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24-11-03

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精选8篇)

1.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篇一

聚焦高质量发展

践行“四好”理念

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再上新台阶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9年1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8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9年工作,动员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聚焦高质量发展,践行“四好”理念,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8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厅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系统广大

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交通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按照优先保障扶贫兜底任务、重点保障在建项目的原则,加强计划安排,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为全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岳望、马安、益马等7条(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305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005公里;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20000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8000公里;完成公路安防工程建设2.3万公里、改造危桥1073座;改造铁路与公路交叉道口20处;新增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里程256公里,高等级航道和重点港口建设进展顺利,圆满完成部省各项建设任务,工程质量安全可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效明显,临湘市、芷江县被评为全国示范县,望城区、醴陵市等7个县市区被评为省级示范县。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基本完成。公、铁、水、空等不同运输方式进一步融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一江一湖四水”水运发展等战略规划加快研究。交通军民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军事行动交通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二)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全省公路水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9.27亿人次、483.56亿人公里、22.55亿吨、3573.81亿吨公里,为群众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是路况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加强公路、航道养护,全年共投入专项资金110亿元。高速公路路况和国省道桥梁管养水平保持全国先进行列,普通公路路况水平保持稳定。二是疏堵保畅能力不断提高。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98.8%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支持手机支付,ETC用户达到248万,长益高速智慧交通试点进展顺利。综合运用管制分流、借道通行、按最短路径收费等举措,高速公路重点路段重大节假日拥堵现象明显缓解。航道“战枯保畅”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城乡客运一体化有序推进。召开全省“四好农村路”暨城乡客运一体化现场推进会,选取8个县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展示范县创建。新增通客车建制村203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9.79%,18个脱贫摘帽县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100%通客车。四是物流降本增效初见成效。无车承运人、甩挂运输等试点项目积极推进。2个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多式联运试点。全面落实收费公路“营改增”工作。继续实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有序开展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全年累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36亿元。五是运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设改造普通国省道公路服务设施38

个。公路交通指路标志体系更新工作规范推进。公交运营线路里程超过3万公里。14个市州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141个二级以上客运站实现100%联网售票。驾培机构“计时收费、先培后付”服务模式全覆盖。全国首家汽车质量维修调解中心正式运行。

(三)“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把打好交通运输行业“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攻坚克难,实现良好开局。一是突出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交通脱贫攻坚战成果丰硕。51个贫困县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占全省交通总投资的46.8%,提质改造农村公路61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10045公里。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三基本三确保”工作要求,全力推进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51个贫困县完成14900公里,有效解决了老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对口帮扶工作和常态化联点督查取得实效。大力开展交通就业扶贫,全年吸纳7510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第一批贫困地区海员就业培训顺利完成。汽车维修“技能扶贫”专项活动有效开展。二是突出长江岸线**段港口码头整治,污染防治攻坚战首战告捷。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超常规举措开展长江岸线**段港口码头专项整治,关闭拆除泊位42个、渡

口13道,退出岸线7302米。同步推进提质并转工作,协助编制《岳阳港总体规划》《长江岸线**段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省港务集团组建。完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18个船舶污染物收集点配套设施,完成166艘400总吨以下货船防污染改造。关停非法砂石码头224处。清理整治“僵尸船”3193艘。全面完成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交通桥梁整改任务。扎实推进城市公交车转型升级,淘汰高排放公交车2582辆,有效服务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是突出防范债务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步推进。按照“停、缓、调、撤”的原则,对2018至2020年交通运输目标任务、项目安排和建设时序进行合理调整,开展计划执行情况抽查评估,确保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积极争取部省支持,全年共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资金205.6亿元,发行收费公路专项债67亿元、政府置换债200亿元。积极化解高速公路债务,努力促进高速公路收支平衡,全年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完成安慈高速、平伍益高速BOT招商引资并启动建设。全面加强审计督查,不断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厅直系统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四)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一是高速公路体制改革后续工作全面完成。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要求,协调推动涉改人员提前退养等相关政策落实落地,高速公路公共

事务管理职责有序承接。二是出租车行业改革稳妥推进。14个市州出台出租车行业改革意见和网约车政策。积极引导定制客运、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业态发展,大力打击非法营运,妥善处理出租车经营权等矛盾纠纷,全省出租车行业保持平稳有序发展。三是“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制订2018版厅权力清单,行政权力事项精简31.34%,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快建设“1+2”政务中心及厅政务服务平台,所有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四是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指导支持邵阳等市县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4家已移交的原厅属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得到合理解决。厅机关及厅直单位“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五)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一是高速公路管理得到加强。龙永、永吉高速公路限速提标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实施方案》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完成听证。《高速公路路况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挂钩管理办法》完成听证。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负责人年薪与任务绩效挂钩的考核指标制定完成。13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整治基本完成。服务区“厕所革命”加快实施。高速公路路域环境治理成效明显。二是公路治超持续发力。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车辆计费标准完成调整。专项行动强力推进,路警联合执法全面推行,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检测设施安装按计划完

成,全省不合规车辆运输车全部淘汰,长沙市非现场执法试点获交通运输部肯定。三是人员履约行动成效明显。从业人员履约整治范围由高速公路扩展到普通国省道,履约监管“信息化”全面实现,人员履约出勤率保持在95%以上,“飞行履约”“串岗挂证”等老大难问题有效遏制。四是绿色智慧交通加快发展。长沙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株洲绿色交通城市、岳阳港绿色港口等创建项目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考核。国内首艘LNG动力客船成功试航。港口岸电布局方案编制完成。北斗系统、高分遥感系统应用有序推广。高速公路通讯网络信号全覆盖工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年共获部、省科技进步奖10项。五是法治建设不断深入。《**省铁路专用线条例》列入地方立法调研项目。废止、修改规范性文件66件。合法性审查不断加强。“信用交通省”创建顺利推进。省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面实行电子招投标。重大遗留问题化解取得阶段性成效。

(六)安全生产大局持续稳定。全年交通运输行业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总体形势稳定向好,我厅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一是安全监管智能化取得突破。创新研发“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对危险驾驶行为事前预警、事中干预,试点“两客”车辆超速、疲劳驾驶次数下降幅度均超过97%,获部省肯定。渡口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同步研发。危货企业安监系统实现全覆盖。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运行指标居全国前列。二是“隐患清

零”行动不断升级。出台“隐患清零”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和考核细则,建立周公布、月通报、半年考核等机制,“1+2”长效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持续推进隐患治理,全年道路运输行业整改安全隐患1.8万个。公路高风险路段治理有序推进,公路隧道安全专项整治经验在全国推介。三是专项治理强力推进。突出水上交通、道路运输、工程施工、地方铁路建设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打非治违百日行动、“两客一危”车辆脱离监控整治行动、强执法防事故行动等专项治理,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6万家次,处罚整改“两客一危”车辆1950台。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企业主体责任和法定义务有效履行。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政治建设统领地位不断强化。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系统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二是基层组织进一步夯实。“一统领五提升”等党建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党内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有序开展。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探索试行内控标准化管理机制,激励广大干部主动担当作为。三是正风肃纪取得实效。党政负责人家访制度有效推行。拒收拒送红包礼品礼金专项承诺活动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扎实开展。中央巡视整改反馈意见自查自纠不折不扣落实。交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企涉砂涉矿经营等专项整治不断加强,发现问题线索

52件,立案20件,处理57人。四是行业软实力持续提升。厅机关和厅信息中心成功创建省直文明标兵单位,厅规划与项目办、长沙航道局获评省直文明单位,省公路局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初审验收,省交通质安局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查,全系统6个单位被授予“全省文明窗口单位”。厅团委被评为五星级团组织。交通职院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团体第一名。新闻宣传有效服务中心工作,传递了交通正能量、展示了行业新形象。

一年来,交通运输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老干、工会、妇委会等工作有声有色;信访维稳工作有力有序;应急管理不断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推动;机关服务保障有力;统计工作稳居部省先进行列;厅机关连续五年蝉联综治先进单位;交通医院经营收入再创新高;地铁局工作扎实开展;行业学会、协会作用有效发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护航。

一年来,邮政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全省邮政业务总量达到222亿元,快递业务量完成7亿件,同比分别增长

28.5%、33.3%,快递进小区、进校园、进农村工程成效显著,建成“邮乐购”站点3万多个,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18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省直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厅党组,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支持交通运输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向历届党组同志、离退休老同志和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用“四好”理念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做好2019年工作首先必须准确研判行业发展大势,善于从全局看局部、从未来看当下,“跳出交通看交通”,科学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挑战,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一是大环境变量增多,但大趋势稳中向好。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加深,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调整阵痛期,我省存在政府性债务规模偏大、民生改善任务偏重等现实问题,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年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坚实稳固,始终保

持稳中求进态势、维持中高位运行,国家对交通领域投资规模总体平稳,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作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呈现长期向好发展前景”的重大判断,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全国全省稳中向好的大趋势更加明朗,行业发展行稳致远的底气和信心更足。

