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游子吟》(精选8篇)
1.古诗词诵读《游子吟》 篇一
中华经典诵读《游子吟》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掌握“意恐”、“三春晖”等词义,理解诗的意境。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母、敬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诗的意思,培养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引导感悟。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诵读感悟。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歌曲、教师下水文。
[课 时] 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入:(课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同学们,世间的爱有千种万种,你在日常生活中都体会到哪些爱呢?(学生回答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郊的《游子吟》,体味一下孟郊笔下道出的是哪种爱?(板书:游子吟 孟郊)
二、简介作者:请同学借助工具书简介作者孟郊。(学生互相补充)
三、读文感悟:
1、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轮流朗读全诗,纠正字音。
2、分组齐读。
3、教师提出重点易错字:行、晖。(学生正音)
4、朗读感悟: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教师指导朗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学生谈感受:说说你读了这首诗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简述诗的内容及个人感受)
6、欣赏画面,诵读体会。(是啊!这首诗勾勒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放舒缓音乐,在乐声中展放《游子吟》画面,学生低声诵读。)
7、想象写作,理解意境: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灯光为子女缝衣服的情景。(学生合作作文,读文交流。)
8、师生赛文:(老师也写一篇下水文,和大家交流一下。)
明天,儿子要外出求学了。晚上昏暗的灯光下映照着母亲苍老的面庞,丝丝银发见证着母亲的辛劳,她正在为儿子赶缝衣裳,母亲是多么舍不得儿子远行啊!可是为了孩子求学,为了孩子能出人头地,母亲还是把对儿子的千般情,万般爱都缝进了这一针一线之中。尽管没有绫罗绸缎,有的只是土布粗衣,但这密密麻麻的针脚中却缝进了母亲的亲情。只恐怕出门的儿子迟迟不能回家,想到明天就要分别,在油灯的微光中,母亲再一次泪眼朦朦……但她强忍着泪水,生怕儿子发现,可她哪里知道面对着母亲的一针一线,儿子早已泪花莹莹,因为儿子知道,寸草一般的赤子之心,怎能报答母亲阳光般的深恩呢?他心中明白,自己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9、内容归纳:慈母一线缝衣,意恐迟归,反映出深切的母爱。
明确:意恐、三春晖的意义。
点拨:哪些词更能体现出深切的母爱?(密密、迟迟)这些词如何读?
指导:读时语气温和厚重、深长,读出对母亲慈爱及儿子亲切的感激之情。(学生读诗体会)
归纳:孟郊写母亲抓住了“一针一线缝衣”这一细节,写出的都是深切的母爱。
四、情感教育
1、每个人的母亲都很疼爱自己的儿女,你和你的母亲之间也一定会有很多细节,让你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请你开动记忆的马达,搜索感人的故事,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深切的母爱吧!(学生讲述母爱的故事)
2、是啊,温暖的叮咛,无比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温馨的慈晖,在这里请大家记住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这一天是母亲节。这一天,请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祝福与感谢,你会怎么做呢?
五、诵读感悟
让我们一起回忆全诗内容,带着对母亲的热爱与感激,深情的诵读《游子吟》吧!(学生深情地背诵)
六、全班齐读---个别读---小组赛读---吟唱---闭眼睛想象着母爱齐读---全班齐背诵
七、板书设计
《游子吟》
母爱
伟大
学会感恩
2.游子吟古诗 篇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诗人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刘云: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淡,诗之尤不朽者。
《唐诗归》:钟云:仁孝之言,自然风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亲在远游者难读。顾璘曰:所谓雅音,此等是也。
《唐风怀》:南村曰:二语婉至多风,使人子读之,爱慕油然自生,觉“昊天罔极”尚属理语(末二句下)。
《唐风定》:仁孝蔼蔼,万古如新。
《载酒园诗话又编》:贞元、元和间,诗道始杂,类各立门户。孟东野为最高深,如“慈母手中线……”,真是《六经》鼓吹,当与退之《拘幽操》同为全唐第一。
《寒瘦集》:此诗从苦吟中得来,故辞不烦而意尽,务外者观之,翻似不经意。
《柳亭诗话》:孟东野“慈母手中线”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与李公垂“锄禾日当午”并传。
3.《游子吟》诗词赏析 篇三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著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颠沛流淳,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此诗写的正是这样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都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实际上是两个短语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点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骂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语言,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著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二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诗人的反问句,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热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怅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行,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赞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此诗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的浓郁醇美。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孟郊游子吟赏析30字
2.游子吟的简单赏析
3.《游子吟》讲解及赏析
4.游子吟英文翻译及作者介绍
5.《游子吟》教学教案设计
6.游子吟古诗的作者
7.关于读游子吟有感400字
8.游子吟古诗拼音
9.古诗《游子吟》语言教案与反思
4.游子吟古诗编故事 篇四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万物复苏,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田野里,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像是春天的眼睛。篱笆稀稀疏疏的,一点也不密。树枝头的花朵都掉了,树叶又不茂盛。一条小小的路通向远方。路边,一大片一大片满是油菜花,金灿灿的,黄登登的,就像撒了一地的金子。
这时,一个急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原来是一个小孩在捉一只美丽得黄蝴蝶。小孩一边跑一边喊;“小蝴蝶,别跑呀!
