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构想探讨

2024-10-20

改革构想探讨(8篇)

1.改革构想探讨 篇一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税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流转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占很大比重,在整个税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对经济的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针对税制改革中的流转税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构想。

关键词:税制改革;流转税;增值税

我国的税制改革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税制从只有几个简单的税种到多税种多次征的复合税制;从不规范的税制到逐步科学规范的税制。

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也有着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那就是流转税收(间接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占很大比重,流转税在整个税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对经济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迅速,税收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流转税制也应做出相应的变革,这样才能使税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的作用。

1 流转税的简述

流转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课征的税收的统称。

所谓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

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活动和提供各种劳务服务活动而发生的货币流通金额,如生产销售商品的销售收入额、提供各类劳务服务取得的营业收入额等。

前者为商品流转额,后者为非商品流转额。

与其它税类相比,流转税具有以下特点:

(1)流转税一般采取比例税率,在销售环节征收。

流转税按照商品劳务价格的一定比例计算应纳税额,或按商品劳务的数量确定应纳税额,由纳税人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收入的环节缴纳。

因而计算简便,便于征管,征收成本较低。

(2)流转税的课税对象为商品和劳务。

流转税的征收与商品和劳务的交易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只要发生商品和劳务的交易行为,发生了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就有可能征收流转税。

流转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完善。

商品和劳务的流通范围、交易规模、流转环节、价格形式都决定着流转税的征收范围、收入规模、课税环节和计税方式。

(3)流转税与价格的关系比较密切。

现代世界各国的流转税绝大多数都是采取从价计税的方法。

销售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对税收收入影响较大,两者成正比关系。

在税率一定的情况下,价格越高,征税就越多。

流转税与价格的关系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价内税,即商品售价内包含流转税税款,如消费税;另一种是价外税,即流转税税款在价格之外单独列明,未包含在商品售价内,如现行的增值税。

流转税不论采取价内税还是价外税的形式,价格升降都直接影响流转税收入。

(4)流转税的税基是商品、劳务的销售额和营业额。

不同税类的税基或计税依据是不一样的。

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单位、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财产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拥有财产的价值额或收入额。

流转税的计税依据则是纳税人销售商品、货物取得的销售收入额和提供劳务服务所取得的营业收入额,在计算税款时一般不得从中扣除任何成本、费用。

目前,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税制改革和完善,已经确立了现行的流转税体系。

现行的流转税包括四个税种,由于关税海关负责征收,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只就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完善与改革构想进行研究和探讨。

2 消费税的完善和改革构想

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环节征收的间接税。

作为流转税中具有较强调节功能的税种,如果在税目、税率选择使用上失当,在征收管理上存在薄弱等问题:①会影响政府财政收入;②不能充分发挥消费税的调控作用;③不利于社会分配的公平。

因此,消费税将是下一步税制改革的另一大税种。

与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减税效果不同,消费税改革更具“结构调整”的性质,即有增有减。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中间型消费税。

各国消费税征收项目虽然数量不一,但多数国家都把非必需品、奢侈品、嗜好品、高档消费品等列入征收范围。

从总体上看,消费税有扩大化的趋势。

因此,我国消费税改革和完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加强征管

对目前重要消费品和消费行为,由于种种原因征收不到位,影响调控作用发挥的,应通过完善政策,改革管理办法,实现规范管理,减少税收流失,做到应收尽收,更充分地发挥消费税的调控功能。

2.2 调整税率

根据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提高情况的变化,对现行税率做降低或调高的改革。

例如:可将汽车轮胎、酒精、护肤护发品等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去除或降低税率,将烟、鞭炮、焰火、高档轿车等调高税率。

2.3 扩大征收范围

将尚未纳入税目的、部分消费量大、有一定赢利水平、税基较宽的消费品和对环境危害较大、浪费资源的产品或消费行为纳入征税范围。

例如:高档洗浴、高档餐饮、高级美容美发和焚化品、豪宅、基地等。

3 增值税的完善和改革构想

增值税是一商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增值税主要是直接以国民收入价值部分为征税对象,生产经营活动健康发展,经济效益提高,增值税收入也随之增加I反之,国民收入减少,即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不利,经济效益低下,增值税收入也随之减少。

针对目前增值税存在的弊端,进行增值税完善与改革既适应生产结构的调整,又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转换增值税的类型。

我国以前税制实行的是生产性增值税,即不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

当时选择生产性增值税,主要出于保证财政收入需要和抑制投资膨胀的考虑。

执行中其弊端日益突出。

应创造条件尽早将生产型增值税转换为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后,企业所有外购项目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等在内的所含的进项税额都允许扣除,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鼓励民间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也有利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2)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从理论上说,规范化的增值税应该覆盖到货物和劳务的所有领域。

但从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地区来看,并非都是如此。

结合我国情况,有些问题还需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

因此,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一要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要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增加税收收入;三要有利于税制简化,解决目前存在的矛盾。

(3)完善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

现行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两类进行征收管理。

现行规定执行以来产生了两个矛盾;一是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尤其是从事商业的小规模纳税人。

二是同样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一般纳税人购自小规模纳税人的,实际进项税额抵扣不足。

①关于调整征收率的

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买方市场的形成,平均利润率的降低。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可以随着增值率下降而下降,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已固定,与其利润率升降无关,因而两类纳税人之间税负差异日益扩大,因此应进行一定的调整,②关于两类纳税人之间交易的税金抵扣问题。

般纳税人购买工业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销项税额,凭以扣抵税金。

对销售货物的小规模纳税人,则按核定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因为小规模纳税人缴纳的是本环节的销售税金,而扣抵进项税金则是包括各个环节的整体税金,这样做才合理,以利于小规模纳税人依法纳税、公平竞争。

4 营业税的完善和改革构想

如上所述,营业税征收范围的调整也将随消费税、增值税的改革做出统筹安排,就是说营业税征收范围的调整要服从流转税制改革的整体安排。

若将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等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增强了消费税调控能力,同时,营业税征收范围从税目上将有所减少。

目前,完善营业税制的主要内容应是针对第三产业新的经营形式、经营方式和发展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征税办法、征收细目。

(1)关于完善金融保险业征税办法。

目前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负偏高,对资本流动产生了一定影响,应考虑降低税率或采取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方法,对其改征增值税。

(2)关于对权益转让取得收入征税问题。

营业税征税范围中涉及对相关权益转让的内容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对有关权益转让征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内容。

对此,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生活新形式和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及时界定收入性质,制定与相关制度配套的征税办法。

(3)关于完善新兴行业征税办法等。

由于营业税的课税环节通常放在交易流通阶段,有的是单环节课税,有的是多环节课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课税的问题。

因此,在研究对物流企业如何征收流转税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物流业是一个整合性的行业。

