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说课稿简单

2024-07-24

高中政治说课稿简单(共8篇)

1.高中政治说课稿简单 篇一

一、说教材

(一)本框在本课中的地位:本框是第七课第一节的内容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框在第七课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承上是因为本框的内容既是对前课《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内容的拓展延伸,说启下是因为本框内容是学好后一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学好本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商品服务市场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同时为学好下节的内容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本框在经济常识中的地位:本课的内容涉及经济活动环节中的交换和消费环节,市场交易处于经济活动的交换环节,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则对整个经济活动都将产生影响,本框内容的学习,将帮助学生认识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对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意义,进而认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三)本框的内在结构:本框在内容上条理比较清晰,教材主要按“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的,既讲了三个问题:市场交易原则的作用、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遵循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1、教学重点: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作用和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危害。确立依据是

①这些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是教材与生活的链结点,具有现实意义,这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②这也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决定的。

2、教学难点: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确立依据本知识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遵循市场交易原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市场经济不完善带来的结果以及该如何完善,对高一学生来讲怎样从身边的经济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其内在本质有点困难。

(五)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及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1、识记方面: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和作用。

2、能力方面:学生辨证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渗透市场道德观,如正当竞争诚实信用、职业道德建设等。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结合学习中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3)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学生知识水平及认知特点。

二、说教法

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教学直观性原则和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等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思维规律和课本内容,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所以考虑采用以下方法:

1、案例分析法:思想政治课是正面明理的课程,而现实社会中有反有正,与其一味强调正面教育还不如让学生在正反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也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表演法:根据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为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采用表演小品的手段,活跃气氛,增强视听效果,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3、投影、漫画展示法:投影和漫画有着生动形象的表现能力,运用该方法可揭示、讽刺一些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现象和行为。

4、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各市场交易原则的异同,抓住特点,把握联系。

三、说学法

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在政治课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在学法上,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独立地学习和创造。针对此我设计以下的`学法指导:

1、分析归纳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让学生概括出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性。

2、讨论法在本课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行为和危害教学中,宜采用讨论法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3、知识迁移法该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原理,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京同仁堂的历史和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导致破产的两个案例作为导入。针对案例设置两个问题:

(1)为什么同仁堂,经历了三百年的风雨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字招牌仍不腿色呢?

(2)南京冠生园同样是个老字号,用陈馅做月饼是什么行为?有什么危害?

用正反案例的强烈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激起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个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一个重要的原因看其是否遵守市场交易原则。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回顾了经济常识有关内容也初步认识了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性。同时也过渡到下个教学环节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有什么作用?

2.高中政治说课稿简单 篇二

所谓政治教学简约化, 是指政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各项要素和教学资源进行最优化、最合理的配置, 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 进而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为此, 本人以为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简明化———简明扼要、分清主次

很多政治课之所以效果不佳, 是因为教师设置的目标多而且高, 一堂课仅有40分钟, 如果样样都要顾及, 那么学生负担就会很重。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科学、适当、简明, 这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 教师要根据课标、教参和考试说明, 对教学目标仔细斟酌, 分清难易度, 分清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抓住主要目标, 适当考虑次要目标;并根据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需要重点解决的阶段性目标。新课标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在教学中, 我们要很好地整合三维目标, 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 更不能脱离知识能力教学而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简要化———化繁为简、深入浅出

布鲁纳认知理论认为, 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和富有活力的简约的方法表达出来, 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 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内容的简约化选择和取舍, 首先要提炼课堂教学的主干脉络, 深入浅出。教师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 要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 抓大放小, 把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知识挖掘出来, 花大精力提炼出教学的知识主线, 让学生细细品味、吸收。

三、教学素材精省化———选材要少, 精选妙用

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写到:冗繁削尽留清瘦, 待到生时是熟时。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要精挑细选最适宜的教学素材, 同时要对典型材料进行深度开发, 紧凑使用。在选择素材、案例时首先要坚持宜少不宜多。