二是要素供给日益趋紧,但政策红利叠加释放。随着国家加大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力度,地方政府防范化解债务压力陡增,交通筹融资渠道缩窄,加上国土、环保等要素资源刚性约束加强,砂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一些项目出现停建缓建现象,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我们应该看到,国家稳投资的政策导向没有变,中央与省优先发展交通的方针政策也没有变,尤其是交通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乡村振兴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等国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大量政策红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扩大债券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利好决策;省委提出“六个倾斜”,要求把投资重点引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领域。这些政策利好都为我们破解要素制约带来了新机遇。

三是短板弱项固然存在,但补短攻坚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我省交通运输既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有综合交通发展不够、运输服务品质不高、行业治理能力不适应、水运发展相对滞后等短板弱项,对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形成制约。但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宏观调控越来越聚焦补短板,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出了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之综合行政执法、运输结构调整等重大改革相继实施,为我省交通运输发展补短板注入了新动能。

四是安全稳定压力增大,但行业风险总体可控。我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点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新旧业态安全生产风险叠加,安全稳定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这些年我们持续加强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压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监管工作,强力推进“隐患清零”行动,行业安全生产总体保持较好水平,尤其是今年我们将加快“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推广应用,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保障行业安全生产总体风险可控。

总体而言,难和险在增多,但时和势很有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交通运输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重要批示。“四好”不仅是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指导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理念。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要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咬定发展目标,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信心,自觉把“四好”理念贯彻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切实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主要方向是促进交通运输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融合发展。要推动交通路网融合发展。注重强化衔接、优化网络、互联互通,推动高品质快速交通网、高效率普通干线网和广覆盖基础服务网融合发展,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要推动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公、铁、水、空等不同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与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贯彻落实国防要求,加强军事需求对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国防功能,深化交通动员准备,推进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增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要推动新旧业态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

+”优势,积极推动交通运输新旧业态加速融合,统筹推进交通运输与物流业、旅游业、制造业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和动力。

——坚持补齐短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要补齐综合交通短板。突出区域、城乡、城际交通协调发展,强化高速公路网络连接,优化干线公路布局,推进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加大水运建设力度,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同时,根据新时代特点和高质量要求,完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制定“一江一湖四水”水运发展总体规划,做好规划引领。要补齐服务水平短板。聚焦交通供给效率和品质,健全城乡客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和“一站式”票务服务,完善物流网络和物流节点,为广大群众提供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要补齐行业治理短板。针对行业治理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完善行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行业监管模式,加强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快构建行业现代治理体系。

——坚持改革创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就是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不断破解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要注重思维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少讲以前怎么样,多想现在怎么办,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培养与新时代新实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切实用新思维、新方法、新理念创造性地推动工作。要注重管理创新。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机制和规划、建设机制。抓好“放管服”、综合行政执法、运输结构调整等重大改革,构建高效运行、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行业管理新体系。要注重投融资方式创新。尽快适应国家调整投融资政策的新变化,加快转变思路,加强改革创新。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向本级财政寻求支持,创新投融资渠道,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资产确权和综合开发利用等问题,想办法解决资金制约难题。同时,坚

持尽力而为、有保有压、精准调控,切实把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坚持守好底线。底线是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底线守不住,高质量就无从谈起。要守好安全稳定底线。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做好行业重大改革舆论引导,切实维护行业稳定。要守好债务风险底线。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把握好补短板、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严格预算管理,精打细算、精明增长,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交通建设。要守好生态环保底线。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到交通运输发展全过程,加强交通污染防治,推进长江岸线港口码头提质改造,推广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装备,实施绿色交通试点示范工程,推动交通运输转入集约内涵式发展轨道。要守好廉洁从政底线。严守中央、省委改进作风相关规定,恪守党的政治、组织、财经等各项纪律,深化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整治,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修养,坚守为人从政“生命线”。

三、2019年交通运输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践行“四好”理念,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奋力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再上新台阶,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当好先行。

2019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左右,建成通车高速公路80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500公里,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15000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

5000公里,确保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今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短板弱项,稳定交通投资,做好精准调控,把有限资金精准“滴灌”到重点项目上来,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高速公路投资205亿元,确保益阳至南县等80公里建成通车,扎实推进长益扩容、龙琅、安慈、平伍益等10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干线公路投资136亿元,完成新改建500公里。农村公路投资113亿元,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15000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站场建设29亿元,加快湘潭、吉首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建设。水运建设17亿元,推进湘江、沅水、洞庭湖区等高等级航道和长株潭、岳阳等重点港口项目建设。二是加强规划计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实施工作。完成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一江一湖四水”水运发展等战略规划编制。启动“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及公路、水运等系列子规划编制研究工作。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和计划管理,确保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增强交通发展后劲。三是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公路建设责任,强化项目建设用地征拆等环境保障,协调解决产权办理、消防验收等难点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加强项目造价审核管理,完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水运建设等重点项目调度机制。

(二)打赢打好行业“三大攻坚战”。“三大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系统务必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好抓实。一是全力打好交通脱贫攻坚战。更加聚焦贫困地区最紧迫最突出的交通问题,优先保障贫困地区项目资金投入,今年51个贫困县交通基础设施计划投资240亿元,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防工程等项目建设。认真做好慈利县驻村帮扶和联点督查工作。持续加强交通就业扶贫,扎实推进贫困地区海员就业培训,继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加快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二是全力打好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把长江岸线港口码头提质改造放在突出位置,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对40个泊位进行提质改造,完成《岳阳港总体规划》审批,推动港口码头集聚集约发展,努力建设最美长江岸线。继续开展湘江航运污染防治,深入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交通专项整治,认真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水运绿色发展,不断强化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监管,稳步实施全省船舶污染物收集点建设,全面完成400总吨以下货运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加装任务,按计划完成砂石码头规范提升工作。三是全力打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创新投融资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实施工作。加强重点项目计划资金执行评估,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厅直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全覆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三)更高水平服务国省重大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助力**开放崛起是交通运输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使命,必须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当好先行。一是推进长江经济带交通建设。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港口岸电、船型标准化等工作。抓好湘江二级航道二期工程、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建设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湘江二级航道大源渡二线船闸建成通航。加快岳阳港城陵矶港区(松阳湖)二期工程、长沙港霞凝港区三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大江海联运发展和滚装运输政策支持力度。二是为乡村振兴当好先行。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抓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和省级示范县评选,开展示范路和示范乡镇创建。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工作进度。推进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危桥改造、安防工程。建立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提升农村物流节点服务功能。三是服务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G59呼北高速炉红山(湘鄂界)至慈利段、张家界至官庄段、新化至武冈段以及

G5515桑植至龙山等高速公路项目,有序推动区域内国省干线公路提质改造。实施航运扩容提质,推进区域内高等级航道建设。开展湘桂运河规划研究。推动港口集约化发展。突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智能交通建设,构建区域内畅通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为我省发挥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作用当好先行。四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国防路网规划,推进重点地区、重点方向国防公路建设,提升湘江航道和重要港口服务军事运输能力。加强国防交通教育培训,强化专业保障队伍建设与训练演练。加快北斗系统、高分遥感系统应用,促进信息数据军民互通共享。推进长株潭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

(四)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一招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一是扎实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切实加强交通领域各类检查、收费和罚款监督管理,进一步放权降费、优化监管、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加大补短板、降成本、优环境、强服务力度,有效提高交通供给能力和发展质量。二是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相关会议精神,扎实抓好

梳理精简执法事项、推进执法职责整合、明确层级职责分工、加强执法保障、完善协作机制等重点任务,稳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三是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厅直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认真做好“三定”和职能交接等工作,进一步理顺厅直涉改事业单位与厅机关处室的职责关系和工作对接。继续推进厅直依法退出单位养老保险转企及人员待遇衔接后续工作。四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成交通运输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出台推进公路养护市场管理相关制度。实施无车承运人试点。持续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推动营业性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推进岳阳、长沙、怀化多式联运和绿色货运配送等试点。加快农村水路客运、渡运公司化改革试点工作。五是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开展“减证便民”活动。推行行政许可网办,抓好“1+2”政务中心运行,实现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五)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智慧交通。绿色智慧交通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必然方向。一是积极发展绿色交通。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建设低碳、高效、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推广慢行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深化“公交都市”创建,支持株洲、常德、娄底等市创建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力度,推进水运行业

