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山水诗成因(通用8篇)
1.论中国山水诗成因 篇一
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原创)
作者:戴汝光
日期:2005-8-12 23:41:00 推荐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唐代诗歌的天空中,流派纷呈,群星闪耀。其中就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而在群星璀璨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李白,在山水诗创作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将王李二人的山水诗作一比较,应是不无意义的。
一、题材异同
唐代诗人,大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或因出仕,或为走终南捷径而求名。面对祖国各地的绮丽风光,平添诗情画意,扩大了视野和心胸,自然激发诗人创作出许多景色雄伟壮丽而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优美诗篇。这在王李二人的山水诗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几笔雄健粗放的线条,不仅勾勒出沙漠上无边的壮丽景色,也有力的表现了诗人对这壮丽景色的强烈赞叹,以及因它而变得无限开阔的胸襟。在这里,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阴影,全部为雄伟粗犷的大自然、为激昂的爱国热忱一扫而光。在这里,他的青春再一度闪耀着光彩,显示出他性格中积极活跃的一面。
同样,在其《汉江临眺》中,也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无限赞叹,同样写得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不仅勾勒出眼前所见江汉全景,而且通过想象,形象地概括地现出了雄伟壮丽的江汉鸟瞰图: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李白,与王维相比,其游历范围更广,入蜀中、出三峡,南至江浙,东至齐鲁,北游长安、洛阳、太原。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同样充满热爱赞美的豪情,而且其内容更为广阔: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之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之二)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游太山》六首)“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天门山、庐山、泰山、华山何等雄奇壮丽,长江、黄河又是何等气势磅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更有著名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不一而足。总之,在描写祖国壮丽山河、抒发热爱赞美之情方面,王维与李白都有名篇佳作,而李白在题材内容上更广,其成就不亚于以山水诗著名的王维。
王维与李白二人在山水诗题材方面的相异之处,亦即各具特色之处,在于王维隐居终南山和蓝田辋川时,对佳山丽水细致的刻画,以抒写其隐居的宁静心境,以某一地为对象而写出一系列山水诗的不多,而王维则是典型的代表。
王维最先隐居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他的《终南别业》(又名《初至山中》),就是他刚隐居时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恣意描写他隐逸山林、独往独来、任兴所之、无忧无虑的乐趣: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自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联写得心旷神怡,情景交融,而且还反映了诗人后期山水诗的基调和总的风格。
其后,王维又在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买了一份产业。这里有山有水,风景很美。在这溪山如画的去处,他和好友诗人裴迪等“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将他们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优美感受,各自分别为辋川二十景的每一景写了一首诗,结成《辋川集》以为纪念。集中王维的那组小诗大多写得很出色。有写山馆结构的精致,境地的幽静,以及诗人从而引起的遐思:“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文杏馆》),有写深林中傍晚的景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有写山前秋日傍晚的美景:“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木兰柴》),有写乘舟到湖心亭上饮酒赏荷的舒畅尽情:“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有写滩边春夜月下少女浣纱的幽美境界:“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能以一处山水,反复吟咏,仔细描摹,可能只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可与之媲美,而柳之成就在散文,而诗歌,王维可谓独领风骚。这是王维于山水诗的一大贡献。
李白在山水诗内容题材方面的独到之处,在于利用想象或梦游的方式,不仅写眼中的山水,更写心中的山水,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著名的数《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森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岳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因梦而游,飘然而至,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水气、闪电、鸣雷,石洞、神仙,纷至沓来,意出尘外。借梦中惊心动魄的奇景,对抗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社会,最后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奇光异彩。
类似以想象见长的山水诗以及写到山水的诗句,在李白的诗歌中比比皆是: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沿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去峰连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其四)。总之,王维与李白在山水诗的题材方面,有共同的特点,都能描绘祖国山河的壮美,又各有所长,王以秀丽为主,李以雄奇见长。二人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题材方面,一重精微的深度开掘,一重宏大开阔的境界描绘,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使中国山水诗在题材的开拓方面达到了顶峰。
二、王维与李白思想的异同以及对山水诗创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人,其思想大多受到儒道释三家的影响。当其意气风发、一帆风顺时,儒家入世思想占据主导,从而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作中书令,成为唐朝的开明宰相。王维曾去登门拜访,受到张的赏识,提他为右拾遗。王维跻身朝堂,心中的激动自不必说,诗风也豪放向上。王维在拜右拾遗后所作《献始兴公》诗中说:“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诗句不仅是对张九龄的赞美,更在于表示自己的政治见解与立场,那就是为国立功,为民谋利。即使后来张九龄见放,李林甫得势,这种思想在王维的诗中也有所体现。当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巡塞上时,写出前文提到的著名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祖国河山的由衷赞美,“萧关逢候骑,都在在燕然”,对将士们立功边疆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也可以说是自己政治理想的一种寄托与表达。当他后来以侍御史兼殿中的身份到襄阳主持“南选”考试时,又写了《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佳作,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赞美,是自己政治热情的一种婉曲的表达。
