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建设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的宏观及微观作用论文

2024-11-03

在煤矿建设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的宏观及微观作用论文(共5篇)

1.在煤矿建设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的宏观及微观作用论文 篇一

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总概算和招投标文件的主要根据, 是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正确选择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是基本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规模都很大, 有多种功能, 由多种建筑物组成, 具有结构复杂、涉及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后果影响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等特点, 其中施工组织的复杂性是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水电工程施工都在山区天然的河道上露天作业,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受材料供应、机械设备供应、资金的周转和供应以及设计变更、施工中发现新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 其建筑物都是固定的, 而施工中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成为控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条件之一。

水电工程由许多单项工程所组成, 容易发生施工干扰。而且水电工程施工与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相比, 施工条件要困难得多。尤其是在河流上修建的挡水建筑物, 受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因素影响很大, 从而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因此, 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对工程总体进行统筹规划, 重视现场施工的组织和管理, 因时因地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 所以, 动态性管理成为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之一。

二、施工组织设计分类

通常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工程设计阶段和编制对象的不同, 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三大类。

实行招标、投标制度以后, 施工组织设计分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用施工组织设计,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是投标文件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施工用施工组织设计则是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完成工程产品的施工过程, 也是按前述分三类, 而且应根据总包分包的情况而编制。

㈠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用施工组织设计的区别

1.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是投标, 若中标, 它又是施工企业进行合同谈判, 提出要约和进行承诺的根据和理由, 还是总承包单位进行分包招标的重要依据。施工用施工组织设计是直接指导具体施工的, 是施工单位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效益目标的“特别规范”。

2.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是在投标前短暂期限内编制。

依据是建设方的招标文件, 一般不具备严格、周密、确切的施工条件, 甚至工程设计图纸仅有方案 (初步) 设计图纸。施工用施工组织设计在合同签订后、开工前编制, 施工条件全部或大部分已经落实肯定。

3. 施工组织设计通常把重点放在组织施工的合理性技术上。

较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详细、全面, 而投标施工组织设计除此之外还要涉及投标单位资质条件, 协调多方经济系, 以及提供必要的技术证据和信誉、资质证书等内容。

㈡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用施工组织设计的关系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后不能修改, 其优劣直接影响中标与否。施工用施工组织设计则可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来修改、优化、补充。投标企业中标后,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则可修改为施工用施组织设计, 两者的关系可描述为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用施组织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反之是深化与拓展。

三、施工组织管理

㈠实行动态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 如设计变更、自然因素等影响, 各阶段施工进程的变化造成的现场方案的调整, 因此必须根据变化后的现场实际进行动态管理, 对施工组织设计中不适宜部分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优化, 以达到既定的建设目标。

㈡实行分层管理项目法施工的推行, 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 以及固定工人逐步减少的情况, 势必引出总承包与分包的现象, 中标单位从过去的直接管理, 直接技术交底, 变为间接管理, 间接技术交底, 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分层管理, 明确总包与分包单位、管理层与作业层的技术权限、职责与工作程序。

四、结语

2.在煤矿建设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的宏观及微观作用论文 篇二

[关键词]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重点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is uses to instruct the construction the important technical economy document, is the direct i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is quality objectives which, progress goal, benefit goal standard the Construction realizes decides.

[key wor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establishment key

一、引言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或以群体工程为对象编制的,是整个建设项目或群体工程组织施工的全局性和指导性施工技术文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为对象而编制的,一般应在有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预算后,由承建该工程的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是单位工程组织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编制月旬周施工计划的依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中某一比较复杂的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而编制的具体施工作业计划,是直接指导现场施工作业的技术性文件,内容较具体详尽。不论编制哪一种施工组织设计,都必须抓住重点,突出“组织”二字,对施工中的人力与物力、时间与空间、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过程、前方与后方等给予周密的安排。它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文件或经济性文件,而应当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文件,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通常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工程施工阶段和编制对象的不同,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三大类。实行招投标制度以后,施工组织设计又分为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是投标文件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工程招投标的最终结果。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则用于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也是按前述分3 类,而且应根据总包分包的情况而编制。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施工组织设计就是对工程建设项目整个施工过程的构思设想和具体安排,是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其目的是使工程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使整个工程在施工中获得相对的最优效果。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或以群体工程为对象编制的,是整个建设项目或群体工程组织施工的全局性和指导性施工技术文件。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各项活动作出全面布置,书面编写出指导施工准备和具体组织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使工程施工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以期在整个工程的施工中达到相对最优的效果,即做到工期短、质量优、成本低、效益好,这就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根本任务。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抓住三个重点:

