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

2024-10-10

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精选13篇)

1.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 篇一

浅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何增荣

一、改变观念,充分备课,把功夫用在课外,使教师导起来

首先,做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和谐 发展 ,自主自信,合作完善”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教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其次,做好上课前的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已定的情况下,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一要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 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二要了解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从而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三要选好教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四要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会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积极引导,精心上课,精力用在课内,使学生动起来

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很好的挖掘出来。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学习、探究,回答可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确立好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发积极性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

现在课堂如果能充分地利用 现代 教具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把有关内容简介出来,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积极沟通,及时鼓励,互动交流,使课堂活起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 教育 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开放课堂,建立平等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合作完善,自主参与,个性 发展 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活跃起来。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中,尊重其差异性,尽可能分层教学,评价标准多样化。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指责。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同时,第一,还要放得下罗嗦,把时间交给学生。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给学生。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让给学生。第四,放得下手脚,把机会交给学生。

四、发现问题,全面反馈,及时检测,使效果好起来

积极组织教学,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要运用机智的手段来组织好教学。那种放任、放纵式教学法是非常错误的,允许学生犯错误,绝不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课堂中的混乱无序是老师的过错。假设课堂是出戏,那么教师担当着导演的职责,好的导演才能导出好戏,好的组织教学,才会有成功高效的课堂。

课堂上,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教师的帮助纠正很重要。特别是学生通过做习题,最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归纳出个别和共性的问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教师的帮助,使学生趟过一道道湾,跨过一道道坎,最终达到知识的神圣殿堂。

同时,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

2.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 篇二

▲关于把握知识体系的理念

一、关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1.吃透教材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的整体结构、主要线索, 纵横联系, 把握好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

2.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 重组加工教学内容, 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训练点;

3.吃透教材中适应多层次的需求内涵, 把握住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密度;

4.吃透教材中的育人因素, 把握住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

5.吃透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 解决“会学”问题;把握住情感激发点, 解决“乐学”问题;把握住思维展开点, 解决“学会”问题。

二、关于教学思想理念

1.情境创设中愉悦学习;2.在问题解决中理解学习;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4.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学习;5.在媒体的运用中联想学习。

三、关于操作方法

1.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2.训练的内容要理解和运用结合;3.训练的时间要分散 (平时) 和集中 (暑假) 结合;4.训练的过程要做到体验和感悟结合;5.训练的结果要积累和升华结合。

▲关于知识体系的理解

【数学、物理、化学学科】

一、基础性知识的剖析

(一) 概念

1.概念中重点词语的咬文嚼字;2.概念的正反辨析;3.概念层次的划定;4.概念的对比 (易混的概念对比、新旧概念对比、对立概念的对比、类似概念对比) ;5.概念的应用。

(二) 命题 (公式、定理、法则、性质)

1.注意公式的引入;2.注意公式的推导;3.注意公式的变式;4.注意公式的特例;5.注意公式的几何解释;6.注意公式的成立条件;7.注意公式的联想。

(三) 解题

1.解题的格式要求;2.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求解题;求证题;作图题;综合题 (拆、分、转、想、掘) 。

(四) 实践探究

二、重点知识的拓展

1.明确重点知识的地位和作用;2.现行教学内容与前后相关教学内容的融通;3.重点知识专题化应用 (包括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 。

三、整体性知识的链接

1.摆出知识点、寻找知识链、编织知识网;2.分散、零碎的知识通过归纳疏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3.构造整体知识结构图表。

【语文学科】

一、基础知识 (积累与运用)

1.字音、字形、词语、成语;2.写规范字;3.修改常用语语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重复累赘、前后矛盾;4.名著阅读;5.语言运用;6.提炼信息;7.古诗文背诵、默写。

二、阅读教学

(一) 总体把握

1.词语理解;2.文意把握;3.信息筛选;4.内容探究;5.写法揣摩;6.分析比较;7.综合理解;8.能力开放。

(二) 具体要求

1.阅读简单的说明文;2.阅读简单的议论文;3.阅读记叙文;4.阅读文言文。

三、作文

1.选题;2.确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3.构思成文;4.写下水文。

四、具体训练内容

1.根据给定的文章, 自己设计5-8道阅读题目;2.根据所给的材料, 自己写一篇作文;3.把期末统考中我校学生作文最好的一篇进行批改。

【英语学科】

一、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的技能

二、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型、交际功能、话题的讨论等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

1.听力题解题方法与技巧;2.单项选择解题方法与技巧;3.完形填空解题方法与技巧;4.阅读理解解题方法与技巧;5.任务型阅读解题方法与技巧;6.交际用语解题方法与技巧;7.阅读表达解题方法与技巧;8.书面表达解题方法与技巧。

▲关于各学科课内外习题挖掘的总体要求

一、课内例题的闪亮点

二、课外经典题目的示范点

三、重点问题的专题点

四、创新题目的思维点

五、中考题目的监控点

典型范例列举:典型范例包括知识类和应用类。数、理、化侧重于前者, 而语文和外语则侧重于后者。

范例1:关于物理学科的概念对比

一、概念本质属性被现象掩盖

例如, 热传递现象中究竟传递的是温度还是热量?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给学生留下的表面认识是:一个物体温度降低, 另一个物体温度升高, 最后达到温度相同, 表面上看是物体间发生了温度传递。要认识现象的本质, 需要经过充分的分析、理解才能认识到, 这种强烈的表面印象抑制了学生对热传递本质属性的认识。

又如, 对于光和光线,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诸如“这里光线太暗”之类的说法, 显然是用光线代替了光, 在理解“光线是表示光束及其方向的直线”时产生迷惑, 片面认为光线就是光。

二、概念形式相似或意义相近

物理概念中, 有相当多概念与其他一些概念形式上相似, 更多的是意义上的相近, 对这些相似概念区分不清, 就会造成理解的混乱。例如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浮力计算公式F=ρgv排;物体的相互作用力与物体受到的平衡力;功率与机械效率;惯性与惯性定律;汽化与升华;电动机与发电机;音调与音色等。

