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精选12篇)
1.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一
导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学棋》教案,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3、学习生字“棋”,读准音、认清形。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在黑板上板书“其”,认识这个字吗?给它找找朋友
2、现在老师来变个魔术——在“其”旁边加个“木”,你认识这个字吗?齐读。
(1)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字?(期、欺、旗、淇、琪)
(2)你了解什么棋?说给大家听一听。
简单介绍围棋——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围棋在战国时就有了,它分白子和黑子,后来围棋又传人日本和欧洲,现在呀,它已列人体育运动竞赛项目了,很多人都爱好它。
3、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学棋。(教师指导书写“棋”)
4、过渡: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质疑)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习策略
1、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二类字,并做标记。
2、小组内交流。
展示交流
(小组进行交流一类字、课后词)
A生:一类字(出示生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
棋qí 艺yì 围wéi 棋qí 能néng 手shǒu 专zhuān 心xīn 致zhì 志zhì
另lìnɡ 一yí 个ɡè 天tiān 鹅é 弓gōng 箭jiàn 动dònɡ 作zuò
B生:交流一类生字
C生:交流课后词语
D生:交流词语意思
①围棋:棋类运动的一种,棋盘上纵横各十九道线,交错成三百六十一个位,双方用黑白棋子对着(zhāo),互相围攻,吃去对方的棋子。以占据位数多的为胜。
②能手:本文指对下围棋很有研究,棋艺高超的人。
③远近闻名:很有名,远处的人、近处的人都知道。
④走了神儿: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过渡:同学们学的真认真,认识了课文中的字词,了不起,那现在让我们比一比读课文,看看那个组读的声音洪亮,有感情。
任务二: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步骤
1、同桌对读课文,一人读一段,相互纠正字音;
2、想想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秋学习(),一个(),结果();另一个(),结果()。
展示交流
小组进行读课文
(随文识字:“能”“致”“鹅”)
1、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向谁学棋?板书:秋、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
2、秋是个什么人?你从哪儿知道的?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的话说说秋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围棋的能手、棋艺远近闻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闻名遐迩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2)你还知道谁是哪方面的能手,说给大家听听,如:姚明是打篮球的能手。
(3)小结:正是因为秋是下围棋的能手,所以他的棋艺——远近闻名。
3、齐读第一段。
4、秋的棋艺是这样的高超,跟他学下棋会学得怎么样呢?谁来说说看。(一定也能学到高超的棋艺)这两个学生学的结果怎么样呢?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
板书:出色的棋手
任务三: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学习步骤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进行描红;
2、在练习本上仿写两个。
3、在小组里说说自学这几个生字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4、老师进行重点字的指导。
致:左边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是四笔“反文”。
鹅:学习新部首“鸟字旁”,表义。
左半部分请你自己看书中的笔顺表,练习写一写。
5、在生字本上写这些生字的字头,老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二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盘旋”两个生字。会用“已经”说话。
(3) 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小鹰学飞》, 上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 课文讲的是 (出示一段填空, 生读) , 拿出《当堂练习纸》在田字格里写上上一堂课学到的生字。
(2) 对照正确答案, 全对的举手。刚才老师看到有两个字, 有的同学写得不正确。 (鼓、算)
过渡:同学们上一堂课学得真不错!小鹰一路飞来, 它先飞到了…… (板画:大树、大山、白云) 。
二、品读感悟
1. 第一次学飞 (1~2自然段) (1) 出示两段话, 指名读。
(2) 第一次, 小鹰飞到了——— (贴小鹰图在大树的上面) 。
小鹰那么小, 从来都没有飞过, 今天一下子就能飞到了大树上, 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高兴) 谁能用朗读把小鹰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出示:我已经会飞了。指名两位学生读)
(3) 加上标点 (贴感叹号) , 这是感叹号, 加上感叹号朗读时和刚才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谁来再读一读?把感叹号给读出来)
(4) 你有没有感觉到小鹰的高兴?能再高兴些吗?你已经喊出来了! (“喊”变成红色) 谁再来大声喊一喊?
(5) 带着满脸喜悦的笑容, 一起喊一喊。
(6) 谁能像小鹰一样, 用“已经”来说一句话?
(7) 多么高兴、多么得意的小鹰啊。课前, 先学提纲中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的相关的词语, 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它现在高兴的心情吗?
(8) 这只“洋洋得意”的小鹰, 你觉得学飞容易吗?这只“乐不可支”的小鹰, 你觉得学飞容易吗?
(9) 学飞真像小鹰说的那么容易吗?听听老鹰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读读老鹰的话 (指名生1:这是一位严厉的老鹰。生2:这是一位既严格又亲切的老鹰。生3:这又是一位语重心长的老鹰, 还加上了摇头的动作, 读得真好) 。带着你的理解,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齐读)
过渡:听了老鹰的话, 小鹰只好又跟着老鹰往上飞。这次它飞到了——— (贴小鹰到大山上)
2. 第二次学飞 (3~4自然段)
(1) 任务提示:读读3~4自然段, 看看小鹰这次是怎么喊的?老鹰又是怎么说的?
