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

2024-11-09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精选13篇)

1.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 篇一

高职英语阅读中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高职教育提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文章针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结合阅读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知识,探讨任务型教学法是提高高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 者:程明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77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48)分类号:H3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英语阅读 高职教育

2.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 篇二

高职院校每年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基础性人才, 在全国教育事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 高职院校也正在面临着许多问题。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家长思想落后。他们在为孩子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时, 希望孩子能够进大学入高职院校学习, 认为高职院校没有前途。这种思想使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压力不断上升, 生源上由于各方面因素, 常常受到不公平竞争。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高校英语教学各有侧重, 改革也各有侧重。很多高职院校将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作为模板, 其结果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这种改革反而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变得模糊不清。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以实用为主, 积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 高职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生源质量在下降。生源质量不好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困难之一, 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 不愿意进行英语学习, 导致英语教学难以开展。

综合以上三点,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高职院校英语改革方向不明确、学生学习意愿问题。这些都造成了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不高, 难以达到辅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的目标。

三、提升高职院校英语阅读能力的意义

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需要高职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并进行实际的操作。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如果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遇到英语不会翻译, 那会对学生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同时学生在学习某些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需要借助英语。

对高职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还会影响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相关的知识, 了解相关的操作守则,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完成工作, 提升工作效率。

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 一) 更新教学观念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高中教学方式相同,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际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没有太多的帮助。

以学生中心, 让学生主导课堂, 提升英语学习兴趣。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要适当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 提升阅读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百分比, 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练习。一位英国心理学家说过, Tell mean I’ll forget. Showmean I’llremember. I involveme- and I’ ll learn. ( 告诉的知识我会忘掉, 演示的知识我会记住, 让我参与其中, 我就学会) 。通过提问、分组、边沿情景剧等方活跃课堂的气氛,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有一种代入感, 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 二) 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的学习

任何语言的背后都有文化, 从英语文化教学入手, 提升阅读能力。例如, 教学中, 提出问题: What are they? What country does each symbolcome from / symbolize / represent? What are the symbols of the American Culture? Name some and tell us the reasons. 组织学生欣赏一些世界名胜或者音乐经典然后自然的引入课文: Bu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of this text, which five things are the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Why can they becomethe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从而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来。同时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思考文化差异, 例如在讲授课Pandora’s Box讲述的是希腊神话故事,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 “Pandora is the first woman in Helenic legend, but who is in Hebrew myths? and who is in Chinese story?” 通过这两个问题, 让学生思考中西方文化之间、西方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两种文化的了解之间, 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实际理解能力。

(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很关键, 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阅读者了解文章中的细节, 从而提升对文章的理解, 这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 默读可以显著提升阅读的速度, 同时可以让大脑快速地对阅读到的内容产生反应。默读时, 不出声不动手, 由视觉器官直接、迅速地感知文字信号, 直接地进入大脑, 是以意群 ( sense group) 或句子 ( sentence) 为单位的阅读, 而不是逐字 ( word by word) 去读。

阅读技巧也很重要, 如略读 ( skimming) 、寻读 ( scanning) 、推理 ( reasoning) 。学生依据自己对文本的了解, 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这样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提升学生专业的技能。有时可能会遇到生硬的单词, 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 可以极大提升高职学生的单词量。以阅读来帮助学生快速扩大词汇量。

五、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 高职教育正在面临严峻的生存形势。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使他们将来在更加复杂的语言环境下完成相关的工作。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本文立足于当前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 对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路径思考

参考文献

[1]彭兴艳.培养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探究[J].文学教育 (中) , 2013 (06) :15.

3.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篇三

【关键词】高职英语英语阅读英语教学

我国学者朱纯对阅读下过定义:英语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过程,它要求学习者凭借自己的阅读能力,领会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图,使这些符号意义化,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思想沟通(1994:283)。

心理语言学家、阅读模式研究者古德曼(Goodman,1967:126-135)指出,阅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阅读本质上是外部引导的思维过程,包括预测、选择、检验、证实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有效阅读并不依赖于所有语言成分的精确辨认,而在于能否用输入信息中尽可能少的线索作出准确判断。古德曼的这一定义充分说明: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是积极的参与者。

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师方面的问题

(1)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高职英语教学中,虽然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却始终停留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基础阶段,一味注重语言知识无一遗漏的传授,忽视相关知识点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对英语阅读逐渐失去兴趣。

(2)重视课堂课阅读,轻课外阅读

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总是有限的,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几乎没有地位。课堂教学只是死死盯住几篇课文不放,老是繁琐分析,繁琐提问,繁琐练习,不能举一反三。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理解”了,但没有通过大量阅读求巩固,求拓展,将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能力,很快就忘了是怎么回事,遇到类似的问题仍旧不知采取何种策略。由于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在阅读材料选择方面缺乏指导,学生常因的生词而对课外英语望而却步,对于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还看得下去,碰到科技文章就很烦。如此一来,学生很快对课外阅读失去兴趣,最终放弃课外阅读。

(3)不注重习惯的培养

教师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课堂听课习惯的培养,遇到阻力和困难就退步,失去信心,怕影响教学进度,对课堂上对于学生的一些坏习惯一味地迁就,造成学生的坏习惯得不到有效制止。

