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她是我的朋友》

2024-11-10

27《她是我的朋友》(共13篇)

1.27《她是我的朋友》 篇一

她是我的朋友

总目标:

教育:引导学生从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的动人故事中,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品格。

教养:

1、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迫在眉睫、哭泣、呜咽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阮恒身上体现出的真诚友谊和无私奉献精神。

4、感受朋友、学会交友。

发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能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阮恒身上体现出的真诚友谊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策略:读中感悟,结合生活理解。

教具准备:录音机和投影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课文围绕描写小男孩的动作神情句子来表达小男孩内心的痛苦及想法.课时重难点: 练习围绕文中的人物动作、神情、语言,展开说话、写话训练。感受阮恒身上体现出的真诚友谊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读写结合,随文练笔。

1、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了阮恒,阮恒立即不哭了。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什么?请你把他们之间的对话写下来。

2、请同学读一读,大家评价。说出同学的想象好不好。

二、角色扮演,体悟情感。

1、把同学写得好的一段进行分角色表演。

2、把演得好的“一位阮恒”站在台前,同学们当小记者,就自己对课文理解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来采访提问阮恒。也可就自己将写作的报道角度对阮恒进行一些采访。也请一位自愿当小姑娘的同学来接受同学记者的采访。(提问角度提示:朋友、友谊等)

三、反复朗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所表达的情感。

四、作业:做十五分钟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迫在眉睫呜咽哭泣抽泣

献血阮恒紧闭咬小拳头舍己救人

原因“她是我的朋友”

2.《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输、睫、否”等8个生字,会写“炸、医、输”等13个字,正确读写“医院、护士、消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三、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四、教学过程

1.導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一谈到“朋友”这一字眼,我们心中就会漾起温暖、幸福的感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18课去感受一个战争年代关于朋友的动人故事。(板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看卡片度词语:炸死、输血、迫在眉睫、血型、掩盖、缀泣(讲清“血”的两个读音)

(2)同学们的词语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们课文读的怎么样?(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的她指的是谁?我指的是谁?课文讲的是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板:阮恒、小姑娘、输血(救))

3.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那么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输血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从那个词可以看出情况危急?(迫在眉睫)迫在眉睫什么意思?(生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课前查字典)

查字典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但仅仅知道字典里的解释是不够的,还要放在文章中去理解,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谈对这个词的理解吗?(生抓“立刻”等词语品析)

小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在这紧要关头是谁为小姑娘输血救了他呢?(阮恒)

那么他是怎样献血的呢?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同学们按学习指南的要求自学5~11自然段的内容。

学习指南:1)自由读课文5~11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阮恒神情动作的句子。2)细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从这些句子中能体会出阮恒怎样的内心活动?3)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2)学生自学课文

(3)汇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来理解

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的举起来~~~(沉默看出紧张,颤抖看出害怕,举起放下又举起看出矛盾的内心)

同学们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这是学习课文非常好的方法,那现在老师找一名学生读这句话,你们来做动作体会一下当时阮恒的复杂心理好吗?

现在你是阮恒,我来问问你,你为什么在大家都沉默的时候举起了手?为什么放下去,为什么又举起来?

2)阮恒很快躺在草垫上~~~~一动不动也不说(体会到阮恒坚强、勇敢、配合医生等)师:能把阮恒的这种坚定勇敢读出来吗?

3)过了一会儿他竟然啜泣一下~~~捂住脸(生:内心害怕)师:是啊,他因为内心害怕而哭泣,你能读出阮恒内心的害怕与痛苦吗?

4)他又开始呜咽~~~痛苦~~~师: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体会来

5)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生:阮恒内心充满了恐惧但是他却依然勇敢地給小女孩输血)师:是呀,多么勇敢的孩子呀,让我们看看插图上阮恒的动作,想像一下他内心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这三句话中都写到了哭,你找到这几节表示哭的词了么?(点击啜泣、呜咽、哭泣)(啜泣:一吸一顿的哭;呜咽:低声哭泣)

师:阮恒从啜泣到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你发现了什么?(哭声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痛苦)

小结写法:作者描写阮恒献血过程时主要抓住了阮恒的神情与动作描写来刻画他的内心世界,作者的这种手法我希望你们能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那样你的文章一定会写得更出色。

(4)那阮恒为什么在献血时感到如此痛苦呢?自由读12自然段(他以为自己要死了)

(5)那后来是什么原因让小男孩停止了哭泣?(医生轻柔的对他说了几句话)

(6)那么医生可能说了那些话呢?结合画面内容再联系上下文想想然后在和同桌交流。

(7)那阮恒为什么以为输血就是要把自己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呢?如果当时输血的是刘老师我,我会这么想么?

