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2024-08-12

《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精选12篇)

1.《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经验

学习心得

在学习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经验后,了解到党为建立新中国的不懈努力和艰辛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经验课程又为我们揭示了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段曲折历程。

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949年至1952年三年间,在政治上建立了民主政权;恢复了经济,使当时的中国经济恢复到旧中国的最高水平;外交上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从此结束了中国人的屈辱历史。期间,分三步走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第一步是建立互助组;第二步是建立初级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高级合作社。通过加工合作,公私合营,让资本家领取定息,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由此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对形势的正确研判作出的正确决策,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1956年至196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实际的错误判断,先后出现了三次失误,分别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急于过渡的农村人民公社运动。之后探索走入歧途,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的经济停滞不前。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从1956年到文革结束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二十年的曲折历程,究其原因是: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环境;普遍低下的文化科学水平。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也取得了以下成就:一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两弹一星”的突破,标志着尖端科技的突破;三是培养了一批人才;四是外交上的突破。初步探索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探索的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来源;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成了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契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育了党和人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结合气象工作的实际谈如下体会: 一是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情况下,作为基层的气象工作者更要勤于学习、思考,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当地的天气背景将所学灵活地运用于工作中,更好地为防灾减灾工作服务。

二是恪尽职守,履行好一个气象工作者的职责。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满足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最高准则,为有效防御自然灾害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要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只有几十人,发展到今天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党,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曲折,无数的艰难险阻,但都没有阻碍她前进的脚步。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善于分析,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政党,她有勇气正视错误,也有勇气纠正错误。我们要始终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党都能带领我们战胜困难,走向胜利。作为年青的一代,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

历史的经验一次又一次的证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2.《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二

一、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环节

能否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兄弟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五大基本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根据这五大要素, 我们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分工—合作—交流”三大教学环节。

(一) 小组合作分工学习

小组合作分工学习, 即将某个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 让小组成员各自承担, 并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总结。如在《勿忘国耻》的主题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国耻事件, 说说“我想说的心里话”。这样就将一个重大的政治话题化解成了学生能够把握的小话题, 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 笔者让学生代表对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 根据组员的不同能力, 让他们承担难度不同的任务, 以保证任务顺利完成。

(二)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就是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然后讨论交流, 最后达成共识, 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抗日战争”的历史时, 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的讨论, 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针对这些意见, 笔者再指导他们分析哪些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

(三)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就是针对某一问题, 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相互学习, 互相帮助, 共同发展。如在教学“戊戌变法”这段历史时,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对“戊戌变法”提出了一些质疑。他们的看法不一定正确, 但交流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长处。

二、适时教会学生合作的技能技巧

要使合作学习行之有效, 合作的技巧十分重要。教师必须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要领。

(一)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 而是自己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 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 合作交流在后。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教学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预期效果。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历史时, 笔者让学生先独立找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经过和结果, 在此基础上, 再分组讨论“中国战败, 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这一问题。这样就利用了课本让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是有帮助的。

(二) 养成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习惯

在教学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某个学生发言时, 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 或者不断举手要求发言, 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这样, 合作学习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如在“讨论评价秦始皇的功过”的教学中, 笔者让学生讨论, 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很激烈, 激动时甚至吵了起来。后来, 笔者吸取了教训, 在组织讨论时, 要求学生:倾听别人发言, 并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同时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 是一种不礼貌行为, 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三) 养成“四会”的习惯

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把合作技巧融入学生的自我教育中, 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欣赏、学会反思。笔者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要有思维的活动、情感的体验, 要听辨对错, 去伪存真;在表达观点时, 要紧扣中心, 要有理有据, 要态度诚恳, 不能强词夺理。同时, 让学生明白:欣赏他人不仅是一种水平, 更是一种善意、一种人品, 只有看到他人的闪光点, 才能让人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自我反思是严于律己的表现, 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更是学习创新的动力。

三、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充当学生学习的“策划者”“引导者”“促进者”, 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并有针对性地安排合作内容, 把课堂教学的多种学习要素有机整合起来。

(一) 创设氛围

教师要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 让学生意识到与人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在“果农的误算”教学中, 论及如何规避风险这一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不是非常紧密的问题时, 笔者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假如你是此时的果农, 接下去你准备怎么做?关于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市场投资, 别说是初中学生, 就是教师自己也很难有较多深刻的认识。面对这样的问题, 学生就不得不与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协商。他们讨论得非常激烈, 并从讨论体验到: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 才能双赢多赢。

(二) 优选内容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有效合作, 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式的选择和重组, 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讨论的议题、范围、方向, 为合作学习提供丰富资源。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才能有的放矢, 不至于茫然失措, 无话可说。另外, 教师每次设置合作任务时都应该深思熟虑, 如问题设置的难度对学生来说要有一定挑战性, 同时必须处于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的范围之内。如在教学“我的理想树”时, 笔者抓住学生即将面临毕业与升学的现实, 设计了论题“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由于论题贴近学生实际, 所以他们准备得十分认真, 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