四、教学环节简洁化———精致精要

教学环节是为了学生更方便、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而复杂、繁琐的教学过程会破坏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有些课堂过分地追求形式, 活动设计复杂、繁琐, 给人以混乱感觉。学生则忙碌地跟着教师走, 忽而看视频, 忽而转身小组讨论, 应接不暇。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大力提倡简洁化, 减少冗长多余的环节, 要精致精要。

五、教学媒介简便化———精选实用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的特点, 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它也加快了课堂的节奏, 加大了课堂容量, 出现了“机灌”代替“人灌”的现象,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平等交流的机会, 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所以,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还是越简便越好, 不能过分依赖。同时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 政治教师在备课时, 不要忘了对主副板书也来个精心设计。

六、书面训练简单化———精选精练精评

首先对练习题的选用、制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 不宜过难, 不能让学生无从下手。其次要注意选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再次编制题目所用的时事背景材料要尽可能地新, 使学生在做题时, 顺便能了解最新的时事。最后在试题讲评时要有重点, 重点讲解学生错误较多的、知识面涵盖较广的试题。

七、教学语言的简练化———言简意赅, 清晰简练

政治教师首先要精心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 做到精炼、准确、清晰, 用最短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其次教学语言用词要准确。课堂语言绝对不能含糊不清, 不要说不着边际的空话、套话、废话, 更不能出现无意义的口头禅。最后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抑扬顿挫、展示情感。

3.浅议高中政治课说课技巧 篇三

关键词:中学政治 说课 技巧

说课这一教学活动自1987年诞生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说课,成了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说课活动的开展,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许多单位的教学比赛或考核教师都把说课列为必考内容之一。这和说课自身的功能优点是分不开的。但从我们的实践和笔者多次参加说课活动来看,大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使人感到遗憾,原因是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说”。下面就中学政治说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客观再现,操作性强

政治课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故作深奥,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说课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说课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材的内在联系。而这些只能首先在说课中得以体现,如果作为教师脱离了这一点就会产生说课与上课相分离的现象,所以在说课中,评委和老师们听起来就有脱离实际的感觉,有的教师就会出现“背”说课提纲或“念”教案的现象,这样说课中的“说”就很难体现出来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说”课,而不是“背”课,也不是“念”课。说课是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的,说课中的一招一式、每一环节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说课仅仅是为说而说,不能在实际的教

学中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花架子”,使说课流于形式。

二、内容准确,环节完整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比较严谨。把握正确的内容,这是说好课的根本所在。上课也好,说课也好,都有其自身的完整性。一般来说,说课的内容主要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大内容。在说课的四大内容中,首先是教材分析,即说明本节课所教内容在本节、本章或本书中的地位,前后之间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特点,其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学目的的要求一定要体现三维标准:即知识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高中的政治课思想性和理论性强,所以思想教育的目标一定要说透。其次是把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说明确定其重点和难点的理由。第三是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用的教法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学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学法一定要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的原则。第四是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展开,这是说课的重点。说教学程序包括:说出本节课的课堂结构和教学环节;说出学生的活动安排和调控;说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意图;说出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及练习意图;说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练习意图;说出预计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说教学程序要注意两点,一是结构清晰;二是要抓住重点部分。

三、三个层次,依次展开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是说课的三个层次,也是贯穿说课内容的一条红线。在整个说课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围绕这三个层次,并依次展开。这对一个刚开始学说课的教师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明确了说课的三个层次,才能把握其教材内容即教材分析,才能把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灵活运用适用本课内容的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四、思路清晰,连贯有序

这是说好课的重要保证。笔者在多次参加说课活动中发现,一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思路不清,没有逻辑,重复的较多,给人的印象是杂乱无章。虽能勉强完成整个说课过程,但其说课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对教材把握不够,本身没数;有的对如何说课缺乏了解;有的缺乏必要的语言逻辑,这些都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较大的关系。所以作为初学说课的教师应加强语言训练,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多听到人说课,在说课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搞清说课的整个流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思路清晰、连贯有序,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重点突出,环环相扣

