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食品(精选8篇)
1.品牌故事食品 篇一
电视里、报纸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总觉得离我很遥远。可是,只要留心我们身边,就会发现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学校附近,有些卖零食的小摊和商店。每天放学,很多同学冲到小摊旁,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抢着购买那里的“美味”,只见摊主都忙不过来了,接过钱,又随手摆弄那些食品,再直接递给买东西的人。那些食品上面不知沾染了多少灰尘和细菌,吃下去能不生病吗?
还有些同学冲进商店,买“拖肥”,买“狗牙”,买“不差钱”,买纯净水等等。那些零食包装袋上没有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甚至没有生产厂家。那纯净水瓶上没有一个汉字,同学们以为是进口的,抢着买了喝。实际上,这些都是三无食品,吃了是危害健康的。
食品安全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管不了那些只知道赚钱不顾别人身体安全的人,但是,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拒绝不安全食品,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
2.品牌故事食品 篇二
食品行业是传统的, 又是朝阳的, 因为这个行业从来不缺乏创新, 总是不断有新产品和新企业出现, 充满活力, 充满机会。
近日, 世界第四、中国老大的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推出的新型高原方便食品的“杏仁青稞粥”火热上市, 还没等到我尝出什么味道, 食品行业和媒体已经是一片掌声, 其关注点和赞赏点集中在高原特色和健康平衡上, 这当然好。但是我在想, “青稞粥”之外还有什么味道。
前不久, 中国最大的国字号粮食加工及出口企业中粮集团转型, 大规模进军全产业链式的食品, 接连推出了“五谷道场”方便面、“福临门”品牌大米、“悦活”果汁和果蔬汁等终端消费品牌产品。
无独有偶的是, 近半年以来, 我们公司接二连三地接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邀约并达成合作, 这些企业要在原来品牌荒芜的厨房餐桌食品市场里大做品牌:中国最大的苹果外销企业华圣果业, 开始打自己的品牌做内销市场;张仲景大厨房创新品类, 推出仲景香菇酱, 现在开始建设中国最大的香菇深加工产业基地, 进军全国市场;原区域性的皇家贡品沁州黄小米, 将产品包装化、品牌化、高端化, 进军城市高端市场, 同时推出深加工功能产品“小米粉”;湖北大明水产依托“鱼米之乡”资源, 开创淡水鱼品牌, 抢做鱼老大, 打造水产领域的“双汇”……
综合上述信息, 我预感到食品行业新一轮掘金大潮开始了。实力企业不再潜伏, 纷纷加大力度, 在看起来十分传统的食品领域发力。有的进入厨房餐桌食品市场做品牌, 像中粮、华圣, 有的抢占稀缺的产地资源, 在食品的深加工上创新, 像娃哈哈的青稞粥、河南新郑奥星的枣片等等。
二、掘金厨房餐桌食品市场和产地特色产品深加工市场。
发现一个行业和品类市场, 比发现一个产品市场重要。
食品行业看起来传统但实质上不传统, 它是与时俱进的产业。同时, 行业内各个细分行业和品类, 发展得极其不平衡, 充满了机会,
中粮集团、娃哈哈正是发现了这个正在生长着的大趋势开始大举挺进, 现在正是进入厨房餐桌食品市场和产地特色产品深加工市场做品牌的大好时机!
西方市场实践告诉我们, 当人均GDP过3000美元后, 品牌竞争开始从大宗生活必需品向小宗生活用品和类生活用品领域蔓延, 从主流常规产品领域向冷僻偏门领域扩展, 从原有品类向创新品类发展。在洗手液都拥有品牌的时代, 品牌竞争已经从客厅、浴室进入到厨房。
可是, 也许你没有想过, 长期以来, 在我们天天消费的粮食、水果、蔬菜、鲜肉、海鲜、禽蛋和众多调料、辅料, 一直是品牌荒地, 无人重视, 不会深加工、不会包装、不是品牌化, 以原生态在市场上裸奔着, ……产地特色的产品深加工一直是中小企业在折腾, 大企业似乎不屑, 品牌不强, 市场集中度很低。
品类是品牌生长的沃土。这是中国下一个大品牌的集中诞生地, 这是诞生伟大企业和企业家的战略机遇, 这也许是未来30年最后一次大发展机遇!
