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气象灾害

2024-07-03

第三节气象灾害(7篇)

1.第三节气象灾害 篇一

时间:20xx年4月23日星期五(第八周)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下午要上选修5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本节准备用1课时的时间讲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

一、分析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二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中的内容,在学习了前两节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和分布规律后,这一节主要学习《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本节内容是探讨人类生活中不合理的生产生活会诱发自然灾害和现代生活中人类如何缓解自然灾害。本节是对第一章知识的升华,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也有影响,同时对今后学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有重要影响。所以学好本节,能为今后生活中的防灾和减灾打好基础。

2、本节的难点、重点知识

(1)人类活动不当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或加重;

(2)人类可以采取措施预防和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3)引发自然灾害的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二、分析教学目标

在进行素质教学的同时,我们的学生还面临高考。因此,我着重从知识、能力和思想上三个方面培养学生。

1.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为原因是怎样引发自然灾害的;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3)认识到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能更好的防治自然灾害。

结合身边的生活事例来观察、分析,丰富地理知识,为考试做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因此制定了目标2: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案例的解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保护环境的意识,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利用辩证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各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三、分析学生

高二文科学生好学心强,善于思考,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地理基础知识相对丰富;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分析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图导图解法、材料分析法

这节课涉及的图、材料较多,许多地理知识都通过图、材料来表达。通过导图解法、材料分析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分析学法

1、导学法

2、探究式学习法为主

六、分析教学过程

(一)本节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本节首先回忆知识点引出人类研究自然灾害的好处,运用辩证关系点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展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利和弊;

2.运用实例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产生,并点出不合理人类活动诱发灾害的防治措施;

3.用图片说明,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不能避免,但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可以采取措施在一定的程度上预防灾害的发生和降低灾害的损失,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之一。

新课教学活动完成后进行教学小结,并通过知识网络让学生分析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

(四)、作业布置

课后理解记忆本节知识体系

七、小结

本节教学任务的创新之处: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主线、以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为模式,通过导学法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掌握、理解新知识,教学过程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能自觉参与教学,并在观察、思考、讨论中总结规律,培养思维能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知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和谐地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为学生今后学习进一步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和树立了信心。

2.第三节气象灾害 篇二

现在新课程的使用已全面铺开。发挥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高中地理新教材 (湘教版) (以下简称地理新教材) 中有大量的“活动”内容, 这些内容需要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解决。我们知道, 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但主要还是通过学生自身学习来实现的。也就是说, 教师是学生学习成绩变化的外因, 而学生是其学习成绩变化的内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 毫无疑问, 学生就处于主体地位。尤其是随着新教材的使用, 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而且,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也是目前发展均衡教育的需要。作为教师, 如何发挥学生在其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就成了目前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三年来使用地理新教材的比较成功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做法, 与同行们商榷。

二、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1. 让学生“占有”课堂。

从地理新教材的结构来看, 插入了大量的“活动”内容, 或“探究”、或“阅读”、或“实践”、或“思考”。例如, 必修I当中的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一节, 这些内容大致占到了该节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其中这一节当中, “探究”和“实践”活动所占的比重更突出。且大多是地理学科的重难点知识。例如, 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时间、线速度、角速度的计算;昼夜更替的成因;某地的经度计算;时区、区时的有关计算;日期的判定;日照图的绘制及昼夜长短的判定;正午太阳高度及计算。所有这些要通过“活动”来解决, 就必须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而学生学习地理的主战场就是课堂。因此, 教师必须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 让学生去思考和解决地理的相关问题。

2. 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

“现代教育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当是学, 而不是教, 承认理解应当是学习的目标, 因此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主张应当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在教学目标上, 丰富性教学强调从多维度、多层面完整地把握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来预设和实现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在地理新教材中插入的“探究”活动, 是地理课堂上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的主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并培养他们多角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地球自转”处插入的关于“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时间”的“探究”活动。其中第2个问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 称为恒星日。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 并根据已学的知识, 以太阳日为标准, 计算一个恒星日约有多少时多少分, 将结果填入下表。”并且课本还配有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图和相关表格。在这里, 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有关问题去思考和发现结论, 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但教师可以在这里设计相关问题来进行调控, 并在适当的时候出示参考答案:

(1) 请说出该问题有哪三个要求? ( (1) 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 (2) 根据已学的知识; (3) 以太阳日为标准) 。

(2) 请结合“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图”, 说明太阳日和恒星日形成的情形并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什么差异? (从插图上来看, 一个恒星日里, 地球上的点P随地球自转了一周即3600。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 当地球上的点P随地球自转而形成一个太阳日时, 显然, 地球自转的角度已超过了3600, 这样一个恒星日的时间长度就小于一个太阳日的时间长度) 。

(3) 以太阳日为标准, 看看表格中给出的一个太阳日的时间长度是多少?这时怎样去计算一个恒星日约有多少时多少分? (从表格可以知道, 一个太阳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根据对星空的观测, 若在不同时间, 要观察到同一星空, 日期要推迟15天, 同时时间点要提前1小时。即第二天要比第一天提前4分钟。也就是说, 一个恒星日要比一个太阳日短4分钟, 这样一个恒星日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的时间长度为24时-4分钟=23时56分钟。也找到了一个太阳日里地球自转的角度是360059/。) 这样, 使学生了解了结论的产生过程, 并容易理解和掌握结论。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3.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课文中插入的“阅读”内容, 一般是课本的重点内容的延续和补充。如果设计成具有层次的相关问题, 就不仅能激发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同时, 还能有利于他们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例如, 关于“地方时”这部分知识的“阅读”, 让学生结合地球自转情境去品味东早西晚所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在这里, 可以把它设计成具有一定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去“阅读”: (1) 什么是地方时? (2) 经度与地方时有什么关系? (3) 如何定量地分析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 由浅入深地去“阅读”这部分内容时, 不仅感觉不到它的枯燥无味, 而且还较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4. 让学生及时地去参加“实践”。

