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中学生活作文

2024-08-25

我心中的中学生活作文(共16篇)

1.我心中的中学生活作文 篇一

我此刻生活在一个城市——郑州。郑州在这今年有十分大的变化,高楼大厦多了,开始修地铁了,等等。可是,郑州也出现了许多不好的行为,比如:人们很多的砍伐树木、随手把垃圾扔到地上、小孩子随地大小便等等。我期望郑州能成为一个环保的、和谐的、美丽的城市。

在我看来,郑州如果要称得上一个环保的城市,首先,要减少污染。人们要少开骑车,尽量不骑摩托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多步行、骑自行车,这样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减少污染。其次,要讲卫生,不乱扔垃圾,把垃圾分类后再扔进垃圾桶,还要注意公共卫生。除此之外,人们还要少用一次性的东西,比如一次性的碗、筷子,因为它们不仅仅十分浪费资源,还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如果郑州要称得上一个和谐的城市,人们首先要礼貌的对待别人,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或者打架、骂人,要互相谦让,帮忙别人。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人们还要关心小动物,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们。

郑州还应当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们要多种一些树,比如像高大的法国梧桐,因为法国梧桐不仅仅能够美化空气,还能够组成成片成片的绿荫,让人们乘凉,还能够抵挡风沙。除了多种树以外,我们还应当种一些花儿。因为,花儿就像一个城市的装饰品,如果我们多种一些花儿,郑州会比以前更美丽。

郑州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高楼大厦是必不可少的,可是,郑州的高楼大厦都是方方正正的,如果能够建设一些比较独特的高楼大厦,比如,圆的、半圆的等等。这样,郑州讲成为一个十分有创意的城市。

我期望郑州变成一个这样的城市,这样,人们既幸福,又能够安居乐业了。

2.我心中的中学生活作文 篇二

与李苹校长攀谈, 感觉她的音调是低沉而平和的, 然而聆听她的讲述, 你便会为其中的那些坎坷与艰辛而唏嘘, 会慢慢明了真实的李苹是一位怀有激情和梦想的人, 便能够体会“以人为本, 追求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所承载的深意。在阐释办学理念时, 李苹校长说道:把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标, 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不满足、不断探索、勇争第一、迎接挑战的意识。近几年来, 在李校长的带领下, 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形成, 网络实验班增至6个, 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从7 6%提高到9 2.2%。

然而, 回首2 0 0 2年的杨中, 其风貌与今日相去甚远。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时, 杨中的教育教学却不见起色, 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意识不强, 出现了几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教师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有的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认知结构上出现“高原现象”, 且自我满足、故步自封。学校缺少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 学生厌学情况较为严重。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求证, 李校长得出结论:“改变学校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而这只有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才能实现。”2003年, 北京师范大学立项《网

/本刊记者霍柔伊

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与创新探索》课题, 在多次听取何克抗教授的报告后, 李校长决定抓住这一契机, 以课题为突破口, 进行学校改革。于是, 以优秀教师队伍为基础,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办学思路从最初的朦胧开始明晰起来。学校成立了实验领导小组和2个网络实验班, 尝试以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龙头, 向其他学科辐射, 将业务精、信息技术好的年轻教师作为实验带头人, 使教学最优化, 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荆棘路上, 建立研究型教师队伍

“课间俩研讨, 伏案忙笔耕, 彼此会心乐, 感同疑惑生”, 这是杨中办公室近几年最常见的情景。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研讨的风气与日俱增。教师由知识的提供者逐步向指导者转换, 已经成为了学生探索和发现的合作伙伴。

然而, 李苹回忆起2 0 0 2年初次在全校谈到“课程整合”时的情形:“当时有的教师不能完全理解‘课程整合’的含义, 教师们的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为学生分数而“奋战”中, 很少开展教学研究。教师思想陈旧、观念滞后, 使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教师队伍, 把那种‘拼命+奉献’的体力教学观, 转化为‘巧干+研究+学习’的新型教育教学观。”

开始, 许多教师对新观念不认可、不接受, 认为校长引入课题是在“摆花架子”。尤其在与专家沟通方面, 一位教师因无法接受专家对自己设计课的点评, 发生了将其推出教室外的事情。第一届网络实验班高老师回想那段艰辛的历程时说道:“刚开始实验时, 我们一点思路也没有。专家虽然每月指导两次, 却没有一节成形的课, 心中对整合是模糊的。我们准备一节课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 却被专家说得一无是处。如果从专业角度评价这节课一定是节好课, 但专家只在技术上评论, 我就不能接受, 心里很排斥, 所以经常到校长那里去哭鼻子。”在这尴尬和矛盾中, 李苹再次运用了她的智慧。她提出了这样一个模式:专家参与备课、说课、听课、评课, 这样专家便不仅仅是评论者和裁判, 更是教学的指导者, 最终构成学习的共同体。经过几年磨合, 杨中教师与北师大专家配合得相当默契, 双方沟通也十分顺畅。”如今的杨中, 网络环境下的整合课实验已经具有某种示范作用。

在一波三折的实验过程中, 杨中逐步建立起一支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在李校长的大力倡导下, 各教研组组长和非实验班的教师也纷纷自愿参加专家评课, 他们还积极配合网络实验班教师, 共同构思教学设计、搜索资源、制作课件, “一位教师上课, 整个教研组准备”的情形比比皆是。现在非网络实验班教师也能够自觉地使用网络与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不懈探索, 建设网络特色实验班

