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员工作述职报告

2024-06-20

银行信贷员工作述职报告(精选13篇)

1.银行信贷员工作述职报告 篇一

******农村商业银行关于三农和小企业

信贷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省联社***办事处:

根据省联社通知要求,现将我行在支持“三农”和小企业信贷工作中遇到问题及工作措施报告如下:

一、“三农”及小企业贷款情况

截止9月底,我行各项贷款余额355190万元(含票据贴现),比年初增加115222万元,比上月增加14806万元;本年累放388444万元,本年累收273221万元。其中:“三农”贷款余额223612万元,比年初增加78229万元,贷款增幅53.8%;小企业贷款户数218户,比年初增加22户。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57131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4.24%,比年初增加55279万元,贷款增幅54.3%。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三农”和小企业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小企业管理不规范,报表失真现象严重,给信贷调查造成一定的困难;二是多数小企业为资源型粗加工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同类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普遍。一旦遇到社会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有濒临倒闭的可能;三是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有待健全。银行考虑到经营的安全 1

性,要求提供足额、有效的担保手续,小企业一般缺少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无法提供有效的担保抵押物,从而形成贷款难;四是少数企业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受优惠政策影响,希望通过融资支持进行盲目扩张;五是部分涉农小企业进、销货物以口头协议为准,资金往来通过个人账户结算,对提供借款用途证明和信贷资金支付造成一定困难;六是部分乡镇信用环境差,导致部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形成的不良贷款占个人不良贷款比重较大;七是现大部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用于农业生产的较少,用于生活消费、经营方面的较多,农业生产对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与以前相比相对减弱。

三、工作措施

一是贷款“三查”制度落到实处。收集和分析小企业经营状态的单据和文件(水电费发票、纳税凭证等),与小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对小企业的材料的真实性进行鉴别,防止企业套取银行资金;二是严格控制小企业贷款投向。加强小企业融资项目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积极支持绿色信贷,停止向“两高一剩”行业以及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淘汰的项目发放贷款;三是积极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为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四是对自身实力不强,盲目扩张的企业,拒绝信贷资金支持;五是加强对小企业的财务辅导,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申贷时提供有效用途证明,督促企业信贷资金按照贷款新规要求支付;六是加强信用乡镇建设的宣传力

度,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做到守信者评级好、用信方便、利率优惠,失信者不予评级授信;七是针对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相对减弱,生活消费和经营资金相对增多的趋势,根据不同贷款用途重新修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确定贷款期限。

四、下步打算

我行将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要求,继续贯彻落实“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信贷结构的调整力度,按照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的原则,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将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同时,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扶持力度。在实现信贷业务增长的同时,不断促进“三农”和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银行信贷员工作述职报告 篇二

金融业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 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代表, 其内部控制及衍生的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内控研究的主要分支之一, 越来越成为金融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与难题。因此引发的对银行内控的环境、风险管理程度、改善举措等问题也不断为我国众多学者增加议题。早在2002年,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便指出, “内部控制是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 通过方法、程序等的制定, 对风险进行按步骤监管的措施。”为保证银行经营管理的高效性与银行资产的安全性, 银行内部控制应严格遵循全面贯彻、慎重有效的原则, 坚决打击并明令杜绝各种违规违法行为。

目前,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先进银行开始采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手段之一, 以综合衡量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二、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

银行信贷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以偿还计息为条件的货币借贷。借贷时间与背景、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银行内部因素等都对借贷风险构成影响, 具体可包括以下内容。

(一) 贷款企业经营状况对信贷风险的直接影响

企业是银行信贷的主体, 其运营状况直接影响银行信贷的风险程度, 国内外陆续涌现的各类评估公司与各种评估模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本文讲到的企业运营状况既包括企业的财务指标, 也包括非财务指标, 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全方位评估。

(二) 环境因素对信贷风险的间接影响

在国内的某些研究领域内, 环境因素被看作是影响信贷工作的关键, 甚至有许多专家认为:造成我国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的关键因素是源于我国不健全的法制以及较弱的监管力度。与企业的情况、银行内部因素相比, 环境因素是最难控制的, 本次研究认为, 环境因素对信贷风险的确有影响, 但其影响力度并没有企业和银行内部因素深远, 所有将之归纳为“间接因素”, 而非关键因素。

(三) 银行内部因素对信贷风险的关键性影响

我们认为银行内部因素在信贷风险全面管理上占据重要地位, 是影响信贷风险的关键因素, 也将一直持续它的影响力。在我国, 尽管银行内部控制也已经操作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无论是从管理理念还是实践分析上, 仍没有将银行内部因素提到关键因素的高度, 是导致银行信贷风险持续得不到优化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包括两步, 首先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的预处理, 其次以贷款企业经营状况和信贷风险环境因素和银行内部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对比分析。经过以上两个层面的分析, 我们不难归纳出影响银行信贷风险因素的主次关系, 依次为:银行内部因素、环境风险, 企业运营状况。而现阶段我国银行普遍重视环境因素, 反而忽略了银行内部因素这一关键要素, 要合理控制银行信贷风险, 就要在管理中同时重视这三个方面因素, 并且将建立银行内部的风险制度列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三、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首先建立有效的框架, 依据实施、逐层深入, 本文借鉴系统工程理论, 建立了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三维架构体系, 在此体系上, 对已有的文献进行考证, 并结合银行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论证。

四、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三维架构

鉴于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复杂性, 我们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其进行结构分析, 并基于银行立场展开研究, 建立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三维架构, 通过分类研究, 进而构建其整体框架。从整体即外部来看, 影响银行信贷项目的风险因素包括:金融政策环境、金融监管环境、和社会诚信体系等相关环境;从部分来看, 风险因素是银行内控以及信贷项目因素。银行信贷项目的风险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银行, 还包括贷款企业以及担保方等等, 风险管理也必须全面兼顾这些项目主体、开展全方面的管理, 但不管项目牵涉多少主体, 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管理始终是银行的问题, 因此, 只有从银行内部管理出发、遵循其发展过程, 才能有效地指导风险管理工作。

(一) 全要素的风险管理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架构的全要素包括:外部风险、银行自控以及信贷项目状况, 其在宏观和微观上涵盖了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的所有要素。

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的整体 (宏观) 因素包括金融政策与法律环境、金融监管体系、金融诚信体系。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将“货币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然而这一目标可以理解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状态, 两者相互矛盾着。我国信贷管理长期甚至一直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放贷就引起通货膨胀, 膨胀后就管死, 管死以后再继续放”并且每一次的规模都比前一次强烈, 影响范围更大, 影响也就更深远。这种恶性循环的产生源于不合理的管理, 需求和供给管理的交错作用只能是扩大规模、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益。这种货币信贷政策导致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状态的持续不稳定, 经济过热使银行贷款的规模和速度迅速增长, 同时放松了贷款项目的科学论证, 外加企业提供的可行性报告和利润计划故意或无意地扭曲事实, 直接或间接导致了银行贷款决策的失误, 最终使信贷资金恶性循环, 银行贷款的风险性也自然升高。

