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通用6篇)
1.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篇一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宫蒲光 《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0日 11版)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的行政法规,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体现。《办法》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进行了规范,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对推动建立综合性的现代社会救助模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深刻认识社会工作纳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起源于社会救助领域,同社会救助是两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制度安排。《办法》将社会工作纳入其中,无论是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还是对发展社会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法律指引。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物质和资金的方式已无法有效满足救助对象日益增长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办法》围绕“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立法宗旨,对现行各类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整合,确立了社会力量和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必将有力推动社会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相结合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型救助转型,为救助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为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工作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把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确立为核心使命。在许多国家,大批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服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积极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解决资源不足、救助依赖、贫困代际传递、社会功能失调等问题。《办法》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形成以救助对象为重点的规范化制度安排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社会工作纳入其他相关法律提供了立法示范。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除社会救助外,还广泛涉及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等领域。《办法》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从社会救助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完善社会工作法律制度、提供了立法示范。
为社会工作团结凝聚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制度保证。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构成,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新生力量,是党和政府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办法》明确了社会工作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要求,有助于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在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开展专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特殊困难人群过上有尊严、有保障、有盼头的生活,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亿万群众对我国社会制度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准确把握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
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要求,今年5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路径与机制。
建立健全需求发现机制。有效评估救助需求、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重要任务。国际经验表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最适合参与救助需求发现与识别,可有效弥补行政力量的不足。当前的重点,是要按照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将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救助对象家庭调查、需求分析和救助政策成效评估等具体事务剥离出来,交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承担,使贫困对象的社会救助需求得到更准确、全面、科学的判定。
建立健全服务承接机制。除经济困境外,救助对象面临的心理压力巨大、支持网络薄弱、家庭关系失调等问题无法单纯通过物质和资金救助解决,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立足基层、深入一线的优势,切实承担起改善救助对象境遇、增进救助对象福祉的责任。当前的重点是,明确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及经办人员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职责,把有关服务需求依程序及时移交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逐步形成救助对象有困难找社工的良好局面。同时积极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着力提升其资源整合、项目运作、组织管理能力,为开展救助社会工作服务打牢基础。
建立健全服务转介机制。救助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具有多元复杂的特点,靠单个机构或一类机构无法有效提供。当前的重点,是要加快建立以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站点)为依托的社会工作服务分流转介机制。由“全科社工”进行综合评估和初步服务后,再根据救助对象的深度需求,将其转介给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得到更为全面系统的回应和满足。
切实强化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的专业功能
“救急难”是《办法》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较以往社会救助的重大进步。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强化心理疏导和情绪抚慰功能。急难事件发生后,困难群众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如不能及时疏导,极有可能使事态恶化,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尽快建立和畅通社会工作者快速及时出现在急难事件现场、困难群众身边的服务渠道,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众及其家庭化解压力、疏导情绪、解决问题,是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强化信息传递与资源链接功能。开展救急难工作需要统筹发挥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综合效应,形成政府部门、政府与社会间高效联动、紧密衔接的工作网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是这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充分发挥其了解救助政策、熟悉救助渠道的优势,切实承担起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信息、寻求救助资源的职责;又可以充分发挥其在链接社会资金、引领志愿者、整合其他服务力量等方面的优势,策动更多社会资源弥补政府救助资源的不足,提升社会救助成效。
强化跟踪服务和成效评估功能。急难事件发生后,除原有的服务需求外,往往会产生新的服务需求,如大病治疗后的家庭生计与家庭关系问题、流浪乞讨人员回到原籍后的家庭与社会融入问题、自然灾害过后的社区与人际关系重建问题等。社会工作在立足于临时的、应急性的服务基础上,着眼于长期的、持续的服务,通过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和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跨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使对困难群众服务需求的回应有机衔接、持续跟进,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的困境。
全力做好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坚实保障 民政部门既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统筹部门,也是社会工作及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职能部门,在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应切实强化四方面的保障。
政策保障。制定和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的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内容、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职业空间、职业身份和职业保障,为相关工作的推进落实做出指引。
