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类项目管理案例

2024-06-30

技术类项目管理案例(共10篇)

1.技术类项目管理案例 篇一

1权力与地位:管理层要求员工加班2价值观不同:在中国要求员工(长时间)加班

3资源缺乏:可用的资源是有限于是没能力工作效率低下,有能力的设法跳槽。

解决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的设计报酬系统,重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并在人力成本与员工绩效之间取得一个动态平衡.接着,看看各部门之间的冲突是另一种群际冲突.直线职能制

1任务相互依赖:由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任务依赖性2目标不相容:销售部门的目标是顾客满意 解决的办法:企业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促进信息的流通,让各部门及时得到有用的数据.三人际冲突.产生这种冲突的原因

1人格特质:优秀的员工未必能成为优秀的经理2缺乏信任:胡经理心胸狭窄

这会极大的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导致团队效率低下.3归因失误:错误把良性的竞争

归因为恶性的竞争,就出现各种误会和冲突.导致信任程度减弱.1权力与地位:管理层要求员工加班2价值观不同:在中国要求员工(长时间)加班

3资源缺乏:可用的资源是有限于是没能力工作效率低下,有能力的设法跳槽。

解决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的设计报酬系统,重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并在人力成本与员工绩效之间取得一个动态平衡.接着,看看各部门之间的冲突是另一种群际冲突.直线职能制

1任务相互依赖:由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任务依赖性2目标不相容:销售部门的目标是顾客满意 解决的办法:企业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促进信息的流通,让各部门及时得到有用的数据.三人际冲突.产生这种冲突的原因

1人格特质:优秀的员工未必能成为优秀的经理2缺乏信任:胡经理心胸狭窄

这会极大的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导致团队效率低下.3归因失误:错误把良性的竞争

归因为恶性的竞争,就出现各种误会和冲突.导致信任程度减弱.1权力与地位:管理层要求员工加班2价值观不同:在中国要求员工(长时间)加班

3资源缺乏:可用的资源是有限于是没能力工作效率低下,有能力的设法跳槽。

解决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的设计报酬系统,重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并在人力成本与员工绩效之间取得一个动态平衡.接着,看看各部门之间的冲突是另一种群际冲突.直线职能制

1任务相互依赖:由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任务依赖性2目标不相容:销售部门的目标是顾客满意 解决的办法:企业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促进信息的流通,让各部门及时得到有用的数据.三人际冲突.产生这种冲突的原因

1人格特质:优秀的员工未必能成为优秀的经理2缺乏信任:胡经理心胸狭窄

这会极大的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导致团队效率低下.3归因失误:错误把良性的竞争

归因为恶性的竞争,就出现各种误会和冲突.导致信任程度减弱.1权力与地位:管理层要求员工加班2价值观不同:在中国要求员工(长时间)加班

3资源缺乏:可用的资源是有限于是没能力工作效率低下,有能力的设法跳槽。

解决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的设计报酬系统,重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并在人力成本与员工绩效之间取得一个动态平衡.接着,看看各部门之间的冲突是另一种群际冲突.直线职能制

1任务相互依赖:由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任务依赖性2目标不相容:销售部门的目标是顾客满意 解决的办法:企业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促进信息的流通,让各部门及时得到有用的数据.三人际冲突.产生这种冲突的原因

1人格特质:优秀的员工未必能成为优秀的经理2缺乏信任:胡经理心胸狭窄

这会极大的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导致团队效率低下.3归因失误:错误把良性的竞争

归因为恶性的竞争,就出现各种误会和冲突.导致信任程度减弱.

2.技术类项目管理案例 篇二

1生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首要的金科玉律。另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也表明:深入、系统地研究学生, 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与学生群体, 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与学生协调一致地产生“教育共振”, 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职业院校担负的人才培养职责是:为生产、营销、管理、服务工作培养大量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首先要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学生。职业院校招收的学生多是学习基础薄弱的学困、心困、贫困的“三困生”, 特别是最近几年, 随着生源的减少, 各高职院校都加大了五年高职学生的比例。这些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 年龄小, 心智还不成熟, 学习自觉性低下, 学习习惯不良, 学习方法欠缺, 心理素质不高。相对于参加过高考的三年制高职学生来说, 其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明显不强, 更何况很多学生就读职业院校并非自己的爱好与志向, 往往是不得已的选择。

2调查

笔者曾对五年制高职班和三年制高职班学生进行过学习态度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三年制高职班中, 学生学习主动性强, 但能自主学习和有探究愿望的学生只有60%左右, 五年制高职班仅有40%左右, 其余的学生则只是依赖教师, 被动学习。调查结果提示:职业教育必须改变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传统教学方式, 而应当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因为教材知识是概括的、抽象的、枯燥的, 难以被学生接受, 所以, 教师一定要将知识产生的过程与蕴藏其中的人类智慧、道德追求带进课堂;将生活与临床带进课堂;将趣味和悬念带进课堂;将成功或失败的故事和体验带进课堂;将职业的价值与风险带进课堂;将尊重、鼓励和宽容带给学生。在改革教法的基础上, 将职业教育的目标紧紧放在能力培养上, 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 才能有望取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3思路

正是由于高职教育的这种现状, 引起了高职教育者的思考, 出现了很多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有德国的双元制, 还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行动引导教学理论等。笔者在对这些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对药物检验技术课程进行了导、定、练、训、判、评六环节的项目教学改革探索。

4案例

项目教学模式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这些知识的传授是按照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的, 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到教、学、做合一[1,2]。

现以药物检验技术课程中的典型项目: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测定为例, 简介如下。

第一步:导———导项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前要求学生去药店调查治疗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发热、头痛的常用药物, 上课开始首先由学生公布调查结果, 学生会说出很多相关的药物, 如对乙酰氨基酚、感冒灵胶囊、四季感冒片、白加黑、散利痛、贝诺酯片等。然后教师从中选出对乙酰氨基酚片, 并展示从药店购来的实物。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 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教师再介绍片剂含量的测定方法, 导入本堂课的项目任务。接着开展的学生活动就是通过多媒体和实物让学生回顾原料药含量的测定方法, 比较原料药与片剂含量表达方式的差异, 回忆药物分析中的仪器分析法。