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所在。作为学生, 除了在教室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外, 在教室以外的其它地方, 也可以获得许多知识。从地理新教材的内容看, 插入了相当多的“实践”活动。例如, “地球自转”部分的“动手演示昼夜更替”、“用观测日影的方法, 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以及使用地球仪或其它地球模型和手电筒来探讨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现象。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及时地在适当的地点去做。尤其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 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这个活动, 需要学生在学了相关内容之后到教室外去做。从课本内容的编排来看, 这个活动安排在课本中“地方时”这个“阅读”内容之后。可以说是为求证“地方时相差多少导致经度相差多少”而设计的。该问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及时地让学生结合课外实践去验证。且在晴朗的白天, 在教室外去按步骤做。让学生的全身心完全动起来, 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获得这方面知识。这样就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经度分布的知识和东早西晚的时间观念, 算出当地的经度约数, 从而达到突破难点, 掌握计算某地经度的方法的目的, 还可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提高他们预测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三、需注意的问题

1. 时间分配要合理。

上述所进行的“探究”、“阅读”、“实践”等适宜于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的各环节, 都需要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同时, 在哪一个知识点之后进行哪一个环节, 都需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否则, 就不利于相应知识点的拓展或巩固, 也就不利于学生相应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 在探讨“如何归纳求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通用公式”这个问题时, 不仅要注意到需要一个较长一点的时间, 还要注意到这一问题的探究应放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一“地球的公转, 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之处。

2. 教师要当好向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来实现的。这就是说, 在学生自主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当好向导。这就如在旅游区当导游一样。把学生从一个问题引向另一个问题。但每一个问题是什么, 如何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去确定了。很显然, 这里涉及的就是教学方法问题。正所谓教而得法, 事半功倍。可以说, 发挥学生在其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是以一定适当的教法为载体的, 而教法的确定必须以教材为前提。例如, “区时的换算”部分的第三个问题, 即“从上述计算结果中, 可以看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试提出一些具体方案。”这里涉及到三个问题, 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就是待他们产生“愤悱心理”时, 再去开导他们, 进而使他们认识到可以采用两种方案即: (1) 跨00经线, 不考虑日期的方案; (2) 跨1800经线, 考虑日期的方案。这样,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学生的思考, 就把这个难点解决了。

参考文献

[1]褚绍唐, 孙大文.地理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

[2]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11) .

3.第三节 学习篇 篇三

一、 考核与成绩

1. 考核方式

大学里的课程考核方式有两种:考查和考试。考查课程一般通过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课程考试一般在课程结束的一至两周内由教务处安排进行,所以同学们需要在整个学期的不同时段参加不同课程的考试,这一点和高中时完全不相同的。

2. 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的评定,考试课程采用百分制,考查课程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课程成绩必须在百分制60分以上(含60分)或五级记分制及格以上(含及格),才可取得学分。

3. 考核不合格

考核不合格的必修课程实行重考、重修制。有的学校会在下学期的开学前两周进行重考,每门课程只有一次重考机会,如果重考仍不及格,就只能重修,即重新跟着下届的师弟师妹们再上这门课,再考一次。有的学校则不设置重考制度,直接重修。重修是比较麻烦的事,不但要交重修费,而且重修课程会跟你的新课程发生时间冲突,必然会不利于考勤。必修课重修次数限两次,如还是无法通过就再不可能得到所需学分,也不能达到毕业要求。若是选修课的成绩不合格,则可另外再选修别的课程补够学分。

二、 如何对待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

1. 专业课:学习目标要明确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课,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待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尽力学好。在学习专业课时,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以不断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做到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的结合。

2. 公共课:认识到其实用价值

大学生对公共课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专业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消极应付的态度。大学新生要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对自己的意义,部分实用性强的公共课(例如外语)要当成专业课来学习。

3. 选修课:杜绝“捞取学分”

大学生对待选修课的学习一般说来兴致较高,认为选修课可以开眼界,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选修课的学习要求不严,大学生较少产生逆反心理。但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毕竟不如专业课和公共课。要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选而不修”的不正常现象。

三、 自学之道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就业挂钩,主要实行学分制,该学什么,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可根据个人特点有所侧重。大学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要求很强。因此,大学新生要转变学习方法,了解所学的专业和就业,规划职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1. 学习要自主

自学要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勤学,课后复习,适当扩展。上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建议同学们在学期初把教材以浏览的方式过一遍,这样一是对将要学的东西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二是便于在日后的预习中能“以后补前”,前面一些内容你读时可能不理解,但读到后面部分就会豁然开朗)问问自己“我读懂了什么”“哪些问题还不太理解”,做预习笔记。带着问题去听课,你会发现自己听得更专心。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会让你茅塞顿开,同时还会给你新的启发,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把笔记整理补充好,若预习时产生的问题老师没有讲解到或是自己仍理解不透,要及时向老师寻解,不要把问题拖后,否则会被遗忘或不了了之。

2. 不限于所学专业

大学生不单要做专才,还要做通才。大学的课堂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去旁听其他任何院系的课。经济学专业学生听听数学专业的课能提高对经济理论模型的理解能力;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听听艺术设计专业的课有助于增强软件界面的设计美感……应充分利用大学这一便利,发展自己的另一特长,而且毕业时也不一定要局限于专业对口的工作,假如你在另一专业真有“两把刷子”,转行不是不可能,这方面的成功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另外提醒一点,大学里旁听都是免费的,这是绝无仅有的,告别大学就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小贴士:

面对不感兴趣的专业怎么办?

