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研究综述1

2024-07-15

网络舆情研究综述1(精选8篇)

1.网络舆情研究综述1 篇一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普及各个领域。网络不仅是一种向外界发布最新信息的渠道,也是人们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而人们在这一平台上发表意见时,就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那么网络舆情的管理也应备受重视。在网络使用人群中,大学生居多,为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校;管理机制;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主要是人们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网络舆情在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高校需要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加强重视,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网络,正面舆论。在网络上,人们言论自由,言论平等,但是网络的传播速度过快,至今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导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消极的内容,对人们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学生,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为学生全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帮助。

一、高校网络舆情概述及管理现状

1.1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高校网络舆情只是网络舆情中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高校网络中。参与者自然也是高校的大学生和教师,以及管理者,主要的形式则是校园网站、博客、QQ群、贴吧、微博等,大学生主要经过这些平台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当学校内部或者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时,学生会经过这些载体,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从而形成所谓的舆论。高校网络舆情出现在学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是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个体心理和思维特征,再加上大学生涉世未深,在评论事情时,根据的是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曾深思,大多带有自我情绪,这就使得他们在舆论中扮演着不同于他人的角色,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1.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伴随着时代的信息化,互联网快速更新,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张。据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多数网络使用者是大学生,这为高校带来了便捷和新颖,却也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已经有许多的学校在加强对学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管理机制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在的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对社会上的事情进行自由言论,也有人带着情绪进行大肆评论,不够理性,这给社会的网络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高校舆情管理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群体,他们的身心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高校的主要责任和目标。而网络作为一个可以尽情表达自己观点和价值观的载体,自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也正是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虽已做出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1管理主体不明确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需要高校各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但是现在的高校的分工并不明确,时常会出现多个部门解决一个问题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耽误网络舆情问题的及时处理。而且,目前许多高校基本上都是建网站者实施网络舆情管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管理的主体并不明确。就现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情况来看,大多高校依然处于起始阶段,而网络舆情也基本是由大学生自己或者建网站的人来实施管制的,更多依靠的是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但是如今的网络舆情实在是好坏皆有,甚至可能负面信息更多,这必然会给学校网络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这样的局面则急需明确的管理主体来进行管制、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不明确,将会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失去控制,进一步阻碍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益的信息,从而对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管理人才不充足

网络舆情的管理不只需要部门的建设,也需要优秀的人才来管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管理人才,想要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就必须为管理部门配置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据调查显示,现在的许多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人才配置方面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许多管理人才可能是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但是缺乏多元化的能力和素质。而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很有可能是忽略了网络舆情管理部分,导致出现严重缺乏人才的现象,阻碍了正常的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进行,更多的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学校才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危机的存在。专业的优秀人才需要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及时地处理网络舆情问题,甚至能够根据平时的数据分析,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危害。

2.3管理模式不新颖

网络的更新快速及时,随之而变的是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为应对不同的网络舆情问题,高校应该适时更新管理方法。现阶段,许多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一般采用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以单独面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感,从而推敲他们的舆论倾向。这样的方式过于传统,不够新颖,无法适应现代快速进步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网络的独特性在于其传播信息的速度快,方式便捷,范围广,这就导致了原来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的网络舆情管理需求的局面,然而目前还是有诸多的高校依旧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管理,这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致使成效不够明显。

2.4管理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进步也十分迅速,但是现在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尤其是高校。以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目前,我国诸多高校依旧缺乏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分析和处理的专门的管理机制。大学生利用网络了解社会上的最新消息,学习一些有益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样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也为高校增添了一种了解学生的途径,打破了惯有的模式。但是与此同时,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信息,而大学生未曾涉世,辨识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涉足不良网站,接触恶性信息,这将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高校依旧存在许多欠缺之处,网络的维护不够全面,未及时筛选优良的信息,这些都没有很好地约束和监管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给学生和高校自身都来了恶劣的负面影响。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事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涉及高校的校风建设及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舆论危机或者恶性事件,从而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是现在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任务。

3.1加强管理主体建设

管理主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加强管理主体建设,为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和高校的进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高校的管理主体包括学生处、网络管理、安保部门三个部分,其各自具备着自身的相应的职责。想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建设,需要这三个部门团结和谐,各自完成分内任务,共同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学生处在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对舆论的关注程度和具体的倾向性,从而有利于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网络管理部门对于大学生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可以尝试着从学生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对部分大学生使用恶性网站的行为进行网络管理。安保部门在学生处和网络管理部门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高校内部网络安全有序进行,从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主体建设。

3.2加强管理人才建设

加强管理人才建设是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现网络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训,可以尝试在招收管理人才的时候,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验和专业能力的考核,具有针对性地聘用符合岗位的全面化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对在职人才和新进人才进行定期培训,不仅是培训专业能力,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防在工作期间管理人才出现纰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内部也可以实行考核,以这种方式,促进管理人才的自我培养和成长,从而能够为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做出相应的贡献,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

3.3注重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的发展迅速,舆情的信息量也自然会随之加大,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会出现无法满足现代网络舆情管理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针对学生进行具体了解的形式,过于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会导致无法顾及每位学生,造成一定的疏漏。网络舆情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监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的积极交流,形成师生无障碍沟通的局面,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引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能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高校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管理模式,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学生的舆论倾向,从而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3.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规范大学生和高校正确使用网络,而这一体制的健全需要监测、分析、处理这几个专业的机制组合而成,需要他们互相合作,团结配合,形成一条稳固的规范链,监督大学生和高校使用网络的行为。监测是保障高校能够及时获取舆情信息的前提,对进行后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监测时,一定要注意从不同的网络方式和不同的群体中全面监测、搜集信息,着重注意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之后,交予分析部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判断舆情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并对信息做进一步的总结,然后以客观的立场将信息数据保存。在此基础上,处理部门对分析出来的问题,进行实时有效的解决,以此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建设。

四、结论

高校是使用网络最频繁的地方,也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在高校,网络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也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越来越重要。高校应该做到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获取信息的网络平台。并且,高校对网络舆情的信息一定要时刻保持敏感,从自身做起,从大学生的立场出发,建设良好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为高校的和谐发展和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2]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马春来论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及管理[J].琼州学院学报,2009(4).[4]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5]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

2.网络舆情研究综述1 篇二

一、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与特征

从国外来看, 一些学者主要对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第一, 关于网络舆情传播的个体化与群体性并存。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 (Gustave Le Bo) 认为, 聚集成群的人, 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 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 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1961年, Stoner研究发现, 群体决策通常要比群体讨论前个体所持有的观点更为冒险, 此种现象被称为“冒险转移” (risky shift) 。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斯坦 (Sunstein) 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群体极化概念:群集极化, 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 在商议后, 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第二, 关于网络舆情主体的匿名性。

加里·马克斯 (Gary Marx) 提出现实社会中个人身份识别的七大要素:合法姓名、有效住址、可追踪的假名、不可追踪的假名、行为方式、社会属性 (比如性别、年龄、信仰、职业等) 以及身份识别物。在网络虚拟世界里, 这七个方面都可以达到不同程度的隐匿, 因此, 网络舆情主体具有相应的匿名性。

第三, 关于自由性与可控性。

网络的传播自由是有限度的, 与控制相伴而生, 尤其对于各种有害的网络噪音而言, 这种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德国批判学派学者哈贝马斯就说, “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身也就是控制的合理性, 即统治的合理性”。