(2) 自主学习:自由读。 (读后将课件点至下一页)
(3) 交流共享: (1) 指名说说小鹰是怎么喊的, 出示小鹰的话。 (2) 和上一次比起来, 小鹰更加激动、更加高兴。谁再来读一读?小鹰大声的喊起来———
过渡:小鹰这一次真的会飞了吗?看看老鹰这一次又是怎么说的。
齐读, 这是第二次摇头说话, 所以课文中加了一个“又”字。你能用上“又“字说一句话吗?
过渡:如果你是小鹰, 刚才很轻松地飞到了大树上, 现在又飞到了大山上, 山那么高, 一定已经很累了。现在, 你还愿意跟着老鹰再往上飞吗? (真是坚强的孩子, 小鹰也像你们一样坚强、勇敢、听话) 这一次, 小鹰飞到了哪儿? (贴小鹰飞到白云下)
3. 第三次学飞 (5~6自然段)
(1) 任务提示:读读5~6自然段, 看看小鹰这次是怎么说的?老鹰又是怎么说的?
(2) 自主学习:同桌一起读。 (读后点至下一页)
(3) 交流共享: (1) 指名说说小鹰是怎么说的, 出示小鹰的话。 (2) 谁来读小鹰这一次说的话?我觉得你读得比原来轻多了, 为什么这样读?从后面的问号里, 你看出了小鹰的什么变化?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 这一次它还喊吗? (字体变红:“急促地喘着气”) 做做急促喘气的动作, 你在什么情况下, 也急促地喘气过?谁来急促地喘着气读一读? (指名多人读, 体会累的语气) (4) 思考:在这段话里, 还能从哪些词句里看出小鹰这一次已经用上了全身的力气, 很累很累了? (鼓起劲、拼命) (5) 现在你就是小鹰, 正跟着老鹰拼命往上飞呢, 张开你的翅膀、闭上眼睛飞起来吧——— (音乐响起, 教师配乐渲染情境, 学生艰难地飞行) (6) 小鹰们, 现在有什么感觉?累到什么程度? (翅膀也抬不起来了, 气也喘不过来了) 将这一份累的感觉送到课文里, 再来感受一下小鹰的那一份累吧!齐读这段话。这一次, 老鹰又是怎么说的呢?出示最后一段话并齐读。理解:盘旋。 (板画在白云上面盘旋的几只鹰) (7) 小鹰们, 当你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好不容易飞到了白云下面, 抬头一看头顶上还有几只自由自在盘旋的雄鹰, 比你飞得高多了, 心里是怎么想的? (1生答) (8) 想想你刚才那种洋洋得意, 自以为已经天下第一的样子, 你现在一定很难为情吧?你有什么话想说吗?那你现在还觉得学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吗? (1生答) (9) 不用难为情, 在学飞的过程中, 你不仅越飞越高, 还能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不断汲取教训, 懂得道理, 你是一只最棒的小鹰! (10) 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了, 你是说不管自己取得多大的成绩, 都不能骄傲自满, 因为还有好多人都比你强多了, 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对吗?我想起了一个成语, 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出示:学无止境, 齐读) 看到上面飞翔的雄鹰, 你一定很羡慕吧?你以后还想不想继续学飞赶上甚至超过其他的鹰呢?要飞得更高, 该怎么办呢? (1生答) 真了不起!有志气!相信你一定会越飞越高的!你的话又让我想起来另外一个成语 (出示:一往无前, 齐读)
(下转第92页) (上接第20页)
4. 总结提升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鹰学飞》这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在跟着老鹰学飞的过程中, 老鹰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 使小鹰明白了, 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绩, 都不能自满, 因为学习永远都没有尽头。面对困难, 我们要像小鹰那样, 勇敢面对挑战, 一定会获得成功。用两个成语来概括, 那就是——— (齐读:学无止境、勇往直前)
5. 分角色朗读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可爱又坚强的小鹰,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分角色读一读课文。
三、识写生字“盘旋”
(1) 课文中还有两个生字没有写, 这是一个词语。 (齐读)
(2) 组词。
(3) 这两个生字给我们带来两个新的偏旁, 自学提纲中大家已经自学过了, 认识它们吗? (一个是“盘”字的“舟字头”, 还有一个是“旋”字的“方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记住这两个字? (笔顺记忆法、换偏旁、熟字记忆法) 怎样把它写漂亮? (左窄右宽、上紧下松)
3.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三
一、 角色互动中的“牵引”
《木兰从军》一课的课后练习第5题:“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这是对文本语言“她说服了家人”的拓展性训练。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角色互动“说服家人”的环节:首先是教师和学生间的角色互动,我扮演“父亲”,学生扮演“木兰”。一学生率先站起来:“父亲,您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让我替您从军吧!”我故意弯腰驼背咳嗽两声,然后豪气地说:“尽管父亲年老,但为了保家卫国,即使战死沙场我也愿意!”此时,一名同学接口道:“父亲,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您去打仗的!”我叹了口气:“木兰啊,可惜你是个女孩!哪有女孩上战场啊!”学生很快反应过来:“我可以女扮男装呀,只要我穿上战袍,带上头盔,没有人会怀疑我是女孩!”我接着问下去:“就算你女扮男装,可你终究是女孩,怎能和男人在战场上一起拼杀呢?”又一名同学抢着说:“父亲,我从小跟您练功学艺,我一定能英勇杀敌建立战功,您就让我去吧。”我开心地说:“木兰,父亲答应你了,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几个来回,在角色互动中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这样一引导,学生们把书读活了。第二步是学生间角色互动,他们不仅有扮演木兰和父亲的,还有扮演母亲和弟弟的,表演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了。最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 谈话讨论中的“牵引”
《会走路的树》的课后练习4要求续编故事:“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我在谈话讨论中引导学生们充分地想象:现在你就是小鸟,和曾经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重逢时,你最想说的话有哪些呢?学生们纷纷发言,最后帮助学生们归纳:小鸟他们会回忆去年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会诉说分别后的想念和牵挂;会交流分别后各自的见闻和生活;会相邀再次一起游玩……课堂上,学生们完成了自己的续写。
三、 评价激励中的“牵引”
有时,先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进行激励和牵引,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指导方法。如《沉香救母》的课后练习4:“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想象一下,这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学完全文,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想象,大胆写下来。批阅了所有的写话作业后,在教室的《小作家在线》专栏了,我贴上了一篇新的文章:
母子相逢 百感交集
——《沉香救母》续编
分别15载,历尽千辛万苦,沉香与她终于母子相逢,他们心里百感交集,你是怎么续编这个故事的?看看这几个同学的想象吧——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激动地喊着:“妈妈,妈妈!”妈妈紧紧地抱着沉香,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孩子,我好想你啊!”沉香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这些年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您啊,妈妈,我们快回家吧!”沉香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向家奔去……(陈泽萱)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含着眼泪对妈妈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妈妈抚摸着沉香身上那一道道血痕,不由得流下了眼泪,她心疼地说:“孩子,你为了救我,不知吃了多少苦啊。”沉香说:“妈妈,只要能救出您,再多的苦我也不怕!”妈妈听了感动地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他们俩紧紧地抱在一起。(王晓琪)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哭着说:“妈妈,我好想您啊!15年了,今天我终于见到您了。”
妈妈说:“孩子,我也很想你啊!我们家离这里很远,你怎么找到我的呀?刚才,我听到一声巨响,身上的大山就裂开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沉香说:“妈妈,我不知翻过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多少道深涧,才来到这里。我是用仙人送给我的神斧把压在您身上的山劈开的。”
沉香和妈妈相拥着一起回家了,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朱梦真)
自习课上,我先请三位“小作家”一一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自豪和兴奋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接着,我让同学们谈谈从他们的写话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学到了哪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孩子们听得认真说得积极;最后,我让大家重新修改自己的写话,把学到的好词语和句子添加进去。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进行激励和牵引,这篇课堂“小练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1、学会本课生字和认读生字,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朗读课文、在角色体验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章内涵,明白道理。(以上两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知道爱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研究,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如下理念:
1、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开展探究的学习方式。
2、体验式学习,在角色的转变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3、以读为本。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感受、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展示实物,给学生时间动手摆弄小罗盘,进而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玩意儿?因为不同于学生平时的玩具,学生可能会说有意思的、好玩的、新奇的。抓住学生答案,引出课题,探讨小罗盘的特点。
在初读课文时,请学生找到有关“奇”的词,奇怪、好奇、新奇、神奇,面对四个近义词,让学生再读文,体会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现新奇、神奇是在描写小罗盘,奇怪、好奇是描写爱因斯坦感受的。根据板书让学生质疑,小罗盘为什么由新奇转变为神奇?小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对小罗盘产生好奇心?以“奇”为线,进而体会他喜欢观察、思考和探索的特点。
先请学生找到描写小罗盘新奇(即小罗盘的样子)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新奇的特点。再请三名学生上台模仿爱因斯坦的三次不同动,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词:转一个方向,捧在胸前,身体扭过去,再拉回来,变化各种方式,同时体会小罗盘的变化:红色指针仍旧指向北方;红色指针还是只向北方,那根针始终不肯改变方向。教师课件出现这三句话。使学生通过动作演示体验式学习,句式的对比,体会出仍旧、还是、始终的含义,并训练三次读的感情,体验三次读的层次,训练朗读,体验感情。使学生觉得小罗盘真的神奇。
接下来引导学生从小爱因斯坦的提问中知道爱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研究,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出示对比句,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你就是小爱因斯坦,你在想些什么?使学生明白爱因斯坦“沉思”的是一个问题,而不是答案,同时也理解了“沉思”这个词的意思。再通过对比读,体会“总是”的含义,再一次进行文本对话,通过小爱因斯坦的提问,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从前面的动作体验、情感渐进体验的基础上发表意见,从而体会爱因斯坦是一个会观察、爱思考的孩子,突破难点。创设情境,你相对小爱因斯坦说什么?
最后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揭示小罗盘的奥秘,引导学生说说面对神奇的小罗盘,自己和爱因斯坦一起从疑问、探究、揭开奥秘的过程体会到了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
5.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能凭借图画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词串 教学难点:理解词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爸爸妈妈一定带你们去过许多地方旅游,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感觉怎么样?
2.小朋友去过的地方可真多!是的,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风景优美(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加入“祖国美”旅行社出发吧!
