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全诗赏析

2024-10-25

乡愁余光中全诗赏析(精选10篇)

1.乡愁余光中全诗赏析 篇一

按内容来说,阅读《乡愁》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之感。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从“小时候”“长大后”到“现在”的简单时间排列,从“母亲”“新婚”到“祖国”的浅浅诉说,我们看到了诗人成长的足迹与历史车轮碾过的印记。

从情感上看,《乡愁》表现出余光中浓浓的思乡之情,更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乡愁是诗人思乡的行吟,是诗人心灵的呼唤,是诗人风雨沧桑中的呻吟。而余光中笔下的《乡愁》不仅如此,还装载着历史的血泪,饱含了海峡两岸的沧桑。从“邮票”“船票”到“坟墓”是深沉的情感,而至“海峡”则是主题的升华。乡愁不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成了民族情感的化身——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对民族团结的期盼。整首诗歌字里行间深深地流露出诗人心中那浓浓的“乡愁”。

《乡愁》的意象是美的。乡愁本是一种摸不着、理不清的情感,而诗人却能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地把“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乡愁自“小小的邮票”流出,那是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说起邮票,不能不让人想到家书。诗人巧妙地运用“邮票”这一意象,自然而然地诱发我们的联想。乡愁自“窄窄的船票”溢出,那是丈夫对妻子的挚爱。“船票”这一意象生动地刻画出夫妻之间的距离感,形象地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惜别之痛。乡愁自“矮矮的坟墓”冒出,那是儿子对母亲的怀念。诗人通过“坟墓”这一意象,让我们感受到死亡的气息,更让我们体会到儿子对母亲浓浓的爱意与深深的依恋。乡愁自“浅浅的海峡”涨出,那是两岸人民心灵的呼唤。诗人始终坚信“浅浅的海峡”总会汇到“大海”的环抱中,用浪奏响《黄河大合唱》,用涛筑成心连心的纽带。

《乡愁》的艺术手法也令人瞩目。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结构美,寓变化为统一。整首诗句式整齐,节与节之间均匀对称。诗人还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使诗歌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二为音乐美。全诗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诗人运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和“浅浅的”这几个叠词,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寄情于景,采用隐喻的手法,把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景物上,于无形之中流露出诗人的丝丝乡愁。在语言上,这首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乡愁》是一曲海外游子的深情恋歌,更是两岸人们的心灵呼唤。乡愁已不仅只是乡愁,余光中笔下的《乡愁》还成了几代两岸人们的情结,成了台湾与大陆沟通的纽带。

2.赏析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篇二

台湾乡愁文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两岸局势紧张,两岸处于隔绝状态,禁止任何的交往。许多人的怀乡思亲之情无法表达,他们便借助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怀乡思亲之情。随着这种文学现象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抒发自己怀乡思亲的文学题材——乡愁文学。

乡情,一只永远唱不完的歌;乡愁,一种无药可医的病;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是游子永远的情结。它们蛊惑了无数漂泊的游子,也形成了海外中国人永远挣不脱的心结,多少年又是多少代。台湾文学中的乡愁意识,是台湾特定历史中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诗人的生命体验。三百多年以来,台湾这块土地上反复上演着分离与回归,在这个历史场域中发展起来的台湾文学笼罩着浓厚的乡愁意识。

在描写乡愁的作品中,余光中一首《乡愁》把乡愁表达的淋漓尽致,不但广泛流传于海内外,还被人谱成曲传唱。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河蟹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就像爱情在某男某女间的生离死别一样;乡愁又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乡愁是源于对往昔之物的特别缅怀,当夜雨响在耳边,乡愁也就如约而至在我们精神的海底。因为每次的归去来兮,所以我们的乡愁像西出阳关的旅人,充满了蓦然回首的美感。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拓展:

余光中《乡愁》的故事

1972年1月21日,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家里,写了《乡愁》,只用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脑力劳动,影响持续了三十多年,遍及四海五湖,感动了亿万个炎黄子孙,近年则引起一些评议。

