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精选6篇)
1.寒食 篇一
一
汉以前戏秋千是否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因文献资料的缺乏,已无法断定,但南北朝时,戏秋千则集中在立春之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立春之日,……又为打球、秋千之戏”,“春节,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秋千’。”(21、96页)古代的春节就是立春。此后,戏秋千时间向后推延,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前后。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开元天宝遗事》,中华书局,2006,41页)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蹴鞠、秋千的热闹情景,而由杜甫的“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清明》),更可知清明秋千戏在全国之流行程度。唐以后,秋千一直在寒食最为流行,有文献可证:宋代皇帝祭祀祖宗的惯例是“上元结灯楼,寒食设秋千,七夕设摩睺罗”(《宋史,礼志》);元代“寒食清明,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203页);明代“寒食,架秋千”(《汝阳县志》,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210页);清代清明,“庭院设秋千戏”,寒食日“裁柳、踏青、戏秋千”(《天津府志》,同上,华北卷,44、46页)。从现存唐宋诗词作品来看,除刘辰翁《虞美人》秋千出现在上元外,其他皆在寒食、清明。兹举数例:
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秋千。(白居易《寒食夜》)
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王涯《宫词》)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韦庄《长安清明》)
芳草长时寒食天,红墙低处见秋千。(张耒《二月词》)
寒食近,蹴鞠秋千,又是无限游人。(万俟咏《恋芳春慢》)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
这些诗,或在诗题,或在句中都明确表明了戏秋千在寒食或清明。寒食节一说是清明前一日,一说是前两日。《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33页)在唐之前,寒食是节日,而清明是节气,宋时清明也为节日,明清更为重视。唐宋时期,寒食是国家性的法定节日,最长有七天的假期(参《唐六典》卷82“休假”,《宋史·职官志三》),地位突出,引人注目。唐人王冷然《寒食篇》是极生动的说明:“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220页)官方的倡导与民众的支持使得这一节日有众多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俗活动,秋千是其中之一。寒食、清明二节相邻,秋千便成为这二节的典型游戏。寒食、清明在夏历二月下旬或三月中旬之间,正值暮春,天气转暖,树木葱绿,百花盛开,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时节。在这美好的春光中,人们怎能不抓紧时间,投身户外去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放松心情?何况还有长长的国家法定假期呢!
秋千是寒食清明的主要娱乐活动,不戏秋千就成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写道:“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因此惋惜感叹“今岁清明行已晚”,只好期待“明年寒食更相陪”。韩愈《寒食直归遇雨》写因为寒食遇雨,“不见红毯上,那论彩索飞”,很感扫兴。朱敦儒《清平乐》词写得更有趣味:“春寒雨妥,花萼红难破。绣线金针慵不作,要见秋千无那。西邻姊妹丁宁,寻芳更约清明。画个丙丁帖子,前阶后院求晴。”清明了,可春寒更兼多雨,该是秋千踏青的季节,针线活再也干不下去了。都约好了与姐妹们一起戏秋千、寻芳的,可风雨不停,怎么办?急中生智,赶紧画个丙丁帖子,在院子里祈祷天晴。这急迫的心情,虔诚而有趣的祈祷让人忍俊不禁。
秋千是寒食清明前后的活动,节日之前,秋千架提前被支起来,“清明将近见秋千”(郭祥正《临江春晚》);节日过后,则多被拆下来,“牡丹开过解秋千,鹎鵊鸣时三月天”(张耒《暮春赠陈器之》),“早拆尽、秋千红架。纵然归近,风光又是,翠阴初夏”(蒋捷《绛都春》)。秋千刚拆,人们还有些不习惯,感到庭院空寂,百无聊赖:“初拆秋千人寂寞,后园青草任他长”(韩偃《闺怨》),“秋千拆罢无聊赖,轩槛周遭绿一般”(苏洞《金陵杂兴》)。于是,有那娇痴的女子索性向情郎撒娇,不让拆掉秋千:“画堂春过,悄悄落花天。最是娇痴处,尤殢檀郎,未教拆了秋千。”(柳永《促拍满路花》)拆与不拆,都可证秋千是寒食清明的特殊游艺。