(三) 监控指导

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小组学习, 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从而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不应打断他们的活动, 而应巡回在各小组之间, 担负指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首先, 要指导学生变“发言”为“交流”, 变“敢讲”为“善讲”。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 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 有的学生交流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 这时, 教师就要加以具体指导, 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其次, 要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 变“说话”为“交谈”, 并抓住学生讨论的转折点, 将讨论引向深入。

(四) 激励评价

3.《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7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二)》中明确提出,为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宜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又可节省时间,还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本文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作探讨。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表现在,它可以为培养学生从被动的重复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条件,推动学生去发现事物和知识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其次,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运用智慧和能力去努力探究问题。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从中能得到充分锻炼与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现状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以下一些情况:一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得过于频繁。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节课安排了四五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课堂上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就超过了五分之四。这样频繁的合作讨论表面上看很热闹,似乎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值得商榷。二是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缺少科学性。如果问题设置得过难,就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若问题设置得过于简单,又缺乏探讨的必要性。这两种情况下,只有少数思维活跃的学生积极响应,其余学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三是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分工不明确。讨论的时候可能很激烈,但在分享讨论成果时,却不能很好地呈现集体的智慧。甚至有些小组因为不知道该确定谁作为本组发言代表而迟迟没有发言,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

三、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

学生能否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即小组合作学习能否达到高效,关键在于教师。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色,谈以下几点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前教师需要完成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合理布局

一是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设计好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是成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设计的探讨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但也不能太难。一个科学的合作讨论题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能力和教学要求,即内容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层次。一般来说,探讨的问题要具有可辩性、开放性、思维挑战性和延展性。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本上的“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类型的问题,可供选择。在选择课本中的问题时,可以对问题的形式稍作修改。二是科学编排合作小组。改变传统的前后桌四人一小组的分组办法,尝试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作为原则,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男女比例等进行分组,保证各个小组互助学习的效率,保证组内各个成员能够取长补短,都得到提高。当然,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也非常重要。实际教学中较为合理的分工是(四人一小组):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记时员。这些角色分配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组内学生自己选择,并轮流担任,使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分工明确,既可以保证课堂活而不乱,又能让学生不断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中,教师应该履行好一个“导演”职责,把握全局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小组,时刻关注他们的探究方向,发挥好组织、促进、指导、帮助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独到见解与创新思路,要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调动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热情。

3.小组合作学习后阶段,教师应运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表现与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在学生合作学习后阶段即汇报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另外,教师还应注重评价整个小组,而不是个人。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个成员的努力都应该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肯定与赞许。教师应该在完善评价方式上动一番脑筋,不能使用单一标准或方式进行测评,可以采用“他评与自评有机结合,而且应以自评为主”的方式评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顺应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方法。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进行总结和改进,使之更趋合理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4.《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四

梅山小班钭君丽

新一轮课程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程评价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实施分层评价的主旨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分层评价不是简单的评价方法、评价手段,而是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应有机的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实践效果看,分层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注重以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教材注重了对学生探究能力,认识生活、适应生活能力的培养,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的改革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回顾传统的社会课堂评价方式:社会课评价在学生整体评价中比重偏小,评价过程中基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而考试过分强调知识完整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成长,而且加剧了学生群体的两极分化。为此,我认为分层评价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因人而异、实事求是的评价,是一种学生发展性评价。而且分层评价在历史与社会中的应用能增加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兴趣。特别是分层评价与综合探究评价的有机结合,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获得进步。没有最好,只要更好。

二、分层评价的理论依据

1、差异性原则。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精辟地阐述了人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当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现代心理学对个别差异的研究,跟学习有关的个别差异可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即被加涅称之为“学习结果”的差异,不变差异是表现为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我们进行教学与评价不得回避的现实。

2、公平性原则。教育公平理论认为,我们的教育必须使每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公正的受教育机会。它要求我们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所有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做到“有教无类”,而不是对一部分人负责任,对另一部分人不负责任。我们的教育要在平等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提供各种形式让每个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达到一般发展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得到符合个体实际发展的评价。这是公平教学、公平评价的实质。

3、主体性原则。承认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认识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有其主体性,包括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世纪中,1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主体性是学生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作为学生的本质特征。抓住了主体性就是抓住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矛盾,就能促进或带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主体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不是只管少数学生的教育,是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变革。要发展这种教育,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分层评价体系,从每一位学生主体的特征与实际出发进行评价,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评价思想。

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分层评价的具体操作

在义务教育体制下的初中学生,是一个层次复杂、个体差异极大的群体,我们要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要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联系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特别是每单元综合探究实践,我认为分层评价可以如下进行:

1、因材分层。即注重“层”划分,这是实行分层评价的基础。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发展可能性,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相对稳定的若干层次或类型,通常按上、中、下分组。再给每组取上响亮的称号。如可以分为“王者无尽”、“精雕细琢”、“希望之星”三类,“王者无尽”类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课外知识丰富;“精雕细琢”类学生基础较好,非智力因素差,课外知识较丰富;“希望之星”类基础较差,非智力因素也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述分层是动态的,要定期进行调整。

