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1选择题

2024-09-23

高一数学必修1选择题(共11篇)

1.高一数学必修1选择题 篇一

一、目标:

用五点法画函数 的图象.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用五点法列表画函数画图;

难点是五点的确定.

三、过程:

【创设情境】

在物理学中,物体做简谐运动时,位移s和时间t的关系为

这里A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动的振幅;往复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称为这个振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往复振动的次数

称为振动的频率; 称为相位,t=0时的相位 称为初相.

在物理和工程技术的许多问题中,经常会遇到形如 的函数,今天我们来探究函数 的图象与函数 的图象关系.

【自主学习探索研究】

1.作函数 和 的图象 (学生用五点法列表画图)

010-10

010-10

描点画图,思考上述两函数的图象五点差异.

(函数 的五点横坐标可以看作函数 的图象上五点横坐标减去 而得.纵坐标不变)

2.作函数 的图象

(学生五点法列表画图)回答函数 的图象与函数 五点差异

思考:函数 的图象与函数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3.作函数 和 的图象

(学生五点法列表画图)回答上述两函数的图象关系? 图象上的五点与函数 五点差异.

5.函数 的图象并与函数 的图象比较之间的关系?

6.思考函数 的五点如何确定?

7.课堂练习

(1)用五点法画函数 的图象

(2)课本p.42.练习5

【提炼总结】

1. 用五点法画三角函数图象时,要先确定周期,再将周期四等份,找出五个关键点:1, , , ,,然后再列表画图;

2.作图时,要注意坐标轴刻度,x轴是实数轴,角一律用弧度制.

四、布置作业

1.修改并保留本节课列表画图所得图象;

2.高一数学必修1选择题 篇二

一、函数模块

1.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主要涉及函数、映射、函数单调性、奇偶性、函数图象的性质.了解映射的概念, 理解函数概念, 掌握对应法则, 图象等有关性质, 高考对于对应关系、定义域、值域的考查要高于课本的题目水平, 对于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考查需结合定义及图象进行解题.近5年, 高考试题经常在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的交汇点编制试题.

2. 命题趋势.

高考对函数知识的综合考查, 客观题中每年必考查运用函数思想解题为目的的新题经常出现, 而解答题中, 纯粹函数考题很少, 与导数, 不等式等相结合的题目几乎每年必考, 而且分值较大.

3. 应试对策.

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是前提;运用由一般到特殊、转化化归、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较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注意加强函数与其他知识交汇点的题型的剖析和训练.

二、立体几何模块

1.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主要考查三侧画法, 平行直线,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平面间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2. 命题趋势.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研究立体几何的核心, 其中既有单独考查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试题, 也有以空间角度、距离、或简单几何体的计算为载体考查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试题.各种题型均有, 考查逻辑思能力.

3. 应试对策.

(1) 熟练掌握定义、判定与性质定理, 并能够进行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 (2) 综合法、分析法相结合, 适当添加辅助线寻求证明思路: (3) 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 提高空间观念, 如教室是长方体, 纸是平面, 对折可看成二面角等; (4) 平行、垂直是考核重点, 可将有关定义、定理包括习题中的一些结论, 按照三种语言归纳整理成表格形式, 便于理解记忆.

三、解析几何模块“直线和圆”

1. 考试内容与要求.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及关系, 掌握斜率公式, 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一般式及其使用;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熟练掌握直线与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2. 命题趋势.

客观题一般考查: (1) 本章的概念问题; (2) 对称问题; (3) 直线题考查直线与向量,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此类题综合性较强, 难度也大.

3. 应试对策.

3.高一数学必修1选择题 篇三

关键词:教材;物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教科书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科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是衡量其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生产力,生产力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全方面竞争已日趋激烈,而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培养人才最基本而直接的途径,故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乃至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高低,教育的改革已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杠杆支点,而科技离不开物理,科学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物理教材的改革创新。为更好地改革物理教材我们有必要对比国内外教材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里仅对比加拿大10年级物理课程与国内高一物理必修1内容。因加拿大教材版本较丰富,没有统一固定要求使用的版本,故此文根据的沈阳加拿大国际学校使用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1 课程内容设置不同

加拿大10年级科学教材中物理占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运动学语言(The Language of Motion),第二单元直线运动(Linear Motion),第四单元运动学在生活中应用(Life in Motion),这四单元内容仅相当于必修一的前两章-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如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位移时间图像分析、简单的运用运动学公式做题等。可见加拿大10年级所学内容非常简单,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物理语言及定义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下一步选学11及12年级物理做准备。

国内教材内容设置上除了课程知识讲解内容还包含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等开发学生思维的模块。加拿大教材中设置了what to do? What did you discover?

