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2024-09-11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共8篇)

1.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篇一

省级119消防通信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建立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省级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对公众的各类119报警做出快速反应,实现全省灭火救援报警信息接受的多样化、火灾救援发生地点确定的准确化、出动力量编成的科学化、出动命令和火灾救援信息动态发送的迅速化、消防指挥的信息化及揭示消防信息的形象化,最终实现全省范围的数字化接警、调度指挥,提高消防部队快速反应和科学决策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类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主要目标包括:

(1)建立全省统一的119通信调度指挥体系,整合和利用各地(市、州、盟)公安机关CTI接警系统,按照“三台合一”的要求,遵从“物理分离、逻辑集中、信息共享”的原则,分别实现总队、支队、中队三级调度指挥。建立全区、片区、多警协作和社会联动的快速反应体系。

(2)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调度决策技术,使119通信指挥系统的接警、处警、决策、指挥、协同、资源管理等过程更加科学、准确,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反应速度。

(3)建立统一的消防信息数据库,集中存放与管理,实现信息共享。重点加强灭火救援预案、战斗提示卡、化学危险物品灭火救援辅助决策、模拟灭火救援训练、远程对抗训练评判等数据库建设,为全省消防部队火警受理、调度指挥、辅助决策和网上练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设计原则

省级119通信调度指挥系统,遵从以下设计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完善近期目标、滚动发展的原则。按照消防信息集中管理,支持“三台合一”,能分级接处警(支队、中队)、能统一调度指挥(总队、支队),按照战时快速反应,平时模拟训练的要求,对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

(2)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的原则。充分整合公安和公共通信资源,使调度指挥通信保障有力、投入成本减少、经济实用。本着共享、有序、关联、协同的思想,整合各类设备及信息资源,加强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建立“关联应用”体系。(3)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等先进、实用技术,尽可能降低系统对个人经验的依赖,提高接处警速度和智能化水平。系统设计面向最终用户,必须保证易操作、易理解、易控制。

(4)采用物理集中和逻辑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公安专网,对全省119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实现消防信息采集、管理和存放的物理集中;实现与地(市、州、盟)公安局“三台合一”指挥中心CTI报警接入物理集中;实现消防总队辅助决策系统的物理集中;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逻辑集中的办法,实现总队、地(市、州、盟)公安机关、支队、中队资源共享和指挥协同,实现统一指挥和社会联动。

(5)标准性和可扩展性相结合原则。符合国家标准GB50313-2000《消防指挥系统设计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建设技术规范,满足消防业务的实际要求。火警受理处理界面在接警、辨识、编制出动方案、调派出动力量、下达出动命令等过程中,显示内容清晰,符合消防业务流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具有升级和扩展能力。提出的软件解决方案应能满足该系统业务发展的需要,方便扩大应用范围和提高应用水平;系统中配置的软件和开发的系统便于维护、升级和扩充以及二次开发,并具有支持多种接口的能力。

(6)消防信息集中管理和分散维护相结合原则,建立统一的消防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系统将所有消防信息集中存放在消防总队通信指挥中心的服务器上,主要由总队消防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负责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各消防支队和消防中队则负责对本单位消防执勤力量和辖区单位作战预案、战斗提示卡等信息进行维护。三.系统总体结构

省级119通信调度指挥系统,由消防总队调度指挥中心的全区火警实时监控席位、各地(市、州、盟)公安 “三台合一”指挥中心的地(市、州、盟)火警实时监控席位、各消防支队调度指挥中心的接处警席位、城区消防中队的处警席位、独立接警县(市、旗)消防中队的接处警席位、消防总队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等共同组成,通过统一的技术平台,连接消防总队、消防支队、消防中队和地(市、州、盟)“三台合一”指挥中心,并按照分级接警、统一(分级)指挥、社会联动、快速反应的原则,在省级119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系统的统一管理框架内处理和应对全省(市、自治区)范围的各种119报警事件。

消防总队软件系统:能实时监控全省(市、自治区)范围的灭火救援出动情况,能动态掌握全省(市、自治区)范围的火灾救援情况,能向全省(市、自治区)消防部队下达作战及增援命令。负责全省(市、自治区)消防多媒体信息的集中管理,能进行全省(市、自治区)消防信息的综合查询、统计和分析。提供与办公OA系统、总队消防网站的数据接口。

消防支队软件系统:负责整个地(市、州、盟)的接警、处警、调度指挥工作,负责本地(市、州、盟)的消防信息维护,具有城区消防中队的接警功能,负责向消防总队、地(市、州、盟)公安“三台合一”指挥中心上报火警出动情况。自动更新并输出(供显示)最新数据库信息。

独立接处警消防中队软件系统:负责整个县(市、旗)的接警、处警、调度指挥工作,负责本县(市、旗)的消防信息维护,负责向消防支队、地(市、州、盟)公安局“三台合一”指挥中心、消防总队上报火警出动情况。自动更新并输出(供显示)最新数据库信息。

地(市、州、盟)公安“三台合一”指挥中心软件系统:能实时监控整个地(市、州、盟)范围的火警出动情况,支持警务协作,能动态掌握本地(市、州、盟)范围的火灾情况,能向本地(市、州、盟)消防部队下达联动命令。

成功案例:

四川省绵阳市消防支队消防通信指挥系统

四川省自贡市消防支队消防通信指挥系统

2.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篇二

一、多元化任务作战需求

根据《消防法》的界定, 我们不难知道, 消防部队需担任起综合性救援职责, 即其不仅要进行火灾救援, 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各种应急救援工作, 如地震险情救援、交通事故救援等工作。换言之, 正是由于消防部队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质, 对消防部队的工作派遣、调度、指挥等活动就应该达到及时性的要求, 以此契合多元化任务作战需求。由此观之, 立足于信息时代背景, 我们应该积极加强通信系统建设, 并达到以下几点作战指挥需求:

1. 落实层次化指挥需求。

消防部队是管理体制层次分明的队伍, 在进行救援时, 按照各层次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指挥、统一调度能够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因此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就应该满足这样的需求。

2. 扁平化指挥需求。

在救援工作中尤其是在大型救援工作中, 救援形势呈非线性变化, 救援条件与救援目标也总是不断改变, 为了在第一时间分散指挥救援活动, 上层决策需第一时间下达到救援人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 通信指挥系统就必须符合扁平化的特点。

3. 操作系统转换需求。

正如上文所言, 消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救援工作, 因此其工作性质是多元化的, 为了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指挥需求,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必须符合多元统一并能够实时转换的需求。