老师知道输血是抢救病人的一种急救方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阮恒还是一个孩子,而且是发生在战争时期的一个孤儿,他不知道这些,因此在献血时才会表现得如此痛苦。

那么既然阮恒误认为献血给小女孩自己就会死,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因为小女孩是阮恒的朋友)

是啊,正是因为他是我的朋友,才使得阮恒甘愿选择死来换的朋友的生,这份友情足以感天动地,让我们带着对阮恒的敬佩再来读读课题。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命中正因为有了朋友才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再读课题。

同学们相信大家金色的童年里也有许多朋友,请你谈谈你的朋友说说你们之间的友情故事好吗?

3.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三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朋友吗? 生:有。

师:真好。朋友,是寒冷冬天里的一团火,是炎炎夏日里的一丝凉风,是雨天里你头顶上的那一把伞,也是摔倒时扶你起来的那一双手。有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们今天的学习就跟朋友有关。(师板书课题:18 她是我的朋友),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师: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输血的“血”字,在书面语时,读“xuè”,在口语或单独使用时读“xiě”。

2、师:去掉熟字,生字你认识吗?

(1)在读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学生说哪个,就齐读哪个)(2)你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

3、师:把这些字词放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准吗?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认真听,帮助正音,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课文读得很流利,良好的预习,将会使我们在理解课文时事半功倍。那么,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4个学生说)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提到了小姑娘,大家知道,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急需输血,那么书中使用哪个成语来形容这一紧急情况的? 生:迫在眉睫。(齐读)

师: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请大家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迫在眉睫”的意思? 生„„

师:找的真准。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如果输血,小姑娘就会活,如果不输血,小姑娘就会死,情况十分危急,也就是——迫在眉睫。你们能把迫在眉睫的紧张感读书来吗? 生„„ 师:(竖大拇指)嗯,输血迫在眉睫,可大家知道,这个小姑娘是个孤儿,没有亲人,而医生和护士又不具有她的血型。怎么办?一阵沉默之后,谁举起了手? 生:阮恒。

师:在小姑娘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阮恒站了出来。老师请几位同学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画出来,再读一读,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阮恒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默读,画句子,出声读句子。

师:可以把你的体会和想法在小组内交流。(4、5分钟)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信,交流会让我们有更多的的收获,你愿意把你的收获在全班交流吗?

生汇报。第一

注重学法的指导,师:就这样,抓住关键词来说。并指导有感情读。第二句,第三句比较,理解“啜泣”、“呜咽”的意思,做“啜泣”、“呜咽”、“捂”、“掩盖”动作,体会阮恒此时内心越来越害怕。指导有感情读。第四句,结合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阮恒的动作表情,结合文本,体会“哭泣”、“咬”、“竭力”,从而感受到阮恒此时心里害怕极了。指导有感情读。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抓阮恒的表情动作,体会到了阮恒的犹豫,体会到了阮恒的害怕。

四、深入体会,升华感受。

师:老师想问大家,阮恒到底在害怕什么? 生:怕死。

生:怕把自己身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师:阮恒的这种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嗯。适当的输血并不会影响人的生命。那么,阮恒以为输血会死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 生:一开始。

生:举手的时候。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么,也就是说,从阮恒决定输血的那一刻起,他就决定了,要用自己的死来换取小姑娘的——生。

师:嗯,其实支持阮恒这样去想,这样去做的,仅仅因为一句话——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举起了双手,是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决定输血,是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面临死亡心里害怕极了仍没有放弃,还是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师引导学生的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有感情。)师:此时此刻,阮恒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勇敢、重情重义、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够朋友、真正的朋友、把朋友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师: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句关于朋友的名言,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这样的朋友,也希望你能做别人这样的朋友。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一、读悟结合,学习方法探究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读中悟情,把尽量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想。学生从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如老师让学生读描写献血过程这一部