Did you know? Extend your knowledge等模块与中国教材相似外,还在每章开始时有以下三模块内容:“Key Concept”概括该章主要知识点,“Key Skills”提出学生学习本章时应掌握的技能,“Key Terms”指出本章主要的物理关键词汇等,国内将此部份作为教学大纲列入教师用书中而在教材中没有体现。

在国内教材中的“做一做”和“科学漫步”内容主要讲解一些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或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而解决问题,只要求学生理解不要求必须会,而加拿大课程非常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必修1中第二章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做一做”讲解了如何用计算机描绘v-t图象,国内对此不作要求,而加拿大此部分内容作为单独一节课要求每个学生带笔记本电脑单独完成,与数学中直线斜率相结合讲解该知识点。

两国教材都在每小节后设置了练习题,加拿大教材在每章末还设置总结性复习题。题目分五个层次:1. Reviewing Key Terms-复习该章知识点并把主要定义及其解释列出来。2.Understanding Key Concept- 基础性习题,要求学生必须会。3.Developing Skills-开放性习题主观性较强。4.Critical Thinking-应用性题目需联系生活实际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5.Pause and Reflect-提醒学生再次复习总结该章知识点。一步步提升题目层次练习学生思考能力,这点国内教材需要学习改善。

2 知识讲解方式不同

物理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光凭学生苦学和教师机械式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这需要教材中有很多辅助性文字插图试验等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当然文字表述是教材表现形式的主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所以文字在教材中占了主要地位,细读国内外教材我们发现在文字表述上还是存在着差异。国内教材物理量的定义中用词很难让学生理解,而国外教材定义更趋向于解释该物理量用途,用词简单描述通俗易懂。

例如在力学中根据力的平衡知识求未知力,国外教材常见的是图片习题形,所举例的题目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鱼的受力分析;书的受力分析等),生动形象的把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践中。国内的教材中力学的典型题目模型,题目大都以理论图形来展示(如一个四四方方的物体房子锲型的斜面上),这样的题目很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

其次外国教材中插图较多,即使在问题中也较多运用插图(多半是实物图形)来形象的把题目和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在知识点旁边还会加以注明重点(key points),不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使题目更易理解。而我国的教材经改革后也非常注重插图的运用,且大都是彩图非常精美并有大量的实物照片,使学生充分感受物理学的强大力量和魅力。

3 实验方式不同

国内教材基本一章对应一节课实验,实验器材多为精密仪器不方便携带,如气垫导轨、示波器、打点计时器等需要学生去实验室集体实验。而国外教材中小实验较多且多用身边可方便找到的器材做实验,这样学生可以随时自主进行试验方便快捷。

在运动学实验中加拿大教材是用秒表、停表进行计时、用米尺测量长度的,如测量物体速度时除了用打点计时器外,在课堂上外教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学生自行测量该组成员走路速度并在纸上画出速度图像。另外他们还真正体现了“瓶瓶罐罐”做实验的理念,实验器材中包含了像地砖、垒球、硬币、玩具弹簧、咖啡罐、平底锅等生活中常见易得的物品。如果细心我们会发现国外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插图部分,多是学生在做实验而且面带笑容,学生肤色也各不相同,而国内教材多是展现实验器材本身,这体现了国外编教材人员的用心良苦,不仅展现了实验本身知识,更让学生身心愉悦的投入到学习中。

4 总结

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必须的,但也不能一味的否定我国传统的东西,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我国物理教材的变革也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就目前在全国广泛使用的人教物理教材而言,无论是教材的编写理念,还是教材结构和内容设计,相对于以往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突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比国内外教材的不同点分析总结如下:

1)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的知识广度不够,内容不够丰富多彩,这点还需向国外教材学习。

2)在课程设计及实验设计方面应该学习国外教材通俗易懂、简单明确等特点进行进一步改正。

我们应吸取国外教材的优点,增大教材知识面的广度,使教材能够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对于国际学校,以沈阳加拿大国际学校为例,我们完全复制加拿大高中课程,请加拿大本土教师来教课,配以双语教师给予辅助,虽然充分利用了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和管理模式,但这种完全西方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我们中国学生。国外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且学生压力没有国内大,这对于习惯于中国教育模式的学生来说过于轻松,从而学生变得过分懒散不易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又能充分利用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培养出国际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仲新元.加拿大高中物理课程管窥[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年第6期.

