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精选8篇)
1.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一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考试序号:79王文龙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深切感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的重要保证。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二、从医学角度来看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如今的中学生生理上早熟、心理上很稚嫩,看上去象是成人,实际上还是孩子。在生活过程中,还不懂得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对待挫折,如何调整自我情绪,如何改变自身不良的性格习,因此,生理发育提前和心理发育滞后的矛盾,也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由于学校教育失当使学生心理负荷日益加重。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频率的考试次数,超限度的加班加点,时时刻刻刺激着学生,学生整日处在高度紧张、焦躁、恐惧或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失望中,从而导致心理疲劳,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特别是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以及神经衰弱等组成的精神障碍在中学生中发生率较高。家庭教育失误使当代中学生个体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大多数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极高期望值,把本来不多的时间全部花费在敦促子女的学习上,子女在学校中是学习,回到家中还是没完了的学习。当孩子的学生与家长的期望有所偏差时,家长不是训斥就是喋喋不休地唠叨,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少了,亲子关系日渐疏离,加剧了该年龄段固有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从而使一些孩子产生孤独、逆反、封闭的心理障碍。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来抓紧抓好。
三、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原因分析 首先,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及片面追求升学率怪圈的干扰,社会各界人士普遍把学校的好坏标准、档次高低、质量优劣定位在升学率的高低上,迫使不少学校把升学率视为生存的法宝,不少教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中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只要认真上好课、多辅导,就自然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要升学率高,就会得到认可。至于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则是可抓可不抓的小事。
其次,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孩子引向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歧途,还有少数家长全然不顾忌孩子的感受,以极不认真的态度草率处理婚姻、工作、人际等关系。如此社会及家庭的环境的影响,将无法培养出人格健全、心理承受能力强且会调整自己情绪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健康成人。
另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人员不到位,组织机构不健全,再加之目前上级对下级的教育管理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及研究这一量化指标,致使基层学校的领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化,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呈现出无序和放任自流状态。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1、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方参与社会生活,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要使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认知、意志、情感等心理品质,除了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必须注意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封闭的单元住宅楼房,走上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指参加各种劳动、社区服务、参观访问、调查考察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强社会适应性,拓宽社会知识面;可以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可以增强意志力;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克服独立生活能力差,挫折耐受性差、害怕困难等心理缺陷、培养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勇气和乐观开朗、团结协作的品质。
2、会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教育思想,从观念上加深转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人的身体健康,不仅指身体上,也包括心理上与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还大多停留在身体健康上,许多父母只重视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其心理上问题却不以为然,甚至加以袒护。因此,全社会都要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3、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沟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时,绝不能忽略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学生出现问题尽量让其父母协助,借助社会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延伸,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合作沟通。
2.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二
●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现在许多学校的现实已经变成这样, 上网主要就是玩游戏和聊天, 或者网上漫游, 看看如娱乐、体育、财经等新闻, 听听音乐, 宽带接入的可能更多的是看电影, 很少用这个全球人类智慧的网络来进行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由于互联网上巨大的信息量和潜在的各种可能性, 还会因为沉迷于上网而感到兴奋不安、学习倦怠和信息吸收不良, 如果深陷其中甚至会引起身心疲倦和思维迟钝, 长期与网络打交道, 可能都有过身心交瘁, 由焦虑、恐惧到放弃的心路历程。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面对一个自由的泥沙俱下和色彩缤纷的网络世界, 因为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网络具有更大的诱惑。网上游戏使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流连忘返, 进而影响身心发展, 枉耗时间、浪费精力, 造成学业荒废, 进一步引致身心疾患。一部分学生沉迷于一些宣扬“暴力”和所谓的“义气”网站, 这将直接导致危害更多的学生帮派网站的泛滥。网络中的黄色和黑色信息对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 污染他们的精神世界。由于一些“邪教”和不良网站的侵入, 出现了色情惑众、诱人自戕、诱骗少女等内容, 更有人利用互联网建立色情信息交流小组, 千方百计吸引青少年参与交流, 诱使他们参与网上色情活动, 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了致命的威胁。鱼龙混杂的网上聊天室、泛滥成灾的色情网站、大量的信息垃圾和崇尚电脑“黑客”、制造和传播病毒、盗窃网上数据、网上恶作剧、恶意透支、利用网络欺诈等等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潜在的问题, 令教师头痛、家长揪心。网络中的不良诱惑令成人都难以抗拒, 何况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成长阶段、自我控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学生呢?在美国, 已经发生了几百起利用E-mail侵害少年儿童的案例, 甚至诈骗并侮辱年幼女学生。近年来, 我国类似的案例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网络危害青少年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
●如何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班级活动。目的在于消除各种不利于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 培养对社会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要使学生能够“健康”地上网, 作为教师对待学生上网的心理问题, 要辩证地分析, 不能像一些家长那样一味地反对和阻止学生上网, 或者对上网问题避而不谈, 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上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1. 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与经验