要同时完成许多环节,当中包括总包和分包的问题。

现在物流企业反映重复纳税问题较为严重,问题就在于总包和分包上。

比如,某个单位接了单子后,会把公共运输等不同的业务分包给不同的单位,或者是把一个较大的运输量分包给若干小单位。

而物流企业在缴纳营业税时,每分包一次就得作为营业税的计税基数,这样就形成了“事实上的重复纳税”,很不利于整合社会资源。

因此,对现有的营业税进行改革,物流企业缴纳营业税可按从营业收入减掉营业费用以后的所得来缴纳税款。

5 结论

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是辨证的,税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巨大,流转税的作用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多次流转税制改革,探索出了很多的经验,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好的做法,都需要我们去分析和借鉴,这是流转税制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外经验。

在的流转税制改革中,增值税倾向财政性,消费税突出调节性,营业税注重行业性,同时要强化税收征管。

另外,税收改革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也需要良好的时机和环境。

分析透彻当前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的对策,及时调整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改革效果。

 

2.改革构想探讨 篇二

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人民政府积极探索,开始了对市政公用事业的新一轮改革。从各地的成功经验看,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应当采取先易后难、分布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关键在于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其核心做法就是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打破传统的行政垄断,形成多元竞争的格局,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目标。

1 具有完备的法制保障体系

从多年的实践看,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保障体系予以支撑。对于市政公用事业这一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生产生活的改革更是如此。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市政公用事业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各地根据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地方立法步伐,目前已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的有七、八个省、市、自治区,这些法规依法确立了各级政府在市政公用事业中的责任;依法确立了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其权力和职责;依法确立了市政公用企业的准入条件、准入程序、竞争条件及管理办法;依法确立了市政公用企业的投资、建设、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质量、标准的规定等,对于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2 推行特许经营

尽管全国各地在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引入了许多好的形式,但最为重要、最为普遍的经验,还是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在保证政府对公用事业拥有所有权的基础上,把公用事业的经营权授予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从而将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和经营与企业的市场行为结合起来。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一方面为市政公用事业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公用事业的建设经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3 实现政企分离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从电信产业入手,相继对电力、煤气和自来水供应、铁路运输等主要公用事业实行重大改革。其改革的中心内容是从根本上调整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即把原来由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政企关系调整为政府间接控制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政企关系,实现从以“政企合一”为特征的政府管理体制向以“政企分离”为特征的体制过渡。这无疑为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经验支持的重要思路,也是有效解决政府越位与缺位问题并存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到政企分离,企业才能形成作为市场主体所必需具有的经营机制;政府才能从市政公用事业的垄断经营者转变为竞争性经营的组织者,才能够提高政府管制的效率。英国的市政公用事业在实行政企分离的管理体制后,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根据政府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有关条款,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换。

4 强化政府监管

推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不是弱化政府的责任,更不是一卖了之,一推了之。相反,政府的责任比原来更重了,需要增加投入,支持公用事业发展;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体系的构建,提高监管水平。这里的监管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监督和管理的简称,而是政府职能的重要转变。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监管机构的模式应当是相对独立,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并得到法律授权,独立监管;职责专一,监管职责明确而专一,不再承担与监管无关的行政管理;职能综合,拥有市场准入、价格、服务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监管权责,实行综合监管;专家治理,独立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和监管人员应是被监管行业的专家,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

5 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市场

要成功地推进公用事业改革,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取消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障碍,才能有效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公用事业领域,才能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特许经营者的选择上,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信用良好的企业,由政府授权特许经营。在特许经营范围的选择上,可采取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方式,先行开放路面清扫、保洁、园林绿化、污水与垃圾处理等领域,取得经验后,再在公共交通、供热、供气、供水领域推行。

6不断完善现行的价格机制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广大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价格本身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因此,推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必须建立并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以便于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实施有力的管制。如果没有一定的回报机制,就不可能吸引众多的投资主体参与。而如果特许经营者的利润过高,既会增加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负担,也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定价模式,依据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原则,稳步推进市政公用产品的价格改革,通过适度有效的调控政策,逐步建立起激励社会投资的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从而在社会范围内达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7建立完备的应急机制

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具有连续稳定供应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特许经营者不能随意退出,中断服务。所以,介于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重要性,政府必须建立完备的应急机制,政府与企业都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出现特许经营者由于自身原因破产或产品、服务达不到标准等紧急情况时,采取政府接管或其他有效措施,保证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正常提供,保证市政公用事业的安全运行。

总之,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更是激发市政公用事业活力,提高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摘要:阐述了市政公用事业,从具有完备的法制保障体系、推行特许经营、实现政企分离、强化政府监管、完善现行价格机制等方面对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构想,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目标。

关键词:市政公用事业,政府,效率,原则

参考文献

3.莫言的“教育改革”构想 篇三

“孩子们应该在连读制学校,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莫言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抛出了自己的“教育改革”构想:现有学制由12年改为10年,取消小升初和初升高两次统考,十年内每年只舉行两次期末考试。

莫言解释说,“我没上过中学,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身边有很多亲友在中小学任教,也亲眼见证了自己孩子从小学到中学艰苦而漫长的学习过程,因此对于中小学的学制问题一直比较关注,并做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述评

一直以来,我们都贯彻着“基础教育大于天”的教育理念,然而从小学到研究生长达20年的教育历程中,基础教育就占据了12年,“目前,孩子们为了备战小升初、中考、高考,毕业班往往提前1个月到一学期准备考试,累计有1.5年的时间在复习应考,长时间的复习和模拟考试让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莫言也在提案中给出如上理由。如何让学生坐上减负的“直通车”,而不是备受考试的煎熬,应该是中国教育密切关注的问题。

现如今,频繁的考试依然是许多孩子的重负,屡次高考、中考前都少不了“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哪怕头破血流,也要进一本大楼”这样雷人甚至惊悚的励志标语贴遍教室与校园。埋头于书山题海中,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施展能力的机会,亦没有培养兴趣的契机,中小学生的生活可谓“水深火热”。最近一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在网上热传,这位北大虎妈为9岁孩子制作的作息表上长达18小时的学习时间,其中包括9门课外辅导令网友唏嘘不已。这样艰苦的生活真的必要么?漫长的学习生活如果真如炼狱一般,短暂的童年还有快乐可言?

