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

2024-11-17

统编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1篇)

1.统编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2019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2019年x月xx日,我参加了xx省普通高中统编教材《历史》专题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听取了xxx教授关于新教材基本思路的讲座,xx教授的《新教材试教的体会与思考》,xx教授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整体认识与部分重点内容解读》,这些讲座使我对新教材有了全新的认识,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1、学习中获得的启发

xxx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必修新教材的特点和难点,指出新教材既求通又求全,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的跨度大,这既是特点又是难点,这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堂课往往难以完成一个课时的内容,做不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我们对课时内容进行取舍,突出重难点。并且叶教授着重向我们强调我们应该向学生教授些什么内容,是学科知识?还是学习能力学习思维的培养?亦或是个人家国情怀意识观念的形成?这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我们需要向学生传达的应是使他受益终身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毕业后就会忘记的学科知识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其次,xxx教授向我们提出了使用新教材的教学建议,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不仅对每课的内容加以整合,还要对单元内容加以整合,进行大单元整体学习的设计,这简直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意识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必一步一步地按照教材走,可以注入自己的思考加以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自身教学活动的自主思考,这必然会使我成长许多。

xx教授提出:立德树人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牢记的,也是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我必将使之贯穿在我的教学和日常言行中。接着,xx教授以典型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以新的角度理解教材进行教学,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罗斯福新政》这一课例,指出:胡佛的有限干预对罗斯福的全面干预提供借鉴。我们旧教材里一般是说胡佛是“自由放任”,我虽然在一些材料里认识到胡佛并不是全面放任,而是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未认识到胡佛的有限干预对罗斯福的全面干预提供借鉴,这为我今后的教学打开了新思路。

xx教授向我们指出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到第15课的教学重难点,给我们的实际教学做出了重要指导。

2、需解决的困惑

开学已一周,我也已经开始了新教材的教学,但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就已遇到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对教学内容的取舍,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难点则设置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但在上课的过程中用时过多,一节课无法解决一个课时的内容,这对我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究竟该如何取舍?

2.统编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大学,教材,运动营养学,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还是教材、教法改革等均面临新的挑战。运动营养学知识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特别是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其中绝大多数将从事大学和中小学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或从事社区体育的咨询、指导工作。而广大学生在体育课或课外体育运动中,以及各种参加健身锻炼的人群或运动员在健身锻炼或运动训练过程中,都可能遇到许多营养学问题;有关运动、营养与健身、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咨询和正确指导。此外,在中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中,迫切需要普及运动、健康与营养的有关知识。而运动营养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和自我保健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开设《运动营养学》课程,使学生掌握运动营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运动营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具有其他学习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1]。选择一本适合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和学生具体情况的教材对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不仅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教材的选用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需要,使教师好教、学生易学。任何教材都应该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充实、修正和完善。尤其对于统编、通用教材更应如此。因此,在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出版后的使用过程中,对该教材进行分析,目的旨在便于更好地使用该教材、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2 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的分析

我国《运动营养学》的教材建设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版了多本运动营养学的著作、教材或个别高校的自编教材。但是,对于既适合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又能体现当前运动营养学新发展、较为实用的运动营养学教材甚为鲜见[2]。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全国8所高校有关学者编写了这本由张钧、张蕴琨主编的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性和较高的水平。至于该教材的质量和在教学使用中的效果如何?是否能适应全国所有高校,包括体育学院、高等师范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学生使用,则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全书34万字,共10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运动营养基础、第2章运动与健康膳食指导、第3章营养与健身运动、第4章不同健身人群的营养要求、第5章体力活动、营养与常见慢性病、第6章常见的运动营养补剂、第7章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第8章运动员比赛期间的膳食营养、第9章运动营养补充的误区与违禁药物、第10章运动员营养状况评定。从该教材知识内容的编选看,既注重营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介绍,又联系竞技运动和健身锻炼的实际,并结合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深入浅出。所用专业术语、概念表述准确,各种数据、实例基本正确、合理。并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基本上体现学以致用原则,并力图将健身运动、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等知识揉为一体。

