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的原文及翻译(共9篇)
1.《伯牙绝弦》翻译 篇一
鼓:弹奏。
听:倾听。
绝 :断绝。
志在高山 :心中想到高山。
曰:说。
善哉 :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 :高
巍巍: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谓 :认为,以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xián的音。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2.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篇二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 本文来自end#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文章《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出自⑩鼓:弹奏。
3.伯牙绝弦 教案 篇三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鼓琴,六马仰秣”是人们熟知的成语典故,出自《荀
子.劝学篇》:春秋时,琴家伯牙为楚王君臣弹奏自己的成名琴曲《水仙操》,但是只知追求声色之娱的楚王君臣不会欣赏,无动于衷。伤心的伯牙经过马棚时,正在吃草的马儿见到有人来了,一齐抬头亲热的嘶鸣。伯牙见状不由心动,说:“整个楚宫无人知晓琴艺,马儿啊,难道你们懂吗?”说罢就为马儿弹奏一曲,并唱道:“琴艺高妙无知音,知音难觅奈我何!不见知音对谁弹,一曲弹罢自叹息。”琴声令马儿仰头倾听而忘记了吃草。于是就有了后世这句“伯牙鼓琴,六马仰秣”的成语。
“伯牙鼓琴,六马仰秣”是人们熟知的成语典故,出自《荀
4.《伯牙绝弦》改写 篇四
我独自一人来到了山上,找了一片空旷的地方坐下来,随即开始弹奏起来。我刚一抬头便望见了高耸入云的山峰,我为这此情此景而深感震惊,便把这情景融入到了歌曲之中。嗨,老兄啊,你弹得可真好啊!听你这首曲子,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巍峨挺拔,直插云霄的山峰啊!什么,我惊异地转过头来,只见一个衣着虽简朴,双目却炯炯有神的小伙子背上背了一捆柴,看样子是住在附近的樵夫吧。会是他吗?我追寻已久的知己?正当我那怀疑的目光在樵夫身上打转时,他却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似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往前一拱,说道:没错,正是在下。在下姓钟,字子期,您也可以叫我子期。这时,我无比的震惊,心想,原来这世界上竟还真有如此懂我的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与子期在一起谈天说地,虽然我与他才相识了几日,但我们却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般。当然,我还是会弹琴给子期听。当我心中想到奔流不息的江河时,他会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当我心中想到徐徐的清风时,他会说: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我心中想到渺渺的炊烟时,他会说:善哉!渺渺兮若炊烟!当我……
岁月就这样飞快的流逝着,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我,子期走了。我顿时痛哭流涕,不禁昏死了过去。在梦里,我看见了他变微笑边向我挥手道别,那神情是如此的轻松自在。醒来后,我又看见了一堆虚情假意,对我嘘寒问暖的人,我不禁又想起了子期,便将我心爱的琴摔碎,并且立下毒誓:终身不再弹琴。
5.《伯牙绝弦》续写 篇五
伯牙弹起了悲伤的曲子,泪流不止,谓世再无知音,于是把心爱的.瑶琴摔碎,对着子期的坟前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子期,从今以后,我要让我的瑶琴与你一起长眠于地下。”伯牙说罢,马上趴在子期坟前痛哭起来。
现在的伯牙整天饮酒作乐,无所事事,人也枯瘦了不少,头发变得斑白,手就像一根细木头一样。为了纪念子期,伯牙断了他的前程,断了他的心弦,断了他的希望,他与子期的感情是多么深啊!
6.伯牙绝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1.课前谈话: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看图猜成语游戏,看看将来谁有可能是文学家。我们知道中国的语言文字最有情味,从文字中,我们能读出颜色、声音、画面、情节,甚至能读出气味。我给你一个词,你能想到哪个成语呢?(出示课件)“看图猜成语”——鸟语花香、高山流水。不过,当老师看到“高山流水”这个词时,我读出来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伯牙绝弦》,因为高山流水觅知音就是讲的伯牙绝弦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个故事。
2.揭题导入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指导生读准“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古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我们就通过“读”来品味这篇千古绝唱。
二、初读读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2、课件出示课文断句:教师范读三句难读句子。(生齐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3.指名读,读出古文的韵味。(学生评议)
三、理解课文
(一)初解绝弦
理解文章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讲的是谁与谁之间的故事?伯牙为什么要“绝弦”?(板书:俞伯牙,钟子期)
(二)再解绝弦
1、何为知音
1).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在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板书:善鼓琴、善听)
2).生找出有关句子,师课件出示句子,生理解。(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善“字?意义相同吗?“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而“善哉”中“善”字可以理解为赞叹之意。
3)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别人可能会怎样赞叹?
