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道德教育的变革

2024-09-21

论高校道德教育的变革(通用8篇)

1.论高校道德教育的变革 篇一

论文摘要:非学历教育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续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非学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其只有不断变革才能获得长足发展。而管理模式的变革因在各种变革中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而得到重点关注。文章主要分析了非学历教育中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性、现行的管理模式以及对未来管理模式变革的展望,即通过新理念的引导来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控,以实现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成功变革。

论文关键词: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变革

非学历教育是我国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民对终身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因此,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满足群众不断高涨的学习需求,为新时期社会快速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这不仅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高校继续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中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是指我国境内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学院及其他相关院(系)开展的不授予学位学历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项目,以及在国内以非学历形式举办的涉外教育培训项目。近年来,随着继续教育的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在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则是非学历教育的蓬勃发展。非学历教育以其周期短、见效快、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逐渐受到高校和社会的青睐,部分高校从战略性的角度出发,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并鼓励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但从整体来看,非学历教育仍然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为适应社会对非学历教育发展的需求,各高校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探索,在各项教育改革中,管理体制的改革居于核心与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继续教育的生机与发展。

一、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继续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我国社会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变革时期,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新思想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发展的这种特征对劳动者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者需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才能应对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普通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高地,依托其优越的人才资源,加快发展非学历教育,为劳动者提供新的学习机会,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普通高等学历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而对社会实践技能培养不够,这就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步入工作岗位后需要不断“充电”来提高胜任工作的能力,此类群体的继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接受理论知识,而更多的是人际关系,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学习要求。

社会变革与发展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在分工越来越细致的同时,各行业内部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行业内部人员需要紧随行业发展步伐,密切把握发展态势,才能始终处在行业发展的最前端,非学历教育培训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在各类高端型培训中,把行业内专业人员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社会发展的种种特征要求高校继续教育特别是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要不断调整战略,以契合社会需求,举办真正满足群众需要的教育培训。

(二)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建立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社会的高速发展使高新技术渗入到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同时也为劳动者带来了新的学习机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大大缩短工作时间,这使得劳动者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继续学习;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后,劳动者又产生了学习、休闲、娱乐等新的精神需求;社会的快速发展、收入提高也为劳动者接受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全民呼吁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人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需求不断高涨,人们也对学习的方式和内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迫使我国的继续教育不断改革旧模式,尝试并探索新模式,开展各式各样适应不同学习人群的教育培训,从而积极服务于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来。

二、现行管理模式

在深化高校非学历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新的创新型管理模式的诸多探索和尝试中,有多种模式可以借鉴,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管办合一”,“管办分离”。

(一)“管办合一”的管理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各高校继续教育的运行与发展主要由继续教育学院来主导。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行政管理部门,同时又是继续教育开展的主要办学实体。继续教育学院下设多个教育培训中心,并以中心为单位开展各式培训。各专业学院也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点,自行开展培训。从整体来看,各专业学院的非学历教育归为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引导和管理,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种管理和领导职能并不明朗。而与专业院校相比,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在非学历教育的舞台上就扮演者更重要的角色。

1.学校职能。学校对非学历教育进行宏观的指导和管理,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规定,协调和解决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参与具体的办学和管理事务。各办学单位依据自身实力,在具备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开展非学历培训,其开办的培训班要与专业对口或接近,在举办培训班之前,需向学校提交审批表进行申报,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才可实施办学。学员完成学业考核合格后,部分院校由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发放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结业证书,或者由学校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在一小部分院校中,举办非学历教育培训的专业院系也可以颁发院系的结业证书。

2.合作办学管理。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与校内或校外进行合作办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合作对象主要是校外单位或者是校内专业学院,而与校外力量合作占大部分比例。

在与校外力量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发挥校外单位在策划、宣传、和招生方面的优势,进行宣传招生。在教学环节,部分班次在场地、设施等方面由继续教育学院联系提供,通常借用校内场地实施办学;部分班次完全委托给外单位,继续教育学院只给与宏观监控。部分高校在与校外合作办学方面具有相关的政策规定,但不够明朗,若对校外办学质量监控不力,极易造成“贴牌”隐患,给学校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非学历教育的长期发展。

部分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也会和校内专业学院进行合作办学,但在具体实施中,这种合作关系并不理想。各专业学院一般倾向于进行独立办学,而继续教育学院对其行政干预不明显,造成对各专业学院的非学历教育管理模糊而混乱的局面。

3.经费管理。关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经费管理问题,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是学校提取培训收入管理费,其余部分由举办培训的相关院系自行支配。不同的院校在经费提取比例及提取方式上有所不同。大部分高校提取比例为学费总收入的20%到30%,其余由各办学单位办班支配;若有合作办学单位,合作经费也会由学校按照协议比例从总账上统一划出;部分大学也采用目标管理的分配机制,即大学给继续教育学院设定当年上缴学校的培训收入所得。

4.师资管理。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一个独立的学院,拥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其师资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

继续教育学院有一部分教师进入学校编制,按月发放工资,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不进入学校编制,有较强的流动性,此为专职教师。这类教师一般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或者从事非高端类的培训,比如职业资格证书类的培训等。

继续教育学院兼职教师比例较高,在进行高端类培训时,多采用高薪聘请校内或校外专家学者的方式,以此来吸引学员。

(二)“管办分离”的管理模式

在非学历继续教育蓬勃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其中部分高校在对继续教育的发展做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后,剥离了原继续教育学院的行政管理职能,而把他作为一个纯粹的办学实体,在此之外又成立继续教育管理处或者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等一种专门的主管部门,代表学校统领全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以此来把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统领到全校的发展高度,并参与到学校的战略发展中来。