4.党校图书馆现状与管理改革构想 篇四

21世纪的党校不仅承担党政领导干部、理论骨干的培训和轮训,还承担着以党政干部和理论骨干为对象的学位教育,依托党校力量举办的函授学历教育,并且和培训轮训公务员的行政学院(枝)合署办学,肩负着培养一支不仅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而且忠于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除了要求党校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外,还必须有一个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与之相适应。1994年全国党校文献情报学会第三次年会暨馆长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规程》(下称《规程》)中明确规定:“省级以上党枝图书馆要逐步建成有党校特色的文献、检索、研究和服务中心,成为本地区、本系统乃至全国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地市以下党校图书馆应成为本地区、本系统党校文献及务基地,并逐步联阿,形成馆藏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规范、服务手段先进、辐射全国的党校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党校图书馆距此目标较远,发展缓慢,已经不能适应党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作为从事党

校图书馆工作多年的笔者,深为这种状况焦虑,怎样加快党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发挥其在党校教学科研中的作用,笔者试从党校图书馆的现状中找原因,根据原因找办法,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党校图书馆的现状

80年代初中期,党校各级图书馆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在出版物呈爆作式增长、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党校图书馆不但没有迎来繁荣的景象,反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经费严重短缺的干扰下,使图书馆一系列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的状况很不景气,具体反映在以下的几方面:

(一)发展缓慢、不平衡

由于经济实力不同、投入的多少不同、领导重视的程度不同,使原本发展不平衡的党校图书馆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了。这种不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内党校图书馆的不平衡,首先是不同层次间的发展不平衡,省级以上党校图书馆处于系统内的高层,经济基础坚实、物质条件丰厚、信息资源比较丰富、馆舍设备比较齐全、服务手段和管理方式都比较现代化、投入多、发展快。但就其组织形式、职能作用、收藏载体、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途径、服务范围、服务层次及工作手段看,也还没有完全脱离第二代图书馆的模式;地市级党校图书馆与省级以上党校图书馆相比,无论在经济条件、基础设施、人员配备,还是现代化手段方面都是望尘莫及,基本上还属于第二代图书馆的格局;至于县(区)党校图书馆,藏书量少,馆舍面积小、服务方式、管理手段都比较原始落后,既无防尘、防潮、防火、防盗等书库设备,又无音像视听、打字复印、缩微、光盘认读等读者设备,可以说还没有完全跳出第一代图书馆的圈子。从中央至县(区)党校图书馆呈递减式趋势发展。其次是系统内同一层次党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就拿盐城地区的县(区)党校来说,藏书量多的达3万多册,少的只有几千册;馆舍面积多的有一百多平方米,少的只有几十平方米。在人员配备上也不平衡,少的只有1人,一般2人,最多的有5人;组织机构的建制也不统一,全市共有9所县(区)党校,只有建湖和滨海两党校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其余的都附属于其它科室。二是不同系统图书馆之间的不平衡。《规程》(试行)中指出:“中央党校图书资料中心的规模和设施应不低于重点高等院校图书馆;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校图书资料中心(图书馆)应相当于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地市党校图书馆应相当于大专院校图书馆。”从目前情况看,各级党校图书馆都低于这个标准,而且在服务手段和资源共享万面,已远远地落后于同一层次的高等院校图书馆。随着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计算机在图书馆中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大中专院校图书馆不仅实现了图书馆内工作和管理的计算机化,更将大批钓计算胡提供给读者,使其能根据自己特定的检索要求自由地进行馆藏检索,光盘检索,英特网浏览,多媒体阅览等等。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5年已联入英特网,在WWW界面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从此,清华图书馆就是网上的节点,既可以获得网上的信息,又可把自己已数字化了的馆藏文献汇入网中,英特网网上的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网址访问清华图书馆的主页,利用这座图书馆的资源。1998年清华大学还与北图、北大图书馆签订了“资源井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协议书。又如,1997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已建立了为广东省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中心,为广东省高校图书馆提供软硬件支持服务。右此之前,还在华南师大成立了一个文献处理中心,实行统一订书、统一编目。目前,全国约有500多所高等院枝建成枝园网,其中部分院校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成功链接因特网。中山大学和广东科学技术情报处,已建了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可是党校系统图书馆在计算机网络化、资源共享方面至今榜上无名。

(二)图书馆地位朦胧,形似神散

素有“高等院校支柱的第二课堂”美称的图书馆,在党校中的地位是朦胧的。虽然《规程》中晚确指出:“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理论研究和领导决策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党枝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宣传口号中也强调“教学是关键、理论是前沿、图资是基地,”要加强图书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可在实践中又是一番景象,往往不能到位。首先表现在经费的投入上。各级党校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搞其它项目的建设,但图书馆的经费投入较少,就连《规程》中规定的“图书馆的文献购置经费应不少于党校总经费的百分之八”这个数目往往也不能到位,县(区)党校降到6%、降到5%也不能实现,甚至降到1%也还是不熊实现;其次,表现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规程》第二十二条规定:“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这方面地市以上党校做得好一些,可县(区)党校难度就特别大。就江苏党校系统的81所县(区)党校而言,只有16家有独立的“图书资料室”,实行的馆长负责制,其余的都附属于其它科室;三是表现在图书资料人员的待遇上。在职称评聘、先进个人评选、奖金的分配、干部的任用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教学人员相比,还不够一视同仁。四是表现在人员编制上。党枝图书馆的人员分配不够合理,且随意性很大。例如,笔者单位在80年代初,班次少,藏书量只有六、七千册的情况下,图书室只有一个人,86年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读者不断增加,不仅有函授学员,还有脱产的中专班,藏书量从六、七千册增加到近三万册(不含期刊),仍然只有一个人。目前各级党枝领导没有把党校的规模和任务、学校编制的总额、馆藏数量及馆舍条件作为定编的依据,而总是笼统地说“不少于几人”,这样苦乐不均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表现在党校图书馆发展情况的交流上。党枝图书馆至今既没有自己创办的刊物,也未能在党校的其它刊物上辟有自己的专题栏目,广大图资工作人员很难了解到各馆的工作、学习、发展情况。

(三)藏书建设下滑,供求矛盾突出

90年代以来,由于各类出版物数量骤增,价格攀升,而购书经费下降,受此“两升一降”压力的冲击,使原本不甚丰厚的党校图书馆陷入经费严重匾乏的困境,无奈之下,各馆大量压缩书刊文献的订购种类和数量,尤其是县(区)党校的删减幅度更大,有的馆已多年不购书了,封羊就不能保证书刊文散在学科内容上的全面性和连续性,脱节断层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今年九月,大丰市进行党政科级干部选拔,应试者纷纷前来党校图书馆求援,但因图书资料内容陈旧、或残缺不全而拒借率很高。又如,笔者单位一位教员要上党建课,向图书馆借了一本党建的参考书,看后,满脸沮丧地对图书馆人员说:“借的书不派用长,里面竟没有一点关于邓小平的建党理论。”为了应付经费残缺,党校大多数图书馆还采取了“舍书保刊”的策略,结果对口专业的图书和相关专业的图书引进极少,虽然期刊能及时反映科技进展,但是期刊论文毕竟只报道“点”,难以反映“面”,这样就给一些资深教授著书立说、编写教材需要参考权威性的著作和年轻教师要纵观某一学科领域当代水准的全貌、必须阅读权威图书带来一定困难。目前,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一方面新学科不断出现,信息知识量剧增,出版物数量庞大,原有的藏书多数无用,党校教学和科研对图书资料的需求不仅迫切,而且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是经费严重匮乏,又无法同步投入,供求矛盾非常大,直接影响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信心。

