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课题进展报告(通用6篇)
1.小组合作学习课题进展报告 篇一
篇一:小组合作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快乐数学课堂实践的研究” 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自主建构和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合作学习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获得了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可。尽管如此,在许多农村学校,合作学习还是处于半荒芜状态,亟待开发和利用。纵观我校当前的数学课堂现状,单一式、机械式、封闭式数学教学模式仍占主体地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乐观,数学成绩极不理想。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当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与渴望,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中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神奇与价值。我们开展“合作探究,快乐数学课堂实践”的研究,旨在让学生把生活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情趣,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同时,摸索出一条切合我校实情的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并使之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快乐天堂,让学生即使有一千个厌学理由都回归课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目标:
(一)理论依据
(1)时代的需要: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其中的两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竞争日趋激烈、以人际交往为载体的信息交往频率显著加快,两者以令人惊讶的紧密联系相伴相随。现代社会的许多工作并不是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就可以取胜,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团队精神在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学会合作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一样,理应成为新世纪人的基本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另外,自主合作学习理论发轫到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如火如荼的推广实践,其间经历百余年,由于它在改变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2)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及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灵动新课堂。
(3)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态度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流的机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其他素质的专题发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初步形成合作探究、交流、动手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
2.研究建立“合作探究,快乐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3.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4.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5.研究评价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问卷法、对比法、文献法。整个过程都以实验研究为主,实验教师以常规教学为依据,以个体实践为主,课题实验小组成员为辅,按学期分阶段制定计划,做好记录、总结,讨论撰写体会,总结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完成本实验课题共花两年时间:(从2012年7月起至2014年7月),主要安排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2.7-2012.8)1.做好课题立项、开题工作。通过调查分析,确定研究的内容,申报立项,设计研究方案,邀请有关教研人员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2.建立实验课题组:确定实验班级、教师,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
3.文献研究阶段:通过大量查找文献资料并进行去粗取精的归纳整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思路和方案。
(二)、实施阶段(从2012年9月起至2014年7月)
1、第一阶段:准备和初步探索阶段(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
确定研讨课的研究主题、方向,选定授课班级,集体整合资源备课。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方法。尝试如何种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法,不断交流改进,修正实验措施,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2、第二阶段:课题深入研究阶段(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1)课题负责人和实验指导人员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2)实验教师撰写有关合作探究快乐数学课堂实践的论文;(3)联系实际,设计实验课例,组织成员集体备课;(4)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组织成员听课、评课;(5)调查研究,进行教学情况分析,查漏补缺。(6)定期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阶段总结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课题论文等形式展示阶段性成果。
(三)、总结汇报阶段(2014年2月——2014年6月)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性评价。
反思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在研究中不断回顾、反思、交流、调整,使实验策略趋向科学化、高效化、合理化、人性化。2.举行研讨课与观摩课的有关活动。
3.收集整理过程资料,做好结题准备工作;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等。
(四)、评估验收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上交结题报告,迎接专家组的鉴定验收,通过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本实验课题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阶段中主要措施有:
(一)、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在我们(罗桂庄、江赴安)提出本课题之时,为了更好地在两年内完成研究任务,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本课题组由罗桂庄、江赴安负责,合作成员有:何建、何满莲、何广成等。他们均为大学专科以上毕业,是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的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和顶梁柱。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1、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学习理论《课程改革纲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等。
2、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化教育科研理论。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恋上你的课》、《为了学习者的学而教》、《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现代课堂的情绪管理》等。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请外校优秀教师来校交流;在校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三)、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
课题研究只有落实于课堂,才符合教科研一体化,才能真正贴近教育、贴近学生,研究成果也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因此,课题组全体教师要把每堂探索课当成研究课,做到“心中有课题,课题有研究”。
(四)、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利用,实验班实施动态分组教学。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五)、灵活运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们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初中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们将开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最优化教学研究。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明显提高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浓厚了许多,成绩也有所提高。
在第二阶段具体的做法如下:
1、对第一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反思,总结得与失,进一步调整研究的策略。
2.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了真正触及实验课题的实质,尽快探索出并掌握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技巧,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必须认真阅读这6本书:《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匡金龙主编)、《现代课堂的情绪管理》(李志主编)、《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袁振国主编)、《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晓玲)、《恋上你的课》(黄波编著)和《为了学习者的学而教》(陈宇卿主编),从心理学、教育学、构建学和行为学等方面去寻求理论支持。
