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方案(通用8篇)
1.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方案 篇一
党员教育培训方案
为配合市委“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主题活动,引导全校党员干部增强党性、凝聚力量、履职尽责,经校党委研究制定2012年党员培训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章为重点,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促进我校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二)基本要求
1、坚持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能力建设贯穿始终。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校党员,引导党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增强党性与提高能力统一起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2、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把握党员需求,按需施教,分类施教,在服务中加强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中体现服务,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校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
3、坚持统筹协调,做到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并重。
面向全校党员,突出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抓好经常性教育和集中培训。
4、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建立教育培训党员工作新机制。创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促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从2012年3月起至年底,以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
对学校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优良作风进一步养成、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主要任务
党员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教育放在首位,对全校党员进行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法律法规和党风党纪教育,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
三、工作措施
(一)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内在动
力
坚持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的党员教育培训方法和途径。
积极组织党员参加集中教育活动。坚持以正面教育、自
我教育为主的方针,解放思想、联系实际,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员普遍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
建立健全党员集中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
划,确定培训内容,分期分批开展党员集中轮训。
大力实施党员培训方式的多样化。采取专题辅导、案例
分析、交流研讨、知识竞赛、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和支
部书记定期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围绕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深入浅出地作出解答,使党员思想上受到启发、理论上得到武装。
开展主题党日教育培训活动。结合党员实际和工作需
要,确定特色鲜明的党日主题,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培训或实
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主题党日教育培训活动。
(二)开发整合资源,构建富有活力的党员教育培训新
格局
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
示范基地等,对党员进行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等的教育培训。
充分利用我校自身的党员教育培训师资,按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要求,优化整合我校自身的党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志愿者讲师团队,让身边的党员教师培训身边的同事,促进我校全体教职工共同进步。
各支部可根据党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党员
推荐学习书目,提供学习材料。充分发挥图书、报刊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积极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鼓励广大教职工登录红色
网站,进入党员教育培训专栏,通过现代的信息传播手段,提高我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效果。
四、组织领导
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将其纳入党建工
作责任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在党委统一
领导下,由各支部负责本支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部署。
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切实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切实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2.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方案 篇二
一、教育生态理念及专业建设的生态性分析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 教育生态学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信息的) 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教育生态系统以教育及其结构层次作为主体, 以开发者 (转换者) 、被开发者 (被转换者) 和服务者 (管理者) 三种功能为纽带, 以出人才、出成果为中心。教育生态环境可分类为社会生态环境、规范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种环境圈层。教育生态环境以教育为中心, 围绕几种生态环境圈层, 形成多因子综合影响和相互作用, 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 是一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体系。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实施2年厚基础教育、1年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和1年工程实践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采用能力递进的“2.5+0.5+0.5+0.5”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可参照一年级 (校内一学年) 、二年级 (校内一学年) 、三年级 (校内0.5学年) 、四年级 (校内0.5学年) 。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内部生态发展体系
(一) 创新优化工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规范环境强调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教育的内容, 科学技术促进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为适应物联网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 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对物联网专业建设提出了培养创新工程素养的质量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强调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生产, 而不局限于知识的持有和追求。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 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三类基础课程构筑教育平台, 划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工程专业教育、工程实践教育四个层次。课程体系强调工程创新能力要求导向, 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 课程涵盖物联网支撑技术和物联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四层次课程体系体现了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开发智力为主, 强调学科的本质和知识结构, 形成连贯、顺序和整合的“螺旋状课程”结构, 以求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 创新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教师队伍是教育生态学的重要因子, 物联网专业教育与教师队伍的密切关系具有生态学的意义。依据教育生态的平衡规律, 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教育生态因子教师队伍的花盆效应, 揭示高校教师不能在土产的环境中一直生产, 封闭和半封闭的教育系统会导致教师从书本到书本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9]。物联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组建创新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为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性工程教育理念和实践工程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 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重点抓好“双精型”、“双语型”和“双导师”队伍建设。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外部生态发展体系
物联网科学技术促进专业培养形态的改变, 教育的基本形态呈现出向企业形态发展态势。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强调知识培养的创新工程意识和创新工程能力。培养方案强调学校-科研院所、学校-高新企业的深度联合, 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提升计划与创新工程教育有机结合, 强调在更高水平的工程科学知识传授层面, 体现学术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行业要求的工程能力之间的结合。学生从2年级开始实施导师制:校内实践环节由校内导师指导, 科研院所或企业实践环节由双导师共同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外部生态环境对专业建设的良性作用。
1.构建校企联盟两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 借助江苏物联网产业优势,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物联网工程与技术江苏省优势学科、物联网工程训练综合训练中心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 结合无锡及周边地区物联网高新企业, 开展与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多元合作, 提出由学校和科研院所或企业两阶段、双导师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手段, 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工程教育理念。
2.校企联合和企业实训课程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突出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教学科研结合, 促进交叉融合和资源整合, 优化实验教学体系结构, 突出平台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突出实践教学技术和方法, 拓展和优化专业课程内涵和功能, 形成工程实践性强的实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方案重点考虑与地方物联网企业的合作, 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作为实践能力提升培养的重要手段。企业基地的实践教学分为四个层次:专业认知实习、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物联网工程实践、毕业设计, 总学习时间为43周。
认知生产实习目标定位于了解专业涉及的产品设计、生产、测试等流程, 建立起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概念和感性认识, 进一步了解课程在微电子、通信与集成电路、传感网等领域的基本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操作的形式完成学习过程。在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开设与企业研发过程、生产过程、管理环节、市场营销、工程概算、工程施工、系统维护等方面的相关课程, 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验证、理解并掌握课程理论内容, 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物联网工程实践要求学生到企业现场参与体验设计、开发、测试、工程实施的流程。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和了解物联网行业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了解专业领域的主要技术和经验, 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由企业提供合适的岗位供学生顶岗实习, 结合现场工程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联合培养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全部生产运营流程, 了解行业的基本规范和发展需求。
四、结语
本文从教育生态的视角, 分析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教育生态特性, 同时,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 构建和分析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在培养计划的方案实施中, 强调专业建设与环境的适应性、环境对专业建设的反作用, 尤其引入了校企联盟和双导师机制, 加强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企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摘要:本文以教育生态的理念, 分析了物联网专业建设的生态特性, 阐述了教育生态理念在制定该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中的指导作用, 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内外部生态发展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育生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继怀, 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2011, (3) :140-142.