与王维相比,李白的政治热情要高得多,其表达也更直接坦率。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然后功成身退。这种热情,贯穿李白一生,即使遭受沉重的打击与挫折,始终没有完全冷却,这也是他与王维相同之中的一大不同。反映在李白的山水诗中,有明朗清新的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东鲁门泛舟》、《秋登宣城谢 北楼》、《清溪行》、《渡荆门送别》、《望天门山》、《关山月》等。而最具特色的,是《望庐山瀑布》、《横江词》、《蜀道难》、《鸣皋歌送岑征君》、《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类作品。它们形象雄伟,气势不凡,色泽瑰丽,或笼罩着某种神话气氛,产生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这类诗歌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显示出他对于不平凡事业的渴求,表现了他向往雄壮有力的事物和广阔天地以及要求冲破羁绊、不愿“拘挛而守常”的独特个性特征。李白这部分诗作,在我国山水诗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贡献。………………………………(略去)
三、艺术风格的异同
对艺术风格的追求是每一个艺术家的天职,何况王维与李白这样的大家。在山水诗的艺术风格上,自然各有千秋。
相同之处,两人在描绘山水时,都善用色彩,从而描摹出优美的景色,显得形象生动。“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中的“白”、“青”,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斤竹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木兰柴》),“仄径荫槐宫,幽阴多绿苔”(《宫槐陌》),“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白石滩》),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北 》),“本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辛夷坞》)等诗中,都用到描写色彩的词语,显得色彩斑斓,不仅富有诗情,更有画意。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体现了作为诗人与画家的本色。李白在运用色彩方面也毫不逊色。“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登峨嵋山》),“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青天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游太山》),“绿竹入幽,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这些诗句中描写色彩的词语也丰富多彩,据我约略估计,其描写色彩词语的数量和诗篇,胜过王维。
两人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之处,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
一、诗的结构构思上。…(略去)
而李白的山水诗,在结构构思上则不拘形式,只以一个“情”字贯穿。情之所至,笔之所至。正如苏轼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蜀道难》一句“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破空而来,中间又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结尾再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匠心独运安排,而我认为这是情不自禁的感叹,是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是在写景基础上的情感升华。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则是梦之所至,笔之所至,意象纷至沓来,全无刻意安排的痕迹。这正是李白山水诗高人之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离开了“情”这个情,何以言诗?而李白的诗则正是根于情的自然喷发,使之成为独步千古的伟大诗人。
其二、在诗体的选用上,二者也各有特点。(略去)中国古代的山水诗,起于魏晋南北朝的谢灵运,他多采用移步换景式的游赏方式,寻幽揽胜,山水异态,纷至沓来,耳目为声色所感,乃成画境。但这毕竟是写眼中之景,而且受玄言诗的影响,破坏了写景的完整,虽时有佳句,但篇句不相称,结构松散。至谢脁,诗风变得更清新流丽,已有唐人气象。山水诗发展至王维、孟浩然、李白,则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之后,有韦应物继其余响,但已失王维之空灵、李白之豪放。宋以后,山水诗走上了说理的狭窄小路,山水成了他们表现的理趣的外衣。元明清三朝,就再也见不到多少有创造性的山水诗了。中国古典的山水诗走到了尽头。当然,五四之后,白话代替文言,又为山水诗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期待着山水诗在新的语言形式下,重放异彩,再度繁荣。
2.论中国山水诗成因 篇二
(一) 李白山水诗中的生态意识
在生态问题全球瞩目的今天, 细读李白的山水诗, 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其山水诗不但艺术成就颇高, 而且在表现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崇尚、天人合一的情怀时, 也使其不朽诗篇具有了关注生态的现代意义。
所谓“生态意识”, 按照美国生态哲学家莱奥波尔德等人的具体界定就是:
第一, 把大地上的山川河流、鱼虫鸟兽和花草树木视为一个有机体, 人只是其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二, 在这个大地有机体中, 每个生物占据着各自的生态位, 各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第三, 除了满足生计的需要外, 人类没有权力缩减生命形式的丰富多样性。[1]
在李白的山水诗中, 我们可以读出他把自身与大自然融合为一种精妙语言, 在其山水诗的创作实践中, 展现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 显示了人与自然山水的密切关系。李白的山水诗中折射出的生态意识概括起来主要有:
第一, 对大自然的热爱欣赏之情。李白山水诗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他将自然山水赋予生命情感, 将生命情感投向自然山水, 把生命主体推向体验的高峰, 描绘出一幅幅或柔和优美、或崇高壮美的山水画面。按照前文对生态意识的界定, 这种对自然的欣赏、热爱与赞美本身就包含了生态的意识。
第二, 对大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篇都表现了以敬畏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大自然、将自然的力量看得高于人类的活动的态度。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和美学家的意识中, “决定一个对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 主要不是人的因素, 而是超越于人之上的自然因素。自然不仅赋予天地万物以鲜活的生命力, 而且使我们人类充满勃勃生机, 使艺术家充满创造的活力, 并因此使艺术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2]樊美筠的这段话虽然旨在论述古代艺术家关于美的基本原则的看法, 但用于研究李白的自然审美观却同样奏效。的确, 李白在其山水诗的创作实践中, 庐山的“屏风九叠云锦张”, 黄河的“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 都使自然山水“鲜活的”、“永恒的”生命力跃然纸上, 表现了自然生命力的不可超越性和对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