学生因迫于家长压力选择热门专业,或是服从调剂等原因,所选专业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摒除成见,不要带着抵触心理,虽然它不是你心甘情愿的选择,但不一定就是错误的选择。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判断它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自己。

如果发现专业真的不适合,最好选择转专业。转专业一般只要通过了学校指定的考试就可以了。但转专业时要谨慎,详细了解自己想转的专业,最好询问一些相关的老师和学长,看自己是否适合学习这个专业,会不会由于基础不足导致课程跟不上。要与自己的辅导员老师好好沟通,搞清转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程序。当然,还要和父母好好商量,不要先斩后奏,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

4.第三节提问 篇四

“不管问什么,首先要保证它是个问题。”伏尔泰:“我们判断某人的为人,往往是通过他提出的问题,而不是提供的答案。”

好奇心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力,刺激采访对象对提问做出回答对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背后对提问者的好奇心。

初学者提问时常遇到的问题是:

(1)提问不知从哪里入手;

(2)问题提得简单、机械,一问一答一记,气氛紧张,经常冷场;

(3)当采访对象谈了一些情况之后,记者再也提不出新的问题;

(4)不会引导谈话,任由对方漫无边际地谈下去;

(5)提的问题太大,太空泛,采访对象难以回答;

(6)随意打断采访对象大谈话,引起对方不满;

(7)谈了若干问题之后,记者心里没底,不知材料是否够用。

例子:

问:警官,您的枪是不是只在射击练习的时候使用,我的意思是说,您在追捕逃犯,或者解救人质时,使用过它吗?我读过一些报道告诉我,很多警察在愤怒时是从来不用枪的,也就是说……

答:是的,我……

问:那么也许……

问:警官,你在执行任务时开过枪吗?

答:是的,但仅开过一次。

问:给我们讲讲好吗?

问:明天会下雨吗?

答:不会。

问:那么天气会不错吧?

答:这要看你所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

问:是晴天吗?

答:不是。

问:那是什么?

答:下雪。

问: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下雪呢?

答:你根本就没问。

(比较:“你预测明天的天气会怎样?”“下雪”)

一、设计问题的依据:

(一)从既定目标出发设计问题

采访是具有既定目标的对话。提问规律之一就是要根据采访的目的、任务和任务事物的规律性来决定问题的指向和程序。采访谈话和一般谈话的不同特点,就在于目的性与随

意性的不同。人际交往中,一般的谈话起到联络感情的作用,论题随意性很打,可东扯西拉地互通些情况。而采访谈话的最大特点是有鲜明、特定的目的。在这场对话中,记者水平高低不是自己讲得生动与否,而是问题设计的水平,记者要根据自己的采访目的、任务,即“既定目标”,精心地措词用句,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个个问题来深入挖掘报道所需地材料。

例:假定采访对象是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如果准备撰写地是人物报道,那么提问的目标就应该围绕杨利伟个人确立:性格特点、工作作风、成长经历、还要挖掘他的内心世界。问题可以是“您为什么会走上航天员的道路”“您为什么会走上航天员的道路”“您独资在飞船上时有什么感觉?”如果撰写的时关于中国人首次飞天的事件报道,那么提问的目标就应该围绕该事件的来龙去脉确立:历程、曲折、起伏、高潮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事件信息。问题可以时“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挑选航天员的”“能说说参与这次发射的你的同事和战友的情况吗”“中国航天技术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事件内取得巨大的成就”“您能介绍一下中国航天员培养的历程吗?”

(二)从目标受众以及采访对象出发设计问题

正视不同目标手重群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在媒体受众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采访提问目标的确定还受到来自受众的反馈意见的影响。“理性、建设性”“娱乐性、大众化”。(《康熙来了》)

(三)记者新闻价值观影响问题设计

在不同的新闻价值观指导下所确立的提问目标也是有所不同的。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媒体报道中通常展现出不同的侧面,信息的披露、角度的选择呈现为异彩纷呈之态。

例:中国发生非典,国外媒体记者认为披露“非典”蔓延情况的报道才是好新闻,中国主流媒体的记者认为展现医护工作者风貌的报道才是好新闻。在两种不同的新闻价值观的引导下,前者所提的问题可能是:“您是在什么时候就已经发现非典病人群体在迅速扩张的”;后者可能是“您真正对休息时间有多少”“您的同事有多少倒在了第一线?”

二、问题类型:

(一)原初性问题&从属性问题

原初性问题,是指记者为已经交谈都话题寻求更多、更详细都信息的问题。术语了解新闻事实的基本问题。而从属性问题则是指记者所提的问题引发或改变了话题,讲访问引入一个新的内容领域。在预先周密准备的访问中,原初性的问题往往是计划好的,从属性问题则是沿着对方谈话线索进行追问。

例:2003年6月20日《东方之子》栏目采访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当时北京大学准备实行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的改革,择优录用,打破教师终身制。

方静:您现在酝酿一份北大教师任用制度的一套改革方案,我听说您这个方案现在还没有出台,但是在各个高校一片哗然,什么原因非要施行力度这么大的改革呢?

许智宏:座位一个学校你要发展,但是我不可能依靠不断地扩张来发展学校,所以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的队伍怎么来不断地更新。过去我们就是每一个人倒了北大,讲师升副教授,副教授升教授,每年像搞运动一样地来做职称的评定。不断的,今年申请不上,明年再申请,明年申请不上,再后年申请。作为一个一流大学,这些状况如果不改变,不从根本上改变就不行。

……

许智宏:北大的学生,可能比较活跃,思想上比较活跃。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也许我们有一部分同学,他对实践注意不够。

方静:为什么北大学生这么热衷于说而不是做呢?