第一、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是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前者重点是安排,后者重点是选择。这是解决施工中的组织指导思想和技术方法问题。在编制设计中,应努力在安排和选择上优化。

第二、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是施工总进度计划,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进度计划。这是解决时间和顺序问题,应努力做到时间利用合理,顺序安排得当。巨大的经济效益寓于时间和顺序的组织之中,绝不能忽视。

第三、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是施工总平面图,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平面图。这是为了解决空间和施工投资问题,技术性和经济性都很强,并涉及到占地、环保、安全、消防、用电、交通和有关政策法规等问题,要做到科学、合理布置。

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点

1) 认真分析研究建设方的招标书及其相关资料,详细做好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对本企业多方面实际情况的彻底了解,确保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 重视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的选择。a. 组织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确定适应工程施工管理需要的现场管理体系。b. 科学准确、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包括施工流水组织,流水段的划分,装饰工程与电气、给排水、暖通等安装工程立体交叉、内外同步作业等。c. 提出主要劳动力分阶段(如基础、主体、装饰) 投入计划(有人数、工种、技术等级) 、施工机械的进出场计划、材料及半成品进场计划。d. 施工方案要围绕进度计划来制订,对工程量大、占用施工工期长、施工技术复杂、在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施工过程,需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要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及优势,使招标方确信本企业的实力。其编写原则是:重点突出、兼顾全面、结合实际、先进合理、语言简练。

编制好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中心。编制者首先要根据工期定额和本单位自身的人力、物力、机械化程度,计算出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取得理想效益的最佳工期,以利于和招标书要求的工期进行比较、调整,但进度计划编制时的控制工期要比招标书要求的工期略有提前,用以增强投标的竞争力。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控制工期、建设项目的规模、结构、资金提供情况,制订出一个优化的进度计划,不仅要明确重要节点(如土方、基础、主体等) 的完成日期,有时候对复杂的施工过程,还要排出详细的进度计划,如在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明确砌体的插入时机,内粉刷、门窗、楼地面工程的施工安排,或机装、电气、水、暖通的配合与插入等。同时必须制订好相应的保证工期措施,使招标方相信你的进度计划能够确保。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计划宜用条形图,其进度表清楚、明了,而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计划宜用网络图,网络图更能反映工序间的流水、交叉、配合作业,并更适合计算机管理。

4) 制订好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投标者应根据招标书中要求的质量等级或高一级的质量等级和企业的自身素质、施工验收规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来制订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切忌制订低于招标书中要求的质量等级。为了达到既定质量等级,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注意其与企业质保体系的区别) ,一是该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二是该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和权限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工作程序等。对于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一是要制订各分部、分项工程中重点部分、特殊部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二是要制订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施工部位、施工工序的质量预防措施。

5) 制订好安全技术措施。最重要的是深基坑施工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安全问题,拟建工程与周围的煤气、水管、电缆、建(构) 筑物、道(铁) 路相互间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必须制订相应的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6) 规划好施工平面布置图,搞好文明施工,这些虽然不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则问题,但却是衡量投标方施工管理水平高低和是否注重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招标方往往也相当重视。

五、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

1.实行动态管理

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各种问题,如设计变更、自然因素等影响,各阶段施工进程的变化造成现场方案的调整,因此必须根据变化了的现场实际进行动态管理,对施工组织设计中不适宜部分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优化,以达到既定的建设目标。

2.实行分层管理

项目法施工的推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以及固定工人逐步减少的情况,势必引出总承包与分包的现象,中标单位从过去的直接管理、直接技术交底,变为间接管理、间接技术交底,因此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分层管理,明确总包与分包单位、管理层与作业层的技术权限、职责与工作程序。

六、结语

3.经济中的宏观与微观 篇三

具体的来说,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 (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 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它阐述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个体根据什么和什么样做出经济决策, 例如:消费者怎样做出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决策;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关系怎样作出的决策;劳动力所有者怎样决定劳动流向与劳动流量等等。

而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 研究经济中各种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 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变动、国际收支等问题, 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它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 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 (没有通胀和缩退) 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这表明,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有: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等。

