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论文

2024-10-07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论文(精选8篇)

1.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论文 篇一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摘要]高等院校管理者必须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文章从激励机制入手,探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以及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选择与应用。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

[作者简介]杨伟,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教师,中级经济师,华侨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9-0154-0002

教育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高等学校担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教育要发展,学校要办成高水平一流大学,关键是教师。因此,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不仅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高等教育组织完成社会使命的重要环节。准确地分析、把握高校教师的行为特点对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意义重大。

一、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

关于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应遵守如下一些具体的原则:

(一)以贡献业绩定收益,使收益与人力资本投入动态平衡

人力资源作为特殊的资本参与经营,其收益直接表现为收入、职称职务的评聘,关系高校教师的需求,所以以贡献业绩定收益,直接影响高校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同时高校教师的收益不能低于其机会成本,或者说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不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二)人性化与制度化平衡

在激励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应抱着人性的观念,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规范高校教师的行为,制度要体现人文关怀,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系统平衡,以达到有效激励。

(三)竞争与合作平衡

激励机制的构建必须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因为竞争既有激励功能又有挫伤功能。挫伤功能主要表现在影响人际关系和组织的凝聚力,从而影响教师的团结和科研过程中的协作。因此,必须将竞争与合作统一协调,大力强化竞争的激励功能,以合作的积极姿态弱化竞争的挫伤功能。

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其核心就是要求激励主体(高校管理者)抱着人性的观念,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规范激励客体(高校教师)的行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动态平衡,以达到高校教师管理的有序、高效。

二、如何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一)普遍提高高校教师待遇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高等教育作为进行人类高级专业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的社会组织,存在广泛的正外部性。通过人才培养,不仅使受教育者提高谋生的技能和水平,而且提高全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使国民的文化修养和劳动能力得到整体改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长期过分强调高校教师的社会性和奉献精神,致使教师收入低于劳动价值,会严重阻碍或影响高校师资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教师资源存在显性或隐性的流失,或者改行或辞职,或者进行校外兼职、教学消极、师生分数交易等,导致教学质量与效率下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高校教师的角色行为特征决定了其为追求真理、不断探索人类未知奥秘的科学精神及投入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同时,其经济行为特性也决定了在教师投入劳动的过程中权衡经济报酬的必然行为。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行为一样,也遵循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即首先考虑的是基于生存需要的经济利益效用;其次才是社会地位和情感与尊重需要的心理效用;再次是自我实现的发展效用。高校教师从事的是高层次的物质、精神文明的传承,只有在继续普遍提高待遇、排除生活忧患的前提下,才能全身心地扑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显著成绩。

(二)以学校收入分配政策作为高校教师的内部激励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具有的经济行为特性决定了师资对学校收入分配政策高度敏感,争取更高层次的收入分配成为其主导需要,并在主导需求的基础上产生行动的动机及具体目标。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内部收入分配政策,把握学校当期的中心工作,引导教师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当教师个人的自觉期望目标实现后,可以既获得经济上的实惠,又获得荣誉感、自豪感,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均得到一定的满足的同时,也为实现学校大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以教师声誉作为高校教师的外部激励方式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有可能在委托人监督有限的情况下存在偷懒、倦怠等问题。由于教育活动的抽象、细致、创造性强等特点,有可能使教师工作的委托代理问题较企业更为严重。以师资人才市场为基础的教师声誉的强化是一个解决教育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由于高校教师的行业归属、专业归属的组织行为特征,为社会师资市场的形成、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只有真正将高校教师视为某专业所属人才,进行专业的社会管理,才能破除人才“单位所有制”,形成教师岗位的人才市场化,使高校教师岗位真正成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流动性竞争岗位,对于最大限度地开发高校师资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教师市场逐渐形成过程中,教师为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学术水平,以改变其市场经济价值,就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学术造诣,积极投入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申请科研项目、出成果、评奖励,以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及自身市场经济价值,以期在未来获得最高的收益。

三、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选择与应用

(一)薪酬激励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有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教师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需要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师的工资福利制度上,同时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奖励机制,使教师工资收入与其岗位的要求、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相挂钩。按岗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会让教师感到公正公平,与他们的期望相一致。因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而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的教师,更乐于承担各种工作。为鼓励教师为学校多作贡献、多出成果,也应建立相应的业绩津贴。为吸引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则可实行高额年薪;要运用奖金的调节作用,以起到褒扬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要提供教育培训、有薪假期、免费旅游等福利措施来提高教师对学校的依赖感、忠诚度,使教师能够安居乐业,从而达到吸引、稳定人才的目的。

(二)尊重与参与激励

教师的劳动是精神劳动,这种为人师表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教师在心理上具有要求公正和受到尊重的特点,对教师的管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管老师,而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一些有较高知识层次、有人格尊严、有血有肉有情感、能进行科学思维的活生生的人,要重视对教师的感情投入。对教师要热爱、关心、理解、尊重、信任,要注意调整人际关系,使他们心情舒畅,借以增加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尊重以及共同参与会产生强烈的精神动力,不仅能有效地增强教师的自信心,而且能促进学校内部的和谐和增强凝聚力。这种尊重与参与还能在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形成感情上的共鸣,是满足个体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方法,也是调动个体积极性的有效形式。

(三)专业培训提高的激励

教学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之一,教师要把人类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一方面,要求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当今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知识内容不断更新,教师也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驾驭教学工作。因此,培训进修这种激励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培训进修意味着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也意味着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为迎接工作岗位的挑战和将来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学校管理者在师资培训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和要求教师进修,并坚持对进修教师进行年终考核。教师在进修过程中,除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外,还应抽出时间专门研究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组织、教材教法等内容。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以“学习者”、“研究者”、“反省者”自居,时时思索“为谁教、为何教、如何教、教什么”等问题。这对于激励教师提高自我意识与专业责任、增加教学经验、消除教学压力、解决实际问题等均有一定帮助。

(四)荣誉和晋升激励

荣誉和晋升激励是精神激励的重要方法,是对教师工作的充分肯定,具有很好的激励效果。由于高校教师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具有相当高的素质,他们往往更看重组织对其工作的认可。所以,定期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成果进行评优,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师资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合理构建能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的激励管理机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激励管理,才能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明,赵永清.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理论构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徐宏毅,周祖德.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3]陶志梅.高校教师行为特性与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4]杜友坚.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3,(4).[5]胡海琼,罗序斌.试论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管理[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9).

