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23

三个一学习心得体会(共11篇)

1.三个一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虽然在电大学历部门工作一直都很忙,但挤出一点时间读一本教育方面的专著,确实有些收获,甚至有些触动。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对读书学习不太感兴趣,而是急功近利,非常现实,不注重知识的吸取和更新,不钻研业务,工作显得很浮躁,责任心不强,当然就不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有闲暇时间也只会出去休闲娱乐,或搞“经济半小时”。在这种背景下,学校规定对教职工继续推行“三个一”读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我读了《谁能做一名成功的教师》,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很有启示,书中引用了大量来自课堂的实际教学案例,折射出一个个教育理念,仔细琢磨,很有哲理性。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和其中的诀窍。本著对众多专家学者定义的“成功教师”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成功教师”的独到定义,以此为基础,对“成功教师有什么特征”、“怎样认识成功教师”、“如何走向成功教师”等内容进行了分类探索,结合当下教育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诸多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重点对“教师如何走向成功”这一命题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都作出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总结出了一般教师“走向成功”的规则、原则和智慧。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了教师的价值和地位;我国教师待遇应有的新观念等。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而教师职业的直接社会价值就体现在“教书”、“育人”之中。1.对文化传承、传播、发展的价值。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发生作用的中介。广义的教学内容不仅是书本知识,还应包括教师的人格魅力等内化因素,教师就是文化符号。无疑,教师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把经过筛选的人类优秀文化传递给学生,而且这种传递是高效率的,扩大的,是传播式的。而教师又不是简单的传递和传播文化,他们还改造、创造、发展人类文化,为人类文化的生生不息和不断超越做出巨大贡献,使人类文化不断增值和发展。2.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一个好的教师无不是以爱为先,以育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有的学者把人的生命分为自然生命、文化生命和社会生命。自然生命是父母给的,文化生命是教师给予的,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合成一个人的社会生命,使人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因此,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其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教师就是社会人的培养者,是学生向上发展的扶梯,向前发展的助推器。3.对社会示范导向的价值。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影响青年一代的发展,而且还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社会所提倡的主流思想价值观等等都会在教师的整个教学教育中找到根源。可以说,教师就是社会的一面精神、文化、道德大旗,对整个社会具有导向价值。

全社会都应该转变教师待遇及地位略高于平均水平的概念。因为大家都知道教师的辛苦和劳累,虽然也有欢乐和幸福,但我们更深深地懂得和体会到教师的重要性以及深深了解教育事业亟待提高质量的现状。

祖国的下一代耽误不起。教师待遇及地位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待遇及地位平均水平,是天经地义的事,第一,从学历素养方面来看,可以断言,教师职业需要教师的平均素质远远高于其他社会各类人员的平均素质,因此,在我们这个注重学历兼能力的社会,教师待遇及地位自然应该非常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公平。第二,如果从教师的劳动性质出发——复杂、创造、繁重、长期、连续、示范等,无不要求教师不同于常人,这就决定了教师所付出的劳动要超过大多数其他专业工作者,因此,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教师劳动报酬也应该超过其他大多数专业人员,更不要说非专业人员。第三,虽然一个行业的兴衰不能简单的和它的社会价值划等号,但一个行业的社会价值却应体现在它的从业人员待遇和地位上,我们知道,民族振兴希望在教师、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因此,教育事业的社会价值不言而喻,教师的社会价值显而易见,所以,如果从教师职业重要性方面讲,教师在传承、创造科学文化,培养未来人才,导向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待遇及地位应体现就是职业的价值。

2.三个一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第一个想法:很多学校都想做数字化, 但到他们学校去, 很少能感受到数字化。我问为什么?他们回答:数字化是用到教学中的, 你应该到特殊的教室中看。我的感受是, 信息化的学校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信息化, 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数字化重建管理服务。现在很多学校的管理服务只做发布通知、课表排查, 没有为整个学校的教育做管理、做服务。