但是,为了避免与体育保健学教材有关章节部分内容的重复,以及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编写教学内容,结果教材中“第3章营养与健身运动”的内容与“第7章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的内容基本重复,略显拖沓。而且,未能论及健身运动与竞技运动二者对营养要求的共性与各自特点,并以区分,这是本教材的不足之处。我们认为,作为一部有较高代表性的统编、通用教材,选择的知识内容应丰富多彩、呈现一定的层次结构,并以不同字号区别编排,为使用者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因为我国体育专业分布地区广泛,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类高校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的情况会有所不同[3]。而且,各地区、各类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能力并不一致。因此,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体现。教材在关于体力活动、营养与慢性疾病的章节中对干预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缺乏实例。此外,应该有适当篇幅介绍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普及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的教育对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

《运动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安排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体育保健学之后,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在教材内容的取舍方面以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前提,尽可能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如运动、营养与慢性疾病;运动补剂和保健食品等内容,如结合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适当增加相关知识的传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一点正是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所欠缺的,需要再版时改进和加强。

3 国内外《运动营养学》教材的比较

如表1所示,通过比较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最近出版的《运动营养学》教材以及高教版《运动营养学》(2006)教材,发现国外出版的《运动营养学》在内容上完全介绍与运动训练和比赛相关的营养学、运动生理学知识,基本没有涉及大众健身问题和健身运动、营养与慢性疾病等方面的内容。重点针对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出现的一些营养学、医学问题,如运动员摄食紊乱、体重控制、特别环境以及运动员转场等与运动员和竞技体育联系非常密切的问题,编排内容,专业性特点突出。比较适合于培养运动员、教练或Trainer使用[4,5]。

而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不同之处在于突出“健康第一”,体现学以致用原则,使健身运动、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安排专门章节介绍营养与慢性疾病、体力活动与慢性疾病及其干预措施。并针对运动员中存在运动营养知识缺乏、对运动营养学有关概念或知识认识偏差而出现一些运动营养补充中的误区进行专题阐述。适用面较广。

由于运动营养是一门年青的学科,从其母学科中分离出来的历史较短,因此,国内运动营养学的教材建设启步较晚。国内较早出版、有相当水准的一部运动营养学教材当属高言诚等编写的《营养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6]。尽管该书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本科学生所使用,书名署以“营养学”,但作为运动营养学选修教材并无不适,只是出版时间较早,知识内容的选择未能充分结合运动营养学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几部《运动营养学》著作,有的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如陈吉棣主编的《运动营养学》。有的作为高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教材使用,如熊正英等编写的《运动营养学》、张蕴琨主编的《运动营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5)等,以及最近出版的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7,8]。国内出版的运动营养学教材的共同特点是都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

比较这几部《运动营养学》教材的内容,以陈吉棣主编的《运动营养学》最为全面和权威,内容较新。这不仅因为陈吉棣教授是我国运动营养学领域的主要开拓者,而且,本书凝聚了她毕生精力与成果,概括了运动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应用及临床应用知识,既有竞技体育的特殊营养,也有与全民健身有关的营养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针对性、实用性强,应该是我国第一部较全面的运动营养学学术专著。适用面较广。而作为教材较适合于运动营养学专业学生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教材。

而熊正英等、吕晓华编写的《运动营养学》教材与高教版《运动营养学》(2006)教材均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在内容上基本大同小异,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其中熊正英等编写的《运动营养学》增加了如下内容,如体育锻炼有益健康的生物学基础。主要介绍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生理、生化指标(这可能与运动生物化学相关内容重复)、阐述了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及原理以及分析了体育锻炼对人体免疫机能影响的主要机理,系统阐述运动健身的生物学基础(这可能与运动生理学相关内容重复);同时增加了常见食物的营养以介绍常见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营养功用和营养价值、以及运动功能食品与健康。吕晓华编写的《运动营养学》教材增加了特殊环境下的运动营养内容(如表2所示)。