初入网络实验班, 白与绿的主色调旋即进入视野。在白色墙壁和通透玻璃窗的映衬下, 一张张课桌上的电脑液晶显示屏用绿色丝绒布覆盖着, 带给人清爽有序的感觉。再定睛细瞧, 教室中还散落着其他生动的元素。红色丝绒落地窗帘与绿色丝绒盖布相互搭配, 为宁静的环境注入了几许活力。学生书法条幅垂挂于墙壁一侧, 与展现同学们多彩生活的照片遥相呼应, 为教室增添了几多艺术和青春的气息。当然, 投影仪、教师机、网络班班规等自然是网络班中少不了的重量级“硬件”。为此, 真不知校长付出了多少心血。

建设以网络实验班为特色的优质初中校, 需要在建设之初明确两大问题:1.教学目标是什么。2.如何提升教学品质。经过深思熟虑, 李苹校长提出了四字目标:多、快、好、高。将知识收获多、课堂进度快、教学质量好、学生能力高作为网络实验班教学要达到的标准。同时, 面对网络环境下大面积学科整合尚无人尝试的现实, 李校长紧紧抓住教师这一关键因素, 为他们提供假期培训、日常专家评课与大量外出学习的机会, 以提升教师教学品质。经过近一年的摸索, 网络实验班终于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模式。以数学为例:除借助网络拓展数学知识外, 教师还凭借几何画板和“Z+Z”教学软件, 为学生搭建实验探究平台,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实践进行自主学习。

学科整合探索的成功, 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实验班的学生毕业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以第一届毕业生为例:一班升入重点高中率为1 0 0%, 二班为7 0%, 与全校4 4%相比, 有着绝对的优势。

除了显性数字, 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也不可小觑。网络实验班的一位学生曾兴奋地告诉我:“我们对网络课非常期待。比如昨天的地理课, 学习中亚、南亚, 普通班会指着地图讲, 感觉很枯燥, 而在我们班, 老师利用Flash设计了拼图游戏, 让我们去探索、操作, 学习就变成有趣的事了。”那张写满自豪和幸福的脸感染了我。李校长告诉我, “我们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过调查, 结果显示两个实验班的学生都认同他们对学习有着浓厚或较浓厚的兴趣。”在能力提升方面, 同在网络实验班的另一位学生这样总结道:“小学时我对电脑不太了解, 上初中后, Photoshop、电子杂志、网页制作、网络博客等以前没听说过的新鲜事物, 现在自己都能做出来, 心里特有成就感。”李校长也及时补充:“学生信息技术在知识、技能运用方面都要优于、先于、快于普通班学生, 他们在搜集、整理、运用信息方面, 在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上, 在组织、协调、分工能力上也非常出色。”

一位家长在参加完网络实验班社会实践活动展示课后, 从心底发出感慨:“小学六年, 我没有参加过这么精彩的活动, 孩子们的表现, 包括他们制作的东西、他们的视野, 使我非常惊讶。我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孩子们拥有这么多闪光点。”

“这就是我们课题的成果, 真正提高教师教学本领和科研能力, 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使学生受益。我想, 只有这样的成果才具有实际意义。”听着李苹校长的话, 我被她的务实和执着感动了。因为她的努力, 使杨中走出多日的迷雾, 让阳光再次透过云层, 照进每位教师的心中。

3.我心中的中学生活作文 篇三

毋庸置疑,《猫》寄寓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触。文中的三只猫的种种不幸遭遇 ——或“死亡”,或“失踪”,正是当时社会现实中千百万弱小者悲惨命运的象征。同样,文中弥漫着阴郁的氛围,也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写照。

文中着力写到的三只猫,不论是刚来时如何如何,还是后来怎样怎样,始终凝聚着作者的情思。

第一只猫是三妹的宠物。它“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三妹和它玩耍甚欢。同时,它的存在也让我可以“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从而在“心灵上感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让我们的生活充实了许多。以至于它的“活泼”、乃至后来身体的“消瘦”、“不肯吃东西”、毛的“污涩”等,一直牵着三妹和我的心:“我们都很替它忧郁”。后来它还是在我们的关注中死了,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受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此处,看似平淡地叙写了一只普通小猫的生与死,文字中却真实地流露出作者对旧时代像这只小猫一样的普通人命运的凄婉的伤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爱怜。

第二只猫是全家的宠物。它“更有趣”、“更活泼”,还“会爬树”、会捉蝴蝶、会捉老鼠,尤其与第一只猫不同的是:“一点儿也不怕陌生人”。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查问个好几次”。三妹常“指它笑着骂”,更是我“饭后的娱乐”。可是,第二只猫终于在大家的关心、关注中失踪了。第二只猫的失踪牵动大家的心,三妹“慌忙跑下楼来”,“家里人都忙乱的在寻找”,“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后来听说“隔壁周家的丫头”看到猫被人捉去却不闻不问不阻止,实在是太冷漠。捉猫的人更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快乐而不顾别人的伤痛。当被证实失踪时,我“怅然地、愤恨地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并且“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在这里,第二只猫的亡失,更多地寄寓着作者对当时社会世态的讥讽。