黄蝴蝶看到油菜花地,想:“我的翅膀是黄的,油菜花也是黄的,我可以躲在这。”正想着,黄蝴蝶一冲到油菜花里,就不见了。
5.古诗游子吟教学反思 篇五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游子吟》教学反思
《游子吟》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地爱和感激之情,立意深远,通俗易懂。谷建芬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歌声中感受古人的文采和蕴含其中的道理,用心用情编织了一曲依依不舍、饱含深情的“母子爱歌”。
在此课教学时,我先从唐诗开始,有唐诗引出歌曲《读唐诗》,先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一方面更深刻地 了解唐诗,引出课题《游子吟》,另一方面,让学生第一次接触卡农式地读歌词,为后面学完歌曲更好地表现歌曲做准备。但是由于《读唐诗》这首歌有点长,显得这个环节时间有点长,如果对歌曲进行剪辑,去除反复部分,效果应该会更好。
在学歌教学中,我始终把”情”放在首位,从模唱、到学谱,再到唱词,处处都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在教学中,我先从歌词内容入手,让学生模仿母亲缝衣服的感人情境,让学生在模仿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意境。接着又由缝的动作引出旋律的线条,从模唱到唱谱,一切都很顺利,学生能够把歌曲中的情感哼唱出来。整个环节似乎比较顺畅。在唱词环节,我让学生自己跟琴轻唱,在唱的同时,发现难点和不足,等改正了节奏、音高等难点后,我又再三强调了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恩、感激、与感谢”,并引导学生如何唱好最后两句。学生在我的.不断强调中能基本表达出歌曲的情感。但回想整个环节,似乎都只有我一个人在讲,偶尔让学生将几个关键词重复一遍,再无其他了,整个环节显得有点枯燥,试想一下,如果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按节奏读一读歌词,再用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聆听,比较,或许,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课堂形式也会更为丰富。正是由于这个环节花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后面对歌曲的拓展环节,一半学生唱,一半学生卡农式地诵读有点显得有点急。学生能读对,却不能读得很完美,最后的展现似乎与我想要的有一点差距。
在本课的教学中,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在哪门学科的教学中,情感的教学,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情感不仅是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人的情感不仅是由遗传和成熟决定的,而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人的情感发展植根于教学活动之中。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但更是情感的艺术。在本课中,我在教会歌曲的同时,更是着力于学生“游子”感情的体验,将“情”融于音乐,在音乐中体验“情”,这也是我本课的教学教学目标之一,在实现这个目标上,我对本节课还是比较满意的。
6.孟郊古诗游子吟拼音版 篇六
游yóu 子zǐ 吟yín
孟mnɡ 郊jiāo
cí mǔ shǒu zhōng xiàn
慈 母 手 中 线 ,
yóu zǐ shēn shàng yī
游 子 身 上 衣 。
lín xíng mì mì féng
临 行 密 密 缝 ,
yì kǒng chí chí quī
意 恐 迟 迟 归 。
shuí yán cùn cǎo xīn
谁 言 寸 草 心 ,
bào dé sān chūn huī
报 得 三 春 晖 ?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游子吟教学完整版古诗 篇七
教学目标
1. 理解古诗的含义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3. 体会母爱的伟大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引入诗境
导入:提问(同学们都应该出过远门吧,下面请大家回想一下离开家时妈妈为你做了什么,又对你说了什么,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先看插图,然后请同学们思考这幅图描绘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儿子即将远行,母亲深夜为儿子缝制衣服,母亲吧自己对儿子的关爱,牵挂一针一线的缝在了儿子的衣服上,虽然没有只言片语,但这一针一线之间流露出来的母爱却足以震颤我们的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名作《游子吟》一起来感受母爱的伟大!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初读感知诗意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请同学回答)
2.重点词语
“意恐”“寸草心”“三春晖”
3诗中那些句子是描写游子离家前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 哪一句写出了游子的`心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原意:那些绿茵茵的小草怎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比喻义:母亲对儿女的恩情,我们微小的心意怎能报答?
补充: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行的儿子赶制衣服。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慈母的恩惠
8.游子吟大班古诗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古诗的含义、意境,有感情地朗诵。
通过说说妈妈关心自己的事例,体会父母的关爱,联系古诗的情感教育,懂得回馈父母的爱。
材料准备
古诗板书和图画、古诗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画
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画,说一说,都看见了什么?(一位老奶奶在缝补衣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学习完这首古诗你就明白,这幅图的.意思了
二、欣赏学习古诗
1、播放古诗《游子吟》的课件,让幼儿先欣赏一遍古诗。
2、游戏:找找我认识的字,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如:游子、手中线、寸草心等
3、将幼儿认识的字结合古诗连贯地朗诵,并讲解其中的含义。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在给将要出外远游的孩子缝制着衣服。在孩子出发前,母亲还在细心地一针一线缝着,心里却恐怕孩子会很迟很迟才回来。谁又说孩子幼小的心灵,能够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够报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阳光那么温暖的爱呢?
4、着重讲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帮助幼儿理解意境。
5、完整朗读古诗,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思。
6、学习朗诵古诗
(1)幼儿跟随老师有感情地朗诵;
(2)变换形式练习朗诵;
三、情感教育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长这么大,妈妈都为自己做过什么?是怎样爱自己的?(为我洗衣服、送我上幼儿园、给我梳头发等等)
2、自己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捶背、按摩、扫地等等)
3、教师小结:我们应该珍惜妈妈的疼爱,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个懂事的孩子,不给父母添麻烦。
教学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