从国内来看, 在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中, 专著有近10部, 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编著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 (2009) 、王国华、曾润喜、方付建的《解码网络舆情》 (2011) 、高红玲的《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 (2011)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编著的《网络舆情与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 (2010) 、刘毅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 (2007) 等。论文有700余篇, 且绝大多数发表于2010年和2011年;硕士博士论文25篇。这些著作和论文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杨天瑜分别从社会经济转型、网络技术进步和媒介生态环境的传播模式转变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频发的社会背景;曾润喜指出, 网络舆情会从四个方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影响, 而对网络舆情的汇集、研判和引导可以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干预;李弼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理论、监测与预警方法、应对策略进行整体性研究, 以期有效掌控网络舆情, 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第二, 关于网络舆情与政府管理。

包巍认为, 网络舆情与政府管理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 政府必须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 另一方面, 网络舆情也是政府决策的影响者;郝遥、董德兵则指出, 现在政府的网络舆情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网络管理手段单一, 二是网络宣传效果不佳, 三是政府处置速度难以跟上网络舆情发展的进程, 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建立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引导机制、预判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和交流机制。

第三, 关于高校网络舆情。

胡玉东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管理现状以及引导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 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李昌祖、周杰、郑苏法指出, 必须根据研判与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即时研判和深度研判制度, 确保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良好效果;李伟东、刘敏姬强调要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机制, 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积极维护校园稳定。

第四, 关于网络舆情的工程技术问题。

杨秋平重点介绍了构建“网络舆情智能检测与分析系统”所涉及的内容分析技术应用;李耘涛、刘妍、刘毅则提出了网络舆情灰色预警评价的具体程序, 并用相关评价计算实例进行了辅助说明;郭岩、刘春阳等学者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源、影响力等概念的深入研究, 构建了网络舆情信息源影响力评估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的现状、拓展及深化

从国内来看, 在有关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研究中, 专著有近20部, 主要包括:戴焰军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2010) 、贾进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党员干部读本》 (2010) 、于景森的《学习型政党研究----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2009) 、谢春红的《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 (2009) 、蒋仁勇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 (2005) 等。论文有300多篇;硕士博士论文11篇。这些著作和论文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内涵, 一些学者作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理解读, 认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是指把学习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措施和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持续开展党员个人学习、党组织的团队学习和全党的学习, 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对于特征, 学者们主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是具有世界眼光、胸襟开阔的政党;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是善于把握规律、具有创新精神的政党;是重视科学、善于科学执政的政党。[2]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组织的特殊性、结构的严密性、内容的政治性和时代性、成员的广泛性和开放性等特点。[3]

第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思想渊源、历史进程和经验。

关于思想渊源。涂刚鹏强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学习的思想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渊源[4];在对历史进程的研究中, 石仲泉把建党以来90年的历史, 大体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30年”, 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三个“30年”[5];对于历史经验, 鞠正江认为,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保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方向, 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为首要任务,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立场、观点、方法作为核心内容, 把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全党作为关键抓手, 把学习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障。[6]

第三, 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

冯德兰指出,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指明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创新了党的学习理念、内容、管理和组织保障, 形成了新的学习模式, 开创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相互促进的新机制。对党建理论的发展和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7]陈宏认为,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法宝, 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长期战略任务, 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 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具战略性的问题, 是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着力点。[8]田慧萍则认为,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 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与要求、方法与路径。

程美东认为, 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广大党员的学习习惯常态化,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方法的新颖化、科学化;徐志宏认为,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应当包括:深入实际、学贯古今、辩证思维、把握规律、健全制度、创新方法, 形成优良学风, 具有世界眼光;对于路径, 陈远章认为,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从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获得不竭动力, 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借鉴智慧, 从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撷取精华, 从世界政党政治的兴衰成败中获得教益, 从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第五, 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涉及的重大关系。

学者们分别论述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 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过程中, 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全党,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题;培育广大党员干部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精髓;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夯实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道德基础。[9]已有研究强调: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归根结底, 就是确保党始终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 而能否实现这一点, 关键在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程度与效果。[10]一些学者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的首要内容, 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四项基本要求”的首要因素。[11]

同“网络舆情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较为相关的研究成果只有几篇论文:第一, 根据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概况及网络舆情对党的执政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提出利用网络舆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措施和策略, 如《网络舆情的发展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蒋述卓, 2011) 。第二, 利用网络化学习, 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如《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张淑东、李彬彬、岳武, 2011) 、《网络化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路径》 (江玮玮, 2010) 。

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 不难看出, 如果单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或网络舆情理论出发, 成果都很丰富。但将网络舆情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 至今尚未见到。可见本课题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 (2) .

[2]秦在东, 方爱清.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 2009 (6) .

[3]蔡晓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 (5) .

[4]涂刚鹏.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渊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4) .

[5]石仲泉.党的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1 (1) .

[6]鞠正江.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J].党史文苑, 2010 (12) .

[7]冯德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党建理论的贡献[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8]陈宏.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意义[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6) .

[9]伍志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 (6) .

[10]王磊, 沈萍.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视角[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 .

3.涉检网络舆情研究 篇三

[关键词]网络舆情;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2011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到4.85亿,2011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1]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人们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发表言论,交换观点,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空间。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舆论这把“双刃剑”,以有效控制舆情的导向及把握引导与干涉之间的度,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实现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等问题,也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一、网络舆情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具有情绪化的特征,因此,舆情有时会缺乏理性。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由华中科技大学的曾润喜博士提出的: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

二、涉检网络舆情现状

“涉检网络舆情”是指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检察机关及检察干警(一般称检察人员)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国内外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关注的,对检察工作或检察队伍的事或人有一定影响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总汇。[4]按其范围可以分为广义的“涉检网络舆情”和狭义的“涉检网络舆情”。广义的“涉检网络舆情”包括一切与检察工作、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关的和可能发生影响的网络舆情。狭义的“涉检网络舆情”仅指直接对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直接影响的网络舆情。

在新媒体时代,一个极小的案件,通过网络这个平民化、自由化、广泛化的大麦克风的传播和放大,都有可能引发巨大的网络舆论效应。最高人民检察院多次批示,各级检察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使命感,投入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来”,“使网络舆情成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强大动力“。

涉检网络舆情有以下几点特征:

1.突发性。涉检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常常因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内蒙古阿荣旗女检察长开豪车事件就是源于一篇名为《一个贫困县女检察长和她的名车》的帖子,随后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2.广泛关注性。涉检事件本身就有很高的关注度,时常被媒体放大。事件一旦被在网络上曝光,其的影响会在短时间内呈爆炸式的扩张,从而引发公众舆论的激烈评议,这也是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之一。

3.放大性。也可以称之为辐射性,是指涉检网络舆情因被炒作而被放大和辐射。网络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和职业界限,赋予每个人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能让人们在论坛、博客等虚拟空间里交流对一个案件的看法,一个极小的案件,通过网络的无限传播与放大,就可能引发巨大的网络舆论效应,特别是一些偏激者,很容易导向负面的涉检舆论,如此循环往复的话,会对检察机关形象和执法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

4.偏差性。偏差性是指涉检网络舆情所反应的情况或问题与事实不符或不完全符合实际,有的基本属实、个别失真,有的个别属实、大部分失真,有的则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甚至是恶意炒作和攻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网络本身缺少监督与约束,二是因为发言者身份隐蔽,可以不受限制的“畅所欲言“。