第三只猫的到来完全是出于一个巧合,是出于对生命的爱惜——“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第一、二只猫是向别人“要”来或专门从亲戚家“带”来的,而第三只猫是“拾”来的。第一、二只猫活泼、漂亮、可爱、有本领,讨人喜欢,可用于玩耍、打发时间,所以被奉为掌上明珠。而第三只猫“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似的”,而且是“终日懒惰的伏着”,不能给我们带来半点乐趣。大家对它都没有好印象,“都不喜欢它”,它在我家只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更不可思议的是仅仅因为它常常对着笼中的一对芙蓉鸟的凝望——也许是羡慕鸟儿的快乐,也许是慨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当鸟儿死了一只的时候,便遭到了大家不约而同的怀疑:“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还被认为是“畏罪潜逃”。找到它时,我更是“怒气冲天”,拿起“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还不够快意”。猫终于死了,蒙受了太多的冤屈而死,它没能为自己表白,只是默默的忍受。

4.我心中的中学作文 篇四

北雅中学,我曾梦寐以求的中学,它承载着我的梦想,伴随着我的成长,激励着我。当然,这还要感谢我的校长。

当我们迷惘的时候,当我们困惑的时候,校长一次次打动人心的演讲让我们重拾希望,找回自信。是他,成就了我们辉煌的成绩,让我们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很多……

5.我心中的初中生活作文 篇五

第一幅图是红色的。代表奋发向上的境界。无论什么时候,有了奋发向上的境界才会有对事物美好的憧憬。我渴望成功,渴望能在高中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渴望自己以后的路越走越宽……所以,我先画了这一幅图。

第二幅图是黑色的。尽管我并不喜欢它,但我不想成为社会的落伍者。因为黑色代表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这几年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快得让人有点儿喘不过气,犹豫一秒就落后了十年啊,必须要赶上它的步伐。那么,这种紧迫感就成为了快节奏学习和吸取知识的动力,所以,第二幅图画产生了。

第三幅图是蓝色的。代表深远广阔的视野。我喜欢蓝天,喜欢它的广阔无边,喜欢它永远也揣摩不透的神秘。正如无穷无尽的知识,尽自己所能去掌握这些知识,因为了解了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对自己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开拓了自己的视野,那不就是充实了自己么?所以,我勾勒了这幅图。

最后一幅图是白色的。代表卓越的追求。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叫《永远都要坐第一排》,“永远都要坐第一排”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格言,正因为她有了这种执着的追求才铸就了她以后的辉煌。当然,这种追求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只是自己心里应当有一种信念,因为它会像指航灯一样指引着你前进,让你不懈地努力……

6.我心中的中学生活作文 篇六

我心目中的初中生活里,学校里一定要有两至三个图书馆,图书馆里要有中外名著,课后复习书……这样,在中午和下午的自习课上,完成任务之后,就可以拿来“饱餐一顿下午茶”了。在操场上,要有我们锻炼的器材,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树木、花,这样可以愉悦身心。

我心目中的初中生活好比是一段充满未知数和挑战的新航程。初中生活的课程肯定要比小学来的多,来的难,但这并不是我们在海上航行的障碍,因我的新老师们一定是经验丰富的船长,在您们的带领下,我们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再多的困难出现在我们面前都会变得那么轻松。

我心目中的初中生活就像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园。原本一张张目生的面孔,渐渐的成为一个个知心伙伴,同学们在军训中认真训练,在生活中一起分享喜悦,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一起共克难关,大家赢得了友情,获得了尊重,学会了感恩、回报——在这里开始我们新的旅程!

7.我心中的文学 篇七

从我咿呀学语起, 母亲就给我买来许多讲故事的磁带, 我边玩玩具边听故事:猴子捞月, 守株待兔, 曹冲称象……有时高兴起来, 便自编自导, 像个小演员似的绘声绘色地将故事演一遍。幼时的我, 以为文学就是一个个小故事。

我上小学了, 母亲让我泛读名篇。一篇篇美文使我穿越时空, 与孔子如“有匪君子”般切磋琢磨;与孟子就“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道理共作探讨;与王勃在滕王阁上高谈阔论, 共赏“良辰美景”;与柳宗元一起共同感受捕蛇者的苦难生活;与诸葛瞻共同聆听《诫子书》的谆谆教诲……那时的我, 觉得文学就是一张张大家的脸。

自从我稍稍懂事起, 父母带我游历祖国山川。当我行走在西湖的苏堤, 倍觉“柳垂金线”、“桃吐丹霞”的美丽;穿行于苏州园林, 益感“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的雅致;驰骋于广袤的草原上, 如同走进老舍笔下翡翠般的世界, 体味“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情;徜徉于无垠的南海滩, 心潮涌动翻滚, 更增“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气……那时的我, 读着李白的诗句, 体会着“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之美, 以为文学就在乎山水之间也。

如今, 长大的我, 喜欢热闹, 更喜欢独处。拿一本闲书, 悄悄走进书房, 坐下来一看就是半天, 倒有些陶渊明的隐逸之气了。书房墙上挂着一条横幅———无事此静坐。随着一灯伴读的时光流逝, 渐渐地, 我也似乎能悟出苏东坡这一句的妙处了。

对我来说, 文学, 它在书本里, 亦在山水间, 更在鲜活多彩的生活中。它是我成长的见证, 是我不离不弃的伙伴, 是我内心深处的另一个深情的自己……

8.我心中的友情 篇八

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還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2

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

3

哲学家、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有自己的行话。有时候,不同的行话说着同一个意思。有时候,同一种行话说着不同的意思。

