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

2024-09-16

语文课程改革(共9篇)

1.语文课程改革 篇一

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2012.12

新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验中真正得到落实并产生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长期以来的传统理念和教学造成的思维定势,新旧思想的碰撞,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困惑,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实现新课改的真正目的。回顾十年课改,我们在新课改的实施中不可能没有疑问和困难,但只要我们长期、耐心地坚持下去,积极总结和反思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多学习,多思考,多创新,那么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了,让我们和新课改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成长。

十余年前启动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始于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的发展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考察外国同类课程的改革举措,反思我国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社会发展大趋势下语文课程的定位。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在起草文本前,完成五个研究报告,包括: 本学科的需求分析和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本学科的发展和教学大纲沿革的分析研究;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了解各有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和基本目标; 本学科学生学习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与相关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实施策略,力求建设与社会及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改革 篇二

综观职高的学生, 整体水平不高, 可谓是“三差生”:学习差, 自控力差, 行为养成习惯差。例如:学生们不爱学习, 更谈不上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上课爱搞个小动作, 看闲书, 玩手机, 听音乐……层出不穷;更有甚者不服管教, 随意顶撞老师等。

二、教材分析

针对学生们的特征, 职高语文教材一是注重思想品德熏陶, 二是注重能力培养。例如:把课本分为“自知与自强”、“责任与义务”、“人生与创造”、“职业与理想”、“敬业与乐业”、“科技与人文”等几个模板, 主要从情感上熏陶学生, 陶冶他们的情操, 规范他们的言行, 挖掘他们的潜能。又例如:所选一些应用文, 如请假条、自荐信、通知、聘任书、便条等, 所选文章如《我为什么活着》、《青年对选取职业的考虑》、《宽容》序言、《等得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等, 这些都与学生们日常生活联系很密切,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完全能够学以致用。

三、教师分析

结合以上特点, 作为一名职高的语文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 教学时应以“实用和适用”为原则, 以“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为导向, 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作为奋斗目标, 分层次组织教学, 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学有所成。

1、观念更新

李白有诗“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就是人才, 作为一名职高的语文教师, 我们所服务的对象就是后进生, 所以我们更应更新观念, 更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尤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有过错的学生, 有严重缺陷的学生, 孤僻的学生, 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我们应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微小的进步等。我们应学会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要记住陶行知所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中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 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和进一步开发。

2、角色转变

作为一名职高教师不能“一根粉笔一张嘴, 一本课本上到死”。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要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师。由于职高生的特殊性, 如果他们在课堂上听不懂, 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 那么他们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 甚至出现逃课现象。所以作为一名职高语文教师我们教学的重心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 更应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 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以及一些有益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进行思想德育渗透, 职业道德渗透;要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 辅导者, 促进者;要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

3、教学方法改变

作为一名职高教师, 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尤为重要,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备课时要侧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为导向, 以“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 学生听懂什么我们就讲什么”为宗旨。

例如:《汉港堡的变奏》是一篇叙事性、思想性很强的文章。备课时我从题目入手, 引发一连串的质疑, 让学生既感受题目的妙处, 又主动去探文章的思想内容;另外, 主体故事太长, 我就设置能统领整个故事的问题, 引导学生跳读筛选主要信息, 探索文章的精华;结束语密切结合学生实际抛出问题:“我们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得到信任, 怎样才能得到信任?”很自然, 学生得出结论:用高强的业务能力,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亮丽的人格魅力,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赢得别人的信任。整个教学环节设计上层层相扣, 授课时抓住学生的心理, 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教学效果良好。

(2) 授课时要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 要理论联系实践, 要服务于专业课, 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学会做人。

例如:学习《论语》七则, 让学生从孔子那里学到仁爱的情怀;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让学生从鲁迅那里学得批判的精神;学习古今中外的著作;让学生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之气;拜伦《唐璜》的奋斗热情……通过这些, 我让学生们努力体会到“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又例如:学习诗歌时, 我和学生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起知人论世, 共同欣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舒适;共同领略杜甫“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共同钦佩毛泽东“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的凌云志……通过这些榜样的力量, 努力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努力让学生扭转不良的行为习惯,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3) 课后辅导分层次进行, 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接受水平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学生注重基础知识, B层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C层学生注重能力知识考查, 满足升学需要。另外, 在每次质检中也分出层次, 试题分为ABC三个等级, 以便更好地检测学生的水平,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职高的语文教师应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 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提高敬业精神, 提升教育艺术。要牢记“用良知发展自己, 用良心对待工作”, 与教育共同成长进步, 与学生一起收获硕果!