师:听的出你是在真心诚意地赞美伯牙,那伯牙只是在用琴声表现泰山的高大和江河的宽广吗?(指名答)
师: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常以琴言志,将自己的心声、志向融入琴声中。他表现高山就是诉说自己的志向像高山般远大,表现江河就是说自己拥有江河般的胸怀。指名读读2.3句,体会句子深刻的含义。
4)小组合作:(出示课件)既然说伯牙善于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徐徐清风、皎皎明月、潇潇春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应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
5)正是文中所说的:“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出示课件)这可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志在清风、志在明月,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板书:知音)对于我们师生之间,“老师所念,——”引导学生说出“同学们必得之”。(板书:所念、必得之)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我今天能拥有这么多的知己,真是太令人感动了!
提示:这里的“念”和前面哪个字所表达的意义相同?
2、相遇相知
1、不过,这两句话主要表现的是子期的善听,文中还写到伯牙的善鼓,其实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会怎样赞美他的琴音?(炉火纯青、琴艺高超)你感受到了什么?
2、当伯牙听到别人哪些不着边际的赞美时,你能体会到他的心情吗?(伤心、失落)
3、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什么?(有一个懂自己琴音的人)
4、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欣喜若狂)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知我者,子期也!)(出示课件)
师:知音相遇,一定非常快乐,非常融洽。指名读1——4句,感受知音相聚的快乐与融洽。
3、知音之死
1.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身亡。(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生理解句子。
2、子期死,伯牙为什么认为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呢?此时子期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悲痛)
3、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没人理解的日子了,他已经不能忍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那就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你能想象到伯牙当时是怎样“破琴”、“绝弦”的吗?(把琴摔破、把琴弦割断)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板书:绝弦、死)
4(三)深悟绝弦
1、悲痛欲绝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了一首短歌,课件出示诗歌师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师: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那无人理解日子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谁听呢?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下面我们再一次齐读课文,共同感受伯牙的悲痛。
3、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动人的乐曲,心中再次默读本文。试着背诵。(个别背诵)
4、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过渡)我们一起感受了伯牙、子期的动人故事,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有关他们的知识。
(四)资料袋阅读
四、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人生苦短,知音难求,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五、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六、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
(知音)
7.伯牙绝弦教案 篇七
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 鱼利明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变通地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
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三、教学难点
理解知音真意,感受知音文化。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写出文中主人公的姓名。
2.听写词语“善鼓琴”“善听”,玩味“善”字。3.检查朗读情况,注意节奏和语速。
(二)初识文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谁能说一说古文大意?
(三)故事串文
1.教学“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必得之”。
有一年中秋,伯牙出使楚国,船至汉江口却迎来了风雨天气,与同在山中避雨的樵夫钟子期偶遇。俩人越谈越投机,于是,伯牙情不自禁地操起瑶琴,鼓起曲来„„(1)指导朗读好“善哉”。
(2)出示伯牙的资料。
(3)想象伯牙的琴声中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4)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偶遇知音,伯牙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子期却能心领神会。于是,他们畅谈了整整一宿呀!