二、突发性任务不间断指挥需求

消防部队工作特性不仅具有综合性, 同时也具有突发性和联动性。消防工作需保持较强的应急性, 同时还时常会进行一些跨省、市、县的工作。因此根据这样的工作特性我们知道, 消防部队通信指挥系统必须保证通讯联络的实时高效, 同时也要保证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即在消防部队接到突发任务需求时, 上级指挥意见及工作要求需要第一时间准确无误的下达到各个阶层的工作人员, 并进行紧急调度活动, 在需要跨界作业的情况下, 通信指挥系统应具备一定的跨界联络功能。总的来讲, 为了符合突发任务不间断指挥工作的特性,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就应该符合以下几点需求。

1. 时间需求。

消防救援活动具有突发性, 因此立足于“时间就是生命”的消防工作宗旨, 为了实现紧急调度需要, 消防部队通信指挥系统应该具有全日制候命机制, 并要进行定期系统维护活动, 保证消防通信及时有效, 全天畅通。

2. 空间覆盖需求。

消防部队通信指挥系统需要满足作战区域要求, 要以消防指挥为中心, 实现作战区域移动通信全覆盖要求, 要保证作战指挥信息在作战区域内快速传递, 及时执行等需求。

三、艰巨性任务装备需求

在消防救援工作开展过程中, 作战条件、作战环境、作战区域地形等因素的复杂程度往往不能估测。在某些特殊作战环境下, 通信指挥系统信号会时常受到阻碍, 为了保证作战需求,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也需要考量特殊环境信号传递因素, 加强系统的信号强度, 增强系统的稳定性。鉴于此, 笔者认为消防部队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 完善广域指挥通信网络建设

广域通信网络实质上指的是公安消防局与各个组织单位连接的网络, 其中包含了消防总队以及各个消防支队。广域通信网络的基础是移动指挥通信中心, 其面向对象是各个作战单位。但是根据现目前我国消防广域网络建设情况分析来看, 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其网络的稳定性依然达不到较高的要求, 同时其覆盖面也相对较为逼仄。为了保证消防部队在进行长线、长时作战时, 通信指挥信息畅通无阻, 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分组交换技术, 实现以广域网为基础的通信信号互联互通。在作战过程中, 要确保指挥信息能够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下及时传达给消防战士。

2. 完善地域指挥网络建设

地域指挥网络是消防总队与消防支队进行及时联络的指挥网络, 也是消防部队的专用网络。由此可见地域指挥网络是现目前我国消防部队执行任务最为常用的指挥网络。因此我们应当采取较为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 着力解决地域网络建设盲区, 实现模拟系统网络对工作辖区的信号全覆盖, 加强调度信息及作战信息的传递效率。

3. 完善战斗通信网络建设

为了符合作战需求, 在工作环境极为恶劣的作战环境中, 消防指挥信息需要依托现场战斗通信网络进行传递。因此为了保证战斗效率, 消防部队通信指挥系统建设也应该着眼于战斗通信网络的建设。通过研究总结, 笔者认为战斗通信网络建设需满足以下几点需求:其一, 小巧便捷, 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携带负担。其二, 要具备较强的防火、防水性以抵抗恶劣的作战环境。其三, 具备较高的抗干扰性能, 以便在特殊的作战环境下, 保证指挥信息及时下达并执行。

四、结语

当前信息化技术建设在基层消防部队应用十分广泛, 涉及消防工作和现代化消防建设的各个领域。消防综合救援任务, 需要各个指挥阶层的实时指挥, 因此加强通信指挥系统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应该综合利用移动网络技术, 对广域及地域网络进行大力建设, 以契合消防工作的特殊性, 维护社会安全。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在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中, 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加强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工作, 是消防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面对新的挑战, 增强消防部队的战斗力, 现代化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急需构建, 消防部队在通信指挥系统建设中的实际需求, 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通信,消防,指挥,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GB50313-2000,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0.

[2]王广德.论消防部队通信指挥系统建设需求[J].硅谷, 2011, (15) .

[3]赵鹏.基层消防部队信息化技术建设的实际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4, (06) .

3.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篇三

关键词: 消防通信 系统建设 技术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30

当前,随着信息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公安消防部队实现灭火救援指挥工作信息化、可视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能够迅速的处理各种应急事情的发生,就必须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各种应急信息,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高效的沟通,为上级指挥中心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信息,信息化、可视化无疑是最有效的沟通的手段。消防移动通信指挥系统采用移动流媒体传输设备与支队级指挥车、单兵、中队级指挥车和指挥中心之间构成临时局城网络,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现场信息,通过多种方式接入与指挥中心进行高效地沟通,使之能够随同灭火救援作战进程的发展和战况变化,实施灵活机动的指挥。

一、当前消防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工作的现状

全国通信指挥系统国标宣贯会召开后,全国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由于消防信息化、机械化贯穿于灭火救援行动的全过程,是灭火救援行动的神经系统,因此加强移动消防通信建设与发展是灭火救援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做好消防部队执勤备战、完成各项消防保卫任务的基本保证。大部分支队以上单位已经建立以火场通信指挥车为主的移动通信指挥中心。实现火灾事故现场的通信组网,消防信息数据库的查询,计算机辅助决策指挥,与消防指挥中心信息传输等功能。

目前,国内实现灭火救援现场可视化指挥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动中通”方式。“动中通”是指载体在移动过程中仍能通过同步卫星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络。它除了具有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形地域限制、传输线路稳定可靠的优点外,实现了宽带、移动通信的目的。实时不断的传递高频、宽带大容量的语音、数据、高清晰的动态视频图象、传真等多媒体信息,在军民两个领域都有应用。然而,受目前技术的限制,“动中通”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转播环境比较复杂(建筑物太高、太多,桥梁、山区等)的情况下,会出现信号中断现象;用两辆“动中通”车传送不同电视图像信号,在图像播出时不易做到无闪点连接(两车同时遇到闪点); “动中通”车与移动信号采集车之间信号传输不易(两车的方向、位置在不断变化)且设备昂贵,使用时卫星信道费用高昂。

2、微波图像传输方式。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共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受到限制较多。

3、移动流媒体技术。消防移动通信指挥系统是基于移动流媒体技术,利用移动宽带和互联网技术,在重大事件的现场,它能够迅速建立无线局域网络,可以实现战场单兵、指挥车和指挥中心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像通信,实现可视化、信息化、数字化。

二、目前消防移动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移动通信指挥系统建设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总体上看,我国消防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软件方面,我们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移动通信指挥系统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指挥不畅,信息不灵的问题:

(1)在大的火灾现场,指挥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各参战单位之间指挥层次不清。

(2)技术手段单一,大部分作战单位还停留在无线对讲指挥阶段,造成各参战单位联络不畅的问题。

(3)各战斗中队由于前后方通信设备功能受限联络不畅的问题。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三、建设消防移动通信指挥系统的设想

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建设是移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基础和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119通信指挥系统的发展从以往的单一电话接警,向综合技术以及实现更多、更复杂的功能方向发展;从传统的指挥中心向全媒体多网接入的网络呼叫中心发展。未来的消防指挥中心和移动通信指挥中心将会成为多媒体的无线化接入指挥中心,可以接入有线通信系统、多种技术的集成。既可以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接入有线电视系统,通过语音、传真、短消息、在线交谈、电子白板、视频通信等多种方式、手段与用户交互通信。指挥中心还能接入重点单位火灾自动报警、110指挥中心报警、来函报警等多种方式,实现三台合一条件下的功能无限扩充,实现“八化”:接处警方式计算机化、灾情判断智能化、指挥系统网络化、指令下达自动化、力量调度集群化、辅助功能联动化、各种信息实时化、火灾档案标准化。显著提高消防通信指挥的快速反应与科学决策能力,适应扑救重大恶性火灾的组织指挥与大兵团联合作战的需要。

4.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篇四

可在固定及移动物体之间传递信号,信号覆盖盲点少,尤其适用于山区和谷底等常规通信网络无法到达的地区和区域。但通信时间延长、费用较高,通常作为应急通信的备用手段。目前常用海事卫星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系统,既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功能(精度约20m),又可以保证在应急时刻的短报文传输(120个汉字),可靠性高,但缺点是信息传输速率低。多种无线通信方式比较及分析。

2指挥决策系统通信需求

全程连续救治指挥决策系统需要实时或定时将全程救治链中各个救援单元(方舱医院、后送手术救护车和卫生列车)中采集的伤病员、医护人员、医药耗材等信息,以及运输途中的音视频信息数据传输至指挥中心用于决策指挥;同时,各医疗救援单元需通过北斗系统将实时位置信息上传,以便指挥平台实时掌握各个救援单元的位置信息。全程救治链通信链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场伤病员在方舱医院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后,手术急救车以及卫生列车将部分重症伤病员运往后方医院。在整个过程中,依托移动公网、海事卫星、北斗卫星通信方式,各救治单元需要与后方医院专家组及指挥决策平台保持持续畅通的音频、视频、文本通信链路。在全程救治链中,可靠实时的通信是保障指挥决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

(1)方舱医院与指挥平台通信。方舱医院的位置是固定的,通信难度不大,可通过移动公网传输伤病员、医护人员、医药耗材等相关文本信息以及音视频信息;在移动公网不可用环境下,可通过卫星通信方式进行紧急信息通信。

(2)手术救护车及卫生列车与指挥平台通信。与方舱医院类似,需要与指挥平台传送接收文本、视频及音频信息。但是,车辆属于高速运动的通信对象,对通信链路的可靠性要求更高。

(3)方舱医院、手术救护车及卫生列车的通信。链路稳定时,可通过指挥平台进行交互信息传输(文本、图片、音视频);特殊情况下,采用离线方式在各救援单元之间传递简单的文本数据。

3多网络无线通信保障策略

方舱医院、手术救护车及卫生列车分布区域较广,且属异地动、静态通信对象,与指挥平台只能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现有的移动公网GSM/CDMA/GPRS、3G/4G可被选为主要的通信方式;在常规通信不可用的情况下,可采用卫星通信链路,以构成动态可切换的星型网络。因此,本文提出的多网络无线通信保障策略。终端信号发射器会根据各无线网络信号强度选择使用移动、联通或电信网络,如都无法满足通信需求,终端将自动选择使用临时中继站或者卫星通信方式。通过以上策略,可以实现全程救治链中各环节的实时可靠的多网络通信,其中多种通信方式的无缝切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不同的数据类型采用动态切换不同通信链路的方式,可提高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方舱医院、手术救护车与指挥中心的通信。方舱医院位置相对固定;救护车运行速度较低、信号屏蔽少,运行线路中信号覆盖较好。二者均可采用常规状态下,优先选用移动公网(GSM/CDMA/GPRS、3G/4G)。当此无线网络不可用或信号较差时,可通过应急通信车中继转发信号;特殊地理环境下,应立即切换至卫星通信;若所有通信链路都不可用时,采用IC卡存储相关信息进行离线传输。

(2)卫生列车与指挥中心的通信。列车运行速度较快,行驶路线中可能有较多的山丘和隧洞,同时,列车车厢铁壳会影响无线信号的接收与发送,试验表明,常规的GSM/CDMA/GPRS或3G网络传输数据效果较差。对于卫生列车,主要考虑采用铁路GSM-R专用通信网络与卫星通信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发送与接收,通信方式切换流程。

(3)方舱医院、手术救护车与卫生列车之间的通信。需保证不同单元在同一时刻使用同种无线通信网络,如移动公网信号强度无法同步,可选择共同使用卫星通信方式。

4多网络无线通信链路终端一体机的研制与应用

根据全程救治链中对可靠实时无线通信的迫切需求和以上保障策略,我们研制了多网络无线通信链路终端一体机,可以满足移动公网链路、海事卫星通信链路以及北斗通信链路的联通。其中,移动公网链路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各自的3G网络;海事卫星通信链路指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北斗通信链路是指北斗短报文通信方式。终端设计示意图。根据不同终端连接的不同要求,此终端一体机对外表现为4个网口、1个串口以及5个信号指示灯。其中,4个网口分别代表中国移动3G网络、联通3G网络、电信3G网络和海事卫星链路网络;1个串口和北斗模块相连保证北斗短报文通信;而5个信号指示灯分别代表移动3G网络、联通3G网络、电信3G网络、海事卫星通信网络以及北斗通信网络信号强度,每个指示灯有3种颜色状态分别为红、黄、绿,红色代表当前网络信号强度最弱,黄色其次,绿色最强。指示灯熄灭代表此处没有此网络覆盖,指示灯闪烁代表用户正在使用此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同时,终端另一侧安装5个网络的5根天线来收发信号。通过一体机在卫生列车上的实际应用,研发的终端一体机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实现多种通信网络的可靠实时无缝切换,大大地保障了全程救治链中各环节的通信需求。