二
寒食的节俗活动是很丰富的。梁代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挑菜、斗鸡、镂鸡子、斗鸡子、折柳插门(《荆楚岁时记》,33—37、96页),唐代又增加了皇帝赐宴、扫墓、互赠鸡鸭鹅卵等活动(《唐会要》卷29)。这些活动在写寒食清明的诗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但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秋千和蹴鞠,二者常常对举。除前举李隆基“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和王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外,再如:
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鞠儿。(曹松《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
尘微蹴鞠人将散,雨细秋千索半垂。(夏竦《寒食》)
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陆游《晚春感事四首》其四)
寒食近,蹴鞠秋千,又是无限游人。(万俟咏《恋芳春慢》)
蹴鞠场中年少,秋千架上佳人。(无名氏《西江月》)
散拽禅师来蹴鞠,乱拖游女上秋千。(潘阆散句)
秋千在寒食、清明诗词中频繁出现,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秋千是寒食、清明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若将寒食、清明诗词与上巳诗词相对照,这一点将显得更清楚。上巳节原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以后逐渐固定在三月三日,与寒食、清明接近。唐代德宗以前以正月晦、上巳、重阳为三令节,德宗以为“前世上巳、九日,皆大宴集,而寒食多与上巳同时”,所以在李泌的建议下“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旧唐书·德宗本纪》)。唐代上巳节的活动非常丰富,除了朝廷赐宴,还有曲江踏青、游赏、观花、祓禊、竞渡等众多活动。唐诗题目中出现“上巳”和“三月三日”的有八十多首,其代表性意象是祓楔和踏青,刘商“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晴山祓禊词”(《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很典型。而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写他与刘禹锡、王起三人宴会联诗,这年寒食、上巳二节相连:“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而刘禹锡联句云:“陌喧金距斗,树动彩绳悬。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游女如云,衣饰鲜艳,是上巳的踏青活动;斗鸡、秋千则是寒食的活动。宋以后,上巳节的踏青逐渐合并于清明,但各自的符号特征仍在,如韩滤《菩萨蛮》:“海棠欲谢绵飞柳,柳丝自拂行人首。上巳是清明,新烟带粥饧。轻阴帘幕冷,闲却秋千影。曲水兴无涯,丽人花半遮。”新烟、粥饧、秋千都是清明的标志。曲水为上巳的标志。
三
在古典诗词中,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首先,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俞国宝《风入松》),“舴艋闲蓑笠,秋千醉绮罗”(陈棣《春日偶成三首》其二)。其次,秋千戏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娱乐。你看,“春昼阴添一倍长,秋千娱乐集嫔嫱。彩缯画板高高送,来去随风散异香”(周彦质《宫词》),“箫鼓迎神赛社筵,藤枝摇曳打秋千”(戴复古《村景》),“处处秋千竞男女”(张耒《清明卧病有感》),“秋千欲上彩绳稳,老翁稚子连声催”(徐恢《临川洪守游南湖命予赋诗》),宫城内外,草野乡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不甘寂寞,谁都不甘落后!在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中,人们竞戏秋千,尽情消遣,何等热闹快活!其三,秋千虽然老少皆宜,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秋千意象往往与青春年少有关,如“少年儿女重秋千”(王建《秋千词》),“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白居易《病中多雨逢寒食》),又最受女子们喜欢,“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一)。因此,秋千又是青春的象征。