5.对象特定性。涉检网络舆情的对象特定性,是指检察机关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国内外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关注的、与检察工作有关的人或事。包括检察机关对一个案件是否立案、侦查,或者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是否提起公诉,以何罪名起诉等。

6.途径上的拓展性和渗透性。拓展性:在信息多元化时代,网络舆情表达快捷,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民人数快速增加,很多在官方渠道无法得到满意答复的网民,纷纷转向网络来寻求信息、发表观点;渗透性是指网络的快速发转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频频曝光的司法腐败、暴力执法事件、官员腐败等都迅速引起巨大的网络舆论,促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实现社会正义。[4]

三、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主要原因

(一)民众对公权力缺乏必要的信任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贪污受贿、司法腐败等现象不断曝光,人们对于司法机关的不信任程度逐渐积累,而网民通过网络对权力行使瑕疵进行的指责、批评,形成强大的舆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公权力的不信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网络群体的集体无意识、盲从及缺乏必要的引导

网民普遍存在着易冲动、易受暗示、缺乏理性思考等情况,极易走进误区,对某一事件形成极端观点和评论,而缺乏必要的引导有加剧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当前大多数基层检察机关对建立网络舆情监督引导机制仍停留在“有口号、无行动”的阶段,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措施长期处于真空状态,必要的组织机构和监督、引导机制尚未形成,制约着涉检网络舆情处理的进展工作。

(三)事件发生后相关机关未及时正确回应

舆情事件发展初期,频繁使用“外交辞令”回应舆论,各级官员的谈话风格趋向保守、古板,灵活性和亲切性不足。言论内容以官方语言、套话为主,较为空洞,在公众面前缺乏说服力,检察人员的媒介素养不符合时代要求。

四、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构想

建立健全涉检网络舆情的立体引导机制,积极把握舆论导向,缓解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冲击,是检察机关妥善处理负面网络舆情危机,提高执法公信力及自身形象的必然之举。对于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必须要牢记两点:一个是“快”,另一个是“准”。一切利用传播媒体的手段都应该围绕着“快”字展开。

(一)加强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把媒介通识教育纳入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体系中,增强检察人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19世纪初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的初步构建为: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5]

由此,对检察人员进行媒介通识教育就是指对检察人员进行有关媒介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检察机关应加强网络技巧的运用。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多数基层检察院在应对网络舆情问题上还是倚重媒体采访、新闻报道等传统模式。而且,从很多官员在面对新媒体时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很多的检察人员的媒介素养不符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检察人员的媒介通识教育的培养。

(二)转变消极观念,正确看待涉检舆情问题,把握“黄金四小时”原则

检察机关不能再采取过去的那种“鸵鸟式”应对策略,或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采取“堵”的办法。检察机关要正确看待涉检舆情问题,强化接受监督意识,自觉接受外界监督,不斷提升自身形象,使负面的涉检舆情没有产生的土壤,将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使法律监督效果得以实现。在应对舆情问题时要勇于摒弃官僚思维,告别官话、套话,采取灵活、充实的沟通方式和丰富的语言内容与民众沟通,答疑解惑,塑造检察机关的新形象。

“黄金四小时”原则是由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提出的,是指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应该牢记及时性原则,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把握舆论的麦克风。当政务公开成为一种全民共识的时候,作为其重要表现形式的政务微博逐渐进入网民视野。司法部门要充分利用微博的新媒体特性,成果引导舆论。例如山东济南女狱警街头打人事件。事件在微博上曝光后,立即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当晚,济南市公安局利用在人民网、新浪注册的微博,及时向网友通报事件的处置情况。“济南公安”微博及时、细致的回应,有效避免了网络舆情的发酵和扩散,使一场来势汹汹的网络风波化解于无形。此举具有示范意义,对我们检察系统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加强推进“阳光检察”工作

在检察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坚持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检察信息发布平台、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或网络互动、电话交流等,从容有序,不回避、不掩饰,在第一时间便开始做出一系列回应,简明扼要的正面回答人民群众的疑问,尊重事实,注重权威发布,这不但可以扭转多数人的看法,争取很大的舆论支持,而且也宣传了自己的正面形象,有利于检察工作的开展,为案件的“软着陆”创造良好的条件。坚持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让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应学会“组合拳”的应用,在平息了公众的舆论后对事件的调查应继续进行,不能让人感到其表态只是一种缓兵之计,只是为了淡化事件,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仅有承诺而无行动。

(四)注重总结,不断健全、完善涉检舆情的监督引导机制

虽然每一个舆论热点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诱因和表现形式,但也存在着深层次的共性和规律,检察机关应当以包容的心态正确看待涉检网络舆情问题,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积极研习热点案例,对其发生、传播和处置等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不同的舆情危机中发现其共性,以增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督引导能力。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确实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在事件发生后在采取补救措施。

五、结语

涉检网络舆情研究的体系尚未建立,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和扩展。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网络舆情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会不断开拓创新。对于网络舆情的理性监管将有助于我国网络媒体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树立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保障人民监督权的真正实现、促进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 http://www.cnnic.net.cn/.

[2]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

[3]谢江溪,邹俊豪.基层检察院应对涉检负面网络舆情的思考[J].中国检察官,2011(10).

[4]周鸿广,周炳华等.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DB/OL].http://www.cnmn.com.cn.

[5]董秀萍,张力.通识教育中课堂互动的探索与实践[J].2010(3).

4.网络舆情研究综述1 篇四

[摘要]军事网络舆情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开情报吸引了众多军事网民。比较国内一些典型的网络舆情系统,论述军事网络舆情分析系统(MNPOS)的特点、功能及体系架构;研究一个基于,NET Framework平台和XML交换格式的MNPOS,对军事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与抽取、舆情分类与敏点标注、倾向性分析等技术作研究改进,推进MN―POS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深化。

[关键词]互联网 军事舆情 信息技术 舆情分析

[分类号]G250 引言

在军事情报搜集和处理中,公开情报资料搜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美国中央情报局80%的情报来源于公开材料,德国新闻情报局每天将搜集和处理后的公开情报资料汇总成《每日新闻简报》呈送,以色列情报机关公开承认其所获情报65%来自报刊、广播、电视和学术研究论文等公开渠道,其他许多国家也设立了专门的公开情报搜集机构。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公开情报资料,由于其开放性、及时性以及便捷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情报工作者的重视,甚至很多情报工作者纷纷将网络舆情作为其公开情报资料搜集的第一来源。

军事网络舆情主要是指国内外互联网络媒体中关于军事事件的评论和观点。军事网络舆情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舆情,除了网络舆情所拥有的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特殊性。评论和观点往往都集中在一些敏感和焦点问题上,例如中国军费问题、中国军事威胁等。在进行舆情分析与监控时,军事网络舆情将会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由于国外一些媒体往往对其民众进行错误引导,军事网络舆情中的许多看法可能偏向负面,在进行分析和监控时就必须注重对这一部分舆情的判别,这对于做好军事情报分析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以开发军事网络舆情分析系统MNPOS(NetworkPublic Opinion System in Militaty)为背景,在分析国内主要舆情系统基础上,研究舆情采集、舆情处理和舆情服务的系统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网络舆情系统比较及军事网络舆情系统特点

