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

2024-07-11

浅谈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精选7篇)

1.浅谈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 篇一

浅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2013年05月13日 11:23 来源:《新财经》2013年第1期 作者:唐敏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步伐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指标因素之一。

关键词:防范风险,财政补贴,立法工作,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但伴随着目前我国的农业风险损失逐年增大,我国的农业保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遵循“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协同推进、市场运作”与“保成本、低费率、广覆盖”的原则下,逐步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不断增加承保品种,应用风险分析工具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探索与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农保险试点,顺应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全面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加快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

农业在我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脆弱的农业需要农业保险的强有力保障和持续不断支持,但由于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保险公司开在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也很难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着人才匮乏、资源短缺等问题。

1.我国农业保险险种过于单调,传统的农业保险险种,如蔬菜保险、麦场火灾保险、塑料大鹏保险等,由于赔付率高、风险高等因素造成部分农业保险市场亏损,发展程度较低。

2.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识欠弱,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在农业方面的参保意识不高,使得我国农业保险在农村的推广工作受到困难阻碍。

二、通过政府调控,完善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

我国在农业保险扶持方面,由于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这为农业保险的实践带来了众多困难,令我国政府无法确定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和地位,导致农险的投保面难以明确或有效落实。

1.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制订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一个完善的制度环境,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对商业性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扶持,进一步在政策方面鼓励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积极探索推广,从而为多渠道、多险种的农业保险销售进行法律方面的保障。

2.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等政策,强力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状况,全面分析我国的保险市场需求,针对不同性质的农业保险活动,逐步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补偿体制,加以区别管理。保险公司要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在销售适宜不同地区的创新型险种的过程中,要做到诚实守信,全面解释。

4.要理清商业性农业保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界限,准确把握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农业保险市场立法工作进行前瞻性地开展与设计。

三、国家与地方政府相互配合,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防范分散农业风险

由于我国农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各个地区发展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地方政府为依托,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农业保险政策上,一些地反采取代垫保费、代扣补贴的不合理政策,使得农户投保意愿消极低迷。这要求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必须在以后的发展中,全面注意一下几点建议。

1.各级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在农业保险的险种研发、销售服务与监督运营中分工协作,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全面对农业保险进行宣传。

2.财政补贴上,应公平给予全国各个地区的农业保险进行资金补贴和支持,将现有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的补贴区域尽可能地扩大至全国,部分农业险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商业保险公司要依法公平地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协议。

四、未来在政府扶持下,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使之纳入政府目标中

未来,在加快推动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上,还要合理加大对农业保险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科学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保险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现状,由于我国农业保险的运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利因素。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发展农业保险的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的保障,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积极的动力。我国需要加快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勇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21世纪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这要求在未来的农业保险发展中我国要注重吸收以往不好的经验,对以下几点建议进行借鉴,加以改善:

1.我国政府与保险公司必须培养大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尽可能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保险专业性教育与培养。

2.满足农村农业保险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研发新型农业保险险种,对传统农业保险险种长期亏损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吸取教训,加以改良,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2012-2016年中国农业保险专项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中国保险报。2011.11.09.[3]付洪芬。特色农业如何廊对市场风险。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

[4]普惠金融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会计论坛。2011(10):1.[5]李林,王健,汪丽萍。农业保险的消费满意度研究。农村社会保障。2010(1)。

[6]庹国柱,朱俊生。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比较与选择。保险。2010(9)。

2.浅谈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 篇二

1 三采技术的概念与机理

三采即为三次采油, 其具体指的是油藏经过了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之后, 采取物理化学的方法, 改变流体的相态、性质以及气液、液液、液固的相界面作用, 使得注入水的波及范围变大, 提高了驱油效率, 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提高驱油效率的方法有化学驱、热力驱、气驱以及微生物驱这四种。

2 我国三采技术现状

2.1 总体概况

我国非常重视三采技术的发展, 自1979年将三采技术列入到油田开发的十大科学技术中, 三采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便拉开了序幕。随后的“七五”、“八五”以及“九五”期间, 国家不仅重视三采技术的实验室研究, 还安排了多场现场的试验, 取得了许多领先的突破。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气源, 我国主要发展了化学驱与热力驱, 气驱与微生物驱基本还处于理论研究与先导性矿场试验的阶段。

2.2 化学驱技术不断发展

对于稀油油藏, 所采用的一般为化学驱。化学驱包括了聚合物驱、表面活性驱、碱驱和这三种任意复配的复合驱。目前我国的聚合物驱技术已经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技术, 应用在了大庆、胜利等油田的生产中;复合驱的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获得了先导性的成功。

