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

2024-06-20

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精选9篇)

1.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 篇一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不同,它的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主要有: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前两类可以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可称为“非语言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对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 者:陈邦玲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36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3(2)分类号:G04关键词: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 体态语 副语言 客套语 环境语 跨文化交际

2.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 篇二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指的是不同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 或者说是任何在语言及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的人之间的交际。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速, 中西交际也越来越频繁。但由于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 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互斥或者交际障碍。具体地讲, 中西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文化背景差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律自省的民族性格, 谦虚被认为是民族的美德, 不喜欢过分的自我展示。而在西方国家中, 人们往往习惯展示自我, 以个人为主体, 很善于表现自我。中华民族很重视团结精神, 比较提倡团结就是力量。而在西方文化中比较倡导个人主义, 对个人能力的强调往往超过集体。

(二) 宗教信仰差异

中西方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差异也影响着语言文化。中华民族主要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 有着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而在西方国家中, 基督教文化对其的影响最大, 很多的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等都和基督文化有关。

(三) 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差异主要体现在餐饮、生活、语言等的习俗的差异。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 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就餐饮风俗来讲, 中式餐饮一般采用圆桌或方桌共餐的形式, 帮客人夹菜或者劝酒等被视作热情, 宾主之间谈话交流较多, 氛围比较温暖和谐。西方的餐饮主要采用长条桌进行, 用餐环境十分的优雅、安静, 实行分餐制, 不会有劝酒等情况, 交流氛围平等。

(四) 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文化的核心因素,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本质体现。由于中西文化的文化体系不同, 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 对逻辑推理不太重视。而西方文化一直比较强调理性思考以及哲学反思, 很注重逻辑推理。

二、加强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交际活动的主要手段。要实现跨文化交际, 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异国文化知识,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还应重视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目前, 我国的外语能力培养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实现, 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总体来看, 外语语言交际能力即口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 加强课堂的互动, 重视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不断增加, 外语语言交流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代外语教育中, 学校应加强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运用学校现有的条件, 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更多外语环境, 加强课堂的互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更多外语学习的机会,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加口语练习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

(二) 调整课程设置, 加强口语课程建设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 加强口语课程的建设, 适当地增加外语口语课。在实际教育中, 引进师资, 聘请资深的外语教师加强外语口语教学。也可以设置模拟外语交流情境, 进行模拟外语口语交流练习,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交际能力。

(三) 改革外语考核模式, 增加口语测试项目

目前, 我国的外语考核模式主要是四六级考试, 但这实际上是一种应试考核制度, 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长期以来, 很多外语教师都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这些方法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提高学生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增加口语测试项目, 促使学生在外语交际能力的考核中不断地练习和加强, 促进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

三、结束语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参与的国际事务也越来越多, 涉及到的跨国交际也越来越频繁, 这些都要求我们要熟知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掌握较强的外语语言能力。但实现这个目标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既要培养学生的跨国文化知识, 又要培养其外语交际能力, 将学生培养成既了解异国文化又擅长外语交流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德斌.关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J].世纪桥, 2007, (9) :149-150.

[2]宋雅智.论跨文化交际与外语语言能力培养[A].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126-128.

[3]毛姗姗.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首都教育学报, 2012, 06 (1) :47-48.

3.关于非言语交际的跨文化差异分析 篇三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跨文化;差异

非言语交际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种交际形式,人们提到“交际”一词时往往直接联想到言语沟通与交流,但事实上,非言语交际在人类实际交流过程中的比重远超言语交际。国外学者曾经对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在人们日常沟通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言语交际的比重仅占35%,其余65%的沟通都通过非言语交际实现。非言语交际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其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同一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含义常常并不相同,且不同时间地点下同一个非言语交际符号也常常发生变化。非言语交际作为不发声的“语言”较发声的语言更为含蓄和隐晦,人们在非言语交际过程中往往并不刻意为之,而是不自觉和下意识的,因此非言语交际相比言语交际不存在时间限制,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一、非言语交际的内容

非言语交际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肢体言语、客体言语、副言语、环境言语等。肢体言语作为非言语交际中最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最常被人们使用的一种非言语交际形式,肢体言语的使用相对主动和明显,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人们都习惯以点头表示同意、接受、明白等意思,以摇头表示反对、拒绝、不明白等意思。而在指示地点或方向的时候,人们常常伸出食指指向目标地点方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有以手肘或脚轻击身旁说话的人以示警告,阻止他人继续说话的非言语交际方式。

