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通用13篇)
1.中学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一
一、规范管理账目
建立规范的实验室器材明细账目, 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明细帐目由目录、账目内容、调拨单三部分组成。账目目录设置有总目录和分目录, 总目录依器材类别而置, 在相应的栏目内登记每类器材存放的器材室号及存放该类器材的相应柜架编号, 该类器材等级的起止页码。分目录依器材的种类而置, 要登记清楚某器材的在账目内容中的具体页码和具体的存放柜架编号, 同时在分目录中要预留登记增补器材的位置, 以便登记增补的器材。账目内容是器材明细账目的核心内容, 在账目内容的每一页都要详细记录器材的来源、价格、数量、完好情况, 帐眉位置填写的页码、柜架号要与目录内容及实物相符。调拨单是明细账目的存根, 是实验室财产核算及交接的依据, 管理员要按进货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好专柜存放, 以便随时查阅。每学年末对各种器材进行一次清点, 列出报废、报损的清单, 经领导审核后销账, 做到账目清楚, 账物相符, 账账相等。
二、合理布局、分类存放、妥善保存
化学实验室的器材分为仪器、试剂、直观教具 (模型、挂图、电化教具等) 、观察工具四大类。存放时, 分室按类别专柜存放, 柜架号与明细账目的登录要一一对应。
仪器的存放
仪器与药品要分柜存放, 仪器存放时要依仪器的用途、规格分柜存放, 做好通电、防尘, 防潮, 防锈、防腐蚀、防震工作;化学试剂瓶标签清楚、完整;实验结束应对使用过的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 定期保养教学仪器设备、及时维修。此外仪器的存放要便于随时取用。
药品的存放
药品存放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酸碱分开存放。2、固体试剂与液体试剂分开存放。3、原装试剂与配制试剂分开存放。4、腐蚀性试剂与剧毒试剂分柜存放, 陈放剧毒性试剂的柜架上要贴好警示标记, 同时要加锁管理, 以防不测。5、易潮解变质的试剂要密封保存。此外, 药品存放室要装好通风换气装置, 定期进行通风换气。
直观教具 (模型、标本、挂图、电化教具等) 的存放
直观教具 (模型、标本、挂图、电化教具等) 存放在标本室内, 特别注意的是:各类标本都要贴好分类鉴定标签, 标签上填写内容均用碳素笔填写, 并粘贴牢固, 珍贵标本的原始鉴定标签要妥善保管, 不要损伤和丢失。模型、挂图、电化教具存放时依教材编排次序分柜存放并贴好标签。便于教学是随时取用, 同时要注意挂图和纸制模型的防腐防蛀工作。
观察工具的存放
观察工具一般陈放在防震、防尘、防腐的柜架中, 陈放时要依装放箱上的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放置。适时对工具进行检修和维护, 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的效果。与观察工具配套使用的玻片、瓶盖、瓶塞等则可陈放在其上层柜架, 放置时以观察内容为据分类存放。
三、完善、规范器材的使用登记制度
完善规范的实验器材使用制度是防止实验是财产流失和保障试验正常开设的前提, 完善规范的实验器材使用制度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器材的使用登记制度和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的使用登记制度。
教师演示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 由任课教师在试验前一周填写实验通知单, 通知单应填清楚实验的日期、器材名称、规格数量、试剂名称、试剂浓度, 领用者姓名等, 实验管理人员依实验通知单及时准备好实验。实验时, 任课教师依通知单点清器材, 实验后及时送交实验室, 管理人员依通知单清点归架, 如有破损, 由任课教师填写器材报销单, 要注明器材的数量、规格, 破损原因, 交管理人员备案, 定期由主管实验室的校领导以器材赔偿制度为准审定批注报销意见, 管理人员依此报销后。将报销单分类整理装订存放。
学生分组实验所用的器材, 在新学年开始后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验室设备、器材情况编制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进度计划, 以班为单位将学生分组并将分组名单交实验室, 便于实验筹备、管理和开展实验。学生实验所用的器材由任课教师以实验通知单的形式通知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以此为依据精心做准备。实验后任课教师协助管理人员依实验通知单检查清交器材, 做好学生实验记录, 缺损、遗失的器材由实验学生填写破损仪器报销单, 实验教师根据实验室器材缺损赔偿制度和学生的实际操作, 在报销单上填注报销意见, 实验管理人员以此进行报销并回收破损器材。
管理人员每学期要对实验所需材料进行清查核对, 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上报紧缺仪器药品的数量规格、器材的损耗情况, 以便学校统筹安排, 做好教学服务工作。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 实验室赋予了它新的活力, 那就是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提供创新和实践的平台, 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满足学生的实验探究需求。管理人员要定期开放实验室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实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
四、建立器材缺损赔偿制度
建立器材缺损赔偿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实验操作, 节约实验材料, 最大限度的开发实验室资源, 高效有序的服务于实验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器材缺损赔偿制度的制定要依据上述目的, 由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共同编写, 并报请学校主管部门讨论、修改、审定、备案, 然后在任课教师的配合下由管理人员负责实施。缺损器材的赔偿申报程序一般是:填写报销单→任课教师批注报销意见→实施赔偿→登记做帐→总结上报。
此外, 管理人员还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 定期检修实验室的水、电、暖、通风换气、消防设备等, 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
2.中学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实验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基础,但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是很困难的,实验室条件、班容量、教学进度要求、实验安全、教师自身的实验水平和精力等都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实行新课标教学以来,我在实验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对如何做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教师要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独立探究
新教材上的化学实验旨在让学生体验、理解与运用科学方法。化学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指导学生设计并实践完成实验,而不是示范。实验过程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并为其独立实验创造条件,不要怕浪费时间,要确保从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现象(数据)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处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一完整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适当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方案引发讨论或提出改进方向,观察学生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规范操并注意实验安全,最后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论、完成实验反思,使实验探究完整而深入。在化学教学中,如果能坚持按此模式完成一定量的重点实验,必然能使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增进实验兴趣和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二、教师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新课标化学教学中实验增多,而且探究实验比例增大,因此准备实验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显著增加。中学化学教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首先,要做好探究实验方案的开发和预设工作。探究实验具有开放性,学生的学科认识水平、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设计出的实验方案自然也就千差万别。对于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方案,在课堂上短时间内进行甑别和评价难免有所偏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要在实验教学前收集整理足够多的资料,尽可能的从不同角度考虑可行方案,还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由于个人的思维局限和时间关系,这项工作最好由备课组甚至是教研组来完成。通过经验交流、集思广益,必然能事倍功半。
其次,要做好仪器试剂的准备和实验预试工作。做探究实验,一般安排二到四名学生为一组,需要准备很多组仪器试剂。配制化学试剂、摆放试剂和仪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凭一名实验员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化学教师要协同实验员完成此项工作,确保实验及时开展。此外,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要对实验进行预试,检验仪器试剂是否完备、所配试剂是否符合要求,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产生原因要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成功完成实验。预想的实验方案有很多,实验预试工作量极大,所以同样需要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大家分工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三、教师要解决好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明确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为:增强实验意识,使学生重视并善于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使其能够正确的选择仪器和试剂、较规范的独立完成实验;使其能够全面而客观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能对有实验获得的事实、数据等进行分析加工,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推理;最终达到提高化学学科素养的目的。当然,在进行具体实验教学时,培养目标要有侧重点。例如,验证性实验要突出培养规范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探究性试验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实验相关技能的培养