3.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刍议 篇三

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在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或者是通才,或者是专、通结合的“应用型”人才。黄冈师范学院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动手的应用能力;二是既能掌握一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又要掌握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向通才教育发展。在人文科学中,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既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又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蔡元培、梅贻琦等老一辈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方面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院士、数学家钱学森教授说:“创造性很丰富的伟大科学家,往往在文学艺术上也有很深的修养。”二十世纪前期的沈尹默、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他们是文学大师,同时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极为深厚;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杨叔子他们是理工大师,同时他们的人文底蕴非常丰厚。所以施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途径之一!

2.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现在的大学生在不断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时,汉语能力却几乎无人问津,越来越忽视对母语的学习,这样导致了一些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理工科学生数理基础较好却大多不会写文章,实际上是不善表达与沟通。而一些文科学生的文章虽然字句较为通顺,却又“语言乏味,文章干瘪”。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重视。

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以及汉语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中国政府在全球建立千所“孔子学院”。就是要在世界上推广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在国内汉语失重的同时,海外的“中国热”、“汉语热”却持续升温。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达4000多万,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到2010年,全球学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人。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在世界上将与英语有同等的地位。作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泉源”。首先应该学好母语,学好了母语,才能学好外语。如果母语基础不扎实,文化功力不深厚,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资中均在谈到中国文化现状时说:真正的危险是我们整体文化水平的降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人,他的文化水平拿什么来衡量?除了专业之外,他的基本文化水平,就是他的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加上他对本国历史的了解。”

3.夯实学生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专业课程,也不同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课程,它具有明显的工具性,语文课的名称表明在这门学科里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教育,这种全面教育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所以我们要通过大学语文的改革建立“中国语文”观,把说话和写作当作认识社会的窗口,当作现代人的“第一文化”。注重语言所体现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办法

大学语文课程为适应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以下改革的办法。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大学语文教材的传统模式。

著名的教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目前全国的大学语文教材体例框架上多以文选加上简单的作家背景介绍,和中学语文教材差不多,如果教学方法也和中学雷同,学生感到腻味,甚至戏称为‘高四语文’。”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从更新大学语文教材理念入手,突破了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只是文选汇编的模式,编写了一本以基础性、知识性和实用性见长的教材。这本教材由陈淑梅、胡立新、沈嘉达三位教授主编,多位长期处在大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参编,与其他同仁编写的教材相比较,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一是从编写理念上来看,将人文性、审美性和工具性紧密结合,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二是体例安排上,采用语言运用、实用写作、文学鉴赏和作品编选四个板块的融合,整合了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知识,知识面广,力求从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角度来把握教材及教材选文,凸显“大学语文”要“大”的教改理念,立意新颖,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用写作能力、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2.发挥立体的教学艺术,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点素质:(1)“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一点上知道一切”的“点”指的是教师的学科专业,教师所知道的“一切”不仅指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什么地方)、why(为什么s)、how(怎样),还要娴熟驾驭教材的能力,洞察学术前沿信息的灵感,灵活应对学生的艺术等。“一切上知道一点”教师不仅在自己的学科专业上是行家,博学多才,还需要通晓其他育人的艺术,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用科学的理论来充实自己,用理念来支撑课堂教学。如果“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就能塑造专业强,理念新,有时代感的新型教师形象。(2)将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找出不同的结合点。(3)教学中一定要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 去体会文学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

3.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破以时间为经,以“选文+文学史”为纬的传统教学模式,变以语言应用、应用写作、文学鉴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配乐朗诵教学。选取著名诗词,配以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诵,如《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等。

3.创作表演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改编,创作课本剧、情景剧并进行表演,如《西厢记》、《伤逝》等。

4.撰写专题论文。为训练和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配合教学内容,撰写专题论文。如学习完《论语八则》和《逍遥游》后,撰写“儒家、道家思想之我见”等论文。

5.开展“课前演讲十分钟”活动,每次课之前由学生自由演讲,内容包括与大学语文有关的文学、语言、文化、电影、电视、人生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4.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空间、环境的不足,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进一步开展课堂外“大课堂”教学。