LNG应用。加强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工作,加快落实港口岸电布局方案,研究和出台岸电推广应用政策。加快长益扩容、益南绿色公路示范创建项目建设。稳步实施普通国省道绿色公路建设。推行绿色维修、绿色驾培。二是加快发展智慧交通。完善智慧交通顶层设计,提升数据信息资源交换共享能力,建设交通基础数据库。确保高速公路通讯网络信号全覆盖。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移动支付系统建设。推进公路智能化养护管理应用试点。加快隐患清零信息化闭环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等系统建设。加快智慧水运综合监管平台推广应用,实现全省渡口分级视频监控全覆盖。三是着力建设创新型行业。支持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示范应用。开展大长桥隧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养护改造、生态防护、危化品运输快速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广BIM技术、远程视频监控等技术集成应用。完善科研管理和成果推广制度,培育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六)不断推动管理服务提质升级。一是强化高速公路管理。完成平汝、怀通、新溆等8条440公里高速公路限速调整任务。推进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排查治理。完善高速公路监管制度,推动实施路况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挂钩管理办法、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负责人年薪与任务绩效挂钩考核指标、车辆救援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深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革命”。开展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二是保持公路治超高压态势。推动治超工作实现公路全覆盖。制定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指导性意见,深化路警联合非现场执法。完善“一超四究”、黑名单等

制度,打通省、市、县、站四级治超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普通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完成经营性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检测设施安装任务。强化联合治超和源头治超,确保高速公路入口超限率降至1%以下。三是加强建设市场监管。不断完善招投标办法,大力推行电子化招投标管理,严厉打击围标串标、出借资质、转包等行为。继续强化在建项目人员履约管理,有效落实项目法人建设管理主体责任,确保项目建设从业单位人员履约管理到位。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红名单”“黑名单”制度,建设“信用交通省”。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四是提高运输服务水平。认真落实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支持长沙建设全国交通物流中心、岳阳建设现代物流城市。完成公路交通指路标志体系更新工作,成线成网推进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抓好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确保年底前所有县市区城区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加强12328、联网售票等工作,扩大“门到门”“互联网+客运”等定制运输覆盖面。五是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加快制定铁路专用线条例、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制定修订综合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等领域标准。继续依法处理高速公路

BOT项目历史遗留问题。整合规范交通运输领域监督检查和执法活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七)全力保持安全生产稳定向好。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今年大事要事比较多,行业风险隐患在积聚,我们务必守好安全生产这条“底线”,全力维护行业来之不易的安全稳定局面。一是完善安全制度体系。实施我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实施办法。压紧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强道路“两客一危”、水上交通、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等领域安全监管。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立覆盖生产经营各环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二是加强隐患预防和治理。将“隐患清零”行动扩大到全行业全领域。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强化“两客”车辆联网联控。加强危险货物运输、整车运输企业和乘用车运输场站安全检查整治。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危隧改造。做好重点桥隧监管检测。深化高速公路高风险路段排查整治,落实事故多发路段交通部门整治任务。加强“四类重点船舶”安全监管,完善船舶监测管理体系。强化铁路专用线道口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开展“平安工地”创建。三是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强化春运、暑运、黄金周等重点时段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做好极端天气预警防范工作。加强应急值

守,完善公路水路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提高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维稳综治和反恐怖防范工作。

(八)全面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和政治保障。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继续实行党政负责人家访制度。深入开展拒收拒送红包礼品礼金活动。持续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深化重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一步扩大“四风”整治成果。支持驻厅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内控标准化管理,狠抓工作落实,转变工作作风,实现“内部感到有压力,外部感到有效率,人人感到有动力”的目标。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按照“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原则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关键岗位、艰苦或发达地区锻炼。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行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职院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支持交通医院培育和引进人才。加强党对群团、妇女、统战工作的领导。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三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控。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铺路石”“航标灯”精神和新时代交通精神,加大感动交通人物等培树力度。强化机关精

细化管理,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水平,挖掘身边典型事迹,主动解读重大政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只要我们每年聚焦几个问题,干好干成几件实事,对行业长远发展来说就是好事大事,就很有意义。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要取得突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家毫书记“自然村道路工程坚决不允许层层转包”的重要批示和达哲省长指示要求,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作为全系统工作重中之重,严格按照“三基本三确保”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调度监管,扎实推进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廉洁,确保完成15000公里目标,力争基本完成全省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任务。二是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要取得突破。按照“一县一公司、公车公营、统筹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的工作原则,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批城乡客运一体化样板县,今年要力争完成第一批8个试点县验收,部署开展第二批试点,扩大示范县创建范围,积极引导企业整合资源,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实现农村客运集约化、规模化、公益化经营,切实补齐农村交通发展短板,全面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三是“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推广应用要取得突破。把“两客”车辆智能监管平台作为平安交通建设重要抓手,继续完善平台信息采集功能,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力争2019年全省1.8万“两客”车辆全面安装智能监管系统,总结提炼全省统一的智能监管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流程,切实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有力维护全省道路运输安全稳定局面。

同志们,做好今年交通运输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真抓实干、奋发作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交通运输发展新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提供高质量的交通运输保障。

2.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篇二

2010年, 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 也是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极为重要的一年。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 对当前国际国内和我省经济形势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总体来讲, 明年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但同时, 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仍然很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结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 2010年我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 继续按照“1234567”的财政工作思路, 加大收入组织力度, 优化支出结构, 突出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 加大对经济发展、“三农”、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 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过程中, 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化危为机的重要抓手, 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在继续支持保增长的同时, 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重点在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和根本动力。要在继续支持投资合理增长、促进出口稳定发展的同时, 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面落实中央引导消费和扩大内需的一系列财税政策,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增强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既是财政部门服务社会、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 也是增强发展动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社会事业倾斜, 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四是要把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根据2010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支出需要, 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初步安排1 597.93亿元, 增长15%,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851.33亿元, 增长16%, 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74.77亿元。2010年, 全省财政支出安排1 455.78亿元, 比上年预算同口径增长20.07%。

下面, 我就做好2010年财政工作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力组织收入, 努力完成收入任务

今年我们初步确定15%的增长目标, 与全国和目前了解到的兄弟省市财政增长指标相比, 这一目标十分积极, 但经过努力,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省委、省政府确定这样的增长目标, 是在深入分析省内外经济形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慎重决策的。从有利因素看, 一是我省经济增长势头向好;二是国家政策环境有利;三是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四是资源类产品价格逐步回升。这些都为我省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 全省广大财政干部职工一定要坚定信心, 要继续坚持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把各种有利因素加快转化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2010年, 要更加突出“加强税源监控”和“提高收入质量”两个重点, 处理好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营造宽松财税环境的关系, 既要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应收尽收, 保持财政收入的合理、稳定增长;又要立足全局, 着眼长远, 注重涵养税源, 增强发展后劲。

(二)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最大限度地筹措资金。要继续按照“八个一块”的思路, 积极“盘活存量”, 不断“扩大增量”, 突出“整合增效”, 强化“撬动引导”,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手段, 全力筹集建设资金。今年省上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共安排资金31.34亿元, 就是要保持支持发展力度不减。各市县也要做好切实资金筹措安排工作, 继续保持并不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突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如果说去年保增长主要任务是保产能, 今年则是要在调结构当中保增长, 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在支持提升纺织等传统产业、壮大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同时, 将支持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研究支持政策, 加大投入力度, 改进投入方式, 着力支持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着力支持大型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新型洁净产品等环保产业, 着力支持文化、旅游、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逐渐使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13115”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研究与发展、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扩大和促进消费。要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 加快“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等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激活消费市场。四是用足用活政策。要全面落实好中央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 尽快制定第二批拟取消的省级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现有财税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要发挥政府采购功能, 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五是注重发挥协同效应。要主动与业务主管部门对接, 加强与部门的协调配合, 积极研究支持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使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 形成合力, 发挥协同效应。