3、“走出去,请进来”在这一年中课题组成员何建参加了在韶关举办的钱守旺数学专家做的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江赴安老师参加了韶关市小学数学“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每位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回校后都要把自己所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和体会与全体数学组成员进行汇报交流。2013年12月10日,学校邀请了金鸡小学高年级数学组来我校交流,在交流中由金鸡小学邓财荣老师和我校实验课题主持人罗桂庄老师各上了一节示范课,课后双方老师进行了中肯的评课,我校数学组老师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收获不少。
4、继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如倾听能力、表达能力、讨论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小组长的组织能力等。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由教师或小组长给他“开小灶”,让他尽快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5、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①将学生按异质分组和优势互补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能力的4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②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③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特别关注后进生,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④培训小组长,提高其组织和领导能力。
6、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想要搞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评价必不可少。我们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三种:(1)小组长评价组员。每周一组长从我这领到一张小组评价表,此表可用一星期。上面共分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日常行为表现三个栏目,采用计分方式能比较直观地看出学生一周的表现。
(2)成员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教师评价。教师除了上课外,还密切关注每个成员,特别是后进生的表现,以便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奖励方式:根据学生一月的具体表现,由教师投票和学生投票综合评出评出“最佳小组长”“最佳组员”、“进步之星”和“课堂之星”若干名,发给自制精美小奖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项举措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附课堂学习评价表 :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分得 值 分 教学思想 教 师 的
教 教学能力与策略(1)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0(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能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课堂生成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课堂预设,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能快速敏捷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有用信息,体 现良好的教学导向和教学机智。教学活动设计0 科学得体,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目标符合课程标准;与学生认知水平和
心理特征相适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理清预习内容的要点,准备素材,尤其
是小组长检查中下学生的掌握情况,订正。方 式为:“说”、“写”、“批”、“查”、“看”等。
1、分配学习任务到小组,并提出要求。1 1 出示学习目标 教(2分钟)学 环 节 预习检查(5分钟)分组合作 5 5 1篇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结题报告 宋村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小组合作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做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既改变了教师合作学习观念上的误差,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大大提高。【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索 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1、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的汹涌浪潮,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人类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代呼唤 “合作精神”。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教育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这四方面是21世纪教育的新的目标,也是新世纪每个人的人生支柱。这四方面直接或间接都与合作有关系。合作学习的推行首先表明了合作对认知的重要作用,不会合作,便会使认知活动封闭孤立、效率低下;学会做事更需要合作能力,不会合作,做起事来必然是事倍功半、力不从心;在全球化目益发展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折旧率快速提高,社会分工日趋细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一个不会认知、不会做事、不会合作的人是难以生存的;学会共同生活也必须通过社会个体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来实现,只有在交往和合作中个人才能切身感知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才能深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才能形成彼此尊重与宽容的态度,才能养成互助友爱的品德,才能真正学会共同生活。
2、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
时代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教育目标,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这一目标却常常被单一的认知目标所遮盖,受表面的活动形式所折腾,其根源正在于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所以教育理念的提升更具有根本性。合作教育的主要贡献就是对学生本性持有积极的乐观主义态度,强调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育的人际关系的质量,教师不以知识权威、知识裁判、知识“信使”自居,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以个性特点组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启发与讨论并行,教和学和谐共长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而这种有助师生教学相长的新型课堂的重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和谐融洽、充满感情、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3、合作学习可以明显的提高课堂效率
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
4、合作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因此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探索一种科学的学习指导模式,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进一步推动我镇教育教学改革。
二、课题实验与研究目的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题实验和研究的意义
积极的合作意识、广泛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谐的人际交往常常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合作不仅能使人获得学习工作上的成功,体味到自我实现的喜悦;而且能培养人的责任意识、尊重意识、理解意识、宽容意识、团队意识、开放意识以及友善意识;善于合作还能让学生享受许多生活乐趣,生活于芸芸众生之中,自身的感受常常取决于别人对他的感受,自身的快乐常常取决于周围的人是否快乐,良好的合作与交往关系会创造出一种令人愉悦的氛围,这种氛围会增强我们的幸福感,这正是我们享受生活趣味的心理基础。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该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学生社会化等教育教学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四、课题实验与研究方法 采用理论学习与探索、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经验总结法、调查法等。
五、课题实验与研究内容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克服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有重点地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新型的教学理念,体现素质教育,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1)注重学习活动的趣味性。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安排活动内容。(2)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参与活动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合作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交流情感体验,实现共同成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探索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能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根据新课程标准,创立新的教学模式。
(1)设置情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体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立新的教学模式,联系教学内容,把多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合作成果进行巩固,合作学习能激励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3)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3、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自我,发展合作学习能力。