1992年在胜利油田孤岛中一区和孤东小井距分别开始了Ng3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的先导试验, 1998年胜一区进行了Ⅱ类高温高盐油藏的聚合驱先导性试验, 至“九五”末, Ⅰ类油藏聚合物驱的工业化已经得到基本的推广应用。

目前化学驱继续向高温高盐油藏以及复合驱的方向发展、2007年底化学驱的覆盖地质储量已经达到了3.94亿吨, 采收率达42.7%。化学驱年增油量稳步上升, 由2000年的147万吨上升到07年的179万吨。

2.3 热力驱技术不断突破

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 我国的热力驱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蒸汽吞吐的试验、蒸汽吞吐的推广、蒸汽吞吐的先导性试验以及蒸汽驱的工业应用这几个阶段。目前蒸汽驱已经成为了我我国稠油油田的主要开采方法, “十五“以来, 热力驱技术得到不断突破, 产量也持续增多, 由2000年的165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64万吨。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采用地热采油的热力驱, 这种方法利用深层丰富的热力资源开发流体, 将大量的热力带入到浅油层, 从而降低原油的粘度, 提高了其流动性。这种方法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缓解日益突出的石油资源巩固矛盾。

2.4 气驱先导技术或者初步试验成功

我国对草舍油田Et油藏进行了CO2气驱的先导试验, 到2008年6月, 已经累计注气4.95万吨, 部分油田有明显的增油效果, 增油量累计8300吨, 采收率提高了17.23%。2007年7月正式对中原油田文88块进行天然气驱先导试验, 到2008年6月。累计注气2857万m3, 增油量累计8600吨, 采收率提高了22%。

2.5 微生物驱已开展系统研究

1 9 9 5年, 胜利油田进行了微生物驱的系统研究, 并与美国合作, 开展了微生物单井处理的现场试验。目前, 微生物驱在胜利油田已经有了应用, 每年处理将近200口油井, 年增油量达2万多吨。在油田开发的后期, 中原油田也开展了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 主要是根据油藏条件以及井组的动态、静态资料, 开展对微生物的筛选以及物理模拟等实验室研究。

3 我国三采技术发展方向

3.1 化学驱向复合驱、高温高盐油藏方向发展

目前, 我国石油开采出现了聚合物驱的优质资源接替不足、化学驱技术接替难度大、注入水的品质差等情况, 因而, 进一步深化开展针对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以及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并开展先导性的实验是很有必要的。另外, 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油田化学剂的攻关研究。当前, 要针对耐温抗盐聚合物、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稠油降粘度剂以及含有表面活性剂基团的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等4项技术进行攻关研究, 以求突破。

3.2 攻关配套蒸汽驱技术

我国稠油资源丰富, 重点分布在胜利、新疆和田、河南等油田。1984年胜利油田的蒸汽吞吐正式开展, 目前蒸汽吞吐法已经成为了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 但是经过了几个周期的蒸汽吞吐之后, 增产量会一次比一次少。面对这种情况, 我国在进一步研究如何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同时, 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了蒸汽驱技术, 进行相关的矿场试验, 但是因为油藏差异的缘故, 蒸汽驱的先导试验进展得并不理想, 主要的开发指标还达不到开发方案的预想值, 因而蒸汽驱的技术是未来我国应重点研究的热力驱技术。

国外为了提高特例效应, 有效开发稠油, 研究出了一套成熟可行的技术-水平井SAGD, 目前加拿大应用该技术获得的最终采收率高达50%, 最高时可以达到70%。我国的辽河油田也引进了该技术作为超稠油开发的主要接替技术。我国应当借鉴国外超稠油开采的经验, 扩大与国外的合作, 使得水平井SAGD技术成为超稠油开采的主要接替技术。

3.3 加强微生物驱的理论研究

微生物驱是一项前瞻性的技术, 其具有经济有效、操作简便、能源消耗很少并且其使用与油价无关等优点,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都在对其进行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我国也应当紧随步伐, 加紧研究微生物驱的相关理论, 例如菌种在空隙介质内的传输机理、生物在油层间的繁殖、移动、滞留等的规律及其数学描述, 研究微生物驱中各种生物的作用以及渗留规律。

3.4 开展注气驱先导试验和技术攻关

在国外, 注气驱以及发展成为了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通过了解世界注气驱的发展趋势, 可以预测到, 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 结合世界节能减排大环境的影响、气源的多样性以及我国油藏的特征等因素, 可以判断, 注气驱在我国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经过测评, 我国通过气驱增加可开采储量主要适用CO2以及CO2、N2混相驱两种方式, 目前我国气驱技术发展较为缓慢, 因而首先要加强技术攻关, 开展相应的先导性试验。