在此管理模式中,继续教育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相比,都是作为一种办学实体,而不再有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拥有更加丰富的培训门类,而各专业的培训则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二者都归口学校统一的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对于一些已经改制的学校来讲,这些主管部门还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仍然承担重头戏,但这仍然是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1.学校职能。改制后代替学校行使管理职能的是学校统一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学校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制定非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等的相关政策;负责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计划拟定、协调审核;非学历教育审批立项,协调组织各相关单位共同开拓培训市场;代表学校统一颁发各类培训证书、成人学历教育和学位证书;监督和规范各院系和相关办学实体的办学行为,查处违规办学活动;负责学校非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及自学考试的质量监控,对各院系及相关办学单位进行教学评估和认证;负责组织协调学校非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等方面的理论与科学研究,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协会、学会活动等,以使学校的继续教育在管理上更加明确有效。

2.合作办学管理。参与合作办学的主要是继续教育学院。一般情况下,继续教育学院下设若干个培训中心,各培训中心依据自身情况,与校外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校外力量进行招生和宣传,这也是继续教育学院主要的办学方式。为保证教学质量,部分高校还规定:在与校外力量进行合作办学时,不能将办学权限无限外扩,要保证学校作为办学的主体。

3.经费管理。在经费管理方面,改制后的管理模式与管办合一情况下无明显差异。仍是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其余的交由办学单位支付办班花费。总体来讲,经费管理和收入分配机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活力,经费政策的适当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继续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4.师资问题。继续教育学院和个别专业学院都是作为一种办学实体,因此,部分高校鼓励各专业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同继续教育学院一起开展非学历教育,这给本来就存在严重的师资问题的继续教育学院带来更大的挑战。继教院的专职人员主要是从事管理或者是非高端的培训工作,一些高校也引进各专业院校的离休教师作为专职讲师来充实自己的师资力量,在对兼职人员的聘请上,因为各专业学院的积极参与,对校内教师的聘请面临很大压力,因此主要集中对校外优秀教师的聘请。而对于专业学院来讲,在师资方面就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师资力量同样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学院内部的优秀教师都可以作为培训师资,甚至在一些非高端培训中,学院内的硕士生和博士生都可以作为教学力量;在对兼职人员的聘请上,专业学院课依托于良好的专业背景,在行业内部聘请名师。

三、管理模式变革展望

非学历教育作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它的发展状况不仅体现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反映出了高校的办学水平。非学历教育的大力发展在创造大量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若只把获得经济创收作为衡量非学历教育发展状况的唯一指标是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意识的。因此高校要树立科学开放的管理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基本使命,这对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对非学历教育改革的展望从两个层面展开:

(一)加强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的改进主要是在学校内部展开,从办学权限,管理维度及运作方式等多方面来进行改革创新。

1.适度放权。管理过紧是国内很多事业单位普遍出现的问题,管理机制滞后跟不上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很多高校来讲,对非学历教育的管理很容易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对其管理的度也很难把握。高校目前实行管办分离是在管理机制上迈出的重大一步。

对继续教育的管理需要从学校的高度展开,由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制定相应的办学指导意见和办学规定,在学校宏观政策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办学活力。在经费管理上,经费的管理和灵活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非学历教育的发展,部分高校表示没有独立的经费账号已成为非学历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经费上使用和支取过程比较繁琐,有时经费不能顺利到位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办班的进程。另外,由于继续教育学院在合作办学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学校也可尝试在对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严格质量监控的基础上鼓励其积极进行校外办学,拓宽其办学空间,给继续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2.加强管理。学校要加强对非学历教育培训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质量是非学历教育的立足之本,保证质量是保证其发展的核心,这是由其市场特征决定的。社会对非学历教育培训质量的日益关注也激励学校要在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工夫,高校要依托自身良好的信誉和品牌,从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师资等方面,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管力度,严把质量关,提高教育培训质量,这是非学历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立命要素。

学校办学秩序也同样影响到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在多数高校,由于对继续教育管理不力,存在很多违规办学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整个继续教育市场发展,也有损于高校的社会声誉。因此高校要加大审查力度,制定相应的规定和处罚措施,对违法乱纪现象要给与严厉查处,保证继续教育市场的良性运作,为继续教育的长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按市场化规律运作。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突出的市场化特征。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非学历教育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型或已经转型成功,完全进入市场化运作,这也是我们整个继续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招生、上课、评估等一系列流程都运用企业化运作,学会对教育培训进行品牌包装、品牌推广、品牌经营等,通过市场机制不断给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非学历教育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突出服务思想。由于非学历教育培训对象的特殊性,服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继续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对学员的课程及食宿安排上要考虑到学员的特点,并坚持用服务的理念来进行非学历教育。

(二)加强外部监控

加强外部监控主要是从非学历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出发进行考虑的,这同样是由非学历教育的市场化特征所决定。监控主体是学员及整个社会。通过参加培训,学员是否有所收获?学员所收获的是否可以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并对其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在每次培训后都应该通过与学员的长期交流与联系获得反馈,并及时指导于现有培训,保证学员满意度。通过获得学员和社会的认可,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高校作为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集聚地,拥有丰富的教学和人才资源,面对当前社会对非学历教育的热切期待,唯有高校继续教育的大力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这种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因此高等院校应充分把握好机遇,从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入手,充分发挥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响应时代号召,结合时代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性人才,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发挥出应有的中坚作用。

2.论高校道德教育的变革 篇二

一、教育对象的困惑: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障碍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经济持续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物质资源的丰盈让他们不用经历捉襟见肘的艰难时光;这也是糟糕的年代,各种思想的多元化甚至是彼此悖离的观念并存,充斥于网络和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案例。伴随着社会媒体的炒作发酵,无可避免地促成一些学生伦理观的混乱。

(一)价值观的驳杂

网络的普及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生活,足不出户,便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天下事,并用这些信息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然而,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却大打折扣,真实与虚妄共舞,真相与谎言并存。不同的信息发布者出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标题起得越来越吸引人的眼球,却将真相隐在遥远的彼岸。当前网络和生活中的许多案例,打破中国传统的亲昵温情和私密内敛的相处方式。当原本视为隐私的细节被揭露展示,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挑战已出现。因为信息的混乱,无可避免地促成一些学生伦理观的混乱。