教师要特别注意搜索与中小学生有关的网站, 从中挑选出一些有价值的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不敢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有心事不敢或不愿向教师、家长和同学诉说, 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却会尽情倾诉, 大部分学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就为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我们经常上网, 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讨论, 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态, 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自身具备了上网知识和上网经验, 才能与学生在网络方面有共同的话题, 才能与学生交流, 教育才有说服力。
2. 积极营造健康的上网观念
由于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有关教育网站, 上网是为了打游戏、聊天来消磨时间, 而不会利用教育网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和指导他们如何搜索和下载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 积极鼓励学生上教育网站进行学习。鼓励学生把下载的学习资料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 还可以组织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班里进行展示和同学们交流。让学生从中寻找乐趣, 而不再是“无事可做”, 基本上使得学生网上学习的时间比例要多于做其他事情。
3. 家长要端正对上网的认识, 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进行家庭教育
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对网络不甚了解, 过多干预子女上网, 这样做只能是适得其反, 甚至导致学生的反叛心理。因此与家长进行相互沟通, 端正家长的看法使得能够辩证地看待上网问题。另外, 向家长们推荐反黄软件, 以防止在家上网的学生浏览黄色网站。
3.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教育 调节心态 增强自信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期望值高,要求严格,学校又过于重视智育,学生的心理往往成为教育的盲区,很多学生的心理程度不同的存在着疾患,迫切需要及时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现代教育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语文学科以其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及其社会性、人文性和思想性等特点,自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新编教材的内容是相当丰富多彩的,而且也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过对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讲授,让学生感受作者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从而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面对挫折的能力和坚强的进取心;通过对《项链》女主人公瓦蒂尔德性格的分析,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不要死顾面子,不要爱慕虚荣,从而培养健全的性格,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对《诗经》、外国诗《我愿意是急流》、当代诗《致橡树》的讲授,让学生把握正确的爱情观,引导他们走出早恋的误区;通过对《沁园春·长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课文所涉及相关历史知识的讲授,激发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
二、结合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教学,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状态,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并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失落的时候,但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压抑在心底,得不到释放,或是发泄的方式方法不当,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情绪情感疏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专题作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针对社会上一些利己思想、爱慕虚荣、嫉妒他人等不良思想,给学生出《谈虚荣》《嫉妒是心灵的肿瘤》《谈向前看与向钱看》等作文题目,通过写作和讲评,端正学生不良的思想倾向;通过要求学生写周记、日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帮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疏导不良情绪,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
三、利用出版墙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出版墙报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再者,墙报的内容也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让学生定期地、有针对性地、分小组出版墙报,并进行评比。因为要进行评比,所以学生的热情特别高,每小组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尽自己的能力,相互协作,把墙报出好。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另外,学生都亲自动脑,剪花边,制版头,布局版面等,这些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是相当有利的。
在墙报的内容上,可以根据学生当时出现的情况针有对性地进行。如刚上高一时,城镇的学生很看不起来自农村的学生,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干戈,欺负农村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布置了以“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主题的墙报,大家都踊跃参与,写了许多以团结、友爱等为主题的小文章,然后我再作点评,有类似情况的学生大都从中受益,懂得不宽容的害处,学会了与人友好相处。
在墙报的形式上,可选取健康向上的漫画、诗歌、小品文等,让学生易于接受,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教学内容,相信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会有一定的帮助。
四、利用演讲、辩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演讲和辩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演讲和辩论为内容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很好利用这一教学内容,将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大有帮助。
演讲,包括课前三分钟演讲和每个学期定期举行的演讲比赛。课前三分钟演讲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站到讲台上演讲一到三分钟就行了,演讲的内容还可以由自己来定。演讲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胆量、自信心,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急能力等。每个学期定期举行的演讲比赛,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首先,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就需要勇气和信心;其次,他们在演讲的过程中或之后得到了掌声和鲜花,增强了他们的成功感;还有,教师总结的时候对他们的肯定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开展辩论赛,同样可以收到像演讲一样的效果,甚至比演讲更能深入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辩论赛,教育他们要面对现实,抓住机遇,并付诸努力,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去谱写生命的新乐章。