说课要用一节课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要经过导入新课——开展新课——巩固新课——结束新课等过程。对反馈教学来说,要经过激趣——研讨——反馈——矫正——评价——调控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但重点要放在说过程上。

说课是检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内容、教学设想及教学过程的活动形式,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开展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素养。同时,说课本身也是教师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能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以教研促进教学,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2.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

4.高中思想政治说课稿 篇四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为高二哲学第四课的第一框,承担着与第二、第三课衔接的任务,是第二课和第三课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也是整个辩证法知识的最后总结,因此,从理论上讲,该部分内容十分重要。

另外,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学生正确地对待人生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讲,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内容结构:

本框是按照什么是内外—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外因是任何起到这样的作用的逻辑组织教材的。

(三)教学目标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把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定性为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即知识、能力和觉悟。根据这一精神和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针对学生学习哲学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为了落实双基我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有)识记两个基本概念:内因、外因。

理解一条基本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掌握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问题。

2、能力目标:(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注重探究学习,结合本课实际,我着重培养学生的)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即“懂”和“信”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会”和“用”.

3、觉悟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身实际,学生成长中的内外因问题,主观努力与外部环境问题,顺境逆境问题等。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觉悟。

(四)教学重点

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之所以把它确立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因为搞好这一问题的教学,不仅可以为下一框,更重要的是为下册的教学奠定基础;它既是这一节课中所学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培养学生觉悟的出发点,放在整个的哲学中,它也是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原理之一;从学以致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来看,这一原理是对学生影响极大的基本观点。所以必须作为重点来处理。

(五)教学难点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之所以把它确定为教学难点,是因为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可能会存在许多的疑点,特别是人生前途命运的具体问题,疑点就更多。如果不突破这一难点,下一框关于正确对待主观努力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正确对待机遇等问题的教学,就比较难取得实际教育效果。

二、学生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二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总体上看,正处于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不成熟且在变化,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获得较好的统一。不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思维活动,就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也就难以从理性的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法

根据新课标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的建设,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我从学生身边是事例入手通过设计提问,创造氛围,启迪思维,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和归纳,运用各种具体形象的材料将抽象的.哲学原理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学法

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俗话说: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作为一堂成功的教学课,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学法指导中我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能从生活中感悟哲理,又会用哲理指导生活。

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首先荣幸邀请到衢州三中的一位老教师来到班级给学生简单介绍三中发展史。以此来导入。我认为这样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来导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哲学从生活中来这一新课程理念。

2、讲述新课

(1)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老教师介绍完后,我紧接着问:我们衢州三中是在不断发展的,那么三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我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得出许多原因,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发言后我作适当的记录,并作相应的补充(教学、内部管理、区政府等)。然后我让学生区分哪些属于内部原因哪些属于外部原因。以此自然得出内因外因的概念和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在此基础上我跟踪提问:内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那它们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相同吗?这样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继续以三中的发展为例,并设置几个问题:学校是什么样性质的单位,它是朝什么方向发展的?为什么学校会有这样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样层层设问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回答,我给学生举了个企业的例子,并分析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通过这样的示范,让学生举一反三同样来说明学校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从而让学生得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又顺利突破了本框题的重点之一。

(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学生讨论过的基础上,我提出凝问,三中的要进一步发展除了教与学等内因,其他的一些外因又起什么作用呢?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我提示,三中的发展能离开区委区政府、区文教局等的支持吗?从而让学生得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这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内容,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这个“条件”的含义,作为学生帮助者的教师,我为学生准备了一则材料“桔生于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并附以地图说明,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懂,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淮南淮北不同的气候条件,以及这些气候条件对橘子生长的作用,淮南气候条件适宜,长出的橘子又大又甜;淮北气候不适宜,长出的橘子又小又酸。从而得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我认为这样通过和地理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来分析外因的作用,既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地位,又体现了文科综合的特点,并以此突破本节课的又一重点。

