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服务精细化

2024-07-05

管理服务精细化(共8篇)

1.管理服务精细化 篇一

班组精细化管理

ID #56

精细化管理之班组建设阅读487次来源:李华

一、精细化管理之班组建设的意义

企业中,经常听到厂长或车间主任抱怨,公司的管理制度或生产安排很难落实下去,或者不能落实到位,每天一天忙到晚很累;班组长和员工素质不高,班组管理很难,节能降耗成效不大。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作业及工艺标准最终要班组来落实;大量的记录、统计台账等都在班组内完成。班组是生产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最清楚生产中的关键及潜力所在,是企业革新、挖潜的主阵地和试验田。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需要到班组中实践、检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也最易在班组中反映出来,班组各项工作的水平反映了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加强班组管理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

企业竞争、管理的关键是四支队伍的竞争——三个管理团队(高层领导、中层管理、基层执行)和一个研发团队。企业战略制定、文化传承、政策落实、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决定性环节都在基层。纵观全球,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优秀企业,基础管理建设均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现今企业间流传着“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的观点。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们经过调查、统计得出结论,对比中国与西方国家企业,我国企业里两大问题比较严重:基础管理问题和基层管理者的问题。

二、目前班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数量轻市场。班组只以完成生产量为目的,员工多干多得,对市场需求漠不关心。不能按订单生产,现场混乱,准时化生产、精益化生产无法实现。

2.重产出轻成本。班组关心的是怎样把产品生产出来,而不考虑怎样降低成本,现场浪费大,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3.重经验轻改善。班组喜欢靠自己过去的经验、知识和直觉来做事,很难接受新的管理工具、方法体系和工作模式,不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化建议少,员工创新改进意识不强,班组管理水平徘徊不前。

4.重技能轻管理。班组长操作技能高,但管理水平低,班组基础管理薄弱,管理不到位,执行力不强,导致企业很多新的管理思想不能落实到班组中。不重视班组长培训和选拔,满足于现有的管理模式。

5.重局部轻整体。班组往往以各自为中心,以班组工作便利为出发点,对企业缺乏系统理解。缺乏战略目标指引,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合作意识。

6.班组凝聚力不高,人心涣散,进取意识不强。

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在管理意识和管理方式上还很落后,必须从科学管理上下工夫,从细节入手,扎扎实实地对班组进行精细化管理。

三、如何搞好精细化管理的班组建设

1.班组长任免

当丰田成为全球企业学习的标杆时,全球的媒体、管理学者、经济学家蜂拥而至,去研究丰田生产方式。当有学者问起丰田老人,“谁是丰田的第一管理者?”丰田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丰田的班组长。”

班组长具有生产者、组织者的双重身份。如果把班组比作“细胞”,班组长就是“细胞核”。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任免一个让组员信服的班组长是精细化班组管理实施当中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就目前企业班组长队伍状况来看,还不同程度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管理意识差,不适应新形势下班组管理的现象。所以加强班组建设的首要工作是选准配好班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格班组长的准入条件,制定班组长的任用标准。加强班组长管理要把好“三关”,即准入关、培训关、履职关。一是准入关。在新时期班组长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执行力”;(2)较高的业务素质,必须是本班组的业务尖子;(3)较高的管理能力,善于团结职工,发挥队伍的整体功能;(4)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起凝聚人心的作用;(5)一定的文化程度,满足班组管理的需要。

二是培训关。班组长是班组的领头羊,要想在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对班组长进行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的培训,使他们思想上重视,技能上提升,然后才能带领全班组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采取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普遍培训与针对性培训、系统理论培训与现场操作培训、业务技能与规程学习培训、生产管理与安全管理培训“五个结合”的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地对班组长进行培训教育,提高班组长综合素质。

三是履职关。班组长的职能就是抓生产、抓安全、抓质量、抓现场交接班、抓班组经济分配。所以必须不断加强班组长对自身职能的理解,提高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正确处理生产任务与安全质量、经济效益的关系,促使班组这个企业“细胞”始终保持旺盛的机能。

2.推进人本化

精细化管理首先在于人,人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位以后,才能很好地付诸行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班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把教育和引导员工“树立精细意识、自发主动践行”作为切入点,从领导做起,坚持从上至下、持之以恒地宣传发动。在动员上要做到深入细致、潜移默化,通过动员会、座谈会、推介会等各种形式,把精细化的理念、目标、方法、成效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时时提醒、激励员工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在引导上要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通过专家授课、讲座这种最简洁的方式,利用企业内部报纸、网站等广泛的宣传阵地,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及给企业带来的成效用通俗的方式讲清讲透,赢得员工对班组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理解,避免操作起来无所适从。在指导上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最基本、最容易被员工接受、最方便实施和考评的地方做起,并注重培养典型,总结成功案例,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成功事例教育员工,使他们从体验中增强认同感。只有这样,班组精细化管理才能顺利推进。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套机制,要把班组员工的利益与精细化班组管理联系起来,用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刺激员工主动投身到班组精细化管理中来。

3.班组人员管理

对班组员工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应该注意如下四点:(1)民主管理,以理服人。有事要多同班组人员商量,征求班组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搞一个人说了算。工作中出现了问题要主动地承担责任,靠上去帮助分析查找原因,要尊重职工。(2)注意沟通,以情感人。工作中有了矛盾,不要回避,要诚恳、耐心地去沟通交流,要注重团结那些有不同意见的同志,职工有了困难要主动地帮助。(3)要多注意发现优点,不要吝啬表扬。工作中不要只盯着职工的缺点,要注意发现优点,引导职工改正缺点。表扬是最不要成本的一种激励方法。(4)要培养职工树立班组的集体观念。班组的收入、荣誉取决于班组的每个成员,团结一起才能干好工作。(5)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求不同,沟通、引导的方式也应不同,要有区别的采用激励方式。比如有的员工重收入,有的员工重荣誉。