三、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有一些概念尽管物理含义不同, 但在同一类问题或现象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的学生由于头脑中没有完整的物理情境, 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 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 不了解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 就会混淆不清。例如, 对于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概念, 有些学生常认为:热的物体热量多, 内能也大;相同温度的水, 质量越大热量越多等;还有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电功与电热等, 都常常产生混淆。

四、在运用中比较

把易混概念运用于某些具体情况中, 常常能获得生动的、直观形象的感受, 使概念之间的区别更鲜明。例如:热量和温度, 学生往往认为热量是一种物质、温度是热量的强度、热量和温度成比例、热传递中是温度被转移等等。教学过程中运用“概念冲突”来促进学生概念的转化, 提供一些实例和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 学生用个人的理解和解释这些实例往往会产生矛盾, 只有运用科学的物理概念才能解决“冲突”, 解释这些现象。再进一步运用“概念发展”深化物理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鼓励学生讨论, 并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 使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进一步发展, 同时在和其他同学的观点、教师的科学概念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中使自己不正确观点得到转化。

五、对立概念的对比

熔化和凝固现象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固。

2.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3.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 但物质的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 物质的温度不断升高。同样熔化了的晶体在凝固时要放热, 但物质的温度不变。熔化了的非晶体在凝固时要放热, 物质的温度不断降低。

4.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

5.理解教材中“晶体的熔化图像”与“晶体的凝固图像”。

范例2:化学学科的概念对比

一、易混的概念对比

二、对立概念的对比

三、类似概念对比

范例3:数学学科命题的相关内容

命题 (公式、定理、法则、性质)

一、注意公式的引入

例:公元前572~公元前492年,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 他在一次朋友家做客时, 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中用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 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图中的地面, 你能发现什么呢?

猜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 那么a2+b2=c2。

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数学家以及数学爱好者都曾为勾股定理的证明付出过努力, 作出过贡献, 这使得这一定理至今已有几百种不同的证法.请同学们努力思考, 证明你的猜想!

二、注意公式的推导

这就是说:积的算术平方根, 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注:a, b必须都是非负数, 上式才能成立。在本章中,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 所有字母都表示正数。

三、注意公式的变式

例:原公式:a2+b2=c2。

四、注意公式的特例

例: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必须在直角三角形中。

五、注意公式的几何解释

例:如∣x∣=3, 离开原点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

∣x∣<3, 离开原点的距离小于3个单位;

∣x∣>3, 离开原点的距离大于3个单位。

六、注意公式的成立条件

例: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

公式的成立条件: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 。

当b2-4acΔ>0时,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Δ=0时,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Δ<0时, 没有实数根.

七、注意公式的联想

例:由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b2-4ac, 联想到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问题。

范例4:课内外习题挖掘

一、课内习题的闪亮点

〖聚合型〗

例:如下图, 从C地看A、B两地的视角∠C时锐角, 从C地到A、B两地的距离相等。A到路段BC的距离AD与B到路段AC的距离BE相等吗?为什么? (P1046)

〖发散型〗

原题 (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133页15题)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点E是边BC的中点, ∠AEF=90°, 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F。求证AE=EF。

改编1:在正方形ABCD中, 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M在直线AB上, 直角边经过点D, 另一直角边与∠ABC的外角平分线BF交于N, NP⊥AE于点P。

1.如图1, 当点M在线段AB上时, 求证:AD=BM+NP;

2.如图2, 当点M在AB的延长线上时, AD与BM、NP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不需要证明;

3.如图3, 当点M在BA的延长线上时, 直角边MQ交BF的反向延长线于N时, NP⊥AE于P, 连结PC, 若PC=5, 正方形面积为16, 求B点到MD的距离。

由书上的一道习题中的特殊点的位置为基础, 进行发散, 使点不在线段的中点上, 而是在直线的任意点上, 并且由几何问题变化为函数问题, 起到裂变的作用。

二、重点问题的专题点

浮力问题的专题点:

例:一个冰块漂浮在水面上, 冰全部熔化成水后, 水面的升降情况怎样? (以这个问题为背景, 变化条件可以进行专题汇编。)

变式一:一块冰里面有一气泡, 并漂浮在水面上, 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液面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为什么?

变式二:一块冰里面有一块小石子, 并漂浮在水面上, 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液面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为什么?

变式三:一块石头外面结有一层冰, 当把它放水中后沉底, 若冰完全熔化成水后, 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

链接一:从行驶的轮船上向水中丢入一铁块, 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

链接二:从行驶的轮船上向水中丢入一木块, 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

链接三:从行驶的轮船上向水中倒出一些水, 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

三、创新问题的思维点

1.创编的背景和载体

原题:人教版三年制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100页第7题如图。A'B'∥BA, B'C∥CB, C'A'∥AC, ∠ABC与∠B'有什么关系?

线段AB'与线段AC'呢?

2.创编过程

第一问是利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三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或者是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分别作对边的平行线, 三条平行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的三个顶点。其中还隐含着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第二问主要引导学生, 学会判断在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三点组构成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此题已知中把∠ABC设计为90°, 这样也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做题。第三问主要利用动点运动过程中, 所产生的两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 利用相似中的正A斜X, 找出等量关系从而解得t值。

3.创编题目的特点

(1) 考查内容全面性:创编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包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 勾股定理逆定理, 相似中的正A斜X,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包含知识点全面, 但连接紧密。

(2) 知识综合创新性:创编题目虽然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但在解题过程中, 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紧密、合理, 使得解题过程更有条理。

(3) 对学生的启发性:把前后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对学生学习有指导性, 和方向性多解问题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 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4.创编题目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 (-1, 0) 、B (0, -2) 、C (4, 0) ,

(1) 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A、B、C、P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

(2) 把你得到的P点坐标顺次连接, 形成了什么图形?并求出此图形的面积;

(3) 若点M从A点向B点匀速运动, 点N从C点向A点匀速运动。速度均为1cm/s。求t为何值时为直角三角形?

