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害羞心理(精选15篇)
1.克服害羞心理 篇一
有时候人突然表现出来的害羞往往是因为生活中收到了打击或者活动范围受限导致人很拘谨,比如受人欺负、父母过分保护、离婚或者失恋等打击都可能使人变得胆怯。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害羞呢?
1.调整呼吸,放松肌肉,可以试着握紧拳头再放开,如此重复多次。
2.不要依靠酒精或者药物放松,这种放松的效果会慢慢消失。
3.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购物的时候,学习试着跟陌生人短暂地交谈。
4.为了使谈话得以继续,你必须要有话题。尝试广泛地阅读,关心新闻报道,尝试敞开式的提问,例如“你觉得某人怎么样?”
5.预演可能会谈及的话题。在家对着镜子先练习一遍。
6.善意的小举动,例如在宴会里主动帮人拿饮料等,将令你的社交更成功。
7.记住别人并没有盯着你看,人人都倾向于关注自己。
8.如果别人结束谈话,不要假设那是因为他觉得你很沉闷。
9.不要把别人的拒绝理解为是你个人的问题。你不是一定要和每个人都处得来。
2.求职者怎样克服害羞的心理呢? 篇二
提早到达面试地点将会是很大的优势。你会对公司的特点有大概的了解。舒适而放松地在那儿坐一会儿吧。在提早的那段时间里,你可以放松一下,同时对即将面临的面试做好思想准备。
2、想像自己成功了
随便走走,就好像你已经属于那家公司了一样。假如你看上去就像属于那家公司了一样,别人也会更容易想像你已经在那儿工作了的样子。想像你这样走进面试官的办公室:你身板站直、肩膀舒展、身体平衡、步调自信、双手随意在两侧摆动,同时面带微笑。
3、做好眼神交流
恰当的眼神交流是在初次见面时在双方之间建立信任的手段之一。你应该直视对方的眼睛,当然,不要盯着对方。在面试全程中,你都需要和对方进行眼神交流。假如一个紧张的求职者不敢于进行眼神交流,那会不断地暴露出他的紧张情绪。面试官会认为那些不敢和他眼神交流的人不喜欢他、害怕责任,或者将来也不能与同事和顾客很好地建立关系。
4、坐姿要笔直
假如你可以自行选择坐的地方,选个硬靠背的椅子,别选择沙发。否则你会沉在沙发里,难以表现严謹的形象。你应该笔直而又舒适地坐着,让你的脚平放在地上,身体轻微向前倾。稍微坐近一点以便于更好地交流,但不要坐得太近,那样会显得对别人的个人空间充满侵略性。
3.克服害羞的七个有效方法美文摘抄 篇三
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害羞只存在于孩提时代,成年后就不会再有这种“毛病”,但事实并非这样,害羞普遍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对一万多人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约有40%的人认为自己是害羞的人。津巴多认为另外有15%的人属于“情境型害羞”,即在某些有压力的环境下会胆怯,比如在公众面前发言。
也许没有根治害羞的办法,但是专家经过研究已经发现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害羞的人克服自己的问题。以下是专家认为最切实可行的七个方法:
从书面记录中找害羞的原因
心理治疗师克里斯托弗·麦卡罗说:“书面记录是一位既不用花钱也有效的临床医学家。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其实比我们认为了解的要多,因此当我们记下自己的想法和恐惧时,显现的结果往往令人吃惊。”
麦卡罗曾有个病人是位三十多岁的单身女性,非常害怕约会。麦卡罗建议她把约会时发生的一切都写下来:接电话,安排出门,约会时说了什么,谈到未来的计划时说了什么,以及当这一切进行时她自己在想什么。这位女士按照麦卡罗的建议去做,再约会时她的压力就小多了。
尽管这位女士属于“情境型害羞”,她的问题只出现在“约会”这方面,但写日记同样也是解决“性格型害羞”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乔纳森·奇克认为,在害羞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能确认生活中导致他们羞怯的具体事件。“一旦找到了原因,”奇克说,“你就可以用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假定自己是剧中的一个角色
菲利普·津巴多讲述了一位50岁女士的故事。这位女士发现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克服害羞。她对津巴多说:“我发现,当我假定自己是剧中的一个角色时,我的尴尬消失了。舞台上的不是我,而是一个角色。”
辛西娅·芬奇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曾帮助一个羞怯的学生告诉他的父亲,他准备离开学校的预备军官训练团。芬奇说:“他为自己害怕的即将到来的谈话写了一份稿子,包括他自己要说什么,父亲可能说什么,以及如何回答。”后来,这个年轻人要和父亲谈其他重要事情时就不那么吞吞吐吐了。
写稿子可以和角色扮演结合排练生活中的任何场景,不论是要求老板加薪还是去见孩子的老师。你在排练这些会面时就准备好了要说的话,这样在实际交谈时就会比较自信。
“害羞的人经常太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反映了真实的自我,”菲利普·津巴多说,“你必须像一个演员,学会消除所谓真实的你和扮演的角色之间的界限。随着你的行动说话,角色最终会为你说话。”
事前做足准备工作
心理学家伯纳德·卡尔杜奇把这一技巧叫做“社会侦察”。他建议:“如果你准备去参加一个派对,先弄清楚谁会出席,他们的职业、兴趣如何。如果你要向未见过面的人作业务陈述,就搜集一些他们的背景资料。这样,到了真正会谈的时侯,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另外的一种准备工作是:寻找有共同爱好的群体。加利福尼亚州恐怖焦虑症治疗中心的主任马乔里·科本曾帮助过一位43岁的怕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妇女,她的名字叫当娜。通过沟通,她得知当娜一直想学缝制被子。于是,她建议当娜报名参加一个缝制被子的学习班。在学习班里,当娜开始和别人谈论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尽管周围也是陌生人。课堂上的交谈给她带来了友谊和课堂外的交往。这样,当娜慢慢开始喜欢和别人在一起,从此在其他的场合也不再那么害羞了。
改变你的肢体语言
著有《克服害羞指南》一书的心理学家阿瑟·瓦斯默说:“害羞的人对周围的人发出冷淡或退缩的信号,并且往往自己意识不到。他们发送的信息通常是这样:‘我感到害怕,我被吓倒了。’不幸的是,别人却接收不到这些信息。他们把这些肢体语言理解为冷淡或傲慢,因而远离你,让害羞的人更没有安全感。”
“在所有的技巧中,”瓦斯默说,“简单地改变肢体语言最能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病人曾对我说,‘按照你的建议去做之后,我上周和别人的交谈比去年一年还多!’”