(4)外因是通过内因的来起作用的

明确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后,此时学生也还是停留在知其然,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既不知道外因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为此我为学生选择了一副漫画:一个人想跳崖,但是又不敢跳,后来狮子的出现,这个人就跳过去。我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刚开始在犹豫,后来又为什么跳过去了。说明外因是如何其作用的。学生分析后我总结:想条和不敢跳是内因的两个方面,开始时想跳这方面小于不敢跳,因此这个人处在犹豫阶段,既没跳;当他后面出现了一头狮子,既外因,狮子的出现加强了想跳这一方面,从而使想跳大于不想跳,于是这个人一跃而起。从而得出:外因是通过加强或削弱内部矛盾一方面的力量,使得内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从而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

这样通过漫画材料的分析既形象又直观且有趣味性,使学生学的快,达到轻松学习愉快学习的目的。而本节课难点也突破了。

至此课的内容上完,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也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准备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从内外因角度来谈谈神州六号成功发射的原因。学生讨论发言后,我进行总结。

3、课堂小结

5.高中政治优秀说课稿5分钟 篇五

1、教材的地位

本课是

2、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确定了如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知识目标是:识记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货币产生的过程。

②根据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成熟及涉世不深、阅历浅的实际情况,结合思想教育要求,确立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用联系、全面的观点认识一般等价物、货币和商品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③针对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途径和某些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3、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为货币的本质。因为只有懂得了货币的本质,才算真正懂得商品,懂得价值规律;才能使学生对货币有正确认识,抑制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的腐朽思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难点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货币产生前金银只不过是普通的商品,历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很多,但后来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商品都要货币去交换,这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法

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转变。本堂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在组织课堂教学,落实教学内容时,能密切结合和联系当前社会热点、社会生活中和学生身边的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方法

①情景教学法:通过课件演示,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②合作探究法: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③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读、议、悟,读思结合,动口动脑结合等多种方法,适应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凡是学生能读懂、能说得出、能解决的问题一律让学生自己来做。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本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方法:

1、“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读议领悟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理解基本知识和原理,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6.高中政治说课稿简单 篇六

一、本框在教材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一框是高二哲学第二课第二节的首框。要分析本框在教材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首先要从本节内容在整个第二课所处的地位谈起。本节主题是讲述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节内容是第一节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的引申和深化,又是第三节内容(事物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的过渡环节和中介。因此,本节在本课的内在结构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框在第二节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本节内容的逻辑起点。在第二节的三个框题中,第一框是起点,第二框是深化,第三框是方法论。

二、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一个原理: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理解两个概念:运动和静止。

(3)把握三个关系,联系和运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

(4)反对两种错误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能力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侧重培养学生四方面的能力。

(1)从五种运动运动形式的具体实例中,归纳出一般哲学观点的概括能力。

(2)学习分析物质和运动关系时所运用的辩证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关系内容,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4)通过正反两种观点的对比,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觉悟方面: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运动观。

(2)在理解哲理观点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框的教学重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因为本框的中心思想,就是讲述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理解这个中心的关键,是懂得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只有明确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才能理解运动为什么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也才能完成本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运动观。

2、难点

本框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第一个难点难在:(1)为什么把运动看成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除了运动以外,物质还有哪些属性,它们和运动的关系怎样?(2)第一课讲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本框又提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特性”与“属性”是什么关系?高二学生初学哲学容易把二者混淆在一起。

第二个难点难在: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于运动是什么,静止是什么,容易区分,但却认为,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这里提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难以理解和把握。

学生学情分析

哲学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而高二学生只是容易把握形象思维,却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对哲学有关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则会使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依据现代教育理论,我采取激趣、设疑、自读、引发、精讲等策略。

