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共8篇)
1.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篇一
试论构建高职院校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常规课堂教学科学体系
【论文摘要】第二课堂活动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职院校中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从第二课堂活动和常规课堂教学的关系出发,分析高职院校中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如何统筹第二课堂和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正在深入探索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高职教育的研究目前大多侧重于常规课堂教学(以下统称课堂教学)。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有部分研究者重视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活动.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活动的一种延伸,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但是笔者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在高职院校中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发挥出它所应有的强大活力和生机。
一、第二课堂活动和常规课堂教学的关系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尽管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不同.人才培养方案各异,但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高职教育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一直是坚不可摧的。笔者无意否认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层次不同,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学校教育中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不应也不能遮蔽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第二课堂的重要价值应该得到有效地彰显.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中尤其重要。
l、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了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学习是通过研究、实际经验和教学而获得一门学科或一种技能。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的变化过程.而人类学习是一种来自经验的在知识或行为上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过程。”在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接触新的信息或技能.通过储存系统、记忆和认知组织等进行保持,并进行强化实践。从而达到行为的变化。在课堂教学活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当时也许在知识或行为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缺乏持久性,还需要一个过程来使之强化。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良性发展。从而实现从知识到技能。从认知到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经历了高考拼搏被选拔升入高职的学生.面对繁多的教学课程和相对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课时)。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大量的消化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因此。第二课堂活动在高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课堂教学。
2、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职第二课堂活动的必要性。目前高职院的学生或是高考中的失利者.或是来自中专,技校等。基础知识薄弱。整体水平较差。但他们同样希望掌握实用的技能。经过调查。有学者认为:“中国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改进教学的要求.20.4%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与初高中时代几乎没有差别.仅有17.6%的学生认为上课生动有趣:这说明高职教学工作。如何适应学生知识结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新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并体现自身特色.是中国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研究者多从课堂教学人手,然而,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在高职课堂教学上的实践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高职教育的期望与其自身学习水平形成的巨大反差以及教学理论和实践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一线高职教师在尴尬中艰难前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较差,课堂人数太多。大班上课等.这些都是制约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要求人数众多的高职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实现学习的过程。难度较大。心理学认为,超预期的难度会加剧人的挫败感。从而导致某种行为终止。因此,引导学生参加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弥补缺陷和不足。促进学习行为的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第二课堂的独特地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高职教育要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课堂教学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呈现和展示无疑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即使是学生到实训室、工作间、企业进行专业实训,也有一个讲解或演示的过程,而在专业理论课和基础课以及公共基础课中.更是离不开大量新信息的输入,时问有限,人数众多,大面积实践的有效性得不到真正保障。以最常见的小组讨论为例。并不是人人都能积极参加发言.很多学生只是觉得热闹轻松.小组讨论常常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是沦为一种形式而已。而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水平等自由组合,时间充裕,气氛轻松.容易做到真正的习得。
二、如何构建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高职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正如有人所说:“我国高职教育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但在实践过程当中还没有找到比较有效的方式使之得以有效的贯彻和落实。”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坚不可摧的中心地位,其所承载的太多的注意。反而制约了高职教学改革的步伐。重新审视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统筹第二课堂和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缺显得尤为迫切。 1、在学院层面上统筹第二课堂和课堂教学活动并进行科学管理。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但是绝大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一直处于边缘化、民间化的状态。除了少数有影响的考试、竞赛及大型活动由于学院参与了管理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之外.其余的大多由于缺乏明确的安排.疏于管理、得不到必要的指导而流于形式。这大大削弱了第二课堂应有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把一些有特色有影响的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院统一的教学管理中,并提前告知各个系部.便于各系部制定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设立院级层面的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教师,学院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能够吸引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学院要保障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这一点非常重要。据调查。在高职院校中,常常会由于经费问题而导致第二课堂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此外,要在全院范围内大力宣传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通过学院层面的宣传,使人人都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2、以系部为中心。统筹第二课堂活动和课堂教学关系。建立系部层面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系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系部要根据具体情况,从活动项目、日期安排、人员配置等各方面出发.制定合理而详细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系部之间要有适当沟通,要兼顾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以防在时间和人员等方面发生冲突。设立系部层面的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鼓励教师参加到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之中,发挥教师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要引导优秀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发挥积极作用。以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为例。有人认为:“专门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组织协调好各种活动。同时在各个院系招收一部分英语能力突出、管理组织能力强、对此项活动热忱的学生组成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委员会……同时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挑选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骨干配合他们的工作.从而使各个班级都能够广泛地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来。”嗍系都要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专人负责。每一项活动的展开情况应定期检查。科学评价并及时进行意见反馈。
3、以学生为主体,以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学习水平等为基础。组建第二课堂活动板块。高职学生业余时间比较充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一部分学习习惯较好,对学业比较重视的学生参加,其他的大多数学生观望之后很快就放弃了。从第二课堂活动中受益的只是少数学生。因此,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让绝大多数学生都从中受益。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出发,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再以学科为基点,分层组建科学的活动板块。教师在每一个小组指定专门的学生负责本小组活动.在每一个学科指定专门的学生辅助教师展开活动。每个小组都要有学习计划和自己的预期成果报告书,由小组负责人和组员商讨后制定。每个科目板块也要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和预期成果报告书。在计划中,每一组、每一板块都要清楚地列出他们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参加人员。比如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成立英语词汇小组,在每次活动中组员相互鼓励、相互讨论、相互督促共同探讨学习单词的技巧和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以英语学科为基点,由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英语听力小组、阅读小组、口语小组、写作小组等。教师制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层次的竞赛活动,把他们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第二课堂活动就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功能.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既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结语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职人才的主战场.课堂教学历来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是实践证明.“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远远不是常规课堂所能实现的。如活动教学论,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都会让这些理论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重新审视常规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关系.建构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对于高职课堂教学乃至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2.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篇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动力, 但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 有很多负面影响。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新审视技术的作用, 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切合时代要求的技术观。
