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调查报告(共10篇)
1.公共安全调查报告 篇一
报告称中国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进危机频发期
2011年09月15日17:17中国新闻网阮煜琳我要评论(0)字号:T|T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阮煜琳)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15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国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从整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典型的危机频发期。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多领域、大规模发生的态势,加之中国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欠账,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15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城市论坛2011年年会上提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正隐藏着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稳定风险。由于这些风险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一旦爆发,很可能导致非常态扩散和放大。
“尤其是以下五大矛盾正处于从潜在风险向公共危机转化的临界点上。”连玉明说,一是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基尼系数超过0.5,逼近社会容忍线;二是社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并有激化的趋势,通货膨胀、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现象乃当前之首;三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体事件或恶性事件呈现上升趋势;四是仇富、仇官、仇权的社会心态问题日渐突出,极易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迅速放大为社会危机;五是非传统安全危机正成为公共安全的主要威胁。
连玉明指出,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迫切需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放在社会管理的首要位置,作为社会管理的前置条件,并且依法纳入科学决策的程序之中,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必须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三大领域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确保发展的速度、政策的尺度、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在重大项目实施中更加注重维护民众的利益,在重大政策制定中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重大改革推进中更加注重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2.公共安全调查报告 篇二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课题组创建并实施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以此改善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工作水平并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该课题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研究: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现状研究、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及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验证与推广。
课题组综合运用了多种科学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现状与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现状的进行调查;运用文献法分析社会转型期对于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影响;运用比较法对国内外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挖掘当前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教育实践中修订与完善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方案;运用测验法和实验法, 验证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实效性。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第一,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包括教育学视角下基于教师和学生地位的不同而形成的“以教为中心”的模式和“以学为中心”的模式,心理学视角下基于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培养而形成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认知模式、以辅导咨询为主的关怀模式、 以参观演习为主的体验模式,管理学视角下基于突发公共事件发展过程而形成的事前防范教育模式、事中应对教育模式、事后善后教育模式。虽然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多种多样,但得到普遍认可的、实效性较高的代表性教育模式并不多见。
第二,社会转型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注入新的内容,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师生关系方面,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 共享智慧、共享精神、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对话过程;在工作难度方面,高校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品质和维护、促进社会安全稳定的双重目标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育内容方面,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不仅涵盖政治安全、人身安全等传统安全, 还包括信息安全、恐怖袭击以及校园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在教育途径方面,教师的传授已不是大学生获取公共安全信息的唯一途径,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课题组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缺乏序列化,预防与引导功能丧失;公共安全教育实践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和程序,出现实践性缺失;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辅导员的常规性管理工作,游离于课堂教学以及高校教育主渠道之外;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较低,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