4.班组生产管理

合理、准确地将每一个工作单元、工作日的具体工作量分配给每一位员工,是实现工作安排精细化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工作任务有预知能力。(1)安排工作的计划性。班组长安排工作时,事先要对每一项工作任务“胸有成竹”,对每一位员工的技能、体力、身体健康状况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分工时,量才使用,量力而行,做到工作安排无遗漏,轻重分配恰当。(2)安排工作的超前性。在日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还要有周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这样,管理人员就会胸有全局,超前的工作计划将为日后具体工作的精细安排赢得主动。(3)安排工作的周密性。材料准备是否齐全、生产设备是否处于最好状态、措施是否传达、影响现场工作的外部因素是否解决等,都是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需求。(4)安排工作的量化性。凡有量可计的工作,要有明确的数量计划,在做数量计划时,要估算每一个量化细部的劳动强度、劳动时间,确保每一个工作过程的劳动力布局合理,不窝工、不过量。

精细化生产需要很多支撑条件,采用若干标准,但其最主要的要求是一切恰到好处。提前完成生产任务和原辅材料提前到货都是一种“浪费”,这就要求市场部严格按照市场(客户)需求提供给生产部准确数量;生产部在安排生产的时候尽量做到计划、实际生产数量、客户订单产量三者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班组的任务就是严格按照生产部门的要求执行。在合适的时候,以精益的产品向市场(客户)供货。这样既能保证客户的供货,也能减少成品和半成品的库存;降低库存成本,便于工作场所、库房有限空间的利用,更有利于推行5S,甚至6S、7S 等,在5S 管理和精细化生产双管齐下的情况下,生产现场和库房环境将得到大大的改善,工人的劳动量减少,积极性更高,减少月末清理库存的工作量,避免我们的成品、半成品在搬运过程中的损耗;还能避免客户在下次下订单时对产品的一些更改带来的损失。当员工真正理解了“现场即市场”的理念以后,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精细化班组生产中去。

5.班组成本核算

(1)物耗、成本要落实到人。各项材料消耗成本要通过考核奖罚落实到个人,班组的材料管理效果也要与个人的经济收入挂钩考核,要实行班组成本管理责任制,要明确化、具体化。彻底杜绝班组对材料大撒手的管理和大敞口的使用及事先无计划、事后无考核、用多用少一个样、责任不清、奖罚不明的粗放式管理办法。要让班组员工真正认识到,浪费了材料就是浪费了自己的工资。同时还能增强班组员工的计划观念,使班组员工对生产用料标准明确、数量清楚、心中有数、先算后领、计划用料,由过去的“用了算”变为“算着用”。

(2)要转变观念。要通过对班组材料成本的日考核、日核算,让班组员工及时了解当天的物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物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杜

绝那种只关心产量进度和自己工作量多少,不关心材料消耗,对材料的浪费现象漠不关心的错误思想,让班组员工由过去的“要我管”变为“我要管”。

(3)要纳入考核。要把材料成本纳入班组管理的重要内容,彻底杜绝不抓材料消耗的片面做法,促使班组做到安全质量、生产任务、生产成本一起抓,使班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经营之路。

(4)要提高认识。要使班组员工进一步增强认真学习技术和业务的自觉性,引导班组员工利用工作技能的提升和改进,促进生产成本的节约。鼓励针对节能降耗的小发明、小革新。

6.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安全管理的精细化。重点内容在现场管理。(1)无条件地给员工配备完善安全卫生设施,保障员工在遵章作业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监督指导他们正确使用。(2)机器、设备管理整洁,安全附件齐全,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3)班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严格执行安全纪律、工艺要求、劳动纪律,各种原始记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4)材料、备件摆放整齐,各种工具器材实行定置化,做到物流有序,安全标志齐全,安全色标醒目。(5)岗位工艺技术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齐全,班组有安全规章制度。(6)班组在生产现场要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反映出的问题。

7.班组质量管理精细化

生产车间实行的是流水化作业,涉及的工种多,却又要在同一时间内联合作业。班组是最小的生产单位,质量问题从班组抓起才最有成效。

(1)注重引导,提高班组成员的参与意识。

通过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学习“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真正理解“我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本工序的质量,而且又会影响下一道乃至影响整个操作工序质量,进而威胁整个作业项目的安全”,为形成从“向我要质量”转变为“我要质量”的良好作业意识奠定基础。

(2)在关键点进行质量监控。

除了意识定位外,日常生产中对工序状态进行分析、判断、监控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作业过程、每个作业项目、每个作业动作、每句作业用语,都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工序内容,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剖析,使每个操作人员都能了解自己完成各工序的质量水平,进而找到影响质量的作业关键点,班组长根据每个职工不同的特点,根据各关键点的轻重缓急“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攻关,从而显著提高监控力度,最终提高并巩固作业标准。

(3)开展交流,激发质量创新意识。

开展员工共同质量改进计划,班组成员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议,针对日常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搭建一个员工之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其次,要通过续开展QC 活动,充分调动员工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问题的自觉性。在巩固、转化QC 成果的同时,还要整理成果材料积极参加企业内外交流,多参加小组成果发布会,使员工开拓质量改进的思路,共享取得成果的喜悦,在与专家和优秀团队的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4)区分两个概念: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包括为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做的各项管

理和技术工作的完善程度。工作质量虽然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但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产品质量是在生产全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企业素质的主要标志,它综合反映了产品从设计、试制到生产检验等各阶段的工作,也反映了工艺、设备、原料、生产计划和销售服务等各方面的管理水平。例如一个企业对不合格品检验控制严格,交付客户的产品合格率高,客户投诉少,但这不等于工作质量好,因为它可能是一个不合格品率高、生产过程中进行大量返工及成本高的企业。不能说明此企业的工作质量好。班组的精细化质量管理主要应在工作质量上下工夫。

(5)通过生产现场引导,班组培训学习,要让下面几个观念深入人心。下道工序是用户,用户第一;

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

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一切用数据说话,能定量分析,就不定性分析;

质量管理是每个班组成员的本职工作。

8.班组验收考核精细化

建立一套精细准确的验收考核标准,组织专门的验收和考核,对职工工作量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定和跟踪了解,是班组管理精细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根据行业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编写制定质量验收标准,精确检验工作技术、工作件的达标情况,并对检验的结果做出详细的检验记录,造册入表,登录备案。只有这样才能对职工的实践操作技能起到监督的作用,鼓励班组员工立足岗位,提高工作技能。据此对职工进行经济考评,工作量大质优者高酬,反之,则低薪或处罚,职工口服心服。质量验收制度的精细化在于制定检验标准的准确、检验过程的精细、检验结果注册登记的详细。