隔行如隔山,但是没有翻越不了的山头,而灵魂之间的鸿沟却是无法逾越的。我们对同行说行话,对朋友吐心声。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区分不在职业,而在心灵。

4

看到书店出售教授交际术成功术之类的畅销书,我总感到滑稽。一个人对某个人有好感,和他或她交了朋友,或者对某件事感兴趣,想方设法把它做成功,这本来都是自然而然的。不熟记要点就交不了朋友,不乞灵秘诀就做不成事业,可见多么缺乏真情感真兴趣了。但是,没有真情感,怎么会有真朋友呢?没有真兴趣,怎么会有真事业呢?既然如此,又何必孜孜于交际和成功?这样做当然有明显的功利动机,但那还是比较表面的,更深的原因是精神上的空虚,于是急于找捷径躲到人群和事务中去。我不知道其效果如何,只知道如果这样的交际家走近我身旁,我一定会更感寂寞,如果这样的成功者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更觉无聊的。

5

读书如交友,但至少有一个例外,便是读那种传授交友术的书。交友术兴,真朋友亡。

6

友谊是宽容的。正因为如此,朋友一旦反目,就往往不可挽回,说明他们的分歧必定十分严重,已经到了不能宽容的地步。

只有在好朋友之间才可能发生绝交这种事,过去交往愈深,现在裂痕就愈难以修复,而维持一种泛泛之交又显得太不自然。至于本来只是泛泛之交的人,交与不交本属两可,也就谈不上绝交了。

7

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内倾者孤独,一旦获得朋友,往往是真的。

8

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知己,程度当在两者之间。在这个世界上有若干个人,不见面时会互相惦记,见了面能感觉到一种默契,在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后,他们便是我心目中的朋友了。

9

这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世上许多孤独的人发现了他的孤独,于是争着要同他交朋友。他困惑了:他们因为我的孤独而深信我是他们的朋友,我有了这么多朋友,就不再孤独,如何还有资格做他们的朋友呢?

10

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编辑 张金余

E-mail:beiyuan98@126.com

9.我心中的中学生活作文 篇九

初中的生活是陌生的。新的校园,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教育,新的学习……刚入初中,有着说不完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一阵阵陌生感袭击而来。离开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步入不一样的中学,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等着我去熟悉;告别了小学的同学和老师,坐在另一个学校听讲,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都需要我去认识。我相信,陌生是可以用时间来解决的,在今后的初中生活里,我一定能战胜陌生,去热爱这样的生活。

初中的生活是充满爱的。上学时与我们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和同学们了。同学之间是一种友爱,大家年龄相仿,彼此之间沟通很多,也就慢慢地成为了好朋友。而师生之间更多的是关爱,老师是长辈,同样也是我们的朋友。有时候课间,老师也会和大家打成一片,一起开心地玩耍,让同学们暂时抛开学习的烦恼。也许老师在你犯错时候会严厉的批评你,但是你要知道,这是老师另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其实,还有许多爱围绕在你身旁,让你在成长中不觉得寂寞、孤单,就看你自己怎么去发现和珍惜这些爱。

10.我心中的低碳生活作文950字 篇十

黑, 渐渐布满天空, 无数的星挣破夜幕探岀来, 夜的潮气在空气中漫漫的浸润, 扩散岀一种感伤的氛围。仰望天空,求摸索的星空格外澄静,悠远的星,闪耀着,像细碎的泪花……望着窗外万家灯火齐闪烁,心里蓦池诵岀一种感慨;为什么不熄掉一小时的灯呢? 哪怕仅仅是一小时沐浴着这星光,多好。此时的我,多么渴望有一颗流星,让它带着我去飞翔,我的思想,也跟着它旳光芒,展开无数的暇想……

你看,这儿的天空多蓝啊,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不掺任何杂质。因为漫天飞舞的塑料袋不见了,因为大家都用纸做的袋子,原来四处流浪的快餐盒也不见了,因为现在的快餐盒都是用植物纤维做的`,用完后收集起来可以直接当饲料用,在也不用为分解这些垃圾而‘借酒浇愁愁更愁’了,只是,立在马路上的大多数垃圾桶都变成了‘孤寡老人’, 我真为它们的命运感到悲哀,而更多的,还是为世界的低碳环保感到快乐,不信,再去看看别的地方吧。

不用空调照样能降温的房子,你见过吗? 不错,这就是由举世闻名的著名建筑大师----Santiago adkoper历时四年,最新设计出的低碳环保别墅。Santiago adkoper在设计别墅为减少房屋使用能源,在设计上想办法在冬天把太阳能辐射充分利用起来,而在夏天则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热风通过自动调节系统排除这样既做到了节能,又做到了利能。看了功能,再看看外型吧。从外观上看,这橦别墅也非常特别,別墅上悬挂着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玻璃圆片,通过阳光的照射,这些圆片反射岀五彩斑斓的光芒,并且将吸取的光和热传递到大厅,以通过热能和光能点燃无数的水晶吊灯,正是这种大胆的设计,使辶节能又不失奢华。整体呈现岀一种梦幻的效果,仿佛至身于童话里的水晶宫一样。