分时,让学生勾画出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语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激励读,比赛读,齐读等,让学生明白阮恒献血时内心很复杂,为衬托他无私奉献的品质做好了铺垫。其二,发挥想象,合作释疑。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悟。教学中,教师发动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当学生找出阮恒神情动作句子后,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的异常表现及其矛盾之处提问,通过辩论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重点品读感悟,通过看课文插图和听阮恒的哭声,想象阮恒当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充分展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此时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全班互助互学,共同探究阮恒的内心世界,体会阮恒虽然说以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去,但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坚持献血的可贵品质。

二、读说互促,情感体验生命化

语文教学要“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教师在学生理解全文后发问:“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阮恒说什么?”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

4.《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四

1.认识输、睫、否等8个生字,会写炸、医、输等13个字,正确读写医院、护士、消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1.文字投影片和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了解关于抽血输血的知识。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问她和我分别指谁,这对朋友间发生了什么事等),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2.下面就让我们自己轻声朗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了解到课文记叙了战争时期,一个叫阮恒的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而勇敢献血的故事)

3.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输shū,不要读sū;恒,读héng,不读hén;拭读shì,不读sì。

研读献血过程,体悟美好心灵

1.小组认真研读第5~11自然段。

a.个人默读,画出描写阮恒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反复读一读、想一想阮恒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b.组长组织大家按下面的顺序进行讨论。

c.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2.全班交流。

a.出示文字投影片,各组代表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有不同意见可展开争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沉默时是在思考,在犹豫;颤抖放下去是因为对献血、对死亡很害怕;又举起来是虽然害怕,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坚持要献血。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阮恒在献血时因特别害怕而紧张,但他强忍着不表现出来。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忍不住害怕,怕自己会死去;但为了不影响献血,又竭力掩饰自己的害怕与痛苦。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阮恒一想到自己会死,他又害怕痛苦得哭了起来,但为挽救朋友的生命,他仍竭力掩饰。

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随着抽血的进行,阮恒想自己的血一定快抽尽了,自己也快要死了,他的害怕和痛苦越来越无法掩饰,但为了好朋友,他仍在拼命掩饰。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当男孩知道献血没有生命危险,他非常坦然、平静,还可能为自己刚才的表现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b.通过小组间有感情朗读竞赛,来体会阮恒的心理变化。

各小组自己设计朗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齐读、表演读等),参加比赛。

识写生字

眉不要少写一竖;垫不要少写一点;酒不要少写一横;柔不要少写一点。

第 二 课 时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再写下来。

2.找学生读一读。

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1.在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共同学习阮恒在献血时的心理活动时,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在议论阮恒一点儿也不勇敢。哪些同学也有这样的感觉?那么,阮恒到底勇敢还是不勇敢呢?我们一会儿要组织一次辩论。

2.再认真读一遍全文,为自己的观点找一找依据,在文中标上序号。

3.组织辩论,深入体会阮恒为朋友所做的无私奉献。

(如,正方──勇敢;反方──不勇敢)

正方:我方认为阮恒是勇敢的。在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位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献血时,所有的人都沉默了,最后只有阮恒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多勇敢呀!

教师插入:是呀,课文说小姑娘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情况多么紧急,文中有个词语是迫在眉睫。

反方:但是阮恒在举手时,表现得一点儿也不勇敢,是颤抖着,还放下去又举起来;在献血过程中一直在哭。

教师插入:课文中写阮恒哭用了几个不同的词呢,反方快来找一找都是什么?(啜泣、低声哭泣、抽泣)是啊,阮恒哭得越来越厉害,真是有点儿不勇敢。

正方:对方别忘了,阮恒之所以哭,是因为他以为把血全献给了朋友自己就会死去。他是害怕这个才哭的,并且他一直竭力掩饰,当医生安慰他后,他立刻就不哭了。

反方: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作者如果写他始终没哭,不是更能表现他对朋友的无私奉献吗?

正方:请注意,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再设身处地为阮恒想一想,他还是一个孩子,当以为自己就要死了时,怎么会不感到恐惧与痛苦呢?任何人面对死亡时,都会感到害怕的。而阮恒在感到害怕的同时,一直在努力克制,他为了朋友,已做好了献出生命的准备,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勇敢吗?