3、祖国的东西南北想先去哪个?(欣赏图画)
(随机出示图一)秋风萧瑟的塞北;(出示图二)春雨绵绵,花儿开放的江南;(出示图三)骄阳似火的海岛;(出示图四)冰天雪地的高原。
4、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6(板书:识字6)去旅游就要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先把识字6的字音读对了,就能出发去这些地方。二.初读词串:
1.让我们赶紧翻到书本78页,自由读这一课,注意读准字音。2.小朋友读得多认真哪!你们解决了哪些生字?
出示生字:塞、南、骄、岛
怎么认识的?指名读,齐读。3.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词儿一定也能读得很准,同桌互相读读。4.小火车要开起来了。(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5.词儿也读准了,相信小朋友词串也能读得很好。你最喜欢读哪一行,就读给大家听哪一行。
6.去掉了拼音行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小朋友读一、二行?三四行呢? 7.小老师真能干!我们一起把词串连起来读一下。三.精读词串“
1.过渡: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会儿功夫就把词儿读准了。好,现在咱们就出发吧!(出示:小火车)瞧,原来我们要到(板书:塞北
江南
海岛
高原)去旅游。2.这些地方分别在哪儿呢?(出示中国地图)分别讲解塞北、江南、海岛、高原的地理位置: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这是长城,在长城以北的地区就是塞北;这条是长江,长江以南的地区就是江南;在祖国南部海洋中的小岛就是海岛;祖国西部的地区就是高原。
3.你最想去哪个地方?
4.好,到了你最想到的地方!赶快把写那个地方的词串好好读读,呆会儿给我们介绍介绍为什么会喜欢?读好了吗?快给同桌的小伙伴介绍介绍你最喜欢的地方。5.讨论、交流,并随机学习四行词串。学习“骏马
秋风
塞北”
(1)你最喜欢“塞北”?请你先把这一行读一读。塞北有什么吸引你?
(2)塞北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塞北图)看,这就是塞北。那么在塞北的大草原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一匹匹奔驰的骏马,听到了风声、马嘶声、马蹄声)
(3)这些马个个长得怎么样?长得高大又强壮的好马就是骏马。(出示“骏马”一词并变色)指导朗读。谁来读这个词?指名读,齐读。
(4)师述:(出示图片)在一望无际的塞北草原上,一匹匹膘壮强悍的骏马,正迎着秋风奔驰着,我从刚才大家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你们被塞北的风光迷住了,老师也被吸引住了,真想读一读这行词串。
(5)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以前说过,只要一边读这个词语,一边脑子里想象这个画面,像放电影一样,这样就能读得像老师这样好。自由读,指名读。
(6)老师发现好多男同学特别喜欢塞北,你们一块儿读读。女同学也来试试吧!(7)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仿佛已经来到了美丽的塞北大草原上。请喜欢塞北的小朋友一起站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学习“杏花
春雨
江南”
(1)***小朋友最喜欢塞北,其他小朋友最喜欢哪儿呢?谁来介绍介绍?(2)你最喜欢“江南”?请你先把这一行读一读。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
(3)想不想亲眼看看?(动画:江南风光)师述:瞧,粉红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在蒙蒙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
(4)你觉得江南怎么样?(美)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边读边想象江南美丽的画面,老师给你们配上优美的音乐。(古筝曲)指名读。
(5)你们还知道江南什么?是啊,江南水乡,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巷幽弄,特别是江南的苏杭,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你想用哪些词来赞美江南?老师也送你们两个成语:锦绣江南,风景如画。还能想到什么古诗?(6)(出示“江南”一词并变色)让我们再读读这个词。(7)让我们喜欢江南的小朋友一起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行。学习“椰树
骄阳
海岛”
过渡:***小朋友最喜欢塞北,***小朋友最喜欢江南,其他小朋友最喜欢哪儿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1)
你最喜欢海岛?请先把这行词串读一读。为什么喜欢海岛?给大家介绍介绍。(2)在海岛上长着许多椰树(出示两幅椰树图),你觉得椰树长得怎么样?(出示“椰树”一词)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3)理解“骄阳”。
a.去年我的一个朋友到海岛去旅游,回来以后,我们大家都说她变黑了,知道为什么吗?是啊,我们词串中就有一个词语写了太阳很大,知道是哪个吗?
b.闭上眼睛想象:炎热的夏天来临了,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你正走在马路上,这时,是什么感觉?睁开眼睛,告诉大家。师述:真是骄阳似火啊!
(4)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海岛风光吧!(出示一组海岛风光的图片)(5)指导朗读。
看来,你们的心都被海岛深深吸引住了!谁想读?
一、二两组和三、四两组比赛读。想去海岛的都来读!
学习“牦牛
冰雪
高原” 过渡:“高原”这地方谁最喜欢?
(1)你最喜欢“高原”?请你把这一行读一读。给大家介绍介绍为什么喜欢?