5结语

5.消防设计规范 篇五

1.高层民用建筑物分类…………………………………………………………………2 2.一般规定………………………………………………………………………………2 3.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3 4.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置……………………………………………………………….4 5.消防水池………………………………..……………………………………………...5 6.室外消火栓…………………..…………………………………………………………5 7.室内消防给水管道……………………………………………………………………..5 8.室内消火栓……………………………………………………………………………..6 9.消防水箱…………………………………………….………………………………….6 10.水泵结合器……………………………………………………………………………..7 11.消防水泵和消防泵房…………………………………………………………………..7 12.自动灭火系统…………………………………………………………………………..7 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8 14.消防给水管道布置……………………………………………………………………..9

高层民用建筑物分类

高层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的难度等分为两类,见下表: ━━━━━━┯━━━━━━━━━━━━━━━━┯━━━━━━━━━━━━━━

称 │

类 ━━━━━━┿━━━━━━━━━━━━━━━━┿━━━━━━━━━━━━━━

居住建筑 │高级住宅

│10至18层的普通住宅

│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

公共建筑 │医院病房楼

│除一类建筑外的百货楼、展览楼

│高级旅馆

│ 综合楼、财贸金融楼、电信楼

│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 图书馆

│ 业楼、展览楼、综合楼

│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

│每层建筑面积超过800m2的电信│ 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

│ 楼、财贸金融楼

│省级以下的邮政楼

│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楼

│市、县级广播、电视楼

│省级的邮政楼和防灾指挥调度楼

│地、市级电力调度楼

│大区级和省级的电力调度楼

│地、市级防洪指挥调度楼

│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200m2的商│

│ 住楼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藏书楼

│重要的办公楼、档案楼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普 │

│ 通旅馆、办公楼和科研楼等

━━━━━━┷━━━━━━━━━━━━━━━━┷━━━━━━━━━━━━━━

注:1)高级旅馆系指建筑标准高、功能复杂、火灾危险性大、并设有空调系统的旅馆;

2)高级住宅系指建筑标准高、可燃装修多、并设有空调系统的住宅;

3)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系指性质重要,建筑标准高、设备、图书、资料贵重、火灾危险性大、损失大、影响大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4)综合楼系指由不同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建筑物。

一般规定

1.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2.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给。利用天然水源应确保 枯水期最低水位时的消防用水量,并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

3.室内消防给水应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其水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灭火设施的要求。室外低压给水管道的水压,当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 不应小于0.1MPa(从室外地面算起)。

注:生活、生产用水量应按最大小时计算,消防用水量应按最大秒流量计算。

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

┏━┯━━━━┯━━━━━━┯━┯━━━┯━━━━━━━┯━━━┯━━┓ ┃序│

│等

│建│建 筑│用 水

量 │每根立│每支┃ ┃ │

│ 或

│筑│

│管最小│水枪┃ ┃ │建筑名称│单层建筑

│类│高 度│

L/s

│流 量│最小┃ ┃ │

│面

│别│

├───┬───┤

│流量┃ ┃号│

│ │ M │室 外│室 内│L/s│L/s ┃ ┣━┿━━━━┿━━━━━━┿━┿━━━┿━━━┿━━━┿━━━┿━━┫ ┃ │

│ │>

│40 │

┃ ┃ │

│高

│1│ 50│30 │

│15 │5 ┃ ┃ │

│ │≤

│30 │

┃ ┃1│旅

馆├──────┼─┼───┼───┼───┼───┼──┨ ┃ │

│1│>

│30 │15 │

┃ ┃ │

│普

│ │ 50│20 │

│5 ┃ ┃ │

│2│≤

│20 │10 │

┃ ┠─┼────┼──────┼─┼───┼───┼───┼───┼──┨ ┃ │

│ │>

│30 │15 │

┃ ┃2│医

院│

│1│ 50│20 │

│5 ┃ ┃ │

│ │≤

│20 │10 │

┃ ┠─┼────┼──────┼─┼───┼───┼───┼───┼──┨ ┃ │

│ ≥

│ │>

│40 │

┃ ┃ │商业楼 │1000m2│1│ 50│30 │

│15 │5 ┃ ┃ │

│ │≤

│30 │

┃ ┃3│展览楼 ├──────┼─┼───┼───┼───┼───┼──┨ ┃ │

│ │>

│30 │15 │

┃ ┃ │综合楼 │1000m2│2│ 50│20 │

│5 ┃ ┃ │

│ │≤

│20 │10 │

┃ ┠─┼────┼──────┼─┼───┼───┼───┼───┼──┨ ┃ │

│ │>

│40 │

┃ ┃ │电信楼 │≥800m2│1│ 50│30 │

│15 │5 ┃ ┃ │

│ │≤

│30 │

┃ ┃4│财贸金 ├──────┼─┼───┼───┼───┼───┼──┨ ┃ │融 楼 │

│ │>

│30 │15 │

┃ ┃ │

│≤800m2│2│ 50│20 │

│5 ┃ ┃ │

│ │≤

│20 │10 │

┃ ┠─┼────┼──────┼─┼───┼───┼───┼───┼──┨ ┃ │邮政楼 │

│ │>

│40 │

┃ ┃ │ 电 力│省

│1│ 50│30 │

│15 │5 ┃ ┃ │ 调度楼│

│ │≤

│30 │

┃ ┃5│防灾指挥├──────┼─┼───┼───┼───┼───┼──┨ ┃ │ 调度楼│

│ │>

│30 │15 │

┃ ┃ │广播电 │市县级

│2│ 50│20 │

│5 ┃ ┃ │ 视楼 │

│ │≤

│20 │10 │

┃ ┠─┼────┼──────┼─┼───┼───┼───┼───┼──┨ ┃ │

│ │>

│40 │

┃ ┃ │办公楼 │重要的 │1│ 50│30 │

│15 │5 ┃ ┃ │科研楼 │

│ │≤

│30 │

┃6│档案楼 ├──────┼─┼───┼───┼───┼───┼──┨

┃ │图书楼 │

│1│>

│30 │15 │

┃ │

│普通的 │ │ 50│20 │

│5 ┃

┃ │

│2│≤

│20 │10 │

┠─┼────┼──────┼─┼───┼───┼───┼───┼──┨

┃ │

│1│>

│30 │15 │

┃7│教学楼 │

│ │ 50│20 │

│5 ┃

┃ │

│2│≤

│20 │10 │

┠─┼────┼──────┼─┼───┼───┼───┼───┼──┨

┃ │

│ │>

│30 │15 │

┃ │

│高

│1│ 50│20 │

│5 ┃

┃ │

│ │≤

│20 │10 │

┃8│住宅楼 ├──────┼─┼───┼───┼───┼───┼──┨

┃ │

│1│>

│20 │

┃ │

│普

│ │ 50│15 │

│10 │5 ┃

┃ │

│2│≤

│10 │

┗━┷━━━━┷━━━━━━┷━┷━━━┷━━━┷━━━┷━━━┷━━┛

注(1)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超过20L/S,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室内消防用水量可按本表减少10L/S。