1.开创人文论坛。每月定期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人文讲座,就学生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邀请校内外教师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我们先后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晓苏,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樊星、教育家徐绍振等,分别作了题为《新生代作家与传统文化》、《写作的艺术》、《大学语文的教学艺术》等讲座;文学院举办的博士论坛让学生开拓了视野,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空间、环境不足,使课内的内容向课外延伸。

2.举办文学作品朗诵大赛。由文学院信仰诗社与校团委牵头,每年举办了面向全校师生的诗词歌赋朗诵会,在师生中取得了极大的反响。

3.举办“大学语文教学成果汇报演出”活动,参加演出的内容一般都是师生自己创作、改编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为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4.主办大学生暑期人文实践活动。每年暑期,到一些人文教育基地或历史文化名胜进行调研或实践。

5.引进现代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使教学方式更加立体、丰富,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这些电子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边讲解边播放,形象、直观,弥补语言表述的不足。

彩色电视机、VCD机和电影碟片、光盘。根据教学选文需要,在教学中播放根据选文所改编的电影电视的片段,辅助教材学习。如学习《西厢记》、《红楼梦》课文时,播放电影《西厢记》、《红楼梦》,引导学生讨论演员表演是否到位,是否与原著精神相契合等,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使大学语文成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学语文课程要专业化。《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17日《‘语文’重回大学必修课堂,师资教材问题待解决》一文中指出:“大学语文是‘维系中华文化之链’”“大学语文课程必须列入必修课行列。”温儒敏教授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和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养成高品位的远渡重洋和协作习惯。”所以我们要让大学语文课程重回大学必修课堂,扭转大学语文的“边缘”地位。

2.大学语文教师队伍要固定化。大学语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问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师资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势必对课程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黄冈师范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程目前还没有一支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大学语文教师都是跨专业的,这样难免影响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如果这样长期下去,不仅不能保证质量,也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要想使大学语文成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选派有志于教学大学语文的优秀教师专门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培养语文教学的后备人才。

3.学校的政策要具体化。随着大学语文机构和教师的改革,学校的评价机制也相应的要改革,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教学科研机构,使大学语文成为一门自主管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内涵和学术发展前景的高品质课程系统。要专门设立大学语文的职称岗位,制订大学语文职称评定的标准,以解决担任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困难,减轻教师们心理负担,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保证“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4.语文课程改革 篇四

内容导读:习的目标是获得亲身介入探讨探讨的体验,提高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培养收集、浅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性学习的方式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实践和探究,而不是课堂上的被动记忆。也可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中完成探讨性学习。如在《中学古文教与学》的选修

[摘 要]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与中学的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必须“接轨”,这样才会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建设一支探讨中学语文教学的科研队伍。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建设中学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

[中图分类号]06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1—0119—02

[作者先容]曲鸿雁,北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吉林吉林 132013)

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培养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一些与之相应的基本语文素养。

一、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方面的构想

我们以为,目前高师课程设置与革新教学论文落后于中小学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大部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只有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与教学论等几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比如中文系传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设置只有单一的36学时的教学法课程,它作为考试课在第6学期开设。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些有关语文教学法的知识,根本不熟悉中学语文教学近况,就忙于设计教学内容。大部分是闭门造车,部分考研的学生甚至放弃课程试讲。学生在懵懵懂懂中,匆匆走上教育实习的讲台,结果不言而喻,致使学生的就业率极低。为此我们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行等举措,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体现“全学程、精内容、重能力”的特点,服务于基础教育。以此为宗旨,为培养未来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提供课程支撑。具体设计如下:

二、与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接轨,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我国教师需求量最大的市场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探讨基础教育的需要,积极革新教学论文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策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探讨性学习,以培养出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性学习的教师;加强教育基地建设,使学生了解一线教育的近况和走势。

1.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性学习

追求教学民主化,变讲台为平台。师生联系是同等的“朋友 伙伴”的联系,师生之间可以通过互动和交互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展开自由交流和民主对话,把学习的课堂变成一个“生活的世界”。学生与教师共同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探讨,学生可以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工负责,把探讨的过程、学习和内容、使用的策略全部记录下来,再和组内同学以及教师共同分享;尤其要交流学习策略和学习的新发现、新感受,让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欢快和收获。探讨性学习的目标是获得亲身介入探讨探讨的体验,提高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培养收集、浅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性学习的方式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实践和探究,而不是课堂上的被动记忆。也可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中完成探讨性学习。如在《中学古文教与学》的选修课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对高中语文课本一、二册中的文言文进行探讨性学习。具体做法是:5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