[2]高雪梅, 潘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 2011, 63 (11) :108-110.
[3]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育, 2012, (1) :4-6.
[4]韩辉, 刘生发, 缪花明.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4B) :189-191.
3.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方案 篇三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基建设施
2009年初,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以下简称澳政府)斥巨资(约147亿澳元)投入“建设教育革命”(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以下简称BER)计划。在今后三年,BER计划将全力资助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校,为其提供新的设施和相关的基建整修,从而满足21世纪师生们的需求。BER计划的目标为:一是通过迅捷的施工建设和基础设施的修缮来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二是为学生、家庭以及能够支持、帮助、激发社区学习潜能并使整个社区更趋团结的居民们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1] BER计划的构成及资金的投入情况见图1:
其中,“面向21世纪的小学”(Primary Schools for the 21st Century)计划总耗资约124亿澳元,主要为澳大利亚的小学、完全12年级学校的小学部以及特殊学校建造图书馆、多功能大厅等新型标志性设施,也可用于更新学校的现有设施。“面向21世纪中学的科学与语言中心”(Science and Language Centres for 21st Century Secondary Schools)计划共计投入10亿澳元,为澳大利亚的中学建设新的自然科学实验室和语言学习中心。“全国学校荣耀计划”(National School Pride Program)面向全国的各类公、私立学校,将投入12.88澳元,以辅助学校基本建设工程的实施及维持相关基建项目的运行。
BER计划的实施需要澳政府(主要是联邦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公立教育权威机构(州或地区政府②,主要是州教育部)以及私立教育权威机构(主要是各州和地区的补助金管理机构③)的多方协作。根据BER计划的三个子计划各自所设的资助方法和条件,学校可先拟定一个有关校园建设或修缮项目的提议,公立学校将提议上交给州、地区政府,私立学校则上交给补助金管理机构,最后顺利通过提议评审并获澳政府批准的学校可获得资助。BER计划下设三个子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文所述。
一、BER计划之
“面向21世纪的小学”计划的实施方案
澳政府制定、推行“面向21世纪的小学”计划的目的在于,使全国的小学都能得到一定的资助经费,并利用这些经费建设图书馆、多功能大厅、教室,或修缮、更新现有设施。以全澳的小学为一个整体,该计划将向全澳各小学提供总共三次的资助申请机会:20%的学校将在第一轮申请中符合条件并获得资助;40%的小学将在第二轮申请中合格并得到经费;另外40%的学校将在最后一轮申请中得到该计划的资助。[2]
1. 计划的资助条件
该计划只对提供初等教育的小学(包括小学、完全12年级学校的小学部和特殊学校等)进行资助。只要符合“面向21世纪的小学”计划所设定的条件,任何一所小学都可获得资助。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所设定的资助条件如下。[3]
第一,如果可能的话,学校应当采取州或地区政府、补助金管理机构之前使用过的模板或配置来设计相关的基建项目。本计划将优先资助能够清晰阐述以下事宜的学校:必须说明该校确有一个已设计完成并待批准、投入施工的基建项目;即便在不使用相关模板的情况下,仍能合理解释如何在计划期限内顺利完成相关建设步骤。
第二,学校一切设施的建设和更新都必须使用绿色建筑材料,要尽可能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危害。在设计绿色建筑与设施时,学校应考虑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使用率。除非澳政府已对某些地区的特殊气候采取了应对措施,否则,学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包括隔热、节能太阳能热水、节能照明、节能玻璃、节能取暖和制冷等。
第三,必须同意向所在社区免费(或收取较低费用)开放由该计划资助的图书馆和多功能大厅。学校必须要同意通过一些成本较低的广告(如时事通讯、学校网站、免费社区报纸等)让社区居民知道有哪些设施可供使用。
第四,每所学校在接受该资助的同时,必须维持目前及未来四年对资本拨款项目① 的投入,并由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监督: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将对公立学校进行监督;私立学校则由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进行监控。
另外,所有学校都必须同意在该计划规定的启动及完成期限内落实相关举措。
2. 计划的资助额度及其分配
该计划共计投入124亿澳元。同BER计划下设其他计划一样,澳政府先将该计划的经费拨给州和地区,再由州或地区的教育部拨款给符合资助条件的公立学校,最后由补助金管理机构拨款给合格的私立学校。该计划主要依据2009年2月联邦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统计的各地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对各学校进行资助额度分配,详见表1。在具体的资助分配过程中,倘若学校所获的资助额度仍在澳政府可管辖的范围内,并与之达成某些变更协议,州、地区政府和补助金管理机构可以在计划性资助金额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或提高对这些学校的资助额度。
3. 计划的开展与资助的使用
(1)计划的时间进度安排(见表2)
(2)资助经费的使用
“面向21世纪的小学”计划资助经费,可用于修建新的建筑或者根据学校拟定的设计提议对相关设施进行修缮。澳政府认为,信息通讯技术可以增强学校部分建筑的功能,因此该计划所拨款项还可投入信息通讯技术的建设。总体来看,“面向21世纪的小学”计划的资助主要用于以下项目的开支(根据优先资助顺序排列):新图书馆的建设;新多功能大厅的建设,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来说,还可以包括户外学习区域的建设;教室的建设,有待澳政府批准的便携式或其他房屋的更换;现有设施的更新。需要提及的是,该计划的资助不能用于以宗教崇拜为首要目的的设施建设或修缮。
二、BER计划之
“面向21世纪中学的科学与语言中心”
计划的实施方案
“面向21世纪中学的科学与语言中心”计划主要用于资助中学自然科学实验室和语言学习中心的建设。此外,学校也可利用该计划的资助来更新与修缮现有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或者语言学习中心,从而创建先进的设施环境。
1. 资助条件
与“面向21世纪的小学”计划不同,该计划并不是将经费分配给澳大利亚的每一所中学,而是由州或地区的教育部和补助金管理机构将拨款分配给符合资助条件并在申请竞争中胜出的那些学校。联邦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指出,申请该计划资助的中学必须符合以下条件[4]。
第一,每所学校都必须接受并执行该计划规定的项目起始与完工时间。
第二,如果可能的话,学校应当采取州或地区政府以及补助金管理机构之前使用过的模板或配置来设计相关项目。该计划将优先资助能对以下事宜做出明确阐述的学校:必须说明该校确有一个已设计完成并待批准、投入建设的基建项目;即便在不使用相关模板的情况下,仍能合理解释如何在计划期限内顺利完成相关建设步骤。