三、产地特色不是束缚, 恰是品牌之源, 是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
一方水土出一方名品, 我国地大物博, 几乎每一个区域都有闻名全国的名品。但是长期以来, 具有强烈产地特色的产品都说好, 就是做不大, 做不成大品牌。
除了一些品种受规模不大的限制外, 产地企业把产地资源当作品牌, 致使产品名称像公共厕所大家共用, 谁都不珍惜。像“东北大米”、“沙田柚”“阳澄湖大闸蟹”这种用产地名称当作品牌名称是做不成品牌的。显然, 这不是产地的错。
产地, 是粮食、水果、蔬菜等产品的名片和身份证, 这些产品的品种、质量、口味与产地密切相关, 产地特色不是束缚, 恰是品牌之源, 是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娃哈哈将“青稞粥”资源抢占了, 如果有人跟进, 那只是模仿品牌, 市场不会大, 更不会被人尊重, 就像娃哈哈的杏仁露, 怎么也干不过“露露杏仁露”一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怎样做产地属性很强的食品品牌?像娃哈哈、中粮集团、张仲景大厨房一样, 出于地域, 高于地域, 占据品类, 打自己的品牌!
一是用法律手段独占品类, 独享品牌, 这是最彻底最理想的办法。
独家使用地域名品品牌, 似天方夜谭, 是多少企业梦寐以求的, 虽然很难, 但不是完全不可能, 竹叶青茶就做到了。
竹叶青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 用法律武器辅以经济手段, 以15万元的代价收回其他厂商使用的“竹叶青”商标。从此, 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茶产业发展的共用品类品牌的顽疾。如今, 竹叶青成为中国当代响当当的高档茶品牌的典范。
辽参的代表“长海海参”今后不能随便叫了。2009年2月13日, 全国首例海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长海海参有了“护身符”。
每一种地域名品都是当地的一张名片, 现今当地各级政府对此都高度重视, 有志向的企业要千方百计争取政府的支持, 除了注册商标外, 申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 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品牌乱局, 让自己的品牌凸显闪亮。
二是挖掘产地文化资源, 将知名的产地做背书, 打自己的品牌。
一说起榨菜, 大家一定会想起涪陵。那么, 做榨菜其品牌就叫“正宗涪陵榨菜”吗?
乌江将“涪陵”作为产地背书, 用它与消费者沟通, 赢得信任, 树立其正宗榨菜的形象, 在其基础上, 突出“乌江”品牌的主导地位。因此, 在产品包装的品牌识别区这样写到:“乌江榨菜, 正宗涪陵榨菜, 始于1898年, 巴国古都涪陵因乌江 (古称涪水) 而得名, 涪陵榨菜名冠世界三大名腌菜之首。”将“乌江、涪陵”捆绑, 既占据了品类, 又树立了品牌。
河南南阳西峡盛产优质香菇, 其深加工产品香菇酱品牌就叫西峡香菇酱吗?河南张仲景大厨房有限公司没有那样做, 根据药食同源的理念, 他们把这个香菇酱品牌定名为仲景香菇酱, 在产品创意阶段, 就将产地资源有可能共用的问题提前规避掉了。
三是如果产地不知名, 就自己创造一个产地优势!
蒙牛的“特仑苏”到底好在哪里呢?广告告诉你产自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这是优质产区概念, 和林格尔一下子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乳品天堂。
中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企业天泰投资控股集团在策划创意“薯与我”薯片和方便粉丝产品时, 挖掘出产品的核心资源优势:原料产自东北寒地黑土, 薯片当然干脆, 粉丝晶莹劲道!
产地特色食品企业要站在地域名品资源的肩膀上创造新品牌, 让品牌代表品类中的正宗!
四是以传统或者独特的工艺占据品类, 彰显品牌。
生产工艺一般是一个原产地品牌的独家绝技, 与产品的质量风味直接相关。深入挖掘提炼这个内涵, 传播出来, 让消费者感知到, 抢先占据品类, 彰显品牌, 让对手措手不及并望尘莫及。乌江榨菜率先提炼传播出“三清三洗”、“三腌三榨”传统工艺, 让乌江榨菜顿时凸显出绝然不同。烤鸭属于北京全聚德, 雨润烤鸭怎么办?策划公司帮助雨润首先挖掘历史资源, 让雨润烤鸭抢占北京烤鸭元年, 将雨润烤鸭命名为“永乐一九”北京烤鸭。之后提炼工艺, 即永乐一九皇家秘制烤鸭“五道御法”:一选、二冲、三浆、四灌、五烤。从此, “雨润”让烤熟的鸭子飞了起来。
五是抢占心智资源, 以老大的姿态抢先发声。
地域名品是一种稀缺资源, 每一种品类只有一个老大, 所以必须抓紧抢占!
