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2024-10-20

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调查报告(8篇)

1.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我县近年来村干部工资、离任补贴发放、养老保险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干部是基层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农村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议决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妥善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各种生活待遇,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3月7日至14日,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财政、民政、社保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全县6个乡镇和部分村队,针对在县第十五届四次人代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反映县委关于村干部工资待遇政策不落实、养老保险不公平等问题进行全面调研。现将全县村干部待遇、离任补贴发放、执行养老保险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干部工资、离任补贴及养老保险现状

(一)村干部工资现状

1、村队干部工资水平。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差异性,各乡镇对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执行标准不一。目前全县村干部工资最高为杨和镇,2004年-2005年村书记、主任4300元/年,副书记、副主任3000元/年,妇女主任2800元/年,报帐员2900元/年,队干部600元/年。闽宁镇标准最低,2004年村书记、主任1800元/年,副书记、副主任、会计1600元/年,妇女主任1500元/年,队(组)干部450元/年。闽宁镇全年核定发放工资106650元,根据年终考核发放奖金16637元。2005年村干部工资标准与2004年相同,队(组)干部工资调整为500元/年。

闽宁镇、原金沙乡为移民吊庄乡镇,底子差,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对比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差距。原金沙乡为6个村,2002年乡镇合并后划归胜利乡,2005年由6个村合并为2个村,其原工资基数较低,胜利乡村干部工资基数较高,胜利乡综合考虑统一执行胜利乡标准。闽宁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980元,2003年1132元、2004年1220元、2005年1397元。若按照44号文件执行,2005年村书记、主任干部工资约为1700元,考虑到当地实际,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闽宁镇实际发放标准为1800元,年终考核后依据考核结果再发放部分奖金,高于政策规定。杨和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我县平均水平,2005年村书记、主任工资平均为4300元,能够认真执行44号文件,其发放工资总额加上村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高于县财政核拨数。杨和镇经济好,镇政府自己解决了差额部分,保证村干部工资足额发放。望远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县最高,但执行村干部工资标准低,离规定标准要求较大。2002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2915元、2003年2992元、2004年3501元、2005年3708元。按前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计算,2005年村书记、主任工资平均应为4700元左右,但实际2005年村书记、主任工资平均为2892,相差太大。望洪镇村干部工资离规定标准要求也较大,2005年村书记、主任工资平均为2850元左右。

2、村队干部工资构成及来源。自治区财政自2001年起每年拨付我县村队补贴指标为248万元,用于村队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县财政从2004年开始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将村队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分季度拨付各乡镇,要求各乡镇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永党发[2004]44号)精神发放村队干部工资,建立工资统一发放制度,实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结构,基础工资占60%,绩效工资占40%。其中绩效工资由各乡镇根据制订的考核项目年终对行政村进行考核,按考核情况会同基础工资年终一次性发放。2004年-2005年县财政局对每个乡镇安排的农村转移支付中包含三项:村队干部工资、村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其中,主要用于保证村队干部工资。2004年县财政安排农村转移支付为267.9万元,各乡镇实际支付村队干部工资175.5万元;2005年县财政安排农村转移支付为258.9万元,各乡镇实际支付村队干部工资177万元。2006年县财政已将村队干部工资细化,按照每个行政村5人的指数,村支书、主任每人4000元/年、其他村干部每人3000元/年、队(组)干部每人1000元/年的标准对全县77个行政村、708个生产队(组),补助村队干部工资219.69万元。

(二)离任补贴发放状况

按照《关于加强全县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永党发〔1998〕7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永党发〔2004〕44号)文件规定村干部离任时根据其任职年限由村集体积累和乡财政统筹解决每年350元至500元的离任补贴。目前,李俊镇、望洪镇、杨和镇按照每人300元/年的标准对已离任的村干部发放村干部离任补贴,其他乡镇没有发放离任补贴。个别乡镇在乡镇

合并时还对部分乡聘干部按照离任村干部对待发放离任补贴。

(三)养老保险现状

经调研与社保局核对,现村干部符合参保人数为419人(其中2003年以来离职村干部39人)。其中:李俊镇88人,应补缴养老金38人,实际缴费11人;望洪镇88人,应补缴养老金54人,实际缴费29人;杨和镇68人,应补缴养老金24人,实际缴费3人;胜利乡51人,应补缴养老金29人,实际缴费14人;望远镇86人,应补缴养老金37人,实际缴费23人;闽宁镇38人,现还没有人参保。以上参保人员中,已有8人在已达到退休年龄、并足额补缴养老金后,2月底都全部办理了退休手续,社保局建立了信息库,于3月10日拿到了工资卡,每月领取366.7元的养老金。

截止目前为之,已补缴养老基金81万元,全部划入财政专户。今年县财政按照每村5人补助2600元,安排养老金20.02万元,全部纳入预算中。

三、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村干部工资存在问题及原因

1、乡镇挤占挪用村队干部工资。检查中发现部分乡镇不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村队干部工资,用补助村队干部工资款支付农水工程、植树造林等费用,工资偏低,甚至集中在年底发放村队干部工资时没有资金,造成拖欠现象。

2、村队干部目前工资明显偏低。按文件规定和财政核拨的数额,按前三年人均纯收入的1.5倍计算村干部工资年平均工资收入应在4500元左右,但实际发放差距很大。调查中部分村干部反映,他们每月工资二、三百元,每天也就是十元左右,工资除去通讯费、摩托车燃修费等工作费用外,年底剩余的工资寥寥无几,虽说农民收入在逐年增长,但村干部工资没有变化,不如外出打工挣钱。由于村干部工资报酬太低,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一些有本事、有能力的群众因嫌村干部事太多、报酬太低不愿意从事村干部工作。

