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2024-11-19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共9篇)

1.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篇一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的就是团结合作的力量,做事是这样,学习更是这样,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克服教师力量单薄、精力不够等现状,让生教生、兵教兵,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的潜力,让学生有更多相互交流、学习、沟通、协作、探究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每个学生的特长、优势、潜能得到较大限度的挖掘与开发。现摘录我最近执教的《简单的组合》来谈谈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与精彩。

片段一:学生明白学习资料后,出示下面“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

(一)出示导学案,学生默读导学案,弄清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还完成不了的,小声与同桌商量,请不要影响他人学习。

2、独立思考,摆一摆、想一想怎样才不会漏掉和重复?用简单的图示或文字画一画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3、做好向全班交流的准备。

4、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二)围绕导学案开展学习。

【反思】:“自学导航”是我校“先学”这一环节的主线,既要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操作性,忌过长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还要能体现“独学---对学---群学”这一学习过程。出示“自学导航”让学生静下心来独立研究,独立思考后还解决不了的与同桌商量解决,再小组交流、碰撞、分享,达成小组共识。这样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又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平台,避免了少数优生的意见替代大多数学生的想法,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个个都有成为学习领袖的机会。这是我校“领袖儿童教育”中的“会独立思考、会合作学习”的具体体现。

片段二:以小组为单位上前交流展示:

侯平巧小组:他们小组使用学具卡片摆的,侯平巧和杨晨晨两人负责把卡片贴在黑板上,刘佳杰忙着撕胶布,侯平巧主动讲解思路。四人不等不靠,主动默契地配合,体现了小组团结向上的学习合力。

卢甜甜小组:①,②这是他们组的第一种方法。

①,②,③

第二种方法是:

上1,上2,下1,下2,下3

陈东升小组:我们小组用的是列式的方法,我们用2×3=6(种)来表示。

【反思】:这一环节我常思考在“领袖儿童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我的理解是学生会的不教,合作学习能解决的不教。教师要结合学生小组展示的状况相机灵活教,教在学生的疑难处、教在思维的盲点处、教在思维的提升处、教在方法的提炼处。以小组为单位上前展示小组的团体学习效果,能够增强小组的学习凝聚力与荣誉感。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用精炼的问题进行追问,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上述片段中,我结合侯平巧、卢甜甜小组的展示状况,透过追问使学生理解这三种方法的异同:只是所用的形式不一样,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用一件上衣或下装排头,分别依次与另一类组合。这时恰好有出现了陈东升小组的列式方法,正好是对这些直观方法的提炼与浓缩,起到了画龙点睛与提升思维的妙用。

本节课的精彩来源于学生合作的力量,合作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生本主义”的真实程度到底有多少,小组合作的时间是否充足?实效性有多高?展示小组是否准备充分、展示的是否有质量?学生倾听度怎样?教师在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是否及时了解掌握了学情?展示是否有代表性?展示中教师追问、点拨是否抓住要害…….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思考、解决的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篇二

合作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以来, 发展迅速, 实效显著, 被誉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大, 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合作学习是一种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活动, 通过与小组成员一起学习, 使所有成员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二、文献综述

国外最初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将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较, 探讨合作学习的优点和有效性, 同时开发一些具体的合作学习的方法; 随后的研究侧重于影响合作学习的一些个体或者环境要素, 比如小组构成、教师的指导、任务的设计、学习者学习风格、性别等等。 从九十年代起, 合作学习研究开始关注小组互动, 即小组成员间的言语交互方式和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的互动技巧,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训练和提供相关帮助 (King, 1997; Webb & Palinscar, 1996) 。Peräkylä (2004) 归纳了两种典型的互动分析方法:1) 分类量化法;2) 会话分析法。这两种方法也被普遍应用到对于合作学习的互动分析, 如Lazonder (2003) 将合作小组中成员间的互动分为与任务相关和无关的两类, 并将前者进一步分为陈述、提问、命令等类别;Haller (2000) 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如何相互协作做了细致的会话分析。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背景与对象

本研究在南京某综合性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术写作课中进行。参加该课学习的是英语专业一年级研究生;任课教师是美籍教师;该班30名学生, 组成6个合作学习小组, 本研究以其中三个小组为研究重点;并重点观察小组成员互评作文的活动过程。

(二) 研究问题

本研究从任务开始、发言者转接、互评方式三个方面的会话分析, 拟回答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在完成互评作文的任务过程中如何进行互动? 在对以上三个方面互动特点的分析过程中, 也试图回答:小组互动方式是如何影响合作学习的?以及哪些因素促进/阻碍小组互动、进而有利于合作学习?