(2)商住楼的消火栓用水量应按本表商业楼,住宅楼的要求分别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置

1.室外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其进水管不宜少于两条,并宜从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引入,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其余进水管应仍能保证全部用水量。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高层建筑应设消防水池:

(1)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

(2)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二类居住建筑除外)。

3.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一类建筑的财贸金融楼、图书馆、书库、重要的档案楼、科研楼和高级旅馆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3小时计算,其它高层建筑可按2小时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按1小时计算。消防水池的总容量超过500立方米时,应分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

4.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或取水井,其水深保证消防车的消防水泵吸水高度不超过6米。取水口或取水井与被保护高层建筑的外墙距离不宜小于5米,并不宜大于100米。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

5.高层建筑群可共用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幢高层建筑计算。

6.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水量应为10~15L/S。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均匀布置,消火栓距高层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米,并不宜大于40米;距路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米。在该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

7.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

消防水池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高层建筑应设消防水池:

(1)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2)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二类居住建筑除外)。

2.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一类建筑的财贸金融楼、图书馆、书库、重要的档案楼、科研楼和高级旅馆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3小时计算,其它高层建筑可按2小时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按1小时计算。消防水池的总容量超过500立方米时,应分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3.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或取水井,其水深保证消防车的消防水泵吸水高度不超过 6米。取水口或取水井与被保护高层建筑的外墙距离不宜小于5米,并不宜大于100米。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

4.高层建筑群可共用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幢高层建筑计算。

室外消火栓

1.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水量应为10~15升/秒。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均匀布置,消火栓距高层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米,并不宜大于40米;距路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米。在该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

2.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

1.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与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室内消防给水环状管网的进水管和区域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引入管不应少于两根,当其中一根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或引入管应能保证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2.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每根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的流量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00毫米。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方米的塔式住宅,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

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开设置,有困难时,可合用消防泵,但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报警阀前(沿水流方向)必须分开设置。

4.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停用的竖管不一根。当竖管4根时,可关闭不相邻的两根。群房内消防给水管道的阀门布置可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的有关规定执行。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5.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水泵结合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泵结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结合器的 流量应按10~15升/秒计算。消防给水为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结合器。水泵结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米。水泵结合器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水泵结合器时,应有明显标志。

室内消火栓

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高层建筑和群房的各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2.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0米;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3米。

3.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应大于30米,裙房不应大于50米。

4.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1.10米, 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5 消火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0mpa, 当大于0.8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05mpa时,消火栓处应设减压装置。

6 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消火栓栓口直径应为65毫米,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米,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9毫米。

7 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一个消火栓处应设直接启动消防泵的按钮,并应设有保护按钮的设施。8 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

9 高层建筑的屋顶应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采暖地区可设在屋顶层出口处或水箱间内。

消防水箱

1.采用高压给水系统时,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高位消防水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立方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立方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立方米。

(2)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

当建筑不超过100米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7mpa;

当建筑超过100米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

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3)并联给水方式的分区消防水箱容量应与高位消防水箱相同。

(4)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合用的水箱,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不被他用的技术措施。

(5)除串联消防给水系统外,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高位消防水箱。

2.设有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给水系统,其增压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增压水泵的出水量对消火栓给水系统不应大于5升/秒;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应大

于1升/秒。

(2)气压水罐的调节水容量宜为450升。

注:其中消火栓给水系统300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50升。

3.消防卷盘的间距应保证有一股水流内达到室内地面任何部位,消防卷盘的安装高度应便于取用。

注:消防卷盘的栓口直径宜为25毫米,配备胶带内径不小于19毫米,消防卷盘喷嘴口径不小于6.00毫米。

水泵结合器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水泵结合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泵结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结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升/秒计算。

2.消防给水为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结合器。

3.水泵结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米。

4.水泵结合器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水泵结合器时,应有明显标志。

消防水泵和消防泵房

1.独立设置的消防水泵房,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在高层建筑内设置消防水泵房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小时的隔墙和1.5小时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甲级防火门。2.当消防水泵房设在首层时,其出口宜直通室外。当设在地下室或其它楼层时,其出口宜直通安全出口。

3.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备用消防水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其中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4.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水量。消防水泵房应设不少于两条的供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

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其吸水管应设阀门。供水管上应装设试验和检查用压力表和65毫米的放水阀门。

5.当市政给水环形干管允许直接吸水时,消防水泵应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直接吸水时,水泵扬程计算应考虑室外给水管网的最低水压,并以室外给水管网的最高水压校核水泵的工作情况。

5.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应采取防超压措施。

自动灭火系统

以下建筑和部位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一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除面积小于5.0平方米的卫生间,厕所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二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的一类高层建筑及其裙房的下列部位,除普通住宅和高层建筑中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公共活动用房。

2 走道、办公室和旅馆的客房。

3 可燃物品库房。

4 高级住宅的居住用房。

5 自动扶梯底部和垃及道顶部。

三 二类高层建筑中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公共活动用房和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可燃物品库房,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四 高层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房间,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五 超过800座位的剧院、礼堂的舞台口宜设防火幕或水幕分隔。

六 高层建筑内的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等,应设气体或水喷雾等自动灭火系统。

七 高层建筑的下列房间,应设气体等自动灭火系统:

1 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

2 珍藏库。

3 自备发电机房。

4 贵重设备室。二类高层建筑中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公共活动用房和建筑面积超过200m的可燃物品库房,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

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具有安全可靠、实用、灭火成功率高等优点, 是当今世界上比较普遍使用的固定灭火系统。它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在国内也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但直到七八十年代我国高层建筑迅速发展时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才较普遍的应用于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这一新的建筑防火技术正在普遍推行, 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还不能在所有的建筑物上普遍采用, 只在那些重要的、火灾危险性大的受灾后损失严重的建筑物安装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在《高规》中规定, 下列建筑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 │ 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部位 ┃

┣━┯━━━━━━━━━━━━━━┿━━━━━━━━━━━━━━━━┫

┃一│高级住宅

│1舞台、观众厅、会议室、展览厅、┃

┃ │医院病房楼

│ 多功能厅、舞厅、餐厅、厨房、门┃

┃ │高级旅馆

│ 厅、电梯厅、商场营业厅和体育健┃

┃类│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 │ 身房等公共活动用房;

┃ │ 业楼、展览楼、综合楼

│2走道、办公室和旅馆客房;