第二步:定———定方案,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项目任务确定后, 就让学生定方案。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实验步骤。接下来让学生根据项目任务, 查阅药典, 分组讨论, 提出各自的实验方案与步骤, 并确定最优实验方案与具体步骤。这种教学方式与过去不同的是:以前是由教师事先制订好方案, 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在让学生自己制订方案, 学生就会迫切想要实施自己的计划和方案, 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三步:练———练设备, 善用学生的好奇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精密仪器, 学生很少接触。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仪器的内部结构 (因为实际操作中学生不能拆分仪器) , 然后示范操作。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示的基础上, 分组动手操作仪器。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小心操作的职业素养。

第四步:训———训技能, 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失败。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 学生就可以分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对乙酰氨基酚片含量的测定任务。教师的工作是指导和鼓励学生操作, 发现、收集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只要不是操作仪器出现失误, 不会影响仪器性能和使用寿命, 就不必苛求学生。美国心理学家纳特·科内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获取新知识前先进行测试, 尽管测试结果很不理想, 但这样的学习效果反而比直接学习新内容更好。这就是说, 创造条件让学生犯错, 让他们体验失败, 他们反而会学得更好, 知识也会记得更牢。简单地说就是:学13秒反而不如先猜8秒再学5秒的效果好。这种被誉为“错误成功学”的学习策略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也适用于各种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实际操作, 在操作中思考, 知识技能会记得更牢, 更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五步:判———判质量, 培养学生自省的习惯。药物检验是一项十分严肃、追求精确的工作, 必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及时自省的良好习惯。操作任务完成后, 就该处理数据并计算结果了。此时教师的工作是严格规范操作程序, 总结常见的错误操作, 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质量意识。学生则将自己操作得到的数据与《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自行比较做出判断, 得出结论。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向全体学生报告分析结果,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 培养学生自我审查的能力与习惯,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

第六步:评———评优劣, 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工作任务完成后, 让学生总结课程的收获和经验。教师将事先设计的考核方案予以公布, 由学生自己对照考核标准进行自我量化考核, 评价实习成绩的优劣, 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及时反馈, 使其或收获自信心, 或找到失误的症结, 以此提升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这里的评价考核标准必须符合职业岗位的综合要求:以学生的能力目标为重点, 以学生完成职业岗位目标任务为依据, 尽可能贴近“职业人”的要求[3]。

考核评价标准及权重为:一是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 (20分) , 包括工作服的穿着、仪容仪表, 清查给定的药品、试剂、仪器、药典、检验报告单, 爱护仪器, 不浪费药品、试剂, 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检测完毕后将仪器、药品、试剂等清理归位。二是操作技能 (50分) :包括调节天平水平及清零、取样、称量且其结果在规定范围内, 称量结束后及时清洁天平并复位;清洗容量仪器、溶解、转移、定容、过滤、移液、稀释;选择光源与比色皿、参数设定、比色皿使用、空白校正、供试品溶液测量、读取数据。三是实验结果 (30分) :公式正确、结果计算准确、将检测结果与药典标准进行比较、完成药品检验报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每个工作任务的考核评分都要纳入本课程的结业考试成绩, 并且对完成任务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根据达优的程度给予不同的奖励分数。学生对本考评分数不仅欣然接受, 还十分认真地通过自己的操作去积极争取, 甚至出现“不达奖励目标不罢休”的学习干劲。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这也正是高职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施天慧.药事管理与法规项目教学案例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 :69-70.

[2]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5) :28-30.

3.技术类项目管理案例 篇三

《网络安全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也有较高要求。然而采用“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教学效果差,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案例作为课程导入,将内容融入项目,做到课堂与实际应用无缝对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特提出“案例项目制”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被动式教学”,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课程以理论知识讲解为起点,辅以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来验证知识结果。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模仿教师的实验演示上,留给学生自我分析的空间不足,导致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

课堂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够。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很好地将知识融入实际应用。实验安排过于理论化,教师往往就某个知识点安排实验,导致学生学习后,该如何应用于实际。

实践考核方式落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重点是考察和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和运用能力。而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老师绘制一个拓扑结构图,甚至规划出网络参数,提出所需实现的功能,学生按照拓扑结构图搭建环境,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实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不利于规划、设计、实施网络等能力的锻炼。

“案例项目制”教学方法

“案例项目制”教学法,可细分为“案例教学”“项目制实施”两部分。“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设计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导入授课内容,是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启发式、贴近实战的教学方法。“项目制实施”教学法,是以典型项目为实践教学对象,将知识融入项目,以项目组的方式具体实施。学生围绕项目需求,对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并在实验环境下进行实施。“项目实施”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实验考核,它抛弃了传统考核模式,没有具体的技术暗示与限制。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都非常有好处。如图1所示:“案例项目制”教学方法的实施流程。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在课堂开始就实施,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情景,引导学生对应用案例情境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解决办法引出当天课程内容,然后围绕内容开始理论分析与讲解。理论讲解完成,教师将所引案例通过实验模拟出来,最后让学生练习,教师辅以指导。

项目制实施。“项目制实施”是针对实践考核环节。每一次实践考核就是一次真实项目模拟,做到实践考核和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教师将学生分为项目组,每一项目组模拟一个公司,教师给出一个全新案例,教师只提需求,至于如何绘制拓扑结构图、网络参数如何规划、采用何种技术实现需求等,教师不做任何技术限制和技术暗示。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空间,锻炼学生分析、规划、设计网络的能力。

“案例项目制”教学方法举例

以《网络安全技术》中的“网络地址转换NAT”为例,分析如何在课程中使用“案例项目制”的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