(二)诱惑无处不在

当我们感慨“90后”有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而不知道珍惜的时候,很多“90后”却也是叫苦连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大幅提高,教学的强劲对手也已经出现,小说、漫画、游戏,凭借着新鲜有趣的剧情、轻松舒适的使用方式,轻松地就获得了“90后”的喜爱。按部就班的教学,已经在现实中遭受太多的冷遇。教学环境的改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只有我们改革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平台,才能促使教学更好地展开。

二、教学手段的革命: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既然我们的教学对象在享有科技现代化提供的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困惑。那么作为教师,自然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从语言文字到综合多媒体的时代转变

可以说,一直到“80后”的大学时代,很多人都是习惯了单纯的黑板教学,教师的板书是课堂上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阵地,文字摘要更是板书中的王者。好处是一目了然,条理清晰。然而缺点是黑板所能承载的内容有限,且表现形式相对来说过于单一。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传统的板书形式无法满足他们的多元化学习的需要。多媒体可以将语言文字、图像、音乐、视频等结合起来,更加直观、立体,标志着从平面走向立体,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予更丰富的信息。

(二)教学平台的多元化

网络教育最开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之举。时间或是地点的缺乏,只能利用网络的形式来补齐。然而发展到如今,却有了新的用武之地。MOOC和微课等的相继出现,以及新开发的教育平台的不断完善,不止是为了教学形式的颠覆,也不只是简单的重难点学习,更是从方法论上的突破,它标志着一种自由。它的发展趋势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地点,选择学习的课程,从任意一个章节开始,根据学习结果,反复自由地选择学习次数,某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工科专业甚至还能在线模拟实验。

三、教育过程的思考:信息化时代的备注选项

网络上的内容,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兼容并蓄,但坚决反对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而要冷静地看待各色观点,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选择性地去扬弃和继承网络资源。

(一)引导学生吸收信息

教师可以在平时多注意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减少对重复过时的、无意义的话题的继承,从而有针对性地在相应问题上予以引导,主要可以体现在向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设置的讨论题目,以及布置的课下作业上。

(二)减小碎片化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教育的形式丰富、内容充实,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陷,如过于重理念,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教师的面授和检验,学生往往无法深入理解,对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去结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各自的优势,打造出更合理的学习模式,将碎片化学习对学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2).

3.论高校钢琴教学的变革与创新策略 篇三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  变革策略  创新策略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通过钢琴教学能够让当代的高校学生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对人文素养的提升、对综合能力的积累。钢琴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教育进步的体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署。因此,高校钢琴教学应顺势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趋势,发挥输出高素养人才的巨大潜能。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钢琴是表现音乐魅力的主要乐器之一,它已经普及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人们对钢琴的热衷与痴迷,产生了专业的钢琴学科,从而系统地提升了学者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品味。在很多高校中,钢琴已经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目前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师资力量薄弱、琴房和练习的曲目较少、钢琴破旧、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等。导致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呆板僵硬,弹奏出的乐曲表达不出情感,丧失了学习和创作的兴趣,难以在艺术上有造诣。因此,高校钢琴教学需要尽快有效的变革和创新教育模式,从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的计划和体系着手,调整培育模式和方法。从而实现高校教育和学生特点及社会需求相辅相成,为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提供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高校钢琴教学的变革策略

(一)变革考核模式,进行综合成绩评估

对大学生成绩的客观考量还得用成绩来做为评判标准,特别是学习钢琴的学生,他们所表示出的演奏技术和水准是进行评估的重要部分。变革之前的单纯性期末考试的考评形式,采取综合平时学习的态度及水平、平时测试的表现、实践性活动的参与度、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这五项指标,制定五类评估项,即钢琴的演奏成绩、钢琴的重奏成绩、钢琴的伴奏成绩、钢琴的实践活动成绩和艺术表现成绩。从学生开始学习就进行平时性测评,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得到这五项成绩分数,再进行加权平均,最后得出具有综合性的钢琴课程的分数。这同时,还要求对钢琴课程的内容分类模块化,这样更便于考核,还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并且能充分了解到自已在哪一部分更具备优势,查缺补漏。

(二)变革教材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首先,把《钢琴演奏艺术》作为理论基本,使学生深刻掌握钢琴的结构和发音的基本原理等理论基础。提高教材设计时的创新性,比如体现出地域特征和年龄特征等,并增加钢琴与其他乐器重奏、双钢琴及协奏等作品,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理论联系实践,不但要引导学子们熟练掌握谱法、音乐语言特征等理论知识,还要感受作者的创作灵感、曲子的灵魂、创作方法,扩展对艺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对不同时代及不同作曲家的曲风有独到的见解。逐步引导学子学习和声、试奏、曲式等知识,培养结构和框架思维,学习节拍、力度、调式、等复调学内容,提高乐感和演奏力。同时增强趣味教学,比如,开展即兴演奏和伴奏比赛、音乐会、演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最后,注重学子能力的提升,开拓教学内容,扩展视野,增加戏剧、化剧、舞蹈等作品的欣赏,使音乐风格及流派特点通过作品自然流露,培养审美观和品鉴力。

三、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变“传道授业”为“解惑”

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按照多年的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填鸭”式的灌输,不管学生爱不爱听,听不听得懂,就是按教学计划一直往下讲。也就是“老师弹奏——学生弹奏——老师纠正”的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的单一式教学。虽然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对付考试,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法和理论要点,但是很少会使学生有创作的冲动和思维。而指引和启迪在创新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在扎实的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种曲子的领悟和审视,增加听赏训练,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把同学们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向老师反馈,有偏差的地方老师再给予启迪,变“传道授业”为“解惑”。这样,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美,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挖掘,提高学生的演奏兴趣。使学生根据自己对演奏风格的把握和对乐谱的认知,结合自己的情感和对钢琴触键的设计,进行二度、三度创造。