第三,所有设施的建设和更新都必须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学校要尽可能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危害。在设计绿色建筑与设施时,学校必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除非澳政府已对某些地区的特殊气候采取了应对措施,否则学校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绿色建筑技术,包括隔热、节能照明等。
第四,除此之外,每所学校都必须维持其目前和未来四年对资本拨款项目的投入。
2. 资助额度与方法
该计划总计投入10亿澳元,以建设澳大利亚中学的自然科学实验室和语言学习中心。正如前文所述,每个州或地区的政府和补助金管理机构将对学校提交的申请提议进行评审和选拔,进而筛选出符合计划要求的学校与项目名单,并上交给澳政府以待批准。联邦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将召开一个评估小组会议,并向副总理推荐各校申请的项目,副总理随后将会确定资助名单。该计划将根据学校拟定的建设提议,将经费拨给最终确定资助的学校。澳政府有意通过“面向21世纪中学的科学与语言中心”计划建成500幢左右的相关建筑。[5]
3. 计划的开展
“面向21世纪中学的科学与语言中心”计划的时间进度安排为[6]:2009年3月~5月——州、地区教育部和补助金管理机构对学校上交的申请提议进行评估,并初审确定学校与对应项目的名单;2009年3月31日——州、地区教育部和补助金管理机构向澳政府提交初审名单;2009年7月——学校开始实施已获批准的项目;2010年6月30日——相关项目完成。
三、BER计划之
“全国学校荣耀计划”的实施方案
“全国学校荣耀计划”将为澳大利亚的每一所学校——包括小学与中学,公立和私立学校——提供资助,主要用于小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或修缮项目。该计划将为学校提供2次申请机会:60%的学校将在2008-2009财政年度通过评审并获得资助,剩余40%的学校将在2009-2010财政年度得到资助。
1. 资助额度和方法
该计划共计投入12.88亿澳元,对此,州、地区政府和补助金管理机构将分两次支付给学校,其中50%的经费会在项目启动之时支付给学校,剩余的50%将在项目完成之时支付给学校。[7] 澳大利亚所有的学校——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有资格申请该资助。同“面向21世纪的小学”计划一样,该计划也根据每所学校全日制入学人数来分配经费。(见表3)
2. 计划的开展与资助的使用
(1)计划的时间进度安排(见表4)
(2)资助经费的使用
该计划的经费主要用于小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或修缮,分配如下:楼房的修缮;固定遮阳建筑物、有蓬户外学习区、运动场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和更新;绿色建筑的更新(如水箱等);残疾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们所需的设施。
另外,此项拨款还可用来支付拆除学校现有建筑所需的开销,但不能用于安装、维修空调和暖气,以及任何以宗教崇拜为首要目的的设施建造与维修。
四、启示
对于我国而言,BER计划及其子计划的出台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或借鉴意义。
首先,同样置身于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中,BER计划的出台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小学校园硬件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BER计划是陆克文政府自2007年上台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推出的一项重磅政策。在当前全球经济不太景气的时期,澳政府斥资147亿澳币投入BER计划,足见其对中小学基建设施的重视。
其次,澳政府制定与实施BER计划的经验给予我们如下启发:在政策推行之前,制定一个囊括细节的实施方案并对各参与主体的职责作具体规定,这将有利于各方能权责明确、互相协作进而推动政策的落实。除本文所述的BER计划下设各子计划的实施方案外,BER计划指南中还对各参与主体(包括澳政府、州或地区政府、补助金管理机构、学校)的职责与义务作了具体规定。
毋庸置疑,BER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势必将受益于以下已落实的系统化操作与实践:设立清晰的资助目的,规定合理的资助条件,制定科学的资助方法,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资助体系等。
再次,在制定BER计划时,澳政府将私立学校摆在与公立学校平等的资助地位上,体现了其支持和保护私立学校发展的基本态度。事实上,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澳政府就已充分认识到私立学校存在的重要性,并开始通过设立资助项目对全国的私立中小学校进行经费援助。我国的私立中小学校同样是基础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力量及促成教育体系创新与改革的主要动力,政府应该去鼓励、保护这些学校的发展。我国的私立学校要谋求更好的发展路径,一样需要政府的经费支持,澳政府资助私立中小学校的实践经验无疑值得我们去汲取和借鉴。
最后,澳政府在制定一个教育计划的同时,兼顾到通过这个计划的落实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并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如前所述,澳政府制定BER计划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学校基建设施的建造与修缮来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此外,BER计划及其子计划的指南中还规定,学校在实施项目时要把订约与招标的优先权赋予那些能够承诺将保留或增加实习生和学徒人数的企业。[8] 由此可见,通过制定与落实BER计划,澳政府还旨在解决失业问题并积极促成相关行业的就业,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当然,目前BER计划下设的“面向21世纪的小学”计划、“面向21世纪中学的科学与语言中心”计划、“全国学校荣耀计划”都只处于实施的初级阶段,本文也仅仅是对此进行了简单评述,至于各项计划的实施效果以及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还有待于进一步追踪与研究。
参考文献:
[1][2][3][4][6][7][8]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Guidelines [EB/OL]. http://www.deewr.gov.au/Schooling/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Documents/09-099%20BER%20guidelines_APPROVED.pdf 2009-2.
[5]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Secondary Schools [EB/OL].http://www.deewr.gov.au/Schooling/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Documents/BER Factsheet_ Secondary Schools.pdf.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 陈 敏
注:
① 资料来源: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Guidelines[EB/OL].http://www.deewr.gov.au/Schooling/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Documents/09-099%20BER%20guidelines_APPROVED.pdf,2009-2.