总之,语文教学以思想性较强的特点已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相当宽广,心理健康的教育贯穿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在这方面担负起推进素质教育的光荣义务。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用课本. 心理健康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4.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四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种矛盾,学生特别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之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其正常地生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第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的健康与和谐的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因此,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当今社会经济竞争激烈,各种矛盾突出。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性。
第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的需要。当前的教育形势、人才的选拔制度,用人规则,高考升学的压力,频繁的测试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容易使青少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帮助学生适应中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从当前的教育形势的需要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性。
第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重要的。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心态,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地探索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只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不断提高,个性得以张扬,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成功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案例2:B,男,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上初中(非重点中学)时,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又是一班之长。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高中,他非常兴奋和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他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请对以下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心理咨询的原理设计一个心理辅导方案。
案例分析:
该男生的问题在于入学时对自己期望过高,遭遇挫折后没能恰当的调节心态,从而进入了心理误区,原来的自信在困难面前转变成了自卑心理,受挫感的积压形成心理阴影并影响了学习。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的升学竞争激烈。不少学生把考试成绩、名次看得太重,心理压力太大,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容易导致心理上畏惧考试,形成如同该男生一样的考前焦虑症。越临近考试,越觉得自己不行。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不仅会扰乱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破坏人的生理机能,该男生的考前焦虑就是这个原因导致。
辅导方法:
一、谈心,进行心理疏导:“正确看待考试,重过程轻结果”。引导他改变心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考试,不要对考试成绩抱有过高期望。在考试前睡眠充足、饮食正常、生活有规律,高效地度过每一天,而不去过多地考虑考试的结果。老想着考试容易带来心理压力,心情紧张,影响复习工作,降低复习效率。避免造成恶性循环,考试失败的焦虑不幸成真。
二、向他介绍心理学理论,让坦然接受焦虑,变不利为有益。让他知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焦虑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字曲线关系。焦虑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而适度的心理焦虑,对活动会起到激励作用,从而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明白在考试中出现适度的焦虑、紧张等是正常、自然的,而且也是可以调节,转为有利的因素。
三、教他学会自我调节,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在考试前,用一句如“我有信心考出水平!”“我有能力考出理想成绩!”的话来鼓励自己。每天早起后、晚睡前默念数遍,对自己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考试中如果出现手颤抖、冒冷汗、呼吸急促、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现象,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以帮助保持平静,缓解紧张情绪。
辅导效果:
5.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五
姓名:孙晓娴 专业:初等教育
学号;122170289 摘 要:中小学的学生是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不断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不断变化,如果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他们以后人生的道路会起到阻碍作用。当今,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之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
长期以来,关心中小学生成长的焦点,绝大多数是集中在孩子学业成绩上,而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它素质的中介,没有健康的心理,人是不可能充分、全面发展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人的健康,而且还关系到人生的成败。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尤其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奠基石,而且对国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学生是时代的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有利于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对国家新鲜血液的培养。从民族精神,爱国情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的心理培训指导使我收获匪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对教育的影响重大,我们以后是要为人师表的,所以更应该懂得教育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面对课程的要求,下面我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人们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压力。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负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家庭方面,现在独生家庭越来越多,许多独生家庭对独生子不恰当的管教方式和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在学校方面,频繁的考试,考试成绩的不理想,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使青少年学生不断陷于焦虑、担忧、挫折等之中;在社会环境方面,网络盛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青少年缺乏辨别好坏的能力,这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容易产生不利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不稳定进一步加剧,这会让他们陷入迷茫、困惑和不解之中,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及时的为他们解决,就会一直埋在心理积少成多,等到发现出现问题时,会比较难解决。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采用合理方式及时解决,为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九十年代后期,教育部提出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和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交给学生将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素质和技能,而这其中,心理素质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心理健康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部分来抓无可厚非。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的健康与和谐的发展,所以让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学阶段,这个时期,是正处在从童年期到青年期过渡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对某些方面也比较懵懂,这时候是需要有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变化,解决他们的好奇和疑惑,让他们健康地度过这个青春期。只有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解决这个时期他们心理所出现的矛盾性和不平衡性,才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需要