技能也是学生获得学科能力的基础。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如选择仪器试剂的技能、设计装置流程的技能、实验操作技能、处理数据技能、书写实验报告的技能等。力求使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达到熟练的水平。
3、妥善处理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人数多,教师首尾难顾。新课标化学教学中有大量的探究实验,学生人数多、所设计的方案也有所不同,教师很难顾全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如果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学生很可能就达不到实验目的甚至得出错误结论。因此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设计方案,然后分析对比,从中选出几个典型的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后再对比实验效果,讨论哪种方案更好。
(2)注意课堂秩序和实验安全。进入实验室,学生会好奇的翻动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试剂;开始试验后,小组之间可能互借试剂;学生会好奇的关注别的组的实验现象,随时展开讨论……这些都会造成实验课纪律混乱,教学效率低。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按要求操作,而是因好奇而乱加试剂或加入过量试剂,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对此,首先进入实验室之前要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对违反制度的学生不能姑息,要进行说服教育甚至严厉的批评,从初始年级就养成好习惯。其次,要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教师要预想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一旦有事故发生,教师要冷静及时的处理。
(3)关注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化学反应受很多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是很难控制的,由于温度、浓度、药品变质等影响,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实验现象。所以我们要提前收集资料、完成实验预试,在课堂上给学生作出合理解释。若是碰到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可让学生如实记录,引导学生课后去查资料探究,教师课后再研究解决方案,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杨锦凤,“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J]《数理化学习》,2010年04期
3.中学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三
20xx年12月,我申报了《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市级微型课题,课题立项后,积极开展了课题实验,确定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方法。并制定了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1.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二)探索实施阶段
1.确定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并进行公开课等课堂教学观摩;
2.逐步形成新课标理念下的 实验教学模式,并开展实验教学的汇报课、示范课等教学观摩活动,;
3.做好实验过程中过程性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4.总结经验,撰写课题论文,形成阶段性成果;
5.分析问题,调整方案,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三)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成果提交鉴定、验收、结题;
现就该课题实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方案详实,计划具体,确保了课题有序实施
课题确定后,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宏观方面勾画出了实施框架。课题立项后,快速进入了行动研究阶段,每月均制定了具体的研究实验计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这样,确保了课题研究有序高效推进。
二、行动研究内容丰富,扎实有效。
自二月起,该课题深入扎实地投入到了行动研究阶段。三个月来,共计上了多次研讨课,开展了三次听评课活动,在听评课活动中,邀请了学校领导及同学科教师参与,旨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互促进;召开了多次月工作总结会,总结会上我深入详细地交流了自己的月工作计划、月工作总结、课题试验反思等系列的课题研究试验资料内容;同时也听取了领导和众多教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实验方案得到了不断补充修订,实现了实验方案科学、合理;进行了多次课题反思活动,通过反思,查找出了学案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了教学方法,确保了课题研究验顺利实施。开展了一次论文交流活动,通过论文交流便于形成经验总结,利于课题成果推广使用。
三、取得成果
1.学生成果: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得到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弄清楚了实验时应该看什么,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做,更要注意探究的过程,养成了实验探究的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是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
2.教师成果:把研究过程中的.心得形成论文,叙事,随笔,设计,课 件等进行展示。通过本微课题的研究,教师更加明确了加强实验教学是突出化学学科特点、保证完成化学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这关系到实验的真正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对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体验等方面进行教育的良好机会,为了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
四、资料完整
课题实施以来,课题试验教师一直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进行分类保管,形成一套完整的课题研究实验资料,为课题的结题做好了准备。
4.中学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四
2013年初中毕业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
工作安排
根据商教发[2013] 号文件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将2013年试马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工作安排如下:
一、考核领导机构
主考:
副主考:李禄福
成员:陶建民 张爱国贺学政
二、实验操作考核组
为保证本次实验操作考核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学校将成立考务组、监考组、协考组、成绩统计组、引考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供应组共八个小组。
1、考务组:
组长:李先祥
成员:朱艳丽(播音)黄玉飞刘卫明吴先斌章群
职责:负责考生的编组、安排每组考核科目及时间,宣传考核操作规则及程序,组织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开好考生培训会;悬挂考点横幅,设立考核监督公示牌;负责考试期间的信号传递。
3、监考组:(物理);(化学);(生物)。
职责:维护考场秩序,按评分标准对考生操作同步评分,并做好相关考核记录(第一人负责1—8号,第二人负责9—16号,第三人负责17—24号)。
3、协考组:
组长:陶建民
物理试场:李兰(负责)李钰何雪琴
化学试场:张晓岗(负责)吕正锋罗文虎
生物试场:董根平(负责)贺文玲江萍
职责:提前按考试要求,负责考试期间仪器及药品的准备供应工作,做好考核时的仪器整理工作。保证实验考核顺利进行,每试场设24个实验台(分4列6行),每个实验台1名考生,每试场安排3个实验。
4、成绩统计组:
组长:
统计监督:江学锋 章群
职责:负责试场登分记录并汇总张榜公布成绩。
5、安全保卫组:
组长:张爱国 1
成员:何宏建吴小乐
职责:负责施考期间的校园安全,保持校园的安静。
6、医疗救护组:
地段医院医生一名
7、引考组:
组长:江学锋
成员:章健叶 丽张金莲
职责:按照每组(24人)的具体考核科目及时间,1名引考教师提前10分钟点名,用准考证核对学生,学生要带相关文具;另一名引考教师组织考生抽签,确定题号及座位号(首科考核中抽一次确定三场的题号及座位号)考生在引考教师的引导下提前2分钟进入试场指定位置。
8、后勤供应组:
组长:汪仁华
成员:田祥彦常志保
职责:负责外来教师的住宿安排,考试期间的物品、茶水供应及师生伙食。
三、记分与命题
根据考核试题难易程度,物理、化学、生物每科选一题编为一组试题,第一组试题考核座位号为1至8的考生,第二组试题考核座位号为9至16的考生,第三组试题座位号为17至24的考生。三科实验操作考核按100分计分,然后再转化为等级制,按学生总数的20%确定为A等,按60%确定为B等,0-3%确定为D等,其余为C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病或身体残疾不能参加考核的考生,须持中心医院以上证明,并经校长、班主任签字后方可免考,以C等确定考核等级,除上述情况外不参加考核者,实验操作考核成绩以D计。
试题编组如下:
第一组:
物理: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的密度。
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检验。
生物:比较不同水果或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第二组:
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化学:碱的化学性质。
生物:观察叶的下表皮结构。
第三组:
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化学:粗盐的提纯。
生物:观察种子的结构。2
四、考核进度
实验操作考核报名与中考报名同时进行,考生使用统一中考报名号。考核时间安排在2012年5月14-18日进行。
五、试场要求
学校将设置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独立实验操作考核试场,试场设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内,每试场摆放24个实验台(分4列6行),每个实验台1名考生,每试场安排3个实验,每相邻两行做同一实验。试场内要求清洁卫生、通风、采光良好,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实验台登应能满足实验操作需求。学校的仪器设备应质量可靠,计量准确,无安全隐患,实验药品数量充足,要有一定数量的备用仪器,保证实验操作考核正常进行。协考组应在考核前一天对所需仪器进行校验。
六、考核程序