激趣即创设情感,激发兴趣。“没有求知欲的学习,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而求知欲又往往与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进目标的实现。”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名家名言都告诉我们,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活动的前提条件。针对教材内容,我采取的激趣方法有:

(1)语言激趣。教学是语言的艺术。政治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主要来自教师的语言魅力。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除了力争做到语言的精练、准确,更注重采取多种语言形式,如:诗歌、成语、俗语、谚语、寓言、谜语、故事等,耐人寻味,幽默风趣,使学生始终兴趣盎然。例如:

谜语:人(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说明了人的一生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导入时用)

诗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时用)

成语、俗语:“沧海桑田”、“稳如泰山”、“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讲物质离不开运动)

寓言:《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批判形而上学离开运动谈物质、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

名人名言: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讲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手段激趣。现代化手段使教师改变单一的利用语言、板书等形式,提高到集

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对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取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如在讲“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打出一组画面:①自然界运动变化;②动植物的生长过程;③香港政权交换仪式;④人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发展。在讲“物质与运动关系”这一重点时,打出动画系列《刻舟求剑》。在讲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这一难点时,打出生活画面《列车上的动与静》。形象生动的画面,不仅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情境激趣。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为此,我设计故事型的“模拟法庭”,让学生学做“法官”来断案,这样既体现学生活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疑:即设置问题,引发思维。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思维是否活跃,除了与学习知识的目的、兴趣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在讲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时,我采取逐层递进设置问题的办法,一步步调动学生的思维向预定目标前进。第一步以生活画面的形式(列车上男孩看书),引出静止的话题;第二步设置问题引申出静止的两层含义;第三步再设置问题阐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道理。

自读即围绕问题,自主探究。“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设疑”后的自读,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动体现。

引发,即引发讨论,横向交流。通过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如“人能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讨论。

精讲即精讲点拨,释疑解难。现代教育理论一方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重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实现还有赖于教师的讲。精讲就要求教师的讲授内容精要,分析精辟,语言精彩、节奏精练、点拨精当。从内容上看,本节课精讲主要有三处:一、运动的含义;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程序

第一步:创设情景,用“谜语”导入新课。使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的情景之中,产生继续探究的强烈愿望。

第二步: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将教学目标问题,唤起学生参与欲望,驱使学生去思考,去自读。

第三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实现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

第四步:教师依据反馈信息,给予重点讲授、提示点拨、搭桥铺路。

第五步:设置故事型的模拟法庭,开展讨论,在高潮中结束新课。

7.高中政治说课稿简单 篇七

一、说教材

1.本框的地位:本书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是经济常识的起点课,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钥匙,共分三节。第三节阐述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是全书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一框围绕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展开论述,为学习下一框“价值规律的作用”奠定基础。因此,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2.目标设置:

(1)知识与能力: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掌握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关系,着重理解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和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去分析相关知识,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教育学生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

3.重点难点:

第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以,本课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另外,从本章体系上来看,价值规律也是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本课难点。首先:现实生活中,同种商品价格常常偏离其价值,不等价交换似乎到处都是。这里,理论和现实似乎出现了矛盾,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其次: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4.教材处理:在基本遵循教材编排顺序的.基础上,个别地方做了调整,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再加工;同时选取部分课外资料,活化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究。

5.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受众是高一年级新生,普遍缺乏理论功底。一方面对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缺乏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的思维又较为活跃,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鲜活的事例又怀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取其“长”,而补其“短”是我这堂课的重要任务。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角色的定位发生转变,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坚持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引导学生抽象出一般道理 , 尽量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 很好地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 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 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三、说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主要采取设疑提问的方式,把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问题,制造悬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悟出道理;本课教学时间为45分钟,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当堂反馈、课后作业五个环节。)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材料一:视频资料《长阳火烧坪蔬菜热销》。