4 小结与建议

1.为了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基础教育接轨;为了扩大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口径,作为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营养学知识,树立科学的营养观念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因此,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开设《运动营养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符合教育部新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的要求,内容较丰富、资料较新颖,基本反映了当前运动营养学的新知识和研究进展。可作为高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但是,教材中“第3章营养与健身运动”的内容与“第7章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的内容基本重复,略显拖沓。而且,未能论及健身运动与竞技运动二者对营养要求的共性与各自特点,并以区分,这是本教材的不足之处。

3.作为一部有较高代表性的统编、通用教材,选择的知识内容应丰富多彩、呈现一定的层次结构,并以不同字号区别编排,为使用者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关于体力活动、营养与慢性疾病的章节中对干预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增加有关实例分析,并增加适当篇幅介绍食品安全与营养的内容,以及适当增加启发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林向阳,黄汗升.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筛选机制和评价模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82-84.

[2]张钧,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1-5.

[4]Jeukendrup AE,Gleeson M.Sport Nutrition[EB/OL].http://www.am-azon.com/gp/reader/0834208822.

[5]Berning JR,Steen SN.Nutrition for Sport and Exercise[EB/OL].ht-tp://www.sports-nutrition.org/index.htm.

[6]高言诚.营养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

[7]熊正英.运动营养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我们学校要求不仅要听自己本年级的教材培训,还有听临近年级的教材培训。听了我校宋欣校长对四年级教材的分析,宋校长的讲座立足于统编教材新理念,立足于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立足于教师教学实际需求。她用平实形象的语言,使我对四下语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她帮老师们一一每个单元的重、难点,还就老师们感觉较难把握的诗歌、习作、小古文等教学,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见解,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宋欣老师说,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文化的种子,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探索其中的奥秘,从而爱上我们的祖国,爱上祖国灿烂的文化……

另外,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平时的知识积累与教学经验的积累是多么重要。知识储备足够了,才能很好地驾御课堂。因此在工作之余仍需不断地读书充电,更新知识,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在师生双边交流、在学生答与辩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

4.统编教材培训心得 篇四

一、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

1.“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组元。宽泛的人文主题,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语文素养包括热爱祖国的语文思想,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等。翻开教材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导语页。这一页的左上角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人文主题的特点是诗化的语言。右下角是语文要素,语文要素里边又分阅读要素和习作训练目标这两项内容。语文要素里的内容也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

2.每一册书都安排有常规单元和特殊单元。特殊单元里边包括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三到六年级每一年级都安排有一个阅读策略单元,都安排在上册。三年级安排的是预测单元,四年级安排的是提问单元,五年级是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是有目的的阅读。除了阅读策略单元还有习作单元也属于特殊单元,习作单元的特点是里面有两篇习作例文,这是习作单元区别于其他单元的一个特点。

3.每一单元还安排有阅读平台,阅读平台里边的内容就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内容提前在讲课时穿插运用。

4.每册书里还安排有一个读书吧。读书吧里推荐的书目是学生必读的书目,这个是必须要读的。这个应该安排在每学期的开始,让学生开学就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读一些快乐读书吧里边推荐的选读书目。

二、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这几点:

1.要深度挖掘教材使用好教材和教师用书。比如,三年级教材有一个单元有一个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那么什么是新鲜感?在这里这个新鲜感指的.是从未见过的事物、景象与平时见的不一样的词语、句子。况且这里边的关注也应该是需要积累,并学会运用的。

2.依据单元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如:三年级的语册单元和五年级的提高阅读速度这两个阅读策略单元,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让学生预习,如果学生先预习了之后那么再进行教学,这样的话阅读策略单元就没法进行了。阅读策略单元学到的东西要在其他课上加以运用,注意学习要前后联系。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置目的是让需要辅助的同学经过学习也会运用