1、编组:由考务人员按考号分学校每24人一组,确定组号,并安排好每组的具体考核科目及时间。每科一个实验限时15分钟,每组实验之间间隔5分钟,每3组之间间隔10分钟。(考务组负责)
2、整理:试场工作人员在开考前30分钟进入实验室内,整理好实验器材,并在每组实验结束后做好整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试场仪器供应组负责)
3、点名:开考前10分钟,引考员带考生持准考证、试题及评分标准和考核评分卡前往相应试场外等候,准备参加考核,并如实填写缺席考生登记表,交主考、副主考审查。
4、填写:考生填写评分表有关内容。
6、开考: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后,协考员离开试场,考生开始操作,监考教师按100分制﹙可保留一位小数﹚同步评分,并做好考核记录。
7、考核终了前3分钟,主监考提醒考生,在考核结束前整理好实验器材,否则按规定扣分。
8、下考: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考生立即停止操作,放置好仪器、试卷等,持座位号签、准考证、试题和评分标准及考核评分卡有序退出考场,并在引考员带领下参加下一场考试,试场交换顺序按物理、化学、生物正向循环。监考教师将填写好的考核评分卡交主监考审查保存。协考员整理试场实验器材和药品,准备下一场考试。
七、注意事项
1、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是中考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类工作人员和所有考生都必须遵守中考的相关工作规定和纪律要求,对违纪人员严格按中考相关规定处理。
2、在实验操作考核期间考点学校要在醒目位置统一悬挂“商南县2012年初中毕业生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试马考点”的横幅,并设置考核监督公示牌,公示内容:主考、副主考、监考教师姓名;考核科目、时间和试场3的具体安排;监督举报电话等。
3、理化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务于考试前一天准备好考试所需的一切物品。
4、每科开考前10分钟,有序地把考生送到对应试场外等候引考教师点名核对,以便按时进入试场。
5、九年级班主任通知报考考生按时参加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6、理化生操作考核期间要加强安全管理,教导处要加强安全教育,班主任是本班学生安全的直接责任人,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刻关注每一名考生,确保顺利施考。
4
5.中学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五
一、中学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前预习不充分
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课程,对中学生来说充满了新奇感,因而,在初始阶段,中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实验课程中。但若细心关注学生的动向,不难发现,许多中学生都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去上课的,对于预习报告可能写得很详细,但多数都对着教科书照搬照抄下来,或者把书上的关键之处精炼总结出来。
2.实验过程中纪律和习惯差
学生在实验中,不按照实验要求,擅自利用化学剂调配或制造化学反应;即使按规定做实验,也只是边看书边操作,不会观察反应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深入到学生中,导致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或听音乐等;实验过程中,聊天或趴着休息等;实验台上乱七八糟,物品摆放杂乱无章;将易发生反应的化学药品不小心混在一起等,都是中学化学实验课上较为常见的现象。
3.实验结束后不会处理实验结果
不能准确记录测量仪器测量出来的精确度;数据列表不清楚或不列表、列表无表头;处理数据时,不能反映测量的精确度;对实验结果不认真处理,要么干脆不写实验结果讨论,要么抄袭其他学生的.结论或者潦草写上几句实验注意事项等,使实验变得毫无意义。
由此可见,化学实验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形式教育。因此,帮助中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迫在眉睫。
二、培养中学生的化学实验习惯
1.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实验
在中学化学实验课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性,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实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用来衡量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否对中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标尺。教师应该对每一个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各方面都严格要求,一旦发现失误,应立即予以指正。将严谨治学与科学教学的方法应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基础实验的重视度,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以及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培养。化学实验有特定的目的和相对的理论依据,只有通过课前预习和对教材的认真钻研,才有利于真正掌握实验的要领与真谛。反之,只机械地依葫芦画瓢、“照方抓药”,不注重实验结果,无法达到实验效果。因此,学生课前预习,并填写预习报告很有必要。
3.引导学生养成的良好实验操作习惯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与动手能力。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为以后化学教学工作做好了铺垫,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充分预习、树立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克服失败恐惧心理、排除学生动手心理障碍,还要培养学生大胆思维、鼓舞学生勇敢探索,提高学生锐意进取等意识。化学实验基础操作内容多而复杂,有些药品的危险性大。因此,教师应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严格指导学生操作,并要规范、正确、整齐和稳妥地安装实验仪器。此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胆动手的同时也需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马虎,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更正。因为有些实验本身就与爆炸或燃烧有关,为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实验室需注意桌面整洁,待仪器和药品用完后,应摆放有序,废弃物不要乱丢乱放等。
4.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中学化学实验课的考试不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也是学生的一种复习与巩固,使其通过考试进行系统复习,从而加深印象。考核可同时采用笔试和实验操作两种方式。笔试主要对理论基础的了解程度进行测试,实验操作即让学生随机抽取已做过的实验进行考核,使其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其操作准确性、熟练程度以及装置质量进行评分。
综上所述,在中学化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学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培养专业性优秀的化学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6.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篇六
一、重视探究实验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是被动地参与, 新课程目标将“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列为“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基础。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 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 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实验。在探究性实验课中, 教师先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 学生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探究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 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能用于实验探究的问题可能来自学生的学习过程, 也可能来自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 但更多地应该来自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的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形成简单初级的认识, 从而揭示矛盾, 启发思维, 进行推理和思考。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增强学生实验意识
学校应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不仅局限于应试考试, 而应该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科研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从最基本的试验准备意识到规范操作意识, 让学生能自觉地在每个实验前, 预习实验过程, 理解实验原理, 明白实验操作过程, 规范操作步骤,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实验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些实验操作, 而是在熟悉这些操作和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突破教材的框框, 大胆设想, 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
在学生意识形成后, 教师可设计出一些知识迁移应用创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并提出一定的探索方案, 通过这类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 才能用心思考化学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所特有的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强烈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 在老师做完演示实验后, 一方面可沿着试验步骤就实验中的问题对学生层层提问, 激发他们的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看完后重新做一遍, 既能加深学生印象, 提高操作能力, 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 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 等等。