(5)在这样一个无眠的夜晚,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次日清晨,二人面对青山结拜为兄弟,因伯牙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在汉江口洒泪而别。(6)此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人约定来年中秋在此团聚。(7)指导朗读
2.教学“子期死„„终生不复鼓”。
一年后,伯牙如约来到汉江口,谁知迎接他的却只有一块冰冷的墓碑,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指导朗读(2)再解课题。
(四)深悟“绝弦”
1.出示“短歌”,再悟绝弦。2.情境朗读。
8.《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八
在反复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课文的插图,其他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没有利用,而这幅插图其实表现的正是伯牙和钟子期相识相知的情景。
于是,我就设计了结合插图进行第一句教学的环节。我问:“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课文插图,插图描写了什么情景?谁能从课文中找到这句话?”同学们很快找到第一句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在后面的品句读文中我也多次让学生观察插图。在讲到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差生共鸣时,我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两人的动作、表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之情。一节课下来,这知音间美好融洽的情景也一定能深深地印刻在学生脑海里。
对于如何让学生理解伯牙痛失知音的悲伤,我还是让学生观察插图,体会到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到:“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学生深刻感受到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我又补充了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资料,并讲述了钟子期死后,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好在八月十五听伯牙弹琴的细节,让学生在高山流水的音乐里诵读伯牙当时的心声: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伯牙当时的痛楚和心碎。哀莫大于心死,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的举动就不难理解了。
9.伯牙绝弦 教案 篇九
习水县东皇镇第三小学:谢志林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师生交流:
师:上课之前先来看看屏幕上的这些词语(出示)落木萧萧 沧海茫茫 飞瀑连连 秋风瑟瑟 云朵悠悠 春雨绵绵 烟雨蒙蒙 黄沙漫漫 白雪皑皑(找一个同学读出示的词)师:你觉得哪些词语能形容我们的家乡?
一、导入新授:
1、师: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生:伯牙绝弦)
2、师:这是一篇古文,你发现它和咱们学习的白话文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师:这篇文章你们在预习的过程当中觉得难不难懂?有没有困难?都没有,那我考考你们。在课文纸的背面,找个空白处,请你写出这篇古文中的两个主人公来。
(生:写。师巡视,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4、师:接着,拿出你的课文纸,老师给你们听写词语。两个词,鱼老师就念一遍,因为咱们六年级了。这两个词分别是:善鼓琴 善听
(生:默写。谈自己的理解)
5、师:“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怎么理解?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俞伯牙善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他弹琴。
6、师:善长听琴,这个“善”的意思就是“善长”或是“善于”。如果有同学体育好,那他善长什么?运动。那你来用“善”说一句话,就根据他的这个特点。
(师:可以吗?这就叫作现学现用。)
7、师:课文当中这个“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
8、师:那前面两次和后面两次的意思一不一样?(生:不一样。)
9、师:后两次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我们知道了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那老师继续要问你们,这篇课文你们回家读了几遍?让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读读,他读的时候,请你们仔细听,看一看他有没有读错的字。
(老师反复指导朗读。)
2、生齐读。
3、再读课文
师:好的。有人说呀,古文的朗诵应该就像我们平时喝茶一样,要慢慢地、细细地去品,才会有唇齿留香的感觉。来,这一遍我们放慢节奏,再读一遍。《伯牙绝弦》读——
生再齐读课文。
三、精读体悟
1、师:好,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虽然咱们没有读他个一百遍,但是通过回家预习和课堂上刚才的读,至少也有七八遍了。那鱼老师想问一下,是不是已经“其义自现”了呢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对这篇古文大致的意思有没有所了解?用自己的话把它简单地说一说。(好,你第一个举手,请你来。)
2、师:好的,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伯牙和子期的相识缘于一段偶然,听老师来道出这个故事。有一年中秋呀,伯牙出使楚国,船至汉江口,谁知却迎来了风雨天气。与在山中避雨的樵夫钟子期偶遇。二人是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势,于是伯牙情不自禁地操起瑶琴,鼓琴一曲。谁来读读这段话?(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好的,字音读得比较准。这个“哉”老师再强调一点,读得还可以再轻一点,“善哉”(示范读)“哉”发一声的音,“善哉”(示范读))
3、生练读
4、师:好,你看这遍就读得不一样了。我们聊了这么长时间的伯牙和子期,你们知道俞伯牙是何许人也?
5、师:他是掌管音乐的人,千万不要读成dài夫。两个概念。我们来认识一下俞伯牙,谁来把这段话读一下。(课件出示:俞伯牙,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以高超的七弦琴演奏而出名。曾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语。)
6、师:老师故意要考考你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说。
7、师:伯牙鼓琴的时候连马儿都仰起了吃草的头,伯牙不愧为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那既然他是音乐家,伯牙的琴声当中一定不仅仅表现课文当中巍峨的泰山,宽广的江河,他的琴声中还能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呢?想一想,谁来说一说?除了这巍峨的泰山,奔腾不息的江河,还会有什么情景?