客体言语则包括人们的服装、配饰、个人用品、交通工具等相对隐晦的非言语交际内容,比如西方国家的人们将戒指佩戴在左手无名指表示已婚,印度女性则在结婚后将头顶中分部位的头发涂上红色染料表示已婚;欧美的女性认为皮肤黝黑、嘴大且唇厚为性感、美丽,东亚女性则相反,更喜爱白皙的肌肤和小巧的嘴唇。

副言语又称伴随言语或类言语,通常以单章节的发声及语调变化传达交际的信息。例如欧美国家人士常常发出“嗯哼”的音节表示“知道了、对、是、同意”等含义;中国人习惯以平声的“嗯、哦”表示“明白、清楚、了解”,而以尾音上扬的“嗯?哦?”表示疑问、质询等意思。也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习惯用刻意的咳嗽声表示提醒“有人来了”或者警告“不要再说了”等意思。环境言语主要指人们交际中以时间或空间传递出的交际信息。

二、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的关系

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是互为辅助和补充的关系,非言语交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不同文化间言语交际的缺陷。不同文化间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言语交际的错误理解,此时以非言语交际相配合就能避免产生歧义。例如中俄边贸刚刚启动时,俄罗斯商人到中国商铺购买服装等日用品时,双方言语不通很难交流。俄罗斯人需要购买大尺码的服装,但中国商人听不懂,俄罗斯人于是鼓起两腮,双臂张开形成一个圆弧形,意为体型肥胖的人,中国商人立即明白了俄罗斯人的意思,拿出最大号的服装供俄罗斯商人挑选。这就是典型的以非言语交际弥补跨文化交际中双方言语交际易发生的缺陷问题。

三、非言语交际在跨文中的差异

(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差异的表现

以微笑这种最普通的非言语交际符号为例,尽管世界绝大多数地区人们都以微笑作为友好的表示,但在特定场合下,即使是这种最具普遍性的非言语交际符号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有相当显著的差异表现。比如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多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商务人士一般认为微笑是充满诚意、友好的表示,因此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始终面带微笑,但日本人视商务谈判为严肃、慎重、重要的大事,不宜微笑,甚至认为在商务谈判桌上微笑是一种恶意的表示,因此谈判全程基本面无表情或保持肃穆,只在最后谈判结束签署合同时才面露微笑,对合作成功表示满意。

(二)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差异原因

之所以连微笑这种最习以为常的表情在不同场合下的非言语交际中都会因跨文化交际出现显著差异,其中根本原因仍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习俗等的根本性差异。对欧美等西方国家而言,人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及其天性相对外向、开放、张扬,而东方国家受传统教育影响深刻,人们比较内敛、克制、含蓄,情感不外露,这种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决定了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的差异。

(三)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差异的影响

在不同情境中的影响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的差异易导致交际双方误解对方的意思或者使交际中断,特殊情境中的影响则可能极其严重。例如曾在伊拉克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当时一辆伊拉克人驾驶的汽车靠近一处美军控制的检查站,美军示意该车停下接受检查,士兵使用了非言语交际中的肢体言语——抬起手臂伸直,五指并拢,手掌掌心朝向行驶的车辆,在多数国家和地区这一手势表达“阻止、停止”的意思,然而在当地却并非如此,此处的伊拉克人常用此手势代表“欢迎”,于是伊拉克人驾驶汽车继续前进。最终的结果是车辆被美军射击超过一百发子弹,车内人尽数死亡。

四、解决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学习,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非言语交际的产生总是与丰富的传统文化、习俗相关联,加强学习、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是解决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中产生误解和歧义的关键。交际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了解异域文化与习俗中的非言语交际特点,如果有异域交际的目标国家和地区还应当强化对目标区域文化习俗的重要学习,比如书籍、影视剧、报刊杂志、音视频资料等。将日韩影视剧与欧美影视剧相对比就可以发现一个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中较显著的差异:比如乘坐轿车,日韩地区男女各自拉开车门,欧美国家却常常是男士为女士开车门;下车亦是如此,欧美男士先下车,然后为女士拉开车门。再如聚餐,若席间有女士暂时离开,日韩影视剧中的男士往往坐着不动,欧美影视剧中则经常出现女士起身时,男士立即起立,女士离开后重新就座的场景。加强对异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交际者熟悉非言语交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最大程度避免对非言语交际的误解。

(二)对含义模糊的非言语交际进行确认,避免引起歧义

对不能明确真实含义的非言语交际进行二次确认,正如之前提到的发生在伊拉克的真实案例,如果开车的伊拉克人能够停车与美国士兵进行二次确认,就能够避免出现因对非言语交际的不明确产生致命误解。在一些相对极端的情境中,若交际对方出现了含义模糊的非言语交际符号,已方应尽可能以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进行二次确认,以保证交际的正确性。

五、结束语

非言语交际是言语交际的重要且必须的补充,但在跨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由于其隐晦和不确定性容易产生交际歧义和误解。因此,在参与有异域文化背景的交际时,交际者应注意加强对非言语交际特点的观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异域文化与习俗,尽量熟悉非言语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在交际过程中降低出现误解和歧义的频率。

参考文献:

[1]李元胜.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112-116.