瓦斯默用一个单词来代表所有可以表达热情和可爱的身体语言信号:SOFTEN(柔化)。S代表smile(微笑),O代表openposture(开放式的姿势,即双腿和双臂不交叉),F代表forwardlean(身体微向前倾,这说明你对他说的话题很感兴趣),T代表touch(触摸或友好的身体接触,例如握手),E代表eyecontact(眼睛的接触,这是传递非语言信息的最有效渠道),N代表nod(点头,表示你在倾听和同意对方的说法)。“通过向周围传递一个温柔、亲切的形象,你会获得友谊和积极的回应,如此,你就不会感到陌生人给你胁迫感了。”瓦斯默说道。
必要时坦露你的秘密
克里斯托弗·麦卡罗曾经做过一个人的顾问,他喜欢自己的工作,但非常惧怕每月必须参加的例会。他害怕自己会在会上说愚蠢的话或者恐慌得夺门而逃,从而会失去工作。最后,他把自己这个内心的秘密向老板坦言。老板对他说,如果他认为必要就可以离开会议室,他不会因此而炒他的鱿鱼。这样,他平静了下来,能够开完会,并参与会议。
害羞的人常常抱怨他们的家人、朋友甚至医生不认真看待他们的问题。马乔里·科本建议害羞的人去寻找“可靠的人”。这些“可靠的人”能接受他们的羞怯,而不是要求他们别再羞怯。“你需要一个只聆听倾诉而不作评论的人。”她强调。
想象最糟糕的情况
保罗·博恩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交行为焦虑诊所的医生,他要求病人们在害羞的同伴面前讨论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例如,如果有人害怕发表演说,人们会问他下面的问题:你害怕的原因是什么?“当我是孩子的时候人们嘲笑我。”反对它的理由又是什么?“多年来没有人再嘲笑我了。”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他们会嘲笑我!”然后又会发生什么?“或者和他们一起笑,或者再也不在公众面前讲话了。”你看,即使最糟糕的情况也没他们想象的那么糟。
害羞的人在产生恐惧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冒汗、声音颤抖、脸红这些症状。然而研究表明,这些症状并没有像他们所害怕的那样受到其他人的注意。
一步一步改变
马乔里·科本使用这一技巧帮助了一位35岁的会计。这位会计想获得一个会计学学位,但她害怕去上课。“她害怕老师让她当堂发言,”科本说,“于是我们鼓励她逐步向目标靠近。”
开始,她只是逛了一圈大学校园。然后,她报名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但她坐在后排,也不和任何人讲话。但下一次研讨会上,她开始和旁边的人说话了。最后,她报名参加了一个会计学习班。因为所学的课程是她的特长,所以被提问时她总能轻松回答。
最终,这位妇女注册了会计学课程。因为她学得很出色,老师邀请她辅导其他学生。当她担任教师这一角色时,她的羞怯消失了。
4.如何克服浮躁心理 篇四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批评某人太过“浮躁”,这个词也一度成为了流行词汇。用来形容某种心理,实际上形容得未必准确。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所谓浮躁,是指轻浮、不安分、脾气大、做事无耐心、见异思迁、总是想着取巧、不劳而获、成天无所事事等不良情绪体验。目前。浮躁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性不良心理现象。有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动等特征。
一、浮躁产生的间接原因
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是产生浮躁产生的土壤,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收去争取,去获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冷漠也好,残酷也罢,都是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另外,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容易导致人们浮躁的心态,是浮躁心理的诱因。因为高科技强调一个快字,人们没有没办法像以前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半天。人们追去速度,速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这其实无可厚非,然而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投机取巧,不惜代价。忘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后导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独立,造成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这些都是浮躁心态导致。.二、浮躁产生的直接原因
个人攀比是产生浮躁的直接原因。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的高低,这种落差也确实不好克服,往往就会造成浮躁心理。浮躁的心态总是会使人失去对自我的精准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与我们一直所倡导的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的精神相对立,对社会和个人都非常有害,必须克服。
三、如何调节浮躁情绪
浮躁调节并不难,现在就从调节你内在生活做起,每天都要抽出点时间静思。这种练习能使你的精神活动放慢。一旦你可以放慢你自己的内在混乱状态的活动速度,你的外在生活也就会自然而然,由内而外地慢下来。
四、静思是调节浮躁的最好方法
首先你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自我意识。一个常常静思的,可以更加客观的了解自己的意识和思想。当然,你可千万不要为此在大峡谷面壁几天,那是电影的情节,其实静思并没有时间和地点的要求,散步时、购物时,你要做的也只是经常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自己的价值何在?在日常生活中,熟悉掌握这种静思可以让你跳出成堆的文件和应酬,不要把自己忘掉了。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自我意识,我们中多数人也会在某些时候随波逐流,从来不会去考虑自己生活的目的。
五、静思贵在坚持