第三, 人与自然同在的“合一”情怀。在李白的观念里, 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尤为密切。他在《日出入行》中说, 太阳的运行, “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 安得与之久徘徊草木不谢荣于春风, 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吾将囊括大块, 浩然与溟同科”。人的生死荣衰如同万物, “兴歇皆自然”, 无须感恩, 不必抱怨, 因为都是由元气构成, 同属大自然, 同归大自然。李白的一些山水诗表达了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的愿望, 他的名篇《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句, 《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句等, 都是观念上把大自然与自我混同一体, 视万物为同类, 山水形象成为诗人的知心友人。
李白笔下的自然风景与他内在的精神情感, 与他返璞归真的生命意向融合为一。他在山水诗中所传达的, 无论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欣赏之情、崇尚敬畏之情, 还是天人合一的情怀, 都与前文界定的生态意识的三个方面不谋而合。在李白看来, 世俗之外的大自然浩淼无穷, 他追求个体与自然的冥合、生命与宇宙的合一, 这是自然与人格、自然与心灵的神秘契合。李白的山水诗发人深醒:人生是短暂的而宇宙是无穷的, 宇宙的浩大、永恒与人的渺小、短暂的对比激励着人们去寻求一种与天地自然合一的永恒。自然, “生态”的概念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但西方人眼中的生态, 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观。生态的概念传到东方, 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国家, 比如中国, 它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维使人们难以将自然与人、文化割裂开来思考问题, 自然成了经历几千年文明熏染的自然, 自然与人、文化也就融为一体。我们今天重读李白的山水诗, 依然能读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永恒, 给我们以善待自然、善待生命的生态启迪。
(二) 李白山水诗中的旅游审美价值
在山水景观的审美中, 人们十分注重山水自然美中体现的人文品格, 往往对于和历史人物有密切联系的山水景观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兴趣。中国有重古的传统, 珍惜民族的历史, 重视历史古迹和先贤遗迹, 白居易的“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是很好的写照。不但与历史名人有关的景点成为旅游热点, 即使是自然风景, 只要有古代文人的题咏也会使自然风物更具魅力, 使旅游者更加向往。旅游是一种个人行为, 一种生活方式, 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一种带有经济性质的文化活动。从旅游文化的角度, 旅游者被分为娱乐型旅游者、探索型旅游者、经历型旅游者、体验型旅游者和存在型旅游者。[3]其中娱乐型旅游者和体验型旅游者所占比例是最大的。这个人群有很强烈的寻求放松的愿望, 但是不像其它冒险型等一样寻求刺激, 他们以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 选择的目的地多是一些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并且有较高观赏体验价值的地方在放松的同时也注重自我对于旅游地生活品质和文化特性的感知, 获取特殊的生活经历。旅游地的人文精神对现代旅游者越来越具吸引力。比如旅游者到庐山会想起有李白, 游三清山会了解到葛洪的相关情况等等。
李白善于抓住自然山水的审美特征, 描绘出自然山水的形象美。大自然的形象美一般来说, 有“雄、壮、险、奇、秀、幽、奥、旷”等审美特征。李白特别善于描写雄、壮、险、奇、旷之美景。如他笔下的泰山:“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 目尽长空闲。” (《游泰山》其三) 对黄河的描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黄河西来绝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 他笔下的长江是:“一风三日吹倒山, 白浪高于瓦官阁。”“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 (《横江词》) 读李白的山水诗, 往往给人心灵以极大冲击, 能感觉到那些雄山奇峰、大江巨河所呈现的壮阔美、冲突美和崇高美。李白将自己的情感与气质融入山水诗的创作, 他笔下的祖国山河不仅张扬着山水的自然天成之美, 而且具有鲜明的人文品格。他的山水诗流传至今, 便使自然山水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今天的读者追踪着诗人当年的游迹, 亲身领略诗人作品中充满艺术魅力的高山大川, 体验诗人当年的经历和思想情感, 将比单纯的登临、欣赏自然景观, 更能获得美的享受。从这个角度看, 李白山水诗的社会价值之一, 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旅游审美价值。李白诗中的山水形象源于现实, 又高于现实, 有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作用。这样, 李白的山水诗应用到当代旅游中, 便实现了社会审美价值、自然审美价值、人文审美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统一。品味他的诗歌, 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活动将上升到较高的层次。同时, 也将启发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艺术审美, 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综上所述, 李白一生徜徉于山水之间, 热爱自然山水, 他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 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 融铸情辞。今天我们重读李白的山水诗, 又惊喜地发现其中的生态意识、旅游审美价值等现代意义还有很大的研究与开掘空间。这样的发现不仅可以完善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 而且可以启发人们关注自然、关注生态;在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 还能启发旅游者的人文审美意识。总之, 李白的山水诗魅力无穷, 历久弥新。
摘要:李白一生创作诗歌一千余首, 其中山水诗约一百三十首, 在其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李白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 不仅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用现在的眼光来看, 他的山水诗还具有关注生态的超前意识和注重古迹的人文品格, 这就使他的山水诗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3页。
[2]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4页。
3.论王维山水诗的当代价值 篇三
可以说,美是时时刻刻都具有当代价值的。美的穿透力,使它具有了生生不息的魅力。王维山水诗的当代价值,就在于它的“美”,它的美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光彩夺目。尤其是在当代后现代主义的平面话语下,在全面复制的消费时代,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禅趣美、音乐美和诗画美的独特审美魅力对我们来说更是望尘莫及,但它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生活日益平面化的今天,王维山水诗的美已经不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今天依然有明月,松林,清泉,但是人们已经没有了那份品评山水之乐的闲情逸致。在消费时代,大家都在无限制地追求着快感,已经没有人仔细琢磨王维山水诗的空灵、澄澈了。由于人们对无限制的解构、消解、狂欢的浅层宣泄等越来越不满意,当我们酒足饭饱之后,人们对生活诗意化的渴求就日益明显了。人不能一直停留在一个欲望无止境的狂欢层次,也就是说,随着人们对生活平面化的内心焦灼的日益加剧,人们对生活诗意化的向往和渴求就越强烈。
