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共8篇)
1.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 篇一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教研活动方案
中宁三小
王娟
一、活动主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二:活动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则是实现师生沟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然而, 纵观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的提问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提问浅显、琐碎、平淡无奇,对文本内容只是一味地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形不成问题的情境,形不成认知的冲突,形不成认识的矛盾,也就形不成学习的动机。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提问形式,不但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而且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课堂的有效性。这不是课堂提问者的初衷。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质量,这是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非常现实而有意义的问题。因此,我校确立了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为主题的研究,促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三、主题的阐述:
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课堂教学的有目的性、有组织性主要通过教师的角色行为得以实现。我们旨在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研究,使教师明白以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弊端,掌握提问的技能,明确提问所要实现的教学功能以及实现教学功能所需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五、参加人员:中宁三小高年级语文组教师
六、活动过程:(略)
(一)主持人发言: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我们老师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使课堂有效,要使课堂有效和高效,必须重视课堂上的提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进程和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学到知识和发展技能,给学生搭建一个有效学习的平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今天,我们的教研活动主题就是对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请大家各抒己见。
(二)教研组成员发言:
常玮:目前,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提问存在着教师提问浅显、琐碎、平淡无奇,对文本内容只是一味地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形不成问题的情境,形不成认知的冲突,形不成认识的矛盾,也就形不成学习的动机。这样学生便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课堂的有效性。我认为,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问题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整体推进与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多考虑备学生,设计问题时多考虑怎样问学生能接受、问题是否太简单或太难、环节间的问题是否能帮助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课堂的有效互动,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和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思维。
主持人:常老师说的非常对,只有教师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任倩:我想,要提高阅读教学提问的有效性,除了重视还要做到老师课前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如《詹天佑》一文伊始便道出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师可以抓住此点睛处,进一步挖掘: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什么地方?爱国体现在什么地方?进而去体会全文的主题。以情感的聚焦点为突破口。
黄占红:是呀,有些课文没有很明显的文眼,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备课,把握好课文的情 感纬度,从情感的聚焦点切入设置主问题。所以,读懂文本是精心设计问题的前提,如果教师钻研教材不透,就难以把握教材的联系点,提问时信手拈来,不假思索,带着学生游离于文本中心、脱离文本重点去讨论问题,消耗时间。
聂玲芳:那么如何能通过有效的提问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领学生阅读感悟呢?教师在问题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要潜下心来,认真钻研教材,切实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切入点,弄清哪些是主要的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非重点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课内必须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有助于课内问题解决的课外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合理安排,然后反复推敲如何用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朱海霞:我也同意聂老师的观点,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把握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并巧妙使用,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2、“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给墙壁碰扁了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
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引领学生联系课文进行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人身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围绕文章的难点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王娟:我觉得,教师还要调控课堂提问的难易度,考虑学生知识背景,内容的难易度,从“已知”出发进入“未知”,就能活跃学生思维。
朱云:还有,课堂提问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不仅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
黄占红:课堂提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研习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于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有序地结合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主持人:对,把问题提得准、提得富有启发性才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关键。要根据具体授课内容,选择不同的对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对基础知识内容提问时,可面对中、差生,而对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对优、良生。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朱海霞:课堂提问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最终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
如《索溪峪的“野”》为何说索溪峪是“野”的?首先就要让学生先找索溪峪的“野”体现在什么地方?然后才是为何说它是“野”的。这个问题应该是一步一步推进的,是慢慢来的。否则一来就要学生回答为什么索溪峪是“野”的这个问题,就无形中把问题给拔高了。
王娟:对此,我也有同感。就像汪校长在教学《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抓住作者杏林子在课文中的话:我常常想,生命到底是什么呢?向学生抛出:“生命到底是什么呢?”这一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一步步感悟。否则,让学生直接来回答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不知所以然了。
主持人: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学生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语文的兴趣。
任倩: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设计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习惯思维、价值观念、良好的生活方式等的生长点处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最终使认知结构化归为“已知”。(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在《将相和》一课中,当教到蔺相如在渑池之会“智斗秦王”的时候,教师说:“从这个故事体现出蔺相如什么样的品质?”学生一下子被这个问题问呆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一下子回答的确很难,所以教师要用语言来为学生铺平道路:“秦王和赵王都是国家之君,秦王要赵王为他鼓瑟,这是要侮辱赵王的。‘记录下来’就是作为一种历史资料记载,这件事就流传给后人知道,这不仅侮辱赵王,也是侮辱赵国的,有损国家尊严和民族的自尊心,是不能容忍的。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是怎样反击?”