不管你选择何种静思方式,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到底。静思就似一部灵魂吸尘器,只要你能够经常使用,你将受益无穷。逐渐地,你会发现外部世界其实根本无法左右你的意识,因为你的内心深处已经建筑起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自我意识。不管你做到哪,你会发现哪个真实的“你”永远和你在一起。鼓励你,帮助你。
六、静思的时候需要集中注意力
有一个简便的方法,你可以把思维集中在两眼的中间位置。想象你窥见你自己灵魂的中心,中心被白色的光所包围,倾听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当你坐在那里的时候,你可以同时想象很多事情。在这个时候,你的心也许是朵缓慢开放的鲜花。你还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到达你所期望到达的一个安狰的所在,给你自己建造出一个空间,那是一片远离了人群的白色海滩,或者是一座山中的小木屋。你还可以试着用默念祷文的方式来集中精力。这个没有那么神秘,其实任何你认为重要的词语都可以当做祷文,像 “爱”、“平静”,这I样的简单词语可以,以至像 “呼”、“息” 都可以。如果你心里可以不断重复同一句祷文,你也就I可以借此使思维活动集中起来,或者使杂乱无章的思绪从头脑中清除出去。
七、养成安静的生活习惯
5.如何克服羞怯心理 篇五
答:你所存在的心理现象叫羞怯心理。
在社交场合,常有这样的情形:有的人轻松白然,谈吐自如;有的人却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言谈举止都显得紧张失常。第一次上讲台的新教师或第一次当众演讲的人也有这样的体验:事先想好的话,一到台上就乱套了。这种情况在青年男女的交往中更为常见。在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羞怯心理。
一般说来,羞怯心理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其一,因为它带有普遍性,许多人都可能有过这种体验。美国心理学者的研究估计,有百分之四十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有羞怯心理;其二,羞怯心理引起的生理反应是短暂的,反应过后,生理功能又恢复正常状态,因此无损于身心健康。
但是,羞怯心理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无疑是一种障碍。当羞怯心理产生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心跳和呼吸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由于人的脸部皮肤表层毛细血管特别丰富,所以脸红非常显眼,这种突然的情绪反应,往往导致大脑中枢神经活动的暂时紊乱,使记忆发生故障,思维出现”混乱”。于是出现言辞迂缀、语无伦次、举止失措、紧张失常。这种羞怯心理包含强烈的自我意识。羞法者过分考虑自己给别人的印象,总是耽心别人瞧不起自己;无论干什么事,总有一种自卑感,总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人交谈时,不敢正视对方: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总处于思想消沉的状态之中,
上述症状的核心是对”安全”的过分关注,循规蹈矩而不肯冒半点风险。
如何克服和消除羞怯心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去除心理上的孤独感。
相信自己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我到真正的朋友,而且还应看到其他人也同样在寻找朋友、寻找依托与帮助。当你碉信自己与他人处于同样位置的时候,你就会消除孤独,由不安走向坦然。
(2)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羞怯是内心不安的一种反映,它也是人的自卑感在作怪。自卑感的产生源于对自身盲目的否定。自卑感是自我意识的消极因素。羞怯者应认识到,人人都有其优势和长处,也有劣势和短处。那么不妨画一张表,标明自己的优缺点,牢记自己比他人优越的地方,确认自己是有才能的,然后便充满自信地去参加社交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自卑心理便会逐渐消失。这样做实际上是自信心的培养与锻炼。要让别人承认自己,必须先得到自己的承认。不要对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太敏感、太介意,要学会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自问一下:“我真的不如人吗?””我真的不能向他人那样交谈、处事吗?”如果不是这样,你就无须为此担心;如果真是这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今后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进上即可。
(3)多参加社交活动,千万不能采取回避态度,要在实践中掌握克服羞怯心理的有效方法。
6.克服害羞的七个有效方法 篇六
今天,在掌握了一些技巧后,格蕾丝已经学会了克服害羞。她现在有自己的朋友圈,参加孩子学校的各种活动也不会再感到不自在。她现在知道,不仅是她一个人曾经受这种困扰。
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害羞只存在于孩提时代,成年后就不会再有这种“毛病”,但事实并非这样,害羞普遍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对一万多人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约有40%的人认为自己是害羞的人。津巴多认为另外有15%的人属于“情境型害羞”,即在某些有压力的环境下会胆怯,比如在公众面前发言。
也许没有根治害羞的办法,但是专家经过研究已经发现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害羞的人克服自己的问题。以下是专家认为最切实可行的七个方法:
从书面记录中找害羞的原因
心理治疗师克里斯托弗·麦卡罗说:“书面记录是一位既不用花钱也有效的临床医学家。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其实比我们认为了解的要多,因此当我们记下自己的想法和恐惧时,显现的结果往往令人吃惊。”
麦卡罗曾有个病人是位三十多岁的单身女性,非常害怕约会。麦卡罗建议她把约会时发生的一切都写下来:接电话,安排出门,约会时说了什么,谈到未来的计划时说了什么,以及当这一切进行时她自己在想什么。这位女士按照麦卡罗的建议去做,再约会时她的压力就小多了。