给出案例。上课开始,教师给出案例:XX公司购进30台电脑,需要搭建公司内部网络,以方便公司办公和相关业务开展。具体需求为:需求1:实现公司内部通信;需求2:由于业务原因,公司员工需要经常访问internet。请在先进性、低成本的条件下为该公司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并实施。

需求分析。(1)分析1:目前企业构建内部网络,可采用私有IP地址。私有IP地址的使用无需向IANA申请,也无需付费,既能满足用户经济性的要求,又能满足用户内部通信需求。因此为公司分配私有IP网段:192.168.10.0/24。(2)分析2:由于在需求1中采用私有IP地址构建公司网络。但私有IP地址在Internet上无合法路由,无法直接在Internet上使用。为了满足用户需求2的要求,必须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将内部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以公有地址的身份访问外部网络。

导入知识

通过对XX公司网络需求进行分析,得出需要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满足用户需求的结论。

知识讲解

知识导入以后,此时教师就围绕“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进行理论知识分析和讲解。

实验演示

理论讲解完毕,教师根据之前所提案例需求,规划网络,绘制出详细实验拓扑结构图,如图3所示。并在实验环境下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教师演示完实验,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老师现场辅导。

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以案例和项目制方式进行,教师给一个案例,提出具体需求,要求学生能自我规划、设计并实施网络。

考核案例:xx公司有四个部门:市场部、产品部、人事部、技术部。现需要设计网络,具体网络需求为:需求1:网络具有高可用性、安全性、可管理性,要求每个部门处于单独网段;需求2:各部门之间能实现相互通信;需求3:每个部门都能访问Internet。请认真分析XX公司网络需求,并进行规划、设计并实施。

“案例项目制”教学方法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与应用脱节的问题。做到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课堂与项目无缝对接,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提高。

4.技术类项目管理案例 篇四

普查对象:高新区范围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生产、排放污染物的设施。普查范围、内容及技术路线详见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时间要求: 2018年5月底前完成清查工作,2018年6月底前完成清查建库,2018年8月底前核定普查基本单位名录库,2018年11月底前完成全面入户调查,2019年1月底前,完成省市逐级审核、汇总和上报,建立普查数据库和污染源档案。

工作内容:编制高新区普查工作相关方案及汇编、实施普查和成果移交,具体为

(一)编制高新区普查工作相关方案简报及汇编

1、编制高新区普查工作方案(包括工作总体规范、总体方案、管理办法、技术方案和路线、工作宣传方案、监测方案等相关方案)。

2、编辑《普查简报》、普查文件汇编、编辑普查资料汇编及相关会议和上报材料。

(二)实施普查

1、开展的各污染源清查和排查、物料核算、数据汇总和审核,编写各污染源技术报告(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工作总体评估报告。

2、利用抽检、自检、互检等方式开展普查内部质量控制方案的编制和整体实施,形成过程控制报告。

3、招聘管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抽样调查等入户调查工作。

(三)成果移交

1、整理普查档案,移交高新区安全环保局保管;

2、移交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质量核查与评估报告等普查成果。

验收标准:普查成果需通过市局、省厅和国家验收。

(四)说明

1、数据资料信息成果的所有权属于采购方,接受委托的第三方不得随意使用,在合同执行完毕后,原数据、资料等需要销毁。

5.信息技术优化案例 篇五

所教学科

所教学段 小学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赣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本课的名称:雨巷

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一、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三、掌握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

请说明导入环节在这堂课中的意义,以及信息技术如何起到优化作用。(300 字左右)

配乐朗诵音像作品,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不仅给学生一种视听觉的享受,引发学生学习乐趣,还能辅助教师在其无法用言语等表达时,以一种直接显现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创设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而教师提示学生方法即抓住几个主要意象展开联想,学生头脑里自然会勾勒出“雨巷”画面,进而体会出诗的意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导入语 时间 信息技术支持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他渴盼着和一位丁香般的姑娘邂逅,梦幻般的相遇与分离,只给他留下空空的雨巷,淡淡的惆怅,冷冷的寂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走进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走进那个丁香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分钟

展示描绘《雨巷》的场景。

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本课的名称:雨巷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三、掌握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

请简述讲授环节的目的和内容,并说明在讲授环节中,你是怎样应用信息技术的,以及信息技术是怎样起到优化作用的(300 字左右)。

这一环节的主要活动是“读”和“悟”要反复吟读,体会感情,体味意境。

在授课环节中会用到音频技术(《雨巷》的配乐视频示范朗读),力争读出本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的感情基调;PPT 图片文字资料展示引导,让学生找出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采用的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姑娘、“我”等主要意象,体会它们的特点,领悟低沉、哀怨、无奈、高洁、凄美等情感,运用这些技术,直观而又形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将课堂带入美的诗歌意境之中。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右栏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讲授效果,请提供截取的重要画面及相应文档链接)

教学活动简述 信息技术支持 1.“读”—— 品读意象,领悟情感

“品”——分析意象,赏析语言;“悟”——把握形象,加深理解。

基调——忧郁、哀怨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引导学生品读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采用的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姑娘、“我”主要意象,并体会它们有怎样的特点,领悟低沉、哀怨、无奈、高洁、凄美等情感。

(课件展示)配乐朗诵音像作品

《雨巷》配乐朗诵作品网址 http:///programs/view/5DWYQLrFQRQ/

用图片和说明来了解丁香花“虽美易谢”的特点。

用李商隐和李璟的诗来加深理解丁香愁绪。讲解:古诗中诗人也用丁香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丁香这一意象都指向了同一个字(学生回答:愁)。

丁香姑娘有___的特点,象征了____。

通过幻灯片的呈现,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丁香与愁的不解情缘,加深对“愁”的理解和感悟。

多媒体展示意象图片

古诗中用丁香来描写愁的句子:(幻灯片)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景《浣溪沙》

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注:两个评价设计不能雷同。)

本课的名称:雨巷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三、掌握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评价环节,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