(四)服务方式被动,服务对象单一

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要求。党枝图书馆从90年代开始,就提出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转轨的方向发展。所谓多功能,从党枝图书馆看,就是以充分发挥其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为目标,冲破收收发发借借还还的被动服务方式,采用高效便捷的现代化手段,服务读者,联系读者,吸引读者,努力提高馆藏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图书馆的潜能。由于主观上缺少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意识,客观上缺少现代化设施,致使党校图书馆至今还停留在“等客”上门,“提供”资料、收收藏藏借借还还的被动式服务层面上,又由于沿袭传统的做法较多,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服务对象局限于校内教职员工,没有主动地为社会上的其它读者服务,所以社会的知名度也就不高。

(五)专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

随着我国计算机普及率和使用率的不断提高,图书馆从手工操作走向自动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图书馆专业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专业知识,还应有对信息的洞察能力,以及搜集、传递信息、信息咨询和网络操作的能力,使其成为能和图书馆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某方面学科专家和网络交换能手,这样才能较好地为读名眼务。但冷前大多数的党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离这要求很远:一是文化知识不广博。党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大多不是按专业对讨分职去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塞进去的,所以学历起点较低,具有大专、本科第一学历的人少,研究生或双学位的人就更少,博士生尚属空白。知识面也不广,除了在学校里学得的文化、科学知识外,很少有人具备其他学科(如英语、古汉语、哲学、科社、政经、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方面的专长;二是图书馆专业知识不精深。党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大多是“半途出家”,都不是备图书馆工作的专业知识,即使后来采取自学、函抓脱产等补救措施,但由于没有健全的培训制度,以及受工作、经费、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学习普及面不广。又由于既要工作,又要学习,既要学习业务方面的知识,又要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精力达不到,所以在图书馆专业知识方面还不够精深,二是计算机专业知识偏低,党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应从现代化手段入手,重点发展电子计算机管理,兼顾光学技术,声像技术的应用。要使计算机对图书馆工作实行自动代管理,首先要求图书馆的专业人员要有高超的计算机技术,既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规程和技巧,又要掌握信息查询工具;既要掌握硬件知识和网络相关的知识,又要掌握和上网必备的软件知识,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地帮助读者获取所需信息资料,并能应对在操作过程中的突发事故。目前各级党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县(区)党校图书馆的人员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不知,精通计算机的专业人才奇缺,据1993—1994统计,我国中央和省级以上党校图书馆的810个工作人员中,只有20人是学自动化专业的,仅占总人数的2.5%。

俗话说“工欲其善事,必先利其器”,要有高质量深层次的服务,就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鉴于上述的状况,就决定了党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

综上所述,党枝图书馆存在上述现状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知识增长快,出版物数量多,书价涨幅高,图书经费少,党校发展快,新开课程、新设专业多、需求量大,以及基础差、起步晚等原因所致;二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管理不善以及图书馆人员自身的问题所造成的。

二、管理改革的构想

如何改变上述现状,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加速党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笔者认为要搞好党校图书馆工作,还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靠领导的重视,二是靠经济的支持三是加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下面试从这三方面因素提出一些改革的意见和设想。

(一)建立党校系统图书馆的管理机构,变块块管为条条管。

目前各级党校在行政上分别隶属于各级党委主管,而各级党校之间是一种兄弟的协作关系,不是领导和被倾导的关系,只是在业务上级党校有对本地区下级党校进行指导的任务,党校图书馆也只有通过中央党校图书馆和全国党校文献情报学执行中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规程》中规定:“图书馆的文献购置费应不少于学校总经费的百分之八。”由于此《规程》不具行政约束力,各级党校领导可按规定如数拨给经费,也可以小于这个规定,也可以不给。即使不给,也不需追求责任。又因为各级党校图书馆与校领导是上下级关系,给多给少只能任其自然,图书馆不好又不敢和领导抗衡。这种状况的形成,就是因为没有自上而下的专门管理机构。如果改块块管为条条管,那么上级党校图书馆对下级党校图书馆在亚务活动、经费使用、统筹规划和人员调配方面就有管理权,这样不但有利于加强和协调全国党校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但这种设想的实现,仅靠图书馆人员的主观愿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高头”的宏观调控才能实施。

(一)建立分管校长负责制,变被动重视为主动重视。

要搞好图书馆工作,“领导是关键,经费是基础。”这是党校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同仁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经验。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领导拍板了什么事都好办。例如:江苏的宝应县委党校,经济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但由于该县的县委书记重视党校建设,就利用行政命令迁址征地,多方筹集资金,在各方面实行减免优惠政策,使该校在自有资金和实际需用资金相差800万的情况下,在空白地上建起了一座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融教学、办公、食宿、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大楼。图书馆的工作也是如此,如江苏某一县委党校,由于前任领导不重视,在他任职的四年内,每年只购几十册书,后任领导重视了,每年购书经费不少于5000元(不含资料性图书和报刊杂志)。但是由于传统的偏见,各级党校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还不够。虽然《规程》上也明确规定:“各级党校应有一名主管教学或理论研究的副校长分管图书资料工作”。但由于《规程》不具有行政约束力,上级党校图书馆无权管,分管党委又不去管,致使图书馆工作搞得好与不好,不要负任何责任。再加上校领导和图书馆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只能是图书馆“希望领导重视”,而不是领导的“我要重视”。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立分管校长负责制,把党校图书馆工作纳入领导的考核范围,制定一定的目标措施作为考核内容,对达到标准的给予表彰或奖励,达不到标准的给予一定处罚。同时建立同级党校图书馆的评比制度,由上级党校牵头,定期地组织分管校长、馆长深入实地进行考察评比,评出优劣,以而显示领导的重视程度。这样就可以改变会上重视、会后忽视,检查时重视,检查后放松的局面,变被动重视为主动重视,起到推动党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作用。

(一)依靠宏观调控,实行联合办馆。

文献资料是党校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实现自身价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增加文献信息的数量,就需要足够的资全。目前党校图书馆的经费严重短缺,原有的藏书已大部分陈旧过时,新的文献又很少购进,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已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要缓解当前党校图书馆经费紧张,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联合办馆的途径来解决。就是将培养对象相近、性质相似的馆(室)组成一个社会型的大馆。比如,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他们在培养对象,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灌输马列主义方面,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工作,党史党建、党风党纪的宣传教育方面是和党校一致的,有时还联合办班,象这样的单位就可以实行联合办馆。组成后,可根据各自发展的方向进行馆藏的明确分工,以避免重复入藏相同的文献;合作建设馆藏,统筹安排文献的采购,然后编制联合目录,提供检索工其,发放联合馆的读者通行阅览证,实行馆际互借,协调工作等。要实现联合办馆,仅靠单位之间的协商还不可能实现,必须依靠宏观调控的手段才能付诸实施。这方面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1998年北京图书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签订合作协议书,以及北京图书馆与中科院签订的资源共享协议,这个当今中国图书馆界两大宏观调控的实例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建立系统内的协作网,开展馆际互借。

