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研活动方案(精选8篇)
1.心理健康教研活动方案 篇一
一、活动主题
关注“心”健康 迎接“新”生活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2日-10月18日
三、活动内容
根据《关于开展20xx年“梅林校园行”心理健康教育四季活动的通知》(常机电院〔20xx〕18号)文件精神,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新生更快地转换角色,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组织开展20xx年“就爱您”(9・20)心理健康月活动。本次主题活动设置“秋之雨”、“秋之华”、“秋之实”、“秋之忆”四大 篇章。
(一)秋之雨――宣传普及篇
通过报纸、展板宣传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举办“走进梅林”体验活动,激发新生心理保健意识。
(二)秋之华――成长适应篇
举办“梅林校园行”新生助理班主任心理成长工作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心理成长;通过“缘来一家人 快乐共成长”新生班集体形成团体辅导活动、“心海引航”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与心零距离”新生心理测试等活动,促进新生加强自我认识,更快地转换心理角色。
(三)秋之实――特色活动篇
各学院心理辅导站以入学教育为契机,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班级特色心理活动,帮助新生尽快融入班集体,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四)秋之忆――总结回顾篇
对心理健康月活动进行回顾,开展优秀班集体形成团辅活动评比等。
四、具体活动安排
篇 章
时 间
活 动
主(协)办
秋之雨
9.16
“迎接新生活”横幅橱窗展板宣传
主办: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协办:各学院
9.17
“走进梅林”体验活动
9.25-9.29
发放《梅林心语》报家校心桥特刊
秋 之 华
9.13
“梅林校园行”20xx年新生助理班主任心理成长工作坊
9.17
20xx年“缘来一家人 快乐共成长”新生班集体形成团辅
9.18-9.22
心海引航――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
9.25-9.29
“与心零距离”新生心理测试
秋 之 实
9.12-10.18
班级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主办:各学院
秋 之 忆
10.9-10.18
20xx年优秀班集体形成团辅活动评比
主办: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协办:各学院
2.心理健康教研活动方案 篇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日益加重, 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为此,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重视,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也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立足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使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心理健康教师, 在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方面, 我们努力实践并进行总结。在具体活动中, 应在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针对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特点, 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践中,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营造氛围, 真诚沟通
心理健康活动课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具有其特殊性, 在形式上则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 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 教师要倾情投入。
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 要求教师掌握辅导的基础技巧, 如倾听、共鸣等。教师一旦进入活动, 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 坦诚地面对学生和自我, 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境, 面带笑容, 让学生体会自己的真挚感情。在活动中,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形象思维丰富, 感性认识充分, 教师的思想、情绪的微小变化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 所以, 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倾情投入是整个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2. 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实感。
在学习活动中, 教师应让学生对每次活动的内容、目的有明确的认识, 并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敢于沟通、乐于交流。小学生天真活泼, 只要他们从心理上接受, 就能大胆地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 有的学生甚至还会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这就说明活动中融洽的气氛能让学生敢于和别人真诚沟通、乐于和别人真诚沟通。
二、贴近生活, 形式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 因此,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 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 从而使活动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1. 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
心理辅导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生活情况, 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 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 产生共鸣。如, 在《快乐在哪里》的活动中,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自己不快乐。结果不容乐观, 却能激发教师贴近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 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的责任心。
2. 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为此, 教师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有针对性地围绕活动展开讨论, 在活动中融入音乐、舞蹈、美术、、小品表演、游戏等艺术形式。例如, 在《两个小人儿》的情境练习中, 可以让学生表演:我去买东西, 售货员多找了我几块钱, 我会怎样做;妈妈整天出去打麻将, 我很生气时我会怎样做。当多种活动形式直观且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就会更容易从中体验乐趣, 并且有所收获。
三、重在感悟, 实际运用