技术观是指某一时期人们对技术的总体评价, 它涉及到人们对技术发展的总体看法, 对技术功能的认识, 技术实践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系等诸多方面[1]。技术观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技术观。技术观在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中形成, 同时技术观又对人们的技术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现代技术观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技术决定论 (包括工业技术观) ——部分条件论 (包括生态技术论、文化主导技术观和技术人文化) ——条件总和论 (包括适用技术论) 。工业技术观带给人类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了破坏性, 甚至是毁灭性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们开始对之进行反思、批判, 重新审视技术与人、自然的关系。关于技术决定论的批判主要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对技术决定论的修正, 这方面大体上沿着自然维度和社会维度两条线路展开, 在重新审视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中, 逐渐形成了生态技术观;在重新审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中, 逐渐形成文化主导论和技术人文化等理论。另一方面是对技术决定论的完全否定, 形成了适用技术论。这些技术观虽然各自适应了不同发展观的需求, 但都割裂了技术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 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系统有一定差距。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各种技术观的演变及利弊, 提出构建和谐技术观的初步设想。
2 现代技术观评析
2.1 工业技术观评析
工业技术观是一种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并认为技术能够直接决定和主宰社会历史命运的价值观。工业技术观认为, 现代工业技术的内在逻辑必然导致相同的社会后果, 无论其社会环境如何, 技术规则决定一切, 任何社会一旦做出发展现代工业技术的决定, 则社会后果的模式就将由技术规则所决定。工业技术观, 主导了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欠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由此形成了工业文明,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工业技术观缺乏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 割裂了技术和社会、技术和生态、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技术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之间的有机关系, 破坏了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的有机性与整体性, 同时又使人性或人的观念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某种病态。具体表现为:
(1) 技术发展造成了生态的不可持续性
技术的威力、物质的富足, 使人们越来越崇拜技术、追逐理性, 忽视了技术的社会价值, 导致了“技术决定论”思想的蔓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 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但是, 为了保障并进一步提高这种优裕的生活, 地球上的资源被大量消耗, 同时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科学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地球自然系统的内在平衡,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2) 技术发展造成了人的片面性发展
由于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确立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 技术价值逐渐成为主导人类生活的意识形态。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获取超额利润的工具和手段的时候, 人就会在科学技术创造的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成为物的奴隶, 成为机器的附属物, 人生价值、尊严等在科学技术笼罩下被边缘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剧了技术异化, 技术排斥意志, 压制情感, 造就了单面社会、单面人和单面思维, 人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
(3) 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性
由于人类社会共同体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主体构成, 虽然他们有共同利益的一面, 但又有利益冲突、彼此矛盾的一面。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发展目标, 所有这些目标都是分散的、不集中的, 当某一主体只强调自己的利益, 而不顾及全人类的利益时, 那么矛盾就会相互摩擦, 相互冲突, 社会系统就会出现失衡。
2.2 部分条件论
(1) 生态技术观评析
由于工业技术观给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生态技术观突破了工业技术观的封闭性、垄断性、排他性、征服性, 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发展。生态技术观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科学地利用开发和保护资源的技术价值观。生态技术观下的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节约资源和能源, 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 生态负效应最小的工艺和产品的总称[2]。生态技术主要有以下特征:
1) 生态技术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这是生态技术的本质特征。生态技术是从消除技术的生态负效应的思想和实践中引发而出的, 而消除生态负效应也就意味着技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这种协调性具体是指技术的使用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并且进一步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优化作用。
2) 生态技术是以生态——经济效益为创新目标的技术。工业技术观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出现, 单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技术活动已受到限制。
3) 生态技术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生态学的理论是生态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近代工业技术是以物理科学为理论基础,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动力和材料来源。而成熟的生态技术则以可再生资源为主, 因而十分强调生产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 在技术的建构和使用方式上, 则注重对生态系统方式的模拟。
4) 生态技术是一种系统型的生产技术, 系统论是生态技术的重要基础。和其它有机系统一样, 生态技术系统遵循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它不是以某一环节技术的开发和效益为目标, 而强调技术系统的建构能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最优化。同时遵循协调性原则, 不仅注重技术内部之间的相互协调, 搭配合理, 而且注重整个技术系统与外界自然系统的协调。因而有助于克服技术的“异化”。
(2) 文化主导技术观评析
工业技术观从人的物质需求与满足的过程出发研究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得出了现代技术统治人类社会的片面结论。而文化主导技术观认为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 技术是整个文化系统的一部分, 即技术文化仅仅是亚文化系统, 同时技术又是整个文化环境的一种结晶, 是人类在对自然客体的考察和认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文化主导技术观侧重于从社会文化把握现代技术的价值、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突出了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在现代技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默顿 (Robert King Merton) 在谈到新教对科学的刺激时说:“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思想感情, 属于那些永远影响着科学发展的文化变量。”[3]
文化主导技术观否定技术的自主性, 强调文化传播、观念文化在推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先导性。现代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从根本上说是由价值观念决定或提供的。文化主导技术观不再把技术作为出发点, 去定位现实世界, 不再用技术来左右人的思维准则和价值取向, 而是把它限制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每一种技术系统都在相应的社会系统之内发生作用, 并因此受到社会系统的制约。”[4]日本著名技术评论家森谷正规曾对日、美、欧的技术进行了比较, 他认为, 每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 日本技术的长处就是它来自日本的环境和日本民族的特性, 与本国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环境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国家的技术或制成品, 全都是该国文化的产物”[5]因此不同的地域环境及与此相关的文化地理性质决定了技术效应的差别。
(3) 技术人文化评析
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大量消极的负面效应, 直接引发了人们对科技乐观主义的困惑, 产生了科技悲观主义的论调, 这些与科技活动忽视或者背离对人的人文关怀有很大关系。马尔库塞 (Marcuse) 指出:“现代科学只是关心那些可以衡量的东西以及它在技术上的应用, 而不再去问这些事物的人文意义, 只问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工作, 而不再去关心技术本身的目的, 从而产生出被扭曲的科学……, 在这种状况下形成的发达工业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而只能是一个与人性不相容的‘病态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不仅是技术的运用, 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6]技术人文化主张技术的发展要把人置于核心地位, 强调科技与人的融合, 从而克服技术的无人与无视人的状态。把技术完全建立在人的基础上, 始终围绕人的个性自由、现实生存、未来发展为目的, 使技术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 并真正成为人的技术。
科技史之父乔治·萨顿 (George A.L.Sarton) 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没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他们, 除非任何一种有效方案都必须有科学的人文主义化。“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 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故而, 科学的人文主义化并没有消解科学、贬低科学, 相反则使它更有意义、更为动人、更为亲切”。[7]技术人文化的实质就是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主张一切合乎人性的技术才是人类最需要的技术。在技术对社会的主体进步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的同时, 主体人的精神也受到绝对的重视, 使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技术人文化就是要求科技发展要以人为中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个不断的人文化过程, 技术发展的核心主体是人, 技术发展的客体是自然界, 最终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主体改造、认识客体的能力, 最终服务于人类自身, 不断满足人的需求。
在制约现代技术发展的诸种环境因素中, 自然、文化和人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否则, 就不可能全面地把握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生态技术观、文化主导论和技术的人文化在解决技术决定论所导致的某一方面的负面效应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部分条件论的缺陷也很明显, 完全否定技术的自主性, 片面强调某一类限制条件的重要性, 无法使技术与人、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
2.3 条件总和论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只研究技术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系统关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侧面是不够的, 现代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各种经济、自然和社会条件合力作用的结果, 这些条件的总和构成了制约技术存在、发展的技术环境, 决定着技术活动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方向, 因而, 研究技术环境的整体性质是正确把握现代技术发展特点、趋势及其规律性的重要前提条件。适用技术理论是条件总和论的代表理论。