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书刊不断增多,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也无法将新出现的文献信息一网揽尽,也难以由某个图书馆承担历史文献全部数字化的责任,各馆之间只能借助于宏观调控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资料共享体系,为读者提供服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已建成内部管理局域网,并外连中国教育科研网、因特网,实现了馆内、馆际甚至国际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笔者认为各级党校图书馆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虽然有规模大小之分,但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发展方向上都是一致的,而且上级党校图书馆有对本地区和下级党校图书馆进行业务上指导的任务。为此,笔者认为,首先在党校系统的图书馆之间建立起协作网络,实行馆际互借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做法:一是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在党校系统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以管理整个系统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目前重点发挥中央党校图书馆和全国党校文献情报学会在全国党校图书情报中的作用,领导、规划、解决好党校系统文献情报工作及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二是各级党校图书情报机构分工协作原则。即以中央央党校图书馆为核心,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骨干,以地市、县级及基层党校为基层网点,组成一个统一规划、布局、多层次、开放性的图书情报网络,在原有的各种联系和协作的基础上,提高党校文献信息系统整体服务功能的水平与档次。这是缓解经费紧张,供求矛盾突出的另一途径。

(五)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开展适度的有偿服务。

前面讲过,由于党校图书馆沿袭传统的做法较多,以封闭的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读者对象也局限于校内的教职员工,实行的是无偿服务。但在市场经济务件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广泛兴起,图书馆不再拥“垄断信息机构”的优越性,这种传统的服务方式已遭到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人们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已形成共识,许多图书馆已经进行信息有偿服务的尝试,作为购书经费严重短缺的党校图书馆,一方面要利用联合办馆、网上信息、馆际互借等办法来缓解供求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可改变服务方式,变封闭型为开放型,面向社会,扩大读者范围,进行适度的有偿服务,这是缓解资金不足的又一途径。同时这样做,不仅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充分发挥情报职能,宣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形式。

(六)建立培训制度,加强继续教育

21世纪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广泛渗透和使用,使到书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1世纪的图书馆竞争将是管理与服务的竞争,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图书馆之间专业人员整体素质的竞争。要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经常定期地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充实自己,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目前,党校图书馆专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党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培训制度,放松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因此,建立党校图书馆系统的培训制度已刻不容缓,要根据党校目前在职人员的文化知识、业务专长、计算胡加识和岗位对口等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确立培训目的和指导原则。党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应以知识更新和补充,工作技能提高,知识结松完善,以及创新能力等为培训目的;以岗位的针对性和指导考核的可操作性为指导原则。二是规范培训,建立学习档案。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和实效,要把在培人员的在学表现、学习成绩、达标程度记入个人的档案,作为以后竞争上岗、奖金分配、先进个人的评定、职称评聘的依据。三是建立多级培训网络。鉴于目前党校图书馆在设备、技术、师资等方面的培训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建议可由党校行政、专业单位等合作组建多级多方面的培训网络,可以是高层次的培训(如专家讲学、研究生课程等),也可以是常规性培训,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重叠培训、政出多门的现象。四是采取多层次的培训方式。可以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情况,有区别分层次组织进行。如提高学历教育、职务培训、终身教育等。也可采用自学、函授、远程教育等手段与办法。还可采用专题讨论和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培训。

(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

党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用人不当,缺少科学的竞争机制。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在图书馆的设施,党校困书馆人事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如果不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那么就不能改变把图书馆当作“养老院”、“收容站”的传统偏见。只有改革人事制度,才是建立高素质专业队伍的保证。这方面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以“民主集中,科学定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自由流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为原则,实行“定岗、选岗、聘岗”三步曲,重组岗位,做到定岗合理,群众满意;选岗公开、公平,成为衡量馆员能力和价值的过程,也是客观评价的过程;聘岗采取集中办公,统一聘岗,让每个职工被聘到能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的岗位上去,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做到公正、有理、有利。经费则实行自主包干,奖金根据考核实行“三三”制分配,即根据三年来一贯表现、岗位种类、当前表现等三个因素,分别发放三分之一的奖金。

5.改革构想探讨 篇五

作者:佚名 来源:{|中顾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7 19:53:58(0)[提要]本文主要介绍普通清算的特点、中国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特点、缺陷及改革构想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并提供专业律师免费法律解答。...推荐阅读:

• • • • • • • •

【普通清算的特点】中国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特点、缺陷及改革构想

[摘要] 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使得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也使得金融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科技进步成果,以提高金融系统运营效率,增强金融系统竞争力,改进金融系统管理效率。这就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改革和完善,推动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变革。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系统中银行业、证券业、期货业等支付清算系统的缺陷,提出了应成立由中央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外汇管理局、审计署等组成的支付清算委员会,并以中央银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为基础,成立国家清算银行,使其成为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与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及同城票据交换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期货交易所结算部门共同构成中国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架构。逐步统一各业务领域中的清算系统,并予以连接的构想。

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使得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也使得金融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科技进步成果,以提高金融系统运营效率,增强金融系统竞争力,改进金融系统管理效率。这就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改革和完善,推动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变革。

金融支付清算系统(payment system)也称清算系统、支付结算系统。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制度安排,是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是由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制度性安排。

支付清算系统可以促进经济活动,方便市场交易,减少使用现金,维护市场次序,规范结算行为,防止支付风险,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打击洗钱、逃债、逃贷、腐败等,维护金融稳定,为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提供基础。

一、中国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结构

(一)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资金支付清算全过程的银行账户体系。

银行账户系统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合资银行以及外国银行的分行和办事机构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商品交易、劳务活动等经济往来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活动而在银行开立的各类活期存款账户;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实现行间清算支付,抑制派生存款而开立的存款准备金账户,即清算账户。

商业银行的每家分支机构都要在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设三种账户:储备金账户、备付金账户及贷款账户。支付交易的资金结算是通过商业银行分行在中央银行的备付金账户之间资金转账来实现的。一般而言,在同一管理等级上各商业银行、各分行相互不开设账户,同一级人民银行分/支行之间也互不开立账户,支付清算需把资金转账到上一级人民银行机构。

证券、期货交易也是通过代理商业银行进行支付清算的。

(二)以票据。信用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满足不同经济活动需求的支付清算工具体系。

支付清算工具体系包括以银行转账为特点的转账支付结算工具,如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借记卡、定期借记和定期借贷等;具有信用功能的信用支付结算工具,如银行本票、汇票、支票、信用卡、国内信用证等;以及新型支付工具,如网上支付、买方付息票等。

(三)多元化、多层次的支付清算系统。

迄今,中国支付清算系统包括以下相对独立的分系统: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2000多家同城票据交换清算所(LCH),处理行内和跨行支付交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全国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处理全国2/3的异地支付清算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运作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处理异地跨行支付的清算与结算;银行卡授信系统;邮政汇兑系统;以及正在推广、试图逐步取代现行电子联行系统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中国国家金融通讯网(以下简称CNAPS)系统将包括基于RTGS方式的大额支付系统(简称HVPS)、小额批量电子支付系统(简称BEPS)、银行卡授信系统及政府证券簿记系统。同城票据交换所将继续作为CNAPS的一个应用系统存在,但其自动化将会大大提高。