心理健康活动课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避免把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成心理知识传授课。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 在活动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和思考。如, 在辅导《怎样面对失败》时, 可以让学生讲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例, 教师也可以讲讲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 使学生有所感悟。即使学生的感悟各有不同, 教师也应尽量做到不妄加评判,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心理健康教研活动方案 篇三
对象:阜新市第一职专学生
人数:学生、老师、心理咨询师共120余人
目标:考前减压,增强自信,提升心理抗压能力,潜能开发,自我情绪管理,学会关爱自己,关爱别人。
形式:体验式学习——使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感悟中超越
地点:阜新市第一职专
材料:会场布置(主题横幅1条、宣传条幅6条、主会场背景、小彩气球若干),活动道具(吸管,扑克,回形针,蓝色丝带若干),费用大约260元,由主办方承担。
活动流程:
第一模块《欢歌笑语舞起来》:(51分钟)调动全场人员的参与热情,学员之间快速建立联系,进入放松、愉悦状态,提高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第一次筛查,找出重点工作对象。
子模块1《八龙闹海》:(10分钟)目的——放松心情,提高参与热情,快速建立关系。
子模块2《巨龙潜游》:(5分钟)在快乐中,使学员学会管理情绪的能力,增强自信。
子模块3《快速组队》:(31分钟)使学生学会时间管理,高效工作的能力,加强团队意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筛查。
子模块4:备用模块
第二模块《比比谁高》:(45分钟)目标——加强团结协作意识,开发潜能,提高应对挑战能力,使学生体会坚韧、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进一步筛选出重点学生。
活动步骤:
1.公布游戏规则(2分钟)
2.学生参与游戏(10分钟)
3.小组讨论与分享(18分钟)
4.各小组代表前台分享(10分钟)
5.主训对游戏进行点评(5分钟)
第三模块《静后花开》:(60分钟)
子模块1《情绪温度计》:(5分钟)目的——体验、认识、感受、把握自己的情绪。
子模块2《优点大轰炸》:(55分钟)目的——使学生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对筛选出的学生进行心理援助与治疗。
第四模块《群凤起舞》:(22分钟)
子模块1《永结同心》:(12分钟)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加强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
子模块2《群凤起舞》:(12分钟)在享受猜拳快乐的同时,使学生感悟到人生就是一次次拼搏,只有坚持,永不放弃,勇于面對才能达到最终目标。目前面临的考试就是人生的第一次拼搏,只要坚持,不放弃,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第五模块《大爱无疆》:(15分钟)目的——整合、回味、感悟。激发学生爱和感恩的力量,让爱永久地流动下去,深刻体会会爱自己,也会爱别人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活动结束(整个团训共193分钟)。
主要事项:
1.人身和心理的安全问题
2.应急事件的处理问题
3.去角色化问题
后续事宜:
1.评估与反馈
(1)目标完成的评估
(2)学生、老师的反馈调查
(3)学校领导的反馈调查
2.后续服务
(1)心理健康教育普及
(2)心理辅导
(3)心理咨询
(4)心理治疗
(5)危机干预
4.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篇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x卫疾控[20xx]x号)以及《xx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x发[20xx]x号)等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在全国第十九个“·2”心理健康日临之际,学校决定开展20xx年“吾爱吾”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沟通,从心开始
二、活动目的
我校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心理健康化氛围,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下旬至月底
四、活动安排
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和宣传发动工作,各学院根据活动主题,结合学院特点,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安排见附。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是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各学院尤其是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要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发挥各团总支、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等团学组织中学生干部的作用,积极支持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要重视和指导以团小组、宿舍为单位开展的小型活动,周密制定活动方案,认真加以落实。
2突出主题,务求实效。各学院要围绕“沟通,从心开始”这个主题,结合本系实际和学生特点,因需设项,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工作做好做实,为解决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和帮助。
抓好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努力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校园化氛围,增强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背景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受到尊重。但现实中,却常有一些不尊重别人的现象发生。比如,人群中,普遍存在着因他人的成绩、才能、名誉、境遇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嫉妒心理。这种因差异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使自己疲惫不堪,学生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认识到由于嫉妒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2、正确认识自己的这种状态,学习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
3、使学生懂得应该以友爱、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三、活动准备
1、以不署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把感受最深的因别人在其它方面超过自己而产生嫉妒的经过写出来。
2、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小品《无名之火》的排练。
3、黑板上写“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几个大字。
4、邀请几名家长前来参加,讲清活动目的。
四、活动步骤
1、摆现象
(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小品《无名之火》 剧情: 双休日,七年级女学生廖玲正在家里做功课。同院的杨阿姨喊廖玲去她家接妈妈的电话。廖玲执意要爸爸去接;杨阿姨邀请廖玲去她家玩电脑游戏,廖玲婉言谢绝;廖玲和爸爸一起外出,在大门口看到杨阿姨家新买的汽车,廖玲不屑一顾并忿忿地埋怨爸爸:“怎么咱家电话、电脑、汽车一样都没有?”
学校里,廖玲和张丽这对好朋友,正在研究一道物理难题。当得知张丽在今天的测验中又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张丽的廖玲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张丽一起跳绳;放学不和张丽一起走;班里选班长,张丽是两名候选人之一,廖玲却故意选了另外那名同学(本来她是要选张丽的)
2、查根源
(以问题来引发思考。)
(1)
廖玲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呢?
