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2024-08-19

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精选11篇)

1.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篇一

构建企业文化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延安北机务段是地处陕北革命老区隶属西延铁路公司的一个基层站段,近几年来,该段紧紧依托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从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入手,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机制,以人为本,大搞人才战略,创下了建段以来各项安全工作指标的最高记录,先后被路局授予“安全生产标兵单位”、“双文明先进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1、积极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魂,是企业的凝聚力所在。因此,延安北机务段领导班子在公司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审时度势,叫响了公司“艰苦奋斗、团结奉献、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依托地域优势提出了“弘扬延安精神,做铁路跨越式发展火车头”的口号,带领全段职工为打造“精干高效、勇往直前”的西延品牌努力奋斗,为此段专门派人到国铁机务段去参观、考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学习国铁、提高自身”的发展思路。为段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机务段的各项工作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2、不断提高企业素质。

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在2005年,段下大决心通过竟聘上岗的方式,从生产一线职工中提拔出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13名人员到干部岗位,果断将管理能力弱的干部进行适当的岗位调整,并提拔了5名同志到中层干部岗位上来,有力地改善了全段领导干部的年龄和文化结构,充实了干部队伍,提高了整体工作能力,这也是机务段成立以来人员变动最大的一次。同时,针对职工业务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的实际,对生产一线职工业务素质进行集中培训,特别是我段机车逐步转型为DF8B型机车和与之配套的检修设备陆续到来的关键时期,段分批次,派大量技术人员和职工到多个国铁机务段和机车厂学习,培养了一批懂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关键人才,为我段机车转型顺利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去年以来,段党委还积极响应公司党委提出的全员“提素”工程,在全段每个干部职工中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工作,给他们配备了专门的学习笔记本,结合实际每月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认真落实,为职工提高自身素质搭建了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存载,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能有效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以及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引导和约束职工的行为,使职工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自觉地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延安北机务段为了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研究制定了《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段各项工作的奖罚措施,增强了干部抓落实的责任意识;为加强职工的劳动纪律,段率先在全公司范围内引进了先进的指纹考勤系统,制定了指纹考勤办法,并将考勤与奖金挂钩,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职能部门对职工考勤难掌握的问题,同时也大幅度减少了迟到、早退、旷工等想象。除此之外,段还参照国铁机务段在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过程等方面的措施、制度,对全段各项安全管理办法、相关制度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补充、修订、完善,使段各项工作进一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4、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是铁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铁路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机务部门来说尤为突出。近年来,延安北机务段把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灵魂工程”,用文化的力量塑造职工、引导职工、规范职工,促进了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段在职工日常工

作行为中积极倡导“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和“违章就是犯罪、违章就是杀人”的安全理念;专门设计制作了安全文化亲情寄语可视系统,机车乘务员在出乘前能够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家属们的叮嘱,有效地提高了乘务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机车运行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提出了“每防止一起路外伤事故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口号。同时,段党委还以“安全屏障”工程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保安全作用,认真开展了“反两违、灭事故、当先锋”、“党员无违章,周边无事故”等党内活动,并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征集安全警句、格言上百条,组织班组职工学习。段工会认真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月签名活动,使每个职工都来感受安全、确保安全。将职工家属的寄语和“全家福”照片悬挂在醒目位置,使职工既得到安全提示,又感受到亲情关怀。共青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安全大讨论和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职工安全行为的养成。

5、积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段领导班子深知这个道理,也着实在这项工作上下了一番工夫。一是认真开展形势教育。段党委抓住铁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针对职工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反映和队伍不稳定因素,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段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深入一线,利用添乘、检查和以召开座谈会、形势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上级有关政策,深入浅出地讲明形势,使职工明白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本职工作干好,我们的工作才有保证,才能促进企业的长治久安。每季度段党委都要对全段职工的思想情绪变化、队伍不稳定因素进行专题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拿出解决方案,指派专人负责落实,几年来全段没有发生过一起职工群体上访事件。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故,也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在每次别的站段发生事故后,段都会引起高度重视,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及时将事故通报向全段每个干部职工传达,对发生事故的关键点,组织人员进行认真分析,对口单位对照自身工作进行深刻自查,及时弥补管理中、工作中存在的漏洞,防患于未然。同时,每年年中和年底,段都要对半年、全年的违章违纪、事故案例进行汇总,找出共性和关键环节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有效地防止了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三是抓好职工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每年新入路人员到段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党委书记亲自为他们上专题思想、职业道德教育课,使他们在一开始就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文明进步的思想文化理念。

6、不断加强企业硬环境建设。

在加强企业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延安北机务段的硬环境建设也在同步有序地进行。2002年,机务段刚搬迁到延安北的时候,职工的生活条件特别艰苦,站区内没有绿化、没有自来水、附近没有市场、没有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由于道路原因职工出行很不方便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就在这百废待新之际,段领导班子果断决定要下大力气搞好机务段的基础工作,解决职工的基本需求。在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段的不懈努力下,短短三年时间,延安北机务段的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段内铺上了水泥路面,职工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建起了商业一条街和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延河大桥修建完工,段内绿树成阴、鸟语化香。目前,为了解决职工住房难的问题,三栋“四个一”住房已经建成封顶,新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也即将破土动工。职工们对这些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职工的后顾之忧得到不断解决,牢骚声和抱怨声逐渐减少,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7、加快发展,塑造企业新形象。

两年前,延安北机务段的机车中修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当时,机故频发,机车临碎修件数居高不下,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影响了机务段的声誉和形象。为迅速扭转不利局面,05年初,段领导班子及时做出了年生产23台中修机车的计划,并提出“以中修促质量,以质