2.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论文 篇二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 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

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 严谨笃学, 淡薄名利, 自尊自律, 加强师德建设, 弘扬优良教风, 提高业务水平, 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 提升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地位, 改善教师待遇, 关心教师健康, 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 提升教师素质,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 严谨笃学, 淡泊名利, 自尊自律, 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 (聘用) 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 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克服学术浮躁, 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建立长效的高校教师激励制度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激励制度的建立必须要结合教师队伍的各个环节进行的, 在每个环节都要加强激励手段, 进而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积极性, 只要有了积极性, 教师队伍的建设才可以成为可以落实的工作, 否则, 所有的制度, 条款只是简单的被遵守, 实行, 这样建立起来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无法培养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高校人才的。

本文在几个方面研究了教师激励制度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首先高校必须不断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 做好培养培训规划, 优化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 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针对一些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要在生活等方面给予资助, 以奖励的形式给予, 保证这些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能安心的从事研究、科研等工作, 建立公开、合理的奖励制度和灵活的奖励形式, 并健全监督机制, 保证奖励确实落到实处。

其次, 高校要加强教师教育, 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创新培养模式, 增强实习实践环节, 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 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 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 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针对“双师型”教师的特点, 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顺利完成的前提下, 要积极鼓励“双师型”教师进行实践环节的研究, 在个人实践环节取得的成绩要给予奖励, 并扩大个人收入的支配权, 其在实践环节的工作取得收入在倾向于教师个人的分配, 不取平均值给予津贴补助, 按实际收入进行大比例补助。要坚持从个人实践环节创收的收入进行分配。这样才极大的鼓励教师进行实践环节的研究。同时要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不能随意更换实践岗位, 要以教师的实践工作需求进行实践制度的建立。

最后, 高校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 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 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 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 要充分考虑到中青年教师的生活方面的压力, 要最大限度的解决好中青年教师的住房、子女教育、家庭负担等方面的压力, 这样才能最大的发挥中青年教师的创新工作, 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 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教师要给予资金上的奖励, 切实的为中青年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关键是教师的积极性, 所以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师的激励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奖励制度, 加强教师奖励力度, 完善监督机制。

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造就一批教育家, 倡导教育家办学。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努力建设一支高效、认真、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

3.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教师聘任;安全激励;危机激励;双平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人事制度正发生深刻的变化。1999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和全员聘用制”,“用2-3年的时间在高等学校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职员聘任制、行政管理职务聘任制”。教师聘任制就日益成为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队伍的合理流动,形成良性循环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己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共同选择。现代行为科学告诉我们,有效地组织并充分利用人、财、物等资源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其中以人力资源的管理最为重要,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又以怎样激励人为最为关键。本文对教师聘任与竞争激励机制关系做简单探讨。

一、教师聘任的核心:竞争激励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激励就是在外部某种刺激因素的影响下,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斗进取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是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是启动人们行为的按钮。每个人不仅需要自我激励,而且需要来自社会成员或集体成员的相互激励,需要社会组织的激励。马克思说:“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神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教师聘任制就是通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注入生机与活力,也是师资队伍中优胜劣汰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全国实施教师聘任制以来,教育系统的人才竞争犹如一股活水,正在“沸腾”之中。各地的聘任方法虽不同,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破除教师职务终身制,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形成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良性运行机制,使职工工作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增强职工责任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教师中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效机制,增强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教师聘任制的原则和方向总体来说都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契约管理”,核心是“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胜劣汰”。即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以聘任合同的形式把岗位设置、任职资格、招聘过程、任用管理、争议处理等环节同学校和教师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组合而形成的教师管理和任用制度系统。通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让教师主动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岗位,将最适合的教师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通过打破教师职务的终身制来激活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自觉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学校有权根据教师的思想表现、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择优聘任。教师能否上岗、上什么岗、担任什么职务、承担什么责任,都与教师自身思想品质、知识修养能力结构和工作效能密切相关。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具备竞争的心理动因,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也激活了学校的内部活力。

形成竞争机制是实行教师聘任制的重要目的之一,而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必须的要素。有竞争就必然有优胜劣汰,必然会打破相对稳定的职业现状。因此,竞争机制的形成与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形成矛盾,这是无可回避的。怎样在竞争中获得相对的平衡和稳定,以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只有激励没有约束,人无压力,使聘任流于形式;只有约束没有激励,人无积极性,建立不起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在高校教师聘任中,通过聘任结果实现激励,使优秀的人才得到地位的提升和价值的认可,激发他们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改革的目的;通过约束手段,如合约管理、考核等,将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不了工作任务的教师低聘或解聘,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警醒,它从另一个层面体现着激励功能。在高校教师聘任中,正确处理激励和约束的关系,运用激励和约束带来的功能效果,是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成功的保障。

然而,我国高校聘任制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全员聘任”变成“全员都聘任”,压力形成机制未健全;二是过分强调淘汰和压力机制,教师缺乏安全感。

一方面,流于形式,没有打破“终身制”的藩篱,全员聘任实际上有名无实,“全员聘任”成了百分之百的聘任。在这种聘任制下,不可避免会存在有些教师会因为没有压力和动力而不思进取,从而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就整体教师队伍而言,由于没有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就无法形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这样的聘任制是与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的目标不相符的。聘任的根本在于竞争,强调择优聘任、淡化身份、注重实际能力,对教师实行优胜劣汰。这种教师人人都是“终身教师”,“铁饭碗”、“大锅饭”的聘任制,事实上意味着没有竞争、没有淘汰、没有压力的工作环境。

另一方面,压力是个体基于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是衡量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教师聘任制是加重教师压力的重要情境之一。应当看到,适度的压力会激活教师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责任心。但若一个人长期遭遇压力,压力过重,就会危害其身心健康,并使之逐步产生职业倦怠感,最终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和改革的信心。因而无论从教师的健康和专业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改革稳步推进的角度来看,缓解教师在聘任过程中的压力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在有些学校为了增强教师的压力和危机感,实施“末位淘汰制”,对淘汰人员比例作硬性规定,无视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剥夺了广大教师的安全感,破坏了教师视学校为“命运共同体”的归宿感。“末位淘汰制”最初是某些企业管理员工的一种内部机制,引入到教师聘任制应当慎重。如果学校在教师聘任中不加区别而片面地借用这种管理模式来实施的话,只会制造混乱,使教职工人人自危,担心工作朝不保夕,也会导致教师之间竞争的无序性和恶意性的增加。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不是抹杀教师的积极性,更不是断掉教师的炊粮。因此,教师聘任制要充分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与尊重,保障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蓬勃爱心,不能营造一种人人自危,互相防备,弱肉强食的氛围。