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助于青少年情感的发展,有助于青少年社会交往,有助于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中学生在这阶段就社会认知与行为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异、偏激,其行为控制方面冲动,自控力差,承受能力不强和受暗示性强,比较容易做出错误的事情。所以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提高自控力,提高心理素质,改正错误思想,培养健全的人格。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些良好的品质往往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在这个黄金时期,青少年正经在生活和学习中是最容易遇到种种迷茫和困惑,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指导其健康地成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养成可以贯穿人一生的发展,使人受益终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六
龙珠中学 袁内军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现代中学生应当而且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心理素质是影响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当前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对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这一联系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性格与其思想品德的相互关系之中;心理健康促使人的智力发展,心理不健康阻碍人的智力发展;在理想美、思想美、品德美、性格美、情感美的内容中,很多都是人的心理健康特征所应包括的内容,没有健康的心理,就谈不上学生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健康的心理应包括下面五个方面:一是有与自己年龄阶段特征相符合的自我意识水平和智力水平,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有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爱学、会学;二是情感健康,情绪比较稳定,比较活泼开朗,经常保持愉快,遇事比较冷静,处事比较谨慎,同情老幼弱小伤残,憎恨坏人坏事,向往美好未来;三是有与自己年龄阶段相符合的自制力,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注意力比较集中,活动性的兴奋或抑制处于正常状态;四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中有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友好交往,与人为善,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依赖别人,不屈从别人,不嫉妒别 人,也不固执己见;五是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变化了的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东西,能够承受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
什么是健康的心理是我们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而确实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则是我们工作的落脚地和归宿,那么,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根据笔者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以来的经验,本文认为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虽然我国早已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但因各种原因,大多数学校口头上高喊素质教育,因受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仍然实施应试教育。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可能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失去自尊、自
信,出现心理障碍,厌学逃学,低自我评价,低自我意识,甚至对给予其伤害的教师产生报复行为。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等。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许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不少大学生轻生的事例就足以证明。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育,更要培养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
二、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不同的时代赋予人才不同的内涵。如果说,古代社会看重的是人的体力,近代社会所看重的是人的技能,那么,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将越来越看重的是人的心理素质。在信息化、市场化的更加复杂的未来社会里,是否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独创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品质,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情感,将是人才的重要内涵之一。如今,在美国的著名企业里,选拔人才不仅看专业水平,而且要进行专项心理测试。在国内的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亦十分看重人才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品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柳斌同志指出:“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普遍加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教育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为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需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显然,这里非常强调心理健康。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中学生(12、13——
17、18岁)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性格、情感、认知水平、价值观等都会有巨大的变化,称为“黄金岁月”;同时,又是心理障碍的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称为“多事之秋”。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的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的人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只有17%的人心理完全正常。这些心理问题包括:
1、学习困难;
2、人际交往困惑;
3、青春期心理问题;
4、自卑、孤僻、任性、封闭、脆弱等人格缺陷;
5、成瘾、多动、逆反、偷盗等行为问题;
6、择业中理想与现实的困惑等等。因此,在这一时期必须为中学生提供系统、有效、全面、科学的辅导和帮助。
四、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1、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发展性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是他们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如果个体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则最易于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发生不道德行为。所以,要防止或消除非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说,就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五、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出现了性的需要;其次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两种需要与他们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常常产生矛盾。于是便形成了他们既不同于儿童,又有异于成人的心理特点。而这些特点又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从矛盾中解脱出来。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六、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不断提高,家庭气氛温馨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从学校方面看,高考升学的压力,频繁的测试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从社会环境方面看,一些黄色、淫秽的东西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7.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七