教学活动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 课中:用实物投影仪播放学习视频,展示PPT,学生诵读诗歌,品味意境,领悟情感。

展示理解程度

认知状况评价

评价量规

课外:推荐阅读戴望舒等现代诗人有关诗歌,在班级博客中上传阅读读书笔记,或者在博客中上传“我喜欢的现代诗歌”。

在研读的基础上拓展阅读,丰富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作品展示

6.技术类项目管理案例 篇六

慧学云智能教育平台(以下简称“慧学云”平台)在日常教学的应用中,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刻板模式,以其新颖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图像、声音、视频的共同作用下,提高学生提出、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慧学云”平台的深入推广和实践,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过程设计都发生了较大的改观和变革,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优化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正是在这样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借助“慧学云”平台中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依托,借助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能够尽量在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的前提下,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教学和学习方式,促使“慧学云”平台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好地融合与发展。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普及,平板电脑越来越多的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平板电脑在文本传输,图像、声音、视频展现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渗透,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多的由“纸笔+思维”的传统模式向“互联网+思维”的全新模式转变。教师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如何找到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契合点,开展有效教学,成为当下可做研究的重点议题。在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中的过程中,如何在“慧学云”平台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平板电脑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彰显其实际意义,成为家长、教师都热切关注的现实问题,成为学校管理和培育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成绩和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基于“慧学云”平台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的利弊

开展基于“慧学云”平台的教育教学,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此平板电脑没有接听电话功能)作为移动终端,接收教师发出的信息和指令,开展学生学习、评价、考核活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自主性和灵活性的增加,其优势和不足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

1. 基于“慧学云”平台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的优点

(1)在“慧学云”平台上,教师发布的名师微课,学生能利用平板电脑重复分享和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特别是为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提供了二次学习的机会。学生看完视频后,立即进入试题检测,“慧学云”平台立即反馈做题的正确与否,并详细展示解答内容。

(2)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习能力,学会对资料的查询、检索、收集。

(3)学生可以养成一种自觉利用网络资源,时时查漏补缺,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扩展课本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4)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学习初中数学,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初始体验。

2. 基于“慧学云”平台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的不足

(1)一些学生可能会利用平板电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会对学习造成一定影响。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玩起捉迷藏”,迷恋用平板电脑收发短信,用它们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甚至进行网络聊天。学生在课堂上的隐蔽动作教师很难发现,难以有效制止。

(2)泛滥的垃圾信息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不良网页和信息的诱惑下,很容易养成一种不健康的阅读习惯,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不良短信对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价值观的形成、积极生活态度的建立,都会产生消极影响。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学生平板电脑的管理方法。

三、基于“慧学云”平台对学生平板电脑进行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1. 制度约束完善管理

2016年5月中旬使用“慧学云”平台教学以来,初一(1)班作为实验班每人配备一台平板电脑。在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情况下,师生共同制订了平板电脑使用办法,班长和组长组织实施,班内学生互相监督。当时,教师忙于筛选“慧学云”平台中的优质教学资源,熟悉“慧学云”平台的学情诊断和数据分析功能,一时难以兼顾到学生在课堂是否有效使用平板电脑的情况。由于班级全天可以使用无线网上网,“互联网+”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学生下课后大部分不出教室,由于师生共同在线,造成网络经常拥堵。实施一周后,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只用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和了解题目,而班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对平板电脑的功能产生好奇,利用其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并不高效。课堂上,尽管教师一再强调,但是学生并不能按照之前约定,将平板电脑按时交给教师或是放回指定位置,有的学生甚至课上偷偷上网,不专心听课。面对这种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

2. 问卷调查指导教学

为了详细掌握在“慧学云”平台下,学生对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的感受和想法,以便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对初一年级(1)班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1)教学中学生对使用平板电脑的喜爱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喜欢使用平板电脑,说明平板电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如图1所示)。

(2)教学过程中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玩游戏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89%的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玩过游戏,说明在平板电脑使用过程中我们需注意,谨防出现因玩游戏而影响学习的情况(如图2所示)。

(3)教学过程中学生期望平板电脑的管理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平板电脑由教师统一管理,部分学生希望由班干部管理(如图3所示)。

(4)学生希望每天使用平板电脑学习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占55%。这说明在今后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和管理方式上教师应做出要求。

(5)平板电脑对学习的帮助

调查结果显示,86%学生认为平板电脑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48%的学生认为平板电脑对自己学习的帮助特别大,仅有少数学生说不清楚或认为没有帮助。

基于以上五方面的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教师对平板电脑的管理,做出了及时调整和改变。在目前无法升级学校网络环境的前提下,4名学生共用一台平板电脑,分小组管理,每天下午活动课,统一打开无线网,各组4位学生依次完成学习任务,互相监督。这样一来,平板电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网络也更流畅,不拥堵。

四、基于“慧学云”平台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的反思

教师利用“慧学云”平台能够进行智能学情诊断和数据分析结果,能翔实地了解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个性化辅导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平板电脑中“慧学云”平台相关软件系统还有一些功能上的不足需要改进和研发。例如,在功能上的设置,学生登录“慧学云”平台“智能提分王”系统后,就不能自由地切换界面。另外,可以尝试利用移动终端的软件屏蔽技术,对与学习无关的软件进行屏蔽,以免影响学生学习。

五、结束语

基于“慧学云”平台教学应用,让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学习,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设备,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摘要:基于慧学云智能教育平台的教学背景,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就学生如何高效使用平板电脑开展初中数学学习,做了深入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相关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以此提高该平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用性,更好地与初中数学教学相融合,拓宽初中数学教学的资源整合方式,优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进程。

7.三个案例看信息技术学科合作学习 篇七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适合实施合作学习。如果每节课都在合作中进行的话,势必削弱学生对外界事物的独立处理能力。

[案例1]