有感情朗读全文

在同学们的辩论中, 我们认识到阮恒不仅勇敢, 而且为了友谊情愿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个真实而令人感动的故事。

了解综合性学习情况

1.交流本班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情况。

2.教师小结。

5.《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篇五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本课1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正确读写“查看、休克、迫在眉睫、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预习提示进行学习。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阮恒为了抢救受伤的同伴。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的全过程。运用比较读写结合讨论的学习方法和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从阮恒无私的献血中,感受到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学习阮恒具有真诚地对待朋友的纯真,朴实的品质。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在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活自己因流血过多,生命垂危的同伴,毅然献花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生命的动人故事。故事的开头写了一名孤儿在炮弹的爆炸中受了重伤,急需输血,接着具体描写了阮恒献血的全过程,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真切地反映了阮恒献血时的复杂心情,最后点明阮恒献血的原因。虽然他误认为献血后会死去,但为了救活“她”,他能愿这样做,这种朋友间的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十分可贵,十分感人。因此,通过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神态的语句,进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解决。

3、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的现状决定着教学的客观条件,因此,在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有“空中楼阁”那样的教学设计,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型学校,在现代化教学设备走进课堂教学的今天,我们对此只有望而兴叹,无所作为,加上农村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生活背景和城市的学生相比,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因此,在采取教学方法上我尽量以“我”为中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善课堂教学中各个方面的需要,使之逐渐步入新的轨道。

4、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难免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朋友,我想,大家肯定也有朋友,不过今天我们将看到的是一对在战争中的朋友,我想,同学们一定对这对朋友感到兴趣吧,那我们今天就一齐来学习《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

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激趣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整体认读音节。wū呜、y咽、三联拼音节:din垫、qun拳(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做评价),“咽”是多音字,可读yn,狼吞虎咽。

2、检查学生的生字字写,注意“睫”是“目”字旁,不要写“日”;“垫”的右上是“丸”,不要少写一点;“揭”和“竭”字形相似,字义不同。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①开火车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②选一名朗读较好的同学再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想想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准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同学们在听中比较自己哪些地方还没有读好,便于纠正)

③请学生说说课文是写一件什么事?

三、运用方法,理解内容

1、抓重点词语、句子,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与同桌讨论的形式,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①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和描写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句子(请学生说说自己画的是哪些句子),互相交流、讨论、总结并进行板书:迫在眉睫、啜泣、捂住、摇头、呜咽、掩盖、又摇头、哭泣、制止。

②提问题: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在抽血过程中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他为什么“立刻停止了哭泣”?既然抽血不会疼,怎么会“啜泣”呢?他“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有什么痛苦呢?

③指导学生看图,并进行引导。

④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

⑤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四、练一练

读句子,用“√”选出正确的解释。

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①“举起”“放下”“又举起”说明阮恒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一直拿不定主意。

②“举起” “放下”“又举起”说明阮恒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拿定了主意。

2、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①阮恒的表情和动作,说明他当时内心很痛苦,并且设法掩盖和制止内心的痛苦。

②阮恒的表情和动作,说明他当时身体非常疼痛,并设法掩盖和制止身体的疼痛。

五、总结概括,思想升华。

启发谈话,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文章的主人翁精神深深地打动着同学们的心,我想这时每个同学都会许多内心的话要说吧!好,下面你们就围绕着老师提出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1、你认为阮恒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对朋友的感情是怎样的?

2、你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你准备怎样去做?

生说——师评价——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描写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句子。

教学自我评价

这应该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的知识点及学生的技能训练,我都有机地、比较恰当地渗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注意教和学的关系,并在引导的过程中,难点、重点处理得较为自我、适度,使学生的学习学得轻松愉快,并从中获得了相应的学习效果。但在情感及价值观方面,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要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学生的身心如临其境。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感悟,得到心灵的升华,这才是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在这里还做不到,因此,这是不足的地方。

教案点评

6.陈嘉钧:她是我的红粉知己 篇六

问:听说你最近挺失意的,是因为伊能静、黄维德牵手照片曝光,难过到买醉?

答:啊……伊能……伊……没有啦……也没有啦……就……就朋友。没这么夸张啦,应该这样讲,之前是她比我低潮啦。哎哟我真的……啊我我……我不意外,黄维德的新闻也见过报了。

问:你喜欢伊能静吗?你们怎么会认识?

答:是朋友聚会上认识的。那段时间会走得比较近,因为互吐苦水嘛,我觉得她每次讲的话都能讲到我心坎里,那段时间满处得来的。啊……喜欢喔……欣赏!因为她个性活泼嘛,就很大方。但我觉得她是一个比较怕寂寞的人,因为她毕竟……她的年纪我觉得也不算很老嘛,也是会想找所谓的红粉知己聊聊天开开心。

问:你和伊能静常出去吗?都去哪里?你们有像情侣般牵手吗?