2.1

国内舆情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应用

网络舆情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一方面与信息分析的具体功能和解决方案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随网络舆情内容、范围和传播应用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技术包括各种信息采集、特征抽取、数据挖掘、文本分析、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自动摘要、智能检索等技术。当前的新形态信息交互模式有网络新闻、论坛、博客、维基等,其信息采集技术从早期的静态页面信息获取发展到动态数据库数据获取,从传统的网络蜘蛛发展到可自主调整的高效搜索,从字符串匹配的检索实现发展到知识环境下的智能检索;相应的信息运用多元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其基础聚类分析方法有概念语义空间与相似度、基于支持向量机与无监督聚类相结合的网页分类等;技术上采用决策树、神经网络、朴素贝叶斯、组合分类器、遗传算法、粗糙集、最近邻技术等多种分类方法。

国内一些较典型的网络舆情系统概述分析如下:

・谷尼国际Eoonie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获取、自动聚类、主题检测和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形成简报、分析报告等结果。运用内容抽取识别、相似性去重等技术获取网络中的热点和敏感话题,根据统计等策略分析不同时间内的主题关注程度和预测发展趋势。该系统在国内的用户有待进一步增加。

・中科点击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它使用强大的采集软件对数千网站进行监控,自动获取舆情信息的热度,并生成报表;同时可获取热点主题的浏览量、回复数,并跟踪发帖人,对舆情信息进行管理、标注和分类,并根据重要性对舆情信息进一步筛选和过滤。其采集性能比较好,但分析处理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北京拓尔思TRS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种技术,实现对舆情信息的精准和全面采集,同时综合运用大规模文本智能挖掘技术,实现对海量舆情信息的准确、高效分析和管理。其舆情功能从用户角度来看较为全面。

・北大方正智思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该系统褴合互联网搜索及信息智能处理等技术,通过对网络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等方法,实现网络舆情监控和新闻专题追踪等功能。其开发比较早,应用也较多,但相关的更新功能相对较少。

2.2

军事网络舆情系统的特点和相关研究

相比较当前市场上通用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军事网络舆情系统MNPOS对军事类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相关研究更为关注,快速的专题聚焦、敏点发现追踪和倾向分析规则都具有新的特点。而目前的网络舆情分析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模型,研究主要是获取网络舆情话题的一般信息和主题信息,注重获取舆情话题的主题内容,例如作者、发表时间、话题类型等,缺乏对话题评论焦点、情感倾向、事件关系等深层舆情信息的发现,忽视从事军事的群体对话题的情感、事件关系及变化趋势的分析。

传统研究方法没有对大规模军事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使得网络舆情系统无法适应网络环境下海量军事数据的特点;只利用简单的统计方法给出话题变化趋势直接作为预警信息,缺少基于知识的推理。存军事领域,网络舆情系统不提供完整的军事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理论,大都以管理者需求为牵引而采用具体针对性的技术进行解决,造成技术整体上不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很难形成一套完整的军事网络舆情解决方案,势必影响到军事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和方法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靠性。因此,无论是社会科学领域还是工程技术领域,对军事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成果属于方法上的研究范畴,军事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工作不够全面和系统化,军事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还不够科学和规范。军事网络舆情系统MNPoS功能及其体系架构

在MNPOS军事网络舆情分析系统中,运用军事知识语料对网络信息采集与提取,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的智能化程度,解决网页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内容的动态性和多态性、信息的庞杂性和不完整性所给系统提取军事网络舆情信息带来的困难;运用军事类话题发现与跟踪技术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上网媒体的热门话题,分析热门军事话题在不同时段内媒体所关注的程度,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对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告,为网络舆论引导提供支持;运用军事知识倾向性分析技术挖掘出网络文本内容蕴含的深层军事观点、态度等信息,对媒体言论倾向进行符合军情的分析;运用多文档自动文摘技术对军事网络论坛等信息进行提炼概要。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方法,共分为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三个功能层面,系统体系架构见图1。

3.1

网络舆情采集

网络舆情采集主要是利用网络蜘蛛的原理进行网

页采集,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军事主题和网址埘网络上的军事数据进行定点、定主题的抓取,例如新闻、论坛、博客等主题网站。最后将抓取的结果以XML文件格式保存在本地。网络舆情采集是舆情分析处理和提供舆情服务的基础,只有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网络舆情采集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3.2 网络舆情处理

网络舆情处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对所有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主要由网页智能抽取、关键词自动提取、主题自动分类、舆情倾向性分析和敏点舆情标注等组成。首先,基于军事主题和分类知识将采集模块抓取到的XML文件中的主题、内容、作者、发布时间、来源等存入网络舆情信息库,通过关键词自动提取和主题自动分类将每条记录的关键词和主题分析出来,进行倾向性分析和敏点舆情标注,最后生成自动文摘。另外,在主题分类过程中,若文档不属于任何预设军事主题则进行主题自动聚类处理,自动分析出新的军事主题。

3.3 网络舆情服务

分析结果进入网络舆情服务,并最终展示,包括舆情报告的生成、热点和敏点军事主题的列表显示、统计图表等,供舆情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决策部门的领导随时进行军事舆情的监控。

MNPOS系统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遵循软件工程原则,使用,NET Framework作为基础类库,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VB和c#以及ASP技术进行开发,保证技术上的先进。另外,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采取数据层、事务层和表现层分离的模块化设计原则,分为舆情采集、舆情处理和舆情服务子系统分别进行实现。MNPOS系统中军事舆情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MNPOS军事网络舆情分析是系统核心模块,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4.1

MNPOS军事主题信息采集

MNPOS主题信息采集由下载器从互联网上读取军事网页并保存到本地,分析器运用军事语料和相关正则表达式提取其中所有超链压人一个URL队列,之后从该队列中顺序读取URL并下载,该过程循环进行直至将指定网站的网页抓取完毕。程序关键在于多线程管理和链接地址的分析,目前C#提供了良好的多线程管理机制和对正则表达式的支持,为开发多线程程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MNPOS军事网页信息抽取,首先选择相应的抽取规则进行智能抽取,将相应的内容抽取出后进行数据清洗,去除重复记录和信息,合并相同标题不同内容的信息,最后将清洗后的数据存人军事舆情数据库。该处理过程包含在包装器中,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另外,在规则生成部分采用军事专家模式,即对网页的结构进行分析,然后手工进行规则的提取,因此,所生成的规则比较精确,对于相应军事网页的抽取质量和精确度较高。

4.2 MNPOS军事舆情分类和倾向分析

将处理后的信息分入预先设置好的军事分类,对于网络舆情服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类模块主要采用KNN和SVM分类法,其中的特征选择结合了信息增益、互信息和a2统计等方法和军事主题分类概念库,采用目前分类质量较高的一些开源程序进行改造,将其集成到系统中保证分类质量。

MNPOS军事舆情文本分类分为两个过程:①训练过程,决定分类机的质量。首先由军事专家完成训练集的挑选,然后在预处理过程中进行参数选择、训练后进行参数调整等。②根据训练过程所生成的分类机进行分类,其中最重要的是预处理和分类进程,预处理是对待分类文本进行数据清洗和特征表示的过程,本系统的训练和分类进程采用SVMCLS 2.0开源程序。