第二个想法:如果学生或者老师的生活中没有数字化的内容, 我们怎能相信老师能够带领孩子在教学中用好信息技术?当我们的老师不创新、拒绝用先进的技术改革我们的课堂时;当他们在怀疑能否做到这一点的时候, 他们可能就没有办法来引领教学。只有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管理服务中弥漫着这种不可替代的信息技术应用气氛, 数字化学习才能一步步深入。这就是我们把数字化学习做成常态的原因。

第三个想法:要想我们的孩子有创新, 至少老师要有创新。如果老师没有创新, 至少可以做到宽容。我们对数字化的思考和做法就是基于创新和宽容。一所学校没有创新, 是做不成数字化的。一所学校没有宽容, 也是做不成数字化的。我们的教育生活是我们数字化的目标之一, 在我看来, 数字化最重要的目标是革新我们学校的教育系统。

3.自主学习的三个维度 篇三

一、唤醒自主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要唤醒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学习和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整自我,深化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价值,激发出学习潜能。意识,来自于兴趣的激发;动力,来自于成功的体验。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劳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开发智力、点燃思维火花的催化剂。小学生年龄小,感知觉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对事物特性的感知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呈弱势,他们的兴趣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寻根问底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小学二年级《冬天的小诗》时恰逢数九严寒,我先带领学生观赏冬天的景色,欣赏冬景的图片、录像;接着结合课文描写让学生描述冬天的景象。小朋友们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说:“冬天到了,鹅毛大雪下在房顶上,就像给红房子戴了一个大口罩。”有的学生说:“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刮了起来,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有的学生说:“北风呼呼地吹了起来,就像一头野兽在吼叫。”特别是一个学生的描述让我心里为之一振,他说:“下雪了,伸出去的树枝就像一个超大的冰棍。”我听后情不自禁地赞叹:“真好,太好了!”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学生在教师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感悟到了作文带来的乐趣,体验着自主学习的愉悦。

二、培养自主精神,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精神、意志、毅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活动走向成熟的标志。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知识习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多方面的,就学习方面而言,也称作智慧性习惯,层次较复杂,需要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因为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要注意对学生以下几方面习惯的培养。

一是培养学生有计划学习的习惯。要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和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是一个重要策略。每学期初,我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时间、内容等应该具体明确,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如阅读计划中,学生每天读一篇佳作,在寒暑假里看一本名著,平时进行适宜的网络阅读。学生计划制订后不要轻易改变,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防止敷衍了事。学生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就会逐步养成习惯,并不断受到目标激励,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是培养学生敢于主动参与的习惯。学生要能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必须信任学生,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共同探讨问题的伙伴,理解和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消除自主学习的心理障碍。应做到以下“三要”:1.允许学生发表各种不同见解,课堂气氛要活跃;2.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课堂氛围要和谐;3.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合作探究,课堂研究气氛要浓厚。这样,学生在教师面前才会无拘无束,袒露心声,爱学善学,养成主动参与的好习惯,逐步形成自尊、自信的品质,使语文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三是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习惯。学习语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必须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才能提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思辨来排除学习障碍,通过练笔来巩固已学知识,通过评介来提高鉴别能力;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写字比赛、成语接龙、猜谜、演讲、编手抄报、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富有创新思维的训练活动,把阅读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自觉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四是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素质。根据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反思能否通过自主阅读在语言环境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在字里行间感受把握作者的心灵世界,在听说读写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学生及时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能力的提高水平,可以达到自主、自省、自悟的目的,激发进一步学好的欲望。

三、掌握自主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课堂的生命线,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三者是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笛卡儿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对经验和能力都不足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让他们不仅“好学”而且“学好”,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第一,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自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同一文本不同主题的选择,对各种学习方法的选择,对课外各种学习资源的选择,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了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深入领会课文内在主旨,我就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选择权。有的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在读中领悟课文;有的学生运用工具书,字斟句酌,揣摩文旨;有的学生变抽象为具体,边读边把瀑布其形用笔勾画出来。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活泼,改变了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提问的被动应付局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有的语句高度概括,有的情节意犹未尽,有的表白欲言又止,这些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如果仅停留在词句意思上,这无疑是把鲜活的诗句缢死于苍白的解释中。教学中,首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面对同一座山会感到形状各异呢?”这样引导学生按照诗人的描述进行意象组合,学生的想象被激活,明白了雄伟的庐山从正面看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又成了一座座陡峭挺拔的山峰。学生既感悟了诗情画意,又培养了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4.三个一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为适应新形式,迎接新挑战,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局党组提出了“三个创新、三个突破、三个加强”的管理要求,在这,我就自己的所在窗口办的一些工作情况,结合学习讨论的结果,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三个创新