二、理想的聘任激励机制:安全与危机激励

从管理学角度看,管理模式有危机式管理和安全式管理两种,它们对教师聘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危机式管理就是管理者运用某种手段给员工施加一定的风险压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从而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管理方式。而安全式管理则是指管理者通过关心员工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需要得以满足,使其积极工作的激励方式。把这两种管理模式运用到教师聘任,就是教师聘任制度要在“安全”中制造“危机”,在“危机”中提高“安全”,达到“危机”与“安全”的有机统一,真正发挥教师聘任制的最大积极效应。一方面学校必须尊重每一个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合法地位,使之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对学校组织的归宿感与认同感;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使之产生工作上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实现可预期的满足感,促使他们积极奋发的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在基本保证教师安全感的同时,又必须不断制造危机,要让教师了解学校在竞争环境中的处境与危机,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压力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今天在岗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岗位”激发他们的教育工作热情与进步的动力。通过“危机”与“安全”感的有机整合对教职员工形成危机中有安全感、安全中有危机感,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素质,达到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预期效果。学校要发展就需要有竞争机制,让教职工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体现在教师聘任制中可采取全员竞聘上岗的管理方式来制造了竞争和危机,促使全体教师积极向上的士气和活力。据研究,如果人对某项工作有成就感、有兴趣,就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长时间保持高效率工作不感到疲倦。而对工作少有成就感、没有兴趣的人,只能发挥20%-30%,且容易筋疲力尽。教师聘任制应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工作兴趣,不能让教师产生负重心态。因此要关心教职员工,爱护教职员工,满足教职员工的合理需要,增进教职员工的归属感,承认和尊重教职员工的个人价值。只有教职员工的个人价值受到肯定和尊重,他们有一种较为稳定的安全感,他才能自觉地将自己的利益与学校利益融为一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高校聘任制改革实践——“双平台”聘任制模式探讨

基于构建以“和谐竞争”为特征的生态大学的认识和教育生态化理念实践,我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安全”与“危机”激励的理论框架思考和设计,注重并发挥“安全”与“危机”激励机制的综合效用。

(一)实行“双平台”教师聘任模式

“双平台”教师聘任模式就是以教师基础职务聘任为第一平台,以重点岗聘任为第二平台,以期建立以资历为基础、以业绩为导向的聘任制。职务聘任尊重并基本肯定教师的资历、学历、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教师的资格和水平,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相应的职务,给教师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职业稳定感。重点岗聘任是指学校的重要教学科研岗位、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等学校重要而关键岗位的聘任。它不唯“资历论、学历论、职称论”,打破以前的论资排辈现象,对出类拔萃的、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高水平且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破格任用,低职高聘,使优秀的人才得到地位的提升和价值的认可,激发他们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是对其他教师的极大的激励。通过以岗定薪、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津贴分配办法,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实行较高的岗位津贴,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这种聘任是对教师一种最重要的激励形式,它兼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作用。破格聘任或低职高聘任不仅意味着荣誉的获得、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薪金的增加和待遇的提高,并将不断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竞争心理,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待的目标前进。对不思进取,不出新成果,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不了工作任务的教师高职低聘、缓聘、不聘或解聘,这是对教师的一种警醒,迫使教师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双平台”教师聘任模式通过聘任的竞争激励机制既营造了安全又制造了危机,使每位教职员工都有压力与危机感,又给教职员工以安全和希望,产生巨大的激励,教师在安全与危机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积极向上的士气和活力。“双平台”聘任模式既克服“评聘分开”模式重评不重聘对教师无危机激励的弊端,又克服“只聘不评”模式给教师带来的不安全感的缺陷,既重评又重聘,评聘结合,在实际聘任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了广泛赞誉。

(二)贯彻“和谐与竞争”的生态理念

2004年,浙江林学院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态大学的目标,并把自然界中蕴含的辩证法和真理性作为构建生态大学理念的源泉。生态大学强调和谐与竞争的统一,充分关注体制上的和谐,机制上的竞争。生态大学的既竞争又和谐的系统论内涵决定了它在现阶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管理理念。学校内部各组织机构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各要素保持自然协调,共处和谐之中,这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和谐并不是取消竞争,竞争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在经济、教育、科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发展,就难以生存,没有竞争,就失去动力。生态大学又构建和完善教师之间竞争机制。所以说生态大学“是开放、竞争、和谐的现代大学”。生态的“和谐”与“竞争”,它们的目的是相同的,都在于推动学校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实行“双平台”教师聘任模式的指导思想。

(三)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人才在流动中升值,在流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实施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必须建立顺畅的人才流入与流出机制,用人才之所长,使每个人寻求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浙江林学院在聘任过程中,对外公开招聘,从校外聘任了部分优秀教师并安排在校聘重点岗位或院聘重点岗位上,而且重点岗位还留有12%为人才引进所用。对内鼓励部分教师转岗、转系聘任,人才流动机制初步建立,实现了人员能上能下,增强了人才的使用效益,增强了教师的紧迫感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聘任管理,强化履职考核

克服过去那种重评审、轻聘任的倾向,把相当的精力放在聘任和聘后管理上。充分发扬民主,增加透明度。让教师参与教师聘任制方案制定,让教师明白有关政策规定。建立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救助机制,设立聘任申诉机构,规范解聘程序,构建工会维权机制,依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根据各类人员的工作方式、内容进行分类制定考核办法,体现不同层次人员的要求;结合岗位管理,根据岗位职责,按照不同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兑现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同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津贴发放相结合,提高考核的功效。在教师聘后考核上,采取“全面考核,多指标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职务与职责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的原则。对于那些达不到履职要求或者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履行岗位职责的,就解聘其职务,重新聘任其他人员。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和实施,在这个大背景下实施教师聘任制,对于落聘、待聘教师的安排学校要慎重,留余地,给出路,予保障。积极促进这部分人员的转岗分流。给落聘教师一段合理期限,鼓励其外出进修学习或培训,在此期限内符合条件者可再参加教师岗位的应聘,或给与其两次重新转岗的机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自谋职业,对自谋职业的聘余人员,学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仍然给付基本工资,并保留校内有关的待遇,如住房等,做到“政策无情,操作有情”,以保证其待业期间的生活。积极拓宽疏通教师的渠道,从制度上为人员流出提供支持,如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岗位等。

浙江林学院明确提出“尊重校情、松紧适度、强化激励、促进发展”的教师聘任工作目标。实践证明教师聘任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打破用人制度上存在的教师职务终身制。学校教师队伍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积极性极大提高。多数教师对学校的教师聘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理解,普遍反映: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推行对于优化、激活教师队伍,打破教师“铁饭碗”,增强其职业危机感,效果非常明显。这种聘任竞争激励机制正给学校新一轮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人民出版社,2001.

