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2024-09-21

交通促进经济发展(共11篇)

1.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篇一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促进交通快速发展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交通加快发展的关键年,是全面实现“十五”交通发展计划目标,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交通发展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交通建设步伐,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全县交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实现了良好的开局。

一、第一季度工作情况

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克服了资金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实情,全局上下团结一心,抢抓机遇,苦干实干,狠抓落实,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为今年后三个季度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交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㈠项目争取进展顺利。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抢抓交通发展机遇,精心策划包装项目,超前规划编制项目,全面系统采集项目,科学论证交通项目,先后对今年需要向上争取的五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规划包装,通过积极争取,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十两路二级路改造升级和柳树垭隧道项目,省交通厅已经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我们正在着手组织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是杜阳路项目工可已报省交通厅,可望近期评审立项。三是军店隧道、财神庙隧道维修项目已经批复,正在着手制定维修方案。四是县城至军店11公里路面改善工程已下达投资计划。五是万峪到盐池河经济断途路已批复立项,启动资金即将到位。

㈡公路建设步伐加快。今年,我们继续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实现了工程建设的质量、速度与计划同步。一是加快城关至温泉一级公路建设进程,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勘察设计。二是潭家湾隧道已安全掘通,正在做洞口护坡施工;正在做红庙大桥、珠藏洞大桥、挖断坎大桥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三是70公里通乡油路建设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水泥稳定基层10公里。四是完成了大木至板桥11公里干支线路面硬化和5公里路面中修的前期准备工作。五是完成了79公里村级公路路基建设任务。六是正在积极筹措两个收费站转址。

㈢交通规费完成计划。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加大规费征收力度,第一季度,完成各项规费收入343万元,占年计划1314万元的2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个百分点。

㈣行业管理日益规范。加强安全管理,圆满完成了2005年春节运输的各项工作,春运期间,安全运送旅客29万人次,没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我们在“两节”期间,重点加大了安全检查力度,多次深入到车站码头、险路险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县第一季度交通安全态势平稳。加大维修市场清理整顿,狠抓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加强维修市场准入,理顺了维修市场秩序。加大运输市场管理,依法取缔非法营运行为,积极筹措出租车市场的改革工作,维护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㈤服务全局力度加大。一是召开全县交通工作会议,表彰了一批交通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过去一年的交通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与各二级单位签订了责任书,进一步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合力,增强了加快交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扎实开展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红军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成功组织开展了“保持党员先进性大家谈”有奖知识竞赛活动,丰富了教育内容;按照县委要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三贴近”活动,全系统15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4个乡镇20多个村,走访慰问贫困农民800多户,捐资捐物折款1.5万多元。三是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深入扎实开展了“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的奋斗目标和基本要求,为全面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了基础保障和具体标准。四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扎实开展了争创市级最佳文明单位活动,各项基础工作已有序推进。五是县政协常委于3月10日视察了全县交通工作,先后深入到209国道寿桃山、潭家湾隧道、通乡油路熊回路、军店镇通村水泥路进行了视察,听取了全县交通工作汇报,对近年来全县交通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交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㈠加强协调配合。继续依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全社会办交通的合力,坚持 “政府挂帅、交通操作、各方支持、群众参与”的原则,及时研究解决交通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办交通的合力,促进交通事业快速发展。

㈡明确工作责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事事有人管、有人办、有人落实,确保政令畅通。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做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形成争先进位,抢前争先的良好氛围。

㈢加强质量管理。重点加强对工程“源头、过程、现场”的管理,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手段,开展技术攻关,治理质量通病,创建“精品工程”。全力抓好一级公路建设,认真落实政策,优化施工环境,紧密协调配合,切实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今年是通乡油路结帐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狠抓质量管理,如期完成任务。继续加大村级公路建设大宣传力度,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再掀建设高潮,加强对村级公路的质量管理,定期组织开展质量大检查,定期下发检查通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㈣从严依法行政。集中开展一次依法行政专项治理活动,加强运输市场监管,全面落实运输管理便民措施和服务承诺。杜绝客车站外揽客、围城打转、坑、宰、甩、卖旅客现象发生。加强安全管理,“五一”期间全面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不出问题。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为重点,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培训和考核,开展一次集中执法培训,清理在岗45岁以下的未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持证执法人员,下岗学习,确保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执法程序合法正当,执法行为明显规范。

㈤深化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交管站改革和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认真总结我县交通系统的改革进展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加强配套改革,强化跟踪管理,不断提高队伍的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各位领导,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联系千家万户的“窗口”行业,交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的服务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环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交通,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交通,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完成既定的各项交通工作目标,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殷切希望。