答:我们有去看电影、去唱歌、去夜店、吃饭都有。只是说那段时间比较常见面。也满聊得来的。她就是一个人啊,来台湾会找我或找朋友一起,相信她在大陆也是这样。情侣般进展?没有没有。

问:伊能静带你见过哈林吗?她曾对你表示和哈林婚姻有问题,她怎么形容?

答:我没有见过哈林。Annie(伊能静英文名)她比实际年纪大概小了10岁,加上哈林大她10岁,两个的年纪差距大概有二十几岁,就像爸爸带女儿这样。据她告诉我,他们在一起,基本上看电影不会超过三次,也没有所谓真正彼此共同的生活;因为工作的关系,再加上家里的问题、哈林姐姐的问题、他妈妈的问题。

她和哈林从恋爱到实际生活,才发现原来婚姻生活是这么回事,每天早上起来还要面对哈林的姐姐们,还要洗衣烧饭,她忽然间觉得很不能适应。慢慢累积起来,这种东西一定是冰冻三足非一日之寒嘛。

问:你还会义无反顾追求伊能静吗?你们还有联络吗?你赞成他们夫妻合或分?你姐姐陈海菌知道你和伊能静这件事吗?

7.她是我的朋友作文 篇七

她,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张充满稚气的脸上,长着一双眯眯的眼睛。她就是我的朋友---李芷郁。

李芷郁除了成绩很好之外还有其他优点。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我和李芷郁在超市里各买了一包薯片。我很快就吃完了薯片,我向四处看了看,突然前面隐隐约约的看见了一个垃圾桶,我不想走远路去丢垃圾,就随手把垃圾扔在了地下,李芷郁看到了我的这一举动,对我劝说:“张绮文,你还是快把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吧!假如你看见这么美丽的街道,突热出现了一包垃圾,那多难看呀!”我若无其事地说:“不就是一块垃圾吗!干吗要跑远路去丢垃圾呢?再说,这里又没有管理街道卫生的人员在这里监视,丢一块垃圾在这里没关系的!”李芷郁看见我不听劝,就自己捡起那一块垃圾先垃圾桶走去。

那天,李芷郁给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之后,我只要看见地上有垃圾,我就会把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桶。看,我的朋友李芷郁就是这样一个爱护环境的女孩。其实,她身上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学习,我愿意结交这样的朋友。

8.她是我的朋友作文 篇八

记得有一次,那天下课铃一响,她就飞奔向操场,去的时候,还在班级里拉上了几个女生,当然,我也不例外,她手里还拿着她自己的皮筋。到了操场,便组织大家一起开始跳起皮筋来。跳了不多一会,我就输了,便在一旁看着,随后,曾子芸也输了,只见她那汗哗哗地流着,拳头握得紧紧的,而且面红耳赤,嘴里大声而又坚定地喊着:加油,加油!我想,这时,她心里肯定想着:队友们,一定要加油呀!只见她的队友们也非常努力,她的一个队友跳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却也毫不在意,反而越来越有劲了。经过她队友的一番努力,再加上曾子芸在旁边的鼓励,她们的队伍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还有一次,记得那是一次校园冬季运动会,曾子芸参加的是拔河这个项目,每年的拔河项目都是大家最喜欢的一项目了,也是竞争极为激列的一个项目。前面所有项目都结束后,过了一个中午,我们最期待的拔河比赛终于到了,不多一会,轮到了我们五年级,该我们班上场了,我们全班围在一起,大声地喊道:加油!只见大家一切准备就绪后,裁判吹响了哨,大家用尽吃奶的力气使劲往后拉,旁边的啦啦队也欢呼了起来,一直喊着加油,加油,加油,一定要加油呀!参加的同学也非常给力,他们个个紧张极了,他们脸红通通的,手也被勒得红红的,对方使劲一拉,我们班差一点就输了,就在这时,曾子芸仰着脸对天空大喊一声:同学们,加油呀,我不能辜负了啦啦队的期望!就在这时,大家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们终于赢了,取得了第一名!