在一次区级的选秀公开课上,我上的课题是《主机的组装》,在思考教学设计时,我就想:是否一定要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如果不引入,学生能在40分钟内独自完成主机的组装吗?后来经过详细分析,得出结论就是一定要引入,否则极难完成教学任务。最后结果也证明,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组织合作时,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为需要,所以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变得顺理成章。

如果某节课上合作学习成为需要,那么,作为教师必须要明白合作的根据是什么,合作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为何合作。教师在组织有意义的合作时,应该让学生明白合作的必要性,要做到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必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从而产生学习上的内驱力,使得学习变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正因为有意义的合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更好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很好地体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以我们才选择“合作学习”。

无论合作学习的意义有多大,关键还要看在课堂上能否很好地落实。所以,合作学习必须讲究效率优先,策略制胜。

[案例2]

在一次区级的研讨课上,我上的课题是《Windows窗口》,设计时如何让合作学习成为一个充满激情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平台,很有难度。最终我的设计主线是:模仿——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和初步的组际竞争——组际竞赛——总结回顾。“模仿”,是为了”探索”打基础,例如:演示窗口的组成、窗口的最小化、窗口的大小改变等,演示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或课件进行,但要点到即止,留下一点点悬念。基础打下后运用“任务驱动学习理论”,例如在窗口最小化的学习后,给学生提出如何还原和最大化的任务。任务所引出的内驱力使得学生很积极地以先自主后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教师则以一定的方式表扬优胜小组,从而拉开组际竞争的序幕。探究的成果必须要经得起考验,所以接下来的环节就是组际竞赛,也就组际竞争的高潮。课中我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先把学生电脑桌面的背景图片换成带有一个个方框图案的背景图片,每个方框内有不同的图标名字。并让学生把“我的电脑”“回收站”等几个图标的窗口变成特定的大小,通过移动刚好镶在桌面背景对应的方框上。全组完成为胜。结果,游戏的趣味性和竞争的压迫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情绪异常高涨,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共同进取,积极完成任务。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评价,增加优胜者的成功感,激励失败者的斗志。本节课也得到在场同行的一致好评。所以合作学习,一定要效率优先。

经过自己的研究实践,我发现合作方式的分类有四种。1.通过分工,同一时间内完成同一任务;2.通过分工,同一时间完成不同的任务;3.通过分工,在不同时间内完成同一任务;4.通过分工,不同时间内完成不同的任务。这就是策略的问题。

[案例3]

还是“案例1”中的那节课《主机的组装》,正如刚才所说,合作是必须的,但如何去合作,就成为十分困难的事情,毕竟就算让4个学生共同来装机,也不一定能完成任务。为此,根据自己总结出的4类合作方式,我精心地设计出了两套合作方案,更重要的是,在我的引导和学生面临现实困难的环境下,我要让学生自己想出这两套合作方案而非教师的直接教导。这两套方案是:通过分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任务。例如:安装电源,需要有学生帮手固定、帮手上螺丝,遇到困难时需要派人到邻组做“间谍”等。此种合作方式,学生竟然没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进行,可以说,这是平时训练的结果。通过分工,在不同时间内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是创新的合作方式,以前我还没有真正听过和用过。本节课,当学生遇到不够时间组装零件而下一个组装环节又准备开始时,我适时地提出能否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现实困难面前,果然有部分学生想出了不同时间完成不同任务的策略,具体是让两个同学继续做未完成的任务,另外两个同学去学习下一环节的内容,并且可以动手进行新的任务,之后通过交流,让“没听课”的同学也加紧时间“补课”。如此一来,合作交流变成了学生之间的内在需要,而时间上的困难就得到非常完美的解决。

8.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篇八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体会信息的重要性;理解信息的5个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对信息基本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由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用的教材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投影思考的问题:

(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其他课的学习了?

(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

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何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

生:3~4位同学谈,掌握时间,控制夸夸其谈。

师:谈的非常好,很坦诚,以后希望能注意克制自己,多一些时间去学习。

第三环节: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都在说我们正处于什么社会?什么时代?

生:信息社会、信息时代。

师:今天,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报纸、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等等,信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从几个讨论看一下这些变化吧!

(1)成语补充

师:在新时代人们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始变化了。现在考虑以下两个成语补充题目。大家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我不需要具体答案,只要方法。

天()马()

()屯()聚

部分学生:天马行空!

师:我就知道有人会这样回答,呵呵,看清了再说!再说我只要方法,即你如何去寻找答案。

生1:查成语辞典!

生2:第一个可以查“天”!把以“天”开头的成语找一找。

师:不错!第2个呢?

生:不好查!难办!……

师:在信息时代,我们用模糊查询,这种思维与传统是不很相同的。比如我们可以使用通配符代替这个不知道的字,让它去模糊查找。只要我们在google网站上输入“*屯*聚 成语”,一下就可以搜出来了。包括解释、典故等信息。

(2)阅读

师:我们再讨论一下,信息时代的人们阅读的方法与传统有何不同。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和一些不知道的典故怎么办?又比如,我们读新闻时想了解相关的新闻,怎么办?现在让我们语文课代表的同桌来回答!

生:查字典、查资料。

师:如果我们需要太多的,甚至要一些太珍贵的,太难找的资料怎么办?

生:……。

师:看过《哈利波特》了吧?他的魔法书多好,用魔棒一点,里面就出现了相关的影像

介绍,这样的书现在也很多,那就是光盘图书,比如大百科全书光盘。信息时代阅读的最关键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超链接”。比如,新浪网站上从“体育”链到“NBA”再链到“姚明在NBA的最新表现”……超链接就像很多条链子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跳转,有选择地阅读。

生:也不是随心所欲,还比不上魔棒啊!

师:大家说得好!信息技术正在继续发展,你们要好好学习,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你们能够实现魔棒这样的超链接。

第四环节:大家讨论信息特征

(一)信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依附性

师: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要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为什么呢?