多媒体出示材料二:三峡晚报新闻《蔬菜遗弃带接近2公里》。

提出问题:同地、同样的蔬菜,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销售局面?蔬菜为什么会下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此问题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课题: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新课教学: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对这一重点的教学,主要由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这些内容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只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反思、回味、归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进一步分析指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价值规律两方面的内容分别存在于两个不同的领域(生产、交换),但二者不可分割。并请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1只羊可以换2把斧头的原因(加深对价值规律内容的理解)

过渡:由前面事例可以看出,货币出现以前的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

提出问题: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原则是如何贯彻的?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采取层层分析的方法,把问题细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突破这一难点。)

反思旧知识: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

提出新问题: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否总是与价值相符合?请举例。

反思回味已有知识,同时启发学生联系实际,产生认知冲突,达到设置悬念,引发探究的目的。

问题: 价格为什么会涨跌?(通过具体问题降低难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①供求影响价格(引导学生去分析前些年火烧坪蔬菜价格上升,近两年价格下降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问题B:反过来价格会不会影响供求?(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所见到的现象分析)

②价格影响供求 (引导学生分析近几年农村生猪价格时高时低,你家周围的乡亲们会怎么办?突出分析价格对供求是怎样影响的)

通过已有分析,归纳的出结论:

(1)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表现形式之一)

分析总结: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关系(同时画出图示),并指出正是由于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才形成了价格上下波动的运动。

问题:价格为什么不能无限制的上升或者下降?(让学生分析:市场上自行车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但无论如何它的价格也不会比飞机价格高,这是为什么?)

得出结论:

(2)价格由价值决定(表现形式之二)

正是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才使得价格在受到供求关系影响时不会离开价值太远,而是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给出图示)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怎样贯彻(是不是每次价格与价值相吻合?→为什么叫等价交换呢?)(层层设问、诱导学生思考)

结论:从一个长期过程来看,价格高于价值部分和低于价值部分相互抵消,平均起来与价值相符(不是完全相等)

分析引导,得出结论:

价格的波动并没有违反价值规律,相反它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问题分解,降低理解难度,师生和谐互动,合作探究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合前面分析得出结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联系实际:现实生活中,是否应遵循价值规律?(学生自己试着分析一些经济现象,看是否遵循价值规律,并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去利用价值规律,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三、价值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只要存在着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同时也可以认识和利用

(学生分析)提炼归纳:课前多媒体演示的火烧坪蔬菜滞销问题的实质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认识价值规律,才能利用价值规律,在市场竞争中赢利。

课堂小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高考要求简析)

对于这一考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

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②价值规律内容的两个方面分别是商品生产过程中和流通过程中的作用。

③等价交换原则的涵义。

④理解等价交换原则的实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 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⑤明确价格和供求双方相互影响 , 相互制约的关系。离开价格涨落与供求关系变化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 价值规律就无从发挥作用。

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略)

课堂练习:(针对本课难点设置练习,巩固相关知识,略)

8.高中政治说课稿简单 篇八

2018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

力机关》说课稿

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论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大家都要经历说课这个环节。因此,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下)午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框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一框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公民的政治生活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两个单元,这为过渡到本框的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框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好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以后的政治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节课主要讲解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间接的行使权力。并且详细的讲解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和人民代表的知识。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如何正确的参与政治生活。树立社会参与的意识。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对政治生活在日常的新闻中或者重要的社会事情中较容易的接触到,但对于政治生活缺乏较为系统的认识,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对日常的政治生活进行分析。因此,我选择与时政有密切关联的、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例为主进行分析,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3.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力和职责。【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分析相关政治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难点】