尽管这位女士属于“情境型害羞”,她的问题只出现在“约会”这方面,但写日记同样也是解决“性格型害羞”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乔纳森·奇克认为,在害羞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能确认生活中导致他们羞怯的具体事件。“一旦找到了原因,”奇克说,“你就可以用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假定自己是剧中的一个角色
菲利普·津巴多讲述了一位50岁女士的故事。这位女士发现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克服害羞。她对津巴多说:“我发现,当我假定自己是剧中的一个角色时,我的尴尬消失了。舞台上的不是我,而是一个角色。”
辛西娅·芬奇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曾帮助一个羞怯的学生告诉他的父亲,他准备离开学校的预备军官训练团。芬奇说:“他为自己害怕的即将到来的谈话写了一份稿子,包括他自己要说什么,父亲可能说什么,以及如何回答。”后来,这个年轻人要和父亲谈其他重要事情时就不那么吞吞吐吐了。
写稿子可以和角色扮演结合排练生活中的任何场景,不论是要求老板加薪还是去见孩子的老师。你在排练这些会面时就准备好了要说的话,这样在实际交谈时就会比较自信。
“害羞的人经常太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反映了真实的自我,”菲利普·津巴多说,“你必须像一个演员,学会消除所谓真实的你和扮演的角色之间的界限。随着你的行动说话,角色最终会为你说话。”
事前做足准备工作
心理学家伯纳德·卡尔杜奇把这一技巧叫做“社会侦察”。他建议:“如果你准备去参加一个派对,先弄清楚谁会出席,他们的职业、兴趣如何。如果你要向未见过面的人作业务陈述,就搜集一些他们的背景资料。这样,到了真正会谈的时侯,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另外的一种准备工作是:寻找有共同爱好的群体。加利福尼亚州恐怖焦虑症治疗中心的主任马乔里·科本曾帮助过一位43岁的怕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妇女,她的名字叫当娜。通过沟通,她得知当娜一直想学缝制被子。于是,她建议当娜报名参加一个缝制被子的学习班。在学习班里,当娜开始和别人谈论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尽管周围也是陌生人。课堂上的交谈给她带来了友谊和课堂外的交往。这样,当娜慢慢开始喜欢和别人在一起,从此在其他的场合也不再那么害羞了。
改变你的肢体语言
著有《克服害羞指南》一书的心理学家阿瑟·瓦斯默说:“害羞的人对周围的人发出冷淡或退缩的信号,并且往往自己意识不到。他们发送的信息通常是这样:‘我感到害怕,我被吓倒了。’不幸的是,别人却接收不到这些信息。他们把这些肢体语言理解为冷淡或傲慢,因而远离你,让害羞的人更没有安全感。”
“在所有的技巧中,”瓦斯默说,“简单地改变肢体语言最能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病人曾对我说,‘按照你的建议去做之后,我上周和别人的交谈比去年一年还多!’”
瓦斯默用一个单词来代表所有可以表达热情和可爱的身体语言信号:SOFTEN(柔化)。S代表smile(微笑),O代表open posture(开放式的姿势,即双腿和双臂不交叉),F代表forwardlean(身体微向前倾,这说明你对他说的话题很感兴趣),T代表touch(触摸或友好的身体接触,例如握手),E代表eye contact(眼睛的接触,这是传递非语言信息的最有效渠道),N代表nod(点头,表示你在倾听和同意对方的说法)。“通过向周围传递一个温柔、亲切的形象,你会获得友谊和积极的回应,如此,你就不会感到陌生人给你胁迫感了。”瓦斯默说道。
必要时坦露你的秘密
克里斯托弗·麦卡罗曾经做过一个人的顾问,他喜欢自己的工作,但非常惧怕每月必须参加的例会。他害怕自己会在会上说愚蠢的话或者恐慌得夺门而逃,从而会失去工作。最后,他把自己这个内心的秘密向老板坦言。老板对他说,如果他认为必要就可以离开会议室,他不会因此而炒他的鱿鱼。这样,他平静了下来,能够开完会,并参与会议。
害羞的人常常抱怨他们的家人、朋友甚至医生不认真看待他们的问题。马乔里·科本建议害羞的人去寻找“可靠的人”。这些“可靠的人”能接受他们的羞怯,而不是要求他们别再羞怯。“你需要一个只聆听倾诉而不作评论的人。”她强调。
想象最糟糕的情况
保罗·博恩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交行为焦虑诊所的医生,他要求病人们在害羞的同伴面前讨论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例如,如果有人害怕发表演说,人们会问他下面的问题:你害怕的原因是什么?“当我是孩子的时候人们嘲笑我。”反对它的理由又是什么?“多年来没有人再嘲笑我了。”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他们会嘲笑我!”然后又会发生什么?“或者和他们一起笑,或者再也不在公众面前讲话了。”你看,即使最糟糕的情况也没他们想象的那么糟。
害羞的人在产生恐惧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冒汗、声音颤抖、脸红这些症状。然而研究表明,这些症状并没有像他们所害怕的那样受到其他人的注意。
一步一步改变
马乔里·科本使用这一技巧帮助了一位35岁的会计。这位会计想获得一个会计学学位,但她害怕去上课。“她害怕老师让她当堂发言,”科本说,“于是我们鼓励她逐步向目标靠近。”
开始,她只是逛了一圈大学校园。然后,她报名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但她坐在后排,也不和任何人讲话。但下一次研讨会上,她开始和旁边的人说话了。最后,她报名参加了一个会计学习班。因为所学的课程是她的特长,所以被提问时她总能轻松回答。
最终,这位妇女注册了会计学课程。因为她学得很出色,老师邀请她辅导其他学生。当她担任教师这一角色时,她的羞怯消失了。
如果害羞的人去克服害羞,大多数人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一项工作,也是一场能赢的战斗。你可能内心一直很害羞,但无论如何你会向前迈进,和其他人接触。这样,你就不会站在社会与生活的边缘。这是真正的胜利。
编辑 薛峰
7.克服恐惧心理作文 篇七
就在我5岁的时候,和弟弟一起奔跑,你追我赶,不料,遇上了一只野狗,它一直追着我和弟弟,弟弟很快就找个地方藏好了,我还看到弟弟的暗示,大致的意思是叫我藏在某处角落,当时我心里害怕极了,不停地奔跑着,不小心给那只野狗咬到了裙子那一边,把一小块布料撕了下来,我的潜能爆发了,飞一般的奔跑着,藏在了某处角落,那只野狗看见我不知道藏哪去了,就跑向另一边去寻找。
这个阴影,一直在我的心里,无法消失,我对狗有着极大的恐惧,甚至是想要跑到火星离去避难呢!