2.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篇二

根据意见, “十二五”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任务包括:加强以客运为主的枢纽一体化衔接;完善以货运为主的枢纽集疏运功能;提升客货运输服务质量。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有效推进科技创新, 集成、整合现有信息资源 (系统) , 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不同运输方式的信息采集、交换和共享机制, 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及时发布、实时更新、便捷查询, 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发展联程联运。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 普及电子客票、联网售票, 推进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往返、联程、异地等各类客票业务, 逐步实现旅客运输“一个时刻表、一次付票款、一张旅行票”。推进大宗散货水铁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 实现货物运输“一票到底”。;统筹枢纽建设经营等四大方面。意见指出, 要统筹货运枢纽与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的空间布局。按照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 强化货运枢纽的集疏运功能, 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兼容性和安全性, 降低物流成本, “港口应重点加强铁路集疏运设施建设, 大幅提高铁路集疏运比重;积极发展内河集疏运设施。集装箱干线港应配套建设疏港铁路和高速公路, 滚装码头应建设与之相连的高等级公路。”

意见提出, 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需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各地政府将组织编制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审批。

在保障措施方面, 意见中表示, 对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节点城市, 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审批 (或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时进行审批) , 用于指导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在规划工作中, 应统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客运与货运之间以及既有设施与新建枢纽之间的关系, 衔接相关规划, 注重规划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创新管理机制。要切实打破行业分割、突破地区分割, 创新体制机制, 破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中的难题。城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等事宜, 国家相关部门应予以积极支持。逐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调整机制。

拓宽融资渠道。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同时, 要创新盈利模式, 探索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的投融资方式,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运营, 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建立稳定的综合交通枢纽投融资渠道。

鼓励综合开发。要在保障枢纽设施用地的同时, 集约、节约用地, 合理确定综合交通枢纽的规模。对枢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及周边区域, 在切实保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 做好交通影响分析, 鼓励土地综合开发, 收益应用于补贴枢纽设施建设运营。

完善技术标准。按照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 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协调各行业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逐步研究制定符合国情、经济适用的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建设、运营服务等标准和规范。

3.科技创新促进平安交通发展 篇三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血液。交通运输是生产性服务业,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空间开发、国防安全保障、国家救灾应急体系构建等对交通运输安全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交通运输是民生改善的基本条件。交通运输也是生活性服务业,人们出行对安全、便捷、舒适、准时的需求越来越高,安全是第一位的需求。

问题是,一方面人们对交通运输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恶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现代科学技术为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科技创新是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交通运输行业始终把促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当前迫切需要深化对安全理论的认识,强化创新驱动安全发展上升到新的水平。

国标的定义:安全是排除了不可以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其实质是可以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

预报地震是人们长期的愿望,由于影响因素十分复杂,目前准确性不高仅能作为参考

我国施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技术上能实现对不同烈度的设防,但由于经济原因,抗震等级只能合理选取

传感器监视驾驶员,一旦疲劳驾驶会发出警报;监视路况,出现偏离车道或有障碍物的情况会发出警报

副驾驶有人乘坐会提醒系安全带

倒车雷达影像

但由于经济原因,并不是每辆车都有这样的配置

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安全的客观条件就形成了

管理水平的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

既要保证制度健全,又要保证执行有力

安全管理的四阶段:

1、事故理论支持的安全管理

?荩管理对象:事故

?荩特点:总结经验教训

?荩缺点:事后整改,事故推动,经济社会成本高,总处于被动状态。

2、隐患理论支持的安全管理

?荩管理对象:隐患

?荩特点:事前预防

?荩缺点:缺乏对风险的定量分析,预防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不足。

3、风险理论支持的安全管理

?荩管理对象:风险

?荩特点:对风险实施综合管理

?荩缺点:模型复杂,理论性强,基础理论支撑不够

4、系统理论支持的安全管理

?荩管理对象:安全目标

?荩特点:安全责任大

?荩缺点:不计成本高

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总体还处于隐患理论支持的安全管理阶段,将交通运输推动到风险管理的第三个阶段时机已成熟。

安全管理一直是存在的,支持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不断完善提高的,目前用风险理论来指导安全管理工作是多行业的选择,也比较符合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

安全风险管理就是用风险理论支撑的安全管理,用管控风险的技术和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安全的水平。

按照风险源划分,安全可以分为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

系统安全是指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完成期望的运输目标的可靠性,其风险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设施安全是指公路、桥隧、港口、航道、枢纽场站等基础设施(建、养、用全过程) 对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运输安全是指道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城市客运过程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应急保障是指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监管有力的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技术措施。

