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2024-10-20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共9篇)

1.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篇一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高校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状况统计工作的通知

教思政司函[2012]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为进一步掌握全国高校党员队伍结构和基层党组织基本状况,加强高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不断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奠定扎实基础,经研究,决定继续开展全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基本状况统计工作。现将开展2012年统计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本次统计和数据报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负责本地所有高校的数据汇总、核实,经审定后上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教育部各直属高校除向本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报送数据外,一并将经核实和校领导审定后的本校统计数据报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2.各地和教育部各直属高校在统计本地(本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基本状况时,要仔细研读所提供的统计指标说明(附后),要注意报送数据的准确性,杜绝凭空杜撰。所报数据要严格核实,做到前后一致(要与本省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对比核实)。2012年全国高校党员统计表格和统计指标说明可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页“公告公示”一栏中下载。

3.本次统计数据截至时间为2012年6月30日(含当日),经核实、审定的数据上报截至时间为2012年10月30日。各报送单位要严格按照数据截至时间期限和统计表格所提供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并按规定时间上报数据,注意不要漏填或错填。

请各地和教育部各直属高校将审定后的每张统计表,均加盖本单位公章后传真至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请一并传真数据统计及报送人员相关信息,信息表附后),同时发送电子版,以备数据核查。

联系人:姜玉原;联系电话:(010)66096683;传真:(010)66025586。电子信箱:zxc@moe.edu.cn。

附件:

1.2.

3.二).xls

4.三).xls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二○一二年九月五日

统计指标说明、数据统计及报送人员信息表.doc 2012年全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统计表(表一).xls 2012年全国高校教职工党员队伍结构和党组织基本状况统计表(表2012年全国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结构和党组织基本状况统计表(表

2.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篇二

1 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现状及问题

1.1 并没有全面认识人事统计工作重要性

由于人事统计工作中并没有涉及到一些较高难度的知识领域, 只需要逐级将统计数据进行汇报就好。导致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人并没有全面理解、认识高校人事统计工作, 单纯的认为人事统计工作仅仅是简单的整理一些数据, 统计加减数据, 工作态度散漫, 不够严谨。这也是工作人员将人事管理和人事统计分离开来的主要原因, 导致统计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的地位低下, 很容易被忽视, 认为是一种可做可不做的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事统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1.2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不高

自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来, 明确提出应高度重视统计方法的科学性, 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在法律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下,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事统计数据的质量。然而在实际工作时, 很多高校的主管人员以及统计人员并没有重视《统计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要求, 也没有认识到人事统计在高校信息咨询以及分析决策方面重要作用, 常常会出现统计数据虚报、谎报、瞒报等现象。比如在统计工资的过程中, 部分单位仅仅填报内部员工工资, 而没有填报体制外编制人员工资, 造成报表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不对称, 大大降低了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3 统计人员素质低下

目前, 很多高校并没有安排专职人事统计人员以, 很多人事统计人员都身兼数职, 然而人事统计工作的内容较多, 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 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同时目前高校主要采用聘任制高校人事制度, 人事统计人员流动性较大, 导致人事统计人员队伍缺乏稳定性, 不利于人事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 由于人事统计人员并不是本专业出身, 并没有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 相关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相当匮乏, 在单位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 导致人事统计方法落后,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

2 进一步加强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对策

2.1 应进一步提高对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重视度

思想决定行为, 只有高校人事管理者以及人事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人事统计工作, 才可以将人事统计工作真正的融入高校日常管理活动中, 使人事统计工作和人事管理工作保持同步, 充分发挥人事统计工作的作用。因此, 高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人事统计人员都应该达成一种共识, 认识到人事统计工作不仅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高校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的是, 应明确划分各岗位职责, 将人事统计责任划分到每一个岗位, 每一个部门人员的身上, 做好台账管理工作, 整理、收集好统计范围内的相关信息, 抓好人事统计基础工作。