说了房子,再来聊聊各位家庭主妇们最关注的话题吧-----食物,说起食物啊,还真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以前吧,我们老是聊它的危害性,什么生物碱啊、三聚氢氨啊、苏丹红啊、等等等,多的去了。可是如今,人们口里念的,嘴里吃的,都是绿色食品,无任何添加剂和有害成分。其中,尤以‘速溶食品’为代表,‘速溶食品’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食物品种,它有一个特性:只要一放进嘴里,不用牙齿去龃嚼,它就自动溶化了,而且在嘴里不留一点残渣,既保护了牙齿,又清洁了口腔,一箭双雕。不仅如此,它还既美味又营养,特别是它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以不充人们日常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这还是人们每天必须做的事。

11.我心中的钱老 篇十一

我非常难过。钱老一直是我任职的单位——民盟中央的领导,还担任全国政协的副主席。我们相识是在50年代初期,在民盟中央的行政会议、学习会以及各种代表大会上。更有一层关系,他和我的大哥二哥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好同学好朋友。我大哥通过庚子赔款留学考试去了美国,后在美工作定居,他多次访美,他们都在美国相聚畅谈。

每当我参加民盟中央的活动,见到钱老,他会老远手舞足蹈地过来,与我愉快地交谈。他的幽默、他的亲切热情、他的侃侃而谈,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离休后,被《新天地》的前身《老人天地》杂志社聘为编委,通过我与民盟以及政协联系了不少知名专家学者,取得他们对杂志的关心和支持。我经常作为他们的座上客到家里访问,有些同志还多次为原杂志撰写文章和题词。邀请他们每年参加杂志社的座谈会,他们都积极支持。

我不止一次访问钱老,记得1999年9月,民盟中央在总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诞辰,在民盟中央布满鲜花的后花园里,我们和钱老又一次愉快地交谈起来。但当我们很自然地谈到台湾问题的时候,他非常愤慨,谴责李登辉妄图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言行。

钱老既是一位海内外驰名的科学家,又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曾担任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经常往返于中美、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之间。

钱老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敬爱的周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

1993年,年事已高的钱老出任上海大学校长,他仍理念超前,大胆改革,培养出不少21世纪的科技人才。

钱老享年98岁高龄。晚年他重视养生之道,宽宏、厚道。我现已92岁,仍保持积极心态,也源于各个阶段錢老使我受益良多,使我丰富了知识,焕发了青春。

钱老,我将永远怀念你!

12.我心中的有效课堂 篇十二

一.从心理接受并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

几年前, 我以及很多的政治老师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是教政治的。因为, 政治学科老师在台上讲, 学生在台下记的教学模式使政治课堂成了枯躁无味的代名词。当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不感兴趣时, 我在台上说的内容也是不自信的, 缺乏激情的, 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尽人意。在课改后, 我学习了课改知识, 接受课改理念。拿到新的教材, 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才发现政治对学生来说是如此重要, 我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是多么重要。在政治课上, 我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和判断正误, 帮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思想发生很大的改变, 因此在上课时, 我开始对自己充满了自信。现在接手每一届新的学生时, 我总告诉学生, 一个人智育不好, 充其量是社会的次品, 体能不好, 不过是废品, 而思想品德不合格的人则是社会的危险品。这种爱着自己所教学科的情感激励了自己, 也感染了我的学生们。在期末的试卷上, 我们欣喜地看到有学生写上了最喜欢的老师是政治老师, 最喜欢地学科是思想品德。自己和学生地变化更让我认识到一个教师热爱自己的所教的学科对我们的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 不能说哪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 也不是只采用哪一种教学手段就能获得成功的。应该说, 学生的心是年轻的, 他们喜欢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精彩的课堂导入, 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序幕。

我们通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 应该是自然的、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就政治学科而言, 导课往往具有情感铺垫、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因此, 我平时在上课时, 就特别注意导课。如在上“人生道路我选择’这一内容的公开课时, 我考虑到, 有其他老师在后面听课, 学生的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肯定会受影响。所以, 在导课环节, 我设计了让学生做心理小游戏的活动。即事业、金钱、父母、健康中, 如果不能同时拥有, 你首先会选择放弃什么?学生看到这个活动题目, 立即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 学生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着, 讨论着, 争辩着。整堂课在轻松、愉快中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也是获得良好课堂效果的重要一环。

由于我们的对象是一群有思想、有活力的中学生, 在上课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和情景, 这时候, 老师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就显得尤其重要, 处理得当, 它会成为课堂的驱动器, 倘若处理不当, 则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甚至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在上课过程中, 有学生打岔的情况我们肯定都遇到过。在前几天的复习课上, 我问学生:我国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是什么?正当学生们在思索考虑时, 一个男同学冒出了: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安静的课堂环境被破坏了。这个同学平时总是不认真听课, 经常搞这样的恶作剧。我正想生气, 但是我发现他紧张地望着我, 全班同学也都在静观老师的处理, 我随即回答说:没有蛀牙, 这种低层次的需要早就应该胜利实现了, 现在, 老师想让同学们想一想我国地第二步战略目标是什么?同学们在这种自然的引导下很快转于正常的听课, 而让我高兴的是这个男同学发现老师没有大发雷霆, 而是宽容地对待他的恶作剧, 在这一节课中他表现出了少有的认真。