适用技术是指适应该国或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现有的技术状态等各种因素, 能获得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效益最佳的技术。适用技术思想的出现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技术,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能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大型技术及由它所塑造的世界陷入危机, 如能源枯竭、污染加剧、人口爆炸等一系列问题, 威胁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振兴经济的愿望与现实中理想的破灭。二战后, 许多发展中国家片面地理解后发优势, 错误地认为要实现现代化, 只要把先进的西方工业技术照搬过来就可以了, 因而采取了一条“发展西方式的工业化=现代化”的技术发展路线, 经过多年的实践, 并没有实现经济的腾飞, 反而带来生态恶化、失业加剧、粮食短缺、二元经济加剧等不良后果。印度学者A.K.雷第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 把适用技术归结为三个目标。 (1) 环境目标。尽量节约能源, 循环使用各种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以促进各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 (2) 社会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最基本要求, 提供富有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工作, 能与文化传统相互交融, 促进社会和睦。 (3) 经济目标。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 把经济引向分散经营。
条件总和论的出现, 根源于现代技术系统同经济、自然和社会系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一体化发展的不断加速, 反映了现代技术日趋复杂化、系统化、综合化的特点与趋势。条件总和论有助于全方位地考察技术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的系统关系, 纠正技术决定论、生态技术论、文化主导论、技术人文化的片面性倾向。条件总和论重视了技术环境对技术发展的客观制约性, 却忽视了对技术自身规律的了解, 不能揭示技术与技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辩证发展过程。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技术理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目标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还包括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等。经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等诸多社会发展子系统构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系统, 现代技术观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系统。
构建新的技术观, 首先必须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评价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 在人类历史上, 真正把技术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放到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经济关系中去加以系统研究的是革命导师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了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但同时也认为技术只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但它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和国家的基本性质, 不能单独直接地通过技术去说明哲学、政治法律观念、宗教和艺术等的本质特点。同时, 技术能否得到顺利发展, 技术的成果被用于什么样的用途, 均要受到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技术应用的消极后果的防治和治理程度, 也要受到社会的控制。其次还必须分清技术和技术的社会应用的区别, 人们不能说有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社会主义的技术, 但是确实存在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和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在批判、借鉴现代技术观的基础上构建和谐技术观,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谐技术观是指以人为本, 强调技术与人、经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均衡、互动中实现各子系统及整体和谐的技术价值观[8]。和谐技术观通过对各种技术观的扬弃, 提出多目标的价值取向, 它在内涵、原则、目标上体现了与和谐社会要求一致的契合性, 这就决定了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
3.1 和谐技术观的特征
和谐技术观通过对各种技术观的扬弃, 提出多目标的价值取向, 它在内涵、原则、目标上体现了与和谐社会要求一致的契合性, 这就决定了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和谐技术观之所以能在与工业、生态技术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是因为它代表着文明演进的新趋向和时代发展的新潮流, 这些新趋向和新潮流, 又是通过和谐技术观的特点体现出来的:
(1) 随目标的变动性。相对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不同的企业或部门, 在不同时期、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同条件下, 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在取得最佳效益的总原则下, 和谐技术对于不同的目标或更注重节约能源, 降低原材料消耗;或更关心扩大劳动就业,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或更强调维护生态平衡, 消除环境污染;或更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 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等。
(2) 时变性。和谐技术只能在一定时间内存在, 并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它有一定的时效期, 具有鲜明的时变性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 技术环境改变了, 和谐技术也要发生变化。
(3) 区域性。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性及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不同, 使得和谐技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4) 高效性。和谐技术的高效性, 不仅指高效率, 而且更是指高效益。高效率是对和谐技术高效性的量的要求, 高效益则是对和谐技术高效性的质的规定性。和谐技术的高效性, 正是高效率与高效益, 量与质的辨证统一。
(5) 生态性。和谐技术的生态性是指它能够服从自然生态发展规律, 维护生态平衡, 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和谐技术是一种生态技术, 是一种环保技术。
(6) 人文性。在“人——技术——自然”大系统中, 和谐技术不仅能够适应自然界的发展, 而且还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 满足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
(7) 协调性。和谐技术可以调节好经济、自然、社会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 可以实现这些子系统的互补互进。
3.2 和谐技术的功能
和谐技术观下的和谐技术是指适应于该国或该地区的内外部环境, 能与当地的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在互动中实现最佳综合效益的技术系统。和谐技术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系统, 而是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技术有以下功能:
(1) 促进自然系统的科学发展, 即适应本地的自然资源, 有利于综合利用本地的资源、能源, 发挥资源优势, 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2) 促进经济系统的科学发展, 即适应本地的投资水平, 产品有市场, 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形成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
(3) 促进文化系统的科学发展。即能与本地的文化变迁互为补充, 能与文化信仰、习俗等融为一体。
(4) 促进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即能与本地的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5) 促进技术系统的科学发展, 即有利于促进整个技术体系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本地的科学技术水平, 使其逐渐达到技术自立。
(6) 促进人口系统的科学发展, 即有利于不断增加就业机会, 减少人口就业压力, 逐步消除社会不公。
上述六个功能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和谐技术正是为了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促使经济、自然和社会系统之间科学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和谐技术的功能如图1所示。
4 “恭城模式”: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技术理论的成功探索
我国很多地区运用和谐技术观指导实践, 积极探索, 已初见成效。如“恭城模式”。
广西恭城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山光、地瘦、人穷是恭城山区的真实写照。1990年2月, 经国务院批准, 撤恭城县成立恭城瑶族自治县, 是广西49个贫困县之一。但是, 恭城没有被贫困县的现状捆住手脚, 而是独辟蹊径, 通过探索和实践, 提出了大力发展沼气建设的思路。随着沼气技术的推广, 恭城县找到了一条适合该县发展的和谐技术系统, 走出了一条以沼气技术为纽带, 带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 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经过20年的生态农业建设, 探索出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简称“恭城模式”) , 催生了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正在形成“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恭城被农业部、科技部、环保总局等国家部 (委) 、局先后授予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水果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碰柑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称号。
恭城和谐技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 沼气技术系统发展阶段 (1983—1988) 。1982年建沼气池38个, 1983年开始推广使用沼气, 并建设了第一个试点村。1986到1988三年间, 共建成沼气池2476座。
(2) 养殖——沼气——种植技术系统发展阶段 (1989—1994) 。1990年农村沼气入户率已达到20%, 随着沼气技术的推广, 带动了养殖和种植技术的发展, “一池带四小” (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和一个小鱼塘) 的庭院经济在全县迅速推广。
(3) 养殖——沼气——种植技术系统成熟阶段 (1995—2000) 。1995年经过不断总结完善, 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 即“恭城模式”, 从理论上得到了肯定。2000年底, 全县沼气池累计4.3万座, 入户率达73%。随着沼气技术的成熟, 养殖、种植技术不断发展, 生物防治技术、无害化生产技术、农业节水技术、水果改良技术、储存保鲜技术等得到应用。
(4) 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技术系统发展阶段 (2001至今) 。到2005年, 恭城全县沼气池总数5.66万座, 沼气入户率88%, 其中自动排渣沼气池2.6万座, 占总数的46%。这一阶段的技术发展, 一是大力推广新型自动排渣池和储气罐, 推广沼气池旧池综合技术改造, 提高沼气池使用率和产气率, 并建立红岩、黄家厂等“规模养殖、集中建池、统一供气”的示范点。二是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 项目实施工作内容包括推广水果新品种、新技术、提供信息服务、做好物化技术服务等内容。
5 结论
探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技术理论与技术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涉及理论和实践的诸多方面。本论题旨在抛砖引玉, 期待有更多学人来关注这个新的命题, 为技术观的不断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技术理论支持。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动力。现代技术观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技术决定论 (包括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 ——部分条件论 (包括生态技术论、文化主导论和技术人文化) ——条件总和论 (包括适用技术论) 三个阶段。这些技术观虽然各自适应了不同发展观的需求, 但割裂了技术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 都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系统有一定差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提出构建和谐技术观的初步设想, 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技术观,和谐技术观
参考文献
[1]姜振寰.新中国技术观的演进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2 (2) :115-122.