② 注:澳大利亚共有6个州和2个自治地区,本文所指的州或地区政府均指澳大利亚的州级政府。
③ 注:补助金管理机构为独立于州级政府而存在的地方私立教育权威管理机构。
① 注:资本拨款项目(Capital Grants Program)是澳政府资助公、私立学校数额较多的一个项目,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主要用于改善学校的各类基础设施,尤其是针对那些在教育资源占有上处于劣势的学校。
② 资料来源: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Primary Schools[EB/OL]. http://www.deewr.gov.au/Schooling/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Documents/BERFactsheet_PrimarySchools.pdf,2009-2.
①资料来源: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Guidelines [EB/OL]. http://www.deewr.gov.au/Schooling/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Documents/09-099%20BER%20guidelines_APPROVED.pdf,2009-2.
4.教育培训计划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统领,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深入地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努力打造一支党性强、能力优、本领高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顺利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根据干部的不同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地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突出重点、全员培训的原则。以县(处)、科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各类干部培训一起抓,深化和拓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3、质量第一、学以致用的原则。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意识,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采用实地调研、挂职学习和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干部,积极引导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指导实践,全面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制度规范、改革创新的原则。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规范教育培训行为,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师资队伍,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紧紧围绕“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基本内容,积极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拓宽培训渠道,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扩大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开展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每年有五分之一的干部得到培训,形成全体在职干部普遍接受教育培训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高全市干部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服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
(二)主要任务
1、党政干部的培训
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务实创新等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
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坚持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制度和在职自学制度。每年以举办专题辅导班、报告会等形式,至少将县处级干部集中培训一遍。同时,采取组织点名调训的方式,加大脱产培训的力度,每年有计划安排20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其中市委在市委党校每年举办2期培训班,培训150人次左右;选派参加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及自治区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30人次左右;选派参加境外培训3人次左右;选派参加自治区党校、行政学院培训15人次左右。
科级干部及中青年干部的培训:坚持组织调训与单位自主培训相结合,有计划地安排科级干部及中青年后备干部参加政治理论培训、业务专题培训和任职培训。每年以举办短期辅导班、报告会等形式,将市直各部门、城区镇(乡)科级干部集中培训一遍。每年举办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45岁以下科级干部60人;举办一期城区镇(乡)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科级干部80人左右;安排60人左右参加自治区有关部门在区内外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各县委组织部、市直部门每年都要采取多种形式,将本地区、本单位科级干部培训一遍。同时要通过选派到高等院校进修、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到基层和艰苦地区挂职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地培养锻炼干部。
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训: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训力度。每年举办1期妇女干部培训班、1期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培训班,培训120人次左右。
基层干部的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乡镇(街道)、村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每年分别举办1期村党(总)支部书记、社区(居会)支部书记、基层团干部、基层政法干部、基层工会干部培训班,培训人数在500人左右。五年内将各村委会主任、社区工作者集中培训一遍。按照要求抽调村党支部书记、社区工作者参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区内外举办的培训班。各县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确保培训覆盖到全体基层干部。
公务员的培训:按照分级分类培训与单位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以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和依法行政等为核心内容,以集中学习为主、自学与专家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分阶段对科级以下公务员进行初任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500人次。同时,把全市大专以下学历的公务员作为干部学历教育的重点,有计划地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成人、普通大专院校、或党校电大、函大等学校的学习,力争到20_年使全市50岁以下的公务员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达到65%。
2、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
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围绕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核心竞争力等要求,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推动企业创新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适应全面贯彻落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加强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政策法律、现代企业管理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的培训。各县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落实本地区和本系统规模以上重点骨干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每年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2-3期,培训200人左右,占到应培训人员的20%以上。
3、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以提高职业道德、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重点,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尊重特点、鼓励创新,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认真贯彻《中卫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特别是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大力培养各类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实用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继续做好中组部实施的“西部之光”和自治区实施的“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研修人员的选派工作,积极推进中卫市“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继续拓展培训领域。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以贴近需求、体现公用性、拓宽视野、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实施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脱产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覆盖面达90%以上。通过专门业务培训、选送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习进修等形式,加强高级人才的培训工作,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些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年轻技术人员等到外地参观考察、培训学习或疗养休假。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重点,联系实际,不断构建适应发展需要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
干部教育培训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为重点内容开展培训,以促进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1、突出政治理论培训。以把深入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落实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中。
2、加强政策法规培训。要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进行,要注重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各级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3、强化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坚持实际、实用的原则,不断丰富和完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体系。业务知识培训重点以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业务知识,尤其是宏观经济、公共管理、财政金融、信息科技、国际经济贸易等前沿知识为主要内容。技能训练要围绕我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旅游特色化“四大”发展战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培训。
4、加强社会实践锻炼。逐步在市内外干部培训机构、企业、乡村、社区建立一批社会实践锻炼基地,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干部,安排到不同的培训基地开展社会实践锻炼,延伸、拓展培训渠道,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经受磨练,增加阅历,增长才干,提高能力。
5、加强干部培训教材建设。要把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专业知识读本和相关学习参考资料等统编教材作为干部学习培训的基本教材,同时紧贴实际编写具有中卫特色的培训教材以及其他适合不同教育培训对象特点的教材,大力开发案例教材、情景模拟教材、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材,努力体现教育培训内容和教材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6、建立培训需求调研制度。采取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单位考察等方式,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状况作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分级分类地及时准确了解干部各方面的培训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改进形式,创新方法,不断构建灵活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教学体系
1、进一步改进教育培训形式。坚持理论培训与专业知识培训、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集中培训与社会实践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培训。要科学调整、设置培训班次,突出短期培训,缩短培训周期,提高培训效果。
2、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正确把握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现代培训方法,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别干部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培训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加大教学中专题研讨的比例,推广和开发现场教学点,探索能力培训的有效形式。
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育培训。逐步推行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新的教学手段,依托市、县党校,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建立远程教学体系,推进干部教育上网工程,通过互联网拓宽培训空间,节约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三)整合资源,夯实基础,不断构建优质规范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
1、优化整合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逐步建立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为主体,以部门、行业培训机构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办学特色。对办学条件较好、具有相对优势的培训机构,要在政策上扶持,财力上倾斜,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对不具备办学能力和条件的培训机构,要予以调整、整顿。要大力实施“借田育人”战略,争取在区外建立1-2个质量好、信誉高的干部培训基地,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培训。