3、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关键。

例如“孝敬父母”这种亲情教育对初中学生来说,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那如何在判逆心理日益加强的初中学生身上, 既能落实亲情教育, 又争取有所突破, 使之得到升华呢?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精心制作了课件, 并准备了很多材料, 下载了歌曲《天亮了》, 这是著名歌手韩红听到当时贵州麻岭缆车事件后创作的。讲的是一位夫妇在缆车出事落地的一刹那, 用自己的双手托起自己的孩子, 结果孩子奇迹般地活下来, 那他们却永远地离开人世。当时我根据主题内容设计了三个环节, 即体验亲情——深化亲情——实践亲情。在体验亲情这一部分, 我采用了让学生讲古今中外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以及自己身边同学孝敬父母的故事。在这一环节,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回答很踊跃, 效果也很好。在”深化亲情”这一环节中, 我采用听配乐录音《孩子, 我该拿什么来爱你》, 学生都在静静地听着录音, 沉浸在故事的感动中, 有了这种情感的铺垫, 我随即播放《天亮了》这首歌, 随着屏幕的闪动, 我发现很多同学眼圈都红了。“深化亲情”的环节为“实践亲情”奠定了情感基础, 所以, 我很自然地过渡到“实践亲情”这一环节中。在这一环节中, 我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 并折成心形放入事先画好心字型的盒子里;回去后把这封信交给父母。在小结中, 我看到了一颗颗真挚的童心在激动中感慨着、思索着、畅想着……

4、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课堂有效地保证。

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失去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成功的土壤。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 “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在课堂, 用真诚的微笑、热情的目光、积极的情绪对待我们的学生。学生会用更大的热情回报教师。老师爱学生, 学生也会爱老师, “爱屋及乌”, 并对这门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 因此在每堂课上, 我都觉得与他们的沟通是顺畅的、交流是有效的、心情是愉快的。所以, 考试时, 他们的成绩也都要好于其他班。

5、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 提高课堂效率。

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仍然较差, 更擅长形象思维。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 我们应充分利用我们学校的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生动活泼的动态形式表现出来, 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留下深刻印象。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讲解变成互动的双向信息交流。它极大地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 符合中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规律, 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13.我心中的中学生活作文 篇十三

记得一天早晨,我要去上学,而妈妈又要去上班。我们的路线又恰好一致,于是我们决定同乘一辆车。而车站又恰好在街对面,所以需要过一个路口才能乘车。当我们到达这个路口时,对面街上的红绿灯上显着红色的数字。我想:既然是红灯,就应该耐心地等待绿灯。而妈妈却坚持要现在过街,因为现在已经7∶40分了,离我上课的时间仅有20多分钟了。我想到老师平时对我们的告诫,于是我急忙拉住妈妈,对她说:“不管什么时候,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妈妈同意了我的看法。我们一起耐心地等待对面的红绿灯上的数字转为绿色时,顺利地渡过了路口。

虽然我平时很注意安全,但危险也时时潜伏在我们身边。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起床一看,天气特别的好,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于是我骑上自行车来到了红岩子广场,准备在这里潇洒一盘。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嗅着广场上清晨花儿的清香,心里很畅快。不知不觉中手中的刹车放开了,速度越来越快,竞在广场上“飞”起来。

突然,“砰”的一声,我的身体随着自行车倒在了地上,只觉得身一上阵巨痛。抬头一看,原来与对面的一辆自行车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幸好是一辆自行车,如果是一辆摩托车,后果将不堪设想。

安全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一根安全的弦,要做到防范于未然。很多人就因为那“不经意”的一瞬间,自己如花般的年龄被死神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后悔也是徒劳的。所以,请朋友记住下面的《安全之歌》:

事事讲安全,人人要安全。

处处想安全,时时意安全。

金钱和名誉,权利与地位,

14.我心中的中学 篇十四

现在就请跟随我体验一下桃花源的四季美景吧:春天,万物复苏,姹紫嫣红,各种奇花异草开遍了大街小巷和田野:桃花端庄秀丽,玉兰高洁纯净,仙客来好似仙子凌波微步,蝴蝶兰犹如蝴蝶翩翩起舞……好一幅群芳斗艳、春满人间的美景!

夏天,骄阳高挂,垂柳上的鸣蝉和豆荚上的蝈蝈,一唱一和,悦耳的鸣声此起彼伏。人们悠闲地吃着老冰棍,或者啃着冰甜的西瓜,坐在树下唠唠嗑,下下象棋,半大小子,在村边的小溪里,追逐玩耍,热热闹闹的。

秋天,五谷飘香、果实累累,人们忙着秋收冬藏,各种水果让人大饱口福:雪梨金黄解渴,菠萝酸甜爽口,苹果甘甜多汁,这些可都是无公害的有机水果,绿色纯天然食品呦!

冬天,银装素裹、万里雪飘,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黄,一道白的,十分美丽,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积着厚厚的雪,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个银色的童话世界。

15.家乡,我心中美丽的圣土 篇十五

黔西, 一年四季都是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

冬去春来, 杨柳吐绿, 大地复苏, 小草钻出了地面, 春风轻拂过大地, 给大地换上了新装, 使它变成了一片绿的世界。你看, 纤细嫩绿的柳枝苍翠欲滴、含羞低垂, 柔枝伴着春风的节奏翩翩起舞。无论是树、是草、是山、是水, 都充满着浓浓的春意。

夏天伴着知了的叫声来了, 树干越长越粗壮, 叶片层层叠

叠, 紧紧地簇拥着, 像一把巨型绿伞。人们走在树阴下, 嗅着树枝的清香, 顿觉浑身凉爽、舒服, 惬意极了。阳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像给水面铺上一层闪闪发光的银片, 不时有几条小鱼游出水面, 顽皮地吐上几个水泡, 给小河增添了几分乐趣。河边垂柳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 嫩绿而柔软的柳枝被微风轻轻地吹动着, 小心地拂着水面, 悠闲的垂钓者在河边静静地收获着希望。