我来到老家,进了里面,那里到处都是脏脏的,更恐怖的是,那里有狗!我看见狗,立马躲在弟弟的背后,颤抖着身子,恨不得立马回家,或者恨不得立马跑出去!
我没有想到,老家那竟然养了一只狗!我吃午饭的时候,那只狗就在木桌下走来走去的,我毛都竖起来了!看见有人丢个刚吃完那鸡肉的骨头给它吃,它立马吃得津津有味了,喀拉喀拉响的,我实在是受不住了,跑了出去。
我跑到老家的门口,不停的喘气。就在这时,弟弟出现了,他对我说:“你怕啥,这又不是野狗,连我都不怕呢!”我好气的说:“废话!你是男的,怕个毛线球!”说完,蹲了下来,休息休息。
弟弟挑衅我,说:“哼,你这个做姐姐的都怕,没用哇!要不,咱俩打个赌咋样。”
我好奇的问:“打什么赌?”
他回答我,说:“这也不算是赌啦,只要你不怕狗,我任你宰割,要是你怕狗,把你私藏的零用钱交出来哟!”
我犹豫道:“这……”弟弟打断我,说:“你犹豫个啥劲呀!这可是天大的好处!”我听了,决定了,便回答道:“好吧,我答应。”
我回到老家里面,一进来便看见那只狗,又忍不住撒腿一跑的冲动,可是弟弟阻止了我,用眼神对我说:“大姐,你好像忘了啥……”
我看到他用眼神对我说的话,我只好鼓起勇气,面对那只狗,颤抖的用手摸了摸他的`头,那只狗‘汪汪’的叫了几声,我以为它要咬我,谁知道它蹲下来,摇着它的小尾巴,吐着舌头,那摸样好生可爱!
我克服了对狗的恐惧了!那时候,我真的很高兴,我看见弟弟那祝贺的眼神,心里突然明白:原来弟弟这么做,是想让我克服心里的恐惧啊!
8.如何克服演讲紧张心理 篇八
克服演讲紧张心理的方法6、对着镜子练习演讲
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是非常有用,也很重要的。你应该知道,在做演讲时,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观众的注意力。通过对着镜子练习,你会注意到自己是否在不断地前后摇摆,是否做一些不易察觉的但是无用的细微动作。观察,并且改正,因为往往是这些让人分心的小动作使得有水准的演说变成了糟糕的演说。
克服演讲紧张心理的方法7、对着墙壁练习演讲
对着墙壁练习演讲,这与对着镜子演讲相比,是完全相反的方案。对着墙壁演讲可以使你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演说的内容上。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傻(大家刚开始都这么觉得),但是对着墙壁演讲有助于弄清那些内容不妥的部分--那些没有说服力的或是难以得体地内容。通过这样的练习,反复推敲的用词和表达语气,获益匪浅。
克服演讲紧张心理的方法8、与身体的感觉联系起来
与身体的感觉联系起来意味着,与鉴别出紧张点时相比,你感觉自己已经逃离紧张状态并将其转化为有生产力的能量,你感到自己已经更为放松。人们经常发现自己在这种时候会深深吸一口气。现在,你可能就想这样做。但是,不管你是否深吸一口气,都要想像自己的身体开始放松并感到相当满意和舒适,而给你造成紧张的事情正离你远去。
克服演讲紧张心理的方法9、不要只在家人面前练习
9.怎样克服紧张心理 篇九
小莹
看到小莹的来信,我很理解她的苦恼。但因了解得不是太多,无法作出正确的心理沟通。于是让她抽空到我的心理诊所来一趟。
小莹来的时候,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紧张,沟通起来也相当顺畅。听到我明确的肯定时,小莹笑了:“是的,来之前我就想,不管怎么紧张也要和您好好交流。这样一想反而让我不那么紧张了。”
“事情常常这样,你越怕,它越吓唬你;你豁出去了,它反而逃跑了。”我及时肯定了她的感悟。
“但关键是签名时手发抖。您说这怎么办?”小莹问道。
手发抖是紧张的外部表现,只要不再紧张,手也就不再发抖。我想起她开始手抖的两件事情。
“你一定知道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故事。虽然那有点夸张,但也是生活的写照。寒窗苦读十多年,终于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异常激动。你激动得手抖不能签名,别人也许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呢。再说后来的那次。你第一次远离家门,第一次自己存钱,第一次存那么多钱,心情怎不紧张?写字签名怎能像平时写作业一样?再说,填写单据不能一次顺利完成的情况也是很多的。”
“这倒是。”小莹若有所思地说,“是我太在意它了。”
“事情就是这样,有些紧张本来是人之常情,本来是正常反应,却以为自己有什么不正常了。于是就开始吓唬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想:我又该紧张了,我不能让自己紧张,我千万别紧张。结果,紧张偏偏再次找上门来。”
我顿了顿说:“人的心理活动常常就是这样这样,你越不想让它(如紧张)出现,它越要出现;你越和它斗争,它越要表现强烈;你越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上面,它越是挥之不去。其实,这叫心理活动的逆定律。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克服紧张的绝招就是‘顺其自然’。不怕它的出现和存在,带着它照常去做应该做的事。如此,你那种紧张的感觉反而会慢慢淡化。”
小莹领悟地点头,转而问道:“您说这与完美主义的性格有关吗?”