(三)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2010年, 重点要在“三保、三完善”上下功夫。“三保”:就是要确保已纳入规划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的民生八大工程“提标、扩面、新增”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项“改革”的资金需求。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计划投入民生八大工程资金321亿元, 比2009年计划投资增加68.75亿元, 其中省本级投入69.74亿元。重点是落实好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蛋奶工程”等民生项目的实施;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改革。“三完善”:一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三个对接”、“三个落实”;二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专款整合力度, 集中用于支持民生八大工程。同时, 积极利用担保、贴息、奖励等方式, 撬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 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特别是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 要积极探索, 在控制好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盘活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同时, 加大廉租住房建设投入, 实行租售并举, 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三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规划, 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下一步实施民生工程奠定良好基础。同时,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积极向财政部反映我省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遗留问题, 加快资金拨付, 加强资金监管, 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四) 围绕推进“三化”, 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 要继续把县域发展作为财政支持的一个重点, 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只能加大不得减弱。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20条财税政策, 特别是各市区, 要切实把省上支持县域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抓手, 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农业产业化方面, 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七大工程”, 继续支持稳粮、优果、兴牧、扩菜。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等, 给予重点支持。在创新支持方式上, 要通过建立涉农企业贷款贴息联动机制, 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方式, 拓宽“一卡 (折) 通”功能等, 有效调动信贷资本、社会资本, 提高财政支持效果。在县域工业化方面, 要围绕县域工业园区建设, 支持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促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在城镇化方面, 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支持重点镇建设相结合, 加大财政对重点镇建设支持力度紧密结合起来, 并将财政用于城镇教育、文化、体育方面的资金与“百镇建设”资金相结合, 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镇完善功能, 加快发展。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去年我们检查时发现, 个别地市还存在着截留中、省对县区资金的问题,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五) 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随着财政支出盘子越来越大, 安排好、管理好、使用好财政资金, 责任重大。为此, 要重点在以下15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在完善预算体系上下功夫。要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 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二是在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上下功夫。当前预算管理还存在着预算编制较粗、年初到位率低、预算约束力不强等问题, 2010年, 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 对办公经费、邮电费、车辆运行费、办公场所修缮费等费用进行跟踪测算,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定员定额标准, 细化预算编制, 全面实施项目库管理, 强化预算约束。三是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上下功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自开展以来, 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集中支付有效的监督作用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10年, 要将省级所有垂直管理的基层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 扩大中省专项资金动态监控范围, 将省级财政集散账户拨付到市县财政专户的资金及基础教育资金、扶贫资金、再就业担保资金、水库移民专项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等专项资金纳入动态监控范围, 确保资金安全。四是在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上下功夫。2010年, 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提高采购效率。加大电子化采购力度, 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将所有省级部门的政府采购事项纳入电子化采购范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推动所有招投标活动均在标准化评标室进行, 实现“阳光采购”。五是在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上下功夫。这方面主要是推广应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 对非税收入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将国家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六是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上下功夫。要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处置不规范等问题, 建立健全资产配置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 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七是在推进专项资金整合上下功夫。按照规划整合、项目整合、板块整合的思路, 整合存量与增量、预算内与预算外、中央与地方、财政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等各方面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继续加大省级专项资金整合的同时, 积极指导基层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 对上级专款统筹安排, 捆绑使用, 大力推进资金整合;对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力度大、整合效果好的地区予以奖励, 扩大整合范围, 提升整合效果。八是在加快支出进度上下功夫。今年, 我们要着力抓好“四挂钩”机制的贯彻落实, 严格按照办法要求, 将资金向支出进度快、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部门和市区倾斜,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九是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上下功夫。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严格控制公务购车和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会议费用和出国 (境) 经费, 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严肃财经纪律, 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十是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上下功夫。继续扩大财政省管县范围, 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和财政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县财政管理体制,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强化乡镇财政对各项财政资金的监管, 切实保障各项涉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十一是在推进财政与金融有效融合上下功夫。今后, 对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 原则上都要和信贷资金、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采取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 引导带动信贷、社会资本投入,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完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 加大对中小企业、涉农企业等贷款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担保补偿机制, 实施企业融资奖励政策, 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加快发展。十二是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上下功夫。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依据, 是财政经济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量化指标体系管理转换的重要依据。2010年, 要认真总结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科技资金绩效评价试点经验,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旅游促销资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安全生产资金、免费开放博物馆资金等12项财政资金纳入评价范围,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十三是在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上下功夫。各市区财政部门在资金筹集过程中, 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创新, 着力搭建投融资平台, 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另一方面, 又要坚持适度原则, 切不可超出地方财力可承受的范围, 防止引发政府债务风险。要把防范、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政府性债务由财政统一归口管理并实行“下管一级”, 进一步摸清债务底数, 掌握债务运行情况, 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十四是在加快“金财工程”建设上下功夫。今年重点是围绕“四加快一考核”, 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要加快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网络建设, 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设, 实现网上缴税, 提高入库效率;加快应用软件系统的推广使用和支撑平台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快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 实现财政资金全过程监控;按照“分解任务、量化打分、综合考核、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市县的考核力度, 调动市县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五是在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以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等的监督检查为重点, 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 探索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 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财政监督管理运行体制, 将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全过程,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六)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财政机关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3.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篇四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高速公路运营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各项重点工作,希望大家对照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听完报告,总体感受是总结成绩客观、查找问题精准、任务具体明确,通篇贯穿了厅党组的新思路新要求。尤其是分析形势和剖析问题实事求是,没有回避矛盾,充分体现了中心领导班子新的一年勇毅担当的决心。

去年利用工作机会,通过下基层,我走访调研了一些高速公路处,深入了解了高速公路收费一线职工的生活、工作情况。借今天这个机会,再次与运营中心的干部职工进行工作交流,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新的一年里省厅在谋划什么、推动什么,同时也为大家加油鼓劲、打气助力。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正视问题、把握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推动工作

从成绩来看,过去的一年,在诸多困难压力叠加交织,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的背景下,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系统

广大干部职工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山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胜仗。这一年是大家辛勤耕耘的一年,也是硕果纷呈的一年。

通行费征收创历史新高。中心各级紧紧围绕主责主业,拓展存量,创造增量,向管理要效益,以服务促增收,实现逆势增长。“十项稽核机制”、国干网备用链建设、联网收费运营与服务保障等多项工作得到了交通运输部专函肯定。

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有力。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在疫情防控的重点岗位、重要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冒着危险冲锋在“疫战”第一线,以实际行动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高速公路“铜墙铁壁”。全力保障煤电油气、食品医疗等重要物资运输,短短几天10对服务区迅速设置12处便民核酸采样点,2小时内“快通证”在全省235个收费站部署到位,为全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高速力量”。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便民核酸检测采样点,在全国独一无二,得到了广大司乘及社会公众的好评点赞,用实际行动有力助推了交通运输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

高效保障新开路段并网运营。面对一年9条高速(一级)公路密集开通,中心选派精兵强将组建运营机构,招聘运营人员。积极对接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单位,加快联网

测试进程,高效进行费率测算,确保了收费、监控、通信等系统与部省平滑对接。

科学精准制定差异化收费方案。积极推行了符合我省路网特点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会议,反复研究论证,创新性提出了G30连霍高速山丹西至玉门段“递远递减”差异化收费政策,这样的方案在全国目前还是唯一。方案有分量,措施有力量,实施1个多月,路网运行平稳,预期成效初显,切实体现了交通真行动、真作为。

助推“车货无忧”保险落地。这项全国首创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为解决广大货车司机 “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了“xx方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明确在总结xx经验的基础上全国推广。

推动“司机之家”提档升级。打造了先行样板,按照“六个驿站”标准升级改造“司机之家”10个,配套实行商品同城同价、餐饮打折消费,引入胶囊休息仓,提供2小时内货车司机免费休息等适需服务,“司机之家”入住率、好评率持续提升。

专项提升行动成效明显。xx高速不仅有满满的热度,更有暖暖的温度。积极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倾力补短板强弱项、解民忧办实事。12328和ETC客服热线全国排名持续靠前。开通半年多的“xx高速”抖音,粉丝已达15万。xx高速官方

头条号获评“2021年政务头条号优秀创作者”,全省仅9家单位获此称号。

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中心12个党支部获评为省(厅)直机关标准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武都收费站荣获“xx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特别是为充分展示“八棵树精神”在高速公路的生动实践,交通运输工作会后,中心随即举办了“最美高速人”颁奖典礼。我也通过网络观看了颁奖典礼盛况,近xx万人次在线观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通过职工讲述自己的故事,再次让我对xx高速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xx高速人身上有先行的担当、有敬业的匠心、有服务的本色、更有家国的情怀,进一步树立了交通运输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不得不说,2021年,对于我省高速公路而言,印象十分深刻。“高速公路”也成为今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比预料的多,取得的结果比预期的好。这一年来,无论是安排的阶段性、单项性工作,还是综合性、紧急性工作,我一直都很放心。交办任务后不用厅里紧盯跟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并且都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办理的过程让人省心,最后更体现了结果上的满意。一组组可观可感的数据,一个个可圈可点的亮点,无不凝聚着中心上下的高点定位、奋发有为,无不展现着广大干部职工的勇于争先、敢于担当。

这些令人振奋的成绩,也再次印证了我们是一支敢打硬战、能打胜仗的“高速战队”,也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增了光、添了彩。每个高速人都了不起!在此,我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向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系统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第二、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目标引领脚步,定位决定方向。在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交通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新使命新定位。对我们“高速人”来说,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去找定位。

一要争当服务美好出行的排头兵。交通运输不仅是基础性产业,更是服务性行业,社会关联度大,时时事事都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省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窗口”单位,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说,高速公路是我们交通运输行业的“一张名片”。省厅和社会各界对高速公路运营发展的关注度、期望值都很高。我们ETC发行曾创造过3天办理1万张的“xx速度”,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两个全覆盖”的目标,还有刚才提到的疫情期间高效保障重要物资运输,积极推动“车货无忧”保险落地,创新差异

化收费模式,等等。这些都是排头兵该有的样子。经过大战大考,xx高速人有自信有能力更有底气,在新征程上像“排头兵”一样先行、“火车头”一样奔跑。当好排头兵,意味着要走在前列,意味着要引领带动,更要跳起摸高,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应该力争全行业第一,也要力争一些领域在全国争先出彩。