接着教师用课件展示课文语句:
(1)就在这时,蔺相如捧着一个缶,突然跪在秦王面前,说:“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2)蔺相如忽地站了起来,声色俱厉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跟你拼了!”
再指导朗读,“哪些词是写他的神态、言行的?”学生再读课文后,很快找出 “捧着、跪、声色俱厉”等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声色俱厉”,“谁能读出蔺相如的‘声色俱厉’? “你从蔺相如的那些语言、行为中看出什么?”
生1:蔺相如很勇敢不怕强权,临危不惧。生2:他很热爱赵国,敢于维护国家尊严。
生3:他对秦王的语言,表里彬彬有礼却不容质否、没得商量。生4:他会利用自己的智慧维护国家尊严,有力反击秦王。
师:面对威震四海的秦王,从蔺相如的表现、语言、神态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 生齐:智勇双全!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的一个提问适时适度,从学生对的“已知”(秦王辱赵)在老师的语言引领下层层推进,通过教师的适时适度点拨,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自然进入了“未知”(彰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知新知。因而,老师难易适度的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源于文本而走出文本,预约课堂的精彩。
常玮:老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课前对提问要进行细致的梳理和筛选,放弃没有深度、指向不明、限制教学张力的提问,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适时适度,选准时机,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才能挖掘课堂教学发展的不竭源泉。
黄占红:但还要注意一点,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聂玲芳: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割裂了文章的完整性。
主持人:老师难易适度的提问,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源于文本而走出文本,预约课堂的精彩。
王娟:我补充一点,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要注重频率,还要把握时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设计好了提问,教学当中应更注意时机。什么时候提问?怎样提问?孔子 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自己推敲出新知识的结论时,就会感到无限的欣慰。
朱云: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除了把握时机,还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有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1、2秒就开始点名,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既不经济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这样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没有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朱海霞:对,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我认为,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常玮:我也同意朱老师的观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任倩:教学时可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
黄占红:如果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兴奋,集中听课注意力。
聂玲芳:若是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主持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不仅要注意时机,在提问过程中,还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王娟:那么,课堂教学中可以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点名提问可以更多地引发被提问人的思考,调动被提问人思维的积极性。不点名提问,不需要具体的人来回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朱云:还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几个“一连串”的问题。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
朱海霞:我觉得,我们还要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有的生成对推进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这时候,教师应采用追问的形式,适时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主持人: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三)主持人小结:
今天,我们高年级语文组围绕“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这一课题,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为切入点,进行了现场对话交流,老师们能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使活动开展的很成功。
我想:民主、开放、科学、平等的课堂有效性提问,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追求的,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相互借鉴,互相学习,把这些好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去,让我们的课堂都成为有效性课堂,让课堂上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个性的张扬、让我们的学生在有效性课堂的春风沐浴下受益终生。感谢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2.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 篇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提问是一门艺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学生不断地发问于文本,同时不断地挖掘于文本寻求答案的过程。在这种发问与挖掘的过程中,教学双方的方法、途径和情感体验是丰富多彩的。怎么才能把握“源于文本”的发问,既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的体现,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是否“有效”的体现,我认为在语文阅读有效课堂提问设计上应遵循以下策略:
1 有效提问抓时机,提高提问的艺术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缺乏持久性,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适时地提问,把问题设到学习内容关键处,或学生学习的疑难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1 在文章的关键处设问
所谓关键处,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词、句、段,抓住这些地方提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重要作用。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向学生提问:“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谁在前?谁在后?根据是什么?”这“一前一后”看似寻常,却不寻常,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词,狐之所以能“假”虎之威,正因为狐在虎前,抓住理解狐之虎的位置,就抓住了理解课文内容的“牛鼻子”。这样提问,有助于训练学生言之有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精读深思的良好习惯。
1.2 在学生疑问处提问
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真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时及时提问,然后再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势必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在学生思维“错位”时提问
所谓思维“错位”,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在理解上的片面性,即模糊认识,如《草船借箭》一文,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诸葛亮答应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这一问题时,部分学生认为:孙权就要与曹操交战,十万枚箭能提前造成,就能为抗曹做好充分准备,所以周瑜真是为这个高兴吗?这时多数学生跃跃欲试,部分学生陷入了深思,再读文思考,猛然醒悟:咳!周瑜这是在陷害诸葛亮,想置他于死地呀!在学生思维产生“错位”时,采用反问或点拨性提问能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本质、运用正确思维规律、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1.4 在内容的空白处提问