2.2 应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确保数据真实性

确保人事统计数据质量是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关键和核心, 应注重原始统计数据的真实、完整、科学性, 首先应强化人事统计人员的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水平, 使其掌握正确、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技术, 确保原始收集数据的可靠性。同时应进一步深入数据统计工作, 不要仅仅停留在数据处理的表面, 应注意分析数据。其次, 应制做详细、具体的统计信息分析报告, 科学分析高校教职工结构、职工工资情况以及师资水平, 统计、整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 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应加强人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统计手段, 提高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2.3 应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事统计工作人员是工作的最终执行者,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事统计工作质量, 因此构建一支高素质、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人事统计工作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注重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丰富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增强集人事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应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 熟练掌握统计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应明确人事统计指标、范围及口径, 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搜集、整理、传递、处理各种数据信息, 保证人事统计工作的高效、准确。

综上所述, 目前高校人事统计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各高校应加强对认人事统计工作的重视度, 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高校人事统计工作质量, 充分发挥人事统计的作用, 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艳.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师, 2012, 08:72-73.

[2]杨小华.高校人事统计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1:108-110.

3.民办高校综合统计工作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民办高校;综合统计;分析;决策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自主权的扩大,民办高等院校已经在高等教育的队伍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高等教育综合统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统计数据是一所学校财富积累的价值体现,统计数据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及时、准确地报告教育发展现状,为高等院校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真实而准确的统计信息在高校的发展建设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综合统计工作在民办高等院校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统计是一门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和解释数据的科学,它包括三个方面:统计学、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统计学是理论,统计工作则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统计工作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功能。而民办统计工作也不例外,是指负责民办综合情况的统计,它是在统计学一般原理指导下,在民办高校这个特殊环境下的实践。它具备了统计工作的一般属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同于其它的专业统计,又不纯粹是教育统计,因此把它称为综合统计。

1.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综合统计工作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任何一项事业,任何一个单位的发展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综合统计工作是重要而复杂的,绝不是把基层所报的数据综合到一起填一下统计报表这么简单。数据是统计的基础,千方百计搞准数据是统计的首要职责,这只是民办高校综合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也绝对不是主要的工作内容。综合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是积极参与高等院校的管理,发挥统计工作的参谋和助手作用,积极地跟踪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以及高等院校发展进程,实事求事、深入细致地采集各类统计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加以归纳、认真分析,以统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领导和职能部门,从而发挥高等院校综合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功能。

2.完善民办高校统计管理制度,进行统计数据、报表、台账、原始记录的管理

统计信息的报送要口径一致,使统计工作有章可查。为民办高等院校决策层提供重要依据,这应是统计工作目的之所在,这个作用绝非财会或其他管理、核算活动所能替代的。统计是高等院校管理的基础工作,决策的依据来自于信息的采集、归类、分析和研究,加强统计基础管理工作是做好综合统计的关键。

3.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求真务实是统计人员的职责所在

确保统计信息、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利用统计信息系统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各级政府要求的数据汇总和数据上报工作。统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规范管理、使用方便能够为高等院校的全方位管理提供重要信息。每年教育部实行高等院校评估,如师生比、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等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使统计数据为高等院校的科学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二、要坚持做好民办高校综合统计分析的工作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而分析报告是提供统计分析的主要形式,由于民办高等院校培养目标与其他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因此对综合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系统、准确的综合统计分析,关系到高等院校评估、核定办学条件等重要指标,为学校领导层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及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并使其对高校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信息有一个准确、全面、客观的了解,为分析研究工作不断提炼新观点,充实新内容,从而进行科学预测和果断决策。

1.提高责任意识

要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就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一要熟悉指标,做到数字准确、情况真实、观点正确,就必须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收集整理统计数据,扎扎实实地把数字搞准,对大起大落的数字要查明原因。二要正确地使用数据,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数字的分析和判断,提炼观点,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对现有的办学条件、学术地位、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财务状况和校办产业创新能力等情况如实进行分析。三要有较广博的知识,做到统计分析报告不能和大方针政策相违背,要站得高、看得远,并参照国家教育部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全面掌握和了解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只有这样,统计分析报告才有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分量。

2.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加强统计数据信息的收集并形成报告,对提高统计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调查和整理所取得的统计资料,只能说事物的本质规律还仅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只有对所掌握的资料数据进一步加工整理和科学分析,从众多的统计数据中探求规律,才能真正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所研究的问题提高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而发挥统计工作为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服务的作用,以此来实现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因此高等院校综合统计工作不能只满足于提供数据,还应该加强分析研究,形成统计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统计工作真正做到为决策和管理服务。