舆情倾向性分析是根据舆情内容判断该舆情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一个过程。常用的方法有基于机器学习和基于语义理解等,目前MNPOS系统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系统中设计有六个类别(美国对台军售、中国反导试验、中美军事关系、中印关系、中国航天发展、中国武器装备),以其中的“中美军事关系”举例,可以将该类的文本根据其内容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类,然后再训练出两个分类器:“中美军事关系正面”和“中美军事关系负面”,六个类别即可生成12个分类器,然后对这些待分类文本进行分类,并且在数据库相应字段内用1和0来分别标注正面和负面信息。这种方法实现起来较为简单,而且准确率较高,不足是在构建训练集时需要大量军事专家进行手工编制,实现中充分利用军事信息管理学科的优势和成果来构建倾向性分类训练集。

4.3 MNPOS军事敏点舆情标注

军事敏点舆情标注主要是根据军用敏点词表对舆情信息进行敏点识别。MNPOS系统主要采用了舆情关键词和敏点词表进行匹配的方法来实现。首先选择敏点词表,然后将数据库中未进行敏点标注的舆情信息逐条读取出来,之后用舆情的关键词和敏点词表中的词汇进行逐条匹配判断,若匹配则将该信息标注为军事敏点信息,若没有一个关键词和敏点词汇匹配,则继续读取下一条舆情信息,直到所有未标注的舆情信息都标注完成。该模块中的关键就是军用敏点词表的构造,MNPOS系统中针对“中国军费”、“中国威胁论”以及“西藏维稳”等问题构造了专题敏点词表,这样就提高了军事敏点舆情标注的准确性;并且将该军用敏点词表和军事舆情动态分类库进行交叉关联,能够对军事敏点舆情进行细分。

5.网络舆情研究综述1 篇五

网络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意见、建议、诉求、情绪态度等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信访舆情也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对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信访网络舆情对信访工作的挑战

信访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个分支,是指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信访问题、信访人、信访工作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的汇总。一般来说,这种倾向性意见多是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或不利言论。在这种条件下,信访网络舆情对信访工作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在:

一是对传统信访工作模式的挑战。

面对信访问题上网增多、网上串联增多、借助信访个案煽动群众情绪增多、网络群体性事件增多,以及网上炒作网下行动增多等新情况,信访工作向网络领域延伸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因此,信访部门必须创新工作理念,转变方式方法,立足现实、网络“两个领域”,关注访民、网民“两个群体”,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

二是对信访制度的挑战。

一些网民从对信访问题的关注,转向对信访制度的质疑。特别是一些学者的参与和一些地方官员不负责任的言论,致使网上各种质疑声、批判声此起彼伏,而主流声音却不够强大,有的甚至淹没在各种杂音之中。一些误解的、扭曲的声音一旦形成共振共鸣,必然动摇群众对信访工作的信心和对信访部门信任。

三是对信访工作公信力的挑战。

传播力、话语权、透明度是目前信访工作亟待加强的“短板”,解决信访工作有力量、有形象、有权威问题,必须把网络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堡垒和阵地,作为沟通群众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进一步密切各级党委政府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做大做强。

四是对信访干部能力的挑战。

面对信访网络舆情的新变化,信访干部普遍缺乏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强烈意识和有效举措,既不善于运用网络弘扬信访工作主旋律,放大主流声音,又不习惯在网上旗帜鲜明地展开针对性工作,消除群众疑虑,避免形成炒作。因此,要把熟练使用网络当作信访干部的—项基本功,提高精通网络文化、通晓网络语言、掌握沟通技巧的本领,让信访工作的主流声音、正面信息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放大,让广大网民听得进、信得过。

二、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当前,涉及信访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较少,在专项网络舆情研究方面显得较为滞后。在实践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目前,信访部门对信访网络舆情的管理相对滞后,有的甚至依然保持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宣传思维”。面对新的媒体环境,一些领导干部有的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主动意识,习惯于三缄其口,奉行“多干少说”、“言多必失”的教条,放弃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引导的机会,甚至把新媒体当成“敌人”,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有的把所有媒体都当作党报党刊来看待,要求按自己的要求进行报道;有的把“正面为主”等同于不允许有批评监督报道,把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对立起来;有的奉行“摆平就是水平”,用请客送礼等不正当方法“贿赂”媒体;对于境外媒体,由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不同,加上接触少、顾虑多,一般采取回避态度,不愿、不能、不敢主动面对。在这种落后意识观念的支配下,甚至有些领导干部说出了“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要是没有互联网就好了,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之类的“雷语”,更不用说研究、熟悉和把握信访网络舆情规律特点,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了。

(二)媒体跟风炒作明显。

信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媒体往往热衷于这类话题,认为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眼球,获得关注。在报道中,媒体习惯于把看作弱势群体,甚至在没有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就主观推断,认为信访人所说所做都是正确的,而把矛头指向政府机关,给政府机关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使其处于被动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滋生了一些信访人缠访闹访行为的发生,不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

(三)反应迟缓应对滞后。

面对信访网络舆情这一新型社会舆情,处理方法却陈旧、简单,反应滞缓,不能与时俱进。常表现为:一是发现网络负面信息后,不注重引导教育,一删了之,一堵了之;二是没有准确把握法律尺度,对负面信息制造者滥用强制手段,受到网络舆论的谴责;三是对负面信息发布后,反应迟缓,没能及时组织力量回应,错失处置的良机,造成工作的被动;四是对网上舆情调查不严谨,在真相没有调查清楚前,就急于发布结论,引起更多质疑和不满。有关专家通过对一些网络热点信访事件的分析发现,在很多网络热点信访事件的应对中,很多部门基本属于一种不作为或者错误作为的状态,解决问题的手段都比较弱,水平也都比较低。这已成为当前舆情应对的一块短板。

(四)缺乏专业力量支撑。

目前,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已开始进行积极有益探索,但专门针对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由于信访部门机构小、人员少,分工不细,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处理,没有专门舆情监测分析工作软件,工作手段原始低效,加上与有关网宣部门的联系机制也不健全,因此一旦出现信访网络舆情,也只是就事论事,疲于应付,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三、信访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访网络舆情管理,是一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实现媒体与政府机关的互动合作。

在面对信访网络舆情事件时,媒体与政府机关应加强沟通协调,增强彼此信任,相互支持,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一方面,注重提升领导干部同新媒体打交道的素养和能力。媒体可以尝试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报告会、新媒体应对情景模拟等多种方法,帮助各级领导干部了解新媒体基础知识、运行模式、传播理论、传播特点、传播规律、影响力较大的国内外媒体的基本情况和倾向等。同时,锻炼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善用媒体的能力,使其能够及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信息,通过精心设置政府议程,引导媒体议程,进而影响公众议程,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

另一方面,政府机关应加强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日常沟通与合作,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为解决信访问题做出的艰苦努力、取得的突出成效,大力推广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权益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以强有力的正面宣传,压缩负面报道空间。通过与媒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确保在关键时刻,能通过媒体传递声音,掌握话语权。

(二)确保“四个做到”,进一步提高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的实战效果。

首先,做到预案建设要到位。只有做到了准备充分、计划周全,才能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信访网络舆情的引导也是这样的。在实践中,要根据它形成的不同原因及表现形式,建立不同类别的信访网络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预案,只有对各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的职责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当出现了信访网络舆情或危机事件时,才能做到立即启动,协同作战,相关部门及相关媒体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引导与化解工作,不会出现准备不足,未战先乱的情况。