(二) 全方位的风险管理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受到外部整体金融政策的影响、金融监管环境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银行和企业相互的影响, 因此应建立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 外资银行陆续涌入中国, 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大银行为了在竞争中保持有利的地位, 争夺客户、抢夺市场, 在工作的量和房贷时的质之间遇到矛盾时, 很难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银行管理的不到位让许多别有用心的企业与个人钻了空子, 多头开户和多头贷款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企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 制度不完善、利益约束机制的不对称, 使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对银行信贷风险不断提出新的考验。

项目后评价在国际上早已广泛使用, 也正逐渐为国内金融界关注。但在我国的银行业中, 这种方法仍处在技术探索阶段, 而市场竞争一刻不曾停息, 甚至愈演愈烈, 银行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再加上投资管理体制、风险管理控制的落后, 银行的评价方法仍然没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 直接导致我国金融业发展中评价工作严重滞后。为合理应对并控制各种风险, 对投资项目的严格审查、充足的评价论证等举措势在必行, 贷款效益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五、结语

综上所述, 要想在国内外双层竞争压力下生存与发展, 加强全方位的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管理是根本途径和必要手段。而要更好地实施信贷项目全方位风险管理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综合考量银行、企业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从理论、体制以及组织结构上对国有银行进行调整。

本研究是基于我国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管理现状而开展的, 通过深入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以及银行内部理论控制等, 对银行信贷项目的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外部整体金融政策环境、金融监管环境加上社会诚信体系等作为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宏观因素, 其改善依托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同时, 我们也看到这种宏观的因素并不是构成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 银行内部控制对信贷项目的风险构成才是关键。因此, 要从根本上控制银行信贷项目的风险, 优化银行经营管理, 必须要建立健全银行内部的控制制度、构建适合银行自身发展的风险评估体系以及后评价体系。

摘要:鉴于整个银行的管理过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银行信贷又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支柱产业, 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对银行信贷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也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通过多项实证研究, 总结出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三大主要因素即:银行内部因素、环境风险等级、贷款企业的状况。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全面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军.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探析[J].审计研究, 2003 (3) .

[2]陈四清.试论银行风险全过程控制[J].国际金融研究, 2003.

[3]唐国储.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与新资本协议[J].中国金融, 2004 (13) .

[4]陈小宪.中国银行风险全过程控制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金融, 2004 (13) .

[5]赵佳敏, 陈庆辉, 彭刚.全面风险管理模型设计与评价:基于RAROC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5 (3) .

[6]王树林, 闫鹏.基于风险效益综合指数的银行信贷行业选择[J].2005, 37.

3.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工作策略研究 篇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小企业贷款 营销策略 创新

出于分散风险和寻求未来新的市场空间的需要,国内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开拓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国内银行及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分支机构都纷纷把目光转向了中小企业。面对众多良莠不齐、管理水平不一的中小企业,如何创新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准确的定位和筛选出优质的目标客户,实现小企业贷款的稳步快速投放和商业银行效益提升目标,是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商业银行向小企业难放贷症结分析

尽管小企业已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信贷市场十分庞大,但商业银行仍存在许多不愿放贷和难以放贷的深层次问题。究其原因,大致如下:就小企业而言,其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多为加工制造业,技术含量低,管理者素质、能力偏低,生命周期偏短,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风险大;实物资产少、难以提供必要的信贷抵质押品,一般流动性差、负债能力极为有限;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导致融资复杂性加大,融资的成本和代价高;财务管理规范性差,信息透明度低,进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就银行而言,主体的银行业的转型客观上导致了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大量收缩;小企业区域位置分散,管理半径太长,银行不愿顾及小企业信贷市场;银行缺乏零散信贷业务经验,尚未建立科学的部门分工和业务流程,对小企业的风险评价机制还不健全,担保体系不完备,发展多元化小企业投资渠道受到制约;银行商业运作的市场化程度有限。

二、商业银行加快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应着力完善三项内部机制

尽管问题重重,但小企业信贷市场无疑将是短期内商业银行必须进入并占领的信贷细分市场。商业银行要突破营销症结,至少从三个方面加强内部机制建设:

1.设立专门机构,完善业务运作流程

首先,由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特殊性,几乎所有开办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银行都需要设立单独的商业银行部专职负责中小企业业务,将其与一般的企业客户分开,以保证中小企业业务能够以与大型企业客户不同的模式展开。其次,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业务,单位贷款的平均劳动力投人远远高于一般企业客户,因此银行需要确保小企业客户经理数量,这是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再次,实践证明,在整个营销流程中,“发掘、争取新客户”环节占用了大量资源,而且与客户营销和产品营销阶段相比,这一流程需要特殊的经验和技巧,因此将“发掘、争取新客户”这一环节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业务发展部,由该部对潜在客户做前期的现别、筛选和初步拜访,并将其作为半成品提交到下一流程,使得客户经理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客户做进一步开发,提高营销深度。最后,小企业贷款必须建立独立的评估、审批、风险管理流程,并确保将中小企业的业务营销与不良资产处置流程分开,在这分开的两个部门之间进一步增加早期预警部门。整个组织架构可以参考以下模式:

2.搜集信息,建立目标客户选择机制

(1)基层支行客户经理搜集达到准入要求的客户资料:内部信息有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客户现金流量,企业效益门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和担保条件;外部信息如行业情况、经营者信用情况、客观经济情况、客户缴纳税费情况等。小企业由于存在财务资料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应主要取决于现金流量指标,尤其是经营现金流。另外,可以对中小企业经营者从业经验提出比较严格的要求,对个别行业评级要求经营者从事这一行业必须有一定年限,甚至将企业财务数据与企业主的金融习惯、消费行为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经营者素质、信用度和企业实力等进行定性判断。

(2)将客戶经理搜集的客户信息输入独立于企业客户的管理系统,进行电脑自动化分析,由系统独立进行目标客户评价、信用等级评定,确保整体决策的方向正确。

(3)商业银行基层行在对其市场目标客户和存量客户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客户采取相应措施:对进入目标客户三角的小企业,已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维持并及时了解客户的融资需求。对进入目标客户三角,尚未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主动拜访并营销客户。对没有进入目标客户三角,已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重点关注,并根据风险情况适时退出。

(4)在上述客户细分的基础上,每年年初给每个客户经理提供任务单,作为年终客户经理考核的主要内容。

归纳流程如下图:

3.建立专门的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评价、预警机制

小企业现金流量充足率与担保方式安全度将是最终决定小企业贷款成败的两个主要因素。建立小企业贷款决策评价的经济模型如下:

P=Ψ(现金流量充足率,担保方式安全度)

式中表示贷款成功的概率P决定于贷款决策时小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率与担保方式安全度,现金流量充足率越高,同一担保方式安全度越大,现金流量充足率越小,同一担保方式安全度越低。

为了确定贷款成功概率P,建立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如下:

FS=β0 +β1 Cc+β2Mc+μ

其中,因为小企业贷款决策执行的成败,FS=1为决策执行成功,FS=0为决策执行失败;Cc为决策时的小企业现金流量充足率;Mc为决策时的小企业担保方式安全度等级。利用国内商业银行小企业具体贷款案例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估计。

因为样本不同,模型系数可能有少许差异,不再作具体计算。但可以总结出:(1)小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率不同,其获得担保方式的安全度不同;小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率越高,小企业获得担保方式的安全度越大,小企业贷款的成功的概率也较高。(2)给定小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率,随着其担保方式安全度的不同,小企业贷款成功概率即违约率不同。商业银行可以依据以上模型建立小企业贷款判断失误率常数为(100%-p)。

另外,一定的经济规模是风险和成本控制的先决条件。对于特定中小企业客户群,贷款预期损失率是恒定的常数,但中小企业的客户数和贷款余额(样本)必须达到一定数额,其实际损失率才会接近该常数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即实现了规模经济。大量的客户和贷款有助于分摊成本。如果客户数和贷款数额太少(样本太少),实际损失率将会远远高于逾期损失率。因此,进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就必须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这是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否则就必须坚决退出。

三、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要在小企业信贷营销中取得最大成效,还必须结合信贷工作实际,研究创新小企业贷款营销的新策略。

1.集群式营销

依托集群产业企业和小企业重点集聚区域开展营销。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就必须关注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和成长性。而在以产业为标准的小企业集中区和地区为特征的小企业集中地,往往都是达到了相当规模的小企业群体。商业银行在这样具有产业规模效应和地区发展相对明显优势的小企业群体中发展信贷业务,较容易筛选优质客户、分散控制风险和提高贷款综合收益。因为,小企业集群经营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一特定的区域内,以小企业为主,形成集居群体;(2)非公有制经济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经营灵活,适应性较强;(3)企业数量较多,筛选优质客户的空间较大;(4)专业化特征显著,内部分工细化,具有一定的市场同质性,又可相互弥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短期内发展优势明显;(5)具有相对固定的市场销路,资金回流快。

银行对该市场经营风险和客户贷款需求做了认真分析后,对其采用集群式营销,借助中介机构,批量式审批发放贷款,统一贷后管理的模式发放和管理贷款,虽然单户贷款金额不大,但由于目标客户众多,贷款总量大,因资产业务还可带来庞大的负债及其他中间业务,可从中获得较高的综合收益,而且容易打出品牌,阻止了其他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2.供应链式营销

供应链是指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把产品运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被看作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故而被形象的称为供应链。在供应链上,有五种基本流在流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工作流。供应链上的信息流是在各环节之间双向流动的,它反映了彼此之间的供求关系和契约关系,如订单、购销合同、销售活动和仓储、库存信息等,是对整个经济活动贸易背景的真实反映。无论哪类供应链,都有一个核心环节,这个核心通常是一些规模较大、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在本行业市场上拥有规模优势或者渠道优势的大型企业,称之为核心企业。在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游则有众多中小供应商和它在一个生态群中共生。这些中小企业供应商自身实力较小、信誉较低、风险较大,但它们和核心企业在一个供应链上共生,在真实贸易背景下与核心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和信息共享,核心企业对它们的准入给予了“资格认定”,使得供应链企业的存货和仓储等成本降低、物流和现金流加速,使他们自身的价值和信誉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升。中小企业的这种依托供应链产生的价值和信誉的提升对商业银行来说意义非浅。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它们与核心企业大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出发点,寻求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供应商,从中选取与核心企业往来密切且记录良好、已建立起长期、密切甚至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营销对象和未来市场。商业银行办理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第一管理原则是“看住现金流”,通过供应链密切核心客户,控制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和工作流,从而达到把控现金流的目的。看住现金,即看住了第一还款来源,掌控了基本信贷风险。

3.组合担保方式营销

商业银行办理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第二管理原则是“管住担保物”。现金流是小企业偿还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但是由于当前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状况和小企业经营的特点,银行要完全看住现金流是非常难的(供应链式除外),因此,落实小企业第二还款源就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在为小企业具体办理信贷业务的时候,应当灵活组合多种担保方式,快现有信贷业务品种的整合。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在现有房地产抵押、企业保证的基础上,力争在各类权利质押(如收费权、经营权、使用权、股权、期权、保单、应收账款等)、动产质押(如机器设备、车辆、有价凭证等)等贷款方式上取得突破。不以适用保证、抵押或质押某种担保方式为原则,而是采用组合方式,一種或多种方式期量对应贷款额度。这样既可丰富信贷业务品种,又可便利选择担保方式,增加贷款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论坛,2003,(9)

[2]冯燮刚:商业银行公司贷款决策的定量评估与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3,(5):48-53

[3]刘燕玲:物流银行解困中小企业贷款[DB/OL]. http://www.brechina.com/2005-9-2

4.银行信贷员工作述职报告 篇四

银行信贷员述职报告,银行信贷员的述职报告写了作为银行信贷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向上级汇报,总结个人经验不足,银行信贷员主要负责调查贷款公司和贷款个人的实力和潜力,提供贷款方面的咨询。本篇范文由第一公文网整理,为大家提供参考

银行信贷员述职报告

一年来,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内国际大事,在自己的组织关系没有转过来时,按时到xxx支行总支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注意在政

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工作中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服从工作分配,干一行爱一行,尽自己所能,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信贷员述职报告

在各位同事帮助下,以“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资金组织为重点,以抓降工作为核心,落实各项信贷政策,抓主抓重,脚踏实地,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截止xx年12月底,发放各项贷款余额xxxx万元,其中:联保贷款xxxx万元,公务员贷款xxxx万元,抵押贷款xxxx万元,合计xxxx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8%,增长13%;吸收各项存款xxxx万元,其中低成本存款xxxx万元,定期存款xxxx万元,完成全社下达任务的xxxx;现有不良贷款余额xxxx万元,比年初减少xxxx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xxxx%,比年初下压了xxxx个百分点,实现不良贷款绝对额与占比双下降。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述职如下,请各位领导及同事予以审议:

在工作过程中,我一直用“二度、二力、二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二度:配合度,积极度;二力:专业力,执行力;二心:责任心、分享心。通过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第一、察言观色,准。因为我们是做信用贷款,如果你第一步看错了,以后收贷款的时候说再多的好话,恐怕都很难达到你预期的效果。信贷员述职报告收款最怕的就是这种有钱但不愿意还的人,而不是实在没有钱没有办法还的人。

第二、客户质量,精。我们要透彻的明白“20%的客户,创造80%的收入,业务单位,客户唯上帝”的精髓大道,把握贷款风险可控可制的基础上,大力挖掘发展优质、优良客户,盘活维护老客户,让服务成为我们农信社的一个外在品牌优势。