(三) 数据收集

课堂观察:对这门论文写作课进行了一学期的课堂观察;访谈:对加入不同小组的三位学生就有关合作学习的感受进行访谈;录音:对这三个合作小组的三次课堂讨论进行了录音, 其中第三次的录音 (互评作文活动的录音) 为本研究重点分析的数据。

(四) 数据分析

将三个小组完成互评作文这一活动的课堂录音转写成文字。通过对会话中的话论构成 (turn construction) , 话轮分配 (turn allocation) 和话轮设计 (turn design) 的分析, 从任务开始、发言者转接、互评方式三个方面描述了合作小组的会话互动特征, 探讨了小组活动过程中促进或阻碍互动乃至合作学习的若干因素。

四、分析和讨论

(一) 任务开始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向小组其他成员陈述自己的作文, 通常由其他成员分配话轮, 往往夹杂着一系列的沉默, 通过反复协商, 话论才得到回应。例如:

10 seconds of silence

1.Sue:What is your topic? (Smiles)

2.Steve:You have written a draft.You come first since you have well prepared.

15 seconds

3.Jane:This is simply a draft. (Smiles with a tone of shyness) I have no idea whether 4 it will do.

4.Steve:Even a draft will do, I haven’t even got a draft.

5.Jane: (Clears her throat and then begins) My first topic is…

在教师分配完任务 (即成员互评写作初稿) 之后, 整个小组沉默了10秒钟。Sue是这组中较活跃的成员, 在注意到Jane手里有初稿, 询问Jane的主题是什么, 希望Jane能接过话轮。但Jane并没有立刻回答, 另一成员Steve继续选择Jane, 并给出了规则:课前准备好的先开始。Jane在保持了一段沉默后, 表示了自己的初稿很简单, 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间接拒绝了Steve, 最终在Steve的鼓励下, 开始介绍自己的主题。

(二) 在互评过程中的话轮转换和话轮量

在互评过程中, 主要体现出三种话轮转换模式:第一组中, 较多由Steve充当领导者的角色, 分配话轮。第二组, 更多地是发言者选择下一个发言者。第三组, 自我选择话轮较为普遍。以第三组的一个互动片段为例:

1.Ashley:It is my turn?

2.All:Yes.

3.May:I just compare…

他们频繁地自我选择话轮的原因有: (1) 对任务越来越熟悉, 成员间配合较默契; (2) 准备较充分, 其中三名成员已经有了初稿。另外, 两名也清楚了解自己要写什么, 打算怎么写, 这与第一组中还未决定主题的Linda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合作学习强调成员间的合作, 但不能忽视个体学习的重要性, 有时甚至取决于个体在合作学习前的准备工作。自我选择能避免协商话轮, 节约时间, 但是对于那些在小组中能力和自信不足的成员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 在访谈中, Ada 提到“我没有得到反馈, 没人让我谈谈我的文章, 我一直等到所有人的文章都讨论结束。但当我才讲完我的文章, 时间差不多就到了。我准备得还比较充分, 我希望能有人早点让我讲。”

在整个互动过程中, 往往出现话轮分配不均。一方面, 在同一组、不同成员的话轮量不一样, 有些获得了大部分话轮, 有些却几乎很少发言, 其原因在于性格、能力、成员熟悉度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 同一成员角色从提供反馈者转向接受建议者时, 话轮量明显增加, 主要是因为作为介绍自己文章的发言者, 希望得到更多的反馈来完善自己的文章, 此外, 对于小组其他成员对自己的反馈往往需要作出回应, 所以他们有更强的内外动力加入讨论。所以, 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就需要合理设计合作任务, 特别是每位成员的角色, 并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 对自己能力不确定的学生。

(三) 互评方式

互评方式包括指出优点、提出问题和给出建议, 其中以提出问题为主, 几乎没有直接的批评。当有成员对他人的作文提出表扬, 其他人一般会表示赞同, 有时还会强调作文中具体的优点, 给其他成员提供了学习机会。但是有时候, 成员仅仅说Yes, It is really excellent.类似空泛的表扬, 在这种情况下, 话轮比较短, 往往表达了对同伴的认可和钦佩, 但却缺乏从优点中学习的过程。Sue的文章获得了该组的普遍赞扬, 仅仅从Tina那得到一个建议。之后, 她请教了助教, 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访谈中, 她说“我总是会指出她们文章的问题和解决建议。但当我希望他们给我一些建议, 基本都是表扬, 这有点让我失望。”根据Sue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之前的作文, 她可以被认为优等生。不少研究表明, 优等生往往觉得他们比其他人对小组的贡献多, 这点在该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在许多合作学习中, 往往采用异质分组, 但是如何使那些优等生有同等的学习机会, 是合作写作任务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与其他形式的反馈比起来, 指出错误的频率更高, 也往往会引起激烈的讨论, 帮助发言者更好地理清思路, 了解自己文章中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 成员常常通过打断和话轮重叠, 争取话轮解释清楚自己的观点。在找出问题之后, 有时成员会提出解决方法。这时, 很少有话语重叠, 或者打断。一般由一个成员提出, 而不是由成员共同地一步一步找出。总体来说, 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远远多于解决方法, 这也许是因为, 提出解决方法要比指出错误更具有挑战性。在访谈中, 小组成员反映“提出解决方法更难,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问题, 但却找不出解决方法。”