然而,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李商隐《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写秋千与老去的春天一样,成了感伤的回忆:“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那些节后未拆的秋千冷落在残花巷陌,撩人愁思:“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谭意哥《极相思令》),“寒食清明都过却,愁怀无处著。晴日柳阴池阁,风絮斜穿帘幕。帘外秋千闲彩索,断肠人寂寞”(杨冠卿《谒金门》)。过了寒食,秋千不再戏,惨景不堪看。
当然,春日因种种原因而无法戏秋千也易触动诗人的愁绪。张元幹《好事近》云:“吹花小雨湿秋千,闲却好春色。”细雨打湿了秋千,美好春光被雨打搅,不免有春色闲置的遗憾。陆文圭《清明日泊舟甲马营》云:“细柳东风甲马营,秋千花下笑相迎。舟中自有伤春客,暗数归家几日程。”看到甲马营秋千花下人们笑迎归客,而自己还在回家途中,不禁黯然神伤。丘崈《扑蝴蝶》云:“清明渐近,天涯人正远。尽教闲了秋千,觑著海棠开遍。难禁旧愁新怨。”人远在天涯,故乡的秋千无人荡起,旧愁新怨一起涌上心头。王铚《病中》云:“秋千人乐处,十载怆离群。”别人聚集于秋千处欢乐,而诗人常年多病,只能离群索居独自承受寂寞与悲伤。韩琦清明上坟途中看到“阙祀丘坟无解裂,荐饥村落少秋千”(《祀坟道中》)时,心情更为沉重,因为秋千是和平安康时代的游戏,当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时,谁还有心情玩秋千呢?不论城市或乡村,缺少了处处秋千的画图,没有热热闹闹荡秋千的场面,显得冷清而惨淡,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贫困也就可想而知了。
老年人看秋千,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回昧青春华年的无限风光之后往往是或多病落寞、飘零沧桑的悲愁,或年老万事蹉跎、身闲心懒的感喟。如曾觌《鹧鸪天》“故乡寒食醉酡颜,秋千彩索眩斓斑。如今头上灰三斗,赢得疏慵到处闲”;侯寘《渔家傲》“过尽百花芳草满,柳丝舞困阑干暖,柳外秋千裙影乱。人逐伴,旧家心性如今懒”。陆游《晚春感事四首》其四“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又何尝不如此呢?
秋千,是中国古代寒食、清明节的代表性游戏之一,由此也成为寒食、清明诗歌的典型意象。它一方面连结着春景的美好和青春的欢乐,另一方面又引发人生的感伤和悲愁情怀。藉此,既可了解古代寒食、清明节独特的节俗活动,又可了解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2.寒食节,春意盎然吃寒食 篇二
柠檬汁拌苹果
用料:苹果200克,蜂蜜10克;雪梨100克;柠檬1/2个,柠檬皮少许。
做法1苹果和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柠檬皮擦成蓉。
2柠檬榨出鲜汁,然后加入蜂蜜,调成柠檬蜜汁。
3将柠檬蜜汁淋入苹果和雪梨块,混合均匀后,上面再撒上柠檬皮蓉即可。
点评: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磷,钙,铁等矿物质,还有果酸,奎宁酸,柠檬酸,鞣酸,胡萝卜素等人体必须的多种营养物质。苹果可以促进血液内白细胞的生成,增强人体免疫力。
技术指数:★★★★
酸奶沙拉
用料:低脂原味酸奶350毫升;蜂蜜1匙,胡萝卜300克;紫甘兰100克:腰果50克;葡萄干50克;盐3克。
做法1先将胡萝卜去皮切成丝,紫甘兰切丝备用。
2在酸奶中调入蜂蜜,并使其充分混合。
3在调好的酸奶中加入胡萝卜丝,紫甘兰丝,腰果、葡萄干,盐,搅拌均匀即可。
点评:酸奶富含大量的乳酸及益于人体健康的活性乳酸菌,其中的乳酸及其他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葡醛酸等,具有明显的杀菌和防腐作用,而活性乳酸菌具有减少体内组胺的形成,平衡肠道菌群的功效。
技术指数★★★★
香辣牛肉沙拉
用料:熟牛里脊肉200克:红皮洋葱50克;黄瓜50克,番茄50克;红尖椒20克,香菜根20克,柠檬1个,鱼露2匙;黑胡椒粉少许。
做法:1将红尖椒、香菜根和鱼露一起打成酱汁,柠檬榨出鲜汁,黄瓜、番茄和洋葱分别切成丝,牛里脊肉切成薄片。
2牛里脊肉片放盘内,将搅打好的酱汁、柠檬汁、黄瓜丝、番茄丝、洋葱丝一同放入碗中混合均匀,并加入少许黑胡椒粉调味即可。