第三、管人管账,细。随着市场的开发,经济的繁荣,贷款客户的增多,一个合格的客户经理要具备的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提高了很多。要懂的精细管理客户资料,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和资金动向。要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做到“适时干实事、实迹出实效”。管账,要做到实时检测,按时下账上账,做到“账实相符,帐帐相等“。

第四、做人做事、阳光率直。“言正,身正,行方正;脑清,手清,人自清”,我很喜欢这句话,自己觉得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标准,如果坚持的原则符合自然道义的趋势,或许会让你走的更远更舒服一点。信贷这个岗位,恰恰就需要这方面的规章制度去约束人阴暗面的行为和想法,合规审贷、放贷、管贷是我们每个信贷员的职责和义务。

第五、往后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1、在领导指导下,明确了工作的

5.银行信贷员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篇五

1、提高工作质量。

及时准确的做好信贷基础资料的管理,搞好信贷基础资料的记载、收集、管理,是信贷内勤重要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即繁琐又重要,需要经常加班加点来完成。

2、严格规章制度。

作为一名信贷内勤,我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的分量,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信贷风险。因此,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增强责任心。对2**年新放的每笔贷款我都做到了先查、再放,更好的堵绝了向不良客户发放贷款及一户多贷,把借冒名贷款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坚持信贷原则、做好贷款的审查。

我深知,信贷资产的质量事关信用社经营发展大计,责任重于泰山丝毫马虎不得。一年来,我坚持贷款的“三查” 制度和联社制定的信贷管理制度,对每笔贷款都一丝不苟地认真审查,从借款人的主体资格、信用情况、生产经验项目的现状与前景、还款能力到保证人的资格、保证人的能力、抵押物的合法有效性,每一个环节我都仔细审查,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贷前审查时,我做到了“三个必须”

(1)贷款条件必须符合政策、贷款证件必须是合法的原件;

(2)贷款人与保证人必须到场签字;

(3)并且做到了生人熟人一样对待,保证了贷款发放的合规合法。

4、精诚团结,为提高经营效益尽心尽力。

作为信贷内勤的我20xx年累放102笔,金额14943.7万元,年累收利息及本金4千余笔左右,共计收回利息3800余万元,本金18205.4万元,但没有出现过一笔差错。

回首全年,总的感觉是忙与累,但我觉得很充实。自己感到仍有不少不足之处,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开拓,履行工作职责,服从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与全体同事一起团结一致,为我部经验效益的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银行信贷述职报告 篇六

XXX

X年X月X日

述 职 报 告

匆匆忙忙中,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这一年里,我在行领导的带领下和同事的帮助下,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积极主动的履行工作职责,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在思想觉悟、业务素质、操作技能、优质服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视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平时我关心国家大事,注重对政治思想理论的研究,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端正思想,亚于律己,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勤政廉洁,刚正不阿的职业道德风尚,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积极进取,争取早日能成为党组织的一员。

(二)、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平时我非常注重对金融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办法的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对单位下发的各种学习资料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业务工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把党和国家的金融政策及精神灵活体现在工作中,在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把好信贷资产质量的第一关口,作为一名信贷员,我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信贷风险,因此,我不断提醒自己,不断增强责任心。同时,为了更好把好关口,我掌握了证件真伪辨别能力,从而把好信贷资产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二)、坚持信贷原则,做好贷款的调查工作。我深知信贷资产的质量事关本行的经营发展,责任重于泰山,丝毫马虎不得。一年来,我坚持贷款的“三查”制度和我行制定的信贷管理制度,对每一笔贷款都一丝不苟地认真调查,从借款人主体资格、信用情况、生产经营项目的现状与前景、还款能力,到保证人的资格、保证能力,抵、质押物合法有效性;从库存的检查、往来账目的核对到房屋和设备的实地考察;从资产负债情况的计算、产销量和利润的分析到经营项目现金净流量的研究、贷款风险度的测定,直至提成贷与不贷的理由,每一个环节都仔细审查,没有丝毫懈怠。在贷前做到“三个必须”,即贷款条件必须符合政策、贷款证件必须是合法原件、贷款人与保证人必须到场核实签字,并且做到生人熟人一样对待,保证了贷款发放的合规、合法。

(三)、提高工作质量,及时准确做好信贷基础资料的管理。搞好信贷基础资料的记载、收集、管理是信贷员重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即繁琐又重要,我坚持做好当天账务当天处理完毕,各项账务全部核对从不过夜。

三、精诚团结,为提高经营效益尽心尽力

一年来,我与同事能搞好团结,服从领导的安排,积极主动的做好各项工作,为全行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而同心同德,尽心尽力。

(一)、千方百计拉存款,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走亲串朋动员他们到我行存款,为壮大我行实力不遗余力,全年吸存日均余额800余万,较好的完成了我行下达的任务。

(二)、积极主动营销贷款,我不断强化贷款营销意识,破除“惧贷”的思想,寻求效益好的贷户,在保证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主动做好贷户的市场调查,对于那些有市场、讲信用的个体工商户给予信贷支持,全年累放贷款9,000余万。

(三)、勤勤恳恳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除做好本职工作外,我还按照领导的安排做好其他工作。如上门服务做好借款合同的签订,收集好贷款档案资料的收集等,能够与大家一起协调好,共同完成任务。

过去一年是我行在新的起跑线,抢抓机遇、奋发进取、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信贷科坚持服务“三农”办行宗旨和方向,牢固树立支农保稳定促发展的思想,突出风险防范、强化监督、力促管理,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

回顾一年的工作,自己仍有不少不足之处。一是业务素质提高不快,对新的业务知识学习不够、不透。二是本职工作与其他同行相比还有差距,创新意识不强。三是只是满足自身任务完成,工作开拓不够大胆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在我行信

贷科和领导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开拓,履行工作职责,服从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与全体职工一起,团结一致,为我社经营效益的提高,为完成X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想说既然我已经成为我行的一名信贷员,那么我就应该做好,凡事认认真真,也许我会在信贷员岗位上工作一辈子,不论以后发展如何,我会放平自己的心态,努力工作,为我行发展做出自己贡献。

XXX

7.银行信贷员工作述职报告 篇七

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相对于大企业融资业务而言,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明显偏高,贷款违约率和贷款的不良率都明显高于前者。历史上,一些国有特大型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曾经高达50%左右。在股份制改造、财务重组的过程中,被剥离的中小企业贷款占被剥离的信贷资产总额的60%左右。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和银行自身信贷管理两方面。

(一)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1、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尽规范,银企信息沟通困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大都带有“家族式”管理色彩,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为了获得贷款甚至提供虚假报表,使银行难以准确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

2、产品结构不合理,经营效益不稳定。

中小企业大多存在经营粗放、产业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产品结构普遍表现为“三多三少”:资源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大路产品多,优特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

3、企业信用状况较差。

从目前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看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有的企业蓄意借改制之名,行逃废悬空银行债务之实;有的业主以办企业为名,利用银行贷款购置私有财产的现象时常发生,严重挫伤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二)银行内部因素