抢占就要善于传播, 把品类老大的定位和形象植入消费者心智中, 因此, 不传播等于没有占位!是老大就要说出来!
不要担心你原来是不是, 营销无真相, 消费者只相信他所认知的, 而不是事实。王老吉原来在两广地区, 不敢说自己是第一正宗, 但是它在凉茶品类中率先发力, 成功抢位, 现在是当之无愧的绝对老大。
方便粉丝的代表品牌是白家, 创始者却是光友。白家后来居上, 靠的就是营销传播。广告人出身的白家掌门人陈朝晖, 借势成都市郊龙泉驿的“白家高记肥肠粉”, 成功注册了“白家”方便粉丝。之后, 白家通过“注册官司”、“青石桥兵变”、“明矾事件”等一连串的事件传播, 极大地提升了白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3年把光友甩在了后面后, 一路领先。2009年白家有望突破5个亿, 实现了从消费者心智到购买市场的全面占领。
六是创新换代, 重树品类标准, 创造品牌溢价
无论是初步加工的大米、水果、冷鲜肉产品, 还是像果汁、青稞粥之类的深加工产品, 如何卖出差异、卖出档次、卖出高价?产品本身的差异性往往不够, 不足以产生差异, 消费者也不可感知。这就需要在产品上在工艺上推陈出新, 以换代产品甩开同行对手, 重树品类标准标志, 创造品牌溢价。
苹果哪里的好, “烟台!”许多人脱口而出。其实中国优质苹果产区还有多个, 分布广阔。身处西北黄土高原区、出口量全国第一的陕西华圣苹果怎么办?重建标准:高原脆, 有“护照”, 出口内销品质如一, 这个标准让竞争对手无法攀比。
草原兴发把羊肉进行精细分割、加工, 以标准化小包装, 通过草原兴发专卖店或专柜送到消费者手里。羊可能还是那羊, 但肉已经变得与原来不一样了, 显得精细有品质感。如今, 草原兴发成为来自草原羊肉的代表品牌。
山西沁州黄小米, 是中国最好的小米, 但过去一直局限于粗加工和区域化, 现在借助策划公司进行产业升级:一是将产品品牌化, 进军城市市场, 开创小米品牌;二是研制婴幼儿专用米粉, 大幅度提升产品价值, 开创功能小米粉新品类。
现在, 是让厨房餐桌食品走出区域, 做大市场, 做出品牌, 走向高端的最好时机!农业产业化企业、传统的区域的老字号企业、出口食品企业必须打破心智屏障, 重建市场边界, 引入先进的品牌营销手段:要学会包装产品, 让“土产”不再“土气”;要学会宣传产品, 让特产走得更远、走遍全国;要学会整合资源, 内外借力把规模做大;要会做价值, 让产品升值、让品牌卖得贵!
中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 中国的美食令全世界向往。韩国能够把泡菜传遍世界, 拥有瑰丽而深邃底蕴的中华厨房餐桌美食, 必将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而走向世界, 而其中的成功者, 一定是率先行动的品牌拥有者!
赶快行动吧, 在别人醒来之前出发!
3.冲锋吧!食品品牌 篇三
我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食品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及品牌运营能力仍有待提升。业内人士指出,加快实现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检测认证结果与技术能力国际互认、发展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有助于提升我国食品工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是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发展的前提。
日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四川省邛崃市成立中国食品行业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旨在为食品行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培训、协调等服务工作。同期,以“食品安全促进企业品牌建设”为主题的“2016年高级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研修班”,为近百名知名食品企业经营管理者们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共同研究食品品牌建设发展新思路。
培育品牌,政府出“新招”
国务院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将加快推进食品行业的品牌建设工作。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未来5年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的目标和路线图。
对此,2016年工信部将在10-15个城市开展实施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实施战略示范试点工作。“针对食品行业,工信部将开展国际对标和产品品质对比,并发布1-2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推进一批重点产品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新增3-5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工信部品牌专家周宏宁说。
“食品安全是食品品牌建设绕不开的话题。事实上,召回工作是消除产品不安全问题的最经济的方式,但目前我国食品行业的召回制度仍不完善。由于召回工作属于工作量巨大的后市场管理措施,因此食品行业未来将涌现一批职业打假人,同时完善诉讼律师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巡视员毕玉安说。
建设品牌,协会“全方位”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坦言,当前食品企业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此次中食协成立的中国食品行业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旨在为食品行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展示、咨询、培训、协调等服务工作。
“如果说,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日常维护和管理食品品牌企业。那么,通过举办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及‘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品牌调查活动,将有效发挥集聚效应,促进产业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光明集团原总裁曹树民指出,“由中食协主办的2016年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将于10月26至28日在上海举办,期间还将举办2017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发布、2016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等多场专业论坛,对接展商及专业观众,促进产业上下游融合。”
