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2024-09-14

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共10篇)

1.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姓名:吐尔孙江·克依木学号:班级:体育系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20092502024

09-2班 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有幸选上了学校开设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程,说到体会,一个词,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以前我从来都不知道的知识,以前总认为自己了解的很多,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才知道我对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浅薄。而我欣然地选择了这门选修课。

我是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用现在的话来说,都还非常保守,从来都没有受过什么性健康教育,初中时讲到“生理健康”时老师也是避而远之、一笔带过,但是从身心的成长中我深知接受系统性的性教育是多么的必要。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好奇心不断膨胀,来到大学后听说有开设了这样一门课,听到后好奇心与日俱增。终于在这学期初选选修课时有幸被选上。

老师从第一堂课时就开始特别开放的说起了‘性’这个词,刚开始很多同学还有点不好意思,女生还低下头,但越往后听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认真。

课程确实很有意思,生动形象。以前从来没有在这样一个公共场所听人这样公开的讲“性”,而且也打破了我看见的首师大课堂的纪录,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大一个教师坐得满满的,而且每个人都还这么认真的在听,对老师都抱有很大的期望,我能看出她们眼中的求知欲有多么的强烈。

说真的老师讲得很好,讲课也非常生动有趣,但绝对不会让你觉得低俗、下流。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关于“艾滋病”、“婚前性行为”、“安全套”等敏感话题等知识,在高校课堂上不再羞羞答答。我觉得在高校开设这门课的好处非常多,尤其是我们师范类院校。作为以后可能成为一名教师的我,为了将来能够更好的教育我的学生,让他们不要走我的弯路,我觉得自己应该先学好、学对、学准确,所以选了这门课。开设这门课程一方面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正在进步,正在准确的认识我们的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存在问题,这样的性教育是不是太迟了些,对于已经成年人阶段的高校学子是否就像一个笑话一样,都这年纪还有什么不懂的,不就是男女之间那俩是吗,也就是关系我们的准确认识问题。

部分人还觉得我们选这门课觉得我们很下流很色,只有那些很色的人才去选修这门课程,我在这想对你们说:“你们完全错了”我觉得我们虽然每一人都是成年人的阶段,但是对于性可以说还是处于幼儿园认识的阶段,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观念和意识,我们常常说中学的“生物课”没有上好,是因为老师没有传道授业解惑,没错,这是老师的责任,但是我们也该改变我们的认识,抱着正确的认识态度,去学习,千万不要简单认识就是交我们如何爱爱,我认为我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对于自己有了一个交代。因为我学到了别人没有学到的,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比别人多,我对这感到骄傲。通过学习我彻底认识了自己的身体的构造,认识了自己的性器官,认识男女对方的身体,同时从我自己的经历我能够非常清楚的明白性教育的必须性。我以后把学到的知识会传授给我的朋友以及更多的人让他们也少走弯路。建议

据我所知,选这个课时是爆满,好多同学都被知识拒之门外,如果他们因为没有上到这课而缺乏相关的知识干了什么蠢事,那我觉得学校是应该负责的。为什么开课不灵活点呢?

还有,这种课我觉得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学的,但是好多同学都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不屑于学,但是我通过学习知道好多都是错误的,这是非常危险的呀。既然这部分人不愿意这种形式的教育,那么为什么学校不把性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呢?

再有,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不好意思跟异性谈性(虽然可能非常想谈),我觉得这种理性的交流是必要的,老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加大引导同学们异性之间的交流,这样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好多事情都可以轻松解决了。最后,我相信,性教育绝对不是就这样就完了,还应该有好的继续教育吧。

最后非常的感谢我们的秦天红老师给我们传授了这么多有用的知识。

2.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2009年我科收治矽肺病患者310例, 男性284例, 女性26例, 年龄50~55岁39例, 55~65岁134例, 65岁以上的137例。患者多数以矽肺合并肺内感染、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等收入院, 住院时间一般为22~180d。由于矽肺患者年龄大, 且住院时间较长, 并发症多、病情较重等, 因此, 对矽肺患者的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 对不同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使患者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健康教育措施