许智宏:我想这种状况,不光是我们一个学校反应,恐怕目前对情况,我们对社会都使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比较浮躁的心态,比较急于求成,这是我们社会目前的一种风气。在高校中的反应,不同的人,每个人表现出来的个性也是不一样的,北大的人一直是表现出一种很强的个性,难免这里面有一部分人,也学他挺能讲的,不可否认。

(二)开放式问题&闭合式问题

开放式提问,指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的自由发挥的余地。例如:“就××问题,请谈谈您的看法?”“您对××问题有什么感想?”这类问题与回答的内容之间联系比较松散,回答问题的被采访者可以比较自如地去发挥,双方之间谈话地气氛也比较轻松。对记者来说,提开放式对问题,因为问题回答中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作过细的准备。但是开放式提问也有其明显等缺陷。因为问与答之间答联系松散,谈话难以深入具体,采访对象的谈话也容易跑题,因此,它比较适合在采访初期活是幕后采访中运用,不适宜用于观众看得见屏幕上的电视采访。提这类问题也会让观众感到记者缺乏准备、缺乏水准。一旦跑题,记者应及时地用闭合式地问题把谈话纳入倒既定轨道上来。

闭合式问题,指问题提得比较具体、单纯,给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范围也限制得比较严格。“您是否同意……”“导致受害者毙命的是什么武器”“它与同类产品相比,价格如何?”这类问题本身具体,口子开得很小,要求对方做直接的回答,表明态度、意见和观点,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也能帮助记者更好地驾驭谈话。水均益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一开始没有大而笼统地问它对中美关系对看法,而是设计了一个闭合式的问题:“你认为中国和美国现在是朋友还是敌人?”要明确回答这一问题必然要涉及倒对中美关系对看法,基辛格尽管没料到记者会问这么棘手的问题,但还是给出了精彩的回答。对于记者来说,要非常熟悉被采访者地情况,问题才能提得准、提得深,否则很容易漏掉某些问题,影响对全面情况对了解。同时,闭合式提问单刀直入甚至有点尖锐,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谈话对气氛。

(三)中性问题&诱导性问题

中性问题,是允许对方按自己的意愿作出任何答案的一种问题形式。比如:“您对当前对国企改革有何看法?”“您喜欢上网吗?”等等。所谓诱导性问题,是指本身已经提供了某种供采访对象选择的答案的一种问题形式。比如:“你喜欢看日落,是吧”“中学生上网时间过长有害身体,也不利于学习,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目前我国国企改革遇到了一些瓶颈,您是这样认为的吗”中性问题一般得到的材料较为客观、公正,且显示了对采访对象对尊重、信任和希望,所以在需要全面了解对方的意见和情况,或记者本身指向不甚清楚时,应提中性问题。而在对采访对象对谈话和态度进行确认或概括时,提诱导性问题很有用。提诱导性问题时,特别要把握好“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的界限。国外学者提出“应该避免诱导性提问”,因为它“好像是在拐弯抹角地引出一个特定地问题,而不是客观地探问被采访者内心的想法”。例:面对一位把一生都献给公园和操场建设的市政官员,你的提问是:“市长先生,如果把这些公园改建为商业场所,您认为我们的城市会从中受益吗?我的意思是,如果把税收收入和经济利益都考虑进去都话。”采访者采访时都口吻很和气他也没想到这种倡导性都问题会误导市长做出肯定都回答。在提诱导性问题时,有的采访对象会看记者的脸色说话,投其所好。

(四)过滤性问题&探究型问题

记者通常借一些过滤型问题来判断对方是否具备回答你提问的资格。例如,在事故现场,记者的提问是“这里发生了什么”,采访对象给你做了许多细节描述,但事后你发现,他当时根本就不在现场,而当时如果问了一个简单的过滤型问题――“大楼爆炸的时候,你在哪儿”――或许这些努力就不会付之一炬。向高素质对被访者提出过滤型问题能增强谈话的和谐度,但如果被访者的素质较低,谈话的和谐度将会被降低。如果你再提问时把采访对象当成了权威,他的自我意识就会得到提高。

对事实进行深度挖掘是采访的中心环节。这类问题鼓励采访对象就已经说过的话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例:

问:公主,能把您不结婚的理由讲给我们听听吗?难道您对男人不感兴趣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答:不感兴趣?你要知道,在过去的20年中,我的情人不会少于33个!

1、被动的挖掘。“这……我想……”与之相伴的可能是采访者的不动声色。这表明他想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有时被访者却错误地把它理解成对方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

2、主动的回应:“真的吗!……这太有趣了!”与之相伴的是生动的面部表情。

3、反映。指恰当的重复被访者说过的话:“33个情人……”心理咨询专家再面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而且还很见效。

4、沉默。这种沉默时早有预料的,与之相伴的时一些得体的非语言符号,暗示对方可以继续其谈话。通常,你的沉默反倒帮助了对方收集想法。

5、拓展。“能不能谈谈出现在您生活中的这些男人……怎么这么多啊?……您不是在夸大吧,还是在抱怨?……他们中哪个最好,哪个最坏?……您的第34位情人已经有目标了吗?”

6、澄清。“平均下来,一年1.5个情人;是一个完了再谈一个,还是同时谈着?……他们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吗?”

7、离题。“您声称自己是女权运动的先锋――您不觉得这个运动本身就是个矛盾吗?”