曹树民称,中食协还将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配合,结合上述品牌调查活动及线上线下的投票情况,共同编制食品行业权威品牌发展报告,客观评价和指
导全国及区域性食品品牌的发展。
据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共产生33个会员单位,其中团体理事单位24个、个人理事9个。加多宝集团党委书记庞振国担任理事会会长,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珂、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孙鹏、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中、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王巍、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诚、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公关部总监李生延担任副会长。
品牌国际化,风险要规避
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是食品企业国际化进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曹树民表示:“在并购过程中,光明集团牢牢把握几大原则,比如要根据当地权威机构出具的风险评估报告,在团队优秀、经营团队稳定、股权不能减持等前提下,选择同时具有资源、完善渠道、风险可控(并购前五年的利润不低于5%)、符合上市条件特征的企业。”
正是凭借其在国际市场的优秀表现,2015年光明集团被《福布斯》杂志列为国际舞台必须关注的十大中国企业之一;被《财富》杂志列为中国100家最信赖的企业第34位,比2014年提升15位。
作为此次活动的地方承办单位,邛崃市是成都规划的食品饮料(优质白酒)产业主要承载地。邛崃市市长惠朝旭指出,邛崃市被评为“中国原酒之乡”,目前正重点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两黑一白”(黑茶、黑猪和白酒)的品牌建设。截至目前,邛崃市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50家,包括达能、伊利、金六福在内的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级龙头企业落户邛崃,在产业规划设计、品牌配套服务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协会副会长、原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陈吉福称,白酒占据四川省食品行业总产值的1/3。另外,作为食品大省,四川省180个县中有100个县是纯农业县。正因为食品工业可融合上游农业、中游食品加工业、下游服务业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继续扶持邛崃等县域经济体食品工业转型升级。
4.成就食品品牌全攻略 篇四
一、品牌定位――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杰克•特劳特认为,定位就是令你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即鲜明地建立品牌。品牌定位,就是提炼出品牌独有的“个性”。 一个产品品牌不可能在消费者心智资源中占据同类产品市场需求的所有位置,只能选其中最独特最能体现品牌独有“个性”的一点作为品牌的定位,才可能在目标消费者心中留下清晰的记忆。比如,农夫山泉的“农夫山泉有点甜”,七喜的“非可乐”,王老吉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就是抓住了品牌独有的“个性”,从而获得成功的案例。
在品牌定位时,还应该避免定位的误区,主要有:
1.简单以价格为定位――高档、中档、低档
2.认为品牌定位就是单纯的提炼一句广告语
3.没有系统的定位理论和思维
4.频繁更换定位
5.定位长期一成不变
二、品牌塑造――让你的品牌“与众不同”
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品牌资产进行独特的管理和塑造,
以农夫山泉为例,在进行品牌定位之后,对品牌进行了一系列的塑造,在产品的包装形式上进行创新并多样化,通过公益广告“一分钱的账单”、“阳光照亮贫困”建立起有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赞助体育赛事,作为体育赛事专用水,提升了产品的可信任度。品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大规模的公益和赞助等循序渐进的进行品牌塑造,通过建立品牌优势来刺激和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冲动。
三、品牌整合传播――让您的品牌“广为人知”
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公关活动、销售促进等手段来实现。广告的形式有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网络广告等,贝蒂斯橄榄油就是通过央视广告成功实现了品牌的传播;公关活动有展会营销、赞助营销、事件营销、新闻营销等,壹号土猪通过大学生卖猪肉的新闻,博得大家的眼球,从而达到了营销传播的目的。销售促进常用的手段有买赠活动、打折优惠、捆绑优惠、新品发布等。品牌整合传播,就是要让你的品牌“广为人知”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当喝去火的饮料时首先会想到王老吉这个品牌,需要吃“非油炸”方便面时首先会想到五谷道场,需要饮用“天然矿泉水”时首先会想到农夫山泉,想喝“非可乐“饮料时首先会想到七喜。
当今时代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如果没有品牌竞争优势,企业就难以稳定发展。未来食品行业的出路就在于成功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占尽商机,赢得消费者的喜欢和信赖。
5.果仁食品品牌的广告词 篇五
2. 味蕾的奢华绽放,味觉的高贵盛宴。
3. 喜那食品,喜迎天下。
4. 贵在营养,赢在天然。
5. 喜那,喜迎天下。
6. 喜那,开启美食新纪元。
7. 喜那食品,只为高贵而生。
8. “喜那”,让您绝对放心的健康休闲食品。
9. 吃出来的完美!