四、重视实验设计, 开展探索性实验
我们应该把实验的关注重点从结果转移到实验设计过程上, 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过程的设计、思考。探索性实验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我们可利用其独特的激趣、探究和创新功能, 组织学习兴趣小组, 设计探索性实验题, 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积极探索试验设计过程。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 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 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 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 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无论方案好坏, 都对学生进行适当表扬和奖励, 鼓励学生积极设计, 主动思考, 不过分重视实验结果。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学阶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时期, 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模式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 在中学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较多, 而缺乏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内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素材, 鼓励学生对这类实验大胆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 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 实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能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思维的支撑, 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显示出来。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探究活动中, 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 而且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 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 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优点, 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 发展交往能力。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 而不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
7.浅谈中学化学实验与绿色化学 篇七
【关键词】化学实验;绿色化;环保教育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方向和议题。
一、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意义
中学化学实验所使用的药品,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类:酸、碱、盐(包括重金属盐)、有机物等几大类。不少物质是对环境、生物都是有毒有害的。如果这些药品使用后不加处理就排入环境是非常有害的。
1.中学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有毒有害药品总量较大。虽然每一次化学实验所使用的药品不多,然而众多的实验,众多的学生,众多的学校在较长时间内所使用的药品量是很惊人的。实验所产生的废物排放量同样不可小视。早在10年前就有专家提出要重视实验室的污染问题。
2.化学实验后的废弃药品如果不加处理而排入环境将十分有害。虽然这种污染没有某些化工企业那么严重,但如果直接将化学实验后的废弃药品如果不加处理而排入环境,这会给学校在树立学生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培养环保自觉性等方面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不仅要重视环境教育宣传,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作实验的活动中学会一些简单治理污染的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他们关爱环境的道德情感。
二、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一些方法探索
1.在化学实验中养成师生回收实验废弃物的好习惯。无论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化学实验都必须作好回收实验废弃物的工作。教师在课堂做演示实验时要随时准备好回收实验废弃物的容器,这样的引导是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关键。学生做分组实验时,准备不同的废物回收容器回收作实验时所产生的废弃化学药品。教师要积极引导,宣传教育,并加以督促检查。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在实验中养成回收废弃物的习惯。
2.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废弃物直接排入环境是有害的。观察实验后收集的废弃物的颜色,感受其气味,测定其PH值。再与正常水体进行比较,或做生物在实验废物中存活实验。如我们做完酸、碱、盐实验后的实验回收液中放入小鱼只存活了十多分钟。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与数据感受到直接将化学药品排入环境的危害。
3.环境污染的治理最重要的是从源头控制废物的产生与排放。首先就要减少药品的用量。比如将液体药品的浓度在不影响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一些。其次使用小型号的化学实验仪器对减少实验废弃物的排放量同样十分重要。使用小型号的实验仪器帮助学生纠正这一贪多的毛病很有效果。
4.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师生共同对实验后的废弃物加以处理。这是培养学生环境行为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对实验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中我们有这样一些做法。
(1)回收利用。在初中,做完KClO3与MnO2经加热制取O2的化学实验后,我们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对实验后的废弃物进行分离处理。不仅有得到MnO2,同时还得到KCl。还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废物其实也是资源。虽然回收的药品不是很多,但环境教育方面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2)利用一段时间里所使用的药品的自身性质相互反应,达到初步处理的目的。如酸液与碱液之间发生中和,药品自身的沉降、稀释、暴光、氧化还原。利用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达到初步处理的目的。
(3)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条件处理实验废弃物。实验中回收的废酸用于冲洗厕所,用学校食堂所产生的鸡蛋壳处理废酸,使用锅炉产生的炭渣吸附有色有毒物质等。这些简单的措施在学校环境教育中产生过很好的影响。当然受条件与技术方面的限制我们采取的处理实验废弃物的措施还是很简单的。
5.改进某些排放有毒物质的实验,使某些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甚至是有益的物质。也可以将某些易产生有害物质的实验换成无害物质产生的实验。我们现在使用的新版初中化学教材(九年级)中制氧气实验,反应原料已由H2O2取代了KClO3,克服了KClO3分解有少量Cl2产生的缺点,这是绿色化设计得以应用的良好体现。
6.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实验原理、装置、流程、实验过程进行仿真,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的效果让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做实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实验方法,而且使那些毒性大、危险性大、试剂昂贵的实验变成了绿色化的实验,自始至终,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三、化学实验绿色化探索的体会
创设生动活泼的现实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这是环境教育的最好方式。探索化学实验绿色化正是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化学实验教学正好将化学学习与环保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所做的化学实验多是环保的实验,绿色的实验。这是学习环境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绿色化学要求与环境教育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实施环境教育时,必须围绕绿色化学观点进行。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向学生阐明绿色化学的观点、要求,使他们树立起防治污染、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结合绿色化学要求,教给学生防治污染的重要方法——减量、减废、回收、再生和拒用等。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同时又是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学化学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环保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被提高到十分重要的高度。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一项具体行动。在素质教育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既是传播绿色化学观点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将来的责任感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环境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2]刘怀乐.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7年
[3]张月梅,何晓燕.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方法论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5):31
[4]王学松,丁菲.中学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化学教育.1999,(11):8
[5]王家圣.绿色化学实验的设计.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77