3.扩大统计分析的使用范围

统计分析工作是一项培养逻辑思维、增强是非分辩和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统计资料提供的信息,认真分析和仔细研究学校资源配置现状,努力挖掘办学潜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学校的办学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办学效益。收集整理相关的其它信息,全面、系统、准确地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与预测,以丰富信息内容和提高信息质量为重点,以信息效用体现统计工作水平。以统计分析报告的形式积极参与学校中长期发展和近期工作计划的制订,充分发挥综合统计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

三、使综合统计工作成为领导层决策的重要助手

综合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数据来源于基层。近几年来,民办院校的领导层对综合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视,统计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校范围的网络。为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学校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或建立了相关制度。统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对调查和收集所取得的统计资料进行深加工和整理,分析统计工作现状,认识到充分发挥综合统计工作是解决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其对高等院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水平进行有效评估,而且能有的放矢地指导民办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建设。

综合统计工作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高校领导助手的作用是其他工作所无法替代的。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要加强综合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必须要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寂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把综合统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咨询职能,为管理者做好信息咨询服务。

4.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篇四

一、资料来源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形式,受访者的就读学校包括财经类、理工类、综合性等多所高校,专业分布广泛,总共收集问卷 185 份,其中剔除没有开设统计学课程的问卷,有效问卷为 164 份,占比 88.65%。受访者的专业主要分布在统计学、经管类、理工类、社会学类以及医学类,调查覆盖的专业较为全面,样本信息比较完整。

二、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统计教材的使用情况

目前,高校缺乏适应非统计专业的规范统计教材。统计教材主要分为应用型和理论型两类,对统计专业而言,老师通常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使用的统计教材偏理论,着重公式的推导;对非统计专业而言,老师使用教材情况参差不齐。统计课程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的教材也不一,整体上是非统计专业选择应用型教材居多。统计专业中约 73%的老师选用的教材是理论型的,教材偏难,强调统计方法应用的占比 25%;而其他专业其统计教材绝大部分是应用偏实例型的;理工类专业其数学基础较好,老师选用的教材超过一半的是偏理论的统计专业教材。针对非统计专业而言,教材的选择比较笼统。

(二)统计课程的课时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校的统计学科课时不足 48 个学时,老师讲完基础的理论方法后,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讲解如何进行实践方法的运用,忽略了案例分析。这里,我们对回收问卷关于“统计学课程的课时数”结果进行整理,在 142 份问卷中发现有 75 人选择的是48 学时,其中统计专业学生占比 48%,67 人选择的是 32 学时。这说明近47.18%的受访者,他们的统计学课时数低于 48 学时,这也会导致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理论性内容讲得过多,实践案例讲得少甚至忽略,统计方法无法深入应用。

(三)统计实验课程的教学

统计学科既强调理论的严谨性,又注重方法的普适性。其本身要求推广实验课的开设,一方面统计方法已经渗入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另一方面,利用回归方法,参数估计等统计方法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海量数据已不切实际,因此只有借助统计软件才能实现。通过调查发现,约 62%的受访者所在学校的统计学课程开设过实验课,其中统计学专业占比 43.56%。近38%的受访者表示统计学只上理论课,说明很多高校对统计学实验课的推广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实验软件来看,EXCEL 是使用频数最多的软件,其次是 SPSS和 EVIEWS。我们知道这三种软件可操作性较强,比较简单。相比EXCEL,SAS、R 和 Matlab 对编程技术要求较高,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经管、社会类专业学生而言,可行性大大减小。同时,学习编程软件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统计专业和理工专业中。这也告诉教学者在讲授实验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教学,使统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得到应用。

(四)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统计学科离不开数学,离不开复杂的数学公式、抽象难懂的概念等。比如回归系数的估计、方差分析等等,都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这些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无疑是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因此老师是否能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案例也是一种技巧。总的来看,大部分老师强调理论、注重公式的推导,比例达到了 41.1%;