第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和目的性的原则,将公共安全的整体性、安全性和强制性等特点框定为逻辑起点。在路径的选择上,师资队伍要从“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教育观念要从强调“管理”转变为强调“教育”, 教育内容要从侧重“个人安全”转变为侧重“社会安全”, 教育手段要从“以教为主” 转变为“以学为主”。
第四,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通过辅导员的“引导干预”、专业人员的“拓展训练”、行政管理人员的“网络指导”、朋辈的“同伴互益”,共同对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技能、知识和行为习惯进行教育与培养。引导干预模式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识、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主要内容为对大学生遇到的或即将面对的公共安全问题适时干预,突出对处境不利大学生的及早、及时的干预指导, 体现了公共安全教育的以人为本,但普适性差。拓展训练模式的目的在于弥补大学生公共安全技能的不足,包括逃生技能训练、急救技能训练、避险技能训练和身心拓展训练等多项内容,突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讲解演示、深化练习、感性认识等环节,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公共安全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内化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实施的难度较大。网络指导模式的目的在于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稳定师生情绪, 内容涉及师生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共安全知识与问题的发布、交流,包括明确问题、自主学习、网络展示和交流研讨等四个步骤,突破了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不断更新、丰富相关教育内容与形式。 同伴互益模式的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学习,包括完善辅导员助理制度、创设班级安全监控体系、建立大学生公共安全社团等内容,以学长或同学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公共安全问题为运行机制,彰显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权责受限, 无法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强制性特征。
第五,运用课题组自编的《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量表》作为测验工具,发现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安全素质。实验发现,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水平。实验后, 实验组在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的改变量均显著大于对比组的改变量;实验组在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大于实验前。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在教育实践推广过程中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
三、改进与完善
通过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组体验了该模式给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带来的变革。课题组更明确了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改革的方向,对今后更合理地配置公共安全教育师资队伍、选择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创新公共安全教育途径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一)优化师资队伍,从“一元体制”转变为“多元体制”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与管理受制于公共安全国家体制的影响,大多呈现出“大一统” 的特征:校党委指挥领导,校长负责,学工部门实施,保卫等行政部门管理、监督。 广大师生没有相应的法定参与权和参与途径,致使高校师生参与公共安全工作的热情并不高。这种自上而下、单方面提供保护性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安全需求,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实施主体与参与途径亟需多元化。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要整合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社会力量以及大学生群体等各个主体的力量,建立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公共安全教育组织机构,从而形成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的“三权对立”。一是公共安全教育的指挥系统。公共安全教育指挥系统更注重主动保障,强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而不是被动应付,要由具备危机处理经验和应变能力的校内外各级领导与各个行业的专家构成。二是完善公共安全教育团队。当前高校公共安全的教育人员多是兼任或临时抽调, 缺少兼备多个领域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型专业人才。高校要立足于校内,面向社会,积极挖掘公共安全管理与教育人才。三是建立公共安全教育督导工作组。督导工作组要组织一支精通教育教学规律,熟知食品、卫生、心理、自然灾害、交通、法律等公共安全焦点问题的专家队伍,也要鼓励具有教育监督权和教育评价权的家长代表参与。 同时,高校要摒弃校方强制要求、师生盲目服从的冲突性联结方式,建立“共享安全、 共同发展”的合作化联结模式。实践证明,只有高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 专业教师以及大学生群体表现出公共安全教育合作化的态势,才能更有利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二)创新工作思路,从强调“管理导向”转变为强调“教育导向”
管理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工作思路,两者结合,标本兼治。在高校公共安全实践中,管理强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注重发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约束、规范功能,从而减少、消除、预防各类危机事件和灾害;教育则强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准备性,更强调受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知识与技能的培育,以提高受众公共安全素养的品质,从而达到避险减灾的目的。从操作难度和工作效率而言,管理优于教育,更易被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管理是高校公共安全的外部机制,反复性是不可避免的,而教育却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受众的自主能力,促进公共安全学习的内化过程。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要从公共安全学科和公共安全现实问题的双重视角来选择与设置教育内容。