(2)(出示图片)这就是牦牛,看了图以后,你知道了什么?教师简介:牦牛全身长着长长的毛,生活在冰雪覆盖的高原地区,是那儿人们耕地和运输的好帮手,所以被称为“高原之舟”。牦牛不怕寒冷可真了不起!(出示“牦牛”一词)指名读。齐读。
(3)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高原,走近牦牛吧!(欣赏一组有关高原、牦牛的图片)指导朗读。牦牛既不怕寒冷,又那么勤劳,谁愿意来读这一行?指名读。听了他的朗读,我好象看到了牦牛驮着东西走在冰雪覆盖的高原上,为人们运输货物呢!脑子里边想象边齐读。喜欢高原、喜欢牦牛的小朋友脑子里边想象边一起读。四.赏读词串 1.引读课文。
刚才,我们来到祖国的不同地方,欣赏到了不同的美。我们迎着瑟瑟秋风,来到了辽阔的塞北草原——(接读第一行);我们沐浴蒙蒙细雨,漫步美丽的江南——(接读第二行);我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接读第三行);我们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接读第四行)。
2.老师非常喜欢这篇词串,很想读一读。(配乐读)
3.老师读得好不好?你们喜欢这些词串吗?那么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两个人一起读,还可以加上动作读,准备准备,等会儿和老师比赛谁读得更好!
4.指名朗读。(配乐)
5.都这么喜欢,一起来吧!齐读词串。五.总结
1、刚才,咱们来到了祖国各地,欣赏到了各地的美景。咱们迎着瑟瑟秋风,来到辽阔的塞北草原——骏马秋风塞北;咱们沐浴着蒙蒙春雨,漫步美丽的江南——杏花春雨江南;让咱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椰树骄阳海岛;咱们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牦牛冰雪高原。
2、可无论是塞北、江南,还是海岛、高原,都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板画地图)!那就是——中国!
3、喜欢这篇课文吗?那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课文吧,可以邀请小伙伴和你一块儿读,也可以加上动作来读,先准备一下。指名读——都这么喜欢,那就一起来吧!看你们读的这么好,相信这次旅行大家一定玩的很开心!六.学习生字
1.愉快的旅游结束了,瞧!(出示生字宝宝)生字宝宝也出来欢迎你们回来了。指名读,齐读。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这三个生字。(出示塞、骄、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边相机映示边讲解:只要把“岛”字的“一”改成“山”,就是“岛”字了;“南”下面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了一横)3.指导书写。
(1)写“骄”字时,应注意写好哪一笔?(映示)教师范写。儿歌巧记:小马过桥不要木。
(2)写“岛”时,要注意“岛”字里面有个山,山是扁山,里面藏不住,露出一半来。教师范写。儿歌巧记:小鸟停在山顶上。
(3)儿歌巧记:塞北风光美,土字代替两点水。
⑷下面请小朋友描写并开始写这两个生字。朗读写字姿势歌。4.学生在音乐声中写字。教师巡视。
6.苏教版二年级数学 认识时分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面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 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时针、分针的计时原理,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形成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和时间进率,感受1分的时间长短。教学难点: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概念。教学准备:时钟、PPT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小猪一起去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出示并板书课题)
二、认识整时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认识分针、时针。
(2)认识整时。
初步认识7时,让学生介绍7时钟面上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几?知道7时的写法。
(3)巩固训练。
认识8时、1时、5时,通过比较3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4)再次巩固认识整时。
“想想做做”第1题,说出几时,小朋友们平时在做什么呢?
(5)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在钟面上拨出3时,9时、12时。指名学生上前拨出整时并交流自己的想法(6)想想做做第3题“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吗?”
同桌交流补画时的注意点,自己尝试补画,展示学生作业,并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认识时、分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让学生动手数一数,认识大格、小格。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数一数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是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以及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
2.认识时针、分针各是怎样计时的。
初步建立时针走1个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3.实物拨钟,引导观察,感知1时=60分。
引:刚才通过观看动画演示我们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那如果分针走一圈,你知道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吗?
让学生分男生、女生分别观察分针、时针走之前、走之后的变化。交流反馈得出结论:(板书:1时=60分)
4.感受1分的长短。
1分钟倒计时,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第1组写字训练、1 分钟跳绳、1分钟拍球。
四、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6、7两题。巩固1时=60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读题,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反馈。指名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五、自我总结,深化认识
1.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谁能说说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播放视频《你知道吗》,简单了解时钟由古到今的的变化。
7.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七
出示图片, 师配乐解读。
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照片。瞧!万物复苏的春天, 烈日炎炎的夏天, 金风送爽的秋天, 白雪皑皑的冬天。
【设计意图】课堂的开头如写作的开头, 写作要求“凤头”, 导入亦如此, 短小精致, 让学生从欢愉的课间轻松融入课堂。
二、初读韵文, 字字入目
过渡:同学们想自己走进乡村的夏夜吗?