一是创新管理方式。要加强内部管理,使各项工作做到规

范有序、优质高效,将编制的《窗口办工作手册》、《办文服务手册》等与窗口有关的规章制度编成《制度汇编》,发放到干部职工的手里,为创建管理工作提供制度管理保障。

二是创新服务措施。提高办事效率,有效简化办文程序,压缩办文时效。

三是创新监控手段。发扬窗口办监督职能,督促各股室按要求,按时效完成办事任务。

二、三个突破

一是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和市场建设上有突破。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制、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要继续做好《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

二是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上有突破。尽快对乡镇国土所实行垂直管理,真正把乡镇国土所的人事、财务、业务、组织关系等统一由县局管理。并完成全县**个乡镇国土所合并成**个国土资源所的方案,按照“五个一”的要求逐步进行建设。

三是政务公开和办事窗口规范运行上有突破。要进一步完善以“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窗口办文,实现受理权、办理权、审批权三权分开,各种收费和证照办理必须由股室提出办理意见,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审批,做到了规范、透明、准确、高效。

三、三个加强

一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①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执法人员必须自觉加强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熟练掌握与本执法岗位相关的法律知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职责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严禁运用法律法规错误、程序不合法不到位的现象出现;②加强思想教育。我们窗口的工作主要是对外服务,我们应本着“立足本职、敬业爱岗、积极创业、文明服务“为宗旨,以“创社会服务文明新风、展青年工作时代精神、塑规划国地公仆形象”为目标,发扬“为经济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精神,高效服务。

二是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财务建设。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钱、票分开制度,和票据管理制度。针对乡镇乱收费现象,要加强教育,并联合减负办、纪检、监察等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依法依规从严查处。

三是进一步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1、加强法制宣传。继续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提高全民守法、珍惜国土资源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领导国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土地忧患意识、土地国策意识和土地法制意识。营造一种珍惜土地、尊重法律、追求法制的社会风尚,为土地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做好信访、督办工作。依照职责范围、权限切实解决群众反映问题,按照法律规定落实好各级各部门的督办的事件,积极主动排除因国土资源工作中影响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因素。

5.三个敬畏 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三个敬畏 学习心得体会

我认为要学习“三个敬畏”,首先要明白,何为敬畏。我们可以在字典上查到,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可见,敬畏是一个神圣的字眼,那么“三个敬畏”就是要我们神圣的面对市场、订单和制度。

我们强调敬畏市场,因为市场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敬畏市场。敬畏市场,就是要我们在市场面前放下自己的私欲,尽职尽责。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未来。我们强调敬畏订单,因为订单是企业的发展之道。对待订单一定是、也只能是严肃的,订单代表了客户,客户为天。我们需要为客户提供专业、完善、高质量的服务。

我们强调敬畏制度,因为制度是企业的长久之道,公道正派、力度与韧性兼具的良好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守住江山,开拓未来。如何优化制度本身也是作为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

6.学习三个一切心得体会 篇六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是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开展的又一主题活动,全区宣传文化系统把“三个一切”作为行动指南,用“三个一切”的要求激励工作,用“三个一切”标准检验成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追求,用实际行动践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是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党的血脉在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三个一切”群众路线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重要结合点,是倾听民生、掌握民意、维护民利的重要通道。只有坚决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才能使我们从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真正做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原则,将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将工作的中心放在群众身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形成工作与群众参与的互动格局。让群众及时了解广电工作动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心倾听群众呼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动员群众

来关注广电工作。一切活动都要以群众为基础,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的将活动办到基层,让群众得到实惠。“一切服务群众”就是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电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就会获得更大的支持和理解,就能在普通的工作实践中实现无愧于时代的价值