4 结论

未来的几十年内, 三采技术采油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例会不断攀升, 而世界丰富的稠油资源决定了未来以蒸汽驱为为主的热力驱将是采油的主要方法;由于具有环保以及成本的优势, CO2注气驱的发展空间很大;而聚合物驱使用的比例将不断减少。每一项三采技术都有其优点以及应用的局限性, 因而, 可以考虑结合各技术的优势, 研究一种高效的集成技术, 这将成为提高采收率的一个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成裕, 萧瑛, 张斌.国内化学驱油技术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 2011 (02) [1]周成裕, 萧瑛, 张斌.国内化学驱油技术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 2011 (02)

[2]牟建海, 李干佐.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化工科技市场, 2000 (07) [2]牟建海, 李干佐.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化工科技市场, 2000 (07)

3.浅谈壁画在我国的未来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壁画;未来;趋势

从近几年来看,壁画在我国的发展进入公众视线应该是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呃大型壁画展览,自此之后,壁画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如何在我国发展并提高就列入了壁画专业从事者的讨论之列,笔者就近几年壁画在我国的前景和目前遇到的一些发展阻碍来谈谈其未来的发展。

一、从壁画的功能切入点来看壁画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记载来看,原始人类通过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用来记录事情,这是壁画最原始的功用。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趋势,人们用在墙壁上作画来提高美观度,壁画就开始作为建筑物的一个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功能和美化功能就成为了公共环境的一部分,以至于现代社会,壁画成为一种人们在墙壁上施展自己的创作才华的重要方式。由此来看,壁画的功能就是作为建筑辅助,来提升建筑美观度,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再赋予壁画以内心的艺术追求。那么,这种艺术形式在博物馆和大型娱乐,公众,行政,商业的外墙上的发展必然是重头戏,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的建筑物,比如美术类的行政办公楼,高校艺术学院的教学楼,甚至艺术专业或者有艺术情怀之人的卧室,书房等私人空间。从这些具有典型代表的建筑物或人着手,壁画也就得到了天然去雕饰的宣传作用,而且,对美学的追求胜过其本身创作的经济价值的人或集体,才有可能会花费这些经济价值去创造自己的美学追求,这合乎人情逻辑,所以,这必将是壁画在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如果在未来的社会,社会经济体制达到了空间的高度,人类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量越来越高,那么壁画将成为城市建设,私人住所,公共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如果未来的经济体制进入低谷,大众无法承受壁画本身的维护和创作成本,那当然壁画的发展将会不容乐观,顶多只是满足部分美学追求者,而得不到全面规模化的发展。

二、从壁画和其替代品的创作成本来看壁画在我国未来发展趋势

现在是是市场经济社会,对成本的把控是非常具有经济性的,随着电子科技,印刷业的发展,替代壁画的可以是更加廉价的喷绘和机械印刷术,但这些跟真正的壁画具有天壤之别,壁画的创作具有鲜明的随意性,原创性,独特性,细小的瑕疵也是壁画美学研究的一部分。但机械的喷绘和千篇一律地印刷也許在细节雕琢上完胜壁画,但美学价值就不敢恭维了。所以,壁画发展的关键是他与其替代品的价值比较,哪个更适合当代国民的心理和物质需求,哪个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绝对地位。

现在印刷行业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逐步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产业链,显然对壁画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如果壁画的发展能够给国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壁画的教育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普及,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就接触到壁画的美学价值,使之能够对壁画有一种美学的心理倾向时,壁画将会逐步取代机械的印刷产品,从而迎来发展的新天地。

三、从人们对壁画的接受程度和人才资源来看壁画在我国未来发展趋势

就目前的社会教育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基本接触不到或者接触不深与考试科目无关的知识,高中和大学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摸索期,身边的诱惑也不少,很难去对美学等学科有比较深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这导致了壁画在青少年阶段的接受程度就有一定的困难,在他们的世界里,或许一张简单的喷绘布就足够完美,没有必要去花费昂贵的创作成本和维护成本去弄一些还不如成本低的产品,这个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当然,随着教育普及面的越来越广,以后教育部的教学政策或许还有改变也说不定,总而言之,只有青少年和社会大众接受了壁画区别于普通印刷和喷绘的艺术美感,才会有壁画未来发展的余地,如果人们只能从一些大型建筑或者高档场所才能欣赏到壁画类艺术作品,那么壁画作为一种公共美学的说法将不再成立,因为那时的人们,早已将壁画作为一种高档的装饰品,一种提供档次的副产物,而不是大家都能欣赏,也可以随处欣赏的城市一景。