1. 借助拼音大声朗读韵文, 力求把每个字读正确, 遇到有困难的地方, 停下来反复练读。
2. 指名朗读词串, 正字正音。
3.揭示课题。刚刚同学们读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6》。 (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段的识字写字是重中之重,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把好初读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二读韵文, 部分感知
1. 示词“夜晚”。
(1) 识字6讲的就是夏天夜晚的景色。 (贴词:夜晚)
(2) 指读该词, 师给予评价, 如“你一下子就读出了夏夜的宁静与温柔”。
评析:好的评价语是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看似不经意的点评, 却已给学生指明方向。
2. 示词“繁星、亮晶晶”。
(1) 还记得夏天夜晚的星星是什么样子吗? (指名说。有的说星星很多, 有的说星星很亮……师不失时机地根据生的回答引出“繁星、亮晶晶”。)
(2) 解词“繁星”:出示繁星图, 跟着老师来数一数, 数得过来吗?有很多很多的星星, 数也数不过来, 这就叫做“繁星”。
评析:在教学过程中, 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教学亮点, 当师出示繁星图, 要和学生一起来数星星时, 学生立刻反应“数不过来”, 于是, 师顺水推舟解词“繁星”, 一个教学难点就这样得到了突破。
(3) 指读这两个词语, 给予评价。
“你读出来的星星真俏皮。”
“你的朗读仿佛让老师看到了满天的繁星。”
评析:体验是因人而异的, 30个学生能看到30幅夏夜星空图。
(4) 听你们读得这么好, 老师突然想到了一首歌曲也跟星星有关,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歌曲《闪烁的小星》。
评析:听歌曲目的有: (1) 调节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积极性; (2) 歌曲的内容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韵文; (3) 为下文唱响韵文, 埋下伏笔。
教师依次出示并讲解了课文中的其他词语。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中有很多地方是让学生自己感悟,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让课堂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展示的舞台。同时, 设计中更注重让学生展开思维的联想。
四、三读韵文, 整体感知
过渡:原来乡村的夏夜如此美丽, 老师忍不住想用自己的朗读来赞美一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跟老师一起去经历乡村的夏夜吧。
1. 师配乐范读。
生配乐自读、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读”就一个字, 语文课堂“读”的重要性无需赘述, 但读的形式一定是多样化的。
五、唱响韵文, 首尾呼应
过渡:刚刚我们听了歌曲《闪烁的小星》。老师发现可以把韵文带进去唱一唱, 我们来试一试。 (生通过唱来识记韵文)
8.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八
1. 拍手齐读儿歌《菜园里》。儿歌里的豆角、黄瓜、茄子、萝卜、辣椒、南瓜都属于什么?(板书:蔬菜)
2. 星期天,大家都到菜市场亲自体验了一下,和妈妈爸爸去买菜。(板书:买菜)你都看到了哪些蔬菜? (评价预设:这个同学不仅告诉了我有哪些蔬菜,还说清楚了蔬菜的样子和特点)怎样才能抓住蔬菜的特点呢?(板书:特点)
二、 猜谜游戏,丰富词句积累
1. 老师这儿有几则谜语,谜语中就写了许多蔬菜的特点,你能根据描述的特点猜出是哪一种蔬菜吗?
紫色树,开紫花,紫花落了结紫瓜,紫瓜里面藏芝麻。
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红公鸡,绿尾巴,身体钻到地底下,又甜又脆营养佳。
不是葱,不是蒜,一层一层裹紫缎,说葱长得矮,像蒜不分瓣。
2. 学生猜谜过程中,归纳梳理蔬菜的特点,(板书:颜色、样子、味道、营养)同学们根据各种蔬菜的特点,一下子就猜出了蔬菜名称。蔬菜可是个大家族,除了上面四种,还有一些蔬菜成员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大家看看是不是认识?(在黑板上出示五幅图片:青椒、蘑菇、油菜、黄瓜、南瓜)
3.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它们想到蔬菜家去做客,分别该到谁家去呢?请同学把词语卡片贴到相应的蔬菜旁边:绿得发亮、翠绿的、又大又圆、长长的、像一把把小伞。
4. 看他们找对蔬菜朋友了吗?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蔬菜和词语朋友连起来读一读。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带着我们认识了许多蔬菜。有绿得发亮的青椒,有长长的黄瓜,有翠绿色的油菜,还有又大又圆的南瓜……
5.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它们该到谁家做客呢:顶着一朵朵小黄花、露出金色的脸庞、营养丰富。
6. 学生连词成句:
长长的黄瓜顶着一朵朵小黄花。
又大又圆的南瓜露出金色的脸庞。
翠绿色的油菜营养非常丰富。
7. 蔬菜的特点越来越全面,这么长的句子该怎么连在一起说呢?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带着我们认识了许多蔬菜。青椒绿得发亮。长长的黄瓜顶着一朵朵小黄花。又大又圆的南瓜露出了金色的脸庞。翠绿色的油菜营养非常丰富。好吃的蘑菇就像一把把小伞……这些蔬菜真是让人 !
三、 妙手生花,学会准确表达
1. 同学们,回想自己去菜市场买菜的情景,写写你看到的蔬菜,注意用上课堂上或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清蔬菜的特点;最后别忘了写写,你都买了哪些蔬菜。(提示:重点写3~5种蔬菜,其他可省略)
2. 学生写作、讲评修改。重在指导描述要具体,说话要完整、连贯。
3. 大家写得多生动啊!写话一点也不难。这个周末,希望同学们再跟家人到菜市场去逛一逛,看看菜市场卖的食物除了蔬菜类,还有哪些东西,你能像今天这样写一段话记下来吗?