2、洪世梅.建设生态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3).

4.激励机制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篇四

[摘要]激励机制在高校教师管理实践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教师需要分析引出现阶段高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建立激励机制的相应措施。

[关键字]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 教师需求

教师是高校的核心资源,近年高校教师人才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地方普通高校而言,该问题尤为突出。如何留住和使用高素质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已经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需求理论就如何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

一、高校教师的特点和需求

需要是人们由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求获得补偿的主观感受,人的行为开始于需要并由需要引起动机。因此,从需要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动机的激励问题,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并且我们一般认为人在某一特定时期或某一特定人群其优势需要是不同的。

高等学校的教师(包括教学与科研人员)作为知识型工作者这样一个群体其需求特点又区别于一般企业员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教师具有专业特长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大都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综合素质。(2)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高校教师具有很强的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和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希望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3)高校教师具有强烈自我实现愿望、追求自主和创新的个性。在工作中他们除了获得金钱报酬的目标外,更希望发挥

自己专业特长和成就自己事业,以此充分展现自我价值,获得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所以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这些特点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高校教师激励现状分析薪酬设置不科学,造成人才流失。目前高校分配制度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收入,满足了高校教师在收入上相对公平的需要,但却远未满足高校教师对物质需要的追求。由于收入差距导致具有专业技能、高学历的教师跳槽现象十分明显。相关调查表明,高校教师对其收入满意度不高。其中满意的占30.8%,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约占67.7%,其中表示很满意的人只有0.5%,表示很不满意的有20%。可见,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收入普遍提高,但教师总体上仍然不太满意,收入水平与教师的期望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高等院校的物质激励力度还不能达到让广大教师满意的程度,所以教师收入偏低是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内部缺乏竞争激励,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还滞后于企业,目前许多高校在设置岗位时往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没有真正体现出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基本原则,由于真正的聘任制尚未具体实施,长期以来人才流动机制上“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弊端仍在部分高校存在,加之教育的公益性与市场法则之间的矛盾,人力资源的配置不能像其他部门那样完全由市场调节,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教师资源的共享都缺乏有效机制,致使教师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不注重教师需求层次研究,激励方式单一,物质激励普遍受到重视,但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其他激励方式还很欠缺。这里必须强调物质激励不是万能的,而是基础性的。物质激励的作用有其一定的限度,高校教师的需要可以分为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与高校教师物质激励相对不足相比,高校的精神激励等激励方式更显匮乏,当教师满足了物质层面的需求时如果没有其他方式的激励相配合,最终还是会使教师缺乏满足感与动力。因此,高校对教师必须

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存的激励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激励机制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激励就是激发教师的干劲,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动机,使之产生指向需要目标的动力的心理过程。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要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使能力强、贡献大的教师切实得到更多的实惠与尊重,本文主要从教师需要出发来探讨工作动机激励的规律性,根据需求的层次理论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经济物质激励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即物质激励在激励体系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不可缺的,对高校教师这一群体也不例外。

经济激励的实质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将工作效率与工作效益结合起来。实施经济激励,高校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的各种工作责任制,按照教师个体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出台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薪酬改革是高校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总结现有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实践,建立以公平与效率为核心、市场、绩效和能力为导向、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薪酬制度,是高校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的当务之急。高校教师激励性薪酬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公平性原则。薪酬设计的公平性原则可分为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外部公平性是指与外部其他企业、组织相比,给予教师的薪酬是公平的;内部公平性是指组织内部每位成员应该认同,自己的薪酬与组织内其他员工的薪酬相比是公平的。

(2)激励性原则。激励性薪酬设计既要做到适当拉开组织内部不同职位之间或不同技能水平人员之间的薪酬差距,加大对关键人才、骨干员工的激励力度,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要考虑在保证重点的情况下,兼顾一般,有利于组织内不同层次人员的协同发展。

(3)经济性原则。提高教职员工的薪酬标准,固然可以提高其激励性,但一方面,这不可避免的导致成本上升,当薪酬标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的的薪酬为员王所带来的激励效果就会减弱,即薪酬的边际收益递减。所以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还必须考虑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充分认识精神与情感激励的重要性。重视精神与情感激励,做到精神与物质并重。希望得到信任与尊重是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安全需要后的更高层次的需求。高校在教师情感激励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荣誉激励。荣誉激励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激励方式,应该很好地应用这种激励方式。荣誉激励的具体方式主要是颁发证书。证书代表着一种认可,是一种荣誉。人都比较注重荣誉,这也是教师的需要之一,所以颁发证书或者聘书,是激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够使教师感受到一种认可和尊敬。(2)文化激励。高校文化是高校价值观的体现,是高校战略、结构、制度、人员、技巧、作风的核心与代表。高校教师十分重视自身在学校中的形象与价值,因而学校管理者应千方百计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形成高校文化精神与教师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使学校成为教师心目中创业的最佳场所。职业发展与自我实现激励

应当把教师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作为激励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这比较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是一种趋势,因此仅靠高薪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很难满足人们这种愿望。高校必须坚持和教师一起发展的原则,以防止高校人才的流失,应该通过岗前培训与再培训,使教师更好掌握教学规律,强化敬业精神。要通过多种渠道给中青年教师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鼓励教师跨专业、跨学科学习,鼓励教师带着任务学习。同时要尽力开展同国内外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术访问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参与各种研究活动,扩大专业面,使教师的知识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使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四、结语

5.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论文 篇五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激励机制 教师管理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如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多样的激励机制,激活整个教师的队伍,为高校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一、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队伍稳定

高校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职称、住房、科研经费、进修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教师的需要义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相对性。因此人事管理部门要把实施激励和教师的多层次需求结合起来,以此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稳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形成。

2.能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

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对教师进行激励,一方面可以使表现突出的教师进一步得到认可、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增强他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他教师找出差距,从而修正和调节自己错误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以此,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教师队伍氛围。

3.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营造一个不断进取创新的群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使创造潜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建立多样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1.目标激励机制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对高校教师实施各种激励措施,就是要调动教师在某些方面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学校或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奋斗目标,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在运用目标激励策略时要注意让教师参与制定目标,使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融合在一起,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目标的实现与事业的追求和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要将学校的总体目标转化成具有激励性的教师个人目标,由他们个人去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并赋予他们相当的自主权。学校的总目标要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其目标设置要明确、具体、有层次,将学校总目标化之为阶段性的目标,分解为各级管理层次、管理部门、教师个人的具体目标,并且要把目标落实到组织、部门和教师身上,使目标和责任联系起来。

2.自主灵活的工资激励制度

工资制度是目前现代社会的主要分配方式:我国高校教师工资分配制度权下放,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工资制度。