反观壁画的创作,我国在此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业人才也是极度匮乏,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是需要传承和推广的,如果在普通大众的生活圈子中,很少有人从事这个行业,或者很少见到这样的兴趣培训班,那么人们对壁画这种创作方式感到陌生也不足为奇。

四、结语

创作人才,社会接受程度,宣传与推广,专业教学等等,都是当今壁画在我国发展的重大阻力的根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壁画的发展未来不容乐观,但笔者相信,壁画的发展背后实际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发展,还有很多和壁画一样的概念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提高整个社会人民的审美意识,壁画创作才能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李雪晖.当代中国壁画创作与公众审美期待[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4.

[2]张静.壁画创作及其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

4.浅谈未来幼儿教育发展新趋势 篇四

自80年代以来,加强幼儿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许多国家把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保健学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尝试新的改革,以促进该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逐步被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在幼儿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了解并研究这些新的动向,将有助于我们借鉴别国的经验,促进该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探索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我国也正在把中小学素质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头等大事提到日程上来。

一、幼儿教育中心的转移

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幼儿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即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智育和整体综合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应被看成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幼儿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但是,智育中心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根本的解决。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也要求高层次的人才,成人仍对幼小的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因此,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对他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如计算、阅读、体操、芭蕾、钢琴、健美、武术等方面的教育。这种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虽然在短期内会取得一定的成绩,使得家长得到暂时的心理满足,但不容否认的是它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儿童的兴趣,强制行事,过于正规和严格,对幼儿个性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去学习。从世界发达国家幼儿教育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幼儿教育的工作方式上,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将会在幼儿园慢慢消失,幼儿在园里的生活应更为自由欢快,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将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方式,他们乐于从游戏中学习。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教师在课堂教授的知识幼儿可能会忘记,但若让幼儿自己去亲身实践,亲自动手,其效果无疑是教师灌输知识的百倍。

作为幼儿园来说,应给幼儿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机会,比如幼儿可以自主选择

伙伴,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也可以自由交往;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具,他们可以选择做任何一种游戏活动,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他们,新鲜的形式刺激着他们,在以上内容和形式都兼备的条件下,教师再去循循善诱,去引导和启发他们,指引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进步。

二、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转移

从幼儿园的教师来说,幼儿教师备课不能局限于写到纸上,而应该从物质准备入手,以物质准备为主,从而实现让幼儿亲自动手,主动学习。教师要善于营造学习环境,比如把图片贴在墙壁靠下的地方,让幼儿自己去看、去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布置活动室,创设游戏情景等。在幼儿园里, 教师应该让幼儿从游戏中去学习,去分析然后由幼儿自己得出结论,不断培养其主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能力。尽管这种认识在初期有可能是错误的,肤浅的,但当幼儿学会如何去分析去探索周围的事物的时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学习。在教师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要求都将是建议性质的,不应强迫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是随机进行的,就像远足一样,教师掌握大的方向,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是朋友、玩伴,前进的路上大家一起走。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并重

从另一方面来说,世界发达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这一课题,作为幼儿园来说,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更是不能脱离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去按中小学模式进行,而应主要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这一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地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如通过幼儿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此外,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培养要从幼儿抓起,从现在开始。幼儿期本身就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及时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和爱学习、爱科学、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对于幼儿个性的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也应充分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启蒙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从注重“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幼儿教育机构

各国幼儿教育事业在战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一般说来,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近年来,许多国家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化。

5.浅谈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 篇五

——空气式太阳能的发展

每到冬季供暖期,暖气不暖、暖气过热、供热滞后、供热株连等供热方与用热方之间的矛盾,就一出出上演。这项本来是“送温暖”的服务,却让部分市民感到了阵阵寒意,也让供热方左右为难。有关专家认为,矛盾背后隐藏的是现行“集中供暖”体制的种种弊端。从去年开始,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山东、河南等地的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一片叫好声中开始了它的“破冰之旅”。但不容忽视的是,这项工作的难度丝毫不小于住房改革等其他福利制度改革。

中国南方冬季温度逐渐走低,南方采暖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南方要不要实施集中供暖,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网络上“希望南方也采取集中供暖”的呼声很高。关于冬季南方采暖问题应根据我国现在发展的国情而定,传统采暖习惯所造成的南方区域没有集中供暖管网系统,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南方寒冷期较短且居住分散所造成的集中采暖难等问题,给南方区域的集中采暖问题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和阻力。那么,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兼顾采暖需求和可实施性,让南方居民在享受温暖冬季?