课堂教学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以较小的成本取得较好的公共安全工作效果。因此,高校要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强制性,加快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化的进程,以课堂教学来规范公共安全教育工作。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进行不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公共安全经验的交互学习交流。高校要积极发动治安员等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 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教师以及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干部,广泛开展以安全第一、生命重于一切为主题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大学生清晰地感受到社会公共安全形势,从而唤醒其沉睡的危机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高校可以采取与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和社区共建的方法,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三)更新教育观念,从注重“处置机制”转变为注重“预防机制”
“事前预防好于事后处置”是公共安全教育亘古不变的真理;预防是高校公共安全的关键点。高校要对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做出超前的、准确的判断,明确其性质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用科学的、合理的避险措施,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以将其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与《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依据,我国多数高校普遍制定了《校园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只是在公共安全实践中常被用于事后处置,而不是事前预防。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渐变规律要求高校构建全员化的预警体系,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叉的公共安全隐患信息反馈网络,尽可能地推测公共安全隐患发展脉络,科学制定应对方案,从而疏通和化解危害性因素,防止其演变为更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全员化的预警网络可以由寝室长、班委、学生工作者、专业教师以及校院两级行政管理人员组成。预警的内容涉及校园暴力、交通事故、溺水等显性安全隐患,也包括人际关系紧张、性格自卑敏感等不易觉察的隐性安全隐患。物质条件、技术支持和法律保障也是高校公共安全事前预防的必要条件,也是目前为止高校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中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高校需要具备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所必须的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应急救援设备、 校园巡逻装备、医疗救助物资、消防物资等,也需要加强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一卡通门禁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技术防范体系,还需要配置相应的校园警察、保卫人员、 学生义务治安调解员等执法机构和协管人员,以加大校园安全的执法与督查力度。
(四)拓宽教育途径,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活动课程”为主
“活动课程”是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创建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经验的增长,因此也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杜威特别强调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反对片面强调学科教学的系统性与间接性。因其强调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做中学”,因此, 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更为理想。
3.公共礼仪捍卫公共安全 篇三
公民在公共场合的文明程度,往往构成公共秩序的安全和有序,更是公共安全的基础和保障。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小到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大到关键时刻可能会因此保障你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以下公共场所,让我们对照下,自己日常是怎样做的,而又应该怎样做呢……
文明乘电梯
电梯到达后,应先出后进。乘电梯时应尽量让老人、残疾人、妇女和儿童先行,自己则可用手挡住电梯门的一侧。不下电梯时,不要挡住别人进出。必要时还可先走出电梯,主动让出道来,等别人走出后再进入电梯。电梯如果超员发出警报声时,最后进来的人应主动退出,不可强行挤入电梯。
如果同时进入电梯的人很多,而电梯又无专职人员操作,男子或引导者可以先上,并且负责操纵电梯,尽量把无控制按钮的一侧留给老人、妇女和儿童等需要照顾的人群。
在商场或娱乐场所乘自动扶梯,要站在原地顺其行进方向上下,并自觉靠向右侧,给有急事的人留出一条通道。
文明行路
首先,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无人行道或人行道过于狭窄的地方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要走横道线,红灯停、绿灯行,不要斜穿、猛跑,尤其不要在车前车后横穿马路。其次,要注意文明。在路上遇到老弱病残者、孕妇、儿童或负重的人,应主动让路或护送过街;在交通拥堵的地段行走,应放慢速度,依次通过,不要前挤后拥,以免发生事故;如要与熟人交谈,应尽量靠向路边,以免妨碍他人通行;如与女士一起行路,男士应主动走在路外侧,以应付不测。在路上不要与人勾肩搭背,并排行走,也不要一边行路,一边吃东西或抽烟。如遇到交通事故或纠纷争执,无关人员不要驻足围观,更不应在边上起哄。
文明观看电影
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要通过,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入座后,戴帽子的应脱帽,以免影响后排视线;坐时不要把椅子两边的扶手都占据,要照顾到“左邻右舍”。在影剧院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不可吸烟或吃带壳的食物。演出结束后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打闹。
文明观看比赛
观看体育比赛时,要穿戴得体,不要赤裸上身和穿拖鞋进场;尊重比赛双方和裁判;遵守赛场规定和秩序;加油鼓掌要把握时机,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失态失控、狂喊乱呼,或喝倒彩、吹口哨、发怪声,更不要辱骂裁判和运动员,甚至向比赛场地投掷杂物;不要私自闯入比赛场地;观赛时用过的食物及饮料包装等废弃物品,要装进纸袋或塑料袋自行带离并投入垃圾箱。
4.公共安全调查报告 篇四
察高新区、38所和一些企事业单位;赴杭州、无锡考察等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我市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现状,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加快我市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现状