3、村队干部付出和收入不对等。农村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农村方方面面,涉及农村千家万户。正如村队干部所说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邻里纠纷调解,灌溉、水事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疾病预防、科技培训任务落实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村队干部配合完成,村队干部工作量和工作面越来越大。一些村干部基本上呈现出专职化趋势。为此,一些村干部感觉:付出的太多,工作量太大,工资又低,收入与付出不对等,干村工作不划算。有的村干部因一年忙到头,领到几个工资,家人埋怨,邻里嘲讽,朋友调侃,因而不想干的心迹多有流露。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差的村,没有村集体积累属空壳村,而且遗留债务严重,村干部开展工作难度加大,对做好村级工作缺乏信心与动力。

4、村队干部收入来源少,渠道单一,村队干部工资提高困难。2002年,乡镇税费改革后,村队干部工资由原来的三提五统中发放转为从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中发放。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成了村队干部工资的主要来源。村集体收入单一,大多数村队集体经济收入仅限于机动地承包费、农林场租赁费、房屋出租费等方面,可以补充村队费用的集体经济收入很少。

(二)村干部离任补贴发放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县1998年开始按照区、市有关政策要求实行村党支部书记离任补贴,2004年县委44号文件按照市委统一要求对村书记、村主任离任补贴进一步上调,但大多乡镇由于财力有限,没有村干部离任补贴专项资金,致使有些乡镇想方设法来兑现离任补贴,有些乡镇根本就没能力兑现离任补贴,造成了在职村干部有情绪、离任村干部上访等许多遗留问题。

(三)村干部养老保险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1、在职年龄偏大的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统筹金数额较大,要求提前兑现离任补贴,减轻其负担问题。按照我县出台的村干部养老保险办法,在确定参保范围时已充分考虑并照顾了老同志,将参保年龄放宽,并一次性补缴统筹金后可享受村干部养老保险,同时对村(居)合并时自2003年并村后离任的村干部也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离任的村干部按规定兑现了(部分乡镇)离任补贴,在职的老村干部认为,自己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时间很长,应享受照顾政策,提前兑现自己的离任补贴来补充一次性补缴养老统筹金数额大的实际困难,否则干的时间越长享受待遇越不公平等。目前全县在职男村干部中有4人超过60岁,均没有办理养老保险,如望远镇通桥村书记吴学文,今年67岁,从1989年当村干部至今。此4人认为他们已超过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且在村上工作时间长,一次性缴费太高,还在观望等待。

2、宣传不到位。个别乡镇没有将《永宁县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及时向村干部传达贯彻,造成部分村干部不了解办法,村干部对办法理解不透。

3、年轻村干部不愿意现在参保。部分年龄较轻不到缴费年限的村干部要等到缴费年龄开始缴费,不愿意现在缴费。

四、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及建议

(一)村干部工资

1、规范村队干部工资发放制度。村队干部工资自2004年起已列入财政预算,2006年起将严格实行已经确定的村队干部工资标准,并严格执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结构,基础工资占60%,绩效工资占40%。其中基础工资由县财政采取“一卡通”的形式按月直接发到村干部手中,标准由各乡镇根据当地农民前三年人均纯收入的1.5倍×60%计算。绩效工资由各乡镇根据制订的考核项目年终对行政村进行考核,从剩余的村队补贴中一次性足额发放,乡镇还可以拿出一部分用于奖励,由县财政、乡镇纪委和财经所共同审核把关。

2、建立落实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将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纳入乡镇党建目标责任书和“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与村级工作考核挂钩。县委要明确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的主管部门,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定期督导,及时协调。将各乡镇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予以公开,便于查询和监督。各乡镇也要强化工作责任,加强监管,将村级干部工资及时安排到位,不得挪用、扣减。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全面推行村帐乡管,采取民主理财、管用分离、限额报帐、定期公布、任期审计、乡镇监管、群众监督等办法,改革村队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队财务管理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办公费用等方面的支出,保证村队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必要时县委将委托审计部门对帐务进行审计。

3、多渠道争取资金,保证村队干部工资发放。县财政要保证转移支付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数量,确保村队干部工资及时发放,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村队干部工资的稳步增长。个别经济基础好的乡镇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补贴村队干部工资。要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作为维护村队正常运转,提高村队干部待遇的补充途径。

4、创新机制,调动村队干部工作积极性。一要大力推行养老保险和发放村干部离任补贴解除村队干部后顾之忧(目前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都已启动)。二要建立绩效挂钩、奖勤罚懒的干部激励机制,形成酬劳相当,优胜劣态,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三要优化村干部年龄结构,年轻化、知识化,真正把群众拥护,能够给群众办实事的干部推荐选拔到村队干部岗位上来。

(二)离任补贴解决办法

1、对年龄已大的村干部或1998年以后离任的村干部,严格按照县委〔2004〕44号文件规定标准发放离任补贴,给予生活补偿,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从生活上关心爱护村干部,提高村干部工作的吸引力。

2、自2006年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后不再计算在职村干部离任补贴年限。对在职村干部年龄达到男60岁、女55岁提前发放离任补贴。离任补贴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离任补贴按乡镇承担60%,村集体积累承担40%的比例执行,对已离任的村干部由乡镇逐年解决。

(三)认真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

(1)社保、乡镇要积极宣传养老保险政策,鼓励年轻的村干部,积极主动参加保险、早缴费。

(2)严格执行我县养老保险办法,确保顺利实施。

(3)乡镇机构改革前各乡镇聘用的优秀村干部从事乡镇工作,在机构改革时已经清退,建议将这部分已清退的乡镇聘用干部由社保局牵头,摸清底数,按照村干部养老保险规定由个人全部补缴统筹金后一并纳入村干部养老保险范围,以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问题。

经过调研认为我县能够认真及时按照区、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相应的村干部工资、离任补贴发放办法及标准,财政也专门安排了资金,并启动了村干部养老保险。调研后已引起各乡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性,2006年起将严格按标准足额发放村干部工资。

2.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篇二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计发方法及特点