小组完成一篇古文的教与学的设计。在课堂上由主讲同学向全体同学说明小组学习的内容,发现、探讨的不足以及学习感受。在36学时内完成高中语文课本一、二册文言文的教学设计。

2.建立稳定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熟悉基础教育的近况和进展走势

转变“关门办学”、“高高在上”的陈规,主动与中小学建立和谐联系,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策略、科研合作等方面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与进展的需要。积极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革新教学论文与进展提供技术、信息、知识等方面服务。在互利的基础上与中小学建立长期、广泛的合作联系,走共同进展之路。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探讨基础教育教学不足,搞好社会调查,撰写一篇教育教学小论文,再次进行探讨性学习。同时以自己的兴趣点出发,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设计一次有作用的教育活动案例。只有体验到基础教育的现实近况,才能培养出师范生适合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需要的各种素质。

3.夯实教师技能,进行准教师方式练习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必须的专业技能。我们面对的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其教学基本功大致包括: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具体操纵步骤是:(1)请一位中学教师或学科教育学教师进行示范课,使学生获得感性熟悉;同时领着学生进行教育见习,深入中小学教学现场听课,并且配合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疑惑。(2)学生自己以中学课本中自选一篇文章,进行教学设计,准备15分钟左右的讲授内容,在全体同学眼前做试讲,效仿教师范例,然后组织同学进行评课。(3)逐渐成熟之后,进入微格教学阶段。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做好录音录像工作。课程完毕,组织评议,指出优缺点和改善意见,学生根据评议反馈进行教案的修改。(4)由每一位教师指导5~6名同学再进行一次备课、讲课、听课、评课,循环提高。以篇章的教学设计到说课提纲等每个细节都由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反复听学生试讲,并且给予指导,给出成绩。(5)试讲成作业制作,将之作为就业应聘的依据。通过个别到全体的技能练习,使同学们形成合作性的探讨——备课——讲课——评课——改善的学习氛围。

基于以上浅析可见,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接轨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首先要探讨新课程标准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新要求,并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

(责任编辑:海文)

5.语文课程改革 篇五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之一

自从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后,汉语拼音教学就成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人们对汉语拼音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同,汉语拼音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曾经盛行的汉字拼音化的呼声,使人们一度迷失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方向,将其推至极端,以至于到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实验还走不出其强大的背影,仍然沿着这样的思路苦苦地努力着。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汉语拼音教学做了相当大的改革,如何理解和认识汉语拼音教学要求的变化直接决定着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1992年大纲对汉语拼音作了这样的说明,“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把汉语拼音当作帮助阅读的有效工具,而且在教学要求中建议,“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可以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对大纲中这样的表述,至少可以作出如下的解释。第一,强调汉语拼音的作用和功能。如果说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作为基本的定位,那么增加其在阅读和写作中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在小学低学段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都与汉语拼音密切相关。第二,沿着这样的思路,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以继续深入发展。在帮助识字的基础上,如果强调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作用,只有作到直呼音节才能够真正实现这样的目的。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看字上面的拼音直接读出字音,而不用拼读,从而尽可能减少对阅读的影响。如果仅此而已,应该说还不至于走弯路。然而遗憾的是,一些人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还在此基础上勇往直前。为了作到直呼音节,要求学生只读拼音进行反复训练,而不重视汉字。只要作到了能够直呼音节,即使没有要求,面对上下两行,学生在阅读时关注更多的也是上面的汉语拼音。甚至在一些语文教材中,为了训练直呼,用拼音给出一段话,要求学生读出来,或者读拼音写汉字,诸如此类的练习随处可见。这就违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应该让学生读的是汉字,不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拼音。更为麻烦的问题是,既然可以达到直呼音节和默写声母、韵母这样熟练的程度,那么在写话时也自然要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因此,1992年的大纲六年制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写话时可以利用汉语拼音代替没学过的汉字。”从广泛意义上说,写作时遇到没学过或忘记的字用拼音代替,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就在于小学一年级本来就没有学会写多少汉字,(一年级结束时会认可能达到1000,会写达到600就相当不错。)所以写出来的话大多是拼音。