《乡愁》发表后,最早予以好评的,应是陈鼎环。陈在《台湾时报》1972年3月29、30日发表《诗的四重奏──从余光中的〈乡愁〉谈起》,说它唱的是“自古至今中国人的繁茂幽深、激荡微妙的乡愁”。陈氏喜爱此诗,并把它译为古体诗(这使人想起余光中的组诗《三生石》1991年秋发表后,小说家高阳即把它译写为四首七绝)。《乡愁》在台湾、香港等地传播。1975年6月,余光中在台北参加“民谣演唱会”,同年杨弦谱曲的《中国现代民歌集》唱片出版,内有《乡愁》等诗。这应是《乡愁》首次被谱曲成歌。

《乡愁》面世近十年后,于1980年代初登上大陆,在内地传播,而且是热播。香港作家刘济昆说他把余光中等台湾诗人的诗集,寄给四川诗人流沙河,流沙河把《乡愁》等诗交给大陆的报刊发表。长沙的诗评家李元洛偶然读到报纸上登载的《乡愁》,又读到余氏的另一首诗《乡愁四韵》,于是撰写《海外游子的恋歌》一文,赏析此二诗。此文刊于大陆的《名作欣赏》1982年第6期,翌年香港的《当代文艺》。李氏征引中西诗歌以助说明,指出这两首诗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李文说:“《乡愁》在国内的一些文艺集会上朗诵过。”然则李氏撰文时,这首“恋歌”已传诵了。

笔者于1984年夏天在北京拜访钱钟书先生,钱氏说,他曾在《人民ri报》上读到《乡愁》。当时我忘记了问是何年何月的事。袁可嘉在纽约写的《奇异的光中》一文说,在余氏《腊梅》、《呼唤》、《乡愁》诸诗中,他最爱《乡愁》,“此诗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已是家喻户晓”。袁文没有说明何时播出,我相信是距袁文写作很多年前的事了。《人民ri报》刊出,人民电台播出,此诗广泛被人民目睹耳闻,不必多说。使《乡愁》更家喻户晓的,应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每年农历大除夕,中央电视台第一套(台)有数小时的表演艺术节目,听众以数亿计。《乡愁》上“春晚”,据说在1992年。它也上过端午节、中秋节等“夏晚”、“秋晚”和弦歌悠扬的其它晚会。入乐的《乡愁》,有多个版本。大陆的语文科教材,选入了《乡愁》,更使它深入少儿易感之心。此外,大陆学者、批评家撰文赏析《乡愁》及余氏相同主题的其它诗,篇数之多,难以统计。

《乡愁》的“愁”,有两种:(1)与亲人生离死别后的愁怀,此诗首三节所写的。(2)离开故乡后的愁怀,此诗末节所写的。余光中自己曾把《乡愁》译为英文,题目定为Nostalgia。 Nostalgia在英文中有两个意义:(a)怀念过去的人、事、物;(b)怀念亲人、故乡。人有怀旧之情,譬如在电气化火车时代,怀念喷烟的火车;在冷气机时代,怀念摇着扇子在天井乘凉的日子;在周杰伦风行的年代,怀念周璇的旧歌。这怀旧的意义,包含在nostalgia的(a)之内。余光中的《乡愁》,其意义和nostalgia一词并不全同。相同之处为:怀念亲人、故乡。不同之处为:《乡愁》没有“怀”念“旧”时事物之意;《乡愁》之“乡”明显有家国之思。

《乡愁》在中国大陆唱遍大江南北,余光中另一首诗《民歌》所希望做到的──从黄河至长江,从高原到平原,从青海到黄海,鱼也听见,龙也听见,梦也听见,醒也听见──《乡愁》做到了。《乡愁》处处闻的原因很简单:大陆的政府和民间,都希望台湾早日回归大陆,完成两岸统一大业;台湾有人怀念大陆,大陆当政者当然认为应该让这个心声在大陆内外广为传播,以加强宣传统一大业的正确性以至迫切性。此外,此诗属歌谣体,意象鲜明,晓畅易诵,诗意乘着音乐的翅膀,就更容易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总理12月访问美国,在多个场合宣示其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和政策。12月8日温氏在纽约与侨界代表晤谈时,解说台湾的问题一贯的政策外,还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我们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乡愁》已是名诗,余光中已是名诗人,温总理这一席话,把诗和诗人的名向上推得更高,一夕间名满天下。各地华人社会的传媒都报导温氏引诗的事。