9.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教案 篇九
(2018年3月7日上午第一节)
黄建权
教学内容:P8-9页
内容分析:
《认识时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知道整时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好后面相关知识的基础,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具有抽象性和生活性,时间单位不像其它的单位可以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所以很难理解;但同时它又与生活紧密相关,是生活的必需。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理解本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准确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
2、知道钟面的结构,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和1时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理解时与分的进率。
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实践感受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将课堂教学结构得以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各种钟表,观察他们的相同点。
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什么?(时针、分针、数、大格、小格)
2、认识大格和小格
(1)介绍:像每两根长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大格。(课件演示)从12到1就是 一个大格。
(2)每两根短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小格。
(课件演示)思考: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课件演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3、认识时
(1)介绍:我们刚才通过数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和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那你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吗?(拨钟演示)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2)时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格?是多长时间? 出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 小时。
(3)提问:那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走到8呢?
4、认识分
(1)我们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而且时针走的时候,分针也走着,那么 分针怎么走呢?
(展示课件),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 出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提问: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8小格呢?30小格呢?
(2)讲述: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那么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呢?从12走到4
呢?12到9?12到11?12到12?
你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先回答并说明理由)
5、时与分的进率
(1)刚才通过学习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时
与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拿起钟表拨一拨观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观察老师拨钟面,自由发言。
(2)(动画演示)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1 时= 60 分
三、加强体验、实践应用
1、感受1分钟。
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音乐:《时间像小马车》 一分钟还能做很多事呢!
2、感受一小时。
1小时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一做:
一节课()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1小时可以做什么?
3、展示ppt,巩固基础知识
(1)时针从12起走到1,要走()小时;从12起走到7,要走()小时。
(2)分针从12起走到1,要走()分钟;从12起走到7,要走()分钟。
4、拓展延伸
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四、课堂总结、提炼升华
提问: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学习,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1时=60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黄建权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要求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唤起看钟表的已有经验,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让学生认识时间的现实意义,接着教材分两层让学生认识时分。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大格和小格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就是1分。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从而发现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教学前,我布置了学生进行预习,这使得在教学钟面上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帮助。一年级时,对于“大格、小格”,孩子们都未接触过,通过课前预习,除了钟表上的12个数字还有三根针,他们还初步知道了大格和小格的概念。第二个是时间的书写和读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孩子习惯于把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几点”带到了课上,有的孩子帮助改正其读法:“几时”。通过教学之后,也同时发现了许多问题:
1、设计虽然较清晰,但是第二个重点为把握到位,简单的几时几分,大半孩子能够读写,但是还有大半的孩子由于课前没有预习,还是没有掌握;
10.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十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体会课文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练习用“仍然”“虽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柯里亚最后讲的话。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哪些写得真实、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回答预习中的问题。
四、结合课后第2题,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3)写柯里亚埋木匣。
第二段(4—12)写柯里亚挖木匣。
第三段(13)写柯里亚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
(1)柯里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
(2)柯里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
(3)柯里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
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六、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
(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
(3)柯里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
3、讨论思考题。
4、指导朗读第二段。
七、讲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怎样理解柯里亚最后说的这段话?(年龄小,步子小;年龄大,步子也大。)
3、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谈认识。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课文写的是柯里亚埋木匣、挖木匣,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木箱、挖木箱呢?
2、课文为什么要写小伙伴们的话呢?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1、引导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2、指名说哪些内容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
1、指名朗读,齐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
4、将课文中含有“仍然”“虽然”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5、指导口头造句,纠正不当之处。
6、将句子写下来。
11.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十一
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三课。
二、教材分析