(预设:一望无际的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绵绵的细雨等。)
8、师:除了景,还有情哪!同学们,我想,伯牙的琴声当中一定还会像同学们所说,表现出这些动人的情景。他的琴声当中一定还会表现出“萧萧落木”、“茫茫沧海”接着——
(飞瀑连连、秋风瑟瑟、悠悠云朵、绵绵春雨、蒙蒙烟雨、漫漫黄沙、皑皑白雪)
9、师:同学们,你来想象一下,如果此时,你们就是钟子期,伯牙正在弹琴,你们正在听琴,伯牙的琴声当中表现的是这萧萧的落木,透过伯牙的琴声,我们仿佛看到了这动人的情景。亲爱的子期们,你会怎样赞叹?——善哉!——
生:善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呀!
10、师:是呀,这一曲就是——善哉!萧萧兮若落木。伯牙鼓琴,心里想到的是茫茫沧海,你还是子期,透过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于是你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茫茫兮若沧海。……
师:一个善问的老师,一群善意的同学。这真是谢老师所念,同学们必得之,这也正是伯牙之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好,同学们,刚才我们所说,伯牙和子期的相识缘于一段偶然。偶遇知音,过去没有人能听懂的琴声而子期却能心领神会。于是,伯牙和子期他们相见恨晚,在这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他们整整一夜都没有睡,你们觉得这两个人会做些什么?说写什么?
11、师:同学们,不管是以歌会友,以酒会友,还是以琴会友,最关键的是以心会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这就叫做——
生:知音。(板书:知音。)
12、师:这就叫做知音,偶遇知音,两人感慨万千,可是伯牙还有要事要做,次日凌晨,两人不得以要在汉江口依依惜别。你们觉得在这离别之际,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13、师:转眼,到了第二年的秋天,伯牙如约来到了汉江口,当他正想找寻子期的身影时,却看到了一块冰冷的墓碑。子期不幸染病身亡。他的心情会怎样?又有什么举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是呀,同学们,知音已故,琴声谁晓?他不禁会想到,当他鼓琴的时候,心里想到的是高山,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赞叹道:“善哉,峨峨兮如泰山!”当他心里想到的是流水时,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去赞叹:“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了解了伯牙此时的内心世界,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死的不是别人,而是世界上唯一的知音!读最后一句。
师:春风满面知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再读最后一句。师:同学们,故事讲到这儿,你对文章的题目是怎么理解的? 师:他摔断的仅仅是琴弦吗?他摔断的还是什么?(音乐生涯)师:断绝了他的音乐生涯。还有吗?他摔断的仅仅是琴弦吗?更多的是封闭了自己的——什么?
生3:内心世界。
师:是呀,封闭了自己的心弦。因为,子期不在,知音何寻那!在子期的故乡,伯牙曾经写下一首短歌来追悼他:“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往日的情景历历在目,今日的伤怀谁能知晓?唯有这一曲故事千古流传。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他们在汉江口的相聚,想一想这一年的苦苦等待,想一想冰冷的墓碑,想一想这挑断的琴弦。好,睁开眼睛,让我们把这个故事深深地烙印在你的脑海里,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全文。
三、拓展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把你最想对伯牙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动笔写感受。交流。
生:伯牙,知音千年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生:伯牙啊,你要坚强地活下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我要送伯牙一句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能不识君。
„„
师: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知音难觅,每个人都在苦苦寻觅知音,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
”,世界这么大,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觅到知音„„要知道幸福在过程,从中见证人生的美好,感受人生的温暖。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师:“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伯牙绝弦的原文及翻译】推荐阅读:
伯牙绝弦课文10-08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06-23
《伯牙绝弦》学习设计20111-09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07-04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分析10-01
小学五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0-18
《哀王孙》原文及翻译06-18
《春望》原文及翻译赏析08-12
墨梅古诗原文及翻译08-18
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