这是我们对美追求的一个起点。有了这个开始,我们就会孜孜进取于王维山水诗美的王国,当我们徜徉在王维山水诗美的氛围中,我们就回到了乡土田园般美妙的诗意化的精神家园,应该说这是王维山水诗给我们质疑当下的第一个启示。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发现什么东西是美的,更不用说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的肆意污染、经济发达下的人文精神的贫乏等等;同时我们在文本中也难以找到真正的像王维山水诗的那种纯净的、空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美。 “美何以成为可能”的质疑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王维山水诗的价值和给我们的震撼。
二、当下众生喧哗的创作,体现时代精神的美感却无从说起。
所谓唐诗宋词汉文章,它们的文本里面蕴涵着各自时代的审美特征。就唐诗而言,李白、杜甫和王维是三个代表。李白狂放的浪漫主义,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而王维呢?他用他的山水诗建立了自己在唐诗中的独特位置,“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他没有陶渊明的隐逸却有他的潇洒;“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他没有谢灵运的纯粹却有他的超脱。王维的山水诗,是属于他那个时代的。然而,属于我们时代的美又在那里呢?作为当代的文学艺术家,我们无疑要“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表现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性美、人情美,使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在文艺作品中得到充分的显现。” 然而,事与愿违。当我们检索一下我们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基本上新时期的创作都是破碎的、残缺的。比如说,文革结束不久的“伤痕文学”,当人们在痛苦和挣扎中完成了对极左思想的批判的时候,除了痛苦情感的宣泄以外,我们得到的美又在哪里呢?当我们不满足于对荒诞历史的控诉的时候,就有了“反思文学”,但是这个文学思潮也同样没有给我们提供我们时代的新的人物和美的理想,我们反思过来反思过去,最后又发现真、善、美离我们还是有那么一段距离。当“寻根文学”登上文坛的时候,它的确让我们耳目一新,但是,结果同样令我们失望,《爸爸爸》中的丙崽形象极其丑陋,庸俗不堪,他能说是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或者是代表了时代的审美精神吗?同样不能。再看一下“新写实”小说,《一地鸡毛》中的小林的遭遇,就直接告诉我们,所有什么诗意化都被日常的琐屑和疲惫消解得一干二净,那么,我们所需要和追求的时代的美感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然而,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王维山水诗的时候,他的那份从容不迫的恬淡、他的那种充满禅庄意趣的超脱、他的那种人生与诗画一体的审美境界,我们也只能够叹而观止了。
三、生活诗意化的丧失,信仰的匮乏,使我们粗糙的甚至麻木的魂灵无所皈依。
王维山水诗内在的品格就是对儒、释、道精神的三重超越,他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家,但他里面又哪一家也不少。正是这种张力使得他不拘泥于具体的某一种宗教信仰,而在他的山水诗里建构了自己的美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和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表达的是生命的自由和本真。而我们的今天,“就精神模式而言:现实主义注重理想模式(典型),现代主义注重深度模式(象征),而后现代主义则追求‘平面模式(空无)。”信仰迷失与匮乏下的对人生审美宗教化的回归,应该说是王维山水诗给我们的另一个当代语境下的启示。从这个意义来说,当代人的终极意义上的心灵和精神的家园回归,王维山水诗式样的准宗教的人生审美追求正是我们当代人可以借鉴、学习和得到启示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从而使得我们的心灵安顿”。
在今天,王维山水诗的当代价值,就是给我们以美的启示,它对于今天我们的文学创作和生活生存的理想走向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至少,它是我们向传统和古典回归的一个途径和通道。回归到我们的文化母体里面,我们的魂灵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可以停泊的彼岸。
注释:
文中所引王维诗句出自:[唐]王维 撰 [清]赵殿成 注 《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
4.论中国山水诗成因 篇四
在出使边塞时创作了《从军行》《使至塞上》等大气磅礴、豪气冲天的诗作。但真正奠定了他文学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除了作诗,他还精通音乐和绘画,也正是这一点,使他创作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空明诗境。王维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深受北禅宗的影响,向往无生说,这也是其山水诗充满禅趣的原因。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从目的、方式、态度三个方面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诗歌,亦是具有这种属性。
一、无功利性与功利性
审美的无功利性表现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它主要体现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在此只述作家的创作活动方面,朱熹在《清邃阁论诗》中提出,作诗者难以出好诗,只是心里闹虚静之故。只有虚静或心虚理明才可能作出好诗。王维因心向佛法,精研佛理,在其《秋夜独坐》中说: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无生说便是出自大乘般若空观,学无生的具体方法便是坐禅,静坐澄心,平静思想和情绪,利于达到物我冥一的境界。这种心灵状态对于他的创作影响深远,带有这样宁静自然的心态观察万物,不带有功利性地进行创作,正说明了审美的无功利性。而其功利性正是在这样的创作状态下产生的作品中来体现。在《终南别业》中,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自得,这种诗境就是创作时的功利性所在。
二、形象性与理性
审美形象是文学文本中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表现为直觉方式,是通过审美直觉获得的瞬间领悟。中国古典美学常称之为感兴或妙悟。《红楼梦》中,香菱对王维《送邢桂州》一诗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一句的点评是: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看似无理而其实有理,正是审美直觉的特点。除却审美直觉,文学也依赖于理性。王维在山水诗中描写景物时,十分注意画面的结构层次,如先概写大环境,再按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的顺序进行描绘等,这样的构思使得全诗井然有序、层次跌宕。如《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连山到海壮大雄浑的总轮廓。颔联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白云青霭,烟云幻灭,突出山之高。颈联高度概括终南山尺幅万里,讲述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南北之辽阔,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尾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这样的构思就是被作家的理性所驱使。
三、情感性与认识性