[4]钱颖.中英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J]. 学科教学. 苏州大学2010(05).

[5]沈小娟.中美科学教育标准比较研究[J]. 钱江学院. 外国教育研究2006(5).

4.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教学反思 篇四

二、质疑反思的培养

通过现状调查,看出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缺乏有目的、有意识,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质疑与解决问题、认识问题后的反思。学生的质疑反思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要有目的设计、训练。因此要培养质疑反思能力必须做到:(1)明确教学目标。要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学会——会学——创新”。(2)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觉建构的教学过程。(3)改善教学环境。(4)优化教学方法。

三、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的教案 篇五

2.会判断和证明两个集合包含关系;

3.理解“? ”、“?”的含义; ≠

4.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

5.渗透问题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教学过程:

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A与集合B具有什么关系?

(1) A={1,2,3},B={1,2,3,4,5}.

(2) A={x|x>3},B={x|3x-6>0}.

(3) A={正方形},B={四边形}.

(4) A=?,B={0}.

(5)A={银川九中高一(11)班的女生},B={银川九中高一(11)班的学生}。

1.子集

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即若任意x?A,有x?B,则A?B(或A?B)。

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subset)。

如果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就记作A?B(或B?A),即:若存在x?A,有x?B,则A?B(或B?A)

说明:A?B与B?A是同义的,而A?B与B?A是互逆的。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都有??A。

(2)除去?与A本身外,集合A的其它子集与集合A的关系如何?

3.真子集:

由“包含”与“相等”的关系,可有如下结论:

(1)A?A (任何集合都是其自身的子集);

(2)若A?B,而且A?B(即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A中),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记作A≠ B。(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

子集)

(3)对于集合A,B,C,若A?B,B?C,即可得出A?C;对A? B,B? C,同样≠≠

?有A≠ C, 即:包含关系具有“传递性”。

4.证明集合相等的方法:

?

第3 / 7页

(1) 证明集合A,B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具体数据)

(2) 分别证明A?B和B?A即可。(抽象情况)

6.高一数学必修1选择题 篇六

一、新课引入:

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log56=?

像log56这样的对数值是不能直接从常用对数表中查出的。能不能将以5为底的对数,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呢?这就要学习对数换底公式。什么是对数换底公式?怎样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来

二、新课讲解: *logaNlogbNlogab 公式:x证明:设xlogbN,则bN

xlogablogaNxlogaNlogaNlogbNlogab,即logab。

1、成立前提:b>0且b≠且a≠

12、公式应用:“换底”,这是对数恒等

10为底。

3eNe=2.71828

例11:logablogba

1nlogablogabm2:n

m

2、求下列各式的值。X k b 1.c o m

(1)、log98•log3227

(2)、(log43+log83)•(log32+log92)

(3)、log49•log

32(4)、log48•log39

(5)、(log2125+log425+log85)•(log52+log254+log1258)

3、若log1227=a,试用a表示log616.解:法

一、换成以2为底的对数。

二、换成以3为底的对数。

三、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

练习:已知log189=a,18b=5,求log3645。

4、已知12x=3,12y=2,求812x

1xy的值。

22logalogb5,logbloga•b的8484练习:已知

值;

5、有一片树林,现有木材220002.5%,求1

5解:设15年后约有木材 A=22000(×1.02515

∴答:15年后约有木材131840方。

练习:

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繁殖成()个。

2、在一个容积为a升的容器里满盛着酒精。先向外倒出x升,再用水注满;第二次又倒出x升溶液,再用水注满;如此操作t次后,容器里剩余的纯酒精为b升,试用含有a、b、t的式子表示x。logaNlogbN

三、小结:对数换底公式:

7.高一数学必修1选择题 篇七

1、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某校学生开展了一次以“猪肉价格上涨”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一名学生从网络上下载到以下新闻标题。