也许有人说,这样做不是很好吗?学生很有成就感,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快,尤其是一年级就能够写一大段话。问题是学生读的和写出来的是什么,如果是汉字,当然值得提倡。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应该学的是汉字,而不应该把帮助识字的工具作为主要学习对象。这样做虽然在短时间内似乎成效显著,但是代价也巨大,并且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副作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去识汉字,也能实现尽快进入阅读状态的目的,同时学生识字越多,就越容易意识到汉字的一些规律,从而增加识字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注音识字。另外,如果过分强调注音识字,学生一旦产生依赖情结,不利于学生探索其它的识字方法,以及根据汉字的特点总结识字规律。而这些恰恰又是语文学习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不仅有利于识字,而且会产生深远的作用,如字形的掌握、字义的理解、字的运用等,而注音识字仅仅是解决字音问题。

考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历程,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1992年大纲基本是在1986年大纲基础上发展而来,不同之处是直呼音节的要求。1986年大纲六年制小学二年级才建议有条件可以逐步作到直呼,在一年级则没有。1980年大纲没有直呼的要求,也没有借助汉语拼音阅读的要求。1963年大纲一年级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能用来帮助识字。”由此看来,1992年大纲对汉语拼音的定位是最高的。

2000年修订大纲对汉语拼音的定位是,“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虽然在低、中、高三个学段都把汉语拼音单独出来,与识字写字、阅读等并列(沿袭了1992年大纲),但是回到了基本的定位。

2001年课程标准没有把汉语拼音和识字与写字、阅读等并列,而是放在了识字与写字部分,(除了1992年和2000年大纲之外,其余大纲都如此。)突出帮助识字的作用,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学段目标中为什么没有对汉语拼音与普通话之间做出明确的表述。虽然在学段中没有说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但是并不是忽视这个问题,例如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借助汉语拼音纠正地方音。课程标准做这样的处理,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把汉语拼音放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强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和查字典,即汉语拼音与识字之间的关系仅仅如此,同时也避免产生与阅读、写作进行联系的节外生枝的理解。第二,借助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主要是发挥汉语拼音正音的作用,而纠正方音与认读汉字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最具体和直接的关系。第三,随着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发展,语言环境最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学习普通话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把学习普通话的要求贯穿于语文学习。在识字与写字中,能够借助汉语拼音纠正方音。在阅读中,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要求从第一学段一直到第四学段。在口语交际中,第一学段要求“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第二学段要求“能用普通话交谈。”这些要求,至少保证了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形成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二、降低要求,减缓难度,突出“工具”的使用价值

根据汉语拼音的定位,相应地教学要求也要发生变化。另外,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汉语拼音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难点,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表现在难记,以及拼读和书写要求高。所以,2001年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作了较大的调整,突出对这个工具的使用。

1、“背诵”到“熟记”、从“默写”到“正确书写”,降低记的要求

几十年的要求,如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够默写声母和韵母,(只有1963年大纲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一直到2000年修订大纲和2001年课程标准才发生变化,现在要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正确书写声母和韵母。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从“背诵”到“熟记”,从“默写”到“正确书写”。

发生变化的原因如下。从识、记的角度,小学低年级无论什么时候学习汉语拼音都会比学习汉字难。首先需要学生认读、记住声母、韵母,不象汉字音形义之间还有一定的联系,声母、韵母没有意义,音和形之间也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只能是机械记忆。尽管所有的教材都会在形象性和趣味性上做文章,其作用毕竟有限。要求学生能够默写声母和韵母,前提条件是在识、记的基础上背的滚瓜烂熟。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这些要求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语文学习从机械记忆开始,给学生就是这样的第一感觉和印象。从工具的角度来看,不要求这样高也可以实现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帮助阅读和写作的任务,作到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熟记字母表就足够了,根本用不着达到默写和背诵的程度。