范例5:英语的应用活动

阅读表达解题方法与技巧

阅读表达分 (A) (B) 两题。是一种新题型, (A) 通过一篇短文完成表格, 难度一般不大, 但本题特别要注意书写, 很多学生容易忽略这点, 要注意观察表格里的书写格式, 并与其一致。例如:2008年哈尔滨中考试卷第七题阅读表达 (本题共10分)

(A) 阅读短文, 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 每空一词。 (本题共5分, 每空1分)

答案:86。根据原文第一句中的decide to do来判断, decide to do等于make a decision, 因此答案为decision 87。此题比较简单, 答案在原文很容易找到。shops88。quick 89。要注意观察表格里的书写格式, 并与其一致。注意大小写。Cause 90。using (B) 是考查学生们在层次上的表达, 定位在写应用文, 具体要求学生们会写下列内容:书信 (电邮) 、通知、日记、广告、海报、天气预报、自我介绍 (发言稿) 、明信片、便条、启事 (失物招领) 。答此题时, 特别注重不同内容的应用文格式及习惯表达法, 要写出具备应用文的特点、可读性强, 不少于5句话、知识表达准确、所给中、英文信息点都要涵盖, 否则是不符合要求的。

(B) 根据所给中英文信息完成应用文。 (本题共5分)

假如你叫葛春, 你的英国朋友Johnson在四川抗震救灾中做志愿者。请根据他的来信内容写一封回信, 感谢他为灾区所做的一切。要求至少写出五句话。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所给中英文信息, 此题中的“感谢他为灾区所做的一切”可作为第一个答题点。英文信息中的“How are you getting on with your study?”以及“What will you do to help?”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答案:Dear Johnson,

范例6:语文学科关于编写阅读文章有关题目的训练

学校把2008年高考的一篇阅读段落发给每位教师, 要求教师按照训练方案中的要求自行设计题目。下面是苏红梅老师所设计的相关题目。

阅读文本

马樱花

季羡林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 越走越静, 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 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 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 都是方砖铺地, 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 走到下面, 浓荫匝地, 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 从梁柱的粗细来看, 依稀还可以看出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 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 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 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 我一走回这个院子里, 就仿佛进入了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 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 所以我住在这里, 也还处之泰然。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 北京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 同青年同学在一起, 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 还可以汲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 一到晚上, 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袭来, 折磨着我, 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有一天, 在傍晚的时候, 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 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 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樱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 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 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 远处望去, 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的红雾。香气洒满了整个院子, 洒满了我的全身。

花开有香气是常有的事, 但是, 在这样的时候和地方, 有这样的花和香, 我就觉得很不寻常, 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从此, 我就爱上了马樱花, 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 同那些可爱的马樱花告别了。

时间也过得真快, 才一转眼的工夫, 已经过去了13年。这13年里, 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 走了很多新地方, 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是那些平凡的马樱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最近几年来, 北京的马樱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 马路旁边, 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樱花。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 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 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 这些马樱花同我回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 后来, 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 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樱花, 回忆的范围一扩大, 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 就是夜雨, 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樱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然而, 今天的马樱花, 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深夜里, 我看到的马樱花也仿佛总是生气勃勃, 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 同明月争辉。同我回忆里那些马樱花比起来, 一个是照相的底片, 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 一个是光。影中的马樱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 但是光中的马樱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樱花, 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

我愿意马樱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阅读题目的设计:

题目1:文章开头两段极力渲染我所住的环境气氛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设计的内容思考:考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整体感知, 内容探究。

题目答案:烘托我当时心情的孤寂和时代的恐怖, 同时也为“马樱花”出场铺设了背景。

题目2:文章题为:“马樱花”而前三段却一字未提, 作者这样安排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题目设计的内容思考: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及写法的探究感悟。

题目答案:正因前面对我生活环境及心情的描写, 才能突出马樱花对我的重要, 它成了我生活中的朋友, 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是我生活中的阳光。

题目3:赏析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

(1) 香气洒满了整个院子, 洒满了我的全身; (2) 一个是照相的底片, 一个是洗好的照片。

题目设计的内容思考:考查对文中生动形象的词语的理解与赏析。

题目答案: (1) “洒”把无形的花香写成了有形的液体, 一个“洒”字可见马樱花在当时恐怖的社会中给作者带来的安慰; (2) 作者把不同时期的花分别比喻成“底片”、“照片”, 说明作者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

题目4:同是马樱花, 作者为什么说现在的花同记忆中的不同呢?

题目设计的内容思考:在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 通过信息筛选, 进行分析比较。

题目答案:因为记忆中的马樱花饱含黑暗生活中的一切苦难, 而现在的马樱花沐浴在阳光下, 是幸福生活的写照。

题目5:通读全文, 理解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题目设计的内容思考:通过句子理解进而把握文意。

题目答案:爱光中的花, 说明作者是一个向往光明和谐美好生活的人;也爱光与影的对比, 说明作者不忘过去生活的苦难, 也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会被加珍惜。

题目6:你喜欢影中的花还是光中的花, 你生活中有这种体验吗?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

题目设计的内容思考:能力开放性试题, 考查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 有怎样的情感体验, 能否从作品中获得启示。

题目答案提示:我喜欢哪种花 (1分) 、结合实际谈 (1分) 、喜欢的原因 (1分) 。

范例7:关于重点知识的拓展和整体性知识的链接

3.关于开展教师读书随笔征文活动的 篇三

关于开展教师读书征文评选活动的

通 知

各小学:

为了鼓励中小学教师阅读教育书籍,学习教育理论,实践教育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根据合教研发(2009)26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全乡教师中继续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阅读教育书籍,领悟教育智慧,增长教育才干,滋养教育人生。

二、活动主题:

学习实践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思想

三、参加对象:

我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校长和45岁以下的教师。

四、书目推荐:

《人民教育》2009年13—14期合刊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

五、几点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视此次读书征文评选活动。要把开展学习实践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思想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纳入校本培训的计划之中,并把开展读书征文评选活动作为校本培训的形式之一,切实作好动员和安排工作。教研室和乡中心小学将对这一活动的安排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2、广大教师和校长应积极参与读书征文评选活动。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阅读、深入钻研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的书籍和资料,感悟魏书生的教育智慧,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大胆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把自己在学习实践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思想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所做、所得写出来。征文要结合实际,突出案例,言之有物,切忌空洞,严禁抄袭。

3、小学以片为单位认真搞好征文的初评和上报工作。青年教师人人都得参加,每人交一份有分量的征文。11月25日前各校派专人将征文交到吕培生同志处。县教研室将对上报论文进行审察、评比、奖励,并对优秀作品多的学校给予优秀组织奖。