8、转移。“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现在来谈谈另外一个话题――您喜欢绘画吗?”(这表明你对前一个话题已经不感兴趣了)

9、下判断(通常尽量避免这样做)。“您是个什么样对女人,放荡?还是……”

最重要对莫过于拥有好奇心,因为它能指引着你触到问题对最核心部分。提问“为什么”是深度挖掘事实的最好方法,再你想不出其他问题的时候,它就是最好的问题。“您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设问的变通

(一)开门见山与迂回采访

开门见山是指采访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谈话直接进入正题,纳入记者地采访目标。这种直入式的采访方法,通常运用于那些经常接受记者采访、长于交际、善于言谈的采访对象,运用于采访领导和学者等。这些人时间宝贵,特别是当他还忙于工作时,没有空闲和记者闲谈,他们喜欢记者开门见山地采访,厌倦兜圈子和提问久久不入正题的采访。同时也适用于限定时间的访问,如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广播电视的演播室访问、记者招待会的访问等等。(《面对面》王志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在我采访你的这一刻,全国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非典?”)

这种提问方式因开诚布公、、不拐弯抹角而使访问显得干脆利落,进展得迅速而顺利。只要双方关系和具体情况允许,正问法可以说使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提问方式。

正问法虽然是指开门见山直接发问,但并不是指见了面就直通通的发问,同时太直太

白的提问,不仅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有时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所以运用正问法既要有情感的铺垫,还有要防止问得太直太白。

迂回法是指记者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先迂回一下,绕个弯子,先提些表面看来与访问无关的问题,以引发采访对象谈出真实情况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一般适用于不善于交谈的人,见了记者感到紧张、约束的人,或是有思想顾虑、不愿意交谈的人。面对这些对象,记者应当尽可能熟悉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对于不善于言谈和不习惯接受接受记者采访的对象,可以从他最熟悉、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问起。对于那些有思想顾虑的采访对象,记者一方面要摸清其心理症结所在,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地疙瘩;另一方面也可采取旁敲侧击地方法提问,在采访对象不知不觉中吧采访所需的材料搞到手。

(二)激将与反问

采访中,遇到采访对象不太合作时,记者可以根据其个性、特点,巧妙地运用激将法,激发他的情绪,促使他吐露真相,接受采访。比如在对方拒不作答时,可以晓之以理,让对方明白接受采访与不接受采访的利弊得失,以激发他回答问题。可用心理刺激的手段。提出一些不符合对方真实情况、真实的内容,迫使他不得不予以解释、反驳、答辩,从而了解真实情况。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说:“向对方佯作你已了解而实际并不摸门的情况,这仍然是从顽固的采访对象身上发掘材料的一个方法。”

这种设问法,一般都用于印证问题,印证看法。它要求记者是在了解事实真相基础上的设问,目的是让新闻人物自己作确认。当然采用这种提问时,一是态度要诚恳,有礼貌,不要使次方对象产生故意嘲弄他的错觉;二是反话、错话的来源要避免引自记者或具体的第三者,以免采访对象因生气而迁怒于记者或具体的第三者,一般可以用这样的提问开头:“听说„„”或“根据外界传言„„”;此外,激将法一般只在迫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下与正常谈话交叉使用,而且要运用得恰当、灵活,否则便容易破坏交谈的气氛。

(三)追问与停顿

5.第三节票据结算 篇五

一、票据概述

(一)票据的概念和种类

票据是由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转让的有价证券。

在我国,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二、银行汇票

(一)银行汇票的概念(银行签发,实际结算金额)

(二)银行汇票的使用范围

(三)银行汇票的记载事项

绝对记载事项:7项

1.表明“银行汇票”的字样;

2.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3.出票金额;

4.付款人名称;

5.收款人名称;

6.出票日期;

7.出票人签章。

(四)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

银行汇票属于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五)银行汇票的办理程序(银行汇票,解讫通知)

(六)银行汇票兑付的基本要求

收款人受理申请人交付的银行汇票时,应在出票金额以内,根据实际需要的款项办理结算,并将实际结算金额和多余金额准确、清晰地填入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的有关栏内。未填明实际结算金额和多余金额或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的,银行不予受理。

【例题2-21·教材例题·不定项选择题】(P102)

【例题2-22·教材例题·案例分析题】(P102)

【例题1.判断题】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出票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参考答案:错

【例题2.判断题】所有银行汇票既可以转账,也可以用于支取现金。()

参考答案:错

【例题3.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银行汇票适用范围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银行汇票限于单位使用

B.银行汇票限于个人使用

C.银行汇票限于异地使用

D.银行汇票限于同城使用

参考答案:ABCD

【例题4.判断题】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以使用银行汇票。()

参考答案:对

【例题5.判断题】签发现金银行汇票,申请人可以是单位或个人,但收款人只能为个人;收款人是单位的,银行不得为其签发现金银行汇票。()

参考答案:错

【例题6.判断题】未填明实际结算金额和多余金额或实际结算金额超过票面金额的,银行不予受理。()

参考答案:对

【例题7.多项选择题】出票银行签发银行汇票,除表明“银行汇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承诺外,还必须记载()。

A.出票日期

B.付款日期

C.出票地

D.出票人签章

参考答案:AD

【例题8.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银行汇票结算方式的表述中,符合《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的为()。

A.签发现金银行汇票,申请人和收款人都必须是个人

B.实际结算金额超过票面金额的,票据无效

C.银行汇票未记载付款日期、付款地的,票据无效

D.银行汇票适用单位和个人在异地、同城的各种款项结算

参考答案:ABD

【例题9.判断题】银行汇票在《票据法》规定事项以外另行记载其他出票事项,该记载事项同样具有票据效力。()参考答案:错

【例题10.判断题】银行汇票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时,必须同时提交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缺少任何一联,银行不予受理。()

参考答案:对

【例题11.判断题】银行汇票未填明实际结算金额和多余金额或实际结算金额超出出票金额的,银行不予受理。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不得更改,更改实际结算金额的银行汇票无效。()

参考答案:对

【例题12.不定项选择题】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是()。

A.商业汇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本票

D.支票

参考答案:B

【例题13.单项选择题】宏达汽车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12日向飞驰股份公司购买一批汽车轮胎,委托其开户银行于当日签发一张价值20万元的银行汇票,飞驰股份公司收到银行汇票后应在()前提示付款。