8.新城中学化学实验室常规管理制度 篇八
一、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1.仪器室内保持整洁,严禁在仪器室内抽烟、用食、会客。
2.仪器室所有的财物应分门别类建立《教学仪器设备登记卡》和《低值易耗品帐》。
3.仪器要进行分类、编号,贴上标签,并上橱入柜,以标签定位,陈列有序。
4.要根据仪器的不同结构、性能、特点,做好防尘、防潮、防碰、防变质、防腐、防震、防光防冻等工作。
5.仪器室、药品室应设排风、急救、防盗防火等安全设施。
6.要掌握各类药品的性质、特点,并根据不同的性质、危险特性分类隔离存放和保管。剧毒药品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五双”制度。
7.不同性质,互相会发生化学作用的危险药品要隔开存放。
8.要遵循既有利于教学,又要保证安全的原则,管好用好化学药品,加强危险药品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教育。
9.危险药品要存放在专用柜内,有阴凉、通风、防潮、避光等条件;有防火防盗安全设施;实行专人管理制度。
10.危险药品容器应封闭,防止漏气、潮解。见光容易起变化的危险药品应装在深色的玻璃容器或避光的容器里,对危险药品包装和药品质量要定期检查。
11.要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危险药品室周围及内部严禁火源;化学准备室、实验室的火源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有火源时,不能离人。
二、教学仪器借用制度
1.为了保证学校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仪器不得借给个人使用。
2.教师确因教学需要较长时间借用仪器时,须经保管员批准,办好借用手续,限期归还,方能借出。贵重仪器和损耗物品不得外借。
3.危险药品严禁外借、挪用,以杜绝事故发生,如有丢失,应立即报告上一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4.学期结束时,借出仪器一律归还,借用仪器如有损坏或遗失,须照章赔偿。
5.如有违反规定者,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三、教学仪器报损报废与赔偿制度
1.凡失去使用价值和己无修复价值的仪器设备,可申请报损,由实验教师填写仪器报损报告单,经教研组长审定盖章后,报上级领导批准,原价值二十元以内的由学校领导批准,书面上报所属县(或地区)教学仪器站备案;原价在二十元以上的由学校领导签字盖章后报所属教学仪器站批准,并由县教学仪器站上报地区教学仪器站备案。经批准报废的仪器设备可转给课外科技活动、自制教具或其他教研活动使用。
2.学校丢失的仪器,经学校领导查清原因和责任,并根据责任进行处理之后,按以上规定办理报损手续,授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不慎损坏仪器,应据实填写仪器损坏单,对无法修复的可做报废处理;凡属违章操作或玩忽职守造成仪器损坏的,应照价赔偿。
3.学生在实验时,不慎损坏仪器,应酌情赔偿或免予赔偿。查实有意违章操作或随意玩弄而致仪器损坏者,除给予批评教育外,应照价赔偿。
新城中学
9.实验中学化学教学评价方案 篇九
一、设计思路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确定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探究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考察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注重评教与评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体现科学性评价原则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教师、教学条件的实施状况等诸方面对课堂教学的影想不可低估。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5、体现可操作性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本方案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共设置6个主评价项目(见表1)。
“评价项目”,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出发,设置项目。
“评价要点”,列出了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
“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采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价要点中具有典型性的特征进行列举和描述。
“评课等级和评语”,是评价者依据评价标准,评定等级,再写出评语。
“评价等级”,是根据特征描述,对课与评价要点是否符合所作的判断。
授课人姓名:班级:课题名称:
评价项目
评价要求
评价等级
教学目标
符合课程标准,围绕教材,利用开发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叙写具体明确可达成的可测、可评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为教学目标达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经验,兴趣、认知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师生共同创设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资源,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
行为
语言、文字、声像、动作等呈现行为;讨论、质疑、探究等对话交流行为;阅读、练习、答疑等指导行为。
辅助教学行为
创设课堂教学环境和气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开展有效的师生、生生参与,积极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
课堂管理行为
课堂规则,行为管理,课堂管理模式,课堂进度与时间的调控,课堂突发现象的处置。
学生反馈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会学什么,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张扬和提升。
教学特色
在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全过程中,创设教学环境,组织教学,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引进新课、复习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质疑、解惑、巩固双基、启迪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编拟和精选习题等方面独具创新的教学艺术特色。
教学效果
大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
学生、家长评价
通过参与、体验和感受以及期待达到的目标对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自评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肯定成线,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实事求是自我评价。
评价人:
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教学目标
⑴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⑵可操作的程度: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知识点落实到位。
2、学习条件
⑶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⑷学习资源的处理: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充足,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化学实验利用与授课过程有机结合。
3、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⑸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⑹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4、学生活动
⑺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⑻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适度
⑼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5、课堂气氛
⑽课堂气氛的宽松度: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得到鼓励,学习进程张弛有度
⑾课堂气氛的融洽度: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
6、教学效果
⑿目标的达成度: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⒀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
⒁师生的精神状态:教师情绪饱满、热情,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评价表的操作使用说明
制定本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目的,是为任课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提供基本依据。本评价方案主要适用于对日常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评价对象是一节课。
1、等级评定办法
本评价方案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评价等级共分为A、B、C、D四级,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等级评定办法由基本等级评定办法和学科特色表现升级办法两个部分组成。
一人评课可以根据听课实况,按等级评定办法给出恰当的等级;多人评课,则采用多数定等法,即以多数评价者确定的等级为结果,或者通过集体讨论和评议确定等级。
⑴基本等级评定办法。
A等:符合评价指标项程度达到80%以上;B等:符合程度70~80%;C等:符合程度60~70%;D等:60%指标符合程度不高,此项为不合格评价。
⑵学科特色表现升级办法。
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处理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落实起到了充分的作用,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效果明显,教师指导得当,分析具有说服力。
2、使用程序
⑴评课前,评课人认真阅读评价方案,熟悉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⑵评课前,评课人一般要对被评教师的教案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拟订检测试卷或调查问卷。
⑶评课人在评课过程中,根据评价要点作好听课记录。
⑷被评教师根据评价指标自我评价,并就教学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作简要说明。
10.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初识 篇十
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所以首先要强调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实验所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提高认识。