1、县域机构的撤并,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造成贷款手续繁琐化。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作了较大调整,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基层行放贷权限几乎为零,增加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环节与时间;央行两次提高准备率,特别是后一次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大大削弱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2、过分强调信贷风险的责任考核,束缚了基层信贷人员拓展市场的积极性。

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有的银行甚至提出新增贷款“零风险”指标,却没有建立相应的营销机制配套措施,严重影响了基层行的贷款营销积极性。

(三)社会环境因素

1、贷款担保抵押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缺乏必要的支持机制。

在贷款担保方面,一是担保机构少,二是担保机构的资金有限。并且担保机构为了防范代偿风险往往要求企业反担保,使企业不仅贷款难,寻求担保更难。在贷款抵押方面,企业须办理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多道手续,并且收费较高。同时,抵押登记的期限最高为一年,若贷款到期,企业还需重新办理登记评估,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2、地方政府职能发挥不够,政策支持环境不完善。

一是有关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不能全面落实,特别是税、费等有关减免政策前面文件办法出台,后面职能部门置之不理,得不到很好落实;二是不能正确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开拓市场;三是对于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组建及其运行的调控不到位,融资环境建设较差。

3、融资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中小企业由于体制、自身素质等原因,还不可能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途径融资。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控的相关建议

(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文化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把信贷风险管理作为重中之重,风险管理应该上升到商业银行企业战略的高度。可以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设立首席风险官之类的职位,把风险管理独立为一个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开展风险管控工作,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风险管理文化。

(二)建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前的资信调查机制

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控制要从业务开展前的资信调查开始,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全面的调查。资信调查涉及贷款申请人所处的行业环境与竞争状况、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资金短缺的原因及类型和资金使用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此外,还必须特别关注企业的所有者及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和人品。

(三)建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评级机制

中小企业风险评级是为了量化企业的风险,更加准确的评估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从而决定是否接受贷款人申请。可以和相关外部独立的企业评级机构展开合作,即利用权威的评级机构的工作,减少商业银行因为独立的资信调查所付出的高额成本,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客户评级制度,设立相关客户评级部门,建立客户风险与信用数据库。实行中小企业信贷机构认定与评优工作,根据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贷开展力度,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对被认定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贷存比,放宽中小企业信贷机构存贷比上限。

(四)建立健全相关机构和信贷业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评估审批还主要依赖于专家制度。因此,建立相关信贷业务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信贷风险管理必须全员参与,每个信贷业务人员都负有信贷风险控制的责任。应该把风险管理成效纳入企信贷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与薪酬、职业发展挂钩。同时,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实施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强化重要事项审批制度,约束信贷业务人员,防止舞弊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对中小企业信贷机构的技术支持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培养业务创新与开发人才,培养业务方面的多面手,从而提高他们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金融服务的能力。帮助中小金融机构提高客户忠诚度、获取高额的交叉销售收入,提高客户的利润贡献度,实现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的提升。管理部门提供的技术支持还应该重视金融基础平台的建设以及对这些机构的接入优惠上,因为这是决定它们的服务创新和运营模式变革的重要基础条件。

(五)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担保制度

担保的设立为商业银行在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下提供第二还款来源,对于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缺少充足优质的担保物,因此商业银行在接受担保前需要对担保物进行恰当的评估,需要做到既能有效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又能将信贷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商业银行应尽量接受避免价值波动较大的担保物,并且涉及第三人提供担保的,需要审核担保合同是否有效和合法合规。通过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提供担保,降低或消除商业银行风险是国内外常见的方法。由于担保公司担保,可以消除困扰商业银行的贷款违约率高、没有合适的抵押担保引起的贷款回收率低的问题。

(六)贷款发放后的信贷资产管理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完整流程包括信贷审批、贷款发放以及本息的收回,贷款的发放并不意味着业务流程的结束。商业银行必须在贷款发放后对其进行跟踪管理。主要包括定期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检查贷款的使用是否符合合同规定以及对于逾期贷款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摘要: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以及成因,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就如何防控信贷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小企业信贷业务

参考文献

[1]王颖.中国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评估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西南金融.2010(08)

[2]阎大颖,洪俊杰,任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基于制度视角的经验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06)

[3]辛玲.我国上市银行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

8.银行信贷支撑地产泡沫 篇八

中国普遍的房价上升预期,早已促使房地产的投机需求升温,但是,由于投机和房地产的投资属性相掺杂,导致房地产泡沫存在问题的争论。

泡沫是存在的

现在不少人以住房的需要来讨论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无泡沫,是不切实际的。住房的需求其实是指住房的有效需求,商品的有效需求不仅反映了对商品的需要,而且必须有经济能力的配合才能形成。换句话说,尽管一个人对住房有很迫切需要,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能力,则只是一种需要,并不会形成需求。住房需要并不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动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动力只能是有效需求成熟的结果,而有效需求必须由基本的经济因素所决定,如经济成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及储蓄增加和财富积累等。

有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商品房的热销,实际上是1998年以来住房商品化所积累的潜在需求,是多年来因为缺乏消费信贷而累积的“存量需求”的释放。同时,相关数据又表明,2000年以来,住房销售额增长普遍显著地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长。这说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持续被压抑的住房需求在迅速释放,但这种释放不是建立在居民收入与储蓄同时增长的基础之上的。“即存在着巨大的有效需求缺口”(有人测算2004年度潜在供求差额为4370亿元)。也就是说,2004年国内住房市场在总量上的有效需求存在着严重不足。如易宪容认为,建设部的报告以潜在需求(即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将增加到8亿~8.5亿人,以每人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来计算那时中国居民的住房需求)代替真实需求来否定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在误导民众。

这样看,无论从消费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国内住房市场的热销仅是以往“存量需求”的释放,而不是潜在需求真正地转化为有效需求。而这种存量需求的释放又基本上依赖银行信贷及代际收益转移(即中国独生子女社会中,购买住房的首期付款基本由父母支付)来完成。

房价收入比可以更进一步帮助我们判断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状况。西方国家的住房专家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比较适当,而中国房价已连续上涨17年,平均每年递增14.7%。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居民房价收入比1990年已经高达14.8,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城市,甚至为其他国家的3~4倍,如此之高的房价收入比何以支撑呢?