通过LNG加注船的风险评估、港珠澳大桥沉管安装风险评估等案例分析,带给我们的启示:

1、我国公路水路的建设与管理实践中,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已经得到应用,如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工程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农村公路的风险管理手册以及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活动中风险管理的思想,风险评估、预防以及应急等技术与管理都有一定的应用,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需要在技术上进一步总结,完善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以推动形成安全风险的技术体系,并从中找到制约安全发展的短板。

3、安全水平的提高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水平的综合反映,安全水平的提高应在加强管理、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更多依靠全行业的科技进步。

4、提高本质安全是我们的核心追求。

狭义的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技术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即失误----安全功能,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安全功能,设备工艺发生故障时还能暂时正常工作。

广义的本质安全: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性、恒久性安全目标。

■ 信息技术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 信息技术与服务,电子航道图,出行信息,物流信息

■ 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BIM技术

■ 人工智能的应用,全自动集装箱码头

■ 材料与设备,控制设备、材料技术

■ 结构基础理论,结构破坏的极限状态

■ 数值模拟技术,水流的、结构的、工艺的。机理的研究,数学描述和求解

■ 结构检测、评估、改造技术

■ 泥沙研究:适航水深、概率、精准预报

■ 高坝复航技术研究与应用

■ 深水打捞技术,发现、工具、控制、打捞技术。深潜水技术(潜器、加压控制、气体、深水环境)

■ LNG等新能源的应用

4.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篇四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机动车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并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交通的进步与民展给人类创造和增添了财富,但交通工具的使用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如一些司机的酒后驾车、违章驾驶、飙车撞人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危害了公共安全,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创建和谐的交通环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车、道路环境的协调统一,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加强交通安全建设,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消除道路交通的事故隐患,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大对驾驶员和社会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驾驶员要定期学习交通法规、机动车新技术及新操作技能,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应常抓不懈且注重实效,进一步增强驾驶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坚持杜绝驾驶员超速行驶、占道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对全社会人员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是教育部门要坚持道路交通安全从孩子抓起,将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与课程,并在中考及高考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对全社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法规的宣传,加强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

其次,驾驶机动车维护,提高机动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良好的车辆技术

性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物质基础。目前,除了建立完善的汽车检测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保养、维护车辆,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修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带病车”上路行驶,严把技术性能关。

再次,完善道路的安全建设。首先要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进行专项整治,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分析,该改造的改造,该完善的完善,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把道路危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其次要驾驶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及隔离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安全设施约束、管理、服务、诱导的功能,在弯道、交叉路口、穿越村镇路段及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的点段,完善警告警示等交通设施设置,确保交通安全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最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制建设和管理水平。通过制定和完善道路的法律制度,增强交通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规范的执法行为,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通畅。

5.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篇五

交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主要包括个人信贷和小企业信贷两部分。2010年以来,交通银行零售信贷部党支部按照交行党委统一部署,围绕促进扩大内需和支持小企业发展等中心工作,将党建活动与业务工作联系更加紧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读一本书”、党史基地参观、党建信息板报以及技能提升、业务培训和劳动竞赛等活动,有力促进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2010年末,交行零售信贷余额比年初增长45.92%,超过全部贷款增幅26.21个百分点,完成增量计划的233%。消费信贷市场占比上升0.24个百分点,小企业金融服务受到银监会通报表彰。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党建工作落实,零售信贷部党支部被交通银行机关党委授予2010-2011先进党支部称号,还多次在总行部门考评中获得优秀,并得到了社会和服务对象的一致赞许。

积极落实中央的要求,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零售信贷部党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具体部署,结合本条线业务特点,把创建“四强”基层党组织、争当“四优”共产党员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防范各类风险、服务基层一线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和创新各项组织活动。

“学习贯彻”活动,通过组织部门党员集体学习讨论,认真学习中央各级领导的讲话和交行党委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岗位奉献”活动,围绕交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目标,认真贯彻交行党委“跑赢大市、争先进位”的工作要求,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开展业务创新、岗位争先等各项活动,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提升”活动,围绕“责任交行、和谐交行”建设要求,牢固树立机关业务部门为基层服务的理念,切实强化党员服务理念,为基层分支行提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组织创新”活动,结合零售信贷业务特点,积极开展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形成具有零售信贷业务自身特色、符合条线实际的党建工作、业务创新思路及运行机制。与行内IT部门以零贷五年发展规划展望为主题的“组织创新”活动,得到了总行机关党委的充分肯定,并作为机关党建创新的典型经验加以提倡。