2、分层制标。这是分层评价的操作依据。制定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始终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核心。(2)统一性原则。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学会探究,增强对事物的认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弹性原则。重视各层学生不同特征,做到同中有异、各有侧重。(4)提高性原则。要有利于提高全部学生的水平,让他们每一个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以每章的综合探究为例,对“王者无尽“类学生,要发现问题全面,解决问题切合实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精雕细琢”类学生,要求较好的完成探究活动,但时间可以延长一周。对“希望之星”类学生,要求其能根据教师的要求收集相关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简单处理即可。

3、分层施教。这是分层评价的事实依据。因为在分层施教过程中,我们最能获得许多具体的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的有效信息。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教学的科学性。例如在综合探究过程中,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提供后进层、中层学生对探究内容的方向,材料的收集处,比如综合探究七《我是社会小主人》,教师就可以先收集学生认为的周边的美中不足,再针对小组选择的主题,提供学生探究信息,如告诉学生某些网站的地址、具体某本书籍的第几章节等方法。对思维活跃的中、上层学生,则要求要动手,进行一些科学调查,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做一些化学实验(如做水的成分分析),引导学生提出合理化意见,并整理材料写出

调查报告,向相关部门反映。

4、分层组队。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因此,分层之后,在综合探究实践过程中,可以组合探究,每组三类学生都有,由学生选出组长或队长,再进行小组内依类分工,如“希望之星”可以从事资料收集工作,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做记录员工作。精雕细琢类和王者无尽类可以从事整理分析材料工作,并形成探究报告。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探究,强调团结合作的团体精神。

5、改革评法。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分数定学生的等级。以至形成了一种“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现象,高分低能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这种现象是教育的悲哀。它与我国的评价方法也不无关系。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新课程提出了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的理念。注重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记录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在教学实践的检验过程中,我觉得它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开放的、多层面的、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在教学中,学生可以用自己最有创意的方式设计自己的收获袋,并在收获袋的背面设计目录,以综合探究为例,以其第一张综合探究为基准,以有没有进步为打等级依据,有所进步就可以给最高等级。

四、历史与社会中分层评价的策略构想

所谓分层评价,其实质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实施有区别的评价,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能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其具体构想如下:

1、因材评价。教学评价运用的好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高低。为此我们要以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要求的教学评价,实现分层评价和评价的个性化。首先,要求在对各层次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优、中、后进三类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希望之星”类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并肯定点滴进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对“精雕细琢”类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揭示不足,指明方向,激励其积极上进;对“王者无尽”类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当然要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获表扬、获奖的机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使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向总目标趋近。其次,要在评价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自己与总目标的差距,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发展情况。通过评价,使进步的学生升入高一层次,从而形成竞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2、利用个人内差评价的原则,对学生探究情况进行评价。所谓个人内差评价,就是以一个学生原来的探究成果与后来的探究成果相比较,以了解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

3、采用发展性评价。当前,在现代教学评价的诸多理论观点中,发展性评

价理论是比较能够反映素质教育评价的要求。是一种促进评价对象为主体、发挥主体积极性的评价。联系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的实际,我们不能以某一次学生探究成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更应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如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合作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社区评价(如果进行社区调查)。再进行自我总评。

五、实施分层评价的意义

1、从学生的身心健康看:由于分层评价可以相对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并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学生体会到快乐学习的乐趣。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从学生的探究能力看,分层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进取性:由于分层评价是建立在没有差异、公平性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评价制度,使得“希望之星”类学生消除了自卑感,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精雕细琢”类学生则跃跃欲试,稳中求进,有更多的信心参加探究活动,追赶“王者无尽”类学生;“王者无尽”类学生求知欲望更足,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5.《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五

自学主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读书状况

自学时间:

讨论人员:20人

应到人员:20人

主持人:罗敏

记录人:陈苗苗

活动流程

主持人: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已是一名大学生,结束了那漫长的义务教育和枯燥的高中生涯。而在那十几年里,我们有意或无意的学习、读书,获得了很多知识。但是,在大学我们似乎不是一如既往的学习和读书,多了些实践活动,多了些课余时间,而这些课余时间有多少是用来看书学习的?鉴于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读书状况不佳,我们制定了此次自学讨论的主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读书状况。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讨论,然后进行自由发言。

李先明同学说:目前,有相当部大学生视大学为玩乐的场所。他们沉迷于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小说、影视剧等,荒废学业,既不学习专业知识,也不参加活动。他们认为读书学习毅然没有什么用处了。更有甚者上不上都无所谓,旷课是家常便饭。在他们的思想认知里认为大学是自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到考试时要么作弊,要么索性不考,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没有

意义的。他们的学习状态只是虚度光阴,所以更谈不上读有意义的书籍。

季祥同学说:在现在的大学,有一些大学生,他们上大学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不断锻炼自己,所以没太注重书本学习。他们的学习生活主要被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协会活动、赛事活动充实着。虽然他们的各方面能力提高了,但是他们也因此牺牲了很多学习时间,甚至偶尔出现缺课现象,我认为这也是学习状态不佳的一种表现。