为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的顺利出台及改革的平稳进行, 1994年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养老保险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 其中虽然实行了个人缴费制度, 但未设立个人账户, 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保险基金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暂行规定》的退休金支付办法虽确定人员的三种身份及三种计发办法, 但由于没有配套的具体操作办法, 实际上都是一种办法计发, 即:退休费按工作人员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标准, 结合到龄时工作年限相对应的比例 (70%-90%) 打折扣。即机关单位实行的是职级工资制, 工资构成由基本工资 (职务工资、级别工资) 和地方性津补贴。退休时按工龄打折扣部分是基本工资, 即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到龄时工龄所对应的退休比例进行折算。退休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调整基本上随在职人员同步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金的计发办法参照执行, 与之类似。

上述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实际上就是国发[1978]104号规定的翻版, 其调整机制也是过去退休金的调整办法, 计发办法实际上未因开展养老保险而作进一步的改革, 只是有参保人员的退休金发放渠道由财政发放改变为社保发放, 其他的并未改变。

目前, 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具以下特点:一是计发办法的出发点是强调与原来的退休费计发标准相衔接, 基本上没有实施社会养老保险的计发特点。二是调整办法与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调资同步进行, 其调资的政策及操作, 没有按照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活动规律进行。三是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没有与单位的缴费及个人的缴费状况挂钩。四养老金的审批权限在公务员局。如莆田市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缴费其第一个月养老金除了公务员局批准的金额外, 还有一笔一次性过渡养老金, 即个人缴费超过2%以上部分退休时一次性返还;如有中断缴费年限则其养老金按中断年限每年2%倒扣。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存在的问题

(一) 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的参保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仍沿用国发[1978]104号文件, 养老金待遇与个人缴费没有直接挂钩, 未建立个人账户, 存在养老金替代率居高现象。由于这原因, 目前出现较突出的利益矛盾问题: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养老保险的收费状况没有直接关系, 与个人的缴费没有挂钩, 参保人员、参保单位的权利与责任相脱节, 养老金待遇的高低与缴费的多少无关, 养老金待遇水平的调整也与养老保险缴费的积累、个人收入状况没有直接联系。无法体现缴费与不缴费、多缴费与少缴费在享受养老金待遇上的差别, 极大地影响了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的缴费自觉性, 因而参保单位和个人保险意识淡薄, 缴费的积极性未能有效地发挥。

(二) 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给付模式不同, 养老金待遇明显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而且每当机关事业人员调薪, 这个差距还会拉大, 这不仅加大了事业单位转制改企后改执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难度, 也阻碍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企业工作的正常流动。

(三) 2008年3月国务院决定在重庆、上海等五个城市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结果进展缓慢几乎停滞, 离退休人员担心并轨改革后待遇降低, 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上访和要求提前退休的现象。

(四) 退休审批权与业务经办相分离。目前,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发放及业务经办, 但离退休审批权仍由公务员部门负责, 这种状况造成了离退休待遇审批与养老金发放相互脱节。

(五) 没有形成科学的给付机制。退位费计发几年一个档次, 结构不合理, 水平差距大, 退休待遇调整与在职人员提高工资同步进行, 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正常调整机制, 难以科学地解决退休人员待遇与物价上涨、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问题。

(六) 对于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来说, 不参保也可以拿一样的退休金, 其他参保的人员个人反而要被扣开始2%至目前8%的保费, 因而, 参保人员存在早保早吃亏的问题。由于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分级统筹的不统一性, 全额拨款的单位, 各地做法不一, 有的纳入参保, 有的未纳入, 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性, 矛盾突出。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计发的探索

(一) 首先要改革退休审批权与业务经办相分离问题。下一步随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重新组建, 退休审批权有望归属同一部门。

(二) 取消养老金按中断年限每年2%倒扣的做法。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模式, 按累计缴费年限计发养老金。2%倒扣比例明显偏低, 不利于养老保险费的筹集。

(三) 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今年李克强总理报告中提到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要求, 从制度上实现公平, 在规则上实现公平。做好顶层设计, 实行一步到位, 机关事业单位全员参保、全面推开、省级统筹、逐步过渡全国统筹。实行与企业相同的以缴费工作年限和缴费工资额及个人账户储存额为依据的结构性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具体实施办法为:

1.改革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退休后,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2.改革实施前参加工作、改革实施后退休的“中人”, 在按规定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 按照企业办法再增加一块过渡性养老金, 以本人退休前2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 视同缴费年限, 每满1年按一定比例计发。

3.改革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老人”, 仍然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计发养老金, 并实行与企业离退休人员相同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 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4.建立职业年金。完善职业年金制度应成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机关事业单位大口径人数将近4000万, 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完善后, 每年缴费增量将超过2000亿元。职业年金制度可以按照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地区物价、消费水平相适应的地方性补贴来建立。确保全国改革方案实施时点前的机关事业单位按国家规定的退休待遇水平不降低, 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早日并轨。

(四) 遵循“缴费与待遇挂钩”的原则, 实行个人缴费并建立个人帐户, 体现公平性;同时实行与在职人员增资相脱钩, 将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波动等作为参照指数的养老金调整办法。

(五) 统一调整养老金支付项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除了正常发放的离退休费、生活补贴、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外, 是否可以考虑把高龄补贴、抚恤金、一次性困难补助、在职人员死亡丧葬费等都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切实减轻差额、自收自支等非财政全额预算单位负担。体现社会保险制度的优越性、互助性和共济性。

3.学生干部现状调查报告 篇三

【摘 要】学生干部在我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干部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 而且对学生大学时代的发展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学生干部    管理     问题     原因      能力

我院对于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有着培养学生干部的特殊模式。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生干部的整体情况,提高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参与学院学生管理事务中的积极作用,特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了关于学生干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我院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现状和成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概况

为了掌握在校学生干部的现状,我们以实证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向大学生随机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288份,回收率达到了96%。

二、数据分析

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楷模。每年新生入学,都是学生干部队伍新老更替的时期。根据《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案》,学院各级学生干部是由推荐与自荐产生的。