用创新引领党建工作,把破解业务发展瓶颈作为支部创先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为落实交行党委提出的十二五“倍增”计划,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和小企业健康发展,零售信贷部党支部立足于外部市场变化和零售信贷业务发展现状,确定了“创最佳业绩、争最优管理、建最强队伍”的双倍增发展思路,将抓业务发展与促进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促进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个贷创新力度,积极推动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开发了“贷利通”个贷业务功能,协助客户进行财务规划,打造综合消费理财的商业银行市场品牌;开展了以扩大消费信贷为主题的劳动竞赛,积极促进内需;加大集中集约管理创新,多元化渠道扩展前台功能,开发了e贷在线电子平台,在银行、合作机构和客户之间搭建双向无障碍互动平台,客户只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足不出户就可以申请贷款。

二是加大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加强专营机构建设,开设300多家小企业服务专营机构;满足客户需求,推出“账户透支”、“分期还款”、“e贷卡”等系列特色产品;开发供应链电子平台,推出网上融资服务;探索三农小企业服务模式,与地方政府农机局合作合作,向188户农机合作社批量提供农机购置贷款11亿元;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为400多个养鸡专业户发放贷款4.1亿;探索科技小企业服务模式,建立“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的“苏州模式”;探索文化创意小企业服务模式,为100多户小企业发放贷款20多亿元,支持30多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

三是加强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开发影像传输系统,全面实现信贷管理电子化,为集中集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建立贷后资金跟踪侦测机制,加强贷款资金流向控制;完善监控规则和授信政策系统引擎配置,有效整合电子审批与内评自动决策,提升系统自动化处理能力。

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提升党员素质水平

零售信贷部开展“三个一”队伍建设活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开展一次“岗位绩效半年回顾与展望”,利用部务例会对每位员工进行了岗位职责绩效的述讲,通过对“身边人、每日事”的回顾,认清梳理岗位职责,学习他人优点,增强服务意识;结合贷款新规的颁布,开展了一次全行视频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在部门开展“读一本书”活动,即“读一本专业书”、“读一本党史书”、“读一本哲学书”,提升业务能力,陶冶道德修养情操。

同时,开展党性、党史教育,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充分利用建党纪念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员工赴安徽陈独秀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党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结合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形成分析材料。通过实地走访革命旧址,回顾党的辉煌成就,学习党的光辉历史,鼓舞党员士气。通过教育学习,员工受到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对“何谓党性”、“为什么要讲党性”及“如何做到讲党性”等三个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展“党员示范”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零售信贷部支部始终坚持宣传党的先进性,不断强化党员先进意识和理念。在2010年开展的“党员为管理提升年做贡献”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中,部门党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共20多条,切实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11年零售信贷部支部响应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号召,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交行总行及机关党委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亮承诺、强作风”实践活动,努力改进工作作风,诚恳接受服务对象监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营造了一个浓浓的争先进位的氛围。

6.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篇六

广东公路联网收费发展成效显著

自2004年末基本实现联网收费至今,广东高速公路联网里程达到3479公里,开通了217条电子不停车缴费(ETC)车道。据统计,至2005年底全省已经撤并了12个主线收费站,减少建设22个主线收费站,直接节约建设费用约9亿元,节约运营费用约1.3亿元,对社会交通参与者带来经济效益约1.6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进一步撤并17个主线收费站,减少建设88个主线收费站,直接节约建设费用43.2亿元,节约运营费用18.3亿元,为道路使用者带来效益为52亿元,其中车辆油耗节省效益为17亿元,节省旅客时间效益为35亿元。

自广东率先实行公路联网收费后,全国其它省市也逐步启动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ETC收费工作,发展势头比较快。截至目前,我省高速公路联网里程占全国总里程的88%左右,江西省南昌市周边和福建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部分ETC系统陆续投入使用,北京也宣布将在年内开通一批ETC车道。

2007年5月1日,由交通部等国家部委组织制定的电子收费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第一批国家标准。该标准正是以广东联网收费技术标准和成功实施为基础制定完善的,它的发布实施,为广东联网收费工作和ETC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广东公路联网收费是解放思想的重要产物