9.班组科学管理工具运用精细化

班组通过看板管理、目视管理,开展6S、QC、TPM、IE 等活动实现精益生产与管理,这些先进的生产与管理方法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决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长时期的磨合和适应过程,在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和适合的培训方法。培训时要照顾到他们的实际文化水平和现有的工作技能。培训要深入浅出,形式上为他们所喜闻乐见。需要结合行业实际,采用适当方法,使先进的理念、方法与班组工作实际水乳交融,有机融合,最终固化下来。班组精细化建设,刚开始实施时,由于要制定很多规章制度,采用量化的方式,运用很多科学管理工具,班组成员会感觉有点繁琐、复杂,但一旦这些精细化方法应用到位的时候,我们无论生产还是管理都会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比如现场管理,我们如果刚开始时,严格按照现场管理的5S 要求,进行物料的堆放、清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生产时一定会从整洁有序的现场管理中受益很多。我们一定要通过专家讲座、培训的方式向班组员工讲明一个道理,现在短时间的“繁”,是为了将来长时期的“简”。

结语

在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需要方方面面协调,形成合力。上一级的职能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及时根据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淘汰过时的标准、制度,补充与时俱进的新标准、新制度。善于发现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班组和个人,要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班组长要发挥主导作用,管理中不仅应有强烈的责任感,还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引导班组员工发挥主体作用,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班组精细化管理才

能最终实现。在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内在有这样一套程序:设定规则,规范行为→不断训练,养成习惯→强化习惯→习惯成自然。只有当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方法化为我们日常工作中下意识的举动时,才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最高境界——习惯成自然。我们绝不应该期望“毕其功于一役”,因为科学理念的形成,注重细节观念的培养,绝不可能在一日之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很多扎实、细致的工作。精细化班组管理的实施本身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

2.管理服务精细化 篇二

1 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1 基础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业主的满意度始终是反映物业服务质量的最重要标准, 粗放式的物业管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作为物业管理消费者的业主日益“挑剔”的眼光与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从精细化做起, 从提高自身基础管理水平做起, 对企业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监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疏通企业的管理渠道, 延伸企业的管理触角, 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 锁紧企业的管理链条, 完善一系列的企业管理、物业服务的“基本法”, 梳理检讨各项规章制度及运作流程, 督导各个相关环节的执行情况, 堵截管理漏洞, 消除服务盲点, 全面夯实企业的基础管理。

1.2 诚信建设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诚实守信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要素, 是企业的生命线, 也是企业与业主维系关系的重要基础, 诚实守信既要体现在企业对客户的诚信, 又要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诚信。只有坚持企业的诚信才能为业主提供最满意的服务;只有坚持企业对员工的诚信才能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 使其以最大的诚信为业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1.3 规范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保障

物业管理服务对象相对持久固定, 如果没有科学的组织机构、制度流程做保障, 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就很难做到精细化服务。实际上, 物业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服务就是物业管理服务的规范化、表格化、标准化、数据化、理论化。

从实践来看, 物业管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 主要体现为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的规章制度, 使物业管理服务做到有章可循。把小区物业管理任务进行细化明确, 建立相应的量化标准, 与物业服务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 从制度上充分调动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4 实行多种经营是精细化管理的源泉

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企业, 经营应是其基本的行为, 只有依法进行经营, 获取合法的利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良性稳健发展的目标。

物业行业发展的方向, 是在扎实的基础管理上增加服务内容, 延伸服务内涵, 创新服务模式, 不仅使业主的物业管理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物业管理企业也可以发挥自身的特色服务, 创造出发掘与延伸物业资源潜力的基础

通过以物业管理服务为主, 同时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各实体依托物业管理这个平台, 对业主进行有偿服务, 既拓展了服务领域, 又延伸了企业创造效益的途径, 也为业主提供了方便。

1.5 专业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物业管理企业在走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需要全员的参与度与认可度, 这就要求整个企业从高层到基层的所有员工, 都必须具有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培养精细化的管理服务意识, 才能在改进管理方法、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上做到统一目标与方向, 管理服务水平才能有脚踏实地的提高。

从行业属性来看, 物业管理不仅要对楼体、设备、设施、场地等不动产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而且扩展到满足广大居民生活需求的各种服务, 对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毋容置疑。此外, 物业管理企业要高度重视对专业分包业务的监控。有个别企业认为专项业务大多已分包予专业承包公司, 就其具体操作制定标准并提出细化量化指标, 对专业分包业务施行严格的监控似无必要。但从物业服务合同的角度分析, 不论业务如何分包, 在业主面前, 物业服务企业对该部分业务的执行效果负有最终的责任, 因而很有必要加大对专业分包的监控力度, 以使其服务水平与物业管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相匹配。

1.6 节约型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体现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 完善规章制度, 杜绝不必要的浪费。要求员工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在日常工作中, 养成随手关灯、关水的好习惯, 办公室白天不开灯或少开灯,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 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在复印文件和材料时, 坚持双面复印, 坚持分类用纸;在办公用品及物资材料领用上, 严格审批, 减少耗材, 杜绝浪费;在大宗物品添置时, 实行招投标制, 坚持集中采购, 货比三家;在车辆管理中, 合理调度, 禁止公车私用, 严格车辆定点维修。

二是加大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力度, 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对设备定时巡检, 发现异常, 及时维修, 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选人用人新机制。引进竞争机制, 竞争上岗;科学核定用人数量, 变人员管理为岗位管理;加强员工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适应节约型物业管理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 真正达到在服务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员增效的目的, 做到人尽其才。

四是提高办公效率, 为业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节约业主时间, 为业主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对业主提出的建议快速采取措施也是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搞好精细化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实行精细化管理, 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管理机构, 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 减少管理链条。还要落实管理责任, 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明确岗位责任制,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实行日清日结工作制度,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及时处理。

在不明确需求的前提下实施管理肯定很难得到满意的效果。只有对小区的环境、居民的要求以及物业公司承担工作的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精细化的工作方案, 才能很好地化解居民与物业公司的矛盾, 使物业管理的质量成为物业公司和居民共同努力的方向。

2 结论

社会在进步, 生产力在发展, 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客户需求和期望的不断增长, 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必须把精细化服务渗透到物业管理的每个环节中, 以越来越少的投入, 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 越来越接近客户, 超越平凡, 不断创新, 通过精细化的管理, 提供精细化的服务, 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 提供客户确实想要的东西。

摘要:物业管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精细化服务可以在目前人工成本高涨的情况下, 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控制。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精细化服务管理战略, 归根结底是为了能够做到精心服务, 讲究细节, 降低成本, 持续提供让业主满意的服务。本文从物业管理企业精细化服务的具体措施、具体步骤出发, 对物业精细化管理各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物业,精细化,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戴文龙.现代企业管理流程体系[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 8.