资金保障。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为契机,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财政投入的长效稳定机制;依托福利彩票公益金,重点支持引导性、示范性、创新性服务项目,及时回应救助对象急需紧缺的服务需求;研究制定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社会工作的政策措施,推动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队伍保障。通过培训、评价、督导等方式,帮助现有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和城乡社区干部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理念、知识和方法;通过完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稳步增加专业人才输出数量;通过设置专门岗位、发展专业机构、提升薪酬待遇等方式,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社会救助提供平台和保障。
宣传保障。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开展持续、广泛、深入的社会宣传,传递关心、支持、参与社会工作的正能量,为加快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系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2.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篇二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更为紧迫。人们对社会保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要求更加强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为此,劳动部门要着力在构建“五个和谐”上下功夫,发挥劳动保障部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五个和谐劳动保障和谐社会
省委决定,从4月份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这也对我们劳动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总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城镇职工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更为紧迫。人们对社会保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要求更加强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为此,劳动部门要着力在构建“五个和谐”上下功夫,发挥劳动保障部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创业就业环境
要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得到贯彻,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
1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要千方百计的扩大就业,不遗余力地鼓励创业。
第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总量是劳动保障部
门的重要职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优先目标,要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根本性举措。
第二,正确处理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关系。结构调整既要
发展高科技产业,又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发展加工业制造业,又要大力扶持第三产业;既要壮大国有经济,又要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他们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为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第三,鼓励支持创业,广辟就业门路。解决就业问题,是巨
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民共同努力。要在全社会形成促进创业的机制,特别是扶持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发展。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要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第四,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展劳动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人员进行创办企业培训,帮助创业。要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对职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培养大批技术工人,鼓励职工学习技术,提高劳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众,解决就业困难。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给困难群众提供特殊就业照顾和就业援助,扶持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第六,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动城镇化的进程。要
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
就业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要切实维护农民进城就业的劳动报酬权,做好清理拖欠农民工资工作,探索建立预防和解决欠薪的长效机制。要研究实行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办法。
二、构建和谐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
要着力解决分配领域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适应国
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机制,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
第一,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
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
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
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第三,改革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要深化国有企事业单
位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建立以岗位工资制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定薪,适当拉开不同岗位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的收入水平。
第四,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要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收入。严厉查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的行为;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逐步形成预防和解决欠薪问题的机制。
三、构建和谐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富有弹性,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进一步扩大企业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将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都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适当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逐步做实个人帐户;改进和完善现行的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同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调整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特点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促进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人才流动,解决待遇不公问题。
第二,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要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在保
障生活和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要做好下岗职工出中心后的失业保险接续工作,补充失业保险基金,适当缩短领取失业保险基金期限,促进领取人参加培训和就业。
第三,积极推进医疗保险体系改革。要按照“基本保障、广
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的思路,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并涵盖至城镇大多数从业人员。
第四,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要尽快研究制定适合于进城务工农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以及农转非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其他农村人口。
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要以协调劳动关系为主线,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重