银行输血打针

供给,即生产商组织生产要素,生产并出售产品的行为。房地产生产要素中,资金要素权重在90%以上。中国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使用方式即是中国房地产的供给方式。同理,如何使用资金购房即是需求得以满足的方式。对供求实现方式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谁是中国房地产这条脆弱而坚韧的供需链上的关键利益者。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中国房地产快速增长主要在与国内银行体系的金融支持。正如央行《2004年度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所指出的那样,1998年以来金融对房地产业的支持,由过去单纯的企业开发贷款支持转变为对投资和销售两个方面的支持。而对个人的信贷支持成了这次房地产发展的最大动力。2004年底与1998年相比,房地产开发的银行信贷余额增长了3.8倍多,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增长了37倍多。

国内银行体系对房地产开发的金融支持,1998年以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98年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2029亿元,2004年11月扩大到7800亿元,是1998年的3.8倍,而且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明显快于同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速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在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几大股份制上市银行2004年数据来看,招商银行、华厦银行、民生银行房地产开发与信贷占该行的比重,分别为20.75%、20.2%、30.72%。如果从上海的情况来看,上海的一些银行房地产贷款成几倍增长。还有,由于受现行的金融市场的制度约束,目前国内的房地产金融主要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其他金融方式如上市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以及基金融资等方式所占的比重十分微小。

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来看,尽管房地产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但追根溯源,绝大部分的资金还是来自于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在内的银行信贷资金。

从数据总体来分析,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自筹资金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6%左右,只是在2004年国内经济宏观调控时,由于银监会的指引而有所提高。

二是预算内资金及债券、利用外资逐年下降,特别是利用外资下降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政府公共资金在逐渐地退出房地产市场,也说明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暴利,加上政策上的限制,外资是无法分到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利益的。

三是除自筹资金之外,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最大来源是国内银行贷款及其他资金来源。其他资金来源基本上是房地产预售款,而2004年自筹资金中仅有16%左右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有资金。这就说,房地产开发企业8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

此外,从资产负债率来看,1997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达75%,远高于国内其他行业的企业60%的资产负债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和自筹资金与当年完成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之比在2003年达到了90%以上。这些数据证明国内房地产的开发基本上是依靠银行信贷来完成的。

房地产贷款增长率/贷款总额增长率这个指标是用来衡量房地产业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2000年,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下降,但是,房地产业贷款总额增长率却上升了近20%,达24.61%;从2001年开始,该指标逐年上升,2003年,该项指标达到2.173。可见,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过多地依赖于银行资金支持,所以应该提高警惕,严防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

银行为需求买单

房地产开发对银行的完全依赖还表现在国内个人住房信贷快速发展上。中国的个人住房消费信贷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尝试。但是,当时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还不深入,居民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住房需求主体,因此,那时的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发展十分缓慢。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把居民个人住房需求推向房地产市场,从而为商业银行扩张个人住房消费信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果没有银行对个人住房消费的金融支持,近几年国内房地产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当银行的个人房贷创造了新的住房购买力,居民收入的当期约束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约束大大减弱时,一方面,在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有力支持下,国内房地产需求迅速扩张、房价快速上涨(2004年全国平均房价上涨14.4%,少数地方上涨20%以上),制造出了房地产市场持久繁荣的假象另一方面,随着个人消费信贷规模的急剧扩大,计划体制下那种多数个人只有债权没有债务的情况已经完全改观。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向银行贷款购房负债,在一些大城市很快就出现了一群高负债买房族,又称“房奴”。有研究表明,北京的家庭债务比例高达122%,已经超过了2003年美国的家庭债务比例115%。上海家庭债务比例高达155%,青岛、杭州、深圳和宁波等城市家庭债务比例分别达到95%、91%、85%和79%。

近年央行上海分行所公布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与信贷支持的情况显示,上海房价快速飙升已远远脱离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房产投机较为普遍。官方的保守统计显示,从2000——2004年上海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718元、12883元、13250元、14867元、16683元,4年间增长42.37%,而同期的房地产均价却从3326元,一路飙升到6385元,增长91.97%。统计局数据显示,上海2004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商品房销售额10376亿元,同比多增204亿元,占全部贷款新增款的7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增加728亿元,同比多增106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中长期贷款增量的比例高达到48%。也就是说,在上海中资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越来越高、越来越集中。

也就是说,从上海最近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房价疯涨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在此轮房地产热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9.银行信贷自查报告 篇九

银行家们心中有数,业务和风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于是乎,上半年冲在前面的是对公、个金、授信等前中台人员;而风水轮流转,下半年忙碌的则是银行稽核、内部审计等后台人员。8月下旬,审计署的审计调查队伍入驻前,一家国有大行刚结束了一场长达三个月的专项稽核。稽核部的经办人员加了三天班,把该行所调查的5家分支行的情况进行了汇总。此次稽核调查的是自xx年年以来发生的公司授信业务,包括贷款、票据、国内信用证等。9月10日,一家大型上市银行江苏省分行人士透露,该行正在开展内部审计;另一家大行上海分行人士称,该行内部的风险排查工作已于8月底完成,范围涉及项目资本金落实情况、票据业务等方面。通过自查风暴,潜伏于信贷冲动下的各种问题浮出水面。如前述国有大行的专项稽核查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授后管理工作不到位、资金流向监控存在不足、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够严格、会计核算不规范等。而稽核结论中提出的两大关注事项:一则是关注委托开票业务的合规性,二则是项目资本金落实到位。各行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

如何在审计署到来之前,把有瑕疵的贷款落实到位。8月底,一家大行信贷人员透露,他所做的工作中有一项就是,规范借款企业的股东借款问题,如果借款企业用股东借款来补充项目资本金的缺口,都需要重新来过,退回股东借款,重新落实项目资本金。

过桥

项目资本金迷离银行自查锁定的均为关键环节。8月以来,部分中小银行上海分行纷纷开展与案件防控相关的风险排查工作。其中,一家股份制银行将单位账户、员工行为、票据业务列为重点排查对象;另一家上市中小银行的排查内容则包括公司条线授信真实性检查、重点客户走访、担保真实性核查、贷后管理落实措施及票据业务合规性检查等方面。天量信贷的背后可谓是

泥沙俱下

。在银行业掀起自查风暴中,违规行为自然无处遁形。上半年

10.银行信贷管理部员工述职报告 篇十

工行是一个广阔的大天地,他给了每一名员工翱翔的机会。初到工行的我只是一名小小的柜员,能发展到今天,成为一名后备干部,这不开我个人的辛勤努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工行良好的工作环境及作风。我行始终坚持公平的竞争机制,鼓励、扶持有能力的人晋升,坚决不搞裙带关系。每次的竞争、选举都能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这一点给我带来深远的影响,它不只是我成功地竞选为一名分行一级支行结算业务线副总经理级后备干部,更让我认识到只有实力才是真道理,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够抓住机遇,在工行的天空中飞翔。

我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工行这五年来的的培养。这些年来,我行为员工组织了多次、多形式的培训,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我行真正将“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渗透到工作的各方各面。对待员工一视同仁,不放弃能力低的员工,为能力高的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行工作过的员工都能深深的体会到集体的温暖,都能在工作中增强自己的实力,而不是混日子。在员工收获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这种为员工计深远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好企业。

“十二五”时期我行在政策的指引下,在领导们的领导下,审时度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作为改革浪潮中的一员,我感到很骄傲。在“十二五”的工作中,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我了解了很多新知识,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历。我认识到与时俱进是企业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也是一个人要时刻关注的。在“十二五”的建设中,我与同事们时刻坚持工行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对困难不低头、不泄气,攻克了一个有一个难关,取得了很多成果。在共同奋进的过程中,我更加感受到工行是一个大家庭,工行人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这让我震撼、让我感动。