点评牛肉味甘,性凉,具有滋元补身之功效。柠檬含有糖、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更高,对改善血压、缓和神经、帮助消化和分解体内毒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技术指数:★★★★★
芦笋大虾沙拉
用料,大虾10只,红皮洋葱1/2个红椒1个;芦笋200克:橄榄油2茶匙(30ml):柠檬1/2个:盐3克;黑胡椒粉2克。
做法1将红皮洋葱外皮剥掉,洗净后切丝,红椒去子切丝,芦笋将根部老皮削掉切斜段,大虾去头去壳去虾线,柠檬榨出鲜汁。
2虾肉和芦笋斜段分别放入沸水中氽熟。
3将所有用料放在一起混合均匀,放入盘中拌匀即可。
点评芦笋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高级保健蔬菜,值得注意的是芦笋中含有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鲜虾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肉质滑软,易消化,同时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
技术指数:★★★★★
3.宋代的寒食节 篇三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烟节、熟食日,原为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而断厨房之火。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三日,宋人又称之为“百五节”“一百五”,与冬至、元旦并为三大节日。宋代寒食禁火三日,自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大寒食,前后两天为小寒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寒食节活动时间甚长,故又称“一月节”,金盈之《醉翁谈录》卷三:“又谓寒食为一月节者,自一百四日人家出,修墓祭祀,如是经月不绝,故俗传有一月节之语。”
寒食之风俗,有禁火、蒸团、插柳、上冢、登山、春游等,《鸡肋编》卷上载之甚详:
寒食火禁,盛于河东,而陕右亦不举爨者三日。以冬至后一百四日谓之炊熟日,面饭饼饵之类,皆为信宿之具。又以糜粉蒸为甜团,切破暴干,尤可以留久。
以柳枝插枣糕置门楣,呼为子推,留之经岁,云可以治口疮。
寒食日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制冥帛于空中,谓之擘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馔,携家眷游。或寒食日阴雨,及有坟墓异地者,必择良辰,相继而出。以太原本寒食一月,遂谓寒食为一月节。浙西人家就坟多作庵舍,种种备具,至有箫鼓乐器,亦储以待用者。
此外,寒食还有“蒲博”“斗百草”等活动。陈元龙《岁时广记》卷一六《寒食·蒲博戏》:“寒食大纵蒲博,而博扇子者最多,以夏之甚迩也。民间又卖小秋迁以悦儿童,团沙为女儿立于上,亦可举之往来上下,又以木为之而加彩画者甚精。”洪迈《夷坚志》丁卷七:“因寒食拜扫先墓,小民百十为群,入山寻觅水精,且斗百草为戏。”
寒食节禁火,故多熟食,古人复将聪明才智灌注其中,制作出各种名目的“寒具”。《岁时广记》卷十五即有“作麦粥”“卖稠饧”“染青饭”“蒸糯米”等十数种食品。宋代还有一种别具特色的糕点“子推燕”,《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宋人甚至有“馋妇思寒食,懒妇思正月”(《醉翁谈录》)的谚语,思正月是因为“正月女工多禁忌”,思寒食则说明食品之丰美,中华民族之国民性,善于转禁为纵,化苦为乐,于此可见一斑。
寒食中最可一说者,为妙龄女子之出游: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哩看姣姣。
这是一首流行于越中地区的民谣。“鹞”即风筝,“姣姣”即美女,这首民谣被清代学者范寅收入《越谚》一书,并冠以《游荡子轻薄谣》之名。与范寅同乡的周作人却对这一谣名很不以为然,他说这是一首儿歌,并没有轻薄的成分,“我小时候是把这歌看作说儿童生活的,至今还保留这个成见”(《看姣姣的来源》)。
古时女子不得随意出门,至上坟之日,举家拜祭,女子方有机会与男子一道出游踏青。上坟时的女子多是浓妆艳抹,欲吸引眼球,以弥补平日养在深闺的寂寞,宋人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云:“鹭窥芦箔水,乌啄纸钱风。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上坟日除了寒食,还有三月三上巳日,所以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这是尘世的寒食,出游的寒食,狂欢的寒食,热闹与欣乐的寒食。
二
然而古人还有一个寒食,即心灵的寒食。
陆放翁的“数日间”,看似平常语,实是有一个重要典故在内。原典为唐代颜真卿《寒食帖》(《颜鲁公集》卷十一):
天气殊未佳,汝
定成行否?寒食只数日间,得且住,为佳耳。