当然,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 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 因此,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 并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一般来说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即价格下降, 需求量会增加, 而它们的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即价格上升, 供给量会增加。这就是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 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但是,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 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这就决定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 因而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是个体商品 (包括产品和要素) 的价格和成交量。不仅如此, 而且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一般形态, 看起来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形态都差不多地向下倾斜和向上倾斜。

其中,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相比较, 它在理论面貌和研究方法上有如下一些主要特点:1.以个量分析为基本方法、2.以边际分析为主要工具、3.以均衡状态为分析依托、4.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5.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6.以理论多元化为发展特色。而宏观经济学也有如下几个特点:1.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2.其核心理论是收入决定理论或就业理论、3.其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和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方法、4.它是个体理性与总体非理性的矛盾、5.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层次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

作为一门理论学科, 微观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它对于微观经济现象的众多说明和对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阐述无疑是有价值的。在解释微观经济现象或偷袭微观经济问题过程中, 人们没有必要实际上也不可能绕过人类已存的思想认识或研究成果。当然, 它也只是提供了分析的逻辑和框架, 并不能直接代替对问题的解决。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提供的是理论基础, 那么, 宏观经济学则是为了找出办法, 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 发展得更快。

而两者之间,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其次,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而对于区别, 1.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 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或规律, 从总量上分析问题。2.其次, 它们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 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 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当然, 它们的研究方法与基本假设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用个例分析, 研究经济变量的单个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 即对能够反映整个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因此, 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4.对于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 完全理性, 充分信息, 而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5.最后, 它们的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也是不同的。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等。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等。

参考文献

[1]微观经济学第三版P1、P3、P4

4.在煤矿建设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的宏观及微观作用论文 篇四

1.微观学派。马尔萨克被称为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先后发表了《向一门组织与信息的经济学理论方向发展》、《评论信息经济学》以及《信息系统的经济可比性》等一组文章。首次提出信息论中的信息测度方法并不适用于经济信息范畴, 强调信息经济是研究如何确定最优信息系统的学科。

2.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对市场行为的信息条件进行分析开始的, 对商品的价格信息和质量信息有较多的分析, 对信息的成本、价格、效用等有较多的研究,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一) 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及其效用分析

(1) 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市场信息一般分为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四种基本形式。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 而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同质信息是指那些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结果的经济信息;异质信息是指那些性质上有所差别并将导致不同经济结果的信息。市场信息的第三种形式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第四种形式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

(2) 不对称信息理论。不对称信息是西方信息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微观信息经济学将这种关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 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对策, 经济环境状态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 最优信息经济的实现问题

实现最优信息经济有两种途径:一是信息搜寻, 一是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市场调查是信息搜寻的典型方式, 搜寻成本与搜寻次数成反比。搜寻的预期收益等于预期成本时的搜寻次数即为最佳搜寻次数。最优信息系统即所得到的效用与所支付的成本差额最大的系统。

(三) 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 特别是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条件下, 市场机制对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低下的。资源配置与信息结构有关, 信息结构有纵向、横向与混合之分。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下, 可以通过信息的集中化或分散化来追求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保证高效的传递下, 二者对资源的配置效率是等价的。但信息传递的效率通常受私有信息的影响。

(四) 信息商品及微观信息市场理论

信息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它有保存性、共享性、老化可能性和知识创造性等特征。信息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依据概率对预期收益进行计算的预期价值。信息市场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商品市场中生产、传播、分配信息而形成的信息市场, 这实际上是市场信息的流转问题;一是由于信息商品的交换而形成的信息市场。前一种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价格信息。微观信息经济学讨论由市场信息而引起的市场均衡问题。市场信息流转的低效率不利于有效地提高市场效率。后一种问题主要是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它又有有形与无形信息市场之分。

二、宏观信息经济学

1.宏观学派。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又一创始人是马克卢普。他于1962年发表了《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这一重要论著, 并提出了知识产业这一概念。尽管当时学术界众有反对声音, 但知识产业的现实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使国际社会对此作出积极反映。因此, 知识产业理论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里程碑。马克卢普的主要研究导致了信息经济学宏观学派的形成。

2.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信息产业的壮大及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巨大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产业的出现是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产业化结果, 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非信息的制造业与服务业, 信息产业是一种为产业服务的“产业”, 有“第四产业”之称。它按不同标志进行不同的分类。