9.27《她是我的朋友》 篇九

赵老师的课渗透学法,润物无声。

她执教的是二年级的课。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多学习方法教师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耐心地渗透。课堂伊始,学生读课文后填空,实际上是在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课上无数次看似很随意地走到学生的身旁,俯下身来,告诉学生把你刚才说的这个好词记在书边上,很巧妙地教给学生怎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实则又是在教给学生一些“标注读书”的方法;同时课上用到了许多美读的方法,比如:师生接读、滚雪球式读、课题巧巧读、补白想象读等。在美读中浸润语言、培养语感、体悟情感。

蔡老师的课点、面相得益彰。

整堂作文课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如果说课文中一个个亲情“小镜头”的回顾是“点”的话,那课上学生纷纷讲述自己亲身体验到的长辈对我的关心爱护的感动场面就算是“面”的开花了。整堂课学生在蔡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紧紧围绕亲情这条线索,情感和思维的火花不断被点燃,最终达到高潮,情动辞发,付诸笔端。

这两堂课还有一个共同的亮点就是“主题阅读”的巧妙拓展。无论是赵老师的居里夫人的名言、感恩歌词的植入,还是蔡老师诗歌和《妈妈的伞》美文的范例,都使说和写、读和写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刘红玉(哈尔滨市新阳路小学):首先,我觉得赵老师以轻松、明快、亲和的特点,简简单单地为学生上了一节语文课。这篇课文中所讲述的尊师的道理学生通过读文都能够明白,但是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居里夫人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如此尊敬自己小学时候的老师,真的是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地指导和精细巧妙的教学设计。赵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环节简省,语言亲切、富有童趣。另外,这节课上,赵老师是在和学生扎扎实实练语文。课堂上此起彼伏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读促讲,语句理解扎实有效,并且渗透学法及习惯的培养。比如,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逐层读表示居里夫人表示动作的词,从指读到圈画,再到有感情读,然后加上句子中动词的修饰成分读,并且把这些词组放回到句子中再读,直到学生可以把这些句子背下来以填空的形式诵读……整个环节紧紧相扣,使学生在美读中体会感悟,从而得到“亲切”“尊重”等感悟。赵老师又适时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这种批注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赵老师就是这样润物无声地顺学而导,将批注式阅读的意识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轻轻松松地学语文。真是小语文课,大语文观啊!

蔡老师的习作课也是在阅读的基础上顺势而导。我主要想结合细节描写的教学谈一下。我觉得,对于小学生写记叙文来说,细节描写是非常难把握的部分。蔡老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读、感、悟、想、说、写……推动了学生对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以及环境描写等内容的关注,将视角缩小,细细地品味,体会抓住这些细节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妙处,可以说是一节有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

李强(哈尔滨市安静小学):赵老师的阅读教学是“读中学写”,蔡生老师的习作教学是“由写溯读”。两节课相辅相成,准确把握了“工文统一”这一语文教学的本源,为我们展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范例。本次沙龙活动,引起了我的两点思考。

1.“读写结合”读什么,怎么读?蔡老师用3个例子做了诠释。分别选取了《爷爷的压岁钱》《父爱的高度》《花边饺子》3篇文章的经典段落和经典句子,指导学生品读,并帮助学生提炼出人物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及环境描写的方法,找准了读写结合的连结点,把阅读、发现、比较、总结提炼紧密结合起来。

2. “读写结合”写什么,怎么写?蔡老师没有把习作练习看成只有作文要求的那点内容,也没有拘泥于“模式”——让学生一味套用文中句子,而是把习作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可谓有法且得法。这样,学生才知道写什么,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

王新(哈尔滨市欧洲新城经纬小学):本次教研沙龙的研讨主题是“读写联动,读中学写”,无论赵老师还是蔡老师最终都是把落脚点放在写上。那么学生到底怎样才能写好习作、提高习作水平呢?在蔡老师的习作教学中我们不难得出答案。我认为写好习作无外乎3个关键要素:积累,体验,习法。

一、积累

课前,蔡老师引导学生背诵148句经典古训名言旨在积累,课上蔡老师关注学生词句运用,适时评价。如一名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忧心忡忡”一词和另一名学生曾在考试中引用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均得到蔡老师高度评价,我想这亦是在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恰当运用。我们说平时的日记、周记、好词佳句整理都是在进行有效的积累。

二、体验

这里的体验是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或经历事件所产生的感受。教学过程中,蔡老师引导学生先是关注几篇学过的亲情类文章片段,进而想象课外小事中的镜头画面,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记忆,回想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所忆之事在教师激励和引导下喷薄而出。我们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善于记录,引导学生写真事、抒发真实情感。