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建设。各级党委要从党的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切实加强各级党校领导班子建设,挑选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懂教育、会管理、有事业心、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市、县党校领导班子中,改善班子的整体结构,提高班子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市、县党校信息化改造,不断完善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的设施条件,改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要完善教学管理、学员管理、教师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等制度,逐步实行党校规范化管理。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要制定和落实教师培养计划,通过承担课题、专业进修、实践锻炼、调查研究等方式,建立知识更新机制,加大在职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每年组织在职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累计不少于1个月,从市、县党校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脱产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专题进修班,争取五年内打造10门精品课程和10名骨干教师。建立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党政领导干部、区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干部教育培训的兼职教师,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师资资源共享。
(四)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构建科学规范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
1、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约束机制。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对领导干部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脱产培训、在线学习和学历学位教育,实行统一的学分制定量考核和管理,对不能按时完成规定学分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训;进一步健全完善班务管理、培训情况通报等培训班管理制度,严肃培训班纪律,提高培训效果;建立培训档案和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信息库,对培训对象参加培训及考核结果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干部培训动态。
2、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逐步推行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重点在科级干部中开展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考察干部掌握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的程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任职资格证书的,方可作为县处级后备干部和提拔使用的人选;探索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与考核、提拔相结合机制,逐步把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调动各级各类干部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3、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围绕办学方针、培训质量、师资力量、组织管理、教学设施、经费保障等要素,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项目评估、机构评估、综合评估。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要运用评估结果,指导培训机构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育培训水平。
4、完善干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将干部教育培训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本单位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予以保障。要积极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来源渠道,鼓励社会组织、企业资助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五)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不断构建统筹协调的干部教育培训领导体系。
1、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摆上议事日程。每年至少要听取1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抓好有关工作的落实,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各项任务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各级干部教育领导小组要建立例会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本地区、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年度计划的顺利完成。
2、进一步明确干部教育培训职责。市干部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负责研究贯彻落实上级和市委关于干部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具体要求及办法,研究制定全市干部教育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培训对象、培训经费、培训资格认定、设施建设、培训方式和工作程序予以统一规范、管理。市委组织部履行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等职能,负责牵头抓好全市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市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3、实行干部培训计划申报制度和组织调训制度。各县(区)、市直各部门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要在上年12月初报同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审批,列入本年度培训计划后方可组织实施。同时,要通过合理安排教育培训内容、时间和机构,适时下达脱产调训任务,对重点对象要实行点名调训,被抽调干部必须服从组织调训,干部所在单位要尊重和维护调训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按照计划要求抽调干部参加培训。各县(区)、市直各部门抽调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调训,以维护干部调训的正常秩序,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
5.2020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 篇五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提高党员培训工作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________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0党员培训工作方案(范本),供大家参考选择。2020党员培训工作方案(范本)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提高党员培训工作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23年全国党员培训工作规划》及上级党组织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从严治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坚持联系实际、继承创新,坚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引导全体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不断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一)强化政治导向,提高政治能力。
把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贯穿培训工作全过程,突出政治、政治历练,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更加扎实深入,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入脑入心,广大党员能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二)突出需求导向,激发内生动力。
根据党员队伍特点量身定做培训项目,鼓励党员自主选择参加专题培训,满足党员多样化、差别化的培训需求,有效激发党员参加培训的内生动力,使广大党员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纪律作风进一步过硬、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三)突出创新导向,增强培训效果。
逐步从讲授式教学为主转向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和模拟式教学为主,探索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课堂互动式培训等特色鲜明的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党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经常性走出去引进来,采用合作办班、委托培训、专家授课、线上授课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党员的视野和眼光。(四)突出实践导向,提升质量。
集中培训逐步走向常态,日常更加规范,推动形成和管理、监督、服务有机结合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链条。结合主题整改落实回头看、政绩观专题、五个表率大讨论等工作,引导全体党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自觉践行新思想、适应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三、培训内容
(一)强化政治理论。
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其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持续跟进学习_____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强化党章党规。
把____、____作为全体党员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小组工作规则(试行)》等党内规章制度,规作为支部组织生活的第一议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备课程,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对党章党纪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强化形势任务。
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世情国情党情、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增强____感、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上级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积极推动新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三大攻坚战、抗击疫情等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四)强化革命传统。
以党员轮训、主题党员等为载体,加强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培训,引导全体党员用革命者的思想精神武装头脑,坚定信念;传承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斗争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保红色基因永不褪色、永不过时。(五)强化法律法规。
深入学习_____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党章党纪党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及行业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法治建设典型案例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法律素养,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和水平。(六)强化知识技能。
根据党员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引导党员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岗位技能等,帮助党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增强服务本领。要突出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学习能力、落实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自律能力,发挥好在攻坚克难中当先锋、作表率的领头雁作用。(七)强化党务实操培训。
根据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展情况,分析全市系统党务工作人员的党务短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举办党务知识与党务实操培训,深入阐释和讲解标准化工作规范,以工作事例分析党务工作的难点问题和解决方法,进一步提升党务干部的党务工作能力和实操水平,为提升全市系统党建工作质量提供保障。(八)及时跟进学xxx省委、市委及行业新精神新部署。
牢牢把握_____记最新重要讲话、中央最新重要部署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省委、市委及行业重点工作任务的安排部署,及时跟进学习新精神新要求新部署,提升理论学习内容新鲜度。四、主要措施
(一)个人主动学。
在抓好集中培训的同时,坚持以线上学与线下学齐步走的方式加强个人自学,建立网络学习通报机制,督促全体党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开展网络学习。不定期为党员发放辅导材料和阅读书籍,依托创建书香机关,持续推进每月读一本好书和党员干部上讲台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养成学习好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二)集中研讨学。
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日常组织生活,鼓励党员在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分享交流;严格落实好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谈心谈话制度,不断巩固和深化培训成果;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定期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并主动走上讲台,定期为党员讲党课。(三)丰富形式学。
各级党组织要利用好内外部资源,就近依托各类红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等,探索课堂+基地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党员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机关党委结合上级党组织安排分期分批对党员开展轮训,进一步增强党员培训效果。五、其他事项
(一)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培训效果。