[2]庄恩平,杨盈.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外语教学的盲点[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02:14-19.

4.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 篇四

中英跨文化交际参与者的感知与现实--一份中英跨文化交际问卷调查与分析

问卷调查旨在对比分析21世纪中英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交际者自身感知与在英语人士眼中表现之差异,以发现新世纪中英跨文化交际特点及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得出启示并提出建议,希望对中英跨文化交际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 者:刘艳华 付永钢  作者单位:刘艳华(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付永钢(暨南大学珠海学院)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G0 关键词:中英跨文化交际   问卷调查   对比分析   启示  

5.跨文化交际中的送礼文化 篇五

送礼是当今常见的社会现象.为什么要送礼?送什么礼?如何送礼?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些情况包括送礼的原因和目的,送礼的对象和时间.由于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送礼问题更加复杂,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更多的送礼知识,希望能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作 者:李彩霞 蔡荣寿  作者单位:李彩霞(广西工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广西,柳州,545006)

蔡荣寿(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6.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因 篇六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因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际中出现的言语障碍也不断增多,产生障碍的.原因除了语言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障碍.因此,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是确保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 者:李雅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 刊 名:大众科技 英文刊名: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9) 分类号:HO-05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跨文化交际   文化误因  

7.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 篇七

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1. 跨文化教学中的文化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通过文学艺术表现出来的一个民族的风俗、传统和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行为、情感和思想的根源;是一种长期形成的观念、目标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信仰。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来讲, 林娟娟从两方面诠释了文化, 她指出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写“Culture”, 是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正式文化, 即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哲学、教育科技等;另一种是指在一个国家中某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文明、传统和隐藏在人行为之中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 也就是小写“culture”, 非正式, 但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方方面面的文化体系。正式的文化, 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总是以各类的课程形式出现, 学生可以通过书本或其他形式获得, 影响语言的形成及其规律的变化。“culture”是语言现象发展变化的主导力量, 不断为已形成的语言主体注入新鲜的血液。这种非正式文化存在于社会潜意识中, 影响着语言在社会中运用的适当性。换言之, 这种隐形的“culture”对交际能力最具影响力。Hymes交际能力观的核心就是语言的适当性, 语言的运用要适合特定的社会环境。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 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就是培养学习者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并且有效避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 人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单方面的语言教学或文化教学都不能满足社会对具备高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要。跨文化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外语教学不再局限在分辨语句是否合乎语法和句法, 包括判断语句是否符合语用规则, 能否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民族起到桥梁作用之中。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概念超越了某一种语言文化的界限。以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为例, 19世纪的殖民扩张使英语成为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在与各国独特民族文化的磨合和融合过程中, 英语所代表的安格鲁撒克逊的文化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作为一种语言, 英语基本的语法规则并没有改变, 然而其在跨文化交际中传达的文化信息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改变。跨文化研究是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交融的产物, 在外语教学由传统的模式向科学的模式转变过程中, 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把文化教学从直接传授即成的知识文化扩展到了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2. 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外语学习者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特定的语用习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 一方面容易下意识地用固有的语言模式、语用习惯去理解和运用目标语;另一方面视书本上学到的目标语文化为“标准文化知识”并一成不变地套用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现行文化教学的弊端, 如前所述, 单方面地向学习者传授文化知识, 忽视培养文化敏感性和拓展文化视野。Wolfson就提出, 不能以某一特定文化社团 (往往是强势文化社团) 的交际能力模式来统领所有的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 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使其发展不同的交际能力。如, 同样用英语与韩国人、英国人、美国人甚至非洲裔美国人交流需要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同的, 因为其交际能力因其文化特征不同而有所不同———每一种文化在价值观构成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一定固定使用母语者一方的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导, 需要跟据特定的社会语境来选择正确的交际方式。