这里只说台湾几份报纸对此事此诗此诗人的评述。

12月9日《联合报》的“A3焦点”版作头条处理。通栏的大标题是:《温总理先硬后软:台湾是最深的乡愁》。头条的内文包括这样的句子:“温总理并以中共领导人少见的感性口吻,引用余光中的诗《乡愁》……温总理这番软性言语,让不少在场侨界人士为之动容。”头条之外,还辟栏附一短文《余光中的乡愁》,内文为此诗全文,以及相关的评介:温的“感性谈话,让各界人士强烈感受到他的‘温氏柔情’。”又说余是“风靡海峡两岸的诗人”,其《乡愁》等诗,“在大陆广受欢迎”。

同日《中国shi报》“A3焦点新闻”版头条报导温总理谈话内容,头条的小标题有“向侨界喊话‘浅浅的海峡是最深的乡愁’”字句,内文说温氏引此诗句,是温的“感性喊话”。同版还有余光中的访问记,其大标题为《余光中:乡愁是对大陆的怀念》。

3.乡愁 余光中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美,欣赏美的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意境。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展现爱国情怀,以便激发学生“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

二、学情分析:

1.《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这需要学生在体会诗歌的意境中更好的把握。因此,运用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歌的美妙意境。同时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加深理解,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古人云:品韵方晓丝雅,执毫始觉草篆神。本诗则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我将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三、教学重点:为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美。

四、教学难点: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理解诗歌运用意象的笔法。教学方法:

教法: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因此,教学本诗重在教会学生读,采用反复诵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感。并初步结合我校农村中学语文的教学实际,再给学生提供另外几首有关《乡愁》的诗作,拓展思路。学法: 诗歌重在读,学习本诗,要让学生加强诵读,运用反复育读法,适当辅以讲授法,充分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五、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

(二)、展示教学目标。(课件)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他所处的社会、时代,那么我们就能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所以,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作者。作者简介(课件)

(三)品读鉴赏:

1.诗人把乡愁分成了几个阶段来写?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

2.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什么?每一种对象分别表现诗人对谁的思念?这些比喻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3.诗中哪些语句让你感触最深?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4、怎样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四)难点分析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乡愁》这首诗的 结构美和 音乐美体现在 哪里呢?

1、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 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 自由 诗的 特点。

2、同一位置上 的词的 重复与 叠词的 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 唱三叹的 旋律,给全诗 营造一种 低回怅惘的 基调。

拓展练习:

新中国已经成立半个多世纪了,台湾却仍是一个有家难回的孩子,台湾同胞更是望眼欲穿,想早日回到祖国大陆,与亲人团聚.请以“隔海相望的亲人,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慰藉台湾同胞的相思之苦。

要求:1.感情真实

2.字数不限,一句话也行。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教师点拨: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五、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民族的集体意识。

六、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课外搜集有关乡愁和爱国的诗各一首并写积累本上,相互交流。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间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四幅画面的情景,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其中的仿写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4.乡愁(余光中)教案 篇四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用具:录音机

一、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一则,要求:解释,典故,造句,抽一人评,再由教师点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导: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写这一主题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一起背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参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其实,现当代待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三、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四、熟习课文、指导朗诵。

1.请学生自己先默看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2.再请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学生指导:体会是只可意会的,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做到,有部分达到即可,而且很难检查,主要是落实节奏和重音的,要求用笔标出。教师下去指导顾问)

3.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采用自由提问式,让学生无拘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明白。

教师补充: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4.设问(不用马上答):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在语速和节奏处理上应注意什么?