(因为她家没有杨阿姨家富裕,她的成绩没有张丽好,所以产生了“嫉妒”)
(2)
定义“嫉妒”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人和人之间进行比较,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好,自己又达不到他人的水平现而发展到不甘心,并达到了恼怒于他人的程度。
3、论危害
(观看录像,体会危害;集体讨论,分析后果。)(1)
看录像《纵火犯》 剧情:
山东某大家有个姓唐的女大学生,从小受到妈妈的宠爱,养成了任性好嫉妒的坏毛病。进入大学后,处处想拨尖,出人头地,因为没被选上班干部,心里很不自在。一次,班上有两位女同学考试分数比她高,她更是妒意大发,竟把人家的课本、作业本以及其它学习用品全偷了,使人家学习不成。她的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受到了班上同学的批评,但她不仅不改竟乘别人上课的机会溜回宿舍,把姓袁的同学价值500多元的衣物被褥统统烧光。触犯刑律成为纵火犯。(2)
讨论“嫉妒”的危害
A “对别人的危害可能对自己的危害绝对”一个光会嫉妒别人的优点、长处、幸福、成就的人,由于他的心计全部用在如何嫉妒别人,设法算计别人,妄想把别人拉到跟自己同一水平上,甚至低于自己的水平。结果,且不论对被妒者有无损害,首先他空耗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最终一无所成。
B 好嫉妒的人,不仅对于自己的学习、工作、事业、成就,对于人际关系和友情,有害无益;而且对于自己的心境和健康也绝无一点好处。试设想,妒人者必然是终日被自己胸中的无名妒火煎熬着、折磨着;严重时还会食不甘味,夜不成寐,这种人心理卫生自然谈不上了,生理健康也往往会受到影响。这岂不是庸人自忧、自讨没趣、自找苦吃? ……
4、制“妙方”
(以小组讨论研究、记者采访专家、家长谈论感受的形式,讨论方法,促进心理健康)(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2)
小记者采访心理辅导教师。
小记者:高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呢? 高老师:首先要看到新型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平等互助、团结共进的关系。21世纪的少年儿童无论是男是女,应该把竞争的机制引入到人际关系中去。不过,我们的竞争,第一,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竞争;第二,竞争的目的,并非为了搞垮别人,而是为了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第三,竞争的结果,自然也会有优胜劣汰的情况出现,但无论是胜者还是负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各自在新的起点上,继续相互帮助,团结前进,绝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对立局面。
其次,要树立自信心。我们通常所说的嫉妒,一般都不是把自己抬高到被嫉妒者的位置上,现时是相反,总是企图把被嫉妒者贬低到自己相同的水平和同样的位置上,嫉妒的目的表面看来在于得到更高的东西,但实际上却是致力于“吃大锅饭”,在智力、水平、成就、地位等方面搞平均化。总之,没有自信,才会产生嫉妒。
日本学者三木先生指出:“靠嫉妒是一事无成的。人靠创造来造就自己,培养个性。人越有个性就越不会去嫉妒。”他说,“靠一个情感来控制别一个情感要比靠理性更为有力,这是普遍真理。如果说英雄是不会嫉妒的说法是真实的,那么实际上就是说英雄的功名心理和竞争心理等其他情感比嫉妒强,并且重要的是具有更大的持久的力量。第三,一方面自己不去嫉妒别人,另一方面当被人嫉妒时,要正确对待,即心胸要宽广一些,不要去计较,甚至伤心备至;要在可能的条件下,给对方以能够接受的帮助。
(3)
家长谈谈自己的想法。
5、总结
(班主任总结升华)
同学们,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们,常会将自己和周围的人作比较。有的同学通过比较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他们在比较中找差距,在比较中求进步。还有一类同学,他们也在比较,也在找优点,寻缺点,可是得出的结果却和第一类同学大不一样。他们比较出了别人的缺点,却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他们比较出了自己的优点,却对自己的缺点只字不提。这一类同学总是一味的否定别人,抬高自己,他们比较来比较去,只收获了一颗“嫉妒”的种子。一个产生了嫉妒心的人如同一棵生了虫的树,如果不及时把“嫉妒”这只虫子除掉,而是上它在躯体里寄生,那么,等待这个人的命运惟有“枝枯叶黄”。为此,我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对待同学、朋友取得的成绩,化压力为动力,变嫉妒心为上进心。
方案二:理解父母,学会沟通
内容提要:通过给父母洗脚、做家务、与父母座谈等形式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的心理,并同时促进学生作文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沟通、做人与作文 活动目标:
引导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学会与家长沟通。通过交流提升作文的思想高度,培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风和关爱父母及他人的做人原则。活动理论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7月发表一篇报告中所指出:“要教育学生,让学生不仅是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人,学做事,学会与他人生活”。“做人”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关心,学会相处”。活动背景:
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正经历着身心巨变,他们与家庭父母关系也不同往昔,学生更多的是想从家长的唠叨、干预、限制中解放出来。划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父母基于对子女期望,导致对子女的过分的关心和约束,所以进入高中的学生,不愿意跟父母讲心里话,不听从父母话,甚至顶嘴吵架,于是亲子的爱随着冲突增多,代沟的加深而疏远、淡化。
活动准备:
1、准备表现亲情的系列文章,每小组一份。
2、准备召开相关家长和学生座谈会的材料。活动过程:
一、前期调查