(1)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样学生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2)利用教学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4、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手段要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黑板、粉笔转向现在的多样化综合运用录音机、电视机、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手段,实现光、电、色、形、图的配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六、课题实验与研究步骤 第一步:(2006.2——2006.4)认真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教育理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做好课题的其他准备工作,如实验的前测等必要的准备。
第二步:(2006.4——2006.7)通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第三步:(2006.9——2007.1)在总结和改革前一步的同时,创造性构建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第四步:(2007.2——2007.7)在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研究和实验,深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第五步:(2007.9——2008.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扩大范围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第六步:(2008.2——2008.7)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成果,召开了课题实验、研究的总结与交流会议,并撰写了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
七、课题实验与研究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2.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实验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改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对教学的评价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为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能主动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6.实验中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与研究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实验中的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宋村中学数学组 2008.7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高青县花沟镇龙桑小学 王君峰 山东省高青县花沟镇教研室 贾美忠 一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提出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传统教育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同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有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小组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主要原因有三:(1)新课程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专题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作用的。
(2)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
(3)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篇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当代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重视。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校加强和重视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措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一道风景线,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
二、课题实践价值: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已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其实质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小组合作学习不应成为新课程的附属道具,提高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已势在必行。
本问题研究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过程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成员充分参与,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创新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人人参与、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掌握知识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技能和思想认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认真倾听并概述和吸取他人的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发展审美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本课题对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都将有不容忽视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开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幸福校园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带动广大教师逐步走进新课程,在课堂上真正的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1、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民主。
2、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建立学习群体,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以达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教育目的。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精神。比如:简单一些的内容,问题同桌之间交流;较难一些的内容,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对于难或有争议的内容,全班进行讨论,找到满意的答案。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合作,而答案的获得又使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了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得到真正的提高。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但这往往能给别人以顿悟,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产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4.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得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他们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立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具体表现在: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就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进行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寻找合作学习中师生间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必须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会冒出绚丽的火花,而他们的思维也会给别人以启迪。
3.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本课题重点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等方面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4、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备课组活动中都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要实施科研兴校,更好地做好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课题组成员加强培训,提升教科研水平。为此,除了要学习合作学习理论、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教学设计原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还要围绕合作学习搜集资料,积极参加校、区级组织的各项教学基本功比赛,以充实理论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一)充分准备,精心组织
本课题于2012年8月申请研究,同时我校领导对这个课题也大力支持。1.成立课题组,宋金芳担任课题组组长,罗琴担任课题负责人。
2.由负责人拟定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并与确定课题组成员名单。课题组长和主持人均参加了市教育学会的培训。(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课题组成员统一了工作思路,细致规范课题管理,做到分清层次、抓住重点,以促使本课题的各项实验与研究活动能顺利展开,从而取得成功。实验的步骤为: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08——2012、11)组建课题研究班子,广泛搜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文献资料,制定详细的计划,请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11——2013、10)启动课题研究,在专家指导下,制定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做到定期碰头交流,并做好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0——2014、1)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健全资料台帐,分析数据,形成结题报告,并邀请专家鉴定结题。第四阶段:向立项部门或单位申请结题(2014、1—2014、4)做好课题研究经验的归纳提炼,形成课题成果,为课题研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邀请专家鉴定结题。(三)扎实研究,勇于实践