量促中修”的口号,全面打响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机务段”的冲锋号,这也成为我段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年,我们吸取了大量的国铁机车中修经验,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在管理上严格落实“严抓、严管、严考核”方针,生产过程中坚持“一点不差、差一点不行”的安全质量理念,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不断努力,段不但成功担负了DF4B、DF4D型机车的中修工作,就连刚引进的DF8B新型机车的中修工作也由我段完全承担,全段机车质量也因此得到迅速提升。04年,我段共发生机破48件,而05年中修生产工作开展后,全年机故降至13件,机车临碎修件数也由月平均380件左右下降到250件左右,06年在05年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升,有效地保证了运输生产安全,得到了路局、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和兄弟单位的普遍好评。

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因地制宜,建设独特的企业文化,在观念上创新、企业品牌上创新,人才机制上创新,才能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好,才能推动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延安北机务段将一如既往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好企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促进我段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篇二

在和谐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下,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构建和谐文化为重点, 推动企业实现和谐发展。

一是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企业文化建设要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不能脱离企业发展来建设企业文化, 也不能脱离企业文化建设谈企业发展。要在企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建设企业文化,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推动企业发展, 使二者相得益彰。企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发展, 要自觉地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紧紧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主题, 积极开展企业和谐文化建设, 在安全环保、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企业等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较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才能为企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条件。

二是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就是将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资本, 将员工的需求、职业素质和未来成就作为企业管理工作关注的重要内容, 通过打造素质优秀的员工团队, 有效地整合员工团队的力量, 保障企业的生存, 促进企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要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牢固树立职工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为了广大职工去发展, 依靠广大职工去发展, 发展成果由广大职工共享, 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为企业发展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积极开展“深入群众促和谐, 凝心聚力促发展”活动, 各级领导要真正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人文关怀和真诚服务来凝心聚力, 引导职工群众组织起来为共同利益而奋斗,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树立“崇德崇才, 有为有位”的人才理念, 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热情, 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三是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谐理念。企业文化的精髓在于企业文化理念。建设和谐文化, 关键是要树立和谐的理念, 培育和谐的精神。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下,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和谐的内容, 挖掘整合企业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民本, 崇德尚群, 维护统一, 追求和谐等文化因素, 要积极汲取和大力弘扬。要通过树立和谐的理念, 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 推进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落实好职工多重保障机制、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等具体措施, 让职工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 更好地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 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要真心实意关心职工, 全心全意帮助困难职工, 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 营造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亲善和睦的氛围, 形成朝气蓬勃、生机勃勃的局面。要通过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教育, 关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培养凝心聚力的氛围。更加注重职工的全面发展, 努力实现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和谐共进。

要反对对和谐的片面、错误的理解。这主要集中在对构建和谐与严格管理的关系问题上。构建和谐的着眼点是企业的全局和整体, 而不应局限于个别和少数。严格管理的目的正是为了企业整体的安全。只有企业安全无事故, 才能构建企业整体的和谐。相反, 如果打着“和谐管理”的幌子, 当老好人, 心慈手软, 对违纪行为不敢抓不敢管, 表面上你好我好, 看似一团和气, 由此产生的所谓“和谐”仅仅是个别人之间非正常的“和谐”, 其实质是放松纪律要求、放松管理, 这往往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须知“严是爱, 松是害”, 姑息纵容违章无异于放虎归山, 使隐患得不到整治和消除, 终究会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构建和谐与严格管理是辩证统一的, 它们之间并不矛盾。石化生产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连续性强的行业特点更决定了必须把严格管理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要把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与今年开展的“严细实恒抓管理, 挑战先进创一流”的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夯实“三基”工作, 以严格管理保障企业和谐, 使企业挑战先进、争创一流、为实现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四是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牢固树立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观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不仅是石化企业的使命和责任, 也是全社会对石化企业的殷切期望和广泛要求。一个重视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 同时也是对自己前途命运负责任的企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同时也是树立自身良好公众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过程。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牢固树立社会责任理念, 把履行社会责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把促进企业发展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更加注重能源资源节约, 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更加注重本质安全, 更加注重诚信规范, 更加注重文明和谐。

围绕“环保摘红牌”目标, 要进一步深化HSE管理, 争当HSE管理先进单位。要更为自觉地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加快技术创新,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一致。

五是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企业和谐文化是职工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要把和谐文化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结合企业实际, 广泛发动群众, 积极开展和谐机关、和谐作业部 (中心) 、和谐班组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职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能够受益的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 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通过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生动实践, 使和谐理念深入人心, 使和谐精神得到弘扬, 形成人人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发展和谐的工作局面, 努力打造和谐企业, 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要以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为契机, 培育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以“国内领先, 国际一流”为宏伟愿景, 在文化建设规划的引领下更加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和谐企业文化,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摘要:文章论述了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以及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内容、方法。

关键词:国企,和谐企业文化,内容方法

参考文献

[1].孙秀云.中外企业文化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 2009 (6)

3.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篇三

【关键词】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的所在,企业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于企业的运作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就像一个有思想、有血肉的人,但是如果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单独的肉体去操作、机器式的使用,那么企业在发展中就不能够将品牌真正展示给世人,不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除了新产品以外的价值观和理念上的影响。企业文化展示的是一个企业存在于社会中,被社会广大群体所接受、所喜爱,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文化潮流的一个载体,能够指引人们为某个共同的方向去行动,尤其是对企业内部员工,企业文化建立的丰富有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对企业的整体认同感,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创造企业更大价值,企业效益在文化建设的带动下会得到长足发展。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织部分。为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通辽市分公司以长远的思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以提升公司凝聚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公司建立了以总经理为总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工负责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以文化为主要的公司精神、公司宗旨,公司经营理念、经营方针及一整套规章;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积极培育员工昂扬向上、务实进取的企业文化理念,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公司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