CNAPS的大额资金转账系统是支付应用系统的核心,由中央银行拥有和运行。它采用RTGS方式,为跨行资金转账、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提供当日资金结算,将不再区分全国支付和当地支付,也不区分跨行支付和行内支付。

中国证券市场尚缺乏全国集中统一的登记结算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场内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交易通过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办理结算;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场内股票和债券、基金等证券交易通过深圳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办理。虽然目前已将深沪两市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合并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但深沪两地分公司仍然分别按照不同的登记结算方式负责两市证券交易登记结算,仍然属于不同的结算体系。

投资者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股东登记系统中开设上海证券交易账户,证券实行集中托管,逐笔交割。资金结算系统在T+1完成证券交易的资金结算。资金结算采用三级结算体制,净额结算。投资者在某委托代理证券商处开立资金账户。证券商在本地结算中心和代理银行本地营业部开立资金结算账户,存入足够的结算备付金,并在本地结算中心开立保证金账户,缴纳保证金。对于B股采用T+3交割制度,对境外证券商和托管银行实行逐项交收。由于尚未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支付结算系统,证券交割和资金转账之间的电子联结还不完善,因此难以实现真正的券/币估算(DVP)。

而对于深圳证券结算,结算中心可选样各地中心城市的登记公司或交易中心承担,结算代理银行由商业银行担任。结算公司对证券进行集中托管与结算。在每个交易日闭市后,集中办理证券的交割过户。投资者账户卡可全国通行。资金结算采用T+1的净额结算。券商在进场交易前须一次性向结算公司存放保证金和结算头寸,保证金每月根据上月交易量调整。券商在结算公司开设保证金结算账户。异地证券商须在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深圳市人民银行分行分别开立资金账户。目前,该支付清算系统限制了DVP的实现。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国债、政策金融债的场外交易则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办理登记结算。以电话线联网的计算机网络,联网客户在系统中开设有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用户可选择“纯券过户”或“钱券对付”结算方式。撮合配对的交割指令在指定的交割日办理交割。证券不足时,不进行相应的资金交收。资金账户余额不足时,停止相应的债券过户。

上海、大连及郑州三大期货交易所的结算部门则提供期货交易的结算服务。

此外,还有政府债券登记、交割和结算系统。该系统将依赖CNFN,CHINADDN和CHINAPAC提供的通讯服务,并与CNAPS、国际结算系统联网。系统将采用统一的国际证券编码。

(四)支付清算管理体系。

包括支付结算的法规制度性管理如《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支付清算系统准则》、《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及日常监督检查、支付结算风险控制管理如结算违规社会举报制度、结算纪律定期检查制度及结算违规处罚制度等;支付结算纪律监督管理;支付结算纠纷协调管理及反洗钱工作管理如大额支付交易监测系统及国际反洗钱合作等。

二、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特点及缺陷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探索,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已形成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其一表现在同城支付清算和结算的高效与安全性上。分布在全国城市和县城的2500家同城票据清算所处理了2/3的支付清算额。这既是中国经济活动及由此而产生的支付交易的地区性所致,也是由于银行机构都在当地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开设清算和结算账户,以便于监管,控制支付结算风险。

其二则是支付清算系统的综合性及较高的自动化。同城票据清算所虽然以手工处理为主,但手工处理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已迅速提高,而且支付清算系统的现代化还开始超越技术导向型阶段,逐步向技术业务混合型转化,使业务处理流程合理化,从而代之以新的业务处理流程和方式。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是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等,都对交易、结算的自动化、电子化进行了大量投资,基本上建立起了全国范围的通讯网络和各级各类支付清算系统,证券、期货等大额交易基本通过电子化方式实现支付结算。

此外,以各种支付卡为代表的电子支付方式成为零售小款支付领域的重要形式,各类信用卡、借记卡一直保持高速发展。

同时,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存在系统相对独立分散,功能分割等明显缺陷。

金融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多家商业银行为主体,外资银行、农村信用社、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等共存的多种利益格局,基本上实行四级管理的模式,形成多级宝塔式结构。因此而建立起来的业务管理系统突出了行政管理的需要,即逐级汇总,层层把关。这种状况使得业务管理系统既不能体现科技的促进作用,也难以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要求,尤其是适应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需要。

改革中的支付清算体系及其监督管理体系也因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而产生新的问题,与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内固有的问题共同制约支付清算体系的现代化、金融支付结算的次序、交易的安全及社会信用的健全性。

三、中国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改革构想

(一)将商业银行等机构的清算账户予以合并、集中。

迄今为止,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采用法定储备金作为其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要求商业银行分行在当地人民银行分行开设储备金(存款准备金)账户。中央银行账户结构和储备金管理与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密切相关。这种高度分散的账户管理方式分割了国家银行体制,使得银行监管变得困难,也不利于商业银行有效管理行内资金。由于中央银行的这种清算账户管理方式使账务处理仍分散在中央银行各分支机构,因此,全国电子联行系统也只是将支付清算工具交换最末端电子化了。这种高度分散的账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支付清算系统的一体化进程,不利于建立统一的基于RTGS方式的大额支付系统。

因此,应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账户予以合并与集中,即在一个地区内,同一商业银行的所有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多个账户将合并为一个账户,用于结算支付交易和法定储备管理。将所有中央银行账户集中在全国处理中心,建立全国统一的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中央银行各分(支)行依然负责管理这些账户,如开户、销户、设立账户透支限额、管理法定储备金等。

此外,合并账户会简化异地支付业务的清算和结算,为同城票据清算所、商业银行内电子汇兑系统等提供方便的净额结算。

(二)降低过高的储备金比率,规范账户管理。

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存放一定比率的法定储备金,以控制商业银行风险;通过票据贴现或债券回购等手段来实施其货币政策的意图。随着货币政策手段的丰富化、多样化,尤其是中央银行更多地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货币供应及市场利率,因此,应把储备金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向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手段过渡。

其次,商业银行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备付金比率过高,也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降低备付金比率也是势在必行。

规范账户持有人账户,可准确反映账户持有人信用情况,增进社会信用;还可促进支付结算工具与服务的创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三)健立统一、兼容的支付清算系统。

支付清算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银行账户体系是支付结算的基础,银行账户资金的收付离不开支付结算工具,支付清算工具离不开支付清算系统的支持,支付清算管理体系则是保障支付清算体系良性运行的关键。而分割是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首先,它体现在各商业银行内部因地域。层级关系而形成的分割上。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甚至县级支行都在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开设独立账户,分别代表一个独立的支付业务处理单位,形成十分复杂、严重分割的支付环境。因此,所谓跨行系统其实是商业银行跨分行的系统,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跨行支付系统。在中央银行运行的同城清算所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中是这样,即使对于各商业银行的手工三级联行或电子资金汇兑系统中,最终余额还是要跟中央银行进行结算,这种方式类似净额结算。从账户管理方式来看,跨分/支行的支付实际上应属跨行支付,因为中央银行必须为这些中央银行的账户持有者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另一方面,这些分支行又属于某商业银行,各分支行之间的支付交易又属于同一银行内。这显然不利于各商业银行的统一管理和运作。