2.1 入院宣教, 这是健康教育的基础

矽肺患者入院后, 护士首先应积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 向患者介绍主管的医生、护士长和责任护士, 详细的询问病情, 然后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 如洗漱间、食堂的位置, 床头传呼器的应用, 以及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须知, 如饮食、作息时间及规章制度等, 关心体贴患者, 使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有效地入院宣传, 使患者能尽快适应住院环境, 消除患者陌生和恐慌心理, 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2.2 住院期间的健康指导

矽肺目前医学尚无根治的方法, 而且病情易反复, 故患者产生易悲观、失望的心理, 对治疗逐渐失去信心, 个别患者甚至放弃治疗及护理, 尤其是年老体弱者, 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主动接近患者, 进行有准备、有技巧的谈话, 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使其树立信心, 多安慰、多开导, 让患者感到自己被重视, 从而信赖医护人员, 解除其不良心态, 正确对待疾病, 正确看待“绝症”, 坚信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矽肺患者仍能维持较佳的健康水平。宣教给患者相应的医学知识, 让其了解矽肺发病的原因、症状和体征, 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等。并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 因人而异的进行个体化教育, 对个别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争取家属的配合, 护士不仅要直接护理患者, 还要耐心指导患者家属, 教会他们简单、安全有效的吸氧操作知识和生活护理技术, 进行有目的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与患者建立平等友好的护患关系等,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 使患者积极有效的配合治疗。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矽肺患者住院时间一般在3~6个月, 个别患者在1年以上, 甚至更长。因此我院定期举办矽肺预防保健讲座, 利用一切和患者接触的机会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 增强患者的治疗自觉性, 并在换季时间利用板报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卫生常识, 组织患者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如:棋类比赛, 每年组织春游等。

2.4 出院指导

出院并不意味着患者已完全恢复健康。因此, 有必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做健康指导, 最大限度地改变患者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告之患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 保持空气新鲜, 还要注意生活规律, 避免劳累, 戒除烟酒, 保持乐观情绪, 注意调理饮食,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以增强体质和机体自身免疫力等, 加快患者的康复, 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如矽肺患者常合并肺内感染, 应指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随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避免受凉, 感冒等, 并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查。

3 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对310例矽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 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随着健康知识的增长, 使其渐渐了解自己, 接受自己, 管理自己, 对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定的自我评价和监测能力, 从而提高了生活的质量。由此可见, 有效的健康教育, 可以提高矽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4 健康护理保障

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拓宽知识面,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更新护理观念, 提高护理理论水平, 力求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的知识更全面、更丰富、更专业, 做好对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 以达到更好的健康教育目的。

5 体会

矽肺患者大多数缺乏防治疾病的知识, 不能正确认识疾病, 对治疗疾病的态度不积极主动, 不能坚持合理的行为方式, 从而导致合并症的发生, 影响疾病的康复和愈后, 因此做好矽肺患者的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1) 矽肺患者的卫生知识水平普遍提高, 通过健康教育, 增强了矽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进而提高了矽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 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医院的重要职能, 也是一种治疗手段。

(2) 密切了护患关系。在健康教育过程中, 护士必须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矽肺患者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常言道:“三分治病, 七分护理”, 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 护士理所当然的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 因此, 积极的进行健康宣教, 使矽肺患者从疾病的康复中亲自感受到护士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同时护士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水平。

6 效果

3.门诊产科健康教育的体会 篇三

【关键词】门诊;产科;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58-01

1 建立良好的护护患关系

对于一对年轻夫妇来讲,生儿育女是全新的生活体验,大多数都会在兴奋、激动之余难免会有不知所措。但在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做母亲的放松心情,吃好、睡好、休息好,将身心调节到最佳状态。这就需要助产师用通俗的语言,向她们讲解优生优育知识、孕期生理变化、妊娠合并症相关知识及孕期营养与保健等,并要求丈夫从妻子怀孕那一刻起,要在精神上和心里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应比平时更善解人意、更耐心、更能忍让。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使他们对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评估教育对象了解孕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真正需要

2.1 医护人员与服务对象,应以人为本 根据孕妇及家属的文化层次不同,给予由浅入深、简单通俗的语言来指导孕期应注意的事项及保健。不管社会地位如何,每位孕妇都应享有健康平安的整个孕期的权利。评估教育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孕妇及家属对健康的真正需求, 让她