以人为本,搭建载体。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人以为本,关爱,建设“关怀文化”[1]。如何吸引和凝聚员工,培育形成以公司员工为家,以公司发展为荣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一直是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目标。我们倡导:“通过领导的关怀感动员工,通过员工的努力感动用户,通过文化的传承感动社会”,树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努力建设“爱心文化”。多年来,我公司多次组织员工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积极参与市委政府组织的帮扶解困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不但弘扬了企业精神,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建立“制度文化”。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制度管理,建立企业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企业文化柔性约束与公司制度刚性管理的有机结合,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方向。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企业制度文化”。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企业制度健全、规范、落实的过程。

认真落实明确目标化管理,全面建设“激励文化”。为调动保护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效益持续稳步增长。公司把开展“激励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業绩发展的有效措施来抓。收到显著效果。让员工看到公司在倡导什么,追求什么,形成了学习先进,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

培养和树立服务意识,建设“服务文化”。公司作为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形象。为此我们一直把窗口建设、品牌建设、诚信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要求全体员工树立“以服务社会为第一”的思想,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风采。开展了树企业“品牌文化”的宣传活动,把“诚信、奉献”贯穿到规范管理的文明服务中,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通辽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思路

通辽联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经过了几次的融合重组,企业文化建设要做得事还很多。近两年公司又提出了实现规模效益发展的新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支撑。因此,笔者对未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1.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随着企业的几次融合重组,通信行业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要想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必须从提高企业管理者水平入手,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尽早形成具有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使之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支住和力量源泉。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必须自上而下,领导层首先要引起重视,抓企业文化建设不是摒弃生产经营,更不是简单的抓文化娱乐。要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深刻含意,认识到位才能引起重视。管理者要学会着眼长远,统筹兼顾,还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领导全体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确立企业理念与价值导向

企业文化本身包含了企业理念、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价值取向等等。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必须从更高层次的发展。理念不是口号,而是企业长期积累的得到广大员工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因此,要确立企业理念时,不能单单提出几句响亮的口号,更要下实功夫,努力塑造积极追求进取、不断否定自我、打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平台,让员工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能够满足员工对知识的渴求,在企业内部逐步产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3.在创建企业文化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满意员工的精神追求。

企业发展中要自始至终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反映员工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首先是对人才的管理,竞争就是竞人才,纵观成功的企业,无不是人才济济,如何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如何能留住顶尖人才?是当前企业思考的重大课题。目前,通辽联通与其他运营商相比,在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诸多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正因如此,我们的准入门槛降低,能够吸引一部分人才。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才流失也是企业面临的重大考验。人有物资层面的需求,更有精神层面的追求。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能够让员工留恋企业的首要因素是工作得开心,而不是薪酬待遇。因此,企业要在精神层面上多加以投入,同样能够留住人才。如从大的方面讲,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职位晋升通道、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等等;从小的方面讲,要多些人文关怀,尊重员工的首创,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等等。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中,通过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推动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培文.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当代价值研究.《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篇四

作者:商蔚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年第02期

柳州市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走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由此积淀下了深厚的企业文化。公司工会积极参与企业文化职工建设和推动工作,促进百司企业文化不断的发展,形成了以“和蔼可亲、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四和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在百司的改革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工会的参与融合优势,构筑企业特色文化,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一是从文化构建入手,使企业文化理论基础来源于群众,服务于企业。工作中,百司工会始终坚持“发展为先、职工为本、创新为魂、基层为重”的指导理念,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建设、推动发展等领域的优势,凝聚智慧、开拓创新。在构筑特色企业文化等方面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工会创新相结合;二是企业文化内涵与和谐创建相结合;三是企业文化普及与员工发展相结合。通过工会的广泛参与,公司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提炼和升华,形成百司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二是从制度管理入手,使企业文化与工会职能充分融合,相互促进。百司工会通过制度完善,使企业民主管理的文化氛围逐步推进形成:首先是职代会制度的健全。2008年以来,公司先后出台《首席员工制度》、《企业年金计划实施管理办法》等20多项管理、奖励政策,均面向职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充分保障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其次是民主管理渠道的拓展。如公司各分会主席被赋予“四个任何”的特权,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公司领导反映任何问题。再次是设立信息平台,畅通沟通渠道,设立“领导接待日”、“领导信箱”,进一步倾听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设,及时有效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从而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更赢得了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二、充分发挥工会的凝心聚力优势,构建企业精神文化,打造优秀员工队伍。

一是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充实员工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从广播操比赛到职工运动会,从十大歌手大赛到百司奥斯卡员工同乐会,从“祝福伟大祖国,唱响百司之歌”红歌会到“我是百司人我光荣”企业文化成果展示小品晚会,女职工才艺作品比赛等等,企业干部员工通过这些活动深刻领会了企业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了对百司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

龙源期刊网 二是开展主题教育,以企业精神凝聚员工队伍。公司工会组织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的“企业文化提炼年”、“企业文化学习年”、“企业文化教育年”、“企业文化实践年”等系列主题实践年活动,精心开展“道德讲堂”,举办“倡导孝老爱心”、“向龙城勇士致敬”、“爱在百司”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近30场,员工受教育人数达1200多人次。持之以恒的教育,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和凝聚了员工队伍,将企业文化转化为激励员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护推进优势,构建企业家园文化,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一是围绕服务员工目标,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2011年公司工会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时,针对员工提出就餐便利和食品安全的意见,工会及时向公司党政领导反馈,在场地非常紧缺,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公司腾出130平方米场地和投入30多万元资金,开办五星商厦膳食中心,并给予职工每餐3元补贴,全年公司给予补贴额近40万元。公司工会建立了职工多能厅活动室、气排球场、羽毛场、健身房等,为职工提供优越的活动场所,每年给员工增加的各项福利待遇就达600多万元。