1、省、市战略定位高,助推发展力度大
省、市政府先后明确将公共安全产业列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导性产业,优先重点发展。4月,省政府专题会议确定在我省尽快启动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建设,明确以合肥市为建设主体,高新区为建设基地,集聚一大批公共安全领域的企业。早在,我市已明确将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列入着力培育的五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以高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区为项目载体,以美亚光电、科大立安等骨干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研发平台,重点打造以食品、交通、火灾、信息安全为主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尽快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促进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壮大。6月,市政府以合政〔〕5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规划》(—2017),对我市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作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将公共安全产业定位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发展并从政府层面加大力度推动,合肥在全国是首创,处于领先地位,独具合肥特色。
2、拥有较好基础,具备发展条件
合肥在发展公共安全产业方面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科技力量和较为完善的发展平台。近年来在火灾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和电力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拥有国内外领先、具备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及产品。其中,火灾安全领域,部分项目已处于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参与了多项国家消防规范的制定和修订,高端消防技术与设备独具优势。食品安全领域,合肥美亚光电色选机是国际食品加工领域的色选机首选品牌,被誉为“中国粮机行业的骄傲”;在电子加速器设计和研制方面也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势,该产品能有效地杀灭病菌、病毒和虫害。信息安全领域,在应急通信指挥、北斗导航、公共安全核心器件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民用雷达、多媒体通信、微波组件、专业集成电路设计、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在智能语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中文语音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交通安全领域,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航管、防撞雷达等一批成熟技术和产品;在交通事故防治领域已形成事故防治产业链。电力安全领域,在配电网自动化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各种过电流及过电压保护设备的研发、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合肥拥有100多家公共安全产业相关企业,91家骨干企业,全市公共安全产业总产值达140亿元,同比增长33%,我市公共安全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形成了以38所、科大、工大等为核心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化主体,具备可加速发展的条件。
3、产业资源有效整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6月,省、市政府充分聚合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分院,共同组建了“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同年在全市新成立了6个公共安全产学研战略联盟;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内规划建设了3.1平方公里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建立了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初步形成了科技、产业、基金三位一体的公共安全产业发展体系。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载体,产业集聚态势更加明显,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二、影响和制约我市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因素
伴随我市公共安全产业的迅速发展,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也日趋凸显,影响和制约了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
1、产业规模有待壮大。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产业规模、企业规模相对偏小,投入相对不足,缺乏行业领军企业,“芝麻多、西瓜少”;部分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成长较慢,“小老树”现象普遍,对整个行业的带动能力不强;同时,产业链还不完整,产业集聚度不高,有盆景没风景,产业链核心环节缺失,配套不完善,关联性不强,未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联动效应。
5.维护公共安全,爱护各种安全设施 篇五
什么是纪律?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规定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为了共同劳动和生活,维护公共秩序,要求建立相应的行为规则,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行为规则,就是最初的纪律。其中交通秩序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只有从我们自身开始做起,遵守交通纪律,自己遵守公共交通,就能维护公共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政府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增大,我们的城市也越来越美。
然而,有些人却置道德于不顾,故意损坏公共设施,使得公共设施伤痕累累、满目疮痍。很多时候我们在公共场所会遇到这样一些现象:手里拿着垃圾却找不到垃圾箱了;打IC电话时却发现话机被损;走在马路上,脚下突然出现“黑洞”;免费公共厕所里的马桶盖被人弄破;供游人休闲的坐椅被破坏;刚安装不久的景观灯一夜之间不见了„„城市的公共设施,成了一些人心目中的“唐僧肉”,被疯狂地破坏和掠夺。
公共设施是市民共有的资源,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对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对外形象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公共设施被破坏,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威胁着公共安全,也给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最终受损害的还是市民自己。比如,井盖被盗,可能危及市民的行路安全;公交站牌被砸,会延误市民出行;社区公用健身器被毁,会影响居民健身„„市民憎恶,职能部门无奈,它已成为一个已待解决的城市“顽疾”。