们认识到对维护自己和未出生的宝宝的健康应负有的责任。

2.2 了解孕妇和家属对健康的需求 在病人来门诊经体格检查确诊怀孕后,就应通过沟通和询问,了解她们真正的需求。针对孕妇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并使健康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使其和家属认识到整个孕期中,掌握孕期生理变化健康内容的重要性,并重点指导孕期的乳房护理及合理饮食,避免营养过剩,调整临产前的紧张状态,使她们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和健康的过程。

3 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要做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孕前保健知识、不同孕期保健知识、常见病与并发症的防治知识、分娩过程及哺乳期的保健知识,以及新生儿喂养方法,产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如导乐分娩、无痛分娩,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病的筛查、新生儿听力检测及新生儿抚触等。健康教育方式

3.1书面教育采取宣传手册和挂图的形式,给孕产妇及其家属发放不同孕期保健手册及保健处方。如早孕反应的处理,不同孕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孕期的合理营养,孕期用药知识,宫内胎儿的自我检测知识,新生儿沐浴手法等。

3.2录像將不同孕期孕妇及胎儿的生理变化、特点、各孕期健康保健的重点、产时保健及新生儿保健等相关知识制作成录像带和光盘,定时在侯诊室播放。

3.3授课在产科门诊设立孕妇学校,每周授课1次。授课对象:孕产妇及其家属。授课内容:围产期保健、产前检查指导、孕期营养指导、孕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及其意义、孕期用药指导、临产前的注意事项。

4 评估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就医的心理也必然发生更新和变革。孕妇在门诊做产前检查时,不仅仅满足于良好的就诊环境、优良的服务,同时希望医护人员能够提供给她们一些通俗易懂的预防保健知识,如性病的预防、孕期的自我护理、胎儿监护技能、孕期营养、优生优育、母乳喂养的好处等。通过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者与孕妇及家属之间建立好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始终保持双向联系,及时进行沟通和疏导,使她们在整个孕期产前检查中获得大量的健康卫生知识,并按照健康要求去做,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样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岳华,孙蔚,李辉 产科门诊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9月第12卷第9期.

4.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四

这就是我所生活着的晋水社区,柳绿花红,环境幽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舒心而幸福。

走进社区,吸引人眼睛的要算:楼前,那一排排摆放有序的绿色大桶了。你看一位小姑娘点起脚尖,吃力地把手里的冰糕纸扔进了垃圾桶。你再看,这是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婴孩,咿咿呀呀地模仿小姐姐的样子,要把妈妈手里的垃圾投进桶里。

眼前的这一幕,引领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我是在农村的姥姥家长大的。农民忙于农活,没有太多的时间照看孩子,卫生质量就更无从谈起。与我朝夕相玩的小伙伴,大都穿着开裆裤,为的是解大小手方便。大便由狗处理,小便随地解决。玩累了,周边的大石头上,随便坐坐休息。玩的当然是石头、树枝和土了。

老人们还常说“土生土长,有力量”。

祖辈们从树上、藤上刚刚摘下的瓜果,总会慈眉善目地放在孙子辈的手中。孩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就享用,没有冲洗的习惯。

结果,小伙伴喊肚痛,拉肚子的现象居多。

我的爸爸一不抽烟,二不饮酒。工作上进,尊老爱幼。这点远近男女老少有口皆碑。每当人们夸奖爸爸是标准的伟丈夫时,妈妈总是抿着嘴,笑在心里,喜上眉头。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爸爸也有个大缺点:吃饭狼吞虎咽,吃饭特快,容易吃多。爸爸是个大胖子,形象不太美观不说,三天两头闹胃病。医生多次警告:要细嚼慢咽,热食、快食都容易给食道与肠胃带来伤害和负担。

5.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五

眨眼间,一学期又即将结束,即将进入实习阶段,在此之前能够参与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我觉得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了当幼儿园老师的辛苦,更了解了如何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基本流程和内容,为今后的实习工作积累了经验。

活动初期,我们小组负责的是“耳朵的保护”知识普及,我们查阅了有关耳朵保护的各种内容,并且制作了保护耳朵的小册子。之后,为了到幼儿园之后能获得好的效果,不仅让老师提了宝贵意见,又相互之间进行了许多次试讲将所讲内容及流程都熟记于心。由于面对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我们要尽量说的生动而又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必须让语言更简洁并设计了互动游戏以增加小朋友们的参与度。