2、学生方面的问题

(1)学生词汇量匮乏

英语阅读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词汇量大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小,阅读的速度相对来说就比较快,反之亦然。词汇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能力的高低。

(2)英语语法知识不扎实

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学生在进入高职学校前已经对英语的语法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在掌握的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阅读中,有些学生遇到长、难句型或者句中伴有插入成分时则不会正确识别和处理,造成理解失误,从而影响了阅读理解的正确性。

(3)阅读技能的欠缺,不良的阅读习惯

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差别很大,成绩优秀的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日常会话,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而成绩差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更谈不上要他们讲英语、写英语、读英语、译英语了。有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喜欢用手和笔指着读,咬文嚼字,指字阅读就是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这种方式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在英语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由教师包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先布置给学生几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此训练学生查读的阅读技巧。当然这些中心问题的设计要精。而且要从实际出发,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 。

2、扩大学生词汇量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本着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由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原则,从构词法,一词多义,一词多译等方面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根、词缀等猜测词义,为阅读理解扫除障碍。

3、拓宽知识面, 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

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适时而恰到好处地介绍背景知识,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把握阅读材料,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通过广播、电视、电影向学生介绍英美等国家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吸取知识,提高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视野。

4、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不少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教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外,还应当对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进行及时纠正。还要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材料。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主要方面,以此帮助学生在英语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純,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283.

[2]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4): 126-135

[3]刘薇,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 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8月

[4]窦玮,职业学校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科学时代,2009年第01期

[5]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 广西教育,20066,12

4.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四

关于高职高专实用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由于现今社会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增长,高职高专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所必须的.能力、作为进入外企及很多其它企业的敲门砖,而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校公共外语的实用英语课程,要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用英语能力作为课程的具体目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贯彻<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推行“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适当扩大语言输入量,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及交际能力.

作 者:张超 刘霞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武汉,430077 刊 名:改革与开放 英文刊名:REFORM & OPENNING 年,卷(期): “”(22) 分类号:G712 关键词:高职高专   实用英语   教学  

5.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 篇五

赣县中学刘燕霞李美发

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研究的主要问题。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译训练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实践过程。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英语的实践活动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从模拟交流到真实交流,以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

下面是对基于阅读技能教学角度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作的一些思考。

一、阅读技能教学设计的意义

英语阅读技能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通过这样的设计,使诸要素之间联结起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阅读教学。可以说,实施课堂阅读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阅读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教学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

二、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依据

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我们都应以语言学教学理论为依据,着重考虑三个方面: ⑴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坚持思想教育目标,认知目标以及能力训练目标的整体规划,坚持面向全体,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以“Feed the world”的教学目标举例:

1.认知目标

(1)掌握本单元四会单词,词组及其用法搭配。

(2)熟练掌握吃饭就餐的交际用语。

(3)熟练掌握名词性从句做主语,表语和同位语的用法。

2.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阅读及综合推理判断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整体结构写作手法的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模仿写作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吃饭就餐的交际用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世界性饥饿问题以及造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节约习惯,树立人口忧患意识、珍惜土地意识。

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媒体条件等,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学生的各种特点因时代、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具体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把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提问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

⑶教学评价。所谓教学评价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结束时,利用多种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对所实施的教学活动进行评定。它在课堂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善。通过教学评价,获得反馈信息,找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学的途径。2.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学习必须有动机,动机促进兴趣,兴趣激励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才能有进步。通过评价,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对不足之处的分析亦能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

1、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

2、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3、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英语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问题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例如,学生阅读课文前给出一些问题,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能正确回答出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确定阅读的重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根据国外一些研究,这种提问可以分为5类: ⑴ 回忆性提问,即利用所谓的事实性问题,让学生追忆所学习过的基本内容。⑵ 理解性提问,指教师为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所提出的问题。⑶ 分析性提问,指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原因、结果、条件等的提问。⑷ 综合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所作的提问。学生们要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⑸ 评价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判断能力所作的提问。引导学生判断评价事件和人物,分析品评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是一种高深层次的设问,思想难度较大。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使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就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知识、趣味融为一体。某一种形式的教学刚开始时也许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但是时间长了就有可能产生超限抑制,学生在课堂上就

会走神。所以采用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是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手段。

要使学生学得好,关键在于使学生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体会不到学习乐趣,课堂学习沉闷、机械,学生有较大的负担和压抑,缺乏自主性、参与性和愉快感,课堂学习效率低。它有效地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氛围,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现在,合作学习已被很多教师所接受,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目的进行教学。英语是一门用来交流信息的语言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把书本上抽象枯燥的东西变成具体而有趣味的实践性的东西,培养学生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圆满的教学目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实际运用,得到锻炼,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目的和效果会真正得到体现。

6.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 篇六

高州市大坡中学 蓝文志

[内容提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已占主导地位,而提问设计又是阅读教学的聚焦点,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忌直贵曲,宜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提问设计须有“度”;提问设计应“巧”;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这些环节都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占主导地位,而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最为讲究的首推提问设计。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积极探索,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极大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符合学生的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提问要有训练思维能力的价值,学生不动脑是回答不下来的,但经过努力,是一定能答出来的;提问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部联系上要相互衔接,首尾相连,层层深入;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要全面安排提问内容,不能信口开河。对于学生这种或那种回答如何引导,如何分析,如何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能力等,都要在事先有所估计,有所考虑。

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直接给答案多,分析过程少。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就提问设计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诱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智力,努力学好英语。如在上学年教学《Christmas Day》(Lesson 54—55 in Junior BOOK Ⅲ)一课时我们作了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①Is Christmas Eve the night of December 25th? ②Why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 stocking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 And if you’re a child in England, what will you do that night? ③What does Father Christmas do on Christmas Eve? And can you imagine(想象)his action(做法)?