3.探讨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 篇三

关键词:电力企业;主要问题;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一、引言

随着电力供应紧缺的压力逐渐减小,我国电力企业应该将重点转移到管理方面。面对当今国际化电力市场竞争日益增强的局势,供电企业首先要从我国电力需求的实际情况去分析考虑,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力营销管理经验,从而制定一套适合我国的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制度。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变我国目前电力行业中的许多问题,还可以增强我国电力企业的整体实力,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我国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发电量持续增加,但是发电方式单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部门开始大力发展电力建设,当时主要是采用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两种形式,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我国电力企业发电机装机总容量达到71.329万千瓦,但是其中火力发电占了三分之二,我国电网建设也在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说发电量总量在增加,但是还是采用传统的发电方式,根据国际电力组织规定未来的电力企业应该向着新型发电模式转型,传统发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传统发电方式需要大量的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型的发电方式。

(二)农村电网管理已经成为主体。近些年来由于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变,很多地区走向了小康生活,而且工业逐渐向偏远郊区搬离,这也使农村成为我国电力用电量的主体。

(三)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我国供电企业其实就是早期的电力部门的私有化转型,面对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电力市场,我国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已经显露出来,在电力企业内部没有一套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很多都是在凭借自身经验去实施,对于电力企业员工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久而久之就会使工作人员产生一种消极怠工的心理情绪,这就会对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造成严重的制约。

(四)电力企业缺乏电力营销的主动权。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几乎没有高科技人才,对于电力营销领域也没有专业的营销团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极大的缺陷,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电力市场,我国电力企业无论在管理模式,还是营销服务质量上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企业在国际电力市场中的主动权,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要建立一套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我国电力企业中也同样适应,随着国际电力市场的逐渐成熟,我国也要加强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这就需要电力相关企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学习国际先进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那些适合我国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运用到我国的电力营销管理改革中。根据我国电力行业以往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电力事故做到具体分析,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技术力量,从而有效弥补和改善供电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粗线在安全、服务、农网技术升级改造等多方面的不足,制定一套完善地电力营销服务管理制度。

(二)加强精细化电力营销业务渠道和程序标准。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在电力企业工作效率上也受到了很大限制。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电力营销管理操作程序进行改革,对于传统模式中繁琐的程序要进行有效地精简优化,让电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为方便快捷。同时对于电力服务范围要进行拓展,在传统服务渠道进行改革,将所有涉及到的行业都列入服务范围,开发新型服务程序和技术。对于电力企业自身要加强员工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引进先进的智能电网系统,要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要采取物质奖励的形式来激励员工再接再厉。通过规范企业自身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完成企业实力的增强,创建统一的电力营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网上支付功能,实现自动化、科学化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

(三)要建立客户服务意见反馈体系。电力企业本身是属于私有化,这样为了提高自身企业竞争力就必须要对自身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这就需要及时对电力客户进行定期服务信息收集,所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电气企业可以根据采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服务信息的收集工作,比如设立服务投诉电话、开展电力客户业务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其次电力企业要设立问责机构,对于企业内部人员要一视同仁,要做到员工责任制,要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对企业内部不足之处进行整改。

(四)建立严格规范的员工考核制度。作为电力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首先要从员工管理体制做起,开展精细化电力营销业务服务绩效管理制度,对于每个企业员工都要进行目标考核、技能考核、服务考核,要从多方面去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价,除此之外要对员工进行定期技能培训和考试,这些都必须与员工绩效挂钩,具有全面性,不会因为一点就否认某个员工,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要进行物质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员工也要做到经济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将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带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电力市场,我国电力企业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我国国情展开一系列的措施整改,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自动化管理设备,加强我国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同时电力企业要规范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不足,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陶忠升.浅析电力企业电力营销服务[C].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2009.

4.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篇四

一、推进网格化管理,强化工作责任感

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收集社情民意信息,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精细化服务、社会化监督”为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解决当前社区管理存在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以转变社区职能为着力点,以管理无缝隙为切入点,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健全网格内的专、兼职管理服务队伍,以网格化的方式,搭建“社区牵头、单位协同、群众参与、资源整合、信息互通”的全覆盖服务管理网格和平台,基本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1、明确工作任务。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网格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后,主要承担网格内调查、维稳、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处理等基础性工作;并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协助做好网格内与民生有关的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公共卫生、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环境卫生、文化体育等项工作;指导网格内的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2、落实岗位要求。网格长是网格内的责任主体。对网格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四知”、“四清”、“四掌握”。“四知”,即知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知家庭成员就业情况、知家庭成员政治表现、知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四清”,即隐患矛盾情况清、重点人员底数清、流动人口活动清、贫困群体户数清。“四掌握”,即掌握社情动态、掌握高危人群、掌握热点难点问题、掌握积极分子工作情况。网格长准确掌握了责任网格内的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源,成为了本网格内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担当了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网格事务的第一人。社区网格工作人员推行“错时工作制”,坚持每天至少到网格内巡查1次,与居民的交流时间超过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

二、构筑信息化平台,增强群众安全感

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社区内实有人口信息及重点人群、精神障碍患者、刑释解教人员、流动暂住人员信息等全部录入网络。在连接互联网的任何一台电脑上,均可实现“鼠标轻轻一点、居民信息皆知”的目标。建立社区服务QQ群、微信群,搭起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平台。每一项内容,都要做到资料翔实、信息全面、更新及时。