作者写作时为了行文简洁,文章的节奏有起伏变化,或者因审美感受的需要,将文章的某一部分写得比较简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如《丰碑》一文,有三处思维空间:(1)有人告诉将军“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这时可能想些什么?(2)军需处长牺牲前,坐在光秃秃的树干下想到了什么?(3)当红军战士穿着军需处长发的棉衣走过这座晶莹的丰碑时,他们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文章的这些空白之处,正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空间,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扩充和延伸想象,使概括叙述具体化,没有明示的内容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以此为源点,辐射式展开,深层次发挥,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2 精心设计,优化提问的方式
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技能,也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一节语文课的成败,与教师是否巧妙地设计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走进文本,充分挖掘文本,寻求答案,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2.1 揭示标题,采用引发性提问
不管是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也好,诗歌、话剧、小说也罢都有个画龙点睛的题目。抓住题目发问,牵一而动全文。
2.2 初读感知,采用疏导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作好准备。为此,在这个环节里,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疏导性提问。提问不但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问题的难度也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3 精读理解,采用探究性提问
精读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可设计三组问题。第一组:狐狸见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后,对乌鸦讲了些什么话?乌鸦如何回答?这是一组记忆型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第二组:狐狸凭借什么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你觉得狐狸怎么样?这是一组理解型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组:当乌鸦发现被狐狸骗后,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一组问题是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究能力。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同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不同侧面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启发学生学习的目的。
3.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探究 篇三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往往较为固定、单一,即先向学生介绍文章背景,然后范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最后再对重点词汇及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讲解。该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的投入到阅读学习中。而有效提问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还能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成长都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虽然近几年,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提升,但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阅读教学步骤较为机械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文章分为几个独立的段落进行逐次的讲解,且过于注重对词句与语法的应用,而未能从整体上来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感知。这种机械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严重限制着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其次,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这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也使得部分学生由于过多的注重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学习,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另外,将教学教案艺术化。有的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到教案的实际应用性,陷入了教学方案的条条框框中,这一定程度的阻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初中语文阅读中的艺术性提问实践
1.提升问题的针对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目标为重要依据,对问题进行科学设计,以增强提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进而高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并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重要依据,从多方面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除此之外,优化提问的语言。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来慎重措辞,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歧义或一语双关,保证所用词句的含义清晰,进而保障教学提问的效果。
2.重视问题的启发性
相关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发性的提问,以不断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达到提升学习成效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天上的街市》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作者是否真正看到了浅浅的天河?为什么作者说是浅浅的天河?这种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首先确定作者没有真的看到天河,明白这只是作者自身的想象,之后又对“浅浅的”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推敲出此处的“浅浅的”表达的是作者期望牛郎织女见面的愿景。
3.增强问题的创新性
创新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元素,为此相关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并保证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并用创新思维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探讨,进而不断提升其自身的语文阅读水平。
阅读能力作为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效提问又是提升阅读教学课堂效率的重要路径。为此,相关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提升问题的针对性、启发性与创新性,与此同时,在新课改中加强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保障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4.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 篇四
李永平
(重庆市永川来苏中学校)
摘 要:素质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落实,要求内部教学实践参与保证课堂有效性,保证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有效汲取和掌握。以初中语文阅读实践参与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教师在课堂上有效提问设计的有效落实,真正保证现代教育教学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
作为义务教育教学参与落实最后阶段的初中教学,内部涉及的教学内容和参与技巧有许多,其中语文教学内部的词汇、文章赏析、阅读以及写作的内容就有许多,文章、资料的阅读在语文课程内部占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有效地保证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做到对于阅读信息的有效汲取和掌握,需要在此内部教学实践参与中真正完善教学技巧,保证内部教学有效提问,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实践中做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同时得到学习技能的有效提升。