绘画时勾勒轮廓的线称为线条,线条有直线、曲线、折线、粗线、细线、实线、虚线。韩北屏在《古城废墟·帝王坟》中写道:“侥幸保留下来的片段彩绘,色彩鲜艳、构图美妙,线条熟练。”历史上对于线条的描绘远不止这些,在几何概念上,线有长度,有方面和位置,不同方位的线所代表的意义不同。把几何学上的线条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就可以描绘出一个形状或是空间的立体结构,在平面上利用线条的方位和阴影打造立体效果。在平常生活中,线经常被用来描绘女性的肢体轮廓,或婀娜动人,或自由流畅。有高度的线条给人一种渴望和奋发向上的情感;水平线条代表宁静、放松;而对角线和斜线则更具活力;向上弯曲的大曲线则是振奋向上的状态,有鼓舞人心的意义。在绘画中,线条是最朴素的老师,她教会我们如何运用线条来表现或苍劲飘逸,或儒雅古拙,或栩栩如生的造型。在本课的教学中,旨在教学学生线条的知识,初步掌握各种线条的画法,认识不同线条的造型,掌握线条组合的规律,最终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大自然中存在的线条,通过观察自然、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线条的美感、特征和视觉效果;通过学习直线、曲线、折线、虚线、实线等不同线条的形状变化,了解各种线条的实际运用价值,培养学生用笔、造型的能力。
2.通过学习简单的明暗相间的关系,画出简单的明暗对比画。
3.通过观赏大师的作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体会画家在作品中抒发的不同的情感特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体会美、感受美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通过尝试、欣赏、分析,感受不同线条的特色,加深对线条的认识,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体会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对比关系。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尝试画出轻重、粗细、疏密、快慢和虚实等不同变化的线条,并用线条描绘出实物,锻炼自己对于线条的绘画能力,体会线条的表现力,感受线条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
1.提问环节
在正式教学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热爱,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激活课堂学习氛围。如:“你们都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线条?像汽车的轮廓是不是由不同的线条组成。”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把美术和实际生活中的实物相联系,我认为要把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越密切,其教学质量越可观。
2.观赏环节
上课时可以播放有关人体曲线美,生活中的线条美的视频,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线条的艺术。如:播放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的《月光》,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发现人体的曲线美。还可以在用实体演示线条的变形,如:用一根铁丝进行各种变形让学生感受到线条的形态变化。学生们通过自己大脑构造的景象千变万化,如何将这许多的构想连接到一起,成为课堂教学的灵活动力呢?我认为通过实物演练可以让学生有“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的感觉,使学生的思考都趋向一点,让教学进行得更顺利。
3.互动环节
(1)集体讨论生活中所见过的线条
比如:在家里看见的门窗板凳是由哪些线条组成的,能在自己的纸上画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吗?生活的线,比如:电线、毛线、蜘蛛丝等都是什么形状的。
(2)观看视频中不断变化的线
如果让学生独自观看视频中变化的线,观察线条的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平常所忽略的线条吸引,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线条的兴趣。
4.学生作业设计
在对学生讲解线条的有关知识并让其进行互动过后,对线条的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是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个主题,比如:生活中的线条,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自由发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不要拘泥于细节,把自己所思所想甚至天马行空的想象都可以画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学生的思维局限,充分打开想象的空间,美术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不用着重要求学生的绘画能力,而是培养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大脑思考能力,让其在以后的美术课中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5.课堂总结
通过课堂对线条的学习,小朋友们对于线条有怎样的初步认识?大家组织讨论一下,然后选出小组长进行代表发言。通过不同学生对线条的认识深浅,可以对下次教学进行改进,中间还可以评价自己的和别人画作的优缺点,优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又有哪些?可以对学生发放代表荣誉的小红花,将小朋友们的画作整齐地贴在墙上,大家选出自己心中最漂亮的作品,献上自己的小红花。通过作品评选把课堂推向高潮,使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产生自豪感,对于今后的学习有着很积极的作用。之后,把最优秀的作品选出来,让小作者说出自己对于如何作画,怎样构思的想法让其他学生感受思想,了解自己的不足。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以让学生在认识、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线条为基础,通过自己观察和临摹感受线条的形态变化,绘出如直线、曲线、折线、曲线等不同形状的线条;了解线条的各种形态和变化特征,通过观察视频,认识生活中的线条应用,找出自己看见过的线条实例,并用画笔描绘出来。其次,通过临摹作品,学习线条的对比关系,能初步掌握线条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绘出简单的明暗对比面;另外,就是运用不同的方法,敢于大胆创新,不受教学的束缚,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大胆发挥想象力,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描绘出自己的东西来,感受线条及美术带给自己的无限遐想和魅力。最后,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按照教师的例子,进行临摹最后展览评比,选出自己心目中最棒的作品再通过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
12.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教案 篇十二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塞、岛。
2、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3、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祖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祖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假期里,你们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2、有一位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去了祖国的很多地方,还把自己看到的风景画了下来。(出示图画)你们看!这里美不美?你们想去吗?
3、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祖国的大江南北,走一走,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美丽的风景就在课文里,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识字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把每一个词语读正确。
3、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难认的字
(2)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三、学习生字“塞”、“岛”
1、读书读得这么好,写字能写好吗?
2、出示“塞”、“岛”,记忆字形。
3、分析字形。
4、师范写,描红,临写,展示。
四、理解词语,引导诵读
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地方(出示塞北、江南、海岛、高原)
(一)学习第一行,骏马
秋风
塞北
1、你们的认真引来了一群草原上的朋友,出示“骏马”图,叫一叫它们的名字。
2、为什么把它们称做“骏马”?
3、谁能把骏马的神气劲读出来?
4、出示词语
秋风
5、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读出这种感觉)
6、出示词组,指导朗读。
7、你能用上这三个词语,看图说一句话吗?
(二)自学二、三、四行
1、我们通过看图认识了骏马,通过想象,感受到了秋风,通过看图和想象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四行。
2、读词语,看图,理解词意,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行?(同位互相说)
3、汇报自学成果(指名说话)
4、重点理解
椰树、骄阳、牦牛
(三)诵读全文
1、刚才走过祖国的东西南北,感受到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风景,让我们再回忆一下吧!
2、出示全文
看看自己最喜欢哪的风景?多读几遍。
3、喜欢塞北的举手。。,老师指到哪一行,就请喜欢的小朋友读一读,比一比,哪组同学能读出那儿的美。
4、指名读(谁能把四个地方的美同时表现出来?)
5、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祖国的塞北、江南、海岛、高原,它们各具特色的风情,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再来读课文。(齐读)
五、课后作业
【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推荐阅读: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06-19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复习09-26
苏教版二年级下反思11-05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案10-18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10-2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复习资料06-16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计划07-07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09-21
2015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