点,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切实减少群体性劳动纠纷和争议,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第一,要继续做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和改制中职工安置及劳
动关系处理工作,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劳动关系处理等方面的遗留问题。
第二,要切实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下大力气提高劳动合同签
订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与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要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督查,重点检查非公有制企业遵守劳动合同规定的情况。
第三,要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和
集体合同制度。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落实《集体合同规定》,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国有改制重组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签订集体合同。
第四,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完善监察程序和监察员管
理工作制度,重点推进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监察执法水平。
第五,要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积极建立企业内部调解、区域性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解工作体系。继续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加强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提高仲裁的质量和效率。
五、构建和谐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
第一,就业服务社会化是劳动保障工作的一贯要求。劳动就
业服务要逐步实现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策促进就业 ”的就业方针。要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打破部门封锁,地区分割的格局,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地配置,人才人力得到充分地使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社会保险管理社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企业职工的劳
动保险由“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基金的社会统筹到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再到人群的社会化管理,社会保险的社会化正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随着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的完善,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层次将出现新的飞跃、走上新的台阶、达到新的水平。
第三,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管理服务体系,县劳动
和社会保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重要任务。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过程,最具特征的是广大职工由“企业人”转变为“社会人”,职工的劳动保险关系逐步地由完全企业管理转变成了社会管理。如果不建立一个完善的、统一的、有效的社会化管理体系,那么劳动保障工作就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管理就会出现混乱,就很难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四,发展社会服务业,是搞好劳动保障社会化管理的重要
内容。我们之所以要高度重视和开发社区服务业,是因为社区就业岗位的进一步开发,既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也有利于社区的和谐与稳定,从而形成最广泛的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
总之,我们要通过构建“五个和谐”,来进一步发挥劳动保
障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赣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3.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篇三
一、和谐社会的本义和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男女统筹发展、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妇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
积极促使妇女就业、妇女参政、妇女教育、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妇女是一支巨大的人力资源,是团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和男人一样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推进男女平等的实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末,全团从业人员8495人,其中女劳动力为3568人,占42%;团场干部有780人,其中女性有410人,占52%;副科以上干部102人,其中女性有17人,占17%;副处以上干部有9人,其中女性有2人,占22%。她们在不同的岗位兢兢业业,发挥着光和热,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年来,我团各级妇联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不断深化“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各项改革,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涌现出一大批女先进、模范、“三八红旗手”、“岗位能手”、下岗再就业明星,成为活跃团场经济、打造和谐团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不断深化“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
妇联是妇女的“娘家”,是广大妇女姐妹信赖的妇女组织,组织和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三个文明”建设是妇联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中,妇联扮演的不仅是妇女的“贴心人”,更重要的是妇女“领头人”的角色。
1、把提高农牧连队妇女科技致富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三学三比”活动。一是发挥基层妇女业余学校的作用,提高农牧连队妇女文化科技素质。二是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卫生、法律”进社区、连队活动,与科协、司法、计生部门联合,邀请有关专家进行送“科技、卫生、法律”下乡活动,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多、更新、更直接的农技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水平、健康法律知识。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工作,带动更多妇女科技致富。如蔬菜站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陈菊香凭借着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示范小区,每年接种食用菌菌袋12万袋,生产新鲜食用菌60吨,年创产值20余万元,利润10万余元,她还作为全国“星火科技致富带头人”在北京做报告。在陈菊香的带动下,园区内食用菌种植户现已发展到14户,家庭纯收人均在3万元以上。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科技兴家”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了“兴一家、带一区、兴一业、富一方”的增收致富链条。
2、深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激励企事业单位女职工创造新业绩。一是通过对女职工进行现代科学文化和业务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广大职业女性要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行业服务。二是继续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的创建活动。三是积极促进下岗失业妇女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我们以岗位帮扶、技能帮扶、社区就业帮扶、法律与政策帮扶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引导下岗失业妇女改变择业观,增强再就业信心,帮助她们再就业。四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择业观,帮助她们就业。据统计,三年来,共举办下岗失业职工培训班28期,培训女职工970人次,使287名女职工实现再就业。
四、深化发展“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团各级妇联在深入开展“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活动机制管理有待完善。
2、妇女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强女弱的思想还十分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各级妇联要主动积极协调,多方寻找机会解决资金问题的渠道,特别是要争取各级党政主管领导及单位的支持,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
2、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必须通过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使各级领导和妇女组织对此项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还要重点加强平时的明察暗访,聘请社会监督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出现一阵风和单纯为了应付而做的表面文章。