根据高校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工资分配方式:部属(省属)大学教师的工资主要由政府拨款支付,各级职称教师的工资级别、工资标准和工资总额由教育部批准,但在工资总额的范围内,校长依据已有的工资级别,参考全国及本地区与本校相似学校的工资标准提出具体建议,学校可根据本校情况及教师工作能力和表现,来决定教师的实际工资;民办大学可由校长依据本校的财政状况,提出建议,由校董事会决定教师的工资级别和工资标准,决定年度性自动增资的幅度决定奖励性增资的发放标准和发放办法。

为有效发挥工资激励制度,高校还可试行年薪制。每一两年都要增加一次工资,增加工资通常可分为自动增加和奖励性增加两种。自动增加人人有份;奖励性增加是对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突出的学术成绩等以加薪的方式所给予的鼓励。

3.多渠道、多形式的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涉及对一个教师工作的总体衡量。因此,要通过不同渠道,从不同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一是规范工作量。限定教师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的最高工作量,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科研、服务指定为大学教师的专业职责,明确规定其权利和义务。二是任期评价与定期评价。对于有一定任期的教师,届满前的评价是严格的、关键的,因为这决定了其是否继续聘任、能否转为终身职位的`大问题。所以任期评价对有一定任期的教师压力较大,激励作用也较大,他们在任期中要好好表现,以期获得好的评价。对于已有终身职位的教师,多数学校采取定期考核评价的办法,以决定是否给其奖励加薪或授予“突出贡献”荣誉称号。工作突出者,工资增加得多,增加得快。这种“职后评审制度”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三是学生的评价。我国大学普遍实行学分制,由学生自己选课。任课教师的讲课效果、学识水平及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学生选课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学生选教师的买方市场。如果选课学生少于规定的开课人数,或所开课程长期无人选,都会影响教师开、任课。每门课程结束后,学校要发给听课学生一份调查表,就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以无记名的方式提出评价意见。学校收集整理后作为教师的评价依据,并将评价结果通知教师本人。四是学术评价。学术评价是高级形态的教师激励,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影响着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学术的繁荣。学术评价的内涵非常丰富,无论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还是对科研论文、著作的学术水平评价,要求同行评价其工作。学术评价由校学术委员会分学科每年举行一次,根据教师教学、科研、服务等情况进行分级评价。

4.情感管理激励机制

麦格雷戈关于人的假设理论中指出,激励人的最好办法是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感等高层次需求。弗洛依德认为,情感是最基本的动力系统,情感与内驱力相比是更强有力的驱动因素,人完全可以离开内驱力的信号而使各种情感激动起来,足以激起人去行动。情感管理激励机制强调民主管理,强调人情昧和情感投资,强调感应性。该模式避免了行政干预过多带来的压抑感,满足教师的情感及精神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规范其行为,并使之乐于自觉遵守,进而实现质量管理目标;同时,对教师情感的激发和交融,可以营造一种学术气息浓厚的教学气氛及文化组织氛围,创造“人和”的大环境。满足教师精神上高层次的需要与追求,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消除环境中压力的因素,唤起教师的主体意识,乐于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并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发挥出巨大的内在潜力。

要重视精神力量的激励和凝聚作用,致力于为师生创造最佳的教学环境。社会心理学表明,社会群体成员都有归属心理,而教师的归属心理和自尊自重的心理更为强烈。维护其自尊心可以使教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关怀激励,重视教师素质的全面开发与提高,关心人的教育与培养,就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心理体验,用真挚的感情去感化,影响教师。

6.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论文 篇六

知识越来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知识的载体,就是人本身。高校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智力活动或者个性化的个体劳动,个性化的个体劳动凝结了较高的智力和创造性。这是物质资本所不能替代的。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价值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认定,其社会属性无论在法律制度层面上还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将逐步由政府主导型行政隶属关系向市场主导型聘用关系转变和过渡,并在可以预见的时期确立起市场主导型聘用关系这种新型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社会属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实现机制。与之相适应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已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人力资本与高校教师的价值

舒尔茨在他的(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指出“由高等教育所构成的人力资本类型极不相同,每种类型的人力资本之价值由其所提供的服务之价值来决定,而不取决于它原来的成本。”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本理解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由通过投资、开发和使用形成的存在于人体内的知识、技能及健康水平等构成的,能物化为商品和服务,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是组织竞争胜败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本指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和知识。人力资本的主要含量是知识、经验,包括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操作经验等。高校教师的劳动凝结了较高的智力和创造性,高校教师就是人力资本。19世纪40年代,德国历史学家李斯特在所著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考察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李斯特指出:“由于考虑到智力方面的成果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把教师列人生产者之列,因为教师能使下一代成为生产者,而且这种生产性要比单纯的体力劳动者的生产性要大的多。高校教师独立性强、素质高,是属于典型的复杂劳动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决定了高校未来的发展”。高校教师就是人力资本。国外学者认为高校人力资本的构成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科研技术人员所研发的技术成果、研发人员所拥有的智力(知识和技能)、个人所拥有的影响力、知名度及声誉。我国学者把高校人力资本分成三个部分:管理者人力资本(行政管理人员)、直接生产者人力资本(教师和科研人员)、间接生产者人力资本(后勤服务人员、教辅人员等)。高校人力资本具有智能密集、职能特殊、价值实现周期长、价值表现多样性等特征。教学科研人员既是知识创新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不仅从事科学研究,从事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工作,而且又教书育人,进行知识的传播,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因此,高校人力资本扮演了多重角色,价值表现形式多样。

高校教师作为人力资本,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来源,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高校教师的地位是第一位的,予以在价值上体现,以更好地激发教师人力资本对学校的贡献。高校教师的学识水平和结构是教师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对学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是高校今后良性发展的智力资源的保证。他们不应该仅仅被当作普通的被管理者来看待,服从于刚性管理下的约束。人力资本既然是一种资本,就应该在地位和经济收益上给予一种公平的对待。否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想教书做学问,而想去做行政工作。在高校普遍存在行政人员的地位和经济收益比教师高,教师应有的地位和经济收益没有得到体现。如果把教师等同于一般的资源,会产生非人性化的管理。这是一种教师定位的缺损。按照对高校教师的投资费用,职业的责任,以及获得教师任职资格的难度,决定了高校对教师的管理应有明确的定位,包括提升教师的基础地位和经济收益,在激励机制上体现尊重教师的个人价值等,教师因此而产生的有效服务才能为高校获得竞争优势。