2、从熟练拼读、直呼音节到准确拼读音节,降低拼读的要求

1992年大纲对拼读的要求是,“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2001年的课程标准要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从熟练拼读直至直呼音节到准确拼读音节,拼读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降低了两个层次的要求。众所周知,达到直呼音节的前提是熟练拼读,而只有准确拼读,经过反复多次训练,才可能熟练。尤其是从准确拼读到熟练拼读,绝对不是同一层次要求的,例如1986年大纲一年级“要求拼读正确并逐步熟练”,二年级要求熟练拼读。从历史发展来看,1963年大纲到现在,只有1986年和1992年大纲要求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在此之前的1963年和1980年大纲都没有这样高的要求。这次课程改革之所以做出这样大的调整,主要还是基于对汉语拼音作为工具作用的认识。如果说汉语拼音仅仅是辅助认读汉字和正音,就没有必要达到熟练的程度甚至做到直呼,只要是能够准确地拼读即可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说要达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目的,首先必须达到熟练拼读的程度,才可以在阅读中有效地发挥作用。能够做到直呼音节则是最理想的,因为做到直呼,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拼读音节把课文读下来,而不用读下面的汉字。通过以上的分析,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86年和1992年大纲要求这样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要求。基于汉语拼音的作用和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等原因,对拼读要求做出重大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读课文时,以读拼音代替了读汉字肯定是不对的,也没有必要让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熟练拼读和直呼音节上,而应该让学生直接去识字和阅读。

对于书写的要求,从1963年以来的大纲来看,1992年大纲的要求是最高的,“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要求的难度一是默写声母和韵母,二是声母、韵母和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尤其是在四线格书写的要求,除了1992年大纲,1963年以来的其它大纲都没有这样的规定,基本都如同2001年课程标准的要求,即“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除了1980年大纲要求默写声母和韵母)对书写要求做调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语拼音书写要求太高导致学生难学、厌学。如果从单一笔画书写的相对难度来看,汉语拼音的笔画要比汉字的笔画难写。学生刚刚入学,大多数学生在写字方面还没有一定的基础,上来就让学生写ɑ o e,肯定比写横竖撇捺难。同时还要把这些本来就很难写的字母恰当地安放在四线格里,可想而知其难度。有些老师还严格要求按照四线格的位置书写,例如写j q时,这两个字母的下端一定要写到最下一格的三分之一,诸如此类的要求,实在是为难学生。要判断出四线格中每个格的几分之几,成人都不容易,刚入学的孩子当然更难了。令人深思的问题的是,为什么要求学生汉语拼音的书写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写汉语拼音的目的是什么?从学生的角度,写拼音一方面是帮助记忆,另一方面是为了给汉字注音。写拼音与写汉字的目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除了帮助记忆之外,写汉字的过程是学生感知、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因此,汉语拼音的书写要求绝对不应该如同写汉字那样,只要能够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就可以了。如果要求太高,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首先,书写要求高必然延长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时间,因而占用学习其他内容的时间。其次,书写要求太高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本来就不合理,为了完成任务,学生要反复训练,从而产生厌烦情绪。仅仅一个“工整”要求,不知要浪费学生多少时间,并且没有什么意义,后果则是刚入学的学生就厌学。

1992年: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2001年:标准、正确书写声母和韵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三、为灵活地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提供机会和空间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时间安排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多的想法和作法。从民国时期注音字母的教学,人们就开始了各种尝试和探索,例如二、三十年代的国语教科书,有的是把注音字母单独编写一册,叫“首册”,这样在教学时可以灵活处理,既可以安排在开始,也可以安排在以后的任何时段。有的是把注音字母分散在课文生字教学中,给单独列出的生字注音,学生在学习生字时逐渐学习注音字母。也有的像现在这样安排在教材中集中教学。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在小学一、二年级完成注音字母或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共识。但是具体安排在什么时间是值得探讨的。从课程标准发展看,1941年以前规定在一、二年级完成;从1941年国语科课程标准到1992年大纲,规定在小学一年级完成,有的大纲还明确规定安排在开始阶段,以后的年级进行巩固;2001年课程标准与1941年以前的作法相同,要求在第一学段完成,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安排。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做出了很多探索,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根据现有的经验,整齐划一的规定不符合地区差异和教学实际情况,尤其是应该照顾到方言区的特殊性。第二,为各种实验和探索提供空间和条件。从时间安排上,可以是一年级开学,也可以是二年级开学,或者是其中的任何时段。例如有的教材安排在二年级上册开始,也有的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中间,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学拼音,把拼音和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拼音辅助识字的作用充分地体现出来),从而避免一开始就集中学习而产生的为了学拼音而学拼音的弊端。从内容安排上,可以集中教学,也可以分散教学,各有优势。例如考虑到汉语拼音教学难点较多,可以采取分散难点的思路。例如识记、拼读和书写是三个难点,而学会了拼读,就可以达到帮助认读汉字和查字典的目的,因此就可以把书写的要求往后放一放。等到学生会写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再写拼音时会感到很容易,原本要花很长时间,但到这时候很快就会写了。既充分发挥了拼音的工具作用,又节省了时间,分散了难点。还可以用借助学生已经识的字教学拼音,一方面学生不觉得枯燥,同时也降低了难度。无论是记声母、韵母,还是拼读音节,都变得很自然和容易。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探索和实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6.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初步思路 篇六