汪宗国同学说:众所周知,作为大学生我们以后的方向出来工作外,还可以继续深造—考研。为了这些很多同学不得不看一些考研书籍。但是又有多少人深入了解书籍里的内容、把书里的内容运用到实处,大多都是看过就去应试,考过也就忘了。还存在这样一些同学,他们为了能有更多的从业机会,就去考各种各样的证书。虽然证书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提高我们内在的素质。所以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凌乱,存在这样的现象:不读书、怕读书、读书少、读低俗书,所以我对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读书状况表示堪忧啊。

贾兰兰同学说:虽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读书状况确实令人忧心,但是总还是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认真刻苦,即使没有压力同样丝毫不懈怠。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样参加一些活动让理论用于实践。另外,图书馆、自习室

也是他们常去的地方。在他们看来学习好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读一些有益书籍可以提高自身内在休养和素质。他们学习读书与社会实践两者兼顾,倒是他们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这类同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

李雨生同学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读书状况不佳,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我做出了一下分析:

1、上大学后,许多同学没有压力就没有了动力,很多同学因此松懈下来。

2、很多同学失去了对读书学习的兴趣,转而迷上了游戏、网络聊天等。

3、很多同学想读书但不知道要读什么的书,也不知道什么书有用。

4、很多同学把时间花在没必要的事情上。5一些同学浪费时间看一些垃圾书籍或者跟风,别人干什么自己也跟着做。

6、一些同学把时间花在考证和考研上,也没时间读书学习。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原因,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不学习、不读书的借口。张伟同学说:前面的同学都从不同方面谈了现在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读书状况,那么下面我要讲的就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读书的必要性。

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为我们节省许多时间,让我们可以有多余的时间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2、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表也是自己做事具有条理性的表现,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提升。

3、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同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大学生活的质量,让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4、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5读书也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升华人格、开拓视野、丰富人

生,是纯洁心灵为最终归宿的。

6.《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通过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我明白了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其中“活动性”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班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反对过去那种程式化、教条化的做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变通,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既注重规范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新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在呈现方式的设计上,均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运行环境,在开放中搞活。品德与社会课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习兴趣的课程价值。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程。教育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制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和感受,这样,教学与过程才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

7.《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七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课堂教学也将呈现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其中“问题探讨模式”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主要教学模式。本文就谈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问题探讨模式”。

一、问题探讨模式的基本含义

作为一种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探讨模式”,是当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主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的、能给人以启迪的问题或案例的分析与探讨,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说,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学改革非常得力的方法,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二、问题探讨模式的教学思路与步骤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探讨模式”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研究提高的过程,我认为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程序:

1. 确立主题,设问启发。

这是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模式的保证。

2. 准备材料,理解思考。

充分地、细致地进行课前准备是讨论课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

3. 课堂讨论,思辩探索。

这一程序是讨论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整个教学的高潮阶段,即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组织管理能力的考查。

4. 总结评价,迁移应用。

这是教学的提高阶段,也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三、“问题探讨模式”下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使用“问题探讨模式”,还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 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地设计问题是“问题探讨教学模式”中最基本的一环,而且贯穿始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对历史与社会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并精心备课,设计好每一个问题。

2. 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原则。

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模式的保证。问题探讨教学模式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层层设问,层层启发。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维,去想象,去创造。比如在教学“众多的人口”这一问题时,我先让学生通过绘制“黑河—腾冲线”了解到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分布合不合理?”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合理。”我接着问:“大家都说不合理,怎样才算合理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平均分配人口,把东部地区的人口迁移到西部。”我又问:“如果把你迁移到西部地区,你愿不愿意去,为什么?”气氛又热烈起来,他们的回答也是各具特色,出现了许多精彩之处,有的同学说:“如果让我迁移到西部的成都平原,我愿意,因为那里是著名的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如果让我迁移到西部的内蒙古草原,我愿意,因为那里有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如果让我迁移到西部的青藏高原,我不愿意,那里又高又寒冷,高原缺氧,我的身体受不了。”热烈讨论之后,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回答的理由主要从个人的利益角度出发,于是我及时跟进,又设问:“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该如何考虑人口的分布问题?”从而将学生的着眼点上升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角度,学生自然联想到国家的西部大开发,同时也谈到个人在国家建设中要有奉献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服务等。

3. 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下的开放式教学所设计的问题,就是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必受条条框框的限制,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种设想,每个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标新立异,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

4. 问题设计的兴趣性原则。

历史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学生对于一些具有多重性质的历史事件、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与现代生活有一定关系的问题有兴趣,愿意进行讨论。例如,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以及对拿破仑、希特勒等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等。我们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九章的“古代文明”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是谁建造了金字塔”的主问题。我们知道,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究竟是谁建造了金字塔?金字塔的建筑工艺如此精湛,它又如何建造起来的呢?这些至今还是个谜,而这些正是许多学生关心的问题,从而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和思想的交锋就会积极、主动。