其次,做到迅速反应要及时。在面对信访网络舆情事件时,不能消极地对待,要做到积极主动、迅速处理,通过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与科学的方法积极应对,在第一时间使公众对问题有所了解,以免让人产生“不作为”的印象。比如,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好对事实的摸清与排查工作,联络网管部门处理帖子,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做到积极有效地处理,使所有的事件在引起传统媒体的炒作之前就大事化小,避免事件的扩大化与复杂化。

第三,做到战法研究要灵活。应对信访网络舆情时,要考虑公众的意见,对公众在该舆情事件中的需求、利益进行综合考虑,还要注意应对的方式方法,不但要澄清事实,还要讲究情理。对待网民的“拍砖”及过激的言论等,要做到沉住气、搁得下面子,对事情进行冷静的分析、平和的交流、坦诚地沟通,达到在交流中得到理解,在沟通中达成共识,在讨论中凝聚人心的效果。比如,如果正反两方出现了激辩,可以通过扬正抑反的方法,通过正面的引导,不断使正面舆论力量得到增强,使负面声音被压制;对于舆情发起者即舆情“领袖”明确的,可以通过抓主带次的方法,先对舆情“领袖”加以控制,再对其他一般社会成员的言论取向做进一步的把握,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第四,做到处置措施要得当。由于官方应对网络舆论的经验不足,当面对网民关切的问题时,有时会出现“挤牙膏”式的回应,让舆论的焦虑进一步扩大化,导致陷入舆论的漩涡中。所以,当发生信访网络舆论事件以后,要进一步发挥工作机制的优势,做好打“组合拳”的准备,不能进行无所谓的争辩,不能乱炒作,不能人为制造热。此外,还要敢于打破常规做法,及时跟进,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事件的真相进行调查,在第一时间将真相公布给群众。当事件非常复杂,可以根据对情况和处理做到分段公布,进一步满足公众的期待心理,不至于使谣言在网上肆意传播。

(三)建立和完善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的长效机制。

第一,完善和改进新闻发言人制度。20xx年x月x日,国家信访局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情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信访工作领域,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一些因信访网络舆情问题产生的重大事件面前是第一新闻发言人,需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向公众说明情况和应对措施。由于很多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容易带来恐慌情绪,公众渴望及时获得准确信息。新闻发言人需要及时、正确地掌握信息源,以法定的传播渠道把权威信息传播出去,有效控制舆论导向,避免事态激化,确保社会稳定。

第二,建立完整的信访网络舆情采集分析体系。舆情采集分析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兼具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舆情采集分析团队,加之相应的硬件支持,才能形成完整的舆情釆集分析及预警体系。多层次舆情采集体系,应以政府采集为主导、民间和其他机构的采集为重要补充,通过搜索引擎等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对舆情的24小时监控、采集、分类、筛选和整理。同时,可设立舆情分析评论员的岗位,配备专业人员,具体开展舆情的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及研判和引导工作。

6.网络舆情研究综述1 篇六

摘要:随着高校网络的日益普及,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平台,网络舆情成为校园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来自于网络自身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需要。针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 成因 引导策略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媒介对社会热点问题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问题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态度、意见、情绪的总和。[1]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在网络空间里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借助微博、人人网、QQ空间等新媒体工具,随时阅读、评论、转发。这种轻松、便捷的交流方式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进而加深了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但是,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研究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加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迫在眉睫。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

在商品市场经济中,有需求就有生产,同理,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正是因为网络媒介的

独特之处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和愿望,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效用,高校网络舆情便应运而生。

(一)网络信息量大,能满足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

信息和知识共享是互联网的基本精神,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网络内容包罗万象,有着极为丰富的信息,其中讨论的话题各式各样,从学业到就业、从购物到旅游,从体育健身到休闲娱乐,从社会问题到校园文化等等,应有尽有。在大学生的眼中,实用是网络的最大功能,遇到什么事,都倾向于在网上发出求助,有些热心的同学会及时回复,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经常把一些有意义的网络资源分享到网络上,与他人共同分享。这就是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原因。

总之,在校园网络舆情载体上,承载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能成为大学生舆论的话题,网络上海量信息,使得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应运而生。

(二)网络的交互性,能给大学生提供情感交流的平台

情感交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交流与沟通是人们传递情感,以获得心灵慰藉的必经之路。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业、生活的困惑,考研、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紧迫感和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向熟人表露自己的情感,找人倾诉时会犹豫不决、不好意思开口。

再者,校园生活的人际交际圈较小,学生之间彼此的交流的范围有限。因此,他们的社交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得到满足,他们迫切需要寻求其他的途径来结交朋友,需要一个可以进行情感交流和宣泄的渠道。

社会化网络服务特定的群体,使得网站的群体表现出“同辈群体”的特点,成员有大致相同的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共同语言、生活方式等,具有很强的群体认同感,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2]相同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是交流感情的前提之一。因此,高校校园网络的“同辈群体”如校园官方微博、人人网、QQ空间等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方便。

总之,由于互联网的互动性、平等性、隐匿性,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的需要,使得他们有强烈的欲望来表达和倾吐内心的声音,从另一个侧面引发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空前繁荣。

(三)网络的自由与开放,开通了大学生表达利益的渠道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意见表达的不畅,也是导致校园网络舆情兴起的重要原因。当学生在遇到挫折或者对不满想提出意见的时候,在常规渠道上,比如学校的报纸、校园广播、座谈会等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寻求网络便是学生一个便捷的选择。

校园网络凭借它的天然亲和力和吸引力成功地打造成为一个汇集校园意见的新平台,成为大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新渠道。第一,可以达到宣泄的目的;第二,在舆情达到一定的程度下,能够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便于问题的解决。

(四)网络的平等性,能满足大学生对尊重理解的需要

互联网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的交往空间,使得他们在交流感情、发表言论的时候不受性别、身份、地位的束缚,在网上可以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充分享受这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交往模式。

通过网络平台对某些焦点问题来表达自己具有深刻思想的看法和观点,对学校的改革和服务质量等发表深刻意义的意见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这样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学生会受到网友的极力追捧。而且,大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得到的认同感,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也满足了他们被理解与被尊重的需要。

当然,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也与当今社会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官员腐败、就业等热点问题密不可分。包括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国际关系也会触动促发大学生的情绪,造成校园舆情热点。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一)主动介入,打造健康的校园网络舆情平台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借助校园官方微博、校园门户网站等载体进行发布和传播。打造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平台,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自媒体时代里,人人都有“麦克风”,网络上的信息层出不穷。但如果信息泛滥,或者一些扭曲的言论,则会对校园网络舆情产生恶劣的影响。高校可以加强主题网站的建设,网站上设置一些具有教育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议题,立足于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贴近校园、贴近生活。高校还可以在主页面设置网络意见箱,提高学生表达意见的渠道,拉近大学生网民与主题网站的距离,使主题网站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运用诸如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等校外主流网站,在校园网站上建立相应官方论坛、微博等,让主流媒体声音的覆盖面更加扩大化,让学生的信息获取更加完整和正确,积极进行网络舆情引导,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氛围。

当前,大多数高校主流网站内容比较单一,以校内新闻、通知公告等为主,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对此,高校应当完善校园主流媒体建设,充分利用好学校新闻广播、校报等主流媒体,营造健康的校园舆情环境。