A.2006年3月22日

B.2006年5月12日

C.2006年4月12日

D.2006年9月12日

参考答案:C

【例题14.不定项选择题】关于银行汇票办理和使用要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签发现金银行汇票,申请人和收款人都必须是个人

B.出票银行收妥款项后签发银行汇票,并用压数机压印出票金额,只需将银行汇票联交给申请人

C.银行汇票应在出票金额内按实际结算金额办理结算

D.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不得更改,更改实际结算金额的银行汇票无效

参考答案:B

【例题15.单项选择题】银行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时,必须同时提交(),缺少任何一联,银行不予受理。

A.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

B.银行汇票和进账单

C.银行汇票和收账通知书

D.银行汇票和收款委托书

【例题16.单项选择题】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银行汇票的付款人为()。

A.汇票申请人

B.出票银行

C.汇票的持有人

D.汇票的背书人

参考答案:B

【例题17.不定项选择题】某银行签发的一张银行汇票中有以下记载事项,其中属于非必须记载事项的是()。

A.出票行名称及签章

B.付款地S市

C.出票金额50万元人民币

D.收款人某工厂

参考答案:B

【例题18.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银行汇票的必须记载事项的是()。

A.表明“银行汇票”的字样

B.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C.付款地

D.出票金额

参考答案:C

【例题19.单项选择题】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是()。

A.自见票日起1个月

B.自出票日起1个月

C.自见票日起2个月

D.自出票日起4个月

参考答案:B

【例题20.单项选择题】根据《票据法》的规定,银行汇票的付款方式是()。

A.定日付款

B.出票后定期付款

C.见票即付

D.见票后定期付款

参考答案:C

【例题21.多项选择题】关于银行汇票结算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2个月

B.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

C.银行汇票未填明实际结算金额和多余金额的,银行不受理

D.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的银行汇票不得背书转让

参考答案:BCD

【例题22.多项选择题】下列银行汇票属于无效票据的为()。

A.未填明实际结算金额的B.更改实际结算金额的C.实际结算金额超过票面金额的D.实际结算金额低于票面金额的参考答案:ABC

【例题23.判断题】申请人和收款人为单位的,银行也可以为其签发“现金”银行汇票。()

6.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篇六

一、合同效力概述

(一)合同效力的概念

所谓合同的效力,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法律拘束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合同具有的法律效力。

(二)合同效力的类型

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的效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通过磋商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合同的效力是法律对合同作出的评价。合同成立后,可能因符合生效要件而生效,可能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可能因意思表示不完全而可变更、可撤销或因存在法定事由而效力待定。

因而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二、有效的合同

【教学情景设计】

甲与乙是铁哥们,甲家境贫穷,乙家境殷实。一天,乙对甲说:“如果我出国,就把我现在住的二居室送给你。”乙于2010年12月1日出国。

问:(1)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何时成立?

(2)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生效?何时生效?

(3)乙说话的性质?

【教学内容设计】

(一)合同的生效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成立后,依当事人在合同中的意思表示于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合同生效一般应具备以下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

有效合同的效力表现在:

1、对内的效力,即合同对双方当事人的拘束力。

(1)合同对当事人的一般拘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任何合同的一般拘束力内容都是一样的。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效果意思产生的法律效力。每个合同中当事人的效果意思都会不同,故任何合同的效力内容均不完全相同。例如: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是获取价款与取得房屋所有权,而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是收取租金与占有、使用房屋。当事人违反有效合同的规定,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对外的效力,即合同对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基于合同的相对性,一般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只能向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不能请求第三人承担合同上的义务,第三人也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主张权利和承担义务。但在法定的情况下对第三人也会发生效力,如为了保护合同债权人的权益而设定的代位权与撤销权制度。

(二)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合同的生效以合同的成立为前提,未成立就谈不上生效。合同成立后,即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般拘束力。但合同成立后,能否生效,何时生效呢?

1、绝大多数合同,成立时生效。

2、有些合同成立时并不当即生效,等待生效条件完成后才生效。

(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并以此为生效条件的,办理了批准、登记手续后生效;如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

(2)合同附生效条件的,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3)合同附生效期限的,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3、虽然成立,但不能生效的合同。

(1)办理批准、登记手续为生效条件,当事人未办理的;

(2)附生效条件的合同,条件未成就的;

(3)被确认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故不存在生效的问题;

(4)可撤销的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无效;但被撤销前或不被撤销的,是成立并生效的。

(三)附条件的合同

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特别规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合同。

1、构成条件的事实要件

(1)应为将来发生的事实。若将已经发生的事实作为生效条件,等于未附条件;若将已经发生的事实作为解除条件,应视为该行为无效,因为当事人根本无进行该行为的意思。

(2)应是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的事实。若将确定将来会发生的事实作为条件,实际上并非条件,而是期限;若将肯定不会发生的事实作为生效条件,视为该行为无效;若将肯定不会发生的事实作为解除条件,视为未附条件。

(3)应是合法的事实

(4)应是当事人约定而非法定的事实

2、条件的分类

(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

延缓条件,又称生效条件。指合同于所附条件成就时生效。

解除条件,又称失效条件。指合同于所附条件成就时失效。

(2)肯定条件与否定条件

肯定条件,又称积极条件,指条件本身为发生某种事实。

否定条件,又称消极条件,指条件本身为不发生某种事实。

3、条件成就规则

原则上,所附条件将来成就与否,应以其自然状态发生为准;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应视为条件已成就;当事人为自己的阿利益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四)附期限的合同

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期限。附期限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一定的期限作为合同效力发生或终止的条件的合同。

附期限分为附生效期限与附终止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附期限和附条件的区别关键在于期限是一定能够到来的,而条件是不确定的。

【教学实训设计】

甲有一位于江边的房子,因资金紧张打算出售,问乙是否愿意购买,乙本无购买的意思,但又不想得罪于甲,就跟甲说:“我这人一向迷信,如果明天早上7点江边来了白鹭,我就

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非常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白鹭出现在江边,乙正要将白鹭赶走,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白鹭打跑了,至7点再无白鹭飞来。关于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问:(1)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何时成立?