第一,化学理论是指导化学实验的前提,如果能够正确的理解理论,不仅能够正确的完成实验,还可能创新实验,甚至发现新的物质。比如高中的化学平衡,我们可以先从固体物质的溶解来初步形成平衡模型(五个特征,即:可逆过程,动态平衡,溶质浓度一定,溶解结晶速率相等,条件改变平衡也会改变),通过氢气和氮气反应的实验来形成化学平衡概念,再从几个课本实验来分析理解概念。
第二,实验最重要是动手能力,所以在高中阶段应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一些常见仪器的使用,特别是一些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应让学生牢记。中学常见的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试剂的滴加、滴定操作等等,只有这些基本的操作掌握了才能有效地完成实验。
第三,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让物质知识和联系生产实际。中学化学实验里有许多实验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原电池,硅胶的制备。
第四,实验观察力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能力,所以在高考中命题有意的在这个方面进行考察,所以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比如,钠跟水反应的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能够看到的现象(钠会熔成一个小球,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所得溶液滴入酚酞呈红色)。然后,带领学生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然后解决问题,如:在FeCl3溶液中加入钠块,应该看到什么现象。
第五,另外为了让学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化学计算和绘图能力,因为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直观的体现出物质间的联系和自然规律性。比如说化学平衡中勒夏特列原理“只能减弱,不能抵消”,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都中学生的易错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呢?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教学中常见的两个图像,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困扰老师教学的是,高中化学实验的安全。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为了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在教材这块知识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在高考中也非常重要,基本上每年都会涉及到实验安全知识的考查。
高中化学实验有些实验会爆炸,有的实验会产生有害气。在日常教学中,本人也碰过具体的事例。如氢气的爆炸实验,钠与水的反应。有的学生为了好玩,不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私自拿走钠放在口袋里,结果与汗水接触剧烈反应,烧香皮肤和衣物。那学生的教育应该如何教育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只要按照课本的要求,正确的操作,实验是没有危险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在实验中常常会遇到的实验事故,一个是有警示作用,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如何面对这些情况,即使遇到突发事件也能冷静处理。
(1)不按照基本操作进行。例如,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纯度,不验纯可能发生爆炸。在对液体进行加热时要加入碎瓷片,不然可能会失液体爆沸。对试管加热,要先预热,加热过程中要不断的振荡试管,试管口也不要对准人,防止液体伤人。
(2)不严格按照课本实验的药品用量发生事故。高中教材中每一个实验都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有一定危险的实验,药品的用量是有严格要求的。按照课的用量不仅没有危险,还可看到明显的现象。比如刚才提到的钠与水反应,如果量大的话,就会会爆炸。
(3)药品混入杂质存在安全隐患。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严格药品的使用。初中通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备,到了高中也是常用的方法但是如果错把碳粉当作二氧化锰的话,混合加热相当于是炸药。所以要严格药品的使用。
(4)试剂的使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生,特别是没有标签的试剂。
(5)实验室要保持空气的流通。有些实验会产生有害气体,如氯气的制备。如果在冬天老师做演示实验,但因为怕冷,门窗紧闭,产生的泄露的氯气无法及时散去,这会让老师和学生极不舒服,甚至恶心。对身体伤害很大。所以如果是有剧毒的反应应该去实验室的通风橱中完成。
安全是第一的,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在教学中应反复地向老师自己和学生强调实验时一定要做到以上几点。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化学考察的重点。以上只不过是在教学中的一些见解。希望对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有帮助,在要保证学生和老师的安全,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中学)
11.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探讨 篇十一
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
科学态度大多属于思想品质问题或称之科学道德问题, 科学态度的培养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其中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化学实验的整体性要求, 并且在下述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1. 在实验前, 务必使学生弄清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只有在理解了实验原理, 大致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再开始动手做实验, 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不慌不忙。例如“中和滴定”实验, 在实验前如果学生充分了解到“为了能准确地测定未知液的浓度, 操作的正确与否是关键”这一点, 那么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就会自觉地把握住各步操作的要领, 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2. 在实验过程中务必使学生十分注意每一步操作的规范要求
要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认真加以记录, 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观察一定要全面, 既有主要的, 也有次要的, 既有正常的, 也有反常的。例如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当滴加试剂的顺序及试剂的用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这对学生养成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的作风是十分重要的。
3. 实验后要求学生作精当分析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活动中, 为了避免学生先入为主, 想当然、走过场, 应着力强化学生养成如实完成实验报告的良好习惯, 即使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 也要按现场观察的实情填报实验现象和结果, 然后及时分析失败或异常的原因。例如, 学生做“乙醛滴进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的实验, 按理最后应当出现砖红色沉淀, 但有的学生却得到深棕色乃至黑色沉淀。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要求学生如实填答沉淀颜色, 并通过讨论分析原因:有的是滴加乙醛用量不足, 有的是加乙醛没有摇匀, 加热过猛造成乙醛挥发, 结果氢氧化铜过量, 稍高温时便分解成为黑色氧化铜混杂在其中, 掩盖了氧化亚铜的砖红色。学生从分析原因中, 提高了对反应物适当用量和控制反应条件对实验成败影响的认识, 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
二、实验教学是促进智能发展的有效手段
化学实验不同于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 它将化学现象赤裸裸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是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其他教学媒介所无法比拟的) 。当学生面对着颜色、形态、气味、光热等多种变化交织在一起的化学现象时, 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受到刺激, 很容易促进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的兴奋状态。
化学实验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化学问题的最佳手段。例如在高三复习阶段可增加下列实验。
实验:10m L 2mol/L Cu Cl2溶液中投入10g铝片。
学生的探索过程如下:
课题引发学生联想→ (1) 金属活动性顺序; (2) 有关物质的颜色; (3) 盐类水解 (有些学生还会联想到更多的内容) 。
进而作出推理思考→ (l) 铝比铜活泼, 铝可从Cu Cl2中置换出单质铜, 所以铝片上会有红色物质积聚; (2) Cu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铝会跟H+反应生成N2, 铝片表面有无色气泡; (3) 由于水解平衡移动, 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 (有些学生认为还可能有更复杂的现象,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只置换出铜)
实验观察→ (1) 铝片表面立刻有紫红色铜沉积, 同时产生较多的无色汽泡; (2) 溶液绿色变淡, 继而产生蓝色沉淀; (3) 混合液温度升高甚至发烫, 产生气泡速度明显加快, 铝片上下翻滚; (4) 混合液变黑, 铝片周围有少量白色沉淀物产生; (5) 一定时间后, 试管底部有较多红色粉末状铜沉积, 溶液变成无色透明; (6) 铝片上继续产生无色气泡……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既丰富又复杂, 大大超越了学生实验前的预测结果, 因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明显的失衡状态, 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心理, 同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很快弄清了以下几点意料外现象的化学本质。
(l) 产生气泡加快的原因主要有:A.反应放热, 温度升高;B.铜铝原电池的形成;C.Al3+浓度增大, 溶液酸性增强。
(2) 混合液变黑是由于生成的Cu (OH) 2分解成黑色Cu O。
(3) 最后Cu (OH) 2、Cu O消失, 是由于Cu2+浓度减小后, 促使溶解平衡正移。