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工作作风转变了,我们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虑,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转变工作作风,只有在为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中,才能得到体现;只有在深入到基层中,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呼声中,才能得到落实。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不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脑中,把群众冷暖记在心上,更要把人民的要求落实在行动上,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要我们深入贯彻“三个一切”群众路线,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能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贯彻“三个一切”,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最根本的位置,始终以“三个一切”指导

7.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篇七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

所谓学习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和一般模式的教育, 更不是一种学习形式和什么“运动”, 学习型组织绝对不是仅仅充斥着教室和形形色色的培训项目。学习型组织的内涵主要包括:

学习型组织是社会发展层次上更高级的组织形态, 是21世纪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学习型组织是更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组织模式;学习型组织是与体制创新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创新是学习型组织发展的灵魂, 适应变革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和基本任务, 体制创新必然推动组织持续的变革。

学习型组织作为社会发展层次上的高级的组织形态, 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适应社会前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大解放;二是适应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组织管理创新;三是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竞争和环境变化而进行的持续变革。

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高度柔性化、扁平化的, 拥有激励学习和创新的机制和多元化、开放式的人才成功机制, 具有多种学习载体, 学习行为实现了终身化、互动化和组织化, 能够发挥员工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先导群体的作用。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提出, 学习的速度如果小于变化的速度无疑等于死亡。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可抗拒的世界性潮流。在这个潮流中, 你走在了前面, 就会主动, 就有竞争力, 否则就被动, 甚至死亡。

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理论, 就是把工作本身由一种负担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大家共同创造我们的愿景。什么叫愿景呢?愿景就是一幅图像, 它让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学习型组织应该是使每个人在这里发现自己的本质, 找到一生奋斗的目标。学习型组织高度关注员工对工作的价值体验, 使每一个员工感受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生命的价值和乐趣。学习型组织的理论, 实际是独辟了一条溪径, 是一条活出生命意义、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的链条。

知识整合能力是学习型组织的天然动力。组织资源整合的核心是知识整合, 这种知识整合的能力, 一是依附组织杰出的人才, 二是必须有组织的知识记忆和储备, 否则的话, 组织操作事物必然会冒很大的风险。

学习型组织强调生命原则和社会原则, 强调社会和谐发展。传统型企业强调利润最大化、市场最大化原则。追求盈利和经济效益, 对企业来讲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如果盈利行为破坏生态和环境, 但从学习型组织的生命原则和社会原则的角度来讲是不行的。企业生存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企业生存有两个环境:一个是企业、供应商和用户构成的系统环境, 他们是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另一个个是自然生态环境, 它是人类共生的土壤。对学习型组织来讲, 企业的产品尽管可以创造利润, 但如果对社会无益, 企业的存在便毫无价值, 如果企业的产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企业的存在就充满意义。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实现三个转变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告诉我们,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脱胎换骨发过程, 是一个组织的精神和文化脱胎换骨的改造, 是一场学习革命和思想革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化生存。在社会进步的进程中, 社会对人的教化非常复杂, 主要表现在不可预见性增加, 人的基本社会化过程缩短, 再社会化过程急剧加快。如果没有学习上的改造, 将有一部分人不适应再社会化过程, 会变成社会上的边缘化群体, 他在社会上的生存就显得可有可无。因此, 创建学习型组织, 我们必须树立学习化生存的基本理念。

学习型组织强调系统思考, 其组织的文化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环境, 而开放式的系统环境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杠杆的支点。创建学习型组织特别强调团队学习, 要求组织有非常顺畅的沟通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一个最重要的思想, 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所有成员都是创造知识的源泉。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组织里创造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道路, 其它人创造出的道路, 大家都可以分享, 不用去找权威, 权威就在我们心里。因此, 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1. 从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

管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协同论, 是由德国学者哈克提出的, 他把世界上的组织分成两类, 一类是他组织, 一类是自组织。受外界指令干预, 才能实现变化的组织, 即他组织。不受外界指令就能自行创新、自适应、自复制、自演化, 自主地从无序到有序的组织, 即自组织。有效的组织机构, 目的是确保组织战略的贯彻执行。传统的权力型组织是他组织, 它是以权力为特征的多层次的金字塔机构, 强调以森严的等级为基础, 习惯于靠上司的指令。一层控制一层地进行管理。学习型组织是自组织, 它是以团对行为为特征的扁平化机构, 强调自主创新, 依靠组织共同的愿景, 自主管理, 依靠组织学习、交流、互动, 实现自我超越。为什么金字塔机构要向扁平化机构转变, 主要是因为信息量太大, 如果层层往下传达, 必然导致信息过滤, 造成沟通上的困难。无效的组织机构, 结果只有一个, 那就是无谓的扯皮!