在实施联网收费之前,广东高速公路存在投资主体复杂,管理体制模式繁多,涉及面广,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实现联网收费难度很大。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下,有关部门和企业不断解放思想,经过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基本实现公路联网收费和ETC应用,实现了高速公路行业由被动管理向主动为车辆用户提供服务模式的转变,改变了交通服务观念,提升了交通服务意识,提高了公路行业服务水平,这些都是不断解放思想,促进交通和谐发展的重要产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实施联网收费前,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500公里,涉及42条高速公路和42个路段公司,上百家投资者,既有省和各市的投资,又有外商和民营投资,投资主体非常复杂,协调难度非常大。广东联网收收费工作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以交通和谐发展为目标,有效地协调和统一了各种利益,保障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当时广东纳入联网的高速公路路段多达38条,涉及300多个收费站、2000多条收费车道。各高速公路营运模式多样、收费技术复杂。在实施联网收费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各种收费技术改造相互兼容,又要理顺管理架构,需要协调各路段统一运营模式,统一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广东联网收费工作在详细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省技术标准,统一了全省高速公路的技术模式。

第三,广东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采用组合式收费技术,实现了ETC规模化营运,为车主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选择。以往车辆通过收费站,只有停车取卡缴费这种单一的模式,实现联网收费和ETC收费后,车主可以选择不停车缴费、非现金缴费和现金缴费三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公路服务水平,彰显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社会理念,是坚持解放思想,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继续解放思想,推动广东公路联网收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广东公路联网收费工作和ETC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各有关部门和路段业主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动广东公路联网收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进一步撤并区域间主线收费站,加快区域合并步伐,扩大区域联网收费范围。目前广东分粤东、粤西、粤北、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6个区域实现联网收费,撤并了6个区域内的主线收费站,初步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第二阶段从2006年开始,逐步实现全省6个区域合并成为4个区域。第三阶段从2010年开始,实现全省统一联网收费。要实现以上目标,需要政府、路段业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加快推进广东联网收费工作步伐,进一步撤并主线收费站,加快通行效率,解决区域间主线站的交通拥堵问题。

第二,增加ETC车道数量,发挥电子不停车收费的规模优势,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目前,广东省已开通ETC车道217条,但与广大车主的要求仍相差甚远。根据规划,在2010年底前,所有新开通高速公路按入口3条以上(含3条)车道至少建设1条ETC车道,出口4条以上(含4条)车道至少建设1条ETC车道的要求建设,以后逐步加快ETC的建设步伐,使ETC成为全省公路收费的主流形式,真正解决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问题。要完成这个目标,各路段业主和部门要不断解放思想,从提高公路收费服务水平和创造和谐交通环境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大ETC系统的建设力度。

第三,加快ETC用户发展步伐,培养车主使用ETC系统的习惯和观念,发挥电子不停车收费的规模效应。广东自实现联网收费以来,作为电子不停车缴费的专用载体—粤通卡保有量稳步增长,现已超过30万张,单月缴费金额2.5亿元左右,超过全省当月通行费总额的13%,但ETC系统车流量占粤通卡车流量的比重(41.52%)还不高。日本在这方面就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一是政府将ETC系统作为解决汽车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措施之一,实行财政补贴推广ETC;二是政府和商家采取灵活的商业手段促进ETC产业迅速发展;三是政府采取强制手段,促进企业保证ETC使用环境的完善和稳定。广东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如ETC用户过路费优惠——里程优惠、深夜时段优惠等来促进ETC用户的发展。

第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联网收费工作和ETC收费方式的认识。广东实现公路联网收费和ETC应用规模化后,减少了主线收费站建设数量,减少了停车缴费次数和等待时间,减少了机动车燃油消耗量,减少了废气排放和改善了环境质量,大大提高了公路通行效率,提升了收费站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了广东交通的整体面貌和投资环境,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促使全社会都理解、支持联网收费和ETC建设工作。

7.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篇七

关键词:市场经济 道路运输 运输业 物流业

中图分类号: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7)28-0054-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大量的物资和信息通过各种运输与传播方式频繁的交换和转移,如原材料的供应、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运输销售等,物流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当中,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绝大部分被物流占用,物流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水平。

一、运输业与物流业的关系

1、运输业是发展物流业的基础,不论是传统物流或是现代物流即现在所说的第三方物流必须具备的第一项功能就是物流配送和仓储运输功能,现代物流要求推行与需求不断升级的相关的快速反应的供给体系,物流体系和销售体系。物流运量猛增,快速反应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动力之一,可以说运输效率的高低既关系到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成本的高低,也关系到物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没有运输业的高效运转,社会产品在社会上与企业中的运动就不可能畅通,物流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就不可能充分体现,在现代大流通环境中,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物流条件和效果,这就要求运输业必须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适应物流业发展的要求。