根据学院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语文教研室按照部门领导的意见和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考察、研究,拟定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初步思路,思路具体如下:

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后的名称:《实用语文》

二、《大学语文》改为《实用语文》的依据

1.教育部16号文件要求高职学院的课程能体现“工学结合”的精神

2.学院和各系部的改革要求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掌握的我院学生的现状以及基于现状得出的结论

(1)语文基本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

a.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尤其是运用普通话表达能不强。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不能抓住表达的重点、要点,语言逻辑不清晰,不能准确地运用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b.沟通能力不强。学生缺乏沟通的技巧,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但是我院学生有比较强烈的学好交际能力的愿望。

c.阅读能力不强。我院学生阅读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阅读量小、阅读面窄、阅读理解能力弱、经典作品阅读较少(不少所学生根本没读过)。d.写作能力不强。

结论: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不强会影响到我院学生综合里能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的求职面试,也会影响到学院以及各专业的办学形象和就业率;阅读能力不强影响到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限制了学生在专业上的提升空间,更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文化基础薄弱。

结论:文化基础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会影响到一个人形象气质的塑造。我院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不利于提升他们的形象气质,对学院和各专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三、开设《实用语文》课程的目的1.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侧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和自我推销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实用语文》课程的教学设想

1.教学设想

《实用语文》课程的教学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模块来进行,在教学实践中侧重于“说”和“写”两个模块,以“读”和“写”两个模块来辅助“说”和“写”两个模块。

(1)“说”模块:着重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能说得流畅,能说到重点,能艺术性地说,最终为学生就业服务。

a.朗读训练

b.朗诵训练

c.复述训练

d.演说训练

e.人与人之间语言沟通的训练(包括学生与用人单位在求职面时试的沟通)

(2)“写” 模块。“写” 模块分为普通写作和日常应用写作,这一模块的训练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a.普通写作:主要由《实用语文》课程负责,主要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美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运用。

b.日常应用写作:主要由《应用文写作》课程负责,主要训练日常工作所要涉及到的文体写作训练,如计划、总结、求职简历、策划书、竞聘演讲稿等。

(3)“读”模块。本模块主要是负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形成创新性思维。本模块辅助“说”模块和“写” 模块。

a.读单篇文章(名篇)

b.读著作(经典著作和通俗作品)

c.读影视作品(视频作品)

(4)“听”模块。本模块主要训练学生听人讲话的理解能力。一个人才除了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外,还要有能准确理解领导者、管理者讲话的能力,这样才能把领导者、管理者的意图贯彻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才会有良好的执行力。“会听”是“会沟通”的前提。

2.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7.浅谈中学语文的课程改革 篇七

经过数次改革, 语文教学质量确有显著的提高, 但是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看, 从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来看, 语文教学仍旧存在着“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现象, 课堂教学仍被“讲读课堂”和“串讲课堂”主宰。“讲读型”和“串讲型”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传统的基础课型。这两种课型偏于教师讲学生听, 师与生缺乏交流, 教与学缺乏联系信息, 传输单向化。教师在教学中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 不折不扣地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 而不向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消极接收器, 始终于被动地位, 毫无学习兴趣, 更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言。吕淑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师只管讲, 学生只管听, 那是白讲, 是无效劳动”。学生个个身上都潜藏着巨大的学习的积极性, 他们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现行语文课型的弊端, 既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积极建构, 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尽管“讲读型”和“串讲型”的弊端是显而易见, 但是, 这两种课型仍被广泛采用, 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大概有两点:其一, 一部分语文教师思想还没有解放, 片面地认为, 只有讲深讲透, 学生才能听懂, 只有讲课讲透, 才是对学生负责, 否则放心不下。其二, 有些教师惰性较为严重。教学按部就班, 照本宣科走捷径, 图方便, 因为“讲读法”和“串讲法”对教师来说, 备课方便, 教材内容弄通了, 教学路子就出来了, 一套教法, 终身受用, 无须再去动脑筋研究教法, 设计课型了, 正是因循守旧的思想才导致语文课型单调、机械, 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二、语文课型转换的必要性