6.公共安全宣传心得 篇六
一、制度保证措施必须到位。
1、要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学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
4、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二、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养自救自护能力。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要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消防、食品、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工作。学校安全教育周要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要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三、加强检查,消除隐患,及时整改。
学校要经常开展安全大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每学期学校的安全大检查至少要达到二到三次,要重点检查学校的水、电、学生宿舍、食堂、防火器材、校园周边环境等一切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必有达到学校和上级规定的安全标准,保障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总之,通过学习,让我提高了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学习到的有关内容应用进去,使学校的工作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公共安全宣传心得(2):
看到好些XX年考研的同学在求助公共管理学的重点、学习方法,想到了我一年前准备时的盲目状态,作为有幸考上武大政管院的一员,我愿意将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同考研的同学们交流分享一下。本人公共管理学128分,不是很好,大家看看就好,我还有很多盲点没有扫到,赞同的可以借鉴一下。
要说公共管理学的重点,个人认为不是一两句就说的全的,要具体我估计得打上上万字,楼主尽力而为吧,一点点贴上来~
言归正传,开始吧。
第一章 绪论 ——非常重要
第一章介绍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入门必修。通常每年都会考不少绪论的东西。
1、首先你得熟知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内涵等基本知识,这是整个学科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
2、然后本章有许多重要的辨析题,几乎每年都会考到,比如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私部门管理),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行政学,公共物品与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管理,p途径与b途径
3、本章往年也考过大题,所以不排除会有再考的可能。经过本人对前几年真题的分析,一般前两年考过的大题不会再考,但过三五年还可能会重复的考下,所以超过两年没考的大题大家必须要好好重视下,另外,可能会出大题但从未考过的内容大家更要好好重视。比如绪论就曾考过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这一考题,但从未考过公共管理学的中国的社会发展,这题非常重要,本人认为非常可能会考到。还有一点:现代社会变迁如何推动公共管理发展也是从来未考过,所以大可能从这点出题。
上篇 公共管理学基础——每年过半考题都会从上篇下手,重要性自不当说。
第二章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非常重要
1、熟记几个重要概念。霍桑试验、经济人、x理论、y理论(陈振明版也较详细介绍)、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虚拟企业、交易费用、代理理论等等。
2、公共选择理论:十分重要的内容,常会出简答或分析题。应该说公共选择理论不管从整体还是具体的某点来说都可以出非常具体的题来考你,所以要十分透彻地理解它。这里啰嗦一点,我一条一条来说。(1)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启示有哪些(2)什么是政府失败,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失败,这里经常会更细化深入地出题,比如问你(3)什么是公共决策失败,导致公共决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政府机构为什么出现低效率常态,(5)什么原因导致政府的内部性与扩张,(6)寻租的后果影响。这个部分陈振明版也有比较详尽的阐述,大家可以结合起来看,答题时综合观点。
(个人觉得陈版的公共选择、政府失败论讲的也还不错,回答时可以加以综合一下)
第二节 一般
主要介绍学科的发展历程,了解熟悉就好
关注一下本节的最后一点,即公共管理时期(80年至今)这小部分,涉及到一个辨析题——公共管理时期与公共行政时期,归纳一下。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 这节内容往年曾出过不少题,非常重要
1、关于新公共管理的代表国家的实践模式、共同特点、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动向等内容要熟记。
2、如何评析新公共管理。这点非常重要,常出大题,其时代特征、解题特色、理论困难及受到的批评这些点都要很细化地把握。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一节 组织
1、组织、公共组织的基本概念、性质、结构要掌握
2、涉及到几个辨析题:组织与公共组织、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组织的横向与纵向结构
3、可能的名词解释: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1、政府的概念与类型要掌握,其各类型的定义要熟记、还要知道其典型的代表国家。
2、非盈利组织这里结合下篇综合学习
3、非盈利组织的作用,这里很少考,觉得还挺重要的第三节 个人
1、辨析题:领导与领导者、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领导者与管理者
2、社会公众如何影响公共管理,这里很少考,可以关注下
第四节 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与变革 非常重要
1、科层制的特征、评述、内在缺陷等相关内容要熟记
2、公共组织的变革方面的内容也是常考大题,其变革的主要动因、目标、主要内容都要好好背诵,书上都很详细,我不啰嗦了
第四章 公共管理职能 这章每个内容都很重要哦
第一节 公共管理职能概述
1、其职能的内涵,什么是程序性职能,什么是任务性职能
2、任务性职能中的各项职能都要具体掌握,往年出过很具象的考题
3、辨析:政府的职能与职权、程序性职能与任务性职能
第二节 历史演变
一般掌握,最后一点-我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转变及基本方向常出简答,重视一下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职能 重要
这节讲的比较详细,每点掌握好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五章 公共管理的过程 一般重要
这章内容比较繁复,一般考得没其他章节多,主要把本章开头的学习要点和最后的复习思考题认真做下就问题不大
7.公共WiFi安全管控的探讨 篇七
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构建无线城市,公共无线网络繁荣的同时,譬如信息被盗、网银被窃等各种安全隐患接踵而来。 因此本文就公共无线安全做探讨。
2问题隐患
2.1制度方面的不足