学习型组织建立的共同愿景, 是把员工发展与企业战略、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 让员工在工作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在组织中, 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构成有机的统一体, 又在整个文化生态中起着核心作用。企业的愿景居于精神文化的顶端, 她与企业的使命、目标、价值观构成企业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在一个企业里, 如果只讲企业的战略、企业的愿景, 那只是老板的愿景, 不是员工的愿景。所以在企业里建立学习型文化, 要使企业的愿景在每一个员工的心里, 不断把员工个人的愿景和企业的愿景融合起来, 这个激励层面是最能拉动创造力的, 它不仅是执行力的问题, 更是创造力的问题。在学习型组织中, 执行力和创造力不是矛盾的关系, 而是递进的关系。管理学中有个重要的理论, 就是管理无定式, 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100年来, 世界上出现了35种管理理论, 包括流程再造、六西格玛管理等等。一个组织为什么非要听别人的呢?只要什么事情对你有所触动, 你就会热爱它, 你热爱它, 就会有兴趣、有激情, 你就会研究它, 这就叫执着, 执着产生生产力, 你把它说“圆”了, 你就自成一派。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管理”。学习型组织的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 强调了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认为,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治人, 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一个组织的领导似乎无为, 恰恰这个组织无所不为。是说没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这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禅”中提倡的无为而治。

创建学习型组织, 必定是对学习型文化的高度尊崇,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 就是培育和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的过程, 通过逐步实现企业文化的转型, 最终达到文化管理的境界。从管理学的角度讲, 经验管理以事物为本, 科学管理以制度为本, 文化管理则以人为本。一个组织管理的核心, 就是处理好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关系。

2. 从告诉型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

美国学者拉汉斯把世界上的组织分成告诉型组织和学习型组织。告诉型组织即一切等管理者告诉, 一切听管理者指挥。员工是极其遵守规则的, 管理者与员工是单向的服从关系。“因为你没有布置, 所以我没有责任”, 在一个组织中, 如果员工都没有责任, 这个组织怎么会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在学习型组织中, 强调个人成长, 强调员工改变组织。员工是极其有责任的, 管理者与员工是双向互动关系。员工通过“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 自己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学习是人的生存手段, 也是一个组织的生存手段, 组织只有永远保持学习的动力, 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全面增强体质”。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1983年就大胆预言:“我们已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 要预防“神经中枢的钝化”, 惟有学习。壳牌石油公司总裁德格曾经说过:“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也许是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

21世纪的人才, 非常重要的素质, 就是要看他有没有创新的本领。学习能力是一个组织人力资本增值的最高形式, 最好的人才, 如果没有持续的学习, 人力资本会不断贬值, 组织的价值也会随着人力资本的不断贬值而贬值。因此, 一个组织要经营好其价值, 除品牌之外, 最根本的是培育它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在这个快乐的过程中应不断得到需要的营养。一个人的能力和成长方式与他获得的知识密切相关。学习、成长、快乐是我们的权力, 我们不能糊里糊涂地把它放弃了。21世纪最大的变革就是学习革命。如果我们不学习, 根本就无法理解这场革命, 更谈不去适应这场革命。