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现象的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讨论法和引导提问法。案例讨论法:结合生活的实例,让同学们分组或者同桌讨论,从案例中讨论出我国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人大代表的职权分别是什么。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提问法:在案例分享的同时,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案例背后体现的政治学原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将会给学生播放有关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的片段,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开人民代表大会以及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了解多少。通过学生们的思考和回答能够顺利地切入本课的内容。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三月份刚刚开过地人民代表大会地视频是很新的时政材料。并且和同学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通过对人们代表大会内容的重现及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实与抽象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较为轻松地了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在新课讲授阶段,就同学们观看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开幕式,一起思考:为什么我国在每年的三月份会开人大会议? 学生回答可能回答:解决一些重要的事情。我会给同学们总结: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表现。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人民是怎么样当家作主呢?请同学们看有关李克强总理和某省人大代表参会的图片并思考以下问题: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学生回答:由国家的公职人员或者由人大代表来行使……我会总结: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同意行使国家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结合时政,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轻松、透彻,并且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增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通过刚才的讲解同学们知道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的权力,并由他们组成国家的权力机关,这一机关的相关内容同学们了解多少呢?我会让同学们看: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机构体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由什么组成?有什么职权呢? 学生们的回答后,我会给同学们讲解相关的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

在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时候,让同学们一起思考在开大会的时候都做了哪些事情?同学们请看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会议议程,并以政治小组为单位进行五分钟的讨论,看一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权力?稍后请同学代表来进行回答。

材料一:3月15日上午9时闭幕会 1.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表决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3.表决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 4.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

5.表决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6.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

7.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

8.表决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9.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10.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11.表决关于确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徐显明辞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学生回答: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详细的解释每一项职权具体的内容: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给你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利。任免权是各级人大以及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以及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3)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民代表大会还有其常设机关,因此我会询问同学们开人民代表大会都是有一定的时间的,那么大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谁来行使权力呢?大家看一下我们教材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系统这幅图片。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我会给同学们总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的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讲解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接着给大家讲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在上面我们学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那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呢?它们行使什么权力呢? 学生回答:应该是决定它所属的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

我会给同学们总结: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它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通过材料的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及职权,对相关的时政内容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是由人大代表组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人大代表,领略人大代表的风采,体验代表和人民的关系。

展示图片:十二届五中全会人民代表的风采。我会提问同学们:我是人大代表,你了解我吗? 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我会进行详细的介绍: 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人大代表的产生、任期

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县乡以及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产生:全国、省、市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 3.人大代表的职权

在讲解人大代表的职权的时候,我会给同学呈现两则材料:

材料一: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陕西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周卫健曾举手大声说,“总理,我想发言”,并提出了建议,希望能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我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发展趋势、环境影响与应对”研究项目。

在听取周卫健发言后,李克强当即表态将重奖能把雾霾形成机理和危害性研究透的科研团队,“如果有科研团队能够把雾霾的形成机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应对良策,我们愿意拿出总理预备费给予重奖!这是民生的当务之急啊。”

材料二:在两会期间,收到议案514件,收到代表建议8360件。其中立法方面的议案492件;监督方面的议案16件;设计有关决定事项的议案6件。代表提出的议案主要涉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围绕构建发展新体制完善法律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六大方面。

并提问学生:“从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人大代表有什么职权?” 学生可能回答:审议权、提案权。

我会给同学们总结:人大代表除了这两个职权外,还有表决权和质询权。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政治生活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所以通过呈现材料并引发他们思考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知识,并且理解起来较为容易。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本环节,我会询问学生:人大履行自己的职责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如果你是人大代表应该怎么履行自己的职责?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学生可能回答: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有利于保护人民的权益。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有自己的需求,能够真正的了解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需要与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的权益不受侵害。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

环节四:小结作业

通过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知识就讲解完毕了,我会带领大家复习本节课的知识,分别讲解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人民代表的职权。作为人民代表要密切的联系群众才能够保障人民的权益。

并让学生写一封建议书——我国雾霾天气严重,特别是在冬天雾霾天气会特别严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利用所学的知识给人大代表写一封建议信(搜集相关资料)。

之所以这样做是提高学生们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集与集中。因此,我特别重视对板书的设计。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所示:

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以上是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说课稿,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备考资料,请查看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频道。

上一篇:记一次升旗仪式作文初中下一篇:关于黑板报的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