更高统筹的适用有线与无线的安全管理制度亟待建立。 国家对有线网络的安全管控制度,例如互联网经营性场所网吧的监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无线网络。 无线AP很多是个人提供或者商家免费提供的,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 例如不法分子使用伪造Wi Fi,只需15分钟就可以窃取手机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密码。 但是公共Wi Fi热点无需办理任何手续,没有任何检查措施, 极易发生钱财被盗、隐私被侵犯的事件,且很难找到责任人。 基于这些安全问题,需要更高统筹层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来实现管理, 实时采集网民身份与上网信息,确保公共场所无线网民身份可以被追溯。
2.2认证方面的不足
热点数量巨大,使用人员不固定,认证简单是技术方面的主要问题。 据有关资料2014年中国可查询到的公共Wi Fi热点覆盖已经超过600万个。 如此庞大的无线热点和数据信息流, 很难确保没有不法分子的伪热点。 公共无线面向大众很多都是流动人员,往往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与设备的成本,而使用简单的认证方式。
2.3攻击技术不难且成本较低
伪热点泛滥客户信息容易被盗。 例如Wi Fi钓鱼,黑客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制作一个看起来很像CMCC的伪热点。 很多人无法识别是否是CMCC,连接这个伪热点而成为被钓的人。 一旦连入伪热点手机就彻底裸奔了,然后手机所有联系人、照片、短信等个人信息就会全部落到黑客手里。 如果在伪热点下交易支付,就更容易财产被盗取了。 设备本身漏洞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任何设备都不是完美的,无线设备比如路由器本身可能存在漏洞。 黑客可能利用漏洞,入侵路由器,这种方式隐蔽性很强难以追踪。 网络层攻击行为主要是破坏路由,如虫洞攻击、 路由表溢出攻击、 拜占庭攻击和黑洞攻击等。 Tripwire公司安全研究人员Craig Young表示: 当黑客意识到攻击路由器可获得大量信息,那么对路由器的攻击会加大。 攻击路由器成本低,获取信息量大成为很多黑客的首选攻击对象。
2.4无线网络安全缺陷分析
公共无线局域网由于自身的特点,面临比有线网络更广泛的安全威胁。 这里我们只分析四种常见的威胁。 (1)易受窃听,攻击者难以发现;(2)易受插入攻击,攻击者无需切开电缆就可向网络发送数据;(3) 易受拒绝服务攻击(Do S),攻击者可发送大量垃圾信息来阻塞信道或对某个移动设备发送虚假服务请求,促使该设备始终处于全额工作状态来迅速耗尽电池中的电能;(4)“基站”伪装,攻击者用自己的 “伪基站”覆盖真正的基站,而使得无线终端错误地与之连接。
3公共无线网络信息安全对策分析
虽然公共无线面临很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但是它的方便快捷还是让它成为了主流,很多城市都在打造无线城市, 因此我们更需要从各个方面去维护网络的安全。 接下来从技术、制度与个人习惯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无线安全的应对措施。
3.1加密技术需要不断提升
WEP(有线等效保密机制)保护早已过时,目前主流的是由802.1X认证机制保护的WPA2 (Wi Fi接入保护)。 802.11协议提供802.lli和802.ll X安全机制,目前常用主要有WPA/WPA2-Enterprise和WPA/WAP2-PSK两种机制,前者比后者有更高的安全性。 公共无线一般使用WPA/WAP2-PSK安全机制, 采用预置共享密钥技术, 需每个节点预先输入密钥,AP与终端四次握手后, 应用PSK产生PTK作为校验密码。 这样的加密技术比较简单,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公共场所的无线需求。
对于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比如企业和学校则需要WPA/WPA2-Enterprise。 WPA-Enterprise采用RADIUS认证安全性较高,需要专门服务器,实行服务器与终端的双向验证后,服务器产生动态密钥,定期更新。 WPA以及WPA2安全机制所采用的EAP(即扩展认证协议) 模式通过802.1X认证机制代替代替PSK。 这样就有能力为每位用户或每个客户端提供登录凭证,用户名、密码或者数字证书。
3.2使用入侵检测系统
由于无线系统存在非法登陆、泛洪攻击、拒绝服务等攻击行为,提供无线服务的商家或者机构应安装入侵检测系统WIDS就是必要的。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 可以检测802.11主要信息流,并将其发送到中央服务器,检测攻击、未经授权的使用和违反策略的行为。 常见的有覆盖式无线入侵检测系统跟嵌入式无线入侵系统。
3.3制度上的完善
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无线安全审计与监控制度,主要是以集中式的监控、分散式的保护为基本的原则,构建统一、完整的安全审计与监控系统。 建立统筹程度更高的安全数据库,有严密的安全制度保证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审计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审计标准,对各种涉密载体无论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个人的还是单位的都得到有效监管。 构建全面综合面向网络的审计与监督系统,将涉密信息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与安全审计。
3.4个人安全意识的提升
个人安全意识提升,可以养成一些好习惯。 例如,不用Wi Fi时候将其关闭;自己的无线路由器经常修改加密密钥;不在公共无线下登录使用网银等;做好数据备份与还原工作;对一些重要的个人信息进行数据加密等。
4结束语
无线城市要建立, 无线安全需要技术方面的提高、 制度方面的完善、个人安全意识的提高。 本文从安全隐患跟防御措施两个方面做了探讨研究,希望我们的无线城市更安全更便捷。
摘要:公共无线受到广大用户追捧,带来方便也带来信息安全隐患。论文就问题隐患、防御系统方面做探讨研究。防御措施从加密机制、无线入侵检测、制度统筹、个人安全意识四个方面做探讨研究。
8.公共安全的必要成本 篇八
前不久,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站台上突然晕倒,经路人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急救专家认为,对这种心脏性猝死,当时如果现场能找到一台急救用的AED,情况或会是另一种结果,奈何北京所有地铁站里至今不见AED的影子。
一则在电视上反复播放的公益广告说,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的可怕在于:一来得突然,事先常无征兆,属于真正的猝不及防;二看似健康人群也存在猝死风险,可许多人因缺乏相关知识而麻痹大意;三抢救成功率低,在中国,最终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一个年轻人在众声惋惜中离去,又一次引发了公众对AED的关切。迄今为止,中国绝大多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地铁、机场、火车站、体育场馆、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场以及繁华商业街区等,没有把AED作为标配的急救工具,这是公共场所延误心脏性猝死急救时机的主要“硬伤”。
金波事件发生后,有媒体报道,2014年底安装在杭州多个公共场所的15台AED,至今没有使用过。出现这种情况,据说一是由于心跳骤停病例不多,二是大众对AED认识不够,这又牵扯出救命神器配备成本过高的议论。
据说每台AED售价约3万余元,使用一次或过两年保质期必须更换电极片,费用在500元左右。这样的配置成本即便有点高,却是确保公共健康安全必不可少的保护垫。其作用,如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灭火器配备一样,均为以备不时之需,道理很简单,一切有形的物质设备有价,而人的生命无价。
为什么平时大量灭火器闲置公众少有责备之声,杭州地铁站的AED刚巧未被使用就成为质疑目标?说白了,无非前者的重要性早为公众熟知,而后者耗费成本较大,又处在社会正确认知的起步之时。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证明加大宣传普及AED力度的紧迫性。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公共健康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舆论呼吁对AED的公共配置予以高度关注,正是消费升级时代对社会安全等级提升的题中之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对自身健康安全的急迫需求,是各级政府不容回避的责任。