二、以人力资本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通过外在的刺激来达到调动人的内在的积极性的一种机制。构建一套以人力资本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来调动高校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尊重和体现高校人力资本的特性和价值,是高校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报酬体系和评价体系。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教师的工资收人,课时津贴,业绩奖励,晋升职称(工资),个性化的实验、工作环境;精神激励:出国交流、出席学术会议,平等参与学校管理,项目、任务、工作的挑战自由,专业继续教育;情感激励:学术休假,学术荣誉称号,双向沟通、交流等。评价体系主要由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办法构成,常用的做法是使用结构性的表格对教师进行正式的评价,采用学生打分,同行听课打分,专家听课并打分等方式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特性是隐含在教师身体内的体质、知识、技能和态度。坚持以人为本,体现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优才、优绩、优酬”是当前直至今后高校构建激励机制的核心。

在报酬分配上,目前高校工资的构成分为固定工资和津贴两部分。固定部分是职务工资,主要依据工作人员的职务、职称、任职时间,按其规定的级别、档次执行。工资分配还包括一些正常增资的项目:一是职务的升迁;二是通过考核,合格以上人员一般两年晋升一个职务工资档次;考核优秀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还可以按职工比例的3%提前或越级晋升;三是国家根据物价涨浮情况不定期调整工资标准。在这种增资机制下,高校教师的工资收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教师工资的分配不能和其贡献、绩效挂钩,分配制度中难以体现人力资本积累的价值;使教师无法实现自身人力资本的价值,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努力程度和再投人的积极性。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都与学位、职称挂钩,职称已经成为了教师的一种身份象征。有条件要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评。这严重影响到教师今后的整体素质。在激励机制上主要还以行政级别、技术职称为依据,没有从岗位、职责、劳动量的差别上将标准细化,基本形成了以职级决定工资的状况。这种报酬制度带有较强行政机关的色彩,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推进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这种激励机制抹杀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别,教师个人所得无法真正体现个人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贡献。这种体制无法对人力资本所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其结果必然是生产效率的低下和产生严重的功利主义等问题。管理学的有效激励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取决于人的需要期望的满足,而人需求期望的满足取决于组织和社会给以的承认的程度,激励的有效性应根据不同对象的需要而施行不同激励,对于高校教师,需求不能仅抽象成经济收益一项。虽然收益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成就的象征,但高校教师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所以对高校人力资本的激励措施也应是多样化。

实行科学的以人力资本为导向的考核,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励督促高校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业绩考核上,绩效目标不清楚,考核手段欠科学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现行的教师考核指标看,科研指标往往细细量化,教学指标则往往单纯以课时衡量,课程质量的伸缩性很大,不利于对教学的真正考核。常用的做法是使用结构性的表格对教师进行正式的评价,采用学生打分,同行听课打分,专家听课并打分等方式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这种考核方法主观性强,缺乏客观的、量化的、科学的考核指标,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成绩,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价值,考核结果大多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并且对优秀率规定了上限,使得教师因得不到高分而失望,这就把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打压下去了。由于教师绩效考核手段的不科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教师就有可能为了评价结果迁就学生的要求,降低教学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得出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是有一定的间题。这些现状暴露了考核存在的间题,违反了公平理论,损害了考核的权威性、严肃性,使考核丧失了应有的作用。这套考核制度完全没有反映出高校教师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基本上是基于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的考核,并没有考核教师为人力资本积累所进行的投资,考核的指标缺乏柔性。而且教师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完全是自己的事情,学校并没有对教师人力资本进行科学、合理地投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给以的承认。人的积极性取决于人的需要期望的满足,而人需求期望的满足取决于组织和社会给以的承认的程度。考评体系科学与否,关系到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大小。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应体现对教师为教育贡献的评价;按人力资本的特殊能力,体现增强教师的责任、自尊和成就感,提高人力资本对学校的贡献率。

三、建立体现人力资本价值多种形式并存的激励方式

1.物质激励。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由此我们可建立以岗位为依据,以业绩定报酬分配模式,即基本收益;由学校统计教师的工作量(课时数),按人力资本的一般能力,统一发放基本收人,以维持人力资本的生计,属保健因素。绩效奖金;由学校对教师为教育贡献量评价,按人力资本的特殊能力,使个人对学校教育事业目标的贡献率来决定奖罚分配,属激励因素。这种报酬分配模式体现增强教师的责任、自尊和成就感,提高人力资本对学校的贡献率。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知识型组织中,在较高层次体现高校人力资本的价值,往往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更长。精神激励的方法有许多,如:目标激励,在理性和信念的层次激励教师。工作激励,力求让教师达到自我实现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参与激励,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教师参与管理,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荣誉激励,授于有贡献教师各种学术称号的荣誉激励措施。

3.感情激励。感情激励就是在人力资本管理上,尊重教师的人力资本价值地位,体现高校管理者与教师平等的感情沟通。教师看重自己资本积累,学校应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学习机会,如出国培训、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和专题培训等,重视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他们之始终保持良好自信的情绪和高昂工作热情,达到双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开发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的感情目的。利用每年的教师节,对从教10年、20年、30年、40年的在职教师分别给予特别奖励。

4.科学地划分考核类别。按照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将教学、科研岗位与管理岗位严格划分,从而有效地减少单位、部门内的“人情优”,扼制单位、部门内部拉帮结派等不正之风。

5.合理地划分考核层次。考核应按照管理权限分级进行,将同级人员放在一起既增加了考核的可比性,又避免了不同级别人员放到一起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实践证明,从管理角度考虑,从教学科研角度考虑,按正副高级人员、中级人员、助理级人员分级。这样的考核层次比较合适。

6.确定具体考核内容。在考核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将考核德、能、勤、绩的四个方面内容具体化。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考核的内容应与时俱进,教师人力资本的积累,应该成为考核的内容之一,与德、能、勤、绩并列一起,考核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采取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使人力资本的知识、技术和管理能参与分配,形成新的利益机制。从“德、能、勤、绩、人力资本价值”五个大的方面进行考核,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7.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是考核指标体系表现优劣的尺度,是判断教师工作优劣的依据。教师考核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目标,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因此考核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要鼓励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学科调整和发展方向相一致,使教育目标和学校要求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对教师的激励,一直是个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各高校管理者一直在努力寻找激发教师积极行为的东西。激励的方法和措施多种多样。金钱、待遇、成就、工作的挑战性等都是在实施中的方法和措施。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及行为说、公平说、归因说这些学说,都给管理者在理论上和思想上以启发,可要想把这些理论引申到一般的环境中去解释教师的行为,就会发现现实与理论有相悖的地方。一般观点认为,高校教师更看重内部因素即教学和科研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带来的满足感,是鼓励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但教师也是普通人,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利益、信念和心理状态。这三要素中,利益占首位,说明在当今人力资本管理中,物质激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对人力资本必须实行充分的激励,这是人力资本特性的内在要求。教师的表现和行为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所受到的激励的程度或水平。激励的水平的越高,行为表现就越积极,行为的效果则好。良好的激励机制,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力有着极大的作用。