(二)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变“千篇一律”为“丰富多彩”

一是先做调查,充分了解学子们的兴趣点和学习习惯,再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指法和和声等的训练。在主要钢琴专业课之余,可以引进西方先进国家的课程设置,尽量增设更多符合学生兴趣的选修课,比如,音乐造型练习、音乐疗法等,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和思维,从而提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传统追求钢琴演奏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并增加课下实践活动的创新性,让学生主动策划。比如,开展“自创钢琴曲”、“四指联弹”比赛、“原创音乐会”、“钢琴接力”等,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还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了学生们的组织、策划、团队配合和创作能力。二是转变“模仿”为“活学活用”,传统教学侧重学生对老师的模仿,这样就会禁锢了学子们的发散性思维,不断在教学中注入新鲜的元素。比如,请学校中不同的老师和当地钢琴名家给同学们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学习钢琴的见解、弹奏的技巧以及他们的人生阅历,使学子们掌握更多技巧和经验、拥有更多的激情和韧性。老师还要带领学子们把“活学”的知识“活用”,在实践中考检自己,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弹奏中,在面对很多观众的时候充分的表现自己,克服紧张情绪,排除干扰素,表现钢琴演奏的魅力。比如,老师和学生们组成团队,去社团、剧场、晚会、庆典、公益活动等参加演奏演出,感受现场音乐气氛,增加实战经验,学以致用,在找到自己的弱项之后再度学习,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演奏能力与音乐水平。

四、结语

创新钢琴教学要以学生兴趣为主,老师引导为辅,创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有激情、有音乐见地、独特演奏风格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一平,李岩.基于高校钢琴教学方式的拓展思考[J].大众文艺,2012,(22).

[2]郭金.论对高校钢琴教学的探讨[J].神州,2013,(01).

4.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 篇四

摘要:国防教育是指整个国家范围内对公民所进行的国家安全防务教育,也就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在全体公民中灌输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提高保卫祖国的各种素质的活动。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本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国防教育 高校 大学生 爱国主义

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防教育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有国防就应该进行国防教育;精神力量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因素;国防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二、国防教育是团结、武装人民战胜敌人的有力武器。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思想保证;国防教育是提高战斗力的有效手段;国防教育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力量。

三、国防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国防教育的目的看,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一致的;从国防教育的内容看,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防教育的对象看,它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样都是着眼于全体公民。

四、国防教育是加速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国防教育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防教育可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国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我国人民所承担的国防义务所决定的;这是由国防的一般性质所决定的;这是由我国贯彻执行毛德东人民战争思想所决定的;这是和平时期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广大青少年是未来国防人力资源的主力军,他们的国防观念如何,对于维护我国国防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军事训练,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知识的普及、宣传,是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关心。

在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以及进行军事训练,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一环。从1985年开始,国家在部分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了学生军训工作试点。学生通过军训,掌握了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国防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思想政治觉悟得到提高,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意志和体魄得到很大锻炼,培养了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形势的紧张而高涨。古今中外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高涨的爱国激情,大多在国防形势紧张的情况下产生。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难时期,奋起抗争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甘做亡国奴的抗战热情,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期。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家的安全稳定而逐渐弱化。实践证明,国家越安全,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越容易趋向淡薄,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导致国民爱国主义情感的淡化,甚至消失。从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规律可以看出,越是在和平时期,越要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而要持久地保持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就应从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大学生国防观念入手,坚持不懈地开展国防教育,不断加大教育力度,深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新世纪,要加大国防教育力度,让广大学生明确我国国防面临的严峻挑战,时时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殷殷爱国之情、拳拳报国之志。

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意识,不仅取决于理论上的宣传教育,而且取决于军人自身的形象,取决于军人的社会地位。我军在近一个世纪的战斗历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往直前,战无不胜,涌现出了无数英雄模范,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光辉形象,成为无数有志青年投身国防事业的强大动力。和平建设时期,没有烽火硝烟,也没有像董存瑞炸碉堡式的英雄人物,相反,面对迅速的改革开放大潮,军队的作用似乎“下降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倾向也出现在军营,军人在老百姓中的高大形象受到了损害。如何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始终保持军人的良好形象,始终成为广大青少年最向往的职业,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必须认真对待和探讨的问题。另一方面教育军队自爱自强,注重改善自身形象和军民关系,并把它“像完成战斗任务一样”去完成,鼓励官兵走出营房,参加“助民”活动。面对我军目前面临的形象问题,必须狠下决心,在大幅提高军人待遇的同时,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坚决遏制各种腐败现象,对严重影响军队形象的各种不文明之举进行坚决纠正,真正树立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同时,注意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视人民。

5.高校教学管理的思维变革 篇五

摘要:高校具有机械性特点的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要求,适应性思维范式将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指导思维。教学管理适应性思维范式是一种强调适当分权、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变动采取灵活应变态度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对我国高校当前和今后的教学管理改革有暑许多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行政型教学管理;机械思维范式;适应思维范式;教学管理改革

一、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弊端主要体现为机械性特征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服务于教学活动的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教学管理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根据―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教学管理的实质,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是利用行政方法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模式,它强调按照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教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具有集中统一、有章可循的特点,可以避免各行其是、任意行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后来,它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缺点和弊端。有的学者把当前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三多三少”:行政权力的管理多、学术权力的管理少;共性管理多、个性管理少;低层次的管理多,高层次的管理少。其中,低层次的管理即主要只是满足于教师在“教”,学生在“学”,满足于教学不出问题。而高层次的管理则是要真正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来完成,不仅注重教师在“教”,学生在“学”,而且更注重“教”和“学”的实际效果。