④Do you think there is really a Father Christmas in the world? ⑤Why do the children get up early on the morning of Christmas Day? And what about you on the morning of the New Year? Why? 因为问题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兴趣,课堂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竞相发言,动口动脑,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当然,也可对这一课内容作如下问题设计: ①Is Christmas on the 25th of December? ②What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 ③What does Father Christmas do on Christmas Eve? ④There isn’t really a Father Christmas in the world, is there?

⑤Do the children get up early or late on the morning of Christmas Day? 很明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一般地说太直太浅,学生答题时几乎可以不加思考地直接回答,而不须动什么脑子作艰苦的探求。相比而言,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我们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如教学《Thomas Edison》(Lesson42-43 in Junior BOOK Ⅲ)一课的问题设计可以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向问题本质靠拢。①Who was Thomas Edison? ②Why did Thomas Edison sit on some eggs one day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③Why did Tom’s teacher send him away from school? ④Do you think Tom was clever? Why? ⑤Why was Tom’s mother saved?

⑥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fact(事实)that Tom’s mother was saved? 这六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篇)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迫使学生在定势范围内连续思维。这种提问设计和程序应该说是合理的。

三、提问设计应有“度”。我认为这个“度”必须是广义的,它应该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信息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提问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要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这要求我们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看准,要有眼光,要恰到好处。我们不能凭借主观想象,想当然,推己及人,胸中无数,而是要通过摸底调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果提问太易,学生就会不以为然,失去提问价值,教师也会失去与学生沟通的机会,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提问太难,学生不敢答,不能答,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①问题本身;②具体学生的素质。倘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又能够想到这两点,教学双方必然会呈现如鱼得水般的景象。比如教学《Thomas Edison》一课,我们可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开启学生求异思维,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问设计要“巧”。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从纵向看,它必须考虑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匠心独运,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说,①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②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答问的评价等。③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④要讲究提问的逻辑:问题要合理,问域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在英语教学中,提问设计的“巧”,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作用,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此法必须持之以恒。如在教学《The Great Green Wall》(Lesson 74 in Junior BOOK Ⅲ)一课时我所作的问题设计是:

①What does the Great Green Wall mean? ②What does the Great Green Wall look like? ③What was the Great Green Wall built for? ④What should we do after reading this passage? 应该说这些问题是“巧”的:问①从课文内容本身提出问题,投石问路,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问②在问①基础上更进一层,因为有问①铺垫,启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问③承前追踪,探求因果,使提问跌宕有致;问④向纵深处又作探索,要学生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如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提问时机,掌握火候,启发引导,那么,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得到了落实,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到了又一次训练。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会不作出处理,不会不作出恰当的评价,这个教学环节不能省。当教师自己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必须肯定学生什么地方回答得好,回答得正确,什么地方回答得不正确,或不够正确,并指出原因。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是非分明,界限清楚,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而切忌对学生的回答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评价,甚至不作评价。

一般地说,教师应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指名学生个别回答。学生答题后,教师应再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原来指名的学生,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再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答,教师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这样做,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记忆印迹,学得扎实、全面。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因子动态结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必须充分重视。提问设计,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聚焦点,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反复的实践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是否恰当,是否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是教师必须做到既备课又备人,设计什么问题,层次深浅的安排,对“度”的把握,对“巧”的研究等等,都要在深入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考虑。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才能对提问的角度、引导的方法、预期的效果等做到胸中有数,作出合乎科学的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提问。

7.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篇七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大学英语的主要目标, 尤其是要求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高职高专学生。在目前情况下, 阅读能力仍是大部分学生今后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从现行教学中, 教师已发现阅读往往被忽视, 学生在阅读方面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 所以阅读能力非常薄弱。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感兴趣, 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引导, 传授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 课时数不足, 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目前非英语专业高职生的英语课可以说就是精读课, 兼顾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培养, 还要备考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这门课的周课时仅有四节, 因此,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用传统的教学法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 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阅读能力要求有些不太现实。老师上课只能对教材进行筛选, 课文不能不上, 那就只能把课文后面的阅读部分舍去不讲, 让学生课后自己看。

2.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现在各高职院校基本都是实行按班级上课, 教师“填鸭式”“满堂灌”, 学生被动接受。对不同英语起点的学生采取统一方式授课, 缺少对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使低起点的学生失去信心, 起点高的学生没有兴趣,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太少。

3. 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虽然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不断, 但由于应试教学等原因, 语法翻译法仍然占统治地位。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词汇和单个句子的学习为侧重点, 对课文的阅读没有时间和速度的要求。该教学方法的弊端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主宰整个课堂, 通过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 围绕着A、B级考试的指挥棒, 按照固定教材的内容备课, 将每课中涉及的语法、词组、短语的用法、惯用法、写作技巧等一起灌输给学生, 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成长。