审美情感即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是直接的。而审美认识总是被归纳出来,是间接的。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笔下的秋景,清新而富有生气,一洗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悲凉感伤的情调和低沉灰暗的色彩,创造出纯美的诗境。诗中的审美情感便是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这首诗是诗人的晚年之作,在清新宁静、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诗人感受到了万物生生不息的乐趣,精神升华到空明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灵的美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冥一之境。再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人所欣赏的正是人在寂寞时才能细致入微地观察到的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这隐居的世界便可抽象化地概括为如下认识,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
四、结语
5.佛学与山水诗 篇五
摘要:佛教的兴盛与山水诗的兴起、发展几乎同步,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从佛教教义对山水诗诗人思想的影响、佛教空、静观对山水诗意境的影响、僧人创作的山水诗、僧人与文人的交往,这四个方面来泛谈山水诗与佛教的关系。
【关键词】佛教;山水诗;关系
魏晋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大众的现实生活极其痛苦,佛教对彼岸极乐世界的描绘,对受苦受难的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后来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魏晋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水诗方面,文人在这样糟糕的社会背景下,社会责任感渐渐淡去,个人意识凸显,大多数人选择托意玄远以求全远祸,而对山水的亲近、观赏、吟咏成为其超脱现实的主要方式。
唐朝时,佛教取得了同儒、道相等的地位,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达到顶峰;山水诗方面,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独立的山水诗派,出现了刘长卿、韦应物、常建等一大批山水诗人,山水诗盛极一时。
由上可知,佛教的兴盛与山水诗的兴起、发展几乎同步,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泛谈二者的关系。
一、佛教教义对山水诗诗人创作思想的影响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万事皆空、超脱现实,这对失意文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当他们官场失意、人生不顺之时,往往会寻找寄托、寻求解脱。佛教教义映射到山水诗的创作中便是爱慕自然,超脱现实的心态。
这种映射在谢灵运和白居易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谢灵运出身东晋大世族,是权臣谢玄之孙,官场失意后投身佛教,寄情山水,创造了大量的山水诗。他的山水诗描绘了江南秀丽的山水,给人以美的享受,且多以佛理结尾,带有明显的出世色彩。白居易的诗风,以公元八一五年为界,前后截然不同。前期是积极的讽谕诗,表现他要“治君尧舜,再使风俗纯”的政治抱负;后期政治上遭受打击,信俸佛教,号香山居士,创造了大量的闲适诗。其中包括许多山水诗,如《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峙桃花》等等,都是表现他:“世事从今口不言”,“世间尽不关吾事”的悲愤以及“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佛门何处消”的悲凉心境。
二、佛教空、静观对山水诗意境的影响
佛教追求净心、顿悟,受其影响,山水诗往往追求清幽、宁静、淡远、空灵的意境。我们以王维为例,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诗的集大成者,被后人称为“诗佛”。王维自幼受母亲的影响,信奉佛教,“兄弟皆笃信佛,食不荤,衣不文彩”。他的山水诗也有着明显的佛教意境。如《山居秋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首诗画出一幅秋天清爽宜人的初夜图景,使人感到空气是那样的新鲜,月光是那样的凉爽,泉水是那样的平静。意境清幽,静雅,诗意中带着禅意。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又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写空写静,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这首诗空灵的意境与佛教追求的空,静相通,以禅入诗。又如韦应物《滁洲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清幽、淡远的景色,远离尘世的超脱感,空旷孤寂的独立感以及其中蕴涵着的“似有非有”、“欲言又止”、“无法名状”的神韵具有明显的佛教色彩。
三、僧人创作的山水诗
僧人创作山水诗由来以久,他们深居寺院,一方面熟读佛经,对佛经中的教义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静心修炼使他们更容易体悟自然。此外依山傍水而建的寺院也给他们提供了条件,因此,僧人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的山水诗。历史上出现过一批著名的诗僧,如唐朝的寒山、皎然;宋朝的志南、惠崇。他们的山水诗融合自然与佛理,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增强了山水诗的表现力,为山水诗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如唐代僧人寒山的诗《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长有鸟,寂寂更无人。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在的山中常见的景观,而诗人自己则在这漫长的时光中修身养性。又如唐代僧人皎然的诗《题湖上草堂》: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峰处处闲。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幽静的山水景物而且阐明了佛理,表现了作者与世无争,沉浸山水而乐在其中的平静心态。又如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杏花雨,吹面不寒扬柳风。这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的行踪,一个“扶”字可谓神笔,后两句是写诗人对春天的感受,真切、细腻;用“杏花雨”、“杨柳风”来形容春雨、春风,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芬芳,春风的温柔而且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由衷的喜爱。僧人写山水诗不仅表现了他们的文学修养也体现了他们对佛理的理解。佛理借山水诗而得到阐发,山水诗因蕴涵佛理而韵味无穷。
四、僧人与文人的交往
魏晋以前,文人对佛教往往抱着轻视的态度,很少与僧人交往,佛教也还没有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魏晋以后,佛教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而得到较大的发展,文人逐渐接受佛教,文人与僧人的交往日趋增加。魏晋以后几乎所有的文坛大家都与僧人交往过,韩愈和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更成为文坛美谈。僧人与文人相互交往、唱和、赠送、答谢加强了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使佛教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表现在山水诗的创作方面有对佛寺的描绘,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高照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静,但余钟罄声。也有对佛理的阐发,如寒山的诗:登涉寒山道,寒山路不通。溪长是石磊磊,涧阔草朦朦,苔滑非关雨,松明不假风。谁能超世界,公坐白云中。这首诗把对佛理的阐发、对自然的描绘、对自我的内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还有文人与僧侣间的交往过程中,相互间多有赠诗,如李白的《赠僧崖公》、《别东林寺僧》、《别山僧》等。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惠崇作画,苏轼赋诗两者完美地结合,共同描绘了色彩绚丽、生命昂然的春景。僧人与文人的交往,加强了佛教与山水诗之间的联系,同时拓宽了山水诗的表现领域和表现方法。