五、结论与启示

对于所收集到得数据, 分析结果总结为以下几点:

1.合作学习任务开始时容易出现冷场, 学生不愿意向小组成员陈述自己的作文。课前的准备程度成为挑选首位陈述者的主要标准。

2.从对一个成员的作文进行反馈到对另一个成员作文进行评述的转换方式三个小组各有不同: (1) 小组领导分配话轮; (2) 上一个陈述者选择下一个; (3) 成员自我选择。

3.互评方式包括指出优点、提出问题和给出建议, 其中以提出问题为主。

4.在互评任务中, 学生个体间和个体内出现话轮分配不均, 其原因在于性格、能力、成员熟悉度以及合作学习任务中角色等方面的差异。

5.在小组任务中, 一些学生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 知识和能力的不均衡以及缺乏一定的交际和合作技巧,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活动顺利开展。

以上研究对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体来说, 在小组中, 学生能够互相帮助, 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引入课堂。这并不意味降低教师的作用, 相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际能力, 以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摘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 深入研究生论文写作课进行观察, 并做了访谈和录音。着重对3个合作小组一次作文互评活动的录音进行转写和话语分析。通过对会话中的话论构成 (turn construction) , 话轮分配 (turn allocation) 和话轮设计 (turn design) 的分析, 从任务开始、发言者转接、互评方式三个方面描述了合作小组的会话互动特征, 探讨了小组活动过程中促进或阻碍互动乃至合作学习的若干因素。

关键词:合作学习,互动,会话分析

参考文献

[1]Haller, R.Dynamics of peer education cooperative learning work groups.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0, 89 (3) :285-293.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策略利弊分析 篇三

【关键词】分组策略;能力分组;朋辈导修;师徒指导;混合分组

一、分组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组教学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与希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但是,通过观摩多次公开课,课堂小组讨论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我们发现大部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走入误区。通过对分组模式的试验与优化,探索科学高效的适合我校情和学生学情的分组模式。做到模式规范化;操作方变化;实战效果化。从而使我校英语教学走出盲区、走出低谷。

二、具体分组策略

第一,混合分组。第二,按能力分组。第三,朋辈导修顾名思义,朋就是朋友;辈就是同辈。我们在此大胆引用这一用法,将高一(3)50个学生 进行自由搭配,学生在自由编组时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寻找最好的朋友做合作伙伴,这样会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安排小组活动内容,满足他们的想象,发挥创造能力。

第四,师徒指导。教师对高一(4)班49个的基础知识、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组内同学的学业水平、性格特点等结成组内帮扶对子,确立师徒关系。可以是一帮一或一帮二或三。但最好不超过4人一组。这样可以达到“兵教兵”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学

从2014年3月开始,对所分班级的学生按不同的分组模式进行实验教学。经过几个月的探究合作之后,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如下;(略)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成绩统计;(略)从两次数据统计分析可看出,均分和及格率最高的是采用混合分组的高一(1)班;130和120分以上人数最多的是采用能力分组的高一(2)班;但是及格率最低,80分以下以及最低分也是在高一(2)班;采用朋辈导修分组方法的高一(4)班的均分和及格率都位于第二;采用师徒指导分组方法的高一(3)班的均分和及格率都位于第三。从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四、四种分组形式的利弊分析:

1.混合分组

优点:

(1)学生会从活动过程中地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不足。

(2)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工作,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与人交往、协同工作的技能。这些技能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地超出了学校教学的意义,它会影响学生的整个人生。

(3)有助于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低水平的学生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4)能够在不同性别、性格、学习能力、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的学生之间建立起积极的、支持性的同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2.按能力分组