AED的全面配置维护,短期内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成本,但长远来看,国民的健康将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现在的付出可以换回更多的回报,即便从纯经济角度来算这笔账也会是收益大于支出。更何况,由AED的配置带来的社会安全感,将进一步消除公众对环境安全的不安情绪和心理焦虑,进而提升社会宜居及幸福指数,其综合效应远非一时的财务付出可以比拟。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鼠目寸光,因小失大。
9.公共安全 篇九
一、近三年申论真题分析
2009年以“旱灾”为主线,借助“中央1号文件”、“专家学者建议”、“河北农村灾情”等相关材料,从多个角度考察旱灾的成因和预防,以构筑抵御旱灾长效机制。
2010年以“城市品牌建设”为主线,依托西柏坡建设,通过对其红色精神,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特色资源开发等多个角度选材,引发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思考,探索城市化建设的道路。
2011年以“对口支援”为主线,以支援新疆为切入点,推广到支援西藏和四川平武,借助国家政策、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和文件引入主题,重点谈因地制宜的支援措施、河北人真心支援的事迹,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最后通过河北省的主动作为,来探讨对口支援的方式。
二、2012申论主题预测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河北省申论考察的主线往往立足于河北省当年工作的重点。结合2011、2012年河北省主要的工作内容,探寻其特性,考察可能性较大的主题有:
1、社会管理创新。2012年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这一主题强烈的要求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更加强烈。2011年河北省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等多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案例颇为丰富,也打造出很多典型。因此以社会管理创新为题材的命题空间很大。
2、公共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传统的老话题,然而去年在安全主线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生产建设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等在2011年却颇为引人关注,比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地沟油’产业链事件”、“哈药‘污染门’事件”等等。2012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将安全责任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因此,安全问题也是考察的重点。
3、农村科技问题。2012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河北省1号文件提出,“新农村建设事关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战略全局。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蔬菜生产基地,也是京津地区的腹地,农业成为工作的主线,农业科技更有可能成为考察主题。
以上三个话题既立足于河北省发展的现状,又结合了现在的众多热点话题,极容易成为“一线多珠”的考察对象,因此,广大考生在申论备考中要充分的掌握和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和整理,做到运筹帷幄、赢得先机。
【标准表述】(公共安全)
[权威观点]
社会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最让人牵挂揪心的是孩子安全。——***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袁贵仁
[原因分析]
中国公共安全问题突出绝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层社会矛盾及反映这些矛盾的社会问题的表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制转型期内产生的社会震荡。我国正处于由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在此过程中,价值观的多元化,客观上增加了社会控制的困难。
第二,收入差距拉大产生的变态利益需求取向,使社会心理出现失衡,产生了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利益冲突的加剧必然使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第三,大规模社会人口流动产生的附带性社会治安问题。当前,除了农村民工潮之外,某些城市人口也加入了人口流动大军,给人口管理和治安带来巨大困难。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不可避免出现某些社会犯罪现象。
[措施]
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时代的主题,改善民生需要发展,度过危机也需要发展。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成为了各级政府案头的必修课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安全问题频发,严重的影响了发展秩序和效率,对此各级政府应该严格履行监管职责,以保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或许,面对众多的公共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有人觉得以上问题并非全部为政府的责任,建筑商良心的缺失、施工技术的障碍等等,也是引发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但政府是公民的保护伞,是建设的护航员,保稳安民既是政府的光荣权力,也是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政府不仅应当管,而且有能力管好、管到位。其中监管责任的落实到位,更是可以对安全问题起到直接影响作用。
要做好政府的安全监管工作:
第一,是做好“事前预防”。实现安全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只有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共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才能彻底有效防范和控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才能真正实现公共安全。要针对事故多发的地区和领域,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落实职责到人、责任到位。
第二,在做好事前预防的基础上,“事后处理”也要公正、及时。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障和维护,关系到是否能使事故成为前车之鉴,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因此在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及时反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定较为周详的处理方
案,安抚群众,减少安全事故损失。彻查事故原因,对事故的责任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对事故的受害人要做好抚恤和安抚工作。