这只是一通短短的书信,却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功劳要归于宋人。
宋人有一种重估经典的精神。一方面,是学者的“疑经”,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另一方面,则是文人对经典的重塑,“铺张学问以为富,点化陈腐以为新”(王若虚《滹南诗话》评价黄庭坚语)。宋人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不仅是一种艺术技巧上的追求创新,其中更隐含着对传统的估量与反思。前人所谓的经典,自有可能夹杂平庸乃至粗劣;前人所忽略的边角料,自有可再利用再创造的价值。传统的逼仄处,潜隐着文化生命的幽光,等待后世有心人的提撕开拓、阐扬振宣。
《寒食帖》即是一例。最著名的点化,是辛稼轩的《霜天晓角·旅兴》: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
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老矣,玉人留我醉。明
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此词是作者淳熙五年(1178年)离江西豫章时作,稼轩被朝廷召为大理少卿。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于“明日”三句注云:
《晋人帖》: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为佳耳。邓先生对此句出典可能未加详考,只是转引了明人的观点。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卷五“用晋人语入声律”条:“晋人语一入声律,无不精妙……一帖:‘寒食近,得且住,为佳耳。’辛幼安《玉蝴蝶》词:‘试听呵,寒食近也,且住为佳。’又《霜天晓角》:‘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凡两用之,当是绝爱其语。”
然明人之说实有误,钱锺书先生《谈艺录》引宋张侃《张氏拙轩集》卷五:辛待制《霜天晓角》词云云,用颜鲁公《寒食帖》: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只数日间,得且住,为佳耳。
《钱锺书手稿集》第六三六则亦云:“邓注‘晋人帖’云云,妄甚。此颜鲁公帖也……真卿此帖收入《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除了钱先生所引《张氏拙轩集》外,尚有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刘克庄《送郑甥主龙溪学》、欧阳修《集古录》、黄庭坚《题欧阳佃夫所收东坡大字卷尾》等,均云系颜鲁公帖。然“天气殊未佳”数句颇有晋人书帖的风味。如王羲之、王献之帖:《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宾至帖》:“想小大悉佳,蔡家宾至,君情感益深。”《小佳帖》:“小佳,更致问一一,适修载书平安。”《鸭头丸帖》:“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佳”字似乎是晋人的口头禅,以“佳”与“未佳”来评价判断外在的一切,显示了晋人的脱略潇洒,而其背后则是一种对主体生命的尊重,通透着道家的葆生精神,一切以自我内心的真实感受为基准,为判断和处世的原则,重内轻外,重己轻人,护持着个体生命的本分。颜真卿“天气殊未佳”云云,确乎有晋人的风韵,则《寒食帖》或许为鲁公临摹晋人之作,亦未可知。
三
古人有两个寒食。说两个,其实也是一个。
心灵的寒食不能脱离世俗的寒食,因凡人的自觉大抵是要依靠外铄的,简单的形式仍然必要,但不能喧宾夺主。可是,我们今天的清明,除了扫墓郊游,除了流于繁缛形式的复古祭奠活动,还有什么?古人的流连与惜别、沉静与持守、伤痛与哀思,是否能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季节的无常通透着人生的无常。三法印之一即诸行无常,无常即苦。无常之念亦是通透着儒家的忧患意识,《尚书·康诰》:“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每个成熟的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情感打底子。我一直以为,无常的底子可以打得厚实一些,在此基础上的乐观才能更持久更坚韧。稼轩词“得且住,为佳耳”之前是一句“宦游吾老矣,玉人留我醉”,已有了对仕途人生的反省。“未被反省的生活是无意义的生活。”(苏格拉底)无常的反省可以让你抛却无谓的执著,那些诳诱于外汩没于内的妄念:权势、金钱、功名……而获得一种沉着淡定的心境。
寒食日,若天气未佳,不便出行,则不妨“蜗居”,打叠一下自己的心灵:凭悲观冷静之心境发持久精进的动力;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于无常之底子上,建造一些温暖而质朴的文明。
我们每年都应该过一个心灵的寒食,在尘世的寒食之外。