2、规范系统操作程序。每个社区信息管理系统都设有独立的密码和用户名,严格遵从专业公司提出的工作建议,对网格员进行电脑知识、软件认知、操作规程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保密教育,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规范化操作。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经办事处信息处理中心授权,可以调阅所有社区的信息资料,监测每个社区系统的运行情况。考虑到居民信息的隐密性,除工作之外的操作一律禁止。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定期对网络进行清理和维护,防止恶意攻击,确保系统安全。

3、强化统筹协调指导。坚持“分类考核、定量考核”并行,量化、实化考核指标,自查、互查、抽查、检查相结合,年终考评,兑现奖惩。对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社区网格工作人员,限定一个月的考验期。之后仍不能胜任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转岗。建立网格服务管理公示制度,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监督电话。

三、开展精细化服务,提升百姓幸福感

1、整合社区力量。成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人员提倡“一岗双责、一人多岗”工作制度,以“小机构、大服务”的理念,处理社区事务,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2、建立信息处理制度。网格工作人员是收集信息的责任人,把收集居民对社会的反映,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把听取群众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对收集到的意见反映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有关事项分类整理,统一登记,一周一次交流,半月一次研究,周周有反馈,月月有重点。

3、健全协调处理机制。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在社区“五位一体”联席会上进行责任分解,跟踪落实。对属于社区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及时交给网格长或网格工作人员办理,属于街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的问题,及时上报街道办事处牵头协调,交由职能部门处理。尤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投诉以及求助事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采取集中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督查与调研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督促工作进度,确保工作实效。

四、倡导社会化监督,激发居民参与感

1、完善自治制度。建立健全社区“五位一体”联席会、楼栋理事会、社区事务听证会、社区协调会“四会”制度,不断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在社区推行委员问事、居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的“五事”制度,搭建联系平台,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通过社区居民会议、社区代表会议、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形式,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网格群众的根本利益。

2、接受居民监督。不断加大社区党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开社区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社区公益服务场所都设置区域平面图和网格划分全景图,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社区监督委员会和协商议事会的作用,定期听取群众对社区事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协作配合。实行网格化管理,由原来的“以线为主”变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工协作”,由社区工作“ 主任一肩挑”变为“网格工作人员分担挑和社区居民共同挑”,特别是“一岗双责、一人多岗”等制度的建立,使网格工作人员之间、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与社区干部之间协作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

5.立足精细化管理 提升服务水平 篇五

随着公司发展的需要,对后勤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服务已不能满足公司与日俱增的多元化、高标准需求,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已经成为我们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公司的需要,也是衡量后勤服务企业品质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们在后勤精益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现简要的向各位领导和同行回报如下。

一、基础管理精细化。

后勤基础管理的核心就是实行后勤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主要体现为建立和完善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为此,我们一是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各部门各岗位目标体系、控制体系和考核体系,将后勤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细化分解到每个岗位的行为规范中,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考核办法,同时将各项具体工作细化、量化,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强化过程上的执行和执行中的精细。二是把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方法和措施转化为每个后勤员工的自觉行为,转化成每个部门的管理指南。各部门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规范和细化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层层负责、自觉加压,实行每个工作层面有目标、有责任人、有考核、有反馈。三是注重过程管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过程检查与阶段考核,实行由事 后控制向事前、事中控制的转变,使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向精细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服务理念精细化。

后勤管理的对象不仅是房屋、车辆、设备设施,更主要的是服务于公司员工。我们坚持“真诚服务,注重细节,持续改进,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舒适后勤、温馨后勤、平安后勤。一是实行后勤“一站式”服务。将后勤服务工作进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被服务单位只要一次电话,后面所有的事情都由后勤单位来负责。二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只要是后勤服务需求,第一位接待的后勤员工无论分工如何都必须向被服务对象做出服务承诺,并负责将服务要求落实到内部工作责任人。三是实行物业服务日巡日报制,每天对公司所有区域的房屋、设备、环境等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报修,及时处理。四是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无论是应急用车、物业应急报修、现场用餐需求等都能做到及时响应、及时服务。五是实行三级督查制度。后勤管理人员对外包单位进行日常督查,后勤管理部门每周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督查,公司每月对后勤管理部门进行督查。对督查的问题对照考核办法每月进行考核兑现。

三、服务方式精细化。

近年来,我们不断细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切实把精细的服务方式融入到每一次服务和每一个环节中,收到了很 好的效果。

比如停车场的管理,过去外来办事的车辆直接开到各个部门,经常有乱停乱放的现象,同时也不利于安保管理。为此,我们利用停车场改造的机会,专门在靠近门卫的地方划出一个区域用于外来车辆停放,门卫加强值勤引导,真正做到安全有序。

再比如员工食堂服务。针对部分职工体检发现甲状腺病的问题,我们及时推出了为患有甲状腺病的职工专门制作的无碘菜肴,受到职工欢迎。为了解决公司值班人员的吃饭问题,我们在值班室配备了方便面等食品,同时在食堂开放时间为值班人员提供送餐服务。春节期间食堂不开放,为了保证节日保供电的一线报修人员吃上可口的饭菜,我们联系协作单位,春节期间为他们送上热腾腾的每日三餐。

四、服务规范精细化

规范使服务有章可循,而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服务规范上实施严格的精细化管理,为公司打造一个良好的的工作环境。

比如公司门卫虽然是外包给保安公司,但却代表的是公司形象,由于我们对人员出入要求高,外来办事人员都要登记并经联系公司接待人员同意方可进入,保安人员严格执行制度,但在态度上出现了生硬的情况,给外来办事人员留下了门难进、脸难看的印象,在公司征求人大代表批评建议时 有代表提出了批评。为此,我们要求保安公司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同时,必须热情接待,主动联系,耐心解释,实行人性化服务。并将这些要求纳入到日常管理考核之中,使公司的门卫形象得到改观。

五、发现和弥补缺陷是推进精细化服务的重要途径 虽然我们的后勤服务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但依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发现管理与服务中的不足与缺陷并进行研究、分析、整改,是推进精细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针对当前后勤服务点多、面广、线长、要求高的现实状况,我们采取发放书面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重点回访等形式,把反映较多的问题作为我们改进服务的突破口。去年,我们通过汇集各类意见和建议,对改进公司总值班室和报修中心值班室环境、食堂增设洗手池、提高食堂菜肴质量增加花式品种等建议进行了认真落实整改,使职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都得到提升。