先请二人(举手)试读(肯定读的不较好),教师以此为例纠下:

讲解:①语速要放缓慢一点;③要多停顿,不直读长句。

5.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老师作示范朗读。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5.乡愁(余光中)教案 篇五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

逐层推进个人思乡之情普遍的家国之情

托物寄情

说课:教学设计

文学艺术中有一些常见的主题,譬如爱情、闺怨和本课涉及的乡愁。适当地跟学生讲讲这些常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就乡愁这一主题来说,我国古代和现当代都有很多著名的诗篇。在新课导入时引用一些,再复印一些作为学生比较阅读的材料,以此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加强诵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教学后记:

_ 19乡愁(席慕蓉)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用具:录音机

一、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一则,要求:解释,典故,造句,抽一人评,再由教师点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导: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不朽的主题。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愁的经历吗,先请几位同学谈自己乡愁的感受(因有外地学生,肯定可以有话说,即使是当地的学生也有过短暂的别离的情况)其实这种乡愁用诗来表现出来是很美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三、作者简介。

席慕蓉,台湾当代女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54赴台。跟余光中一样,席慕蓉有很多诗作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思。

四、熟习课文、指导朗诵。

1.请学生自己先试读这首诗,熟悉诗歌内容。

2.放《席慕蓉诗歌朗诵》磁带,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味、感悟诗的意境和情感。诗的节奏和舌音划分如下: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精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人/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惆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学生指导:体会是只可意会的,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做到,有部分达到即可,而且很难检查,主要是落实节奏和重音的,要求用笔标出。教师下去指导顾问)

3.集体朗诵一次全诗,要求读出所体会出的感情来。

五、分析、理解课文。

几个问题:

1.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乡愁?

2.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饱含着诗人何种情憬?

3.第二节写故乡的面貌,诗人连用了两个虚实结会的比喻。请问哪个比喻是虚,哪个是实?它们是怎样组合起来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三节的比喻有什么特征?有何表达效果?

第一问题:应该不难理解,因为有前面的学习基础: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和没有年轮的树这三种形象来表现乡愁。

第二问题:难道稍大一些,教师可给以适当的指点和提示,力争优生可以答出来:营造出一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指出故乡的生活在诗人心中的感觉,“看月亮,思故乡”,表明自己的故乡情结。

第三问题:比较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标准,教师不用提示:故乡的面貌(虚)--模糊的怅惘(虚)--雾里的挥手别离(实)

教师讲解:诗人首先以虚写虚,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惘,并参进了通感手法,写出了诗人离别故乡后怅惘的心情。然后诗人又以实注虚,把故乡的“面貌”和“怅惘”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形象性的场景,突出自己离别故乡时的依依不舍。比喻独特新颖,意蕴丰富。

第四问题:有相当难度,采用师生和生生讨论交流式,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补充,以达到打开思维的目的,教师给必要的指点。

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现实中并没有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诗人用这种不可能的事情来作比,只是为了说明: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与己同在。这是诗歌艺术中“无理有情”的手法。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六、朗读体味:

全班齐读全诗,体味诗的抒情意味。

七、布置作业:

完成〈掌握语文〉P第题。

板书设计:

乡愁

席慕蓉

一、故乡月夜笛声比喻

二、故乡的面貌比喻、通感、虚实结合

三、乡愁(思乡之情)比喻、无理有情

说课:教学设计

文学艺术中有一些常见的主题,譬如爱情、闺怨和本课涉及的乡愁。适当地跟学生讲讲这些常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就乡愁这一主题来说,我国古代和现当代都有很多著名的诗篇。在新课导入时引用一些,再复印一些作为学生比较阅读的材料,以此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加强诵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6.余光中乡愁原文 篇六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7.余光中《乡愁》教案设计 篇七

余光中

一、走近乡愁(循环播放背景音乐)

对于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最美的梦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人却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见,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古有李白的《静夜思》(学生朗读《静夜思》),今也有余光中的《乡愁》。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二、倾听乡愁(循环播放背景音乐)

1、首先我们一起熟悉本文的作者。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余光中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矇眬,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写下的便是这篇思乡的代表作《乡愁》。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吧!