第三,各部门要想做好监管工作就要注意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各级负有监管责任的机关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增强协作意识,健全部门协作制度,完善沟通渠道,加强安全监管信息的通报,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监管合力。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任务明确、责任清晰、程序规范、依法行政”的要求,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和水平。
【一句话点评】
10.公共安全教案 篇十
上尤各庄小学--------梁亚超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三年级中的第十三课《地震发生时应怎样保护自己》。主要介绍什么是地震,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情景,学会做好防震准备以及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的方法。让学生从小了解这种自然灾害,懂得在灾害中如何保护自己,减少损失,避免更大的伤害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震的知识虽然了解不多,但对前不久发生的汶川地震一定有所了解和耳闻,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汶川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的相关资料以增强学生对于地震的了解,以此为切入点引出课题内容。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地震,了解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
2、初步掌握一些灾害中保护自己的方法应急求生。(2)能力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增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地震自救演习等实践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情感目标:
1、通过演习,让学生树立遇到灾害或处于危险时,头脑要冷静,不慌张,采取相应应急自救措施。
2、结合5.12地震,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四.教学重难点:掌握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措施。五.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危害的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有关唐山和5.12四川大地震的文字材料和地震来临时自我保护的相关视频。六.教学过程
(一)由汶川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的视频材料引出课题(学生讨论看后感想)
(二)自由结组讨论大地震造成的危害(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并小结)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三)地震来临之前有征兆吗?(学生为主进行,教师引导,补充,小结)
对地震灾害,目前还不能准确地作出预报。但长期的观察研究表明,地震前是会出现一些征兆的,能够提醒人们提高警惕。这些征兆主要有:
1.动物出现异常:例如大量的蛇爬出洞来长距离迁移;家禽家畜不吃不喝,狂叫不止,不进窝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动物园里的动物萎靡不振,卧地不起等。
2.地下水发生异常,例如震区的枯井突然有了水,井水的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井水由苦变甜、由甜变苦等。
3.出现地光和地声:临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会突然发出彩色的或强烈的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列车通过,或像打雷般的巨响。
4.有的人也有异常感觉:地震发生前,某些人也会有异常感觉,特别是老人、儿童、患病者可能更为明显。
(四)如果发生了地震怎样保护自己呢?(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和议论)
一旦发生了地震,若是在外边,千万不要靠近楼房、烟囱、电线杆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要离开桥梁、立交公路,到空旷的田野较为安全。地震虽然是造成人口伤亡的天灾,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防震知识就可以保护自己如地震发生前观察到鸟、动物的异常躁动;地震发生时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可见,学习地震知识非常重要。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五)考一考学生是否掌握防灾的方法(让学生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3.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5.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6.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六)震后如何自救(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和议论)
师总结: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七)在教室进行地震脱险和自救演练
以学校的铃声为指令发出地震信号看一看学生的自救能力以及学生们自救时所出现的问题。
(教师用DV拍摄全程演练过程以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
(八)教师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当它发生时会在一瞬间夺走人们的生命乃至财产,所以这样的自然灾害是十分令人畏惧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逃生避险知识,以便在发生灾害时得以逃脱。只有我们了解了这些自然灾害,懂得在自然灾害中如何保护自己,我们就可以减少损失,避免更大的伤害了。同学们今天的知识学得怎么样呢,我们现在就来一个安全知识小测。
(九)拓展延伸在家中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帮助父母掌握求生方法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地震发生适应怎样保护自己
地震:人的异常感觉
地下水发生异常
出现地光和地声 动物出现异常 脱险:床下、桌下、厕所… 保持冷静
不贪恋财务 备好食品和水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三年级教案
第十三课 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杏山学区上尤各庄小学
【公共安全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公共安全教育总结08-30
公共安全(第九周)10-27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教案07-08
公共安全管理分析07-11
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条例11-15
公共安全锁管理规定07-20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08-25
一年级下册公共安全教案08-30
公共区域安全用电管理制度09-18
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1-01