三、习法

习法是习得方法。习作的经验和方法哪里来?我觉得一方面应该是从阅读教学的优秀文章中习得,另一方面应该是从教师有意教授的习作技巧中习得。蔡老师在本节习作教学中恰恰佐证了这两点。他通过导读《花边饺子》片段,引导学生明白应该写写“怎么做的”;通过导读《父爱的高度》片段,引导学生明白习作中应该写写“怎么说的”;而通过引入课堂的小诗《妈妈的爱》引导学生感悟还可以写写“当时环境和人物表情”并借此教了学生一法:写作文要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李帅(哈尔滨市太平中心小学):

赵老师的课首先让我感受到的就是学生读得十分快乐,即使到下课前他们还是意犹未尽。这堂课的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本源,也回归了文本本源,让学生和作者、编者在不同时空中进行心灵对话。

其次,为什么学生能读得这么高兴,是因为导入时赵老师用了大块时间,把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居里夫人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伟大,为后面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学生读出趣味做铺垫。

最后,本节课赵老师教了学生一项技能,即不动笔墨不读书,给文章做批注。从文章开始先扶,教这项技能,之后三、四自然段赵老师把这项技能放下去,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这项技能,授学生以渔,并把这项技能贯穿于本节课的始终。

而这3点不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吗?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并对语文课更加感兴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设计,很值得我今后学习并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中。

但是课总会有一些遗憾,我认为这节课的节奏较快,应多给学生时间积累应用。我从蔡老师的课上找到了范本。蔡老师重视让学生积累,让学生多说,给充足的时间写作,并让学生乐于分享。课上的设计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十分有效,但我感受更深的是蔡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尊重。

蔡老师与学生上课如聊天一般亲切自然,并认真倾听,常常对学生进行质疑、追问,让学生在课上思考、反思,让学生不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于学困生,教师给予充足的尊重,即使说得不是十分准确,蔡老师也不打断,给学生以自信,更给了学生勇气,这比简简单单给学生掌声要更有力量。

李兆坤(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研修部):今天参加道里区语文教学研究沙龙成立10周年的活动,感触很多。沙龙活动坚持了10年是很不容易的,沙龙为热爱语文的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探索的平台。这几年,我也多次参加沙龙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和各位教师、专家一起成长。

今天研讨的主题很明晰:读写联动。今天展示的这两节课都非常不错,刚才大家在交流时已经说了很多。我觉得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研究主题上建立一个点,不是单一作文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这两位老师的课应该说是成熟的,特别是蔡生老师,可以说是专家型教师,这也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他们也是在不断探索、思考。

我记得今年的全国教师素养大赛之前开了一个会,把这次素养大赛分为两个系列:阅读系列和表达系列。阅读系列我不多说,因为阅读教学大家都爱上,它有固定模式。在表达系列方面,我认为口语表达也非常重要。学生长大后,他的口语表达、与人沟通能力尤为重要。我们下一步在研究时,要向口语表达倾斜。

最后,祝贺道里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沙龙成立10周年,祝愿沙龙越办越好,成为热爱语文教学、有志于语文教学研究的教育同仁们交流彼此观点、共享教学智慧的平台。

10.她是我的朋友作文 篇十

她的个子高高的,瘦瘦的。她那可爱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会说话的大眼睛,笑起来眯成两条缝,就像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挂在脸上。她还有一个小小的、甜甜的、能说会道的嘴巴,说起话来可惹人喜爱啦!

她有一双既温暖、又灵活的双手,很适合弹钢琴,也很适合画画、写字。她喜欢弹钢琴,她弹的曲子美妙动听、时快时慢,简直就是一个小钢琴家。她喜欢练书法,写出来的字又工整又漂亮,人人见了都喜欢。

11.《她是我的朋友》评课稿 篇十一

一、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安排得当。

从初读——细读——精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人物内心的思想内涵,受情感的熏陶,最后升华情感。教学如行云流水,通顺流畅,把学生带入课文中的意境。教学中重点、难点突出,分析透彻,朗读到位,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效果好。

比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找出对阮恒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以及心理的描写,然后抓词抓句、咬文嚼字进行理解,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阮恒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完成词语的积累,知识的获得变成了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在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在主动的参与过程中,积极动脑思考,揣度人物的情感,想法,对学生的分析水平、通过重点的语句理解课文的水平都能得到锻炼,在分析阮恒这个人物时,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在理解的程度上也有深有浅,设计者把教学的难点放在人物的形象分析上,充分证明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启发自己的思维,自能读书,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而不必要求他们必须有统一的认知。