行政型教学管理弊端,归根结底就是“机械性”三个字。我们可以借用教育组织决策机械思维范式来分析这一特点。孟繁华教授认为,教育组织决策的机械性思维范式就是将重点放在对人类知识的起预示作用的因果关系上,对周围的事物全神贯注,实施“有效”决策,这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是从牛顿的经典科学中获得的。机械决策思维范式特征可以概括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决策主体方面。决策者高度集权;在组织机构上遵循金字塔的等级制度;学校追求表面化、数字上的效益,较少考虑社会责任。第二部分涉及方法系统。采取完全程序性的、线形的、一元性的方法进行思考;信息的采集来自内部;指导控制的手段应用权威等。第三部分涉及决策对象。决策对象永远是被动的,或者说是控制型的,其工作表现为服从、僵化、埋头苦干和各行其是。

利用机械性思维范式来分析行政型教学管理的弊端,我们把它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决策和计划的封闭性。行政型教学管理强调行政管理者的权威性,往往根据上级指示,依据权力意志作出教学决策,制订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评估标准,编排、指挥教学人员,忽视专家、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士的参与。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不高,透明度低,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暗箱操作”特点。不仅如此,在决策和计划后,缺乏完善配套的宣传、咨询、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从而呈现为一个封闭状态。

2.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性。在高校,多年来我们按照行政命令和国家计划,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和统一的考试形式。这种模式有其合理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曾经起过非常大的作用。但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呆板、选择空间狭窄、教学内容陈旧,与培养具有创见、讲求个性的现代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要求并不相符合。

3.计划执行的强制性。行政型教学管理实行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管理,强调权威与服从,上、下级之间,管理者和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缺少对管理对象特点、要求的分析和把握,按任务实施管理控制的成份多,按针对性原则开展引导服务的.少。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往往成为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和主体,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师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

4.评价分析的形式化。行政型教学管理中,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决策者为中心,被管理者的评价往往只是作为一般信息的收集工作,而不是作为改进工作和参与决策的重要手段。目前被管理者(学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期中教学评估。但是,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欠科学、信息收集不全面,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评价结果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评价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此外,有的学校将教师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简单化为单纯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而对教学计划的学年评价和整体评价就更少。

二、教学管理的思维范式转变成为时代必然

强制性的教学管理只能维持规范化条件下的常规运行,面对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的变化而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的适应性比较差,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和控制。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呼唤教学管理的思维范式转变,即从机械性思维范式转变为适应性思维范式。

1.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现代科学基础

孟繁华教授在《教育管理决策新论》一书中认为,教育组织决策的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是以现代科学为方法论基础的。20世纪初以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现代科学诞生和发展起来。随后二、三十年间,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以及后来的耗散结构、协同学和混沌理论为标志的大量交叉学科发展了起来。这样,历史上曾经起过主导作用的,以主观规定性和线形方式传播知识的管理方法,已经不再具有完整意义的适应性,管理方法趋向多元化成为时代的潮流。我们根本没有可能发现绝对严格的因果依赖性,只能以可能性加以预测和判断。科学家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原则上不能精确认知的世界,概率和统计方法的广泛采用就是基于这种现实。这就是所谓的统计决定论。在管理决策领域,与过去的机械决定论一统天下的情况不一样,统计决定论成为研究者应该遵守的方法论。以统计决定论所体现的科学认识和人们的价值认识这两条轨迹的融合,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组织决策的适应性思维范式。高校教学管理也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决策,同样需要遵守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融合的原则,也就是需要以适应性思维范式为指导。

2.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时代条件

21世纪是人类走向知识经济,走向开放和全球化的世纪。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时代特征莫过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这一转变所引发的社会震动是巨大的。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机制的根本转变也对教育、政治、文化乃至人们日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相对深刻的影响。在高等教育领域,原来大一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国家和社会对用人标准的变化、学生和家长求学需要的提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收费办法

的调整等,都使高校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环境中。同时,教学管理系统内部人员、知识、财力、信息等要素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原来注重维持规范化条件下常规运行的强制性教学管理,难以顺利适应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一成不变的机械性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教学改革深化的重大阻碍。

3.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教育背景

近几年来,在我国高教界进行了两项非常重大的改革:一是管理体制改革;二是高校扩招。目前,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成果,高校的合并组建等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内部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里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教务处谓之“高校第一处”,教学管理也似乎可谓“高校第一管”。然而,无论教学管理问题如何千头万绪,核心都是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依然固守行政型教学管理以及相应的机械性思维范式,还是审时度势,大胆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以适应变动的教学管理环境和内部要素关系,关系到新一轮教学管理改革的成功与否。特别是自以来,高校扩大招生,成为众多院校的热门话题和发展机遇。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自不待言,但遇到的困难也不少。从表层看来,问题主要是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生活设施不够,图书资料紧张等。中观来看,主要的问题是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面临着重大的调整。而微观上讲,这些表层和中观的问题背后,核心的问题是管理思维和管理观念问题。能够适应环境、突破常规、扬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将使得人们有动力、有胆略、有方向去解决上述的许多问题。

三、适应性思维范式的特征及对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启示

教育组织决策的适应性思维范式强调尽量把握事件发展的统计因果关系,对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的“多”尽可能用概率来描述。联系到教学管理的特性,针对行政型教学管理的弊端,我们把教学管理的适应性思维定义为:一种强调适当分权、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变动采取灵活应变态度的思维方式。它的基本特征如下:第一,决策计划的开放性。决策者适当分权,如扩大二级学院的决策和管理权,教师和学生有权参与决策、计划和管理等。第二,计划内容的多样性。在宏观层面的统一标准指导下,各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创造和个性化。学分制便是这种多样性的典型。第三,计划执行的弹性化。允许在计划执行中根据信息反馈、中期评价等,进行及时妥善的局部调整,如课程组织、课程难度、教学要求等,以缩短教学计划的修改周期。第四,评价分析的科学性。评价分析教学效果应采取科学的标准、规范的程序、负责的处理,在师生得以实质性参与的基础上进行。

适应性思维范式对高校教学管理改革至少有如下启示:

1.下放管理权限,提高二级学院的管理权力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决策机构上,仍然是按照等级制设计决策的来源和分配。一般管理层次由上而下: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务科、教研科、教改科等)→二级学院(系)。工作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地下达指令和自下而上请示汇报的。校长享有一般教学事务的最后决定权,教务处是作为协助和落实校长决策的职能部门存在的,这两级机构有相当大的决策和管理权力。相反,二级学院(系)的权力相对较小。应对这种集权式的体制作出改革,转变校长和教务处的职能,增强其宏观的规划和指导职能,将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允许二级学院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2.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增强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

与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相应的机械性思维同时又是一种经验性思维,管理者注重的往往是传统的延续、历史的类比、经验的积累、单向的回忆,以及主观的判断和想象等,缺乏对现代新兴管理方式的运用。适应性思维则是要求本着一种开放的态度,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3.师生参与管理,建立教学管三方制衡机制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明显的权力失衡,特别体现在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适应性思维指导下的新型教学管理尊重管理对象的主体性。教师和学生,拥有充分的决策、监督等参与权力。管理者从过去的“大包大揽”转变为加强引导和服务,大力倡导师生参与管理。这并非削弱管理者的权力,而是建立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制衡关系,以促进教学管理更加良性和高效运行。应当注意的是,教、学、管三方的权力制衡具有目的共同、手段互助、交往平等等特征。学生要多一些谦虚、理智和建设性,管理者和教师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支持合作。

4.推行弹性学制,营造创新性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

弹性学制有利于克服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教学计划统得过多,培养模式单一,学时偏多,专业面窄等弊端,可以适应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习要求来安排教学,在保持必要的统一性的前提下,突出教学的个性化要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弹性学制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较好的激励、竞争机制。当然,弹性学制的实施要考虑国情、校情,一些高校先行的试点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孟繁华.教育管理决策新论:教育组织决策机制的系统

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刘邦奇,齐平.现代教学管理系统[M].河北教育出版社,.

[3)金含芬.学校教育管理系统分析[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冒荣,刘义恒.高等学校管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孙灿成.学校管理学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肖菊蓉.论高校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创新策略,转引自<大学素质教育与教学――理念・模式・运作>[C]湖南人民出版社,.

[7]孙宗禹.跨世纪的探索――’2000湖南省高校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6.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保障 篇六

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保障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必要的人员、机制是其组织保障,正确的方法、策略是其措施保障.

作 者:王丽君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14 刊 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1(6) 分类号:B844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认识保障   组织保障   措施保障  

7.论高校道德教育的变革 篇七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校,变革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类新型技术势如破竹涌入大众视野,知识正以爆炸性速度急速增长,21世纪的人类必需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应变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才能从容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这意味着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诉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而高校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文化重镇,直接向社会输送应对新时代挑战的人才,必须直面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根本上实现变革与创新,应对新时代的需求。

2008年IBM公司初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概念后,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智慧教育将引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智慧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相契合,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诉求,如何促进高校变革与创新,实现跨越式转型,走向智慧教育,培养智慧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智慧教育为高校变革与创新提供契机

(一)智慧教育的溯源与内涵

“智慧地球”理念是美国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于2008年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演讲中提出的,继后冠以“智慧”之名的概念层出不穷,如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近年来,国内外教育领域相关研究学者均不约而同扬起智慧教育的旗帜,掀起了智慧教育的探究高潮。此外,国内有部分学者把钱学森先生首倡的“大成智慧学”作为“智慧教育”的根源与开端。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钱老提出了“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总纲[1]。“大成智慧”指人面对变幻莫测而又错综复杂的事物时,能够迅速做出科学、准确而又灵活、明智的判断与决策,并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2]。笔者认为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智慧教育”更多是受“智慧地球”概念的影响与传播、在各类新型技术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而“大成智慧”强调的“治学与做人”、“和谐与结合”等理念则能为当前智慧教育的发展与推进提供良好启发。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智慧教育进行定义性描述,阐释智慧教育的内涵,尚未形成定论。江苏师范大学杨现民将智慧教育定义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智能化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3]。华南师范大学胡钦太等认为:智慧教育以培养智慧型人才为最终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和支撑,以融合渗透当前最先进的教育理论、系统理论和高新技术为路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方向[4]。综合各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智慧教育是在以嵌入技术、连接技术、传感技术和海量信息处理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创建泛在化、感知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差异化与多元化发展的机会,培养具备跨界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的智慧型人才的新型教育生态,对于推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教学变革与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二)智慧教育的育人目标

智慧教育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智慧为核心,尊重每位学生的差异化价值取向,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是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修订版将认知领域学习者对知识的领悟程度由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并将这六个层次的目标分类划分为浅表学习与深度学习两个层级,浅表学习指向“识记、理解、应用”,深度学习指向“分析、评价、创造”[5]。智慧教育聚焦“分析、评价、创造”层面,旨在让学生由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过渡,从低阶思维技能向高阶思维技能发展,由初级认知水平向高级认知水平进阶,塑造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多元智能,最终培养具备创造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智慧教育对于培养新时代所急需的创新性人才、建设和发展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智慧教育为高校发展指明道路

智慧教育作为信息化教育在21世纪发展的新高度,紧密契合了“互联网+”时代对培养智慧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个性化、社会化、开放化、智能化、集成化、碎片化为特征的智慧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制高点与突破口,为高校突破当前存在的弊端、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启示。智慧教育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发展新趋势,它不仅为高校的教育实践改革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引领高校发展、推动高校变革与创新、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智慧教育有效促进高校的教育水平提升,尤其体现在环境建设、育人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上,是建设符合21世纪要求高水平院校的重要策略和力量。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将教育改革中多样化尝试与智慧教育接轨,旨在推动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促进学校全方位多维度实行跨越式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高校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

教育环境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育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推进下,我国高校教育环境基本实现了从传统教育环境到数字化教育环境的转变,但依然存在系统分散、平台割裂、数据冗杂等问题,没有实现促进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改革的目标。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必须先从教育环境建设层面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革新,应用各类新技术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促进高校从教学、学习、管理、生活等层面实现多方面变革与创新,为高校走向智慧教育奠定环境基础。