在活动中,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小朋友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有的会对模型很感兴趣,有的基本没有什么兴趣,因此下次还有幸参加这类活动一定不能以固定的模式来讲要随机应变,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健康教育活动有意义。通过这次讲课,我深深感觉到普及健康教育任务的艰巨和重要性。第一次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让我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指明了方向。

6.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六

我还要告诉大家,如果你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来放松自己:

1.与同学或父母诉说;

2.写日记,把心中的烦恼写出来,心里就好受多了;

3.大喊一声,或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4.做适量的一些运动;

5.想一些愉快的事情;

6.看电影;

7.听听音乐。

7.病房健康教育的应用与体会 篇七

关键词:病房,健康教育

0 引言

健康教育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国外开设健康教育专业也有60多年。但直到现在,“健康教育”尚无公认的标准定义。[1]国内健康教育专家黄敬亭教授提出:“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维持和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其核心是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健康教育是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改变的桥梁,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传不同。卫生宣传是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其受传对象比较泛化,不注重反馈信息和效果,往往带有“过分渲染”的色彩。

1 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

1.1 患者入院后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做自我介绍,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护士长、作息制度、探视制度、请假制度以及环境介绍,标本留取等,让患者很快熟悉环境,消除恐惧。我们还根据以上内容制作了健康教育表。有些护士在宣教的过程中,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患者对宣教内容掌握的程度,而低年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存在着漏宣教或宣教不到位的情况。健康教育表的应用不仅成为低年资护十的T作指引,同时也使得不同班次的护士能够根据健康教育上的记录了解到患者的宣教做了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减少了漏宣教或宣教不到位的情况,提高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另外在做入院宣教时也要注意宣教的时机性,患者刚来入院,精神紧张,心里忐忑不安,我们填鸭式的灌输一堆内容,患者是无法深刻了解及记忆的,我们可以先给他们介绍环境,让他们很快熟悉环境,消除心里恐惧,再进一步的给他们介绍其他相关内容,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1.2 患者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患者在住院期间,我们要给他们做更深一步的健康教育,例如疾病的发生,治疗方法,预后等相关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信念和价值观等因素结合考虑后决定。在教育形式上,可灵活开展个人宣教、小组式宣教和患者座谈会等形式,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目的。对于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可以采取直接讲述的方法,对于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可以采取图片讲解,观看影像资料等方法。我们还根据本科疾病撰写的健康教育手册包括发病、治疗、术后康复、出院指导、回家后的饮食指导等内容以供患者翻阅。确保让每位患者都能了解我们宣教的内容。

1.3 患者手术前健康教育

患者手术前,心里是十分紧张的。监护室、手术室的护士会在手术前一天,来到患者床前,通过图片展示,让患者了解手术室、监护室的环境,医生,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相关事宜,让患者对手术室、监护室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消除其陌生感及恐惧感,能积极的配合手术。

1.4 健康教育效果改进为了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每月对患

者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从中了解这段时间来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增减健康教育内容,改变健康教育方法,在下月的调查表中就可以查看我们的改进方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再根据调查结果做进一步改进。

2 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2.1 客观因素

(1)医护人员在技术和时间上不能保证:目前,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因此在技术和时间上还不能充分达到教育目地。(2)增加了经济费用: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扩大了医院的正常开支,健康教育方面的财物需求能否保证,都会直接影响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3)高素质的教育人员不足:开展健康教育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如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责任感的程度,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状态,以及进行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传播技能的水平都影响健康教育能否顺利实施。

2.2 主观因素

(1)对健康问题的认识不同:对不同的健康问题存在着观念上的不一致。(2)教育对象的期望值相异:教育对象因知识层次、文化素养、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对接受健康教育的期望值有异。(3)教育手段的特殊性:健康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对具体的问题、不同的人员、不同阶段采取的方法应有一定的针对性。

3 体会

3.1 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3.2 拓宽思想,突破思想观想上的局限性:健康教育应该拓宽思

路,真正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把握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转变并逐步实现行为转变,避免将健康教育仅仅当成疾病护理常规来宣讲。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

4 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顺应性增强。患者及家属能不同程度地掌握与本病相关的保健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减轻了家庭与社会负担,同时对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住院费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通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提高了患者对疾病预防复发的能力。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感到了自身的价值,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有效地做好健康教育,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氛围。护理质量、护士服务态度也受到患者的认可。许多护士受到病人的表扬和好评,护士的责任心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均明显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护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提高开展自身的素质,不断完善健康教的方法,才能健康教育深入执行。

参考文献

[1]化前珍.社会护理学概论.[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9.