优点在于它能照顾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差异,适应他们不同的情况和要求,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能通过互相学习、交流和比较,促使他们向更高水平提高;而对于落后生来说,在小组内不再是受帮助者,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感。但是那些反应较快的学生就会觉得无所事事,进而无事生非,而那些做得最慢的学生则会沮丧泄气,失去学习兴趣继而放弃学习。因此,在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得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

3.朋辈导修

让学生自由搭配,学生在自由编组时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寻找合作伙伴,这样会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朋友的力量胜过老师和长辈,因此合作兴趣也最浓。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安排小组活动内容,满足他们的想象,发挥创造能力。但不利于挑战性问起的解决和尖子生的培养。

4.师徒指导

这是一个师徒相长的过程,师徒在共同的教研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共同获得很大的提高。师傅在尽力帮助监督徒弟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我。这种分组方式有利于缩小全班差距,有助于后进生的培养。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问题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不断探究、运用、反思、改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丁邦平.合作学习──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的理论和方法[J].外国教育资料,1988(5).

[3]刘涛,夏飞华.影响小组合作活动实效性的原因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11).

4.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2 篇四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milk-shake?”

一、设计思想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最大的功能应该是交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学会学生“学语言,用语言”是最终目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提高与进步。

通过合作学习,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合作学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流于形式,华而不实”,“着眼问题,淡化过程”,“表热实冷,合作淡然”,“能者独尊,弱者失趣”等等诸多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也引发了许多老师对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怀疑。在这一背景下,我用小组合作这一方式上了一堂卓有成效的课。教学内容是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Section A 1a-2c.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此套教材集合了美式英语的特点也融入了中国的教学理念,着重于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份和语篇输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本单元的话题为谈论制作某种事物的流程。围绕“遵循说明去制作东西”使学生学会遵循说明去制作东西的过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符合,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制作的兴趣和冲动。本节课的Section A1a-2c主要是听读说和基础语言运用,为目标句型提供分步示例和指导性练习。

1.设计理念:本节课结合教材的实际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了调整、替换、删掉和补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外语氛围。利用课件,增加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且提高课堂密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进行讨论与运用,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升华。

2.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大山深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英语知识面非常狭窄,缺少与外界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特别是用英语表达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利用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当“模范”,在新课传授时起到“示范”及“引领”作用。当然,个别学生可能反应不积极,这有待于老师的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全体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2)使学生能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简单的对话;

(3)使学生能充分运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询问和描述制作某种事物的过程,并能灵活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

2.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

(2)交际法: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做到学用统一。我在课堂教学中会创造交际活动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交流中与同学合作交流。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为基础,采用individual work和group work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实践及展示自我,发展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技能。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渠道,让学生与学生一起合作学习,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进而调整改进学习目标与学习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不同种类的食物,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帮助他们树

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在操练语言、归纳总结和共同完成话题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团体协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

(1)重点词汇:blender , yogurt , turn on , cut up , peel , pour , put into , ingredient , cinnamon , teaspoon , amount ,watermelon, cut up, pour into.(2)重点句型:

How do you make a milk shake?

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

How much milk do we need? Peel the bananas.Cut up the bananas, Put the bananas and the yogurt in the blender.Pour the milk in the blender, Turn on the blender;Drink the milk shake.五、教学难点

(1)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的培养;

(2)学会使用“how many” 和“how much” 分别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量提问;

(3)如何描述制作食物过程。

六、教学准备

(1)由教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对食物的制作有清楚、正确的了解,同时重整教材,结合部分学生收集到的图片以及利用光盘资源制作课件;能让学生确切地使用“first , next , then”等副词。发出指令,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某种食物的制作过程,并把他用英语写下来,最后各组派代表描述制作过程。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任意地加入一组,必要时提供帮助。

(2)小组长:根据教师的要求,负责本组的讨论,由记录员记录,并把讨论的结果及时向老师汇报,看各成员是否都加入了讨论。

(3)小组:一起讨论老师布置的任务。制作banana milk shake的过程,务必做到每个组员都有机会说,并让成绩较好的同学把说的内容记下,而后各组员熟悉内容,准备回答老师的提问。最后,打乱制作的过程,挑战其他小组,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first , next , then”等副词最先把句子串联起来。

(4)学困生:由于后进生在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当他能够基本上表达出制作的一个或两个过程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鼓励他,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进而产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七、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up and lead in(8mins)

(1).The teacher introduces some delicious foods

T: Do you like these foods?