4. 学生阅读习惯不好

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逐字阅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这样阅读不但不能推进阅读速度, 反而会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全篇文章的理解上来。遇到生词就查字典,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回读, 即对刚刚阅读过得信息没有留下印象, 总会重复阅读。虽然回读在所难免, 但如果往返数次回读, 势必会耽误阅读时间。这些不良阅读习惯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二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措施

1.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针对英语课堂整体课时少、阅读环节欠缺的特点, 教师应将课内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外, 以课内指导课外, 以课外充实课内;把课外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 将课内作为课外活动的指导, 以课内为主, 突出语段的精读, 课外突出语篇的训练。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倡个性化的自主阅读。教学中应将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向学生,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 而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 进行阅读训练和开展阅读活动, 保证阅读计划的实施。教师要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应控制活动的节奏和时间, 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完成;在课外监督学生阅读计划的完成情况, 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估, 给予适当的反馈和评价, 使学生既能体会成功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阅读自主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 首先, 教师上课时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理论并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需求, 特别是阅读需求, 指导学生确立阅读目标、制订阅读计划。教师还应定期检查学生计划的完成情况, 对计划完成较好的给予表扬或加分, 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此外, 教师还可以抽出部分课堂时间开展专题讨论, 让学生对所布置的阅读材料中所涉及的人或事畅所欲言,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培养阅读技能, 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系统、全面地介绍如下有关阅读策略、技巧和阅读模式的基本知识, 然后指导学生如何使用: (1) 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 即阅读中遇到生词, 不提倡立即查字典, 可以训练学生根据构词法、生词所处的句子或段落利用同义、对比、比喻、定义、重述等逻辑推理来猜测词义。 (2) 预测的能力, 即训练学生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等预测文章的概要, 联想相关内容。 (3) 快速阅读的技巧, 即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让学生学会站在语篇的整体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进行合理分析, 在思辨中解决问题, 进一步增强学生获取完整信息、归纳和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并灵活运用阅读策略, 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 阅读能力是应用广泛的一种能力, 是一个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是每一位英语工作者的终极目标。而要把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就需要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常用的阅读技巧, 加快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高职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 存在课时少、学生水平不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阅读习惯不好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改进措施,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静.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2]程晓棠、郑敏编著.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李梅英.阅读策略与英语阅读教学[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8.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职英语 阅读教学 分析推理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14-02

前言

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从英语文章中获得相关信息,对学生英语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但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育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上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在教学上的力度比较薄弱,学生的教学质量相对于正常的职业教育而言比较差。如何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1)学生要能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2)简易读懂文章大致内容;(3)根据上下文对文章进行猜词;(4)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5)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态度等。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较大教学问题。

第一,学生基础能力较差。在当前的高职教育过程中,学校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地区,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学习状况高低不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高职英语教学的难度上升。部分高职学生词汇量不足,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直接导致自身无法理解英语全文,造成理解歧义,使阅读效果大大降低。部分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不知道如何进行英语阅读,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翻译,导致阅读的难度加大,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下降。

第二,教师教学内容出现偏颇。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阅读的效果,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对分析推理策略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阅读。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言语教学,对教学中存在的生词、难句进行生硬讲解,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推测,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降低。

2.高职英语分析推理策略运用

2.1 阅读教学材料衔接分析推理

英语文章与汉语文章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在文章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语句之间都有相互的关联和相互的衔接,在进行衔接的过程中,通过对常见衔接材料和衔接方式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效果,缩短阅读的时间。

教师在进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学生了解基本的文章结构,对文章的衔接方式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发进行阅读材料的衔接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文章的常见衔接主要包括:(1)时间衔接:主要指在文章中出现的时间先后词语,例如then、after、before等。时间衔接在文章中一般分为先时性、同时性、后时性等几种。(2)地点衔接:地点衔接主要指在进行阅读写作中的空间连接部分。常见的地点衔接元素主要包括方位转换、空间改变等。(3)词语衔接:词语衔接主要是在文章中重复使用的同义词、反义词、狭义词、互补性词汇等。这种词汇一般在文章中反复出现,非常容易查找。

2.2 高职英语阅读猜词分析推理

高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遇到生词、难词,导致自身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大幅降低,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造成学生无法完成阅读任务。因此在尽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生词进行适当分析推理,根据上下文意思对词意进行猜测,锻炼学生的分析推理策略应用能力。

在对文章生词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常见的分析推理策略主要包括:(1)根据单词的构成指导学生进行推测分析。例如在对“actor”这个单词进行推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由单词的首部分“act”得知该词可能与“行动、行为”有关。除此之外,根据词后的后缀可以发现,该词是将动词转变为名词,由此可以推测该词的词意为“演员”;(2)根据语境对词意进行分析推理。根据语境对词意进行分析推理主要是根据词语环境大致含义,联系文章中的上下句对文章生词进行推测。这种方法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2.3 高职英语阅读语法分析推理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对语法进行分析推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际的阅读效果。汉语文章具有非常多的句式和句型,英语文章也同样如此。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对相似的英语语法进行适当分析推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速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效果。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将已经学习的语法作为基础,对学生的语法分析和推测学习、教学学习进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完成阅读任务。例如在进行“break out”一词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由“break”单词出发,该词为破坏的意思,当与“out”连接时变成“发生”。在此的基础上对“break in”进行讲解,“in”为进入,当与“break”连接时,单词意思为“闯进”。由此让学生能够自主实现对短语的分析推理。

3.总结

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指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的阅读技巧。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测能力,提高学生对分析推测思维方式运用的意识,从本质上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效果。要通过高职英语教学分析推理策略的运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强化阅读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韩红.谈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92-93.