调查主要是设计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如对父母的生日、工作时间长度、工作压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了解;二是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式、时间、效果等问题。
调查的结果是令人痛心的,学生对父母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父母很爱自己,生活上很关心并且了解自己的喜好这一层面,而其他方面几乎为零,只有三名同学或多或少的知道些父母的情况。而学生几乎都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时间少,效果很差。
二、活动蓄势
小组阅读相关亲情文章,结合自己情况交流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初步理解父母,为整个活动作好情感的铺垫。
三、信息反馈、归纳整理
小组长上交小组交流记录,教师整理阅读学生的读书感言,把握学生的情感共鸣程度,为下一步开展活动的效度作好准备。
四、利用月休布置作业
1、给父母洗一次脚
2、做一件没有做过的家务活
五、月休回来完成相关周记。
1、《给父母洗一次脚》
2、《第一次做家务》
六、利用课堂讨论交流相关周记。
(一)周记片段
1、“我让爸爸先把脚在水盆中泡了一会儿,然后挽起袖子,把双手放进盆里,在爸爸的脚上轻轻地搓,我把手放到父亲脚上的时候,分明感到父亲的脚在颤抖,我想他整个身体都应该在颤抖,我没有抬头看父亲,但我能够想象得到——父亲应该是怎样的表情。我含着泪继续为父亲搓着脚,突然想起以前父亲为我剪脚趾甲的情景,父亲是那样的小心翼翼,像在完成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每次剪完,都会对我的小脚趾亲一下,然后对我说:‘睡吧,做个好梦。’……这次洗脚洗了十多分钟,当我拿起脚巾准备把水擦干时,却发现父亲已酣然入睡,我轻轻地、轻轻地把父亲的脚扶到沙发上,小心翼翼的盖好毛巾被,看着父亲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我抑制很久的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2、“爸爸的脚很普通,但在我看来却是十分不平凡,他的脚并不大,甚至比我的还略小些,但是脚掌很硬,不光是前脚掌起茧的地方,而是整个脚板就像门前山路上的石头一样,冰冷而坚硬,在热水中浸泡了很久很久,才逐渐有了温度。两个大脚趾很大而且很扁,脚趾甲很黄而且很厚,边缘破破烂烂,很不整齐。就是这样一双普通的脚,在我眼中便有了踩地都能入地三分的神能,有了游过千山万水的经历。
也许是隐藏在心底的孝心被唤起了吧,我觉得眼睛酸酸的,几欲哭出来,我不知爸爸是什么感觉,他一直没有说话。我没有福尔摩斯那样善于推理,他在笑,我到底仍猜不透他笑的含义,但我相信我的感觉,我很欣慰,我心安理得,我甚至觉得已无憾事了,‘我是个孝子’,我心里想,我也第一次为‘孝子’感到骄傲。”
3这是假期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仍然犹豫不决,我怎样说出那样一句我训练了几十遍的话——“妈,我给您洗脚。”
“妈妈,我给……我给你洗个苹果。”我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不是不想给妈妈洗脚,而是确实有点儿不好意思。这大概就是少年的羞涩吧!我看完电视,想去睡觉,但总觉得心中不是滋味,看着正在剥棉花的妈妈,苍老的脸上留下条条岁月沧桑的印记和风雨剥蚀的伤疤,我禁不住簌簌泪下。
我洗完脸后,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妈妈洗脚,不是一次作业和任务,而是女儿做一些应该做的事。
我打了一盆水,端到妈妈身后,刚才的勇气似乎又减了一半,我真恨自己像个白痴。
我也在妈妈身边坐了下来,剥起棉花来,一个棉花竟在我手中逗留了很久。“你去睡觉吧!明天中午就走了,快去!”妈妈催促说。我笑着摇了摇头。
“妈妈——”我吞吞吐吐地说。
“嗯。什么? ”妈妈没有放下手中的活,略带疲惫地问。“没什么,你——洗脚吧!身后有水。”
“哦,待会儿。你今天怎么给我打洗脚水了?明白了,昨天你让我给你炒花生,今天太忙没给你炒,放心,妈明天一定给你炒!”
“不是的,妈妈!那——你快洗吧!”
妈妈扶着地有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走到凳子边,坐下,用手抬起腿,放进盆里,一边用手捶着腿,一边诧异的看着我。
我低下头,蹲在妈妈的脚边,用心地帮妈妈洗脚。妈妈的脚板下摞满了厚实而坚硬的茧,苍老的皮肤混合着点咸鱼的臭味。妈妈的脚很凉很凉,我知道妈妈的脚无论春夏秋冬都容易凉,冬天时,总会有裂开一个个口子,流出的血干在裂口上。
(二)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充分体会了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艰辛,很多学生在读周记的时候都仍然忍不住哭出声来,洗脚和做家务成了学生关心父母、理解父母的突破点,很多学生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变得富有爱心,为进一步与父母沟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安排家长与学生的座谈会:
我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改换了以往开家长会的形式,安排父母与子女开座谈会的形式,通过双方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理解生活的艰辛,从而学会宽容和理解,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同样父母也会在相关的活动中进一步学会站在子女的角度理解子女,有利于以后的进一步沟通。
事实证明:由于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这次座谈会开得很顺利,让家长和学生都认识到了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为以后在家庭中双方的经常性深入理解和沟通开了个好头。
七、写作训练:
在交流会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完成作文《沟通》
八、布置作业:
为过渡到第二个层次,我安排在班级中为所有学生找优点,自己找自己的缺点的两个小活动。
(后记:在高一上学期全市统考中,作文题目是《沟通》,我所带班级的作文成绩有明显的优势,学生都说是在做人上又受到了一次洗礼。)
本文系徐州市教科所重点课题“高中学科教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试验与研究” 课题研究论文
方案三:你懂得理解他人吗?