(1) 关于信息产业的定性研究。关于信息产业有两种概念:一种范围较小, 认为信息产业只包括信息本身, 如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利用等, 即通常意义的信息服务业;另一种范围较大, 认为不仅包括信息本身, 还包括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般规律:其一, 信息产业促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激发, 二是需求拉动。其二, 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软硬比例适度。

(2) 关于信息产业的定量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创立的波拉特方法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测算信息产业的方法。波拉特把国民经济中的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 然后分别对其价值进行计算。

(二) 信息市场及其相关问题

信息市场的出现是信息商品化的结果。信息作为商品, 具有传统商品的特性, 同时又具有区别于物质商品的特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的交换场所或交换关系的总和。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市场容量和市场份额。

(三) 信息经济及其发展规律

信息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或工业经济而言的。它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 以信息产业为部门构成, 以信息活动作用的强化为主要特征。在信息经济中, 经济活动对信息活动的依赖达到了空前密切的地步。对信息经济的规模有种种测定方法, 其规模要适度, 要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物质产品的现实规模相适应。

(四) 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选择和采用主要涉及经济比较和经济评价的问题。这需要运用费用效益分析等技术经济方法。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活化、捷化、智化、优化等作用犹为明显, 具有知识与智力密集的特点。这在促进生产增长、导致市场扩大、强化效益提高、引起劳动和就业变化上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五) 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需求分析及效益评价

信息系统能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 而从基本建设的观点看, 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 它所产生的间接效益远远大于直接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建立与完善效益尽可能好的信息系统, 是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则。

三、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联系及区别

目前, 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中, 经济学界更多地关注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动态, 十分重视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介绍及对各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问题的研究, 而对于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乌家培先生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 将宏观与微观信息经济学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可能的、值得探索的。

四、总结

信息经济学按照学科层次划分为宏观信息经济学和微观信息经济学, 并对二者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做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 同时叙述了信息界学者将二者融合, 形成统一的学科结构体系的可能性和所做的尝试。近年来大批学者投入信息经济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形成了大量的理论及计量方法和模型。

参考文献

[1].查先进.我国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之述评[J].图书与情报, 1995, (3) .

[2].吴建南, 石晓虹.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情报科学, 1998, (7) .

[3].刘廷元.西方信息经济科学的四个分支学科概述[J].图书与情报, 1992.

[4].陶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浅析[J].社科纵横, 2004, (8)

5.在煤矿建设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的宏观及微观作用论文 篇五

2012年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平煤股份) 安培中心的“煤矿电气、矿井瓦斯防治、绞车运输、顶板控制与事故预防、煤矿安全 (法律法规) ”5个专业被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认定为示范性培训专业。其目的是以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为契机, 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并发挥示范性培训专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务实创新, 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在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过程中, 极大地推动了集团公司和安培中心的培训工作, 使整个集团公司培训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以下是煤矿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在安全培训中起到的作用及实践体会。

1 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强化了教学管理提高了培训质量

示范性培训专业的示范性, 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教学质量、教学特色、教学水平等方面, 所以在专业建设上要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工夫。

1.1 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是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的关键。没有高水平的培训教师, 就不会有培训的高质量, 更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所以, 平煤股份安培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1) 专职教师的培养。 (1) 学历水平提升: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支持教师提升学历。 (2) 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进修、交流或主持专业建设、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 主持专业研究项目等方式, 培养专业带头人, 引领专业建设和发展。 (3) 首席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参加教学科技开发、学术课题、教学、教材、教法等的研究, 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教学理念先进, 创新能力强, 教学业务精湛, 实践教学水平高、效果好的首席教师和骨干教师。 (4) “双师型”教师培养:要求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下矿到生产一线参加实践, 每年不少于1个月的下矿锻炼。通过下矿提高实践能力, 收集案例资料, 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丰富教学内容。

(2) 优选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弥补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 从企业中选拔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3) 聘请兼职教师。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是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长远之举。为此建立了一个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库”, 这些兼职教师带来了企业岗位最新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意见, 很好地弥补了专职教师对生产一线岗位最新动态了解不足的缺陷。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在安培中心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从而保证了示范性培训专业教学的需要。

1.2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的内容要突出先进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实践性, 所以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一方面要能及时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补充到课程中;另一方面能反映煤矿最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如把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加入到课程中。建立起一个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懂安全、会安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并在教学形式、授课方式、实验实训等方面加以体现。