[2]秦书生.生态技术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4) :74-76, 108.
[3]罗伯特.K.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 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118-119.
[4]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 等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365.
[5]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M].徐鸣, 等译, 上海:上海翻译公司, 1985:14.
[6]马尔库塞.否定:批判理论文集[M].波士顿:比康出版社, 1989:223.
[7]萨顿.科学的生命[M].刘??,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51.
3.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篇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内涵 科学精神 创新品格
0 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精辟论断,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概括,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十七大报告完整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这一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1.1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文革”造成的危难局面,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题,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体系,指引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一系列社会矛盾突显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这个体系具有严整的逻辑结构和层次。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关键,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近期奋斗目标为基础,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宗旨,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系统地回答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为基石,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为总体布局,涵盖祖国统一与外交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内容的完整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次,这个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针对人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计划与市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民主与党的领导等问题上呈现的争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化。
第三,突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最后,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感召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在一起,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会在一起,把历史经验与时代精神、世界趋势与民族理想联系在一起,促使中华儿女站在当今社会主义事业巨大成就的起点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开阔胸襟汲取世界文明成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它们的重大发展。它不是脱胎于固有的套路和陈旧的范式,也不是源于抽象的思辨。它是鲜活的实践经验的提炼,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它来自实践,与时俱进,进而又指导实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新,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在的创新品格。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客体问题,提出并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主体问题,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主客体结合在一起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创新与突破性的发展,是需要和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索的当代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4.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篇四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 黄枏森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摘要】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历史辩证法,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提出科学发展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它的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同出于人道主义传统,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等同于“人民”,而是人人、所有的人,而人民是人的主体。以人为本只是价值观,而不是历史观。因此,以人为本不是科学发展观的最高的根本原理,根本原理仍然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原理。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提法是要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使社会关系协调起来或更加和谐。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根本利益一致,更容易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是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方法是求同存异,树立全国一盘棋,全局着眼、局部着手等。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1世纪的继承和发展。发表以来便引起我国理论界的极大关注,已有大量论著对其内容和意义作了多方面的解释和阐发,也引起了一些讨论。我在学习中也对其中若干哲学问题形成了一些看法,写下来求教于同志们。
一、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
理论界讨论过的一个问题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只要弄清楚了它们各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然就清楚了。我们先研究一下科学发展观。过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并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叫发展观,因此,“发展观”这个概念对一般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其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就有发展观,即唯物主义辩证法。恩格斯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列宁也说过,“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即我们常说的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毛泽东也说过:“在人类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显然,科学发展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然而,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因为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思想显然不能用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界,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与人无关的,不会以人为本,尽管人能按人的需要(以人为本)改造自然界,但这只涉及自然界的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对整个自然界人是无能为力的。除非患了自大狂,人是不会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因此,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也就是历史辩证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或辩证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曾召开过多次社会发展理论或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其内容同我们今天谈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但今天谈的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过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按照这种理解,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以及以人为本思想在其中的位置
科学发展观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我认为理论界研究得还不够。在我看来,根据前面的论述,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至少有三个层次的理解:宇宙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宇宙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应该是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理论,也就是我们有时也谈到的历史辩证法,但历史辩证法在过去一直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像唯物主义辩证法那样,因为社会结构理论(社会静态分析)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动态分析)从来都是一起论述的,虽然二者在思想上是可以分开的,却没有形成两个组成部分。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即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尽管过去讨论很多,出版了大量论著,也没有形成得到理论界多数人认同的思想体系。今天我们谈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究竟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也是一个尚未明确起来的问题,但是,第一,发展要以人为本,第二,全面发展,第三,协调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这几点是确凿无疑的。这几点在科学发展观中都具有恒久的价值,然而在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极强的针对性。以人为本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忽视人的需要与要求的片面性,全面发展针对忽视政治、文化建设的片面性,协调发展针对忽视贫富差异、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等方面的片面性,可持续发展针对忽视生态平衡的片面性。看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理论界讨论较多的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问题,其中也出现一些针锋相对的争论。主要的分歧是如何规定“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的最高的原则呢?还是只是它的主要原则之一?能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发展观吗?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首先是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对此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二者只是形似,但本质上是不同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观点,而人本主义源于西方人道主义传统,是非马克思主义。我持另一种看法,认为二者同出于人道主义传统,是同一思想的不同表述方式,从字义来讲,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主义,无法说清楚二者有什么本质区别。