┃ │每层建筑面积超过800m2的电信 │3汽车停车库和可燃物品库房;

┃ │ 楼、财贸金融楼

│4自动扶梯底部和垃岌道顶部。

┃建│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楼

┃ │省级的邮政楼和防灾指挥调度楼│

┃ │大区级和省级的电力调度楼

┃ │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200m2的商 │

┃筑│ 住楼

┃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藏书楼

┃ │重要的档案楼、科研楼、办公楼│

┠─┴──────────────┼────────────────┨

二类建筑商场

│营业厅、展览厅

┠────────────────┼────────────────┨

其他二类建筑

│展览厅

┗━━━━━━━━━━━━━━━━┷━━━━━━━━━━━━━━━━┛ 以下建筑和部位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除面积小于5.0 m2的卫生间,厕所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一类高层建筑及其裙房的下列部位,除普通住宅和高层建筑中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公共活动用房。

2)走道,办公室和旅馆的客房。

3)可燃物品库房。

4)高级住宅的居住用房。

5)自动扶梯底部和垃圾道顶部。

3 二类高层建筑中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公共活动用房和建筑面积超过200m2 的可燃物品库房,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 高层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房间,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消防给水管道布置

一 消火栓给水系统管道布置

高层建筑必须立足于以室内消防设施来扑救火灾。室内消火拴给水系统是高层建筑的主要消防设施, “高规” 中有较普通建筑更严格的要求。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拴给水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的一般原则。

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消火拴给水系统, 室内消火拴给水系统应与其他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应分开独立设置, 当设计有困难时,可合用消防泵, 但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报警阀前必须分开设置。

室内消火拴给水系统管道, 应布置成环状管网。其进水管或引入管不应少于两条, 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 其余的进水管或引入管应仍能保证消防用水量和所需水压的要求。

室内消火拴给水系统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拴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每根立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00 毫米。

消火拴处的静水压力不应超过80米水柱, 超过要求时应采用竖向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拴拴口的出水压力大于50米水柱时, 消火拴处应设减压装置。

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拴, 但不计入同层消火拴总数。

临时高压制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拴处应设直接启动消防泵的按钮, 并应设保护按钮的设施。

高层建筑物的屋顶应设检验用的消火拴。采暖地区可设在屋顶出口处或水箱间。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拴给水系统在建筑高度50米至80米以下部分的分区, 应设置水泵接合器, 每个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 L/s计算。水泵接合器的数量按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9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拴的拴口直径应为65毫米, 配备的水龙带长度不应超过25米, 水枪喷咀口径不应小于19毫米。每支水枪的最小流量为 5 L/S。

小口径消火拴的用水量可不计入建筑消防用水量之内。

二 自动喷洒灭火系统的管道布置 1 供水干管

供水干管宜构成环状, 系统的进水管不宜少于两条, 每条进水管的管径应系统按设计负荷计算。当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 另一条进水管仍能保证全部用水量和水压。

系统管网上应设置水泵接合器。环状供水干管应设分隔阀门, 阀门应经常处于开启状态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一般应采用明杆阀门。报警阀后的配水管道上不宜安装阀门。

系统的每个竖向分区都宜单独设置报警控制阀, 每个报警控制阀控制的喷头数不应超过800 个。

配水管网

配水管网宜按竖向分区和水平分区并考虑建筑的功能分区, 划分为若干计算单元, 每个计算单元的喷头数不宜超过100 个, 每个计算单元宜设一个水流指示器。这(100)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要求, 主要是为了计算时使各计算分区易于平衡。例如对于中危险级建筑设计作用面积为 200平方米, 计算喷头数为16─20个, 每根支管有 5个喷头时, 计算支管只有 4根, 在最不利作用面积以外的支管管径就比实际需要的大了, 虽然可以满足需要但金属材料是很浪费的。3 配水支管

轻危险级和中危险级建筑物, 配水管每侧的支管上设置的喷头数不应多于8个,同一配水支管在吊顶上下都布置有喷头时, 其上或下侧的喷头各不多于 8个;对于严重危险级建筑物, 支管上设置的喷头不应多于6个。

配水支管宜在配水管的两侧均匀分布, 每根支管的管径不应小于25毫米。也不宜大于50毫米。配水支管和配水管的管径分配, 有两种方法。按照喷头数估算管径时, 支管管径呈25、32、40、50等沿途逐渐增大, 异径管件较多, 安装也不方便。设计实践中常常采用支管同一直径的作法, 计算和安装都比较方便。对于不同的危险等级,带有不同喷头数量的支管管径,可参考下表。

┏━━━━━━━━━━━━┯━━━┯━━━┯━━━┯━━━┯━━━┓

支管上的喷头数量

│ 3 │ 4 │ 5 │ 6 │ 7 ┃

┠──────┬─────┼───┼───┼───┼───┼───┨

┃ 支管管径 │轻危险级 │ 32│ 40│ 40│

├─────┼───┼───┼───┼───┼───┨

┃ DN(mm)│中危险级 │ 32│ 40│ 40│ 50│ 50┃

6.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篇六

8.3 阀门及其他

8.3.1 消防给水系统的阀门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埋地管道的阀门宜采用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当设置在阀门井内时可采用耐腐蚀的明杆闸阀;2 室内架空管道的阀门宜采用蝶阀、明杆闸阀或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等;3 室外架空管道宜采用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或耐腐蚀的明杆闸阀;4 埋地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阀门,室内架空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或不锈钢阀门,室外架空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阀门或不锈钢阀门。

8.3.2 消防给水系统管道的最高点处宜设置自动排气阀。

8.3.3 消防水泵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宜采用水锤消除止回阀,当消防水泵供水高度超过24m时,应采用水锤消除器。当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有囊式气压水罐时,可不设水锤消除设施。

8.3.4 减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减压阀应设置在报警阀组入口前,当连接两个及以上报警阀组时,应设置备用减压阀;2 减压阀的进口处应设置过滤器,过滤器的孔网直径不宜小于4目/cm2~5目/cm2,过流面积不应小于管道截面积的4倍;点击【消防工程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xfs1?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真题答案及解析 ②题库 ③官方教材电子版 ④消防规范20套 ⑤全套试听视频 ⑥224分钟基础精讲课 ⑦120分钟考点剖析 ⑧120分钟考情精讲 ⑨70分钟案例分析 ⑩77分钟通过率分析课 3 过滤器和减压阀前后应设压力表,压力表的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最大量程宜为设计压力的2倍;4 过滤器前和减压阀后应设置控制阀门;5 减压阀后应设置压力试验排水阀;6 减压阀应设置流量检测测试接口或流量计;7 垂直安装的减压阀,水流方向宜向下;8 比例式减压阀宜垂直安装,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安装;9 减压阀和控制阀门宜有保护或锁定调节配件的装置;10 接减压阀的管段不应有气堵、气阻。