另外,我认为,此篇教学设计最巧的地方是在结尾处设计的“通过‘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你都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这一项上,这是在让学生在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上求“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也是在学生中展示生活中最美的事物,要让学生的知识“活”起来,学生在思考中、在集体的生活中,在相互的交流中,精神财富共享。

最后提一点个人的建议,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和鲜血的场面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当时的情境,另外,还可以在教学的饿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一下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填补课文中留下的“空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有一位哲人说得好:“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

二、三维目标达成的比较好,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螺旋上升”的。

本节课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描写哭的几个词语“啜泣、呜咽、低声哭泣、抽泣”的不同含义;学生不仅朗读能力有了发展,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并能抓住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和动作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动了自己,让“朋友”的内涵在心里有所提升,再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朋友真挚的友谊,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朋友观”。如课堂上教师通过:“阮恒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可能在想什么?试着用第一人称说一说。”引导学生知道了要想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先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本节课的教学实际看学生非常好的掌握了这种读书的方法,而且能够用这种方法来展开交流和学习。

三、亮点。

1、在朗读课题的时候,杨老师没有请大家齐度了知,而是请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来朗读,这是课标所提倡的。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还请学生试着为课文换一个题目,这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到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质,深化了友情的`意义。

2、在一名学生多次读错“血”的读音的时候,教师没有马上否定,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帮他纠正,给他改正的机会,这样,给了学生自信,我想,这个学生以后将更加喜欢上语文课。

3、对于区分“血”的两个读音的问题,教师处理的非常到位,这是一个很难区分的多音字,大多数学生如果不经过纠正训练,都会含糊不清,所以,代老师的这个训练非常有必要,意义也非常大。

4、课堂上请学生模仿医生说话,想象她在那时会和阮恒说些什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也帮学生掌握了有关语文课之外的一些献血的知识。

四、提点建议。

1、初读的次数有些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初读可设计在两、三遍左右,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初读,回答在初读课文后能解决的问题。

2、对于多音字“血”的训练,如果能放在课件中“输血”这个词后面,那衔接的就更紧密,相信学生的印象也就更深,掌握的也就更好了。

12.《她是我的朋友》听课反思 篇十二

两位教师在教学中,将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我听完两节课后,对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听完两节课,我对课堂教学方面也总结了以下几个注意的地方: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较好地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从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本课着力于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但是并不是把这些重点词句都拿出来给学生分析,而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读句子,画词语,从个性化的读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可抓住一个例句,让学生默读,自主感悟句子,接下来通过朗读把个人的体会读出来,通过引导他:“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理清自己的从哪里感受到的,从而归结出,刚才是从读当中重读了某些词语,就是抓住了重点词句体会人物,这个学习方法是在学生的学中总结的,从引导当中水到渠成的,并适时评价“你已经学会了这种方法。”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评价人物,升华情感。

课文最后说医生问阮恒以为自己献血后会死,但是他为什么还是坚持献血呢?引导学生读阮恒的话“她是我的朋友”。然后想想阮恒为了朋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精神,是多么的高尚,教育学生向阮恒学习。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使学生明白当朋友有困难时,我们要帮助,朋友有危险时,我们要救助。

13.她是我的朋友作文 篇十三

听着他的话,我心里产生一股强烈的同情心。一天中午,我们又见到他在菜市场门口,我向奶奶要了几块钱,去包子店买了两个肉包给他,他非常激动,连声说:“谢谢!”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看了感到又高兴又难过。难过的是他小小年纪已失去父母,又不能上学,要靠乞讨来养活自己和爷爷。我和他相比,他简直是太可伶了,让人难以忘怀。高兴的是我虽然无法改变他的生活,但至少给了他一点帮助,给了他一点温暖和关怀。

三年级我们曾经学过《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文章讲的是在战争时期,几发炮弹落在一个孤儿院里,其中一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可医生和护士都不具备她的血型。而她的朋友阮恒却愿意为她输血,在抽血的过程中,阮恒不断低声哭泣,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但事后医生问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时,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没有豪言壮语,简单朴实的一句话表现了小男孩为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还有许多贫困儿童不能上学,连温饱都没有解决。我是一个小学生。无法帮助他们,但我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我也呼吁大家一起伸出援手,奉献自己的爱心。

【27《她是我的朋友》】推荐阅读:

上一篇: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指导意见下一篇:中央经济城镇化工作报告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