其次进行实际案例分析的占 33.13%;而选择理论――实践多元化模式教学的比例为 25.77%。

另外关于教师上课特点,教师学生互动式教学还没有在高校的统计学课程上得以广泛的实施,老师仍然充当着主角。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比例高达 84%,其中涵盖实际案例分析的占 31%,课堂严肃、纯粹讲理论的占比 53%,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课堂比较生硬死板,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另一方面,老师对统计原理逐一介绍,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 就考核现状而言,从考试难度系数、课后作业情况和考核形式这三方面来分析。考试难度系数在问卷中是根据“课程考试特点”来反映,主要包括:老师不划重点,自主复习;老师划重点,背诵式复习;题目固定,重在记忆;题目灵活,重在理解。经过统计整理分析,发现很多高校的统计学授课老师都会在期末考试前给学生划考试重点,比例达到了 71.95%;其中约 40%的学生反映考试题目固定,重在记忆,近32%的学生表示考试题目灵活,靠理解。总的来说,这门课程虽然难学,但学生考试压力不大,考试过关率高,这也会导致学生比较懒散应付的学习态度。

从统计学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看,在回收问卷中,表示老师偶尔布置作业的比例达到 56%;近27%的学生选择了“作业较多”,而“基本

无作业”则占 16.5%,这说明该课程学生的课后练习强度不大,学习任务较轻。

调查发现,目前统计学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近74%的高校统计课程都选择了这种传统形式,相比于现阶段的考核形式,学生比较期待的考核方式是撰写实践报告。49.39%的学生希望该课程采取撰写实践报告的方式,其次是课程论文,而选择闭卷考试的比例仅为18.9%。

三、统计学课程的学生反馈 (一)学后收获 本次调查从课后自主学习积极性、统计学对自己专业是否有帮助和掌握的统计方法这三点着手分析学生学习统计学后的收获程度。从课后自主学习情况来看,164 份问卷中选择偶尔下载老师课件达到了 56%;“经常下课件”和“从未下课件”的比例分别是 24%,20%,绝大部分都是少量学习甚至不学习的状态。

从统计学对自己专业的帮助程度看,其中 29.3%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有用”,42.1%的受访者选择了“比较有用”,表明统计学的学科地位显著。

(二)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包括实验课教学满意度和统计学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前者的满意度情况在问卷中是根据“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软件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度怎样”来体现的。

整体来看,学生对统计学实验课及其总体的评价都较高。调查发现满意和很满意分别占比 30%和 11%;比较不满意及以上的占比 12%。

四、建议 (一)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忽视统计与学生专业的衔接性,会使统计方法得不到在其本专业的实际应用,学生的兴趣也会降低。因此,一方面选用教材时对数学要求不高的专业,可以用偏应用型的教材,淡化定理公式的推导;另一方面,老师在上课时应在不同专业之间转化不同的教学思维,举例分析时尽量使用切合学生专业的术语。

(二)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教学课时 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统计基础理论与方法的介绍,着重于统计原理的讲授;另一部分是该方法与各专业的相结合的统计应用,注重专业之间的衔接。

(三)丰富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由传统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 理论课以统计原理的讲授为主,以实际案例分析为辅。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老师给出的案例应切合实际,学生易懂;其次学生应在课后补充相关的知识储备,才可以在课堂上与大家有密切的沟通。最后,老师还应具备较好的课堂组织能力。

(四)改进考核方法,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核 过去单一的考核方式主要围绕书本上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闭卷考试,老师划重点,学生临阵磨枪,考试一过知识也都忘了,学生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盲目机械。这种为拿学分而应付考试的做法,学生根本无法真正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更谈不上统计思维的培养和实践应用。因此可以将单一的考试形式变成复合型考核。笔试考察学生对统计基本原理以及常用分析方法的理解深度,这部分成绩占比 50%;实验报告或者课程论文则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部分成绩占比 30%,另外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态度各占 10%。

5.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篇五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与特点

为加深大学生对系统学科知识的理解,促进调查分析技能的培养,进一步训练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信息调查、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技能,同时达到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鼓励参赛学生联系实际,突出时代主题,关注民情民意,用建设性态度,积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独立思考,以小见大,创新认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组织运行模式

浙江省高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组织运行模式为:政府主办、高校承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

二、组织机构

(一)组织领导

浙江省高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由省教育厅与省统计局共同主办,由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统一管理。组建常设的竞赛委员会和每届大赛聘任的专家组,具体组织、指导竞赛工作。竞赛委员会每年选定1所参赛学校为大赛承办单位。