围绕制定好的计划和方案我们课题组展开了扎实的研究工作。首先是立足于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效率的提高。我们通过多次尝试,多次调整,然后通过考试成绩对比、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小组长会议等多种方式获得反馈信息,再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找出所尝试的种种分组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反复对比,不断调整,找到较为科学合理的分组方法。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交流研讨活动,全面开展评课议课,投入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展开扎实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精神。比如:简单一些的内容,问题同桌之间交流;较难一些的内容,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对于难或有争议的内容,全班进行讨论,找到满意的答案。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合作,而答案的获得又使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课题组成员都是各年级的骨干老师,本学期都要精心准备1—2节公开课,围绕合作学习举行公开课观摩交流活动。
3、课外活动。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展现合作学习极好的阵地,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合作态度。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如朗诵会、口头即兴作文比赛、课外阅读比赛、诗朗诵、故事会、合作手抄报等等,都要让学生自行组织编排,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获得收益。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1、依托课堂教学、建立合作支架。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有重点地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是“三性五要素”课堂教学模式成功构建的组织关键。它基于学生的成绩、智能、责任心、兴趣特长等因素,我校各班在本学期初,完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小组的分组,把全班学生按“优、良、一般、待进”进行合理分配。一个班级分成六至八个学习小组,四个等级状况的学生均衡组合,强弱搭配,按照“一帮一”的原则同座,努力做到组与组之间学力均衡,并对小组长做好合作学习的培训,他们负责小组讨论、学习,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有响亮的名字和口号,“奋飞 组”“超越组”“快乐组”“给力组”等等,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根据新课程标准,创立新的教学模式。
(1)设置情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体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课题进展报告 篇二
一、老师角色的改变
高效的课堂首先从我做起,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也是各小组的指挥者。引导大班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传统的英语理论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性质特殊以及大班额课堂授课的条件,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处于权威地位,但是师生之间很难形成互相交流与协作,教学互动难以开展。而基于建构主义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认知的主体,在大班额课堂教学环境下,首要的原则便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等角色。
二、小组合作督促记单词
近几年,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人数都在65人到75人之间,我们都知道学生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先过词汇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英语成绩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上了高中,英语教材明显的比初中难,里面不仅词汇量多, 还有大量的长难句,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所以,要过单词关,就一定要让学生把该学的单词的读音记下来,并把单词记忆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师在课堂上教授新单词的时间是有限的,除了一部分学生记性好,并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快速记住读音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没办法学好读音,更不用说记好单词了。老师也没有可能在课堂上一一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经过两三周时间的观察,找准英语成绩比较好、责任心强的十来位学生为组长,让他们组成4到8人小组, 把具体的任务交给组长,让组长指导和检查组员的学习。并在课堂上检查几组学生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音。抽到的学生都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所学的内容。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有错的学生给予帮助,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小组合作除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外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要求学生每天把要掌握的单词利用课间时间,到组长处进行背诵,组长做好记录。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听写,凡是听写错的每个单词抄5遍,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出来了,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 学习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三、小组合作参与课堂活动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个别朗读、全班齐读、小组表演角色等方式进行活动。个人朗读我一般都会选择成绩较好的同学,这样可以起到表率的作用,但不能照顾到中下层生,如何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课堂的活动呢, 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所以,每一节课,我都会把学习的重点单词,句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一些对话交流,角色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人人都能开口说英语,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有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减低他们厌学的情绪。经过我的观察,很多学生很喜欢小组活动,当老师一布置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很欢喜地争着表现自己,学习的气氛也很好。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展示与表现自己能力、个性的机会与场所,他们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同学的帮助,汲取他人的意见,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合作技巧,同时,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 组内成员互相合作,组际之间相互竞争,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进行集体讨论、合作,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合作中挖掘个体学习潜能,培养团队精神,互补促进共同提高,争做发现者、创新者,让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活动结束,很多小组都会抢着要在同学面前进行表演,这样的情形是我们老师最想看到的。
四、小组合作完成课后作业
我们知道,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仅靠一节课四十分钟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新词、新句,课后及时复习操练是必须的。我每节课后,都会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作业通常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如单词背诵、 workbook中的部分练习。另一部分是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 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如小组完成当天的单词听写、小组完成老师给出的话题、作文,等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积极向上,学生更乐于参与,更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小组里的学生互相督促,互相帮助,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是时代赋予英语教学活动的要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增加了动手实践和发表见解的机会。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而且通过合作互助,每个成员获得的机会均等,相互之间可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对中差学生,更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内容和学校的乐观态度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英语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生与生、师与生在和谐、平等环境的合作交流,更可以弥补我们现在大班额英语教学的不足
虽然,大班英语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无奈,但我们可以发挥大班教学的优势,配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样可以使大班英语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大班英语教学更为高效,给那些在大班中学习的孩子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摘要:在大班额环境下,怎样让教学更有效,一直是英语教师实践、探讨的问题,也是英语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教互学、互帮互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小组合作学习课题进展报告 篇三
一、调查目的