S: I like…

(2).Give the students a clear flash of the process that is described in this by using the pictures in the unit.T: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

S: First, peel three bananas.Next,…

设计意图:首先教师先以食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先制作某种食物的flash 动画,借助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逐步的导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学制作食物的表达过程。

Step 2.Groupwork(10 mins)

(1)Ask student to 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foods they know, ask them to share the foods making process to their partners.Ask some pair students to make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Make into some small group.(2)Ask th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conversations like the sample conversation.(3)Ask students to make the similar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partners using the helpful phrases.设计意图:教师请几个好的同学作榜样示范。给学生介绍一些食物制作过程,让大多数学生有一个从观察、聆听、模仿再到自主表述的准备过程,减少学生内心的焦虑,促使他们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

Step3 Guide(3mins)

Ask th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conversations like the sample conversation and discuss with their partners to revise.As they talk, the teacher moves around the room monitoring their work.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合作练习。

Step 4 Enhance(3mins)

(1)Ask one or two students to say the list of instructions to the class without looking at the book.(2)Point to the picture and ask students what they are doing.Revise to describe the process.(3)Check and correct

设计意图:通过抽查,训练学生独立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改正其错误。Step 5 Describe a process(8mins)

(1)Have a student of each grope to read the recipe to the class.(2)Ask all students to check their performances and improve.(3)Ask another student of each grope to express their recipe after their revise.设计意图: 通过对各个组合作完成的表达过程进行表现,并指出其不足,再做全面改进。形成各组成果。

Step 6 Summary and evaluation(7 mins)

T: Now let’s check our performances we have made.Can you find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Try to get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xpressions.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评价表的使用,旨在让学生学会与同伴相互合作,通过合作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找出不足并提高。

Step7 Homework(1min)

1.Finish the survey after class and write the results.2.Write a recipe.设计意图: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深化和补充。以作业的形式,将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外,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了视频教学,合作教学,还有图片讨论菜谱形式,让学生得到视觉和听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其学习欲望,自然引入课文的主题。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设立了小组目标,学生的努力就不再是以个人为单位了,每个人都为了小组的共同利益而全力以赴。在合作学习中往往是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不仅每个组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各组员之间还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也能有所进步。

5.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反思 篇五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也深入到课堂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能够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还可以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提高小组合作效率,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不爱表现、生性胆小、成绩落后的学生,如何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

案例:在教完歌曲《保护小羊》,我尝试着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进行歌表演创作。首先,我把学生分成四大组,并让学生挑选四位组长,让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刚开始活动时,同学们热情高涨,一会儿课堂纪律就乱开了。有的学生因为分配角色不公而吵起来了,有的说:“他学习成绩不好,我们不要他。”听了这些评论,我感到非常意外,走上前说:“同学们,评价一个人应该是多方面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多看看别人的优点。”

[反思一]、在合作学习中关注差生,挖掘闪光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活跃的大都是那些领导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胆小、成绩差的学生如何去引导并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及反应力。针对上面的案例,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全面评价周围的同学,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一种互相批评,互相取笑的`形式。

[反思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深入其中,善于运用师生合作关系。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当是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当学生学习陷入困境时,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学生学习,并逐一进行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信任使每位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6.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篇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着传统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时侯,一些小组学习虽然看起来热闹,但实质上教师己经失控,学习效率也比较低下。这里,我提供自己的“统计”教学中的一则案例,案例:

有一次和二年级学生学习“统计”,教材上有一道题,是叫学生分小组统计自己小组中有多少人最喜欢航模、音乐、美术、舞蹈。

我把全班53名学生按照原先的座位分成4组,让他们每个人在3分钟之内统计好本组每个成员的兴趣情况,看看哪组最先完成任务。

一声令下,学生们马上聚成四组,开始询问各自的兴趣情况。教室里到处是“你喜欢什么”的声音。3分钟到,只有不到lO名学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表示己经统计好了。

我让每组一名小朋友汇报统计的数据,结果每组都是错误百出。有的统计的每项人数总和超过本组人数的;有的每项人数总和小于本组人数的;还有同一组的人统计的结果不一致的。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说是因为太乱了,有的人统计了两次,有的人--次也没统计到。

“看来,这样七嘴八舌地统计的方法不好,大家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呢?”我启发道。“有了,每组请一个人挨着问他们组的每一个人就行了。”一位学生兴奋地叫了起来。“然后呢?”我接着问。

“然后,让他告诉大家统计的结果。”另一名学生补充道。

“好,那就这么办。不过这回要在1分钟之内完成任务,咱们继续看哪组拿第一。” 教室里的气氛又开始紧张了,4个小朋友忙不迭地拿着纸笔在座位间穿梭,尽管他们的动作非常麻利,但还是没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