7.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论文 篇七

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制度来让被激励的对象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去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让其向着激励者所期望被激励者所达到的目标前进。这个过程通常有刺激、需要、行为、反馈等等因素, 从开始的渴望到最终的实现。

二、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对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少的改革, 各学校有开始有了自己的激励办法和制度, 虽然有的取得了成效, 但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

1、高校教育重心失衡的问题。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重要内容, 因此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但是大部分的高校都对科研比较重视, 对教师的文章发表比较看重, 这样的环境下, 自然教师就会心猿意马的无法一心放在教学上。高校教师逐渐的开始追逐名利, 只有空头衔反而不常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

2、高校教师收入不足的问题。

教师的个人收入低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虽然我国对教师的个人收入进行了调整, 但是部分偏远地区和穷困地区的教师收入依然非常低下, 这影响了高校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

3、高校教师利益分配形式主义。

高校在对教师的收入组成制度上有缺陷, 导致了教师不以教学成果和教学贡献为依据来分配利益, 而是用教学年限、职称和发表文章数量来进行评判, 这样收入和工作贡献不相联系的做法, 让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消失了,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职称评定和文章发表上面, 失去了创新能力和主动性。

4、高校对激励制度的理解偏差。

高校教师对于激励的理解有所偏差, 认为年终奖和津贴就是激励的全部, 这样的错误观念其实是学校激励制度的偏差, 其实真正的激励应该是全方面的, 从教师的聘用、培训、培养以及绩效评定到薪资, 这些都应该和激励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高校教师的队伍建设中, 其重要的支撑点都来自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否则将成为空架子。这就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剧增。

5. 激励制度陈旧, 导致高校教学水平无法得列有效提升。

我国现在高校教师的薪资都是和课时、论文发表量以及课题数量来进行确定的, 这样教师往往就更加倾向于上课和论文发表, 对教学和科研就放置在一边。激励模式过于单一和陈旧, 导致教师的论文也没用新意。

三、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

1、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应尊循的基本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社会更加的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以人为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汇集, 因此所有的发展都应该归结于人的发展这个大前提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清楚的看清这一事实, 寻找以人为本的激励方案。

(2) 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鼓励两手抓的原则。从固有模式的基础出发, 我们对教师的激励过于依赖精神激励, 当然这种激励方式有其积极意义。但是, 物质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情况下, 精神激励的效果也会越发脆弱, 所以要积极进行激励制度创新, 在精神激励的同时, 加大物质激励的力度, 积极进行收人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和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2、完善高校教师漱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1) 建立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激励模式。激励不是盲目的给予, 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的作用。针对教师这样的群体, 激励应该注重事后的激励, 并且在激励的时间上应该有连续性和不连续性, 激励内容也用过不局限于一种, 这样容易形成惯性, 减少激励的作用, 改变激励内容, 能够起到不断发挥激励的作用。

(2) 正激励与负激励齐步走, 促进合理竞争。正激励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教师继续前进, 而负激励则是为了起到警示作用, 有了奖励和惩罚的对比, 才能让教师更加主动和积极的保持工作效率, 去争取正激励, 避免负激励, 这样有竞争性, 这也是激励的另一个目的。

(3) 把握好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之间的尺度。根据行为科学中的双因素理论, 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保健因素, 包括工资水平、劳保福利、工作环境、管理制度、人际关系等;一类是激励因素, 包括工作成就、业务发展、技能提高、职务升迁、工作上的表现机会和责任感、荣誉地位等。保健因素带有预防保护性, 它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 维护工作现状的作用, 保健因素得不到满足, 就会使人们产生抱怨和消极反应, 影响工作积极性。但是即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保健因素, 激励作用也不会太大;而激励因素则不同, 激励因素得不到满足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的反应, 但满足之后却可以激发人们巨大的动力, 调动积极性。为了使激励效果更加突出, 我们就要在改革中兼顾两种因素的满足, 把握好尺度。

(4)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配套制度。激励要发挥作用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支持, 不同教师的年龄、专业、擅长内容和职业规划都不相同, 那么高校管理者应该对他们有一个明确的总体规划和目标, 并且有相应的阶段目标。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提升的平台, 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深造。另外, 高校管理者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估制度。高校教师绩效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为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也应把科研能力钠人绩效考核, 这才能区别于中小学教师。

(5) 完善教师聘任制度。教师聘任这个阶段是筛选优秀教师的重要关口, 首先应该要体现出聘任制度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然后根据聘任岗位和待遇两者的结合来吸引优秀的教师。教师的聘任过程不是随意的, 应该是有一定的流程和规章制度, 对教师也需要进行考核, 合格上岗。还可以采取聘任合同制, 打破了金饭碗的局面, 用竞争来进行这有入取的原则, 挑选并留下优秀的教师, 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6) 教师参与管理。教师参加到管理中来能够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充分尊重, 一方面增强了自尊心, 另一方面让教师能够有主人的姿态, 工作起来也更加的积极, 消除了客体心里。

(7) 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灵活多样的激励可以满足不同教师的真实需要, 让他们觉得激励是不是无用的激励, 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高校管理者能够多与教师沟通, 去了解他们的难处和需要, 从而才能建立教师迫切需要的激励机制, 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 激励的真正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摘要:高校通过激励政策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的高校教师激励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些问题, 并且给出了一些建议。

8.浅议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篇八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6)06-0496-03

“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意味着高校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展开。而高校教师是高度的个体脑力劳动者,与一般职工相比具有特殊性,聘任、考核、评级、评薪,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如何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成为高校目前正面临的基本问题。

1建立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用于高校教师管理时是指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动机,推动并引导其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奋发努力去完成学校的教学及科研任务,实现学校既定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但在实践中,正如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所指出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激励实践中,各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物质性的激励,轻精神性的激励;重群体激励,轻个人激励;重职称激励,轻岗位激励;重行政、科研激励,轻教学激励等一系列弊端;在实行激励机制的前提——人才评价机制方面,一是重量不重质;二是心态浮躁,评价周期短,只重眼前利益,不看长远效果;三是校内、圈内、国内自我封闭,在人才评价与激励上形成不正之风。”面对当前教师这一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首要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建立以“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全面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对实现高校教师管理任务和目标具有保证作用。