[2]刘喜文,尼春萍.护理学导论[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1.

[3]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6:35-36.

8.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体会 篇八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骨科 体会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健康教育能使得患者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并且通过健康教育使得患者能对疾病有基本的了解。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向患者传授健康知识以及各种护理技能,能改变患者的健康观念,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1]。骨科患者的特点在于患者的伤肢受到制动,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患者在生理和心理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基本的骨科疾病知识,日常的基本护理知识以外,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功能锻炼等部分。本文主要是探讨在骨科中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应用以及体会,旨在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180例,男109例,女71例,年龄17~64岁。

健康教育:对骨科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进行讲授以及示范。教育形式:书面教育、口头教育,根据病情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制作患者住院指南(小册子)、建立病区墙报宣传栏、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召开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告知患者骨科疾病的基本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康复知识。通过书面文字以及图片的教育使得患者能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在其进行休养康复的过程中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正确的骨科护理等。具体的骨科健康教育如下。

⑴骨科基本知识:在患者住院治疗以及康复期间,护理工作人员要适当给患者进行相关的骨科的健康教育。一般在患者手术前需要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前的相关注意事项。骨科患者大部分在手术后均需要固定伤肢,因此需要告知患者如石膏、牵引或是夹板的固定注意事项,特别是对行动不便的骨科患者。正确的固定方法能避免病情的恶化还能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术后根据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进行体位正确摆放,使肢体处于功能位,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也是健康教育内容中的重要一环,正确的体位能使得伤肢愈合较好,同时能使得患者感觉比较舒适等。及时告知患者预防和有效应对切口疼痛的方法,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尤其注意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采取的措施有: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及末梢血运;遵医嘱使用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指导和协助患者尽早主动、被动运动,以加快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另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应包括,向患者介绍相关的骨科并发症以及相应并发症的诱因。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的预防知识。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伤口感染以及出现褥疮。因此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伤口附近的清洁卫生,同时需要定期更换敷料等。由于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因此要给患者定期进行翻身拍背以促进被压肌肉组织等的血液循环。患者出院时,还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或是轮椅等使用方法,以及出院后的饮食调理等。

⑵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骨科患者,致病原因常常是由于突发意外事件,导致大部分患者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加上对疾病的不了解以及行动不便,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不安以及烦躁、后悔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取得患者的信任,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情变化以及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指导,使患者能消除其悲观和恐惧的心理,配合临床治疗。患者入院后,首诊护士进行入院宣教,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适应住院生活,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术前进行知识宣教,内容主要包括: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练习有效咳嗽,适应床上大小便,告知禁饮食的目的和意义。另外,由于骨科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患者也会因此产生消极的心态。护理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向患者讲解骨科疾病的恢复时间,以及相关的知识。使得患者明白疾病恢复需要一定长的时间,要有一定的耐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及坚持做物理康复治疗等。同时也要与家属进行沟通,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向家属说明,建议家属能给予患者精神上以及生活上的支持和鼓励,使得患者能尽快康复。

⑶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在骨科患者康复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大多数患者由于害怕肢体活动会对伤肢等造成影响或是发生二次骨折等情况,因此不能进行过多的肢体活动。所以应向患者讲解骨科疾病康复的基本原理,消除患者的顾虑,能定期积极参加功能锻炼。另外,在进行功能锻炼以及物理康复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疼痛,由于害怕疼痛患者常常会不积极参与功能锻炼。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在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正确早期的功能锻炼能使患者的伤肢更好更快的愈合,对于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另外除了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练重要性外,还要向家属进行功能锻炼重要性教育。通过向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除了能使得家属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定期回医院进行康复锻炼以外。家属还可以在家中辅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功能锻炼,能给予患者正确的支持辅导,加快患者疾病的痊愈。