要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在调查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进行整改,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体现出“实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调查对象
全体在校师生。
三、调查方式
随机谈话、推门听课、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跟踪听课等。
四、调查内容
a.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b.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c.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详见问卷调查表)。
五、调查结果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通过多种方式的调查,我们发现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小组综合能力不均衡
我校曾经是每班约六、七十人的大班教学,每个小组的成员约6~8人,由于竞争的现实使成绩差的、能力差的、注意力差的学生“无组可归”,通融的最后只有把这些“乌合之众”归为一组。
再加上小组人员过多,合作时气氛热烈,致使合作不积极的学生学习时以“合作”为幌子,谈笑间静等本组代表的答案,而组长又不可能在合作有限的时间内掌控好,因此,合作学习效果差。长此以往,合作学习与班级管理就不能有效结合。
2.合作学习时机不当
我校一直在实践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3.合作学习规则不明
在调查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你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就会发现,很多的热烈讨论只是假象,他们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两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其他人没有参与争辩或补充,问题得不到提升,这主要就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六、改进策略
(一)重“兼顾”,确保小组综合能力均衡
首先由班主任精心组织,全体科任教师参与,把学生编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兼顾学科,男女混编”的三至四人学习小组,这一编排既有利于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又有利于小组间的竞争。围坐一桌,既保证了每个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又能充分保证小组内产生各种有利于讨论的观点,提出解决富有挑战问题的方法。组内能推荐学习组长、常务组长等人选,确定固定的合作学习伙伴。
(二)重“过程”,确保学有实效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确实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处才进行“合作学习”。如,学生的思考不全面时、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时、学生解题思路有争议时、问题需要多角度思考时、分享学习成果或进行学习评价时等。
2.合作学习中的教师,不光是引導者、指导者,还是合作者、参与者、激发者,所以,教师要走进小组,走进每位学生,去倾听、去指导、去评价,同时搜集共性信息,以便集中指导。还可根据对小组学习情况的了解,把握好合作的时间。
关于学生的交流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确定。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要自主完成;能同伴解决的,要同伴交流解决;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探究性、开放性、拓展性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关于小组学习的评价要有层次性与多样性。不要只一味注重以小组为单位的汇报交流,其实小组间的互评、教师(或学科代表)的点评也很重要,在评价中不能只针对知识却忽略了小组评价,或侧重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鉴于这种不全面、缺乏指导性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很难达成高效课堂。
以上措施意在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氛围,真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4.小组合作学习课题进展报告 篇四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 究 报 告
长子六中 王长勋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提出的背景
我校自提倡高效课堂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体现得比较到位,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人地位得到保障,主人作用得到发挥,学生民主、主动、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高效课堂模式初步建立起来。课堂教学出现了热烈讨论、互动互助、竞争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及教学措施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评价机制。新的科学教学观不断深入人心,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了求实、求新、求创新的新的发展轨道。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能突出并着力落实“三维”目标,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良性互动局面。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一线的工作在课堂,把自己的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才是抓住了教学研究的本。
二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角色,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解决教师的教学策略问题。避免有些教师在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后,自己做起来并不有效。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能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策略意识不足问题。
三是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直面我校现状: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习惯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模式,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以“学”为主的“双主”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促使师生间的课堂结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教师由“教”转变为“导”,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要你学”转为“我想学”,“我会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成了我校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个方面的原因促使我们开展了“创建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研究。
三.研究与实验过程:
2012年3月开始,我校确定《初中英语“创建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加强了理论学习,教研组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进行一次理论讲座和理论学习。课题组每周一次围绕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开课、评课。实验小组成员在实验班举办观摩课;结合课题的要求,安排实验小组成员就课题的内容每学期定期上交优秀教案、案例分析、论文和学期课题小结一篇。
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全校英语组的其它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使课题研究进一步扩大。每次的期末考,实验班的成绩都要高于普通班的成绩,经过了一学期的探索、研究,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以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本课题实施的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性阶段(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
1、确定课题组成员: 组长:王海凤
课题组成员:任庆玲魏红娥 王长勋 王晓燕 郜双琴 温小雅
2、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认真学习和贯彻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各项要求,领会精神,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
3、探索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尝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进行综合评定,组建学习小组,通常以4人为一组,各组间应无明显的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制定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周期为一学期。
第二阶段:验证性阶段(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
总结探索性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同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周期为一学期。
第三阶段:深化和展示阶段(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
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展示在实验活动中涌现出的大量优秀作品,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课题管理规范,认真总结经验,由几个试验班推广到全校。周期为一学期。
四、阶段成果
(一)初步研究了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英语教学新理念。