10. 喜那食品,来自大自然的问候。
11. 果然不凡,仁心完美。
12. 完美健康,贵在天然。
13. 生态美味无穷回味。
14. 喜那创意,完美演绎。
6.中国食品品牌的危机与出路 篇六
品牌的成功有一个规律。将全球流行的食品品牌进行归类就会发现,每个发达国家的背后都有一些世界级的品牌,即便他们没有任何原材料供给方面的天然优势――不出产可可的瑞士诞生了以速溶咖啡扬名立万的雀巢,两大可乐巨头同样无法从美国本土得到足够的原料,而英国领地上不曾栽种一株茶树,却拥有像立顿这样的茶叶旗舰品牌,其产值曾超过了多达7万家中国茶厂的总和。
相反,众多经济欠发达国家在食品品牌塑造方面却是乏善可陈,中国也不例外。美国的强大,不只是军队的强大,也不只是科技的强大,更多的是在于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们的强大,因为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成功推销了国家品牌。
同样,中国的崛起不应该只是资本的积聚和技术的追赶,一个强大的中国亟需一批世界级品牌来支撑。但是,我们与世界主流食品品牌的差距甚远,且已暴露出大量的现实性亟待解决的品牌问题。
品牌崛起中的危机
危机之一:品牌优势的模糊
参与全球竞争是每一个本土食品品牌的梦想与追求。
近些年来,在国际上我们已有一些有影响力的食品品牌,如茅台、五粮液,青岛啤酒,它们凭借在国内积累起来的市场运作经验和资金优势,以品牌为核心积极在国外拓展,势头虽然不错,但其主要影响力还只是集中在华人地区以及和中国文化同源的亚洲地区。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强劲势头相比,中国食品品牌似乎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也就是说,经过30多年的市场锤炼,中国的食品品牌依然不能笑傲全球。
其实,撕掉品牌的依云与我们的白开水没什么两样,消费者不会为了它疯狂,也不会想在“喝的时候被人看到”,但是,品牌的重要性在于它给了消费者一种价值共鸣。而这恰恰是中国食品品牌所欠缺的。
危机之二:营销模式的匮乏
一个食品品牌的成功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营销模式,一个是产品质量本身,
产品、品牌、定位、人群完成的是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将内部资源转化为外在的销售力时,还需要模式上的精选。是选择区域市场,还是进入核心城市,亦或者全国通吃?选择营销模式恐怕不是在选择自己的消费者,而是在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队伍建设、资源搭建能力等。
中国食品企业的营销模式更直接的是与渠道 。战略布局之下还有细节渠道的甄选,是走别人走过的路,硬碰硬,还是开发自己的特殊渠道;是见渠道就进,还是精准自己的目标人群,出现在他们出现的地方,这些不是一个盲目的食品企业所能做好的,渠道做不好,资源浪费不说,企业也会元气大伤。
产品质量是任何一家企业的立身之本。蒙牛的特仑苏肯定与2元一包的纯牛奶有着巨大差别;今麦郎的面和料一定也比华龙其它面高出许多;茶籽油好,一是原料,二是技术,三是营养。这足以证明,成功食品品牌的所有一切都应该是建立在高品质基础上的,如果产品不过关、没特点、不突出,就不要妄谈“省优、部优、国优”,更不能拿到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品牌进行较量,所以也就失去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优势砝码。
危机之三:产业链条的短板
中国食品品牌也有想通过扎扎实实做产品来积累品牌形象的。杜康酒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年份酒做基酒,因为基酒有限,所以这个酒厂总不能快速发展起来。而很多白酒早就打破了这个局限,用别人的基酒来勾兑,然后贴上自己的牌子。所以,中国酒里没有伏特加这样的全球品牌。
我们的食品生产经常用地产或OEM(代加工)的模式。比如,在西安喝青岛啤酒,你喝到的一定是宝鸡的青岛啤酒,因为酿酒的粮食是宝鸡的,水也是宝鸡的,所以,总是喝不出青岛的味道。
能够坚持用质量来做产品的蒙牛牛奶,短短几年就坐上了液态奶的第二把交椅。但谁又能预料到,在奶农源供应环节却出了三聚氰胺的事端,让蒙牛形象尽失。蒙牛奶源多米诺骨牌似的蔓延到下游,大白兔奶糖、冠生园食品无一幸免,晕轮似的波及下来,就成了中国食品的整个品牌问题。
7.德辉食品的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篇七
一、德辉食品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休闲食品制造业属于开放程度较高的行业, 外资企业数量虽然不多, 却占据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超过半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许多本土企业在庞大市场机会面前却发展的举步维艰, 经过调查有约89%表示喜欢休闲食品, 这也意味着休闲食品有着广泛的受众, 而且, 通过对休闲食品的购买周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67%的被调查者表示更替周期在十天以内, 这说明休闲食品的需求量很大。调查显示, 超50%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在网上购买休闲食品而在品牌的选择上87.5%的被调查者表示品牌具有一定的保障, 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带来的效应是很大的。那么是什么导致国内大部分休闲食品企业乏力呢, 显然老旧的营销策略已不能满足当今企业的需要了, 当前德辉食品存在以下问题:
1、行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因为食品行业的技术壁垒不高与进入门槛低, 企业投入相对较少, 因此有众多的资本涌入这个行业, 行业趋于完全竞争, 打价格战现象严重, 促销手段层出不穷, 企业利润被迫降至很低, 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而且, 消费者要购买酥饼可以选择宏继, 要买发糕还有铜鸟食品, 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
2、成本增加。
面粉粮油等原料价格上涨, 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 企业利润又进一步被削减。大型企业雪上加霜, 中小型企业本就缺乏竞争力, 难以维系。
3、跨国休闲食品的冲击。
像卡夫 (奥利奥等产品) 和玛氏 (德芙等产品) 这样的跨国休闲食品品牌在我国占据了半壁江山, 其具有雄厚的资金打造明星产品, 促使其在市场上快速的发展。相比之下, 像米老头、好巴食、上好佳等这些中国本土休闲食品品牌就显得乏力很多, 不能与之抗衡。
4、品牌认知度低。
提到巧克力, 消费者马上可以想到费列罗或者德芙, 雪饼就是旺旺, 果冻就是喜之郎, 这些清晰的品牌认知, 促使消费者立刻产生产品与品牌之间的互换联想。如果有人问德辉食品品牌代表什么产品, 据调查78%的人提到德辉食品不会立马想到一个产品, 其名下有辉系列酥饼、龙游发糕、中秋月饼、各式糕点等等。不注重品牌规划与建设, 无意建立分众品牌, 只在母品牌上大做文章, 导致品牌认知度低。
5、促销目标不明确且手段单一。
没有对自身产品促销进行过整体细致的规划, 就如德辉食品淘宝旗舰店, 没有明确的促销目标、促销方案、促销主题、促销预算和促销控制与评估, 采取的促销方式也没有什么创新, 除了降价促销就是礼盒促销, 这种促销方式虽然对于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是, 日复一日一样的促销, 并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冲击, 反而会有一种自贬身价的感觉。
二、德辉食品品牌营销的重要性
1、德辉食品自身发展需要提高品牌知名度。
企业自身需要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是产品的金字招牌, 品牌营销有利于德辉食品知名度的提升, 良好的企业形象加上知名度的提升是德辉食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保障。
2、品牌营销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当今社会, 品牌带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物质和精神上的体验, 更是一种保障, 产品是不会说话的, 在使用之前消费者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了解, 只能凭借过去的经验和他人推荐, 这样已来购买新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是一种挑战, 有较高的购买风险, 品牌给人的安全感与信任, 会大大减少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耗费的心力。
3、品牌营销是竞争的需要。
因为食品行业的技术壁垒不高, 行业趋于完全竞争, 打价格战现象严重, 品牌能有效的制约价格战, 产品容易模仿, 品牌是难以模仿的, 所以, 品牌营销是竞争的需要。
三、德辉食品品牌营销建议
1、开发新产品。
一个企业要发展, 就要善于发展潜在客户, 所以企业要不断的创新, 要推出新的产品, 德辉食品应该在薄酥饼或者其他休闲食品的种类上加大研发力度, 开发多种口味的新奇休闲食品。比如在口味上, 酥饼据记载:金华酥饼始见于南宋婺州浦江吴氏所著的《中馈录》, 他所说的酥饼是用蜜糖作馅的, 与今之干菜肉馅稍有区别。是不是可以返璞归真, 现在的酥饼多为干菜肉馅, 较为油腻, 如果能推出, 一款带有蜜糖的清香和甜味的酥饼, 并打着健康、绿色的旗号应该很能吸引眼球, 可能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当前人们不仅追求健康生活, 也追求精致生活。如果能在酥饼的样式设计上更加推陈出新则会更加受到市场的亲睐。
2、加强品牌推广。
德辉酥饼要更进一步的加强自身的品牌推广方面的力度。 (1)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比如微博、网购, 团购等现代化信息技术。 (2) 加大广告的投入。 (3) 推出品牌的玩具公仔。 (4) 奶茶店、咖啡店、KTV、电影院等休闲场所合作, 通过与之产品的搭配组合, 使消费者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品牌的产品特点。 (5) 在超市、便利店、食杂店、百货商场、批发市场, 通过堆头、端架等形式的终端展示来提升品牌, 扩大产品销量;同其他类型的产品如饮料等联合起来进行促销、捆绑销售等形式展示产品。
3、主打绿色安全食品这个旗号。
