病”,不会抱怨他人搭了中国发展的便车。不仅如此,中国人民还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努力让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国际交往中的得与失,往往很难直观地体现出来。姑且不说政治领域的收益不可能用数字量化出来,就是经济领域的得失也很难进行简单的数字量化。例如,美国对中国挑起贸易战的借口是两国之间贸易逆差太大,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吃亏了。单从中美两国贸易额来看确乎如此,但事实真相恰恰相反。一台苹果7手机售价最低为649美元,但属于中国的加工成本仅占不到1%;中国对美国出口一套450美元的西服,中美获得的利润分别为5%和84%。中国经济在开放发展、自由贸易中获得了长足发展,但这种发展所形成的庞大消费市场、完整产业链、熟练劳动者储备,也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发展机会。目前,中国是美国苹果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最大消费市场。20,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全球亏损109.8亿元人民币,但从在华两家合资企业赚取了133.3亿元利润。美国高通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营收的58%,没有中国市场,高通的半壁江山就没有了。零和思维下的美国把高关税之镖射向中国,但最终会悲伤地发现,真正刺痛的是美国企业和美国民众。

习近平主席强调,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这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战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令全球经济增速连续3年降低0.5%,全球GDP将因此损失约4300亿美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发出警告称,如果中美欧的关税成本提高10%,将使全球GDP增速降低1.4%。这就好比一个醉汉横冲直撞闯进瓷器店,在拿走他想要的东西的同时,把其他瓷器也打了个稀里哗啦。更可悲的是,美国不见得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在打碎其他瓷器的同时,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也难以幸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发展方向,零和思维画地为牢、没有出路

世界发展很快,但世界的发展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可怕的是无视真问题、纠缠假问题,采取错误的解决方式,这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人类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事实上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不仅要在事实上成为命运共同体,更要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成为命运共同体,让大家相向而行。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世界不仅是“你的”“我的”“他的”,更是“我们的”。人类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共同的问题。这些利益只有共同合作才能获得,这些问题只有共同应对才能化解。如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及其造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而其有效解决也有赖于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同舟共济的实践自觉,即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形成增长联动效应,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在国际关系中,零和思维之所以沉渣泛起,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快速发展心存抵触甚至畏惧,认为这些国家动了其奶酪。由于长期依仗绝对优势地位推行霸权主义,美国一些人把不义之举当作理所当然,把明日黄花想象成长青之树。于是,在偏执的历史记忆诱使下,零和思维陷入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强权绝非正义,也不见得真强。历史上也许管用过,但现在不灵了,将来更行不通。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和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上升,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实现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互利共赢,方是人间正道。不能通吃就“砸锅”,一言不合就“退群”,这是没有出路的。

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愿景,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人创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需要各国坚持互利共赢、同舟共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能让零和思维蒙蔽了心智,以致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倒行逆施。太平洋足够大,完全容得下周边各国和平发展;地球更大,完全可以让世界70多亿人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多一些命运共同体意识,多一些战略眼光,零和思维及其危害就会少一些。

【思想宣传范文】三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应深入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方式推动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的各类产业的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一方面以创新和协同的方式激发各个部门各类资源的发展潜力,实现各类产业的“充分发展”;另一方面以创新和协同的方式推进各个领域各类区域的统筹协调,实现各类产业的“平衡发展”。为此,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支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优化产业体系空间布局。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体经济发达、虚拟经济先进的产业体系,是科技进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提升较快、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首先,应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其次,应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再次,应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搭建基础支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空间布局合理、区域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受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的影响,产业布局具有资源集中的“极化”趋势。在这一趋势下,经济发展过程会形成空间布局集中的产业群和城市群,成为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强大引擎。同时,资源集中的“极化效应”也导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并影响产业体系的区域良性互动。因此,必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化解产业空间布局的不平衡问题,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一是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二是协调推进实施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的发展;三是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2、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也离不开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变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现代化经济体制。