2、道路运输承担物流主力的优越性日益显现。西方经济学认为,运输产品从概念上说应该是从起始地到最终目的地的完整运输服务,它是消费者所真正需要的东西,但由于一些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如铁路不可能也没必要延伸到每一家企业,客户一般也不会拥有自己的机场和港口。于是运输产品的整体性在生产过程中被模糊了。然而,从需求角度提出的运输产品其完整性却从来未被模糊过,一般运输方式并不容易做到从货物真正完成起运地点至终到地点的全程服务。但随着汽车运输普及以来,大范围的“门到门”位移服务就由公路的高度可通达特性而变成可能。实现运输产品的完整化,为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优质物流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水平的提高,用户对运输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小商品、百货、农副产品、建材等几大商品批发市场形成后,都把提供完整产品作为基本战略来促进,在“门到门”之外又出现了“货架到货架”和“桌面到桌面”的运输需求,这都必须由汽车运输来完成。

3、物流业的发展带动运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现代物流业要求具有更加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要求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同时,运输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向客户提供越来越完整和质量更优的运输服务的过程。必将促使承担物流主体的交通运输企业向高效、专业化物流运输方向发展,突破原有的单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运输业的生产力水平,改善目前货物运输企业的困境。由于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人们都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物流这个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领域能提供20%以上的毛利率,是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经济领域,谁能抓住这个市场,就等于找到了利润的源泉,就可以实现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参与现代物流业可提升道路运输业的整体效益和社会形象,由于物流业已演变成为当代经济生活中的“第三利润源泉”,可提供物流供应一体化过程中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又称中间商)提供的服务。除单纯的运输之外,还可进行如货物的检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为运输企业向多元化经营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加快货运业和物流业的整合

1、整合物流资源。现代物流产业具有社会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是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首当其冲的问题。物流资源的整合主要有三条思路:

第一,进行资产重组,通过重组、兼并与联合向集约化与协同化方向发展,新组成的物流企业将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动态信息,协调物流网点,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费用,以赢得竞争优势,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建立战略联盟。同一经济区域中的企业可以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同时还能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其运作成本;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业务合作与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但更多的是通过企业合并实现的。

第三,对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使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

2、尽快完成传统交通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产业的转型。运输业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构成。高效率和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是物流通畅的重要保证,由于具有现代技术和管理特点、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在物流的最终实现中具有支持、保障和衔接作用。按照现代物流产业在提高效率、改善服务、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要求,积极进行政策调整,促进交通运输向现代物流产业转型,以努力改善运输市场环境,提高全行业的经营组织管理水平,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一是鼓励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允许它们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逐步提高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二是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三是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物流发展的领先者。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参考文献:

[1] 林瑛.理性发展绿色物流[J].价格月刊.2005,12:17~18.

8.明通镇交通安全促进项目 篇八

一、目标

1、加大对镇村两级道路安全设施的保护、投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控制设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2、通过宣传教育与上路执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3、提高交通行为人对道路交通知识的知晓率、驾驶行为合格率。

4、改善交通伤害记录。

二、项目组织实施

1、组建项目组

项目成员单位:镇安监办、城建办、明通中心派出所。

2、项目活动

(1)增设交通安全预防投入

在危险路段、交通要道设置了警示标语、安全驾驶标语等。在学校门口,增设减速带。

(2)加强宣传教育

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创建的主要内容,采取出动宣传车辆、书写宣传标语、搭建宣传咨询台、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办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3)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

与交巡警大队、明通中心派出所等单位先后开展了多次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执法。对辖区内的机动车辆状况、驾驶人员证照及过往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制止、纠正了多起违章违法行为,营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秩序。2011年,出动人员300余人次,设置道路安全警示牌18块,排查车辆600余台次,查处违章违法行为100余起,处罚金额5800元,移交派出所处理5人次,规范了明通镇道路交通秩序。

三、项目成果

(1)全民交通文明意识增强,驾驶员、居民、学生交通法规普及知晓率达到 90%以上。

(2)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控制设施数量增加,设置科学、合理。

(3)道路两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涉及人员明显减少。

四、效果评估

路口事故伤害发生数明显下降,群众守法率稳步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率回稳并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路口的交通文明参与者守法率持续上升。

五、持续改进

9.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篇九

项目促进组工作计划

2011年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将迎来专家组的验收,为全面而持续的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决定2011年主要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责任,抓好社区公共秩序安全建设