活动目的:
(一)帮助学生认识到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二)教会学生如何做到理解他人,协调人际关系
(三)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换位思考
教学方式:
(一)班级游戏活动
(二)角色扮演法
(三)认知法
(四)故事讲解法
(五)讨论法
课程准备:
(一)折纸游戏的材料:剪刀数把(交换使用),每人一份写明游戏规则的纸,图画一幅,硬纸片一张。附录:(剪纸游戏规则)
请你拿出一张薄一点的正方形的纸(信纸或单张餐巾纸均可,用过的平整的草稿纸也行),然后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 1. 把这张纸上下对折 2. 再把它左右对折 3. 在对折好的纸的左上角剪掉一个直角边长为2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 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 5. 再上下对折
6. 在右上角剪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扇形
现在请你这张纸展开来看一下,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二)教师事先编制好三个情景短剧,安排学生扮演短剧。
(三)手表一个,背后贴着一张贴纸照。
(四)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确定小组长
教学时间与场地:
(一)教学时间:2学时
(二)教学场地:课室
教学步骤:
(一)导入——剪纸游戏:在开始今天的讲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剪纸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1)按照发下去的纸上面的游戏要求与步骤进行。
(2)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不对活动进行指导与相关问题的回答,同学们独立完成,同学之间不能互相交流与询问。
教师把游戏规则发下去,学生独立完成剪纸活动(参见课程准备)。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剪的图形。结果会发现剪出来的图形是形状不一各种各样的。教师进行解释,引出主题——理解他人。(同学们是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指导语一样剪出来的图案却是如此迥异不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人对指导语的理解不同。如我叫你上下对折,有人理解为上下对折后是长方形,有人理解为对折后是个三角形。你看,一起步,大家就出现了差异。在这个活动中由于你们无法询问我,我们之间没有了沟通,所以大家只好根据自己的猜测与理解各行其是,如结果自然是千姿百态了。一个小小的游戏尚且因为理解不同又无法沟通而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要是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也如此,那后果将会如何呢?)
(二)教师讲解理解的定义,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缺乏理解或者理解偏差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产生误解,妨碍人际沟通,人际关系恶化紧张等等。
(三)引出名言“如果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那么每个人都会固执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那么什么样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教师叫同桌两个学生面对面地坐在桌子,把硬纸片放在中间作为屏障。发给一个学生(A)一幅图画,另一个学生(B)一张白纸。A同学自由随便地描述图画,B同学尽量按照A 的描述在白纸上画出图画。记住你们之间的交流只能是单向的,即只能是A描述而B不能询问。然后把屏障撤开,展示B所画的画,让大家评价所画出来的画与原来的图画的区别有多大。(当只能一个人讲话而另一个人不能做出反应时,两个人之间能否进行清晰全面的交流,两个人之间能否很好地做到理解呢?)所以理解必须是双向的。
(四)话剧表演。(既然理解是这么重要,那在我们人际交往中,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到很好的相互理解呢?现在让我们先来看以下的三个短剧表演)
情景1:学生甲一副愁眉苦脸的神情,沮丧地走着。碰到学生乙,上前诉苦求助:“我最近好烦恼,我的数学考试又不及格了,被老师训了一顿,又被老爸打了一顿,而且-……”乙一边打着呵欠,一边东张西望的,一副毫不感兴趣的样子。
情景2:甲更加烦恼。这时候他碰到了正在做作业的丙。甲上前去,诉苦求助:“我最近好烦恼,我的数学考试又不及格了,被考试训了一顿,又被老爸打了一顿。而且……”丙一副不耐烦的神情:“别烦我,没有看到我在忙着吗?别打搅我拉。走开走开!”
情景3:甲更加烦恼痛苦,这时候他又碰到了丁。甲上前去,诉苦求助:“我最近很烦恼,我的……”丁一听,急忙插嘴:“怎么拉?你烦恼什么?”甲说:“我的数学……”丙又插嘴说:“数学作业又没有交了吗?不会做吗?是你没有听课吧?”甲解释道:“不是,是我的……”丁继续插嘴自说自话:“是不是考试偷看作弊被老师抓到了,还是你老爸不让你玩游戏又把你的游戏碟给收了?……”甲看着丁一股脑地说了一大串话,自己就是插不上嘴,更加苦恼了,唉声叹气地走了。
教师让甲同学谈谈自己在找乙,丙,丁三个同学倾诉诉苦后的心情感受,让其他三个同学也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其他同学讨论这三种倾听方式错在哪里:不感兴趣漠不关心,因忙碌借故推搪拒之门外,热心不断插嘴。教师指出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理解别人,首先要学会倾听。(同学们,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巴。有谁知道,上帝为什么在我们脸上装一个嘴巴,在脸的两侧装两只耳朵?那是因为人在世界上要与人交往更好地理解他人,就是要通过嘴巴说和用耳朵听来达到交流、沟通和理解的。而做一个合格的听众在人际沟通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学会了倾听,也就是理解他人的第一步。)一个合格的听众要掌握下面五条基本要素: 1 诚心:抱着谦虚的态度听 2 专心:仔细地听,不要三心二意 3 用心: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涵义或言外之意 4 耐心:不要轻易插嘴 应心:给予适当的回应,鼓励对方说下去
教师让学生讨论刚才的话剧中在以上五点哪里做得不好,并让同桌两个同学,一位当倾诉者,另一位当倾听者,根据上面的五点表演一个正确的倾诉与倾听的情景,练习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五)小活动。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表,手表正面朝向学生背面朝向自己,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猜猜手表的背面是什么。最后挑一个同学走上讲台,站在自己的位置,把看到的手表的背面是什么告诉大家。教师对此做出总结:“你们站在我的对立面,是很难猜出手表的背面是什么,但只要你站在我的角度上来看,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知道手表的背面是什么了。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别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六)教师讲解:很多人在处理问题和与人交往的时候,总是立足于自我的立场,考虑更多的是什么的利益和需要,却总是很少关心他人的需要,更别说是从别人的立场来看问题了。这样这就造成了人际沟通中的理解发生障碍和阻塞。我们平常总说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理解别人,主要就是由于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造成的。要做到换位思考,在考虑问题之前,我们先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换位思考四步曲。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第三步: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 第四步:我是在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他吗?