在考虑南方采暖的问题上,我们第一想到的是电采暖,电采暖在某一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非常环保的采暖方式,而且电采暖没有传统供暖所不可避免的煤灰、烟尘、废气等污染问题,还可以实现分户计量、分室控制;运行中无扬尘、噪音、异味,用户也能够按需求精确地控制各室室温,能够给人一个清新、温暖、健康的生活环境。但是,电采暖无疑电的用量会加大,那么电的危险性就出现了,目前市场上的电暖气等,都是大功率电器,这些电器在昼夜使用时,就会出现烧短路、漏电等危险,这样对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6.浅谈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 篇六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制定了这个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的战略。十年以来,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此我们看到了西部地区的重大变化。在西部大家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地区根据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来壮大地区实力。本文从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入手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这些年来的成绩、经验教训都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空间,对于今后西部大开发的路该怎么走要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西部 大开发 旅游资源 优势 可持续发展 策略

正文:

一、前言

并不是所有的地区发展经济都要依靠大量的工业生产来拉动,并不是所有的地区要在资金的堆砌下发展地区经济,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要跟随着成功的案例去发展。各个地区的发展都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所具备的条件,自身拥有的资源,盲目的追随别人走过的路而忽视了自身的优势最终会导致问题的出现。从我国西部的自身条件来看,没有地理位置的优势、没有交通运输的优势、没有舒适气候的优势,但是西部地区拥有的旅游资源是其他地区是不能比拟的。我们的策略顺着优势走,充分发扬优势,规避劣势。

二、西部旅游资源的优势

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甘肃的敦煌莫高窟,西藏的布达拉宫,四川的九寨沟,重庆的大足石刻,云南的丽江古城„„这些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在西部地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10多处,在全国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的十处中,西部占了一半;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省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国的68.6%;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建筑、与众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还有西部地区历史上的神秘地带,都是一个个令世界各地的游客向往的胜地。从西部的自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来看,具有数量丰富、类型众多、品位高、垄断性强、个性化成分鲜明等特点。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西部的旅游资源并不是想东部某些地区的旅游点那样,是人工雕琢出来的,而是天然形成的,更是有着对游客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从某些游客的角度来看,那些充满神秘气息的土地更是他们向往的地方。我国西部地区的边境线长,与十多个国家接壤,开发旅游资源的市场广阔。随着世界经

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这样的交流也促进了我国旅游的发展,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展现给了世界。

在国家政策方面,不管是改革开放还是西部大开发,这些战略性的支持都推动了西部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一个投入少、效益高、关联性强的旅游业的培育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这是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子。政府也倡导“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的政策不仅体现在政策支持上,而且还在实际行动上支持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来优化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西部地区的某些问题,建设道路交通体系来方便游客的旅行,以此吸引更多的旅游观光者,完善旅游资源的管理服务系统。

三、西部地区目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据统计,十年来,西部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增长了2.19倍,部分省市旅游业的创汇高于当地GDP的10%。由此可见,旅游业已然成为了西部各省的支柱性产业或者是先导性产业。

第一,旅游产业形象日趋明显,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西部,旅游业的创汇收入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开始重视发展旅游业,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作为新兴产业,旅游业的生产力开始快速增长,旅游产业从被动接受型转变为经济产出型,一些较偏远的地区也靠着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资源开发出具规模,旅游产业基本成型且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旅游产业的日趋成熟,一些著名的景点呈现出旅游一条线的趋势,将旅游景点串联成服务体系完善的旅游线路,沿线的旅游资源开发的逐步到位,而且基础设施完备。这种一条线的旅游资源发展模式使得线路附近的经济被带动起来,从而使得西部地区一些距离较远的村落有了更便利的联系。

第三,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之前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不质的飞跃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随着国家队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的增加,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业的逐步健全为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档次的提升做好了铺垫。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各种配套设施已经逐步建立成为一个系统,各个部分都能够协调运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旅游。

第四,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较低,区内发展差异较大。毕竟西部地区的开放时间比较迟,旅游产业的起步比较晚,所以其总体的体系还是不够完善,原有模式的滞后部分还没有完全改善,新模式未完全建立,这种不稳定的发展模式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全。地区间的差异也很大,一些较早开发的著名旅游景点比新近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够吸到更多的游客,另外,那些具有特色的体现民俗的文化遗产比自然风光在一定程度上更胜一筹。

我国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单位:百万美元

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995 91 121

2000 126 307

2005 352 359 264 316 101 528 44 446 59 11 2 100

2007 545 577 382 512 129 860 135 612 70 16 3 162

2008 577 602 450 154 117 1008 31 660 16 10 3 136

2009 558 643 537 289 110 1172 79 771 13 15 4 137

2010 602 806 703 354 130 1324 104 1016 15 20 6 18

5138 125 29 165 11 139 21 2 1 74

61 339 52 280 55 7 3 95

(中国统计年鉴2011)