二是实施关爱员工举措,源头维护构建稳定。公司工会创新开展“关爱新员工”活动:一是让新员工与星级营业员在业务上互帮互助的“传帮带”活动;二是对新员工生活上无微不至关心的“放大闪光点、认识新自己”活动;三是新员工遇在工作到困难时的 “柜长一对一”活动等,让新员工们在工作中品味友谊的可贵、集体的温暖,增强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赖感。工会不仅注重关注和维护员工的各种利益,同时也对促销员的合法权益给予维护,将关爱延伸到促销员群体。

三是开展“共建家园”活动,鼓舞员工干劲。百司工会每年开展“我为我家献一策”金点子创意征集活动,让员工真正参与企业管理,把企业看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2011年以来就收到员工提出的涉及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优质服务等方面建议128条,采纳并实施123条,为企业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四、充分发挥工会的建设创新优势,构建企业品牌文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开展服务创新活动,建设感动服务文化。2006年公司服务理念由“满意服务”提升为“感动服务”,工会围绕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公司推出“宾客助理”专业贴身导购服务、“精致服务”、“网络微服务”、“专家顾问式服务”等。公司以星级营业员、服务品牌代言人、宾客助理、首席员工为核心,全力打造高素质的服务团队。目前,公司有星级营业员207人,服务品牌13个,宾客助理8人,实现了高品质、专业化的服务由点向面的延伸。

二是模范员工树标杆,打造百司服务名片。百司工会积极开展以服务明星的名字命名的“赵毅祥文化沙龙”活动,服务明星赵毅祥也获评为“全国商业服务品牌”;看体拿裤服务品牌代言人胡小英获得“全国商业服务业巾帼建功标兵”、“广西五一巾帼标兵”、“柳州金牌工人”等荣誉称号;公司信息部先后有2项QC成果分别获得广西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广西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还荣获2013柳州市“创新工作室”;公司财务部收款组2014年参加第六

龙源期刊网 届“银联杯”广西商业服务业收款员职业技能竞赛获全区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荣获“全国财贸财贸轻纺烟草系统创新工作室”。随着团队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让百司的服务名片更加亮丽。

5.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篇五

郑玉忠

文化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最好实现方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农垦总局党委(扩大)会议上也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风清气正的有利基础,创建具有北大荒特色的文化建设示范区,努力推动北大荒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八五六农场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亩绿色水稻强场和北方一流绿色旅游名镇的中心任务,树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农场城镇化的“三化”发展目标,以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使农场文化氛围明显增强,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职工群众思想共识

(一)从思想宣传教育着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北大荒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全场干部、职工群众能够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修养,形成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培养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建立农场、管理区、作业站三级组织领导和协调

工作机制,常年利用会议、自办杂志、网站和广播电视等手段,广泛宣传中央、省委、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等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干部职工群众确立勇担责任、勇于创新、勇争第一的信念;四是建立宣传栏、广告牌、会议室、文化廊等企业文化宣传阵地,统一使用北大荒标识,让干部职工群众常看常记,使企业文化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二)从提高管理水平着手加强企业化建设

农场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到规章制度中,渗透到管理各个环节,努力使之转化为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农场认真落实职工群众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每年定期召开职工群众代表大会,农场的重大改革和重大经营决策,要向开职工群众代表大会报告,经会议审议通过后逐一实施,农场的经营方针、重大的改革举措、重大经营、重要的规章制度颁布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按照规定建立厂务公开制度,就厂务公开事项、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三重一大”等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推进精确管理、民主管理,为提高农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入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农场每年开展评选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技术、生产、安全单项标兵(先进)等创先争优活动,给予先进职工群众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利用报刊、广播

电视等手段,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企业精神,弘扬企业文化;每年组织开展“北大荒先锋”工程,重点提升党建示范单位;组织开展“感动青山”人物(群体)评选活动,活动以“助人为乐、人民卫士、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创业奉献、身残志坚、孝老爱亲”8项内容为标准,在全场评选出“感动青山”人物;组织开展党支部争当五星级标兵、单位争当文明建设标兵、企业争当创业标兵、家庭争当“十星级文明户”标兵、党员争当五星级标兵、职工争当“爱岗敬业”标兵的“三创六争”活动。农场开辟电视专栏,以专题片的形式对先进人物和单位的先进事迹集中进行了展播与宣传,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深入人心。

二、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让职工群众享受文化建设成果

(一)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职工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载体,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百姓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近年来,农场累计投资超亿元,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准的建设了青山公园、稻米文化广场、双老活动中心、稻米文化园、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有力推动了农场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人人参与、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八五六农场注重在硬

件建设中体现企业文化,不断丰富广场、公园、文化中心、双老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的文化内涵,农场还加强北大荒书屋、职工群众活动室、自办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服务能力,打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营造昂扬向上的发展环境和文化氛围,农场常年利用传统节日、大型会议、大型接待活动和农时闲暇等契机,组织开展千人秧歌展演、甲级、乙级门球联赛、书法绘画展、篮球赛、乒乓球赛、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年平均组织各类大型活动30余项,平均参与活动的群众超过8万人次。八五六农场还创办了“文化体育协会总会”,变过去的农场组织活动,为群众自我组织活动,实现群众文体活动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目前,八五六农场文体协会总会下设十二个专项分会,会员总数2865人。每年,文体协会在农场的支持下开展各类活动,先后策划举办了新世纪象棋围棋赛、“满丰杯”篮球赛、“鑫溢杯”乒乓球赛、职工田径运动会、插秧竞赛等大规模、全场职工共同参与的大型文体活动。