智慧教育环境是指在以嵌入技术、泛在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和海量信息处理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校园环境全方位网络覆盖、教育教学资源大规模开放共享、各级各类系统多维度融合、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智能识别、教育大数据有效挖掘、教育决策科学透明、校园生活服务智能便捷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环境。高校智慧教育环境由虚拟教育环境与物理教育环境共同构成,具备开放、泛在的特点,用户群体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公众。高校智慧教育环境的搭建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包括技术层、基础设施层、应用层以及智能终端层,具体如下所示。

(1)技术层:应用嵌入技术、传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泛在网络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慧教育环境的搭建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2)基础设施层: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学习空间、泛在图书馆、创客空间、云平台、智能感知系统、数据中心、校园一卡通平台以及安全监测系统等基础设施,为高校教育教学变革与创新提供环境支撑。

(3)应用层:在智能化的基础环境中实现高校应用创新,主要包括智慧式资源、智慧式教与学、智慧式管理、智慧式科研以及智慧式生活,全面推动智慧教育进程的不断迈进。

(4)智能终端层:用户群体通过计算机、手持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连接智慧教育环境中的各类信息化应用与服务平台开展创新性应用,提高校园服务的便捷性和开放性。

三、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当高校教育环境逐步迈向智慧化,智慧教育将逐渐走向大众化、常规化和标准化,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趋势,引领高校创新发展,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创新与变革。下面从资源建设、教与学模式转型、教育管理创新等三个层面描绘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的转变与创新的蓝图。

(一)高校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共享

近年来,从“开放课件(OCW)”到“开放教育资源(OER)”再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开放与共享程度正在逐步深化,并由理论探讨向应用实践过渡。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阶发展阶段,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感知学习者差异化需求、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这就表明在高校构建智慧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跨校际、跨区域大规模免费开放共享。

智慧教育的实施对高校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共享及运营提出了新的诉求,智慧式教育资源的概念应运而生。郑旭东提出“智慧资源应为智慧化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必需的支撑,弥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满足学习者智慧化的发展需求”[6]。笔者认为智慧式资源是指通过动态语义深度聚合的、动态感知和识别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自动适应学习目标和学习情境的、大规模开放与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学习者通过多终端连接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及时获取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可视化管理,充分满足新时代下学习者进行无缝学习的需求。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等应用的发展,我国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逐步迈向更大规模开放与共享,学生可以免费学习国内外名师开放课程,参加校际同步课堂,享受优质教学资源。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智慧教育资源云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高校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智慧教育资源云平台实现了社会化资源与校内资源无缝衔接,为学生提供跨越校园边界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感知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需求,提供精准的资源检索服务以及个性化的支持服务,为教育资源插上智慧的翅膀,使其更好地为学习者差异化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颠覆以往教育资源一刀切的传统,促进高校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的变革与创新。

(二)高校教与学模式的跨越式转型

智慧教育环境可以感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识别相应的学习需求,并自动提供持续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载,将更多心理资源(注意力、记忆)投入到更为复杂、更加真实、更具智慧的学习中,促进了高校教与学模式的跨越式转型,催生了智慧式教与学模式,推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学变革与创新进程。高校智慧式教与学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应用“互联网+”思维审视高等教育领域,利用各类新型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进行智慧式教学与学习模式的产生。智慧式教与学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位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感知每位学生的真正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推动个性化学习的实现,促进学生多元化智慧的发展。新时代中智慧式教与学的发展需要通过网络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共同打造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无缝链接的新型教育生态,培养满足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高校智慧式教与学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提升自我,提升其多元化智慧。智慧式教学是开放的、智能化的、注重交互的教学,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学科特征以及不同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需求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交互设计,充分应用新技术工具和平台在促进认知、情境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学生智慧多元化发展的智慧型教学模式。智慧式学习是以全面发展与提高学习者智慧为目标的个性化学习,充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具备泛在性、情境性和沉浸性等特点,是在智慧教育环境中的新型学习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智慧式教与学将朝着“技术协同、技术沉浸、信息无缝流转”的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具身学习、无缝学习、入境学习、创客教学等模式发展,如基于物联网的情境式学习,基于增强现实的探究式学习,基于3D打印的创造式学习等,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变革,逐步迈向智慧教育。典型智慧教与学模式如表1所示。

(三)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多维度创新

我国的高校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虽然初见成效,但仍处在“人控、机管”的信息化管理表层阶段,智能化程度不高,没有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管理人员尚未从繁重的机械化管理工作中完全解脱,离达到智慧教育的要求还具有一定差距,因此高校信息化管理亟待全方位的变革与创新。随着智慧教育环境的逐步建成,高校信息化管理将向智慧式管理方向不断迈进,整体优化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多维度创新。

智慧式管理是指将现有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规范整合与数据共享,利用新一代智能技术打造智慧式管理云平台系统,为高校管理提供教学动态监测、信息管理、决策分析、结果可视化呈现等智能化、自动化的支持服务,突破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人控、机管”的困境,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智慧化水平的提升。高校的智慧式管理平台应集物联网感知系统、移动互联网络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于一体,能够全方位采集海量教育数据并进行挖掘处理,揭示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教育管理规律,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精准的数据支持和科学全面的问题诊断,便于教育管理者做出精准预测和提出针对性策略,使教育教学管理日趋精细化、准确化和有效化。高校智慧式管理可以采用荣荣[10]等提出的教育可视化管理系统、智慧教育决策系统、教育安全预警系统、教育远程督导系统实现,具体如表2。

当前高校是布满新技术新应用的领地,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社交网络平台等留下了大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智能化的深入挖掘,可以快捷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信息进行分析,使管理者实时、可视化了解并掌握学生动态,为其进行智慧式决策奠定基础。智慧管理逐渐成为未来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信息化管理的智能程度不断提高,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进程。