3. 从方法变革向思想变革转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推动世界进步的主要作用是思想。观念对于人们的行动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人自觉或不自觉, 其行动都会受到观念的制约。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是要从方法变革向思想变革转变。全球推行流程再造的企业, 成功的只有30%, 全球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 成功的只有50%, 美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 成功的也只有1/3, 这说明制度、机制的变革一定要向思想、观念变革转变, 只有从思想上彻底转变,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创建学习型组织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组织是否有一个创新文化, 是否有一个创新链, 是否有不断的市场发现和创新的亮点。在学习型组织中, 还必须建立一种选择机制, 是组织能从各种创新观点在、知识和方法中, 挑选出最好的, 为组织所用, 而且能够自我淘汰。能把各种事物中最优秀的成分筛选出来, 满足外界环境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组织永葆生机和青春的源泉。知识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 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知识创新, 领先一天都是优势。学习型组织强调知识的管理和知识的创新, 创新包括:建立多元化、开放式的学习和人才成功机制、组织机构调整、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创新、重建信息管理系统, 等等。

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要把组织变成一个具有生命的、协作统一的有机体, 就必须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因此, 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摆到战略和战略支持的高度, 作为组织的核心战略来规划。在组织内部, 学习、创新、变革是三种最重要的能力, 其中最核心、最根本、最持久的能力是学习。因为学习能力决定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决定着变革能力。

三、结束语

1972年, 联合国提出向学习型社会迈进的口号, 30年后的2002年, 中国共产党把它写进了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至今已过去十年的时间, 建设学习型组织正在全国蓬勃发展。从促进企业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建立学习型组织, 有利于促进企业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从而促进企业协调和谐发展。

但是在“学习型”已经成为一个时髦名词的时候, 诸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研究所、学习型军营、学习型干部、学习型员工等等名词被广泛应用以后, 学习型组织就存在着庸俗化的危险。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有始无终的工作。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是过程中, 要树立以下五种观念:一是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观念;二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观念;三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念;四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的观念;五是知识创新的观念。

8.学习《决定》要狠下三个功夫 篇八

认识意义:在统一思想上狠下功夫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每次三中全会都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党的历史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这次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历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它的重大意义在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不断显露,改革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认识观念不断深化,从根本上扫除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任务,历史地摆到了我们党的面前。为完成这一极其重大的历史任务,全会提出了“五统筹”的方针,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提出了“五坚持”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这“五统筹”、“五坚持”,是在25年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科学认识,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因而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其重大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它表明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已大为深化,实现了在所有制结构和产权制度上的突破与创新。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等一系列深得要领、抓住了根本的重要论断和改革方略,具有很强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由此,全会通过的这个新的决定为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充分发挥作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旧体制的根本革除和新体制的完善有了现实的可能。

全会在发扬党内民主上开创了新篇,在承上启下、与时俱进方面开创了新篇,在突破难点、调整改革与发展思路上开创了新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成的任务、取得的成果,与十六大以来的实践一样充分地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卓越地履行着职责,杰出地执行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对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的信任、中央政治局工作的完全拥护上来,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抓住重点:在领会精神实质上狠下功夫

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推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要求,实现了市场经济理论的新突破。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要着重领会这些新的理论观点的科学内涵,认真把握精神实质,把学习的过程变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过程。

要着重学习领会全会《决定》提出的“五统筹”市场化改革的新要求,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确立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改革思维。要着重领会“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新观点,突破把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定位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传统认识,充分认识通过发展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生命力,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要认真理解“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认识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他其行业和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要明确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拥护《决定》提出的产权制度改革的新论断。要理解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四个基本特征、四个“有利于”的重要意义和一个“内在要求”、一个“重要基础”的关键作用,领会好保护各类产权的新的政策要求。要充分认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维护好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所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决定》强调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强调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维护职工合法利益,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主题是体制创新,它涵盖了改革的各个范畴,包含了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决定》阐述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新观点,既坚持了党的十四大以来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在实践基础上集中全党智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认真学习贯彻好三中全会精神,对我们攀钢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学以致用:在结合实际上狠下功夫

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就是要向计划经济的核心部分发起攻坚战。未来的改革,将从深层次上触及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旧有的政府职能、二元的城乡分割体制。这四大板块的深化改革,将直接或间接地对攀钢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就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实际,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理清思路,解放思想,用新思想、新观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群众性活动结合起来,同落实攀钢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结合起来,同切实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同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结合起来,同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一定要联系攀钢的发展实际,重点从思想认识上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认真思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对市场形势和企业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充分认识未来的资源配置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改革观,认真思考如何贯彻“五个坚持”的原则和“五个统筹”的方针,把握好改革的方向,调动好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积极性,处理好各项工作、各种利益及其主客观条件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推进。