有效途径之一———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要先把主题告之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材料, 并写成稿, 能写出自己的经历或亲眼所见的稿更好。这写作的过程是对自己教育, 同时也可提高学生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在主题班会课上, 我都会把主题工整醒目地写在黑板上。为了让主题班会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让学生自荐做当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主持人就按座位号顺序请同学上讲台演讲 (要求演讲要流畅, 可看稿也可不看稿, 要能煽情, 文章一般不要太长, 说明清楚和听众听得清楚就可, 尽可能引起听众的思想共鸣) , 并要求主持人认真听演讲者的演讲或做好记录, 演讲完毕, 主持人向演讲人提出二至三个小问题 (小问题要向演讲主题倾斜, 当然, 本人已做过示范) 。这时学生们竖起耳朵听, 通过主持人的问, 演讲者的答, 听众的听, 达到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最后几分钟的时间, 由本人对当次主题班会进行小结、点评。班主任要利用小结、点评来启发、诱导和点拨, 特别是对本次主题还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使同学们能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 认识开主题班会的目的, 引起共鸣, 使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有提高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有效途径之二———主题辩论会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还可以通过主题辩论的方式来进行。主题辩论会具有很强的教育性、针对性, 它帮助学生懂得“事不说不清, 理不辩不明”的道理。如:一次以“父母多管一些好还是少管一些好”为主题的辩论会。在正式辩论之前, 要向辩手们提要求, 要尊重对方, 不要对对方辩友指名道姓, 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辩论要有序, 一个讲完接着一个讲, 在旁当听众的同学, 也要认真听辩论, 不讲话不起哄, 有精彩处请给予掌声鼓励 (这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教育) 。在辩论中, 同学们按要求各自阐述己方的观点, 同时还就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 辩论双方在激烈的辩论时有精彩处, 同学们会自觉地给予掌声和发出愉快的笑声。这样辩论双方你来我往, 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我在小结点评时向学生们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辩论时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坐在辩论席位置上发言具有一定代表性。学生们渴望成长, 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 渴望与他人交往和获得友谊, 渴望有更多的自由等。为此, 我都给以充分的肯定, 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父母为什么要管我们学生, 我们做子女的能不能接受父母管的态度、方式, 做子女的又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主题辩论, 学生们是比较乐于接受的, 它使同学们相互得益, 相互了解, 增进友谊, 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有效途径之三———考试
有不少学校常采用这种方式来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考试, 要有个范围, 考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考法律法规、党的知识、学校的管理制度等, 以此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了解社会, 提高思想认识, 使其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己在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考试, 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学习, 还要发放相关读本、印刷资料。考试的方式有笔试、竞赛抢答式, 考试应以学校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为主, 时间一节课。在反馈考试情况时, 尤其是对管理制度, 班主任要指出错误较多的地方, 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也是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我们考试, 力求大家提高思想认识, 都懂得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培养自我约束和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将来出去到社会上也能自觉约束自己, 遵守社会公德, 遵守国家法令, 社会才能安定祥和。我们学校的思想教育也就有意义, 班主任的工作也就有效了。
有效途径之四———班主任主讲主题班会
8.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八
摘要:从个体发展、个体差异、日常教学管理的角度都能说明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并且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1心理健康的涵义
国际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多数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即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行为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2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从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會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人格发展当中,一般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是在3-4岁左右人格发展刚刚开始萌芽发展的阶段,获得方式主要是模仿、习得一些社会经验与行为习惯;第二个关键期是在13-14岁左右刚刚进入青春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进行人格自我构建,其人格发展初步形成;第三个关键期是在17-18岁,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即将面临成年,其人格发展也将趋于定型。因此,对于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正面临后面两个关键期,而长期以来所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高校,对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狠抓、落实到实处,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成人成才,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尤为重要。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健康的成长。心理健康的阶段性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明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是可行的。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人不能被直接的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一面和心理不健康的一面,只是哪种情况占主要地位而已。心理健康的这种特性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普遍性的,是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学校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带来巨大的困扰。当前,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并有重要意义的。若能懂得并恰当的应用心理学知识,将会使各项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比如,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自然要经常与后进生交往。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后进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心理上总是存在一定的隔膜,这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通常后进生给我们的印象是麻木,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这种表面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后进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的,矛盾的。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剖析从宏观上看,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后进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要想让后进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有效的转化他们。 我是这样做的:
运用期望理论。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要对后进生充满信心和期待。只有这样,在与后进生进行交往时,才会减少无意中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几率,让师生的心靠得越来越近。教师的期望也是学生进步的一大因素,教师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加倍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本人。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真的比其他同学进步快,并且在感情上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原来,这一项心理学实验所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机的。他通过自己“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调动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所以,教师不应该放弃后进生,要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要改变“朽木不可雕”的观念,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他们满怀期待。只有这样,在与后进生接触的过程中才会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爱好、尊重和期待,消除对教师的敌对心理,愿意对老师讲真心话,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也只有这样,后进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油然产生。教师接受到后进生良好的反馈后,他的“热情期待”再次受到强化,无意或有意地又给这些学生以更大的关怀、更多的指导,产生良性循环。在这样良好的心理氛围里就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应,这是后进生发生转变的重要环节。
利用身体言语沟通。人与人沟通的类型十分复杂,除了言语沟通,还有一种较重要的是身体言语沟通。心理学家经过严格的观察发现在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为身体语言所传递的的信息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是无法掩饰的。我们知道,表面上后进生可能对很多事都显得满不在乎,其实内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有时教师一个细微的动作可能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可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因此在与后进生交往时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因为这也是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利用空间距离的缩短。空间位置结构与人际心理距离是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课堂上,教师站在台上,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形成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办公室里,老师坐着学生站着,师生间的不平等性明显拉大。在与后进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他们边走边谈,也可以请他们坐下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到老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室座位的编排上,可以让他们的座位尽量靠前。而不要总是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排在前面。如果有条件可以将课桌排成圆形或半圆形,学生自由选择座位,与教师围坐在一起,让后进生感到老师是在平等的对待他们。随着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师生空间距离的缩短,心理距离也自然缩短了。
利用鼓励。来自学业的失败,使后进生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在同学老师和家长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处处表现出自卑感。消除自卑感最有效的方式是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与一位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聊天时,当我问到他最近学的怎么样时,他一改以往的沉默不语,自豪的说:“语文老师说我比以前有进步了。”后来经了解因为他在听写字词时,比以前有一点进步,语文老师及时鼓励了他。这小小的鼓励,对这位学生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教师的鼓励之所以对后进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老师在他们心中是神圣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后进生很少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更不用说是表扬和鼓励了。因此,对后进生来讲,老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对他们的心灵都是一种安慰和激励。教师在鼓励后进生的同时不但缩短了教师和后进生的心理距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利用班级环境。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物质环境和心理環境。对于教师来说最可以利用的也是最能利用好的便是班级。从物资环境来讲,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班级心理环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能催人积极上进、团结,人际关系和谐。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班级中,后进生也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的乐趣,与老师的关系自然也非常和谐。所以,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对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后进生在进步的过程中及易出现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无论怎样,只要教师与后进生的心灵相通,心理相近,并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的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总体而言,在学校教育中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 (1)可以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的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2)可以保证学生正常健康成长。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
(3)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的需要。青少年是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需要,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由于以上的因素,所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4)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切实可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这对中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倡导实践,让学生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因此,学校要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与家长达成共识,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卡尔森.生理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菲利普·津巴多.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谈谈在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教育论文:谈谈怎样进行小学生家庭教育09-05
谈谈营养与健康08-07
谈谈我对“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认识09-30
速度在中小型快消品企业营销中的重要作用07-16
中小学健康教育计划10-07
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08-12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0-09
谈谈对创业的理解07-10
谈谈自己的梦想作文10-31
谈谈对学院建设的提议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