调查问卷中设问“你竞选学生干部的理由是什么”,学生的选择包括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同学,广交朋友、扩大社交圈,为了方便获取一些利益,为了让自己的简历丰富些以后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选择这几项的学生占比依次为82.60%、66.00%、60.40%、13.50%、34.30%(如图1)。

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参加干部竞选的理由都是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希望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服务,同时也能锻炼自身素质和能力,扩大交际圈子,对自己的将来有很大的益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获得更高层次的锻炼。

每年进入学生干部队伍的学生很多,当然,由于各方面原因,并不是每一位学生干部都能在其岗位有所发展。调查显示,有70%的学生干部表示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另外30%则表示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了解学生干部的受尊重情况,在调查问卷“在组织内部与在广大同学中,你觉得自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吗?”题目中,有32.99%的学生干部感到非常受尊重,44.10%感到较受尊重,22.22%感到一般,0.69%感到不受尊重。

当问到工作中最大的困难,36%的学生认为是“与同学的交流”,19%认为是“与老师的合作”,剩下的43%表示“没有困难”。

当学生干部开展工作遇到了困难时,除了寻求帮助之外,就需要他们自身努力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回答,学生们的答案主要包括传帮带、老师指导为主、自我锻炼、学习理论、反省总结。选择以上几项的学生占比依次为45.90%、33.70%、71.20%、31.90%、40.60%(如图2)。

图2

上图反映了一个比较良好的现象,为了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七成以上学生会以自我锻炼为主要解决方式,传帮带也是提升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调查中也问及“做学生干部对学习的影响”,40.63%的学生干部认为没影响,46.88%认为有一点影响,但问题不大,7.99%认为影响很大,力不从心,剩下的4.51%表示不知道。 基本上九成学生干部认为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干部表示从事干部工作对学习影响非常大。

学生干部开展工作中难免会被人误解,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73.26%的学生干部“能够主动解释清楚消除误会继续工作”,17.01%认为“事实上有时很难消除误解,只有默默忍受”,9.72%表示“心灰意冷,工作很难继续开展下去”, 这表明大部分同学的心理承受力较强,对待挫折的心态较好。

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断遇到难题又不断化解,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学生们认为实际工作中在这些方面得到了锻炼:组织能力、思维方式、自信心、沟通交流及人际交往能力、执行能力。在不同方面选择的学生占比依次为67.40%、60.40%、57.30%、60.10%、42.70%(如图3)。

图3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事学生干部工作最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其次还能在思维方式、沟通交流及人际交往能力、执行能力、自信心、耐心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发展。

学生干部是团体工作,调查问及“请问实际工作中你和你的团队成员协调配合情况如何”,有52%表示“很好,我们总是保持协调一致”,35%认为“还行,有点小摩擦,但问题不大”,13%表示“不好,我们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容易产生分歧”。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干部工作配合得很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干部受限于个人性格、处理问题的态度与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干部的配合有待提高。

对于问题“影响你工作积极性的原因是什么”的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种:虽然很好完成工作但并未得到肯定;自己的意见常常没有被接受;工作中常挨批评;和老师关系紧张;分配的工作与自己的能力不相适应;没有归宿感,总在孤军奋战;其他。认为以上几种原因会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学生占比依次为55.20%、38.10%、15.40%、11.50%、23.80%、10.80%、3.80%(如图4)。

图4

上图显示,最影响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原因是“虽然很好完成工作但并未得到肯定”,其次是“自己的意见常常没有被接受”和“分配的工作与自己的能力不相适应”;当然也还存在其他原因,如被批评、和老师关系紧张、没有归属感等。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干部希望自己的工作或者意见能够得到认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干部有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

为了方便以后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和建设工作,我们设问“你认为下列哪些方式能够提高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选择主要包括职位晋升、挑战性工作、培训机会、领导认可、和谐人际关系、 工作成就感。选择这些选项的学生占比依次为35.40%、55.20%、50.30%、47.60%、49.70%、39.90%(如图5)。

图5

从图中可以看出,挑战性工作与培训机会相对而言最能提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谐人际关系、领导认可、工作成就感和职位晋升这几方面分别起着从高到低的作用。

关于问题“学生干部队伍内部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有1%的学生干部认为是不团结,39%认为是效益低下,34%认为是管理不得力,26%认为缺少骨干。而关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回答,有社会风气、选拔不当、自身因素、培训不够、管理不到位等多种答案。

而关于与其他学生干部进行交流的方式,很大一部分学生干部比较认同文体活动和拓展训练,也有一部分认为座谈会和实际工作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

三、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通过此次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工作,可以看出目前我院学生干部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干部队伍发展还不成熟。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其一,有一部分学生干部在其岗位并不能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其二,学生干部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干部对工作“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三,学生干部团体的和谐程度有待提升。学生干部在参与学生工作的动机上比较理性,但是奉献精神仍待提高。

第二,学生干部成员由不同学系、班级学生组成,开展工作的时候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时跟其他干事甚至个别部长关系处理不好、表现不出众、业务水平不高、两边兼职工作发生冲突、长期不得重用对工作失去信心等困难。

第三,学生干部普遍注重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对管理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管理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工作方法上还需要引入新的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四、总结

学生干部是大学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学生干部直接与学生发生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各项群体活动,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学生干部工作,能够丰富见识,提升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也能扩大交际圈。同时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当学生干部有益于学习锻炼,提高自己。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了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第一,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与考核,确保学生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主要包括: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充分信任,大胆放手;总结经验,赏罚严明;定期考核,加强指导;交流经验,扩大视野。

第二,有计划地组织培训,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例如,可以举办座谈会、听讲座、拓展训练、参观交流等形式的短期培训,并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干部参加党校、团校培训。

第三,真诚关心爱护,适时支持肯定。对待学生干部要关心爱护,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鼓励在先,适时肯定。

4.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篇四

学校:

专业:

姓名:

学号:

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村干部虽然职位低,但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为了进一步了解先行农村村干部的具体工作现状而进行了本次社会调查。目的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了解现行村干部的工作状态;第二,思考现行基层干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第三,探索村干部应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调查对象:遵义县山盆镇各村社村干部

三、调查时间:2012年9月——2013年1月

四、调查地点:遵义县山盆镇各村社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村干部虽然职位低,但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

一、村干部工作现状

1、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它得承担家庭的重负。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2、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区、市参加个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凉”。

3、较真工作与遭受反对攻击的的问题。村级工作不像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这样就必须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虽然现在是法制社会,诸如毁坏村干部的庄稼、山林,毒死村干部的牲畜或对村干部实施暴力的现象不再时常发生,但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加上村干部工作不是一辈子的事,几年或十几年后退下来,还得在村上生活,这些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

4、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随着群众求富的愿望越来越强

烈。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么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么不想改变山村的面貌呢?一来村干部手长衣袖短,二来部分村干部爱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5、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的事。诸如群众强烈要求闪办水利、路等公益带来,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现如今是经济时代,年轻力壮、有知识、技术的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残,谁愿意来为兴办公益事业尽义务劳动呢?必须发展集体经济,有钱才能好办事。

二、目前基层干部主要存在的问题

1、思想言行脱离群众,干部之间明显存在“两个距离”一是感情距离,部分村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薄,一身老爷习气,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另有一些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基层工作当提拔的中转站,在工作中蒙瞒上级,糊弄群众,隐瞒实情,一味应付了事。二是认识距离,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和共同点越来越少。干部抓的“大事”主要绕着上级下达的责任指标,而群众并不认可,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问题,有干部认为是“小事”,不屑一顾,有干部热心立项目,出政绩,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有的人甚至说:干部让往东,咱们偏向西。

2、对新形势认识把握不够,存在“三个不适”,一是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代的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基层干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简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办法行不通,也有干部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甚至流露出怨群众难管的情绪;二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的方法引导群众民展经济不适应。群众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务,许多干部不知道怎么办,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收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不受群众欢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不适应,随着各项法律的宣传普及,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些干部对这种新情况不适应,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

3、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四种精神”。一是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部分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束缚了农村经济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即使深入农村也心在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淡然视之,漠然处之,要么拍拍胸脯,拍拍脑袋,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不仅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有损干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学习的精神。有些村干部学习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四是缺乏长期发展精神。因体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许多村干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为,只看当前,比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加上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决问题或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埋下隐患,留下包袱,为下任工作开展带来阴碍和困难。

三、村级干部工作思路

如何当好村干部,如何做好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是每个村干部应该考虑的问题,大家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况。如人口、耕地、群众的思想状态,热点、难点问

题等。只有切实做到情况消底子明,才利于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2、掌握好业务知识。作为一名村干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况,更要根据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专业知识,懂得有关政策法规,在工作中就能游刃有余。

5.离退休老干部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篇五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

1、统筹规划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把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民生幸福工程建设重要内容。按照老年人口结构和分布情况,编制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在制定城乡发展规划时,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2、建立健康养老服务制度。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公益性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农村五保老人、城市“三无”人员以及特困、低收入、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完善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稳步提高老年人健康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生活等保障水平。

3、完善健康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人均用地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健康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住宅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到标准的,由主管部门会同镇政府、居委会,通过新建、置换、改造、租赁等方式,按每百户15至2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农村健康养老服务设施要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全面推进“关爱之家”等农村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各类养老服务组织都要配备康复设施,到20xx年,50%的城镇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设立适合老年人的康复场所。着力建设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依托移动通信网络作为技术支撑,以12349公益电话号码为服务热线,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医疗、紧急求助、健康咨询等一系列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县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成集医疗、康复、护理、颐养、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努力打造成苏北领先、江苏一流、全国示范的综合型县级养老机构,力争成为国家级示范性养老机构。

4、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充实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力量,保障其对全县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履行管理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健康养老服务组织中探索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为县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每个镇区及村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养老服务组织,配足配齐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支持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县职教中心增设养老服务类专业,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养老机构应依法为工作人员缴纳“五险一金”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等费用。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对养老护理员开展业务或技能培训。到20xx年,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加快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为老服务”志愿者库和服务登记制度,为独居、空巢、高龄老人和机构内老年人开展长期稳定的服务。

5、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社会氛围。加强道德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尊老爱老、子女尽孝的社会风尚,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孝老社会风气。扎实开展“孝亲敬老之星”、“老有所为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宣传“双星”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支持社会服务窗口行业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建立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组织,积极开展老年人精神关爱活动。加强与老年人进行生活和思想交流,开展心理讲座和培训,提供专业心理咨询、辅导和康复服务。依托各类教育机构,广泛开展老年人文化教育活动。重点支持射阳县老年大学和县养老中心老年大学项目建设。

二是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健康养老服务业领域

1、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充分利用社区(村)现有资源,抓住老小区整治、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有利契机,建设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城镇社区小型托老所等居家养老服务组织重点项目。引导专业化社会组织、家政和物业等企业和机构,加盟、参与、托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县城主城区内培育一批政府购买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定点单位,支持县养老中心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打造特色品牌,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服务。支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开展居家养老互助服务。

2、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大政策保障、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对闲置企业厂房、闲置校舍、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扶持不同档次的民办养老机构向老年人提供多样服务,重点发展一批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综合性服务的护理型养老机构,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机构,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市场格局。

3、培育健康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培养老年产品研发联盟、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老年学专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支持专业组织开展行业标准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服务行为监督等事务。培育和扶持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购、助医、助急等养老服务组织和社工,为特定对象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新培育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公益慈善组织。支持慈善组织重点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养老产品开发、养老服务提供等领域发展。