秋天, 色彩斑斓, 秋高气爽。不知什么时候, 杨柳悄悄地换上 一条朴素的黄衣裙。漫步于农家小院, 秋菊芳香扑鼻。极目远眺, 树木还是那样挺拔、那样绿。那典雅的黄、深沉的绿相互衬托, 整个原野犹如蓝天白云下的一支绚丽多彩的大花篮。河岸边的落叶, 被秋风吹到水面上, 远远望去, 像一叶叶小舟在水面时起时伏, 随波荡漾。

冬季, 雪花飞舞, 像给大地盖上一层雪白的棉被, 柳枝条毛茸茸、亮晶晶的, 成了一束束的银条儿;而树枝上则挂满了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儿。这里简直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黔西, 我可爱的家乡, 我心中的圣土, 我爱你百花争艳的春天、浓荫如盖的夏天、五彩斑斓的秋天、粉装玉砌的冬天。我为你骄傲、自豪, 为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16.我心中的幸福 篇十六

受困于这场变故,我在低谷中迷茫彷徨了近3年。

同样又得益于这场变故,我开始有了很多深入的思考,想透了很多事,也找到了很多答案。

从那之后,我又经历了很多:经历过月收入1200元租住在城乡结合部破烂平房里的日子,经历过家庭中的重大变故和几乎要和父亲对簿公堂的一触即发,经历了我的婚姻,经历了一些亲密的人离世而去,又经历了与另一些亲密的人彼此间存有难以言说的苦楚,辗转了数个不同的行业完全不同类型的公司换了三四份工作,也从一个最高学历初中的“吊丝”一路混到在北京买了房彻底扎根下来。

但这10年里所有发生的一切,从未对我真正造成困扰,相反,我一直认为自己活得很满足很幸福。

如果以幸福感来评估,100分为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自己的整体状态打上90分。

为何如此?也许是因为我经历得还不够多,但我大言不惭的认为这很大意义上得益于我在很早就对于很多事情,有了属于自己的终极答案。

我时常看到的却是无数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告诉我他们并不幸福,即便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远比我年长,财富积累远比我多,看起来生活品质也比我高很多,但他们仍然告诉我,他们并不幸福。

这也使我围绕着“幸福”这个命题去做了很多思考。

定义幸福

百度百科对于“幸福”的解释有两个分支,一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幸福”更接近于第二种。它并非是一种短暂和瞬间的状态,而是一种更为持久,能够让你长期稳定于其中的一种状态和感受。

在我看来,能够让我感到幸福的理由和状态大体包括这些:

1、在此阶段,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知道如何去得到。

2、我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3、不会有太多的疑惑和困扰。

4、我的生活有压力,比如有房贷,再比如我们正准备要孩子……但到目前为止对我而言,这些压力尚可控制在能够掌控的范围内。

5、在生活和工作中,基本上大多数我想要想做的,都能得到和做到。

6、我的生活中值得回味的场景和地方有很多很多。

7、我有很多类型各不相同的朋友,可以与他们去分享和学习各种不同的主题。

8、能够持续感受到自己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好。

9、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很和谐。比如,我和妻子从相识直到现在的4年时间里,从未吵过架。相反,我们很快乐,即便是在我时常需要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的现在。我与父母间也相对很和谐,即便某些地方和观念上我们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不一致,但我们之间的相处能够很愉快。

幸福与思考

幸福,这是一个巨大的词。

我相信思考与幸福是成正比的。再具体和准确一点的话,我相信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与幸福度是成正比的。

人生有两个不变的节点,一生一死。而中间的所有的过程都是全然不同的,也因此,我们每一个人从降生开始,都会面临着一个同样的宿命——我们都终将需要去思考我们活着是为什么,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只不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开始去探寻这个宿命的时间会有不同。

我非常坚定地相信,所谓不破不立,我们所有人的一生,都需要经历一个破。这个破,也许就是想明白你活着的目的、意义和使命。

但既然是破,难免苦痛。如果你愿意去了解和探寻,你会发现从普通人进阶到觉者和智者,几乎每一个成功者都无一例外的有一段苦痛经历。所以,在这条路上,你需要做的,只是坦然面对苦痛就好。如《少有人走的路》开篇所提及的,人生最大的真相就是苦难重重。而且这种痛苦,越早经历越好。越早经历,阵痛成本和痛感会越低。

幸福与结果

在你我的身边,总有无数人和事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本不意外。的确,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看起来如果没有一个结果性的东西去作为导向,你很容易止步不前,也很容易无从评判。

但我会有不一样的解读:可以有目标,但不应以结果为导向。因为当你在自身的立场上,做事仅以成败为导向时,会很容易迷失自己。

如果一个人,其目标是10年要挣到1000万,他以此作为评判自己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当他已经到了第8年还仍然近乎两手空空时,我相信此时他最有可能的反应是两种:一是彻底放弃和淡忘掉自己给予自己的目标和承诺,因为太遥不可及;二是选择一些似乎见效会更快的方式,例如投机、贪腐、欺骗。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以结果和成败为导向,该以什么为导向,我们做事的意义又在哪里?

我的答案是:过程。

如果非要聊结果,你可以试着站到更高处来思考: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注定的——一生一死。既然如此,中间的那些所有的结果意义何在?