从西部地区总体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省市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这个收入数额更是呈指数型上升。从各个省市的比较来看,云南、陕西、广西三省的旅游外汇收入位列前茅,而且历来都是处于领先位置的,相比较于其他地区来说,这些省的交通比较方便,而且著名的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集中,所以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外来游客。

四、案例:九寨沟的现状与未来

九寨沟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其主要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为主要特色,集湖、瀑、滩、流、雪峰、森林遗迹藏族人文风情为一体。据四川旅游政务网的统计数据,到2010年底,九寨沟的接待人数道道了169.41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310016.75千元。从中可以看出九寨沟的游客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并且为四川省的旅游业收入创造了很大价值。

从九寨沟的发展来看,这个旅游胜地一方面为自己打响了国际品牌,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设计了鲜明的旅游形象路线。九寨沟的成功道路归功于全面完善的规划保障,景区根据自身的特色开发了个性化的旅游,特别突出了生态旅游特色的规划设计。在管理体制上,九寨沟的发展战略是以环境第一为管理目标的,结合当地居民参与发展的方式,这样的战略定位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为首要原则的发展方向,可以一直保持着九寨沟景区环境优势,同时又与当地居民共同管理,管理的力度加强了,保护更到位了。

五、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西部的旅游资环源整体开发的力度不够,产业结构和质量不尽理想。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大部分以自然风光为主,然后又有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等成分。这个组成结构过于简单化,还有语言沟通上的问题,导致大多只能以欣赏为主,难以参与到其中。

第二,缺乏统一的互助协作,旅游景点各自经营,没有形成一种整体优势。因为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所以在融合成一个具有集聚效应的旅游资源是有困难的。另外,为了各省自身的利益出发,与其他省份进行竞争,所以都是小规模的发展,没有凸显出总体优势。

第三,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粗放。西部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着盲目性,导致了供需失衡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退化。许多开发部门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急于谋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环境的效益。

六、从九寨沟看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未来发展策略

针对于我国目前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打造自身的发展品牌,做好宣传工作。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大多只是在国内著名,但是在国际上的知名不高。为此,要大力进行宣传,申请名胜区等,不但能够加大对现存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且有助于开发附近的小型旅游资源,形成集聚效应。

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中国加入WTO,世界旅游资源逐步走向共享。对于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薄弱的西部地区来说,对世界开放其旅游资源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在西部开发自身的旅游资源时,需要学习东部地区甚至是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先进思想,以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的态势想世界宣传、展示其自身的魅力,让西部地区真正走向世界,使世界充分了解西部。

西部地区的旅游走向世界很重要的一点还有就是要成片地开发高品位的旅游资源。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全面考察和科学的评估之后,选择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前景看好,又是优势项目的旅游资源,采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合力开发的手段,全面对此类项目进行规划,使其成为高水准的旅游精品。

二.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旅游资源的利用创造条件。西部地区是我国交通欠发达地区,交通网络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由于大多的旅游资源又是天然的,更是在交通较难达到的地区,所以要做好道路建设,确保游客的集散。

为了加快改善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加强旅游资源相关的配套设施。可以通过改造现有的道路交通情况,提高道路的等级,扩展道路的网络化覆盖面。除了公路之外,铁路的建设也要逐步地提升等级,甚至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机场,或者是内河的航运,水、陆、空三方面的结合将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系统化和整体化。

在搞好交通运输的同时,那些与旅游配套的基础设施也不能落后,比如说通讯、水、电、食宿等。我们知道,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东部地区那么完善,不管是供水供电都比不上东部地区的便利。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这些基础设施必须要跟上,完善的餐饮、宾馆建设应该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完备起来。如果只关注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而忽视了基础设施对于旅游资源的帮助,那么这种发展也是不长远的。

三.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的扶持力度。旅游产业是西部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西部地区发展其他产业的优势尚缺,又缺少其他产业来与旅游业共同发展,所以政府的投资和支持很重要。