三、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打造两大特色文化品牌

(一)打造稻米文化品牌

稻米文化是八五六农场的主题文化。水稻作农场的主导产业,已经成为职工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场把水稻视为生产的生命线,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打造百万亩绿色水稻强场。农场先后建设了稻香湖公园、稻米文化广场。在占地20万平方米的稻香湖公园内,树立了一座15.8米高的以“稻米就是生命”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在稻米文化广场,矗立着徐一戎老先生的雕塑和丰收鼎。同时,在稻米文化广场还可以看到展示稻米从种子发芽到成熟过程的石雕,能看到稻米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的展示景墙,看到以稻米为内容的诗词回廊,以及展示世界稻米分布的雕塑小品。农场着意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体现、展示、凝练、强化有农场特色的稻米文化,让农场职工、群众在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提升,稻米文化也自然成为了农场文化中的一种特色。

(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一是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为了科学挖掘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八五六农场聘请了专业旅游规划机构,对农场旅游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详查,编制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

二是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立足高起点、大视觉,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建设了青山湖景区、青山景区、农业观光景区和边境旅游景区。通过青山景区突出北大荒文化,通过青山湖和边境旅游景区突出北方民族文化,通过农业观光

景区突出稻米文化。农场还结合旅游产业,投资5.5亿元建设了城镇新区,并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400公顷的森林公园。农场在规划及建设中确定各景区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

三是注重旅游景区、景点推介,包装旅游文化形象。农场连续举办了四届“青山湖”河蟹节、二届“青山湖之夏”旅游文化节,举办了“寒地水果采摘节”、“民族风情歌舞活动周”等特色旅游推介活动,把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出“游生态山水、品青山湖蟹、赏文化盛宴”的特色旅游品牌。四、八五六农场文化建设凸显的几点作用

一是凸显出统一干部、职工群众思想的作用。通过软、硬件两方面建设,使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对农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干部、职工群众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等落后的思想观念,进而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农场职工群众、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大家谋发展、想创业、创成业的信心。

二是凸显出提升农场整体形象的作用。首先,农场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打造文化景观、挖掘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品牌,提升了农场城镇的整体形象。其次,农场通过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农场居民的文化品味和文化素质。

三是凸显出培育创新精神,促进农场发展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中,八五六农场努力营造宽松氛围,尊重职工群众的创新热情,鼓励职工群众积极应用创新成果,创新工作理念。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突破制约转型发展的思想障碍。农场切实从“吃资源饭”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促进了经济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向依托资源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及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优势产业转变,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从抽象到具体,从认同到理解,从理念到行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对文化建设的学习和认识,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把增强农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渗透到农场各项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职工群众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努力做到有机结合,不断创新载体,不断深化细化和丰富发展,以文化的力量,实现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6.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篇六

一、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员工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员工管理虽然表面上看是人的管理问题,即人力资源的问题,但是员工的关系管理得如何,也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把握和定位,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1、开展劳动人事改革,提高人本文化。“上下一心,其利断金”。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经济价值,而员工也需要为温饱而奔波。建立企业与员工同生存,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是处理员工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包括晋升机制等,合理利用利益关系确实是企业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在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职工思想教育、群众文化建设等多种方面开展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司在“人尽其才、各就其位”的思想指导下,制定了《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岗位技能水平考试管理办法》、《岗位工作业绩考核管理办法》、《职工竞争上岗管理办法》、《突出贡献员工奖励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旨在提高员工提高专业技能、提高竞争意识、提高职工贡献率的制度环境,营造人本文化。

2、与国际接轨,创造先进的管理文化。管理是保证企业正确发展、长久生存的必要手段。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形成了企业的管理文化。******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在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抓住“管理”这一根本,以全新的观念,强化企业现代化管理,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岗位、技术、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安全、检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强化了过程管理和服务意识,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每项工作符合pDCA循环要求。结合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内的“三位一体”贯标工作已经渗透到公司的各项工作的环节之中。3.挖掘文化载体,凝聚员工感情,共建企业的“心灵契约”。心理契约并不是有形的东西,但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自然员工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几年来,公司注重在挖掘企业文化载体上下功夫,使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民心,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通过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以及各种文体比赛、文艺演出等,活跃员工生活,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对员工岗位、技术、业务及企业文化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培养现代企业员工应有的情操。公司充分发扬企业民主,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保障员工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搞好厂务公开,民主监督,提高企业行政的透明度。几年来,公司职代会有权有责,凡企业重大决策、发展规划、福利方案和涉及员工生产、生活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职代会审议,且一经审定,坚决执行。公司利用宣传载体,通过各级主页、网络平台、视频新闻等,使员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及时进行了解。如针对2005年第一季度公司遇到的经营上的困难,公司领导及时采取多种方式和员工如实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取得了广大员工的谅解,大家还积极出谋划策,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以人为本,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而对企业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员工的和谐共融;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个企业员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发展之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企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坚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倡导“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治理工程,实践着企业“建设家园、奉献社会”的崇高诺言。

7.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篇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都能实现和谐其自身的发展。高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程度对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一、推动高校内涵发展必须理解高校和谐文化的内涵

伴随着当今社会高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多元化教育,众多大学逐渐趋向社会化,甚至有部分学校过于强调现实主义和世俗化。因此通过加强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来推动高校的内涵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趋势。自古至今,高等学府一直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造就了许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的“理性主义”和“远大志向”。如果高等学校沦落为只为经济服务的工具,将不能再继续撑起为社会塑造精神文明家园的“象牙塔”的重担,也将无法为众多莘莘学子实现独立人格和追求精神的梦想。推动高校的内涵发展必须构建和谐的大学文化,因为高校和谐文化的建设不仅会帮助高校恢复原位,还能帮我们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这方面去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推动高校的内涵发展首先要理解和谐文化的内涵。