正如抽象的人道主义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出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一样,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经过马克思主义改造而出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提法是中国境内的几个跨国公司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它最初是一个企业管理原则,这些公司提出这个原则是为了纠正企业管理中重视机器设备、轻视员工的偏向。这个原则后来逐渐为各行业所采用。我们总不能说这些跨国公司的管理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其次是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如何理解,我们这里暂且不谈。今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里的人就是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我持另一种观点,认为人与人民不能等同,人是所有的人,是人人,而人民是人的主体,人民主要由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构成,其范围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两种观点与上面谈的两种观点是相应的:如果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则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命题;如果以人为本是以所有的人为本,则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命题。但正如马克思不是简单对待人道主义一样,马克思主义对以人为本也是采取分析的态度,即不但不排斥以人民为本,而且是在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基础上容纳以人为本。党中央过去一贯强调为人民服务,从不抽象地讲为人服务、为人人服务,从来都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第一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涉及所有的人的事情越来越多,如生态平衡问题、交通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一句话,发展问题都涉及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人民,于是把人民扩大为人人,采纳社会上已颇为通行的以人为本,同时也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核心,这是因为人民与人的区别还没有完全消失。因此,在我看来,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人、所有的人,而人民是人的主体。以人来排斥人民、取代人民,那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观点。
第三,以人为本思想的性质问题。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这是理论界认同的。价值观指的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发展以以人为本作为价值观,就是社会发展最后要服务于人的根本利益,其成果归人享用。因此,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由以人为本思想规定的。意见分歧发生在以人为本是否还是历史观,一种观点认为它既是价值观,又是历史观,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只是价值观,我赞成这种观点。这个问题涉及1983年那一场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那次争论的一项成果可以说是世界人道主义史上的一次理论上的突破,即区分人道主义的两个方面:历史观与价值观,否定其历史观而肯定其价值观。空想社会主义以人道主义历史观为其理论基础,认为资本主义是违背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人道主义的,所以社会主义应该取代资本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由于抛弃了人道主义历史观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才从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但他们并未否定人道主义价值观,而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立场改造了、吸收了人道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但是,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这些观点,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内我们只看见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的鲜明对立,看不见对人道主义的具体分析。这种分析于1983年才在中国理论界出现。如果不作这种分析而完全恢复人道主义,其结论必然是人道的社会主义而不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现在我们可以来考察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了。
从我们关于以上三个问题的观点已经可以逻辑地推出这个结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理之一,但不是它的最高的根本原理。那么,它的根本原理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科学的社会发展观的根本原理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原理,这就是人们熟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具体一点说,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简称历史观,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1983年的讨论把人道主义价值观同历史观区别开来,主张从马克思主义立场继承人道主义价值观,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但那时并未提出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问题。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关系决定价值观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我认为价值观从属于历史观,但不是历史观的根本原理。简单说,当我们制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时代的发展形势,掌握它的发展趋势、规律,其中就包括所有的人,特别是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人和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是我们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此外没有别的目的,但这个目的的实现不是无正确思想指导的盲目的实践所能达到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社会主义而不称为人道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之所以称为科学发展观,而不称为以人为本发展观,道理就在这里。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性质
和谐社会理论是什么理论,属于哪一学科部门,这是理论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这就是它的性质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第一,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还是一种社会形态?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社会状态,不是一种社会形态。按照一般的用语习惯,社会形态是社会类型,不同形态的社会之间的区别比较深刻,比较稳定,如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状态是社会内部关系、结构的外部呈现,变动性较大,如治世与乱世、战争与和平、贫穷与富裕等等。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谈的是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所应呈现出来的六种状态,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状态之一。胡锦涛同志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呈现的状态曾作过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位一体?胡锦涛同志在上述讲话中还指出,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大家知道,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据是人类社会现象不外乎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三大类,此外并没有第四类社会现象,现提和谐社会建设是不是说三分不周延呢?理论界只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理论上,用经济、政治、文化三分法来规定‘社会’的外延,具有不周延性”。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不是因为三分法不周延,又新发现了另一类社会现象,而是由于形势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三类现象共同具有的一种因素日益突出,有必要把它概括出来加以专门建设,因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位一体。那么,这个共同因素是什么呢?它就是社会关系,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是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使不和谐或不够和谐的社会关系协调起来或更加协调。
和谐本来就是关系的定语,只有关系才有和谐不和谐的问题。上面所引胡锦涛同志对和谐社会的描写“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讲的都是社会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人群、人群与人群、人与制度、制度与制度的关系;“充满活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关系,即人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实质上说也是社会关系,即这部分人与那部分人、这部分人与全人类、今天的人与子孙后代的关系,因为生态和谐或曰生态平衡的坐标系都是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界本身。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存在社会关系,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中也普遍存在社会关系,反过来社会关系也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之中。社会关系不是第四种现象,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因素。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调整、协调使社会关系和谐。
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指由非政府组织、社区、社会群众举办和从事的活动,如社会救助、慈善活动、公益活动、民间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与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是交叉的,也可以与它们区别开来而自成一类。这种观点当然不能说错,但似乎有点过窄,因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也是非常需要和谐的。