[2]赵红霞.高职英语网络输入式阅读教学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 27(3):94-95.

9.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 篇九

摘 要:通过对高职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改善当前面临的问题,使“走班制”分层教学新模式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能够取得成功。

关键词:高职教育;“走班制”分层教学;学生主体性

一、何谓“走班制分层教学”

“走班制”分层教学是指让学生移动到符合自己层次的课堂学习。这种模式下,教师、教室以及学科是固定的,但学生是流动的,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等)进行安排,使他们到可以接受理解范围内的课堂进行学习,从而使学习效率更高。这种模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班级固定模式,学生不需要固定在一个班级进行所有学科的学习,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班进行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这种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扩大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使以往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实施。教师也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变动教学内容,使原本固定班级授课制形式下,难以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现状有所改观。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本质是: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职院校实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依据

1.高职院校学生参差不齐是主要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逐年下降,学生之间差距十分明显。如果无视学生个体差异,仍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教学手段、同一教学评价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势必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还继续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的同时,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它的最大弊端是不考虑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个性差异,不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兴趣、动机的不同,而从学生的“平均情况”设想出千篇一律的教育,强求他们齐步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统一的要求和一致化的教学过程中被扼杀,结果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习效果极差,其局限性越来越多地暴露了出来,已很难适应学习方式的变革。

2.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分层教学能够较大程度地激发个性潜能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且依赖于前一阶段,需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教学活动需要结合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静态因素即学生目前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不同的教学层次。动态因素指的是教学目标和方式。教师教学只有从学生现有水平和层次出发,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方式,才能达到各个层次学生均学有所得的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勤率高,教师很难对课堂进行管理

“走班制”这一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勤的状况很严重。“走班制”分层教学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分班以后,班级的学生来自各个专业的不同班级,导致会有许多学生趁机逃课。因为班级人员组成的复杂性使得教师很难对课堂纪律进行管理,在保证教学时间的同时就没有很多时间来整顿课堂纪律,这样就导致学生缺勤的情况愈发严重,长时间以后,就会有学生无视纪律的现象发生。

2.学生之间相互影响

将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相当的学生分到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是“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优点。这样对于学习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的好处尤其大,可以使他们在一起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爱玩的学生来说就是一大弊端了。本来这些学生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还都比较贪玩,他们聚集到一起时“走班制”分层教学的优点荡然无存。他们不仅不能在学习上相互促进,而且还一起玩,忽视课堂纪律,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保证分层走班制有效实施的对策

1.明确分层走班制的预期目标,完善相适应的配套制度

教育政策失真有时并非是执行过程中“实施阶段的问题”,而是爆发于执行过程中“政策本身的问题”,是政策预期目标未能揭示到位的后遗症。保证走班制并非仅仅依靠自身目标管理就能实现的,更需要建立起与走班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选课制、导师制、评价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等配套制度是推进走班制的必要手段和有效保障。

2.完善问责监督机制,反馈分层走班制阶段评价

建立和完善走班制的监督、评估和问责机制能够防止预期目标的偏离,促进政策的及时调整,防止不良政策的惯性和自由发展给教育现实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代价。“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对政策执行进行的监督检查是当代政策活动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0.连贯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

关键词:连贯,英语阅读,语境,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分类号】G633.41

一、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现状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迅速发展的当今,英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显得尤其的重要。人们认识世界和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就是英语阅读。在听、说、读、写和译五项技能中,阅读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掌握好一门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就更加的重要。因此,高职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英语应用文体等实用文体的培养,以满足学生在一线工作和涉外交际中的需求。

根据贾冠杰、胡春洞等在《实用英语教学法》一书中解释说,阅读就是尽可能从文中获取作者赋予的信息“Reading means going out of the text as nearly as possible the passage that the writer puts into it”.实际上,阅读是作者为了获取信息和扩展知识而与作者的一种交互式活动。是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把作者要表达的信息通过阅读体会和推断出来。阅读时不仅要理解文章中出现的字词的意思,而且要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态度和情感。同时,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要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和主旨。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的现状是阅读材料阅读量大,难度较高,而学生本身词汇量少,阅读技巧欠缺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二、连贯的界定和阅读模式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出现了许多对连贯理论的研究。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和研究观点来界定连贯。这些观点大致可归为两类,即基于文本的连贯和基于读者型的。前者关注文本本身而后者更加关注读者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连贯就是是否语言是用来有效的传递意义的。为了有效的传递意思,语言必须能够完成特定的功能。因此,语篇连贯的整件事情就是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语篇的构造能够意识到传达者所要表达的功能,同时语篇连贯就是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语篇的接受者所能转译传达者所表达的语篇思想以及语篇的功能。