6.工程管理精细化管理细则 篇六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水管体制改革后,国家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新的要求,进一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有效地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使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进一步促进粗放性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依据水利部、黄委、河南河务局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水利工程管理包括水管单位、维修养护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监理单位、勘测设计单位的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河南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

第二章工程管理精细化管理目标

第四条工程管理工作指导方针为“全面完整、精心养护、特色展示、亮点纷呈”,工程管理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加强防洪工程的日常养护,及时消除、处理各种工程隐患,保持工程时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通过精细化管理在近几年内建立一支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

第五条工程管理工作目标为堤(坝)坡平顺;堤(坝)身无裂缝、冲沟、洞穴,无堆放杂物垃圾;堤(坝)顶道路路面满足通车要求;堤(坝)顶行道林以常规树种为主,条件许可时,种植常青树种,逐步达 1

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堤肩料台绿化以优质葛芭皮为主、点缀布局合理的各类花草造型及小型雕塑,堤(坝)坡种植优质葛芭皮;管理设施齐全醒目、美观大方;养护基地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庭院整洁。工程管护范围内无违章建筑,无新的取土采沙、建窑、埋坟、打场晒粮、建筑房等违章现象。

第二章组织与实施

第六条水管单位应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年度签订合同所列养护项目,依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办法》、《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有关规定》、《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确保经费的合理、足额使用。

第七条水管单位应按照《黄河水利工程维修护合同示范文本(试行)及《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编号规则》,与养护公司签定“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与监理公司签订“年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监理合同”,与黄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质量监督书”。

第八条在合同执行中,水管单位应遵循“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操作规范”的原则进行实施监理公司根据工程建设合同总进度计划,编制控制性进度目标和年度施工计划,并审查批准养护公司提出的施工实施进度计划和检查其实施情况。

第九条水管单位应督促养护公司采取确实措施,实现合同的工期目标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核实质量文件;依据工程建设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对重要工程部位和主要工序进行跟踪监督。

第十条水管单位根据应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年合同根据实际分解成每月合同,运行观测科协同养护公司根据年度合同的分解和月工程普查情况,确定当月的维修养护项目及工程量,报局工管科核实,然后由工管科制订月维修养护任务合同书下达养护公司,抄送局财务科、运行科、监理单位,由养护公司实施,监理单位和运行科负责对工程进度、质量、资金进行控制,关于雨季雨毁恢复工程由运行科在雨后2日内统计上报工管科,由工管科给养护公司下达补充任务合同书,抄送财务科、运行科、监理单位,由养护公司实施,监理单位和运行科负责对工程进度、质量、资金进行控制,工管科不定期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到月底由局工管科、运行科、监理单位、养护公司等共同组成验收小组,按当月任务合同通知书和补充合同任务书的项目、工程量进行验收,确定工程量。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十一条建立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在工程管理中,维修养护企业安排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即:参与对养护全过程质量管理,并由全体养护人员参与质量管理。

做好养护条件的质量,从养护人员的素质及原材料、机械、养护方案、外部环境的质量加以控制。

做好养护方法的质量,每个养护项目完工后必须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严格遵守养护方案的技术规程,主动控制养护的质量,使养护人员、原材料、机械、施工工艺和外部环境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及时检验养护效果,掌握质量动态,一量发现质量问题,随时处理。第十二条为保证全过程质量管理,维修养护单位从工程准备阶段到竣工验收,均规定了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内容。使质量管理工作始终贯穿在工程养护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为保证全员管理,要求在公司管理层和操作层开展质量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推行全面质量的必要性,把各项工作都纳入“质量第一”的轨道;要求质检人员、养护人员认真学习合同中有关技术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明确管理组织中的工作程序、办事程序、业务守则,做到是非明确,熟练操作。同时,使养护人员人人都能对整个养护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判断,达到全员管理的目的。

第十三条管理单位监督检查。

按照批准的维修养护的计划,水管单位负责维修养护的组织实施。为确保维修养护的顺利实施,成立维修养护监督检查小组,由工程管理科牵头组织,运行科、财务科等有关人员参加,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对各个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进度与质量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检查,发现进度迟滞、质量问题等及时通知养护公司相关部门,并限期进行整改,工程管理科安排人员对整改结果进行检查落实。

第九章考核与奖惩

第十四条养护公司应合理评价养护职工的工作情况,促进和保证各项养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制定考核办法。

考核由养护公司负责组织。实行月检查、年终总评、单项工作检查和其它检查的考核制度。

月检查是指对当月工作任务的检查。半年考评是指对半年工作的综合考评,考评得分由两部分组成:月检查、单项工作和其它检查占30%,半年检查占70%,年终总评是对全年工作完成情况的评定,考评得分由两部分组成:月检查、单项工作和其它检查占30%,年终检查占70%。

第十四条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养护质量,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本着奖勤罚懒的原则制定精细化管理奖罚办法。

在组织检查和考评中,按要求完成全部工作为合格,合格分数为90分。在月检查中,高于95分以上者为优秀,每高一分,奖励40元;90--95分者为良好,每高一分,奖励20元;低于90分者,在月检查中,每低一分,扣除工资20元;在年终总评中,奖罚按上述2倍执行。

在年终检查或其它检查中,因未尽到养护职责,出现问题影响局成绩的,在市局级检查中,扣300元;在省局级检查中,扣600元;在黄委和部级检查中,扣1000--3000元;并取消年终评奖评先资格、一切奖金和福利待遇。

在检查中,未完成或未按标准完成某项工作的,依照工日定额标准,确定未完成或未按标准完成某项工作的工日,按30元/工日扣除工资。

第十章附则

7.加强线损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篇七

1.1 线损管理的理念:

技术降损是基础, 管理降损是关键, 科学管理, 公众参与, 持续改进, 不断创新, 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1.2 线损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提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了目标, 而是相反, 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企业的使命和任务, 必须转化为目标”。线损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经营工作全过程, 涵盖了企业电网规划、建设、电网运行方式、电压无功管理、计量管理、营业管理等, 通过严格细化降损标准、规范用电秩序, 把影响线损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大限度挖掘降损潜力,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确保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