2、多媒体播放《乡愁》(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3、深情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读诗,更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重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斜线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重音。学生齐读后提示字的读音。注意:“这”和“那”都是多音字。在这首诗中,我认为,读“zhèi”“nèi”在语气上更舒缓,更易读出诗的内在感情。(拼音“zhèi”“nèi”换颜色)

4、我们再次倾听《乡愁》,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下面分组朗读,注意感情。(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朗读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三、品味乡愁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明确: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板书)。诗中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 结构上按时间排序,层次清晰,像一条线贯穿全诗。 内容上感情随着时间的推进层层加深,层层递进。

2、诗人在四个意象前加的修饰语是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在语言形式上有何表达效果?

这几个词含有轻微、细小的意思,用来表现本来沉重的乡愁,能给人一种似淡实浓、举重若轻的感觉,让本来令人伤感的离愁别绪多了几分回味,少了几分哀伤。同时叠词的运用也增强了诗歌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

3、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明确: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

4、这些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返回画面,女同学读一节)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邮票 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板书:对母亲的思念)。

船票:(返回画面,男同学读第二节)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板书:对爱人的思念)

请同学们结合画面,仿照前两节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把三四节的内容讲给小组里的人听。(学生发言后,老师可做总结)

坟墓:(教师读第三节)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板书:与母亲诀别的悲伤)

海峡:(齐读第四节)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乡愁之泪!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板书:对祖国的思念)

到这里,诗人把乡愁推向极至,暗示了只有祖国统一,心中的 3 乡愁才得以了结。由个人的故乡之思升华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归纳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渴望祖国早日统一思想感情。

5、让我们再一次倾听《乡愁》(多媒体播放《乡愁》)

6、下面,我们带着感情来背诵这首诗。之后,每组推荐一个代表为大家背诵。

(背诵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四、感悟乡愁 

8.余光中乡愁教学反思 篇八

一、用音乐创设情境,可将听课者的情感因素,融入对诗歌的理解体会。

开课前,感情深沉,震撼人心的思乡歌曲,将听课者带入思乡情境之中。指导朗读时,凄婉幽怨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诱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的朗读深情投入,为体会诗中深刻的蕴涵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讲解要深情投入,联系实际,使听课者与作品,与讲课老师产生心灵的共鸣。

我讲课时深情投入,无论是诗歌导入,指导朗读,教学语言,都恰倒好处。当谈到游子的乡愁之深时,我联系实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学生体会身在他乡,连亲人最后一面也见不上的游子心情。真正体会诗中所写“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的情景。动情之处,潸然泪下,打动了所有的听课者。真情的流露使所有的人与诗歌产生了共鸣,受到了心灵上的感染与熏陶。

三、教法设计要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体现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

在介绍写作背景时,我随机应变,让评委朱校长来介绍70年代初台湾与大陆的有关情况,这一举动,令所有的人深感意外。但很快,所有的人都放松了刚开课时的.紧张情绪,[包括评委,学生以及执教老师],一下子拉近评委与同学们的距离。然后教研室郭主任的介绍有关情况,本课的教学在大家都全情关注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开始了。[当然这并不是每节课都要这样]

在学完诗歌后,我安排了对比阅读,赏析另一首《乡愁》。之后,让本诗的作者----初二、十班的王锦同学谈自己的创作思路。这一举动,又使得全场为之震惊!如此寓意深刻而又意境悠远的诗歌,作者竟是身边的同学!每个同学都在欣赏与羡慕的心境中听完了王锦同学的介绍。对《乡愁》一诗的主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理解了台湾诗人那种对家乡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同时安排诗人其他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拓展阅读,可以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在赏析诗歌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诗歌的朗读体会,对诗歌内涵的把握,学完诗歌的感受,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讨论,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但限于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幽怨的,因此可能不会出现非常活跃的课堂气氛,但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感情蕴涵。

四、板书设计富有创意,会增添课堂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加深印象。

9.余光中《乡愁》导学案 篇九

1. 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2. 抓住意象,走进诗歌意境,品味诗中情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