德辉要采用更加先进和环保的新技术, 加大产品的研究力度,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在当前国内食品质量问题层出的情况下, 打响自己绿色安全食品品牌这个旗号。
4、利用人流促销。
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园、游乐场、旅游景点、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地设置促销点推销德辉薄酥饼的零食, 利用这些地方人流量大且流动性强的特点, 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产品。
5、明确测小目标, “小事件”中发现商机。
借助软文, 从不同的侧面, 不同的角度介绍你的企业、品牌、产品, 诠释你的经营理念, 品牌主张, 产品特性, 各种优势等, 从身边的“小事件”中发现商机, 就像农夫山泉的成功案例每购买一瓶你就为希望工程捐助了一分钱那样, 运用慈善热点等多种促销手段, 花钱不多, 同样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事件行销。
6、把握好政府的产业政策。
政府的产业政策是为了扶持、促进产业更好的发展, 根据历史经验的总结, 政府政策对产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龙游县人民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 浙江德辉食品应该对这些政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从而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虽然我国本土休闲食品企业还处于弱势, 市场竞争又如此激烈, 但我国休闲食品的生命力旺盛、市场前景广阔, 并且食品业一直是完全竞争阶段, 进入门槛低, 竞争激烈, 企业利润日趋平均化, 市场细分和行业整合也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 休闲食品企业应抓住发展机遇, 通过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手段, 运用差异化战略, 开发更多的产品, 走出一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使企业产品成为行业中的明星, 让消费者追捧中小食品企业的品牌, 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帮助中小食品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莉.天津市GI初级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4 (10) 10-19
[2]胡春娟.北大荒集团绿色食品品牌建设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11 20-26
[3]蔡守琴.青海绿色食品品牌营销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 (11) 5-11
[4]宋真.品牌营销将成为药品营销的主导策略[J].《中国外资 (下半月) 》2013 (9) 16-22
8.食品业“洋品牌”魔咒 篇八
今年8月29日,光明食品以5.3亿澳元约合5.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玛纳森食品75%的股权。此次交易是光明食品迄今最大的海外收购案,也是国内食品行业的最大海外并购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光明食品近两年来实施的第6次海外并购。而此前该集团实施的5次海外并购中仅有并购新西兰信联乳业获得成功,其余4次均“以失败告终”。光明食品海外并购热情如此强大,屡战屡败之后,依然屡败屡战,哪怕是借贷也要并购,凸显了国内食品业觊觎“洋品牌”的流行风向标。
不只是光明
光明的并购诚意毫无疑问,因为这是整个食品行业都在进行的事情,是国内食品业巨头的大势所趋。
除光明食品外,国内食品业龙头中的中粮、新希望等企业都开始布局海外收购。
去年以来,中粮集团相继收购了智利葡萄酒酿造企业比斯克特酒庄和法国波尔多的维奥庄园。在最近2个月内,更接连启动2起针对澳洲糖业公司的并购。其中耗资1.3亿澳元针对Tully糖业公司的收购目前已经基本敲定,但对另一家糖厂Proserpine公司的收购却生波折,他们提出的收购方案近日被对方公司董事会拒绝。
有趣的是,光明集团也曾对Proserpine糖厂产生过兴趣,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曾对媒体表示,在Proserpine糖厂出现并购性机会之初,光明集团在当地长期合作的中介机构,就已将这家糖厂的资料摆到了他的办公桌上。中介机构对当时潜在的几家收购方进行初步评估后,认为光明集团最有并购成功的把握。但随后光明得知中粮已经先行介入,本着国内同行不进行恶意竞购的原则,故而放弃。
中粮和光明其实只是整个食品行业海外并购热的一个缩影。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并购案例已达32宗,金额达102亿元人民币。而在此前的2005~2010年6年中,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并购案例总数仅为49宗,金额近两百亿元人民币。