由于文化视野狭窄, 学习者往往在外语学习中忽视、不接受或不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 单方面地强调本民族文化或强势文化。其结果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长期停滞在肤浅的表面, 缺乏向深层次探索的动力。如果把语言比作建筑, 文化好比建筑中的结构, 没有对文化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灵活性等特征的深刻理解, 语言只会是摇摇欲坠的危楼;没有文化赋予的魅力和生机, 语言仅是泥土和砖瓦的堆积, 自然也失去了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尊重并接受文化间的差异, 认识文化敏感性和文化意识是学习外语的关键一环。外语学习和直接的文化交流不能自动导致文化理解, 没有对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 学生也就没有进入目的文化的框架来思考和理解目的文化, 他们增加的只是一些文化信息, 而依然以自己的文化观念为标准去衡量目的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由语言和文化本身决定的, 而是由文化与语言之间的默契决定的。因此, 即便是同一种语言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使用, 其中的默契是各不相同的。尊重并接受每个文化间的差异, 承认同一种语言和不同文化之间会有各自的默契, 也就是说,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多元的, 不是单一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或称为语法能力在现行外语教学模式下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转, 教学的重点不言而喻就是语法、句法、词汇和翻译等语言的基本技能。大量的练习、测验、考试使外语学习变成一种重复动作, 学生从中不能获得探索的乐趣, 语言能力成为各种习题、考试的代名词。尽管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达到应试的要求, 但其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十分低下。过分强调语法教学的外语教学模式固然不值得提倡, 却不能忽视和否定语法教学在跨文化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语法能力主要是指对语言基本规律的掌握, 包括语法, 句法、词汇、构词等语言规则, 是理解和灵活运用语言的基本条件。只有交际双方语言能力相当, 正确理解对方表达的内容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通畅。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文化意识、文化敏感性和语言能力, 任何形式的跨文化交际离开了语言能力的基本框架都难以进行。随着通讯工具与媒体的迅速发展, 外语学习资源不断增加。各类原版书籍、原声电视、广播节目以及互联网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特别是网络上不断更新的原声电视剧、电影改变了许多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他们试图通过直接接触有声语言和文化回避枯燥的语法学习。在一定程度上, 这样的方法对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很大的帮助。随着语言学习升入到更高阶段, 有声语言学习法所带来的弊端, 例如, 语法薄弱、语言词汇匮乏、语言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等都无法避免。语法基础不扎实, 缺乏对句法、构词法和拼写等基本法则的学习和练习,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语法能力弱, 无法连贯地用目标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单一地通过有声语言学习, 学习者只能记住支离破碎的词语和句子, 不能形成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相融合的跨文化思维。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成形, 无法通过目标语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更不用说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缺乏对学习外语目标和意义的理解, 学生通常体会不到一种语言和民族文化之间不可离弃的因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在关系。同时, 在各种考试的“指挥”下, 走入了外语学习的误区, 产生错误的“思维定式”。为了使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扩充其文化知识 (不单单是目的文化知识) ,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通过提高文化敏感性和文化意识建立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思维方式。

二、跨文化教学策略

从外语教学的角度讲, 跨文化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尊重文化平等性。人类社会是由多种多样的文化体系组成的, 不共享同一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以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为例, 这种差异不仅仅存在于英语民族与非英语民族之间, 还渗透在非英语民族人群之间。Widdowson在讨论与学习者发展交际能力密切相关的文化习得问题时指出, 文化习得如果仅限于目的语本族语使用者的文化, 那最多只能有助于改善学习者与这些文化社团成员的交往;但是, 许多学习者常常还需要使用目的语与其他非本族语使用者交往。学习者从教材中获得的文化信息多是英语民族的正式文化 (大写“C”文化) 在交际中需要根据交际情境因人而异。跨文化交际的言语行为适当性不能依据使用的语言来决定。例如, 中国人与韩国人以英语为媒介进行交流, 交际双方都是非英语民族。英语虽然是交际双方所用的语言, 双方交际行为却没有必要循规蹈矩地遵循英语民族的文化习惯, 应当顺应中韩两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和发展出语言和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特性, 并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每种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平等的。在跨文化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避免根据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世界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刻意地褒扬其文化或将其文化看得高于一切。跨文化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应强调帮助学生获得一种新的文化视野。单纯的文化教学无法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敏感性, 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习惯、行为模式、交往方式等依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民族特征。对此, 笔者认为, 把培养文化敏感性作为跨文化教学的第一步, 让学生认识到同一语言因说话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会产生相异的语用习惯、行为特征等;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应有意识地去了解对方的民族文化特征, 接受并尊重存在的差异, 从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发展到不自觉的 (潜意识的) 文化敏感性。