(二)竞赛委员会

负责制定竞赛章程、竞赛方案、设计评审标准、认定评审结果;对有争议事项的仲裁;对竞赛组织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竞赛委员会由省教育厅、省统计局、有关学校资深专家组成,包括主任、副主任以及委员若干人。每届竞赛委员会成员任期4年。

竞赛委员会设立秘书处,设秘书长1-2人,其他工作人员若干,负责主持全省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的日常工作。

(三)专家组

专家组由来自省统计局、省内各高校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组成,负责竞赛的征题、命题和评审等工作。专家组成员每年由竞赛委员会聘任,可以被连续聘任。

(四)参赛单位

以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参赛学校成立大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

三、参赛队伍及指导教师

(一)参赛队和参赛学生

每所参赛学校设领队1名,每支参赛队由1—2名指导老师和3名学生组成。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均有资格报名参赛。每位学生只能参与1件作品,每件作品的参赛人员中,本科、专科、独立学院不得混报。

比赛形式为团队赛。每所本科类院校参赛队伍总数不超过8支,每所专科类院校参赛队伍总数不超过6支。独立学院单独组队参赛。

(二)指导教师

每支参赛队伍至少聘请一名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可以指导2支参赛队。对于赛前指导教师的辛勤工作,各参赛学校应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的《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

答辩阶段比赛的交通、住宿费由参赛学校自理。

(二)社会资助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资助,经竞赛委员会同意,可对当年的大赛进行冠名。

6.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篇六

一、科学合理定位,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

科学合理定位是所办专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也是所培养的学生能面向社会、符合社会需要、立足社会的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定位,才能结合所属学校的实际背景,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产生品牌效应,才能做到不同学校同类专业错位发展,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1]。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首先,地方农林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定位,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服务地方的农业以及农业经济建设,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其次,作为地方农林高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不能照搬传统的统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不能盲目攀比,应定位于主要培养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这保证了所培养的毕业生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顺利走向社会。最后,作为农林高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还要考虑和其他农林类专业的结合,这也符合学校总体规划和发展的需要。总之,作为地方农林高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主要培养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服务于地方农业以及农业经济建设,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农林专业背景的应用技术型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人才。

二、应用统计学人才培养“FMAE”模式的构建

(一)“FMAE”模式

有了科学合理的定位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实际情况,经过三届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初步构建了地方农林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FMAE”模式。即“Foun-dation(厚基础)、Method(学方法)、Application(重应用)、Em-ployment(利就业)”,同时也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厚基础”,就是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这也是考虑到不同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需要。有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培养的毕业生未来就有更多的选择。“学方法”,就是课程设置避开一些繁杂的数学、统计理论,加强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的教学。“重应用”则是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实习课程的比例。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利就业”。保证培养的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安徽农业大学统计学专业从开始招生,随着对专业定位认识的提高和招生对象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逐渐完善。2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实际上是数理统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影响较大。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课多且难,实践环节除了实验课几乎没有实习。结果是“教也难、学更难”,许多同学纷纷要求转专业。随着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以及对办学定位的再认识,从级开始,专业名称也改为应用统计学。,借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之际,我们对应用统计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动。砍掉或压缩部分理论课程,增加了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课程学时及实验、实习环节学时。设置了生物统计和经济统计两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总体上,课程难度下降了,实践环节增多了,农林特色有所体现。,学校微调招生政策,应用统计学专业改为文理兼招。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人才培养计划再次修订。此次修订,考虑到文科生的实际情况,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两门传统的基础课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把一些理科色彩较浓的专业课打包改为统计专题讲座,课程难度大大降低。同时,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还开设了习题课,体现了“厚基础”的思想。统计方法、统计软件课程设置渐成体系,体现了“学方法”的思想。实践环节大大增加了实习学时、增设了专业综合实习,体现了“重应用”的思想。新开设的统计调查与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及统计实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也是“利就业”的一种有益尝试。同时,还鼓励、组织、指导学生报考与专业相关的各类证书,如统计师资格证书、证券业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业从业资格证书等,实现“学历+证书+实践”的多元化培养目标。

三、“FMAE”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调整课程体系结构,由重理论转向重方法、重应用