6.王维山水诗 篇六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译文
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使我思念京城。
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
水边城市人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人如在树梢走行。
登上高处万家井邑出现,眺望远处阆白二流明莹。
人们都说着异乡的方言,黄莺却啼着故里的声音。
幸赖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离乡背井愁情。
注释⑴巴峡:长江自巴县(重庆)至涪州(涪陵)一段有明月、黄葛、铜锣、石洞、鸡鸣、黄草等峡,这些峡皆在古巴县或巴郡境内,因统称为巴峡。
⑵际晓:犹黎明。
⑶帝京:帝都,指京都长安。《汉武故事》:“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唐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⑷女浣(huàn):即浣女。浣,洗。
⑸朝(zhāo)日:早晨初升的太阳。鸡:一作“禽”。
⑹水国:犹水乡。临水城邑。南朝宋颜延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水国周地险,河山信重复。”唐孟浩然《洛中送奚三还扬州》诗:“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⑺树杪(miǎo):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元规自执楫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于树杪。”杪:一作“上”。
⑻井:即市井,村落,指山城住户。万井:千家万户。唐陈子昂《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
⑼眺迥:远望。二流:其一为长江,另一当指在巴峡一带入江的河流,如嘉陵江、玉麟江、龙溪河等。一说为阆水和白水。
⑽殊方语:异乡语言。殊方:远方,异域。汉班固《西都赋》:“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⑾故:一作“旧”。
7.浅论谢灵运山水诗产生的原因 篇七
一、政治上的失意
谢灵运出生于富贵家族, 从小就继承了父祖丰厚的财产, 经济条件很好, 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刘裕代晋后对高门大族采取了压制政策, 只给了他一个世子左卫的闲官, 又将他承袭的康乐公降为康乐侯。而本性桀骜不驯的谢灵运不但不懂得低调处理, 反而“构扇异同, 非毁时政”, 将政治前途倚仗在志大才疏、任性使气的庐陵王刘义真身上。刘义真倒台后, 他也随即被贬到偏僻的永嘉任太守。宋文帝即位之后, 重新起用谢灵运, 但这也不过是他为了搜罗一批文人以点缀升平罢了。宋文帝看中的是谢灵运“诗书独绝”的文学天才, 所谓“寻迁侍中, 日夕引见, 赏遇甚厚”, 也还是继承其父“以文义处之”的原有政策, 视谢灵运为文学弄臣, 根本无心安排他什么重要职务。与宋文帝的期望、要求截然相反, 谢灵运私下却以为这次可以施展下政治抱负, 然而却是又一次的“唯以文义见接, 每逢上宴, 谈赏而已”。谢灵运不甘做以词赋为业的御用文人, 于是干脆称疾不朝, 对政治彻底心灰意冷。仕途的失意让他苦闷不堪, 于是他便寄情于山水。
二、社会风气的影响
魏晋时期, 社会政治动乱, 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倾轧, 使维护大一统的士大夫们痛心疾首, 渐渐地与大一统政权疏远了。而作为正统观念的儒学, 由于具有排他性和复杂性, 其建立的一整套所谓的人伦关系、行为准则、是非标准, 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现实生活, 于是诸子思想重新活跃起来, 特别是老庄哲学和佛教思想对士人的影响巨大。老庄那种“清静无为”匿迹山林的思想和佛教徒“山栖木食”生活所酿成的“集岩水之娱”的意识, 刚好抚慰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对朝政的不满情绪, 于是他们纷纷将目光移向山水, 归隐山林。如阮籍“登临山水, 终日忘归”;羊祜“乐山水, 每风景, 必造砚山, 置酒言咏, 终日不倦”;谢安“出则渔弋山水, 入则言咏属文, 无处世意”。在这种氛围下, 士人们在酒醉饭饱之余, 发而为诗, 自然容易写下相当数量反映山林生活和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到谢灵运, 也是“以文章会友, 共为山泽之游”, 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山水作品。
这个时期玄风之盛对谢灵运山水诗的产生亦有影响。在魏晋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上, 山水和玄理是相通的, 郭象就认为“自然之理, 有寄物而通也”。为了表现玄理, 诗人们往往借助山水景物的形象, 以求收到更好的效果, 使山水诗成为言玄悟道的工具, 孙绰的《三月三日》就是这种“托怀玄胜, 远咏老庄”的写景诗, 谢灵运的山水诗中也有不少寄托玄情逸趣的辞句。
三、传统家风的影响
谢氏一门, 有纵情山水的传统家风。他的二世祖谢鲲, 就有爱好山水的嗜好, 曾有纵意山水丘壑, 自信高人一等的说法。谢安喜好山水:“尝往临安山中, 坐石室, 临浚谷, 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尝与孙绰等泛海, 风起浪涌, 诸人并惧, 安吟啸自若。”谢玄也爱山水, 好渔钓, 其《与兄书》曰:“居家大都无所为, 正以垂纶为事, 足以永日。此固下有鲈鱼, 一出钓得四十七枚。”又云:“昨日疏成后出钓, 手所获鱼, 以为二坩鲊, 今奉送。”谢灵运在文中也有提及, 其《述祖德》一诗序中写到“王父龛定淮南, 负荷世业, 尊主隆人。逮贤相徂谢, 君子逍遥, 拂衣蕃岳, 考卜东山”, 在诗文里又写到“高揖七州外, 拂衣五湖里”, “遗情舍尘雾, 贞观秋壑美”, 用浓墨重笔来叙述谢安和谢玄不恋名利而归隐山林的高风亮节。家风如此, 谢灵运自然而然会受到影响, 他在祖业基础上营建庄园, 别具一格:“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 并有故宅及墅, 遂移籍会稽, 修营别业, 傍山带江, 尽幽居之美”。还时常出去猎奇, “寻山涉岭, 必造幽峻, 岩幛千重, 莫不备尽”, 并且“所至辄为诗咏”。
四、满足尊重的需要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都有尊重的需要———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对谢灵运来说, 在仕途失意受挫后, 对尊重的需求更为凸显, 尤其是来自于他人的认同。通过大气势的巡山涉水这一行为, 他试图表明自己是上流的名士阶层, 以此来获得威望、名誉和赏识。换言之, 他是借用这一行为来获取别人对他高层名士资格的认同, 从而弥补他内心不能进入权力中心的遗憾。此外, 他的诗写得很好, “贵贱莫不竞写, 宿夕之间, 士庶皆遍, 远近钦慕, 名动京师”, 极大满足了他的自尊感, 这也是鼓励他从事旅游进而大量写山水诗的重要动因。
五、丰富的旅游资源
谢灵运的故乡会稽山水秀丽, 美不胜收, 《世说新语》注引《会稽郡记》说:“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 顾云:‘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其上, 若云蒸霞蔚。’”又:“会稽境特多名山水, 峰崿隆峻, 吐纳云雾, 松栝枫柏, 擢干竦条, 潭壑镜彻, 清流泻注, 王子敬见之曰:‘从山阴道上行, 山川自相映发, 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 犹难为怀。’”谢灵运也明确提到:“会稽既丰山水, 是以江左嘉遁, 并多居之。”试举几例著名的山水风光:
谢灵运的始宁墅, 其周边的景色很漂亮, “傍山带江, 尽幽居之美”。他在《过始宁墅》一诗中写到东山一带秀丽的风光:“山行穷登顿, 水涉尽洄沿。岩峭岭稠叠, 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 绿筱媚清涟。”山深水曲, 云石相倚, 水竹相映, 好一幅光彩照人的色彩画!