二要争当智慧交通建设的先行者。高速网是线下的互联网,互联网是线上的高速网。促转型,必须深刻把握时代大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借势转型,全面推进高速公路向数字化转型。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率先推进高速公路等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拓展新基建应用场景。随着省委“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的行动提出,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将加速融合。今年我省高速公路还要探索实施自动收费、无人收费技术,开展联网公路“云收费”智慧站示范创建。对此,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系统要坚持这一目标导向,秉持“出行即服务”理念,从“用户体验”入手,发挥关键信息技术关键作用,让出行体验真正“智慧起来”。要牢固树立“先行”理念,凡事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深入研究,主动对接。

三要争当多元融合发展的桥头堡。随着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的深入推进,高速公路发展条件和运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十四五”期间,我省高速(一级)公路建成里程也将达到

8000

公里,县县通高速目标即将实现。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模式已呈现多样化。事业管理型、企业管理型等模式并存。管理多元化也造成路网的分割,给高速公路行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要坚持这一问题导向,着力研究破解政府与企业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明晰,权责不对等和行业管理缺乏刚性、有效的手段等问题。大家都知道,“枫桥经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牢牢抓住基层基础这一本源,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作为高速系统,就是要实现小事不出站、大事不出所(处)、矛盾不上交。如果对全省各高速公路处以及所辖收费所的重要性打个比喻的话,“桥头堡”一词颇为贴切。而筑牢“桥头堡”根基、让它发挥应有的区位地位和作用,就是要履行好各级应该履行的日常行业监管职能,当好省厅、中心的“千里眼”“顺风耳”。目的就是要坚持行业标准统一,强化制度建设引领,持续推动我省联网收费公路良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要争当ETC应用服务模范生。这几年,正是由于大家的努力,推动了全省ETC发行变道超车、节节攀升,ETC客服持续全国排名靠前。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和建设ETC门架系统为我国高速公路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这场世所罕见的疫情之变,ETC作为一种典型的公路非接触型快速通行介质,安全、高效、环保的优势将更加凸显。ETC作为一个识别和支付渠道,其产品形态未来也会变得更加丰富。目前,我省货车ETC安装率还不高,车道ETC识别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ETC城市多场景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潜力。去年,部路网中心新增了门架(5项)、车道(6项)、门架天线(2项)共3类13项全网运行监测指标排名。我们大部分指标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个别指标还低于全国平均值。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争先容不得半点懈怠和丝毫马虎。我们既要看到成绩、鼓足信心,又要正视问题、戒骄戒躁,这样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三、压实责任、重点突破,全力推进高速公路运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对今年全省高速公路运营工作,xx同志已经作了全面系统的安排,这里我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更加突出抓好项目建设。要紧盯省厅下达的8个工程项目建设任务,以开局就要发力、开年就要冲刺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主动担责任扛任务,对标时间节点,科学安排施工计划,坚决守住“质量、安全、环保”三条红线,切实做好清欠农民工工资和中小民营企业账款工作,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按期实现建设目标。同时,要认真履行行业职责,做好今年12个“开口子”工程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审查,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服务保障到位、督促指导到位,确保项目建设期间道路安全畅通。

二要更加突出抓好保通保畅。保畅通,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是落实“六保”“六稳”任务的迫切要求。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我们要坚持这一结果导向,开展好高速公路提效能优服务行动和车道“治堵提速”工程,要让安装了

ETC的车主在经过收费站时高效通行。要继续推广优化“车货无忧”公众责任保险,推进“司机之家”建设,让货车司机安心入住服务区、便捷快速获理赔。

三要更加突出抓好差异化收费。要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工作力度,开展定期动态跟踪监测,全面掌握舆情走向,及时回应舆论关切,稳妥有序推进差异化收费工作。要多方协调联动,尽快组织召开G30连霍高速山丹西至玉门段差异化收费工作现场推进会议,进一步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目前看,4条差异化收费路段“降本、增效、调流、增收”的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如果这样的利好面持续保持下去,可以考虑在下半年,适时扩大差异化收费政策范围,不断提升公路网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四要更加突出抓好安全运营。安全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特别是今年,抓好安全运营工作极端重要。目前,全省高速公路运营隧道达603座,共913公里。我们已是名副其实的“隧道大省”,但不是“隧道强省”,防范化解运营管理风险的任务越来越重,安全生产的“压力阀”也会越拧越紧。要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隧道运行监测,加大收费站入口超限超载及危化品运输等重点车辆联合管控力度,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要做好极端恶劣天气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打造平安高速。

五要更加突出抓好疫情防控。高速公路收费站是交通防疫线的最前沿阵地,也是遏制疫情的重要关口。“针尖大的窟窿也能漏过斗大的风险”。大家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精准有效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要以更多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因素,坚决不给病毒留任何突破口。要配合省厅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化应用场景运行,实现精准识别入甘车辆信息。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严格落实“人、物、环境”同防要求,不断健全完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基层、落实到最小单元,坚决阻断病毒通过交通运输传播扩散,确保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不失管不失控。

六要更加突出抓好新开路段。今年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要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速及一级公路700公里,新增通渭、文县通高速公路。要一如既往地发扬闻令即动、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积极做好收费运营各项筹备,确保新开通路段顺利并网通车运营。要坚持交通“一盘棋”思想,积极对接今年新开通运营路段项目建设单位,精准掌握项目进度,主动提供技术和业务指导,提早完成收费标准批复、费率集成、信息报备、系统建设、联调联试、实车测试及并网核验等工作,确保按期通车运营,稳步扩大通行费净增量收入。

七要更加突出抓好队伍建设。高速公路运营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职工人数已超16000人,队伍庞大,年轻职工多,思想活跃,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没有过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就不会有好的干事氛围,也就不会有新气象、新作为。从干部表率讲,全系统干部,特别是中层及以上干部要身先士卒、实干立身,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从班子表率讲,各级班子是队伍的“领头羊”,只有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才能管好这支“大队伍”,带出能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整体效能,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是相互补台、好戏连台。总之,我们的各级班子和干部要在行动上冲锋在前、能力上适度超前,发展上率先突破、作用上先行引领。

八要更加突出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形势越复杂、挑战越严峻,我们越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激发奋斗精神、提振信心士气。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确保交通运输部及省厅各项决策部署在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系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去年,中心围绕聚焦面向社会服务的窗口,积极开展了“服务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有力助推了通行费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大家要持续巩固成果,保持长态常效。今年省厅将开展“行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大家要深刻铭记心中的“天定路”“折达路”,以管理促作风、以作风强执行,形成向管理要质量、向行动要效益的良好氛围。刚才,xx主任在报告中提到了“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落实”,我非常赞同,希望大家务必贯彻到位。

此外,队伍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需要有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互相支持的精神力量作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大会上强调,“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要始终坚持榜样引领,不断释放“最美”的力量,让发现最美、传播最美、学习最美在全行业蔚然成风。要把新时代xx交通“八棵树精神”植入系统,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传承和弘扬“八棵树精神”,为行业发展汇聚起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在更高水平上打造“畅行陇原高速、体验五心服务”的品牌。只要广大干部职工都行动起来,人人珍惜这一品牌荣誉,人人参与这一品牌建设,人人担任这一品牌使者,处处体现这一品牌情怀,我们就一定能够奏响xx高速的最强音,这一品牌就一定会走得更远、唱得更响、打得更亮。

同志们,踏上新征程,我们正处在积厚成势、追赶发展的关键时期,重任在肩、使命如磐。2022年是中国农历虎年。在中国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我们都常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新的一年,我们更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添光加彩!

5.在全省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城市绿化重要性的认识

城市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城市绿化工作,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容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城市绿化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九五”期间,我省的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城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69040公顷,园林绿地面积6006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024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为28.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3.22%,现有各类公园303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6.9平方米提高到8.13平方米。全省涌现出一批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先进城市,南京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扬州、无锡、徐州以及常熟、江阴、昆山、张家港、太仓等8个市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建立了各级风景名胜区30个,共中国家级4个,省级14个,市(县)级12个,总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1.4%。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藕园、退思园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省城市绿地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的绿地系统。全省风景园林单位自身实力不断壮大,逐步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积极推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模式,全省风景园林行业改革继续深入,园林绿化市场不断完善,行业管理逐步进入科学和规范的轨道。全省共批准建立园林绿化企业254个,其中一级企业4个,二级企业60个,三级企业160个。国家建设部授予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和太湖风景名胜区(鼋头渚)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分别授予江苏苏州园林及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省风景园林系统有2个单位被团中央、国家建设部、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13个单位被团省委、省建设厅、旅游局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可以说,当前我省的城市绿化事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九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为“十五”乃至新世纪全省城市绿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还不能适应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以及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苏南城市、风景游览城市绿化水平相对较高,苏北城市、经济薄弱地区的城市绿化水平普遍较低;大、中城市绿化水平较高,小城镇绿化水平较低。二是城市绿地总量偏少,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绿地不足,绿化的生态功能还不够显著。三是城市绿化投入不足。绿化建设资金尚未建立稳定完善的投资机制。四是城市绿化管理薄弱。违反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随意改变或侵占绿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管理手段乏力。五是城市绿化行业改革相对滞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绿化建设和养护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我省城市绿化事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在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把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确提出了“广泛开展城市绿化建设”的任务,这是从我国现代化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以国务院名义召开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绿化特别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搞好城市绿化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一,城市绿化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条件和保证。目前,我省已基本实现了小康,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客观上要求不断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迫切愿望,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城市绿化在保持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其它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二,城市绿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现代化进程的初期,人们往往付出了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巨大代价,许多城市既是生态环境的受害者,又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日趋严重的城市 “热岛效应”,已直接威胁并影响到一些城市的生产和人民生活,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搞好城市绿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城市抵御外来生态灾害侵袭的能力,消化城市自身排放的污染,缓解 “热岛效应”,同时又能减少对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危害。因此,发展城市绿化,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一项为民造福、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