(二)强化熏陶,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大学生群体面对网络中充斥的鱼龙混杂的信息,往往缺乏理性的判断,容易人云亦云。在使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更容易扩大言论发起者和转发者因理性缺失而助长的负面效应。美国学者埃瑟?戴森指出:“网络比大多数环境拥有较少的普遍规则,也较少需要这样的规则,它更多地信赖于每个公民的判断与积极参与。” [3]因此,要做好网络时代下的网络舆情疏导,不仅要靠社会大环境的净化,还有赖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

首先,大学生要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大学生自身要加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价值判断的能力,以及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履行好作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的道德义务。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腐蚀。

最后,高校还可以将网络道德教育延伸到高校校园官方微博、官方人人网主页面上,通过留言、发帖等采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文件、网络链接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并积极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

(三)健全队伍,扮好“把关人”的角色

高校要重视校园微博的建设,充分发挥好微博的交流沟通和服务功能。高校微博是大学生主要的舆论场所,也是高校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加强微博的管理。

微博上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舆论甚至谣言,因此,高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舆论动态,有必要安排教师或者专家、网络技术过硬的人对微博上的言论进行清理、严格把关,一旦发现虚假的、低俗的、反动的或者错误价值取向的,要迅速鉴别并加以查封,从源头上杜绝反面性、虚假性的言论在校园网上传播。对于那些恶意的情绪宣泄信息,不是盲目地“堵”,而是要重“疏”,及时进行疏通和引导。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尊严和价值的人,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我们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认真倾听来自不同角落的声音。

(四)交流互动,做好大学生的服务工作

网络的自由和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思想的新空间,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了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校园网络舆情载体,集中着大学生大量的观点,心声的倾吐,情绪的宣泄等。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与广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要,有效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党委可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两课”教师都要申请一个微博账号,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4]针对大学生的学业迷茫、情感挫折、就业压力和成长困惑等各方面的问题,应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提出有效的建议,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正能量。针对大学生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高校要进行有效的辨别和引导。

当这种热点问题可能会对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的,高校则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加以关注,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从而达成有利于社会的观念和行为;当这种热点问题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的,则应减少大学生对此事的关注,转移对此问题的关注度。如针对大学生对学校制度、食堂质量、宿舍情况等问题的反映,高校应给与正面的解释以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以学生为本,尽量做到一切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曹银忠.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6):146-150.[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2.[3](美)埃瑟?戴森.2.0 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 海南出版社,1998:18.[4]陈树春,黄华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引导策略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2-134.此课题为:江苏大学第12批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编号:12C027。

作者简介:

曹新燕,江苏大学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创新。

7.“异地高考”网络舆情研究 篇七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网络科技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在网络时代, 人们利用手机、网络等载体, 了解时事并参与讨论, 不断增强其对决策议程和公共事务的影响。教育方面的问题更是被网络舆情所影响, 也更容易产生网络舆情。目前, 针对我国“异地高考”的现象已经呈现出了许多网络舆情, 教育专家、普通民众和媒体都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与价值主张。所以, 分析研究“异地高考”这一现象, 有利于网络时代的政府和民众进行良性沟通, 同时也能充分体现教育决策的民主科学化。

二、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由于“异地高考”现象呈现的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有三类:教育专家、普通民众和媒体。抽取教育专家的网络舆情时, 要充分考虑到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公共的传播能力。普通民众产生网络舆情主要通过两种手段:社区论坛、新闻跟帖。对社区留言要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实行分层随机的方式抽取, 对于新闻跟帖的抽取方式, 依照报道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码, 也采取分层随机的方式抽取。抽取新闻媒体的网络舆情时, 应采用分层和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抽样, 主要抽取腾讯、新浪、网易、搜狐、凤凰这五大网站平台上的新闻报道。由于国家的政策行为和社会发生的矛盾运动会影响到社会舆情涨落的情况, 所以在研究“异地高考”这一现象时, 要充分结合政府对其制定的政策, 将2010年12月, 呈现的“异地高考”现象作为观测网络舆情的起点, 将2013年6月1日设为截止观测的日期。[1]

三、分析网络舆情

(一) 时空研判

第一, 在时间上, 网络舆情的分布情况呈现双峰型分布特征。将2010年10月到2013年5月按照每3个月分为一组的形式, 共分为10组, 并在每个时间段对五大网络平台的新闻报道频数进行统计。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其呈双峰分布, 出现第一个峰值的时间段正好是将“异地高考”现象提上议程的前一组, 出现第二个峰值的时间段是将“异地高考”现象提上议程的后一组。由双峰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 “异地高考”现象所呈现的网络舆情是受到国家颁布相应政策的时间影响的。在网络时代, 决策者能够及时关注到民众和媒体的议程, 有利于政府作出合理有效的决策。

第二, 在空间上, 网络舆情的分布情况呈现出梯度分布的特征。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 不同区域的教育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以网络舆论在不同区域也呈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在空间上, 网络舆情的分布情况呈现出梯度分布特征。“异地高考”是异地的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现象, 在一线城市, 这种现象十分突出。这表明在一线城市进行“异地高考”的群体是最多的, “异地高考”最主要的利益主体是流入人口, 其与本地居民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矛盾是影响处理“异地高考”的最大阻力。而在杭州、武汉、苏州等地区, 网民的搜索情况排在全国的前十名, 这表明“异地高考”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上述区域关注的重点。[2]

(二) 民意研判

网络舆情所呈现出的关注点是与政策有关联的, “异地高考”现象所呈现的网络舆情在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关注点。在将“异地高考”这一现象提上议程之前, 网络舆情主要关注的内容是:高考学生的户籍制度、考场准入条件、高考移民、各大高校的招生制度、有关“异地高考”的政策在制定权方面的归属、出台“异地高考”政策的时间, 其中对于高考学生的户籍制度和各大高校的招生制度这两方面讨论得最激烈。在将“异地高考”这一现象提上议程, 并且在颁布了《意见》之后, 除了西藏地区以外, 其他的省市都对“异地高考”这一现象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在这一时期网络舆情的容量呈现了最大化, 此阶段网络舆情还关注了北上广对“异地高考”现象制定的政策。与此同时, 在这一阶段的各个省市也都对“异地高考”这一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四、网络舆情现象的产生给社会带来的启示

社会上出现“异地高考”这种现象不仅是教育的问题, 还是社会的问题。合理有效地分析由“异地高考”现象所呈现的网络舆情, 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处理“异地高考”带来的相关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全国的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 中西部的人口向东部沿海区域涌入, 这些人群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迁移的目的是想获得更好的发展。目前, 流动人员在城镇发展中逐渐拥有了一些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 其社会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进而使得有“异地高考”诉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对于本地子女没有充分的资源, 通过分析我国因“异地高考”现象所呈现的网络舆情可以看出, 我国正在不断地完善教育制度, 逐渐实现受教育人群的公平性、平等性。[3]

五、结语

随着社会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 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已经逐渐普及, 原来由于没有畅通的表达渠道, 使得人民群众不能够很好地参与和讨论社会现象。如今, 网络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网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能力, 由“异地高考”现象所呈现的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部门进行决策议程和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所以, 在处理“异地高考”这一问题时, 政府一定要处理好公众、媒体之间的关系, 倾听民声、引导舆论, 进而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城市人口流动速度加快, 使得“异地高考”问题日益突出, 引发了相应网络讨论与争议。本文将从时空和民意研判出发, 研究“异地高考”引发的网络舆情, 还原真实社会矛盾因素, 了解“异地高考”在时代变迁中的特征, 进而帮助政府更好地处理“异地高考”的问题。

关键词:“异地高考”,网络舆情,研究

参考文献

[1]董凌波, 冯增俊.异地高考的难题与破解——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J].高教探索, 2014 (01) :127-131.