跨文化教学是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综合体。文化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是多元的、灵活的,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复杂的文化冲击的过程。然而, 所有的跨文化交际必须借助一种特定语言才能进行, 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势必要随着语言能力而波动。长期以来, 由于传统外语教育模式过分强调包括词汇、构词、构句等代表语言特征的语法能力, 学生早已对这样的模式产生厌恶和误解。大量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语言能力的基础, 增加词汇量, 同时成为语言学习的负担。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语言变成“纸上谈兵”, 学生“谈语法而色变”。结果,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有意识地避免语法练习并希望通过捷径或其他方式弥补这一部分的疏漏。主动回避语法学习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一个危险区域。文化是语言的灵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体现文化魅力与生机的最好媒介。“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 是本民族成员或语言社团成员共同遵守的语言习惯或约定俗成的规则, 它的本体存在于本民族成员或语言社团成员的心理之中, 它反映着本民族成员或语言社团成员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所以语法最能体现语言的民族特点, 在语言对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码的语法能力, 是跨文化交际发生的最低限度条件, 而交际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语法能力的强弱……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之间要相互理解和沟通, 交往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归根到底都只有通过语言运用才能得以完全实现。语法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很难从外部观察和认知。不可否认的是, 二者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成正比的。当学生的语法能力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随之上升, 反之亦然。在跨文化教学中, 帮助学习者认识到语法能力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阶梯, 即使学习语法是一个枯燥的过程, 但绝不可省略。

三、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1.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跨文化教学的实施要素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必备条件。跨文化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 也难于完全依靠教材, 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多重文化的理解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文化观念和平等对待文化独特性的态度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一方面教师结合教材展开的文化教学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文化的表层现象, 并通过分析讨论帮助学生领悟文化的深层结构;另一方面要言传身教地培养学生把文化知识转化为文化敏感性, 从而自如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 教师本身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行为是学生认识跨文化交际的大门, 其所具备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应不断更新, 与时俱进。

2. 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是跨文化教学的基础

跨文化交际教学应兼顾理论和实践, 真正地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课程设置应摒弃“一言堂”的模式, 在将学生引入一个研究课题后, 采用分组合作收集相关资料, 通过研讨会综合讨论典型问题的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化知识, 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并解决问题。

选择教材应兼顾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方面的内容, 选择语言地道、文化特征突出的教科书, 避免纯理论的教材。教材内容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策略地培养其文化敏感性。对教科书进行阶段性总结, 检测其文化知识是否突出反映民族特征、价值观等。

跨文化交际问题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直接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教学。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探索和学习新的理论, 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Burner, J.The Culture of Education[M].U.S.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Paulson, C.D.Linguistic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opics in ESL.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2.

[3]Wolfson, N.Perspectives:Sociolinguistics and TESOL.Philadelphia:Newbury House, 1989.

[4]何善芳.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5]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4) .

8.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 篇八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材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已经到达一个空前频繁的阶段,人们早已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代跨步到“地球村”的时代。各国人们早已摆脱故步自封的观念,跨文化交流随处可见,并且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符合时代脉搏的合格外语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使用某一语言的同时,就是在传播这一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新出台的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将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为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由此配套编写的一系列英语教材体现了这样的精神,并充分贯彻了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开阔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这一要求。本文将重点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教材(New Practical English)中的综合教程(Comprehensive Course),说明英语教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综合教程中有关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新编实用英语教材就是通过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研究表明,专科院校所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英语教材系列中的综合教程,每个单元中的所有模块普遍涉及文化因素。这些包含文化内容的单元所涉及的话题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友谊、旅游、语言、英雄人物、文物古迹、体育、音乐、文化、动物保护、节日、戏剧、科技、幽默等,如此广泛的话题十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他们对于本国文化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下面就以综合教程为例,从听说、阅读、词汇三方面具体分析教材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现象。