三是要围绕《决定》在所有制结构和产权制度上的理论创新,认真思考产权制度改革将会对市场竞争环境、市场运行规则、国有企业的发展条件、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经营环节、职工心理素质等所造成的影响,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加强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上来。

四是要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伟大工程中肩负的历史使命,认真思考如何从机制、制度、途径、方式方法上探索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四个协调”,把改革工作搞好,把今年全年的收口工作和明年的工作研究好,以改革和发展创新的成绩,为攀钢的未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9.学习“三个始终”心得体会 篇九

今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提出,全行业要努力做到“三个始终”即: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始终把为零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流通企业根本任务,始终把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作为烟草商业企业的基层组织,做到“三个始终”,首先就是要更加重视零售终端建设,帮助零售客户提高经营水平。以省、市局(公司)“至诚”服务品牌为指导,用脑、用心、用情对待零售客户,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稳定提升零售客户赢利水平。

一、树立营销队伍服务客户的意识

作为直接面对零售客户的服务窗口,客户经理是传达“至诚”服务品牌的重要渠道,因此客户经理就必须要做到心中有客户,认识到为客户服务的重要性,明确实现企业价值的诀窍在于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于服务,企业的未来发展依托于服务。在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营销理念中,要求客户经理改变原来定期拜访的单一营销模式,把主要精力投向预测市场、服务客户、培育品牌、搜集信息等一系列的工作当中来,一头挑着企业重托,一头情系客户信任,需全面了解辖区内的市场基础、客户经营状况、消费水平、销售环境及种类卷烟的市场动态。并能结合客户经营实际,有针对性进行具体分析,抓住问题的关键为客户提供有所帮助的新方法或新建议,使客户觉得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较丰富,的确在经营策略、营销技能、市场知识等方面比他们略高一筹,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或建议。

二、提高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

客户经理要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就必须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怎样去聆听、怎样及时提问,学会怎样赞美、如何去说服、如何面对抱怨和拒绝等等,通过加强客户心理研究,学会交流和沟通,使客我双方心理距离缩短。客户经理只有对自己的充满信心,对烟草行业充满信心,才能感染客户,影响客户,改变客户的态度,使客户对你产生依赖,进而牢牢地抓住客户。同时在面对客户时要善于换位思考,多从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较为准确而适度地掂量出所提意见或建议的份量,只有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工作细致深入,及时了解销售动态,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分析具体预见性,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市场发展趋势,适时为客户提供较有成交的参谋意见。

三、提高营销人员经营指导的能力

客户经营指导是客我沟通的载体和平台,体现着客户经理精细化、差异化的服务。然而在市场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月客户经理费时费力制作的卷烟零售客户经营指导,大多数客户连看也不看,客户为什么不看?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制作的经营指导,无论是城区、集镇、农村卷烟零售户,填写的内容基本都一样且月月内容相同,没有针对卷烟零售客户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经营能力不同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没有说到客户的心坎上,对零售客户经营能力的提升指导性不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何制作好月度卷烟零售客户经营指导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把握:

一是要熟悉了解客户,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对客户熟悉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根据客户的地理位置、门店大小、经营能力、面对的消费群体、卷烟品牌上柜等情况写出符合客户特征的月度评价和下月提升方向。不了解不熟悉客户,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样随便填写上几句无针对性的话了事,对客户及客户经理都起不到作用。

二是评价要简明到位。客户最关心的是卖烟带来的利益,评价要从客户月度销售单条均价和销量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评价,找出客户月销量、单条值上升(下降)的原因,让客户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让客户知道本月是什么牌子的增加或减少带来的盈利的增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客户合理订货,保持合理库存不断档、卷烟价格稳定,客户满意度、依赖度、品牌宣传推介意识不断增强。