树立安全责任意识,预防重特大社区公共秩序安全伤害事故发生。在社区建立健全各类交通管理档案、各类交通管理制度,抓好社区交通安全建设。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一是在辖区学校周边的学生上、放学期间设立志愿者岗位,二是在辖区的主要路口,设立志愿者岗位承担执勤义务。

二、坚持不懈,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强化交通安全管理是关系到每个人,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做好社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引导教育居民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交通安全理念。

组织社区内居民学习《交通法》,通过学习来提高他们对交通安全的了解和认识。对辖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经常利用宣传板和漫画、简报等形式在各个小学校门口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交通事故的展示,通过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安全意识。

三、加强路检路查。

(一)交安办要狠抓路面管控,从严查处机动车超速、客车超员、货车超载、酒后驾驶、无证驾驶、无牌无证车辆和报废车上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大力规范路检路查工作,实现路检路查制度化、常态化。

(二)要继续加大机动车非法营运打击力度,开展长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10.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篇十

一、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

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总结过去5年所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针对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在新形势下全党同志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经济正常运转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交通运输业也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也就是说交通运输业既要满足基本交通需求增长对交通供给量扩大的要求,又要按照资源节约以及安全、舒适、便捷的要求,在扩大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以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等。所有这些都为我们今后做好交通运输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在交通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就必须把握好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不断优化和完善各运输方式的内部结构,注重各运输方式间的衔接、优化和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注重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二、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我区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

“十五”以来,自治区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和建设进度,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总量的快速增长,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显著提高,为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做出了较大贡献。到2006年底,全区铁路总里程达到8060公里(比2000年增加879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8.3万公里(比2000年增加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1254公里,一级公路2347公里;民航机场9个(比2000年增加2个)。目前,铁路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2007年全区铁路在建重点项目18个,总建设规模4691公里,其中新建3211公里,占已建成里程的40%;公路建成了贯通东西的省际通道,国道110、208、210我区境内路段全部建成高速公路,所有旗县通油路,通乡油路建设全面展开;民航新建成了3个支线机场,其余机场全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扩建。可以说,近几年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实现自治区交通运输业新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自治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保障,以协调发展为立足点,继续加大投入,全面提高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综合运输通道建设,逐步完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和运输市场体系,基本满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根据自治区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新发展、新跨越,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在交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二是在政府筹资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在东部盟市加快交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交通管理体制还不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铁路管理体制相对滞后,不适应铁路加快发展的需求。在国家还未对铁路行业作出重大改革决定的前提下,可否探讨在自治区成立地方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作为今后参与境内铁路建设项目的地方政府投资主体,按照股权比例行使权力,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动作的运营机制,提高政府对铁路路网资源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目前,自治区政府投入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养路费,受财力制约,各级政府财政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有限,更无力投资铁路建设。为了扩大政府资金渠道,更多地筹集交通建设资本金,自治区已在部分煤炭资源富集的盟市开展了资源置换交通建设资金的试点工作。目前,该项工作还处于筹划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因此,要加快研究资源置换资金建设自治区重点交通项目的具体办法和政策,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政府筹资方式上的新突破。

近年来,自治区交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东西部的发展还不平衡,西部地区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盟市之间快速通道以及各盟市通往西北、华北各省的快速通道均已建成,而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的快速通道还未建成。因此,要加快东部盟市分别通往东北三省的快速通道以及东部盟市与西部地区的第二通道建设,使东部盟市与东三省的联系更加便利、快捷,为顺利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提供交通保障。

三、实现交通运输业“三个突破”应做好的重点工作

(一)继续加强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是建立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保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各交通专项规划,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协调各方面利益,使规划成为政府合理布局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规划一经确定,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都要自觉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强对交通领域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当前比较迫切的是研究铁路、公路交通行业管理体制及机制创新问题。通过深入盟市、企业现场调研,赴发达省区学习取经,研究提出我区铁路、公路等行业深化改革、政企分开、完善机制的具体方案,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三)扎实推避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质量,争取国家尽可能又快又多地批复我区上报项目;自治区审批权限内的项目要在坚持节约土地、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加快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新开工一批重点交通项目。

(四)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继续做好国家各类资金的争取工作,使国家投资更多地向我区倾斜。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增加财政投入、资源置换资金等形式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另外,还要通过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发行企业债券、利用外资、经营权转让、股票上市等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五)抓好通乡油路工程的实施。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通乡油路项目的上报、审批、开工、建设等各环节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通乡油路这一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圆满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11.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篇十一

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一直保持着稳定上涨的趋势,这种现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交通建设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如履薄冰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减轻压力,就要加强对于健康城镇化的建设。而健康城镇化的建设与交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所以,绿色交通的运行是构建健康城镇化的必经之路。