8.3.5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由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在引入管处设置倒流防止器。当消防给水系统采用有空气隔断的倒流防止器时,该倒流防止器应设置在清洁卫生的场所,其排水口应采取防止被水淹没的技术措施。

8.3.6 在寒冷、严寒地区,室外阀门井应采取防冻措施。

8.3.7 消防给水系统的室内外消火栓、阀门等设置位置,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识。

7.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篇七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建设速度的逐渐加快, 建筑物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特大类型的恶性火灾问题也越来越多, 在建筑结构、水源分布以及道路布局等要素中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 给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工作加大了难度。GIS技术, 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作为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帮助消防部队构建快速反应机制、快速了解消防地理位置信息、提高消防部队预防、扑救火灾以及对提高灾害事故处置能力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GIS技术概念分析

所谓GIS技术, 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 指的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作为基础, 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 对地理空间中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操作、模拟以及显示工作, 适时地提供地理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 是一种决策服务类的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其自身具备的强大的分析、管理地理空间信息的功能, 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Web GIS技术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出现, 不仅使地理信息系统具备海量管理数据的功能, 而且还使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大众化。

3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运用GIS技术的必要性

通过对我国相关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内容进行分析后, 了解到消防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广域上的消防地图主要包括全市和远郊区、行政区道路、县地图、消防站分布以及消防水源等信息;二是接警消防地图主要包括消防站管辖区域的地图、消防水源、道路、消防站以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信息;三是灭火战区地图主要包括以火灾为中心的作战区域图和道路、消防车辆部署、毗邻单位以及消防水源等信息;四是街路信息主要包括街路名称、编号、级别、长度、宽度、起点、重点、交叉路口以及路面情况等信息。

由此可以了解到,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要通过运用先进的GIS信息技术优势, 对具有空间内涵的消防地理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综合分析, 进而实现报警信息定位、信息查询统计、GPS定位以及数据信息的分析等功能, 并通过运用优化选择的方式对最佳路线进行确定。

4 GIS技术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运用GIS技术, 主要应用在各类消防地理信息进行查询、制定灭火预案、查询报警点情况信息资料、辅助决策、对处警车辆进行定位、分析火灾数据、消防信息化以及消防信息数据等方面。

4.1 对各类消防地理信息进行查询

运用GIS技术, 构建矢量化的电子数字地图数据库, 运用mapinfo对消防辖区的地理位置、重要建筑的分布情况、消火栓的分布情况、行政的划分、水系分布状况、公路铁路交通线网络以及重点单位分部信息等情况构建成消防地理信息数据库, 其具有对多个层级进行缩放、开窗放大、漫游以及分层显示等功能。

4.2 制定灭火预案

由于GIS技术包含十分丰富的地理信息内容, 大多数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主要运用影响或者立体图形, 使指挥工作人员从空中对火灾地点周围的情况进行了解观察, 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综合, 进而对火灾情况进行判定, 确定力量调度、进攻方向以及车辆布置的方案措施, 最终制定出快速有效的灭火预案。

4.3 查询报警点情况信息资料

通过运用GIS技术的多源数据整合、处理以及检索功能, 进行显示报警点、标注着火点以及显示火灾周围情况工作, 并将这些信息资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直观显示出来或者运用打印机将图形进行打印输出。另外, 对与消防战训紧密相关的道路名称、消防实力、消防水源以及化学危险品等综合信息进行快速、高效的查询。

4.4 辅助决策功能

运用GIS技术具有的空间分析优势, 运用多种方式对火警进行定位、确定最短路径以及制定出境方案。

4.5 对处警车辆进行定位

在中队车辆出动之后, 通过在消防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 实时接收到信息对消防车辆的位置信息、车辆的移动方向、行驶速度和行车路线等因素进行确定, 并在GIS地图上对动态进行标注, 对到达时间进行预计。对于大型的火灾进行扑救时, 运用GIS技术对火灾救援车辆的位置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 如果车辆的行进方向或者行车路线出现错误时, 及时对其进行更正。

4.6 分析火灾数据

运用GIS技术能够在地图上将火灾区域、火灾的分布情况进行清楚。直观地反映, 并对火灾数据信息进行准确的统计和分析, 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地应对措施, 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4.7 消防信息化

近年来, GIS技术在119接处警中的应用比较成熟。GIS技术用来对火警进行处理、决策工作, 其不仅对报警信息进行定位、查询统计信息、分析数据以及GPS定位, 而且还能够对报警人的地点、火灾位置进行确定, 进行优化选择与计算后确定最佳行车路线。另外运用车辆的GPS定位系统, 在地图上将车辆的行车轨迹、路线进行实时观察, 确定车辆是否依据规定的路线进行。在进行消防规划工作时, 由于GIS技术主要运用图形方式, 内容信息比较详细和精确, 并且在计算机中能够清楚、直观地将各种数据信息实图进行反映, 并及时对各种消防重点单位的规划、选址、建设以及消防水源的建设进行规划。将各种规范数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GIS技术能够自动对规划的合理性和计算间距进行判断, 避免由于认为原因出现的判断失误情况。

4.8 消防信息数据

在进行消防的过程中, 使用GIS技术, 在地图上对火灾区域、火灾分布情况进行准确、直观的反映, 方便制定有效的火灾应对措施, 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另外, 在运用GIS技术的基础上, 构建火灾隐患信息管理系统, 提前对火灾隐患进行分析和反映, 进而加强管理。通过进行信息查询、科学决策和分析评价工作, 提前对突发性的火灾事件进行科学预测, 方便相关的消防和安检部门准确性、针对性的进行督查工作。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我国的GIS技术正在朝网络化、多媒体化、虚拟现实化以及三维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有效地保证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健康、顺利运行, 需要通过提高GIS技术的实用性, 构建健全的智能化模式结构体系, 进一步完善操作平台、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 进而有效地提高我国消防部队对各种突发性灾害的应对能力, 减少火灾给社会带来的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闫磊, 闫琪娇.GIS技术及其在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01 (11) :39-40.

[2]张志华.GIS技术在重庆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构建与应用[J].测绘通报, 2007, 10 (31) :75-76.

[3]薛小平.GPS在测量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及优势[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4 (03) :98-99.

[4]梁兴华.现代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基本功能概述[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9, 02 (11) :9-10.