三是统筹发展农村健康养老服务

1、加快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档升级。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布局。坚持“实用适用”原则,抓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档升级工作。进一步优化管理,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服务水平。镇区敬老院在满足本地区五保老人供养服务的同时,优先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高龄、空巢等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到20xx年,建成二星级敬老院7家,三星级敬老院5家。全县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基本具备养老服务、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功能,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集中供养率达到80%。

2、推进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建设。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社会参与、政府扶持”的原则,支持和引导村民自治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在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人较多、照料需求大、居住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或自然村,通过新建或整合改造现有设施资源,按照“村建养老区”或“村办互助养老院”的形式,建设农村“老年关爱之家”,满足高龄、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到20xx年前,各镇区都建成一家以上农村“老年关爱之家”。

3、拓宽农村健康养老资金筹集渠道。可以依法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水面、滩涂等作为发展养老产业基地,收益优先用于老年人养老。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要整合多部门相关资金,统筹使用到服务农村养老。加强城乡养老合作,鼓励城市资金、资产和资源投向农村养老服务市场。

四是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1、加快推进医疗机构开展健康养老服务。在县镇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与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定期开展健康体检、保健咨询、上门巡视等服务。探索医院将闲置资源改造成康复医疗机构或增加老年病科床位,鼓励部分非建制镇卫生院积极开展养老服务。

2、积极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衔接的服务模式,研究出台鼓励和支持护理型养老机构发展的具体措施。鼓励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卫生室或医务室。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可与医疗机构合作设立护理院,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卫生健康服务有机对接。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

3、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将其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完善医保报销制度,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按个人、基金、财政补助等多种形式进行筹资,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和日常照料难题,不断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五是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1、培育健康养老产业集群。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和养老服务特色产业基地。支持江苏恒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护德尔”护理床设计研发和制造销售,不断培育扩大“护德尔”护理床销售市场,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老年人医疗护理产品市场上的领跑者。鼓励建设一批功能突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休闲旅游、生态养老、健康养生、医疗康复、教育培训、商贸服务、现代信息等方面的养老服务产业。加快射阳港经济区健康产业园建设步伐,着力招引国内国际有一定知名度、掌握核心技术的保健食品、营养食品、功能性食品等项目落户,特别是引进和开发适宜老年人的食品、保健品产业。结合射阳岛生态旅游区开发,发展适宜老年人的生态休闲、旅游和养生项目。

2、开发健康养老金融产品。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提升个人养老能力。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金融服务。

六是完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推进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成立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民政局、老龄委办、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住建局、交通局、文广新局、卫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局、体育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民政局局长任主任,办公地点设在民政局。县各有关部门要协作配合、各司其职,积极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建立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健康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建立县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调查评估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专业机构对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调查;鼓励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开展健康养老服务评估。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照料护理等级和养老服务补贴领取资格等。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严格评估流程,综合利用评估结果,加强对评估工作的监督。到20xx年,全面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长效评估机制,实现养老服务评估科学化、常态化和专业化。二是健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范。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推动我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标准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养老机构、社区托老机构、居家养老机构行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公开、平等、规范的准入、退出、运营、监管机制。

6.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调查问卷 篇六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我们是来自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了研究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并探索其原因,为课题论文提供依据,我们真诚的邀请你填写此份调查问卷!本问卷不记名字,所有资料仅用于统计分析,我们将对您的个人资料予以保密,请放心填写。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农民工,实际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的年龄:()

A、20岁以下B、20-30岁C、30-50岁D、50岁以上

3.你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B、初中C、高中或中专D、大专及以上

4.你目前月平均工资水平:()

A、1000元以下B、1000-1500元C、1500-2000元

D、2000-2500E、2500以上

5.请问您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一般了解D.完全没有了解

6.请问您有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吗()

A.有B.没有

C.曾经参与过,现在已经退出 退保的理由是

7.您认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最大的障碍是()

A、领取养老保险金的缴费年限太长B、工资水平较低

C、工作不够稳定到处流动D、对养老保险政策不了解

8.你个人交纳养老保险费的情况:()

A 企业按时从工资中扣除B代缴企业未从工资中代缴,个人按时交纳 C企业未代缴,个人未交纳

9.请问您希望将来养老的方式是()

A.主要依靠子女B.主要依靠自身C.主要靠养老保险D.没想过很多

10.将来回家乡您是否愿意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至家乡继续参加养老保险:()

A.愿意 B.继续在外地参保 C.退保

11.近几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您的看法是()

A.非常满意,是为农民工的利益着想,农民工得到切实的实惠B.出台的政策过多,让农民工不明白国家的态度,不利于人们了解基本农民工养老保险

C.不满意,政策形式主义严重,农民工得不到明显的实惠D.没有了解过这些政策,没什么看法

12.您认为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可多选)()[多选题]

A、现行企业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难以适合流动的农民工群体。

B、对企业养老保险的强制执行力度不够,形成了一种企业不想保,职工不愿保的局面。C、现行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政策限制性制约,年龄较大的农民工无法参保,排斥在参保对象政策之外,使企业运作困难。D、国家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政策措施不力。E、年老、体弱、病残返乡的农民工将面临着贫困的打击。F、我认为不存在以上问题

13.在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您认为()

A、国家尽快制定一部适合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政策。B、在东部地区打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缴费金额转移时,必须如数转入农民工户头,不得将缴纳的统筹费,社保机构占为己有。C、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费缴纳,政府要买单。根据地区不同适度实行财政补贴的办法D、我觉得还有其他的政策办法

14.《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中规定:单位缴费比例为12%,农民工个人缴费比例为4%到8%。您觉得这个比例怎样()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可以接受。

C.不满意,农民工缴费比例太高。D.没想过很多,不太清楚

15.与城镇养老保险相比,您认为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上的责任:()

A、非常到位B、未完全尽责任C、缺乏责任D、其他

16.从2010年1月1日起,国家实行新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规定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之一为“缴费满10年”,你认为10年的缴费时间过长吗?()

A、是B、否

17.对于国家新颁布的养老保险政策:从2010年开始养老保险不能退保,对此您的看法是()