3.集体备课。本次学习中培训人员特别强调一线教师要集体备课,本学期教材都是新的老师们可能对有些东西把握不准,所以,集体备课是很有必要的,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

4.学生补学缺学的内容。由于四、五、六年级的同学统编版教材缺学的东西很多,所以,学生必须对缺学的东西进行补学。比如,生字、诗词和日积月累,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学生补的。

5.小学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一、新教材的特色

1、贴近学生生活。

统编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地探究。

2、教科书独特的结构体系。

新教材围绕一个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来进行编排。搭建一个双线结构即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构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制。教材的整体性增强;文本教学的难度增加;教学的梯度在彰显;更换了许多篇目,老课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内容。

3、加强幼小初衔接。

新教材尊重儿童,准确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了过渡衔接。如在入学教育阶段编排了“我上学了”,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单元也没有直接进入拼音的学习,而是先安排一个识字单元,再学习拼音,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让孩子有个适应期,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的小学生活,让孩子们回顾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畅想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在幼小初衔接上的匠心独运。

4、开发课外阅读。

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新教材的教法

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主要从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习作单元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培训指导。

1、阅读教学。

新教材在阅读教学的编排上具有五大显著特点:一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二是倡导大量阅读;三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四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五是集中编排现代诗,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在课内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教师要重视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丰富语言积累。

2、习作教学。

新教材习作教学编排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二是注重能力发展,阶段性和整体性结合。教材还创设性的开辟了习作单元,整个单元都为习作铺路,聚焦表达方法的学习和习作能力的培养,不在内容理解,语言积累,朗读训练上做过多要求。

3、口语交际教学。

每个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都注重人人参与,注重情境的重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除了口语交际课,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重视无所不在的口语交际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6.统编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新泰市楼德镇辛庄联办小学 马刚

新学期就要开启全新语文教学生活的我本来因为教材的改编、不得教法而有些许焦虑,幸运的是,我有幸参加了7月26日至27日在泰安举行的全市小学语文一年级统编教材培训会,聆听了专家对教材的理念分析和方向指导,也感悟各地一线优秀教师的实践现身说法,使我对新教材有了全新、更深的认识,教学方法上也有了初步的把握,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培训前,我们都收到了会务组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上下册新教材。打开新教材,好像打开了一本绘本,让人爱不释手,看起来有些“小清新”!最直观的是它的外观变化,妥妥的A4大开本,比原来的语文书大了一倍左右,里面的字体、插图也放大了,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审美和阅读需求,也让我这位即将使用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满心欢喜。

培训中,通过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和讲解,我对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编写特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新版的部编教材就是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教材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就必然受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用温儒敏教授的话说,第一点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教材编写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所以教材编写立意要高,要立德树人。这同时也提醒 1 我们语文教师今后在教材的拓展与选文时要围绕思想价值去选材,不做无效拓展。另外,部编本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风格活泼,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她满足了一线需要,对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注意“纠偏”。简言之,部编新教材具有扬正气、接地气、有生气、更大气的专属特色。

教材结构上,部编新教材几乎颠覆了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学拼音,这在以往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其实是更关注了儿童的需求,并把阅读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增“快乐阅读吧”“和大人一起读”版块,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外阅读课程化,让教材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孩子的语文生活延伸。看得出来,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能力。在识字量上,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要求小学新生认识的全部是常用字,识字教学上突破了传统的借助拼音识字的模式,而是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童谣、故事等方式,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识字的方式呈现多元化,有趣又没有难度。

教材内容上,与老版教材相比,大约一半课文被替换,新增几首儿童诗,又恢复了一些经典课文,选用文质兼美、适宜教学的内容,突出了经典性、时代性特点,而短小精悍的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的阅读兴趣比较浓厚,学会后不由自主的哼唱出来,慢慢就会建立起语感,觉得语言文字有意思,从而爱上学语文。语文园地里增加 了“书写提示”版块,告诉我们写字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写,字能写得更顺手更漂亮。作为教师,教学中要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加强对学生书写习惯和写字姿势的指导练习。