各支部要高度重视,把党员培训工作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严格落实____、____主题长效机制,把政治思想建设牢牢抓在手上,特别是支部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自觉担负起理论学习的主体责任,在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自觉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党员领导干部既要积极参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也要积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集体学习。党员培训工作将纳入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切实推动党员培训管理落实落地。(二)加强日常监督,严格落实学时制度。
各党支部要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执行《-2023年全国党员培训工作规划》中有关学时和集中轮训的要求。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学时;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学时、至少参加**次集中培训;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和转正后1年内要各参加**次由上级党组织组织的集中培训;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一般应在半年内完成任职培训。(三)落实考勤制度,严格学习管理。
各党支部要严格党员的学习管理,认真做好学习考勤、学习记录、学习积分等工作,引导全体党员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及时掌握党的新理论新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掌握理论精髓,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同时,要注重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员培训的有效性。机关党委制定党员学习安排,各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党员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务于*月**日前报至党建工作科。落实学习计划过程中,学习内容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或增加。2020党员培训工作方案(范本)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决定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培训,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培训时间: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开展
二、培训方式:
1、外出培训:井冈山干部学院、西柏坡干部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等红色基地、知名大学或先进地区。
2、域内培训:邀请省市委党校专业讲师,省市委、省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专业人员到机关授课。
三、参训人员:全体机关干部分批参训。
四、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培训地点具体安排,包括并不局限于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重要思想解读、爱国主义、党员干部素质、临空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发展、工作业务能力、接待礼仪等培训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进行培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五、责任分工:
1、秘书组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并制定培训、授课安排方案;负责通知培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负责外出期间的组织、签到工作。责任人:
2、行政组负责培训人员交通、用餐安排,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做好培训费用结算工作。责任人:
3、各组室负责安排组室人员按时分批参训,并做好人员外出期间的工作调配保障。
责任人:
2020党员培训工作方案(范本)为切实抓好全乡党员培训工作,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和村(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村(社区)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恩组通《关于印发巴中市恩阳区2020年党员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_____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区委二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全区组织部长会议决策部署,以开展____、____主题和推进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在加强党员经常性的基础上,对广大党员普遍进行培训,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强化改革意识、尊崇法治精神、发扬优良作风、锤炼道德品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保证。
二、培训方式
1、主题互动学。组织开展____、____主题,在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新时代新____新思想新征程学习讨论和遵党章、学党章、讲党章活动,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抓好集中学习、谈心谈话活动,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参观党性基地、扶贫开发主战场,缅怀革命先烈、革命____、体验全区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党员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积极投身全乡改革发展的决心。
2、远程线上学。充分运用覆盖农村(社区)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网络,认真组织终端站点全年至少开展12次规定性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利用共产党员网、巴中党建网、恩阳组工网、共产党员微信易信等资源,开展方便快捷的自主性学习培训。
3、农民夜校集中学。依托农民夜校,积极探索组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开办的农民电视夜校农民广播夜校农民网络夜校,持续开展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激发调动农村党员群众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三、保障措施
1、强化领导,夯实责任。全乡党员培训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村要把党员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及时研究制定本支部党员培训工作计划。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准确掌握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情况,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挥好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并认真总结培训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做好宣传推广。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按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分级实施、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各项培训资源,开展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实用技术培训。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农民夜校等资源、组织引导党员示范户开设农家课堂等方式,由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党员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针对性;抓好党员示范基地建设,为党员干部提供生产实习场所,把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学政治理论、学党建知识、学农村政策、学法律法规、学实用技术。同时,按照内选外聘、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通过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和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致富能手、乡土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多层面、高质量、多能型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保证培训效果。
3、完善机制,确保实效。一是严格实行点名培训制度。对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继续实行点名培训制度,防止多头培训、重复培训以及培训脱空的现象。二是坚持推行举办培训班方案报送制度。各村(社区)要按照全乡培训计划,将每期举办培训班的内容、形式、参训人数及教学方案报送乡党委,并落实精干师资力量实施培训,确保培训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实行培训过程动态管理制度。培训中要加强管理,严肃学习纪律,做好考勤,实现学习时间、学习人员、学习内容、学习资料、学习形式、学习制度六落实,培训结束后认真对学员进行全面考核。四是建立干部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各村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情况应实行规范化管理,认真登记造册,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如实记载党员干部参加培训情况,将其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之一。
6.党员培训工作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切实增强市局机关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工作本领,为实现台州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二、学习重点
根据中央、省、市委的有关精神,结合台州国税事业科学发展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实际,今年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深入学习党的精神和新党章。
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党(总)支部要按照中央、省市委和市局机关党委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精心设计载体,深入开展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丰富内涵,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修改的党章,把确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了党章。市局各党(总)支部要根据党章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机关党委将通过党课、知识竞赛、征文及理论研究等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深入开展。
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党(总)支部要按照中央、省市委和市局机关党委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精心设计载体,深入开展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丰富内涵,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修改的党章,把确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了党章。市局各党(总)支部要根据党章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机关党委将通过党课、知识竞赛、征文及理论研究等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深入开展。
(二)深入学习在__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出发,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严明政治纪律,落实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忠实履行职责,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推进廉洁机关建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出发,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严明政治纪律,落实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忠实履行职责,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推进廉洁机关建设。
(三)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继续教育、引导市局机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在本职工作和核心价值观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干群联系,树立市局机关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继续教育、引导市局机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在本职工作和核心价值观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干群联系,树立市局机关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
三、学习要求
7.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方案 篇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明确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 做好培养培训规划, 优化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 “国培计划”是《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 也是第一个落实出台的项目。为做好“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培养一批“种子”教师, 同时也为探索生物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 我们在相关的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从研修目标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研修方式与培训机制的创新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面进行培训方案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依据“国培计划”要求和学科特点, 确定研修目标