2.1听说训练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

综合教程中的听说训练通过对人物的对话或是一些形形色色有关文化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例如,综合教程1的Unit 6 “Sports Events and Outdoor Activities”的听力部分,材料讲述的是关于美国人都喜欢烧烤(Barbecue)这一习俗,通过这些信息的听力,学生可以了解有关Barbecue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大量的户外活动的英语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可以以此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口说的欲望,询问他们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最喜欢的运动员是谁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奥运会的文化,又可以锻炼有关运动方面的英语表达。又如综合教程1 Unit 2的听力:一封感谢信,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向学生展示了一封地道的美式感谢信的书写方式,以及一些表达感谢和邀请的词汇和句式,并通过这一部分的听力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文字背后的欧美文化礼仪。再如综合教程2 Unit 5听力部分,通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展现美国人eating out时的一些习惯,学生听完之后可以对比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类似的听力材料在教材里还有很多,新教材的编者们让教材不再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层面,更加注重文化意识的熏陶、渗透,特别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因为语言说到底,就是用来交流的载体,所以不管学习的内容如何变化,最后都要落到交际这个关键点上,新教材的编写还特别注重让学生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因为了解本国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化,提高对外国文化的鉴赏能力,可以在进行文化对比时更准确、深刻地认识两种文化的异同,能提高对外国文化的敏感性,从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这一指导思想在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的听力材料中都有所体现,如上述提到的关于文化的介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并且在接下来要谈的阅读材料中有更明显的体现。

2.2阅读材料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

新编实用英语教材中有涉及面很广的阅读材料,其中不乏许多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章,这些阅读材料不仅能反映英语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还能从中体现中外文化的对比,使中国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了解到真实的英美文化。例如综合教程1第七单元“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Making Friends”的阅读课文“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就是一篇很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教材,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感恩节和圣诞节的由来、庆祝方式等,节日本身就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圣诞节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更不陌生,但是圣诞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对于欧美国家人们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大多数学生其实并不十分清楚,所以通过学习这篇教材,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我们国家的节日,由此可以窥视出中美两国文化的异同,也能让学生们更加深刻了解到欧美国家人民如何庆祝节日及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启发学生谈谈通过学习这两个节日,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人们在庆祝节日方式上有何异同,西方国家的节日中是否涵盖了其他因素,如宗教因素等,这些是不是也能窥探出跨文化交际的端倪?通过这种材料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从中外文化对比中加深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此外,在学习这类文章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拓展,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的一些文化风俗,将各个国家的一些非常著名的节日列出来进行对比,如日本的盂兰盆节、西方国家的万圣节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有关节日的内容不但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见闻,而且可以使他们了解到这些节日背后的深层含义,比如复活节,教师可以扩展一些内容,除了介绍复活节彩蛋和小兔子这些表征之外,还应告诉学生们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之一,是庆祝基督耶稣的复活,是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庆祝的节日,复活节还象征着重生和希望。通过这些拓展性的介绍,可以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西方国家的节日文化,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们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我们国家的传统佳节——春节为例,和国外节日对比,找出彼此的差异,启发他们进行讨论,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进一步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上述这些阅读材料,都能充分体现关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涵,选材生动有趣,文章长度适宜,并留有很多可以扩展的内容,学生们通过学习这些教材,可以对英语语言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历史发展、人文景观等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而且通过文化的差异性比较,对本国文化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更好地建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3词汇里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

如果听说部分和阅读部分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文化信息,那么词汇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则显得有些不太明朗,其实,词汇中的文化信息也是相当丰富和耐人寻味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不可分割的词汇,也是反映文化发展变迁的有力证据。如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单词拼写和发音上的区别,除了这些区别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本地化英语也是和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如英语语言学中提及的克里奥尔语和洋泾浜语,都是英语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文化结合的产物。再如现在席卷全球的中国功夫,在英语词汇里就有一个类似汉语发音的kongfu(功夫),又如北京的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让英语词汇里又多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单词fuwa(福娃),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带领学生们找到这样的例子,既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3.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建议

跨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层面。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除了依靠教材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所学内容适时引进一些辅助工具,如PPT、图片、音频视频资源的使用等;在进行跨文化知识介绍的时候,应灵活安排一些任务,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文章阅读,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可以介绍一些优秀的英文网站,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看一些英文版的纪录片等,让学生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语言学校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于实践,应用于交流。所以,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显得尤为必要,并能为学生们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肖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M].课程教材研究所,2005.

9.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篇九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这里从关注重点、烹调准则和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营养”和“美味”的关注重点不同

(一)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然也追求美味,但同时还坚持“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的做法是他们不赞成的。

不可否认,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他们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再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二)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老头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深受卡尔文教派影响的荷兰人连自己都说过“如果说法国人是为吃而活着,我们荷兰人则是为活着而吃”,这也就不难理解 “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是当烹饪变成一个精确而艰巨的实验时,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他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泾渭分明。所谓“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我们称夫妇成婚为“合卺”,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

[5]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6]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上一篇:托管培训总结下一篇:瓦尔登湖读后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