“肯定有关。”我说,“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对自己往往过于苛求,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点点不完美。另外,这也与年龄特征有关。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关注自己在别人眼里特别是异性眼里的形象,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敏感,于是便平添了许多成长的烦恼。”
“您是说,别人也这样?”
“对呀!”我十分肯定。
“可我感觉别的女同学好像没有什么烦恼和困惑。”
“别人也没有感觉到你有紧张手抖的现象呀!”我说,“不信你可以仔细回想一下。”
小莹笑了:“是的,谁也没有注意到我这个毛病,真是自己吓唬自己。”
沟通至此,我想要让小莹进一步体验一下。于是,我请她当场签名。当我递给她纸笔的时候,近乎夸张地说:“现在,就请你给马老师好好做一次手抖的特技表演,让手抖出点水平,让马老师欣赏一下。”我们一起笑了。小莹在笑声中非常顺利地写好了自己的名字。
一个顺其自然,一个绝不逃避,让被紧张和苦恼困扰的小莹终于轻松下来。
编辑/杨春霞
10.如何克服职场惰性心理 篇十
你是否喜欢凡事拖延,直到上级所交托的工作到了最后期限前,才开始挑灯夜战去完成呢?在工作上你有否遇上一些做事拖延的同事,结果自己尝尽等待的焦急滋味呢?做事拖拉的职场同事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在克服职场惰性心理之前,先分析形成的原因:
(一)、得过且过:面对一些费神的工作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任务,就会容易产生拖延的心态,认为事情到了最后总会被解决,于是不到最后一刻绝对提不起精神来处理。
(二)、过分自信:有些人有自信在压力下工作,认为自己如同弹簧一样,压得愈紧便愈会弹得愈高,到了最后关头时限,效率反而会大大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常常能够体会到克服挑战的快感,享受最后关头效率和刺激,不过对其他同事来谈,就会产生工作上许多的不协调和误解,
(三)、害怕开始:有些人却欠缺自信,常常因为害怕自己会做得不好,结果便迟迟不敢动手,这种逃避的惰性心理,往往令自己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当别人开始催促,又或者受到同事的质疑,就更加不敢开始和继续拖延。不过,这种短暂的逃避令自己的恐惧感在拖延等待中愈积愈多。
(四)、追求完美:有些人会尽心尽力做到最好,但仍会拖延至最后一分钟才动手,只因为他们想精益求精,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质量上的完美,结果迟迟未行动及导致时间大大超愈过预期。
要克服这种惰性心理,首先学会合理安排任务;其次可以向上级同事作出工作保证,有别人的监督,会令自己产生动力。
你亦可以为自己设定时间表及期限,要求自己提前完成工作,同时不断提醒自己必须严守承诺及纪律,享受提前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11.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篇十一
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我们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我们醒悟过来时往往太迟了。
2、想象
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如果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显得愚蠢。
它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当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对着干”起码也使我们的思维同对方同样的狭隘。
12.怎样克服冲动的心理? 篇十二
Q小鹏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今年16岁了。在家中是独生子,长这么大以来他一直是家长眼中的乖孩子。最近,小鹏突然发现自己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有时因冲动还与其他同学吵架,事后仔细想想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没必要小题大做。在家里也经常与父母怄气,有时父母批评他几句,他就暴跳如雷,大动肝火,把父母气得直跺脚。小鹏为自己的脾气感到很苦恼,明明知道自己不对可是事情一旦发生了,他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过后又十分后悔。他总觉得自己像一条冲动的刺鱼,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克服自己的;中动。在生理学上,冲动是指神经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反应。冲动是最无力的情绪,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也就是说理性弱于情绪的心理现象。冲动是来源于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补偿。
一般青少年的情绪特征是以冲动和暴躁为主的,这就叫做边界性格紊乱的心理疾病。青少年常常会遇到很多不称心的事情。例如:学习时受到外界干扰,珍爱的物品被别人损坏或自尊心受到伤害等,这些都容易使其发火。有些青少年与人相处时往往因为一言不合就火冒三丈。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使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所以,经常发火对人对己都是不利的。