富春江, 是永嘉一条著名的河流, 它水汹浪涌, 崖危岸峭, 江中有定山、赤亭等景观:“定山缅云雾, 赤亭无淹薄。溯流触惊急, 临圻阻参错。”吴均在《与宋元思书》中对富春江的秀丽同样有出色的描写:“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谢灵运在嵊县石门建有新居一所, 其四周景色绝佳, 有《石门新营所住, 四面高山, 回溪石濑, 茂林修竹》诗纪其事:“跻险筑幽居, 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 葛弱岂可扪。……俯濯石下潭, 仰看条上猿。早闻夕飙急, 晚见朝日暾。崖倾光难留, 林深响易奔。”石门新居高踞山巅, 上摩苍天, 如卧云中;路险苔滑, 只有扶援葛藤之飞茎, 才能攀临绝顶。俯仰上下, 只见潭水清澈见底, 猿猴跳跃林间;谷深崖倾, 只有中午才能见到太阳。其险、其奇、其幽、其静, 可见一斑。
离永嘉八十几里的白岸亭, 其周边风光旖旎, 流水潺潺, 山色青翠透明:“近涧涓密石, 远山映疏木。空翠难强名, 渔钓易为曲。援萝聆青岸, 春心自相属。”
永嘉城北的绿嶂山也秀色可餐, 潭水寒光闪闪, 竹木青翠光润, 溪流曲曲弯弯, 丛深林密, 山岩重叠, 令人东西难辨:“裹粮杖轻策, 怀迟上幽室。行源径转远, 距陆情未毕。澹潋结寒姿, 团润霜质。涧委水屡迷, 林迥岩逾密。眷西谓初月, 顾北疑落日。践夕奄昏曙, 蔽翳皆周悉。”
永嘉西四十里还有一处著名的风景, 那就是石鼓山。谢灵运在《登上戍石鼓山》一诗中就描写了从石鼓山上纵目四望所看到的风景:左边是一片开阔地带, 溪水缓缓流过;右边是一段狭窄地带, 山岭逶迤;借着夕阳的余照, 涧水波光粼粼, 由于白云的衬托, 峰峦越发显得重重叠叠;白芷、绿蘋, 也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极目睐左阔, 回顾眺右狭。日没涧增波, 云生岭逾叠。白芷竞新苕, 绿蘋齐初叶。”
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 给谢灵运带来了大量的素材, 引起他的诗兴, 是他写作山水诗的又一大原因。
总之, 谢灵运山水诗的产生与以上五大原因不无关系。他的山水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好好借鉴。
参考文献
[1]沈约.宋书.谢灵运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运富.谢灵运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9
[3]钟忧民.谢灵运论稿[M].济南:齐鲁书社.1985
[4]曾明.古代五大山水诗人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
8.试论中国山水画创新 篇八
关键词:山水画;传承;创新;发展
中国山水画创作时期很早、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历代传承和发展中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绘画美学体系,在绘画艺术界具有很高的地位。要将这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就必须要丰富和创新绘画体系、深刻把握山水画文化本质,体现山水画中的人文精神和丰富内涵,同时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紧扣发展创新主题,将时代文化、时代特征融入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和创作中去,以吸引广大绘画爱好者了解 知晓中国的山水画文化,为山水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中国山水画的现状与前景
山水画在传统的中国绘画的文化瑰宝,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启迪绘画兴趣、陶冶文化情操的作用,在当代的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上,也是大家频出、杰作频现,丰厚我绘画艺术的体系。但在具体的传承发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文化代表性强。从古至今,中国山水画始终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它虽历经百年,但艺术成就极高。中国山水画自唐、宋、元间经三度改革,成就了无数大师,绘就了不朽篇章。二是绘画传承度高。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符合,但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因循守旧,相反,中国山水画之所以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关键在于善于创新、善于发展。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在每个时代背景下的作品中,都能发现每个朝代的历史印记和文化气息,这些时代元素的融入,提升了中国山水画的生母,使其在历史的发展上得到升华。在当代山水画中,也有一只善于创作、至于拼搏的山水画大家,他们饱含满腔热忱、吸收当代文化,致力于推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将中国山水的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如李可染、傅抱石、黄宾虹等一批画家在继承传统时致力于改革中国山水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山水画的继承
做好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基础在于传承。没有传承的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既没有生命力,也没有吸引力。中国山水画用其独有的绘画色彩、、气韵和意境,积淀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文化,营造出一种历史感、传统感的厚重氛围。要做好中国山水画的文化传承,首先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历史,要懂得中国山水画历史文化。重点了解中国历史山水画的代表人物,通过中国山水文化的绘画大家,全面了解中国山水文化的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思想主题。如北宋的山水千岩竞秀、层峦叠嶂;南宋山水群峰林立、平远幽邃;元代山水的萧疏清远、禅意绵长,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中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地方。其次要临摹除了要研习古代画家的绘画技法,要通过绘画的研习,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这样才能从中学到最本质的东西,提高对山水画艺术的认识和审美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和绘画创作本领。最后,在全面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形式外,要做好中国山水画的传承,还必须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内涵,每个中国山水画的画卷都展现了丰富的时代感情特征,传承中国山水画,离不开对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只有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感情和民族感情融入到中国山水画中去思考、去创作,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才能带着感情传承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三、山水画的创新成果