随着专业的科学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结构重心也由传统的重理论轻应用向加强实验、实习等重应用转移。一方面,砍掉一些与统计专业相关程度不大的基础课,如大学物理课程等;另一方面,整合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了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统计方法与统计软件)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及实践环节模块。其中,对一些统计专业不可不开设的理论难度较大的课程,采取打包改为统计专题讲座。实践环节增加了专业综合实习和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达到总学分的近30。课程体系总体上向简单实用转变。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保证达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及各课程教师的配备上加大力度和精心部署。

1.提高全体教师对专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

2.对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按各教师的专业方向和研究方向及早布置,并以课程小组的形式,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课程的教法集体讨论。对有些比较新的前沿课程,通过外出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在各课程的教师配备上,充分发挥各教师的优势和长处。比如,基础课程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他们相对责任心强,有耐心、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教学中,不仅能传授知识,还能加强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很好、很快地把学生引入专业学习的正轨。又如,一些前沿的专业课程安排年轻的博士、硕士担任,他们有朝气,能给学生带来最新的专业研究进展,活跃学生的学术思想。事实证明,这种配备方式效果非常明显。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我校统计学专业开办时间短,实习实训基地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依托专业的行业背景,建设综合实习基地;挖掘社会资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结合专业课程实习,建设社会实习实训基地;以自主创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专业实习的平台;参加别的院、系的实习实训。(四)加强辅导员、学业导师队伍建设,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和执行再好的人才培养方案,若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加强辅导员、学业导师队伍建设,可以大大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一支有着专业背景、认真负责的辅导员、学业导师队伍,是人才培养方案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的有力保障。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我们为各年级学生配备了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和学业导师。事实证明,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和学业导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专业思想的稳定和学风建设;可以指导、督促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可以指导学生的就业实践。

四、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只有找准自己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使我们培养的统计学专业学生找到自己的归属。初步构建的人才培养“FMAE”模式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是动态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文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辅导员、学业导师队伍;专业特色的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良庆.地方高校要走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之路[N].中国科学报,2013.

[2]罗良清,郭露.新专业目录下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5):29-32.

[3]赵斯鸿.对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A].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197-199.

[4]李志强,王艳明.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统计人才[J].统计教育,2006(4):28-29.

[5]程士富,杜金柱.对统计学课程、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7):4-6.

7.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篇七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取得进步, 统计工作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之中, 大到国家各个方面的统计, 小到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家庭的开支的统计, 因此, 统计工作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统计对于一个单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的条件下, 中国统计取得了较快地发展, 作为统计的一个部分———高校统计也是如此, 也取得了较快地发展。高校统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高校管理工作, 是对高校进行科学管理的一条必经之道, 是高校进行高效地教育评估的重要途径及方法, 是高校制定各项决策及规划的重要根据, 也是高校领导进行科学管理的主要助手及参谋。因此, 当前时期下对中国高校的统计工作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攫取了高校统计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对当前时期下中国高校统计工作进行着重地思考与探究, 文章首先对当前时期下中国高校统计工作的现状进行阐述, 然后针对中国高校统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应地对策, 最后在结论中指出当前时期下加强中国高校统计工作的几点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时期下中国高校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中国高校统计工作发展十分迅速, 对中国高校的综合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高校统计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而言,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工作人员统计意识比较薄弱, 领导对其不够重视。

当前时期下, 中国高校统计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本校内部相关数据资料的搜集以及整理, 然后对这些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及汇总, 上级部门下发任务, 然后被动地进行操作, 上级下发的报表完成之后, 那么统计工作也就这样结束了。对于报表数据进行主动的提供及分析的情况是非常少的, 这样只能使得高校统计工作处于被动的状态, 统计的正常职能不能很好地进行发挥, 人们对于统计的实质以及相关流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认知, 统计意识十分淡薄。高校统计工作的开展效率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领导的支持及重视程度。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高校的统计工作不能很好地引起学习领导的高度重视, 甚至某些高校对统计工作根本置之不理, 有的是为了能够应付上级的检查才开始表面化地进行开展, 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那么高校统计工作也只是形同虚设。