标题一: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涨。

标题二: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请根据标题一、二的信息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6分)

答: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2分)从标题一可以看出,生猪供应不足,导致猪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1分)②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大,价格高。(2分)从标题二可以看出,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度提升,猪肉价格也会上涨。(1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12年五一劳动节、十月国庆节旅游比往年都红火。无论是游客还是散客,均显得热情高涨。除了游山玩水,踏青赏花,陶冶情操外,还刺激了人们购物消费需求欲望,这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运用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五一劳动节、十月国庆旅游热的认识。(6分)

答: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2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为旅游消费奠定了物质基础(1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五一节、十一国庆节旅游购物消费需求旺盛,能够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分)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是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困惑。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该如何做?(6分)答:①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完善就业结构;(2分)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2分)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2分)

4、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政府于近两年打出了一连串的“组合拳”。国务院取消了几百项行政审批项目,确保在下达命令、指令、指标、规定方面决策科学;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国家对高污染行业确立较高的征税比例;人民法院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重点打击涉及食品、药品、农资等犯罪行为。

(1)上述材料中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方式各属于什么样的调控手段?(6分)

答:①政府利用命令、指示等决策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属于经济手段;(2分)

②国家对高污染行业确立较高的征税比例,属于经济手段;(2分)

③人民法院打击涉及食品、药品、农资等犯罪行为,属于法律手段。(2分)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

(3)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分)

5、材料:2011年,从央视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到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从“地沟油”黑幕到“问题血燕”的惊天骗局,从进口奶粉频现虫子到美汁源投毒案„„2012年,从费列罗巧克力、雪碧纷纷现虫到注蛟虾、水泥核桃粉墨登场,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触碰人们人们的心理底线。一个个事件,一次次惊心让消费者谈食色变,食品安全在消费者心理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疤。一些专家大声呼吁,保障食品安全既要发挥“无形的手”的作用,又要强化“有形的手”的力量,只有双手并举,才能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

(1)结合材料,谈谈“无形的手”对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所起的作用?(6分)

答:①“无形的手”指值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重要作用,即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运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②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是遵循价值规律的表现。企业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企业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故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③违背价值规律会受到惩罚。企业如果忽视产品质量,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到头来“伤害”的是企业自己,在市场的生存竞争中,这种企业终究会被淘汰。因此,企业要按价值规律办事,要重视产品的质量,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要重视产品质量?(6分)

答:①企业: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企业重视商品的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高质量的商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②消费者:关心商品的质量,是为了获得良好的使用价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③国家:重视商品的质量。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升本国的国际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的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每点2分)

6、材料:20世纪80年代出生,目前年龄在20至29岁之间的年青一代被称为“80后”,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追求时尚——喜欢追随新、前沿的消费潮流;

追求个性——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看重产品的夸耀性、个性化、与众不同;

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品牌意识鲜明。

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许多人虽然经济能力不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80后”消费特征体现的消费心理?(3分)

(4)答:①追求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体现了从众消费心理;(1分)②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体现了求异消费心理;(1分)③追求享受和品牌,讲究排场体现了攀比消费心理。(1分)-2-

(2)怎样认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消费行为?(5分)

答:①“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指贷款消费;(1分)②如果贷款消费符合自身的实际,并有未来偿还能力,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既有利于改善个人的生活,又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2分)③如果贷款消费超出了自身实际和偿还能力,就属于超前消费,容易引发债务危机,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不值得提倡。(2分)

(3)针对“80后”消费现象,准备向该群众就“做理性的消费者”问题发出倡议,如果让你执笔书写这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4分)(每点1分)

答: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承担社会责任;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增强可持续消费理念;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戒奢从简,反对铺张浪费。

7、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组成的有机整体。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消费虽然是个人的消费行为,但对社会有重要作用。

(1)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其原因有哪些?(13分)

答: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稳定增长,居民收入增加。(5分)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影响消费水平。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物价相对稳定是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5分)从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社会保障的完善、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等角度任一个或几个角度回答最高可得(3分)。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请你谈谈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2分)答: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原则。首先,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其次,要避免盲从和情绪化消费,要理性消费。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再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最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网络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宅经济”的强力发展。众多“宅人”吃饭叫外卖、购物上淘宝,催热了“宅经济”,改变了“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网络反腐”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形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很严峻。现阶段除了要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重要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让人们监督政府”的其他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宅经济”的发展。(12分)