幸福与物质

在我看来,幸福并不直接与物质构成绝对正比关系。某些时候,幸福的获得或许需要一些物质作为基础,但这个时候,物质是作为获得幸福的一种手段和途径而存在的,它们并不具备绝对的因果关系。

要试图说清物质和幸福间的关系会有些复杂,这里也并不准备展开来对这一点进行论证和叙述。但只要看看我的几个朋友,你会知道至少我说的并非信口开河——

某朋友A,自己是一企业主,身家在千万级以上,在北京有房十余套,有家庭有孩子,准备近两年移民加拿大。他告诉我,他不但不幸福,相反还很焦虑,甚至很多时候是钱和资产越多,他的烦恼困扰会越多。

某朋友B,和我一样出身底层,花了很多年时间让自己过得更好,更受人尊重。现在,他自己是某大型集团一个部门的总监,有房有车,家庭和睦,但他也告诉我,他不幸福。因为他突然开始觉得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nlc202309020952

如何能让自己感到幸福?

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看,我认为要让自己感到幸福,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入手:

让自己不惑

在我所见过的朋友中,那些认为自己并不幸福的朋友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都会告诉我,他们不幸福的原因源自于他们自己在某方面有困惑。

事实上,我认为一个存有大量疑惑,甚至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几乎是无法触及到真正的幸福的。记住:一个你无法解答和回应的事,一定会在你心中留下某些负担。但这些负担积累到一定时候,或许就会爆发。比如夫妻之间的争吵很多时候往往就源于很多东西并未及时得到解答,而是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了负担。

兑现承诺

让自己感到幸福的第二个要素,我认为是要学会兑现承诺。这里的承诺既包括了自己给他人的承诺,也包括了自己给自己的承诺。包括答应了某人要帮他做某件事,也包括了自己决定要去进行某项学习,要去兑现和家人朋友之间的约会等。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脑子里都会涌现过一个类似于“一定要到哪里去旅行一次”的想法,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任何事在任何一个时刻如果在你心中得到了认可,你的心中就会为它留下一个位置,在这里,我们姑且将之称为一个承诺,一个承诺只有得到兑现,与之相关的可能的一切才能真正成为属于你的财富。

那些说了很多次想去旅行的人,并非每一个都会付诸行动,但唯有那些真正去兑现了承诺的人,才能把与这次旅行有关的一切。例如途中的风景,遇到的朋友,得到的感动,路途的艰辛,开阔的眼界,大家给予的肯定等等,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正资产。

一个承诺如果得到兑现,也许并不会带来多么巨大的直接效应,但当兑现承诺变成你的一种习惯时,你会发现你内心的正资产会不断增加,而这些正能量却又和你的幸福息息相关。

同样,一个承诺如果得不到兑现,也并不会直接带来多么大的损失和伤害。但当承诺得不到兑现对你而言已经麻木时,你会发现你的内心将会越来越容易感到空虚。我们的心灵,犹如一朵花蕾般总是需要滋养和浇灌。当这样的滋养和浇灌越来越少,甚至变到没有的时候,它终会枯萎。

不断改变并理解和认同改变

人类天生具有可怕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既有正面影响,也会有负面影响。

正面来说,即对痛苦等负面因素的适应性,可以让我们能够承受和战胜更多的痛苦。例如当我刚毕业后租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平房之中时,即便是寒冷冬夜里,每个晚上起来上厕所都得穿上厚厚的衣服,步行5分钟并且厕所还没有照明……类似的不堪,我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后,居然慢慢发现和觉得自己还能接受。

而负面来说,则是人类会因此而不断产生不满足和新的欲望。例如,新房装修时,我和妻子曾经因为要买一个46寸的大电视而兴奋不已。但当电视买回家一个多月后,我们发现,当初这个电视带给我们的所有激动和兴奋,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果我们还想要获取新的类似的兴奋和激动,我们就需要一些新的东西,或许是一台60寸的电视,也或许是其他的东西。

这种适应性是人几乎无法改变的天性,所以你需要去利用它。如果你能够利用好它,你的生活会变得容易很多。反之,如果被它所利用,你会发现自己会轻易陷入到欲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易得到满足的怪圈之中。

1、不要让自己长时间处于同一种状态和环境中。即便大环境可以不变,但也需从细微具体处去求变。

2、不要只在一个维度上去不断求变,那很容易导致某一天在这个维度上你的需求变得无法满足了。要在多个不同维度上去循环往复求变。

3、当你开始厌倦一个环境时,首先试图去找到这个环境中可能的变量维度,去尝试那些你尚未尝试过的维度。例如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尝试做不同的事,以不同的模式和立场去思考,自己去改变这个环境,等等。如果真的有一天,你把所有的这些维度都尝试过了,仍然对这个环境感到厌倦的话,那就离开这个环境。

4、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你不积极寻求改变,总有一天你会被你的世界抛弃掉。要能够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这一点。

学会放下和认真告别

2012年年底,我看了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片中有一句台词令我迄今记忆犹新。

“我相信人生就是不断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都没能好好地与他们告别。”

你所拥有的一切,你都终需向它们告别。而最遗憾的告别,是你甚至还没来得及挥手,就已经再不相见。

所以这里有两个建议:

看轻一切,勿执着于现在的拥有,所有的一切都总有告别时。

当告别到来时,尽你所能去完成一个你认为是足够好的告别。

上一篇:2019高考英语必背范文下一篇:我的少林寺一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