在取得资金的途径方面,建立比较固定合理的导向性资金渠道,保证每年都有一定强度的投入用于重点精品项目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包括饭店投资机构、旅游景区的投资力度和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此外,通过拓宽旅游业融资渠道,例如:建立招商中介机构、筹建旅游发展基金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股票和债券规模。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投资是一种比较长期的投资方式,资本一旦进入这个产业,就会滞留在开发、建设和经营的过程之中,所需要经历的这个过程越长,那么投入的风险就越大。而一般的投资者对货币财富项目凝固资金的投资回报期望与现实的进入风险抑制我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现实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就需要建立旅游资源的进入与退出机制,这种机制只能够在现代金融制度中通过市场建立起来,然后实现旅游开发融资的社会化,为实现这一目标,要通过有效的中介为投资方与融资方建立起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四.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为首要原则。我们知道,任何资源一经开发之后就会逐步地减少,并最终趋向于枯竭。旅游资源更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那些在西部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原本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就比较脆弱,开发之后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游历,对该地的生态环境会有一个逐步影响的过程,结果当然会对该旅游资源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我们不能为了一时地为了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来产量化地开发旅游资源,这种是违反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除了自然旅游资源,西部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于自然旅游资源来说,虽然受到的影响情况不会那么明显,但是从敦煌莫高窟的例子来看,随着游客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人的身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对于石窟内的壁画和雕像等也造成了一些危害,那些雕像和壁画的色彩和表面出现一些损耗。

因此,对于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来说,应当根据本景点的自身条件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力度,要考虑到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发展、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进行的建设活动。因此在开发时,首先要对资源进行评估,分析该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开发价值,然后确定其开发的规模和开发方向。可以通过四个指标来实现:环境生态承纳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

总之,在发展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时候,应当全面考虑,立足于西部地区自身,也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地区,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不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了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中国西部地区旅游卡法对策研究》郑利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2、《九寨沟旅游考法思考及对云南旅游资源发展的启示》蒙睿 戴波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123、《国家统计年鉴2011》

4、《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陈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3

5、《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之构想和对策》肖霞 胡浩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6、《关于西部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吴传清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3

7.浅谈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 篇七

关键词:园林施工,现状,发展前景

1 园林施工要求无法达标

1.1 科学指导与其技术性的不接轨

如何让精致的图画在土地上完美的呈现, 是建筑师一直以来最渴望实现的愿望, 而这点又与园林施工有着紧密联系。但在现阶段, 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园林施工的进步却相当缓慢, 其科学理论指导大部分跟不上其技术性的高要求, 无法做出详细而又细致的园林施工规划, 这样直接拉后了园林施工, 导致其施工要求根本就无法达到设计师最先的预想, 慢工无法做出细活, 令人困扰, 这种联系的无法接轨, 是园林施工要求无法达标的最大绊脚石和直接障碍。

1.2 技术性人才的缺乏

一直以来, 大多数高中生对类似园艺这样的专业仍然处于其属于农业方面的传统认识, 而这种观念的产生, 和全部农村学生“鲤鱼越龙门”的梦想, 以及大量城市学生对真实状况的不了解, 导致大半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的专业, 而即便有, 也是被调剂, 在这种无奈之下, 有的学生干脆直接放弃, 直接减少了大量学生来源, 其次, 园艺技术人员的在场, 对施工周围做出一些准确的判断, 才能使园林施工顺利进行, 但我们须正视的是短期培训却无法进行知识的大量积累, 两者加倍导致了技术性人才的缺乏, 技术性上无法达到要求, 更不要说园林施工的达标了。

1.3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园林施工的很多方面, 由于管理监督部门的不在意, 很多事仿佛就走了一个过场, 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而正是由于部门的忽视, 管理监督的力度不够甚至没有, 导致园林施工人员的懒散, 不以为意, 不重视, 不严谨, 不务实, 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园林施工质量的下降, 进程减缓, 甚至要推翻重来。而有关部门的忽视, 正是园林施工无法达标的重要原因。

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早期对园林艺术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导致我国的园林设计的起步比较晚, 由此带来的是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甚至是缺乏。从以前到现在, 我国园林施工面临的一个基本现状就是我国在园林施工这方面根本就是无法可依的, 那又怎么做到有法必行呢?一些执法机构往往是借鉴或者是直接吸收国外旧有的相关经验, 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但是旧有经验有时无法满足现今的状况, 停滞不前, 我们的园林施工也无法向前推进

2 设计与施工被分成两个部分, 没有一体化

在追求精而细的社会中, 设计与施工却没有一体化, 还是被分成两个部分, 而这种隔离又往往限制了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理解和某些参数的要求, 在理念传达上无法达成一致, 审美上出现分歧, 出现言语上的冲突。也是这种没有沟通交流的隔离往往限制了施工的进程, 造成施工严重拖拉, 根本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 而进程的拖慢往往预示着超额的物力、人力和自然资源等, 造成了本无必要的冲突和浪费。