过去的五年是成长的五年,它使一个新手成为一名有经验的工作者;过去的五年是奋斗的五年,它让我披荆斩棘,在工行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过去的五年是感恩的五年,没有工行给我的工作机会,没有领导的关怀与指导,没有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我。这些恩情让我在工作中不敢懈怠、不敢放弃,我要以我的实力回报大家,而现在我正走在这路上。

11.银行信贷谁之“钱包”? 篇十一

据相关报道显示,目前四大行中,除了工商银行以外,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首套房商业性贷款利率纷纷上调,更有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已经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上浮的10%,而且他们对首套房执行的“首付三成,利率基准”的政策以及年初的“八五折优惠”、“九折利率”也已不见踪影。有关人士表示这是因为年底银行额度紧张所致。

不过从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中可以看出,1月份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占总新增贷款的比重从上月20%进一步上升到33%,继续体现了投资增速回升对中长期贷款的拉动作用,在企业贷款需求有所回升、信贷额度有限的情况下,银行也会适度收缩个人的住房贷款。

对此,本刊记者从一位银行信贷人士那了解到,这几年信贷都是“年初宽松,年底收紧”,这是银行信贷投放的规律。特别是进入11月后,很多家银行都会哨然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优惠。想要轻松申请到优惠房贷,估计就要等到来年。

同时通过对多家银行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银行信贷需求也正发生悄然变化。从今年第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以来,便可以看出企业有效信贷需求明显比上半年旺盛,但从其他渠道了解三季度以来的公司类一般性贷款变动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有效贷款需求还未表现出明显的稳定复苏态势。从趋势上来看,随着实体经济和中长期信贷需求回暖,加上企业中长期(到期)贷款的还款高峰正在过去,预计未来信贷结构会有所改变,中长期贷款增量将逐步上升,尤其是民生消费、零售批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基建项目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信贷需求将逐步趋于旺盛。

四季度以来以基建项目为代表的中长期信贷需求有所升温,10月份时企业中长期贷款便首次超过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流向基建和房地产部门,而此前2月份到10月之间的中长期贷款比例上升,主要都由居民购买住房所贡献。这主要因为发改委在今年审批通过不少项目,而且在审批的时候也需要反应时间。同时,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道路建设公司的信贷需求也有所松动,有新增量,只是总体规模不算太大而已。

现在,随着政府鼓励居民消费政策的出台,我国银行的信贷政策已有所放松。而对老百姓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用于消费的个人信贷产品的准入条件。就目前来看,大部分银行推出的个人信贷产品,普遍存有贷款条件较高、贷款用途较窄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而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扩大内需”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保证老百姓有钱消费、敢于消费,温家宝总理也特别提出要“发展消费信贷。”

刚刚闭幕的十八大也表示,考虑到房地产业目前的状况,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务和资产质量的担忧,未来一年地方的投资冲动将会受到一定限制。除非出口大幅下跌,或者工业活动从目前的水平上进一

步显著下滑,否则中央政府不可能出台新的政策刺激或显著调高2013年货币信贷投放目标。

12.银行信贷员工作述职报告 篇十二

(一) 存在优势理论

所谓存在优势理论, 其指的是在整体环境中, 某个体具备的条件、市场与接受度等因素而形成了自身具备的优势。为了有效提升某个体自己具备的本来优势, 会通过利用诸多竞争因素来降低获利标准从而增加用户受众群。站在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二者来说, 商业信贷相比于银行信贷的存在优势便是能够从更加快速、便利的放贷条件下给予给需求者足够的融资资金。而银行信贷相比于商业信贷来说, 便具备了融资正本低、流程正规、受法律保护性较高的存在优势。

(二) 价格歧视理论

价格歧视理论是指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一方在面对不同层次的接受者时, 以提供同样等级、同样质量、相同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为前提, 则会在众多接受者中采取不同价格或者收费标准的方式, 形成一种层次化的价格差异, 这便是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理论在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金融业务的体现中, 主要表现出对不同需求主体的“价格歧视”。比如商业信贷或者银行信贷都会根据借贷企业或用户的资质不同, 而采取不同的放贷方案, 比如放贷利率的高低、融资时间的长短以及总体放贷金额的多少等。

(三)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指的是在互换活动中付出的成本, 其与生产成本是对应关系。交易成本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密不可分, 并且一旦产生了互换活动便会有交易成本的产生。针对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而言, 有部分学者认为选择商业信贷会降低总体交易成本, 并且从采购方的角度来看能够完成相应的成本回收与生产周期的有效循环。而从银行信贷的角度来看, 如果对具备借贷资格较为良好的企业而言来说能够有效降低总体交易成本, 但是对部分缺乏银行借贷资格的企业来说便无法发挥成本节约的有效性。

(四) 差异性理论

所谓差异性理论, 是对于信贷主体而言, 由于各自的借贷条件限制与标准不同, 使其获得的融资对象群体也相对不同, 在整个信贷市场中呈现着彼此的差异性。相对于商业信贷而言, 由于其成立时间相对较短, 经历的年限也相对有限, 后备实力与整体规模都是中小型偏多。那么这样的外在特点与银行信贷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性, 由于银行信贷的成立时间较久, 有着深厚的市场经验与稳定的融资对象, 几乎形成了稳固的发展模式与借贷关系。二者这样的不同表现, 便是彼此之间的存在的差异。

二、我国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现状分析

(一) 商业信贷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 为商业信贷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市场氛围, 但是与国外西方发达国家商业信贷领域的发展程度相比, 我国的商业信贷仍然不够完善与成熟, 也表现出较为滞后的缺点。伴随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尽管我国商业信贷与国外相差甚远, 但是从自身的发展速度上来说已经较为迅速, 并且也保证了每年有百分之二十的交易量是以商业信贷的方式完成的。面对国内众多企业对资金存在者广泛需求, 一旦企业发生资金周转不灵、资金链条断裂, 则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和生产。因此, 诸多中小微企业或者民营企业面对亟需资金的状态下, 尽管商业信贷的融资成本较高, 但是由于存在银行信贷缺口的因素也不得不选择商业信贷的方式, 来缓解资金需求的问题。可以说, 目前商业信贷在国内金融领域有着较为宽阔的市场前景, 也在逐渐转变为中国更多企业认可的融资方式与融资选择。

(二) 银行信贷现状

当前我国正在处于高速成长与战略转型的发展时期, 且市场内部流通的信息无法在更为平衡的状态下传递, 导致市场经济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与迈进, 我国银行信贷作为发展历史较为长久的融资业务形式, 整个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也待于进一步完善。从目前我国银行信贷的发展现状来看, “限制性”与“选择性”是银行信贷最大的特点。由于银行信贷不是对每个企业进行全方位开放, 在放贷条件上也存在较多的条件与限制, 所以一般具备良好信贷资格、发展实力的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国家重点扶持企业、与政府建立紧密合作联系的企业等, 才有机会和条件获取银行信贷的资格。由于银行信贷的放贷个体数量有限, 这便给诸多本来就亟需资金支持的中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带来的很大困难与窘状。所以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纷纷选择商业信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生产与正常经营的融资途径。