一、利用阅读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有效参与
一般来说,阅读材料及文章一般篇幅较长、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自身有一定的技巧参与,才能真正学到学习内容和知识,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培育。教师可以有效利用阅读材料这一基本特点,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和思考,真正实现现代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落实。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利用阅读材料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和实践,比如,讲到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能够真正感觉到作者的笔风和韵味,()通过相关问题的设计提问,让学生真正从阅读教学中得到成长。
二、结合语文阅读内容,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
初中语文阅读在语文课程内部主要以文章或资料的形式呈现,主要有散文、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以及杂文等文体,各种阅读形式的呈现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对于学习内容做真正有效的掌握才能实现对学生自身的培育和教学。教学可以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提问和分析,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找到一篇类似的文章《荷塘月色》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真正了解作者写作的感觉和想法,真正从基础上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通过对阅读内容的相关提问和设计,真正实现现代教学参与实践的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积极参与落实的教学实践之一,内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完善需要不断得到落实才能确保学生有效成长和进步,这是现代学校内部需要真正予以重视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郑建周。“提问管理教学法”初探[J]。语文学习,2011(06)。
5.基于有效教学提问策略的思考 篇五
二小祁生仓
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目标明确地指向了素质教育的方向。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在课程结构上有了一些变化,但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教学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根本变化。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调查显示:课堂教学方式仍然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教学效果只是教学目标的表面达成,素质教育的深层目标还没有达到。这种现象,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
一、对有效教学及其策略的认识
1、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教学指的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方法和手段,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
2、有效教学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一种参与,通过参与,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有效教学的特点首先,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它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它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其次,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大智慧的发展。而大智慧则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是较高层次的思维,他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发展,同时,有效教学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如果教师停滞不前,就不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最后,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它更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这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4、如使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就必须讲求一些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策略指的是激发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有效教学策略包括:备课的策略、上课的策略、评估的策略等。
本文拟在教学策略之提问的策略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二、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
提问策略的研究,就是通过提问(包括教师的提问及学生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而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打乒乓球”式的提问。教师在备课时,已经设计好了每一个要问的问题,上课时,这些零碎的小问题就像乒乓球一样一个一个向学生发射。学生看似在回答老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老师的意思,如何回答、回答的更准确些等等,学生的回答就好比乒乓球一样又及时地“打回”到教师的乒乓球台(教案)上。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曾经研究过,中国的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大多采用的是“小步提问”。这样以来,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少,学生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提问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施有效学习的沃土。
三、关于提问之策略的思考
有效课堂的条件是精心的备课,在备课中特别是“备提问”中,教师提什么问题,提前应做到心中有数。问题应是:
能绷起思维神经的问题
徘徊于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
竖着思维导向路标的问题
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
能扩展思维时空的问题
能引迸创新思维火花的问题
„„
1、课堂提问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讲授《麻雀》(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一课时,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讲到这里,一般老师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搏斗的结果怎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问题就没有深度,就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如果我们这样问:“老麻雀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不这样做不行吗?”这样一来,就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展开辩论,纷纷举手发言。他们可能会说:“老麻雀必需这样做。因为老麻雀是小麻雀的妈妈。”“老麻雀也可以不这样做,它可以积蓄力量再生一个孩子。”等等。这样通过一些辩论,在学生纯真的头脑中,就会留下“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的印象。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课堂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比较启发,一方面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从而学习一些习作方法。
3、课堂提问要具有包容性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凡卡》一文,当教学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们就可以改变以往的问题,把“凡卡的信爷爷会收到吗?凡卡做了一个什么梦?”等等变成“作者为什么要用凡卡的梦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样,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