(1)换位思考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教师讲解屠格涅夫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你懂得从对方角度来考虑对方的需要,也就是做到了理解他人的第一步。尽管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但每个人都愿意接受别人的尊重与理解。
故事:屠格涅夫在一次外出散步时碰到一个穷人向他乞讨。他在衣袋里摸了半天,然后抱歉地说:“兄弟啊,实在对不起,我没带吃的东西,钱包也丢在家里了。”乞丐突然紧紧地抓住屠格涅夫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你,谢谢你,太谢谢你了!”屠格涅夫奇怪地说:“你谢我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给你啊。”乞丐激动地说:“我本想找点东西吃然后就去自杀,没想到你竟然称我为兄弟!还向我表示歉意,您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让学生谈谈对该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并设想自己是话剧中的求助者,讨论刚才话剧表演中的求助者当时需要的是什么。
(2)换位思考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让学生主动发言,结合刚才的话剧表演,谈谈自己假如是那个求助者,不愿意得到怎么样的待遇。并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当我犯错时,我不希望…… 2 当我做得不好时,我不希望…… 3 当我遭受挫折时,我不希望…… 4 当我情绪低落时,我不希望…… 5 当我总是听不懂时。我不希望……
让组长把讨论的结果统一收集起来,一起分享。
(3)换位思考第三步——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
教师讲解下面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如何做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对方可能的做法。并结合“理解是双向的”的观点,结合刚才的话剧表演,让同学假设自己是乙,丙,丁时,讨论自己的做法是怎么样的。
例子:一个人在市场开一家服装精品屋,他准备租下时常最东边的三间门面房,因为他觉得顾客差不多都是从东边来,一来就先看到自己的门店,自己肯定就能占了服装时常的头筹生意。但他的一个朋友知道后,摇头说:“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是顾客,你每次到市场买东西,是不是一看见就买呢?不是吧?我们都要货比三家,走一走看一看,比一比。不仅仅是你这样想,别人也都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虽然是先看到你的门店,但他们都跟你一样抱者看一看比一比的心态,先到别的店里看看再决定是否要买下来。而那时侯,顾客往往很少会在回头到你的门店里来买的了。你想你自己都是这么想,别人不会也如此想的吗?”
(4)换位思考第四步——我是在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他吗?
教师讲解:要做到理解他人,就要做到用心地以对方所期望的方式来对对方,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当然和希望来对对方。让学生领悟学习以下几点 用别人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别人,是鸡肠小肚 用自认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自作多情 用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是将心比心 用别人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善解人意 为对方着想,是最朴素也是最高超的技巧。
(七)教师讲解: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理解父母,理解教师,理解同学,理解他人。
(八)教师总结: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很好地理解他人,是为我们赢得良好人缘,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要做到理解他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倾听,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我们的人际交往就会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互相很好地沟通。
补充活动:
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一组讨论下面一个话题情景,根据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和技巧,编制并表演一个相应的情景,学会很好地倾听,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情景1 :一向温柔的妈妈今天下班回来,愁眉苦脸的,脾气很暴躁,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着小明发火。小明很苦恼很委屈,于是……
情景2: 小花和小草是同桌。小花因为被妈妈骂了一顿而心情很不好,而小草则因为一向学得很好的数学居然才考了60分而闷闷不乐。他们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吵起架来红了眼……终于,他们又和好了。
6.心理健康周活动方案 篇六
以人为本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是我校的办学宗旨,结合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为增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省教育厅西宁市教育局《关于开展“5•25”心理健康日的指导意见》,特制定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5•25”心理健康周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5•25”心理健康日为教育契机,以“我爱我,快乐、健康、自信在我心中”为主题,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训练职业学校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做人,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活动主题
“我爱我,快乐、健康、自信在我心”
三、活动内容
(一)启动仪式
1.进行“5•25”心理健康周“我爱我,快乐、健康、自信在我心”的电子屏宣传,还有师生签名仪式,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2.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校心理老师进行《悦纳我心里的色彩》、《自信在我心中》、《悦纳自我,树立自信》等心理健康团体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师生结对互助,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心理问题,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培养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在团康心理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验当中感悟自信带给自身的快乐和启迪。
(二)观看心理电影——《仙境之桥》
影片情节融合了冒险、友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少年们丰富的想象力。
(三)举办心理板报与手抄报
组织好各班出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黑板报和班主任心语,并进行检查评比,纳入每月的星级班集体、星级班主任考核之中。
(四)每周组织班主任进行的学生谈心记录、周记评写,贴近学生心理需求,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及发展动态。
(五)利用校园媒体,多层次做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工作,组织好校广播站《心灵之桥》栏目定时播放,传播知识信息。
(六)组织好每月的编印一期《德育月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包括:“心灵驿站”“班主任心语”“心理小说”“心灵哲理故事”“心理小常识”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七)组织全校学生撰写心理情感小散文,编写《世纪晨读》读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篇、挫折教育篇、心灵寄语篇、心灵美文篇,组织全校学生利用课前10分钟进行充满激情的晨读启迪学生心灵。
7.浅谈体力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七