限于知识基础, 学生无法解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有部分学生认为白色沉淀是Al (OH) 3, 也有学生认为不可能是Al (OH) 3, 且都提出了一些理由。这时, 教师可告诉学生, 在温度较高时, 铜和氯化铜可反应生成白色的Cu Cl:
通过本实验的探索, 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盐类水解、原电池、化学平衡等化学原理的能力,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境界。在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后, 还可让学生建立以下观念: (1) 分析化学实验现象一定要全面考虑反应条件, 不同条件下实验现象会有很大差异; (2) 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反应往往是复杂的, 中学化学中介绍的常常只是其中的一种反应趋势。
三、实验教学是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必由途径
实验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当学生能从科学方法角度去体会某些化学实验的设计思想时, 对相关的化学知识的认识水平就可能达到更深的层次, 就为培养多种能力打开了通道。
高中化学课本“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节中有一根据通电后灯泡亮度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演示实验, 教学时就应重点突出隐含的实验方法。实验中为了使“电离程度”这个本质因素通过“灯泡亮度”表现出来, 设计时撇开了许多次要因素 ( (1) 选一元酸、一元碱和它们的盐作样本; (2) 都配成0.5mol/L的稀溶液) 、排除许多干扰因素 ( (1) 用串联电路; (2) 正负极之间的距离相等; (3) 用同种电极材料等) 。当学生认识到这些时, 就可比较深刻地理解电解质强弱、电离程度、导电能力三者的关系, 同时受到了一次科学的化学实验方法的熏陶。
12.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艺术技巧 篇十二
摘要介绍了中学化学课堂演示试验艺术的功能和原则以及演示实验艺术的类型。
关键词演示试验艺术功能原则类型
一、引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可以说,化学实验也
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的方法。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演示实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化学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演示实验艺术的功能。
教师使用演示实验的技巧,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艺术化的演示实验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它还可以位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宏观向微观过渡,使概念、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
例如:根据日常生活的经历可知,酒精灯是用火柴点燃的。那么有没有不用火种就可以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呢?学生受到前科学概念的影响,往往认为没有其它方法。但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往酒精灯的灯芯上一碰时,酒精灯立即被点燃了。鲜明的实验事实与学生原有的经验所形成的观念发生了矛盾,产生认识失调,于是心理上就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形成心理紧张和压力。由于个体总是有使自己的知识、信念、态度与当前的问题保持一致性和一惯性的强烈欲望,因此在认识不平衡的情况下,就必然产生认知动机,并采取认知行为,使之趋于协调。
演示实验中,教师正确规范的操作,有条不紊、镇静自若的演示,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以及良好的心里品质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演示实验中,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和谐有序的仪器装置,色态万千、变化无穷的实验现象,以及蕴含于其中深邃而简明的规律,充分展示出化学实验动静交错、内外和谐的美。可使学生对化学实验美产生新奇、愉快和向往的审美感受,获得美的熏陶,培养审美的能力。
三、演示实验的艺术原则、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富有针对性
教师演示实验时,许多学生不知道往哪儿看,看什么,更不知道观察的目的,常常出现看“热闹”不看“门道”的现象。因此,教师选择的演示实验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演示实验,揭示概念、原理、规律。使重点、关键、难点知识形象化,使学生便于观察,容易理解记忆。
例如:白磷燃烧的实验。如果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质量守恒,那么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的实验现象是观察的重点;如果试验目的是为了说明缓慢氧化,那么白磷慢慢燃烧起来就是观察重点;如果试验目的是为了说明空气的组成,那么水面上升至五分之一是观察的重点。这就要求学生既要观察到主要的现象,又要能迅速发现容易消失的现象,同时也要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该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观察的对象。、操作鲜明直观,现象易于观察
1、演示实验的现象鲜明清晰,便于学生观察
为此,教师应选择那些在反应中有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沉淀生成、物质溶解、发光、发热、燃烧、爆炸等能给学生较强的感官刺激、鲜明的实验作为演示实验。
例如:介绍“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一反应规律是,就不宜选用H2SO4和NaOH的反应,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无色的,反应前后无颜色的变化,很难有说服力。而用Cu(OH)2固体中加入H2SO4溶液,效果就很好。因为在反应过程中,既可观察到到反应物Cu(OH)2固体的溶解,又可观察到H2SO4溶液由无色变为美丽的蓝色CuSO4溶液,现象非常鲜明,十分有利于说明酸和碱反应的规律,且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2、演示操作直观
教师的实验操作速度要快慢适中,使学生对每一个动作甚至动作细节都能看清。对于第一次接触的较复杂的操作要先示范分解的动作,然后再演示连续动作。这样容易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操作表象。
同时,演示实验时,教师应采取一些使观察对象突出、清晰的措施。如:在保证演示时间的情况下,选用较大的实验仪器,家背衬,作空白对比,或用投影仪放大等。一般而言,在选择背衬时,对透明液和深色物质用白色背衬,对浅色物质,如乳白色、肉红色、淡黄色沉淀则用黑色背衬。作空白对比时应注意条件一致,否则没有说服力。如有的老师,在做用石蕊试液检验NaCl溶液的酸碱性时,不作空白比较,或虽然作空白比较,但NaCl溶液和对比的蒸馏水的量却不一样。这些都缺乏说服力。
3、仪器装置的整洁、直观、协调
演
示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其它用品都应该整洁。如玻璃器皿的内外壁不能有污痕;破旧的配件如胶皮管、角匙、镊子等不宜再用于演示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逐渐使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化学实验是一项严肃、认真、来不得半点“凑合”的工作。这对培养学生整洁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是有利的。
仪器的安装要求按观察顺序,从左
到右、从下到上合理安装,突出主要的观察部分。仪器的大小、高低、长短要协调,布局合理,重心沉稳。暂不用的仪器、药品不要摆放到实验桌上,以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简洁明了内容精炼
简洁明了就是要求实验事实有利于直接说明问题。因此,某些伴随有其它副反应的实验就不宜作演示实验。
例如:在说明盐和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这一规律时,就不能用FeSO4和NaOH反应作演示实验,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之一Fe(OH)2很不稳定,很快被氧化成Fe(OH)3红褐色沉淀由于副反应的发生,就给根据实验现象来说明反应规律造成麻烦。如果用Fe2(SO4)3和NaOH反应就直接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用作演示实验时,就避免了上述的缺陷。
同时,也不要选择装置复杂、操作难度大、时间长的实验作演示实验,避免因装置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造成失误。同时也是为了保证短时间内完成演示实验,以免影响其它正常的教学活动。、安全可靠充分准备力求成功
演示实验必须确保安全,不允许有任何可能伤害师生的事故发生。否则,不但有害师生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里,进而导致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在选择、准备和演示实验时,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教师应做到:第一,改革实验的方法,消除不安全因素。H2、O2混合气体的爆炸实验如在玻璃瓶或铁皮罐内进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改在塑料瓶或用混合气体吹肥皂泡,再点燃,则没有危险性。第二,操作力求正确、规范、熟练。这既是安全的需要,也是实验成功的保证,更是学生的一种示范,是学生获得实验操作表象的关键。第三,采取必要的针对措施。有害气体要有吸收装置,以防外逸。第四,演示实验必须做到内容科学、方法合理、可靠性高,否则可能会造成事故或知识上的误解。
教师课前应进行预备实验,其目的在于探索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掌握好成功的条件和关键,从而保证课堂上演示的成功。、引导和启发相结合演示实验中,教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应该仅仅是“怎样讲”,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导”,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才符合现代教学论强调培养能力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还要把演示与讲授完美的结合起来。完整的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介绍主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装置原理,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启发学生把各种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并通过分析综合,揭示出蕴含在现象后面的实质。、精心设计富有趣味
有些实验,只要教师略加设计,就变得饶有趣味,富有艺术感和美感。
例如:讲电解质概念的时候,教师用音乐卡代替小灯泡,接入导电性实验装置。当美妙的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学生感觉到异常欣喜、惊奇,进而产生了了解“为什么溶液中会产生音乐”的强烈的欲望。