4.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 篇四

暑期老师读书随笔:读《老师的价值》有感

《老师的价值》收录了钱梦龙先生多年的思索与实践,有教学理念、课堂实践、读书感悟、访谈记录,也有成长历程。细读此书,你会读出一个“80后“老先生真实、独特、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

钱梦龙老师告知我们,一个青年老师要尽快成长为优秀的老师,需要把握如下几个要素:

一是酷爱。

钱梦龙说:“老师自己爱读书,会读书,才有可能教出爱读书、会读书的同学。“买书、淘书、读书、藏书,是钱梦龙老师乐此不彼的事情。

有人会说,是语文学科独特的价值,要求语文老师要特殊注意,这是对的一种误会。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习惯,其实就具备了终身学习的力量,这是在.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日人需要具备的特别关键的一种力量。每个人都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的习惯最有可能在求学期间完成。全部的老师都应当成为同学读书的榜样,这既是在成就同学,同时也是在成就自己。

二是酷爱写作,并有很强的发表欲。

一个人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两种特别重要的途径:一是说话或者演讲;二是写作。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话语或者文字表达的过程,也就是梳理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规律思维力量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为举世瞩目的训练名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喜爱写作。他的作品没有许多浅显的理论,就是基于对同学的观看、课堂的观看,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断地将自己的观看用文字记录下来。老师成长的道路,其实就是这样简洁。

三是擅长讨论。

钱梦龙特殊喜爱揣摩文本,在的过程中,某一篇文章、某一段话引发了他的爱好,他会反复地加以揣摩,并留意将其和自己所教的课文联系起来。这种的视野和建立联系的力量,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擅长讨论的表现。

与书为伴,向名家学习。我想在《老师的价值》一书中我肯定会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实现这种价值的路。钱老的成就是我不行憧憬的,只愿在宽阔的蓝天里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5.我与课内比教学活动心得教师随笔 篇五

一、课内比教学,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业务素质。

每个老师站在同一舞台上,把自己平生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也展现给听课的老师们,让观课教师身临同感,取长补短。我校陈政新老师是一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她在教学声母zcs一课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采取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符合低年段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得到所有听课教师的认同。陶顺昌老师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覃柏洲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更让所有听课教师赞叹不已。尹红老师虽然退休了,学校又把他请回来代课,他那严谨治学的态度也令人钦佩…...还有许多老师业务功底笃厚,在这次活动中充分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课内比教学,提升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期,我们学校在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许多老师经过精心打造,成为校级教学业务能手。这次课内比教学,众多老师无论是理论知识上还是实践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老师们在个人教学风格上更显成熟,特别是两名实习教师造作娴熟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让我们自叹不如。中老年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加锤炼,课堂组织教学水平也更加完美,教学设计风格独特。所有上课老师说课活动尽显百舸争流。

三、课内比教学,让我真正地认识了自己。

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一次又一次的备课、授课中,使我懂得了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体现智力发展、智慧发挥、情感体验。作为一名老教师,也使我觉得课堂教学一定不能急功求利,一个教师如果平时不注重业务知识学习,研究教学艺术,没有巧加工、精琢磨,是绝对不可能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促进学生有益发展的。

教学永无止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让三尺讲台,创造更加辉煌!

一、课内比教学,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业务素质。

每个老师站在同一舞台上,把自己平生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也展现给听课的老师们,让观课教师身临同感,取长补短。我校陈政新老师是一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她在教学声母zcs一课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采取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符合低年段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得到所有听课教师的认同。陶顺昌老师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覃柏洲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更让所有听课教师赞叹不已。尹红老师虽然退休了,学校又把他请回来代课,他那严谨治学的态度也令人钦佩…...还有许多老师业务功底笃厚,在这次活动中充分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课内比教学,提升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期,我们学校在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许多老师经过精心打造,成为校级教学业务能手。这次课内比教学,众多老师无论是理论知识上还是实践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老师们在个人教学风格上更显成熟,特别是两名实习教师造作娴熟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让我们自叹不如。中老年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加锤炼,课堂组织教学水平也更加完美,教学设计风格独特。所有上课老师说课活动尽显百舸争流。

三、课内比教学,让我真正地认识了自己。

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一次又一次的备课、授课中,使我懂得了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体现智力发展、智慧发挥、情感体验。作为一名老教师,也使我觉得课堂教学一定不能急功求利,一个教师如果平时不注重业务知识学习,研究教学艺术,没有巧加工、精琢磨,是绝对不可能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促进学生有益发展的。

6.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 篇六

一、问在寻常处——据实提问

所谓“寻常处”是指在科学活动中,经常出现、较易忽略,但对幼儿思维方向和探究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地方。

1. 问接点。

幼儿的认知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提问要能引发幼儿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让幼儿通过学习探究实现自身认知体系的不断拓展、丰富和完善。因此,在科学活动伊始的提问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幼儿已有的科学知识背景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比如,在探索滚动现象时,教师首先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会滚动的吗?”启发幼儿回顾生活中一些能滚动的物体。然后教师问:“谁可以想出好办法,让这些会滚动的物体不再滚动?”新问题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幼儿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促使认知进一步发展。

2. 问疑点。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常会对所学的内容、对同伴所说的现象产生疑问。教师应捕捉住幼儿最感困惑的地方巧设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让热水快点变冷”中,幼儿尝试用筷子搅拌的方法使热水加快冷却,但同时停止搅拌后所测得的温度差异很大。幼儿对此困惑不解,议论纷纷。于是教师及时提问:“为什么搅拌相同的时间后热水冷却后的温度不一样呢?”从而肯定了幼儿的质疑,引导幼儿去探究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3. 问盲点。

在科学活动中常有一些知识不易被幼儿所知,但会影响幼儿的思维和操作的结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去正确认识这些知识。比如,在科学活动“改变沉浮”中,当幼儿沉浸于猜测用几勺盐才能让鸡蛋浮起来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多少盐才是大家说的一勺呢?”幼儿面面相觑,这是大家在猜想中未曾意识到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一勺盐究竟用的是多大的勺子?勺子里的盐装到什么程度算是一勺?而该问题直接关系到放入盐的量,决定着操作的结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事先想到幼儿可能出现的思考盲点,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幼儿思考过程中不确切和不到位的地方,可使探究活动更科学、有效地开展。