5. 问题设计的量力性原则。

讨论题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要选择那些难度适宜,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问题。不同年级的讨论题要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针对初中学生年纪小,知识、能力水平有限,一般不宜开展较大规模的课堂讨论,可以利用每课的思考题进行讨论。例如,教学中对“闭关政策对清政府有什么影响”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从清政府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观目的和产生的客观效果进行分析,这不仅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这一政策的实质,而且引导学生对开放政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6. 提问时的广泛性原则。

学生最反感教师总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它既造成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障碍,又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浅显的问题和高难度的问题一定要因人而问。

7. 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原则。

问题探讨教学模式最终的落脚点是对问题的解决。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回答问题不全面、不深刻、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或由教师补充完整,或由其他学生补充完整,或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织作答,不管是哪种形式,务求问题的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8.《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八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自主学习;学习模式

自主性学习就是教师根据初中社会课的特点、教学原则和学生知识水平及社会生活实践,指导学生自学,在自学基础上提出问题,找出疑点,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或者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知识予以升华和拓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自主性学习方法。

一、自主性课堂学习模式的基本步骤

1.自主学习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给予必要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发现并思考问题,自学设疑,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三环节:

第一,先让学生感知教材。感知是认识和理解的开始,在导入新课后,先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看课题、框题、浏览全文,对知识有个基本了解。

第二,教师提纲示范,方法指导。在学生初步阅读基础上,以课时为标准,紧扣教材,把教学内容设置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系列问题。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丝绸之路与大运河”这一教学内容时,可设置了如下问题:(1)丝绸之路是谁开辟的?(2)这条丝路的路线是怎样的?(对照地图)(3)丝路沟通了哪两大洲?(4)丝路从起点到终点,经过今天哪些国家和地区?(5)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6)丝路开辟有什么重大意义?这样可以给学生思维一个方向。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学提出要求:眼到、心到、手到,即边读边思考,阅读时运用自学符号进行圈点。

第三,激发和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设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了问题,学生思维才有动力,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被传统教学模式颠倒了的师生关系,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抓住学生认知可能产生的困惑处,引导学生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最佳活动方式,是新课程下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的疑问应该得到解答和疏通,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平台,也是对自主学习的一个提升。通常可采用三段式:(1)小组讨论。采用4~6人固定小组,参照自学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议论,培养多向思维。(2)集体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收集在小组讨论中共同性的重点问题或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本或现实生活中理论,做中心发言。如:在学习“丝绸之路与大运河”这一教学内容时,小组代表提出“丝绸之路在现在有什么价值?”一问,先让学生结合西部大开发进行讨论,学生提到了旅游、考古、文化价值等。(3)教师点拨疏通。在集体讨论基础上,教师须对重、难点,易混知识点进行点拨,以利于学生掌握。

3.拓展学习

拓展学习源于课堂又超越课堂,是由教师提供的跟学习内容相关的探究性问题,需要学生查阅资料或做调查完成。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而知识的增长是无限的,协调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最佳方式就是拓展学习。

二、自主性课堂学习模式运用的要求

1.以趣导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在机械重复对象的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开展自主性课堂学习,如果简单地让学生一学到底,久而久之,学生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因此,我们在每一环节,坚持一定学习主题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小品、诗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营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入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理想情境。如:在设计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草原风情”学习片断时,先通过课件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位置、草原风情以及牧民生活片断,激起学生对草原的无限向往,然后向学生出示自学提纲,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实现学习目标。

2.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

教师在编制自学提纲时,不应以教材的尺码容量为尺度,而应以教材所涉及问题的难易为尺度,教师也可根据实际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如: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材中分别介绍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而第三课“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也分别介绍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如果分开讲,学生看不到知识的整体性,也容易混淆。我们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按人口问题及解决办法、资源问题及解决办法、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的顺序,分别进行教学,这既有利于知识整体性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

3.注重学法指导

金子珍贵,点金术更珍贵。自主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如果我们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揭示问题的本质,使他们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即使走出校门,也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将终身受益。如:教学“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这一内容时,根据课标要求的“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熟悉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还要求学生认识基本地图类型。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幅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图上获取不同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实施的行为。

9.社会心理学学习的心得与反思 篇九

通过半学期的社会心理学学习,对很多事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看法,思想也相对成熟了很多。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的这学期的成果。

1、通过课程的学习,我理解和掌握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首先,我掌握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和基本概念、理论等,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等内容,了解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提到的,但是平时却不一定能理解的现象和专业名词,比如“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等等。这些专业名词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但是却从没有试图系统的了解一下。现如今当面对一些相对应的现象时,自然而然我也就会想到这些名词。

2、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开始学会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现今社会现象,开始学会将社会心理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虽然以前也看过不少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是由于从来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所以也不会想到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系统全面地剖析问题。比如说,现在当我遇到推销员时,我便会常常开始分析这个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所用到的心理技巧。又或者看到电视上的广告或是推销员的解说时,总是会忍不住偷偷开始分析,究竟这又是用到了哪一种心理学技巧、哪一种模式,由此想制造错觉欺骗我们呢?我会意识到这是与我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有关的,我会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于是我会学会克制一些对明星的盲目信任,开始分析这个物品的真实价值,能够跳脱广告的诱惑,看清推销员布下的陷阱,可以说这是我的一个重大的收获。