高校的文化建设,是有其自己的发展特点的。主要是由高校的师生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能够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范等属于自己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传统。而高校的和谐文化建设则是以崇尚和谐并追求和谐为其价值取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主体。正因其特点高校才能将不同脉络纹理的学科,以及学术观点各异的学术专家融合在一起,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相濡以沫的学生情在这里诞生,并一起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推动高校内涵发展必须加强和谐文化的作用

高等学校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因此其内涵发展也并非是简单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需要强调和谐文化的重要作用,提升文化的自觉意识。也就是努力建设以和谐理念内涵的大学文化,促进精神与物质、共性与个性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的和谐发展。

高校的和谐文化这一概念源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成为了高校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需要和谐文化的有力支持。学校的内涵发展要以“和”为前提,和谐文化的主旨与高校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为积极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其前进的方向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需要和谐校园文化为先导,借助和谐校园文化唤起和激发每一位成员的真挚感情,集合大家的力量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理想一起努力。高等教育的和谐文化的建设还可以深刻地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为师生们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高校真正的内涵发展。建设学校的和谐文化可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以及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和谐校园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陶冶因素,能给人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在和谐中受到积极的塑造。可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对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建设校园的和谐文化不仅可以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为全校师生员工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积极、健康、团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的欲望,促进师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同时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校的内涵发展需要和谐文化的推动作用,要想加强高等学校的内涵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通过积极建设和推动校园和谐文来实现的。高校必须转变陈旧的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左右的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学校的管理机构还要建立起完善、合理、和谐的育人制度。使师生都以服务校园和谐为己任,这样整个校园才会健康发展,其内涵也才能在和谐文化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晓文.高校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机制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10

[3]李宣海.大学文化的内涵发展及建设实践.中国高等教育,2009

[4]李敏.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天府新论,2008

[5]黄爱国.论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王威.莫让“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成为“空中楼阁”——从新加坡“因材施教”理念得到的启示.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7]段溢波,舒国燕.大学文化:冲突、原因与构建.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

[8]向春.校园文化与大学发展.大学教育科学,2008

[9]李延保,朱孔,屈琼斐.大学文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内涵.高教探索,2007

8.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篇八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和谐发展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要以企业广大员工为本,在充分尊重员工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尤其是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围绕发掘员工潜能、提升员工素质和促成员工个人理想价值的实现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把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的。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发挥员工创造力,使企业充满活力,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切实做到尊重员工、关爱员工,积极打造企业情感文化

1.关爱员工。在企业营造“领导把职工的小事当大事办、职工把企业的小事当大事做”的氛围。充分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作用,通过社区慈善救助超市这一平台,在社区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对困难职工家庭实施救助,建立完善帮扶基金的申请、审批、领取制度,对所救助的困难职工分门别类、建档立卡,明确救助标准和考核规定,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困难职工救助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做好“三级”公开。以“职工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也要当大事”的思想,切实抓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每一件事情,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强化监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做好矿务、区务(科务)、班务“三级”公开,对职工群众关心的工资分配、人事任用、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等内容及时公开,管好职工“钱袋子”,杜绝克扣截留职工工资、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纪委、监察科、工会每月都要进行定期检查,查看公开的内容是否及时、全面、真实。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加强廉洁效能监察管理体系建设为总抓手,教育、制度、监督三措并举,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工作,努力建成一支廉洁、勤政、高效的管理团队,为“和谐矿区”建设提供保障。

4.搞好各类文体活动。以企业文工团的成立为契机,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广场,经常性地开展健身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深入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倡导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和家庭美德规范,坚决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取缔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在企业倡树“文明之风”。

5.搞好后勤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所有服务项目都要接受统一管理调度,及时到位、快速服务、形成有效的服务链。各后勤服务单位要紧紧围绕一线职工努力搞好各项服务,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在企业内部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1.实行“基层区队直选”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对员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企业内部创造公平的工作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为员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平台,让优秀人才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是定期召开班组长及生产经营分析会议,让广大员工清楚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增强压力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时为员工加油、鼓劲,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豪情。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评优树先活动和职工技能竞赛,最大限度调动其积极性。三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真正实现职务晋升靠竞争,收入高低看业绩的良好氛围。

3.以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融合为依托,将“制度文化、安全文化、管理文化”整合成具有矿井特色的一流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引领性作用”,大胆实践,及时总结,不断完善,逐步提高。重点突出核心理念培育,构建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使“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等理念在职工的脑海中扎根,为“和谐矿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三、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强化员工教育培训,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

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要求。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切实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人才竞争的优势。华恒公司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9.五粮液打造中庸和谐企业文化 篇九

文化成就品牌

品酒专家认为,五粮液的美,不仅仅有其天人合一的品质之美,更有其中庸和谐的智慧之美、思想之美、人格之美。品一杯五粮液,品味的是为人之道、处世之 道、和谐之道、进取之道,品味的是深厚积淀、生生不息的儒家文化精髓。纵观泱泱中华,影响最为深远、渗透于民族性格精髓之内的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儒家 致力中庸和谐,主张“致中和”、“天人合一”,宣扬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庸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思想强调崇尚德行、注重和谐。《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能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天地才得以正,万物才得以 育,和谐是和平之上的一种更高、更美的境地,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五粮液萃取天地精华元气,把天、地、人的完美结合 酿制成醇酒,体现了和谐的最高境界。