二、问在关键处——深究提问

所谓“关键处”是指围绕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对幼儿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1. 问重点。

为让幼儿透彻理解并熟练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教师应围绕活动重点反复提问,以促使幼儿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让球动起来”中,教师围绕探究让球动起来的方法,不断地提问:“你可以不用手帮忙让球动起来吗?”“你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让球动起来吗?”“你可以不直接使用自己的身体让球动起来吗?”……在这些重点凸显、角度各异的提问中,幼儿始终围绕“让球动起来”这一内容进行持续的思考与猜想,创造性地想出了许多让球动起来的方法。

2. 问难点。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将活动中的难点分解成一些不同梯度的小问题,让幼儿分步解决所有的小问题,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比如,大班科学活动“墨迹画”的教学难点是观察墨汁遇水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过程并用语言描述。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将这一难点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逐个提问解决:“棉棒轻碰水面的时候你首先看到了什么?”“墨汁在水面上像什么呢?”“然后又看到了什么?”“最后墨汁怎么样了?”通过幼儿对每个小问题的解答,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墨汁遇水后的变化,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活动难点。

三、问在延伸处——引申提问

所谓“延伸处”是指科学活动中,通过提问让幼儿将所学知识、技能、方法向课外不断拓展延伸的地方。

1. 问纵点。

幼儿在每一次科学活动后的习得应成为下一次活动的经验准备和知识背景,这就需要教师紧紧把握住可把活动引向纵深发展的学习点,适时提出问题。比如,在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中,幼儿成功地用圆铁圈吹出了七彩的圆泡泡,他们兴奋不已。这时教师提出:“如果换成方形铁圈或三角形铁圈还能吹出七彩的圆泡泡来吗?”问题把幼儿的思维引向深入,为幼儿巩固知识,持续地发展认知提供了契机。

2. 问横点。

7.中学教师读书随笔 篇七

中学教师读书随笔1

回答在《成长足迹》里,这个题目,化用了《解忧杂货店》里第一个章节“回答在牛奶箱里”。

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出版当年即获中央公论文艺奖。东野圭吾一向以推理小说见长,而这部作品超越推理小说的范围,却比推理小说更加扣人心弦。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店前门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奇妙的事情随即不断发生。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小说的情节固然引人入胜,更吸引我的,是那个神秘的信箱。我想,若真有这么一家杂货店,我也会偷偷地写一封信,并且会在清晨的微光里从牛奶箱取到回信。因为,我相信,浪矢爷爷会给我最好的.回答。解忧杂货店里,浪矢爷爷和三个意外闯入的窃匪,都不是专业的咨询人员,却都认真地作答每一个人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好玩儿的游戏,但是因为每个角色心底的秘密投进了共同的信箱,通过一条时光的隧道,把这些不同命运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他们谨慎地回答卷帘门里投递进来的每一封信,即使是一个玩笑,即使是一封空白的信。正是因为这份认真和执着,解忧杂货店收获了大家的信任,为迷途中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

走出奇幻的温情小说,回到现实的生活。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们通常都会给学生布置周记,写一写一周里最有意义的事儿,借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班级的日常状况。学校给周记本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

中学教师读书随笔2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中学教师读书随笔3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习的革命》一文告诉我:“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中学教师读书随笔4

人的成长精神靠什么,靠的就是读书精神,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如果一个人爱读书。那么他(她)会从书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习型学校,读书型学校,让每一位教师都做一名真正的“读者”,都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这是我们实验中学的教育理想。

一、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读书活动

要求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而不去读书是不能实现的。我校教师在平时繁忙的的工作中,能挤出时间参加读书活动。规定每天利用一个小时的自由读书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每月开展两次的读书沙龙活动,校长分别参与到两个学科组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人人都已读过多遍,并注意从中学习教育教学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不少老师坚持读教育教学专著,自己拿钱买或向别人借,主动订阅教育教学杂志,坚持写读书笔记和读书随笔,要求每人每周写一篇读书随笔,优秀的随笔挑选出来送河津报社或更高一级的报纸杂志上发表,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有四十多篇读书随笔公开发表,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读书的兴趣,平时经常交流读书体会,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讨论。通过读书,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头脑里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45岁以上的老教师老当益壮,不甘落后,积极参加读书学习。她们成长于特殊的年代,知识的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孩子的方法陈旧、机械,严重制约着对新一代人的教育培养,而现在,通过读书,使得这些老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青年教师更是争先恐后。一学期来我们先后组织了(1)《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经验交流,并选出了xxx等读书先进个人在校会上做经验交流。(2)读书网络评比活动,老师们一篇篇有关读书的教育随笔.读书心得都上传到教育网的博客上。(3)组织教师参加百科知识竞赛活动,大大促进了我校的读书活动。以教师带学生,人人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已在实验中学蔚然形成。

二、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作为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学校,要让教师能读好书,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学校有一个教工阅览室,图书室,可里面的图书,由于经费等原因,很难找到一本本世纪的书籍,而可供教师借阅的书籍则更少。为此,我们想方设法,订阅了一部分杂志,放到阅览室供大家阅读。校长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到运城有名的大书店里为教师购买读书,但还是满足不了教师读书的资源,图书资源问题一直不能解决,有的教师就自己买自己借。去年学校为每个办公室添置了一台电脑,并联网。我们充分挖掘网上资源,让教师到网上读书,汲取营养。有的老师报名参加学习进修,学校妥善安排,让他们学得定神,学得扎实。学校还积极创造机会,组织安排老师参加有关学习的培训,对学习培训的教材,尽可能提供帮助。

8.政治教师读书随笔 篇八

本书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首次以其“大历史观”分析明代政治制度的症结,并探究现代中国之来路。主要分为七章,从几个很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展开探究全面的政治制度问题。虽然取名《万历十五年》,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局限,并称为“大历史观”,对于政治、历史、社会都有较深入的分析。在这本书中,也能看出一些英文翻译的痕迹,也可以看做一本外国人对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看法的书。