结 果

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能主动配合治疗,在出院时均对其疾病有着基本的了解,定期回医院进行复诊和功能锻炼。骨科疾病的愈合情况较满意,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是死亡病例。

讨 论

正确开展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护理工作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医院宣传资料等,这是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促进其身体健康疾病痊愈的良好载体和传播途径[2]。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消除或是减轻影响患者健康以及疾病康复的危险因素,通过改变患者的健康观念和知识,使得患者自愿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疾病的痊愈速度以及生活质量。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能使得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并且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疾病的康复,特别是对于骨科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痊愈等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骨科患者进行全程阶段性健康教育,帮助建立有利于健康的遵医行为,普及基本医学保健知识,促进了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如果没有前瞻性预见性护理,将会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健康教育是一项最有价值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将在护理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莉萍,刘锡玲.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5):771.

9.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通过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这本书,才了解近几年来,许多研究都已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我们幼儿教师也不例外,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解决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关心和向往的。所谓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正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力,”这就使健康由单一要素扩大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力等三个要素,这才是现代健康的完整内涵。

心理健康也是人体健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幼儿心理发展,从我园来看,许多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幼儿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呢?长期过重的压力不仅会严重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这还将对基础教育工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幼儿教师的心理特点,创设条件不断改善内心状态。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心得体会www.gzzongjie.cn/xdth/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很关键。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很难想象,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开朗活泼的学生。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境,又怎么能帮助学生去获得快乐?所以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运用教学行为去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根据有关教师不良适应的研究显示,教师心理适应困难比例较一般人群要高。因此,正视教师心理健康成为了一项关系着国家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引起幼儿教师心理适应困难的工作环境因素。造成幼儿教师心理适应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社会压力、家庭负担和工作环境。

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环节大都是没有管理者和同行在场,因而其工作有较大的独立性。正因为这样,从心理上来说排斥管理,甚至敌视管理。在现行的幼儿园管理体制中,管理者扮演着检查员的角色。但教师却容易将管理和监督等同起来,由此产生了对立。例如某些幼儿园教室里装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使教师时刻感到被监视,处于十分压抑的状态,从而导致被监视的教师不喜欢本职工作。

教师评价制度,根据其目的可分为两种: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做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减薪等决定。这种教师评价制度势必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很难使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工作。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自80年代末就开始摒弃这种陈旧的传统教师评价制度。但我国目前仍然沿用这种教师评价

代末就开始摒弃这种陈旧的传统教师评价制度。但我国目前仍然沿用这种教师评价制度。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担心和惧怕不再被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信任;担心评价结果成为转岗、解聘等依据;惧怕被人歧视或者误解。这种评价不仅否定了一部分教师的劳动,并且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10.心里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

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 , 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 ,回复到正常状态 ,那么 ,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 ,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 ,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 ,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 ,这是一种异常行为 ,包括他自己在内 ,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 ,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 ,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 ,因此 ,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 ,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 ,他们要求给予指导 ,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 ,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 ,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篇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树立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对儿童的总的认识,即各种看待儿童观点的总和;教育观是在一定的儿童观指导下,对儿童的态度和所实施的教育思想。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二、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

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上是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带动他们的全面发展。篇三: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天性,允许他们彰显自身的个性。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充实中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使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

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抓学校教育,引导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我希望学校和社会、家庭都要把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重视起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在机制上、师资上落实到位,方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收到实效,从而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总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真是受益匪浅。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11-2篇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青龙二小 邓英 5月14日放学后,我校全体教师,聆听了杨校长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我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需要教师经常检查自己、反思自己。

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学习,我知道了教师必须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质工作,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周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来自升学、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过去与现在虽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存在种种不足也是明显的。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对症“下药”。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2012、5、15篇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201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滨州市第一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及观摩研讨会。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心理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我来说,这次的学习机会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学习研讨会中,我很认真的听了每位教师的讲课以及张玲玲老师的专家报告,还有课下教师之间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这次学习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给孩子们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头上说说也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日常活动就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 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个学生要在以后的生活中适应社会,就必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性格发展、与人沟通以及学生的目标培养上。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这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积极追求的。

(二)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导致学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就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小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另外,作为教师就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

到为人师表。

上一篇:门禁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下一篇:15班委竞选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