部编新教材让我感触深刻的另一点即是,增加了中国传统元素,文化味很浓,中国本土文化渗透在书的各个角落。比如第一课“天地人”选用傅抱石的图画做插图,给人以辽阔的空间感和浓浓的文化意境;汉乐府进入一年级上册教材,也是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文字与水墨画有机结合,既拓展了儿童的想象,又涵养了儿童的美感。教学中,我们的要求不能过分拔高,让学生读读背背,在读背中感受汉语之美,培养其兴趣。

7.统编教材语文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x月xx日,我参加了初中语文科目的培训,观看了视频。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认真听课

听了专家们的报告,更是被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聆听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们所讲的东西对我来讲,我的感触非常大,“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更加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老师们讲到同样的文本,时代不同,人文思想也会有所变化,对于文本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层面上,这一点是要注意的。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人文思想是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文本。所学的专业课程,使自己的理论功底更扎实了。

二、认真感悟

本次培训,用这样的一句诗来描述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天

光云影共绯徊,”有的说学生课堂学习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这样不会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有的指出这种现象是时常发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家各抒己见,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因为交流我充实了自己;因为互动,我获得了进步相信。通过学习,我将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到那时,自己的工作将是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努力提升

认真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不仅撰写教学日志,而且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

学习是为了武装自己,运用于实践。在参加培训的同时,我深入思考,积极实践。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重视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的培养。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考虑学生起点,着力改进学生日常交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缺少交际意识、不考虑对象场合等不良交际习惯。教材中的几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相互尊重。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点,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

8.二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 篇八

下鲍学校·张永红

2017年9月,我校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二年级语文统编教材网上培训,并进行了集中专题研讨。通过培训, 我收获颇丰。

首先,培训讲座教师对语文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新教材的内容,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对教材的分析,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我们老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信心。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其次,网络平台上,老师进一步剖析了二年级语文统编教材的内容板块和教材重难点,帮我们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思路。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再次,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9.统编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教师的发展主阵地是课堂,在成长之路上,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事要做,但首先要做的还是要把课上好,尤其是对于刚出校园走向顶岗实习的的作为实习教师的我们更是如此。而我的实习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机遇,恰逢《2017年统编教材网络培训会——初中语文》的会议召开。对教材和教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不局限于网络与前辈经验,从而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从中得到的体会。

上午,人教版高级编辑尤炜首先为大家作了《统编义务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介绍》的专题讲座。他给大家展示了教材概览,对教学。内容,新教材名框架编排的特点、定位及教学重点,教材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和如何进行操作做了具体介绍。下午北京市骨干教师姚守梅作了《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教学建议》的专题讲座。她向大家介绍了统编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内容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各部门内容如何教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尤炜老师主讲的9点开始收看的网络讲座。主要在内容上运用与七年级上册语文整体比较的方法把握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特点。主要从人文主题、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教学要求四个角度进行了比较,突出了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特点:人文主题侧重热爱祖国,理解他人,审视人生;阅读方法较多理性色彩,广泛学习的多种方法;阅读策略重在精思细析,渐趋专业,针对性佳;教学要在思考深度与精度,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

通过梳理脉络,领会编者意图。尤炜老师还提出了三条建议,深刻了解教科书的脉络,有助于形成学期教学的整体思路;注意领会教科书内在脉络所体现出的语文学习的规律;使用新教材时,要重点关注教材的新理念,新思路,要抓整体,抓关键。

上午尤炜老师就教材的总体特点、教材的结构体系、各部分内容编排理念及主要特点进行培训。下午由姚守梅老师围绕“教材内容”的特点,以一个个鲜活的案列和老师们分享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价值取向的引导等教材实施要点,强调对文本的解读要求关注文本的体式和文本的逻辑,要用好教材的教辅系统,注意知识的整合和关联,关注整本书的阅读,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等,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深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0.2017年统编教材教师培训心得 篇十