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在各自的领域积极探索,致力于改革和创新。但是,他们最终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文官为主的官僚政治体制却依然阻碍该改革的进行。所以政治制度是

这是一本影响比较大的书,写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十分新颖的,并且于史学研究方法和思路上也有所突破,不仅对于学术有重要影响,对于其他方面也有很深的影响,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出版之后面向大众的历史写作层出不穷,比如易中天等人,与这本书开创的写作方法不无关系。

《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邓小南

本书学术性较强,所及史料非常详实,论述范围也十分专门。但宋朝是一个在人事和科举制度比较有特点的朝代,研究其制度的成因与利弊,总结经验教训,对当今社会也十分有意义。我只大体上阐述一下自己对于宋代官制的看法,并不详究书中繁杂的各种“叠床架屋”似的官制。

书中主要围绕宋代文官选任制度中的各种问题的矛盾冲突与折衷论述。“宋代的官职特点在于官、职、差遣分离。对寄禄官秩的磨勘叙迁、对差遣职任的委派除授,构成宋代铨选的主要任务。”宋代科举最盛,这是统治者拉拢士人阶层的一种手段,并有较成熟的荐举制作为补充,这样的官僚系统是有经验的,但是我认为宋代的官僚机构的繁复是一大弊端,冗员的现象便体现在官、职、差遣的分离,也体现在“员”与“阙”的矛盾之中,这与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两分相似,很多大学生好似候“阙”的“员”,这应当让我们思考制度问题。

9.在教学中如何开展读书活动 篇九

一、注重宣传,营造浓厚的读书 氛围

良好的环境氛围有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

为了有效推动读书活动,我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了读书活动的思想动员,让学生选择一本最喜欢的书,面向全班同学针对主要内容以及阅读价值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推荐,学生介绍后,教师再做补充,这样就能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作品,并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读;为了丰富阅读资源,我鼓励学生把自己推荐的好书带到学校来,又从图书馆借了一些书,摆放到班级书柜中,这样大家就可以随时随地的翻阅,班级有了专门的书柜,也有了浓厚的“书香”气;后来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巩固读书成果,我组织学生设计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壁报,上面粘贴着学生的读书心得,向大家传递着读书的意义在于充实精神、培养气质。

二、立足课堂,由课内向课外拓 展,开阔阅读视野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时间为学生打开阅读的一扇窗,教学中不要局限于课本内容,应树立“大语文”观,要适当地拓展,丰富学生的视野,让氤氲书香充分浸润学生的心灵。

例如:在讲莫泊桑《项链》一文的时候,我会印发莫泊桑的另一短篇小说《珠宝》给学生,告诉他们这是《项链》的姊妹篇,布置作业,让学生对这两个作品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位短篇小说巨匠的创作风格;讲完欧亨利的《警察与 赞美诗》, 我让学生 拓展阅读 《麦琪的礼物》和《最后一片叶子》,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更加透彻的体会了“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艺术技巧;讲陆游《钗头凤》的时候, 我告诉学生陆游的前妻唐婉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让他们摘抄下来自己品读,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的了解陆游诗歌中那种痛苦无奈,那种情深意切;学习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节选,我又推荐学生阅读了整部作品以及余华的另一部小说《活着》,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社会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活得如此艰难又如此灿烂, 作品中的精神营养如绵绵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升华了学生的人格。

注重课内与课外的勾连,这样语文课就为学生的阅读搭起了一座桥梁,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奠定了基础,这样的课堂才更加有效、更加实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调动读书兴趣

开展适合学生的语文活动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直接动力。

比如课前的五分钟发言可以设计“好书推荐”、“品评人物”、“片段朗读”等栏目,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这不仅能使听众受益更能促进演讲者的阅读和积累;学到诗歌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活动,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很多学生阅读了李白、辛弃疾、席慕容、徐志摩、戴望舒、舒婷、泰戈尔等诗人的大量作 品,朗诵活动中,泰戈尔的深情款款,岳武穆的万丈豪情,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词,一个个坚定从容的身影 ,都成为他们记忆中最亮丽的风景;戏剧表演活动中,学生们排演了《茶馆》,反复磨合,激情演绎,站上表演的舞台,我们永难忘记秦仲义的心比天高,庞太监的小人得志;另外,读书交流活动中,学生们畅谈《追风筝的人》《巴黎圣母院》等作 品所绽放出的人性光芒,所体现出的人性之美。

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 读书习惯

指导学生多“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能否获益不仅取决于量,还取决于学生能否对所读的内容有自己的领悟。本着“读有所思、读有所感”的原则,让学生抱着欣赏的态度去读,变“眼读”为“心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敏锐“悟性”,使学生真正与书籍对话,与智者对话。

指导学生多“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勾画自己喜爱或感受深刻的词句,也可以把自己的疑问、瞬间的领悟批注在空白处,更要坚持写读后感、读书随笔,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最大化的巩固读书成果,注重积累,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这些“记”的痕迹承载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是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10.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篇十

在没拜读的《苏霍姆林斯基全集》一书前,我自翊自己是一位优秀的中学教育工作者。坦白地说,从教多年来,我一直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视如己出,所在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学生成绩始终居镇名列前茅„„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一书后,我顿觉汗颜,一种无知、羞愧顿时涌上心头。别说是优秀教师,充其量就是一位害人的教书匠。当我看到《要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喘息》一节时,我的大脑好像在急速地运转着,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曾几何时,我明其名曰要追求新课标倡导的“高效课堂”。每节课,我精心设计教案,炮火轰击似的,一连串提出诸多问题,限时要求学生回答。当学生思维出现暂时“断电”时,一味的埋怨学生脑子不开窍,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本宣科下去。对照自己的做法,我们再来聆听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

在课内不放过一分钟、一刹那,一直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脑力劳动——在教育人这样细致地工作中,还有什么能比这么干更为愚蠢的呢。教师对工作抱着这样的目的,简直就是要榨干儿童全部的精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了不少教师至今仍做这种愚蠢的事情。君不见一些教师,每每上公开课,教学容量大,在短短四十分钟内,每一段时间做什么,每一个环节做什么都,都几乎做了充分、准确的利用,课堂时间把握得十分准确,几乎铃声一起结束授课内容。当时,我特别钦佩这些教师,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如此之强。这些教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课堂上,不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让学生的大脑像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试想,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有效发

展吗?长此以往,学生大脑疲劳,对学习会产生一种厌恶感,学习成绩又能得到多少提高?即使是一些名师,也避免不了这种愚蠢。曾多次看一位小学语文名师的教学视频,其课堂教学容量之大,让我咋舌;问题接二连三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思维如何吃得消?