专家说“冲动的行为对于青少年来说总是有特殊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迈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情绪和感情都极不稳定。因为不善于控制情绪,因此而深受其害。比如,有时因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而极度悲伤或大发脾气,有的青少年因为成绩不好或学习压力重,就跳樓自杀。由此可见,自身的情绪控制非常重要。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产生情感冲动,如遇到成功时感到欣喜若狂,遇到打击时过于颓废和哀伤,对待不满的暴躁和愤怒,对待失败时的焦躁不安,这些都是一些情感冲动心理。当然也有些;中动是有益的,如对敌的勇敢等。但大多数情况下对人是不利的,它是一个人修养薄弱、情感脆弱的表现。冲动是人类进行心理改造的最基本对象。
一是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强烈的情绪刺激时,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并快速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采取消除冲动情绪的“缓兵之计”,用理智战胜情绪上的困扰,正确评价自己,这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进而使自己远离冲动,鲁莽的局面。
二是用暗示、转移注意法。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难以控制时,可以采取暗示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做自我放松,并鼓励自己克制;中动的情绪。坚信冲动并不能解决问题,要锻炼自制力,学会用转移注意力或暗示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三是培养沟通的能力。在不生气的时候,去和那些经常受气的人谈谈心。听听彼此间最容易使对方发怒的事情,然后,想一个好的沟通方式,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生气。可以出去散散步来缓和自己的情绪,这样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你就不会继续用毫无意义的怒气来虐待自己了。
四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在遇到冲突和不顺心的事时,最好不要去逃避问题,要学会掌握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可以考虑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明白发生;中突的原因,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然后,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当被别人无聊地讽刺或嘲笑时,如果顿显暴怒,反唇相讥,就会引起双方的强烈争执,最终可能会出现于事无补的后果。此时,如果冷静下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如用沉默来抵挡抗议或者指责对方无聊,这样就会有效地抵御或避免;中动的情绪发生。
五是多参加户外运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运动是有效解决愤怒的方法,特别是户外活动。青少年时期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要主动参加一些消耗体力的户外运动,例如:登山,游泳或拳击等,使那些不良的情绪得以宣泄。
13.如何克服演讲紧张心理 篇十三
作为一个初登讲台的演讲者,心情难免紧张,尤其是一些偶然因素也会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例如,听众发出的一些噪音会引起演讲者的情绪波动。这时,应将目光移开,或采用流动式的虚视方法,有意识地避免目光接触,以保持良好的心境。
呼吸松弛法
演讲前做深呼吸很容易放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站起来,望向远方,放松,深呼吸,这将缓解演讲时的紧张感。
自我陶醉法
在演讲时,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时会由于精神紧张而出现语言表达错误的情况,那么这时你可以想象自己已经取得了成功,就会信心倍增。
自我调节法
为了消除紧张感,可以在演讲前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自己的情绪得到放松。例如,在演讲之前,听一段轻松的音乐,看一些幽默的故事等等。
注意力转移法
在演讲前,为了消除大脑中的紧张感,可以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物体上。例如,可以欣赏会场的环境布置,也可以与人闲谈,以冲淡紧张的情绪。
语言暗示法
语言的暗示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例如,在发表演讲之前,可以这样暗示自己:“今天的听众很熟悉,所以没有必要紧张。”“我准备得很充分,很有信心。”通过语言的暗示,从而消除紧张的情绪。
★ 演讲克服紧张的技巧
★ 面试时如何克服紧张
★ 怎样克服紧张时结巴
★ 面试时出现紧张该如何克服
★ 怎样脱稿演讲不紧张
14.如何克服寂寞心理 篇十四
运动有助身心发展,更有驱走忧闷之妙,到附近的泳池游泳或打一小时球,可令你身心舒畅,而且更有助保持健康。
找点事做
喜欢做什么便做什么,按你的心意而行,有助你驱除寂寞。当你全情投入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自然能忘掉一切,再没有多余的空间让你自叹寂寞无奈。缓步跑、写作、做小手工、甚至弹琴等;最紧要是你所钟爱的玩意儿。其次你更藉此认识到其他志趣相投的朋友;而将你的喜恶,感情与人“分享”。
血缘的力量
如果你的居所邻近父母、兄弟姐妹或熟亲戚的家时,切记要把握机会,时常往访。因为毕竟你们有着相同的背景、历史、相同的血脉,家人每每都会站在你的一边,支持着你。
助人为乐之本
世界上需要你伸出同情之手的人数以万计,除了金钱上的资助,他们的心灵同样需要别人的关怀。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计划,参加各类的义工服务,这有助于你不再过分执着寂寞的烦恼。
工作勿过量
朝九晚五的八个小时,可能仍不足,加班就会增加你繁重的工作,但切忌过量,凡事适可而止,过分的工作量只会加重你的孤寂感!因而不少人只终日埋头工作,久而久之,减少与他人相处的时间,只会加重个人的孤寂感。
工作并不是逃避的良方,更佳的其他途径有:看话剧、听音乐会、与友共聚,积极面对孤寂吧!