第三,发展城市绿化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也是生产力,城市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主要依托,绿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搞好城市绿化,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城市品味和内涵,促进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城市绿化建设不只是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基础产业。例如,增加城市绿地,可以直接提高绿地周边房产物业和商业的综合效益,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为苗木、花卉、草皮等植物的种植开拓广阔的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城市绿化是提高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绿化既是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不仅有益于居民培养社会公德,陶冶高尚情操,增加审美情趣,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激发爱城市、爱家乡的热情,为创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

从 “十五”开始,我省将进入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省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这就对城市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针对我省存在的人口总量大、密度高、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并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提高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和环境质量,塑造城市个性特色,把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我们只有在进行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搞好城市绿化建设,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抓住机遇,把城市绿化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省城市绿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明确目标,进一步加快我省城市绿化的建设步伐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制定城市绿化工作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确立积极而又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尤为重要。“十五”期间我省城市绿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根本目的,以创建园林城市为手段,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建立并完善生态健全、布局合理、总量适宜、功能显著、具有丰富内涵的城市绿地系统。要以提高城市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水平为重点,同步提升城市绿化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化环境和人居环境。总的目标是:各市要在“九五”的基础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1.5-2平方米,城市绿地率提高2-3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到 “十五”期末,使我省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达到35%。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城市绿化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建立并严格实行 “绿线”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城市绿化用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实施城市绿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和蓝图。“九五”期间,我省绝大部分城市都编制并组织实施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于指导各地的城市绿地建设,提高绿化建设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在绿化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中,还存在着规划编制水平不高,规划执行不严,管理不力等问题,因此,在“九五”期间,我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城市绿化工作,规划是前提,关键在管理,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高规划管理的水平。首先要建立并严格实施“绿线”和“绿色图章”两项管理制度。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改作它用,更不能进行新的经营性开发建设,原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凡不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要逐步清理。要在前几年实践的基础上,全面推行 “绿色图章”制度,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以及旧城改造等,绿化用地指标和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要负责审定。

我省城市人均用地面积较少,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建筑与人口密度过高,绿地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因此,我们要把努力扩展城市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合理安排绿化建设用地布局。要改变“见缝插绿”的传统增绿扩绿方式,从城市发展、生态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出发,实行 “规划建绿”,城郊一体,统筹安排绿化用地,有依据、有目标、有步骤地建立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为了保证城市绿化用地的需要,我们也要制定并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在城市国有土地上建设公共绿地,土地由当地政府采取划拨的方式解决;城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用地,必须与主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征用农用地建设城市绿地,要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城郊绿化等。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城市绿化建设模式。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区位环境、资源优势、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自然条件差异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绿化工作,决不能按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发展,切忌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地相互模仿,照搬照抄,更不能盲目攀比。要认真研究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地理环境、植物品种、山水资源和文化特点,走有自己特色的绿化建设路子,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风格;要合理地确定城市绿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本地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要坚持生态效益和物种多样性原则,提倡多种树、种大树,多栽花、少铺装。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要确保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绿地。在建筑密集区,要结合旧城改造,降低建筑密度,适当扩大绿地面积。通过提高绿化面积,合理绿化布局来缓解城市 “热岛效应”,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绿化要讲求景观效应,绿地规划建设要与城市形态、历史沿革、文化内涵乃至风土人情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绿化技术和手段,创造精品工程,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

(三)加大城市绿化建设资金投入,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城市绿化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保证。长期以来,我们用于城市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欠账较多,特别是城市绿化维护管理的资金更为短缺,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城市绿化建设筹资机制十分重要。城市绿化建设资金是城市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必须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方针,各级政府要把城市绿化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项目,列入城市基本建设计划,安排必要的资金,保证绿化建设的需要。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研究具体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城市绿化项目,参与城市绿化的管理和养护。在城市土地批租和成片综合开发时,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要求土地和房产开发商必须配套建设一块城市规划绿地;在城市重大建设项目中,要求建设单位配套安排、同步列入绿化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并把绿化纳入项目验收的范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企业认建认养绿地,市民认捐参与建设纪念林等方式,形成全社会参与绿化建设的新局面。各地要结合实际多作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城市绿化工作。

(四)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和养管的市场化进程。由于历史原因,城市绿化行业的改革相对滞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状况还比较严重,绿化建设和养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有的单位人浮于事,效益低下,仍处于“以费养人”的状况,使本来就不充足的绿化资金难以发挥作用,绿地的建管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深化城市绿化行业的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要转变观念,把市场机制引入到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责任制,促进竞争,降低成本,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提高绿化资金使用效率和绿地建设管理水平。各地要加快改制的步伐,尽快实行绿化管理和养护作业的分离,城市绿化施工与养护队伍应尽快步入企业化轨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进行运作。当前,要下功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在绿化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绿地的养护管理七积极推行招投标制,面向社会择优选用绿化设计、建设和养护队伍,通过竞争,优化城市绿化队伍,提高投资效益,提升绿化设计、建设和养护工作水平。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我省城市绿化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省城市绿化工作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全省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圆满实现,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为我们发展城市绿化事业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的愿望和更高的积极性。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为我们今后城市绿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部署与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城市绿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城市绿化目标责任制,市长要对城市绿化工作负总责,分管市长具体抓。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绿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并制定绿化发展规划、目标及政策措施,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绿化建设的新路子。各市要建立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机构,稳定专业技术队伍,保证城市绿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责,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二)要形成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绿化的社会氛围。绿化、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要认真落实全民义务植树的任务和责任,通过宣传教育,便全体市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参加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动员,绿化美化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巩固绿化成果。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城市绿化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城市绿化技术标准和规范,健全城市绿化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城市绿化工作的执法力度,坚决依法查处侵占绿地、破坏城市绿化设施的行为。同时要依靠社会力量和新闻单位(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对各种占绿毁绿事件进行曝光和监督,切实保护好绿化成果和城市林草资源。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城市绿化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要加强城市绿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尤其要重视城市绿化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绿化新技术的运用推广研究,在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选种育苗、栽培养护等各个环节,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实现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发挥。

6.在全省国税稽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六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统一思想 突出重点 加强领导 把我省国税稽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XXX副局长在全省国税稽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省局党组,向会议表彰的稽查工作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战斗在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第一线的全体国税稽查干部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国税工作的省公安厅吴厅长、省地税局石局长表示衷心的感谢。省公安厅、省地税局领导应邀出席国税稽查专业会议,这在我省还是第一次,体现了公安、地税、国税机关之间日益加强的团结协作精神,表明了警税联手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决心。吴厅长、石局长分别就加强公安经侦与税务稽查、地税稽查与国税稽查配合协作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侯局长的报告,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全省国税稽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税务稽查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全面部署了今年全省国税工作任务。三位领导的讲话,讲得很好,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国税稽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近年来,全省国税稽查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系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优秀模范人物,GG市国税局稽查局获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省局稽查局和GG市国税局稽查局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实践“三个代表”示范党组织,省局稽查局、GB州国税局稽查局等10个国税稽查局被评为全省国税系统先进集体,XXX同志被共青团中央、国家税务总局等13个部委评为“优秀青年卫士”,赵连刚同志、陆雅丽同志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XXX同志被评为XX省十大杰出妇女,还有一批稽查干部被省局命名为能手标兵。