其次,各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之间也是分割的。各种不同的支付清算系统是应不同的需求而产生的。现有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在各自封闭的专用网络上设计运行的,彼此之间基本上无法兼容和对接。在大额和小额支付结算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尤其在跨国支付清算方面。显然,各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标准不统一,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资源浪费。

再次,支付清算工具的要素、记载要求、操作流程和数据信息标准贯穿于支付清算系统处理的全过程。目前,支付清算工具创新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多种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支付工具更新换代慢,品种陈旧单一。

事实上,支付清算系统现代化进程都是以支付结算工具的原理为基础而进行的,而支付结算系统又加快了支付结算工具的处理速度,推动了支付结算工具的电子化的发展。中央银行不仅提供高效率的支付清算服务,而且还承担着改革发展支付清算工具的责任。

最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登记结算服务仍分散在深、沪两个不同的业务平台上运作,资源不能共享,系统设置重复,账户不能通用;资金代理结算银行与券商分别在两市开户,分散调拨资金,增加了运作环节,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影响了市场的整体效率。而专门负责债券登记结算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也与前者不属同一结算系统,形成两个分割的登记结算系统,加剧了债券市场分割的格局,加大了市场的运行成本。二者与期货交易所结算系统不相容又加大了证券衍生产品创新的障碍,不利于股票指数期货、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种的发育,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全面发展。

因此,首先,应逐步建立起以中央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主体,各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并存,证券、外汇等其他交易系统与支付系统连接的大支付清算体系框架。其次,加快中央银行的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如建设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政府债券登记系统、银行卡授信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再次,中央银行要把融资权和支付清算有机结合,允许大额支付的日间透支,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以法人为主体建设行内汇兑系统,鼓励商业银行利用行内汇兑系统的网络技术,推行支付清算和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处理。最后,应逐步将两大证券登记结算系统以适当方式统一、连接起来,并与银行清算系统相联,建立容量更大,更高级、更规范、标准化处理的证券结算系统,统一证券账户和证券编码,消除重复交叉的结算系统结构。这样,既可形成安全。高效的登记结算业务平台,以降低证券市场运行成本;又可为建立融资融券制度提供便捷和监控机制;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此外,还应统一各地历史上分别建立的地方证券登记结算系统,为非公开上市股票和债券的场外交易市场(OTC)和柜台交易的发展提供统一规范的基础条件,规范证券登记结算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秩序。

(四)各金融监管部门对支付结算管理体系的职责划分与中央银行的作用。

制定支付清算法规制度,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一直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随着商业银行行内结算系统日益完善,各行越来越重视各自的商业利益,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的影响十分有限。中央银行只有尽快建立和完善其现代化的支付系统,以提高结算效率,降低结算风险,才能实现其对支付清算体系的监督管理。但是,过度分散的会计核算系统和传统的资金管理办法使其现代化支付系统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因此,急需完善相应的支付清算制度,尽快建成行间支付系统特别是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同时,商业银行强大的资金实力使得它对支付结算系统的投入远大于中央银行,而且商业银行对支付结算实行收费服务。而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购买电脑和通讯设备、应用软件开发所需资金均来源于财政预算和内部资金筹措,其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费用也是从中央银行日常支出中开支的,投资无法通过服务收费收回。为加强中央银行长期、随时更新支付清算系统的能力,可考虑对参加同城票据清算的银行机构按比例分摊部分运行费用,按照成本回收原则实行新的收费政策,以维持中央银行清算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

其次,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使得中央银行监督管理下的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证券登记结算系统中原本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各部门协调环节增加,交叉管理导致协调难度加大,协调成本提高,监控效率下降。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角度来说,对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监督管理是应有之义。否则,银监会很难实施其对银行业经营活动的监控。而且证监会对证券期货业结算的监控已有从以往中国人民银行分离职能的先例。

但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对银行支付清算监督管理的必要性也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要通过支付结算工具灵活的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以实现其货币政策意图。对支付清算体系的监控应是连续的过程,否则,可能导致管理上的空白点,甚至是风险的积累。

如果不能有效区分各部门职责,避免政出多门,保持法律的一致性、严肃性,就无法消除支付清算体系规范发展和创新中的各种障碍,培育支付清算服务市场的正当竞争环境,制定统一规范的支付清算标准,防止洗钱等犯罪行为,保护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增强公众对支付清算系统安全与效率的信心。

各国经验表明,无论设立综合性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还是单独设立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都未将支付清算工具与支付清算系统管理分割开来。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通过立法来确立中央银行管理支付工具和支付系统职责。而美国、澳大利亚还在中央银行设立专门的支付结算体系管理部门基础上,吸收其他政府部门和协会性质的机构参加,成立了与货币政策委员会等同的支付体系委员会。在“9·11”危机中,美国的这套运作系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当然,其前提都是不存在类似中国这样中央银行与专门的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并存的情况。

6.改革构想探讨 篇六

关键词: 高师学前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师学前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的整体构想。

我国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在学习前苏联体系及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专业口径过窄,培养目标单一:仅为幼师培养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学前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面狭窄。与培养模式密切相关的课程体系结构呆板,课程设置不完善;有些课程教学内容老化、陈旧,缺乏理论价值;有些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师本位”和“课程本位”严重;尤其是适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课程还不完善。师资队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能适应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为寻求发展,各高师院校学前专业也曾对课程进行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更多是治标不治本,没有透彻地从整体上对学前专业进行改革,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变更

21世纪对高质量、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门人刁„的需求,首先触动的是长期形成了的计划经济卜传统教育思想与观念,集中体现在高师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上。我国自建国以来到本世纪60年代,学前专业培养目标一直以“培养幼师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为卜,70年代末增加了“兼培养幼教行政和管理人员”。这样的培养目标使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无一例外地都培养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和幼教科研人员。而从社会需求来看,一方面全国20多所高师学前专业都为全国60多所幼师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培养需要量较少的人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幼儿园所数和人园幼儿逐年增加,需要补充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深化幼教改革,进一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也需要幼儿园有高素质的教师。然而,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甚至在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观念中,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及幼儿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幼儿园不需要大学生。学前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进不一r幼儿园,难以从师资素质和能力上保证幼儿教育质量。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观念,严重制约着高师学前专业培养日标与规格的调整。