(2)乙能否拒绝履行该买卖合同?

三、效力待定的合同

【教学情景设计】

朱某原是大鹏公司的采购员,已辞职。某日,朱某接到大鹏公司的进出口业务代理商某粮油进出口公司业务员的电话,称该公司代理进口的3000吨特级糖蜜因买主某食品厂急需资金欲低价转卖,大鹏公司如有意购买,务于晚饭前回复。朱某紧接着就打电话找大鹏公司经理,经理正出差,要晚上才回来。朱某赶到粮油公司,说货物大鹏公司要了。粮油公司不知朱某已辞职,就与其签了合同,并说糖蜜存放在仓库,你们把货款和仓储费付清,我们把仓单背书给你。

问:(1)大鹏公司与粮油公司的合同是否成立?

(2)朱某与粮油公司签订合同时,其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

【教学内容设计】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

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成立后,由于欠缺生效要件,其有效还是无效处于不确定状态,需享有形成权的第三人同意(追认)或拒绝的意思表示来确定其效力的合同。

效力待定的合同经过有权人的追认而有效;有权人拒绝追认或在一定期间不予追认则无效。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其能力范围订立的合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其能力范围订立的合同,因行为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而效力待定。

其效力的最终确定主要取决于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或拒绝权的行使。

(1)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

追认权为形成权,一经追认,合同自始有效;追认的方式限于明示,沉默与推定均不为追认的方式;追认的意思应向相对人表示;经相对人催告后,追认应在1个月内为之。

(2)法定代理人的拒绝权

拒绝权为形成权,一经拒绝,合同自始无效;拒绝的方式包括明示、沉默与推定;经相对人催告后,法定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

(3)相对人的催告权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对其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缔约的事实进行追认或拒绝。

(4)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

撤销权为形成权,一经撤销,合同自始无效;撤销权仅善意相对人享有;撤销只能以明示的方式行使;撤销权应在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行使。

2、无代理权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的合同,对被代理人而言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被代理人因而享有追认权和拒绝权,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的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此为表见代理。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3、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无权处分合同在成立后的效力状态为效力待定。

无权处分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或事后无权处分人取得所有权的,合同有效,否则合同无效。但在买卖合同中,若第三人为善意,可以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对标的物的所有权。

【教学实训设计】

周某父母先后去世,又无兄弟姐妹。父亲临终前,将一祖传古董交给他,要求其妥善保管。后来周某因外出打工,不便随身携带该古董,遂将古董交由其信任的邻居钱某代为保管。在周某走后,钱某因结婚用钱,情急之下谎称该古董为自己所有,在文化市场将其卖给了古董收藏商孙某,得款 1万元。年末周某回村过年,向钱某索要古董,钱某实在无法,只得将古董被自己出卖的事实告诉了周某。周某因考虑到是祖传之物,遂根据钱某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孙某,向孙某索要古董,称:“我是委托钱某保管古董的,钱某对古董没有所有权,你应当将其归还与我。”孙某以“我怎么知道古董是你的,钱某又没告诉我,更何况我已经交付了价款”为由,拒绝返还。

问:(1)周某能否请求孙某返还古董?

(2)孙某可否取得古董的所有权?

四、可撤销的合同

【教学情景设计】

2003年5月11日下午,华光照相器材商店购进一批新型数码相机,每部定价为2998元。售货员王某在制作标价牌时,由于工作中的疏忽,误将2998元标价为1998元,贴完后未予检查便下班了。第二天上午,顾客钱某来到该店购物时,发现在别处卖近3000元的该款数码相机在这里只卖1998元,遂买了两部。事后,当售货员王某再次去库房取货时,才发现每部少收了1000元。商店经多方查找,终于找到钱某,要求其退货或补足差价。钱某称自己买回的两部相机是按照标价付了钱的,买卖已成交,岂有商店要求顾客退货或补足差价之理。

问:(1)商店与顾客钱某之间的合同效力如何?

(2)商店能否请求钱某退货或补足差价?

【教学内容设计】

可撤销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某种原因致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并不使之当然无效,而是赋予行为人以变更权、撤销权的合同。可撤销的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无效,但在被撤销前是有效存在的。

(一)可撤销合同的种类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二)撤销权

1、撤销权的主体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和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可行使撤销权。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仅受损害方享有撤销权。

2、撤销权的性质

撤销权属形成权,权利人可单方行使,无须相对人的同意。

3、撤销权的行使

撤销权的行使应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不得由当事人自己确认。

4、撤销权与变更权的关系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变更或撤销。

5、撤销权的消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撤销权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2)撤销权人明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放弃撤销权的。

【教学实训设计】

甲汽车销售公司与乙汽车制造公司签订了一份轿车买卖合同。由于乙公司的业务员丁某对汽车型号不太熟悉,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将甲公司原先想买的B型号轿车写成了A型号轿车。虽然乙公司提供的型号不是甲公司原想购买的B型号轿车,但A型号轿车销量也不错。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提货并支付了货款。

问:(1)丁某的行为属于合同法上的什么行为?其效力如何?

(2)甲公司在支付货款后是否还能行使撤销权?