首先,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促进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一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三是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技术、土地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深化资源类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

其次,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突出这个最本质特征、发挥好这个最大优势,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优化党的组织机构,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不断提高党和政府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必须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应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加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应更好发挥中央政府在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等方面职能,更好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完善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职责,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此外,必须深化其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增强经济体制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与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要重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必须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完善市场激励机制和政府调节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健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3、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置于开放系统之中,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首先,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发展空间格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起步,由东向西渐次推进,开放水平参差不齐。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加大西部和内陆开放力度,通过构筑内畅外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打造内陆对外开放的新门户和新平台,促进沿海内陆、东中西部协调协同开放发展。同时,坚持向发达国家开放与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并重,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平等互利合作,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进口来源多元化、投资合作伙伴多元化,扩大各方利益交汇点,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开放发展;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在提高“引进来”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支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促进内外双向联动;坚持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更好结合,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以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其次,提升参与层次,推动形成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兴产业技术已成为国际资本全球优化配置的新支点与出发点。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是积极把握新技术革命的难得机遇,大力发展跨国研发合作、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等新型国际分工方式,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二是在深化制造业开放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三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

5.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心得体会 篇五

——岔河乡河外村新农村指导员董文祥

我是2011年派驻岔河乡河外村的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刚接到指导员工作任务时,我深感使命光荣,同时,更感到要想当好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责任更是重大。但县、乡两级领导及河外村村两委对我们指导员的关心、支持,使我对指导员工作充满了信心。

对所驻村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河村位于岔河乡西北部,属半山区,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距峨山县城37公里。最高海拔1560米,最低海拔1313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980毫米,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438户、1551人,总耕地面积2515亩,其中水田1875亩,旱地640亩,人均耕地1.62亩。有林地面积43794亩,其中有灌木林面积32845亩,经济林果面积2400亩。人均拥有林果地面积0.95亩,种植的经济林果主要有核桃、竹了等。主要种植作物有烤烟、稻谷、除虫菊、油菜等。在县、乡两级政府及河外村村两委的支持与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我在河外村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我这年在新农村的工作,以下是我作为一名新农村指导员在工作中的主要心得体会:

一、要做好思想准备,由于农村条件十分艰苦,作为

一名下派的新农村知道员来说,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让自己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要明白我们是来干工作的,不是来旅游的,更不是来淘金的,因此不能有那种淘金的思想,更不能把开展驻村工作看作是为了“交差应付”。要抱着真心为群众办点实事的思想来开展工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二、作为一个新农村知道员需要摸清村里的真实情况,只要了解情况,你才能更好地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如我所在河外村,刚来时就碰到,抗旱保春耕、护林防火等重点和紧迫的工作。为了了解的到真河外村的这些真实情况,我首先是深入村村组、农户、学校、卫生所走访调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有秩序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也使我顺利完成了抗旱保春耕、护林防火等自己的任务。

三、要谦虚谨慎,不断向基层干部学。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工作作风,学习村干部简洁有效的村务管理办法、乡镇干部高效有序的处事技巧等,这些都不是书上或是机关里所能完全学到的。农村是一大社会,农民群众是一个很实在群体,因此作为一个指导员要做好农村工作,就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贴心人,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转变工作作风,不要卖弄权威,要以诚相待。要明白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所以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要多听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千万不能闭门造车,凭空想象、独断孤

行,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充分满足老百姓的诉求,只有我们的工作真正的体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才会相信我们、支持我们、配合我们、拥戴我们。

四、驻村指导员在农村第一线工作,直接面对群众,直接与村民朋友打交道。一方面做人处事要公平、公正,这关系到在所驻村能不能立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带头遵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村规民约,严格遵守新农村工作指导员“五不准”的纪律规定,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五、由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作为一名新农村知道员,要想做好“三农”工作,除了工作上要务实外,还应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要勤奋,要多走、多想、要多熟悉掌握村情民意。多向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是要多向村两委请教,多向村民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把好方法,好经验提炼出来,逐步推广。做群众工作时,一定要讲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要不厌其烦耐心的把道理讲清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总之在河外村新农村工作中,我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农村工作方法,为民服务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更坚定了我为民服务工作信念。我的学习永无止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锻炼,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6.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心得 篇六