还有的学生想上来尝试。我说:“大家先别忙着上来试,而是先要开动脑筋。我们最开始的方法用了3分钟都没统计好,后来只要用一半的时间差不多就可以统计好了。看来选用适当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好,现在我再选4位小朋友,你们可以重新想出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统计。注意,时间是1分钟。”

第三次比赛开始了,这回有3名学生是按照老办法一个一个地问,而另一名学生则站在前面,叫他们组的小朋友喜欢航模的、音乐的、美术的、舞蹈的分别举手,结果他们组在1分钟之内完成了任务。

这时这组的学生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是呀,有时候,我们要想快速地完成一项任务,不在于动作有多快,而在于方法好不好。现在。你们3组愿意学习这组的方法再来竞争第二名吗?” “愿意。”

我又选了3名学生上来统计。结果只有一组学生在1分钟之内完成了任务。“第2组为什么会失败呢?” “因为某某的声音太小了,我们根本听不到。”是的,上来统计的这位学生平时上课发言的声音就是太小,屡次提醒总是不改。这次我特意选她上来,没想到还真吃了亏。“看来,下次真的要把嗓门练大点了。”她含着泪点了点头,想必这回是把这句忠告记在心上了。“那么第3组上来的刘学斌声音最高,你怎么也失败了呢?”

“因为我在统计的时侯,他们有的人在溜号,没有注意听。”刘学斌站在那里又是委屈又是气愤,而这个时侯,那位开小差的学生也惭愧地低下了头。

“同学们,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发现就是用同一种好的方法,也要看你怎么用。如果我们身上还有种种的缺点,即使我们和别人一样使用同一种好的方法,我们也会失败的。” 课上到这里,下课铃响了,与平常不同的是,这些小家伙们这回不是一窝蜂地涌出教室,而是有不少人停留了半晌,在座位上若有所思。分析:

从狭义的数学教学角度来看,这则案例只是一种小组的“活动”,还称不上是一种小组的“学习”,因为它没有生成新的数学知识。但是,从广义的数学教学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标准的数学学习。这段教学的可取之处不是让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这些显性的知识,而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团队精神乃至学习习惯改进的重要性,而这些,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更为内在的数学素养。应该说,这里的小组合作是我精心组织的,主要体现为:

一、提高了合作的层次。教材的意图原本是让学生自由统计本组同学的兴趣情况,这当然也是合作。但层次不高,而且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而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反思这种方法的不足,激发学生跳出小组“执行者”角色的框框,引导他们站在小组“管理者”的角色去寻求最优化的策略。

二、以竞争促合作。可以肯定,用采用小组之间竞争的形式来教学,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限时比赛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紧张度,从而在形式上造成了小组的凝聚力,也更能凸显先进方法的优越性,增加了教学的情趣。可见,竞争与合作并不互相排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灵活组合,形成优势互补。

7.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篇七

一、课堂中出现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

1.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在实施过程中, 有些学生只顾自己思考, 没有融入到小组中, 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 教师设计的活动只停留在表面的独立学习层次上, 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出来。另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在实施活动过程中讲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 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2.小组成员任务划分不合理。有些学习小组由于人员分工不合理, 基础好的同学成为小组形象的代表, 而那些性格内向、基础薄弱的同学多数时候沉默不语作看客, 久而久之, 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 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3.教师评价不全面。教师在对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 往往把评价和奖励过多地集中在有优秀学生的小组, 肯定的眼光、赞许的言语、发言的机会都投向那些发言积极, 甚至为课堂增光添彩的学生, 而那些基础知识薄弱、思维敏捷性稍逊的学生由于没有受到教师的关注往往失去发言、表现和被肯定的机会。另外, 当个别学困生回答出现错误时, 有些教师不是批评就是训斥, 导致这些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4.学生合作不充分。在实施小组合作时, 有些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 不敢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当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后, 就根据自己的教学流程匆匆结束任务, 按部就班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很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面, 个别学生没有达到真正内化理解, 但为了所谓的“任务”, 只好被动地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与看法。长此以往, 学生对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二、解决策略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为了让他们很好地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 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教会他们一些技能。一是教会学生搜集资料。一般来说, 教师设计的合作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 需要学生课前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才能解决。二是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获取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倾听能力的缺失会给学生的学习以及知识的传播带来极大的阻碍。在小组讨论过程中, 小组成员要轮流陈述自己的意见。三是教会学生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在向学生出示了问题后, 要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 明确自己的观点,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表达。