第三,如何理解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前面谈到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不是社会形态,那么,它同社会形态的关系如何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一句话“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看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所谓本质属性就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一些属性,这些属性应该是很多的,如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共同富裕、道德高尚、关系和谐、秩序良好、公平正义、人人平等,这些属性都具有很高程度的抽象性、普遍性,不仅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具有这些属性,其他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这些属性。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问题。社会和谐是否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存在于非社会主义社会中呢?这个问题应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认为人类社会中的关系是非常多样的、非常复杂的,而且是多变的,要做到一切关系和谐显然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和谐只能是一定程度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消灭了阶级对立,消灭了两极分化,由于人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比较资本主义社会应该更容易构建和谐社会,因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差异更容易协调,矛盾更容易解决,因而可以达到更高程度的和谐。但是,搞不好,矛盾也会激化,社会也会像“文化大革命”那样**,那样不和谐。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由于贫富差别的扩大,由于人们根本利益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更难实现社会的和谐,但开明的统治者只要善于找到恰当的协调差异、缓解矛盾的办法,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谐。可见,和谐与否,能否形成和谐关系,与社会经济制度之间并无固定的关系,尽管不同社会经济制度能够提供不同的构建和谐关系的前提,这些前提会对和谐的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在基本经济制度上的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同时存在和发展,它的社会关系比单纯的社会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都复杂。其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的社会关系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都要复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关系,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其他社会形态比较起来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条件,但总起来看是更重要,更复杂,更困难,更有赖于科学的指导和理念的创新。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说尽管一般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关系是与社会主义制度一致的,也要加以有意的构建,否则也不会出现作为整体的和谐社会。
这里涉及一个根本利益上有分歧的两个阶级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能否构建和谐关系的问题。这两个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即不和谐的,但在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存在的情况下,为了正常社会生活的延续,这两个阶级需要、也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和谐关系。在我国虽然不能说存在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在民营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着在根本利益上互相对立的阶级关系,这种对立可以通过调整、协调、协商、互相让步来缓解,进而达到两利。如果这种阶级关系根本不可能达到和谐,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可能的。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途径作了非常具体详细的规定,我想就方法论问题谈些想法。我想谈三个问题。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简单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对此理论界是没有分歧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应该是没有分歧的,但事实上有着明显的意见分歧。几年前就有同志提出过中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和合哲学。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后,有同志认为其哲学基础就是和谐哲学或称和谐思维,还有同志认为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和谐马克思主义。我感觉这里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确,和谐哲学究竟是什么?是关于和谐的一套哲学理论还是异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和谐作为核心的哲学?大家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对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具体化,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任何其他哲学。但是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理论体系中虽说不排斥和谐(和谐是对立面的统一原理中的内容之一),毕竟没有具体论述过这个问题,更没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目标,因此,今天我们应具体研究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下构建一个和谐理论,并称之为和谐哲学,我想这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这正是哲学工作者应该承担的任务。然而,如果把和谐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并以和谐哲学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那就错了。不敢说有人明确这样立论,但这种倾向是存在的。
有一种观点似乎有此倾向。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斗争哲学,是革命时期的哲学,而现在是建设时期,应该以和谐哲学取代斗争哲学。在我看来,我国历史发展确实是从革命时期转变到了改革与建设时期,革命时期确实强调斗争,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有指导意义,都是全面的哲学或辩证的哲学,不是片面的哲学或形而上学哲学;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哲学,不是斗争哲学或统一哲学。毛泽东曾说过:“资产阶级政治家说,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一点也不错。”这决不能被看成是毛泽东对共产党的哲学的正式的称呼。他一生无疑是强调斗争的,但绝没有忽视统一。他对斗争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的论述在他所有的哲学论文中是一贯的。他曾批评过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只讲斗争,不讲统一。当他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多次使用的称呼是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也完整地称呼过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如《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这样叫过。
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斗争哲学有一个理论根据,就是因为它主张斗争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大家知道,这个原理是列宁根据恩格斯提出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提出来的,毛泽东也是坚持的。许多人认为这个观点难以成立,因为斗争也是相对的,毛泽东也谈到过“斗争形式,依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相对性。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能否成立?我认为是可以成立的。在辩证范畴中,一方绝对一方相对的范畴是很多的,除运动与静止、斗争与统一而外,还有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本质与现象等等。当我们把矛盾双方对比,说一方是绝对的,另一方是相对的时,并没有否认在一定条件下绝对的一方可以是相对的,相对的一方也可以是绝对的,列宁也说过绝对与相对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因此否认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其二,承认斗争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否就是承认斗争哲学?我认为不能,因为这个原理没有否定统一,相对绝对只标明地位或特点的不同,并不是说绝对高于相对,绝对是重要的,相对是无关紧要的。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就是而且只能是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其中国当代形态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只能被新的科学的哲学原理或从其他哲学引进的哲学原理所丰富和发展,而决不能被推翻或被其他哲学所取代。哲学基础或思想路线也就是总的思想方法或者说最根本的改造世界的方法,此外,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讲,我认为有两个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构建和谐关系的方法,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下面分别谈一谈。
第二,求同调异是构建和谐关系的有效方法。大家知道,建国之初中国政府就主张通过求同存异的方式来达到同亚非国家和平共处的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最早是1953年由周恩来向印度提出的,得到印度政府的赞赏。1954年五项原则被写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之中,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后来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几乎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和谐共处与和平共处有明显的差别,和平只是不打仗,而和谐则是互相协调、互相合作、互利双赢,因而从和平共处发展为和谐共处便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二者的联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和平共处可以说是和谐共处的初级阶段,而和谐共处是和平共处的高级阶段。首先必须和平共处,才谈得上和谐共处,和谐共处符合和平共处的前进趋势。实际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也有和谐共处的因素。五项原则最初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与和平共处。其中“平等互惠”就是和谐共处的因素。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就把“合作”,也就是“和谐”,在宣言的标题中明确提出来。今天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建议,正是中国建国以来一贯的和平共处方针向和谐共处方针的顺理成章的必然的发展。
我认为以求同存异来达到和平共处和以求同调异来达到和谐共处的区别和联系,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但道理是相通的。
我们一般谈到求同存异时指的都是国际关系,不把求同存异看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我认为这个原则对于处理人际关系也是有意义的。一定条件下,人们之间的分歧当然可以通过争论来解决,但在不同情况下求同存异也许更为合适,这就是我们经常谈的宽容。但宽容毕竟还不是和谐,为了达到和谐,有必要协调差异,即求同调异。
和谐社会应当指这样一种社会,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关系都是和谐的,或者说,基本上是和谐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天生就和谐的,即不是自发地和谐,毋宁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自发地不和谐的。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总有许多差异,差异并不就是矛盾,并不就是对立或冲突,但差异往往会导致矛盾、对立,乃至冲突,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之间的差异天生是不和谐的、矛盾的,更易导致对立和冲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中,虽然不存在完整的资产阶级,但剥削关系是存在的,这种关系往往导致不和谐。其他不和谐因素也不少。因此,和谐关系必须构建。但怎样构建?第一步是求同,第二步是调异。同不等于和谐,但也不等于不和谐;异不等于不和谐,但也不等于和谐。但是,找到了两个人之间的共同之处则易于导致和谐;找到了两个人之间的相异之处,则易于理解两个人不和谐的根源,再加以协调,就可以达到和谐。
因此,如果我们仅仅把差异保留起来,还达不到和谐,必须加以调整,使差异成为互补而不是互伤,相生而不相克,两利而不两害,才谈得上和谐。如何才能做到呢?以中国社会内部人际关系而言,首先是求同,要求得共同基础,这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即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半世纪以前鸦片战争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国现代化渐渐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愿望。中国人最初希望通过封建主义的形式实现现代化,失败了;后来希望通过资本主义的形式实现现代化,也失败了;最后尝试通过社会主义的形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走了十分曲折的道路。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这就是中国人能够构建和谐关系的共同基础。但是,中国人之间也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会由于有了共同基础而消失,仅仅加以保留,差异发展了就可以导致对立和冲突,因此,达到和谐的第二步就是调异,要协调中国人之间的千差万别的差异。