同时对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大量群众围观落水儿童,却无人搭救”“老太太在街跌倒却无人搀扶”等类似现象,我也有了更理性的分析。虽然无可置疑,这样的行为是理应当受到社会的谴责的,但是社会心理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这种行为却是可以被理解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旁观者效应”。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这可能更多的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并不是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

再比如对于我们中国人所谓的“面子”“人情味”类似问题,我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与体会。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奠定了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也许在以前我总是很会强调这些现象的虚伪和做作,但是现在以一种心理学的角度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我意识到这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在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情大于法”的。

像这样的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这门课的学习也正是让我学会用一种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现象与问题。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当面对一件事,我们能够用一个更加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时,我们也就不再会像以前一样变得易怒与偏激。我感觉《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我慢慢学会了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人与事,以科学的分析来逐渐平衡自己的心理状态。

就比如说清楚地认识“晕轮效应”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就说我在学生会的工作,在以前,由于我可能和部的某个干事的关系特别好,那么我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她的办事能力比较强,当任务分配时我也就自然的会把一些我认为比较困难又挑战性的任务分配给她,并顺理成章地认为别人的能力不如她,而事实上,后来我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短,在一些能力上,其他人其实比她更加得出色。当我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用“晕轮效应”来分析它时,我才醒悟以前是犯了多大的错误,然后我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在工作上不带偏见的用人,我发现自己的办事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同

样,对于“刻板印象”也是如此。

再比如,当我学习了“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这一节后,我明白了“要想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的道理。有时候我们其实分明很想要接近一个人,可是我们去常常指望这别人来主动接近自己,而有时候我们分明对别人存有着私心,却总是要求别人对我们推心置腹,其实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的,后者说是不符合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的交互原则的,社会心理学的学习让我更明白“将心比心”的道理。

再好比当我认识到“自我服务偏差”这种现象的存在后,我也就常常调节自己对事物的心态,尽量减少让自己产生这种现象。我想,相比以前,我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自我反省了。在以前,我时常会不自觉的把责任怪罪于别人,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过这个问题,而现在每每这样的现象发生时,我就会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责任,我想对与我来说,这是最大的收获。

10.《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十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么课程学习接近尾声了,如果说刚开始学习这么课程还有不重视的心理的话,在学习完之后则是彻底认识到了学习这么课的意义。

本科的时候,我们便已修过从思想道德到法律,从“马列主义”到“毛邓三”,未有深刻体会的我们,常常统称其为政治课。现在想来,有机会学习革命先辈的思想认识远比多读一本专业书籍重要的多,如果能够体会到这些思想内涵,才可称的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吧。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上,老师为我们请来本校著名的导师为我们开设各种课题,与时俱进,让我们可以在听取各位名师讲解的同时对科学社会主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课程设计从各个视角,请了各院系的导师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话题分别进行讲解,其中包括王建明教授的《发展理论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万正晓教授的《‘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丁宪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李新教授的《节能减排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丁海平教授的《防灾减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与我们专业息息相关的《生态城市规划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上课之初,我曾经纳闷为何如此多的学科都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关了呢? 或者说,这也只不过是一个耍大旗的玩意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然而在听完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的讲座后,我终于明白,无论是我们城市规划学,还是土木工程学,又或环境科学、市政科学,其实都是社会学的小分支,社会是包含万象的学科,只有和谐的发展社会,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才有望进展,人类的生产生活质量才能提升,人类文明才得以源远流长。

在老师向我们介绍完绪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后,由孙红军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新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使我印象尤为深刻。

在老师放映的课件上,首先给我们看了两本书,《历史的终结》和《specters of Marx》。这两本书所要表达的内涵是否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和在场性真的受到了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找到自己当代出场路径? 针对这个问题,孙老师首先讲解的是所谓的新全球化时代,以及新旧全球化时代的差异:1.产业经济基础差异,从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整个全球化的存在基础发生变革。2.全球化结构构成内涵的差异。3.全球化时代的内在张力的差异。4.全球化统治或者治理方式的差异。5.全球化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沿着这五点分析,新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新的社会问题的诞生,新的矛盾的激化,这些种种问题便不难理解了。在了解了这一系列的变更后,针对这些时代差异,我们学习到的是新全球化时代的五大挑战:1.产业经济基础的转换,深刻挑战马克思全部历史观的基础理论——生产方式理论。2.主导生产方式的大转换,深刻挑战主导阶级理论。3.大工业生产主导的退位,直接导致工业社会注意和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对立意义的失落。4.大工业生产方式地位的衰落,导致正当政治格局的变化。5.差异化的文化,直接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

因此,寻求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出场途径,形成一体两翼的创新格局,深刻理解当代社会,以及重新研读当年的马克思思想。

孙老师站在了时代的高度给我们讲解了一堂深刻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这次讲座之后,过去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的曲解完全颠覆了,在任何一个时代,无论经济进步到什么地步,人类的思想都不能被技术所控制,而在当代社会,铺天盖地的提倡发展生产力,创新技术改革的同时,人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对于自己思想的塑造,否则,机器人控制人的时代还会远吗?