1.观看一段录像:烽火(花木兰的片断)

师: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生:……

师:那么信息需要依附于什么来传递(它的载体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生:……

2.[体验二]:比划、猜游戏

要求:一个同学上讲台猜,当教师给出内容后,台下的同学不允许讲话,举手经教师同意后站起来比划,一人只准比划一次,动作不能重复。

[投影]:图片(大象、汽车)、文字(照相、打篮球、周杰伦)

[归纳]:信息的传递不仅可以通过声音,还有很多种形式(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肢体语言)

3.看投影并分析的例子

A.早晨闹钟响了,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依附于什么传递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B.晚上看课表,准备第二天的书籍,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二)信息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共享性

师:没打铃之前,投影仪上放的图片是什么?

师:我放映一幅图片为什么会有多个同学回答我?

[总结]:信息的交换使得大家都享有了被交换的信息。

师:读肖伯纳的名言。

提示:苹果代表的是物质,交换之后不会再生,每个人手里就没有原来的了,而思想代表的是是信息,交换之后会多加,可以同时存在。

现场找实物作比喻。

(三)信息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时效性

1.师[讲故事]: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

2.分析:油代表的是物质,而日历代表了信息,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渐渐失去效用。

3.举例让学生讨论回答:

交通地图、中奖兑奖、天气预报。

(四)信息的第四个基本特征价值的相对性

师:比谁举的例子多?(当场进行分小组)

[提示]: 相对性:旅游信息、田忌赛马、油价信息、中考信息。

可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虚假广告、中奖的短信、银行自动取款机上的温馨提示。

(五)信息的第五个基本特征可伪性

师:刚才我们亲眼看的图片都可以欺骗我们的眼睛,造成视觉上的差异,大家都很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们被虚假的信息欺骗了,还会快乐吗?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伪信息,会使我们的财物受到损失,精神受到伤害,要提高我们的警惕意识,学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方法。

[总结]:真实而准确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信息的价值。而不真实的信息,不但不能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反而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错误,其价值可能为负。

第五个环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信息的重要性,学习了它的五个重要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获得真实的信息、如何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如何加工信息等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

9.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操作工具制作转动的风车。

2、能力目标:学生在制作风车的基础上能创意制作,提高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展示自我、激励自我,勇于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物体的旋转运动。

教学难点:拷贝并应用变形工具的使用。教学过程:

一、演示实例、巧妙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谁来谈谈你的经历?(出示手工风车)

学生:玩过。

教师:那么你们见没见过用Flash制作的风车呢?下面请大家欣赏老师做的风车。(呈现任务)

(演示“转动的风车”)

教师:同学们,你看到的画面是荷兰的风景。荷兰自古以来就是世界闻名的“风车之乡”,全国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据说呀,世界上第一台风车是荷兰人发明的。

下面请大家看一看老师用风车美化的校园,大家说说老师做的风车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对了,这些风车形状不同,一边不断旋转,还一边不断地变幻颜色,非常漂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动的风车。(明确任务)那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自己动手做过风车呢?

(学生回答:“有”,手工课做过)教师:(出示学生手工作品图片)对了,老师还珍藏着同学们的作品照片。你们做风车手工时先做什么?(生答:先做叶片)我们的Flash中的风车也是一样,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做第一片风车叶片。

二、提出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制作风车(完成任务)

教师:我们首先打开Flash,新建文件。我们准备做一个什么形状的扇叶?(老师可画不同形状,最后以课本画半圆为例做完整风车)选择椭圆工具,在编辑区中拉出一个没有笔触颜色而填充颜色为红色的小椭 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象不象风车的叶片?

教师:对,不象风车叶片,那么我们如何修改这张叶片呢?现在选择工具箱中的箭头工具,把箭头移到小椭圆处,现在,我想问一下同学们,能单击鼠标选中小椭圆吗?

(同学们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教师:答案是“不能”。如果我们选中小椭圆,就不能对这个小椭圆进行箭头工具修改了。方法如下:用箭头工具拖动,将椭圆一分为二。注意:从外侧向椭圆中心拖动。

教师:好,听不如看,看不如练。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这第一张叶片,体会一下用箭头工具来修改对象的特点。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第一张叶片做好了,因为我们的这个风车是4张叶片,所以还有3张叶片没做,用什么方法呢?

(同学们纷纷发言)

教师:大家很聪明,都想到了复制。但我们都知道,风车旋转是360度的。因此,我们的叶片复制时就要环绕着一个中心点,大家说是吗?因此老师介绍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①点击任意变形工具,把风车的中心点调出来,再把这个中心点拖到风车的中心处。

②选择窗口——变形,调出变形对话框,因为我们是4张叶片,因此旋转的角度为360°÷4= 90°,这时,我们再点击右下角的“拷贝并应用变形”按钮,我们就可以看到,第二张叶片以90°被复制出来了。

③点击“拷贝并应用转换”按钮2次,我们可以看到其余2张叶片都整齐地各自以90°并环绕风车中心被复制出来,丝毫不差,非常美观。填充不同的颜色。

教师:风车叶片做出来了,我们就要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如何结合?选择箭头工具,鼠标拉出一个大框把这4片叶片全部套住,点“插入” “转换成组件”这时风车叶片被一个蓝色边框的椭圆框住,中心还有一个空心圆点,证明我们风车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下面大家试着做一下,如果有困难有四个求助对象,看提示卡、问老师、问同学、看视频教程1。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示作品、学生演示制作过程并奖励优秀者小风车。

三、引入第二个知识点——旋转运动

教师:同学们,风车已经做好了,现在该让它旋转起来了。(通过 2 提示卡和视频2自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学生示范:在第30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使这一帧的内容与第1帧的内容一致,然后,在两个关键帧之间点右键插入补间动画,接着,打开属性面板,在“旋转”选项里,可选择“顺时针”(CW),也可以选择逆时针(CCW),并在其后的旋转圈数设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就是风车将在第1 帧到第30帧之间旋转的圈数。测试影片。