阅读理解是人对使用中的语言的一种认知活动。在过去的四十年里,阅读研究者发展了很多阅读模式,以期对这一心理活动做出描述。这些模式有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交互式模式和图式理论模式。这些模式对阅读教学起到了一些直接的影响。但是来自这些模式应用方面的经验上的证据,总是会暴露了这些模式的局限性。因为很多时候语用学的意义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解码某种结构的成分而获得,而是必须通过考虑语境因素来对它进行推测。因此,连贯对于阅读理解起到了一种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连贯有助于分析语篇结构的方式、语境与语篇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语篇中思想的连续,以及帮助学生认识语篇意义的一体化和微观联系。

三、连贯在高职院校阅读中的应用

作者任意挑选了自己所任教的两个刚入学的护理班的70名学生,一个班为控制班(35人为A班),另外一班为实验班(35人为B班)。在刚入学时,两个班学生英语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两个班级都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Book 2 的5个单元里的Read In 部分。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班进行45分钟的阅读测试。作者在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首先学生在老师的解释之后,学习新的单词和词组,然后再学习文章。对于文章的学习,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大声朗读课文。有时候,老师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一词一词,一句一句解释。也就是说,老师通过解码文章里的单词,词组和句子以一种线性的方式来理解文章。有时候,跟文章有关的一些一般性或是具体的问题用来检测和帮助学生理解所读材料。有时候一些复杂的句子,老师通过解释或是转译来确保学生理解文章的意义。在此教学实践里,学生没有接受到任何有关连贯的信息的指导。

而实验班作者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文章的标题到结尾,作者把连贯信息的指导和文章要传递的信息结合在一起,采用一些辅导项目。如形成语境假设的活动、推理训练活动、分配指称对象的活动和进行连贯监控的活动。

在实验班,作者根据连贯理论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 阅读前阶段 在此阶段,老师提供一些与文章有关的词语,让学生阅读文章的标题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揣测。

第二步:第一次阅读 让学生通过找关键词,找文章的主旨句来快速通读全文,使得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并总结每一段的中心思想。

第三步:第二次阅读 老师根据文章提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快速通读全文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四步:分析性阅读 首先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其次,使句子与文章的主题思想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与课后的作业有很好的衔接。第三,让学生推理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最后,让学生通过语境和背景知识来推断一些句子和不懂单词深层次的意义,使整篇文章完整的连贯在一起。

第五步:检查性阅读 老师让学生完成課后的相关练习来检测学生在以上练习之后掌握了多少知识。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两个班的英语阅读成绩,发现:在实验之后,作为控制班的A班和作为实验班的B班在阅读方面差距明显变小。实验后实验班B班的成绩明显比控制班A班的成绩高出1.7分。这也证明了在阅读教学中使用连贯理论教学将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

作者通过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进行阅读测试之后,结果表明了连贯影响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连贯理解的技巧,他们就能够取得较大的提高。这些技巧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文章的连贯的理解。因此,面对着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词汇量少,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连贯理论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成绩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加文献

11.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多元智能,公共英语,评价体系

1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社会各行业对于英语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高职的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学生阅读文献能力的培养。但是,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高职学院在英语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教法单一、学生的英语基础良莠不齐、教学手段不先进、教学模式不科学、学生学习效率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差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 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要的英语人才, 本文试图采用多元智能理论 (柯丹, 2005;李岚, 2004;罗晓燕, 2005) 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阅读环节进行课程改革, 并且将该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2 当前高职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现状

当前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时有以下表现:

(1) 英语基础较差

目前随着近年来高职高专的不断扩招, 进入高职学习的大多数高中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较低, 从中职进入高职进行学习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是不甚理想, 一些学生的英语水平甚至只停留在初中水平。

(2) 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高中和中职阶段, 由于应试教育的枯燥无味使得一些低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他们对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有很强的畏惧心理。

(3) 对英语学习学习缺乏热情

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一项死记硬背的学习活动, 与能力无关, 所以他们普遍对英语的学习存在误解, 认为高职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地方, 不必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

3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 霍华德在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的人脑和智能, 并且对传统的智能概念进行了修正, 霍华德将智能概念定义为:智能是一种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Christison, 1998) 。他先后提出了以下九种智能框架 (Christison, 1983) :语言智能、辑智能、视觉智能、音乐智能、肢体智能、人际交流智能、自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加德纳提出,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多种智能, 只是这些智能的组合形式和某些智能的发达程度不同, 而人的智能在经过组合和整合以后可以在某个方面可以表现得更为突出, 人的这些智能可以通过后期的学习和受教育得到挖掘和加强, 这9种智能之间并非是独立和互不相干的, 而是可以进行相互作用和组合的, 这些不同的组合方式使人们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要求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机会, 发觉他们最大的潜能, 在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因材施教, 提倡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并且注重学生潜能的训练和个性的发展,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可以发现该理论可以密切的应用于现代外语教学中, 并且可以丰富外语教学, 当今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能力已经成为了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一种走向和趋势。

基于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的概念和特点, 笔者打算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 发挥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大于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 使高职的学生逐步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建立信心, 特别是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4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英语阅读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按照以下步骤去实施:

(1) 课前准备

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环节与学生的语言表达智能、空间智能、形象思维智能、逻辑思维智能和认识自我智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提高课上的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对学生进行分组式的教学。首先在学期开始前对授课班级的每位学生进行加德纳多元智能表的测试, 测试的形式是网页形式, 根据数据分析软件统计出每位同学的各项得分情况, 把每名同学得分较高的选项作为该同学的强项。根据上述测试所反映的能力倾向, 笔者把所教授的一个班级的55名学生分成了四个组, 4个组分别是:语言智能组 (20人) 、逻辑思维组 (10人) 、空间智能组 (10人) 和自我认识组 (15人) 。这样的划分形式是为了在阅读教学中利用不同学生特点, 实施不同的阅读教学任务。

在高职英语阅读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笔者还是按照阅读前阶段、阅读阶段、阅读后阶段这样的教学顺序去实施教学。在阅读前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时代背景, 让学生们对文章具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阶段, 注意引导学生采用预测、扫读、跨行阅读等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智能倾向去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提升他们学习该文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改进学生的阅读策略, 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在阅读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学后反馈活动, 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 对文章内容进行一定的扩展训练。

(2) 课堂教学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充分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由于每名同学的智能特长不同, 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每个组的智能特长去分配不同的任务, 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例如, 语言组的同学去描述文章的脉络, 逻辑组的同学去分析文章事件的先后顺序, 空间智能组的同学去根据课本的插图充分发挥想象, 自我认识组的同学去归纳文章的大意。四个组分别按照自己的任务去完成学习, 最后每组选出代表汇报成果, 教师根据每组汇报的情况进行打分, 每组之间还需进行互相评价。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情况, 以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实用英语第三册第二版Living in Tianjin中“What to See Here in Tianjin”为例, 阐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1) 读前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报纸、书籍、网络等资源, 了解天津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名人事迹等信息, 让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 对故事的主人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当同学们在课下完成该任务的学习后, 请出语言组的学生代表陈述天津的名胜古迹和名人轶事。并且让逻辑组的同学进行总结和归纳, 其他组的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2) 阅读阶段:教师给每个学生10-20分钟时间去完成文章的阅读和思考, 不同智能组分配不同的任务, 各组在阅读时的任务分别是:语言组侧重注意Professor Smith的叙述;逻辑组的学生应用阅读技巧找出文章的线索;空间想象组要特别注意文章的最后两节, 对文章的后续进行预测;自我认识组的学生注意进行归纳和总结。

3) 读后阶段:读后阶段采用双人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 语言组去叙述Professor Smith的行程, 逻辑组要在短时间梳理出Professor Smith到达的地点, 空间组同学根据文章的插图进行联想, 自我认识组的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思考完毕后给文章做出总结。

综上所述, 依照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学生的阅读活动, 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多元智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实现自身价值。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动静结合, 既有基础的阅读时间, 又有学生的自我展示和与教师的相互交流。教师在每次学生完成任务后, 对每个组表现出色的学生做出点评, 对他在该方面的智能能力做出赞扬。该阅读教学方法不强调面面俱到, 但是侧重于学生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理解文章, 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 教学总结

综上所述, 多元智能理论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提倡因学生的智能特点去实现教学, 实现了学生的差异发展的教学观, 本文将这方法应用于高职学生的教学阅读中, 通过课堂阅读的教学实例分析, 总结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克服了大班教学的不足,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创造性。

(2) 采用互相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充分开发自身潜能, 使每个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 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3) 采用互评、教师评价、个人评价等一系列评价措施,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4) 教师由以前的课堂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Christison, M.A.Apply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n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FL Education Programs[J].English Teaching Forum, 1998 (4-6) :3-13.

[2]Gandn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 1983.

[3]柯丹.浅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 2005 (21) .

[4]李岚.多元智能视界中的研究性学习[D].苏州大学, 2004.

12.高职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对策 篇十二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对策

随着对英语单词、词组、句的掌握,英语阅读能力及习惯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阅读速度慢和理解能力差等现象使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大为降低.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阅读的障碍进行有效的分析,授之以法,从而提高其阅读效率.

作 者:冯凌 李文凤 孟强 作者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21刊 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AERONAUTL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24(1)分类号:H319.3关键词:高职学生 阅读障碍 阅读能力 对策

13.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英语论文 篇十三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及商务英语教育的特点,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对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外贸事业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教学的需求应运而生。当前,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再以专业培养为唯一目标,而需要一大批具有外贸专业知识、商务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面对国际贸易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环境,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应努力满足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笔者从其目标定位、相应课程的设置出发,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讨论。

一、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目标

我院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为使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更科学、更适应就业需求,在开展行业调查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就业岗位群定位在中小型外企,据此,又将职业目标定为外贸销售、外贸跟单、涉外商务文秘和其他内外资企业的商务贸易管理及业务工作。进行了专业建设后,从2004年到2008年,每年的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外贸跟单员(助理)占42%,外贸业务员占30%,其他外贸类工作占27%。为了更好地根据市场就业的需求来设置课程,根据该专业的职业目标,我院还专门设立了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常设机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系内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以及专业建设学术活动的开展,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契合度,使职业目标能够进一步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并由英语系部和商务英语教研室讨论决定参加人员,主要由系主任、就业负责人、聘请的商务英语专业相关行业和企业专业人士参加

具体运作,学院领导则以专家身份参与研讨,以促使专业设置紧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