一、收看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关于新教材建设的视频。朱部长从四个部分对新教材进行了解读。

(一)充分认识统编教材的意义,把握好教材的意识形态观。指出新教材的指导观念是“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准确和把握三科统编教材的思想和内容。指出新教材的理念是“意识突出,德育为本”。新教材在注重基本知识、基础技能、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同时,还注入了国家情怀、中华传统文化、环保意识、革命传统文化等教育。在《道德与法治》中还强调了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及国家法律、法规等教育理念。

(三)抓好统编教材的使用。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2.行政领导汇报教材使用情况。3.安排好新教材的使用。4.强化培训。5.加强教研。

(四)重点落实各地新教材使用的保障措施。

二、北京中教高级教师李爽进行了《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下册的解读。

(一)编写指导思想: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目标:1.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观贯穿与儿童的生活中。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与儿童的生活中。3.加强儿童的法治意识。

(三)教材的框架及说明。

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框架中。针对学生面临的重要生活事件与要解决的发展性问题设置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

(四)在单元主题下结合学生生活的具体问题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设计了相关的课题。

(五)教材总体特点:1.多维教育综合呈现。2.贴近儿童生活。3.活动丰富开放。4.形式生动活泼。

三、李爽老师具体讲解课堂教学学习心得如下:

(一)把握好《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切记不要上成了语文课或者活动课。应围绕每课主题对学生进行礼仪、安全、法治、感恩等多方面的教育。

(二)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应巧妙的设计教学活动。如:在教学《我认识了您》第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分别设计了两个活动方案:1.第一个活动方案题目是:猜猜他是谁?由同学或老师简单叙述老师的样子,让学生猜。在猜想的过程中很快的就认识了自己的老师。2.第二个活动方案是:采访、参观活动可以提前跟专业课老师或学校的各个办公室的老师协商好后带领学生参观音乐教室认识音乐老师,参观大队部认识大队辅导员老师,参观实验室认识科学老师,参观电脑教室认识信息老师等。参观门房和保安室认识门房爷爷和保安室的伯伯和一些后勤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参观活动中安排采访让孩子们认识老师并且明白在自己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还有许多人在默默奉献。

(三)渗透法治教育。一年级的孩子不懂什么是法治。生搬硬套的去讲解孩子们更是不明白。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活动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如:在教学《交通“信号”要知道》这一个话题时教师把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十字路口”并创设出了一个实际生活中道路的场景,老师和班长手举红绿灯的牌子,让学生开展了“四次”过马路的情景:1.没有红绿灯时。2.有红绿灯时。3.有红绿灯并有机动车时。4.红灯时随行家长拉着自己强行过马路时。让学生真实体验过马路的经历。这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教育。学生在亲身体验后明白了法律、法规的重要。

(四)引入生活实践。在讲授第10课《吃饭有讲究》一课的时候设计了一家人吃饭的情景剧。让学生参与表演然后谈谈自己在家里吃饭时都是怎样做的。相机引入日常生活中文明礼仪的教育把《道德与法治》课堂里学习的内容巧妙的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了。

(五)结合课堂内容培养良好习惯。如:在教学“爱新书,爱书包”这一话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课件图1整理好的书包,图二塞得鼓鼓囊囊的书包,图三没有整理的书包。然后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个书包好?为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问题并说说怎样整理书包,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开展活动,整理自己的书包,同桌评评谁整理的好?好在哪里?再引入文本中儿歌的学习,落脚点一定要强调学生要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六)本册教材的亮点是编排了适应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绘本故事《交朋友、《团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绘本故事对本节课的内容展开拓展也可以做为本节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一

首先,培训讲座教师杨正会老师对语文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新教材的内容,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对教材的分析,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我们老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信心。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在本次培训中,杨正会老师主要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不过听了杨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师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培训讲座上,老师进一步剖析了二、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的内容板块和教材重难点,帮我们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思路。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第一、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第二、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第三、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过要时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最后,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真不简单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学生节日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