答:①互联网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2010 年中国“千亿宅经济”强有力发展,说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4分)众多“宅人”吃饭叫外卖、购物上淘宝,催热了“宅经济”,说明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4分)②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带动了新兴“宅经济”的产生发展,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4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让人民监督政府”的形式有哪些?(8分)-3-

答:①通过打电话写信或当面向有关人员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即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②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即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③可以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即通过预览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④还可以通过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新形式进行监督。(每小点2分)

9、材料题:昆明市事业单位要推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技术、管理、资金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模式,建立重现实表现、重实际成绩和能力、富有活力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体现人才的价值。

(1)昆明市的分配方式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它体现了什么分配原则?

答:体现了在现阶段,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2)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分配制度?

答:①实行上述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0、材料: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

(1)请结合所学内容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扩大内需?

答:(1)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扩大消费需求必须以雄厚的物质实力作保障,请谈谈应当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8.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总结 篇八

1、天体系统(由小到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最高级别)。(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

2、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外表。(哈雷彗星:周期76年)

3、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4、(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存在生命)。⑵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地球的大气层;③液态水

5、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太阳辐射。

7、太阳活动的概念和分类:太阳大气层由外到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约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

⑴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⑵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⑶影响地球的气候。⑷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9、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2)周期:23时56分4秒(1恒星日,真正周期)。1太阳日为24小时,为一日的时间。(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每小时15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0、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

11、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12、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

13、地球的圈层组成: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岩石圈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组成

岩浆来源与软流层

26、季风:东亚季风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原因是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重要原因),东亚的冬季风吹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吹东南季风——高温多雨。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的冬季吹东北季风——干季,夏季风吹西南季风——雨季,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

27、气候: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

是从每年的六月。伏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七、八月份因受副高影响而出现的干旱天气。

3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人类影响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

34、水循环的意义: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物质发生迁移。(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过程)

37、根据水温(洋流的热力性质)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38、洋流的地理意义:

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实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也是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沿岸的荒漠带是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受到了西澳大利亚寒流的作用。)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四大渔场的形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暖流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成因秘鲁寒流为上升流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是扩大了污染范围。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如哥伦布航海)

39、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

(2)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相协调一致,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3)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性体现例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和影响:因为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以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黄土高原一方面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一方面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引起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洪灾严重)以及三角洲不断向海中前进。

9.高一语文必修1名师教案 篇九

[教学要点]

1 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 学习本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层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检查第二至五部分词语(除课文已注解之外)掌握情况:

迂: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的意思。课文用在柔石身上则突出他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

刚健质(zhì)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

吮血(shǔn xuè):聚拢嘴唇吸血。

仓皇失措(cuò):匆忙慌张,没有办法。措,放、安排。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隔膜(gé mó):本课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永诀(jué):永远分别。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信札:信件。札,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客栈(zhàn):设备简陋的旅馆,有的还兼供客商堆货代办转运。栈,存放货物的地方、仓库、旅馆。

巡(xún)捕:旧时称租界中的警察。

禁锢(gù):原指关押、监禁。本课指束缚,强力限制。

被难(nàn):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牺牲生命。

煞了尾:收了尾。煞,结束,收束。

2 叫两位学生到黑板默写《惯于长夜过春时》,其他的在座位默写。然后参照注解加以解释、译成白话,并回答“思考和练习”二。

诗的理解: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受国民党_迫害的困难处境。“春时”、“长夜”,点明了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挈妇”、“将雏”,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个“惯”字既指明鲁迅对于敌人形形色色的残忍手段已司空见惯,对于动荡不安的生活已习以为常,又有力地控诉了蒋介石反动政权镇压革命的滔天罪行。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政局的动荡,表现了鲁迅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母亲为儿子遭受迫害的担忧。揭露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小军阀你争我夺、连年混战,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忍看”是强忍仇恨的意思。鲁迅眼看敌人残杀革命同志怎能忍气吞声?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在刀丛中与敌人短兵相接,毫不退缩,用笔进行战斗。一个“怒”字,是作者强烈感情的迸发,表现了与敌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和迎着腥风血雨前进的战斗精神。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诗写成了,但哪有发表之地?周围的现实是一片黑暗,犹如漫漫长夜。“低眉”是一个痛定思痛的形象,是一个沉思如何继续战斗的形象。“无写处”,指_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压制,他们对革命言论“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是对_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题,它渲染了一种悲凉、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处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

纵观全诗,既有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也有对慈母的牵肠挂肚的眷念;既有痛失朋友的无限悲痛,也有对_的极度愤慨!字字流血,声声下泪。长歌当哭,又怎能不激起我们这些读者的无限呢?