2003年国务院作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部署以来,我省国税系统在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领导下,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深入推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我们通过与公安、地税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先后开展了打击伪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专项斗争,进行了集贸市场、加油站税收专项检查和年纳税500万元以上企业税收重点检查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查补总额20.23亿元。破获了AA“1.15”骗税案、BB“5.18”、成都“5.28”和CC“1.16”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CC“众诚”利用虚假海关进口完税凭证抵扣税款案、LL“江阳”涉嫌虚开废旧物资专用发票案、HX“大众”、BG“烟草”、DF“昌野”、ZC“泰山”、DS“万达”利用做假帐和做两套帐偷税案等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涉税案件,30多名涉税犯罪分子被依法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不断增强,各有关部门在打击涉税犯罪方面的协作更加密切,部分行业和领域的税收秩序明显好转,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稽查工作创造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尚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秩序还未根本好转。反映在税收领域,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税务机关与工商、金融、海关等相关部门的配合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使得税务机关还难以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收支进行有效的监控。加之税收法制还不健全,税收征管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税务机关的内部管理尚存在漏洞,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法分子仍然有机可乘。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犯罪分子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偷逃骗税日渐猖獗,并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一是随着金税工程的逐步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不断加强,犯罪分子又把作案目标转向了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交通运输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凭证、废旧物资收购凭证和海关完税凭证。二是对部份出口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后,不法分子又把作案环节前移,由骗税转换为偷税,情况更加复杂,查处打击难度进一步增大。三是涉税违法犯罪分子做假账、做多套账对付税务机关,实施偷骗税时有发现,屡禁不止,且呈蔓延之势。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当前稽查执法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当前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与之斗争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建立良好的税收秩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打击涉税违法犯罪任重道远,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应当看到,偷逃骗税不仅直接侵犯了国家利益,而且也直接损害了广大纳税人的合法利益。公平竞争是广大纳税人的强烈呼唤,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是税务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违法犯罪者的熟视无睹,就是对守法纳税者的打击;对违法犯罪者的打击,就是对守法纳税人的保护。因此,惩治偷逃骗税是众望所归的“民心工程”,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具体表现。同志们要顺应潮流,顺应民心,增强做好稽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履行法律赋予自己的神圣职责,充分发挥打击涉税违法、维护税收秩序主力军和“铁拳头”作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把践行“三个代表”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紧紧把握国税稽查工作的三个重点

大家知道,90年代初的税收征管改革,实现了征收、管理、检查三分离,加强了监督制约,强化了税收征管。96年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形成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新模式,为建立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铺平了道路。但由于对这一模式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少同志认为只有稽查部门才能到户检查,管理部门只能管“事”不能管“户”,从而导致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新的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去年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基础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既确立了稽查局的执法主体地位,也明确了征管部门和稽查局的业务边界。这就要求我们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准确把握重点稽查的内涵,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打击力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国税稽查工作要紧紧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涉税违法案件查处,二是总局布置的专项检查,三是省局布置的重点检查。这三项重点工作抓好了,就抓住了稽查工作的主要矛盾,牵住了“牛鼻子”,就能带动稽查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一)加强涉税违法案件查处。

《征管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这是法律赋予稽查局的法定职责,我们必须严格履行,责无旁贷。“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稽查部门发扬“四铁”精神,狠抓涉税违法案件特别是涉税违法大要案件的查处,才查出了威风、查出了威慑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树立了国税稽查的良好形象。可以说,稽查的威慑力是查出来的,是在与涉税违法行为斗争中产生的。因此,稽查部门要始终坚持以查处涉税违法案件为中心,认真分析研究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新趋势、新特点,找准线索,抓住苗头,集中力量进行及时、有力的打击。这就要求我们稽查部门反应要敏锐、措施要果断、行动要迅速、方法要科学。不然,我们总是跟着犯罪分子后面跑,甚至常常已经酿成大面积犯罪才发现,就为时已晚。前面我已讲过,我省国税稽查部门发挥稽查职能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省局党组是满意的。但据了解,也有个别县级国税稽查局10余名稽查干部,一年甚至几年一个案子都未查办过,一个处罚决定都未作出过,一次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都未采取过。当然,也许有人会以地方经济不发达,民风淳朴,无案可办等理由来回应。既如此,那里的稽查局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二)加强税收专项检查。

牵头组织税收专项检查,是总局根据《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赋予稽查局的授权性职责。专项检查要做到查一个行业,就要搞清楚这个行业的财务管理方式、经营管理特点,出现税收违法问题的主要环节及其原因,总结出查处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专项检查查处税收违法行为、改进征管薄弱环节和挽回税收损失的目的。专项检查不是稽查局一家的事,而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只有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抓出成效。稽查局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搞好牵头组织和归口管理;征管、法制、税政等有关部门也要协调行动、履行职责,绝不能认为专项检查由稽查局牵头组织而事不关己,不闻不问。例如,今年总局布置的实行“一窗式”管理之前增值税缴纳情况专项检查,大量的“票表”比对工作都需要管理部门来完成,发现异常情况再移送稽查部门组织协查或立案查处;货物运输业专项检查,前期的运费抵扣凭证的清理统计和初查工作以及受托协查发票的调查认定由管理部门承担,在清查中发现属总局文件规定需要协查或已达到立案查处标准的,交由稽查部门组织协查或立案查处。总之,今年的税收专项检查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各市、州国税局领导务必高度重视,抓好落实,稽查、征管、法制、税政管理部门务必各尽其责,通力合作。

(三)加强重点检查。

开展重点企业税收专项检查,是省局为突破大中型企业税收征管薄弱环节而布置的税收专项检查项目。2004年底省局党组作出了由省局稽查局牵头,抽调部份稽查力量,三年内完成对年纳流转税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的重点检查。按照这一要求,去年我们集中稽查干部200余人次,对钢铁、冶金、机械、烟草及化妆品行业实施重点检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不仅查补了巨额收入,而且促进了税收征管,整顿和规范了上述行业的税收秩序。今年省局决定以省局稽查局为执法主体,从省级稽查人才库和创“精品稽查局”联系单位集中稽查骨干200余人,对医药、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的150户企业开展重点检查。省局还计划明年对商贸行业年纳流转税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完成第一轮重点检查。然后,从2006年开始,再用三年的时间开展下一轮重点检查。对今年的重点检查,侯局长在报告中已作安排,这里,我强调四点。第一,各级国税局要充分认识重点检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紧跟省局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强对重点检查的组织领导,为省局检查组提供必要的工作及生活条件,省局也将适当地给予办案经费补助。第二,由于总局布置的专项检查与省局安排的重点检查时间重叠,都要求在今年5至10月内完成,可能会加剧稽查人手不足的矛盾,这就需要市、县两级国税局树立大局观念,统筹安排人力,确保专项检查与重点检查同步进行并取得实效。第三,为缓解人力不足的矛盾,避免多头重复检查,凡已列入重点检查范围的企业,其专项检查与重点检查统由省局检查组负责,各地不得自行检查。目前正在对重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的,要立即撤出检查组,并将有关检查资料移送省局检查组。第四,无论是重点检查还是专项检查,检查组都要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的关系,正确处理依法稽查与文明稽查的关系,尽力化解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尽量避免税收检查可能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干扰。同时在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前,可以让纳税人“自查自纠”,主动补缴税款,争取从轻处理,以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三、要进一步强化国税稽查工作的领导力度

稽查工作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督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防止税收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反偷逃骗税斗争的第一线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各级国税局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是做好稽查工作的保证,也是国税局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有了领导的支持,各项稽查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就能够对各类税收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保证税收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加强对国税稽查工作的领导十分重要。

首先,各级国税局党组要高度重视稽查工作。要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税务局系统机构设置的意见》(国税发〔2005〕128号)要求,进一步完善一级稽查体制。在市州中心城市的城区实行一级稽查,对城区以外的县级稽查局不能轻易撤消,以免增大稽查成本,削弱稽查快速反应能力。稽查局内部机构或岗位的设置要体现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四环节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选案机构不能外设,只能内设。目前少数地方把稽查选案职责划归其他部门履行,不符合《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也割裂了稽查业务流程,影响了稽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坚决纠正。审理工作既要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化解稽查风险,又要实行限时审理制,尽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审理周期。达到大要案标准的案件,要报请主管国税局审理并由稽查局作出处理处罚决定。要正确全面理解稽查执行工作的内涵,不能片面认为取消稽查收入专户后,稽查局就没有了执行职能,给稽查查补税款的入库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要高度重视稽查局领导班子建设。稽查局处于税收执法第一线,政策性和专业性都较强,业务涉及面较广,包括法规、征管、财务会计、信息化等专业,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我们国税机关的执法形象。如果主要领导成员配备不好,势必会造成工作的被动。因此,一定要认真选好稽查局长,配备好稽查局的领导成员。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勤政廉洁且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具备组织指挥大要案件查处能力的同志选拔到稽查局的主要领导岗位上。同时要处理好干部交流与保持稽查局主要领导相对稳定的关系。对稽查局的主要领导,既要加强领导,又要放手使用,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使稽查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另一方面,稽查局领导特别主要领导要坚持好工作报告制度,尤其是对大要案查处等重大工作要多请示、勤汇报,主动争取国税局领导对稽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第三,要配齐配强稽查干部队伍。当前,我省国税稽查队伍人力不足和素质不适应的问题同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稽查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据统计,2005年末全省国税稽查干部为2,289人,仅占全省国税干部总人数的12.83%。各地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和凡进必考的原则,依照稽查人员总人数不能低于同级国税机关和直属单位总人数的15%的要求,抓紧配齐稽查人员。同时,要努力将稽查干部队伍创建成为学习型团队,重点抓好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素质,适应工作需要。对实在不能胜任稽查工作的同志,要适当调整其岗位,以优化结构,强化素质。