4、课堂提问要有选择性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的人喜欢不分主次,不管难易,处处设问,这样做势必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主要表现首都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热爱之情。那么在分析课文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时,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一中心来设计问题。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拄着一根拐杖……焦急地等待着。”对这一句话,针对文章的重点,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句中哪两个词表示相反的意思?“焦急”和“耐心”在同一句中出现,是否矛盾?为什么?学生在分析老奶奶“焦急”和“耐心”的原因,明白了这两个词表现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的一片深情,她热爱周总理,怀念周总理。
5、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当讲到此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蝙蝠是什么样的?雷达是干什么的?他们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来学习课文,就会比老师先提出问题,再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效果会好得多。
6、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提问时机,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使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的思维向往,积极思维,从而使思维得以发展。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一个人的思维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不同的情境中,人的大脑就会出现不同的反映。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头脑风暴”的情境,如:小组内读文,互相质疑;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质疑;学生和教师互相质疑;利用多媒体引发学生质疑等等。再以«蝙蝠和雷达»为例,作为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让其明白: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雷达是一种科学仪器,为什么要把毫不相干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提出课题为什么要用一个“和”字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等有价值的问题。
6.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四性原则 篇六
一.提问的目标要有明确性
有效提问旨在提高教 学有效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有赖于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和教学双丰收的成果。如果预期教学目标无法达成,那么提问有效性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在设计问题时它要求教师把握好提问对象、时间以及方法等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和教学目标,切忌单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随意设问提问。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节课下来,自己也不清楚这节课的目的在哪里,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语文阅读区别于其他学科阅读的地方就在于它更加侧重于对同一文本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的解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选择侧重点。比如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社戏》一课时,对于主题的解读应有浅有深,一节课的讲解深度要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最开始提问时,可以从学生的感受入手,如哪些是你觉得最有趣的情节、最精彩的段落或是句子等。因为是少年时期发生的事,有很多地方充满了童趣,因此学生在说自己的感想时,会和作者有很多共鸣。
二.提问的难简要有适中性
因为有课时限制,教师又想从多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以很多时候会一题多问,这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文章构架的机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也是对文章内容的再一次把握,促进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知识。比如,在讲授《春》这一课时,针对一句话———“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脸”进行提问,让学生讲述这一句话带来的感觉。每个学生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只要回答符合这句话的情理,就可以给予肯定 , 如“温暖 ”、“饱含 深情”、“亲和”都算正确。这个问题之后,就可以提高一些难度,像“除了文中描述的春风像母亲的手,你觉得春风像什么?”这就让学生开始联想,等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答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本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天什么特点?你能仿照本文的句子造句吗?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提问方式,完成了句子的分析,也让学生的思考更有层次。
三.提问的设置要有启发性
有些教师在提问过程中直接说问题,学生也是在回答问题。这样你问我答的方式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没有什么挑战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慢慢停下来,而不想去思考。因此,教师可以“绕个弯”提问,使学生保持在思考的状态。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反馈,寻找到适当的时机,将问题变得富有艺术性。例如在学习《春》时,文章中对春的描写有很多处,而中国的古人在古诗词中留下了许多关于春天的描写。教师可以自己选择或是让学生寻找各种关于春的古诗词,与文章进行对比。
四.提问的设计要具有新颖性
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提问并不是简单地问问题,而是要讲究提问的新意。特别是小说这一类,故事冲突性强,学生很容易有代入感。例如在学习《故乡》时,笔者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学生通过阅读和课文导读,很容易就能找到中心字———“变”。教师可以根据这个字设计问题,进行提问,如,“文中作者故乡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看出什么?”等。然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中的“变”。其次是对细节的把握,像杨二嫂被人叫做豆腐西施。学生通过文中对杨二嫂的描写,就可以发现作者的讽刺意味。
7.谈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篇七
一、要选好切入口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认识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超越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智能发挥。如果问题太浅,低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无需思考,唾手可得,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所以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新知前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准确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的设计应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使他们不感到高不可攀,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深提浅问,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忌肤浅粗糙,浅尝辄止。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如—位教师在教《瀑布》时,课堂上他没有过多地问字词方面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只要自己查字典或者用其他办法就可以解决,也没有问“作者为什么写、怎样写瀑布的情景”之类大多数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而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远望瀑布,仿佛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而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却是一座珍珠的屏?”