关键词: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抑郁,心理疾病
全球过半数的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即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生活工作的压力使人们承受的极大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长期处于该状态疾病会随之而来。由此看来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体育活动除了能增强体质意外还可以舒缓心情,对改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相关性研究得到广泛重视。
1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心理问题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心理健康概念复杂,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其有着不同的认识。在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专家们提出了心理健康的4个标志,包括:(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 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但因为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我国的实际,心理专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新标准,包括:(1)正常的认识能力;(2)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3)优良意志品质;(4)良好的人际关系;(5)健全的人格;(6)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当的自我评价;(7)合理的行为。此标准对于心理问题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心理问题的认识以及研究相当重要,因而我们应对心理问题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当前对于心理问题认识标准不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实际,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并进一步了解心理问题:首先,心理状态与环境的同一性。即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他所处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如在观看激烈的体育竞技比赛, 人的情绪会很激动且可能有很大的变化,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其次,心理健康与行为的统一性。即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一般是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以经常性的行为作依据来评价判断,而不过分重视个别症状的有无。再次,人格的稳定性。即不同人的人格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必然要反映到每个人的言行中,只要其人格在保证自身与社会相适应,并有稳定的自我特点,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最后,心理健康标准的宽泛性。心理健康是依据人们能良好适应社会生活应达到的一般心理标志而提出的。它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一个质的标准,因此,具有相当的宽泛性。
结合具体实际从以上几个方面认识心理健康,我们将对心理健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这对以后的科学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2体力活动与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体力活动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体力活动能够使个体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改善个体的自我知觉和提高自信心,有助于个体智力的发展,有助于人格的完善,能够改善睡眠和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发展个体的交往技能,增强归属感,体力活动还有助于人们的审美体验,有助于磨炼人的意志, 有助于个体获得冒险体验,有助于个体产生高峰体验等。
根据自己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参加适宜的身体活动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如果所采用的活动方法和手段不科学,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心理耗竭和活动的依赖性。
活动者在活动中因长期无法克服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活动心理症状其称之为心理耗竭。心理耗竭不仅会损害活动者的心理健康,还可以直接导致其退出活动。 活动者对有规律的活动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称为活动依赖性。活动的依赖性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有积极活动依赖性的人能够控制活动行为,在运动后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消极活动依赖性的人在活动后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应激、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情绪体验。
但是并非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都能产生相同的心理效益,只有科学的身体活动才与一定的心理效应相联系。
(1)选择切合自身特点和感兴趣的活动。产生最佳心理效益的身体活动,首先必须是令参与者愉快和感兴趣的活动。但对愉快和乐趣的追求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做到因人而异。
(2)选择消遣性的有氧活动,回避竞争性的身体活动。选择消遣性的有氧身体活动方式,回避竞争性的身体活动,更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能收到更好的心理效益。由于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人的情绪可能正是在挑战与竞争中发展与完善的。这并不妨碍活动与心理变化的一般适应性原则。
(3)选择自主性练习多的身体活动。这类身体活动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和脑力恢复上,而这种注意集中和转移对于心境状态的调节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在选择活动项目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4)低强度还是中等强度的负荷。中等强度比高强度的活动对增强心境更有效。一些研究也提示,低强度的活动对心境更具积极作用。在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低强度活动对大众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之前,我们只能说最佳活动强度或许应是“中等强度”。
(5)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要超过20 min。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不能少于20 min,如果少于20 min,在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心理效益的,因为可能相应的效益还未来得及出现,身体活动就已经结束了。
(6)持之以恒,把身体活动变成习惯。没有长期活动习惯的人在高强度活动后,未见其焦虑有任何程度的下降。因此,持之以恒,把身体活动变成习惯,有助于长期发挥心理健康效益。
3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其一,拓宽研究体力活动的项目。研究发现,在这一领域进行的大量研究比较集中于慢跑、游泳和散步这种封闭性的、周期性的活动项目上,所揭示的也只是个别或几种体力活动项目的心理健康效应,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可选择的活动项目有很多。因此,研究开放性项目、协作性项目等身体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8.我的健康方案 篇八
作为健康类媒体,记者、编辑应该首先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健康。每天传播健康信息,但自己却不遵循或不相信,这又怎么能说服别人呢?