2. 缺乏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

高校基层统计的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要求学生、人事、财务、教务、科研以及后勤等学校管理部门的共同配合。这方方面面以及上上下下的统计是互相关联、休戚相关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和系统。因此, 要想搞准、搞全及搞好统计, 仅仅依靠统计工作人员单独地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必须树立起全局的观念。加强协调, 分别承担任务, 共同努力地进行配合工作。当前高校虽然都是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办事, 设立了专职工作职位, 工作人员与以往相比, 更加地固定了, 工作有了一定的连续性, 但是由于目前某些学校的统计工作岗位得不到人事组织部门的足够重视, 有的人员在校长办公室, 有的在其他处室, 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 影响统计报表的质量。出现统计数据不完整、资料分类错误、数据整理不规范等问题, 再加上每年的统计多是在年终进行, 此时学校处于各项工作年终突击完成的状态, 繁忙之中, 填写各类名目繁多的报表不能如期完成, 统计人员只好估计一个大概数字填上, 敷衍了事, 造成统计报表数据缺乏准确性, 目前各学校的统计工作还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管理体制。

3. 高校统计的各个部门不能很好地进行协调, 统计信息化建设十分滞后。

高校统计报表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 需要统计方面的各个部门进行共同地协作。当前时期下, 高校统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各个相关的统计部门不能很好地承担各自的职责, 在对基础数据及资料进行统计时, 一般都会有推诿以及扯皮等现象的出现。由于高校统筹力度不够, 某些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并未很好地对资源进行共享。因此, 这就会使得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统计信息共享性较差等问题。由于目前对报表的处理没有形成网络体系, 这就会使得原来具有参考价值的统计资料成为滞后的信息, 而且统计数据的分散也对信息的开发及利用十分不利。因此, 笔者认为应该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用总揽全局的观点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规范。

二、当前时期下加强高校统计科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1. 提高高校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力资本的素质对于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高校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高校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够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 导致高校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高校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极其低下;二是高校统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具创新意识, 而仅仅地停留在完成基础报表任务的层面上。因此, 高校应该积极地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就需要借助于各种活动进行, 例如可以开展爱岗敬业以及树立自信心的教育培训, 在教育和活动之中, 积极地弘扬开拓进取、实事求是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搞好各项业务培训及学习。加强全体统计工作人员的内部合作精神, 加强统计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学习, 使其在实际工作中, 在形式和内容上, 做到不仅提供数字信息, 还要提供文字资料, 提供深层次的规律性的分析, 使统计报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将应付式的统计转变为指导式的统计, 引起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充分利用统计信息, 对高校的发展和运行态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2. 加强统计信息资源的建设及共享。

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 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进入了各个行业及领域, 高校统计也不例外。围绕高校统计工作,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构建高校统计工作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结合”数字化校园”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契机, 建立统计资料数据库以及统计信息自动化办公, 通过校园网络对相关的统计数据及基础资料进行搜集, 然后进行统计。那么, 加强高校统计信息化建设, 能够为高校统计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带来极大的便捷, 从而使其工作效率能够不断地得以提高, 进而提高了高校统计工作的质量, 能够使统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创新, 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对自身的工作技能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进行提高。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当前时期下加强中国高校统计工作的科学管理,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高校统计工作是高校其他各项管理的“指示器”、“天气预报”等, 为高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从而提升了高校其他方面工作的高效开展及运行。

摘要:近年来, 中国的统计工作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高校统计工作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发展与崛起。高校统计是高校其他各项工作的一个侧面反映, 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以及提高高校的综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攫取了高校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当前时期下中国高校统计工作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校,统计工作,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姜全红.加强统计工作, 促进高校科学管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

[2]钟玲.增强统计法制意识努力提高高校统计质量[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 (3) .

[3]朱军.浅谈如何提高高校的统计管理工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 .

[4]康瑛.高校人事统计中人员统计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8, (12) .