4.《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篇四
摘要:苏轼作为宋代杰出的书家领袖,他所推行的尚意之风影响深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贴》,便是苏轼书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作品。他主张书法艺术不需要像唐人那样严守法度、缺少情感的表现,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此帖可以说是苏诗和苏书的完美结合,诗将他的所思所想所遇自然的抒发出来,而抒情的笔意伴随着作者的情绪变化,与诗的内容浑然天成,已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关键词:苏轼;寒食帖;尚意
苏轼(1037—1101)是宋代重要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学方面造诣极高,书画艺术领域也多有创见,尤其是书法,自创“苏体”,他所推行的尚意之风影响深远,当时已被推举为“苏、黄、米、蔡”“宋代四家”之首,最能够代表宋代书法的独特面貌和高度成就。他的《黄州寒食诗贴》,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便是苏轼书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作品,历来备受文人骚客所喜爱。本文将以此帖的创作背景和他的书论主张展开分析。“乌台诗案”
一、创作背景
此帖创作的背景还要从苏轼被贬黄州开始说起。元丰三年(1080),时任湖州知府的苏轼给宋神宗呈上一份对新政略有微词的《湖州谢上表》,被政治对手抓住把柄进行联名诬告引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虽幸免于死,但多数好友连坐受罚,自己也被贬往黄州任团练副使(是北宋的一个闲差,实际上被辖控起来)。在黄州的几年里,是他仕途二十几年最为落寞的时期,精神上受到此案的打击时常郁郁寡欢,生活上穷愁潦倒。仕途的受挫也使得他将精力投放于文学艺术创作,由此精神寄托的对象,逐渐从名利事业转移到了大自然,成为一个重要转折时期。《黄州寒食诗贴》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中偶然诞生的。
《寒食贴》作于被贬往黄州第三年(元丰五年,1082年)的寒食节,为墨迹素笺本,横118厘米,纵33.5厘米,共17行,129字,因是作者随手写来,遂无落款及年月,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诗帖内容为苏轼即兴而作抒发感情的两首五言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街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第一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黄州生活虽然落寞却转瞬已过三年,回忆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过去,联想到现状看看头上的白发,不由得惆怅感伤起来。第二首诗开始,作者将视角转向了自己的身边,看到小屋、空庖、寒菜,破灶、湿苇,自己生活的窘迫实已至极,似有穷途末路之感,哪知无奈之余又逢寒食,想到自己被贬到黄州三年都没有机会给千里之外的父母祖先上过坟,不由感到悲凉凄楚,万念俱灰。
《寒食帖》自成之后便流转于外,饱经磨难,元符三年(1100年),黄庭坚受收藏者张氏之邀观赏此帖并在原稿后题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写之,未必及此。他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题跋与原诗稿相得益彰,集当时两位名家书法于一帖,甚为难得,亦成为后世奇谭。
二、书法特色
正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梁巘《评书贴》),“‘宋人尚意’是一次伟大的觉醒和成功的自救,也是一面革新的大旗,对当时书坛具有挽狂澜于既倒、摧朽廓清之功。”[1]“这‘意’用现代的词汇说即是‘抒情’,…指一种恬静、愉悦的创作。”[2]宋人的尚意之风追求自由表现,对唐人的规律法度采取的是批判态度,苏轼正是这种思想的推崇者和践行者。从他的诸多诗词题跋可以体现他的尚意主张,在《石苍舒醉墨堂》中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绸。”又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苏轼《评草书》)。“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在这种书论思想的指导下,书法艺术不再像唐人那样严守法度、缺少情感的表现,开始融入自己的情感,有意识的夸张变形,结体追求疏密欹侧的变化。正如苏轼自己所说:“我书造意本无法,天真烂漫是吾师”。《寒食帖》正是他“意造”思想的代表作。