新历史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历史学派演变而来的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派。其主要观点和旧历史学派基本一致,不过在运用历史归纳法上更趋于极端,同时更加强调论理道德和法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更加热衷于鼓吹阶级调和与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其主要代表有:l•v•史泰因、a•e•f•谢夫勒、阿道夫•瓦格纳等。他们建立了社会政策的税收理论体系,因此,被当时西方财政学者称为德国财政学界的三巨星。新历史学派沿用旧历史学派的观点,否认社会存在着普遍的客观的经济规律,变本加厉地反对理论研究和抽象分析,这也是被称作庸俗经济学派的原因所在。新历史学派鼓吹采用“历史统计方法”,满足于搜集个别行业或个别城市的历史统计资料,加以罗列和描述,而不作任何理论分析和概括,只热衷于堆砌特定时代和特定民族的经济发展史料。新历史学派反对传统古典学派关于“中性税收”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推行积极的社会政策税收。他们受当时德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不断高涨所影响,主张推行积极的社会政策税收。即不应当把国家的职能局限于法律目的地狭隘范围以内,而必须使复杂的国家活动实现社会目的需要。扩张政府职能。从这一认识出发,新历史学派不再仅仅是把税收作为筹集国家经费的纯财政手段,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的工具,赋予税收广泛的经济调节和社会职能,使一般财富的分配职能从属于社会政策的目的。社会政策税收理论是新历史学派理论的精髓,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这种政策来改变财产、所得分配不公正的矛盾,才能稳定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得社会秩序,才能贯彻税收的社会政策。

7.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心得 篇七

1 努力学习, 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 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实践创新, 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监督保障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 引导公司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改革、发展、建设上来,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总目标, 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阔思路, 谋划发展, 正确把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还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时制宜, 突出重点, 从基础工作做起, 从具体工作入手, 解决实际问题。

2 把握实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要经常做、反复做, 长期不懈地做下去。要教育广大员工牢固地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 树立起企业的主人翁意识, 把企业当作家, 把工作当作事业, 自觉地去为企业的发展和前途着想, 自觉地去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 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投入到企业的各项建设工作当中去, 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要借各种机会、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积极宣传企业文化, 要让我们的企业文化牢固地树立在每个员工的心中, 让广大员工充满对企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激发员工为企业争荣誉的责任感, 让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必须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这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所在。不断总结以往成功的实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对存在的共性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的具体办法,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实践。