1.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就是从实际出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如果脱离了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就失去了人才培养的特色。职业能力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就业需求,也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满足就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在学术界,一直被认为应归属于应用语言专业的商务英语专业,除了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外,还与经济、贸易、管理和文化等多种人文性学科相联系。如果单纯定义为用英语教商务知识,或在商务知识中学英语,都不太合适,而只有使两者合理地结合,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才是教学的关键。因此,要建设好商务英语专业,就要充分整合英语语言学和商务基础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调动各方面的人才,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则是商务知识运用的基础。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就是要求学生既要在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上达到CET4的水平,这是顺利进行对外商务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掌握商务英语技能与普通英语技能的相同之处。同时,对商务知识的要求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因此,学生又必须在商务情景下具备熟练运用商务英语的能力。

三、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专业设置主要明确了国际贸易和涉外文秘两个专业方向。国际贸易方向的毕业生着重掌握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并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关经济方针、政策、法规和相关的国际惯例等,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内外资企业和其他国际交流部门就业,从事商务英语翻译及有关国际贸易的管理和业务工作。而涉外文秘方向的毕业生则偏重掌握涉外文秘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要具有行政事务管理、文秘工作和处理公共关系事务的能力,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和其他国际交流部门就业,从事商务英语翻译、涉外文秘和行政管理工作。

2.人才培养规格。具体的要求是掌握活用型词汇和认知型词汇6500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商务词汇量达到剑桥商务英语2级词汇量,可以阅读有一定难度的商务文章,能在1小时内翻译400~600字的商务文件;了解跨国文化;掌握商务沟通技能,能在商务情景下进行8分钟常用商务英语对话。除此之外,国际贸易方向的学生还须了解外贸知识和单证制作的知识,要能现场书写60~120字的商务信函;涉外文秘方向的学生则须了解涉外文秘的基本知识,懂得商务礼仪,档案管理知识,并熟悉秘书实务。人才培养规格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要达到的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为了体现“以行业为导向”的理念,并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可把能力分为三个部分,“外语语言运用能力”+“商务知识运用能力”+“两个方向能力”。

(1)外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掌握认知型技能,能听懂、读懂各种文体,包括杂志文章、调查报告、信函、采访等;掌握应用型技能,能用所学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知识和经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能撰写各种实用文体,如电子邮件、明信片、备忘录等;掌握跨国文化的知识,并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

(2)商务知识的运用能力。掌握商务沟通技能,能够与外商进行常用的商务英语对话,能够现场撰写商务体裁的文章和翻译300~400字的商务文章。因此,要设置商务英语沟通技能、口语、写作、翻译等主要课程。同时,还应增加国际营销与谈判、消费心理学和客户关系与管理等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3)商务英语的两个方向的能力。考虑到专业涵盖面过宽、针对性不够鲜明等特征,同时还要遵循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特定岗位群的应用性人才的原则,将商务英语设定为国际贸易和涉外文秘这两个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训等;涉外文秘开设课程则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和秘书实务。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了解商务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对专业方向知识的了解和能力的运用。

四、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的原则。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拓宽专业途径,强化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此外,还要突出“外语语言运用能力+商务知识运用能力+两个方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并结合语言运用技能和商务操作技能等实践环节和专业课程模式的关系,制定合理、科学的优化课程体系,从而保证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商务知识的运用能力,以达到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为使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操作能力,并适应市场的需求,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我院实行了实践教学“1321”的教学模式,即每一个学年分为3个学期,除2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之外,还增加1个学期的实践教学(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共4周),第一学年的实践教学为“模拟商务情景”,第二学年为“虚拟公司”,第三学年为“毕业实习”。

(1)“模拟商务情景”安排在学生完成英语语言的框架教学后。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围绕商务技能系统知识训练的主线,并要求实施因材施教,共包含了十个商务情景:初次见面问候,介绍工作;公司介绍,工作经验;工作地点环境介绍,电话留言;日常工作,常见工作问题;工作计划;公务旅游;交易会和销售;产品介绍;公司与工厂未来趋势;享受公务旅游,内容安排从易到难。

(2)“虚拟公司”实践教学以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契机,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模拟真实的工作、业务环境,向学生提供较浓的职业氛围,以利于强化他们的英语表达、用语能力和基本的商务技巧。“虚拟公司”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各种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外贸能力和职业素质。学生按5~6人一组,分成各种“虚拟公司”,并分别在“虚拟公司”中担任总经理、项目经理、总经理秘书和业务员等角色。通过完成“虚拟公司成立”,“虚拟公司业务开展”,“虚拟公司产品交易会”和“虚拟公司商务谈判”等任务,使学生成为实战能力强、技术过硬、基本功扎实、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的人才。

(3)学生在毕业前可通过假期和毕业实践期间参与毕业实习。学生必须在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四周的实习,要求每周记录工作心得,并提交实习总结。此外,还要求只有参加了毕业实习的学生才能进入到毕业论文的撰写阶段,并得到毕业证书。

这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有利于使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基础能力和商务知识的运用能力实现有机结合,使其专业能力更符合国际贸易和国内行业的发展需求。同时,根据毕业实习的效果,还能反馈出市场就业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实践内容和商务知识能力的课程内容,以达到“从实践出发、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

五、结束语

高职高专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而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又是跨学科专业。因此,必须结合专业本身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模式等方面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并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的原则,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外贸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作家三毛经典励志语录下一篇:秋天的树叶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