10.学习三个干事心得体会 篇十

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建设团结干事的班子、培养激情干事的队伍、弘扬踏实干事的作风”,这“三个干事”,是省委对新形势下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离这一要求相去甚远,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组织纪律不严、工作效率不高。推进新青海建设,应严究“三种作为”,推动“三个干事”。

要严究哪三种作为呢?一是“不作为”。光吃“皇粮”不干实事,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有其位无其“为”。不是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是昏昏庸庸,碌碌无为地混日子。二是“慢作为”。胸无理想大志,不思进取创新,办事情“推、拖、拉”,没有一点时间和效率观念,总是“慢三拍”。三是“乱作为”。本事不大胆子大,执行政策断章取义,为民办事三心二意,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此“三种作为”不严究,就会扰乱正常的办事程序,败坏党风党纪和社会风气,扰乱科学发展的“章法”。

在严究这“三种作为”的同时,我们需要认真贯彻省委精神,着力推动“三个干事”。

着力建设团结干事的班子。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团结型、廉洁型、务实型、表率型”班子,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实现班子优化组合,提高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水平。

健全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鞭策作用,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的目标上,共谋事业发展。班子一把手要带头维护班子团结,充分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注意调动和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班子成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同维护建立在党性原则、民主集中制和同志友谊基础上的团结,带头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干事、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着力培养激情干事的队伍。在贯彻落实加快藏区发展、中央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全省各级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领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敢于自我加压,实行“白加黑”、“五加二”,培养和锻炼一支能战斗、能吃苦、能抗压的干部队伍。要进一步着力凝聚干事创业的团队力量,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在工作中发掘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岗位上重用人才。健全激励机制,优先使用、大力表彰实绩突出的干部,积极开展岗位创新,推进能级管理,调动和发挥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1.合作学习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篇十一

一、建设团结协作的学习小组

1.全班根据学习成绩、兴趣、家庭背景、性别、性格、科目差异等均衡的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设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记录员应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的学生担任。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2、明确小组课堂评分标准。课堂板演、回答问题时,分优等生、中等生、差生区别对待,差生在课堂板演做出正确解答奖该组3分,中等生完成奖该组2分, 优等生完成奖改组1分。板演出现的错误本组成员纠正从奖分中扣1分,被其它组学生纠正从奖分中扣2分给参与纠正学生所在组。课堂板演、回答问题一组始终是由同一名学生完成每次从奖的分中降1分

二、设计恰当的问题

1.教师设计的讨论题既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的难易应确定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层次。这样才具有挑战性,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以及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小组这一“学习共同体”的独创性、创造性。需要讨论的问题一般是教材上没有明确答案。设计的问题应有可深化性,需要讨论总结、概括或分析的。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将教材上的知识分析一遍才能得出结论。

比如中美建交是重点也是难点,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到孤立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②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③从美国与中国建交事件中,你对国家制定外交政策要遵循的原则有什么认识?

这三个问题相互关联,有助于推动学生思维的深化。

类似的还有辛亥革命究竟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新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等等。

2.设计的问题要容易形成共识。有些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问题的答案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这些问题如果放给学生去討论就没什么作用,学生可能讨论的很激烈,其实还是自己的观点,这时就不宜采取合作讨论法,而更适合使用谈话法。既照顾到各种观点又不会耽误时间。

3、设计的问题要有兴趣性。让学生身临其中,感悟历史。从每一节课最能打动学生情趣的一点入手,而不拘泥于形式。如1945年8月,美国该不该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根据学生意愿分为正反两组进行辩论。你作为当前联合国秘书长的话,如何解决中东问题?问题一提出来,学生的兴趣马上上来了。

另外,适度、巧妙、新颖、多样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入角色,主动地学习。从而把学生兴趣的思维带入课堂之中。

4.设计问题不宜过多。一定要控制问题的数量。与课本内容关系密切,可以深化的问题,我们留在课堂讨论。一节课能解决2—3个题目,就可以了。

三、展示的形式要多样化

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讲解知识的形式、课堂短剧的形式、手工制作的形式、辩论会的形式等等。

上一篇:暑假辅导班实践心得下一篇:收获作文400字_高中高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