[5]王馨.浅谈GIS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 2009, 10 (31) :13-14.

8.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篇八

消防指挥系统是警情处理、指挥、调度的手段和保障,主要任务是为接处警指挥人员提供案件处置方案、警情处理、快速指挥调度;它处理过程中(尤其对重特大火灾的处理)要通过许多用户的协作才能完成的。根据分析消防指挥系统是一类典型的协同技术应用系统,同时它也是由一系列的协作任务来共同完成的,如警情信息登录(接警)、通信指挥调度(处警)、案件管理等。

2 定义

协同的定义:

协同的本质就是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的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一致的目标。对协同理念的理解包括如下三方面:即“信息网状”、“业务关联”和“随需而应”三大思想。

信息网状思想:

于建立一个立体的、多维的信息获取、共享和使用的环境,无论信息的来源、结构是什么,都可以得到统一的管理;同时协同平台为这些信息节点之间提供了立体化的“网状”关联通道,从任何一个信息节点都可以到达任意的相关信息节点,极大的方便企业获取完整的、真实的信息。

业务关联思想则是提供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整合的方案,使得协同平台可以面向整个业务过程来进行管理。表面上看在协同平台中还是采用某个模块或某个功能完成某个业务环节的要求,但随之这个应用可以自动启动其他的关联应用,并完成相关数据的更新,使得企业无需在不同应用平台之间切换便可以完成对业务链的管理。

随需而应思想:

将企业的“人”、“财”、“物”、“信息”和“流程”进行充分的整合。在协同平台中,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各种关联,当企业由于某个目的触发一个应用的时候,相关的资源可以随之被调动并被自动加入统一管理和协同工作的环境中,从而进行紧密的协调和运作。

3 消防指挥系统协作支持结构模型

根据消防指挥协同工作的层次特点,我们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层次的基于协作任务的消防指挥系统协作支持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该结构模型能够支持协作环境中的多个协作任务,提供不同层次的协作支持,来完成对整个接处警任务的协作支持。该模型是具有开放结构的支持平台,它能够容纳不同类型协作任务的共存,并且同时允许用户在不同的协作任务之间进行切换和交换信息。

4 消防指挥中心系统的协作支持方案

在基于协同技术的消防指挥中心中,各用户为了共同完成各种警情的处理和指挥调度而加入协同工作环境,这是系统的总体目标和总任务。每次报警电话(或其他方式)产生一个新的警情,该警情的处理就成为协同环境中的一个子任务;同时每个警情的处理任务又可划分为接警登记、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子任务;更进一步划分,又可将接警登记、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子任务划分为对每个具体项目进行操作的更细的子任务。这样系统的协同任务形成了一个树形的层次结构,任务划分的越细,协作的粒度就越小,处于叶节点的子任务则是协同工作的最小协作单元。

针对系统的协同任务的层次结构,消防指挥中心系统应该提供相应的协作支持平台。相应的协作支持平台由图2所示的层次形式组成。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系统至少提供了四层的协作支持:

第一层,这是一层面向系统的公共协作支持平台,它负责维护协同工作环境中的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注册,身份及权限的校验,用户当前的工作状态等信息的管理;支持用户的动态加入和退出协同工作环境。同时它又是下一层任务的协作代理,维护协同环境中的警情(任务)列表、每个用户的处理警情列表(加入子任务的情况)和当前正在处理的警情序列号。

第二层,这一层完成对协同环境中的各子任务的协作支持,各子任务也可以看成是协同环境的各个具体的协同应用,因此这一层也可以看成是面向应用的协作支持。在消防指挥中心系统,目前主要的协同应用就是完成对各警情的处理。这一层主要负责维护参加该协同处理的警情的用户列表及各自的角色划分和工作状态情况,支持各用户动态地加入和退出该协同警情的处理。同时它还是下一层协同处警的各个子任务的协作代理。最后有必要对用户在协同处警中的角色划分和加入方式加以说明:

协同接处警的角色划分:

1)接警员:负责报警电话的接听和完成报警内容的计算机录入;

2)调度员:负责完成对接警结果的指挥调度;

3)浏览员:只对警情的内容和处理情况进行浏览,不能进行实际的协同处理;

4)接处警员:具有以上各角色的功能和权利。

加入协同接处警的方式:

1)接警员在接到报警电话的同时产生新的警情,他成为警情的原始参加者;

2)用户在接收到其他协同处警的用户的邀请,愿意接收邀请而加入的;

3)用户主动提出申请加入警情的处理而得到允许的。

第三层,这一层与前面两层不同,它包括了协同警情的各个子任务的协调,也就是对协同警情的共享操作对象的协调。对警情浏览而言,它只需将用户相应的工作状态通知其他的协同用户,并不需要其他更多的协调;对辅助决策而言,它也是叶节点,表明它是该任务的最小协作粒度,在我们的系统中,协同警情同时只有一个用户在做决策,各用户在对决策数据进行操作需要并发控制,它是通过用户申请该警情的决策权令牌来实现的;对接警登记和指挥调度而言,它们是下一层次更细的子任务的协作代理。

第四层,这一层与第三层类似,它提供对更细共享对象的协作支持。对接警登记而言,各接警登记项是最小的协作粒度,对每个登记项通过加锁的方式实现各用户的并发控制;对指挥调度而言,各调度项也是最小的协作粒度。在这一层中,用户对具体共享对象的操作的协调,是通过将用户对共享对象的操作或修改后的内容通知其他的协同工作的用户来实现的。

5 结束语

由于协作支持方案的层次结构,使用户在协同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方式非常灵活。例如对每个警情而言,它可以由一个用户单独处理完成,也可以通过几个用户协同处理完成;而且几个用户在协同处理同一个警情时,可以是在任一层次的任务上进行协作。这有利于在火警高峰期和紧急警情时,进行高效的应急指挥。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消防指挥中心对消防指挥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系统能也越复杂,资源的协作性,共享性也越高。该文应用协同技术对消防指挥系统进行设计,在多用户的协作下能够迅速的完成案件处置方案,警情处理,快速指挥调度,快速处理紧急事件。

关键词:协同技术,协作支持,辅助决策

参考文献

[1]Godfreym W T.An integrated app roach for studying archi2tectural evolution[C]//Proc of the10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rogram Comprehension,2002:1272136.

[2]李健,王计斌.基于对象技术的协同设计研究[J].计算工程与应用,2000(4):1-4.

[3]胡斌,林宗楷.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工作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2(5):236-240.

[4]汪瀚,周雄辉.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注塑模协同设计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4).

上一篇:pcr扩增失败原因分析下一篇:医师协会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