听录音;齐背。

[析]

作者写作本文时是“二月七一八日”,正是春天时节,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片黑暗,“夜正长”。五位青年作家被反动_逮捕入狱,此案牵及作者,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免于不必要的流血,作者就在“这一夜”,“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家客栈里”。这正表述了诗的首联内容。

对于作者的避难,“即听得外面纷纷”传说作者“被捕,或是被杀了”,使作者的母亲甚为焦虑,“在北京急得生病了”。这表述了诗的颔联内容。

“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三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上中了十弹”。作者的心情悲痛异常:“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作者不顾__威,勇敢地写诗来表达心中的愤怒,“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了这样的几句”。这很好地反映了诗的颈联的内容。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这正表明了诗的尾联的意思。

二、读读议议第五部分。

1 请学生朗读第五部分,体会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议论、理解各段内容:

第1自然段:

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沉痛的心情的?

排比(前两句含对比);反复(结构上照应上文)。

第2自然段

典故<<思旧赋>>的作用:

借向子期当时的处境与心情自比,决在揭露选派与司氏以然夺手段建立晋朝无异,没有言论自由。

第3自然段:

“这三十年中”指18“戊戌变法”以后的30余年。“许多青年的血”,如19徐锡麟、秋瑾的被杀;1925年的“五卅”运动,1926年的“8.13”惨案,1927年的“4.12”政变中被杀的无数青年革命者。

这一段的第一句先摆事实,对现实进行揭露;后作结论,对现实进行控诉。它不仅表达了革命文学青年正当年轻有为的时候惨遭杀害,在鲁迅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极度悲痛,更重要的是用这种反常的残酷的事实来揭露和控诉_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第二句是比喻说法,连用了两个比喻:“夜”,用以说明反动统治的黑暗与残酷;“路”,用以指革命在向反动统治作斗争的征途。两个“正长”,说明反动统治还在延续,革命者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斗争。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不是消极的回避,而是积极的斗争,是说要化悲愤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和坚决斗争来记念牺牲的烈士。第三句则表明了对革命必胜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斗争到底的“韧”的精神,号召人们为夺取这最后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总之,这一段表达了对死难烈士沉痛哀悼、对_愤怒控诉、对革命的胜利信心和彻底斗争的强烈感情。

三、总结全文

1 引导学生快速复读全文,体会文中强烈的抒情色彩。

这篇文章是具有浓烈抒情成分的散文诗式的杂文,文中的记叙和议论常与抒情结合,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如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见,在朴素的记叙文字中,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而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又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议论,表达了作者对_的憎恶之情。又如第四部分在记叙了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的两段文字更是充溢着作者满腔悲愤之情,特别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作者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2 引导学生思考全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是怎样周密安排的。

本文写人记事,内容丰富。所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片断的、零散琐细的事情。尽管如此,文章内在联系却十分紧密。

首先,作者把他和五烈士的交往、接触和悼念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文章第一部分写白莽,第二部分写柔石,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一同被捕,第四部分写五烈士被捕经过、狱中情况及遇害消息,以写柔石为主,第五部分表达作者的悲愤心情并指出烈士鲜血不会白流,作者与五烈士的关系这条线索贯串五部分的始终。

其次,各部分之间又有巧妙的过渡和衔接。如第一部分写送书给白莽,补叙是托柔石送去的,引出第二部分写柔石,又由柔石的介绍引出冯铿。第三部分里又一次写托柔石送书给白莽,再从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转入第四部分写他们一同被捕和受害的情况,再补写李伟森、胡也频两人。文章前后,一环扣着一环,紧密无隙,衔接自然,脉络清楚。

再次,结尾的文句又用反复来强调和深化主题并与第一部分的开头遥相呼应,使全篇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10.高一英语必修1单词句子 篇十

1.devotes…to doing奉于

2.fight against对抗,反对,与……作斗争

3.selflessly无私地

4.be free from免于,不受

5.be in prison入狱,在狱中服刑

6.the first man to do第一个…的人

7.The time when I first met him was a very difficult period of my life.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我一生中非常艰难的时期。

8.He was generous with his time,for which I was grateful.