纵观全帖,无论是点画线条还是字体的结构大小,都随着苏轼的情绪起伏而急速变化。从第一首诗的用笔和字形看,苏轼的心情比较低沉平和,起笔书写时平缓凝重,字体规整较小,似乎又在沉稳中又暗涌波涛之势;前七行字形没有明显的大小变化,行与行之间留白均匀,笔势采用苏书中常用的横势,偶尔使用纵势,如“年”、“中”等字,可以看出情绪起伏并不大,最后一句“病起头已白”时,以类似蝇头小字的已白来收尾,似乎是深深的一声叹息。从第二首诗“春江欲入户”开始,作者的情绪由开始的平和转向激越,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激情,可以明显观察到用笔增加力度,笔势越来越急促,字形也愈来愈大,变得跌宕起伏错落,不再受其用笔务求慢的影响,表现出一种率意的自然奔放,到了“破灶烧湿苇”一句,情感如同火山爆发一样,难以抑制,直至诗末“死灰吹不起”,苏轼的情感才渐趋平静下来。其中“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一句,“乌衔纸”似乎是对一纸引发“乌台诗案”的隐喻,特别是用笔畅快,无拘无束的“纸”字,收笔如同利剑一样直指“君”字,像是对“君门深九重”的控诉,又似是深深的无奈叹息。
苏轼曾自述学书历程称“幼而好学,老而不倦”,他的学生与挚友黄庭坚则记述的更为详细:“(苏轼)少时规摹徐会稽,笔圆而姿媚有余;中年喜临写颜尚书,真行造次为之,便欲穷本;晚乃喜学李北海,其豪劲多似之”(黄庭坚《山谷集》)。可见他是书学多家、融合为我。他在书写行书时善用左伸右缩式取势,这也是书写行书时比较常用的取势方法,比如《寒食帖》中的“春江欲入户”几个字。左伸右缩式取势的特点是横势都斜向右上方,纵势都向左侧欹斜,左侧往下伸,右侧向上缩,进而形成一个左伸右缩的体势。左侧下伸、右侧上缩就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向下的重力势能,如果运用得好,能给人以一种气势淋漓的艺术感受。清代姚孟起先生在《字学忆参》中说:“苏书左伸右缩,米书左缩右伸,皆自出新意,不落唐人窠臼。”
“《黄州寒食诗帖》的杰出就在于它既包容了苏轼书法的稳定风格与技巧,又超出了这个范围。”[3]从全帖来看,是一个带着强烈情感起伏变化的过程,总趋势是由平和向奔放发展。此帖可以说是苏诗和苏书的完美结合,诗将他的所思所想所遇自然的抒发出来,而抒情的笔意伴随着作者的情绪变化,与诗的内容浑然天成,已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汤大民著,《中国书法简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2]熊秉明著,《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5.寒食 篇五
济源寒食作者:孟郊 朝代:唐 风巢袅袅春鸦鸦,无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女婵童子黄短短,耳中闻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
饥童饿马扫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
莓苔井上空相忆,辘轳索断无消息。
酒人皆倚春发绿,病叟独藏秋发白。
长安落花飞上天,南风引至三殿前。
可怜春物亦朝谒,唯我孤吟渭水边。
枋口花间掣手归,嵩阳为我留红晖。
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
蜜蜂为主各磨牙,咬尽村中万木花。
6.寒食 篇六
《黄州寒食诗帖》为牙色纸本墨迹卷,横189厘米,纵34.2厘米,上有苏轼所写《黄州寒食二首》诗,行草书,文17行,共129字。第一首诗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汗燕支雪。阁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第二首诗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鸟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从诗文内容可知,此帖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那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已三年。斯时斯地,潦倒困顿的苏轼将满腔忧悒愤懑之气转而寄托于文学艺术之上,终于成就了众多不朽的文学绝唱和书法名迹。《寒食帖》正是苏轼人生体验和整体素养进入了一个新高峰、新境界的标志。品其诗,两首五言古风苍劲沉郁,隐藏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用笔心手相应,从头至尾随着诗情的起伏而极尽控纵之妙。通篇作品气势恣肆跌宕,形态飞扬飘洒,神韵雄伟高迈,毕现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精髓。