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反复朗读诗句,深入体会,并展开想象。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更深入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二、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如预习阶段,宜围绕“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难问题”之类提出问题;在整体感知阶段,宜从整体入手,围绕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细读课文阶段,要抓重点语句、语段及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发问;深究总结阶段,着重从体会情感,领悟写作方法和语言的积累运用来考虑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可以用几个小问题分解难度,放缓坡度。如一位教师教《倔强的小红军》,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时提出的思考题:“陈赓为什么感到受骗了,他明白了什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于是,他在课上播放了红军艰难过草地的电视片段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陈赓在哪些地方受骗了?他是想到什么才明白的?由于分解了问题的难度,学生不但解决了问题,更深刻地感悟到小红军的优秀品质,还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不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步,又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要坚持“少而精”
一节课的教学节奏要张弛有序,疏密有致。课堂提问也应讲究质量,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提问不宜太多,如果课堂上教师一个接一个地“满堂问”,学生疲于应答,难于静下心来读书思考,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种表面上学生思维很活跃,其实,一个个简单肤浅的问题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禁锢着学生思维的拓展,这样就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一节课提3—5个问题为宜。如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整节课以三个问题(①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的?②后来为什么消失了?③这个故事给人们以怎样的启示?)为线索,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思考,找出重点词、句、段,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而后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相互启发,互帮互学,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共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课堂上没有过多的问题,教师也没有过多的讲解,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讨论、探究,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演化为学生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
四、变单向性为多向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课堂提问的方式只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很少有学生发问的时间和机会。其原因有二:一是教师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是怕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损于自己的形象。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主体精神的弱化和问题意识的淡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课堂提问要变单向性为多向性。课堂上既有教师的提问,也有学生的质疑,还应有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究的多向交流,形成老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学生问学生的立体交叉交流和反馈。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题,因为学生课堂上的质疑往往是课堂的闪光点,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质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五、要有时间保证
在教学中,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往往急于让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问题的时间,特别是有一定思考量的问题,需要学生认真读课文思考、感悟、体验。由于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难于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就让少数优生来回答或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样。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充当配角,尤其是一些公开课、观摩课,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包括让学生听同学发言后进行思考判断的时间,让学生以一种高智力参与的认知水平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要启发学生思考
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把握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组织讨论,交流反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智慧。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应通过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人人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发表意见。即使学生回答不完整,也不要匆忙打断学生的发言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还要使学生懂得答案是怎么来的,使他们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的境界。如一位教师在教《钓鱼的启示》时,提出问题:“‘我’钓上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父子是如何克服诱惑,做出正确的抉择?”然后以问题为动力,引导学生谈中疑,议中疑,在培养思维中探究课文内容。通过自主朗读、探究、体会,充分感受到文中“孩子”面对鲈鱼的诱惑,进行道德抉择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切理解了“父亲”对“孩子”严格教育的良苦用心,获得情感升华。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的理念。正如《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所指出的:教师的职责在于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8.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八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臵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臵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则寓言说,一只猴子摘桃子,往前走,看见地里有西瓜,于是丢掉桃子抱西瓜;再往前走,看见一只兔子,于是又丢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猴子一无所获,某地一道考题就是让学生就上述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多数作文的立论就是批评猴子见异思迁以至劳而无获,另有一篇则赞扬猴子永不满足,虽受挫而精神可嘉,可谓新颖、独到。但评分先生不给后者及格,因为后者偏离了标准答案。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话07-04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11-04
语言文字训练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落实08-22
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10-12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看法论文10-03
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07-19
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08-02
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10-23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感悟06-18
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