纵观国外幼儿园教师,其基本学历均是大学专科以仁,以本科为上,很难找到中等师范学历的幼儿教师。我们国家为了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高师资素质,国家教委从1985年起进行了中师毕业生再读两年大专的试点,并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小教专科和学前专科,逐步使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学历提高到大学专科以上的层次。再从未来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看,要适应21世纪对幼儿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这些都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应当把培养幼儿教师作为培养目标的个上要方面,这是高师学前专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笔者认为,高师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该面向21世纪,结合社会需求,将重』i.."下移,定位在培养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为_上,包括共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人才。至于幼师和高师学前专业课教师,则应当由更高层次的硕十生或博十生来补充。

教育思想与观念更新还体现在高师学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学前专业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素质。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高师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不仅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刁‟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高师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日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卜考虑培养日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尸上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在观念上、从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艰复、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三、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实行学分制运行机制

1,培养目标学前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高师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作的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刁培养教育需求。我们应该及时地作必要的调整。

2、建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为目标服务,受制约于目标的。围绕高师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人才的目标,恨据高校课程设置宽n径、厚基础的原则,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包括限定性选修课和」仁限定性选修课)组成。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外语、体育、普通话、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专业茱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钢琴、声乐、舞蹈、美术。专业课(含选修

7.国企工资制度的弊端及其改革构想 篇七

目前, 我国企业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 是一项史无前例, 没有经验或事例可参照的改革。改革过程及结果难免会出现偏差, 需要我们及时进行调整。目前, 我国企业工资制度在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国企工资制度存在的弊端

1) 从工资的形成来看, 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用工开始试行劳动合同制, 这种劳动合同制仍只是定性地表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而对利益关系基本没有作出定量的规定。这使得目前国有企业工资分配随意性较强, 职工往往只能被动接受, 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被忽视。

2) 从职工由企业所得全部收入的构成来看, 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够大, 各种补贴、医疗费报销、住房、企业给员工的商业保险等福利性收入还占相当大比重。而这些福利性收入得到的多少主要由职工在企业的工龄、身体健康状况而定, 这使得那些素质低、身体差、年岁高的职工一般不愿意离开企业, 而素质较高的年轻人因在一定的时间内与这些福利性收入无缘或得到很少, 纷纷跳离到工资收入较高的外企或私营企业就职, 这就使国有企业职工形成冗员甚多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局面。

3) 工资增长机制不合理。由于企业财务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不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 职工工资“只能上, 不能下”, 以至即使破产或资不抵债的企业, 仍不降低工资标准, 只能以拖欠或减发职工工资的办法来处理。

4) 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缺乏宏观管理。目前, 政府对企业初次分配的调控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工效挂钩, 二是指导性工资总额计划。由于实际操作中“挂高不挂低”或“挂盈不挂亏”, 80年代中期推出的工效挂钩已名存实亡。而指导性工资总额计划, 对企业工资分配很难起到多大的约束作用。由于计划经济下的等级工资制的工资水平低、范围窄、增资机制灵活性差, 企业各种工资外灰色收入增多, 加大了对企业的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

5) 有些政策对企业自主权有不利影响。比如工资支付规定、最低工资规定, 在效益较差、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造成“不干活少干活的员工收入不一定少”, 这一突出现象的产生, 影响了企业搞活, 影响了优秀职工的积极性;提前退休政策造成许多企业职工盼退休, 因为退休后的养老金可能比在职工资收入还要高。

6)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给国有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和企业一样参加除失业保险以外的其它几项社会保险, 特别是养老保险, 这给国企工资分配改革造成消极影响, 甚至有的企业利用自有资金给员工上补充养老保险, 改变退休金计发办法, 造成了新的矛盾。

2. 国企工资制度改革构想

1) 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 由外部劳动力市场决定企业的工资水平。我国实行劳动力市场调查的主要困难在于工资货币化程度低, 而这一问题将随着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的改革而逐步得到解决。同时, 随着非国有制企业数量的日趋增多, 劳动力市场日渐完善, 进行市场工资调查的外部条件已初步具备。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国外大型企业的做法, 在市场工资调查中运用关键职位法、类别调查法、对比评价法等方法了解相关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调查, 获取企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信息。这一信息可以成为确定企业人工成本和企业内工资差别的基础, 有助于企业制定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的工资制度。

2) 在企业内部通过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确定不同岗位与职工之间的工资差别,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晋升制度。在企业内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体制, 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名义上是实行能力工资制, 实质上是实行资历工资制, 这是造成企业内部工资差别不合理的重要原因。现阶段国有企业应注意运用能力工资制, 引入工作评价方法, 将员工工资增长与员工工作业绩紧密挂钩, 将考核制度与工资增长制度相配套。

3) 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 将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挂钩。经营者收入分为基础薪金和效益薪金, 基础薪金水平由经营者劳动力市场决定, 效益薪金则要依据不同行业与企业的特点由资产所有者视企业经营业绩决定, 以形成兼顾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方利益的机制。同时, 经营者持股是对年薪制的重要补充形式, 是鼓励经营者长期行为的有效手段, 不应忽视。在现阶段要搞好经营者年薪制, 还要注意建立经营者收入清晰化机制, 处理好个人收入与公务消费的关系, 健全监督机制等。

3. 总结

国企改革之路还有很多, 从不同角度着眼, 每条路径都有其可行性。国企改革任重道远, 但只要着眼于市场, 开发自身的潜力,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使资源优化配置, 国企改革就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程必定, 辛秋水.从合肥自行车厂浮动工资的实践看工业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J].江淮论坛, 1983, (6) .

[2]张琢琨.对改革企业工资制度的浅见[J].中国劳动, 1984, (17) .

[3]王礼贶, 丁伶青.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评议——改革企业工资制度调查论证会摘记[J].瞭望, 1985, (17) .

8.中学体育竞赛的改革构想 篇八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重要因素。增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合理组织各种运动竞赛,是中学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多年来随着我国中学的体育竞赛工作逐步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但是前些时间根据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的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肺活量等体质指标较几年前呈持续下降趋势。这和目前学校体育竞赛单一化、名利化,没有很好地贯彻“竞赛育人”、“健康第一”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所以,对于体育竞赛的继续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对学校体育竞赛改革构想如下:

1.在学校体育竞赛中构建“健康第一”思想的措施

“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的。他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之舍也”。这说明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的高峰期,既是身体发育关键阶段,也是学习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体育的要求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培养他们锻炼身体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促进他们身体机能的成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自我体健意识和能力都具有很大意义。从本质上来说,“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与“以

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2.学校体育竞赛要努力做到“五个相结合”

基于学校体育竞赛的目标和适用人群,笔者认为学校体育竞赛应该做到小型化和规模化结合;综合化和单项化相结合;多样化和分散化相结合;制度化和安全化相结合;群体性和针对性相结合。进行大众化的体育运动竞赛改革,并非意味着忽视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相反,必须加强体育训练队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为更高级的体育院校培养和输送优秀运动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最广泛学生中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和体育运动竞赛水平不断提高。

3.结束语

中学的体育竞赛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中学体育竞赛改革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加快改革步伐,充分实現“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科学健身的思想,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目标。

上一篇: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方案下一篇:五四合唱比赛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