1.1从教师地位的角度建立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

中国古语中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恩师”之称不绝于史,师道之尊严。同样,在今天“知识就是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于此可见一斑。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型社会已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型人才,他们的贡献不再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掌握了某一核心领域专门知识的脑力劳动者。纵观各种学习型组织,高校是最为典型的,高校教师的学识水平和结构对学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他们是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推动力量。

1.2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建立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

纵观旧的教学体制,教师授课是一个专业、一本教材、一份教案讲上几年。分配制度则是有课的、没课的都能拿到一份固定的工资;讲课的、管事的、做饭的、看门的工资差别不大;教师完成、完不成课时量都能按月领到工资报酬。超额完成课时量的,每超一课时则能拿到“最多不超过x元(文件规定)”的超课时酬金。显然,这种没有丝毫活力的教学体制和没有一点激励作用的分配制度严重限制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教师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1.3从流动性的角度建立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

就人力资源而言,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回应。人才流动总是受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生存环境等利益、机遇的驱动。人们向往着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好的物质待遇,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他们依靠自身人力资本丰厚的储备,具有很大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骨干教师流失现象。如何稳定教师队伍,如何有效吸引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比如工资待遇、工作氛围、人际关系等都与高校教师的流动有着密切的关联。

2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尽管建立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是有必要的,但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了解教师资源不同于自然界那种有形的物质资源。它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多元化的,学识、意识、认知、行为、教艺等智力资质。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制于教师的需求、动机和目的。需求产生动机,动机激发行为。由此可见,建立一种良性的激励机制,从激励教师行为和满足教师需求入手,使其产生追求事业成功的欲望和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渴望,最后达到激励主体(学校)和激励客体(教师)都能互惠的“双赢”期望理论效果。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需求-欲望-满足”的连锁式反应过程,处理好这个过程,就能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保证学校教学和教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有效激励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首先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教师是否相信他们的努力可以反馈到绩效评估中。1999年,一个似乎顺应教育体制改革,能够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全新的教师工资分配制度——课薪制应运而生。课薪制——用基本不变量与变量两个因素构成教师工资发放标准,改过去工资报酬为课时报酬,将教师工资收入多少最后定位在贡献大小(课时量多少)、质量如何(教学质量评价)的一种教师工资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课时结构工资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在教学质量评价上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据调查,现在有些高校,由于推行这种分配制度,致使有许多教师(包括相当部分的教授)在利益的驱动下,完全不去考虑课时的合理性,一味地胡乱填写课时数。所以在实践中,只重视在“量”上下工夫而忽视了对教学“质”的把握,导致了教学水平的下滑,最终受害者则是学生和学校的声誉;

2)教师是否相信高绩效评估能带来高报酬。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改善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其结果应与教师的报酬相联系。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根本不相信绩效考核与报酬之间的关联性,因为,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只是“走形式”,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根本没有落到实处,“形同虚设”。在许多高校,“按资排位”仍占主导地位,相应的薪酬还是按资历计算;科研奖励主要还是体现在数量上,课酬的分发主要是根据课时的多少以及职称、资历的高低为依据,而绩效只占到了很小的部分。极大地抑制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3)教师得到的报酬是否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下,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包括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都选择了“跳槽”。高校人才流失的因素表明,有许多人才并不是因为工作和事业的难题所困扰,却经常为单位中薪酬待遇所苦恼。由于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教师得到的报酬并不是他们真正所希望得到的,所以如何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以及人才的工作业绩如何得到应有的评价和回报等问题就不可能消除,也就影响了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3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教师的推动,作为知识型人才的高校教师,他们除了希望获得一份令人羡慕的收入外,还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提升个人的价值。因此树立“以人为本”和尊重高校教师个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树立以教师为中心,同时注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的管理思想,创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全面了解教师的意愿和需求,主动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潜能。即高校要不断加强自身环境建设,积极营造一个政策宽松、学风优良、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科研条件优越、人事关系和谐的“软环境”。

3.1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概括起来,有两种目的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二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前者侧重于教学效能的核定,以管理人员为主导,动力是自上而下来自外部,通过奖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但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后者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用于提供教师本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动力来自上下两个方面,内外结合,有利于教师全员参与,增加教师的士气、增强信任感,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其原则是:与奖惩制度脱钩;全员与全面评价、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信息反馈、导向未来;保密性、民主性、科学性。在建立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制度时,将二者有机结合,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以奖惩性评价为辅,评价中要重视结果反馈、面谈指导和专业发展,对评价结果适当作为奖惩的参考,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和人力资本的增值。

3.2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薪酬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决定工作满意度、激发教师工作动机、增强教师凝聚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的薪酬制度应该考虑:一是对外具有竞争力;二是对内具有公平性。在“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为核心的指导下,高校往往通过支付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来减少人才流失,一般而言,薪酬向上浮动15%,就可以满足既不会使学校负担过重,又达到吸引和留住合格人才的目的。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是薪酬制度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的基础,只有当人们认为奖励是公平的,才会产生满意,激发动机。因此在对内公平性上,一方面要使教师认同自己的工资与其他组织成员相比是公平的,同时让努力工作、水平高的教师获得高回报。

3.3激励措施应因人而异

由于个人的满意程度不一样,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有些人需要的是一种环境,一种宽松而又公平竞争的工作氛围,有些人需要的是能够提供学术交流以及课题研究的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不过对于学科带头人,由于多年的积累与学习,其学识水平、研究能力、教学能力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对他们而言,追求自身的学术水平,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和知识,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应在这些方面给予满足。对于骨干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培养空间,他们需要比如外出进修、再培训等。对于青年教师,他们富有朝气、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但是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显得专业知识不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应该在这些方面鼓励和帮助他们。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在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制定出一套合理、符合实际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使其充分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高校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向阳.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6).

2李红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浅见[J].西科大新闻网,2004,(12).

3刘蓉蓉.课薪制:一种灵活的教师激励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01,(2).

4王琦.骨干教师为何流向外省?透视江苏高校教授出走[N].江南时报,2005,(1).

5郑玉刚,王红毅.高校教师综合激励机制创新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报,2005,(7).

6 曹雨平.给高校教师流动“松绑”[N].光明日报,2005,(5)

7孟小军,吴淑爱.高校科研管理中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J].现代教育教学,2004,(1).

8徐庆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初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0).

Application on the Encouragement System of Faculty

Ye Jun

AbstractFaculty,which is the important resource and the core competence,is the subject of college development.As a resul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ive active and effective encouragement to the faculty.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encouragement system of faculty,and get further research on how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ncouragement system of faculty.

上一篇:让人放松心态的励志文章下一篇:幼儿园安全制度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