4.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篇四
效能监察工作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财务部门作为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部门,利用自身独特的职能,在效能监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近几年参与效能监察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财务部门不但职能特殊,作用重要,而如何充分发挥好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可以这么说,财务部门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着效能监察工作的成败与否。下面我们就如何发挥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中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工作中的作用
1、财务部门为效能监察提供制度依据:在效能监察实施过程中,财务部门可以在生产管理、基建工程管理、设备物资管理等管理活动中提供制度上的依据。通过财务制度,监督管理活动是否有违规违法行为,使效能监察更有效率的开展。
2、财务部门为效能监察提供数据支持:效能监察范围和内容决定了其所需资料大部分由财务部门为其提供。借助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可以评估项目是否科学合理,经营管理行为是否合理,经营管理决策是否正确。
3、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中发挥着财务监督的作用:在整个效能监察中,财务部门不单单只是被动的为效能监察提 1 供服务,还作为一个重要部门对经营管理活动发挥效能监督的作用。财务部门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所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独特优势,能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更有效的监督。
二、如何发挥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中的作用
1、加强学习,增强财务部门发挥作用的积极性。要加强培训学习,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效能监察的知识以及单位的先进经验,当前要重点学习好《铜川矿务局效能监察实施办法》。通过学习,使各级领导业务主管充分理解如果没有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中为其提供完善的制度依据,及时提供准确的资料信息,造成效能监察的地位和作用被淡化这一道理,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发挥好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中的作用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和帮助财务部门搞好效能监察工作。从事效能监察的财务人员,也要通过学习,努力提高对其职责重要性的认识,实现从“要我参与”到“积极参加”的转变,进一步增强搞好效能监察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突出重点监察对象,注重工作方法,强化工作实效,做到了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保证效能监察工作取得实效,不断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决定行动。有无责任意识,是能否搞好效能监察工作的关键。要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的前提下,还要在效能监察工作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中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责以及 2 目标、任务,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同时,在搞好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自觉履行职责的意识和参与管理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在效能监察中的主观能动性。
3、发挥优势,紧紧围绕资金流程开展效能监察。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而资金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核心的核心。效能监察工作既然是管理的再管理,就必须围绕企业管理的重点来进行,必须紧贴资金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有效的实施效能监察,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务部门作为资金管理的部门,就应该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在资金流程的资金投入、资金运作、资金回收三个环节中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一是要牢牢把住奖金投入关。对生产经营决策进行效能监察,杜绝或尽量减少投资失误,力争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要紧贴资金运作过程,通过对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企业管理费用开支等实施效能监察,杜绝资金运作过程中的各种漏洞,努力降低成本,真正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三是紧紧盯住资金回笼。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企业的应收款得以及时回收,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率,节省企业的财务费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违章立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中,不仅要注意治标,在具体项目 3 上认真监察和整改问题,还要注重建章立制,在本上下功夫,努力做到标本兼治,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巩固和发展效能监察成哥。在近些年的效能监察工作中,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操掌,对在效能监察中发现的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加以根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就是坚持“三个一”,即完成一个项目,提出一条建议,建立一项制度,做到知前。在认真执行原者的有效管理制度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企业经营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比价采购的规定》等多项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从政行为,形成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5、推进财务信息化管理,增强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推广财务电算化的运用,让基层财务部门也能运用电子记账手段。通过增加财务信息管理模块,让财务部门优化业务流程的同时,应用结构化内部控制规划、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运用资产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指标分析等模块,明晰收入来源,界定成本费用渠道,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数据的真实性,为效能监察提供可靠数据。通过对财务信息化管理推动,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监督能力进一步提升,为财务部门发挥在效能监察中的作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6、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财务部门在效能监察中的作用。
5.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篇五
杨发军
2005年第4期 ——公仆论坛
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员是社会成员中的重要一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力量。当前,广大党员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生产岗位、生活区域内,率先垂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具体来讲,要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传播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共产党员在传播先进文化方面,应充分发挥政治导向、思想教育、科学引导作用。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带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示范文明风尚。文明风尚的发育程度,应当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世世代代和谐友好相处,积淀下厚重的文明遗产,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石。广大党员要积极传承中华文明,在社会生活中以德服人,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模范,带头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完善家庭美德。要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做文明市民,用自己的文明言行,影响群众,带动社区。