3 强化实践, 树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用人导向

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 不断创新和完善干部工作的内容、方式、技术手段。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通过选人用人, 引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和正确政绩观, 从而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用人导向, 切实将那些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精于统筹谋划科学发展、有效推进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要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主体, 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 以全面的观点识别人才, 以实践的观点开发人才, 以辨证的观点使用人才, 企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企业活动的源泉, 在于企业全体员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而人作为个体, 有多样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价值认同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等诸多方面需求得到满足, 积极性创造性就会更高, 如何将学有所长人员安排到最能发挥其特长并能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的岗位工作, 这是每个企业领导者应十分重视的工作, 同时也是企业的基础性工作, 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得到了满足, 工作热情不断高涨, 才能把政工干部当成可亲、可信、可近的家人;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观念。政工干部要摆正自身位置, 要由过去的“管理者”思想向“服务员”思想转变, 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政工干部只有把自己看成是“服务型人才”, 是服务党员的党员、服务干部的干部、服务人才的人才, 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粘合剂的作用, 把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 “齐唱一首歌”、“共下一盘棋”, 共同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4 积极创新, 形成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不断在变, 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显著特点。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的最有效办法, 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企业在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企业中的人在变。因此,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要在实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内容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中脱颖而出。要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念, 坚持尊重职工物质利益的原则, 才能发挥自身的应有作用;树立服从服务经济规律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使思想政治工作抓住根本,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增强效益观念、市场经济观念、求精管用观念, 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尊重个人价值体现、尊重个人利益, “和而不同”,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 把个人人生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协调起来;要建立反映现代规律的工作规则。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制度、工作制度、检查汇报总结评比表彰制度, 形成高效运转机制;要确立符合企业需要的工作内容。企业的根本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内容, 企业的当前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为企业的发展进步、基业长青提供政治保障、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主题。破解企业在改革发展稳定、生产经营安全工作中遇到的思想难题,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课题。化解企业眼前遇到的矛盾,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当下内容。解决个体出现的问题, 是思想政治工作随时性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 应该在企业需要的时候,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企业的实际变化、实际需要、实际情况, 年年创出新思路;要采取管用的工作方式分类分层指导, 对症下药。在“分类指导”思想指导下, 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公私观、道德观分门别类、区别对待;要创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崭新载体, 把新的科技工具变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式手段,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载体、手段的创新。

总之,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来把握工作方向,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来统一党员干部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来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一言蔽之,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心, 努力为企业抓班子、带队伍, 选人才, 聚力量, 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 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摘要:党中央号召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主体是广大党员干部, 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 国有企业应以这次活动为有利契机, 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8.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心得 篇八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行为自我评价

语文教学评价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广义的教学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个方面,必须把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处理好,才能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有一个评价重心的问题。《修订大纲》明确指出:“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依据。”目前,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绝大部分学校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做法,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的重心转移到了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上来了,这种转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过,实现了评价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评价目的就可以顺利实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过分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和少数优秀学生的“出色”表现,否则容易导致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过去的教学评价,都把教师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把教师的语言、板书、提问技巧、内容安排和教学机智等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课堂表现或学习效果则很少考虑。这样,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如下现象:有的教师幽默风趣,学生哈哈大笑,但笑声过后什么也没学到;有的教师组织师生交流、生生讨论,课堂“热闹非凡”,但热闹过后,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语文能力并不理想。应该说,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能力素质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但是,这些因素毕竟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2、不能过分看重某一课堂的评价,否则会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目前,各级各类的优质课、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评得风风火火,其落脚点大都是“一堂课”。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因为,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其中每一堂课,都只是系统当中极小的一部分。任何一堂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师素质,无论是学生活动,还是教学效果,相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系统来说,都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虽然,有时候能“一滴水见太阳”,但是更多的时候,通过一滴水见不到太阳。所以,过分关注一堂课,很难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即使得出一个结论,也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过分看重一堂课的评价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正在逐步脱离语文教学系统而“自立门户”。其具体表现是,评价者为评价而评价,被评价者则为接受评价而专门安排“公开课”。为了求得优良的评价结果,教师一改往日面目,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形象包装。更有甚者,为了一节课,执教教师涉及的学校和地区往往成立“智囊团”,帮助教师包装。所有这一切,在日常教学中绝不可能做到。所以,根据这样的课作出的评价一般不能反映平时的教学状况。

3、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不够,不利于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学活动具有双主体性,即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只不过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为了服务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以教师为主体。遗憾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中,执教者往往处于被评、听评、无条件地接受别人评价的被动地位。有时,即使有自评环节,往往也是表表教育思想、说说自谦之辞。这说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意识不强,激励、引导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外部条件还急需改善。

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许多的建议和要求,为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真正产生其应有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1、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让家长参与评价,使他们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足,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要让让学生参与评价,培养学生评价的意识与能力。我们要建立起“四级评价”体系:一是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自己找准今后的努力方向。二是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三是教师评价,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四是家长评价,了解自

己孩子的学业水平,并配合学校教学。

2、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上一篇:学生的假期如何安排下一篇:上海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