在课程建设方面, 各示范培训专业发挥自身的优势, 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实践, 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科学的教学系统。例如:“煤矿电气”专业培训中, 考虑到煤矿电气事故大多是由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造成的, 于是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除了原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外, 还强化了实践操作, 并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强化安全意识, 新增设了煤矿电气专业岗位危险源的辨识和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管控措施。这些内容具有理论性、专业性和一定的现场操作性。另外, 通过从事煤矿专业的专职讲师和外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解, 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 培训效果显著。

1.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 有条件的到生产现场, 或者到实验基地对照实物, 或者把大型设备制作成教具模型。总之, 采用更适合成人教育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在课堂讲授中还要根据专业特点采用讨论式、案例分析式、角色扮演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培训网络等载体, 加大其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程序, 成为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中的必须选择。所以专业教师能够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和具有特色的教学软件。

目前安培中心100%的课程都备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各专业都有1~3门课程的课件达到中心优秀多媒体课件的要求, 并有1~2门课程的课件步入国家和省优秀教学课件行列。近年来, 随着煤矿仿真培训系统的发展, 许多原本需要到矿山才能完成的实操在实验室就可以完成, 如立井提升仿真系统, 采煤、掘进仿真培训系统等, 有效地提高了培训质量。

1.4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心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一方面组织各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河南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编写的一系列适应煤矿安全培训的教材, 另一方面总结多年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经验并以示范专业建设已取得的成果作为基础和动力, 自主编写了一些更能体现平煤特色的有针对性的教材。编写时增加实用知识, 多采用典型的事故案例, 使其更具吸引力。

1.5 实验实训基础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培训单位最基本的建设项目之一。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是培养煤矿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

(1) 加大经费投入, 对现有的采掘、通安、机电、运输等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充实, 根据专业要求及时增建新的实验实训设备, 新建成了立井提升仿真训练系统、采煤、掘进仿真训练系统等, 确保各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的完备性和先进性。

(2) 根据安全培训要重视技能教学的要求, 扩大各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面积, 实验室建设要达到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规定的要求, 实验实训设备达到满足学员操作要求。

(3) 加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 统筹规划建立各专业实训基地。与煤矿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 双方就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技术开发及推广、设备支持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

(4) 加强实验实训室规范化建设, 合理配置资源, 努力提高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效率, 提高投资效益。

(5) 稳定壮大实验实训教学人员和实验实训技术人员队伍,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1.6 评价监控体系建设

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激励、质量监控体系, 如教师授课评议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返岗学员跟踪调查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学员考勤制度、教师进修制度、优质课评比制度、优秀教案评比制度、教师授课评比制度、首席教师管理制度、师带徒管理制度等。这些教学管理制度在示范性专业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7 促进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

教师在研究中教学, 在教学中研究, 一边教学, 一边研究, 既有方法的探索, 又有理论的升华。教师通过开展教学研究, 开展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改革, 对提高教学效果作用显著。

1.8 促进教师自觉学习

示范性培训专业对教师提出了很多相关的项目要求, 这些要求又必须是通过教师再学习方可获得的, 这就要求教师为实现自身价值而自觉去学习教育理论, 研究探索教学方法, 对本专业教学有深层次的理解。

2 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对各基层培训机构产生了服务引领能力

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除了能提高专业的培训质量外, 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对其他非示范性专业和基层培训机构产生借鉴、参考和示范的作用。

平煤集团各生产矿大都有自己的培训机构, 但受条件所限培训质量不够理想。为此把示范性培训专业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训、学习评价等) 创建成可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对外开放, 借助这个开放平台, 示范性培训专业可以对非示范性培训专业或基层培训机构进行援助建设, 从而带动其他专业和基层培训机构提高教学能力, 使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能够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最终从整体上提高煤矿安全培训教育质量, 能够真正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

(1) 发挥示范性培训专业的优势, 利用讲座、专项培训、师资培训、研讨等方法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对象、教师配置、授课内容、教材的选择、实操内容、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帮扶基层培训机构。

(2) 示范专业教师积极参与集团公司教学质量测评, 对基层培训机构教师在课件、教案、授课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示范专业教师经常到基层单位讲公开课、观摩课, 和基层培训单位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学经验, 促进基层培训教师业务的提高。

3 结语

上一篇:初中周记:第一次真正的拼搏下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高效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