11.《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合作学习 问题设计 实践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自从学会合作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的同时,合作学习得到大力提倡,各种关于合作学习的文章层出不穷,但对基于合作学习的问题怎样设计却涉及不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合作学习问题是合作学习赖以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也是合作学习具有教育价值的基础。所以一个好的合作学习问题必须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所谓“精心设计”指的是问题设计必须符合一些设计原则,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能使合作学习得以更加深入地进行。

(一)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新课程

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依据课标,借助教材和图片、文字、音像等背景材料,创设问题与活动情景,使学生仿真的生活情景和思维情景中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以发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生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为线索,从而习得知识和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成功地运用情景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情境,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是促进教学行为转变,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三)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但只有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预设的教学活动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适应开放教学与开卷考试的要求

历史与社会学科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在试题的编制上大量地使用了情景题,根据本人统计、浙江省近三年各地市的中考试卷中,情景题的分值均占据百分之六七十分以上,而且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开放教学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地将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相互比较,主动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并将其重组、建构,找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开展有效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的实践操作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模式。由于它能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或合作精神,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然而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因为问题设计出现偏差,而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在此,仅就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谈点滴看法。

(一)目的明确,具有科学性

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的问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如果偏离了此目标,问题即使设计得再新颖独特,其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另外,一堂合作学习课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一般以2~3题为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抓住要领,从容地组织语言,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二)问题要难度适中,面向全体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具有挑战性。一个问题的解决有一定困难,但难度应小于小组合力,问题设计太简单了,每个学生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会使讨论流于形式,看起来气氛活跃,但不能触动学生的深层次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若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不知从何入手,使讨论无法开展,长期下去,还容易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不利于以后合作学习的开展。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够理想。

(三)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具有探索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的问题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是否有利于学生讨论合作。要尽可能多角度设问,问题应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以利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教学“新航路的开辟”这堂课里,首先,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历史背景、主要原因、必备条件;其次,让学生自己动手列表格,对四位航海家的航海时间、人物、国别、航线、支持国的归纳;然后,再让学生掌握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正负面的影响。这样层层推进的问题设计,既不会使学生感到茫然,又会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努力探究问题的本质,且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要大容量小角度,具有开放性

既是对本课学习知识的延伸,又是对本课学习掌握程度的检验。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个问题能牵动整篇文章。学生通过这个问题的合作学习,能够更深地理解文本,体会文章的精妙。

设计开放性问题。所谓开放性问题一般是指有多种答案,或者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获得答案的问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能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等进行个性化的解答,合作学习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

总之,在合作学习中,在问题设计方面一定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进行,并注意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中,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计的探讨反思

通常合作学习都与自主学习捆绑在一起提的,只有自主了,才能谈到合作,没有个体的独立思考,学生拿什么跟人家交流合作啊!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系统地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多边互动作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连动学习方式,发挥“1+1>2”的学习功效,从而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提高,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池方浩.教育课题研究.中国广播电话出版

2.朱玉.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人民教育出版

3.柳菊兴.《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于春燕.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十二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教学关键问题”与“综合性学习”的含义

案例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教学

教师呈现一组材料,学生阅读材料,分别得出结论。

【材料1】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货币成为普遍交换手段。……哥伦布在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写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经济根源(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社会产生“寻金热”。

【材料2】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马可·波罗行纪》中描述:“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东方贸易的需要和《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

【材料3】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

→商业危机(直接原因):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贸易;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商路。

【材料4】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材料5】(海上探险)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迪亚士

→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在案例一中,教师每呈现一则史料,即要求学生立即得出一个结论。虽然教师准备得非常充分,但是学生参与度不高、反应冷淡。究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如何运用不同史料分析论证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的组织、指导,这也是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影响着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和历史观点的形成。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本质、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要素。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一是思考哪些内容是最有价值、最有现实意义的;二是思考教学应促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和价值观,掌握什么方法;三是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教与学的活动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四是思考运用什么理念、策略和工具对教学进行全过程的评价。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当下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它们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既是障碍点,又是生长点。

在案例一中,如果教师集中呈现材料,并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请联系上述材料,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就会明显提高,学生就能在参与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和掌握方法,其实就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历史与社会“综合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学目标引导下,学生将课程内容和实际问题整合起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过程。它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没有联系,无从建构”;“综合是典型的创造性活动,没有综合就没有创造”;“综合性学习的终极价值:让学生通过有形的内容整合载体,达到无形的经验整合的境界”。这些都体现了“综合性学习”所强调的是:综合、联系、实践。

二、天光云影共徘徊———“教学关键问题”与“综合性学习”的关系

案例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教学

1.学生阅读课本第 33~34 页,完成表 1 内容,并结合地图分别描述四条航线。

2.学生思考交流:从表1中你有哪些发现?说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如:(1)走在世界航海前列的是哪几个国家?为什么?(2)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可以从航海家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材料1】麦哲伦的船队“有3个月零20天没有补充给养,只能吃碎成粉末、满是蛀虫的饼干。……喝又黄又臭的水”。由于饥渴难忍,船员们只好以皮革充饥,“……我们还常吃锯末”。许多船员得了坏血病,纷纷倒毙。但是麦哲伦对探险事业一直没有动摇。