2. 难点:抓住意象,走进意境,感受情感。

〖学习课时〗

1课时

〖知识链接〗

1.余光中

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 抗战时期,先后辗转重庆、上海等地。40年代末,随父母迁居香港,后去台湾,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也曾到美国和香港求学、工作。目前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其代表作品有诗歌《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乡愁四韵》等。

2.写作背景

《乡愁》写于1972年。大陆与台湾由于人为的长期隔绝,互不往来近40年。漂泊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余光中也不例外。60年代起余光中就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有一首人们争诵一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几段生活经历

?抗战爆发后,小小年纪的余光中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寄宿。

②在台湾大学毕业后,52年入伍服役,56年退伍,入东吴大学任教,结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该算是新婚别。台湾基隆港上船,横渡太平洋,美国旧金山港登岸。身在异国,心在家里。

③1958年母亲去世,遗体火化。他把母亲的骨灰匣安放在窗台上的盆花丛里,写诗为母亲招魂,并有打算送母亲的骨灰匣回她的故乡(江苏武进)入土安葬,但这一孝思,到写此诗时并未能实现,后大约是安葬在了台北市郊的圆通寺,那里该有一方小坟吧。

④人到中年以后,头脑里憧憬日少而回忆日多,于是“鸟倦飞而知还”,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他说:“在台湾,我的研究生宿舍窗外就是台湾海峡,落日就在我的面前,落日的方向就是大陆的方向,我每天黄昏可以看着落日,想象对岸......”但一湾海峡,就是涉不过去。

〖导与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二、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分步达成学习目标

㈠ 找规律,快速背诗歌,总结诗歌形式上的美。

具体步骤导引:

1.反复读背。

2.寻找诗节之间的规律。

3.用文字总结诗歌形式上的美(可从结构、音韵两方面考虑)

㈡ 找意象,用心品诗歌,欣赏诗歌凄美的意境。

(注:①意象:这里指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情感的具体事物。②意境:这里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具体步骤导引:

思考1:乡愁很抽象,不好表达。诗人用了什么妙法将乡愁写得具体形象?

思考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分别对应哪个阶段的乡愁?它们与乡愁各有怎样的联系呢?

思考3:“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分别改成“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不是更能表现乡愁的浓重吗?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思考4:“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会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参看“知识链接”的相关内容,补充某些细节描写,试着将诗节展开成一幅幅“乡愁”的动人场面。(小组成员可分工合作,一人负责一节,必要的话动笔写下来。)

㈢ 想意境,反复诵诗歌,感受诗人浓烈的情感。

具体步骤导引:

1.根据以往读诗的经验,处理好节奏、重音、语速、语调。

2.反复掂量四节诗中四个不同阶段的乡愁,看看“乡愁”的浓淡有不同吗?如有,到底是怎样的不同,又是怎样渐变的?

3.根据上述分析,再次朗读诗歌,准备展示。

三、学习成果展示 老师订正整理

四、拓展训练

1.仿照课文,用上比喻写一句话。 “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个新的意象,站在1972年余光中的角度,结合现在的现实,续写诗的第五小节——

“未来呀,乡愁是......

3.阅读席慕容的《乡愁》诗(见课本第5页),比较它与课文在修辞的运用、诗歌内容和主题上的异同?

五、课堂小结

六、学习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问:

10.乡愁余光中教案 篇十

1、初步掌握现代诗朗诵的基本方法。

2、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浓烈的怀乡思国之情。

3、学习作者运用鲜明的意象表达情感的写法。

【教学设想】

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中包含的浓烈的思乡之情;通过揣摩品味,理解诗歌中意象之美;通过点拨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本课拟用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走近作者

播放《江河水》音乐。(创设情境,教师以饱满的激情介绍这首曲的作词人)

曾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一位富有民族感和责任感的诗人,他于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期间他多次想回到大陆看看,可惜都不能成行,在回乡无望的时候,他于1972年写下了一首诗,一首生离死别般灼人心痛的诗——《乡愁》。他是谁?──台湾著名的诗人余光中。我们在倾听的这首歌曲就是根据他的《乡愁》谱曲改编而成。

上一篇:党章考试相通答案下一篇:经历是一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