3 行业标准低, 地位作用不明显

想要改变国际形象的中国, 已不仅仅着眼于经济的高速增长, 而忽视生态需求, 现在的中国正慢慢将环境与经济并举, 正是这种重视为园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而国家的这种迫切需求将会导致园艺行业进行标准的降低, 城市化的进程, 各处都需要园林施工, 这本来是好的, 但标准的降低会引来一些不规范的园林施工单位。人们往往更加倾向选择价廉的施工单位, 以此来节约施工成本。我们可以想象, 施工单位的价位低是压缩自己来实现的, 但再如何低廉, 他们的底线是除却工人工资, 也要赚钱。那么我们可以想象, 在这个过程中, 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实际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 而这种差别又由谁负责?甚至有时为了弥补价格的差价, 施工单位甚至偷工减料, 拉低施工质量, 显然可见, 放低行业标准的可能结果之一是不规范施工单位的投标量扩大。

本来因为国家的鼓励和扶持, 园林施工应该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然而, 施工单位的不规范带来的是大量的粗制滥造, 加上技术性人才的缺失, 成品令人失望, 地位的上升空间日趋紧缩, 最后消失。

4 紧跟可持续性和生态发展的潮流

从中国古代的庄子到现代社会人们日益看重的环境问题, 自然与人类和谐友好相处一直是国际上的重大和不变的主题。若是园林施工紧跟可持续性和生态发展的潮流, 它们的未来还是可以展望的。

自中国改革开放,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渐渐地我们不再只关注于物质生活,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开进, 我们搭着顺风车而更加注重精神体验, 人类是否过得舒心愉快, 不仅取决于物质是否得到满足, 当然也和所居住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知道, 21世纪的主题之一就是生态与环境, 园林施工可以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 尊重当地的地域性, 在改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保留, 尽最大能力去顺应当地的地域环境特点, 做到古老而又新奇, 在园林施工中, 我们应尽量依靠自然的人文山水风情, 能不人工就尽量不人工, 根据天然地地理循环, 园林就能自然而然的成为自然山水的一部分, 在无形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 而这才是园林施工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道路之一。

5 计算机将普遍应用于园林施工中

当高科技问世, 我们就应当料想到计算机的普及, 它的广泛使用, 给我们带来了各种便利, 因为计算机, 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却又丰富而且多彩, 现今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21世纪已经是计算机的世界, 若园林施工仍然按照旧有方式, 一成不变, 就会与世界步伐脱轨, 就会被淘汰。若是计算机普遍地应用于园林施工中, 那么园林施工相当于迈上一个大的台阶, 得到全新的发展。在园林施工中大量植入计算机, 不管是在精度还是在细化方面都会有一个的提升, 也解决了技术性人才极度缺乏的部分问题, 使园林施工所面临的现状不再那么严峻。计算机在园林施工的广泛应用, 软件技术不断地提高, 将使园林施工更加简便, 在园林参数方面也将更加精确, 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方案的数量可行性, 同时也避免了高强度的劳动。

6 施工与设计形成一体化

在园林施工与设计图纸形成一体化过程中, 设计师与施工单位将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 如此设计师既可以随时掌握园林施工的最新动态, 其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可以更方便地传达给施工单位, 不会出现比较大的误差和冲突。其次, 施工与设计形成一体化有利于施工的向前推进, 节约了施工成本, 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园林施工不同而造成对整体施工的否决, 引起设计师和顾客的不满, 同时, 两者在参数上经过交流已达成一致, 即便有不同意见, 也会将这种因差异而导致的不利因素最小化, 增加了方案的可行性。

7 基础设施建设与园林施工并举

若是在早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 园林施工也一并参与进来, 两者同时进行, 既节约部分时间和金钱, 同时, 也拉动课园林施工进程。在并举的过程中, 园林施工不必因后期而有时需要对基础设施做一些改动, 直接避免了劳动的重复和自然资源的再次损耗, 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推动园林施工的发展。

8 总结

园林施工使人类与自然更加亲近, 和谐和友好, 园林施工技术的提高是我们精神渴望的一种体现, 不管设计图纸有多么的精美, 最终能够将之呈现的只有园林施工, 在前期因为追求经济的发展, 自然环境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 即使是在战争时期, 而现今这种剧烈的破坏引发了人们对一种天然的自然环境之美的一种强烈的追求, 国家正值转型之际, 改变国家形象, 园林艺术或不可缺, 而打造城市之美, 园林施工有着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春梅, 王凤岐.园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2) .

[2]周标, 张永玉.试论我国现代园林经济的构建及其制度的完善与措施[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2.

上一篇: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下一篇:经典英文歌曲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