A、接受B、不接受C、无所谓

18.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规定按月领取农民工养老金应具备条件之一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对此,您觉得()。

A.年龄规定适中,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可以接受。

C.年龄要求比较高,不满意。D.不清楚

19.对于某个地区而言本地及外来的农民工,是否应采取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

A.应该采取统一应对措施,体现公平原则B.不应该采取统一应对措施,因为外来农民工具有特殊性C.不清楚D.其他

7.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篇七

相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还是保留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改革发展滞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

1 乐山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初,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 全国很多省份陆续开展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的1800个县市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乐山市地处四川西部,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市事业单位在1995年根据国家的部署启动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全部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职工都参加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009-2012年, 根据国家关于三步走的要求, 全市的事业单位陆续实行了绩效工资改革。2012年,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 市政府下发了相关文件, 总结了取得的已有经验, 对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修正, 使之更加完善。目前, 养老保险制度已覆盖到全市的事业单位,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退休职工的根本利益。

2 乐山市现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及个人账户不健全

乐山事业单位在2011年前, 个人缴费比例开始是2%, 后来提高到4%, 2012年调整到5%, 但是并没有真正建立建立个人账户, 只是建立个人缴费记录。而企业养老保险从1996年开始建立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比例为8%, 个人账户划拨比例开始为11%, 2005年调整为8%。缴费比例和个人账户的不一致, 必然对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单位职工互相流动过程中养老保险关系的正常衔接产生重要影响, 阻碍了人才的正常流动。也会造成企业单位职工心里的不平衡。目前社会上对退休“双轨制”意见就非常大, 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2 缴费基数与缴费比例不统一, 缴费与待遇脱钩

在2011年以前, 乐山的所有事业单位都是以职工个人的国家工资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作为缴费基数, 其中单位缴费比例是: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22%, 全额预算事业单位零缴费;个人缴费比例开始为2%, 后来提高到4%。2012年全市事业单位陆续完成了绩效工资改革, 相应地对缴费基数进行了扩展。但是, 不同经费渠道的事业单位仍然实行区别对待。其中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单位零缴费, 个人缴费比例为个人缴费基数的5%, ;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缴费实行双缴费基数, 即在职人员的缴费基数 (具体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师护士提高的10%、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保留补贴、绩效工资) 和离退休人员缴费基数 (具体包括基本退休费、保留补贴和退休人员生活补贴)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分别按单位缴费基数的29%和23%缴纳, 个人都是按个人缴费基数的5%缴纳。但是在退休待遇的计发上, 仍按传统的办法执行。退休待遇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退休费, 主要根据职工退休时的岗位和工作年限来确定;二是根据绩效工资政策计发的退休人员生活补贴。但是不管是基本退休费还是生活补贴, 与实际缴费多少与缴费时间脱钩。与企业养老保险相比, 没有体现养老保险的的多缴多得, 少缴少得的基本原则。缴费与待遇的脱节, 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也未能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原则。

2.3 覆盖面小, 统筹层次低, 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根据文件的要求, 乐山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单位不缴费, 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依旧是财政负责, 所以只有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真正参加了养老保险;而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所占比重非常大, 所以保险覆盖面比较低。从统筹层面来看还是处于区县层次, 市一级的统筹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省、国家级统筹更是望尘莫及。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过低, 给事业养保的基金收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造成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过于弱小。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所以政府基于安全的考虑, 对基金的投资采取异常谨慎的态度, 一般只是把养老保险基金存入国有商业银行, 实行专户储存, 专款专用, 银行按同期居民储蓄存款计息, 并入基金;同时只能把积累资金的一部分购买少量的国债。基金由于缺乏有效地运营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 基金难以保值甚至逐渐贬值, 对基金的长期平衡保障造成严重的影响, 进一步加大基金的缺口。

3 完善乐山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对策

针对乐山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 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3.1 统筹范围、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实现三统一

首先应明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统筹范围, 所有经费渠道的事业单位应全部纳入到社保中来, 全额预算事业单位要真正缴费。缴费基数也要明确。具体包含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师护士提高10%、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保留补贴、绩效工资。统一实行“单基数”缴费。缴费比例不再根据事业单位的类型区别对待, 一律调整为统一的比例, 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可以分别提高到29%和8%。

3.2 提高基金统筹层次, 加强基金的营运管理

乐山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区县统筹的层面。相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已经扩大到省级统筹的层次, 事业养保统筹层次过低, 导致基金抗风险能力太弱。所以要加速解决这一问题, 应逐步实行市级统筹, 等时机成熟再过度到省级统筹。如此以来就能极大地增强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提高支付水平。目前事业养老保险基金由于投资方式的过于谨慎, 面临着难以保值甚至贬值的风险, 应对基金应加强管理, 改变目前的单一投资方式, 实行多元化投资, 保证基金的保值与增值, 做大基金这块蛋糕。

3.3 改革退休待遇计发办法, 实行缴费与退休待遇紧密挂钩的新机制, 建立职业年金

缴费与待遇实行紧密联系能充分体现养老保险制度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但是, 乐山事业单位参保的退休职工待遇仍然实行传统的计发办法, 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严重脱节。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可以参照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办法, 即把个人账户、缴费年限和退休待遇实行紧密联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包括三部分: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人是指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职工, 他们的待遇保持不变;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 改革后退休的职工, 他们参保时间短, 缴费少, 应设置过度性养老金;新人是指改革后参加工作的职工, 他们的养老金只有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考虑到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可能会降低退休职工的待遇, 所以应当建立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可以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比如单位和个人按照缴费基数的8%缴纳, 与养保基金分开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光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

[2]蔡向东, 蒲新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刍议[J].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8) .