五、无效的合同

【教学情景设计】

陆女士与王先生于1996年2月登记结婚。2004年4月,王先生和父亲王老伯曾与一家房产公司签订《上海市商品房预售合同》一份,由两人向该房产公司购买了一套住房,房屋价格为42.7万余元。事后,父子俩共同取得了该房屋的房地产权证。

2006年4月,陆女士与王先生因琐事发生矛盾回娘家居住。不久,王先生与父亲到房产交易中心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一份,由王先生向父亲出让系争房屋一半的份额,价格为16万元,王老伯由此取得了该系争房屋的房地产权证,但并未支付对价。

同年5月,王先生一纸诉状要求与陆女士离婚。

在案件审理中,因涉及分家析产,陆女士要求与王先生父子分割系争房屋。在庭审中,王先生父子承认双方签订买卖合同未经陆女士同意,且转让系争房屋时王老伯未支付对价。问:(1)王先生出让房屋给父亲的行为的效力如何?

(2)陆女士能否要求分割系争房屋?

【教学内容设计】

(一)概念

无效的合同,指欠缺合同的有效要件,确定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合同。无效的合同是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确定无效、绝对无效的合同。无效的合同任何人均可主张合同无效。合同无效并不一定全部无效,部分无效的合同其无效的部分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的,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二)无效合同的类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教学实训设计】

公民甲与房地产开发商乙签订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提出,为少市契税建议将部分购房款算作装修费用,甲未表示反对。后发生纠纷,甲以所付装修费用远远高于装修标准为由,请求法院对装修费用予以变更。

问:(1)该装修费用条款效力应如何认定?

(2)该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如何?

六、合同被确认无效、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

【教学情景设计】

一个10岁男孩甲十分顽皮。今年三月,孩子把他母亲刚买的一块进口手表偷出去,以五元钱的价格卖掉,母亲几经追问才找到买主,耐心向对方说明情况,要求返还手表,并退回他五元钱。但对方却说手表是买的,又不是骗来的,怎么能退呢?

问:甲的母亲可以要求买方返还手表吗?

【教学内容设计】

(一)解决争议条款的独立性

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二)返还财产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三)赔偿损失

7.新爸爸必修课第三节宝宝出生后 篇七

知识储备

新爸基本技能抱宝宝、喂奶瓶、洗澡、换尿布……可不要以为这都是妈妈的事情,新爸们也必须要学习,不管之前有没有上过相关课程,为了让家庭和谐宝宝乖巧,就算是恶补也要学会。

爸爸在宝宝成长中的作用古语常云:“子不教,父之过”,道出了爸爸在宝宝成长中的教育作用。男性勇敢、自信、安全、坚毅、强悍的性格特点,对宝宝性格健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宝宝和爸爸关心融洽,那么孩子长大后就更容易融入陌生环境,显得较为坚强、独立,所以新爸爸们要多读些相关的书籍,以便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心理调适

收起玩心80后出生在物质比较丰富的时代,而且个性张扬,各种新潮的玩艺层出不穷,很多爸爸都有熬夜玩游戏、看电影、泡吧等休闲喜好。在宝宝出生后,这些爱好可都要暂时放一放,腾出时间来照顾宝宝。

听妈妈和妻子的话在现在的家庭中,带宝宝的主力军是在妻子、妈妈或者岳母,条件好的会请个保姆,还是女的。所以爸爸们要听有经验人的话,不要光看书无视了女人们的经验。

宝宝才是一家之主虽然说男人是一家之主,但在这时候,要调适好心理,宝宝现在才是一家之主,很多事情宝宝都是第一考虑对象。

提高效率,减少压力

平衡工作和家庭

通常情况下,爸爸都是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在面对缺少妻子关注、因为宝宝休息时间变少而日常开支增加的矛盾,爸爸们很容易感觉到压力,并且影响工作。在确保家庭第的前提下,新爸们可以跟上司和同事谈谈,让大家了解你的处境,尽量避免出差或者加班,同时跟大家保证家庭事务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效率。

计划好自己的时间

宝宝出生之后,绝对不是在原有的生活中加多一个小成员,生活是彻底完全地被改变了。新妈们因为有产假以及怀胎十月的准备,面对这种改变可能会从容一些,新爸们可就不一定了,当生活被划分为上班和回家两个部分,特别是回家之后混乱的照顾过程,让爸爸们越发觉得时间不够用,带回家做的事情没做完、该联系的人忘记联系、好久没跟朋友吃饭这一切可能都要当你面对责问时才会被想起。所以提前规划、提高效率变得非常重要,上班时就应尽力把工作上的事情都做完,尽量不要带回家做,如果实在做不完,那就要见针插缝地争取时间,在公车上、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工作,并且要注意补充能量。

理财

不管之前有没有理财的打算,等到宝宝出生后,新爸们可要好好上一堂经济课,大城市里宝宝的月均消费接近2000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而且随着宝宝的成长,要花的钱会越来越多。所以爸爸们可充分发挥男性数字逻辑方面的优势,早早为宝宝制定一份理财计划,存钱、买教育基金还是买保险,别偷懒,好好比较一下吧,不然压力可是会越来越大的。

赢得宝宝的心

要想当个好爸爸,除了适应环境改变,全身心地接纳这个小生命,也要想办法让小家伙接纳你,众所周知,由于妈妈带宝宝的时间较长,所以普遍会出现宝宝和妈妈比较亲的情况,新爸们也无须吃醋。

耐心温和地对待宝宝别以为小家伙说不了话爬不了就没有情绪感知,在“天真无邪”后面,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小家伙可都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所以新爸在面对小宝宝的时候,一定不能敷衍和将就,和宝宝说话时要温柔,照顾宝宝要耐心,千万不要打骂小宝宝。

上一篇:2009年下期高一历史教学计划下一篇:中心小学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