【材料2】达·伽马船队,出发17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出发260人,生还者18人,麦哲伦自己也命丧中途。

在案例二中,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开辟新航路的主要航海家和路线图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问题“从这张表中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兴致盎然地提出了一些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教师再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理解西班牙、葡萄牙走在航海前列是当时自然、经济、科技、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从航海家身上可以体会到不畏艰苦、敢于冒险、勇于拼搏、超人的意志和毅力等精神”,这些教学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迎刃而解。由此可见,“教学关键问题”与“综合性学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一)“教学关键问题”与“综合性学习”的区别

“教学关键问题”与“综合性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学关键问题”是名词,“综合性学习”是动词。

第二,“教学关键问题”是内容,“综合性学习”是形式。

第三,“教学关键问题”是目标,“综合性学习”是方法。

(二)“教学关键问题”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教学关键问题”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两者的本质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体现“学为中心”,都是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两者都遇到了困难和阻力,“教学关键问题”的存在与“综合性学习”能力的缺失有着密切关系。

第三,“教学关键问题”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方向和载体,“综合性学习”离开“教学关键问题”就失去意义。

第四,“综合性学习”为解决“教学关键问题”提供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是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五,“综合性学习”本质上也是一个“教学关键问题”,如“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且把金针度与人———用“综合性学习”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的策略

如何用“综合性学习”来实际解决或落实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探讨。

(一)“知识与技能”类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

案例三:“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关键问题教学

教师按“联所学―明概念―析原因―理对策”的逻辑线索组织教学,其中在“联所学”环节中设置了一个活动“请你联系所学知识,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思考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1.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了什么判断,从而调整了外交政策?

2.当今世界的三大基本特点指什么?这同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什么联系?

3.回顾20世纪的前半世纪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请总结一下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这同邓小平的判断又有什么联系?

“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主要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实现知识内化。案例三中运用“综合性学习”中的“联系阅读”,从纵向、横向、中外比较等不同角度加以联系,这正是解决基本知识掌握中“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类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

案例四:“如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关键问题教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学)

教师播放《大国崛起》视频片段。然后,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讨论问题。

【材料1】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新航路开辟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现在展现在西欧人眼前的,已不是一个半球的四分之一,而是整个地球了。

———《大国崛起》

【材料2】亚洲的茶、非洲的咖啡传入欧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传入亚洲、欧洲;欧洲的马、牛、羊以及橄榄传入美洲。

【材料3】据统计,从15~17世纪的3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千克的黄金和1亿千克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钻石,并且在占领地区进行殖民统治。

【材料4】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了辉煌的印加文明。1532年,西班牙冒险家皮萨罗来到了印加帝国,……他洗劫了印加帝国的首都,残酷屠杀大批印第安人。印加文明被西班牙殖民者毁灭了。

【材料5】罪恶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不下1亿的精壮劳动力,相当于1800年非洲人口的总和,使非洲成了一个“黑暗的大陆”。

思考讨论: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发达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有人甚至提出要沿当年的航线再次航行,并要在其所到之处立碑纪念,以表彰哥伦布的历史功绩。而一些美洲国家却同声对哥伦布发起了严厉的谴责和声讨。请结合上述材料,对500年后人们对哥伦布的不同态度作出解释,并理性地评价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过程”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案例四中,教师按照“阅读材料―产生问题―自主讨论―得出结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掌握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多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在“过程与方法”类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环节,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运用“综合性学习”的“主动问答”与“自主讨论”,无疑是促成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

案例五:“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或增强)社会责任感”关键问题教学

教师呈现以下一组材料,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讨论问题。

【材料1】“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牛马我,而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

———摘自北大学生游行宣言

【材料2】“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摘自雷锋语录

思考讨论:(1)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的青年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的。(2)材料中的青年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起承担责任的榜样。请你对照他们,举出自己做得不足的事例一个,并说明不足的理由与改进的打算。

案例六:“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关键问题教学

在《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的教学中,教师在“感受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教学环节设计了如下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1.在活动探究单上填写本小组认为最能代表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典型事迹或典型人物,并介绍具体事迹和说明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2.推荐出本小组代表,与集体分享交流你们组的探究成果。

3.看看哪个小组的成果最能震撼人心,被同学点赞最多的胜出。

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也指学生对教学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虽然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目标,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

在案例五中,为引导学生形成(或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通过让学生对照材料中生动的榜样人物,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在实践体验中发展自我,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在案例六中,为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教师采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即在小组交流中“看看哪个小组的成果最能震撼人心,被同学点赞最多的胜出”,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互相比较、互相评判、相互促进,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可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中,采用“综合性学习”的“自评互判”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上一篇:统计基层党组情况表下一篇:协会会员管理办法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