2.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科学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简单的把几名学生放在一块, 而是要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合理搭配, 把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当开展合作学习时, 同学们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 有助于同学们应对这种真实的社会生活。这样的组建方式, 既能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 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具备:一是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实施合作。小组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 如当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学生意见不统一以及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这样的小组学习可以解决个人自主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团体的智慧大大超越个体的见解。二是选择开放性的问题实施合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能引起学生积极讨论的兴趣, 同时又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将学生引入最佳状态, 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未知欲, 刺激他们讨论和合作的热情。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而合理、科学的评价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课堂“活”起来。首先,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 对每一位发言者都给予感情上的支持, 同时运用丰富的语言如“你能行!”“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等加以鼓励, 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其次, 小组评价采取加分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分数, 如学困生和学优生正确回答了同一个问题, 在小组加分时可以给予6分至1分的分数, 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享受成功的快乐, 同时也能实现小组内帮优扶差, 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 共同提高。

8.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篇八

【关键词】高职 英语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措施

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被称作为“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改革”,很多的国家都引用了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作用

1.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跟上了我国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步伐。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之间建立的是一种积极互助的合作关系,每个人的优势都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实践中,去感受团队的力量,一起分担失败,一起分享喜悦,共同实现自我的价值与意义。

2.改善学生之间的交流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把学生分为小组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之间必须要进行交流会和沟通。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英语时,英语教师要注意平衡每个小组组员的关系,更具学习水平的同、学生自身的个性等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到一组,使小组内组员的多样化,增加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也要注意,组员之间是可以流动的,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组,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能与全班的学生进行交流,扩大交流的范围。学生之间通过不同的交流与学习,可以提高英语的交流水平,不再是以前的应试教育英语的学习。

在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下,要求国与国之间要进行友好的协作,在高职英语小组合作教学中强调的也是团队协作的关系,英语教学的方式是与国际接轨的,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3.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英语的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必须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对高职院校英语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4.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征,就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

二、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措施

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时,有很多的分组方法,怎样合理的利用这些分组的方法,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分组方式合理才能使后续的教学达到保障。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注意性格特征、英语水平等维度,更重要的是注意分组的差异性。比如在学习阅读理解这部分的内容,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分组要注意男女同学相结合,英语学习成绩有好的也有基础较差的,小组内的学生性格要互补,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的权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用就近原则进行分组。总之,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综合各方面的条件,使小组合作教学真正做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2.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合理。教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评价不能千篇一律,要具有创新性。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的评价,也要对学生在小组内学习的态度、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性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积极中肯的评价,不仅可以很好的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用游戏的方式来促进小组合作教学。在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中,教师善于用游戏竞赛的方式来促进小组合作教学,是合作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游戏竞赛的最大优点是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友好协作,给学生提供了外语的实践的途径。游戏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游戏的方式。比如教师在讲授疑问句时,可以用一个固定的疑问句句式,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接龙,在规定的时间内,评出写的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4.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时有固定的大纲,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没有固定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积累经验,多进行反思,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声,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监督自己的教学效果,让小组合作教学在英语的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

三、结语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无论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上来看,都起着积极的促进的作用,怎样合理的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在英语教学的作用,是高职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这门可中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教师要真正做到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优势,为高职英语教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焕红.小组合作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优势分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63-65.

[2]胡丹.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03:154.

9.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篇九

孙集一中

王玉香

一、案例背景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合作学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流于形式,华而不实”,“着眼问题,淡化过程”,“表热实冷,合作淡然”,“能者独尊,弱者失趣”等等诸多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也引发了许多老师对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怀疑。

二、课案的观察描述

课前,老师按6人一小组,把学生分成A—G七组,每组选一位组长,并按小组把桌子围成圆形。为了竞争需要,黑板上贴上七个不同颜色的有磁性的棋子,每个棋子代表一小组,每组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向学生说明哪组合作的好,问题回答的对,代表那组的棋子就能向前移动,最后看哪组的棋子最向前,那组就获胜。

课中,Step1.Warming-up

老师先放了些自已在各地旅行时拍的照片,美丽的照片立刻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问:从这些照片能推断出老师喜欢什么?学生很容易的回答出了traveling.老师又紧接着问:What do you think is important for traveling ?有学生举手回答,这时老师就把黑板上该学生所在组的棋子向前移了一步,学生热情马上攀升,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听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后,老师把答案引导到了第一个活动的主题:Packing is quite important for traveling.Step2.Language input.老师抛出了话题:Different trips need different packing.What do you need to pack for the following trips ?(A beach vacation and sightseeing in a city).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并且给每一小组只发一张汇总表,让他们把想到的东西记下,时间到后,各组都停下,学生举手很活跃,叫第一组汇报时老师先问:“How many words do you have ?”该组汇报完毕后,老师把该组的棋子移动了两步,这下教室沸腾了,叫下一组时,先说:“which group has more words ?”并且学生汇报时不能重复前面组提到的。当然,这一活动中,老师并没忘掉黑板上各组棋子的前进步伐。