孩子毕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教师即使是为了追求高效课堂,也应当懂得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有一定的弹性。学生容易掌握的地方,适当加快节奏;教学中的难点放慢速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使学生轻松愉悦地畅游在思考的王国里。享受思考的乐趣,并从中收获一定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11.再谈读书 教师随笔 篇十一

文章的作者高子阳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从开始阅读实践活动,已经坚持十年了。十年时间读过的图画书、桥梁书、纯文字的童书260余本。

于是,他提出“152整本书阅读教学”即“要我爱儿童整本书阅读”。看的我激动不已。

“152”中的“1”指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生,轻松读完1000本世界经典图画书(就是绘本);“5”指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学生,轻松读完500本世界优秀桥梁书(图文比列1:1,字数在1500-15000之间的童书);“2”指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学生,轻松读完200本100-200页左右的纯文字世界经典图书。

到这样一串数字,令人惊讶。三个学段加起来就是1700本啊,这是什么概念?

作者给我们进行了计算。课标规定九年读400万字,实在太少了!按照一本书10万字算,九年读40本书,每年读书约4.5万字。那么每天呢?作者用算式进行形象地说明,400万字的阅读量,每天只读1218个字,相当于读一本杂志一页多一点。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看似惊人400万字,其实每天只要四五分钟就行了。

而4000万字的阅读量,作者说需要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作保证。学校25分钟,回家再读25分钟,依然轻松完成。

看到这些,我更加坚定了信心。目前,我进行的读书活动,读书时间与高老师提出的读书时间如此相似。每天下午上课前20分为全班读书时间;另外要求学生在家高声读书20分钟。

高老师还列举从报刊中收集的一些数据,来说明读书数量。犹太人人均每年读64本。芬兰人均每年60本,并年年孩子增加。俄罗斯人人均每年读55本。美国从克林顿总统开始执行人均每年读50本书的计划。亚洲日本人最多,人均每年40本;韩国人均每年25本。近十年,我国人均1.6本、2本()、4本()、6.6本()、4.39本()。看到这一连串的数字,高老师提出读4000万字,迫在眉睫。

至于读书的好处,作者也列举了大量的理论作依据和古今中外的事例。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结合国情,地情、校情、班情,带领孩子阅读。首先,找“米”下锅,让孩子有书读。我校各班都建立了“图书角”,都有一定的藏书量。学生有书可读。其次,想方设法把引上阅读之旅。老师要向学生推荐好看、好玩的图书给学生读。第三,确实落实阅读时间。这一点最难,需要老师、家长、社会各方的重视,形成合力,方可达成。

12.初中数学教师读书随笔 篇十二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不需要自主探索,只要认真听讲和记忆。这种教学方法排斥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性。而新课程强调的则是: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创造。教师要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学生面对新的计算问题,教师不再告诉他们可以怎样算,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掌握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而且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学习氛围中,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数学创造性思维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操作性思维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尽可能地动手、动脑、动口,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创造的“激流”和“冲浪”,学生就能冲出定势,从中发现规律,大胆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去品尝成功的愉悦。

13.教师读书随笔 篇十三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其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问题归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问题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

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教师读书随笔——《给教师的建议》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五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教师读书随笔——《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教师读书随笔你——《有效教学论》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

(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

(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

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象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

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

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

6、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感觉刘教授更加有血有肉,读起文章来更感觉亲切,似乎再听报告一样的感受,仿佛看到教授写书是的情景。文中关于“保持节奏”的策略也讲的很细致。如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学环节的过度及不同主题间的过度要重视,要保证过度数量不多,尽可能有条理,简洁等。

【摘要】沙盘游戏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心理治疗方法,在中国20年里已得到众多学者与临床心理咨询治疗师的关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实施,我国小学校园中也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适合儿童的沙盘游戏治疗融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技術是一种正在发展的趋势,本文旨在对小学儿童心理健康之沙盘游戏治疗研究状况进行整理,以提供当前二者结合状况与新特点,并提出相应研究建议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沙盘游戏治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儿童

随着我国对教育目的观念的调整,一系列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也相继出台,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是教育中最关键的一环,而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又是个体一生中的地基阶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的发展与心理问题的干预需要有效的心理技术,沙盘游戏治疗作为一门心理治疗与诊断方法在我国已经拥有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大量研究表明沙盘游戏治疗能够有效诊断与治疗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基于沙盘游戏治疗的普遍有效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近十年沙盘游戏治疗在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研究状况进行整理,并提出相应建议与研究展望。

一、历史研究状况

1、沙盘游戏治疗的由来与引入

沙盘游戏治疗是在威尔斯地板游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后经洛温菲尔德发展为世界技术,并于1935年出版了《世界技术:儿童时代的游戏》。在世界技术的基础上,卡尔夫将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集体潜意识理论及积极想象技术与东方文化融入其中最终形成一门心理治疗方法即沙盘游戏心理治疗。在20世纪90

申菏永教授将沙盘游戏治疗由瑞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广州创办了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1998年开始在广东陆续建立了20余所沙盘游戏治疗专业工作室,范围从幼儿、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社会上独立的专业心理工作室。在国内发表了第一篇介绍沙盘游戏治疗的文章,写了第一部关于沙盘游戏治疗的专著,培养了一批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协会专业认证的沙盘游戏治疗师,近一两年创办了《沙盘游戏》专业期刊,为沙盘游戏治疗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与此同时,张日昇教授在90年代也从日本引入箱庭疗法,并进行一系列相关研究,与樱井素子在《心理科学》上发表的《在澳大利亚一所重度语言障碍学校进行的箱庭疗法的尝试》一文(1999)是在中国最初发表的有关箱庭疗法的个案研究。