所以,让记者编辑们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年的健康心得,也算是这一年对自己的健康生活有一个交代。通过我们的总结,也希望帮助各位读者回顾这一年的生活,看看我们的健康状况有没有变化,我们又为健康做了哪些努力与改变。
转眼又是一年至,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在不停地穿梭,紧张的工作也使人不断地透支着自己的身心健康。作为一本权威健康杂志的主编、编辑,带头健康从我做起,理应经常给读者一些启迪与交流。
我经常会被人问及:“作为医学杂志的主编,您是如何保健养生的?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合理的,你自己是如何做的”等等这些问题,希望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益于健康的方式方法。每到一处,几乎都是如此。
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今时代,人们追求健康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但在回答共性问题的同时,往往又存在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下面来看看我这一年的健康方案、执行程度和健康程度吧。
方案依据
中医问诊与西医生物学诊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到了更年期的边缘,最明显的是经期量减少,经期延长,心脏感觉心慌,一个月发生2次,一次3~4天,偶有性情急躁现象。西医查体:激素水平正常,生化指标一切正常。心电图:心动过速。
体质情况 略显气虚。
脉象 脾虚,饮食不能及时得到运化吸收。
处方制定
效法道家养生,态度决定健康
睡觉是我的第一处方。睡觉的时间基本是:晚11:00至早5: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如果时间允许,晚9:00至早5:00为最佳。
首先,要有正向的健康态度,只要在内心建立坚定信念,那么将无惧于任何疾患,获取身心健康之喜。同理,心效法,道法自然,按照这样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同时,也顺应“天睡我睡,天醒我醒”的自然规律。
春天,大地阳气升腾,地力恢复,人就要去耕种,去顺应百花生长。夏天,万物蓬勃、茂盛,人体与整个大地都处在一种“旺盛”的状态之中。秋收冬藏,秋天果实成熟,是收获的季节,就意味着成熟的季节及时修身养性。冬天,一场大雪覆盖大地,整个地力进入滋养休息的状态,为来年的恢复做好准备。
为此,要习惯顺应自然法则,不能长期违背,人一旦背离了自然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立即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在饮食上,2012年,基本保持一周一天中只吃水果与蔬菜,保持体内环境环保。
虽说民以食为天,但绝对不可以胡吃海塞,必须保持一定的饥饿,也就是平时说的吃饭吃到八分饱,这才对健康有利,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
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因此,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这样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养心,拥有一种敞亮的心情
每天晚上打坐安神30分钟。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佛性,一个人从自己的生命发现开始,秉乎于心。拒绝喧嚣,复归宁静,这大概应该是我们现代人要想获取健康必须要做的一种良药养生的功课。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健康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
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安宁的同时,对春花秋月有一种纤细的敏感, 让月进人心,心就会变得疏朗和明亮。如果人们真能安静 ,心获清风明月,宁静地去看看烂漫山花,那你的心情也会如花绽放,保持孩子一样的天真。
选择古朴的生活态度来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我们古人最朴素的方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获取健康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太极运动
早上6~8点,运动1~2个小时。
走入太极,是在潜意识当中一直都有的,但没有真正地学习与锻炼。一是因为没有时间,二来认为自己身体还好,想等到退休再去学习。
八月的一天下午,因心脏又一次发生心动过速而不舒服,晚饭后就想通过散步来缓解症状,不经意间侄女带我来到了一个地方,我顿感惊讶地问“这是哪里?”侄女说是公园。在这里工作多年,一直不知道在此闹市居然有一个这么大的公园。公园人声鼎沸,但运动有序,曲径上徒步者方向如此的一致,首尾相接。交谊舞、健子操、羽毛球、太极……这不是我想学的太极吗?见武者立身中正,轻灵洒脱,拳势舒展大方,柔中带刚,正带着学员练习。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运动处方就是它了——就此与太极结下不解之缘。
师傅先进行拳理方面的理论学习,然后再行拳法,一招一式地练习。学习锻炼中,慢慢发现太极原来如此博大精深。
太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哲学范畴,自其产生、发展至形成完整的体系,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太极拳“理根太极”,以其“中国传统文化全息映照”,在其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太极拳吸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乎全部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展现自然生命精神的人体文化。要深入领悟它的哲理内涵,才能打好太极。
太极拳充分吸收了宋明理学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太极图的五层结构理论,兼收并蓄道家的养生思想融合于《易经》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中,体现出儒家以“仁”为本的伦理道德观与“和谐”为用的人生价值观。
太极拳缓慢、柔和、轻灵圆活的运动特点来源于对太极之象、数、理的比附,在练习原则和方法上要求顺应人体阴阳的变化规律,体现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太极整体观,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合。
太极拳以一种和谐的身心体验和感受践行了以人为本、仁义当先的伦理道德内涵,把武术技击性与传统伦理思想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之超越了攻防技击的具体含义,对于健身、防身、提高人格修养大有裨益。
练气、重意、调心构成了太极拳功法的三层次内容。太极拳象其形、取其意、用其理,是太极哲理与拳术运动完美结合的典范,堪称“哲学拳”、“理学拳”、“美学拳”、“养生学拳”。
太极哲理不仅在形而下的方面指导和完善着太极拳的技术体系和运动体系,还从形而上的道德层面对人精神的升华和生命的意义给予思考和启示,体现出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精神与和谐的价值理念。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我也在用心揣摩练太极的要领,如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松胯……慢慢地就开了窍,“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随着一遍一遍地演练,那一系列天书般的枯燥要领,慢慢都变成了妙不可言的体验。
现在我学了二十四式、陈氏老架一路四十二剑,坚持打太极拳使我心情舒畅,意念专一,而且体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感觉身体有力,精神饱满。最近体检一切生化指标正常,心动过速症状消失,这也成为我坚持打太极拳的动力。
【心理健康教研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心理健康中队活动方案07-02
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方案07-30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08-23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09-26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方案09-11
平罗县第五中学心理健康周活动方案09-26
学院XX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方案08-31
心理健康团队辅导方案09-23
心理健康干预活动记录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