Step3.Listening task.处理课文中的听力部分,让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并猜:What are the family going to do ? What have they done for their trip?完成1B听力。

Step4.Language input.听力完成后,老师又提了问题:What else do we need to do before leaving home ?再次让学生小组合作,列出尽可能多的短语。像lock the door and windows, feed the pets, turn off the TV and lights 等等。同样的,小组汇报时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学生都希望自已组的棋子能前进的更远,争先恐后举手,连平时比较内向或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在组员的带动下高高举起了手。这时,我注意到老师比较照顾到棋子相对落后的组,若他们举手,就把机会先给他们。

Step5.Pairwork.利用刚才学生已列出的短语,老师把本课的语法---现在完成时操练了起来,老师问:If you are leaving home , have you done the following things ? Do Pairwork with the above phrases.A: Have you …

B: Yes,I have.Yes,I’ve already …

Not yet.I’ll do it in a minute.Setp 6.Listening task.又穿插了课文中的2a、2b 听力练习。

Step 7.Memory challenge.教师根据听力材料内容改编了一篇完形填空,让学生根据记忆填空白处,又是采取小组竞争形式。

Step 8.Groupwork.教师设计了第三个小组活动:Who have looked after themselves well in the past week?

给出的情景是:Suppose you are a parent who has not been at home for a week.List a set of questions to learn about what your children have done in the past week.并给出 Model:

Have you finished all your schoolwork?

Have you watched TV too much?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列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再由每组的Parent 汇报:** has already „,but he hasn’t „

在课的最后,老师还设计了一个Teaching evaluation.让学生对自已这节课的状况进行了自评,然后再根据黑板上各组的棋子,评出了优胜组,并给予了奖励。

三、课堂结构与设计意图分析

本堂课,老师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讨论旅行时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讨论很热烈,想出了许多老师也没想到的东西,通过这一活动,把本节课需掌握的新词汇都解决了。

活动二:让学生讨论离家之前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大量短语的列出为下面句型的操练作了很好的铺垫,有了这些短语,再让学生操练现在完成时态Have you „ ?就非常容易了。

活动三:把现在完成时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直比较困难,而沈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你是一个星期不在家的父母,回来后询问孩子在上周的情况,很自然的就用到了Have you „?句式。在此基础上,父母亲汇报孩子在上周的状况,又延伸到了现在完成时的第三人称单数用法,** has already „

四、启示

这节课,合作学习贯穿于始终。但却没有出现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自由化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

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目标、方法、步骤和任务分工,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标准;只有在小组成员明白教师的指令和合作活动的任务时才活动。采用合作学习,切忌在教师自已指令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小组活动,那样可能造成看似热闹,实为混乱的局面,这就冲淡了小组活动的意义,降低了小组的作用,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节课,教师对学生的分工明确,每一组都确定好组长,再由组长确定每次活动的记录员,汇报员等,这样就避免了为挑选临时组长,你推我让,或小组内为谁先发言而争吵不休造成的学习效率低下.并且,在合作过程中,老师不时的会提醒,请遵循规则,从而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质量,也就是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2、活动具有目标性

小组合作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合作学习的活动设置难度要适中,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行。难度过高会使学生们无话可说,甚至无动于衷,从而丧失合作学习的信心;相反,难度过低,必然造成学生在活动中情绪高涨,争论不休,虽然气氛活跃,但却毫无意义。换而言之,就是所设计的小组活动要具有一定目标性。“目标性”即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准确而适度,使教学环节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不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并使之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完善,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本课中老师提出的这几个任务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可操作性。这样的小组合作才有真实的意义,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3.适当的竞争机制

高科技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本节课,老师从一上课就宣布各组要进行竞赛,最后获胜的组还可以拿到奖品。每次活动中学生的汇报、回答都能使自已组的棋子向前移。这大大激发了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在本节课的一次活动中,我看到有一组学生有一名男生没有举手,其他组员立刻督促,后来这名男生也举起了手。通过这种小组竞赛的方式,激起每一位学生的关注。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4.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要有利于学生自主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本节课中每次活动结束后,老师都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优先的组进行表扬,对落后的组进行鼓励,并给予更多的机会。课的结束,还让学生对自已进行个人评价。老师既重视对小组的评价,也重视对个人的评价,激励了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了自已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五、结束语

上一篇:什么是比喻修辞手法下一篇:特殊管理的药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