三、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关系分析:替代还是互补

(一) 替代性

从替代性的角度来看, 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之间的替代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的融资成本不同, 使二者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 借贷企业或用户群面对这种差异时会放弃不理想一方, 而选择另一方, 这便在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之间形成了替代关系。而左右借贷企业或用户群选择的影响因素便是信贷资格与融资成本。关于银行信贷来说, 由于其对借贷企业的资格过于限制, 很多中小微企业或民营企业无法满足银行提出的硬性要求, 从而无法在银行信贷的途径中获得融资资金, 导致很多中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选择了商业信贷的方式来代替银行信贷的方式。那么关于商业信贷来说, 由于其融资成本相对比银行信贷要高出很多, 这样就会使得同样具备二者信贷资格的企业, 会更加倾向于选择融资成本更低的银行信贷, 这样银行信贷便替代了商业信贷。

(二) 互补性

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的互补性主要是站在整体环境的角度来思考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国内金融领域整体消沉的环境下, 信贷行业不景气, 众多企业不会选择外贷资金而增加自己的经营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则会形成互补关系, 各自弥补对方的劣势来突显优势, 在相互互补的状态下良好发展, 共同为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而做出努力。例如美国经济研究学者伯克利与伊博森共同提出了关于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的互补性理论, 即站在企业融资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对二者的需求性与排斥性, 以此来表现出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之间的互补性等关系。针对我国整体金融市场而言, 借贷双方就如同市场中的甲方与乙方, 各自满足自己的需求, 同时也来满足自身的经济缺口。那么站在这种相对宏观的视角来看, 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就是“站在一条船上的蚂蚱”, 他们面对的客户群体都是对融资、对信贷有需求的群体客户,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都是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共同服务的对象。这样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就会共同为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做出努力, 会共同促进融资市场的活跃度与灵敏度, 同时也承担着共同的融资风险。可见, 站在同行业的角度而言, 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之间形成了鲜明的互补关系, 各自弥补对方的不足与劣势, 从而为整体资金融通市场而做出努力。

(三) 商业信贷对银行信贷的促进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商业信贷的快速发展尽管对银行信贷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也会对其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商业信贷采取的融资理念是减少对企业的融资约束, 在这一点上非常值得银行信贷来学习与借鉴。通过适当放宽自己的融资条件, 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 从而帮助银行信贷自身实现创新发展与转型。换言之, 由于商业信贷自身的利率相对较高, 尽管放款时间短、放贷金额高, 但与此同时较高的利率便使得商业信贷的门外客户“敬而远之”。也正是商业信贷存在高利率的缺陷, 反过来促进了很多具备银行信贷资格的企业或其他主体, 都会直接优选银行信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融资需求, 这样便也直接促进了银行信贷的良好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 总结

综上所述,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下, 很多企业都存在资金短缺、融资不通的情况, 而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更为亟需资金的支持。在这种环境与需求的推动下, 银行信贷无法做到一一满足众多主体的需求, 此时便需要另一个角色来供给市场需求的资金。商业信贷作为区别于银行信贷的金融业务的一种, 其能够在时间短、下款快、流程少等特点的基础上满足诸多企业以及用户对资金的需求, 完成一套的信贷业务。那么面对当前众多关于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中, 在众多学者提出的意见各有所长、各持所理的背景下, 本文通过围绕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之间“替代”或者“互补”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后, 能够知道银行信贷与商业信贷之间存在者客观的替代关系, 商业信贷能够替代银行信贷满足更多中小微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对融资资金的需求。与此同时, 如果当面对金融领域整体消沉的环境下, 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则会形成互补关系, 各自弥补对方的劣势来突显优势, 共同为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而做出努力。

(二) 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银行信贷的发展视角来看, 对于其发展的相关建议主要为:关于银行信贷的政策支持上, 放松对银行信贷的微贷权。政府应该从政策角度上应当适当放松对银行信贷的微贷权, 同时还要重视金融市场中各个角色的广泛参与, 这也会让银行信贷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 尤其是在一些缺乏信贷经验的中小微企业与民营起来说会格外适用。

13.银行信贷员工作述职报告 篇十三

年,按照支行行级负责人工作分工,本人元月份主要分管公司部、房地产金融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老干部办公室,2~8月份分管计财部、风险管理部、信贷审批部、老干部办公室,10~12月份分管风险管理部、信贷审批部、老干部办公室,9月份在常州培训中心学习。现将我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述职如下:

一、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对公存款时点新增2。8亿元,日均新增3。8亿元;公司类贷款新增8。7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实现5640万元,完成省分行计划的106%;累计发放公司类房地产贷款4。76亿元,累计回收4。75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3165万元。

二、履岗情况

1、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参加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积极参加省分行和支行组织的各类集中培训,学习内容主要有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创新思维、经营战略和策略、风险投资等。在常州培训中心学习期间,系统学习管理理论和案例,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坚持做到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勤奋工作,坚守职责,对所分管的工作,做到让党委放心,让同志们满意。作为支行领导班子中的一员,既要以身作则,管好做好所分管的工作,又要搞好团结,当好参谋和助手。我与所有的班子成员都能搞好团结,主动、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协作,对党委的决议坚决服从,从不搞特殊化。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2、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根据工作分工,我一月份分管公司业务部、房地产金融业务部等部门的工作。一月份推出了“开门红”竞赛活动,为全年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业务发展中,我行始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找准业务发展的着力点,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重点,积极拓展市场。初步完成了对市场和客户细分工作,对存款余额达100万元(含)以上的客户进行大规模、详细的摸底、梳理与细分,并针对我行的客户结构现状,制定具体的营销计划:对高端优质客户,如交通、事业类等行业客户,网点大客户、重点客户等,提供“融智”服务,提升营销层次,以此增强客户对我行的满意度和依存度;对普通客户,开展“激活中小账户、提升账户贡献度”特色活动,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加强沟通,重点推介我行的特色业务、产品,适时营销,激活账户,提升对我行的贡献度,如针对睡眠户,激活为先,提高账户的利用率,逐步挖潜,增加存量。在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方面,采取“调查细分市场、研究整合资源、优化信贷结构”的经营策略,大力发展优质客户,如营销了房地产、对外贸易发展总公司等大型客户,充分储备优质楼盘资源,推动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健康、稳步发展。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调整信贷业务结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根据客户信用等级的不同,以利率为杠杆,在我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程度的利率调整,逐步退出一些资产规模小、经营一般、对我行贡献度小的企业,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优质客户、优质资源上,争取以有限的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在巩固和挖掘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创新营销机制,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总行信贷政策的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促进了我行客户和业务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上一篇:原材料管理制度下载下一篇:护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