苏轼手书《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元符三年(1100)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与苏轼情谊深厚。他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苏轼,激动之情难以自己,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此跋对《寒食帖》的书法源流、特色及作者的创作态度,都作了精辟的阐发。其书法则豪放劲利,纵横驰骋,气势磅礴,情酣意遂,为黄庭坚晚年的行书佳作。这样,《寒食帖》前有苏书,后有黄跋,均系传神妙品,二璧合一,双美并存,实在是可珍可贵。
除了黄庭坚外,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均认为这是一篇旷世极品。这里仅列举此帖上几处题跋为例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帖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厉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400年后,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又200余年,《寒食帖》收归清朝政府,并刻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天下第三行书”。
到了近代,《寒食帖》命途可谓跌宕坎坷。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几遭毁坏,至今日复制品上仍有烧痕。《寒食帖》既免于火焚,旋即流落民间,后为冯展云所得。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这幅作品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当年12月19日,即苏轼生日,颜韵伯作跋记此事本末。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东京大地震,菊池氏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荡然一空。是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半年有余。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乃磨乾隆御墨,用心太平室纯狼毫作跋,以记《寒食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经常遭到美国空军轰炸,而《寒食帖》幸而安然无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炎黄子孙耿耿于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当得其下落,即以重金从日本购回,并题跋于《寒食跋》后,略述该帖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至今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十数年后,在台北书画展中展出了长达7.3米的《寒食帖》卷轴复制品,轰动一时,见者无不称奇。据悉,此类复制品只有十件,大部分被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家博物馆珍藏,其中有两件则已下落不明。1975年前后,日本友人、著名的“东坡迷”山上次郎花巨资买下了台湾展厅中展出的复制品。1985年11月2日,山上次郎率日本“东坡参观访问团”来到黄州东坡赤壁。出于对苏轼的敬慕,也出于对东坡赤壁的钟情,山上次郎慨然将其《寒食帖》卷轴复制品赠送给东坡赤壁管理处,这幅作品因而成为了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珍品。1995年,经山上次郎倡议,在东坡赤壁修建“中日友好之舍”,首次公开展出该复制品。
1995年4月6日,为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台湾邮政部门发行了《寒食帖》邮票一套4枚,横式四连印刷,邮票大全张边纸上则印有黄庭坚《寒食诗跋》。就在同年底,黄州市中兴实业集团公司亦推出两枚“黄州赤壁”企业拜年卡,其中第2枚(编号1996鄂BK——0003)主图即为《寒食帖》节录。这两种精美的邮品一出现后,即成为了海内外集邮、书法爱好者争相收藏的目标。大陆和台湾同发《寒食帖》邮品,是不谋而合,也是必然。因为海峡两岸同根同文,只有一个才情卓著、雄视千秋万代的苏东坡啊。
【寒食】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