四、演示实验艺术的类型
演示实验的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探究型,一种是验证型、探究型
探究型教学的模式是按“问题-实验-原理-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以电解水为例,先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然后进行实验,并加以分析,在弄清原理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得出结论。探究型实验教学的过程,同科学研究过程在认知规律和逻辑思维上具有共同性。这种教学模式,无疑对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有重要作用。因此,演示实验的教学应该以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为主。、验证型
验证型的教学模式是按“问题-结论-原理-试验”的程序进行教学的。同样以电解水为例,先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然后给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再讲清原理,最后进行实验予以验证。验证型实验教学模式,主要用于实验原理以及装置、操作比较复杂的演示实验教学。例如:氢气和氧气的试验室制法。
当今社会,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要求学校培养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必然要求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的统一。传统教学是传授科学已知的真理,而对学生来说,真理是未知的,这正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也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的“探究”未知创造了广泛的可能性。因此,化学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在实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进行启发式教学。
总之,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仅仅只懂得学科文化知识是远不够的,还要懂得教育学知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掘化学教学的艺术,特别是实验的艺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利的。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涂世国老师的指导,郭来英老师的大力支持,祝建国老师、熊志鹏老师为本文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同时参考了许多学者的论文、专著,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李远蓉化学教学艺术论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重庆
13.农村中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讨 篇十三
组别:化学组
作者:高廉(中学一级化学教师)工作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武连职中。邮编: 628302
联系电话:***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打破了中学化学一本教材统一天下的格局。但不管哪一种教学理论或模式,没有一位教育专家会否定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教师也都能认识到: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验证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作者在农村中学化学教育战线上战斗了二十多年,综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心得体会和做法。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农村教师大多对实验教学意识淡薄,由于实验设备和条件落后,又没有实验教师,化学教师只应付性做做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既麻烦又费时,则很少开出。如果规模在四个初中毕业班级的学校,多是一个化学教师,教师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内完成初中化学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课时多,升学质量压力大。化学教师以说实验,讲实验,学生背实验为主。最多做几个演示实验,以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许多学生表现出对实验的兴趣,往往处于“好玩”、“有趣”,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思考和分析变化的实质。死记硬背结论,但这很快又被遗忘。“读书无用”论几乎笼罩着绝大部分学生,化学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启蒙学科,知识点繁杂,记忆量大,一段时间后他们对化学学习索然无味。
3、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薄弱。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灾后重建,学校实验室建设更趋完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更加齐全。但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很落后,实验室管理跟不上,实验教师要么是化学教师代替,要么是接近离退休人员来管理,要么是其他科任教师代管,造成了实验教师的实验能力差。
由于以上原因,当前农村中学实验教学效果不大理想。
二、加强化学教师化学实验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建设
当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急需培养和建设一支爱岗敬业、训练有素、开拓奋进、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特殊素养是人类为实现本阶段根本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个实验教师素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它决定着实验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向,态度与工作效益,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是实验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思想道德素质包括:
1、实验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实验教学工作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实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尽管学生可能记不住你的名字,但作为一名“园丁”,一定要竭尽全力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实验教师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实验和探究实验是一种以验证科学理论和研究探索客观规律为主的实践活动。实验教师作为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与引领者,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论的思维方法和敏锐的洞查能力。在准备实验时,必须按照仪器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安装调试仪器设备,必须做到认真、准确、真实;不能主观臆想,应以科学的态度做出判断和总结。
3、实验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师风范。教书育人,实验同样育人。其言行举止,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无不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实验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但要在思想、工作和学习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为人处事和言谈举止以及仪表风度等方面也要为学生做出表率。
三、实验教学要紧扣大纲精神,充分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新课标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素质。同时强调和加强了化学实验教学,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新大纲列出了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一定要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10个必做。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对学生“仪器使用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作了明确的要求。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 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演示实验,教师要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 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要充分重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农村初中学生在中考化学中实验题和实验探究题失分率较大,究其原因,在动手实验操作上的缺失。在分组实验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实验七: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家庭小实验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 践表明,家庭小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不仅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还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中学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中学化学教学反思07-10
农村中学化学有效教学11-10
中学化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11-14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1-02
《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计划09-08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08-15
初中化学课本实验总结09-02
高考化学实验总结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