“国培计划”的目标要体现“骨干、引领、示范”的作用和培养“种子教师”的宗旨。研修目标在整个培训方案的设计中具有纲领性功能和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说, 教育目标反映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观上的一种要求和愿望, 具有主观性的根本特点, 它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3]。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 我们在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以《纲要》精神为依据, 确立了以新课标为学科基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 突出先进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立足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实际, 引导、激励、帮助培训对象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 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与拓展能力, 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使其在当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改理念和培训教师中发挥带头作用, 真正起到“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总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总目标以便能够顺利实施, 我们将其细化为如下七个目标:第一, 通过课程研修, 帮助高中生物教师扩大知识面, 更新知识结构, 了解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深入理解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第二, 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能够正确使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 并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理清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学思路。第三, 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校本研修中, 并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起到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第四, 通过正规化的教育科研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 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质量。第五, 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的学习, 能够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生物课程改革及教学的最新动态, 认识差距, 主动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进一步研究和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活动, 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第六, 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线索的任务驱动式、互动交流式、经验共享式研修, 使受训教师积极参与到研修活动中。在研修中开发并形成一部分优质课程案例资源和优质教研课题案例资源。第七, 通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验和科研方面的培训, 使学员具备相当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 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能在当地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和骨干教师需求, 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 课程设置应当注重于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拓展实验技能和促进专业发展等方面;同时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 培训中要培养一批“种子”教师, 全面提高生物教师素质。因此, 我们将研修课程分为六个模块, 这六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体, 相互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
1.注重更新知识, 强化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
“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完善高中生物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结构, 让学员了解生物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这样有利于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促进中学生物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 “种子”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 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 还要学习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课程, 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 切实加强对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努力提高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同时这也符合“国培计划”的“引领示范”的宗旨, 对促进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
3.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 进行创新性教育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育理论与方法、教学与创新教育”模块以受训教师为本, 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以受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 以教学案例为线索, 以受训教师的发展为目标,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生物教育教学的问题。
4.深入钻研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与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模块旨在引导受训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科研, 指导、引领受训教师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5.强化技能训练, 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的科学, 实验在中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块内容, 操作实践也是《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中学生物学实验技能与实验设计培训”模块的目的在于促进生物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学会因地制宜优化教材实验并设计新颖的课外实验, 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6.开展教学实践, 完善考察与交流机制
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必然有着不同的地方, 互相观摩、考察、学习和交流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深层次了解, 对提高本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生物教学实践、考察与交流”模块将以受训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需求、困惑为出发点, 视学员为资源, 让学员在亲身感受的基础上掌握“参与式”、“探究式”、“自主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 使其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三、创新研修方式, 完善培训机制, 建立“示范培训”规范
培训过程的研修方式和培训机制是培训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它直接关系着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建立良好的研修方式与完善的培训机制是保证培训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环境的研修方式可以给学员多方位的体验和感受, 在良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中逐渐获得进步和发展。
1.创新多元研修方式, 改革培训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 培训形式本身也是培训内容。高中生物课程倡导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使培训方式更具有示范性、互动性、实践性, 可以专题讲授为主, 辅以参与式和开放式为基础的合作讨论和交流互动环节, 融合学习科研网站载体和交流平台, 制定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实行培训途径的“全方位开放”, 包括教师队伍的开放、实验平台的开放、学习科研交流平台的开放, 以利于学员的学习实践, 也便于其开阔视野, 增进了解, 促进成长。
2.完善培训机制, 保证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
良好的培训机制是培训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这一内涵包含培训过程中的学习组织、生活保障、实验操作、参观考察活动等。对此, 我们从相关层面进行制度建设。
(1) 学员的意识形态:
清楚而明确的认知可以使一个人的活动变得有序而合理。学员对培训活动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对此, 在培训开始之前我们对参加的学员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辅导,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本次培训活动, 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计划的制订:
一方面, 师资队伍是关系培训活动效果的直接因素, 生物教育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优秀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是培训活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他们通晓高深理论、了解中学教学现状, 可以为整个培训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要成立专门的培训组织机构领导, 确定班级的管理人员和规章制度, 对学员的生活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 制定出有关的奖惩措施和条例。
(3) 基于“导师制”的“合作研究共同体”的建构和实施
所谓“导师制”, 指的是一种教育制度, 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目前, “导师制”在许多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更为普遍, 效果也非常良好[4][5]。“合作研究共同体”是适应教育改革趋势的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主张就是将不同群体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实践表明, 这一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
在培训中, 学员之间很可能有着一些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的研究方向, 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 实施“导师制”和“合作研究共同体”将会极大地促进教师的成长。通过导师指点、同伴交流, 真诚坦露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尝试和教学困惑, 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重构和扩展, 达到大学教师、学员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目的, 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有效提高培训的效果。
四、培训效果评估的评估与分析
效果评价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培训效果则是考查培训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关于效果评价与估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柯克帕特里克所提出的四级评估模型 (4R模型) , 包括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效果层, 此外还有CIPP与CIRO模型以及Stufflebeam提出的评估思想和方法等。
“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调查表明:学员对培训普遍感到满意, 认为通过培训达到了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实验技能、专业发展的目的, 在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7]。本次“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为今后其他的培训活动提供了一些经验与借鉴, 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具有很好的示范性。
五、思考与展望
教师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专门的培训, 更需要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长期的实践和锻炼, 而教师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进步, 不断成长和发展。
综合而言, 本次的“国培计划”给我们提供了教师培训的新的思想、宗旨和机遇, 对于进行教师培训工作有着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教师培训工作中, 我们应该以“国培计划”为新的起点, 进一步深化培训工作, 改进研修课程、发展新思维新思路、努力构建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 不断总结经验, 优化培训方案, 为教师培训工作和今后“国培计划”的继续实施发挥积极的作用, 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
摘要:“国培计划”是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专项培训活动。针对“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从研修目标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研修方式与培训机制的创新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面对培训方案的设计进行探索。通过项目的实施, 达到了帮助学员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与拓展实验技能的目的, 同时起到了示范培训模式的作用, 对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均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关键词:“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小娅.在“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国家级研修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9, (12) :3.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10.7.29)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高闰青.“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体系的构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8 (3) :69.