回归自然
15.克服人格障碍 培养健康心理 篇十五
人格障碍的类型
人格源于拉丁文的“面具”一词,是指由遗传决定的个人先天素质以及后天发育与习得性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精神活动(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与个体在行为、认知、感情等方面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人格是以性格为核心,包括先天素质,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的、社会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 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生活过程中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是指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否容易动感情,情绪反应的快强弱、持续性,记忆的快慢都是气质的特性。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显著性地病理性增强,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者终生。因此进行心理保健,必须重视人格障碍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1.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也称强迫固执性格,多见成功的男性,主要特征是做事犹豫不决,思虑甚多;做事苛求完美,反复核对,注意细节而忽视全局;过于严肃、认真、谨慎,缺乏幽默感;循规蹈矩,缺少创新与冒险精神;坚持己见,要求别人按他的规矩办事;焦虑和悔恨的情绪多,愉快满意的情绪少。强迫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要求严格和完美,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体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认真而重视细节、忽视全局。常犯错误,遇事优柔寡断,难以做出决定。他们的感情以焦虑、紧张、悔恨时多,轻松愉快时少。不能平易近人,难于热情待人,由于对人对己都感到不满而容易招致怨恨。
2.攻击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是青少年期和中年期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患者情绪高度不稳定,对事物往往做出爆发性反应,极易产生兴奋的冲突,行为爆发时不可遏制。心境反映无常,办事处事鲁莽,缺乏自制自控能力,易与他人冲突和争吵,稍有不合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患者心理发育不成熟判断分析能力差,容易被人挑唆怂恿,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不能维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经常变换职业,多酗酒。
3.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又称为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爱嫉妒对他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和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他人,但从来不相信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他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容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强;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具有偏执性人格障碍的人,看问题带有严重的偏见,且固执己见;喜欢议论他人的短处,吹毛求疵,挑剔他人的毛病,注意事物的消极面,不愿意夸奖他人的长处和肯定他人的成绩,看不到事物的积极方面,总认为他人不如自己;当他人尤其是周边的人受到重视、得到好评时,会产生强烈的妒忌心和严重的紧张不安感,心神不安,似乎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健康人格的培养
心理学理论和历史经验都证明,人通过自我情绪、情感等心理调节和控制,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达到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从心理健康维护的角度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快乐。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具有乐观心态的人往往将人生的感受与人的生存状态区别开来,认为人生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心理感受,即使人的境遇由于外来因素而有所改变,人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去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尽量使其处于最佳状态。英国思想家伯兰特-罗素认为,人类种类各异的不快乐,一部分根源于外在的社会环境,一部分根源于内在的个人心理。
2.树立冷静平和的心态,克服焦灼浮躁的心态。冷静的心态往往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在影响人的健康和长寿的因素里,精神和性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点,同先天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是由后天社会环境影响决定的。面临灾难与烦恼,必须冷静,反复思考,明察原因,这样才能使你很快稳定惊惶失错的情绪。
3.培育知足隐忍的心态克服贪婪奢侈的心态。人人都有欲望,并且有些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但人同时又是有理性的,应该而且也能够把握好欲望的“度”。人活在世上,有些东西应该得到,也能得到;有些东西不该享受,也不能攫取。老子曾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在不知足中绝对地追求,在自得其乐中相对的满足。知足,使得人在自我释放和自我克制之间,砌筑了一个生命安顿的心理平台。在“见好就收”的意义上,提前规避了未知的风险。知足常乐,在相对满足和绝对追求之间,重建了一种平衡。人有欲望是正常的,可怕的是欲望滔天,无法控制。盲目的知足并不可取,只有做到知足隐忍,才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
4.保持宽容豁达的心态克服孤独抑郁的心态。孤独,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孤独感在人的思想上、行为上的体现有两种:一种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长期脱离人群的“有形”的孤独;一种是身处人群之中,但内心世界却与生活格格不入而造成的“无形”的孤独。第二种孤独感是十分有害的。一个长期被孤独感笼罩的人,精神受到长时间的压抑,不仅会导致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影响自己的智力和才能的发挥,也会引起人的心理上、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产生诸如思想低沉、精神委靡,失去事业的进取心和生活的信心。
抑郁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是痛苦、愤怒、焦虑、悲哀、自责、羞愧、冷漠等情绪复合的结果。它是一种广泛的负面情绪,又是一种特殊的正常情绪;抑郁超过了正常界线就转变为抑郁症,成了病态心理。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抑郁有时间长短、程度强弱之分,抑郁心态是可以调整的。
自古以来,宽厚的品德、宽容的心态为人世所称颂,心胸狭窄被认为是一种病态。所谓宽容的心态,就是以宽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宽容本身包含着谦逊,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宽容不仅是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素质,人人崇尚的品德,更是吸纳他人长处充实自我价值的良好思维品质。世界上的事,各有各的妙用,任何事物都可以活用,都可以协调。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树林子一大,什么鸟都有。彼此的和谐相处需要彼此都拥有宽容的心态,坚持自己和个性,也承认他人的性格。面对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宽容是我们现代人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豁达是宽容的外表现和必然的结果,能做到宽容的人必然豁达。豁达决非圆滑世故,不是刻意逃脱,不是放纵闲适,豁达是人生的高境界、大追求,亦即放达、旷达、通达,豁达贵在有“达”,豁达能成就光辉的人生和事业。“不谦恭、不和睦的人,不但会遭受物质的损失且将失去生活的情趣。”莫泊桑的名言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凡事看开点,超脱点,得到的无疑是潇潇洒洒、轻轻松松的生活。
【克服害羞心理】推荐阅读:
父母如何帮孩子克服心理压力11-03
害羞的“小姑娘”作文07-17
在篮球教学中克服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09-30
挑战自我克服恐惧07-10
克服困难叙事作文11-11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教案10-08
如何克服面试恐惧症07-19
克服职业倦怠感受教师幸福08-25
如何克服粗心马虎的问题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