教师:再接入一个新图层做一个旋转两圈的风车。对比速度——旋转运动。(板书)

四、美化作品

教师:我们现在可以继续美化我们的作品,可以加入背景(可预览教师下发文件上的图片,学过内容方法略),可到图片资源库找装饰物。

五、作品总体展示布置作业(评价任务)

作品展示,学生共同评价,每组评出好的作品1—2个发送到学校网站上。学生评价时要求说出理由,教师补充。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利用箭头工具来修改对象的方法,以及掌握了运动渐变的另一种方式——旋转运动,请大家课下试着画卷页风车。

《转动的风车》教学案例

10.军民两用技术创新的鲜活案例 篇十

我国新型火箭力拓商业航天市场

11月18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结束了为期33天的太空翱翔胜利返回地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中科院的脉冲星实验卫星,“长征十一号”火箭此次还搭载发射了“潇湘一号”卫星和“丽水一号”星座首批卫星等我国民营机构的商业卫星和载荷,探索了中国民营卫星公司商业搭载服务新模式。

当今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都在大力推进商业航天发展。有研究显示,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拉动7-14美元的回报(2015年数据)。

火箭发射运载服务,仅是商业航天范畴的一部分,不过却几乎是所有航天商业应用场景的起点,也是目前商业航天最旺的部分。

目前,全球商业航天发射领域,欧美公司(Boeing)仍占主流,尤其是在美国,除波音公司等传统巨头,在空间运输、卫星遥感等领域,涌现出了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美国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Science)为代表的一批商业航天公司。同时,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军航天领域,也为该领域带来了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模式。信息显示,国内外商业航天企业正在研究的运载火箭型号就超过20款。

作为世界主要航天大国之一,中国在全球航天发射市场上自然不会也不应缺席。今年我国成立的商业火箭公司——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下文简称“中国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航天科工集团,下文简称“航天火箭公司”),正在以“长征”、“快舟”两大品牌推动中国火箭全面进军商业航天领域,在这条“航”路上全力开“火”,凭着强劲的技术竞争力,逐步降低的发射成本,将开辟出商业航天产业一片新蓝天,使中国商用火箭成为继核电、高铁、特高压等之后,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此次胜利在太空完成任务的“长征十一号”火箭,主要用于将中小型航天器以“一箭一星”或“一箭多星”的模式发送至1000千米以下、不同倾角的近地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具有较强的任务适应性。

与使用液体燃料的传统大型火箭不同,“长征十一号”以固体燃料作为发动机推进剂,这样的好处是能实现全箭整体储存、高效快速发射,从而使发射成本大为降低。“长征十一号”使用通用化的星箭接口,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和任务的载荷,和不同轨道的灵活多样的发射需求,而且可实现多发连续高密度发射。作为国内首型兼任多种发射形式的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对发射场的保障条件也要求相对较低。

“长征十一号”有着“快速响应利箭”之称,接到任务命令后,可在24小时内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和发射任务,实现卫星快速组网和补网。在此次的发射任务中,“长征十一号”就证明了其具备星箭快速对接、全箭整体储存和发射场快速发射的能力,尤其是具备完成星箭对接后,在发射场上能够全天候条件下数小时内完成发射的能力。

现在,“中国火箭公司”还计划向商业航天市场投放4款火箭产品。4款火箭产品中有3型成熟产品,分别是液体低轨商业火箭、液体高轨商业火箭和固体商业火箭,另有Ⅰ型正在研制的液体中型商业火箭(见表1)。

曾于2013年和2014年先后胜利搭载发射卫星进入太空的“快舟一号”火箭,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等创新特点。“快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亦验证了其“太空快速响应”的能力,一旦需要,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将卫星发射上天。如今,“航天火箭公司”亦有了几位“快舟”家族新成员(见表2)。由于“快舟”火箭具备快速、灵活、经济等特点,备受商业航天领域的青睐。

“快舟”火箭正是着眼商业航天概念的一款产品,自诞生之时,快速、灵活、经济的特点就让其与商业航天结下不解之缘。与传统火箭相比,“快舟”火箭在总体设计思想与理念上创新极大。

“快舟”火箭也以固体燃料作为发动机推进剂,发射成本大为降低,在发射场的时间也大为压缩。发射时间的极大缩短同样得益于发射方式的转变,不同于传统液体火箭需要复杂的固定发射架来进行发射,“快舟”火箭通过机动性强的发射车就可以发射,发射程序的简化也降低了成本,它的每公斤载荷运载成本在1万美元元左右,为国际平均成本的一半。便捷的操作,也是“快舟”火箭赢得市场的一大法宝。据了解,“快舟”火箭只需不超过10个人就可执行发射(包含司机和指挥人员),接到指令摁下发射按钮即可,能够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中国商用火箭的发展前景和自身潜力

近年来,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迅速,每年都以6%到7%的速度增长。而伴随着欧洲航天局公布国际“月球村”计划、中国布局引力波探测空间太极计划……不难预见,航天业有望迎来飞跃式发展。

同时,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商业领域的增长潜力,加之国家政策的鼓励,原本由政府主导的“高大上”的航天产业正在变得“接地气”,逐步走向大众,并最终走向“寻常百姓家”。

据今年6月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2016年航天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达3353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活动占比76%,总计2460亿美元,并且还将进一步扩大。这股商业航天“运动”,进场的有火箭商业化运作的国家队,有资本雄厚的上市公司,也有海归极客组建的民间团队,还有……近五年来,全球范围内航天领域的从业公司数量增长了近十倍。Boeing、OneWeb、SpaceX等都分别发布了自己的小卫星星座计划,Google、FaceBook、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也正在积极参与其中。很多商业航天企业采取或多种火箭型号搭配、或重复使用等策略,筹划低成本的“太空速递”网络;同时,推动着航天技术在商业飞行服务、卫星运营、地面游乐园等场景中的应用,试图延长盈利链条。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太空旅游”的热情不断高涨,世界主要的几家太空旅游公司已经确定有数百位预定旅客和数千人购票意向。

nlc202309090054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市场对商业卫星发射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进行商业发射36次。而未来全球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继续保持强劲,有关测算显示,2016年至2020年,全球每年发射的1kg-50kg小卫星数量将超过200颗,预计2020年将达到410颗。