1.3 线损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母线不平衡率控制在±2%以内, 10千伏线路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供售电量的抄见准确率、电能表抄表到位率、电能表周期轮换率, 高压电能表校前合格率、检验合格率均达到100%, 关口电能表每年定检两次, 城网10千伏线损率控制在5%以下, 农网10千伏线损率控制在7%以下, 城市低压台区线损率控制在10%以下, 农村低压台区线损率控制在11%以下。

2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认真组织理论计算

每年确定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两个代表日进行10千伏理论计算, 确定最大负荷代表日进行低压理论计算, 并要求各供电所认真核对线路和变压器参数, 对新增线路和变压器及时进行更新, 以保证理论计算结果的真实科学, 并且还不定期、有针对性对个别线路或台区进行理论计算, 为下达指标提供公平合理的依据。

2.2 合理下达线损指标, 并责任到人

每年1月初, 根据上年度同期线损完成情况下达一季度指标预控计划, 待分公司指标下达后, 10千伏线路以理论计算结果为基础, 近两年线损率实际完成情况为参考, 再结合负荷变化;低压以实际完成情况为基础, 理论计算结果为参考;在3月底前完成分压、分线、分台区指标分解下达。

建立线损管理的逐级责任制, 明确各级具体分工, 各供电所对指标进行分层管理, 责任到人, 各供电所长负责全所的线损指标完成。各小组长负责所辖线路、台区的线损指标完成, 各线路、台区责任人负责所辖线路、台区的线损完成。

2.3 坚持每月的线损分析例会制度

线损统计分析是线损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线损统计分析只有正确、及时、科学, 才能找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明确降损工作的方向, 从而采取有效的降损措施加以改进, 统计不及时, 采取降损措拖不到位, 就会给公司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

每月公司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议, 要求生产、营销、农电部门负责人和分管经理, 供电所长、调度班长、计量班长参加会议, 各部门对负责管理的指标完成情况、实际线损与计划、同期及理论线损相比升降情况、线损升降的原因分析、需要采取的降损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没完成线损指标的供电所认真分析线路、台区高损原因, 线损异常或波动太大的原因, 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解决的办法或措施;对于线路运行良好, 线损稳中有降的供电所, 要善于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之目的。会后汇总会议内容形成会议纪要, 结合分析情况制定高损线路、台区检查卡一并下发到各有关班组。

通过建立线损统计分析制度, 并按规定执行以来, 各部门、各供电所达到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且还能促使各部门对线损统计分析工作更加重视, 并逐步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线损管理队伍。

2.4 加强用电检查和稽查的力度

对线损严重超标的线路台区, 公司成立专门的稽查小组, 逐线路台区解剖, 进行降损处理;对线损或高或低, 起伏波动偏大的现象, 则进行重点检查和剖析, 对症下药。为了使发现的问题得到彻底落实, 制定“营销业务督办卡”, 从报告人提出问题———领导审批意见———承办人处理情况———报告人验收, 形成闭环管理。

开展专项的用电检查、稽查和常规的用电营业普查工作, 采用普查、抽查、突击检查多种方式开展工作, 重点检查客户互感器变比, 型号, 表计指示数, 用电容量, 计量装置的接线与运行状况;

加强临时用电管理, 制定《临时用电管理办法》, 杜绝出现私拉乱接现象。

2.5 规范计量管理, 严把电能计量关

严格落实年度校验计划, 按照计量规程要求, 做好年度、月度电能表的周期轮换、校验工作, 确保计量的准确。

严格封钳、钳印的管理, 根据DL/48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相关要求, 按照“统一格式、定点监制、分类使用。严格管理”电能计量印、证管理原则, 及时修改并下发《计量封印管理办法》。

公司规定对一级用户、各电压等级关口表的新装, 更换全部由计量外勤人员进行安装, 封表, 并对装出的表计采用“回头看”, 一周以后再次检查表计、互感器的接线是否正确, 表计运行是否良好, 避免管理漏洞, 造成电量损失。

积极推广使用高精度、低损耗的多功能电能表, 对于新装和更表客户全部使用多功能电能表, 淘汰不合格表计, 合理选择互感器的变比, 力求计量准确度进一步提高。

2.6 规范抄表例日制度和轮换制度

严格执行SG186系统规定的抄表时间, 缩小因不同期电量造成的线损波动, 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抄表日期, 按照规定的抄表时间和抄表路线进行抄表, 加大对抄表人员的考核不得擅自调整客户表计指示数, 没有特殊原因, 不得出现错抄、漏抄, 并对抄表员进行严格考核, 发现错抄、漏抄居民户一处罚30元, 其它户100元, 减少因抄表误差造成线损率统计的失真, 线损分析偏离方向, 出现异常报告单经营销科长的签字后才可进行处理, 台区总表的调整电量需经过营销科长、线损专责的核实后由线损专责做调整。一般在一年左右对抄表人员进行轮换, 杜绝人为主观因数造成线损波动。

2.7 建立配电网基础资料台帐和双高档案资料, 对6条高损线路

进行了线路导线型号和长度的统计, 配电设备分公变和专变进行型号和容量的统计, 结合理论计算结果, 分析出线损高主要是综合台管理放松造成的, 由综合台考核电量调整高、低压线损率完成, 问题的关键是要抓好低压台区的线损管理, 抓好综合台关口表抄表和计量装置的管理, 针对这一问题, 采取低压台区每月的抄表利用照相机对综合台关口表指示数进行拍照, 然后将照片以供电所为单位发送到农电科保存, 以备计算线损率用, 并且每月对牌照指示数进行抽查, 发现和实际不符的扣除供电所奖金200元/处。对综合台的电能表表尾、电压线夹、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等由计量班和农电科加装两套铅封, 并建立了图片和纸质档案, 以备变更时使用。另外加强低压台区的管理和考核, 对临时用电接线混乱进行规范, 对抄表差错率, 实抄率进行考核。这样一来, 高损线路台区的线损率出现明显下降。

2.8 推广使用节能型变压器

众所周知, 配电变压器的损耗一般会占到系统损耗总量的30%-40%, 降低变压器损耗是降低系统损耗的重要内容, 推广使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 具有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 其空载损耗仅为常规产品的五分之一。S11系列是目前推广应用的低损耗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s9系列的低75%, 负载损耗与s9系列的相等。