[4]吴洪亮, 孙小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探析[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9 (4) :66-69.
[5]王小萍, 黄春.专业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8 (1) :42-43.
[6]张海珠, 等.合作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J].教育科学论坛, 2010, (11) :62.
8.AFC系统培训方案探微 篇八
关键词:AFC系统;培训;项目;地铁
中图分类号:U2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043-02
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南京地铁)自开通以来已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员工培训体系。新员工经过岗前培训已经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了较多的理解,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已深入人心,对各部门的职能也有了大致的认识,对自身的职业生涯也有所规划,但是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很好地工作,各部门还得对新员工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各部门的工作绩效,所以各部门对新员工的专业技能等的培训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就票务中心对新员工的培训方法提出设想,以AFC系统培训为例,阐述如何在培训过程中实现项目教学法的融入,以期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1中心新员工培训现状
1.1新员工起跑线不一样
新员工有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有些是从企业直接转过来的,但是原来的工作跟地铁没有太大关系,甚至没有任何关系;极少数是有与地铁相关的工作经验,如铁路或其他地铁部门转过来的。所以新员工基本上都需要从零开始,只有通过学习地铁相关知识,才能掌握本岗位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1.2新员工和老员工的比例
由于二号线的建设,招收了大批新员工,出现了师傅跟徒弟的比例为1∶1或1∶2,甚至是1∶3的情况,师傅人数不足,并且老员工的工作都比较繁忙,既要保证正常的工作,同时还要培训新员工,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培训应该以新员工为主体,老员工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1.3公司的用人需求
由于新线即将开通,要求新员工在短时间内满足岗位需求,并能够独立工作,在新线开通的时候,能够成为主力军。
2中心新员工的培训方法
表1以往培训方式和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以往的培训方式项目教学法
培训形式培训师占主体地位,培训过程基本都是培训师讲,而学员被动地听。学员占主体地位,培训过程主要是学员积极参与,学员完成,培训师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
效果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不太容易检测,要安排专门的笔试或者实际操作。从项目完成的效果中就可以看出学员的掌握情况。
掌握程度对于操作性的内容,学员不易掌握,操作能力不强。学员容易掌握,操作能力较强。
根据AFC系统的技术性、实际操作性,以及培训现状,现提出在AFC系统培训中融入项目教学法的思想。所谓项目教学法,在南京地铁AFC系统培训中的解释就是,把所需讲解的AFC系统专业知识设计成相关的项目,让新员工来完成,培训师及时给予知识上的讲解和技术上的支持,最终对新员工完成的效果给予点评。
那与以往的培训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提出项目教学法的方案?我们可以通过“表1”来比较。
3AFC系统培训具体方案
3.1第一模块:AFC系统概要
培训对象:所有票务中心新员工。
培训项目:由学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认为AFC系统由什么构成,说出生活中接触到哪些AFC系统设备,并配上各设备的图片,以及这些设备都有哪些特点。(可查阅科技文章、网络等)课上学员相互交流,互通有无。
培训师:根据学员所写、所交流的,补充相应内容,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员建立AFC系统整体概念。
后续:AFC技术人员完成AFC系统网络拓扑图。
效果:通过学员的写文章、交流,将较为枯燥乏味的内容加入有趣的因素,体现学员的主体作用。
3.2第二模块:票卡概要
培训对象:所有票务中心新员工。
培训项目:了解常用的票卡,如单程票(CST)、老人卡、记名成人卡、不记名成人卡、学生卡、员工卡、计次票,了解相应的票卡介质和工作原理。
培训师:可以采用交流的方式,让学员来谈,培训师主要完成对知识点的梳理和进行系统性的概括。
效果:利用贴近生活的各种票卡,引起学员的探索兴趣,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下完成票卡知识的学习。
3.3第三模块:车站设备概要
培训对象:票务中心AFC所有人员。
(1)闸机
培训项目一:将双向闸机改成相反的模式,如原为出战闸机改为进站闸机。
培训项目二:将闸机日期改为2009年11月2日,时间改为12:00:00。
培训项目三:将闸机中的票箱更换一个空票箱。
(2)自动售票机
培训项目一:在TVM上利用硬币或不同面额的纸币分别购买1枚和3枚2元的、1枚3元的、1枚4元的单程票。
培训项目二:在TVM上利用模拟程序购买单程票。
培训项目三:更换票箱。
(3)半自动售票机
培训项目一:在POST上分析不同的票卡,如CST、CSC。
培训项目二:在POST上售卖1枚和3枚2元的、1枚3元的、1枚4元的单程票。
3.4第四模块:车站计算机
培训对象:票务中心AFC技术人员。
培训项目一:通过车站计算机设定某一车站设备暂停服务。
培训项目二:画出车站计算机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3.5第五模块:中央计算机系统
培训对象:票务中心AFC技术人员。
培训项目一:中央计算机的配置。
培训项目二:中央计算机的功能。
培训项目三:画出中央计算机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培训项目四:查询某个日期某个时间段内新街口站s1的交易笔数。
第三、四、五模块:
培训师:在现场让学员操作,保证每个学员都可以自己动手完成各个培训项目。培训师可以集中演示,学员操作时注意巡视,有问题及时更正。
效果:增强了学员的操作能力,摆脱了原来培训时只知道理论知识,却不能动手操作的局面。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列出AFC系统培训方案的提纲。
4结束语
AFC培训中融入项目教学法是符合票务中心培训的实际情况的,也是有必要的,在今后的新员工培训中可以逐步尝试、不断优化,并可以在中心老员工的多项培训中推广。
Exploration on AFC System Training Plan
Guo Haiyan
Abstract: From the ticket service center’s point of view, I will explore the new staff’s training method and expound the ideas of integrating the project pedagogy into the AFC system training in this article.
【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方案】推荐阅读:
党员教育培训实施方案09-02
党员干部培训教育计划06-27
7月份党员教育培训计划06-19
宋兴村党员主题教育实施方案09-03
党员培训教育制度07-27
创新党员教育培训08-21
2021年最新社区党员教育活动方案08-28
学校党员教育培训制度10-18
党支部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09-17
2023年社区党员教育计划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