气为酒之灵。中国酒都宜宾山清水秀、灵气逼人,属南亚热带到暖湿带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8.3℃间,年平均降雨量达1200毫米,宜宾独 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令五粮液内外和谐、浑然天成。水为酒之神。酿制五粮液的水是曾被黄庭坚称为“安乐泉”的千年古泉水。土为酒之气。宜宾土壤丰富,有水稻 土、新积土、紫色土等六大类优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糯、稻、玉米、小麦、高粱等作物。特别是宜宾紫色土上种植的高粱,属糯高粱种,所含淀粉大多为支链淀 粉,是五粮液独有的酿酒原料。

从健康学来看,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人体内小环境的和谐都是健康、养生的需要。养生之道在于既要考虑天地宇宙这个大环境,也要考虑人体自身的小环境,二者和谐统一,方能达健身长寿之效。

“陈氏秘方”显文化魅力

五粮液独有的“陈氏秘方”,是用5种粮食科学配比而成,大自然的造化和五粮液的酿造技术,将五谷杂粮的精华转化为玉液琼浆。现代科研发现,五粮液中多种 微量元素的比例,和五谷杂粮中微量元素的比例十分吻合。正因如此,营养专家倡议,吃饭要吃五谷杂粮饭,喝酒要喝五粮酿造的酒。五粮液,能够营造出适合人体 健康需要的“小环境”。而这一点,恰恰是五粮液符合“天人合一”原理的又一佐证。

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尚书》中说:“有容,乃大”。儒家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化,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惟包容才能百川汇海,惟包容才能不断壮大,才能全面和谐。

1963年的全国评酒会,专家意见是外力和商业炒作根本无法影响的,是十分专业、严肃的。专家们赞美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两者前后差距数百年,但风格却如此一致,由此可见,五粮液深厚的包容性。五粮液调和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高粱五种粮食之精华,性情柔中有刚,淡中透浓,致力于各种成分的相互谐调,使得色、香、味相互平衡,犹如品味人生,体现了“中庸和谐”的最高境界。

10.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篇十

——平顶山日报社推进文化体系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平顶山日报社 崔志刚

我们的理念是什么?我们的精神是什么?我们员工的行为方式应该是什么?近年来,平顶山日报社党委针对核心价值体系和共同思想基础的建立,深入推进报社文化体系建设,并已取得显著的成效。2007年、2010年,中共平顶山市委两次下发号文件,作出对平顶山日报社进行表彰的决定。下面,我们着重就报社塑造和谐文化的做法加以分析。

一、塑造和谐文化的思路和内容

报社塑造和谐文化,有外在的因素和内在的原因。外因是,党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报社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仅要宣传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要建立自己的和谐文化。内因是,报社在不少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我们的采编队伍,与建立一支高素质新闻队伍的要求相比,明显存在着诸多差距。要想更好的体现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和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赖于先进的报业文化来推动,必须有一流的员工来实现。

针对这些问题,报社党委明确提出以建立和谐文化为主

线,以文化体系建设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党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提出“报纸靓丽,报业发展,报社和谐,报人富裕”的发展思路,在经过社内外充分调查、征求意见后,党委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我社在市场竞争和主体经营中的动态优势和劣势,立足于报社现状,对采编、发行、行政、广告、印刷及多元化经营作了新的定位,为报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社的文化体系建设,包含着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我们的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是我们的办报宗旨,在我们的文化体系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日报确立了“与新闻同步,与读者同行”的服务理念,及时地为党和人民发声,已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明快节奏。晚报把“记录昨天、服务今天、影响明天”作为自己的责任,深得读者的爱护和期待。二是要保护好平顶山日报和平顶山晚报这两张牌子,明确品牌高于一切,失去了品牌,就失去了竞争力,也失去了人民的信赖。三是要把新闻工作的权利和责任连在一起,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认真、诚实、公正、理性的态度服务于党和人民。四是完善制度,严格执行,说了算,定了干,明确制度是高压线。五是创新管理体系,最大程度的激活内部要素。六是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经营人员、名管理人员,强化标杆和旗帜作用。七是树立正确的市场观,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建立适应报业发展的运行体系,明确市场永远是对的。八是和谐相处,文明相帮,达到相聚为同事、一生情谊重的精神境界。

在塑造和谐文化过程中,党委把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精神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中心内容,不断进行完善。把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作为和谐文化的精髓,不断发扬光大,使员工具有较强的使命感。

二、塑造和谐文化的主要做法

1、宣传引导,攻心为上。报社党委时刻把塑造和谐文化贯穿渗透到报社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平时及其重要场合不断加强宣讲和提倡,特别是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这些活动作为塑造和谐文化的平台,集中进行引导。党委书记、社长韩玉民的一些经典话语,比如堂堂正正立世,磊磊落落做人,兢兢业业当记者,谨谨慎慎做文章等已成为员工的口头禅,并深入到员工的心中。

2、强化组织,领导带头。报社加强对塑造和谐文化的领导,党委由“一把手”牵头,报社机关党委具体负责,协调各部室开展活动。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塑造和谐文化放到突出的位置,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和谐

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到革命纪念馆接受教育;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把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从而在报社内部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环境。领导身体力行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党委认为,领导者是文化建设的龙头,起着号召、示范、灌输、表率作用,因此,要求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些年,党员干部在塑造和谐文化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3、树立标杆,典型引路。党委认为,建立和谐文化就要善于发现、树立和运用在报社价值观建设中的先进人物,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近年来,党委积极发现和挖掘先进典型,并逐步形成制度。我们曾连续几年评选“十佳记者(编辑)”,2010年又评选出“十佳报纸发行员”,并给予表彰奖励。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树标杆、树典型,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对大家进行教育激励。这不仅是对工作的促进,是对报社不断发展的促进,也是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报社价值观的体现。