2.9 停用空载配电变压器

在配电网中有些配电变压器全年负荷是不平衡的, 有时负荷很重, 接近满载或超载运行;有时负荷很轻, 接近轻载或空载运行, 像农业排灌、季节性用电, 采取停用措施或采用“子母变”措施, 如一台100kva配电变压器, 每年可减少空载损耗电量900-2000kwh, 季节性用电变压器, 配置一台小容量变压器, 即“子母变”, 在轻载时切换, 以达到降损节电的效果。

2.1 0 改善电压质量, 优化配置

提高功率因数, 可以降低损耗, 提高电压, 公司根据负荷的实际情况, 针对部分线路和台区无功补偿不足, 功率因数低的现象, 投资30多万元进行集中补偿, 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潮流, 提高了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重点对农村客户, 特别是农村容量较大的一般工商业户和位于线路末端的大功率动力客户, 当启用设备时, 导致过大的电压降和过电流, 消耗系统无功, 形成高损。针对客户在无功补偿方面的认识不足, 指导客户合理地进行无功补偿, 对一些小容量的电焊机、电动机实行随机补偿, 既提高了客户的经济效益, 又降低了线损。深入农村综合台区, 对农村客户。

3 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每年1月份由线损领导组成员对《线损考核办法》进行讨论修订, 并行文下发, 由营销科负责线损指标的统计, 并按照《办法》给出考核结果, 由办公室同意负责兑现, 对考核结果及时公告, 便于员工了解, 对照监督。

考核实行三级考核, 公司考核部门, 部门考核班组, 班组考核个人, 使得层层有压力, 人人有责任, 事事有落实。并严格奖惩兑现, 对于降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 每降低0.1个百分点奖励10元每人, 对于完不成线损指标的给予处罚, 实现“有指标、有考核、有措施、有兑现”的闭环管理, 极大地调动广大职工降损的积极性。

4 取得的经济效益

线损率取得了明显下降直接经济效益计算如下:

2009年供电量5.99亿kwh, 线损率比2008年下降0.3%, , 少损失电量179.7万kwh, 2009年售电均价429.37元/kkwh, 增收77.16万元;2010年供电量7.14亿kwh, 线损率比2009年下降0.44%, , 少损失电量314.16万kwh, 2010年售电均价470.5元/kkwh, 增收147.81万元;两年合计增收224.97万元。

摘要:线损率做为衡量和考核供电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 也是表征供电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技术经济指标, 线损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降损最优化, 管理降损最小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引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 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 公司综合线损率由2007的7.08%降到2009年5.64%, 在2009年被省公司评为线损管理先进单位。

8.精细化管理是煤矿机电管理的核心 篇八

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头戏,质量达标是安全的基础保障。随着现代化煤矿企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升级提高,对机电各方面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也急需健全完善,尤其是快速掘进将对公司技改工程提前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将更加依赖于严密、科学、高效的机电管理体系,为产能提升奠定基础,推动矿井可持续发展。现我就针对我公司机电管理的问题与各位领导、同事进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精细筑坝,严防事故源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煤矿由于其特殊的作业性质,工作环境差,专业性强,因此搞好机电管理基础工作彰显着显著的作用,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我们都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机电管理基础工作,首先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从源头上严防机电事故的发生。

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完善素质教育、激励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形成闭合循环的管理体制。创新培训理念,明确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业务素质的本质化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公司组织了技术比武及师徒结对子,一对一进行技术传授,现在已有明显效果,我们还要从思想上教育和引导职工牢固树立“要我学技术”变为“我要学技术”的观念意识,激发职工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学习形式。用丰富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场实际,从小到大,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稳步推行,促使学习内容入耳入脑入心,高标准、高质量把学技术工作做细、做实、做严,以点带面,实现全员业务技术素质达标,从而切实融入到日常各项工作中,促进机电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精细管理,堵漏事故隐患

“细节决定成败”,在机电管理工作中,强化精细,同样是机电管理工作的重要“基因”。煤矿安全生产效益的逐步攀升,就是要从实质上千方百计地减少机电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均衡生产,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机电精细化管理,尤其结合公司技改工程的特殊性质,对掘进头机电设备的管理标准、作业流程等方面必须进行细分,细化,在管理过程中,实施科学计划、果断决策、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的方针,对区域内机电设备实行“实名制”挂牌管理,具体落实到人头,明确责任追究,对设备建档管理,做到层层落实,级级把关,人人负责的管理综合体系,结合二水平掘进巷道,机电科对掘进头范围内所有管线进行设计,并下发至相关队组,现正在执行过程中,要求对所有设备做到有人管,有人问,形成人人肩上有目标,人人头上有责任。

在机电质量达标创建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点带面,全面展开,大到一台设备的安装摆放;小到一盏照明灯的安装、一副电缆钩的吊挂,都要求专人负责,力求做到精、细、准。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基础,没有好的基础,好的质量,机电其他工作就无从谈起。同时,要强化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转型,对机电管理工作要坚决树立分工不分家的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杜绝产生“不是自己的事儿就不管”的现象,凡是经过的工作地点和检查过的设备都要高度负责进行监督检查,用手摸一摸、查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带病运转的设备要及时处理解决,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转。

三、精细维护,预防事故发生

“超前计划、未雨绸缪”。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性质,一旦事故发生就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有些设备“连轴转”的现象很是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和保养时间,难免就会产生设备停转的不良现象,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机电管理工作中要筑牢“变事故后慌忙处理”为“事故前检查预防”的理念升华。

严格落实机电维护工岗位责任制,强化职工牢固树立“变维修为检修”的思想,精心操作,正规作业,在强化正常检修的基础上,对日检、周检、旬检、月检、季检等巡回检修工作进行细化、量化,要求检修人员时刻做到勤看、勤摸、勤听、勤维护、勤保养的“五勤管理”,认真落实“谁包机,谁检修,谁维护,谁保养”的规章制度,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力争让机电设备“零缺陷”运转,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上一篇:原来我也很坚强初三作文下一篇:2023年云南省高考作文题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