第四,要从经费、装备上为稽查工作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办案经费和装备是稽查局查办涉税违法案件的必要条件,各级国税局领导都要关心重视。要切实管好用好省局下拨的稽查办案专项经费,确保此项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和混同其他经费使用。各级稽查局要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分配使用好稽查办案专项经费,严格开支范围,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同志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XX发展新跨越的进程中,全省国税稽查工作任重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我相信,只要大家在省局党组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奋学习,励志图强,依法办事,努力工作,我省国税稽查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文 章

来源莲山

7.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篇七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 受农业规模化程度较低、户均土地规模偏小、分散种植农户众多、种养习惯各不相同、种养品种多种多样、山区丘陵地理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省还存在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 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仍然不广,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仍然不强等问题。这里, 我就农机购置和农机报废更新“双补贴”政策讲三点意见。

一、实施好新常态下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今年, 农业部、财政部将印发《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 购机补贴政策实现新的常态化。我省要在2014年实行购机补贴政策常态化的基础上, 根据农财两部最新要求, 结合本省实际, 进一步做好补贴政策的修改完善。新的购机补贴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补贴方式“敞开”。2015年我省继续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操作办法。补贴资金兑付实行“先购机后申请, 先申请先补贴, 后申请后补贴, 不申请不补贴, 资金补完为止”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我省全面敞开了补贴, 只按先后顺序操作, 购机者对自己的购机行为要承担相应风险, 这就要求提高补贴政策的实施透明度, 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对农机部门提出了更高更严要求。

二是补贴范围“瘦身”。今年我省按照农业部确定的补贴机具种类范围, 结合省情实际, 对2014年12大类32小类86个品目的机具产品进行了认真梳理, 初步确定为10大类24小类45个品目, 补贴机具产品范围进行了明显“瘦身”。

三是补贴对象“放宽”。凡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都可以享受补贴, 包括了城镇“居民”、职业“农民”和种养殖企业、粮食收储企业。

四是开展新型农机产品补贴试点。按照农业部购机补贴新政, 农业部将在全国启动新型农机产品补贴试点, 由各省向农业部自行申报, 确定新型农机产品补贴范围和种类, 一并纳入购机补贴范围、同步实施。

二、实施好新常态下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2015年, 江西省被列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省, 成为全国新增的六个试点省份之一。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是对实施多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延伸和弥补, 意义十分重大。重点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坚持农民自愿和鼓励引导原则。要坚持“农民自愿、国家扶持、方便高效、促进更新”的原则, 鼓励和引导农机及时报废更新和升级换代, 加快节能、环保、安全农机的推广应用;对农民自愿报废淘汰老旧农机且购买新农机的给予适当补助。为此, 享受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一方面农民要自愿报废旧机具, 另一方面农民要购买新机具, 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到相互促进、同步实施, 才能把农机“双补贴”政策实施好, 才能得到农民机手的拥护和支持。

二要把握报废条件和补贴标准。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主要是针对已在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注册登记, 且符合报废条件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要求这些机具已登记注册过, 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年审年检, 是有据可查的机具;对于没有登记注册、年审年检的机具, 不能受理。

三要严格把关报废回收单位的资质认定。严格认定农机报废回收单位资质, 是把好政策实施的重要关口。各地要认真负责, 高度重视, 既要便民高效, 更要科学合理。原则上, 优先认定近两年实施“以奖代补”项目的二级以上农机维修网点;为方便群众, 每县至少设立1家以上报废回收企业, 个别地方视情况适当增加。要从严发放《江西省农机报废回收企业认定书》, 并及时向省农业厅、省商务厅备案。各级农机、商务部门要加强监管。

四要优化操作程序和补贴兑现方式。要认真设计操作程序, 要与购机补贴政策实施统筹考虑, 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 尽量便民、高效, 而且确保干部和资金安全。

三、落实好农机“双补贴”政策

实施好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双补贴”政策, 是农机部门肩负的重大民生工程, 要切实加强领导, 强化要素保障, 确保农机“双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

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多种方式宣传, 发放政策明白卡、张贴政策明白纸和政策标语, 把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双补贴”政策落实到位。

二要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各级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若干规定和省农业厅“十条禁令”,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补贴氛围。

三要全心全意做好服务。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工作理念, 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措施, 推行农机报废、购机补贴、安全监理“一站式”服务。

8.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篇八

2009年,是“三农”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奋力拼搏,共克时艰,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仍獲较好收成,总产达到530亿斤;农村各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50元,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业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达到550亿斤,力争突破历史最好水平;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力争达到10%;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我们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

(一)加快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2009年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已完成投资46.3亿元,重点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工程效益初步显现。2010年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计划完成投资80亿元,十大工程29个项目要全面启动建设。

(二)稳定种粮面积,着力提高粮食单位水平2010年全省粮食作物面积要稳定在6850万亩以上,其中高产作物达到5700万亩。要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抓好200个万亩高产示范田建设,辐射带动3000万亩,促进良种良法相配套,政、技、物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田带动区域均衡增产的作用。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推广重大农业增产技术,面积要达到6388万亩。扩大全程农机化试点范围,新增面积300万亩,全面完成国家机械深松整地试点任务。建立增施有机肥补贴制度,完成增施有机肥补贴100万亩。

(三)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挖掘耕地资源潜力要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率先把粮食主产县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粮田。2010年,要加快西部土地整理工程,到年底累计开工建设面积达到200万亩。镇赉项目区一期工程片实现通水灌溉,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大安项目区一期工程片基本完成水田开发。松原项目区前郭片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深入实施黑土地治理和保护工程,完成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平方公里。

(四)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水平落实好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强转基因育种研究和监管。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加快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积极引入中储粮总公司,与省内种子科研单位、农业大专院校通过股份合作形式,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集团。

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一)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政策增收今年中央明确提出“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我省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把中央惠农新政策落到实处。要结合省情实际,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工作程序,坚持公开透明,切实做到各项补贴资金及时下拨,足额到户,充分发挥惠农政策的强大效应。

(二)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挖掘产业增收潜力一是加快畜牧业发展。要围绕实施百亿斤肉工程,扎实推进三年攻坚。继续支持牧业产业园区和小区建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落实好中央对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政策和生猪、奶牛、蛋鸡补贴政策。安排资金支持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建设,优化畜禽品种结构,确保农民牧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二是打造以棚膜经济和参茸、林蛙、食用菌为重点的新兴战略产业。今年全省要新建棚膜面积7万亩,实现增收20亿元,到2012年达到百万亩发展目标,就地安排200万人转移就业。三是拓展林业增收空间。启动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林业百强企业和百强项目培育创建活动。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培育创建100个产值超亿元的林业企业,经济规模占全省林业经济总量的40%以上。

(三)加强经营管理,实现节本减损增收一是加强避灾农业建设。通过推进农业设施化,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规避自然灾害影响的目的。二是努力实现节本降耗。改变生产投入方式,推动高投入、高消耗向低消耗、高效能方向转变。三是加强经营管理,注重在细节上减损增收。2010年农户安全储粮仓要争取推广10万套以上。

(四)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实现创业增收继续安排资金支持“阳光工程”、“春风工程”,增强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力争三年,新增转移农民100万人。

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一)深入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和规定,把该放的权力放到县,把更多的财力和发展空间留给县。为培养和增强县(市)自我造血功能,向县(市)下放省共享收入的政策,继续延长执行。

(二)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支持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规模较大的工业集中区,达到省级开发区标准的,经考核认定,可享受省级开发区的有关政策。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继续安排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贷款贴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和基地建设。继续在税费、信贷、供水、供电、土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担保体系建设。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9年,我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经全面铺开,进入攻坚阶段,2010年要全面完成,实现“两权到户”,即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建立以家庭承包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管理体制。

(二)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拓展农业政策性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政策,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确权2010年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今年要按照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继续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适当时机启动面上工作。同时,积极稳妥地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交易市场。促进土地平稳有序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放开农民进城落户限制。要统筹解决好进城落户农民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加快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推動家庭经营向农户联合与合作,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继续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计划,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

五、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深入实施 “百镇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严谨地搞好规划编制,一以贯之地抓好规划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地深入展开。要强化产业支撑,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兴村、旅游富村、商贸活村。要把示范村服务功能建设作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桥梁,规划好生产、生活、商贸、文化、休闲等功能区,加快相关设施建设。要以改造和清理环境、绿化和美化村屯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建立有效的帮扶和投入机制,省、市、县三级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实行一对一、一帮三年不变,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合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注重发挥各级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继续开展万名村干部培训,2010年培训2000名,增强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能力。

上一篇:议军会议程下一篇:大学语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