4、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报社党委认真查找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充分体现报社价值观的规范和要求,把价值观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几年来,我们结

合报社工作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相关制度,目前《平顶山日报社机关党的工作图解》、《平顶山日报社岗位职责汇编》已汇集成书,另一本《平顶山日报社规章制度管理手册》也正在加紧编辑中。

5、寓教于乐,和谐相处。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吸引员工普遍参与,是加强报社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报社设立了健身活动室,购置了球类设施和各项健身器材,组织了各类球队,每天都有员工在活动。还积极参与市直单位、宣传文化系统、市总工会等举行的体育比赛,培养崇尚合作的团队精神。每年记者节,社都举行茶话会,各部室跳跃报名,参演歌咏、相声、小品等文娱节目,领导与员工、老师与学徒、编辑记者与后勤人员同台娱乐,气氛热烈活跃,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展示了报社员工努力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塑造和谐文化的成效

报社党委把塑造和谐文化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坚持用先进文化来推进新闻事业发展。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锤炼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造就了员工过硬的工作作风。报社党委、机关党委连年被评为先进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每年有3到4名党员被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先后有多名员工评为市劳模和受市委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据不完全统计,采编人员个

人受到省级以上行业表彰的每年都超过10人。过硬的工作作风使得平顶山日报社编辑出版了一张张深受领导和读者喜爱的报纸。

近年来,平顶山日报社办报规模不断扩大。日报在2005年全方位改版由四版扩为八版,2007年以来,两报在省以上报纸发稿1500多篇,获省级以上各类新闻奖600多项,居全省各地市报前茅。2007年7月1日又改为彩版印刷,2008年元月1日起扩为对开八版。晚报已自2006年以来,由16版扩为24版,又创办了晚报B叠特刊和C叠新周刊。平顶山新闻网品牌效应正在形成,平顶山手机报又开辟了新的宣传平台。在日常编采工作中,采编人员努力做到采写手法创新,编辑思路创新,版面布局创新,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同行的充分肯定。《中国报刊月报》、《新闻出版报》、《新闻战线》等报刊杂志对报社的作法多次给于报道,省内外多家报社还专门派人到报社交流。

报社采编人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挖掘出了一系列英雄模范人物。平顶山日报发表的长篇通讯《矿井里走出来的院士》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三等奖,为全省地市报历史最高奖。编采人员每年都有100多篇次新闻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好新闻奖。平顶山日报和平顶山晚报连续六届获得了全省十佳日报、一级晚报的荣誉。报社连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印刷厂在全省报业率先改制成功,目前已

11.用和谐文化理念打造现代油田企业 篇十一

一、把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用和谐企业建设的成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基石。

华东石油局是一个具有40多年石油勘探开发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近10多年来,一直保持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先进文明单位等荣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华东石油局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的工作方针。坚持用新的文化理念打造既具有石油文化特点、又具有时代精神、和谐文明的现代油田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谐建设与文明发展。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硬件。营造和谐优美的企业环境。近两年来,在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有较大提升的基础上,按计划逐年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改造老基地、建设新基地,改善了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提升了企业形象。

重视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在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过程中,坚持经济发展服从于生态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降能降耗,坚持低投入、低排放、高效节约的发展方向。加强科研攻关,对工业用水运用地下回注技术,实现减排、减耗。坚持以节电、节水、节煤、节油为主要目标,分析和研究主要耗能设备(系统),改造和淘汰落后装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从而使能源消耗更趋合理。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体育活动。培养职工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企业的和谐氛围。把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作为调节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多年来。一直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局职工文化体育节,目前已举办了九届。针对企业高度流动分散的特点,坚持以小型多样、分散分片与集中开展大型活动相结合的方法举行活动,做到节假日、集中停工期间都有活动,受到广大职工普遍欢迎。

二、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抓手,全面带动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为企业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

以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带动职工队伍文明程度提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广大党员展开深入的学习讨论,形成了不同岗位的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标准。经过集中学习教育,全体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显著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得到提升。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较好地带动了职工队伍建设。

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做表率”活动,促进企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在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识竞赛”、“我看社会主义荣辱观”征文和演讲、“知荣辱、树新风、做表率”活动、“讲文明、树新风”群众歌咏活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全局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在企业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和价值导向,促进了企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深入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了把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形成了和谐企业建设、学习型企业建设、文明企业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近两年,共投入教育培训经费700多万元。举办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各类培训班50多期,实施了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5名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江苏省“333”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在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技能大赛中。有2名选手分别获得采油工银奖和钻井工铜奖,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三、以又好又快的经济建设成果和石油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体现和检验和谐企业建设的成效。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按照这一要求,基于三个文明的辩证关系,华东石油局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又好又快的经济建设成果。以企业经济效益持续良性增长,以石油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为和谐企业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在石油勘探上运用了新的勘探理论和找油思路,在江苏发现金湖凹陷吕家庄油田,在东北松南地区长岭断陷层天然气勘探、江苏溱潼凹陷西北斜坡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是贯彻两大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企业内控制度。按照中国石化集团的统一部署,全局以全面建设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在局和下属的二级单位中,全面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HSE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与国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全部通过第三方认证,获得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认证证书。在企业内部管理中,颁发《企业内控制度手册》,全面推行企业内控制度,逐步实现了“工程监督程序化、队伍管理资质化、工程施工标准化、验收考核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由经验管理上升为制度管理和科学管理,在集团公司内控制度建设检查考评中获得96.64分的高分。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

上一篇:学校总务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校园事情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