2、沙盘游戏治疗研究的文献年份分布

以沙盘游戏治疗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检索,发现从2006-2015年沙盘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以箱庭疗法为检索关键词,发现同样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在2015年有所下降,具体如下表所示: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从2010年起,沙盘游戏治疗研究的文献数量有一个幅度较大的上升,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重视,也说明沙盘游戏治疗作为一门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在理论与实际上都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

3、小学沙盘游戏治疗研究历史

相对于沙盘游戏治疗的研究,将此应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以小学沙盘游戏治疗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搜索,2005年才明确出现小学生心理与沙盘游戏治疗结合在一起的文献题目,文献出自于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即团体沙盘游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干预性研究。其他同年产生

为硕士论文研究,如陈静的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蔡宝鸿的初始沙盘及其临床诊断意义研究--行为问题儿童初始沙盘诊断特征的分析与探索。此后在2008年关于沙盘游戏治疗针对儿童或小学生的研究才逐渐增多,逐渐出现关于儿童沙盘游戏治疗的实践案例报告,如李丽丽的一例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沙盘游戏治疗案例分析。同时也出现了针对特殊儿童的沙盘游戏治疗研究,特殊儿童逐渐被纳为接受正常学校教育学生中的一员,这使得沙盘游戏在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与应用范围有所扩大。以小学箱庭疗法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当,但在07年开始研究就得以增多。基于此笔者将小学(儿童)领域内的沙盘游戏治疗(箱庭)研究类型分为理论、实践与实验研究,其中实践类研究为案例报告类,实验类研究为设置实验组类,并整理每个分类下的文献数量分布,具体分布如下表:

由此可以看出,沙盘游戏治疗在小学(儿童)中的理论研究较多,在2011年后研究数量总体上升。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沙盘游戏治疗研究现状

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性与治疗性的目标,沙盘游戏治疗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应用于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也适用于发展性与治疗性的目标。但对于治疗性的干预研究还占多数,而发展性也逐渐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1、研究方向

主要为理论与实践方向,在理论方面更多是对沙盘主题特征的探索以及对沙盘游戏治疗应用的指导、现状和价值探讨,刘杰瑞和李灵在《沙盘游戏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应用方面的优势和新方法》中指出沙盘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

对它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对沙盘游戏的制作流程和优势进行了总结。王滔等在《受虐儿童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与展望》中分析了沙盘游戏疗法对于受虐儿童心理康复的适用性,探讨了沙盘游戏疗法在受虐儿童心理康复中的作用,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申荷永和陈灿锐分析了地震中丧亲学生的沙盘特点。于立娜认为通过游戏培养儿童创造力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箱庭疗法的一些治疗假设和理念,以更加明确创造力培养的条件,进而提高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性。杨玉亭具体研究了沙盘游戏疗法在我国儿童中的应用现状。

在实践方面具体分为发展性目的与治疗性目的。王剑成长型团体沙盘游戏案例报告中指出虽然团体动力为团体成员心理成长提供了外部力量,但团体也有局限性,有些个体特质不适合团体情境,会在团体情境中受到伤害,为发展性沙盘团体提供了指导。更多还为李薇薇《团体箱庭干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抑郁研究》得出团体箱庭干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抑郁问题有一定的效果。琚琤做了以孩子,痛快地哭一场吧!--沙盘游戏对小学生人际交往干预的案例分析为题的沙盘实践案例报告,借助一个五年级男生的三个沙盘游戏,探索了沙盘游戏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

2、研究对象

沙盘游戏治疗在针对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研究现状与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陈正标以小学新生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针对一个受到心理伤害的小学新生进行了29次沙盘治疗,使其从对风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回復了正常学习生活。曾恕以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在为期2个月的治疗周期内,对50名小学生分批进行了8次团体沙盘游戏,实验组的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等方面以及总焦虑水平上都比控制组儿童有显著性改善。胡丹以小学生孤独感为研究对象探究“越红团体沙盘游戏”对此的干预效果。杨美荣研究了沙盘游戏疗法在儿童心理行为治疗中的应用现状。王巧敏总结了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治疗和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沙盘研究新特点

随着对沙盘游戏治疗研究的增多,一些学者也在努力探索与扩大沙盘游戏治疗研究的新领域,沙盘游戏治疗经历了从一开始的纯粹介绍到实践投入再到创新发展与演变,目前呈现的新趋势为研究对象的扩宽,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沙盘模式从个体向团体。在针对小学儿童的沙盘游戏或箱庭治疗中,也有同样的发展趋势,一些学者将其他治疗方法与沙盘游戏治疗进行综合运用并研究其效果,韩凝、黄钢、章小雷、薛薇讨论了将家庭沙盘治疗与家谱图治疗相结合的功能、方法及应用于行为问题儿童的展望。而后又增加了家庭沙盘家谱图的创新性诊断研究。刘军、苏程等研究了沙盘游戏结合家庭辅导对儿童学校恐惧症及其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结果证明沙盘游戏结合家庭辅导对儿童学校恐惧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对患病儿童自我意识有积极的持续性影响。在研究对象上,虽然有专门针对特殊儿童的沙盘治疗研究,但随着特殊儿童进入正规小学上学人数比例的上升,也增加了沙盘游戏治疗在小学中的治疗与研究对象。小学儿童沙盘游戏治疗研究中沙盘游戏治疗模式由个体取向到团体取向的发展是一条明显的趋势,李薇薇用团体箱庭的方式干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效果,结果证明团体箱庭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有一定的效果。王剑、王宇等做了成长型团体沙盘游戏案例报告,从实践中总结出团体沙盘游戏的非线性发展。琚琤将团体沙盘游戏运用在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认为团体沙盘游戏的形式能够为小学生

三、研究建议

通过笔者对沙盘游戏治疗的研究整理,笔者发现近年来沙盘游戏治疗在小学儿童心理健康中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多,但十分有限,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心理治疗技术,应从理论与实践上增加在此领域的研究,并更多的将沙盘游戏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使沙盘游戏治疗更具有灵活性。除此之外,团体取向的沙盘游戏治疗虽然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但对于团体沙盘游戏治疗的局限与不足还缺乏专门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体育单招政治练习卷下一篇:学生会人力资源部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