四、我国未来高校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

随着“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吐故纳新,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正逐渐聚焦于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为智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支撑,智慧教育必然在不久将来在高等教育领域揭开新的篇章。笔者基于智慧教育的内涵特征以及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现状,对我国未来高校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深化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的融合创新

起步、应用、融合、创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划分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四阶段,纵观我国当前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不难发现大部分学校信息化水平处于应用阶段或应用向融合过渡的阶段。这表明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深化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成了关注热点,有利于促进高校向智慧教育迈进。高校应积极探索利用教育资源和教学应用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改革的道路,同时应用各类先进技术创设泛在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智慧式服务,充分发挥技术的效力,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跨越式转型,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将技术引领的高校变革从基础设施层面进一步深化到教与学模式层面,推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的融合创新,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开辟新的道路。

(二)将VR技术引进校园,构建虚实结合的智慧教育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 eality,简称V R)是一种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多领域成果的新技术,目标是提高人机交互的功能,达到真实的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体验效果[15],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2016年更是被称为VR元年。利用VR技术可创设与近乎真实的场景,将一切场景变“静”为“动”,打造三维交互式空间,创设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在模拟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协作等形式开展体验式、沉浸式的活动(如模拟飞行、化学实验、失重体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学生的行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元智能以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把VR技术引进高校环境建设中,增强学生在虚拟现实中的沉浸感,无缝整合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构建虚实结合的智慧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与环境的多维度交互,提升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为智慧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环境支撑。

(三)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多方协作推进智慧教育进程

推进高校智慧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是一项错综复杂的任务,不仅需要依靠学校的努力,同时需要汇聚国家、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发挥协同效应。我国在体制上应大胆创新,将智慧教育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制定顶层规划,为自上而下有序开展智慧教育提供政策指引。相关研究机构需要加大智慧教育研究力度,深入探索智慧教育相关理论、技术方案、实施路径、发展模式等内容,突破智慧教育在目前高校的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壁垒。企业需要将科研成果孵化成智慧教育相关产品,为高校实施智慧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学校则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总结有效经验并通过大力推广辐射至其他学校,促进各学校共同走向智慧教育,全方位推动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8.论高校道德教育的变革 篇八

【关键词】媒介融合 高校新闻学 教育变革 现状 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了我国媒体发展的必然道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初在美国被提出,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了当前世界媒介发展的主流。媒介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不同媒介的相加,而是不同媒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成为当前不可违背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新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逐渐细化,课程设置细化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更为深入。然而,课程设置过于细化,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如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较为单一,如传播学中,被分为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不同的学科,而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新闻专业、广告专业的知识获取得较少,不利于学生在未来进入社会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课程设置细化的另一个不良影响则是导致课程设置单一,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学习综合性的知识,仅仅了解了一个或几个领域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对于新闻专业的全面发展。

2、跨媒体教育尚待加强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了新闻学发展的主流,而我国高校对于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的教育尚待加强。跨媒体新闻教育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学生不能通过简单的理论学习而了解相关的知识,而应当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到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新的变化。

我国高校新闻学教学可能基于学校资源的限制、教师对媒介融合的认知等原因,在跨媒体教育方面,仍然存在需要提高的地方。

3、新闻业务流程一体化教学尚待加强

随着社会对新闻工作者要求的不断提高,当前,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新闻业务流程一体化的能力。而我国高校在对于学生业务流程一体化能力的培养上,尚待加强。这主要表现在我国高校新闻学教学较少从学生新闻业务流程一体化方面进行培训,而是注重学生对于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新闻的编辑、写作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技术能力的操作。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对于新闻学学生的培养,仍然遵循传统的培养目标,没有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具有更好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作为新的培养目标。

二、实现高校新闻学教育变革的新视角

1、科学设置新闻学课程

为了使新闻学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新闻学教学课程设置上,应当结合当前融合背景下媒介发展的趋势与现状,对当前的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于现有课程,涉及到新闻学核心内容的,应当增加课程内容与课时的设置,如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对学生提高要求,使得学生把握了基本的新闻学理论基础,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课程学习。其次,整合不同院系之间的资源。新闻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的学科,如经济专业中的经济新闻学科、法学专业中的法制新闻学科等,通过与不同院系之间相互合作,使得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更为丰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加强跨媒体教育

要加强跨媒体教育,作为新闻学的教师,应当认识到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发展的趋势与发展的方向,以此作为其教学的方向。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校内与校外的跨媒体实践,加强跨媒体教育,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内,可以通过校园报刊、广播电视、学校广播台等不同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接触到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的不同特点与发展方式。在校外,应当加强与不同的单位、 的合作,如通过与电视台、广告公司等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学习,感受媒介融合所带来的便利,并自主地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3、全面提高专业知识

作为新闻学学生,专业知识不仅仅包括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还有许多相近专业的知识,也是其在具体工作中所必备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性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如当前新闻编辑中十分重要的图片处理能力、音频处理能力,在实践中,作为新闻工作者,往往需要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业务一体化,使得自己成为综合性的新闻人才。

4、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具备新闻思辨能力。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使得信息每天呈指数增长,新闻工作者需要在浩瀚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将其融合成為一篇逻辑思维较强的新闻稿,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与新闻思辨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新闻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考试、实践考察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捕获能力以及对于信息的思考能力。只有不断地进行训练,才能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新闻,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将其形成一篇具有价值的新闻文稿,向社会展示。

三、小结

媒介融合给高校新闻学教学带来了挑战,也给新闻学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视角。为了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高校新闻学教学应当将培育综合能力强的新闻学学生作为培育目标,通过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涂雨秋.媒介融合下地方高校新闻学教育的探讨[J].国际新闻界,2015(14)

[2]汤天甜.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5(6)

[3]姜卫玲.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J].新闻界,2014(2)

上一篇:湖南省2016年保险代理人资格模拟试题下一篇:认知突围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