1 绿色交通的基本概念

1.1 绿色交通的含义

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绿色交通就是指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小的交通方式。其实,绿色交通的含义是非常复杂的,低污染是绿色交通实行所要完成的最终目的,绿色交通不仅仅是一种运输工具、运输手段,最重要的是一种运输系统,它是一种掌握了众多交通枢纽的运输系统,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将交通设施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1]。绿色交通的分类方式分为两种,在后续笔者会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一种是以交通方式划分,分别是: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常规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另一种是以交通工具划分,分别是:低污染车辆、电气化交通工具等[2]。

1.2 绿色交通的分类

下面笔者针对以交通方式划分的绿色交通进行详细的介绍:

1)步行交通。

步行交通是绿色交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人们日常生活中有30%的时间都在步行,由此可见,步行交通本该成为地位最高的交通方式,但是事实往往事与愿违。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出行方式的要求开始追求舒适,所以,大多数人只有在其他交通方式行不通之后,才会考虑到步行交通,这种想法就导致了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小汽车在行驶,有些甚至占据了非机动车道来行驶,导致行人的步行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了。这种“鸠占鹊巢”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3]。

2)自行车交通。

除了步行交通以外的另一种比较常见的交通方式就是自行车交通,但是,自行车交通的生存现状甚至比步行交通的生存现状还要严峻。随着时代的发展,小汽车的数量持续上涨,有些城市为了给小汽车的形式提供更多的空间,已经开始严令禁止自行车的行驶,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正在面临“灭顶之灾”。近几年来,由于全世界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为了能够妥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许多国家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行车交通方式才开始逐渐恢复生机[4]。

3)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问题在国家之间的争执也是非常严重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已经习惯了使用小汽车的舒适出行方式,想要让他们舍弃舒适的出行方式而选择大众化的公共交通是非常有难度的;而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大众化的公共交通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公共交通的服务态度却并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这种服务方式只会将人民群众推的更远。由此可见,政府必须要加强对于公共交通的监督与管理,尤其是对于公共交通服务态度的整改工作,更要积极的落实到实处。

2 绿色交通是构建健康城镇的全新理念

绿色交通的本质就是要构建一个低污染的健康城镇,推动健康城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将“绿色”作为开展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的同时,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可以说绿色交通就是一种国家政府提出来的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全新理念。为了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绿色交通对构建健康城镇的意义,笔者对100个人对于绿色交通带给城镇的好处做了调查,表1是数据分析结果。

%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方式对于环境问题的改善是最好的,公共交通对于降低交通事故的影响是最好,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更多的使用步行交通与自行车交通,就能有效的减少尾气的排放,创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而且,经常运动对于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绿色交通是间接化解人口、资源、环境的一种方式,大力提倡绿色交通的实行,对促进健康城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3 绿色交通促进健康城镇化发展的手段

3.1 加强对于交通系统的合理规划

要想将绿色交通的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首先,要对交通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将交通规划与土地资源规划整合到一起,进行统一的分配与安置,不能让建筑用地无限制的对土地资源进行掠夺,划分出一部分土地资源进行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增加公共交通站点,推动绿色交通的建设。

3.2 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

推动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的规划与建设,提倡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发展低污染、低碳的交通方式为核心目标,在发展绿色交通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于人民群众需求的考量,最终实现以绿色交通规划促进健康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3.3 增强绿色交通的执行力度

绿色交通的实行,不仅能够促进健康城镇化的顺利进行,还能够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益处。由于绿色交通的本质就是低污染,所以,它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粉尘与污垢,降低全球酸雨的发生率,保护臭氧层,降低温室效应,甚至对于噪声的降低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绿色交通能够间接地增加运动与健身的时间,对于人类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减少街道犯罪、交通肇事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必须要加强绿色交通的执行力度。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扩张,给环境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有效的缓解这方面的压力,全世界都在提倡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推动健康城镇的构建,而健康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绿色交通的实行。要想构建一个“城市病”与“农村病”基本不存在的社会,首先,要以绿色交通为建设核心,充分发挥绿色交通的领导作用,将铁路交通、货物运输等交通方式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明确绿色交通在建设健康城镇中的地位,推动健康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甄宇.以绿色交通规划促进健康城镇化发展[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14.

[2]周俞男.绿色交通理念指引下的曲靖麒沾马都市区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D].重庆:重庆大学,2013.

[3]李道勇.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D].天津:天津大学,2014.

上一篇:酒店会计工作总结下一篇:信息技术scr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