[2]刘惠.我国“异地高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 2014 (09) :22-25+64.

8.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机制研究 篇八

关键词:引导;网络舆情;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80-02

一、当前网络舆引导机制面临的挑战

1.网络舆情引导的收集和分析机制不完善。网络舆情收集的事例不“精”,不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简单堆砌信息,不能充分反映党政机关关心的有价值的信息;网络舆情分析研判队伍薄弱,过多强调网络舆情分析的兼职工作,缺乏既精通网络和舆情宣传,又通晓社情民意的复合型人才,导致舆情分析缺乏深度。

2.网络舆情引导的危机应对机制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会出现舆情回应中不当的言论或态度,如2012年1月网络爆出游客在海南三亚吃海鲜被宰一事,三亚官方微博回应“零投诉”的不当话语引发了网友热议,使海南政府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2012年11月,湖南凤凰县支教大学生小梁在微博上揭露支教学校“营养午餐”存在问题,引来舆论强烈关注。实际上,支教老师之前曾多次直接反映相关问题,但都未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最终演变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网络舆情事件。在网络舆情发展之初不去关注,忽视网络舆情,出现“集体失语”的现象,而直到相关问题已衍化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并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时,才出面应对,并一再否认网民的猜测态度,迟迟不做出正面的令人信服的回应,错失了改变舆情意见流向和正负态势的良好时机。

3.网络舆情引导的监督机制中对舆情引导的绩效评估考核存在不足。不同部门之间是否存在整体联动,形成网上舆情的应对合力?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行为是否与党和政府的舆情引导目标相一致?这些舆情引导成效的评估通常只注重定性判断,缺乏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没有成型的舆情引导效果考核评估体系。

二、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机制的途径

(一)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收集和分析机制

网络舆情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围绕社会上某些焦点和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公众所表达出来的具有较强倾向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和言论,主要通过BBS、博客、新闻跟帖、转贴等方式传播并加以强化。网络舆情经常发生在民意表达最为集中,舆情传播最为畅通的场所。地方新闻网论坛常常成为民众诉求的一个重要通道。如东北网的“东北论坛”。市委、市政府的舆情检测室应定期排查哈尔滨人民政府网和东北网的新闻留言板和论坛,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在舆情处于潜伏阶段,尚未形成热点前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并对网络舆情按责任部门、所属类型、涉及事项、跟帖议论情况、轻重程度分门别类,汇总各方面信息,科学梳理,准确筛选出具有传播影响、社会动员和危机倾向的舆情,再通过专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去伪存真,得出有思想、有深度、有价值的舆情分析,并对通过收集和分析所获得的网络舆情材料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将舆情监测分析报告上报给政府主管网络舆情的领导。这样就可使各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和本部门相关的最新网络舆情,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走向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因而,健全有效的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防范“热点”引发为“炸点”,在舆情还未形成热点之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有效防患于未然,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二)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引导”机制

在日常的舆情引导中,可以借鉴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叫醒政府网站”的做法,做强做大政府主流网站,如哈尔滨人民政府网设置了“市长信箱”帮助网民解决各类诉求;对于与我市发展战略相关的内容设置了网上互动和民意征集环节;设置了“百姓谈”专栏,对涉及职责范围的咨询投诉,由各部门专人在规定时限内办毕并反馈,并在网络上显示出处理状态“已回复”或“已受理”。哈尔滨人民政府网对每月各职能部门回帖量前十名和超期未回复的网帖也进行了排名,充分显示了政府对治理民生问题的力度。而对确需延长办理的,应在网上做出说明,对确需通过详细调查后才能办结的社情民意,要及时在网上通报办理进度,以使公众对处理进程一目了然。对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如东北论坛“都市关注之养狗那点事”采用主动抛题法,通过设置正反两方面议题,对一个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讨论,最终形成“文明养狗,城市文明”的正面引导效果。实际上,舆情的最深层次的本质是利益的表达,每一个个体或群体的利益诉求并非完全正确合理。网民的情绪、判断和态度理性中常常裹挟着非理性。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5.38亿,微博用户达到3.27亿,90后青年已登上互联网舞台,足见我国网民富于青春特征,由于八成网民未到“不惑之年”,这就不难理解网民的富于激情而理性不足。很多网民很难辨别信息真伪,并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出现负面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当负面舆情处于潜伏期且异常活跃时,一经爆发,就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跟上舆情发展的进程,在浅舆情转变为显舆情前,采取发帖、跟帖等方式,运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对网络舆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复,及时澄清事实真相,使网络舆情趋于平稳。并可借势向网民推荐一批质量高、点击率高的具有导向性的帖子,吸引更多的网民参加讨论,使其在思想交流和碰撞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观点,从而实现网民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教育。

(三)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危机应对机制

网络舆情危机发生之际,正是考验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引导应对机制作用的关键时刻。首先,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承诺调查事件真相,表明已采取和将采取的措施,从而做到先声夺人,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避免公众猜测,以取得公众的信任。因为来自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消息有着天生的权威性,虽然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调查需要一个过程,但能让公众在第一时间听到政府发出的声音,至少表明了党和政府的一种姿态,给公众以信心。但对于一些尚不明朗的话题,要低调介入冷处理,要采取严谨的态度。在“7·23”温线特大动车追尾事故中,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发表了“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等不当言论,就是在掌握信息不充分的前提下乱说话,疑点众多,可信度不高,引起了公众更多的质疑和不满,进而成为网上舆情攻击的对象。健全危机应对机制也可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压缩炒作空间,回应网络舆情,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积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同时要以滚动方式不断发布最新信息,积极主动应用各种网络互动平台,以公众关注焦点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和剖析,对事态发展及走向做出预判,并对舆情处理的进展做追踪报道,做到对网络舆情充分彻底的应对。其次,快速稳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需要政府机关主动成为“意见领袖”或与“意见领袖”沟通。当网络上出现海量的信息时,一般公众往往会无所适从。随着多元诉求促使各方迅速发声,网络“意见领袖”舆论场力量日渐强大。“意见领袖”的权威声音将成为公众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政府机关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对于热点和焦点问题在原则性要与“意见领袖”多联系、多沟通,保持一致,并用“意见领袖”的言论引导主流舆论方向,孤立非主流言论。“意见领袖”是一群在网络上积极发言的活跃人群,他们当中有专家、学者、媒体人等,身处各行各业,来自民间,代表并维护着一部分群体的利益,意见领袖的言论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网民的共鸣,得到网友的认同。2012年,在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中,西安、长沙、青岛、江门等地出现的打砸抢烧日货与商场的行为,引发社会各界的反思,不少意见领袖纷纷辟谣,呼吁理性爱国,毋伤同胞。这些言论具有很强的号召性和感染力,得到了网友认同,通过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在应急中的作用,对于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聘请一批专业知识深广,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人士来做网络“意见领袖”,用网民自己的声音来影响和感染网民,实现网民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这种影响力远远超过当事人,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引领和调控网络舆情的走向,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四)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监督机制

上一篇:房地产销售四大步下一篇:失恋的空间说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