两个主体构建和谐关系有多种手段或多种途径,最主要的手段当然是协调两个主体之间的差异,而协调差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是思想的协调,这就需要对话、交流、理解、解释;另一方面是利益的协调,这就需要改革、创新、调整、新的安排,总之,想方设法使双方互补、互利。有时还需要调和、妥协,调和、妥协在过去曾被完全否定,调和、妥协都是贬义词,但事实上调和、妥协广泛使用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之中。看来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调和、妥协,而应具体分析,如果不违背原则而又有必要,调和、妥协是应该允许的;如果违背原则,或并无必要,则应采取其他途径来协调关系。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专门用一节来讨论妥协问题,他把妥协分为两种,“一种是为客观条件所迫的妥协”,“另一种是叛徒的妥协”。他谈的是革命运动中的问题,我认为这对于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关系也有借鉴意义。有时也需要斗争。有分歧,有对立,就有斗争。斗争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你死我活的斗争,也有心平气和的论辩;解决对抗性矛盾要斗争,解决非对抗性矛盾也要斗争;判刑是斗争,批评也是斗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辩、与人为善的批评是大量存在的,也是十分需要的,甚至对抗性的斗争也不是完全不需要的。总之,不能把和谐与斗争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和谐就排斥斗争,事实上,斗争是实现和谐的必要手段之一。当然,从总体上说,我们主要还是依靠协调差异的途径来实现和谐。我想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这种方法:分析同异,从同出发,协调差异,构建和谐。
说到这里,我想对孔子的名言“君子和而不同”谈点与众不同的看法。
中国有崇尚和谐的传统。孔子被看做倡导和谐的代表。他的一些尚和的话脍炙人口,例如“和为贵”。但是应该指出他的另一个同样脍炙人口的话“君子和而不同”在表达方式上却是不确切的。根据上面我们的论述,不要同是达不到和谐的。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君子不仅要同,还要和”,而不是“君子要和不要同”。因此,历代注疏家都不按照字面来解释“君子和而不同”,而是加以纠正,把它解释成“君子要和而不仅要同”。因此,我认为对于孔圣人的话也有个正确理解的问题,不能简单引用。
第三,全局着眼,局部着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方法。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无数局部构成的有机的全局,它的局部就是各式各样的因素,有空间(地域)各个部分,也有高高低低的层次,还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还有每一个人及其家庭。要由这些因素形成一个中国和谐社会,不但要各个因素构建起它们各自的和谐关系,而且要构建起各个局部之间的和谐关系,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可想而知,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有效地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观点,全局着眼,局部着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一个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总目标分为若干局部来加以说明的文件,它把从现在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区分为八个方面,它们是政治法律方面、经济生活方面、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公共服务与管理方面、思想文化方面、创新能力方面、社会公共秩序方面和生态环境方面。这个《决定》的整个结构就是论述不同方面或不同层次的构建工作,全文分为八章,除第一、二章带有总结性质而外,其余六章就是构建工作的六大部门,每一部门又区分为低一层次的若干部分,例如第三章“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又区分为七个部分即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劳动关系协调、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要和促进生态和谐。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待于所有这一切大大小小的部分内部的和谐关系的构建。可见,这种构建决不仅是一个个部分工作的完成,而且是各个部分形成有机整体的实现。例如,我们不仅要构建一个个和谐城市,而且要构建各个城市间的和谐关系;不仅要构建城市的和谐关系和农村的和谐关系,而且要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关系。具体说,就是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等等。
协调工作是非常复杂和艰巨的,两个庞大事物之间的协调,比两个人、两个单位之间的协调要难得多。例如东部与西部,无疑都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因此而消失。改革开放以来,它们都大大发展了,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这种发达与不发达的差异将成为导致不和谐的根源。这就需要统筹,也就是分析差异和协调差异,使有些差异互相适应、互相补充,使有些差异逐渐缩小,达到东部与西部的和谐关系,即双利双赢的关系。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仅有发达程度上的差异,而且有自然环境、资源、人口、民族、科技水平、资金、文化、历史等等方面的差异,其中许多差异如协调适当,是可以互补双赢的。东部在科技、资金、文教卫生上优于西部,而西部在自然资源、国土资源、劳动力数量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而且由于西部发达程度低,具有比东部更大的发展可能性,如能优势互补,东西部在发达程度上的差异便可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和谐关系便可以构建起来了。
《决定》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这正是全局与局部的辩证法的充分体现。
5.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篇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这个学期我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虽然其中的大多数内容我都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上学习过了,而且作为一个理科学生,我对于这些理论类的东西实在是不感兴趣。但卢国杰老师的上课风格和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老师截然不同,以前老师都是以讲理论为主,辅以视频,感觉很枯燥很无聊,但卢老师不同,他是以自身经历为主,同时让学生上台自我发挥,从而激发了我们对于枯燥理论的兴趣,使我对于马克思理论及其后继的理论产生了空前绝后的兴趣。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代大学生是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要站在历史高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将其应用的学校的建设中,有了以下的思考: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以人为本说到底是对人的充分肯定,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智慧潜能,使之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所长,为我们提供创业的机会,锻炼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让我们自由自在地发挥,更好地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献计出力。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学校做得就比较好,举一个例子:我们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是实行“学校+学生”的管理模式,在每一个宿舍楼都会成立一个楼管会,由学生自己竞选各级职位,然后进行自我管理。此时,管理员不再是宿舍管理的主体,而是学生管理者的协助人员,在这样的制度实行以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都把宿舍当作“家”,而不仅仅是“旅馆”。与此同时,这样的宿舍管理的制度作为校园管理的一种补充,也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岗位,让我们能更早更多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这一制度就非常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必然会被其他学校所模仿和学习,然后发扬光大。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中的一块瑰宝。然而这块瑰宝现在却越来越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改变着,比如说西化现象。大家都只听说过英语过不了四级大学就不能毕业,却没听说过汉语过不了甲等、乙等就会怎么怎么样的吧。我鄙视印度人,因为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而不是本民族的语言。但我们现在也正在走向这样的窘境,许多人写文章都会夹杂一些英语,这在科学论文等文章中尤其明显,什么DNA,NaCl,PCR等等,在我们汉字这种象形文字中夹杂几个字母文字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而且也没见谁在写英语文章的时候会加上几个方块字的啊。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西方文化OF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作业
在对我们进行文化上的侵蚀。而其中尤以美国的文化侵蚀最为严重。20世纪上半叶,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都不太发达。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进行文化输出。无可置疑,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强势文化”,凭借其稳固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着近乎“单方面”的输出,这俨然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我们国家的人文修养、道德标准都受到美国的影响,有些人崇拜美国文化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这些人电影基本上只看美国的,连电视剧也是如此。还有就是篮球,美国NBA在中国的市场是极大的,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科比一出现在镜头里,成千上万的球迷就一起尖叫,其声势绝不比中国队入场时差到哪去。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被分配到死亡之组里仍然取得不俗的佳绩,可是CCTV-5上播的永远是美国的NBA球赛。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将会成为美国式的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不能进行下去。我们中华民族不是没有优秀文化,我们的优秀文化要比美国这个成立才几百年的国家淳厚深远得多,只不过我们的优秀文化暂时被外来的文化掩盖了,所以我们更要发掘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鉴于此,我们国家的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最典型的就是“八荣八耻”的提出,它唤起我们被市场经济淹没多年的传统道德和文化修养,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侵略面前能站得住脚。而作为文化人的我们这些大学生们更不应该只把“八荣八耻”作为一种口号,而是应当把它作为一种优秀的理论去更加深入的学习,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繁荣更加持续地发展下去。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科学。在当今历史条件下,人才是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胡书记强调,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最根本的发展动力的激发,是对社会最关键的发展主体的塑造,它构成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而要想成为一个人才,就必须全面发展。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在学校里,一天到晚都是做卷子,做啊做,一直做到麻木,老师总是暗示我们会做卷子就能走遍天下。可是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会做题的不一定会做人,成绩一般的人往往吃得更开,这才发现在高中里除了文化知识外几乎什么都没学到。这怎么能算是全面发展呢?还好,在我们的下一届,教育体制有了些改变,许多以前我们高考忽略的科目现在都是必须的了,而且如果这些科目考得不好的话就不能参加高考了。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全面发展”的体现,我们的高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毕竟大学生一毕业就会踏上社会,为社会服务的,如果不是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社会怎么能发展得下去呢?
6.论科学研究中发现的逻辑制约性 篇六
论科学研究中发现的逻辑制约性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科学发现是非逻辑的,最近陈省身教授提出“科学最坏的是有计划,最好的科学是没有计划的.,是发现出来的”观点.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科学发现具有逻辑依赖性.它表现在:人们原有知识和探索活动是制约灵感产生的逻辑基础;抓住机遇受理解力和思维方式的制约;灵感、直觉、顿悟到科学发现的完成要靠逻辑活动来实现.