中国山水画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一个时代的画家既要延续历史,又要改革创新,便只有依靠其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与他自身的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与他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山水画要在传统的绘画上寻求创新,最重要的就是画家在创作的观念上的创新。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艺术家对艺术品的理解也和感悟也不断地在改变,把自己的情感和时代感赋予在自己的作品中。现当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渐提高了,这也是当前大环境发展对文化市场的要求,艺术家们应该打破固有的观念,表现作品时代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使作品不落入俗套。当代艺术家试图寻求新的创新的特殊效果,还发明了许多特殊的技术。
其一是作画材料的创新。新的媒介和材料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很多没有用过的材质被充分的利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最大限度的展示出其所发挥的视觉冲击力。一部分画家把生活中的洗洁精,洗衣粉,蛋清,油盐酱醋等物质融入画面进行山水画的创作,用石膏、木材、泥土、纸浆、乳胶, 平面与浮雕的绘画相结合,抽象的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不相干的物体的组合, 符号式的语言, 采用新材料和新媒体形式,使中国当代山水画的表现范围变宽。
其二是展示方式的创新。 在当代的不少山水画展中,画家们开始采用对展览位置,视觉呈现方式的设计,表现自己创作的想法,给欣赏者呈现出最完美的一面。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展览厅声光电一体化控制,视频内容与绘画的巧妙结合合,以及大量新的显示技术的应用,为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四、创新中存着的问题
中国山水画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其主要特点是以笔墨为独特的媒介,抒发作者内心情感、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优美的绘画表现方式,展现了东方婉约艺术的独特魅力,虽经长久发展,但经久不衰,赢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在中国山水画的传承发展中,不乏各种创新,这种创新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赋予了时代内涵,但有些创新背离了中国山水画的实质和规律,给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一些画家过于追求感情的抒发,在绘画上过于浮躁,而缺少了中国山水画固有的宁静。还有一些画家专注于中国山水画本身的绘画和研究,对中国山水画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却知之甚少,在创新口号上做文章,热衷于材料的创新和设计,却忽视了中国山水画精神实质的创新和发展。纵观现代山水画家中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问题。
一方面,技法探索不成功。为了迎合时代需求,摒弃传统,大量运用西方元素,必然导致传统文化的丢失。一些画家抛开传统,借鉴西方的艺术观念,为迎合时代对山水画的创作不择手段,大搞加胶撒盐,拓印对印。造型的弱化。不注重空间,忽视意境表现,与现实生活脱节,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局面。另一方面是题材的僵化。现今时代发生了变化,中国画也有许多新的想法,但仍有一部分艺术家的绘画受到了传统中国画的束缚,不敢超越一步,一直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打转。
五、推进创新的方法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如何做好创新工作呢?笔者认为传统的山水画要寻求创新,首先要寻求创新规律。任何艺术创新都是有基本规律的,山水画也是如此。这就要求画家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不断完善传统绘画时进行适当的多元化的改进。具体到山水画的创新,就应该从主题和绘画技法上进行创新。传统的山水画往往是文人画士的习作。这些文人墨客往往是因为官场失意,不敢直言自己的愤懑之情,才选择退隐深林、回归自然,借助山水画宣泄自己的孤寂情感,创作出了远离凡尘的作品。现如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人们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城市山水画也逐渐走向艺术市场,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对绘画的理解。要想在传统的山水画基础上进行创新,就要反映现实,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元素。传统的古代山水画家在大量的绘画研习中创造了许多绘画技法。如画山石、流水、树木以及云朵等分门别类的绘画技法,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的精华,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古人在当时有限的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下,不管是绘画工具是选材范围都比较单一,这就给现如今的画家留下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在此基础上用心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才能寻求突破。山水画可以从很多角度和技法进行表现,将传统特征与时代元素结合,能够创作出具有新意和时代感的山水画作品。
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文化发展的产物,并随着历史而不断发展演变。只有将传统的精神文化和具有时代感的艺术情感相结合,山水画才能愈加丰富。
参考文献:
[1]蔡文利.浅谈中国山水画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1,(20).
[2]王雪峰.浅析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现状[J].美术界,2011,(07).
[3]黄映恺.中国山水画论中的身体隐喻略论——以五代宋间山水画论为主要观点[J].美术究,2006,(02).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卢辅圣.中国山水画通鉴一超以象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6]何家林.凝视的空间浅析山水画境界的契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7]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8]范瑞华.中画话向何处去[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论中国山水诗成因】推荐阅读:
山水之间散文06-20
山水的古诗08-13
桂林山水板书08-13
山水诗歌《只梅:抵达》06-21
我爱故乡的山水09-06
家乡的山水的作文07-06
《桂林山水》教案设计范文07-12
倾心山水散文随笔08-02
描写祖国山水的诗歌08-19
桂林山水教学的课件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