仅就我国来讲,此前有研究预计,到2020年,中国商业太空活动每年的市场价值将达到300亿元。随着卫星研制的技术门槛不断降低,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航天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参与到商业微小卫星的生产中。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我国商业卫星发射需求将超过一千颗。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潇湘一号”、“丽水一号”等民营卫星和载荷此次搭乘运载火箭首次上天,更有着很强的示范效应和鼓舞作用,民企卫星发射热情有望持续高涨。

近日,阿里的相关负责人就宣布,计划与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中华航天博物馆于明年9月发射全球首颗电子商务卫星“聚划算号”商务卫星。“聚划算号”将主要用于电商消费数据分析,例如利用卫星功能拍照监测全球农业种植和收获情况,第一时间将全球最好的蔬菜输送到消费者餐桌上。

眼下,很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小卫星星座的一些计划,很多上市公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这就为商用火箭,特别是专门运送小卫星的小的运载火箭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

全球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鸿雁星座”,计划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促进国际通信互联互通和各国信息共享。“鸿雁星座”将由60颗低轨道小卫星及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形成具有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双向通信能力。而此次接受“长征十一号”搭载服务的利骓电子科技公司将建成的“丽水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将是由80-120颗卫星组成的。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伴随民营卫星发射数量持续增长,卫星发射与应用领域可长期看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快舟”副总设计师刘萧磊表示,商业航天行业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商用火箭发展的前景非常好,现在很多项目都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将来我国商用火箭正是要在市场上,通过商业的模式来获得资金,获得投入的回报的。航天科工集团正在打造的快舟十一号火箭就是一款全商业化的运载火箭。在经费方面,通过客户自己出资来进行火箭的研发。

任何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才,更何况航天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的事业,中国商用火箭亟需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专业人才投身进来。可喜的是,“长征五、六、七号”同时开发这一宏伟事业跨过了一个分水岭,有研究指出,接下来,就像美国阿波罗计划实施后,年轻技术人员出现“富余”一样,中国也将出现这种状况。

政策方面,国家对航天商业化的支持力度很大,商业航天被当做经济新常态下提振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火箭”。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中,重点工程之一即为“商业航天产品发展工程”,包括商业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及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线。

安全可靠性VS成本

现在,我国的商业航天正处于转型期。中国航天60年走来,一直是以保证高可靠为宗旨,而商业航天看重的是降成本与快速反应。这是中国航天及中国火箭的一个全新的起点。中国商用火箭必须在高可靠同快速反应和降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

Space X的“猎鹰—9”火箭,从设计到首飞,仅用了4年半。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成本也明显降低。在商业发射市场,Space X的 “猎鹰-9”已经将商业发射的价格拉低了一个数量级。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报告,“猎鹰—9”同样的一枚火箭,由NASA研发至少要13亿美元,而商业公司仅花费了不到4亿美元。

低成本不是商用火箭竞争的唯一要素,但会让竞争优势更为明显。Space X的爆款火箭“猎鹰-9”已拿到未来五年全球38个发射合同,其中的24个都来自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无疑,降成本能刺激需求,把市场规模做大,这也是中国火箭商业应用研发的重点方向。

“中国火箭公司”以“快速整合资源,实现多方联动”为策略,依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航天发射领域的技术优势,嫁接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了“三车”(专车、顺风车、快车)计划。太空班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同时搭载多颗卫星进行发射,用户可以像乘“班车”一样完成发射任务;太空专车,根据指定时间及轨道,提供专属发射服务;太空顺风车,根据发射主任务的剩余运载能力,公司提供在指定时间、指定轨道的发射服务。

三型“太空车”业务组合,不同用户在专属性、任务安排灵活度、及发射费用之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选择。“太空班车”适于发射皮纳卫星、微卫星、迷你卫星,易于被中小用户所接受;“太空专车”适于发射从迷你卫星到大卫星的专业用户,有更高的专属性和灵活度;“太空顺风车”适于发射从皮纳卫星到大卫星的各种载荷,对用户来说,是专属性、灵活度和费用的平衡选择。这些都将降低发射门槛,增加发射机会,便利用户。

多种车型任君选择的“中国火箭公司”,凭借拥有的多种型号火箭,力图通过不同发射方案的选择搭配,降低成本,使客户获得较低廉的价格。

行业专家指出:可靠性和性能,同成本之间要寻求平衡点,这是商业航天的重要任务,但“可靠”始终是第一位的。无论怎样商业化,安全的性能始终是中国航天人最重视的品质。

近20年来,中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一直居全球之最。据统计,从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至今,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238次发射,发射成功率高达97%左右。在全球商业火箭发射市场上,安全性值得所有中国航天人引以为豪,也成为塑造中国商用火箭品牌形象的代名词。

展望未来,“中国火箭公司”将陆续推出和完善新一代小型、中型运载火箭系列,还将积极构建新的、更便利的商业发射服务体系。“航天火箭公司”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年产50发快舟系列火箭的生产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与大众消费连接的关键,“中国火箭公司”未来3-5年内,将开展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往返运输系统的技术攻关。计划在2020年前后,利用数十吨级的亚轨道飞行器,向大众提供最多5-20座位,最高80-140公里的亚轨道太空旅游观光、短时间失重体验,以及按需定制的独特机动飞行等。在2030年到2035年,利用百吨级组合动力飞行器,提供10-20座、80-90公里轨道高度的长时间亚轨道商业飞行,支撑全球快速点对点洲际航班、商业长期空间飞行等业务的开展。

上一篇:张丽莉心得体会下一篇:液压油缸采购技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