作 者:洪英俊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刊 名: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年,卷(期):200219(1)分类号:B2关键词:科学研究 发现 逻辑制约性
7.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篇七
现行的中等职业语文教材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较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材,新教材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出发,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合理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后的中职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1 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主要通过任课教师出题改卷的考查或考试来完成。尽管大部分职业学校要求任课教师结合各专业的实际出题,较以往一张试卷各个专业学生通用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仍突出。
1.1 考核评价内容随意
考核评价出题任务既由任课教师完成,则试题质量必然受教师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欠客观科学。特别是考查,往往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不同的任课老师就有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如闭卷考查和开卷考查混杂,难易程度界限模糊。
1.2 考核评价质量低下
有些职业学校认为学校的流生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关,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取得合格的成绩,考前任课教师进行有范围、有重点的辅导,甚至把试卷中的内容变着法暗示学生,阅卷时还用作文评分弹性地“处理”试卷。这种自欺欺人的考核评价,质量当然不会好到哪里。
1.3 考核评价方向偏离
考虑学生的实际文化水平,任课教师出题时不敢“放开手脚”,考试内容仍以教材和上课笔记为主,强调知识死记硬背,忽视能力考查,偏离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上述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简而概之就是,虽然中职语文课程经过较大规模的改革,但考核评价体系还是老一套。这种的做法其实违背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意愿,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早在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就指出:“要改进考试考核方法,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要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唤起学生对语文课的热情,构建科学的中职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极有必要。
2 构建科学的中职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2.1 规范化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职语文课程考核评价存在的随意性的问题,现阶段可参照普通中学里的地理、历史等副科的统考、会考形式,由省或市统一命题,学校组织考试。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可操作性,考核评价可分阶段进行:第一学期考查,由学校统一命题;第二学期期末统考,由省或市统一命题。如笔者单位所属的广东省,中职学校数量庞大,招生人数居全国前列,且积累了丰富的职教经验,规范中职学校的考核评价完全可行。
2.2 多元化
中职学生的文化底子普遍薄弱,且现代教学评价在评价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上,与传统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不同。现代教学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更注重质的分析。因此,以学生分数为主的总结性评价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倡导多元评价,扩展评价范围,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多元评价不仅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率及热情程度等。通过这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形式,准确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改进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评价的功能转变为侧重导向、改进、调节和激励的教育功能[1]。
2.3 体现语文应用能力
一直以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我国语文课程考核评价都是以卷面形式进行,以考核读、写两种能力为主,导致了和英语课程相似的现象:多数学生笔试能力强,但听说能力明显薄弱。应在语文考核评价中增设听说这一内容,即把考核评价分成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实践证明这个设想是可行的。2010年广东省举行首届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竞赛,本次竞赛着重考查中职学生运用工具书查索字、词、成语的能力;运用网络查索相关语文资料的能力;通过工具书正确使用汉语字、词、句的能力;考查中职学生会议的记录、整理、归纳、能力;考查学生对日常文体的信息筛选、要点概括、归纳理解能力;以及中职学生的书写能力;考查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综合写作能力。本次竞赛是历次、历学科参赛面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竞赛,获得圆满成功,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带来很大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可发挥导向教育和改进激励作用,使学生从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现状,扬长避短,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全新的全方位考察、重在能力测试的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中职语文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8.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篇八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列主义;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01—03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理论的继承
(一)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列主义的理论,科学地回答了有关发展的重要历史命题
关于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如何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毛泽东讲得更为透彻:“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如果不优胜,旧制度就不会被推翻,新制度就不可能建立。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1]毛泽东正确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和条件。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在理论上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要在实践上用事实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潜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继承了这些基本观点,非常明确地阐述道:“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发展观是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道路的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观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主义发展观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产党加以领导、推动和实现的。资本主义也谋求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观所追求的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由代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政党和领袖加以推动和实现的。因此,我们所谋求的发展是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的,我们所坚持的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我们所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我们正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第一要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既然几乎所有的无产阶级政权都是在贫穷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那么,发展的任务就变为极为突出和迫切。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了,例如1918年列宁就专门撰写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重要文章,集中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极端必要性和伟大意义。他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实施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条件。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列宁强调: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党非常及时而明确地将发展问题置于战略中心位置。邓小平高瞻远瞩,明确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在总结我们党和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之后也多次强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尤为看重发展问题,这是对我国多年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最大限度地坚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基本原则。换句话说,不谋求发展,我们就不会有出路。我们最大的出路就在于全心全意地谋发展。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七明确指出,发展是第一要义。这表明我党一直将发展问题放到十分突出的战略高度。我们今后依然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稳妥地转变发展方式、全力以赴破解发展难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的最明了、最简捷、最深刻的总结。
(三)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现阶段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使发展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的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全面、深刻和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应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人民性质。反观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三十年来,我国一直将民生问题作为首要问题,紧紧依靠民众,紧紧围绕民众的利益需求而进行发展。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发展,发展的成果由民众一起分享,这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最成功的经验。三十年来,我国民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越,民众享受到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后,他们才能从心里拥护改革开放路线,积极投身到发展的热潮之中。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上是民众自身的发展、利益的实现和价值的体现。所以党的十七大曾经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样,我党就直接将发展与人民利益划上等号。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为经济、政治、语言化和社会建设的战略布局,“三局一体”变为“四为一体”。这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变化,而是表明我党战略布局的重要变化,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贡献。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结果,也是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的结果。还要看到,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形成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产物,因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条件,科学发展观需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
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党的十七大归纳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方面列宁做得非常好。可以说,由于十月革命就是在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取得胜利的,因此,苏维埃政权每一个重大决策都与国际大局联系在一起。
应该说,在统筹兼顾方面,无论我国还是苏联都有一些教训值得汲取。苏联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统筹兼顾的思想和方法。比如苏联在经济结构方面就长期存在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了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实现。
毛主席早就看到了苏联这些问题,他在1957年就明确表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的历来的方针[3]。他还表示从6亿人口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邓小平一直强调发展要统筹兼顾,例如他在谈沿海地区要加快开放时就阐述了“大局”问题,即内地要顾全大局支持沿海地区先较快地发展起来,随后,沿海地区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个“大局”实际上就是沿海和内地在发展方面的统筹兼顾问题和协调发展的问题[4]。所以,现在党中央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问题,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和关系,就是为了更加科学地、更加从容地、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立于理论上的不败之地,就在于它具有科学而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站在战略和哲学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问题的一般的、普遍的方法和关于发展问题的总体观点和看法,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阐述了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第一要义、发展的基本核心、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发展的根本方法等各方面对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成功运用。所以,从实质上说,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从哲学上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完美统一、发展目的和手段的完美统一。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执政党,是一个能够从战略和哲学高度把握趋势、把握全局、具有健全战略思维能力的执政党。
1.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思想。既然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迫切需要破解的时代命题,那么,研究和探寻发展规律就成为重要的任务。从哲学的高度看,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我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震规律并不断深化和探索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促进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主要表现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使命、根本宗旨、社会基础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深化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思想,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总体观念。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正确地解释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地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发展道路等重要的发展命题。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2.发展问题一定要与当时的国家和社会环境及条件相适应。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要求的。正确地解决发展问题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这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有过很多教训值得总结。例如列宁时期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立即着手解决发展和重建问题,发展经济成为最重要的任务。从战争向和平的转轨方向没有问题,但在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发展和建设方面却出现了问题,即这个时期布尔什维克党准备继续沿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来解决发展问题,结果导致了一场政治危机,苏维埃国家被迫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变为新经济政策。这说明解决发展问题不能采用与发展目标不相一致的路径,必须采敢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我们今天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我国的发展问题也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国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我国发展呈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3.科学发展观力戒急于求成和急于过渡,力戒以革命热情代替科学实践。 列宁在反思战时共产主义说:“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一般政治热情,然后又激发了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计划依靠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做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革命发展的客观进程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2]
对社会主义的高度信仰是完全必要的,但实行社会主义的措施必须依靠现实的条件。在条件不具备时,列宁不主张发展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1920年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达到峰值时列宁也对建立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持十分的谨慎态度。列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个体农户还会长久的存在下去,并首先需要国家直接帮助。“小农经济得到切实的大规模的改善,我们就没有出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任何经济建设都不能进行,无论多么伟大的计划都会落空。”[5] 二是“集体农庄的问题并非当务之急。我知道,集体农庄还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还处于名副其实的养老院的可怜状态”[5]。三是“必须依靠个体农民,而个体农民的情况就是如此,并且在最近不会有所改变,因此现在还不能设想向社会主义和集体化过渡”[5]。列宁反对急于搞集体农庄和合作化的跃进形式。
总之,列宁的这些论断非常重要和深刻,因为从苏联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急于过渡和急于求成的思维方式屡屡表现出来,而且每一次都给发展事业带来损失,所以,我们现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发展问题,而不能被革命的热情和激情所左右。党的十七大曾经明确指出,“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这实际上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
参考文献: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G]//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2]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76-184.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8.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推荐阅读:
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哲学价值06-30
浅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10-13
构建科学养老体系10-15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09-25
论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创新机制实现科学发展10-1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教学中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06-19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影响09-21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转变乡镇职能09-1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08-25
关注人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