1. 形势发展要求语文课堂形式的转换

我们正处于现代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爆炸的时代, 从战略的眼光, 我们的教育对象将肩负起追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使命。

2. 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堂形式的转换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的角色,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有探求新知、获取知识的愿望。在教学中, 教师是教的主体, 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而学生是学的主体, 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教师应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课型。让学生有机会尝试并掌握接受、探究、质疑、模仿、讨论、体验等不同的学习方式,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既然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主体, 那么, 新的课型就应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的基础上, 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 加强交流与对话, 从而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可见, 转换语文课型, 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3. 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求语文课堂形式的转换

8.浅议语文课程改革 篇八

一、夯实基础是关键

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教师语文上课,为了把所谓的教材及资料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也为了在短短的45分钟完成本节的所谓的教学任务,处理字词如蜻蜓点水,其它主体时间用来分析课文,导致学生在不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就来探讨深意,这不是高屋建瓴,而是空中楼阁,学生常常云里雾里。真正写作时如喝水一样无味,词语匮乏,表达欠缺:叙述流水账,描写无踪影,议论枯燥,正所谓著者颇丰,见解平庸,抒情牵强,无病呻吟。

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电脑、手机快速普及,学生举笔忘字,错字连篇,书写更是一塌糊涂,鉴于这种情况,语文教学必须首先夯实字词基础,传扬中华传统文化有赖于语文教学。

二、轻松趣味是生命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第一老师”,学生只有感兴趣,才会愿意去学,学习效果才会更突出。平常的语文教学把作为教学的载体——课文弄得相当复杂,学生常常理不清头绪,记忆量盲目加大,致使部分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了厌倦情绪,导致语文成绩起色不大。鉴于以上情况,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打破教学常规,把语文得天独厚的元素挖掘出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去品读,而不是肢解课文,破坏美感,增加语文的压抑。比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夯实字词基础上,去聆听课文朗读,在曼妙的音乐中,在抑扬顿挫的声调中,实现心与心的撞击,情与情的沟通,仿佛作者在和听着进行着交流。

2、品读课文抓朗读,通过朗读比赛,纠错更正,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提高阅读水平,获得更深的感悟。好的文章即画,可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飞跃千山万水,驰骋祖国大江南北。不仅得到了美的愉悦,而且神思飞扬。

3、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根据课堂目标质疑,畅所欲言谈启示或感悟。教师尽量少的让学生记笔记,把知识学活,如能当堂应用会更好。

4、教师应把知识整理成系统,交给学生专题知识和做题的技巧。如把现代文分成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还有古诗文。

5、课堂既要轻松活泼,又要出成绩。分分,学生的命根。只有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才更有兴趣,才更有动力。为此,作为教师平时要研究考点,有针对性的学习,备考,才能出成绩。

6、语文课堂应该丰富多彩,就像鲜花一样五彩纷呈。除了语文课,还要开展写字课、名著阅读课、诗歌朗诵课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兴趣,激活语文的生命!

三、教学模式要淡化

各地风起云涌的教学模式不能说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跟风,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就会发生东施效颦的笑话。事实已经在部分地方得到了证明。我认为,不同学校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情、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个人也有不同的风格,教师上课就要化有招为无招。可以借鉴各种模式,把各种模式糅合,适当的时候使用其中合适的环节,发各种模式之长,效果一定会更佳。比如课前让学生预习或查阅有关资料,可以让学生学有目的,缩短用时,形成高效课堂。让学生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讲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容易学会等等。

9.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篇九

丰乐中心学校冯兴林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感悟,与各位共勉!

感悟一 :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

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感悟

丰乐中心学校

冯兴林

上一篇:画册设计中的文字字体大小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彩色房子》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