融洽人际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个人和社会存在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员应当成为调适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在处理物质的社会关系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比如在经济交往中,要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自觉遵守市场准则,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实施公平竞争,建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友好合作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在处理思想的社会关系时,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建立平等、友爱、互助的良好社群关系。在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时,要以“让世界充满爱”的广阔胸怀净化人们的灵魂,感化人们的思想。在家庭,要赡养老人,尊敬长辈,教育子女,关爱兄弟姐妹;在社区,要加强同邻里、街坊、乡亲的交往和交流,尊老爱幼,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在单位,要团结同事,尊敬领导,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努力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是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农村党员要发挥“双带”作用,带领周围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学习和运用科技知识,跑市场搞经销,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城镇社区党员要积极参加义务服务组织,用一技之长为居民生活提供方便;企业党员要用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影响一个岗位,带动一个班组,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要踊跃投入扶贫帮困活动,用爱心为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化解内部矛盾。只有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才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广大党员要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应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依据相关法规和政策,和风细雨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
维护社会稳定。广大党员一定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站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要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面对众多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准确判断形势和事态发展趋势,将一些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破坏社会安定的行为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要大胆斗争,坚决抵制。
反映社情民意。社情民意是社会状态的晴雨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热切关注社情民意。党员是各级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联络员。广大党员要多与群众交心谈心,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群众、了解群众。要与群众特别是与困难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企所盼,为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况。■
6.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篇六
社会工作为基层困难群体提供社会服务,直接间接地参与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政策体系,增加社区组织、社会组织吸纳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数量,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方法在城乡基层工作中普及应用,对发挥社区基础平台作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载体作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骨干作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有重大意义。
一、我县社会工作人才主要情况
近来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规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作用,已成为了新形势下做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县共有从事各类社会工作的人员1313人,其中有149人在行政机关工作,27人在社会福利类机构工作,51人在城镇社区工作,有956人在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工作。30岁以下90人,30-39岁657人,40-50岁521人,51岁以上45人;高中以下476人,中专454人,大专以上383人。2016年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22人,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20人,社会工作师2人。持证量占全市50%以上。2017年全县共有200人报名参加认证考试,其中报考助理社会工
规范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开展活动、对外宣传、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带动了民乐县鹏程公益、智博特殊教育培训中心、西街社区爱心慈善协会等一批公益类慈善社会组织广泛、规范的参与到助老扶老、扶残助残、爱心助学、扶贫济困等领域。近年来,各类社会组织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植树造林、“十九大”维稳安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工作,社会组织多元化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社工人才用专业理论知识助力基层治理已成为我县社会工作常态化举措。
三是“一核三联”新模式,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基层治理平台更广阔。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以社会组织党组织为核心,联政府、联社会组织、联服务群众的社会组织“一核三联”发展模式,以提高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党的工作两个覆盖为重点,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一些活动开展较好,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组织,派驻党建指导员,指导成立党组织,吸纳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加入党组织,通过政治吸纳、政治关怀,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注重与政府联动,承接部分政府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养老服务、环境保护、残疾人公共服务、城市建设、法律援助、公益宣传等方面工作,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与社会组织联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丰富工作内容,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育,搭建作用发挥平台。与服务对象联动,让专业的工作方法,理论知识服务困难群众,让社会工作人才在基层一线,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
2.社会工作人才岗位开发进程较慢。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响应中央、省市民政部门号召,探索开发社会工作人才岗位,但主要还是依靠社会组织,而民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等一些社会工作重点领域工作岗位,均有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单位招聘的临时人员承担,造成专业人员没有有效在岗,执行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3.社会认可度不高。虽然我县社工工作已开展了几年,但社会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对社会工作人才和社会工作者的区别依然模糊不清,甚至分不清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
五、今后工作思路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将立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科学的人才观为统领,以强化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全县人才发展大局中整体谋划,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统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推荐阅读:
发挥税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08-17
浅谈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的作用08-14
我系党支部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09-18
如何发挥一线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08-28
充分发挥党校在党风廉政教育中的阵地作用06-16
农村小学如何发挥在孝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06-24
如何发挥班组安全员在安全运行中的作用09-23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07-07
如何发挥气象服务在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