他十分慷慨地给予我时间,我为此非常感激。

9.become out of work.失业

10.hope that…/to do

11.as soon as I could尽快,马上

12.We were put into a position in which we had either to accept we were less important,or fight the government.

我们被置于这样一个境地:要么我们接受低人一等的现实,要么跟政府作斗争。

13.Only 位于句首,修饰状语从句时,主句采用部分倒装的语序。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只有这样,你才能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14.as a matter of fact事实上

15.blow up爆炸,打气

16.be equal to和…平等

17.in trouble处于困境 遇到麻烦

18.be willing to do sth.愿意,乐于

19.turn to变成;求助于,借助于,翻到,转向

turn to sb forhelp 向某人求助

20.lose heart灰心;泄气,丧失勇气,失去信心

21.escape from逃脱,逃离,从……逃出

22.should have done本应做而未做

needn’t have done本不需要做而做了

can’t have done过去不可能做过(对过去的否定推测)

must have done对过去的肯定推测

23.pass the exam.通过考试

24.be better educated受到良好教育

25.come to power执政

26.be proud to do sth.be proud of sth为…而自豪

27.set up创立,建立,架起,建造

The company was set up ten years ago.公司是十年前建立的。

28.be sentenced to…被判处……

29.Do you have any thoughts on that你认为那怎么样?

30.to my understanding按我的理解to my opinion

31.be accepted by…被……录取、接受

32.die from死于…(事故等外部原因)die of死于…(疾病等自身原因)

33.under way正在进行

34.point of view观点

35.compete with…与……竞争

11.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设计让教师在工作中更加顺利,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一)

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其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对水循环地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该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仍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对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用给予适当和关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将出现阶段性的高原期和飞速发展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以及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体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认识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更能深刻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3、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总要意义,进而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大江大河利用现状,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3、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二)

一、课标及其解读:

1、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解读: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城市发展布局规律。城市的地域结构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

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学说等。这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但本条标准只要求能用上述理论中反映出来的地理原理来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上。

二、学情分析:

1、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对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多少都有感性的认识;

2、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城市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属于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中心地理论);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本节课时第3课时,我把本节课的课题定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对比湘教版和人教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湘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案例选取中心商务区,活动选取建成区和郊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理论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些原则,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人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形成中重点讲经济因素)。我选取人教版的3大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分析,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生活的城市里还蕴含着这样的地理思想,案例选取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下西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2、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并能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之所以确定上述教学目标,主要是因为课标要求的是用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差异,必须要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这样才能了解城市发展布局的特点。

重点: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确定依据:只有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才能比较功能区的差异,才能理解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难点: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因为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较差,所以确定为难点。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举例法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主要采取谈话法、举例法。

1、谈话法。主要通过师生互动,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课题入手,从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什么是空间?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些词对学生而言生僻、费解,解释清楚之后,便于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在学习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时,以学生身边的例子为谈话平台;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时,给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不急于给出结论,通过谈话互动,引导学生如何读图析图,给学生析图探究时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举例法。在学生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以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为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原来身边的生活里蕴藏着地理知识。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制作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新新学案》,教材。

六、学法指导:读图析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终生受益。

1、读图析图法。以图做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开口说图;

2、合作探究法: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对所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流、总结,完成对问题的学习。本节课在学习方法的设计上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积极性,分组,各组分别探究不同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交流、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习城市区位、中心地理论,知道了单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区域的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今天我们学习某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板书:第3课时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设问:

1、什么是空间?什么是结构?什么是城市的空间结构?

师解释:空间是指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结构是事物的内部构造。如大楼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成状态。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三)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过渡:人类是在土地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不同类型。

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商业区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设问:西安市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务区: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住宅区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此处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比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这些工业专业化程度高,且有很强的协作性。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故工业区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等设施。

以上3个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以下3种。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这3个模式的阅读属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故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经济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原因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上一篇:我的七十二变小学作文下一篇:暑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