通过近期我校英语课题研究的进行和高效课堂模式的开展,在我校英语教师队伍中已逐渐形成了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年来,我校教师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实施新课改带来的一些变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喜人局面。学生好学会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创新意识增强了,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利用课 4 程资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语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文化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2.创建高效课堂,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成为新《英语课标》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1)教师积极探究。我校课题实验带来的最大变化要数教师的变化。课题实验使每位教师都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使每位教师都焕发出极大的改革热情,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操作、质疑和创新等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和技能,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使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积极的人生体验过程。虽然目前实验教师尚难较好地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整合“三维”目标,但是他们的意识和追求是十分可贵的。
(3)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被实验教师掌握,较突出的表现是教师的学生观发生改变。每位教师都知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最高教育宗旨和核心教育理念,努力突破和超越学科本位观念,努力把学生作为主体的正在成长发展的人确立起来。努力挖掘课程资源,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论教,正在化为大部分实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自觉行动。
(二)教研组科研意识强烈,教学研讨气氛浓厚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学校领导要求全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我们还经常外出参加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吸取好的教学经验,促进我校的教学工作。五.实验成果:
(一)、学生方面
1、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热情。实验一年以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更大的进步。
2、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仅注重“教”,更加注重“导”,千方百计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自思、自练。
2、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明显提高。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全校英语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和课题的研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方向和教学模式,使全校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效率以及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六.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意识不强,教师讲述、训练及开展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仍然存在。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落实,课堂教师讲的太多,学生主动参与率较低。
3.不少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再加上自己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欠佳,尤其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学习的精神,导致学习成绩不高的现实局面。
4.学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太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
5.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 篇五
一、科学分组,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在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时,遵守“优势互补”“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简单的把前后四个同学划定为一个小组,由老师指定组长,不论你是乐意还是不乐意,只能遵从老师的意愿,其实这样不利于小组的合作学习。在教学《自己动手做小车》这一课时,我先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提出了几个思考问题,接着就选组长和成立合作探究小组。接着我要求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来个竞赛,看哪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快地完成任务。同学们在组长的组织下,探究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教学效果比预期要好。同时通过双向选择可以成立最佳搭配小组,组长的组织能力更易发挥,组员更能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同时小组间也能团结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探究的效果就会更理想。
二、有效调控,促进合作学习的良性运行
学生在小组中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会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一股凝聚力,是小组合作学习能良性运行的核心所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调控,使之朝着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向前进,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明确共同探究的目标,明确动手前要先动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个组长主持,一个同学记录,一个同学负责器材与操作,在完成合作探究后还需要确定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报告小组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这样在组长的组织下就可以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一个一个地发表意见,最终完善计划并参与实践,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当小组共同研究确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时,小组成员就要思考怎样改变物体的轻重,不能改变的条件有哪些?特别是实验器材中的圆柱体,在操作时不一定保持不变,否则就会出现“不公正”的假数据,就会影响正确结论的得出。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小组里学生之间闹矛盾的现象,这是在所难免的。主要是小组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属于个别差异。
三、及时评价,优化合作竞争的后续性
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能够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通过鉴别评定小组学生的参与行为与效果,给予价值肯定,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不断“碰撞、对接、融合”,就可以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因此用好这个评价调控机制,也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评价调控问题更要引起老师的重视。不要以为小组自己会合作探究了,老师就清闲了,其实此时的教师更忙了,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与调控,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又如何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做好评价调控呢?这就需要教师能把握好评价时机。当小组内发生意外的问题时,教师要以一个与学生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及时给予帮助;当小组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时,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的这种敢于质疑的行为表示赞赏,然后再以一个公正人的身份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分析;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及操作程序。为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组织评价调控时,可以充分使用互动性评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处理问题。这样的评价与调控,就可以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在曲折的探究中获得深刻的过程性体验。
实践证明,合作小组的科学组建和运行,加上公平合理的评价,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各尽其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合作小组四位一体,体现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增强了探究活动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6.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课题总结 篇六
《小组合作的交流方式》
研究报告
海阳市第二中学刘焕宁
【摘要】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良好态度,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实践活动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其教育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人的思想、行动必须跟着变化。当课堂充分开放,充分接纳学生对时代发展的不同认识时,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便成为了时代教育教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情感体验;自主性;全面发展
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上课,对学生来说获得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评价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合作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发现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发展。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力求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他们想学;让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爱学;提供给他们更多自己创造的空间使他们能学。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自主探索添力。