与国内食品巨头纷纷投身海外并购热潮相对应的是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从此前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到俏江南南京某门店回锅油事件、海底捞勾兑门事件,都在严重影响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
拜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所赐,食品行业在去年的大幅发展受到遏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食品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产成品为462.4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是指产值500万人民币及以上企业),相比于2009年421.40亿元增幅仅为9.75%。
借势“洋品牌”风潮
国内投资不足、企业供应链安全问题日趋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加剧等问题的循环恶化,不仅让食品巨头有唇亡齿寒之感,更让其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海外。食品巨头谋求收购国外高端品牌及上游产业链资源,以加强产业链控制及自身竞争力的战略诉求显露无遗。
“这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的‘洋品牌’战略。”一位产业观察业者告诉笔者:“这样的并购目的不是借助洋品牌的海外影响力去拓展海外市场,而是将洋品牌的目的地锁定在中国市场。”
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由于国内食品安全环境恶化,洋品牌要远比国产品牌更受消费者待见。以备受三聚氰胺等事件影响导致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的奶业市场为例,2008年以来,国内市场对“洋奶粉”的需求急剧膨胀——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量为14万吨,2009年激增到31万吨,同比增长121%;2010年增长至48万吨,增长55%。2011年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奶粉进口量已超过2009年全年总量,洋品牌在国内的竞争力显露无遗。
这也激发了国内食品巨头海外并购的雄心,借助“被中国化”的洋品牌,反攻中国市场,显然有利用消费者这一心理趋势投机取巧以占领市场的用意。
“大多数消费者容易直接被产品的外国名字所迷惑,而这些被中国企业并购的洋品牌,则可以借助国内食品巨头的强大市场渗透力和宣传推介能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覆盖中国市场,并形成口碑,直接形成销售热潮,这叫做借势。”长沙食品经销商刘成敏对笔者说。
“假洋鬼子”困局
看似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食品巨头海外并购,其实依然存在极大的可行性风险。这一点从近年海外并购成功案例的真实结局中可见一斑。
海外并购并非合二为一那么简单,最大的障碍集中在如何对被收购目标进行有效整合。过去几例并购中,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TCL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均是通过并购,并购方掌握了国际领先的技术、品牌,但是由于缺乏与之配套的管理能力,使得在整合阶段遭遇失败。
对于消费品生产企业而言,除了有效整合外,还要面临品牌价值维护、如何让产品迎合中国人口味等难题。最经典的案例是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之后,由于管理不善,昔日在笔记本领域鼎鼎大名的Thinkpad品牌最终从贵族变为平民,由象征身份的标志,变成今日和其他笔记本品牌一般无二的“大路货”。
这种难题也已经在食品企业并购中得到显现。光明食品收购英国最大零售集团联合饼干的计划流产,部分原因就在于管理McVitie和HulaHoops这两个品牌的生产商颇具难度。
“缺乏专业人才、管理能力落后,买进来的企业和品牌,可能会在国人对洋品牌固有的崇洋媚外态度下,短暂的辉煌一下,但最终反而会因为运营能力过弱,不仅丧失这些品牌原有的海外市场,还会让国人对‘假洋鬼子’产生免疫力,反噬其身,成为食品巨头的负担。”龙博微电子商务公司总裁杨子文如是说。
光明食品恰是一例,其拥有光明乳业、大白兔、冠生园等国产知名品牌,但大白兔奶糖早已不复往日光鲜、冠生园受昔日负面食品安全事件牵连至今重伤未愈,光明乳业也长期在奶业中因为运营模式的陈旧而久居千年老三的地位。这个昔日在国内同领域中拥有最强号召力的企业的现状,让其对品牌的运营能力一直受人质疑。如今让其驾驭海外顶级品牌,又能有几成胜算,其挑战远比机遇要高。
【品牌故事食品】推荐阅读:
珠宝品牌故事07-04
食品企业品牌推广策划06-22
精彩的品牌故事07-18
公司品牌故事怎么写07-10
《安琪尔公司简介及品牌故事》08-27
品牌战略与品牌定位09-15
2024中国十大防盗门品牌榜中榜,安全门十大品牌,防盗门十大品牌最新排行榜10-16
《品牌》杂志简介06-16
品牌个性06-21
品牌建设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