8.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篇八

【摘要】现代统计与传统统计相比,其对于先进的统计工具应用比较广泛,在高校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统计软件,全方面结合统计软件、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统计学,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从而提高高校统计学教学效果。本文就统计学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统计学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统计学教学与统计软件之间的融合,以期提高高校统计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统计学;统计软件;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4

在现代统计学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统计逐渐应用在各领域,新时期将会步入统计时代。在高校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惰性,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充分结合统计软件、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只有在统计学教学中融入统计软件,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理论方法,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1.统计学发展的现状

高校统计学主要是与数据有关的一门学科,其主要是从数据中获取知识与信息,在分析、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有效的预测未来与推断对缘的本质。二十世纪前,国内统计学领域主要是经济统计、人口统计、社会统计与生命统计。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统计学也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统计学中逐渐出现决策科学、推断统计与统计预测,使统计和多分支的科学互相结合与渗透。

近几年来,统计普遍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哈斯利特曾说:统计方法应用非常普遍,在人们生活中,统计学影响巨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统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相关部门已经把统计学设立成一级的学科,经调整后统计学整合了应用经济学与统计学,同时在一级的学科下设置了风险管理、统计、生物卫生的统计与社会经济的统计等,可以授予经济学、物理学的学位[1]。 2.统计学教学中的问题

进行统计学的教学时,各层次教学的理论性都比较强,但实际应用却相对薄弱。目前统计学教学主要是介绍统计方法与经典理论,如果没有统计软件,统计思想、理论与方法介绍就难以进行实际应用。但由于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轻实用、重理论的现象,很多学生不能真正掌握与理解统计学精髓、方法,即便学生理解了教师讲授的知识,但是不会利用统计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时,也就不能取得真实有效的结果,导致提取的知识与信息存在缺陷。

如:讲授极大似然的估计法过程中,其理论方式主要是通过似然方程求解来估计极大似然。在高校统计教学中的案例,一般属于似然方程的有解析解情形,但是实际应用时,大部分似然方程并不存在解析解。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用数值计算的方式来求取极大似然的估计,很多教学课程中并没有深入分析,这导致学生分析数据时,难以估算出具体的结果,从而致使极大似然理论方式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2]。

近些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统计学的应用发生巨大变化。目前计算机技术逐渐变成高校统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很多统计学教材中逐渐涉及到Excel与SAS等工具。然而,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软件实际操作环节还比较薄弱,很多学生遇到问题之后,不能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或是不能合理的解释分析结果,导致统计学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3.统计学教学与统计软件融合

在高校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统计学的思想方式教学,加强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的认识,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适度的加入统计学软件,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还可以转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極性。教师要充分结合统计结果总结、统计理论学习、数据分析、思想领悟与软件操作,转变重理论、轻实用的教学思想,充分培养大学生独立处理问题、自主分析数据的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掌握与理解统计学基本方法、理论与思想。

例如:描述统计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介绍统计学饼图、直方图与条形图绘制方式,这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据的理解,又可以通过统计软件直观、方便地表达数据特点,从而避免繁琐手工计算的过程[3]。因为统计学是一门比较复杂以及系统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讲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切身体会统计学的奥妙。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进而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推动统计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又如:进行多元统计的聚类分析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类和类、样本和样本之间的距离,同时在教学中讲授聚类分析步骤和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统计学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每一个操作流程,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在这种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与理解聚分类方式,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具体、更直观的掌握与了解聚类分析思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统计学普遍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尤其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很多高校在统计学教学中,仅是简单讲解理论知识,导致大学生无法将统计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因此,在高校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也就是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融合统计软件,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高校统计学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圆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24(04):125-127.

[2]杨锐.基于统计学发展趋势的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5(10):102-102.

9.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篇九

一、开展“每月学法”活动。2008年我局将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列入每月学习计划之中,组织干部职工以科室为单位开展“每月学法”活动,并做好学法记录,全年干部职工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每半天为4学时),切实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落实。

二、抓好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工作。抓好领导干部学法工作,把法制学习列入本单位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之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不少于4次,并做好学法记录。

三、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业务培训。我局上半年将举办一期统计执法检查业务培训班,请有关专家对统计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关知识进行专门辅导,并组织我局人员外出学习取经,以提高我区依法开展统计执法检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能力与水平。

四、认真开展领导干部统计普法工作。根据省统计“五五”普法规划的安排,今年统计普法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我局将努力争取在区人大、区党校的培训中举办统计法制讲座,并采取发送统计普法学习资料、播放统计普法教育片等方式方法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五、抓好统计人员和全社会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统计业务培训、统计稽查、统计年报会、统计从业资格考前培训、统计继续教育等,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

上一篇:成功是一种心态作文300字下一篇:常用元旦祝福句子汇总7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