一.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具体功用的探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1.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小组的成员成了他或她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使之感自己难以离开这个可爱的群体,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这也是一个人具有社会适应性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2.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品质。要想适应社会,能与别人密切交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人能热心帮助,真诚相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成为他们在适应社会中所必备的条件。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
在问答式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具体实施
合理安排合作伙伴。合作学习应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交流为主。教师应根据学生见的智能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使伙伴间成为互补型。并且教师应做到合作伙伴间的明确分工,各尽其责。
1、创设以自主探究的活动氛围。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引导学生合作前,教师必须留有“空白”,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建构。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充分展示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合作的实效。
2、问题设计适宜。斯托利亚认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提供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不随意拔高。
3、合作要有意义目的性明确。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操作才能发现。如: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需集小组智慧,共同合作,才能得出结论。例如:教学“三
角形的内角和”时,就可以这样设计: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组不同形状的(锐角,直角,钝角,等角,等边)等的三角形,让他们通过这些不同的三角形去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间的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验证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有的小组甚至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后拼组在一起发现正好是一个平角。由此,很轻松的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这样,在“操作___探究____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领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生合作技巧。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会听。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 逐步要求学生在合作时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合作伙伴的发言;二是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收集信息;三是听后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判断,反思,评价的能力。另外,作为教师还要锻炼学生会说。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发言机会多,而有些学生没有发言机会。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时应深入到小组中,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那些不敢发言学生的勇气,将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留给他们,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也让他们有参与表现自我的空间和获取成功喜悦的机会。
三.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在课堂上合作学习。
给出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是教师设计这项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太易和太难的问题都不适合,太容易的问题无需讨论,太难的问题,小组讨论难以使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例如,在进行金属钠一节的教学中,可以探究的问题很多,考虑到教学重点与难点,考虑到合作性学习的任务要求,最后我在课堂上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对Na和水反应的合作实验,探究其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之间的关系,这3个问题难度适中,其中Na和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师要提供对小组合作学习技巧的指导。
教师要在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明确的角色分工,帮助学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学习任务明确,才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很好地完成以及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取决于小组成员之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三)教师要注意小组学习课上与课下的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合作学习并不等于在课堂上凑在一起讨论问题,课下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也非常重要,课上课下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适当评价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要善于控制,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有时间限制,不能无休止的合作;在课堂上不能滥用合作学习,该合作时再合作,否则会造成课堂上的混乱,也浪费时间。教师要深入合作小组,努力融入学生的讨论中,要不定期地评价优秀合作小组和优秀组员,让各小组在激励中更好的合作。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双方都能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分享与责任等很多积极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四、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成效
(一)课堂景观发生了可喜变化
课堂景观的可喜变化是课题实验最显著的成果。随着课题实验的开展,学生开始积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课堂充满着生机、充满了活力。
(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合作中有安全、自由的感觉,学习的压力和畏惧的心理消除了,学生寻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参与合作的快乐。
(三)学生互补作用得到发挥,整体成绩显著提高
通过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在一个小组里,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奖与罚密切相连,促使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四)培养了学生优良的品质,促进了全面发展
通过合作学习开展,我班学生集体荣誉感极大增强,富有团队精神。有90%的学生在合作中逐渐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倾听,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做人等等。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在试探性地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性学习,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合作性学习并不是万能的,教师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但我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化学学科的、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我们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摸索和反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以打破以往单纯注重班级整体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教无定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使这种方法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 裴娣娜: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
[2] 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教育评论1994.4
[3] 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4]曾令鹏:《高中数学教学与评价》2003.10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进展报告】推荐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07-09
“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报告06-26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06-24
班级小组管理合作学习07-03
小组合作学习阶段计划07-05
学习小组合作心得总结07-06
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探究07-26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08-03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08-09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