8.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篇八

【摘 要】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身份意识的现状,探究其中影响学生干部身份意识自觉的原因,并提出强化学生干部身份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广西 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身份意识 现状调查 强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97-02

一、学生干部身份意识是高职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命题

身份意识指的是人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并自觉扮演的心理行为。身份意识包含了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内容,如果缺乏对自己特定身份的认识,就难以产生相应的身份意识。学生干部身份意识,指的是学生干部对自身的学生身份或学生角色是自觉反映,是对自己参与学生管理和服务任务的认同,是对自己在这一群体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同。其核心是学生干部在学校期间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和同学服务坚定不移的追求,以及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干部身份意识强烈的表现就是学生干部能把自己的学生干部身份,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反之,学生干部身份意识淡薄的表现则是学生干部自行降低要求标准、不以一名学生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对学校和同学的事情漠不关心等。

学生干部是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其身份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性和表率作用的发挥,关系到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感召力,关系到学生干部这一群体的整体形象。特别是部分大学生干部存在着学生干部身份意识模糊、淡化和偏移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有些大学生干部只重视自身发展,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个人奋斗目标明确,但在思想上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日趋淡漠,工作上积极性不高。第二,有些大学生干部在组织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身份意识,而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出现矛盾、个人愿望与组织要求相冲突时,往往忘记自己的学生干部身份,在理想追求、政治信念、道德操守、人际关系方面发挥不出先锋模范作用。第三,少数大学生干部受传统文化中某些糟粕的思想或社会不良风气错误思潮的影响,甚至对学生干部角色怀疑与否定。第四,某些大学生干部对其学生干部身份的反应往往是:“我不过是一个普通学生”、“我没有什么不同”、“凭什么对我要求这么高”等等,模糊了学生干部身份与普通学生身份,也就容易学生干部意识。

二、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身份意识现状及其问题审视

(一)调查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身份意识的现状,笔者面向13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大学生以及学校团团组织工作人员等群体,通过发放无记名自填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走访,以其全面客观的反映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身份意识现状,并探究其中的影响因素,为推进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提供建议。

此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计发问卷840份,回收805份,问卷回收率95.83%。为了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和代表性,调查覆盖了公办和民办在校大学生,既面向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具体情况见表1。

(二)调查结果与问题审视

1.大学生干部的身份总体上获得肯定(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群体对于学生干部的身份,总体上还是比较认可,对学生干部身份的认同感还是比较高的。这说明大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与先锋,是高校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活跃分子。大学生干部的精神风貌和行动表现具有鲜明的榜样模范作用,对于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勤奋努力和积极向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大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觉悟得到较高认可(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成为这一群体和其他大学生最为鲜明的区别。大学生干部是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必须确立一个政治信仰坚定、思想觉悟高尚的先锋形象。大学生干部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帮助其他同学理解和拥护团的方针政策,并在学习、工作、生活,思想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才能获得同学们的认可,树立在学生群体中的主角形象。

3.大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肯定(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普通得到肯定。大学生干部往往是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扎实等方面突出的学生。大多数的学生干部能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学生干部这一身份所要承担的更多社会义务与责任,并能自觉地担当,作出表率,这体现了大学生干部的身份自觉意识。同时,调查也反映了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干部在引领良好校风、学风,组织协调学生组织,强化学生管理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大学生干部应当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成为高校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引领者。

4.大学生干部被认为更容易获取自身利益(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干部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和便利,在“评选优秀”、“评选奖学金”等环节中,成为被优先考虑和认可的因素,这恰恰反映了当下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大学生干部的价值取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但是,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多元意识的作用等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干部的价值观。确定有一部分大学生在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之后,放松了自身综合素质修养的提高,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倾斜,在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失去了大学生干部本应有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丧失了在大学生行为规范方面的带头示范作用。

5.部分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动机不纯(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学生干部还是非大学生干部,都在担任学生干部的理解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一些大学生担任学生的动机明显是基于毕业工作或者评优中有优势的考虑,带有明显的投机性。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大学生在就业、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昔日的象牙塔已不再超脱于社会现实之外,社会层面的各种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校园的文化和大学生的意识。因此,对于学生干部培训环节加强教育和检测,在大学生干部自律加强教育,提高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强化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身份意识的路径

基于以上调查,笔者认为,大学生干部身份意识的模糊,就是由于大学生干部在对学生干部身份角色的认识上,出现了学生干部身份认知、学生干部身份情感学生干部身份评价和学生干部身份行为的不一致。必须使大学生干部意识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价值,基于学生干部的身份,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从而保持学生干部自我身份意识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具体说来,强化广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干部身份意识有以下两方面的路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学生干部身份角色意识

理论学习是强化学生干部身份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深入学习学生干部地位和作用、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才能使大学生学生干部与班级和学校育人高度一致,使学生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榜样示范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凝聚作用,提升对价值目标的认识,并形成学生干部身份自律的意思和学生干部身份的自豪感,成为坚持团性原则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加强学生干部管理,提升学生干部身份自觉

大学生干部身份的意识与大学生基层团组织和辅导员的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致规范的基层团组织活动和教育警醒,是提升大学生干部思想认识、厘清学生干部思想价值判断与非学生干部思想体系的重要保障。对于大学生干部思想上、行动上表现出的与学生干部身份不一致的动向,及时给予批评指正和教育警示,是基层团组织和辅导员对于当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束的重要职责。这些必要而及时的教育管束,对于大学生形成学生干部身份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确立学生干部自豪感,凸显学生干部思想觉悟水平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在加强思想教育、情感温暖的同时,通过规范基础大学生团组织的活动和管理,实施强制化、规模化和教育管束,以制度规范和引导大学生干部形成良好的身份意识,提升学生干部身份自觉。

【参考文献】

[1]杨建民,张飞鹏.心理素质在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结构中地位及培养途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8)

[2]徐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干部观念的改变[J].教育与职业,2006(11)

[3]邓晓芒.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J].书屋,2004(8)

【作者简介】莫小农(1960-),女,壮族,广西宜州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高校招生就业及体育教学;林燚宁(1983-),男,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管理。

上一篇:爱自己爱他人朗诵稿下一篇:新中国60年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